百家姓邓文言文

时间:2023-08-12 08:18:3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百家姓邓文言文(整理8篇)由网友“wangdu888”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百家姓邓文言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家姓邓文言文

篇1:百家姓邓文言文

百家姓邓文言文

历史来源

「邓」源出:

出自子姓。据《元和姓纂》及《广韵》所载,商王武丁分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今河南省邓州),称邓侯。春秋时有邓侯吾离期,朝鲁国。后邓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因邓氏为曼季后裔,故又云出自曼姓。又据《安化邓氏谱序》所载,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南唐亡国后,李从镒之子李天和逃匿,以其父曾封邓王之故,改姓邓氏。

家族名人

邓禹

东汉南阳郡新野县人。字仲华(公元2-58年)。幼年游学于长安,与刘秀(光武帝)相友善。在刘秀推翻王莽,恢复汉朝过程中,邓禹功不可灭。东汉建立后,禹累官大司徒、右将军、太傅,封高密侯。邓氏遂极盛一时。为南阳郡之大族。

邓润甫

宋代建昌人,字温伯。皇裕(公元1034-1037年)进士。初为上饶尉、武昌令,后知(主持)谏院,历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左丞等。

邓训

东汉邓禹第六子,字平叔。少年有大志,明帝初(公元58年)任郎中,谦虚宽容,礼贤下士,士大夫多归之。历官乌桓校尉,张掖太守,护羌校尉。

邓曼

春秋时楚武王夫人。武王子屈瑕讨伐罗国,邓曼知屈瑕必败。武王讨伐隋国心重,邓曼叹曰?quot;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后来,武王果然死于横木之下。人言:邓曼知天道。

地望分布

一、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二、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三、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西部

四、山西省襄汾县

五、湖南省部分地区

六、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县一带

篇2:《百家姓和》文言文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和」源出 ;

一﹕ 传说为尧时掌管天文律法的羲和之后. 据<<元和姓纂>>所载:”羲和, 尧时掌管天地之官, 和仲. 和叔因以为氏.” 此为后人依神话附会之辞.

二﹕ 春秋时期, 楚国有卞和, 曾找到一块玉璞(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 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假的, 以欺君之罪, 先后被砍去两脚. 楚文王即位后, 卞和抱着玉璞在荆山之下痛哭. 楚文王派人取来玉璞, 经雕琢果然得到宝玉, 称为”和氏璧”. 卞和之后有和氏.

三﹕为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 南北朝时, 北魏有代北复姓「素和氏」, 为鲜卑族檀石槐的支裔, 以其本为白部, 故号”素和”,进入中原以后改为汉姓和氏.

家族名人

和峤

晋朝西平人。少有盛名。晋武帝时为黄门侍郎,迁中书令。

地望分布

河南省汝南郡,浙江省萧山县。

篇3:《百家姓龙》文言文

《百家姓龙》文言文

历史来源

龙-在新百家姓中排列第81。

龙(Lóng 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不可详考,源出有七:

源流一

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是为河南龙氏。出自赢姓,楚青铜器中有龙赢,赢姓龙氏嫁女楚贵族。商代甲骨文中有龙方,为商方国。

源流二

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至汉代,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

源流三

出自御龙氏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龙氏刘累(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得夏帝孔甲的赏识,被封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

源流四

出自豢龙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相传董父,已姓,精于饲龙,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代有以龙为氏的,是为湖北龙氏。

源流五

西汉牂牁地区有龙姓,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氏。牂牁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源流六

出自地名,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省泰安西南之龙乡),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

源流七

其他和少数民族有龙姓,①《北史》所载,焉耆国(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西南),西域且弥(今新疆昌吉、玛纳斯二县),其君王皆为龙氏。

②少数民族中有龙姓。在中国苗、普米、哈尼、彝、侗、瑶、水等民族均有龙姓。

家族名人

龙子:又称“龙叔”,最早见于史籍的龙姓名人,主张“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此句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

龙且:秦末楚汉争霸时期西楚国大将,西楚霸王项羽帐前第一猛将,少时随项梁项羽起兵反秦,与项羽情若兄弟,后每战皆亲身奋勇杀敌,深得霸王项羽信任,任西楚国大司马统帅楚国精锐骑士,后在齐国由于轻敌误中韩信水淹之计导致大军溃败,虽率亲兵奋力而战然大势已去,最后力战而死。

龙述:东汉京兆郡(今属陕西)人,为人敦厚,曾任山都长,武帝时官至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太守。

龙太初:宋代人,曾以诗人名义拜见王安石,并作《沙诗》一首,赢得王安石赞许。

龙镯:宋代人,乾德年间州太守,有惠政,深得民心,当地百姓绘《来鹤图》颂其德。

龙仁夫:吉安(今属江西)人,元代浙江儒学副提举,著有《周易传》一书。

龙起雷:字时声,侗族,明朝五开卫(今贵州黎平县)人。明神宗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举人,次年进士。他是黎平的第一个进士。他也是贵州侗族中的第一位进士。历官江西清江县知县、燕京苑平知县、南京大理寺(明朝中央审判机关)少卿等。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曾弹劾首辅(内阁大臣)赵志皋等人,因得罪当权派吏部尚书李戴,被李戴废除大理寺卿官职。从此还乡,”淡泊自安,无所请属。“他与史龙起春、龙起渊等文行并有声,时称”三龙“。《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

龙许保:明代贵州人,苗族,率众起义与官军对抗十余年之久,攻破印江、思州、石阡等城,后遭镇压,被俘遇害。

龙燮:望江(今属安徽)人,清代著名戏曲家,著有《琼华梦》、《芙蓉城》等。

龙文彬:清江西永新人,同治年间进士,《周易绎说》、《永怀堂诗文钞》、《明会要》等为其所著。

龙启瑞:清代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道光年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江西学政、江西布政使,著有《小学高注补正》、《经德堂诗文集》等。

龙汝元:清代直隶宛平(一作大兴,今属北京)人,曾任职游击、参将、大沽协副将,在与英法联军挑起的第二次大沽之战中阵亡。

龙泽厚:清末广西桂林人,早年从康有为学,参加桂林圣学会、上海强学会等进步组织,后主持旧金山《文兴报》,作上海天游学院教务长。著有《南海先生上书记》。

迁徙分布

宋朝时期,龙姓大约有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安徽,这三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87%,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等省。四川省为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西部四川、东部赣皖两大块龙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龙姓大约有12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宋元明6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龙姓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人口增长率,这与西南其他民族龙姓的加入有关。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这两省的龙姓又集中了14%。江西省的龙姓人口约占龙姓总人口的44%,为龙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赣、湘、鄂、桂龙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间,龙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人口的`流动由北、西向东南地区迁移,四川和河南地区龙姓人口急剧减少,分别向湖南和江西地区迁移。

当代龙姓的人口已近280万,为全国第八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龙姓人口由12万激增到280万,增长了23倍多,龙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这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龙姓人群的汉化有关。宋朝至今1000年中龙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贵州、湖南、四川三省,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湖北、广东、广西、云南、重庆,这五省区市的龙姓又集中了30%。贵州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26%,为龙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贵州为中心的云贵川渝、鄂湘粤桂的两大龙姓人口聚集区。在近600年期间,龙姓人口由东南部向西部、西南迁移是主流,龙姓人口重心由东南向西移动。龙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黔湘桂、重庆大部、广东西北、云南南部,龙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7%,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9.8%,居住了大约49%的龙姓人群。四川、云南大部、重庆北部、鄂赣粤大部、海南、福建西部、安徽西南、陕甘南端、蒙黑吉辽四省区连接地区,龙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一o.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7%,居住了大约34%的龙姓人群。

篇4:《 百家姓·曹》文言文

《 百家姓·曹》文言文

历史来源

「曹」源出 , 曹是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

一 ; 古代曹姓的后裔

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受封于邾国 (今山东邹县 ) ,后被楚国所灭,其子孙或为朱氏,或为曹氏。

二 ; 出自「姬」姓

以国为氏。文王第十三子叔振铎,受封于陶丘。后被宋国所灭,其国人以「曹」为氏。

三 ; 据《新唐书》

为少数民族「昭武九姓」(见「何」氏)之一。隋唐时期,西北突部落建有康居国,其支庶分出小国「曹」国,在今乌孜別克斯坦撤马尔罕东北部。其族人有入中原定居者,于汉族融合,用汉姓「曹」

家族名人

曹参 (?~前190)

字敬伯,汉初沛人。与萧何同佐高祖定天下,封平阳侯,继萧何为相,一遵萧规。卒谥懿。

曹娥 (130~143)

东汉上虞人。其父溺死于江中,不得尸骸。娥时年十四,沿江号哭十七昼夜,投江而死。经五日,抱父尸浮出。世传为孝女。

曹操

曹丕(187~226)

字子桓,三国时魏武帝之子。汉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兼副丞相。父卒,嗣为丞相。建安二十五年代汉即帝位,在位七年。性好文学,博闻强识。作有典论及诗赋函札百余篇。卒谥文帝。

曹植 (192~232)

字子建,三国时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岁能属文,甚得武帝宠爱。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陈王。植才思捷,词藻富丽,尤长于诗。六朝诗人多受其影响,谢灵运尝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卒谥思,世称为陈思王。着有曹子建集十卷。

曹雪芹 (1719~1764)

名沾,字梦阮,号芹溪、芹圃,清汉军正白旗人,曹寅之孙。工诗善画。本世家子,后家道中落,因追怀往昔,相传着《红楼梦》八十回,未成病卒。高鹗为续作四十回,合为一百二十回,盛行于世。

曹国舅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学道山岩间,遇钟离权、吕洞宾二仙而得道。因相传为宋曹太后之弟,故称为曹国舅。

地望分布

篇5:《百家姓·干》文言文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干」源出:

一、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大夫干犨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二、以地为氏。战国时有干隧之邑(今江苏省吴县境内),居其地者以“干”为氏。

三、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姓氏由干氏改为汉姓干氏。

家族名人

干宝

晋代人。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所撰《搜神记》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干吉

三国时代人。相传从一仙翁那儿学得道家经典,能治疗百病,祈神求雨。

干桂

明代顺天人,正德年间中进士,官至督御史,政治严明,所官之处,豪强不敢妄为,威风收敛。

地望分布

河南省郑州及许昌一带

篇6:《百家姓·符》文言文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所谓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名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或木制成某种形状,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者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以检验真假。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灭掉以后,末代君王鲁国倾公有个孙子叫公雅,后来在秦国担任符玺令,其后人便以符为姓。符姓发祥之地,根据学者考证,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公雅的子孙,遍布全国各地的符姓人家,追根究源,他们的老家是在河南。望族居琅琊郡(今山东省诸城县)。

家族名人

汉代

符乾仁:方士、著有《修真秘录》。

符季真:陈留国国相。

符子:学者,著有《符子》。

晋代

符表:孝子,齐郡太守,符季真之孙。

符融*:浚仪人、光禄大夫。

符朗:诗人。

符融介绍

苻融,字博休,坚之季弟也。少而岐嶷夙成,魁伟美姿度。健之世封安乐王,融上疏固辞,健深奇之,曰:“且成吾儿箕山之操。”乃止。苻生爱其器貌,常侍左右,未弱冠便有台辅之望。长而令誉弥高,为朝野所属。坚僭号,拜侍中,寻除中军将军。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尝著《浮图赋》,壮丽清赡,世咸珍之。未有升高不赋,临丧不诔,朱彤、赵整等推其妙速。旅力雄勇,骑射击刺,百夫之敌也。铨综内外,刑政修理,进才理滞,王景略之流也。尤善断狱,奸无所容,故为坚所委任。

后为司隶校尉。京兆人董丰游学三年而返,过宿妻家,是夜妻为贼所杀。妻兄疑丰杀之,送丰有司。丰不堪楚掠,诬引杀妻。融察而疑之,问曰:“汝行往还,颇有怪异及卜筮以不?”丰曰:“初将发,夜梦乘马南渡水,返而北渡,复自北而南,马停水中,鞭策不去。俯而视之,见两日在于水下,马左白而湿,右黑而燥。寤而心悸,窃以为不祥。还之夜,复梦如初,问之筮者,筮者云:‘忧狱讼,远三枕,避三沐。’既至,妻为具沐,夜授丰枕。丰记筮者之言,皆不从之。妻乃自沐,枕枕而寝。”融曰:“吾知之矣。《周易》《坎》为水,马为《离》,梦乘马南渡,旋北而南者,从《坎》之《离》。三爻同变,变而成《离》。《离》为中女,《坎》为中男。两日,二夫之象。《坎》为执法吏。吏诘其夫,妇人被流血而死。《坎》二阴一阳,《离》二阳一阴,相承易位。《离》下《坎》上,《既济》,文王遇之囚牖里,有礼而生,无礼而死。马左而湿,湿,水也,左水右马,冯字也。两日,昌字也。其冯昌杀之乎!”于是推检,获昌而诘之,昌具首服,曰:“本与其妻谋杀董丰,期以新沐枕枕为验,是以误中妇人。”在冀州,有老母遇劫于路,母扬声唱盗,行人为母逐之。既擒劫者,劫者返诬行人为盗。时日垂暮,母及路人莫知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盗。”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是盗,何以诬人!”其发奸摘伏,皆此类也。所在盗贼止息,路不拾遗。坚及朝臣雅皆叹服,州郡疑狱莫不折之于融。融观色察形,无不尽其情状。虽镇关东,朝之大事靡不驰驿与融议之。

性至孝,初届冀州,遣使参问其母动止,或日有再三。坚以为烦,月听一使。后上疏请还侍养,坚遣使慰喻不许。久之,征拜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太子太傅、领宗正、录尚书事。俄转司徒,融苦让不受。融为将善谋略,好施爱士,专方征伐,必有殊功。

坚既有意荆、扬,时慕容垂、姚苌等常说坚以平吴封禅之事,坚谓江东可平,寝不暇旦。融每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穷兵极武,未有不亡。且国家,戎族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不绝如綖,然天之所相,终不可灭。”坚曰:“帝王历数岂有常哉,惟德之所授耳!汝所以不如吾者,正病此不达变通大运。刘禅可非汉之遗祚,然终为中国之所并。吾将任汝以天下之事,奈何事事折吾,沮坏大谋!汝尚如此,况于众乎!”坚之将入寇也,融又切切谏曰:“陛下听信鲜卑、羌虏谄谀之言,采纳良家少年利口之说,臣恐非但无成,亦大事去矣。垂、苌皆我之仇敌,思闻风尘之变,冀因之以逞其凶德。少年等皆富足子弟,希关军旅,苟说佞谄之言,以会陛下之意,不足采也。”坚弗纳。及淮南之败,垂、苌之叛,坚悼恨弥深。

符融-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符氏的始祖

符 融:字伟明,东汉陈郡仪人,少为都官吏,后游太学,卒,葬新淦石牛峰黄牛贺车形行宝见后,汉书列谨録首卷。元配:邹氏,葬飞蛾形。生子一:符德,是为湖南长沙符氏始祖。

约前140年,符融被封为光禄大夫。

约180年,符德 在湖南桃江等地。成为湖南符氏始祖。

南北朝

符宏:大将。

苻坚:字永固,前秦皇帝。

符皇后:桓文皇后。

苻 生:前秦皇帝

苻 融:前秦大将。

唐代

符龙:妫州刺史,临沂人。

符敦敏:节度使,临沂人。

符 晖:游击将军,赠常州刺吏,临沂人。

符令奇:临沂人,大将军,封义阳郡王,封琅琊郡王,死后追赠户部尚书。

符 嶙:临沂人,字元亮,辅国大将军,封义阳郡王。

符 琳:授检校太子宾客,琅琊郡公。符济:河东节度使。

符 济:河东节度使。

符 炀:太原尹。

符 润:御史大夫。

符 泽:琅琊郡开国候。

符 载:诗人,字厚之,四川绵竹人,历协律郎监察御使。

符子硅:作家,有作品《芳树》。

符元生:广东南雄太守,中书令,万户侯,唐昭宗(891年)时奉命渡琼抚黎。

符 瑶:忻州别驾。

五代

符 蒙:字适之,后周探花,官至礼部侍朗。

符道昭:淮西蔡州人,后梁相,大将,秦州节度使。

符习:宣武节度使。

符皇后:嫁于周世宗柴荣。

符存审:后晋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人,曾经被赐姓为李,光彩无比。而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富有机略的名将,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中,从庄宗破梁军,赶走辽兵,大败刘酃,前后大小一百余战,从未有过败绩,与当时的另一大将周德威齐名。以百战百胜的辉煌功绩,此后符存审不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了一辈子,而且,也为后世子孙打开了平步青云的大门,使得符氏的声誉,越来越是响亮。

符令谦:南唐时候的将官,智勇双全,不但骑马射箭,冲锋陷阵威风凛凛,而且治理地方也有政绩。一生拼搏战场,能谋善战,又很体恤士卒,深得士卒爱戴,是宋朝大功臣。后当赵州刺史,死后赵州人无不痛哭,人称“良刺史”。

宋代

符彦卿:字冠侯,宋朝宛丘人。出身武将世家。他13岁能骑射, 25岁当了吉州刺史,讨王都于定州,大破辽兵于嘉山,击退围阳城的辽兵,封魏王。 符金定:彦卿女,符皇后,嫁于宋太祖。元代有据其身平编著的戏曲《符金定》。

符皇后:彦卿六女,嫁于宋太宗赵灵(即赵匡义),封懿德皇后。

符彦超:安远节度使,彦卿大哥。

符彦饶:忠正军节度使。彦卿二哥。

符有辰:清化军指挥使,万户侯,宋仁宗(1025年)奉命渡琼抚黎。

符 诸:武魁出身,1035年由福建莆田渡琼任副总管,后升总管都元帅。

符惟忠:字正臣,彦卿曾孙,为三班奉职,后擢合门通事舍人,勾当东俳岸司,兴水利,阴契丹,卒后赠客者使,眉州防御使。

符 授:中奉大夫

符 确:海南进士第一人。字坚石,昌化人(今东方市)。

符 林:诗人。苏轼谪后居海南岛时常和诗往来。

符行中:江西转运使。

符 叙:理学家。

元代

符大本:13由福建莆田渡琼为官,由此符氏在海南位居高官,家族显赫,海南因而成为最大的符氏聚居地。

符尚仁:江西人,元末诗人。

符 葆:江南丹阳人,会武功,元末抗元志士。

明代

符 验:广西按察司佥事。

符 品:兰州人,岁贡生,官四川按察副使。

符国损:大将。

符有光:嘉靖年间贵州思南举人。

符 观:字衍观,号活溪,江西新喻(今新余人),弘三禾(1940年)进士,学识渊博,著有《活溪存稿》、《唐诗正体》(今佚)、《宋诗正体》、《明诗正体》。

符南蛇(1470-1510),海南儋州人,明代黎族起义军领袖。

符锡曾:湖广诗人。

清代

符 曾:清朝诗人,他气性清高脱俗,有才气,做的诗不同寻常,的诗不同,深受赞赏。

符 旌:诗人,代表作《海子池打鱼歌》

符兆纶:著名词人,字雪樵,号卓峰居士,江西宜黄人,有《梦梨云馆词钞》。

符祥芝:乾嘉年间大收藏家,曾在南京金山书院讲学。

符 生:即符邓奎,道兴时期紫砂工艺家。

符 翕:湖南清泉(今衡阳)人,清末全国知名的金石书画家,字子琴。

符 霖:晚清小说家,有小说《禽海石》。

符凤举:乾隆年间海南举人。

符葆森:(1805-1854)著名学者,原名灿,字南樵,江都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有《寄心馆诗话》6卷,《谈雪红因》,辑有《国朝诗正雅集》,《国诗寄心集》《后筐中集》。符秉忠:清同治年间武昌县令,同治年间参与黄鹤重建,善对联。

符 璋:清代志学家,温州人,主修《平阳县志》98卷,另有《永嘉词人祠堂碑记》。

迁徙分布

符姓在大陆和台湾都设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符姓出自姬姓。符和玺是古代很重要的东西:符是古代君王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作用类似于令箭;而玺是大印一类的东西。春秋时期,秦国设置有符玺令这一官职,就是专门管理兵玺印的。鲁顷公的孙子公雅曾在秦国担任符玺令,他的后代也以官名作为姓氏,称为符氏,是今天符姓的起源。符氏世居琅琊(今山东省诸城市),后因金人入侵,南迁吴中。明太祖时迁徙全国各地,如星罗棋布于江苏、浙江、广东、海南、湖南等地。符氏始祖秉政公偕始祖母李太孺人自苏州阊门渡江北上,定居于盐之冈门。自此传至十四世祖公言、振言、盛言、有言四言公又举家迁至钟庄丁港。再后来十七世祖华年公又迁移到高作王庄,这便是符氏积善堂这一宗支的由来。符姓入琼(今海南省)而籍居者计有:元生、有辰、符诸、大本四人。元生为公雅三十九世孙,原籍河南宛邱,于唐昭宗大顺二(891年),同弟元先,元量入琼。符有辰为公雅四十三世孙,生于福建莆田。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入琼。符大本为公雅五十四世孙,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由福建莆田入琼。符诸为公雅四十三世孙,于宋仁宗康定之年(1040年)由福建莆田入琼。符氏上海始迁祖,相传于2前自上海县龙华镇迁至三林塘百曲,后再迁至南汇县龙王庙(今川沙花木乡)镇定居。现花木乡有符姓人,聚居于龙王庙镇中街和南街……符氏在历史上也是人材辈出,史载南唐赵州刺史符令谦政绩显著,被老百姓称做“良刺史”。北宋时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大破辽兵于嘉山、阳城,封魏王,加封太师,辽兵闻其名而丧胆,所以人称“卫符王”。一千年前表现得灿烂辉煌的符氏家族,是发祥于河南省淮阳县一带。顶着这份无比光荣的传统,他们的'子孙逐渐播迁到其他地方,而且,遍布于世界各地的符姓人家,一个个慎终追源,都未曾忘记他们的老家在河南。

符姓人口较多,当今国内人口约100多万,约占国内汉族人口的千分之六,国外符姓人口约30多万,约占国外华人的百分之一。综合符氏约140万人口是当今中国汉族姓氏排名第100——140位之间的姓氏。在中国13亿人口的大国仅1000个常用姓氏中符姓是靠在前列的大姓。北宋初年编撰、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的《百家姓》中收集了504个姓氏,这些姓氏是中华民族的常用姓氏。它的体例除了四言韵文便于诵记之外,排列先后的一个标志是“大姓望族”。《百家姓》中符姓也是常用姓氏之一,亦排列其间。其中在海南省,符姓是一个人数很多、影响很大的“大姓”。在全省姓氏排列中位居第三。

篇7:百家姓田文言文

百家姓田文言文

历史来源

「田」源出 ;

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即为陈氏。如春秋时齐国大臣田成子即为陈成子。后来田和取代「姜」 氏政权,历史上称为「田氏代齐」。又,战国时哲学家田骈,亦称陈骈。据《史记.田完世家》 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初胡公满受封于陈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十世孙陈历公,生子名完,字敬仲。当时太子御寇被陈宣公所杀,敬仲畏惧祸及自身,遂逃奔到齐国,食釆于田,改称田氏。

家族名人

田单

战国时齐国临淄人。燕攻齐, 下七十余城, 惟莒, 即墨二城未下。即墨守将军, 又反间计, 使燕撤换名将乐毅, 用火牛突阵大破燕军, 收复齐七十余城, 因功封安平君。

田横(?~前202)

秦末狄县人。本齐王田氏族。韩信破齐,横自立为齐王,高登基后,横率领从属五百人逃至海岛,汉高祖派人招降,横不愿北面臣事之,遂自杀,余五百人闻横死,亦皆自杀。

地望分布

山西代县 河北卢龙县

篇8:《百家姓弓》文言文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弓」源出:

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万姓统谱》所载,春秋时鲁国有公孙婴齐,曾随鲁成公伐宋、郑二国立功。婴齐字叔弓,其支孙以王父(祖)之子”弓"为氏。

家族名人

弓翊

三国时人,官博陵太守,后裔繁衍甚多,其中很多人步入仕途。

弓元

明代人,进士第,官至御史,廉政清洁,有操守,政绩显著。

地望分布

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宋史·张汝明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蒙学典籍的道德背反性省察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探究百家姓作文

文言文之《梁书·刘孺传》原文及译文

后汉书励志的句子

我眼中的老师优秀作文300字

《百家姓》读书笔记

钱文忠经典语录

《后汉书 范滂传》片段阅读答案及翻译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阅读答案

百家姓邓文言文
《百家姓邓文言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百家姓邓文言文(整理8篇)】相关文章: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2022-11-06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s版作文范文2024-02-08

CATIA入门简明教案2022-07-02

《梁书·王筠传》的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2023-01-17

十年春,齐师伐我家文言文阅读和答案2022-04-29

《南齐书·虞愿传》阅读答案及译文2023-04-27

“阳固,字敬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2-10-24

巴金《重进罗马的精神》的阅读练习题与答案2022-10-18

《存亡大计》高中文言文阅读题2023-07-30

吴澄传原文和翻译2023-12-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