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时间:2023-09-02 08:13:5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整理7篇)由网友“Grey”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篇1: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颊毛,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像两腮的胡子,内层像生在嘴下的胡子。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而,颊毛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九.而部》

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周礼·考工记·梓人》

篇2: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1) 你(们);你(们)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经·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而翁-----你的父亲

(2) 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夫------此人;这人

篇3: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3) 表示语气,相当于“啊”或“吧”。

唐棣之花,偏其反而。——《论语·子罕》

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5)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篇4: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1) 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通“能”

①能够。

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才能。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篇5: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1)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2)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才”。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通“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4)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荆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5)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8) 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

自公(袁可立)倡议,而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篇6: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及意思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及意思

一、代词。

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

《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译]:“这儿,你的母亲曾经站立过”。

二、连词。

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

《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例如:

《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译]:“河曲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

《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后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

《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⒎ 因而、所以。例如:

《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例如:

《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

阳光小乾乾

篇7: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

文言文中倒装句用法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如何写好半命题作文(九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列子学射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论文

《河东君小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阅读答案

古文而字的用法

《论语》中的两个片断练习题

《记鸽》译文及阅读习题

《范式字巨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中的成语知识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整理7篇)】相关文章:

徐霞客传文言文阅读答案2022-06-11

初中文言文中重要的成语2023-04-14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2023-11-12

初二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2022-07-27

楚王使魏逐张仪的阅读答案2023-05-26

聊斋于成龙阅读训练及答案2023-10-25

《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教学设计2022-09-30

《程信,字彦实》的阅读答案及译文2022-12-22

《周处年少时》文言文练习及答案2022-05-08

爱莲说阅读题答案2022-05-2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