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德育文化资源分析论文(精选3篇)由网友“aa53546654456”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少数民族德育文化资源分析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少数民族德育文化资源分析论文
少数民族德育文化资源分析论文
一、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民族状况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各少数民族在自己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浩瀚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保留在少数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多层面文化,包括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生活和礼仪风俗、制度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它是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因素,一般包括生活习俗、人生礼仪、民间传承、信仰崇尚以及节日文化等主要类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基础,是维系各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支撑着民族的心理、意识,体现在独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之中。
高校在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时不能忽视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开发利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深化,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如果高校德育仅满足于一般化的理论教育,脱离民族学生的实际,忽视少数民族道德的特点,将缺乏针对性和认同感。如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贯彻落实高校德育目标,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弘扬主旋律,顺利的实现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又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途径因材施教,提高德育效率,是目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和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
生活即教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发掘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接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化,提升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构成中,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汉民族文化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社会调节功能,它承担着调整少数民族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的任务,是各民族用于调适本民族内部,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推动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道德的本质是“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1]。
伦理道德与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相结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少数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就通过民间习俗、宗教仪式完成。带有经验性的伦理道德以乡规民约、各种禁忌、人生礼仪、节日庆典、谚语歌谣等形式散布和融汇在实际生活之中,这就使它比一般的伦理道德更具普遍性和稳定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具有更为直接的社会功能。如果学校德育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赋予其时代的特征,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道德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增强德育的人文底蕴,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丰富德育内容和提高德育效果,真正解决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宗教、民族风俗、民族节日等各种文化现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哲学观以及体现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语言文字或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道德观念对宗教、民族文化产生极大影响,而宗教、文化等又是道德观念的载体,各民族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形式得到充分的表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蕴含在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宗教禁忌、格言谚语之中,以习惯法、乡规民约、社会舆论等社会调控方式保证其实施。这些道德内容渗透在少数民族日常生产劳动、宗教信仰、婚姻家庭,社会生活、社会制度之中。综合起来,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道德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2]。在道德价值上,各民族都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爱国主义观念贯穿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之中。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以顽强的精神开拓了祖国的疆域,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贡献。各民族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解放前,仅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就呈现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保证族群的发展和繁衍,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朴素的集体主义观念,这种团结互助的整体意识世代相传,构成了各族人民所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并成为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重贤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观念作为重要的政治道德规范在维护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社会道德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道德可以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几个方面考察。概括起来,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以物质文化的形式或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在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传统节日、宗教信仰等方面普遍渗透着文明礼貌、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守信、公平合理的原则;遵守秩序、言不越规、行不逾矩的原则;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原则;勤劳勇敢、谦虚谨慎的原则。这些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持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坚实保证。
(三)和谐统一的生态伦理道德
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伦理道德是优秀的传统德育资源,善待自然的观念以广泛的影响力保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行为的延续。总的来讲,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是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为主,反映出朴素的自然观与道德观。在宗教信仰和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与生存环境、与整个自然界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现着对生命的崇敬,对待死亡乐观豁达的态度,这些观念深深的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之中,形成了大量世代相传必须严格遵守的生态伦理原则。
三、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主要途径
德育在选择、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内容,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德育通过发挥自身的传递功能,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积淀,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和继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以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桥梁建立起共同的道德基础,确立核心价值观念,在课堂上,课外教学活动中,在校园文化里树立文化对话意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利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德育资源构筑和谐的德育体系。
(一)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道德教育的民族性决定了少数民族学生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取得实效。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中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一致的爱国主义思想、人伦价值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的人生和价值取向等优秀德育资源都可以赋予其时代的含义作为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结合实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出具有本民族、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课程资源。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要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适当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观念以及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利用传统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主题活动也是有效途径。
(二)在隐性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的千差万别,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由此给高校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身在提升德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善于运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等隐性德育环境的创新,关注时代的德育新视点,进行文化浸润、人文关怀,提升民族认同感,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中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主力军,仅重视德育师资的理论修养,忽视对民族地方高校师资的民族文化知识培训是不利于成功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德育工作者不了解民族文化知识,课堂上单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民族德育资源,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是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认同感,造成民族地方高校中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通过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师资队伍中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灵活地运用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同民族的历史结合起来,才是使高校德育取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培养一支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同时又熟悉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德育队伍,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
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过程中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德育要求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问题,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德育目标的实现找到有效途径就必须在开发和利用传统德育资源时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不断传承和创新优秀的文化资源,“扬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就是要构建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德育体系;就是要在德育实践中联系具体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正确引导德育向纵深发展。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指导思想和必要前提。我们要对各族人民历经千百年来积累的优秀德育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其次,在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过程中不断继承优良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客观要求和实现形式。
(二)以唯物辩证的观点分析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资源,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具有双重性,各个民族几乎都有因循守旧、盲目排外、拒绝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原始平均、绝对平均的观念,安于现状的守旧意识等落后的不符合时代特征的消极成分。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对其认真辨别,利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去伪存真。在认识和处理道德冲突时,必须从具体的道德环境出发,尊重民族地区道德教育的现实,承认民族地区道德主体的特殊性,坚持主观与客观,目的和手段相统一的原则,针对道德主体的特征,要遵循针对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选择利用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在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必须沿着在传承中超越,在超越中传承的发展道路前进,坚持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的指导下既善于吸纳以往的合理思想和有益做法,又要善于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新任务、充实新内容、探索新方法、实现新超越。
篇2: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分析论文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分析论文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繁衍、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对民族成员的生产生活、思想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积极因素出发,探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了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开发和利用不足的原因,并从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载体建设以及氛围营造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比例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大。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已经内化成学生心底的价值取向,外化成了日常的行为准则。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寻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引导等方面的共性因素,能够有效地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一、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有利于完善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少数民族文化对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起着重要的凝聚作用。”[1]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虽然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但却是多元统一的。每一种民族文化对其民族成员都具有独特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民族文化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这为通过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来丰富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例如,针对不同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节日文化等,探索将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延进一步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一般性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等针对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而后者往往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密不可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人际关系、学业、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虽然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其在思想根源上大同小异,都是来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追求。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利用好少数民族文化的凝聚性,能够有效地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规划各项教育内容,构建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丰富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每个少数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而多样性也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文化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别是后者,提供了历史、文化、心理、道德等方面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和使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充实和完善。”[2]少数民族文化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上各少数民族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教育,部分少数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受到骑射和游牧文化的影响,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加注重团结协作,有着“重朋友”“讲义气”的传统,这些教育资源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因为有着民族渊源,更易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所接受。
(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培育民族院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每种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文化的独特性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具体体现在不同民族成员的思维和行为上。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中民族成分多、少数民族学生多、少数民族文化种类多,这种独特的优势为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符号性和仪式感。通过挖掘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相结合,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将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例如,探索将少数民族的制度文化与大学生法制教育相结合,将少数民族的行为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能够充分展示特殊性和一般性、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举行富有民族特色、蕴含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要素的.活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举办特色文体活动,能够有效培育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
二、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限制因素
(一)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民族院校也仅开设了以个别民族文化为主体的选修课或者辅修课程,课程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小,没有起到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作用。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教材,授课内容的随意性较强,导致课程内容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容易把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同于一般性知识教育,把课堂变成讲授知识点、识记文化要素的过程,使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在对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课程的考试和考核中重理论、轻实践,即使修过相关课程,学生仍缺少对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理解,仅局限于表面化的知识掌握。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技能不足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对于他们的风俗习惯、行为习惯有着一定的了解。但受到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的限制,在文化技能方面显现出不足,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出现本领恐慌。例如很难区分风俗习惯与宗教行为、个人陋习与民族传统等,导致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行为管理、轻思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倾向于简单说教,缺少深入细致的引导。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教师的相关知识储备有限,对课程缺乏归属感,投入不足,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
(三)缺乏有效的文化载体
文化的传承需要有效的载体,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往往起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以某种特别的形式延续下来。在民族院校中,趋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时空的限制,使得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缺少必要的形式要件。这种条件下,表现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方式也高度趋同,比如更加侧重易于表现的歌舞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而对处于文化核心地位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以及传统美德等方面表现手法空洞。在一定程度上,将民族文化教育在形式上简单等同于主题教育、在内容上简单等同于文体活动,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四)对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弘扬力度不够
对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学生群体来说,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多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封闭的、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愿望较低。在信息爆炸时代,学生的兴趣点被不断的分散,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弱。以至于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地区的“专利”。民族院校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方面需加大力度,特别是在新兴网络媒体等传播手段的运用上仍有较大的作为空间。要不断强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人、引导人、熏陶人的作用。
三、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课程建设,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民族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文化的授课主体,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研究,通过开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修课以及少数民族文化选修课等方式,着力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文化特征,把“三个离不开”思想、“五个认同”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有效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中,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材建设,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内容上进行甄别和选择,重点开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度高、具有正能量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内容充实、规范系统的少数民族文化教材。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将少数民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融入到建筑、设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实现学生人文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激发他们学习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育人能力
在充分盘活原有少数民族文化教师资源存量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引进力度,注重民族学相关学科背景人才的引进,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对少数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少数民族文化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文化技能,一方面,通过选派学生工作者到民族地区实习实践、挂职锻炼等形式,使他们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加强文化技能培训,聘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工作队伍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的专题研究,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少数民族文化的视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地,聘任民族地区教师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担任兼职宣传员,有效补充少数民族文化育人队伍。
(三)加强载体建设,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实现从制度管理的刚性约束为主向民族文化的自觉转化,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组织学生深入新疆、西藏、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加深对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寻找少数民族文化与现行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等共同精神追求的共同点,构建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实施文化建设推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民族团结的校园氛围,通过举办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周、民族文化讲座、民族歌曲赏析等活动,丰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
(四)营造良好氛围,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民族院校要注重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建设上体现少数民族文化主题,建立一批主题鲜明、工艺精湛、特色突出的文化景观,让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将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综合运用书报、网络等媒介宣传和普及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注重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开展宣传工作,通过QQ群、微信平台等推送民族名片、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和信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扩大覆盖范围。注重选拔、树立、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人物,深入挖掘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感召力。
[参考文献]
[1]田联刚,赵鹏.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2]吴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2).
篇3: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文化特质分析论文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文化特质分析论文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体系、艺
术体系、造型体系以及色彩体系。由于云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云南地区各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和相对滞后性、封闭性,致使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具有地域性、本原性、原初性、多元性、边缘性以及功利性等
独特的文化内涵特点。
【关键词】文化特质;织绣纹样;少数民族中图分类号:J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04(2011)02-0010-04
引言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源远流长,同时也构造了独特的、经久不衰的视觉艺术符号系统。正如王海霞在《中国民间美术社会学》中所说:其中它们多数是感性的和形象的,充满着迷人的神秘色彩,蕴含着原始的生命冲动,包含着诸多可阐释、可解读的视觉语言,也融入了历史演变、生命流逝、思想进化和审美追求的种种信息[1]。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是云南民族本土文化的结晶,是由劳动群众所创造并一直流行于民间的群众艺术,这种由特定历史地理环境形成的纹样具有极强的个性、生命力以及传承性,在很大程度上,映射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社会经济状态、宗教等特点,所以对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文化特质的研究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的传承应用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原始韵味,是特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下的产物。如果用一个字对云南文化进行总结,那就是“土”,对于织绣图案而言,“土”是指具有浓厚的本土气息、较为明显的原始文化痕迹以及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内涵[2],即地域性、本原性与原初性。从文化形态的角度分析,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居住的独特格局以及特殊的历史文化,使得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具有多元性、边缘性的文化特点。从心理角度分析,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是对现实生活中“欲求不满”状态的一种心理补偿,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特征。
一、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具有云南区域文化的特征,其纹样反映的物象基本上以云南境内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节日活动等为主,其纹样所反映的文化主要以云南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习俗、理想、追求为主。
不管是从云南少数民族人们“观物取象”的造型方式、“实践—感知”的认知方式,还是依据能量消耗最小原则,云南少数民族人民在织绣纹样创作过程中,主要以他们民族所依赖自然环境中的物象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形成织绣纹样,并丰富特定的民族语义,而不是取与他们生活无关或是其他生态环境中的事物为原型进行创造。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无论是造型还是表达的语义均具有浓郁的地
域特色。比如,景颇族的蕨菜纹、傣族的孔雀纹、大象纹、苗族的蝴蝶中心纹以及反映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那些纹样。这些纹样在其他地区的纹样中都很少见,所以说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二、本原性
本原性是指与原始文化之间的关联[3]。由于云南地理环境的复杂性、文化的相对封闭性、文化发展的滞后性,以及云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等特点,使得云南织绣纹样保留了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各种意识形态以及与原始文化较为密切的关联,这一现象在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中均有所体现,如各种崇拜观。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力极为低下,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人类总是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充满恐惧,并认为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都具有生命、意志和巨大的威力,都有一个相应的“神灵”来主宰。为了自身的发展以及在神秘莫测的自然界中得以生存下来,于是对各种“神灵”顶礼膜拜并产生了与之对应的神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些极具功利性的“娱神”图案,逐渐向“娱人”的图案
转变。而这种本原性特征在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中有很大程度的遗留,例如在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中:有谷神、水神、本主、日神、月神、雷神……,希望通过对“神灵”的崇拜来减少自身的伤害,获得生活的基本物质。
三、原初性
原初性是指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3]。原初性具有两层含意:一是指织绣纹样的取材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指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语义主要用于表达、反映现实社会。
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不仅是装饰美化自身的基本元素,更重要的是记载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要素的工具。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的这种特点使得其与现实生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如傣族织锦纹样中常见的戏马纹、楼居纹、舞象纹,生薑花、刺花、八角花、红毛树花、大芫荽花纹,屋顶纹织锦、象楼塔房纹织锦、寺亭纹织锦纹等。这些纹样反映了傣族饮食习惯、节日喜庆、居住方式、建筑特点等事物的某些侧面,与傣族人民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类似的例子在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中比比皆是。
四、多元性
从总体上来讲,云南文化是一个多元性的构成。纵向讲,“它曾有过古滇文化的更替,爨文化的兴衰,南诏大理文化的显赫,明清以后汉文化的覆盖,其中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承接性,但异质性似乎更多一些”[2];横向讲,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中,除了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之外,在不同地区还存在着诸多不同的文化形态,例如:傣族社会中佛教在生活、意识形态中占居统治地位,但原始宗教在民间也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反映在织绣纹样视觉艺术中就是佛教所用视觉语汇与民间织绣视觉语汇纹样在同一织绣中共存。
在不同类型文化的层面上,云南文化也是多元的。如果具体到某种文化的微观层面上,由于云南民族分布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总体格局,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渗入、交流,很容易形成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的特点。而这种文化多元性的结果必然导致人们审美意识以及世界观、造物观的多11元性。体现在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视觉艺术符号中,则是多种不同文化特征的纹样符号在同一构图中共存。不仅丰富了云南织绣纹样视觉符号语汇,同时也深化了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视觉符号的文化特征。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所反映的文化多元性在傣锦、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等民族的织绣纹样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五、边缘性
从地缘的角度来讲,边缘性是指处于其他地域的交界处;从文化圈的角度讲,边缘性是指文化的接触、交流、碰撞的界面。由于云南地处
“南丝绸之路”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滇文化处于汉文化、印度文化、东南亚文化交汇的边缘。从政治格局看,云南两千多年来都处于中原王朝的边缘地带,云南地方政府与中央政权之间有着某种若断若续、或大或小的独立性,这种边缘态势既造就了云南文化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又造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因而滇文化吸收了各种外来文化因子之后,依然保持着某种封闭性。这种边缘性文化特点在云南织绣纹样视觉符号中体现出来的就是既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浑厚的本土气息。
庄蹻入滇,最终“变服,从其俗”,但是以庄蹻为首所带来的楚文化对云南本地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有力的冲击。《史记·平淮书》记载:“汉通西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乃募豪民田西夷,……”。这是历史记载的第一次汉族移民。此后,汉代统治者继续实施“移民斥边”政策以及明清以来的“改土归流”政策都有力地促进了云南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融。这些因素都会在当地起到“化俗”的作用。“化俗”的结果是两种文化的碰撞,而碰撞的结果就是一种新的地域文化的诞生。再加上云南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进一步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各个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
这种文化交融性就是边缘性所造成的结果,体现在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视觉符号中,就是不同的民族会使用同一种纹样,或是使用非本民族的具有其他民族特色的织绣纹样。文化的交融性使得民族织绣视觉语汇纹样更加丰富多彩、种类更加繁多,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文化的交融性在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视觉符号中有大量的体现,尤其体现在那些生活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如白族、傣族、彝族等民族。
一般来说,生活在边远山区,交通极不便利地区的少数民族,其织绣纹样所反映的文化边缘性特点较淡一些;而生活在文化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其织绣纹样对边缘性文化的反映则相对浓一些。
六、功利性
民间美术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并常常交织在一起。用鲁迅的话说,它是“生产者的艺术”。这种性质决定了民间艺术突出的生活实用功能,以及物质的实用性与精神的审美性相统一的特征[3],这种特征就是民间艺术的
功利性。
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民间艺术,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具有更加明显的功利性。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因为云南少数民族大多数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织绣纹样就具有记载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内容的职责。因此,从诞生之日起,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就比其他地区民间艺术具有更加强烈的功利性特征。
其次,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虽然符合美学原理与法则,但它与“万物有灵论”、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有着密切的关联,或者可以这么说,它起源于巫术,是沟通鬼神的媒介之一。在其身上保留了原始艺术实用与审美并存的功利特征。
再次,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是云南少数民族认知世界的载体。正如景颇族民谚所说:“筒裙上织着天下的事,那是祖先写下的字。”在这里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符号成了云南少数民族认知世界、传承经验和历史文化等内容的工具。
最后,云南少数民族织绣纹样还具有民族识别、民族认同的功能。从云南少数民族的别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很多是以服饰的纹样类型、纹样的特点来命名的,如“大花苗”、“小花苗”。类似这样的织绣纹样就具有识别民族、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等功能。
12厅所掌职的文化行政工作共有五方面:(1)艺术及国民娱乐之推展普及。(2)宗教事务行政。(3)日语之改良及普及。(4)著作权之保障。(5)文化财的保护与活用。
参考文献
[1](日本)宇野功一.儀礼、歴史、起源伝承———博多祇園山笠にかんる———考察[R]//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
(136).2007,3:39-113.
[2]赵汉生,姜丽荣.简介日本无形文化财的保护方法[J].
中国历史文物,1992:104.
[3]王文元.樱花与祭———日本经济奇迹之根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03.
[4]陈小牧.夏日博多的盛典———博多祇园山笠祭侧记[J].
【少数民族德育文化资源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大学德育论文2023-06-20
提高小学教育有效性的思考论文2024-03-06
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有关论文2022-05-06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2022-09-11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学论文2023-02-20
高中德育论文2023-10-26
本科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2024-02-01
大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数学史的渗透分析论文2022-12-09
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初探教育论文2023-08-31
环境保护融入烹饪专业教学中的探讨论文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