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散文《知足常乐》(合集9篇)由网友“乐游萧萧”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林语堂散文《知足常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林语堂散文《知足常乐》
林语堂散文《知足常乐》
到了中国的游历家,尤其是那些任性深入的游历家,他们闯进了外人踪迹罕至的内地,无不大吃一惊。那里的农民群众生活程度如此之低,却人人埋头苦干,他们盖兴奋而知足。就像在大饥荒的省份,如陕西,此种知足精神,普遍地广播遐迩,除了极少数的例外;而且陕西的农民也还有能莞尔而笑的。
现在有许多为局外人认为中国人民之痛苦者乃系衡以邪僻的欧美生活标准之故耳。若欲处处衡以欧美生活标准,殊无人能感受幸福,除非少数阶级能住居于高级的大公寓而自备一架无线电收音机者。这个标准假使是正当,那么1850年以前就未尝有幸福之人,而美国之幸福人必尤多于巴威(Bavaria),因为巴威地方很少回转轻便的理发椅,当然更少电链和电铃。但在中国的乡村里头,这些设备可更少,虽然在极端欧化的上海,那些老式理发椅已经绝迹。其实这极老式理发椅才是货真价实的椅子,而这些老式椅子你倒可仍在伦敦的Kingswav和巴黎的Mrtroartre发现。照著者想来,一个人要坐还是坐一把名副其实的椅子,要睡还是睡在名副其实的床上(而不是白昼应用的沙发),这才觉得幸福些。一种生活标准,倘使拿每天使用机械设备的次数来测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那种标准,一定是不可靠的标准。故许多所谓中国人知足之神秘,乃出自西方人之幻觉耳。
然无论如何,倘把中国人和西洋人分门别类,一阶级归一阶级,处于同一环境下,则中国人或许总是比西方人来得知足,那是不错的`。此种愉快而知足的精神流露于智识阶级,也流露于非智识阶级,因为这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渗透结果。可以到北平去看看著劲儿而多闲话的洋车夫,他们一路开着玩笑,最好让同伴翻个筋斗,好叫他笑个痛快。或则可以上牯岭去看看气喘喘汗流浃背抬你上山的轿夫;或则可以到四川去看看挽航船逆急流而上行的拉纤夫,他所能获得以维持每天生活的微薄报酬,仅足敷一天两顿菲薄而满意的苦饭。照中国知足原理上的见解,倘能够吃一顿菲薄而安逸的苦饭,吃了下肚不致担什么心事,便是大大运气。中国有位学者说过:“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
知足又为“慈祥”“和气”的代名词,此等字眼到了旧历新年,大家用朱红笺写在通行的门联里,这是一半为谦和的箴训,一半为人类智慧,明代学者即以此意劝人“惜福”。老子有句格言,现已成为普遍口头禅,叫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在文学里头,这个意识常转化而为田园思想,为乐天主义,吾人可于诗及私人书翰中常遇此等情绪。著者暇时尝于明人尺牍选集中拣出陆深致其友人书一篇,颇足以代表此等情绪:
晚将有佳月,别具画舫,载鼓吹同泛何如?昨致湖石数株,西堂添却一倍磊块新凉,能过我信宿留乎?兼制隐居冠服,待旦夕间命下,便作山中无事老人矣!
此种情绪当其渗入流行的学者思想,使他们安居茅舍之中而乐天知命。
人类的幸福是脆弱的物体,因为“神”老是嫉妒人类的幸福。幸福问题因而是人生不可捉摸的问题。人类对于一切文化与物质进步虽尽了全力,幸福问题毕竟值得人类一切智慧的最大关心以谋解决。中国人竭尽了他们的常识,下过最大毅力以谋求此幸福。好像功利主义之信徒,他们常热心于幸福问题,胜于物质进步问题。
罗素夫人曾聪慧地指出:“快乐的权利”在西方是一个被遗忘了的权利,从前到现在,一向未有人注意及之;西方人的心灵常被次一等的权利观念所支配着,他们注意于国家预算的表决权,宣战投票权,和被逮捕时应受审讯的私权。可是中国人从未想到逮捕时应受审讯的权利,而一意关心着快乐的幸福,这快乐不是贫穷也不是屈辱所能剥夺他们的。欧美人的处理幸福问题常取积极的态度,而中国人常取消极的态度,所以幸福问题最后可以收缩为个人的欲望问题。
可是一讲到欲望问题,吾人就感觉到茫无头绪,吾们真正所需的是什么呢?为了这个缘故,第俄泽尼(Diogenes)的故事常令吾人发笑,同时也着实又羡又妒,因为他宣称他是一个快活人,原因是他没有任何欲望。当他见了一个小孩子双手捧水而饮,索性把自己的饭碗也摔掉。现代的人们,常觉得自己困扰于许多难题中,而大部分与他的人生有密切之关系。他一方面羡慕第俄泽尼的逃禅的理想,同时又舍不得错过一场好戏或一张轰动的影片的机会,这就是吾们所谓的摩登人物之不安顿的心情。
中国人藉知足哲学消极地企求快乐,但其逃禅的程度尚未达到第俄泽尼之深,因为中国人任何事情从未想深进,中国人与第俄泽尼不同之点,即中国人到底还有一些欲望,还需要一些东西。不过他所欲望的只是足令他快乐的东西,而要是无法达到目的,则亦并无坚持之意。譬如他至少需要两件清洁的衬衫,但倘是真正穷得无法可想,则一件也就够了。他又需要看看名伶演剧,将藉此尽情地享乐一下,但倘令他必须离开剧场,不得享乐,则亦不衷心戚戚。他希望居屋的附近有几棵大树,但倘令是地方狭小,则天井里种一株枣树也就够他欣赏。他希望有许多小孩子和一位太太,这位太太要能够替他弄几色配胃口的菜肴才好,假使他有钱的话,那还得雇一名上好厨子,加上一个美貌的使女,穿一条绯红色的薄裤,当他读书或挥毫作画的时候,焚香随侍;他希望得几个要好朋友和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要善解人意,最好就是他的太太,非然者,弄一个歌女也行,但倘是他的命宫中没有注定这一笔艳福,则也不衷心戚戚。他需要一顿饱餐,薄粥汤和咸萝卜干在中国倒也不贵,他又想弄一甏上好老酒,米酒往往是家常自酿了的,不然,几枚铜元也可以到汾酒铺去沽他妈的一大碗了;他又想过过闲暇的生活。而闲暇时间在中国也不稀罕,他将愉悦如小鸟,若他能: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倘使无福享受怡情悦性的花园,则他需要一间门虽设而常开的茅屋,位于群山之中,小川纡曲萦绕屋前,或则位于溪谷之间,晌午已过,可以拽杖闲游河岸之上,静观群鹈捕鱼之乐;但倘令无此清福而必须住居市尘之内,则也不致衷心戚戚,因为他至少总可得养一只笼中鸟,种几株盆景花,和一颗天上的明月,明月固人人可得而有之者也。故宋代诗人苏东坡就为了明月写了一篇美丽小巧的短文,叫做《记承天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一个强烈的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这是中国人“知足”的精义。
篇2:浅谈知足常乐散文
浅谈知足常乐散文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得到的利益地位。这一成语出自先秦《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个成语在很多方面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尤其是在养生方面,保持平和的心态,以愉悦的心情面对一切,有助身心健康,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
现今的社会,有三大群体,一就是强势群体,二就是弱势群体,三则是被淘汰群体(请允许这么称呼)。
强势群体,就是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利益的群体,构成了社会的中上阶层;弱势群体,指的是社会中的弱者群体,在财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或者无权、无势、无人脉关系,但凭借着勤劳,在社会上尚有立足之地,他们构成了社会的中下阶层,中国官方长期以来并没有承认弱势群体的概念,采用的类似词汇是“困难群众”;而被淘汰群体,指的就是在社会上几乎没有立足之本的最悲惨的群体,他们是残酷的社会竟争中被淘汰下来的群体,他们居无定所,缺衣少食,常常栖身于天桥下,废弃的建筑里,受人白眼,被社会歧视,而且,还影响市容,不为人们所认同。
知足常乐,用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可以行之有效,但是,用在被淘汰群体就不适合了,一个居无定所,缺衣少食的人,又怎能让他们知足常乐呢?难道说,希望他们安于现状吗?也许,有人会说,被淘汰群体是因为他们好吃懒做,不务正业,只想不劳而获,所以才会造成如此悲惨的现状,真得是这样的吗?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如果抱着过一天算一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那么,他们一定是曾经遭遇过什么极为悲催的经历,我想,世间的人,没有一个是愿意让自己成为被淘汰群体的,除非他脑子有问题,但事实上,就是存在着这么一群人,这说明了什么?
可以这么说,这群人中的每个人的经历,完全可以写成一本书,这群人,他们也曾努力过,拼搏过,不过,最终,他们失败了,没能融入到社会之中,只能够苟延残喘过活,也许,他们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并不比其他人少,也许更甚,只是,这群人太过善良,不懂得弱肉强食这一自然生存的规律,你也可以认为他们是低智商,他们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生存,而去剥夺他人的生存权力。
有这么一则真实的故事,说得是在一个乡下,有一对夫妻,原本很是恩爱,妻子勤劳善良,为了家庭,她出去打工,用自己的血汗钱帮衬家庭,丈夫有经济头脑,用妻子的钱在家里开了一个饮食店,并且,生意做得很红火,他们家也慢慢富了起来,妻子也该安心了,可是,有一天,妻子发现,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已不再属于自己了,其原因就是,丈夫在家里又找了一个年轻的女人,并且,更让人气愤的是,她竟然不能回自己花费了几乎是一生心血构建的爱巢,原因是,丈夫的家族在当地很有势力,妻子被威逼着不准回家,而娘家人对被嫁出去的女是不很看重的,所以,在残酷的现实下,妻子只能在外面浪迹天涯了,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人心的不古……
很多人喜欢用知足常乐来劝慰那些不安于现状,喜欢发牢骚,怨天尤人的人,可是,那些劝慰的人,你们是否真正了解你要劝慰的人呢?伟人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被利欲熏心的人们,空洞而麻木的灵魂不再相信眼泪,他们只崇拜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知足常乐,现今的人们,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知足常乐呢?
篇3:知足常乐经典散文
知足常乐经典散文
这是一个老调常弹的话题。谁都知道知足能常乐,但要做到这点,却并非容易。
小时候,是计划经济市场。一切都是凭票购买。只记得那时粮食特别紧张,在我家,一天三餐,其中两餐就是喝粥。常常上学也感到饥饿难耐。逢年过节或来客人,才有一盘红烧肉。吃饱喝足了,搬张小凳子,与几个邻居一起晒太阳,甜蜜地打着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的羔羊。感觉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现如今,时代不同了,温饱不愁了,条件好的还时不时山珍海味。但人却活得不那样的单纯了。别人吃山珍海味,你家常便饭,你住高楼大厦,别人却住高级别墅。你工资涨了,别人是千万富翁了。你坐着公交车上班了,别人却开着豪华轿车。于是,你感觉自己好累,感觉现在的日子真不好过。感觉永不知足。
曾经有人对我说,你不漂亮,但很可爱。我听了,当时心里极为不舒服。虽然也知道自己长相一般,但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貌美如花,都希望得到人们真诚的赞颂。经别人嘴里这样直接说出来,我心里难受极了。后来细想想,人无完人。我平凡,但如果我能在自己生存和生活的环境里,大部分人能容纳你,接受你,小部分人能善待你,喜欢你,有那么几个人能牵挂你,真爱你,这便也是幸福的。
人生有许多不如意,生活也不是处处有鲜花和掌声,与其愁眉苦脸过一天,不如开开心心知足常乐的为每一个平淡的生活自己为自己喝彩。正如,黎明不因鸡鸣才到来,鲜花不因人赞美才芬芳。知足常乐,你快乐,我也快乐。
篇4:知足常乐散文
知足常乐散文
农民依靠耕种养家糊口。半工半农的我,一早一晚都得下地侍弄庄稼。清晨,我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与附近工厂晨练的职工融为一起,他们说笑着快步如飞,我乐滋滋的行走如风。他们为健身高兴,我为耕种快乐。
偶有朋友相遇,闲侃中常常会谈到工资、职位、车子、住房等问题。谁的工资高,谁的官职大,谁的车子贵,谁的住房好。一阵海侃过后,羡慕和不平衡的心情溢于朋友言表,我却不以为然。工资不到人家一半,头上未有头衔,车子才换电动,住房仍旧一般。虽也自惭形秽,却仍旧对现实保持乐观。
对生活安于现状的这种心态,我常自誉为“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是古语“知足者,常乐!”的缩合语。其本意是指人们丰衣足食、住行有靠,生活得到满足、所供基本上能够满足其所需,生活上处于无忧无虑、物质上得到一种完全满足所体现的一种充实的精神状态。知足是一种心境,常乐是一种状态。只有身怀知足的心境,生活才会充满惬意与乐趣。
生活中,有些人似乎少了这种心境和状态。不管是享受低保的对象,还是月薪数千元的白领,说起自己的日子,总有诸多的不满足。前者尚且理解,后者就让人不可思议,到底多少钱能够买来满足?买来快乐?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与人相比容易比出自卑,比出烦恼,比出怨气。比如,同在一个单位,临时工和端“铁饭碗”的同事比,同样的工作,同样的付出,工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如果沉迷于这样的比较中,就不只是羡慕和嫉妒,还会滋生强烈的心理不平衡,自卑、烦恼、怨气也会缠身。甚至,为了诱人的工作与待遇,不惜整日东奔西跑,费尽心思,不择手段……使生活变得更加辛苦、更加费劲。但是,如果回过头来与自己的过去比,就会是另一番景象。现在的`收入比过去高;现在的住房比过去好;现在使用的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等家用电器,虽说不很高档,过去却是连想都不敢想……如此比较,自然就会比出喜悦、比出自信、比出希望。人生短暂,不要刻意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弄得自己天天忧闷、愁烦。与其和别人比,羡慕别人,嫉妒别人,不如和自己比,从自身的发展中寻求快乐,寻求希望。
生活中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乏知足常乐的境界。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只是程度不同,内容有别罢了。我的满足,往往源于一件件简单而又不起眼的事情。比如,我喜欢文字,喜欢读书写作,每得到一本心仪的书,每发表一篇短文,心里就美滋滋的,感到十分满足。只要保持知足的心境,就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当然,知足常乐,不是要事事自满自足。也不是对事业不思进取,对生活缺乏欲望。而是要量力而行,欲望有度。生活犹如一叶扁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与虚荣。要使生命之舟愉快航行,就必须学会知足常乐。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生活中搁浅、沉没。
正视自己的现有条件,满意自己的现状,愉愉快快地生活,日子才会天天艳阳天。
篇5:林语堂散文读后感
最近读过了《林语堂散文选集》这本书,感受颇深。
本书以一种新的风格来撰写文章,读者在一字一句中很容易就能看出作者林语堂的幽默和观点独特等特点,他常常就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来谈论,从而得出一个全新的观点。
在《论买东西》这篇文章中,作者便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带领着读者来重新认识我们熟悉的“买东西”这件简单的事情,文中作者就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子来谈:本是不想买东西,只在门外看看,却因为一时感情冲动,总是看而不去买也实在尴尬,便由停足观看改为跨进店门,这种事情在我们身上也确实很多,本来只是去逛超市,散散步,舒畅一下心情,却往往做上一笔“小交易”,带一大捆东西回家,这也实在难免。
而接下来作者又写了“见人下菜碟”这种近代社会人们的通病,又让人联想回味一番,也为下文做了一个简单巧妙的铺垫,最后作者写到了“孩子”,便巧妙地将文章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孩子的眼睛、心灵是最纯洁的,没有阴险与虚伪,“人之初,性本善”,只有与小孩子做交易时,我们才能真正感到高兴,而这也正是买东西的本质与艺术。
卖家高兴,买家也同样高兴,我想真正能做到的,现在恐怕也只有只有小孩子了吧,就像作者在文中最后一句提到的“心不必明,性不必见,只看看小孩子好了。
读过这本书,我认为写好一篇文章其实只需用朴素的语言记录自己内心对某个事物的的真实感受或某种看法,就像小孩子的心灵一样干净、纯洁,这便足以让读者产生共鸣,读懂你想表达的心意,这便是一篇成功的文章了。
篇6:林语堂散文读后感
《林语堂散文》读起来叫人爱不释手,轻松幽默的话语紧紧吸引着我,常常一人放声大笑,笑过之后一阵轻松。
我想,如果人们常读这样的文章,精神状态一定会很健康而能从容面对生活。
林先生明明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却说“论理莽原社诸先生既非正人君子又非当代名流,当然有与我合作之可能。
林先生幽默、机智,“道理渗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随手摘录部分,“今日小学生无不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实在是我们可以自负的。
无论这五千年中是怎么混法,但是五千年的的确确被我们混过去了。
一个国家能混过上下五千年,无论如何是值得敬仰的”;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普普通通,平平实实的语言包含着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
通过文章来了解林先生,他说自己是:“行尊孔、孟,思从老、庄。
说文学反映人生,来了一段比喻:“比方照相,有人为照相而照相,有人是为饭碗而照相。
为照相而照相是素人,是真得照相之趣,为饭碗而照相,是照相家,是照他人老婆的相来养自己的`老婆。
“军阀不来骂文人,早有文人自相骂。
文人不敢骂武人,所以自相骂以出气,这与向来ss骂ss,因为不敢骂嫖客一样道理。
现在的学者最要紧的就是他们的脸孔,倘是他们从三层楼滚到楼底下,翻起来时,头一样想到是拿起手镜照一照看他的假胡须还在乎?金牙齿没掉么?雪花膏未涂污乎?至于骨头折断与否,似在其次。
学者只知道尊严,因为要尊严,所以有时骨头不能不折断。
篇7:林语堂散文读后感
林语堂是学贯中西文化的大学者,有着非常丰富的知识积淀。今晚读完了他的散文集,深切感受到其中的那份幽默。开篇的第一篇文章讲“杀人记”,用一种冷幽默的笔触讽刺了官样文章的食之无味和社交礼节中的冗余。
在他的散文当中,唯一一个我不赞成的观点就是对于女性和子女的认识。林语堂先生在文中写道:“一个人在政治上、文学上或艺术上完成了伟业,其报酬只不过是智能上几声轻微的欢笑而已,可是一个人看见自己的孩子长成起来,其报酬是极真实的,不是言语所可以表达的。”对此我不敢苟同,正如他在其他的散文里写了物质和精神能给人相近的满足感,不要分出高下,那么家庭和事业也应该是如此。杨丽萍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舞蹈,为了保持舞姿的优美,她甚至不能自已独立完成洗脸、吃饭这些简单的工作,更放弃了生育儿女的机会,可谁又能否认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当她谈起自己的选择,也总是无怨无悔。如今他已经是接近60岁的人了,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如果她要后悔,让有太多的机会反悔,恐怕早就已经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她能力排众议,在艺术的道路上行走到今天,正说明她不曾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据说斯宾塞在逝世的前几天,曾经望着自己的哲学著作想道,如果他有一个孙儿,岂不更好。暂且不论这个观点的真假,即使这是真的,那就说明繁衍后代一定比事业更重要么?其实未必,那条没有被选择的路,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诱惑着我们,因为人生当中总有太多不能两全的事情,而我们回顾的时候也无法避免去设想那个没有完成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林语堂还说:“成功的男女伶人摆脱了舞台生活,可是成功或不成功的母亲可有放弃过母性的生活的!那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君不见“弃婴堂”当中声声啼哭,放弃自己母亲身份的女子并不少见。就在前些日子,甚至还发生了这样耸人听闻的事情——年轻夫妻把亲生的婴儿亲手从楼上扔下,想要摔死孩子。
或许是年代改变了,又或者即使是大师,也有自己没有顾及到的角落吧,林语堂先生歌颂生育和母性,这便是唯一一处我不能同意的地方了。
篇8:林语堂散文读后感
林语堂是一位语言大师,他写的散文包含着许多哲理。
就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林语堂散文集》。
书里许多文章中的精辟话语使我受益匪浅。
令我最难忘的还是《人类的快乐是感觉上的》一文。
《人类的快乐是感觉上的》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认为人类的快乐是享受。
人的一生就是给自己制造最大的快乐。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感慨万千:林语堂不愧是语言大师,一语惊醒梦中人。
人的一生,无论是干什么,都是为了追求快乐。
我认为快乐分为两种:一是享受,二是工作。
享受中的快乐是很普遍的,它能给人轻松,使人避开烦恼,比如坐在草坪上野餐、睡觉等等。
工作中的快乐只有少数人才拥有,他们一般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成功地把生活与快乐结合在一起。
比如画家,他们不象大多数人一样把工作看成是一种累赘。
他们的作品既可以为他们创造画画的乐趣,又可以带来不菲的经济利益。
这种职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他们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
但只有“苦尽”才能“甘来”,只有付出了才能有所回报。
光阴似箭,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只有好好把握住时间,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朋友,“一寸光阴一寸金”,请在青少年时期打好人生的基础,将来你才会收获更大的快乐!
篇9:林语堂经典散文:《人生不过如此》
漫漫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如何度过,才算不虚在世上走了那么一遭呢?国学大师林语堂将他对人生的感悟写了出来,创作了许多有关于人生的经典散文随笔,集结成书,命名为《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巨匠,他的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的另一本随笔散文集《人生的盛宴》也颇受大家的喜爱。
内容简介: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的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作者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作者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作者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作者只想表现作者个人的观点。让作者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作者便已觉得心意满足。作者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编辑推荐: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可用一句话来概括:悲剧的喜剧人生观。
在林语堂的笔下,沉重的肉身转为了轻灵的舞者,悲剧与沉重都被舞蹈所化解。他的人生就是风行水上,下面纵有旋涡急流,风仍逍遥自在。
人世是唯一的天堂,宇宙是无知,人生是笑话,是无意的,但是要靠自己的选择,“造出”人生的意义。
简介:
《人生不过如此》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我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但是这个书名似乎太美,我不敢用,我恐怕目标定得太高,即难于满足读者的期望,况且我的主旨是实事求是的散文,所以用书名较易维持水准,且较自然。
作者: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他人一起创办《天风》杂志。1965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 林语堂散文
★ 散文读后感
★ 林语堂的名言
【林语堂散文《知足常乐》(合集9篇)】相关文章:
人生的四层境界散文2022-11-25
梁实秋散文幽默风格的成因及作用2023-05-01
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高一必修)2022-10-27
回延安 教案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下册)2024-03-31
人生,无法重来散文2024-01-31
心境随笔散文2023-07-09
情与钱的较量散文2022-04-28
高考作文预测:耐住寂寞2023-07-26
胡同文化教案 汪曾祺2023-07-29
淡谈人生作文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