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兼并的博弈分析(精选9篇)由网友“好烦”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企业兼并的博弈分析,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企业兼并的博弈分析
企业兼并的博弈分析
近年来,企业兼并浪潮风起云涌,引起了学术界人士的`强烈关注.应用博弈论分析了企业兼并中影响和决定企业兼并成败的主要因素.力求能够为企业兼并的决策分析探索一种可行的思路.
作 者:贺盛瑜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系,四川,成都,610041 刊 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18(2) 分类号:F224.32 关键词:博弈 企业兼并 决策篇2:企业兼并法律问题探讨
企业兼并法律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企业兼并已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目前尚缺乏一部完备的法律对此加以规范。文章结合企业兼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兼并的行为性质、方式分类、程序、产权转让价格、协议内容及外商介入兼并市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关 键 词】企业兼并/立法
以后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轮改革的重点将是企业重组,而企业重组的重要形式之一的兼并,将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和焦点。企业兼并蕴含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必须正确引导和规范,否则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再度失衡,而且会导致剧烈的社会动荡。因此,需要有一套完备的法律来引导、规范这一兼并行为。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兼并一部分是无法可循,一部分是法律规定不完整,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了适应现阶段改革的需要,应尽快制定一部可操作的完整、科学的企业兼并法规。
一、目前我国企业兼并的立法概况
同我国企业兼并实践相比,兼并立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调整企业兼并的法律,对其规范的主要是行政规章和政策。一是全国性规章,1989年1月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等四家联合颁布了《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1989年8月财政部颁布了《国有企业兼并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及19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二是地方性的规章,如1988年10月保定市发布《发展企业兼并试行办法》,1988年4月武汉市发布《关于推行企业兼并实现产权合理转让的试行意见》及《企业兼并市场实施方案》,1990年7月福建省颁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兼并的意见》,1989年河南省颁布《关于企业兼并的意见》,湖南省体改委1993年颁布了《企业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
我国目前关于企业兼并的法规存在以下问题:
(1)这些兼并规范,大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制定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有些规定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已不相适应;(2)法律规范不统一,有些地方相互矛盾、相互冲突;(3)这些法规内容较粗,可操作性较差。
二、我国兼并实践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
我国的企业兼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80年代首先出现于河北省保定市和湖北省武汉市,由此开始便迅速扩展,在短短的几年内,全国已形成了一股企业兼并的浪潮。据统计在80年代,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13个计划单列市共有6226户企业兼并了6966户企业,共转移存量资产82.25亿元,减少亏损企业4095户。1989年全国先后有12个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挂牌营业,到1993年全国已有一万多家企业被兼并。目前的企业兼并,不仅在大中城市发展快,一些县办和乡镇企业也开始实行。同时出现了一些跨国兼并的现象。目前在企业兼并实践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企业兼并的行为性质问题。即企业兼并是政府行政行为,还是企业行为即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它是我国企业兼并立法的出发点。1989年颁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基于当时的历史情况,规定我国的企业兼并,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兼并是一种政府行为,由于资产的处分权是由资产的所有权人来行使的,而国有资产的处分权由国有资产管理局来行使,这本身就有很浓的政府干预色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应当明确企业兼并本身的性质。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兼并的`性质,应该是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企业行为,这在立法中就应当体现,如企业兼并的原则,既应坚持民事法律行为所要求的自愿互利、有偿转让和市场竞争等原则,同时又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以及防止垄断等反映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的原则。在权利设计上,既应赋予企业自主兼并权,同时又应赋予政府的监督管理权。同时,为防止公权侵犯私权,还应严格界定两种权利的界限,即限定政府有关部门不能直接干预企业兼并,而只能为企业兼并提供各种优惠和对企业兼并进行审验批准、监督检查。
2.企业兼并方式的立法问题。企业兼并方式的设定,是兼并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企业兼并方式一般是从产权转移程度和方式来划分的,主要分为购买式兼并、承担债务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和控股式兼并,有些地方规章还规定了抵押式兼并、行政划转式兼并、破产式兼并、先承包后兼并等,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兼并立法应规范兼并方式,以购买式兼并、承担债务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和控股式兼并为主。在一般企业兼并实践当中,应当取消行政划转式兼并,要区分破产与兼并的关系,对破产企业再行购买不属兼并的范畴,而先承包后兼并不应构成一种独立的兼并方式。
在承担债务式兼并中,与西方国家只能由主要债权人接管负债企业的方式不同,兼并企业既可以是被兼并的债权人企业,也可以是债权人以外的其他企业。其兼并方式是把资金直接付给被兼并企业的债权人,而间接地购买被兼并企业的产权,那么,兼并企业如何承担债务?其范围是什么?有些学者认为,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应由兼并方企业全部承受,而有些学者认为“兼并企业对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只能以其全部资产额来承担责任”。笔者认为,所谓承担债务式兼并在我国一般是指“目标企业的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目标企业的债务的条件接受其资产,作为被兼并企业所有资产整体归入兼并企业,法人主体‘消失’。”因此在立法上承担债务式兼并应规范在被兼并企业的资产和债务大体相同的范围内。即便是目标企业的债务大于资产,兼并企业亦愿以此方式兼并的,其应承担目标企业的全部债务,这样既能使目标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也体现了企业兼并的自愿原则。
在购买式兼并中,因其是一种用资金购买企业而实现兼并的方式,因此,在立法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转让费的归属问题,从理论上讲,被兼并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应归该企业的产权所有者,从实践来看,有的将转让费上交财政,有的则由“企业兼并办公室”等机构负责管理。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归国家,谁来代表国家?如果上交主管部门,实际上成为部门所有,如果上交财政,是地方自留还是上交中央,还是按比例分成?笔者认为按照《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第10条和国务院《国有资产评估办法》第3、8条规定,对这部分资产应由国有资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3.企业兼并的程序立法问题。企业兼并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于企业兼并程序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也各不相同。《公司法》规定了5项程序,即股东会作出决议、签订协议、公告、报请审批、办理登记手续;《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规定了5项程序,即确立兼并双方、确定资产底价、确定成交价、签订兼并协议、办理有关手续;有些学者主张因兼并方式不同应有不同的程序,基本上有9至10项程序,如直接“洽谈而完成的兼并须经确定主体、提交报告、资产评估、确定成交价、签订合同、审批和公证、办理变更手续、产权交接、公布兼并公告等程序”。上述规定和主张大多是从指导企业如何兼并的角度作出的,也即归纳了兼并实务中的各项具体工作,这与兼并立
法中的兼并程序并不完全相同。以往的兼并程序规定,一方面,对于纯粹实务性的程序作了过多的规定,例如确定兼并双方,这虽是兼并中的首要工作,但不具备法律意义,法律对兼并的调整是以存在兼并双方为前提的,至于如何确定兼并双方更非兼并立法所调整的内容。另一方面,对企业兼并应有的法律程序未规定。例如兼并协议的内容是影响、决定兼并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有关法规却未作任何规定。这些问题均需在制定《企业兼并法》时予以解决。
4.企业兼并中的产权转让价格的确定问题。这是兼并方与被兼并方都应当考虑的问题,是兼并作为经济行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但在兼并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之间和不属于同一产权主体的企业之间所进行的有偿兼并中,对被兼并企业的资产不进行认真的价值评估,甚至不进行资产评估就匆忙地把两个企业的资产合并在一起。有的企业兼并还提出了“资产上算粗帐,效益上算大帐”的口号。这将会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其次,评估中的价格构成与价格确定的方式不合理。在价格构成中除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专项资金、工业产权、债权、债务外,还应包括土地使用费、“级差地租”和商誉所体现的价值。实际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是只重视实物形态的资产评估,而对工业产权和其它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转让费和企业所处的环境形成的级差利益等项目往往忽略不计。在价格的确定方式上主要依据被兼并企业的账面价值确定产权转让的价格,而不考虑企业资产的实有价值及现存资产的将来收益。这些问题在兼并立法中应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加以确定,以便保护各方的利益,使兼并法具有可操作性。
5.企业兼并协议问题。企业兼并协议是兼并企业的出资者与被兼并企业的产权所有者就企业兼并有关事宜达成的协议,它是全面反映企业兼并活动过程及其内容的法律文件。由于企业兼并实质上是一种企业行为,所以企业兼并协议在企业兼并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此《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未作规定,企业兼并不仅应对企业兼并协议予以高度重视,而且还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首先,应规定企业兼并协议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兼并行为规范化和避免因协议内容不完备而留下遗患。具体来说规定企业兼并协议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兼并形式;(3)资产产权标的;(4)资产负债表及资产明细表;(5)原有债权债务的处理;(6)应付价款及付款方式;(7)职工安置条件及安置方法;(8 )履约期限及履约方式;(9)违约责任;(10)合同争议的解决办法;(11)其它有关事宜。兼并协议是否公证视情况而定。
其次,应规定企业兼并协议的生效时间。对企业兼并协议的生效时间,存在多种主张,有人主张当事人签字生效,有人主张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生效,有人主张公证生效,还有人主张自企业办理变更登记时生效。对此,笔者认为,由于兼并协议毕竟不同于公司章程,它只是一种合同,所以不应自企业办理变更登记时生效。而且由于当事人签字和公证不是签订企业兼并协议的最后程序和必须程序,所以签字和公证也就不能成为协议生效的时间。总之,企业兼并协议原则上应自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生效,如果当事人还约定公证,则企业兼并协议在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且经过公证时才发生法律效力。
6.外商投资企业介入兼并市场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外企业正以各种方式介入我国企业兼并市场。外商投资企业介入兼并市场,存在问题也较多。首先,80年代制定的外商投资企业法律中,涉及企业兼并、产权转让的条款与90年代颁布的公司法中有许多矛盾之处,缺乏可操作性。在涉及一些大的项目需要中央批复时,不同部门有自己特定的解释。有时国家工商局、国家外经贸委,地方主管部门和企业各持己见,说法不一。其次,在税收方面,三资企业原享有税收优惠,被其兼并的企业没有税收优惠,新成立的企业是否应有税收优惠规定不明确,这是需要在企业兼并法中规定的。另外,企业兼并活动属企业行为,政府只需依法审查并购过程中有无违规行为,资金是否到位等,但由于法律条款规定不明确,常导致政府审批机构过多,程序复杂,一个并购审批从开始到批复,一般要耗半年时间,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对于这些问题在制定企业兼并法时,应加以解决。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林下加今
篇3:企业兼并协议书
企业兼并协议书
一、现将本文书的制作要点介绍如下:1.双方当事人。
2.兼并方式。
3.兼并后有关事务的处理。
4.兼并方的权利、义务。
5.被兼并方的权利、义务。
6.违约责任。
7.纠纷的解决。
8.其他事项。
二、格式:
××股份有限公司兼并××厂的协议
本协议由以下当事之间签署: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
住址: 省 市 路 号
乙方:××厂
住址: 省 市 路 号
鉴于:
(1)甲方为经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乙方为 企业。双方目前均合法存续。
(2)甲、乙以方经友好协商,决定由甲方兼并乙方。
……
为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当事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订立本企业兼并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1.有关词语的解释
除非本协议中另有规定,以下词语具有下列含义:
1.1 ……
2.兼并方式
3.兼并后有关事务的处理
3.1 有关债权债务的处理
……
4.兼并方(即甲方)的权利义务
5.被兼并方(即乙方)的权利义务
6.违约责任
7.纠纷的解决
8.附则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乙方:××厂(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三、举一范例供制作时参考:
××股份有限公司兼并××厂的协议
本协议在以下当事人之间签署: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
住址: 省 市 路 号
乙方:××市经济贸易局
住址: 省 市 路 号
鉴于:
(1)甲方为经 省人民政府批准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拟兼并乙方下属的 厂。
(2) 厂为乙方所属的国有企业,与乙方具有资产产权关系。
(3)双方经过友好协商,乙方同意甲方兼并乙方下属的 厂。
(4)本兼并事项已征得政府有关部门的同意。
为了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保证本次兼并的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当事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等价的原则订立本企业兼并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1.有关词语的解释
除非本协议书中另有约定,以下词语具有下列含义:
1.1 厂:是指乙方所属国有企业,与乙方具有资产权关系,其住所为 省 市 路
号,营业执照注册号为 ,注册资金为 万元。
1.2 资产评估报告:是指为了实施资本兼并,由双方共同选订的具有相关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 厂的资产评估报告。
1.3 有关资产:是指依本协议书甲方所接收的 厂的经营性资产及相关负债。其详细资料请见《资产评估报告》。
1.4 有关合同:是指 厂签订的,并由甲方所认可的贷款合同、抵押合同及各种生产经营合同。
1.5 有关业务:是指 厂依法从事的生产经营业务。具体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为准。
1.6 有关职工:是指与被兼并的经营性资产相对应的 厂的所有在册职工。
2.兼并方式
2.1 甲、乙双方同意,甲方以承担债务的方式兼并 厂,即甲方以承担与资产评估报告基准日当日
厂的经营性资产所对应的全部债务所应支付的对价作为本次兼并的价格。
2.2 本次兼并的资产评估报告,应由甲、乙双方共同聘请有相关资格的评估机构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2.3 甲方在兼并 厂后,其有关业务由甲方经营管理,并由甲方享有和承担相关的权利及义务。
3.有关债权、债务的处理。
甲方在兼并 厂后,其相关债权、债务均由甲方承担。
4.有关合同的处理
4.1 甲方在兼并 厂后,其依法签订的.有关合同,均由甲方继受。
4.2 上述合同主体需要变更进,乙方应协助甲方完成变更登记手续。
5.兼并事宜
5.1 甲、乙双方确认,在本协议书生效后10日内办理 厂有关资产、业务及文件、资料的移交手续。
5.2 在办理移交手续时,乙方应给予甲方以必要的协助。
5.3 厂的有关业务,在被甲方兼并以后,甲方可以继续从事此有业务。
6.承诺
6.1 乙方与 厂的承诺。
6.1.1 乙方与 厂有权处置 厂的资产,且该等资产合法、有效、真实。
6.1.2 乙方与 厂保证在本协方书签订之日起至兼并完成前,企业生产经营照常进行而且不得擅自调进、调出有关职工。
6.2 甲方的承诺
6.2.1 甲方保证及时接收 厂的相关资产和业务,并承担其有关债权、债务。
6.2.2 甲方保证接收 厂的有关职工。
6.3 甲、乙双方保证,互不作出有损于对方利益的行为。
7.甲方的权利义务
7.1 甲方的权利
7.1.1 甲方有权根据本协议接收 厂的资产,并在兼并完成后有权处置其资产。
7.1.2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将与
厂经营性资产有关的全部文件完整地移交给甲方,上述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各种帐目、帐簿、设备技术资料等。
7.2 甲方的义务
7.2.1 按本协议的约定支付有关对价的义务。
7.2.2 与乙方共同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并负担所有资产评估费用。
8.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8.1 乙方的权利
8.1.1 乙方有权向甲方收取有关对价。
8.1.2 乙方有权监督甲方在兼并活动中是否损害乙方 厂及其职工的利益。乙方还有权监督甲方在兼并后的活动是否损害
厂职工的利益。
8.2 乙方的义务
8.2.1 乙方有义务与 厂一起将所有经营性资产及相关文件资料根据本协议并移交给甲方。
8.2.2 乙方有义务协助甲方办理有关本次兼并的手续。
9.违约责任
9.1 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规定,均构成违约,均应承担违约责任;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双方均有过错的,按双方过错大小确定赔偿额。
9.2 因不可抗力以及国家有关立法、产业政策的调整,致使无法履行本协议书的,双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
10.纠纷的解决
10.1 甲、乙双方因本协议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时,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
10.2 甲、乙双方在友好协商开始20日后还未达成一致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 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附则
11.1 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甲、乙方可以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2 本协议书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名、盖章的生效。
11.3 本协议书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乙方: 省 市经济贸易局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篇4:企业兼并协议书格式
企业兼并协议书格式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于:
(1)甲方为经_________省人民政府批准以_________方式设立的_________公司;拟兼并乙方下属的_________厂。
(2)_________厂为乙方所属的国有企业,与乙方具有资产产权关系。
(3)双方经过友好协商,乙方同意甲方兼并乙方下属的_________厂。
(4)本兼并事项已征得政府有关部门的同意。
为了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保证本次兼并的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当事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等价的原则订立本企业兼并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1.有关词语的解释
除非本协议书中另有约定,以下词语具有下列含义:
1.1________厂:是指乙方所属国有企业,与乙方具有资产权关系,其住所为_________________,营业执照注册号为________,注册资金为_________元。
1.2 资产评估报告:是指为了实施资本兼并,由双方共同选订的具有相关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_________厂的资产评估报告
1.3 有关资产:是指依本协议书甲方所接收的_________厂的经营性资产及相关负债。其详细资料请见《资产评估报告》。
1.4 有关合同:是指_________厂签订的,并由甲方所认可的贷款合同、抵押合同及各种生产经营合同。
1.5 有关业务:是指_________厂依法从事的生产经营业务。具体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为准。
1.6 有关职工:是指与被兼并的经营性资产相对应的_________厂的所有在册职工。
2.兼并方式
2.1甲、乙双方同意,甲方以承担债务的方式兼并_________厂,即甲方以承担与资产评估报告基准日当日_________厂的经营性资产所对应的全部债务所应支付的对价作为本次兼并的价格。
2.2 本次兼并的资产评估报告,应由甲、乙双方共同聘请有相关资格的评估机构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2.3 甲方在兼并_________厂后,其有关业务由甲方经营管理,并由甲方享有和承担相关的权利及义务。
3.有关债权、债务的处理
甲方在兼并_________厂后,其相关债权、债务均由甲方承担。
4.有关合同的处理
4.1 甲方在兼并_________厂后,其依法签订的有关合同,均由甲方继受。
4.2 上述合同主体需要变更进,乙方应协助甲方完成变更登记手续。
5.兼并事宜
5.1 甲、乙双方确认,在本协议书生效后10日内办理_________厂有关资产、业务及文件、资料的移交手续。
5.2 在办理移交手续时,乙方应给予甲方以必要的协助。
5.3 _________厂的有关业务,在被甲方兼并以后,甲方可以继续从事此有业务。
6.承诺
6.1 乙方与_________厂的承诺。
6.1.1 乙方与_________厂有权处置_________厂的资产,且该等资产合法、有效、真实。
6.1.2 乙方与_________厂保证在本协方书签订之日起至兼并完成前,企业生产经营照常进行而且不得擅自调进、调出有关职工
6.2 甲方的承诺
6.2.1 甲方保证及时接收_________厂的相关资产和业务,并承担其有关债权、债务。
6.2.2 甲方保证接收_________厂的.有关职工。
6.3 甲、乙双方保证,互不作出有损于对方利益的行为。
7.甲方的权利义务
7.1 甲方的权利
7.1.1 甲方有权根据本协议接收_________厂的资产,并在兼并完成后有权处置其资产。
7.1.2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将与_________厂经营性资产有关的全部文件完整地移交给甲方,上述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各种帐目、帐簿、设备技术资料等。
7.2 甲方的义务
7.2.1 按本协议的约定支付有关对价的义务。
7.2.2 与乙方共同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并负担所有资产评估费用。
8.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8.1 乙方的权利
8.1.1 乙方有权向甲方收取有关对价。
8.1.2乙方有权监督甲方在兼并活动中是否损害乙方_________厂及其职工的利益。乙方还有权监督甲方在兼并后的活动是否损害_________厂职工的利益。
8.2 乙方的义务
8.2.1 乙方有义务与_________厂一起将所有经营性资产及相关文件资料根据本协议并移交给甲方。
8.2.2 乙方有义务协助甲方办理有关本次兼并的手续。
9.违约责任
9.1 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规定,均构成违约,均应承担违约责任;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双方均有过错的,按双方过错大小确定赔偿额。
9.2 因不可抗力以及国家有关立法、产业政策的调整,致使无法履行本协议书的,双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
10.纠纷的解决
10.1 甲、乙双方因本协议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时,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
10.2 甲、乙双方在友好协商开始20日后还未达成一致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_________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附则
11.1 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甲、乙方可以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2 本协议书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名、盖章的生效。
11.3 本协议书一式_________份,甲、乙双方各执_____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
篇5:企业兼并协议书
本协议在以下当事人之间签署: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
住址: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路________号
乙方:××厂
住址: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路________号
鉴于:
(1)甲方为经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乙方为________企业。双方目前均合法存续。
(2)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决定由甲方兼并乙方。
为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当事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订立本企业兼并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篇6:企业兼并协议书的
一、现将本文书的制作要点介绍如下:
1.双方当事人。
2.兼并方式。
3.兼并后有关事务的处理。
4.兼并方的权利、义务。
5.被兼并方的权利、义务。
6.违约责任。
7.纠纷的解决。
8.其他事项。
二、格式:
××股份有限公司兼并××厂的协议
本协议由以下当事之间签署: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
住址: 省 市 路 号
乙方:××厂
住址: 省 市 路 号
鉴于:
(1)甲方为经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乙方为 企业。双方目前均合法存续。
(2)甲、乙以方经友好协商,决定由甲方兼并乙方。
……
为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当事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订立本企业兼并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1.有关词语的解释
除非本协议中另有规定,以下词语具有下列含义:
1.1 ……
2.兼并方式
3.兼并后有关事务的处理
3.1 有关债权债务的处理
……
4.兼并方(即甲方)的权利义务
5.被兼并方(即乙方)的权利义务
6.违约责任
7.纠纷的解决
8.附则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乙方:××厂(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三、举一范例供制作时参考:
××股份有限公司兼并××厂的协议
本协议在以下当事人之间签署: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
住址: 省 市 路 号
乙方:××市经济贸易局
住址: 省 市 路 号
鉴于:
(1)甲方为经 省人民政府批准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拟兼并乙方下属的 厂。
(2) 厂为乙方所属的国有企业,与乙方具有资产产权关系。
(3)双方经过友好协商,乙方同意甲方兼并乙方下属的 厂。
(4)本兼并事项已征得政府有关部门的同意。
为了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保证本次兼并的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当事人本着平等自愿、公平等价的原则订立本企业兼并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1.有关词语的解释
除非本协议书中另有约定,以下词语具有下列含义:
1.1 厂:是指乙方所属国有企业,与乙方具有资产权关系,其住所为 省 市 路
号,营业执照注册号为 ,注册资金为 万元。
1.2 资产评估报告:是指为了实施资本兼并,由双方共同选订的具有相关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 厂的资产评估报告。
1.3 有关资产:是指依本协议书甲方所接收的 厂的经营性资产及相关负债。其详细资料请见《资产评估报告》。
1.4 有关合同:是指 厂签订的,并由甲方所认可的贷款合同、抵押合同及各种生产经营合同。
10.2 甲、乙双方在友好协商开始20日后还未达成一致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 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附则
11.1 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甲、乙方可以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2 本协议书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名、盖章的生效。
11.3 本协议书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股份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乙方: 省 市经济贸易局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篇7:企业兼并合同公证书格式
关于企业兼并合同公证书格式
( )××字第××号
兹证明兼并方××××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代理人)×××与被兼并方×××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代理人)×××于××××年×月×日,在××(签约地点或本公证处),在我的面前,签订了前面的`《××××合同》。
经查,上述双方当事人的签约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合同上双方当事人的签字、印章属实;合同内容符合《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及《××××》(相应的法规、规章)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县)公证处
公证员 (签名)
××××年×月×日
篇8:如何让企业兼并成功
如同我在以前所写的那样,企业并购的失败率高得吓人,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在说:不要这样做!当然,很多时候把两家公司合并在一起的想法太过吸引人,让人无法错过。那么你怎么才能够战胜上面的概率呢?
抵制傲慢。不要以为这次将会不同――除非你完成交易的方式不同,否则一切都会一样。所以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开始吧:除非我们每一件事做得都足够完美,否则事情就会出错。
不要委托。我研究过的绝大部分成功的并购案例都是由CEO本人领导完成的。他们没有把控制权和监督的责任交给外人,例如律师或者会计师。相反,他们自己谈判每一件事。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听取法律和财务方面的建议(他们当然这样做了)。但是他们没有把权力或者责任推出去。
仔细检查文化。文化冲突是企业并购失败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之间的文化兼容性很难被量化,甚至根本无法量化,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合并通常会被这种看不见的因素干扰。改变一家企业的文化同样非常耗时、代价高昂而且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所以在这件事上多花点时间,而且要让你的高级管理团队也这样做。在感觉的舒适程度这个问题上彼此都要诚实。你是否喜欢在这里工作?你是否会向自己的朋友推荐?如果不是的话,那么你就要注意自己给出的回应。
需要时间,
我曾经观察过的最好的一次企业并购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这次并购起源于两位CEO之间的一次闲谈,一位CEO觉得放手或者争夺控制权的时机并不成熟。大约一年以后,一个战略性的机会来了,这个机会是如此吸引人,双方再度碰头,开始考虑如何进行这场交易。到了当年的年底,双方都有了可以放到谈判桌上进行谈判的完整构思。到了这个时候,双方已经建立起了相当程度的信任,而且非常重要的是,两个人都准备好了要离开。
保持谨慎。在上面这次并购中,一直到了交易快落到纸面上的时候,公司里甚至还没有人知道这次交易可能存在。这就意味着没有干扰,也没有赞同或者反对的种种公共言论。两位CEO都花了足够多时间的时间来考虑这次交易、设想可能的结果,然后交易先是在他们头脑中完成,然后才在现实中实现。
理解情感。两家公司都有可能陷入哀悼之中。员工们失去了他们原来的公司――否认这一点没有意义。你可以(而且应该)帮助他们为新的可能性做好心理准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失去的感觉不会深入人心。承认这一点。如果你拥有这样的智慧和勇气,可以正式承认它。来一场葬礼或者唤醒活动,清楚地告诉每个人他们将经历什么样的改变。
需要更多的时间。一旦交易完成,让两家公司完全融合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你应该想到这一点。并且确保这种情况是因为行事谨慎而不是合并的过程不断陷入停滞造成的。这个进程必须一直在前进,尽管速度缓慢。毕竟,书面上的协议的签署只是开始;它不是一个蓝图。互相妥协的谈判需要持续很长时间。它还将为其他的人建设一个榜样――如果你能够更加灵活,那么他们也可以。但是要做好准备:水泥干透需要很长的时间。
篇9: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会计博弈分析论文
企业经营者和股东的博弈分析
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股东考虑的是企业的价值升值,而经营者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因此,股东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会选择不同的激励措施以鼓励经营者,使其目标和自己一致,共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但经营者也可以选择不接受股东的激励,仍旧按自己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此时,可以构造出如图1的博弈模型:
由图1的动态重复博弈模型可以看到,企业的经营者最终会选择和股东站在同一面,对于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披露,即只披露对企业效益有好的影响的方面,而对不好的信息则不披露或进行虚假披露,从而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但此时并不一定是整个社会利益达到了最大化。因此,对于股东和经营者的监督,以及对他们的环保理念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将起很大的作用。
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博弈分析
在企业和公众的博弈关系中,企业是环境会计信息的供给者,而公众是该信息的需求者。作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的目标当然也是不同的,也都会选择有益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所以,在他们之间,很难就信息的披露达成一致的标准,因此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博弈应该是一种短期非合作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假设公众所面对的是上市公司,则企业的可选策略有真实披露或是虚假披露,那么公众对于企业的信息披露,可以选择购买该企业股票或不购买,则此时的博弈模型可见表3:
如果信息供给者真实、充分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则理性的'投资者会根据真实信息作出投资决策,使其效用达到最大化,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然而,从表3可以看到,无论社会公众怎样选择,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虚假披露或者不披露时的收益总比真实披露时大。因此可以推测出,在一次性静态博弈中,企业总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虚假披露或不完全披露,而理性的公众也会预见到企业可能的行为,从而选择不购买该企业股票。那么此次静态博弈的结果是,双方收益分别为(5,4)的组合构成了纳什均衡,即企业选择虚假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而公众选择不购买,此时社会总收益为9。
此时的均衡状态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这样的结果既不利于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公众的收益最大化,因此,应该对此时的状态进行合理的改进。可以通过增加真实披露的收益和降低虚假披露的收益两个方案,使企业选择真实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同时公众选择购买该企业股票,进而使两者的自身利益都达到最大化,此时的博弈也可达到最优均衡。
对于提高真实披露的收益,可以采取的策略是选择合适的激励机制,即政府可以对于真实披露的企业给予更多的奖励及税收优惠政策,公众也对进行真实披露的企业给予更多的好评。或是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使企业降低披露成本,进而提高真实披露的收益。
对于降低虚假披露信息的收益,可以采取的策略为加强监管及惩罚力度,并利用媒体的力量,对虚假披露的企业进行反面宣传,使得该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降低,社会商誉下降,从而使得企业进行虚假披露的收益降低,此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博弈模型可由表3转变为表5。
【企业兼并的博弈分析(精选9篇)】相关文章: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与政治成本论文2022-05-07
网络营销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影响的教学探析2023-07-30
浅谈我国目前的信用危机2023-07-31
信用危机的道德思考2022-08-18
博弈论之《斗鸡博弈》读后感2022-05-06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的作用和影响分析的论文2023-01-26
券商 实习报告2022-05-07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23-10-22
营销渠道管理问题的论文2023-02-08
非均衡博弈与社会公共组织发展论文20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