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杨臣刚”为你分享5篇“《怀念母亲》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怀念母亲》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
《怀念母亲》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一、谈话导入
1.了解作者。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
(1)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2)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结合课文写出下列近义词.
忍耐( ) 异常( ) 思潮起伏( )
2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3.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以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初步理解: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 )
三、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中的词语
1.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是怎样的?
2.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 )
3.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凄凉”指什么?
(2)“甜蜜”指什么?
(3)“说不出的味道”是什么味道?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 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我的愿望没能实现在,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句中的“愿望”具体指作者的什么愿望?
(2)“我的祖**亲……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祖**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中话线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作者悲痛的日子里,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脑海里会回想起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升华
1.赏读季老的其它作品中怀念“母亲”的有关语句: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6年,现在终于闭幕了。在我惊魂甫定之余,我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
2.小结: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为祖**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祖**亲怎么能不称之为“宝”呢?
五、学后反思:
杨润清
篇2:怀念母亲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导学案模板:
课题:6.怀念母亲共2 课时第 1 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彦明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个生字,会写“崇高、真挚、爱慕、朦胧、凄凉、强烈、沮丧、可见一斑”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学习重难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预习学案
一、课前预习
①自学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并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
③读一读并记一记
真挚 奔丧 凄凉 沮丧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频来入梦 思潮起伏 心潮腾涌 怅望灰天
④修改下面句子中不妥当的地方:
a、《 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
b、怀念母亲的情绪越来越激烈。
三、导学案
小组交流,感悟课文.
(1)a、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 )一个是( )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 )和( )。
b、我痛哭了几天,( ),( )
说说这两句话所含的思想感情。
2、自读开头、结尾,作者对两位母亲有( )的深情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从作者的日记中摘抄思念母亲的语句,并熟读成诵。
四、课堂检测
1、听写生字
2、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我痛哭了还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 ) ( )
(2)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
(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 )
五、作业布置
1、听写本课生字,生词。
2、同步练习第一至三题。
六、板书设计
开篇点题
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
异国忍愁
结尾扣题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课题:6、怀念母亲(第二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彦明 课型:新课 审核: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母和思国之情。
4、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二、预习学案
1、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一、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 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为什么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2、“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中的词语
(1)“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能说出都是怎样的吗?
(2)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3)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来的味道,浓浓的糊在我的心头。
①“凄凉“指什么?
②“甜蜜“指什么?
四、课堂检测
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1、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 )上天空,( )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 )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内心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怅望在灰天,在雷广利,( )出母亲的面影。
*我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____________的。
3、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来的味道,浓浓的( )在我的心头。
*“这凄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甜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1、三导
2、同步练习四、五题。
六、板书设计
怀念亲生母亲(歉疚)
怀念母亲
对祖国和母亲的怀念(同样的崇敬和爱慕)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怀念母亲 导学案模板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3:怀念母亲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我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且能运用部分生字词。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体会我怀念母亲的情感
难点: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我在自学生字词时,觉得容易读错的字是:( ),容易写错的字是:( )
3、我在读课文时,这些词语我理解我会用(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真挚 弃养 寝不安席 终天之恨 薄暗 沮丧 思潮起伏 思潮腾涌
4、我在读课文时,能一边读一边思考,我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在书上作批注,我读书过程中还有以下疑问需要请教:
A
B
5、我在读课文后,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6、课文主要讲了两位母亲:一位是: 一位是:
二、小组展示交流
(1)小组展示会用的生字词:真挚 弃养 寝不安席 终天之恨 沮丧 思潮起伏
(2)交流读文心得:
我知道了:
A
B
C
我的疑问:
A
B
C
达标检测
1、我会写近义词:
崇高-- 真挚-- 黄昏--
沉默-- 沉静-- 凄凉--
2、我会写反义词:
崇高-- 真挚-- 黄昏--
凄凉-- 普通-- 甜蜜--
2、读句子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1)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
(2)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
(3)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 )
三、盘点收获
1、初读了这课,我了解导这些信息:
2、我懂得了:
3、我还要进一步学习的是:
第二学时
四、深入学习
1、读怀念生母的句子说说从哪些关键词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2、组内归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自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例句:(1)、"我的祖**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他。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书上写上批注。
我还找到一些这样的句子划下来了。
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体会:
4、(1) 从那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2) 找出文中描写对祖**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5、语句赏析。
A、"我的祖**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他。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频的意思是
(2)祖**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
B、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凄凉的近义词是 甜蜜的反义词是
(2)、作者心里为什么感到凄凉而有甜蜜?
因为季老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因为季老想到 仿佛觉得
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
五、拓展:
1、学到这里我懂得了:
2、学到这里我想说了:
[怀念母亲 学案设计]
篇4:我的母亲老舍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例,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
3、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一、导入新课,走进母亲
1、真情导入
母爱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说她熟悉是因为每位学生都享受过无私的母爱,说她陌生是因为许多人很少对母爱进行过认真的咀嚼与反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胡适笔下的母亲,去感受、去品味作者字里行间折射出的人间至情。
2、作者简介
胡适在19赴美国留学,19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19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作品有:《尝试集》、《终身大事》等。胡适的母亲冯顺第16岁嫁到胡家,是父亲胡传的续弦,胡传当时已经48岁,儿女都比冯顺第大,婚后第二年,生下胡适,他三岁时,父亲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庭的主母,勤快贤惠,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遗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她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
3、深入字词
绰号( chuò ) 眼翳(yì )穈先生(mén )
二、整体感知,认识母亲
1、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读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我觉得--------。”学生会从多个角度谈感受,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示例:读了胡适的《我的母亲》,我觉得母亲的不容易及母亲宽容的性格等。
2、粗读课文,认识母亲
明确:母亲对我的管束及用舌头舔我的病眼,可以看出母亲是慈母兼严父,同时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母亲处理哥哥讨债的事及处理嫂子间的矛盾,可以看出母亲宽容及仁慈的特点,教我学会宽容。侮辱母亲的人格,可以看出母亲刚强的性格,教我学会刚强。
3、速读课文,抓出对比
上面的表格中,母亲对事情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形成鲜明对比。速读课文,找出其中的对比。
明确:对待妯娌间闹气,过程是:忍----躲---轻轻地哭;结果主动闹气者捧茶相劝,母亲止哭。对待五叔的侮辱,过程是:气得大哭---当面质问;结果是:五叔当众赔罪,母亲才肯罢休。运用对比的手法,更能认识母亲。
三、赏析语言,感悟母亲
1、赏一赏
学生说说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是靠哪些语言得以表现的呢?(这一问题的设置是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转向对文本写法的理解,从而过渡到品味文章语言的方面上来。)
示例:学生很可能将目光集中在这样句子上:“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在学生品味的基础上诵读这些语言,有助于学生体验作者对母亲所饱含的浓浓深情。
2、悟一悟
学生找出刻画母亲的细节描写,再次感悟母亲。同时加深对文章自传体语言风格的认识,那就是朴实而又饱含真情。
示例:.“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一细节描写中,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怀念、爱戴、感激和敬爱之情。
四、你说我说,理解母亲
1、学生说说文中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这一环节是学生和自己心灵的对话,既有利于了解学生情感的变化,又有利于捕捉课堂情感的着力点和生长点,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明确:母亲从不同的事例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及教育。
2、老师说说自己的母亲,真正理解母亲是在自己出门上学后。(采用现身说法,有利于让学生理解母亲。)
示例:一个人在外地上学,一天傍晚出去买东西,正看到一位瘦小的母亲在那摆地摊,我走近后发现那位母亲干瘦的手,本来高兴的心情,突然降到极点,不知不觉中想到自己的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想到母亲为生活奔波的背影,想到母亲两鬓的白发等。
3、学生说母亲
学了本文后,请联系你自己母亲平时对你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关心,结合文中母亲的事例,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写一段感谢的话语。请用“我想到了……我想到了……我想到了……”,写写自己的母亲。
示例:回首过去,我想到了蹒跚走步时她关爱的眼神;我想到了在每一个上学、放学时她风雨中的身影;我想到了每一次生病时,病床旁那憔悴面容的她;我想到了熬夜备考时,她送来暖暖的热茶;我想到了取得成绩时,她眼中激动的泪花;我想到了在每一次挫折后,她那关爱的话语;我想到了每一次远行归来时,她那欣悦的笑容与鬓边的平添的白发。
五、携带爱心,歌颂母亲
1、说说有关母亲的诗句:
示例:《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燕诗示刘叟》选 白居易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2、仿句联系:
请仿照例句写出歌颂母爱的句子,使之组成排比句。例句:“母爱如阳光,照亮我们心中黑暗的角落。”
示例:母爱如雨露,慢慢地滋润着我们的成长;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
篇5:我的母亲老舍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二、自主学习
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4、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从以下提议中选一件去做,做后写下感受。
A、为母亲洗一次脚 B、为母亲梳一次头
C、为母亲做一顿早餐 D、与母亲做一次深情拥抱
三、交流展示(字词、搜集材料、课文理解)
四、合作探究
探究题目一: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方法指导:如何概括事件?例如:用文中原句、找中心句、自己概括等)
探究题目二:以上几个故事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找出来,作批注。
五、达标检测
1、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眼中真实的母亲。这些形容词里有没有你不欣赏母亲的地方?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对于母亲身上你不欣赏的地方今后你会怎样对待呢?
2、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又如:歌曲《妈妈的吻》(付林)、《烛光里的妈妈》等。
3、课外阅读推荐:
《感悟母爱——震撼心灵的118个真情故事》 老舍:《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六、课堂小结
★ 四度六步教学法
★ 小学学校教研计划
【《怀念母亲》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通用5篇)】相关文章:
《社戏》导学案(鲁人版七年级上册)2023-02-09
小学学校教研学期计划2023-01-22
我的老师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2023-12-02
《短文》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2022-04-30
初一上册语文第七课预习导学案2023-10-31
《离太阳最近的树》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2024-01-02
数学课堂教学反思随笔2023-12-28
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2023-09-28
《老王》(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3-06-25
小桥流水人家 导学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