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精选11篇)由网友“vbnm000”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希望大家喜欢!
篇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课题: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一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学习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4、学习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二、预习学案
1、抄词
追悼 正月 爱抚 逝世 搞不清楚 张冠李戴
愉快 碰壁 微弱 咳嗽 饱经风霜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 )李( ) 囫囵( )( ) ( )然大( ) 三( )半( )
( )经风( ) ( )声( )哭 难以( )受 接连不( )
3、介绍作者.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2、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4、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5、学习读《水浒传》部分,回答一下问题: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四、课堂检测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五、课后作业
预习第二课时
同步和听写
六、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 ----- 受人爱戴 敬佩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课题: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二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4、学习重难点: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二、预习学案
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 读
餐:共笔
嚼:共笔
奥:注意部
嗽:注意边
冠:多音字组词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一、学习“谈碰壁”,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叫“恍然大悟”?“我”当时有没有真的“恍然大悟”?从哪里看出来?
2、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3、引导学生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4、作者回忆了这个小故事是想说明什么?
二、学习“救车夫“,回答以下问题:
1、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并议一议,这么冷的天,那位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2、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这些词表示鲁迅什么感情?
3、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4、小结::这个故事表达了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三、学习“关心女佣”。.
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阿三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四、读最后一小节,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课堂检测
阅读句子并作答
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段话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来……扎好绷带.
⑴这片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段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个动作词.
⑶这段话说明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三导
预习19课
六、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人人为我---- 鲁迅 ---- 我为人人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2:月光曲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课题:《月光曲》 第一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莱茵河、蜡烛、陌生、盲姑娘、琴键、微波粼粼、霎时、记录。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4、学习重难点: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二、预习学案
1.我能行:我愿意多读几遍课文,我能解决本课的生字词,并把生字词写下来。
lái yīn hé là zhú máng gū niáng mò shēng
( ) ( ) ( ) ( )
qín jiàn wēi bō lín lín shà shí jì lù
( ) ( ) ( ) ( )
2.我思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把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大声地朗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查贝多芬的相关资料。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给文章分层次。
3、这个传说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4、从兄妹俩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什么?
5、盲姑娘听完贝多芬弹得第一首曲子后,说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心情?
四、课堂检测
根据句子的意思,概括词语,相信你能行!
(1 ) 指功夫深,技能熟练。 ( )
(2 ) 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 )
(3)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 )
(4 ) 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 )
五、课后作业
生字、背第九自然段。导学案
六、板书设计
26月光曲
贝多芬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课题:26月光曲 第二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背诵课文的8、9、10三个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4、学习重难点: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预习学案
1、背诵
2、听写词语
3、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茵( ) 激( ) 腊( ) 粼( )
菌( ) 缴( ) 蜡( ) 鳞( )
微( ) 谱( ) 盲( ) 霎( )
徽( ) 普( ) 育( ) 霞( )
瞎( ) 恬( ) 键( ) 烛( )
割( ) 括( ) 健( ) 蚀( )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一首,又弹一首曲子?
2、学习第九自然段。
3、兄妹两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能看到?有几幅画面?
4、贝多芬为谁创作《月光曲》?
5、评价贝多芬。
四、课堂检测
选词填空
幽静 清幽 恬静 清秀 干净
( )的脸 ( )的月光 ( )的小路
( )的教室 她的脸很( )
五、课后作业
同步、三导
六、板书设计
26月光曲
贝多芬---关心穷苦人(高尚情怀)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月光曲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3:《位置》 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学生___________班级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
【学习目标】1、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是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学习过程】
一、交流讨论:我们全班有____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请你们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呢?
二、探索新知
(一)、阅读第2页例题1主题图和问题
1、想一想教师是如何确定张亮位置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如何确定第几列、第几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
(注意你的书写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尝试归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和它的书写格式。
5、交流讨论,完成P3“做一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二)、观察P3例2出示的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1、思考方格纸上的竖线与横线分别对应着例1的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表示大门所在的位置吗?__________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含义?__________
2、用数对分别表示熊猫馆、猴山、大象馆、海洋馆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比较表示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的数对,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X,4)表示大象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在方格纸上至少要几个数才能确定一个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独立完成书本P5第3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应用: 独立完成P5第4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完成练习一第1、2、5、7题。
2、拓展提高:练习一第6、8题。阅读了解P7“生活中的数学”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篇4:有的人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课题:20有的人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预习学案
一、听写词语:
丑陋 渺小 鸿毛 卑微 唾弃 灭亡
美丽 伟大 泰山 崇高 爱戴 永生
二、了解作者
三、背诵诗歌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正确。
2、划分节奏。
3、诗歌采用了什么写法?
4、“有的人”指的就是哪两类人?这两类人你能用两个词语概括一下吗?
5、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
6、这首诗只是在赞扬鲁迅一个人吗?在我们的记忆中,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和鲁迅先生一样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课堂检测
小练笔: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一定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更激起了我们对先生的深切怀念。《有的人》是臧克家在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的时写的,今年是鲁迅逝世75周年,也是鲁迅诞辰130周年,让我们深切缅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请你为先生献上真挚怀念词吧!(如果能试着运用对比的写法,用上课前积累的词语写几句诗,会更精彩!)
五、课后作业
册子
背诵并默写
六、板书设计
20*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虽死犹生 骑 人民恨
对比
虽生犹死 俯 人民爱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有的人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5:一面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课题:19一面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窖、赫、译、懊、莽、捻、挲、颓、捏、熏、憎、虐这12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地窖、赫然、翻译、懊悔、莽撞、捻着、摩挲、颓唐、捏着、熏黑、憎恶、虐待、踌躇、历尽艰苦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边学习边运用,进一步了解鲁迅,同时能积累好词好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预习学案
1、了解背景。
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划出表明“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读出来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摩挲(suō shuō) 踌躇(zhù chú)
抚摩(mó mō) 憎恶(zēnɡ zènɡ)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恳( ) 窖( ) 择( ) 灰( )
恳( ) 窑( ) 译( ) 恢( )
四、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用手轻轻摩擦。 ( )
2.热情周到或情谊深厚。 ( )
3.刚刚显露的事物发展的趋势或迹象。 ( )
4.做错事或说错话,后悔不应该这样。 ( )
5.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 )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并分析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3、这三处外貌描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
4、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总共有几次写鲁迅的“瘦”,读出相关词句,并找出瘦的原因。
5、找出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并读出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体会在作者眼里,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讨论以下问题:
(1)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心情如何?哪里可以看出来?体现了“我”对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情感?
(2)提问学生: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指名让学生朗读出来
(3)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①“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②“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7、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
四、课堂检测
择优录取(辨析破折号用法,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未说完
C.表示插说内容 D.表示话题转换
1.我向里面望了望--阴天,暗得很。 ( )
2.哦!您,您就是-- ( )
3.一个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
4.这天气真坏透了--他怎么还没有来? ( )
五、课后作业
同步、三导
六、板书设计
一面
环境:秋深、风大、天冷
人物:鲁迅--瘦--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事件:赠书给“我” --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一面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6:《穷人》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课题:9穷人(第一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审核: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过程与方法: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4、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二、预习学案
1、搜集托尔斯泰的资料。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自由读词语,在字音、字形或者意思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魁梧:
抱怨:
倒霉:
忧虑:
呼啸: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课文写了哪些穷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这篇课文围绕这几个人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要讲清楚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一件什么事?
3、这篇课文写到了那几幅画面?能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说说。
4、同学们读了课文,那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并找出相关语句。
四、课堂检测
一、听写词语
二、选词填空
抱怨 埋怨
l.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 )别人。
2.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安静平静
3.老师说:“班会就要开始,请大家( )。”
4.南湖( )得像一面镜子。
宁可……也……与其……不如……尽管……还是……
5.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6.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五、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摘录描写环境的句子。
3、有兴趣的同学选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
9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等丈夫
抱孤儿 渔夫 桑娜
得支持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课题:9 穷人(第二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练习续写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4、学习重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练习续写课文。
二、预习学案
1、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2、勾画环境和心理描写的语句。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勾出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再思考心理描写的作用。
3、找出环境描写的语句读一读,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4、你认为他们穷吗?课文以穷人命题有何含义?
5、提出不懂得问题。
四、课堂检测
小练笔: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穷人》。
五、课后作业
1、同步和三导。
2、预习第10课。
六、板书设计
9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环境 心理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穷人》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7: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四十八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共案)
执笔: 魏 瑶 审核 : 祝 佳 审批: 吴 健 学案编号: 6语18(1)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姓名: 班级: 小组:
课题: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型 :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恰当的运用一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给课文每段加上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4、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5、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人。领悟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给课文每段加上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知识链接】
周晔, 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浙江绍兴人。鲁迅兄弟三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周晔是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所以她称鲁迅为伯父。 周晔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自建国后一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周晔还独立撰写过《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一书,是她研究鲁迅的姊妹篇。
【学法指导】
先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再认真读课文,看看作者通过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赞扬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
【自主学习】
(1) 我能正确读写“团聚、低微、深奥、枯瘦、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这些词语
我觉得难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难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再写两遍,争取记住它.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追悼(dào diào) 咳嗽(sou suò) 殡仪馆(bìnɡ bìn)
水浒传(zhuàn chuán) 女佣(yònɡ yōnɡ) 正月(zhēnɡ zhèng)
(3)辨字组词
殡( )硼( )嗽( )镊( )悼( )奥( )
缤( )绷( )漱( )摄( )掉( )懊( )
【合作探究】
1.认真读文,根据段意,看每段都是围绕哪个内容写的,给每一段加上小标题。
(1) (2)
(3) (4)
(5)
2.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什么事使“我”惊异?
4、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5、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6、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7、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教师复备栏或
学生笔记栏
四十八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共案)
执笔: 魏 瑶 审核 : 祝 佳 审批: 吴 健 学案编号: 6语18(2)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姓名: 班级: 小组:
课题: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型 :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人。领悟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给课文每段加上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知识链接】
鲁迅逝世前后
1936年10月15日 发表《半夏小集》,无情地揭露了叛徒、汉奸之类的丑恶嘴脸。
16日下午作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17日 上午续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系最后一篇文章,未完稿。午后复曹靖华信,表示要养好病继续战斗。下午,访鹿地君,往内山书店。晚,周建人来,谈至十一时。至一时上床就寝。
18日 二时即睡不好觉,三时半坐起来,气喘又发,后来继以咳呛,咳嗽困难,气喘更加厉害。六时半左右,支撑起来执笔,断续写成一信,通知内山完造:“出乎意料之外,从半夜起,哮喘又发作起来了。因此,已不能践十点钟的约,很对不起。”并托内山请医生。此信为鲁迅之绝笔。
19日 早晨5时25分,一贯言辞激烈、最富战斗性的作家鲁迅,因肺病医治无效,病逝于上海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现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寓所。10时,遗体送到万国殡仪馆。殡仪馆的吊唁大厅、走廊,都挂满了挽联,直到大厅外的空地上,都拉起绳子挂满了雪白的挽幛。
20日 上午九时开始瞻仰遗容。灵堂上布满了各界群众所敬献的挽联和花圈。
21日 下午3时,在万国殡仪馆举行大殓。
【学法指导】
先看看课题,想想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再认真读课文,看看作者通过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赞扬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
【自主学习】
1、我能通过( )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殡仪馆 追悼 惊异 失声痛哭 挽联 吊唁 碰壁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黄包车 饱经风霜 硼酸水
2、我有几点疑问想要与大家交流
【合作探究】
细读课文,你觉得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几件事中表现的?
阅读提示:a、细读每一段,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认真体会一下,把你的感受批注在课本上。b、用心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把你的所得所感与小组同学交流。
1、默读四段,感受深的句子。
(1)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本段用 、 、 、 、 、 、 、七个动词,表现了鲁迅 品质。
(2)鲁迅先生在救助车夫以后,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什么?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从中表现鲁迅怎样的品质?
3、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教师复备栏或
学生笔记栏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篇8:《分数乘分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2-2 <<分数乘分数>>
学生___________班级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
【学习目标】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发展观察推理能力。 3、善于交流合作,对学习有兴趣。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是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并说出方法 × = × = ×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一)、观察P10例题3主题图,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此关系列式解决“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 ,再涂出 小时粉刷的面积,即 的 ,由此得出 ×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 的 是多少?”
3、根据涂色结果得出 × = ,由此推导出计算方法: × = =
4、自主完成P10“想一想”和P13练习二第5题。看谁做得即对又快。组长检查核对。
5、归纳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学书本P11例题4
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立计算,交流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3、想一想分数乘分数怎样约分?分数乘整数怎样约分?
三、知识应用: 独立完成P11“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完成练习二第3、6、9题。
2、拓展提高:练习二第7、8、10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篇9:怀念母亲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导学案模板:
课题:6.怀念母亲共2 课时第 1 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彦明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个生字,会写“崇高、真挚、爱慕、朦胧、凄凉、强烈、沮丧、可见一斑”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学习重难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预习学案
一、课前预习
①自学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并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
③读一读并记一记
真挚 奔丧 凄凉 沮丧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频来入梦 思潮起伏 心潮腾涌 怅望灰天
④修改下面句子中不妥当的地方:
a、《 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
b、怀念母亲的情绪越来越激烈。
三、导学案
小组交流,感悟课文.
(1)a、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 )一个是( )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 )和( )。
b、我痛哭了几天,( ),( )
说说这两句话所含的思想感情。
2、自读开头、结尾,作者对两位母亲有( )的深情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从作者的日记中摘抄思念母亲的语句,并熟读成诵。
四、课堂检测
1、听写生字
2、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我痛哭了还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 ) ( )
(2)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
(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 )
五、作业布置
1、听写本课生字,生词。
2、同步练习第一至三题。
六、板书设计
开篇点题
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
异国忍愁
结尾扣题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课题:6、怀念母亲(第二课时)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彦明 课型:新课 审核: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母和思国之情。
4、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二、预习学案
1、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一、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为什么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2、“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中的词语
(1)“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能说出都是怎样的吗?
(2)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3)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来的味道,浓浓的糊在我的心头。
①“凄凉“指什么?
②“甜蜜“指什么?
四、课堂检测
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1、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 )上天空,( )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 )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内心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怅望在灰天,在雷广利,( )出母亲的面影。
*我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____________的。
3、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来的味道,浓浓的( )在我的心头。
*“这凄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甜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1、三导
2、同步练习四、五题。
六、板书设计
怀念亲生母亲(歉疚)
怀念母亲
对祖国和母亲的怀念(同样的崇敬和爱慕)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怀念母亲 导学案模板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10:蒙娜丽莎之约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课题:27蒙娜丽莎之约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耐人寻味、转瞬即逝、璀璨”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自然的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4、学习重难点: 找出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句子,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预习学案
我能读熟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1)、将加点的字和它正确的读音用直线连接。
cǔī xiào tián mǐn jīn mù càn
肖像 微抿 矜持 恬静 沐浴 璀璨
(2)、通过自读全文,我知道课文讲了这样一件事:
(3)、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
(4)、我搜集的相关资料是: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批注在书上。
3、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4、摘抄优美段落。
5、体会《蒙娜丽莎》对我的影响。
四、课堂检测
达标训练:
读下面这段课文,在完成练习。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对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举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象征。
⑴、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查字典理解词义:矜持,选择第( )种意思。
①、怜悯②、自尊自大 ③、拘谨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转瞬即逝:
永恒:
⑵、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怎样的?她这一神情让人产生那些联想?
⑶、写写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
同步、三导
六、板书设计
27蒙娜丽莎之约
概貌
具体---神秘的微笑
背景
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从粗糙到细致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蒙娜丽莎之约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篇11:我的舞台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课题:28我的舞台
年级:六年级 执笔:李元学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窃窃私语、无言以对、兴味盎然、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4、学习重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恋就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也感受到我国戏剧艺术的魅力。
二、预习学案
1、我能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兴味盎然(àng yàng ) 溺爱 (nì ruò ) 窃窃私语(qiè qīē…)
过瘾(yǐn yǐng ) 蹿上床(cuān cuàn ) 绷( běng bēng)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根据自己的意图,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私下里小声交谈。( )
不能分解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
3、通过读文,我知道文章讲了这样一些事
三、导学案
小组合作交流:
1、舞台对我有着怎样的感情?
2、哪些语句体现“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3、文章的结构?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得到的锻炼和力量。
四、课堂检测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模仿(mó mú) 喝彩(hè hē) 绷着脸(bēnɡ běnɡ) 倒栽葱(dào dǎo)
蹿上(cuān cuàn) 自作自受(zuò zuō) 憋闷(mèn mēn) 肖像(xiāo xiào)
有朝一日(zhāo cháo)
2、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既使被挤在厚厚的暮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味昂然。() ☆舞台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意力。( )
3、写出句子中引号和破折号的作用
据说,我在娘胎时就“登台唱戏”了--母亲在台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 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课文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写了哪几件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同步、三导
六、板书设计
28我的舞台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我的舞台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3)
★ 第十课时:确定起跑线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精选11篇)】相关文章: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四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3-07
《分数乘整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05-11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2-09-20
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03-30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2-11-21
四、统计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08-30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10-24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3-01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2023-04-28
《怀念母亲》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