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落网》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2-05-24 13:51:0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白雁落网》原文及翻译(锦集10篇)由网友“小坚果”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白雁落网》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雁落网》原文及翻译

篇1:《白雁落网》原文及翻译

《白雁落网》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具区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设雁奴环巡之,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泽人遽沉其火。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四、三,群雁以奴给己,共啄之。未几,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翻译】

白雁经常聚集到湖边,许多白雁常在那里挑选合适的`地方栖息。雁群头领还安排了一只白雁守夜放哨,看见有人来了就鸣叫报警。

湖区的猎人熟悉了白雁的生活习性。一到晚上,他们就有意点亮火把。放哨的雁看见了火光,就嘎嘎地叫了起来,猎人又把火弄灭了。等到雁群受惊飞起来时,什么动静也没有了,雁群又放心地落回原处休息。这样反复三四次后,群雁以为是放哨的雁有意欺骗她们,就都去啄它。

这时,猎人举着火把向雁群靠近。放哨的雁怕群雁啄它,不敢再叫。酣睡中的雁群被猎人一网捕捉,没有一只逃脱。

【启示】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当竞争对手第一次试探的时候,企业建立起的预警系统——“放哨的白雁”起到了作用,企业严阵以待,却不见对手有什么反应。但是经过反复试探之后,连企业自己也逐渐放松了警惕,致使竞争对手一战而胜。

红点文具礼品:专注于生产批发手机防水袋、高档胸卡、荣誉证书、结婚嘉宾礼簿、卡包、文具盒、台挂历及商务促销礼品,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篇2:白雁落网文言文翻译

白雁落网文言文翻译

【原文】

具区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设雁奴环巡之,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泽人遽沉其火。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四、三,群雁以奴给己,共啄之。未几,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翻译】

白雁经常聚集到湖边,许多白雁常在那里挑选合适的地方栖息。雁群头领还安排了一只白雁守夜放哨,看见有人来了就鸣叫报警。

湖区的猎人熟悉了白雁的生活习性。一到晚上,他们就有意点亮火把。放哨的雁看见了火光,就嘎嘎地叫了起来,猎人又把火弄灭了。等到雁群受惊飞起来时,什么动静也没有了,雁群又放心地落回原处休息。这样反复三四次后,群雁以为是放哨的雁有意欺骗她们,就都去啄它。

这时,猎人举着火把向雁群靠近。放哨的雁怕群雁啄它,不敢再叫。酣睡中的.雁群被猎人一网捕捉,没有一只逃脱。

营销启示: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当竞争对手第一次试探的时候,企业建立起的预警系统——“放哨的白雁”起到了作用,企业严阵以待,却不见对手有什么反应。但是经过反复试探之后,连企业自己也逐渐放松了警惕,致使竞争对手一战而胜。

篇3:《白雁落网》寓言故事原文及译文

《白雁落网》寓言故事原文及译文

太湖边上聚集着一群白雁,每当夜幕降临,它们就找一块安全的地方集中过夜。为了防备猎人的袭击,它们安排一只雁奴站岗,发现敌情,就鸣叫报警,其他白雁便可以安心睡觉。

猎人掌握了白雁值班的规律,就到白雁歇息的地方点亮了火把。担任警戒的雁奴立即“嘎(gā),嘎”地叫起来,发出警报。这时候,猎人迅速把火把浸灭。其它白雁被吵醒了,一看,却什么情况也没有。就这样,重复了三、四次以后,大群白雁被吵得无法安睡,以为是站岗的雁奴欺骗了它们,就把雁奴围起来,狠狠地啄了一顿,然后,它们又进入了梦乡。过了一会儿,猎人打着火把走向大雁。值班的雁奴被啄以后,怕情况不实,再也不敢轻易报警了。猎人便乘白雁熟睡,把它们一网打尽。

[提示]

白雁所以会全部落网,是因为它们在复杂的情况面前,不作认真的调查、细致的分析,却压制了不同的意见。猎人所以能得手,是因为他掌握了白雁夜间值班的规律,制造假象,迷惑了对方。

[原文]

具区之泽①,白雁聚焉,夜必择栖②。恐人弋己也③,设雁奴环巡之④,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⑤。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⑥,雁奴戛然鸣⑦,泽人遽沉其火⑧。群雁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四、三,群雁以奴绐己⑨,共啄之。未几⑩,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11),一网无遗者。

——《燕书》

[注释]

(1)具区——古代湖泊的'名字,就是今天的太湖。泽——水草交错的地方。

(2)栖(qī)——鸟类停留、歇息。这里指栖息的地方。

(3)弋(yì)——用带绳的箭射鸟。这里泛指捕捉的意思。

(4)雁奴——为群雁作警戒的雁。

(5)藉(jiè)——凭借。是——此,这。瞑(míng)——睡眠。

(6)爇(ruò)——点燃。

(7)戛(jiá)然——形容雁叫的声音。

(8)遽(jù)——急忙。沉——没入水中。

(9)绐(dài)——欺骗。

(10)未几——没有多久。

(11)寐(mèi)——睡着。

[翻译]

太湖边上聚集着一群白雁,每当夜幕降临,它们就找一块安全的地方集中过夜。为了防备猎人的袭击,它们安排一只雁奴站岗,发现敌情,就鸣叫报警,其他白雁便可以安心睡觉。

猎人掌握了白雁值班的规律,就到白雁歇息的地方点亮了火把。担任警戒的雁奴立即“嘎(gā),嘎”地叫起来,发出警报。这时候,猎人迅速把火把浸灭。其它白雁被吵醒了,一看,却什么情况也没有。就这样,重复了三、四次以后,大群白雁被吵得无法安睡,以为是站岗的雁奴欺骗了它们,就把雁奴围起来,狠狠地啄了一顿,然后,它们又进入了梦乡。

过了一会儿,猎人打着火把走向大雁。值班的雁奴被啄以后,怕情况不实,再也不敢轻易报警了。猎人便乘白雁熟睡,把它们一网打尽。

小故事大道理:白雁所以会全部落网,是因为它们在复杂的情况面前,不作认真的调查、细致的分析,却压制了不同的意见。猎人所以能得手,是因为他掌握了白雁夜间值班的规律,制造假象,迷惑了对方。

篇4:早雁原文及翻译

早雁

作者: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释

①早雁:暗喻因回纥入侵而流徙的边民。此诗《杜牧年谱》系于会昌二年(842)。这年八月,回鹘南侵。

②金河:唐县名,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南。

③仙.掌:汉长安建章宫有神明台,汉武帝造,上置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以承云表之露。见《三辅黄图》卷三。

④长门:汉代长安宫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时居此。仙掌、长门均借指唐长安宫殿。

⑤胡骑句:全诗校:“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

⑥菰米:又叫雕胡米。菰,俗称茭白,其实如米,可以作饭。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杜牧的诗全集栏目。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繁体对照

卷522_53早雁杜牧

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壹壹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菇米岸莓苔。

篇5:早雁原文及翻译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①月明孤影过,长门②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乡菰③米岸莓苔。

【注】①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②长门:汉代宫殿之名,这里指朝廷。③菰(gū):草本植物,果实可食用。

(1)本诗描写的是早秋时节在“胡骑”入侵情境下离散的大雁,它们四散飘飞,哀鸣阵阵,流离失所,寄身江南。第二联描写大雁飞过皇宫的的“孤影”与叫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早雁在文中象征什么?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3分)

【参考答案】

(1)将孤雁哀鸣与皇宫求仙偷安享乐形成对比,突出主题。由于胡奇占据边疆,百姓流散漂泊、无家可归,可统治者不问百姓生死,竟然求仙祈求不老,歌舞升平。这样写有警示统治者关注边疆安定,安抚边疆百姓的意味。

(2)早雁象征边疆地区战乱中离家漂泊的百姓。作者借早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战乱中背井离乡、寄身江南的苦难百姓的深刻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不事边疆稳定、无视百姓苦难的状况的不满。

(3)春回大地,正是雁儿飞回家乡的`时节,可诗人为什么劝雁儿留在南方?

(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做简要分析。

(5)诗人是如何将早雁与乡思联系在一起的?

参考答案:

(3)胡人的骑兵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1分);虽然南方人烟稀少,但是食物充足,菰米和莓苔处处都有。(1分)

(4)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2分)。表面写雁,实为写人,即把逃避回鹘南侵的边民比作四散的早雁。(1分)全诗通过写雁来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的同情(1分),也暗含了对统治者的不满(1分)。

(5)诗人写早雁惊飞,四散逃难,将咏早雁和咏逃避战乱,背井离乡的人民切合在了一起。再写早雁南飞经过首都长安上空的情景,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情景妙合无垠。又写了诗人对鸿雁的深情叮瞩,同情它们惊飞离散,也怜悯它们有家难归,还为它们的将来做了打算,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以说整个乡思之情都笼罩在“雁”中。

注释

⑴金河: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秋半:八月。虏弦开:指回鹘南侵。

⑵云外:一作“云际”。

⑶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⑷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⑸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⑹莫厌:一作“好是”。

译文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赏析:

《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为杜牧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篇6:春雁原文翻译

春雁原文翻译

《春雁》

作者: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

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

江南虽好是他乡。

注释:

1、衡阳:在湖南省,相传大雁南飞,到衡阳为止。

2、楚水:指南方。燕山:指北方

翻译:

一夜间,春风吹遍了衡阳城,雁儿盘算着路程,准备立刻从楚水边飞回燕山旁。

不要怪我春天一来就要回去,江南虽好,却是他乡!

赏析:

咏雁的'诗通常借秋雁南飞的形象,抒发在北方的游子对南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北方艰苦环境的厌倦。这首诗却相反,塞北虽苦,但终究是故土;回乡的日子到了,怎能不让人喜不自胜!这首诗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更上一层楼,读来让人眼睛一亮!

篇7:闻雁原文翻译及赏析

闻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赊。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译文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

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

在淮河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

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故园的眇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殷,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沈德潜《高诗别裁》)

参考资料:

沈德潜《高诗别裁》

篇8:闻雁原文翻译及赏析

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古诗简介

《闻雁》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绝。这首诗是诗人韦应物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有感而作。此诗描写了由远飞的大雁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凄切古澹。

翻译/译文

译文

故园远隔云山究竟在何处?归思悠长上心头情满胸怀。

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注释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眇(miǎo):仔细地察看。

方:刚开始。悠:远。

淮南:作者所在地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淮河南岸)。

高斋:楼阁上的书房。闻雁:听到北来的雁叫声。

赏析/鉴赏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首二句言诗人雨夜思归。秋天的雨夜漫长而又寂寥,诗人独坐在高斋之中,孤灯长伴,孤影为侣,静静地听着外面渐渐沥沥的秋雨。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雨打梧桐的声音。孤清的夜,深秋的凄寒,还有空寂的高斋,在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之中,诗人不免要触动羁旅他乡、远游为宦的思乡情思。诗人的家乡在长安,而此时却在远离家乡两千余里的滁州为官,“眇”字反映诗人内心的无奈情态,因为云山阻隔、归路迢递,即使在白天登楼引颈也无法看到故园,更何况是暗夜沉沉。故园的渺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方悠”二字表明清寂的氛围,加深了思乡之愁。“哉”是诗人久恩难平的叹息,这个长长的叹息,道尽了无尽思念的深渊。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这两句言闻雁而归思愈浓。“淮南”与第一句的“故园”相对,由思念中的故园回到今天为宦的淮南,落笔高妙。“秋雨”交待独坐时的清凉环境,“夜”既是表明时间很晚,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从侧面显露诗人贬谪滁州的苦痛如同黑夜一般。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控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又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撩动诗人无尽的乡愁,使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悲怆万分。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下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结尾。

沈德潜《说诗晬语》云:“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古澹”很好地概括了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在这首诗中,体现了诗人古澹的艺术风格。整首诗是一幅清淡的思乡图,清冷的夜晚,清凄的秋风,清寒的秋雨,清寂的高斋和清孤的人影,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此诗结构巧夺天工,含蓄委婉,先写“故园”,后写“淮南”,先托出“悠”思,后衬以“雁”鸣,就是在这样巧妙的安排中,使诗歌很短,但人的情思却句句深入,层层递进。另外,诗歌的情思表面触发的是乡愁,但结合诗人被贬滁州的事实。还可以从诗歌中体会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又完美地融入到萧瑟凄清的秋声秋意之中。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任滁州刺史。首夏离京,秋天到任。这首《闻雁》大约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写的。

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独坐高斋的诗人在暗夜中听着外面下个不停的淅淅沥沥的秋雨,益发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斋的空寂。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不免要触动远宦者的归思。韦应物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即使白天登楼引领遥望,也会有云山阻隔、归路迢递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处了。故园的眇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一、二两句,上句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言外自含无限低徊怅惘之情。“方”字透出归思正殷,为三、四高斋闻雁作势。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涵咏玩索。“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沈德潜《高诗别裁》)

篇9:闻雁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宿闻雁》作品介绍

《水宿闻雁》的作者是李益,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83卷。

《水宿闻雁》原文

水宿闻雁

作者:唐·李益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

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水宿闻雁》注释

①水宿:宿于船上。

②水窗:指船舱的`窗户。

《水宿闻雁》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水宿闻雁》繁体对照

卷283_59水宿聞雁李益

早雁忽為雙,驚秋風水窗。

夜長人自起,星月滿空江。

篇10:春雁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夜之间,春风吹遍了衡阳城,楚水燕山相距万里之长。

不要怪大雁一到春天便启程北归,只因为江南虽好,毕竟是异域他乡!

注释

衡阳:今属湖南省,在衡山之南、有山峰势如大雁回旋,名回雁峰。相传北来的大睚到此不再南飞,遇春飞回北方。

楚水:泛指古代楚地的江湖。战国时,楚国占有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浙的大部地区,这里言楚,即指江南。

燕山:在河北平原北侧从潮白河谷到山海关,由西向东绵延数百里。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赏析:

咏雁的诗通常借秋雁南飞的形象,抒发在北方的游子对南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北方艰苦环境的厌倦。这首诗却相反,塞北虽苦,但终究是故土。这首诗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更上一层楼。

诗歌首句从春到衡阳切入,语气中充满欢欣。诗人一开章就说“春风一夜到衡阳”,仿佛“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从冬到春的岁序交替。乍看起来,好像有悖于常理,仔细一琢磨,这洋溢着人们对暖风乍至、大地春回的轻松喜悦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雁儿正久久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因而对此特别敏感,暖风初至,便喜不自胜。

第二句“楚水燕山万里长”,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大雁并不是因此赢得舒缓喘息的时机,而是产生急切离开的归念,忖量着“楚水燕山”的漫漫征程,准备立刻从楚水之畔飞回燕山之旁。这一层跳跃,写出大雁归心的急切,可说是“闻风而动”,绝无犹豫。“楚”,当然是指大雁生活的南方;“燕”,却是寒冷的北国,山水互文见义,正说明从南到北,这中间,要经历千山万水。“万里长”显示了大雁征程的遥远。而此时的江南,春色佳丽,正好流连。对此,人们心头困惑自然转化为对大雁的质疑,不但诗人要“怪”,连读者也要“怪”。

后两句当然是大雁的回答“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诗人用托物咏怀的手法,借春雁的口吻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感,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王恭是福建闽侯县人,江南本来就是他的故乡,他却说“江南虽好是他乡”,由此看来,诗中的“楚水”、“江南”并非确指某个地域或方位,只不过是一种借代性的语句,指的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朝堂。因而本诗的主题不是表现对故乡的执着的爱,而是表现了诗人想辞终归隐、遁迹林泉,寻找自己精神憩息的家园,也表现了诗人不愿为终,愿过渔樵隐逸生活的意趣。

本诗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取向不同,不写秋雁南归,寄托羁宦北方的士大夫对南方乡土的思念,而是写春雁,在春风吹到衡阳时,不计从“楚水”到“燕山”的“万里”之遥、程途之苦,坚决要回艰苦的北方去。诗旨不在于区别南北地域,而重在表现不留恋温柔富贵的终场,甘愿终老田园过吟啸自得的清高日子。

诗歌四句的结构,从弃优就劣这一违背常情的举动,引出疑问,而后归结到全诗的中心,有助于将主题表现得更鲜明,艺术手法上从反常突出正常,在引起惊诧后再以拟人的口吻亮底,加强了艺术效果。

牛生白犊文言文翻译

营销技巧小故事

竞渡诗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南歧之见》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歧之见的阅读答案附翻译

妇人夫饰的阅读答案附翻译

《鲁亮侪掷印》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代为燕说齐》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序杂事》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东坡先生墓志铭阅读答案附翻译

《白雁落网》原文及翻译
《《白雁落网》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白雁落网》原文及翻译(锦集10篇)】相关文章:

管同灵芝记阅读答案附翻译2022-11-21

汪曾祺诗早春2022-05-06

白居易《溪中早春》全诗欣赏2022-04-30

马诗的意思翻译2023-03-17

犹太人营销的幽默小故事2023-09-24

谁是画师阅读附答案2022-04-29

《日本杂事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23-03-15

简短却意义深刻的晨会小故事八则 三分钟晨会激励小故事大道理2022-05-21

冬日诗,冬日诗鲍照,冬日诗的意思,冬日诗赏析2023-09-17

九日张谔阅读答案2023-01-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