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壮语汉语借词语义分析(精选5篇)由网友“marsandbert”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三乡壮语汉语借词语义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篇1:三乡壮语汉语借词语义分析
三乡壮语汉语借词语义分析
在汉语长期影响下,壮语吸收了大量的汉语借词,这些汉语借词是壮族人民和汉族人民语言接触、交流和融合的产物,经过长期的`使用成为壮语总词汇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三乡壮语汉语借词的语义进行考察分析,将汉语借词的词义与汉语对应词的词义进行对比,从对比的结果归纳出汉语借词与汉语对应词的语义对应关系.
作 者:罗朝英 作者单位: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肇庆,526020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14) 分类号:H1 关键词:三乡壮语 汉语借词 语义对应关系篇2:英语中的两类汉语借词分析
英语中的两类汉语借词分析
英语作为国际性的语言从各国语言中吸收了大量借词.英语中存在汉语借词有多种原因,汉语借词对英语语言做出了贡献,丰富了英语词汇与表达方式,同时也传递了中国文化信息.
作 者:冯小春 FENG Xiao-chun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大学外语部,浙江,宁波,315010 刊 名: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 AERO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26(2) 分类号:H313 关键词:英语语言 汉语借词 中国语言 语文交融文化篇3: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插音现象分析
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插音现象分析
词汇借用过程中,对借出语合格而借入语不合格的形式要进行音系修补,插音是其中一种很重要也最为普遍的修补策略.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插音现象可以分为辅音丛插音和音节尾插音两种.文章以音节尾插音为例在OT理论建构基础上,运用制约条件的层级排序对汉语中英语借词的插音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得知插入中性元音[i]是插音最好的选择,中元音[(e)]较常见,高元音[u]则次之.
作 者:于辉 YU Hui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年,卷(期):2008 6(1) 分类号:H11 关键词:借词 插音 优选分析 最低突出原则篇4:字的重新分析和汉语语义语法的研究
字的重新分析和汉语语义语法的研究
语法是理据载体组合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构造规则.对规则的研究不应满足于描写,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生成.生成的方式会因语言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就汉语来说,这种变化的基本规律就是昨日的结构单位转化为今日的理据载体,并由此引发基本结构单位构造规则的转型,因而需要进行重新分析,建设新的语言理论.<说文解字>的“以形释义”是汉语因结构单位生成方式的变化而对字的结构规则进行的第一次重新分析,重共时的.描写;清儒的“因声求义”是对这一分析的深化,重历时的生成.表达一个概念的字组的大量产生使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的生成方式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型,特点是从空间的“面”转向时间的“线”,从“形”转向“序”,而字就是这一转化的枢纽,因为它是结构单位的空间生成的终点,而时间的“序”的生成则以此为起点,这一空间终点与时间起点的交集使字成为汉语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结构单位.生成方式的这种变化使汉语研究的重心从语汇字法转向语汇句法.
作 者:徐通锵 Xu Tongqia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刊 名:语文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LINGUISTIC RESEARCH 年,卷(期): “”(3) 分类号:H13 关键词:重新分析 字 字组 生成 时空交集 语汇语法篇5:汉语存现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论文
汉语存现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分析论文
摘要:存现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它是一种特殊的动词性谓语句。本文首先概述了存现句的基本特点,接着对不同句式存现句谓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力求弄清楚这些句式在表意功能上的差别。
关键词:存现句 存在句 隐现句 语义特征
存现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动词性谓语句,它的动词最复杂,特点也最多,对不同类型的存现句式的语义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就从存现句的基本特点出发,来分析它的动词的语义特征。
一、存现句的基本特点
(一)存现句的定义
存现句是表示某个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某人或某物的一种句型。从纯语序结构观点来看,存现句的主语表示存现的地点,通常由处所词语来充当。宾语表示存现的主体,通常是不定的,一般由带有数量短语的定中短语来充当。
(二)存现句的格式
我们用下面这个公式来表示存现句:(NP1LOC)+(VP)+NP2加括号的两个结构成分是存现句前的处所词语或动词,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隐去,但二者不可以同时不出现。如:例1.来了一位客人。(隐去了句首的方位名词)例2.桌上三本书。(隐去了句中的动词)(三)存现句的`分类存现句根据表意的作用,可分为存在句与隐现句。
1.存在句的基本特点
存在句是表示某地存在什么人或事物的一种句型。存在句的主语必须出现,并且必须是处所词语。谓词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隐去。存在句的宾语是存在的主体,通常是数量短语构成的偏正短语。我们将存在句的格式表示为:(NP1LOC)+Vc+NP22.隐现句的基本特点隐现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隐现句句首一般是处所词语,可以隐去,如例1。但隐现句的动词必须出现。宾语表示消失或出现的主体。我们将隐现句的格式表示为:(NP1LOC)+VP+NP2
二、存在句动词的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最早来自语义学,又叫“语义成分”或“区别特征”,是一个词区别于其他词的最小意义单位。从语法学上看来,语义特征是指某一类词在具体的句式里临时组合所产生的共同的概括特征。
(一)(NP1LOC)+Vc+NP2中Vc的语义特征
1.用“有”或“是”充当用“有”或“是”作动词的存在句,表示某地存在某物或某人。
“有”可以表示“领有“”存在”。“领有”之义用在一般主谓句中,存在句通常用“有”表示“存在”。如:整个房间只有一张床,一把椅子。
“是”在战国后期广泛用于判断句式中,它是用来联结主谓语的,断定两者是属于同一类事物。但在现代汉语中“,是”除了用于判断句式外,还运用于存现句中,表示“存在”。存现句中“是”后表示存在的事物。如:窗外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2“.V+有”充当
用“V+有”充当谓语的存现句是一种特殊的存现句,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看看它在语义表达上的特点。
例3.身子上涂有五颜六色的彩画。
例4.操场上站有一大群人。
例5.对这个决定,他的心里抱有看法。
例6.水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看以上的几句话,在句法结构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NP1LOC+V+有+NP2,但是在语义上却有细微的差别:①前两句中的谓词“V+有”都是临时组合,而后两句中的“V+有”形式已较为固定。
②前两句中的动词都有“附着义”,而后两句的动词本身都具有“含有义”,后面加上“有”跟汉语的双音节化趋势有很大的关系。
③前两句我们可以变换成NP1LOC+V+着+有+NP2,而后两句则不能。即:身子上涂有五颜六色的彩画。身子上涂着有五颜六色的彩画。
操场上站有一大群人。操场上站着有一大群人。
我们可以看出:前两句的动词在句中都说明了存在的方式或状态后两句的动词不具有这种表意的功能,只是单纯的“存在”,没有指明存在的方式或状态。
3.用“V+着”充当
用“V+着”充当动词的存现句一般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看下面几个例子:例7.墙上挂着画。
例8.河流中停着几只小木船。
例9.庙中前殿戏台上演着社戏。
例10.篝火边跳着热情的圆圈舞。
以上几句话,句法结构都相同,动词形式都相同,但它们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有所差别:前两句能变换成NP2+V+在+NP1LOC,而后两句则不能:墙上挂着画。画挂在墙上。
河流中停着几只小木船。几只小木船停在河流中。
后两句能变换成NP1LOC+正在+V+NP2,前两句则不能:庙中前殿戏台上演着社戏。庙中前殿戏台上正在演社戏。
篝火边跳着热情的圆圈舞。篝火边正在跳热情的圆圈舞。
我们来看这几种不同句式在表意功能上的差别:前两句是一种静止的存在,侧重于“状态”,表示状态的持续,我们称之为静态存在句。后两句是动态的存在,侧重于“动作”,表示动作的正在进行或持续进行,我们称之为动态存在句。
(二)NP1LOC+NP2的句式分析
这类存在句中没有动词,后面的定中短语作它的谓语,我们称之为定心谓语句。如:街道上一片寂静。
我们将这种存现句前的处所词看作背景,后面的主体是存在于这个广义空间中的具体概念或抽象概念。这种类型的存现句不表示判断,只表示空间里的一种状态。
三、隐现句动词的语义特征
隐现句是表示某地出现或消失了某人或某物的一种句型,即(NP1LOC)+Va+NP2。根据表意的作用,可分为表示出现的隐现句,如:例11.书架上又多了几本书。
例12.学校今年增加了二百名学生。
例13.车里上来了三个人。
例14.屋里走进了三个人。
表示消失的隐现句,如:
例15.家里顿时少了往日的欢笑。
例16.天边消逝了最后一抹残霞。
(一)分析隐现句中的变化
消失类动词无———→有———→增加—————→(表示某地增加了某物)←—————(表示某地减少了某物)←—————(表示某地消失了某人或某物)表示变化消失类的动词语义基础都是表“存在”,它们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表示数量的增加、减少或消失,是一种静态的描述,着重于结果。如例11、12、15、16。
(二)分析隐现句中的动作行为类动词
在隐现句中的分析:无———→有———→增加—————→(表示某个地方出现了某人或某物)。
—————→(表示某地出现了某人或某物)←—————(表示某地消失了某人或某物)显然,通过图我们不能确定“出现”义动词的语义基础。它可以有预先的“存在”义,不过现在“出现”的与原来“存在”的可能是不同的主体,也可能是在原来什么都不存在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主体。如例13、14。
但是“消失”类动词的语义基础是明显的,预先的“存在”是“消失”的基础。
这类动词的基本语义特征是“位移”,能说明位移的方式或状态。但加上趋向补语,谓语动词都是瞬间性的,不能持续,表示动作的发生或完成。
(三)分析隐现句中的趋向类动词无———→有———→增加—————→(表示某个地方增加了某人或某物)—————→(表示某地出现了某人或某物)←—————(表示某地消失了某人或某物)趋向类动词本身都含有“位移”义,它既可以表示“出现”,也可表示在原有基础上的数量的“增加”。趋向动词是瞬间性的,它不能说明“位移”的方式,但是指明了“位移”的方向。动作不能持续,也不能表示某种状态,这是一种动作描述。
四、小结
存现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它的基本格式是:S=(NP1LOC)+(VP)+NP2句首的处所词可以是地名、机构、人或事物的名称和方位词构成的复合名词组,它指明了主体所存在或出现、消失的地点,在句中可以隐去。句中动词的语义基础是“存在”,既可表示静止的存在,或存在的方式或状态,也可表示动态的持续。句中动词的语义特征还包括“位移”,表示出现或消失。表示出现通常由动词加上趋向补语构成,表示消失通常由动词加上动态助词“着”或“了”构成。在一定情况下,句中的动词有时可以隐去,这不是存在词“有”或“是”的省略,而是指明一种简单状态。句末的名词性词语是存现的主体,可指人或物,一般由带有数量短语的定中短语构成,这在句子中是主要的成分,一定不能隐去。
★ 藏语祝福语写法
★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
★ 五地征文
★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
★ 英语专业论文
【三乡壮语汉语借词语义分析(精选5篇)】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试题2023-05-16
英语专业论文选题方向2022-04-30
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2022-07-25
浅析生态语言学视野中的汉语新词汇2023-05-21
李光耀的外语学习心得之如何精通多国语言2023-01-29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2022-05-06
范的组词造句2023-06-01
英语发音中的省音和弱读现象2023-07-02
带词字的成语2022-05-04
辛弃疾的风格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