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举例(合集9篇)由网友“蓝橙橙”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举例,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举例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举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明情况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B.其孰能讥之乎?及其所之既倦C.然力不足者何为其然也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侣鱼虾而友麋鹿小题3:请简要概括本段中王安石关于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条件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3分)
小题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志”“力”、“物”。
“志”是前提,“力”是实现 “志”的主观条件,“物”是实现 “志”的客观条件
小题1: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选取的缘故(原因)。
小题1:B.景象
小题2:A.连词,表并列,译为:并且。B.难道,表反问/代词,他们。C.转折连词,但是/代词,这样。D.转折连词,却/连词,表并列。
小题3: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三者之间是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
小题4: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所以:表示“……的原因”;慎取:谨慎取舍;判断句式(各一分)
篇2: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举例
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举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9分,每小题3分)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①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
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郦生说豹。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传②诣荥阳,以豹国为郡。汉王令豹守荥阳。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选自《史记 魏豹彭越列传》)
【注】①徇:攻占,夺取;②传:乘驿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灭魏,迁咎为家人 迁:放逐,流放
B. 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 谢:谢绝
C. 项羽已破秦,降章邯 降:投降
D. 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 诣:到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 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B. 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乃徙魏王豹于河东
C. 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 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
D. 魏王豹以国属焉 以豹国为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写魏豹侧重于反复无常,时反时从。郦生说魏豹一节,则通过魏豹之口,道出汉王慢而侮人、非有上下礼节的待人态度,正与豹之反复叛汉为因果。
B. 《史记》中的许多故事写得悲壮惨烈,从而带有浓重的悲壮色彩和悲壮的气氛。魏咎,在兵临城下的紧迫关头,他为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着想,提出降服条件,谈判成功后自焚而死,给人以气概豪迈、悲壮慷慨的感受。
C.因周市攻打魏地有功,准备立周市为魏王,使者前后往返了五次,周市都拒绝不接受,没办法陈王立了魏咎为魏王。
D. 汉王从临晋率兵横渡黄河,魏豹跟随着汉王攻打彭城。汉王战败,回师荥阳,魏豹请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国后,就马上断绝了黄河渡口,背叛了汉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
(2)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
参考答案:
4、C使动用法:使投降,降服
5、B(A中之均用在主谓之间,C均为介词在,D均为介词把,B中两个乃 均为副词。前者为才,后者为就。)
6、C(应该为周市辞谢不肯接受,却到陈国迎接魏咎。往返五次,陈王才答应把魏咎放回去立为魏王。)
7、(1)天下混乱,忠臣才能显现出来。现在天下都背叛秦国,从道义上讲,一定要拥立魏王的后代才可以。(5分,大意1分,关键词各1分。)
(2)缓和脸色(婉言)去劝说魏豹,如果能说服他,我用万户侯赐封你。(5分,大意1分,关键词各1分)
篇3: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举例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举例
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选自清.蒲松龄《述刘氏行实》)
[注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②孺(rú)人:妻子。③台阁:宰相。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⑥褊(biǎn)心:私心。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⑧夫人:此指贵夫人。⑨觖(jué)望:不满意。
[文言知识]
说“显”。‘‘显”是个多义词。一、指“明显”、“显著”。成语有“显而易见”。二、指“高贵”。上文“倘命应通显”,意为如果命运中应该通达显贵。所谓“显宦,’即是显贵的`高官。三、指”显出”、“表现”。如“大显身手”。四、旧时对先人的美称。如“显考”(已死去的父亲)、“显妣”(已死去的母亲)。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快________②罔________③但________
2.翻译:①君勿须复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松龄善其言乎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往往情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①“颐儿孙入闱”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蒲松龄之妻
①快乐②同“无”③只
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有时用未来有好兆头讨好她。
3.①看到②回顾
篇4: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若云兴霞蔚 (2)恒自梢至根
(3)尤善丹青 (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翻译:
11.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 ;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 。
参考答案:
8、(1)好像、(2)常常、(3)擅长、(4)流传、传说 9、A
10、 (顾恺之)每每画起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11、(2分)画绝 痴绝(每点1分)
文言文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人们问他会稽山水的状貌。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好像云兴霞蔚。顾恺之经常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奇怪,他说:渐入佳境。
顾恺之特别擅长绘画,画得特别神妙,谢安非常器重他,认为是自古以来还没有人像他这样。他每次画出人物肖像,总是妙绝一时,曾经绘出裴楷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觉得神情特别美。
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就一定能得到。桓玄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 这是蝉用来遮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顾恺之相信桓玄没有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子。
因此世上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篇5: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9. 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犹蒙矜育 矜:怜悯
B. 不矜名节 矜:夸耀
C. 听臣微志 听:听见
D. 日薄西山 薄:迫近
10.比较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谨拜表以闻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②与③相同,①与④不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②与③相同,①与④相同
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 《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下列不能体现“孝心”的一项是
A.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B. 区区不能废远
C.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D. 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译文:
⑵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文:
参考答案:
9.C
10.B
11.B
12.A
13.⑴我受到过分的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
⑵我(将来只要)活着就愿意献出生命(为国出力),死了也愿意报答陛下的恩惠。
篇6: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墨子·公输》)
【课后练习题】
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
7.下面各项中划线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
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
8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迫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B.【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C.【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D.【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20一22题。(6分)
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苔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选自《韩诗外传》)
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节选自《三国志o司马芝传》
9.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其母笞之(用鞭、杖或竹板打)B同行者皆弃老弱走(逃跑)
C遂得免害(于是)D杀之不义(指代母亲)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
11.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理解答案】
6.B 7.A 8.B9 D
10.以前挨揍非常疼,今天母亲老了,没劲了,不能打疼我了,因为这个我哭。
11 .伯瑜的孝体现在为母亲的年迈和自己惹母亲生气而伤心落泪。司马芝的孝体现在遇贼时宁愿自己死亡也不愿丢下母亲 ,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拜托山贼。
篇7:文言文阅读比较练习题和答案
文言文阅读比较练习题和答案
文言文阅读比较
(一)自护其短
《雪涛小说》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二)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仕:做官; 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1、解释加粗字。
席上啖菱 ( )( )
并壳入口 ( )
啖菱须去壳 ( )
欲以清热也 ( )
何地不有 (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舟已行矣 ( )
2、解释句中的`“于”字。
仕于南方(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3、选出句中加粗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其人自护其短
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遽契其舟
D、其人自护其短
4、翻译句子。
①北土亦有此物否?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5、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宴席;吃;一起;去除掉;用来;什么;落;寻找;已经
2、到、在; 到
3、A
4、①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②船已经开动了,但剑却没有移动(位置)。
5、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道就说知道,要实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
篇8: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其答案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
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 ④帝:指唐高祖。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15.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17.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8.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4分)
王曰:“善。”乃下令……
大悦,即诏……
参考答案
14. 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3分,每处1分。多断一处倒扣1 分,扣完为止)
15. D (2 分)
16. ⑴一年以后(过了一年),即使(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⑵周、隋两朝的晚期 (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5分,(1)2分,⑵3分]
17. 王之蔽甚矣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4分,各2分)
18. “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4分,由字义引发理解2分,人物形象2分)
篇9: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新唐书 卷二零二》
注:1.任侠:以“侠义” 自认。 2.谪仙人: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3.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遁:隐藏
B.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擿:挑剔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辟:征召
D.还寻阳,坐事下狱 坐:因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知章见其文,叹曰/问之人以穷其短
C.帝赐食,亲为调羹/为仲卿母所遣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以勇气闻于诸侯
11.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
①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②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③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④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⑤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⑥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D.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反叛而被判死刑,但因逢天下大赦被流放夜郎,后又被宋若思征召为参谋。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解析】选A。“遁”应释为“逃走”。
10.【解析】选C。C组前一个“为”,介词,引进省略的动作行为的对象“之”,可译为“给”、“替”;后一个“为”,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A组两个“因”均为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可译为“于是”、“就”。B组两个“其”均为代词,代称第三者,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D组两个“于”均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
11. 【解析】选C。①陈述对象是李白的先人,⑤是指高力士有意陷害李白。
12.【解析】选D。“因逢天下大赦被流放夜郎”有误,实际上是郭子仪请求用自己的官职赎的李白的罪。
13.(1) 答案:这个青年天生英才,聪慧出众,只要用学问进一步加以雕琢,便可以赶得上司马相如。(2) 答案: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驯,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3)(4)略
译文: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苏廷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看见李白,觉得非常惊奇诧异,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爱好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因此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慨惊叹地说:“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且常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且并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突然之间意识有些感慨,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但是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馀思。玄宗爱他的才华,好几次召见并设宴招待他。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还替李白脱鞋,把这深深地当作耻辱,于是他就挑剔他诗中的行病,并加以附会,用以把杨贵妃激怒。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老是一直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把金锦赏赐于他,让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在夜色之间借着月色,与崔宗之乘船从采古矶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普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嶙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永王失败了,李白按照罪行说来应当被处斩。当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太原)曾见郭子仪,郭偷偷地称他奇特。当时郭子仪犯法,应受处法,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到处罚。以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因为某一件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把李白释放了,并且聘任他为行军参谋,没有过多久,李白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白去投奔。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在这时候李白已然死了,终年六十多岁。
★ 《察今》教学教案
★ 6 语言的演变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举例(合集9篇)】相关文章:
九年级语文上册《鱼我所欲也》教案2023-03-12
我的阅读故事中考语文作文2022-08-20
初二期中复习计划怎么制定2022-08-10
强项令教案设计2022-04-30
谈创造性思维教案一等奖2023-08-10
七年级下册语文《赵普》教案2024-04-27
《新唐书张文瓘传》阅读答案2023-09-29
议论文阅读技巧和方法2022-05-05
《鱼我所欲也》课堂教学案2022-05-26
平视的阅读答案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