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王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3-01-11 08:01:39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新唐书王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11篇)由网友“snoopysq”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新唐书王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新唐书王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1:新唐书王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铎,字昭范。会昌初,擢进士第,累迁右补阙、集贤殿直学士。咸通后,仕浸显,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所取多才实士,为世称挹。十二年,繇礼部尚书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保衡缘恩幸辅政,始由铎得进士,故谨事之。虽窃政权,将大斥不附者,病铎持其事,不得肆,搢绅赖焉。铎亦上疏祈解,乃以检校左仆射出为宣武节度使。

僖宗初,以左仆射召。始,铎当国,练制度,智虑周密,时论推允。会河南盗起,天下跂铎入辅,又郑畋数言其贤,复拜平章事。乾符六年,贼破江陵,宋威无功,诸将观望不进,天下大震。朝廷议置统帅,铎因请自率诸将督群盗。帝即以铎为侍中、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都统,封晋国公。绥纳流冗,益募军,完器铠,武备张设。

未几,召拜太子少师,从天子入蜀,拜司徒,加侍中。复以太子太保平章事。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时中和二年也。乃以检校司徒、诸道行营都统、判延资户部租庸等使。先是,诸将虽环贼,莫肯先。及铎檄至,号令殷然,士气皆起,急欲破贼,故巢战数蹙。宦人田令孜策贼必破,欲使功出于已,乃构铎于帝,罢为检校司徒。铎功危就,而谗见夺,然卒因其势困贼。后数月,复京师,策勋居关东诸镇第一。

铎世贵,出入袭马鲜明。过魏,乐彦祯子从训心利之。李山甫者,数举进士被黜,依魏幕府,内乐祸,且怨中朝大臣,导从训以诡谋,使伏兵高鸡泊劫之,铎及家属佐三百余人皆遇害。朝廷微弱,不能治其冤,天下痛之。

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

B.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

C.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

D.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搢绅即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转用为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B.疏,上奏皇帝的一种奏章;上疏是臣子向帝王献策言事的重要途径。

C.檄,古代一种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D.文中的关东是指自古以来以山海关为分水岭的广大东北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铎很有威信。韦保衡受到宠幸而辅佐政事时,企图大举排斥不依附自己的人,但因为王铎主事,韦保衡不敢轻举妄动。

B.王铎积极请缨。贼军攻破江陵之时,宋威没有打赢,各路将领都观望不进军之时,王铎向皇上请求率领众将剿灭群盗。

C.王铎能干实事。在被封为晋国公时,他能够安抚收纳流民,招募军队,充实兵器甲胄,完善军事设施,随时应对各项战事。

D.王铎遭伏遇害。李山甫怨恨朝中大臣,在高鸡泊设伏兵抢劫从魏州经过的王铎,并杀害了王铎及其家属、随从三百多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河南盗起,天下跂铎入辅,又郑畋数言其贤,复拜平章事。(5分)

(2)铎功危就,而谗见夺,然卒因其势困贼。(5分)

新唐书·王沛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新唐书·元澹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新唐书·崔涣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新唐书·毕诚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新唐书·杨恭仁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答案:

10.A

11.D

12.D

13.(1)恰逢河南盗贼起事,天下人都翘足盼望王铎进入朝廷辅政,郑畋又多次上言说他贤能,他再次担任平章事。

(2)王铎大功将要告成,却因遭受诬陷而被剥夺权力,但最终还是乘他的胜势而使贼兵陷于困境。(得分点:就、见、园、团各1分;句意1分)

篇2:《新唐书王铎传》阅读答案

《新唐书王铎传》阅读答案

王铎,字昭范。会昌初,擢进士第,累迁右补阙、集贤殿直学士。咸通后,仕浸显,历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所取多才实士,为世称挹。十二年,繇礼部尚书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保衡缘恩幸辅政,始由铎得进士,故谨事之。虽窃政权,将大斥不附者,病铎持其事,不得肆,搢绅赖焉。铎亦上疏祈解,乃以检校左仆射出为宣武节度使。

僖宗初,以左仆射召。始,铎当国,练制度,智虑周密,时论推允。会河南盗起,天下跂铎入辅,又郑畋数言其贤,复拜平章事。乾符六年,贼破江陵,宋威无功,诸将观望不进,天下大震。朝廷议置统帅,铎因请自率诸将督群盗。帝即以铎为侍中、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都统,封晋国公。绥纳流冗,益募军,完器铠,武备张设。

未几,召拜太子少师,从天子入蜀,拜司徒,加侍中。复以太子太保平章事。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时中和二年也。乃以检校司徒、诸道行营都统、判延资户部租庸等使。先是,诸将虽环贼,莫肯先。及铎檄至,号令殷然,士气皆起,急欲破贼,故巢战数蹙。宦人田令孜策贼必破,欲使功出于已,乃构铎于帝,罢为检校司徒。铎功危就,而谗见夺,然卒因其势困贼。后数月,复京师,策勋居关东诸镇第一。

铎世贵,出入袭马鲜明。过魏,乐彦祯子从训心利之。李山甫者,数举进士被黜,依魏幕府,内乐祸,且怨中朝大臣,导从训以诡谋,使伏兵高鸡泊劫之,铎及家属佐三百余人皆遇害。朝廷微弱,不能治其冤,天下痛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

B.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

C.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

D.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搢绅”即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转用为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B.疏,上奏皇帝的一种奏章;上疏是臣子向帝王献策言事的重要途径。

C.“檄”,古代一种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D.文中的“关东”是指自古以来以“山海关”为分水岭的广大东北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铎很有威信。韦保衡受到宠幸而辅佐政事时,企图大举排斥不依附自己的人,但因为王铎主事,韦保衡不敢轻举妄动。

B.王铎积极请缨。贼军攻破江陵之时,宋威没有打赢,各路将领都观望不进军之时,王铎向皇上请求率领众将剿灭群盗。

C.王铎能干实事。在被封为晋国公时,他能够安抚收纳流民,招募军队,充实兵器甲胄,完善军事设施,随时应对各项战事。

D.王铎遭伏遇害。李山甫怨恨朝中大臣,在高鸡泊设伏兵抢劫从魏州经过的王铎,并杀害了王铎及其家属、随从三百多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河南盗起,天下跂铎入辅,又郑畋数言其贤,复拜平章事。(5分)

(2)铎功危就,而谗见夺,然卒因其势困贼。(5分)

参考答案

10.A(原文标点:是时,诛讨大计悉属骈,骈内幸多难,数偃蹇,而外逗挠。铎感慨王室,每入对,必噫呜流涕,固请行)

11.D(“关东”,明朝之前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明朝时才以“山海关”为界,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12.D(应是乐从训受李山甫奸计引诱而设伏抢劫杀害了王铎及其家属、随从)

13、(1)恰逢河南盗贼起事,天下人都翘足盼望王铎进入朝廷辅政,郑畋又多次上言说他贤能,他再次担任平章事。

(2)王铎大功将要告成,却因遭受诬陷而被剥夺权力,但最终还是乘他的胜势而使贼兵陷于困境。

参考译文:

王铎,字昭范。会昌初年,考上进士科,多次升迁任右补阙、集贤殿直学士。咸通年间以后,官职逐渐显贵,历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选取的人士大多有真才实学,受到世人的称颂。十二年,从礼部尚书进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保衡因受宠幸而辅佐治理政事,他当初是经由王铎而考中进士,所以侍奉王铎十分恭谨。虽然窃取朝廷大权,企图大举排斥不依附自己的人,但是王铎主事使他有所顾忌,不能为所欲为,士大夫们都有赖于王铎。王铎又上疏祈请解职,于是以检校左仆射,出任宣武节度使。

僖宗即位之初,以左仆射将他召回朝廷。当初,王铎执政时,由于熟悉典章制度,思虑周详,受到时论的推崇。恰逢河南盗贼起事,天下人都翘足盼望王铎进入朝廷辅政,郑畋又多次上言说他贤能,他再次担任平章事。乾符六年,贼军攻破江陵,宋威没有取胜,各路将领都观望不进军,天下大震。朝廷商议设置统帅,王铎随即请求亲自率领众将剿灭群盗。皇帝当即任命王铎为侍中、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都统,封晋国公。他安抚收纳流民,招募军队,充实兵器甲胄,完善军事设施。

不久,朝廷将他召入任太子少师,随从天子入蜀,拜授司徒,加授侍中。又以太子太保任平章事。当时,征讨大计都交付高骈,高骈内心希望祸难频繁,屡次对朝命傲慢不逊,而对外因怯阵远远观望按兵不动。王铎感慨朝廷衰微,每当入宫议事时,都要抽泣流泪,坚决请求统兵出征。这时是中和二年。于是任为检校司徒、诸道行营都统、掌管延资户部租庸等职。此前,各路将领虽已包围了贼军,但无人肯率先进兵。等王铎的檄文传送到了,号令雷厉风行,士气大振,争相要打败贼军,因而黄巢连战连败。宦官田令孜预料贼军必败,企图将战功窃为己有。于是向皇帝诬告王铎,王铎被罢职为检校司徒。王铎大功将要告成,却因遭受诬陷而被剥夺权力,但最终还是乘他的胜势而使贼兵陷于困境。数个月后,收复京城,论功居关东各镇之首。

王铎世代显贵,出出进进衣装车马豪华。经过魏州时,乐彦祯的儿子乐从训一心想要夺取他的财产。李山甫,多次应考进士没有考中,投靠了魏州幕府,他幸灾乐祸,并怨恨朝中大臣,就用奸计引诱乐从训,派伏兵在高鸡泊抢劫王铎,王铎及家属僚佐三百多人全都遇害。朝廷权势微弱,不能追查惩治这一冤案,天下人为此感到痛惜。

篇3:新唐书杜甫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邑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续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 ti)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徙:调职

B.若令执先臣故事执:继承,发扬

C.少贫不自振振:奋起,振作

D.遁还,客巴西遁:逃走,逃逸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B.①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②作《师说》以贻之。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召入,而时白已醉;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是

A.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①伏惟天子哀怜之;②益骜放不自修。

C.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白常侍帝。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邑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中,滞留在了长安。

B.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然而政治头脑过于简单,壮志终至成空。在宫中,李白竟“使高力士脱靴”,表现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后来他云游四方,还经常旁若无人的身穿宫廷的.锦袍坐在船中。

C.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欲就功名事业、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侧面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思想。

D.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训,尝尝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2分)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2分)

(3)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迁徙)

小题2:D(A于是,就。B来。C语气词,难道。D①表转折,②表递进。)

小题3:C(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白常侍帝”只是说明李白经常在皇帝身边。)

小题4:B(表现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错。只是说明李白对权贵的不屑。)

小题5:(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大意1分,窃、怜1分(2)素、耻各一分。(3)被动句、宾语前置各一分。)

(1)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

(2)高力士向来高贵,认为这样做是耻辱,就挑出李白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

(3)(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所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篇4:新唐书杜甫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杜甫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擢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先,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粟自给。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迨审言以文章显 迨:等到 B.先鸣数子 先:首先

C.罪细不宜免大臣 细:小 D.适耒阳:去、往

2.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陛下其忍弃乎 其正色邪 B.则臣之述作 之二虫又何知

C.武以世旧 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D.为设牛炙白酒 难为俗人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有先人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十一代,但杜甫的生活一直比较困难,在秦州时,甚至要负薪拾橡粟自给。

B.杜甫上书为房琯求情而触肃宗之怒,因为宰相张镐,皇帝才不再追究。

C.杜甫评价自己是沉郁顿挫,随时敏给,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D.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但切合实际。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参考答案

1.B

2.C

3.D

4.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

作文写作技巧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七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七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语文学习方法总结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培养兴趣需要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开阔眼界,期望不能超越自己已有的水平和自己通过学习最近可能发展到的水平,要及时肯定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要依据学习成果调整心理活动,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熟读和背诵

先熟读再背诵能够加快记忆的时间,小编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之前抖音上面比较火的一首歌叫做《生僻字》,大概内容是这样的“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绵绵瓜瓞,奉为圭臬,龙行龘龘,犄角旮旯…”。这首歌都是比较复杂且不常见的汉字,想要把歌词背熟首先要做的是将所有的字都认识,认识之后再熟读几遍,跟着旋律多唱几遍,自然而然地就能够背诵了。这也是小编亲身试验之后得出的经验哦!

注重日常积累

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学会观察周围

不少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容易犯难,认为作文无从下笔。

但是,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篇5:新唐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①寖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②。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佗③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曰:“已议。”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

【注】①帑廥: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②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③佗:他。

试题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明经 第:考取。

B. 子无为嫌 嫌:疑忌。

C. 俾其守约束 俾:使。

D.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16. D(方:比拟、比作。)

【解析】该类题最好用代入法试试。A项的“第”在文言中一般都作副词“只、但”和名词“住宅”,但在“第明经,补并州参军”的语境中,是动词,用“考取”代入语境,也符合。B项的“嫌”在现代汉语中就有“嫌疑”的意思,代入语境也通顺。 C项的“俾”有两种读音bǐ、pí,前者如“俾众周知”,后者如“裨将”,平时备考中也是常见常考。D项的“方”解释为“仿效”, “仿效”为贬义词,而语境中说张文瓘“执法平恕”,应是赞颂他的行为,显然与语境不合。

17. 下 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吾所不及 B. 因极推引

公之逮所由使也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 逸则富以康 D. 保邦于未危

醉则更相枕以卧 室西连于中闺

17. B(B项的“因”都是表承接“于是”。A项的“所”都是助词,与后面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但它们指代的意义有所不同,前者指“……的人”,后者指“……的事”;C项的“而”,前者表并列,后者表修饰;D项的“于”,前者是介词“在”,后者是介词“与、同”。)

【解析】此题A项的两个“所”它们的用法都是所字结构,无非是所指代的内容不同而已,作为虚词用法不同的选项,迷惑性太强,也不适合作为“意义和用法”不同的选项。

18.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 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 文言文描写了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 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 文言文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18. D(“张文瓘贬谪移职”错,原文是“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指升官。)

【解析】对该内容的概括题,可以在读完全文后最先做,对全文有所了解,答这一类题时注意设题陷阱,一是人物是否张冠李戴。二是时间是否前后倒置。三是事情经过是否有无中生有或颠三倒四。四是对词语是否故意曲解。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此题难度不大,只要读懂原文,注意上下语境,即可解决。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诸 司 奏 议 悉 心 纠 驳 故 帝 委 之 或 时 移 疾 佗 宰 相 奏 事 帝 必 问 与 文 瓘 议 未 若 不 者 曰 往 共 筹 之。

19.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先根据“故”(句首语气词),“者”,“曰”及一些人物名词初步断开,然后细读。这段文言断句,前三句简单,后面有点纠缠。关键要抓住人物名词及“曰”等标志,逐层断句。

20.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3分)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

20. (1)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

(2)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篇6:新唐书阳城传文言文阅读

新唐书阳城传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岁饥,屑榆为粥,讲论 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注] 想见:思慕。 风采:此指某些官吏具有的刚正的风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觉,痛咎谢咎:归咎、责怪

B.屑榆为粥,讲论不辍屑:碎末

C.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委:丢下

D.简孝秀德行升堂上简:选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B.会里人邹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为人谦虚恭谨简单朴素,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都找阳城来裁决。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渴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象其他谏官那样勤心政事,但在大臣遭陷害,无人敢言时,他却不怕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提倡修养孝道德行。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4分)

(2)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4分)

(3)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①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

②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

③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

小题1:

试题分析:屑:弄为屑末。

小题2:

试题分析:A.两个“而”都是表转折。B.两个“于”都表对象,但第一个是“向”,第二个是“对”。C.第一个“且”是将要的意思,第二个“且”是尚且的意思。D.第一个“与”介词,和;第二个“与”是连词,和。

小题3:

试题分析:说阳城“不勤心政事”是不对的',他对政事已经逐渐很了解,只是不象别的谏官那样就繁杂琐屑的小事频繁进谏而已。

小题4:

试题分析:尽量直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如第一句的“发、遗、戒”,第二句的“坐、引、与”,第三句的“它、厌苦、浸”。

【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不肯接受。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遇到同乡人邹俶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城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

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直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 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就上奏章激烈的指斥裴延龄的罪状,意气激昂地依据大义,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听者都很恐惧,但阳城的态度更加严厉。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阳城把学生们找来说:“凡是求学的人,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懂得忠和孝,你们有长期没有回去探望亲人的吗?”第二天到阳城那申请回家奉养老人的有二十多人,有三年没有回家侍奉老人的,阳城就斥责他。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们都能严守法度。

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到了道州,阳城就象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置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每月的俸禄只取够用,余下的就上交官府了。

篇7:新唐书韦凑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韦凑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杨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屡次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 伏:认罪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B、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C、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D、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舍人”,古代官职名称。秦汉到明代之间宫中都设有舍人,如秦汉置太子舍人,魏晋有中书舍人。

C、“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D、“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府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在河南尹任上,部属罗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5、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参考答案

1 C

2、C

3、C(解说有误,根据上文“孝敬皇帝未尝南面”推测应该是皇帝登基。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

4、B“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说法有误。原文皇帝把事情交给大臣讨论,另外提到的两个大臣并不支持他。

5、(1)(5分)(我)享受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的时代一定不会定我的死罪(或“让我死”)呢?(“食”“厚禄”“顾”“况……乎”“无死”一点1分。)

(2)(5分)近期(这一)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或“希望”“一定”)不要推辞吧!(“故”“以”“重”“毋”“辞”一点1分)

文言文阅读解答注意事项

1.分清主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多为人物传记,阅读时需弄清与传主有关的事情,涉及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有时还要弄清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等。有时阅读材料提及的不止一个人物,涉及的不止一个事件,表述的不止一层意思,这时就有轻重主次之分。而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就要分清轻重主次。

2.仔细查对

要放回原文中查对,特别是事件中的人物角色、行为的程度等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3.辨明因果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无论记叙文、议论文,都会有种种因果联系,如所叙事件、人物、传主处事的态度、作者的主张等。要把握文章内容,就要把文中的因果联系辨析清楚。

4.把握全面

正确解答这类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意。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误;如是后者,则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力求全面准确。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要遗漏细节。

阅读记叙顺序作用答题方法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或事件过程中的一部分,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篇8:新唐书严郢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严郢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

严郢,字叔敖,华州华阴人。及进士第,补太常协律郎,守东都太庙。吕湮镇江陵,表为判官。方士申泰芝以术得幸肃宗,遨游湖、衡间,以妖幻诡众,奸赃巨万,潭州刺史庞承鼎按治。帝不信,召还泰芝,下承鼎江陵狱。郢具言泰芝左道,帝遣中人与諲杂讯有状,帝不为然。御史中丞敬羽白贷泰芝,郢方入朝,亟辨之。帝怒,叱郢去。郢复曰承鼎劾泰芝诡沓有实泰芝言承鼎验左不存今缓有罪急无罪臣死不敢如诏帝卒杀承鼎流郢建州泰芝后坐妖妄不道诛代宗初,追还承鼎官,召郢为监察御史,连署帅府司马。岁余,召至京师,元载荐之帝,时载得罪,不见用。御史大夫李栖筠亦荐郢,帝曰:“是元载所厚,可乎?”答曰:“如郢材力,陛下不自取,而留为奸人用邪?”即日拜河南尹、水陆运使。大历末,进拜京兆尹。严明持法令,疾恶抚穷,敢诛杀,盗贼一衰,减隶官匠丁数百千人,号称职尹。宰相杨炎请屯田丰州,发关辅民凿陵阳渠,郢习朔边病利,即奏止之。渠卒不成,弃之。炎恶异己,阴讽御史张著劾郢匿发民浚渠,使怨归上。系金吾。长安中日数千人遮建福门讼郢冤,帝微知之,削兼御史中丞。人知郢得原,皆迎拜。会秋旱,郢请蠲租税,炎令度支御史按覆,以不实,罢为大理卿。炎之罢,卢杞引郢为御史大夫,共谋炎罪。即逮捕河中观察使赵惠伯下狱,楚掠惨棘,锻成其罪,卒逐炎崖州,惠伯费州。天下以郢挟宰相报仇为不直。然杞用郢败炎,内忌郢才,因按蔡廷玉事,杀御史郑詹,出郢为费州刺史。道逢柩殡,问之,或曰:“赵惠伯之殡。”郢内惭,忽忽岁余卒。

(节选自《新唐书·严郢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郢复曰/承鼎劾泰芝诡沓有实/泰芝言承鼎驳左不存今/缓有罪/急无罪/臣死不敢如诏/帝卒杀承鼎/流郢建州/泰芝后坐妖妄不道诛

B. 郢复曰/承鼎劾泰芝诡沓有实/泰芝言承鼎驳左不存/今缓有罪/急无罪/臣死不敢如诏/帝卒杀承鼎/流郢建州/泰芝后坐妖妄不道诛

C. 郢复曰/承鼎劾泰芝诡沓有实/泰芝言承鼎驳左不存今/缓有罪/急无罪/臣死不敢如诏/帝卒杀/承鼎流郢建州/泰芝后坐妖妄不道诛

D. 郢复曰/承鼎劾泰芝诡沓有实/泰芝言承鼎验左不存/今缓有罪/急无罪/臣死不敢如诏/帝卒杀/承鼎流郢建州/泰芝后坐妖妄不道诛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严郢仗义执言,敢于弹劾以妖术受皇帝宠幸的申泰芝,虽遭流放也不改初衷。

B. 严郢执法严明,担任京兆尹时不畏惧恶势力,严惩罪犯,盗贼减少了许多。

C. 严郢深得民心,在受到陷害被捕入狱时,几千人为其申冤,最终得以官复原职。

D. 严郢真诚悔过,因受人利用,致使赵惠伯被流放而死,他惭愧不已,不久便死去。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炎恶异己,阴讽御史张著劾郢匿发民浚渠,使怨归上。

(2)然杞用郢败炎,内忌郢才,因按蔡廷玉事,杀御史郑詹,出郢为费州刺史。

1. 【答案】B

【解析】句意:严郢进言说:“庞承鼎弹劾泰芝欺诈贪婪属实,泰芝说庞承鼎告他没有验证之罪,如今宽缓有罪的,惩罚无罪的,臣死也不敢奉诏。”皇帝最终还是杀了庞承鼎,流放严郢于建州,申泰芝后因妖妄不道获罪被杀。利用排除法,依据第三小分句“不存”是指泰芝说承鼎告他验证不实。“今”为下一分句的时间副词,排除AC,第七小分句,帝最后杀了承鼎,“承鼎”是杀的宾语,排除D。故选B。

2. 【答案】C

【解析】C项,“最终得以官复原职”有误,依据文意“削兼御史中丞”,皇帝是削去职务,并没有官复原职。故选C。

3. 【答案】(1)杨炎憎恨严郢和自己作对,暗中指使御史张著弹劾严郢私下征调百姓疏浚河渠,使百姓的怨恨归于皇帝。

(2)然而卢杞利用严郢挫败杨炎,内心又妒忌严郢的才能,趁着审讯蔡廷玉一事,杀掉御史郑詹,把严郢外调使他担任费州刺史。

【解析】(1)“恶”憎恨;“恶”的宾语“严郢异己”;“阴”暗中;“讽”劝谏;“匿”私下;“发”征调;“归”归于;“上”皇上。

(2)“然”然而;“用”任用,“败”使之败,使动;“忌”妒忌;“因”介词,通过,乘着;“按”审讯;“出”调出京城;“为”担任。

如何答语文阅读题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阅读理解句子赏析答题技巧

1、从修辞的角度

修辞方法﹢效果﹢语境作用﹢表达了____感情(或____主题)。

2、从哲理的角度

表层义(即字面义)﹢蕴涵了____哲理。

3、从用词的角度

__词用得很好﹢效果﹢语境作用﹢表达了____感情(或____主题)

篇9:新唐书浑瑊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浑瑊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浑瑊,本铁勒九姓之浑部也。善骑射。禄山反,从李光弼定河北,射贼骁将李立节,贯其左肩,死之。从郭子仪复两京,讨安庆绪,胜之新乡,擢武锋军使。吐蕃盗塞深入,瑊会泾原节度使马璘讨之。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既还,虏蹑而入,遂大败,死者十八。子仪召诸将曰:“朔方军高天下,今败于虏,奈何?”瑊曰:“愿再战。”吐蕃引去,瑊邀击破之,悉夺所掠而还。回纥侵太原,破鲍防军。拜瑊都知兵马使,自石岭关而南,督诸军掎角,虏引去。建中中,李希烈诈为瑊书,若同乱者,帝识其谍,用不疑,更赐良马、锦币。帝狩奉天,瑊率家人子弟以从。朱泚兵薄城,矢石如雨,昼夜不息。城中死者可藉,人心危惴,或夜缒出掇蔬本供御。乘城者皆冻馁,甲弊兵饥,瑊但以忠义感率使当贼。瑊中矢,自揠去,被血而战愈厉。泚平,论功,以瑊兼侍中。天子还宫,授河中绛慈隰节度使、河中同陕虢行营副元帅,封咸阳郡王,赐大宁里甲第。贞元二年,吐蕃相尚结赞陷盐、夏,阴窥京师,而畏瑊与李晟,马燧,欲以计胜之。乃诡辞重礼,请燧讲好。帝乃诏约盟平凉川,以瑊为会盟使。为结赞所劫,副使崔汉衡以下皆陷,惟瑊得免。自奉天入朝,羸服待罪,诏释之。会吐蕃复入盗,使瑊镇奉天。虏罢,还河中。十五年,卒。瑊好书,性忠谨,功高而志益下,岁时贡奉,必躬阅视。每有赐予,下拜跪受,常若在帝前。贞元后,天子常恐藩侯生事,稍桀骜则姑息之。惟瑊有所奉论不尽从可,辄私喜曰:“上不疑我。”故治蒲十六年,常持军,猜间不能入。君子贤之。

(选自《新唐书·浑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

B.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

C.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

D.次黄菩原/瑊引众/据险设枪垒/自营遏贼奔突/旧将史抗等内轻瑊/顾左右/去枪叱骑驰贼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京”,唐朝时长安和洛阳的合称。长安居四塞之中,易守难攻;洛阳交通便利,利于控制关东地区。

B.建中,唐德宗年号。明清之前帝王在位期间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多用一个年号。

C.狩,初指冬天打猎,亦可指帝王巡视地方,也用作帝王出逃或被俘的婉辞。文中指唐德宗到奉天巡视。

D.郡王,古代爵位等级之一,多封给宗室,也有臣下得封郡王。浑瑊就因为平乱有功,以臣下获封郡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浑瑊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随李光弼讨伐安禄山,一箭射死敌悍将李立节;随郭子仪讨伐安庆绪,因功升任武锋军使。

B.浑瑊身先士卒,深得将士之心。朱泚之乱,浑瑊以忠义激励将士奋勇杀敌;身中流箭,随手拔出,血流满衣而愈加勇猛。

C.浑瑊尽忠朝廷,深得皇帝信任。李希烈诬陷他参与叛乱,德宗识破了这一反间计;镇守蒲州十六年,从没有被皇帝猜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城中死者可藉,人心危惴,或夜缒出掇蔬本供御。

(2)性忠谨,功高而志益下,岁时贡奉,必躬阅视。

参考答案

1、C

2、C

3、D

4、城中死尸可以堆成山,人心恐惧不安。城中守军有人在晚上被从城墙上吊下去出城掇拾野菜草根供给皇帝。

浑瑊生性忠诚谨慎,自己功劳虽高,内心却更加谦卑。岁时节令向朝廷进献物品时,他一定要亲自查看验视。

阅读理解审题技巧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阅读理解如何探究文章实质。

1、抓住关键词语。文章的关键词语,往往能强调某些意味,这些意味能表现出语言的形象感、情趣感、意蕴感、畅达感的特点。“形象感”突出表现语言所描绘的形象或动态;“情趣感”突出表达文章包含的感情、趣味;“意蕴感”则侧重寄寓的深刻含义;“分寸感”则体现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畅达感”则突显词语在文章过渡间表现出来的连贯通畅。关键词语一般多为动词和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词语。而中考时常以此作为考点,要求分析其深层含义或作用等,答题时应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及文章中心主题来回答该词语的传情达意作用,不要就字词论字词。

2、抓住中心语句。中心语句一般包含:①段落中能概括段意的语句。②独立成段的语句③表明文章主题、中心的语句④段落之间的过渡句⑤反复咏叹的语句⑥议论、抒情的语句等。近年来中考也常以这类语句来考察,要求体会、理解其深层含义甚至点评语句,答题时应注意不要单纯肤浅地停留在语句的表面意思上,应联系文章的中心。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回答,且答题时应重点针对该语句的中心词来回答。

3、善于提炼中心。

提炼中心的方法有: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4.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归纳主题,切忌脱离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让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据。

4、体会修辞效果。

修辞效果的体会理解,必须结合语境,从准确、形象、感情色彩、气势的角度看,即看是不是准确形象、是不是感情色彩鲜明、是不是有气势。

篇10:《新唐书·杜甫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新唐书·杜甫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邑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续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 ti)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徙:调职

B.若令执先臣故事执:继承,发扬

C.少贫不自振振:奋起,振作

D.遁还,客巴西遁:逃走,逃逸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B.①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②作《师说》以贻之。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召入,而时白已醉;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是

A.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①伏惟天子哀怜之;②益骜放不自修。

C.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②白常侍帝。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邑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中,滞留在了长安。

B.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然而政治头脑过于简单,壮志终至成空。在宫中,李白竟“使高力士脱靴”,表现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后来他云游四方,还经常旁若无人的身穿宫廷的锦袍坐在船中。

C.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欲就功名事业、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侧面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思想。

D.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训,尝尝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2分)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2分)

(3)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迁徙)

小题2:D(A于是,就。B来。C语气词,难道。D①表转折,②表递进。)

小题3:C(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白常侍帝”只是说明李白经常在皇帝身边。)

小题4:B(表现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错。只是说明李白对权贵的不屑。)

小题5:(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大意1分,窃、怜1分(2)素、耻各一分。(3)被动句、宾语前置各一分。)

(1)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

(2)高力士向来高贵,认为这样做是耻辱,就挑出李白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

(3)(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所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

篇11:《新唐书·王涯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新唐书·王涯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王涯,字广津,其先本太原人,魏广阳侯冏之裔。祖祚,武后时谏罢万象神宫知名;开元时,以大理司直驰传决狱,所至仁平。父晃,历左补阙、温州刺史。

涯博学,工属文。往见梁肃,肃异其才,荐于陆贽。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初,会其甥皇甫湜以贤良方正对策异等,忤宰相,涯坐不避嫌,罢了学士,再贬虢州司马,徙为袁州刺史。宪宗思之,以兵部员外郎召,知制诰,再为翰林学士,累迁工部侍郎,封清源县男。

涯文有雅思,永贞、元和间,训诰温丽,多所稿定。帝以其孤进自树立,数访逮,以私居远,或召不时至,诏假光宅里官第,诸学士莫敢望。俄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坐循默不称职罢。再迁吏部侍郎。

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时吐蕃寇边,西北骚然,又略雅州,涯调兵拒之。上言:“蜀有两道直捣贼腹,一繇龙川清川以抵松州,一繇绵州威蕃栅抵栖鸡城,皆虏险要地。臣愿不爱金帛,使信臣持节与北虏约曰:‘能发兵深入者,杀某人,取某地,受某赏。’开怀以示之,所以要约谆熟异它日者,则匈奴之锐可出,西戎之力衰矣。”帝不报。

涯质状颀省,长上短下,动举详华。性啬俭,不畜妓妾,恶卜祝及它方伎。别墅有佳木流泉,居常书史自怡,使客贺若夷鼓琴娱宾。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然涯年过七十,嗜权固位,偷合训等,不能絜去就,以至覆宗。是时,十一族赀货悉为兵掠,而涯居永宁里,乃杨凭故第,财贮钜万,取之弥日不尽。家书多与秘府侔,前世名书画,尝以厚货钩致,或私以官,凿垣纳之,重复秘固,若不可窥者。至是为人破垣剔取奁轴金玉,而弃其书画于道。籍田宅入于官。

昭宗天复初,大赦,明涯、训之冤,追复爵位,官其后裔。

(节选自《新唐书·王涯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

B.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

C.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

D.文宗恶俗侈靡/诏涯惩革/涯条上其制/凡衣服室宇/使略如古/贵戚皆不便/谤讪嚣然/议遂格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即传车,古代驿站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所乘坐的车马。

B.宏辞,即博学宏词,科举的名目,是考选进士及第者的科目,考中后授予官职。

C.男,爵位名,中国古代设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男是第五等即最高等。

D.节,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涯学识广博,注意名节。永贞、元和年间的诏令,多是他起草或修改的,文思清丽,风格雅正。因为他不结党,深得皇帝信任,众学士无人能比。

B.王涯为相,循默不称职。他先后在宪宗、穆宗、文宗朝为官,宪宗在位时曾任宰相,因不发一言而被罢相。

C.王涯上疏,献制吐蕃之策。他担任东川节度使时,针对吐蕃对西北边境的严重威胁,曾建议朝廷以回纥牵制吐蕃,穆宗因为吝惜钱财,没有答复。

D.王涯雅好典籍、书画。他千方百计搜罗,家中书籍和内府相当,等到被诛,有人挖开墻壁,皆取其奁轴、金玉,弃书画于路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浯。(10分)

(l) 涯博学,工属文。往见梁肃,肃异其才,荐于陆贽。

(2)数访逮,以私居远,或召不时至,诏假光宅里官第,诸学士莫敢望。

参考答案:

4.D(理解文意,根据“涯条上其制”不可断开,排除B、C;根据“贵戚皆不便”不可断开,排除A。)

5.C(男,是第五等即最低等。)

6.C(“穆宗因为吝惜钱财,没有答复”表述有误,文中没有讲明穆宗为何没答复。)

7.(1)王涯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章。他去拜见梁肃,梁肃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将他推荐给陆贽。(“属”“异”“荐”各1分,大意2分。)

(2)皇上多次找他问话,因他家较远,有时不能按时应召,下诏书将光宅里国家的宅院借给他,众学士没人能比。(“数”“或”“假”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王涯字广津,他的祖先是太原人,是北魏广阳侯王的后代。他祖父王祚,武则天时以进谏不建万象神宫出名;开元年间,以大理司直身份坐传车断案子,所到之处都认为仁德和公正。他父亲王晃,担任左补阙、温州刺史。

王涯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章。他去拜见梁肃,梁肃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将他推荐给陆贽。他考中了进士,又通过了博学宏词考试,后调任蓝田县县尉。一段时间以后,升为左拾遗并任翰林学士,又升任起居舍人。元和初年,遇上他外甥皇甫考贤良方正科对策成绩优异,得罪了宰相,王涯因不避嫌疑,被罢免了学士,又贬为虢州司马,后改任袁州刺史。唐宪宗想念他,召回任兵部量外郎,又任知制诰,又再次担任翰林学士,多次升官后任工部侍郎,被封为清源县男爵。

王涯的文章构思高雅,永贞、元和年问,诏令温和华丽,多是他起草或修改的。皇帝因为他注意名节不结党,多次找他问话,因他家较远,有时不能按时应召,下诏书将光宅里国家的宅院借给他,众学士没人能比。不久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缄默无言而不称职被罢相。后又升任吏部侍郎。

唐穆宗登基,将他调出京城任剑南东川节度使。当时吐蕃侵犯边境,西北边境不得安宁,吐蕃又进犯雅州,王涯调兵抵御他们。上奏说:“蜀地有两条路直通吐蕃腹地,一条从龙川、清川抵达松州,一条从绵州、威蕃栅抵达栖鸡城,都是吐蕃险要的地方。我希望国家不惜钱财,派使臣出使和回纥约定:‘有能派兵深入吐蕃的,杀掉某人,占领某地方,就受相应赏赐。’用诚心打动他们,用条约反复宣告使他们熟知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回纥精兵可以出击,吐蕃的兵力就削弱了。”皇帝没有答复。

王涯身材瘦长,上身长下身短,动作安详有风度。生性吝啬俭朴,不养乐伎和小妾,讨厌巫师和别的术士。别墅中有好看的树和流动的泉水,在家时看经书史籍消遣,命门客贺若夷弹琴招待宾客。唐文宗讨厌风气奢侈,下诏命王涯惩治。王涯逐条写成制度上奏,衣裳房屋,要接近古制。达官贵人认为不好,齐声反对,事情就搁置了。但王涯年龄已过70岁,为贪图权力巩固地位,附和李训等人,不能和他们划清界线,因此被灭族。当时,11家的财产都被军队掳掠,王涯家在永宁里,是过去杨凭的住宅,家中财产无数,搬了一天还没搬完。家中书籍和内府相当,古代有名的字画,有过去用重金买来的,有用封官换来的,凿开墻壁藏着,层层掩盖隐蔽牢固,简直难以找到,到这时别人挖开墻壁取走金盒和玉轴,把字画扔在路上。田地房产被官府没收了。

唐昭宗天复初年,大赦天下,给王涯、李训平反,恢复了他们的封爵官职,任命他们的后代当了官。

《新唐书吕文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新唐书王潮传》的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王忠嗣传》阅读附答案

《旧五代史·冯道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韦丹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新唐书张文瓘传》阅读答案

新唐书浑瑊传阅读答案

《新唐书·裴耀卿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新唐书甄济传》阅读答案

新唐书王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新唐书王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新唐书王铎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11篇)】相关文章:

《新唐书李石传》阅读题及答案2023-12-06

《新唐书·侯君集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2022-09-23

《新唐书列传文艺上王勃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2024-01-22

《新唐书苏瑰传》原文答案及译文2023-06-26

欧阳询观碑文言文翻译2022-08-16

《新唐书崔邠传》原文翻译赏析2023-05-14

唐中宗李显的悲情人生故事2023-06-02

徐文贞宽厚文言文翻译2024-04-08

《明史王文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2-04-30

长孙无忌,字辅机。性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