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外戚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

时间:2023-11-29 07:24:29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史记·外戚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精选8篇)由网友“alice238”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史记·外戚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史记·外戚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

篇1:《史记·外戚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

《史记·外戚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欲如赵近家  如:到……去 B.比灵文园法  比:比较

C.为人所略卖  略:用策略D.识其县名及姓识:懂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

B.家贫,为人所略卖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C.其家不知其处从其家之长安

D.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7.对下列省略句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而(刘武)又徙梁,是为梁孝王B.又复问(少君)何以为验

C.合葬(于)霸陵D.乃厚赐(侍御)田宅金钱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姬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接连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C.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D.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少时曾多次被转卖,后来又入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不料山崖崩塌,睡在山崖下边的人只有少君脱险,其余都被压死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对 曰 姊 去 我 西 时 与 我 决 于 传 舍 中 丐 沐 沐 我 请 食 饭 我乃 去 于 是 窦 后 持 之 而泣 泣涕 交 横 下 侍 御 左 右 皆 伏 地 泣 助 皇 后 悲 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

②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参考答案:

5、A(B.比:比照。C.略:通“掠”,劫掠。D.识:记得。)

6、C(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指代“少君的”。A.以:介词,凭借;介词,把。B.为:介词,表被动;介词,替,给。D.于:介词,对,向;介词,在。)

7、D。

【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D项省略的应为“少君”。】

8、B。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中,“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由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接连病死”错。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

9、(1)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2)①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

②又曾跟姐姐一起采桑,从树上掉下来,用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经历。

【 本小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D。①“涕”1分、“相” 1分,句意1分;②“常”通假“尝”1分,“以”后需要补充宾语1分,句意1分。】

附参考译文:

窦太后,赵国清河观津人。吕太后的时候,窦姬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选入宫中服侍太后。后来太后把一批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诸侯王,每王五人,窦姬就在这批宫女之中。窦姬家在清河,想到赵国离家较近,就请求那个主管遣送的宦官:“一定把我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

名册上奏,诏令说可以,应该启程了。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到了代国,代王偏偏只宠爱窦姬,生下女儿叫嫖,后来又生了两个男孩。代王王后生了四个男孩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等到代王立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子也接连病死。孝文帝即位几个月之后,公卿大臣请求立太子,窦姬的长子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女儿刘嫖为长公主。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都按灵文园的做法。

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被人掠去后出卖,他家中不知他被卖在何处。又转卖了十几家,卖到宜阳。他为主人进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山崖崩塌,把睡在下边的人全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没有被压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断定他几天之内要被封侯,于是就从主人家去了长安。听说窦皇后是刚被封立的,她的家乡在观津,姓窦氏。广国离家时年龄虽小,也还知道县名和自家的姓,又曾跟姐姐一起采桑,从树上掉下来,把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经历。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文帝,广国即被召见,问他,他详细说明了情况,果然不错。又问他还能用什么来验证,他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和我在驿站宿舍里诀别,姐姐讨来米汁给我洗头,又要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才离去。”于是窦后就拉住弟弟痛哭起来,涕泪纵横流下。左右侍从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为皇后助哀。于是赏赐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钱,又分封与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

窦太后爱好黄帝和老子的学说,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窦氏子弟都不得不读《黄帝》和《老子》,尊奉黄老学术。窦太后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与文帝合葬在霸陵。

篇2:《史记陈丞相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篇3:《史记陈丞相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

1.下列句子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决狱:判决诉讼。

B.居顷之 顷之:不久。

C.陛下不知其驽下 驽下:才能低下。

D.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

亲附:亲近和依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愿以右丞相让勃

B.卒诛诸吕丞相陈平卒

C.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乃谢病

D.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不知其任邪

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陈平“多谋”与“能干”的一项是()

①君独不素教我对 ②陈平伪听之 ③怪平病,问之 ④立孝文皇帝 ⑤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 ⑥陈平专为一丞相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很有才能,对丞相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十分清楚明了,回答皇帝的询问也有条有理,非常得体。

B.太尉周勃缺少治理天下的才干,但他既勇敢又正直,发现自己缺乏才干时,能主动让贤。

C.孝文帝初立,用人未能惟才是举,对丞相的职责也不甚了了。但不固执己见,能对陈平的见解作出肯定的判断。

D.陈平明知周勃缺少才干,却故意装病,把周勃推到前台,让他出尽洋相,事后还讥笑他。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

(2)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

参考答案:

1.D 使……亲近和依附。

2.C .A率领,把;B最后,死;D他们,自己。

3.C .①周勃语;③孝文帝之疑;⑥陈平的升迁。

4.D 非有意作弄。

5.(1)孝文帝已越来越明白和熟悉国家的.事情。

(2)再说皇帝假如问长安城中盗贼的数量,难道你想胡乱回答吗?

【参考译文】

吕太后私下封了姓吕的人为王,陈平装作听从。等到吕太后死了,陈平就和太尉周勃合谋,最终灭杀了那些吕姓诸侯王,拥立了孝文帝,这些都是由陈平出的计谋。孝文帝即位后,认为太尉周勃亲自率领军队灭杀了吕氏,功劳大;陈平就想把高的地位让给周勃,于是托病自请退职。孝文帝刚即位,对陈平生病感到奇怪,就问陈平。陈平说:“高祖在位的时候,周勃的功劳不如我陈平。等到灭杀吕氏时,我的功劳就比不上周勃,我希望把右丞相的位置让给周勃。”于是孝文帝就让绛侯周勃为右丞相,位置排列第一;陈平调职任左丞相,位置排在第二。赏给陈平黄金千斤,增加三千户的封地。过了不久,孝文帝已经越来越明了和熟悉国家大事,上朝后问右丞相周勃说:“天下每年判决的诉讼案件有多少呀?”周勃认错说:“不知道。”又问:“天下每年金钱和粮食的进出有多少呀?”周勃又认错说不知道,流出的冷汗沾住了脊背,很惭愧回答不出。于是孝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有主管的人在。”皇上说:“主管的是谁?”陈平说:“您假如问审判的案件,可以询问廷尉;问金钱和粮食,可询问治粟内史。”孝文帝说:“假如事情都归主管的官管,那么您管什么呢?”陈平谢罪后说:“管大臣。您不知道我才能低下,让我当宰相。作为宰相,对上应辅佐天子理顺阴阳,应对四时;对下应为万物生长提供条件,对外负责镇守边疆安抚诸侯,对内让百姓亲近和依附朝廷,让属下的官员一个个在职位上担当起职责。”孝文帝称赞他说得好。右丞相非常惭愧,出来后责怪陈平说:“你平常为什么偏偏不教我怎样回答呢?”陈平笑着说:“你占了那个位置,却不知道要承担的职责吗?再说皇帝假如问长安城中盗贼的数量,难道你想胡乱回答吗?”于是周勃知道自己的才能远远不如陈平。过了不久,周勃推托有病请求免除自己的相位,由陈平一个人当丞相。孝文帝即帝位的第二年,丞相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

篇4: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误置其籍代伍中藉:登记

B.比灵文园法比:比照

C.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更:更加

D.识其县名及姓识:懂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

B.家贫,为人所略卖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C.识其县名及姓从其家之长安

D.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小题3】下面各组内容,都能体现窦后“孝悌”品格的是(3分)

①“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②代王独幸窦姬③欲如赵近家④丐沐沐我 ⑤请食饭我 ⑥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姬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C.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都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D.窦皇后进宫之前,家道艰难,曾带幼弟上山采桑,其弟跌伤,与弟诀别于驿站宿舍,讨来米汁给幼弟洗头,又要来食物给幼弟充饥,然后才离去。

【小题5】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4分)

译:

②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4分)

译:

③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2分)

译:

答案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B(A.藉:名册。C.更:接连。D.识:记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B级。

【小题2】试题分析:C(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指代“少君的”。A.以:介词,凭借;介词,把。B.为:介词,表被动;介词,替,给。D.于:介词,对,向;介词,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小题3】试题分析:D (②窦姬受到代王的专宠,⑥窦后信奉黄老学说,都不属孝悌品格。)

【小题4】试题分析:C (C项中,“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由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都病死”错。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小题5】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涕”1分、“相” 1分,“乃’1分,句意1分。(2)这个句子中“明年”1分,“已而”1分,“是”1分,句意1分。(3)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为……所”1分,“略”1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译文:

窦太后,赵国清河观津人。吕太后的时候,窦姬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选入宫中服侍太后。后来太后把一批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诸侯王,每王五人,窦姬就在这批宫女之中。窦姬家在清河,想到赵国离家较近,就请求那个主管遣送的宦官:“一定把我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

名册上奏,诏令说可以,应该启程了。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到了代国,代王偏偏只宠爱窦姬,生下女儿叫嫖,后来又生了两个男孩。代王王后生了四个男孩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等到代王立为皇帝,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子也接连病死。孝文帝即位几个月之后,公卿大臣请求立太子,窦姬的长子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女儿刘嫖为长公主。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都按灵文园的做法。

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被人掠去后出卖。他家中不知他被卖在何处。又转卖了十几家,卖到宜阳。他为主人进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山崖崩塌,把睡在下边的人全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没有被压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断定他几天之内要被封侯,于是就从主人家去了长安。听说窦皇后是刚被封立的,她的家乡在观津,姓窦氏。广国离家时年龄虽小,也还知道县名和自家的姓,又曾跟姐姐一起采桑,从树上掉下来,把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经历。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文帝,广国即被召见,问他,他详细说明了情况,果然不错。又问他还能用什么来验证,他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和我在驿站宿舍里诀别,姐姐讨来米汁给我洗头,又要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才离去。”于是窦后就拉住弟弟痛哭起来,涕泪纵横流下。左右侍从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为皇后助哀。于是赏赐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钱,又分封与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

窦太后爱好黄帝和老子的学说,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窦氏子弟都不得不读《黄帝》和《老子》,尊奉黄老学术。窦太后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与文帝合葬在霸陵。

篇5:《史记·世家第二十七》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史记·世家第二十七》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

归,复置太尉官。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亚夫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

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居无何,亚夫子为父买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予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初,吏捕亚夫,亚夫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太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选自《史记·世家第二十七》,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引:退避

B.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却 却:隔阂

C.常与太后言亚夫之短 短:说人坏话

D.景帝欲侯之以劝后 劝:勉励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愿以梁委之 斧斤以时入山林

B.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今君乃亡赵走燕

C.亚夫子为父买甲盾五百被可以葬者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D.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

B.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

C.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

D.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3分)

(2)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3分)

(3)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4分)

参考答案

6.C 7.C 8.B

9.(1)梁王天天派使者请求太尉支援,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前往。

评分建议:共3分。“使使”、“守便宜”及语句通顺各1分。

(2)后来吴军冲向汉军营垒的东南角,而太尉却派人防备西北角。

评分建议:共3分。“奔壁”、“陬”及语句通顺各1分。

(3)他们背叛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们为侯,那么怎么去责备不奉守节义的人臣呢?

评分建议:共4分。“侯之”、“责”、定语后置句式及语句通顺各1分。

参考译文

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叛乱。周亚夫由中尉升任太尉,领兵进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这个意见。

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援救。而太尉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随即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由弓高侯等人率领去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士兵饥饿,屡次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也不出来。夜里,汉军营中受惊,军内互相攻击扰乱,甚至闹到了太尉的营帐之下。太尉却始终静卧不起。时间不久,就恢复了安定。后来吴军朝汉军军营东南角奔来,太尉让人们注意防备西北。接着吴国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但不能攻入。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吴王濞抛弃了他的大军,与几千名精壮士卒逃跑,逃到江南丹徒自保。汉兵于是乘胜追击,完全俘虏了叛军,并使他们投降,又悬赏千金买吴王之头。过了一个多月,就有越人斩了吴王的头来报告。双方攻守一共只有三个月,吴、楚叛乱就被打败平定了。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可是由于这次平叛。梁孝王却和太尉有了仇怨。

周亚夫回朝后,朝廷重新设置了太尉官,周亚夫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争辩,也未能劝阻。景帝从此就疏远了他。而梁孝王每次进京朝见,常常跟太后讲条侯周亚夫的短处。

有一天,窦太后说:“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了。”景帝说:“这件事需要和丞相商议一下。”景帝就与丞相商议,周亚夫说:“当初高皇帝规定‘不是刘氏家族的人不能封王,不是能功的人不能封侯,谁不遵守这个规定,天下人共同攻击他’。如今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没有立功,封他为侯是违背规约的。”景帝听了默默无言,只好作罢。

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来的人。丞相周亚夫说:“那几个人背叛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们为侯,那还怎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于是把唯徐卢等人全都封为列侯。周亚夫因而称病退居在家中。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

过了不久,条侯的儿子从专做后家用品的工官那里给父亲买了五百件殉葬用的`盔甲盾牌。搬运的雇工很受累,可是不给钱。雇工们知道他偷买天子用的器物,一怒就上告周亚夫的儿子要反叛,事情自然牵连到条侯。雇工的上书呈报给景帝,景帝交给官吏查办。官吏按文书上内容一一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景帝责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并下令把周亚夫交到廷尉那里去。廷尉责问说:“您是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狱吏说:“您纵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狱吏逼迫越来越加紧。起初,狱吏逮捕条侯的时候,条侯想自杀,夫人制止了他。因此没能死,接着就进了廷尉的监狱。周亚夫于是五天不吃饭,吐血而死。他的封地被撤除。

太史公说:周亚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即使司马穰苴(jū,居)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后以穷途因窘而告终,真令人悲伤啊!

篇6:《史记·萧相国世家》阅读练习及其答案解析附译文

《史记·萧相国世家》阅读练习及其答案解析(附译文)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 “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於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龠①,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注】①比喻事情的关键

1.下列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何具得秦图书也 具:完整地

B.上必益信君 益 :有利地 益:更加地。

C.录录未有奇节 录录 :平庸,无所作为

D.而何之勋烂焉 烂:光辉灿烂

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C.且诸君独以身随我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因民之疾秦法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A项,因为 B项,表顺承/表假设。C项,况且/尚且。D项,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性/的。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当高祖还是贫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就利用自己的职权保护他,并送给他五个大钱当作去咸阳的路费。

B.汉王二年,萧何留守关中时表现突出,深得刘邦信任,因此,刘邦把关中的所有事务专门委托给了萧何。

C.楚汉两军对峙,刘邦多次派人慰问萧何。萧何采纳了鲍生的提议,消除了刘邦对他的怀疑。

D.司马迁认为,萧何跟随刘邦之后,能够了解民意,顺应民意,顺应时代要求,功勋卓著,可以和闳夭、散宜生等人相比了。

( A 去咸阳时,刘邦已经是吏员,不是百姓了。)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4分)

译文:

(2)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5分)

译文:

(1)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可是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

(2)萧何购置土地房屋一定选择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不修建围墙。他说:“后代子孙贤德,会学习我的俭朴;如果不贤不能,(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所侵夺。

参考译文:

萧相国何是沛县丰邑人。因为他通晓律令,执法公平,没有别人能比得上,所以被任命为沛县的主吏掾。高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萧何屡次利用自己县吏的职权保护他。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助。高祖以吏员的身份去咸阳服徭役,(临行时)县吏们都奉送三个大钱,只有萧何送了五个大钱。

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这件事的详情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

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通过水路和陆路转运军粮,供应前方的军队。汉王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汉王因此把关中的事务专门委托给萧何。

汉王三年,汉王与项羽两支军队在京索之间对峙,汉王多次派遣使者到关中去慰劳丞相。鲍生对丞相说:“君王在外,风餐露宿,却屡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起了怀疑您的心思。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大为高兴。

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

萧何购置土地房屋一定选择贫穷僻远的地方,营造宅第也从来不修建围墙。他说道:“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可以从中学我的俭朴;如果不贤无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

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为文终侯。

萧何的后嗣有四世因为犯罪而失掉爵位,绝封;但天子总是又寻找萧何的后代,重新封为酂侯,其他功臣无人能与他相比。

太史公说:萧相国在秦朝的时候是一个文牍小吏,平平庸庸,无所作为,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等到大汉兴起,他(追随高祖,)依靠日月余光的照耀,(才名显天下。)萧何谨慎地守护关中这一根本重地,利用民众痛恨秦朝严刑苛法,顺应时代的潮流,与百姓们一起更新政治。淮阴侯韩信及黥布等人都被诛杀,而萧何的功勋光辉灿烂。他位居群臣之首,声名流传后世,可以同周朝的闳夭、散宜生等争光比美了。

篇7:《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及译文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及译文)

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日:“楚兵剩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昊、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卯。归,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景帝由此疏之。而粱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后条侯子坐买官器,事连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延尉。延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A.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

B.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清救/太尉不肯往

C.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清救太尉/不肯雀

D.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教太尉/不肯往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尉,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

B.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后裔,从唐中期开始,就与中原征战不休,也是后人诗句中的“胡虏”所指。

C.官器,指皇家专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许或赏赐不得使用。比如定窑、景德镇官窑等,就是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窑”,烧制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个种类:

D.史公,即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文中史公为司马迁,他继任父职,写出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亚夫治军严格,赢得赏识。文帝曾到细柳营慰劳军队,见到周亚夫的部队戒备森严,纪律严明,称赞他是“真将军”。临终叮嘱太子,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

B.周亚夫谋事有方,贯彻有力。吴、楚叛乱,周亚夫事先与皇帝制定以梁国吸引敌兵、断敌粮道的战术,后虽梁孝王求救、景帝诏令救梁,仍不改战术而最终平乱。

C.周亚夫固执己见,不知恭顺。在废弃太子、匈奴王徐卢封侯事上他未与景帝保一致,加上梁孝王向太后进言,使其逐渐失去景帝的`信重,后来被免丞相职务。

D.周亚夫性情刚直,宁折不弯。景帝怀疑他谋反,指使吏卒逼迫,周亚夫不服,最终绝食而死。史家肯定其用兵才能,而对他因性格弱点导致穷途困窘表示了惋惜。

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

(2)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答案:

4.A(注意各句主语、谓语相关内容的变化。)

5.B(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就有匈奴与中原征战不休的记载。比如学生可以从司马迁、苏武牧羊等故事推知汉朝时中原与匈奴就已经征战不休了(考查学生的课内外知识和思维的延展能力)。

6. D(“景帝怀疑他谋反”及“指使吏卒”属臆想,原文无据。)

7.(1)文帝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诏”“其子最贤者”“荫”“续”,每处1分,句意1分。)

(2)那个人(或:他)背叛了他的(或:自己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或:要求)不守节操的臣子呢?(“彼”“侯”“何以”“人臣不守节者”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绛侯周勃死了,文帝感念他的功劳,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周亚夫驻扎在细柳营防备匈奴。皇帝亲自到细柳营慰劳军队,天子的前导到达军营,不能进入。前导说:“天子就要到了!”军门都尉说:“我们将军命令说:‘在军中只能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入。于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节给将军下诏令,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别人怎么能够去侵犯他呢。”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可以担当领兵重任的。”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国叛乱。景帝任周亚夫为太尉,向东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了这个意见。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孝王向太尉周亚夫请求救援。而太尉周亚夫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屡次想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也不出来应战。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由这次平叛开始,梁孝王和太尉有了嫌隙。周亚夫回朝后,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后来,景帝废了栗太子,丞相周亚夫极力为此事争辩,景帝因此就疏远了他。而梁孝王每次进京朝见,常常跟太后讲条侯周亚夫的短处。匈奴王徐卢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为侯爵。丞相周亚夫说:“那个人(或:他)背叛了他的(或:自己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周亚夫因而称病退居家中,景帝中元三年,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后来条侯的儿子因偷买天子用的器物而获罪,事情牵连到条侯。文书呈报给景帝以后,景帝交给官吏查办。官吏按文书上内容逐条责问条侯,条侯拒不回答。景帝责骂他说:“我不任用你了。”并下令把周亚夫交到廷尉那里去。廷尉责问说:“您是想造反吗?”周亚夫说:“我所买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么说是要造反呢?”狱吏说:“您纵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狱吏逼迫越来越加紧,于是周亚夫五天不吃饭,吐血而死。太史公说:周亚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司马穰苴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终导致穷途因窘。真令人悲伤啊!

篇8:《史记·外戚世家》阅读原文

《史记·外戚世家》阅读原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窦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帝与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窦太后后孝景帝六岁(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欲如赵近家 如:到去

B.比灵文园法 比:比较

C.为人所略卖 略:用策略

D.识其县名及姓 识:懂得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 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

B.家贫,为人所略卖 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

C.其家不知其处 从其家之长安

D.窦皇后言之于文帝 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13.对下列省略句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已而(刘武)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B.又复问(少君)何以为验

C.合葬(于)霸陵

D.乃厚赐(侍御)田宅金钱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窦姬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接连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C.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D.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少时曾多次被转卖,后来又入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不料山崖崩塌,睡在山崖下边的人只有少君脱险,其余都被压死了。

1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对 曰 姊 去 我 西 时 与 我 决 于 传 舍 中 丐 沐 沐 我 请 食 饭 我 乃 去 于是窦 后 持 之 而 泣 泣 涕 交 横 下 侍 御左 右 皆 伏 地 泣 助 皇 后 悲 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3分)

②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3分)

外戚世家序原文集注释

文言文史记精彩节选及解析

后汉书励志的句子

《史记》选读读书笔记

咏史,咏史罗隐,咏史的意思,咏史赏析

史记选读教案(七年级教案设计)

诗经国风 关雎 诵读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唐诗原文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苏武传教学设计

《史记·外戚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
《《史记·外戚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史记·外戚世家》阅读答案及译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卫子夫经典语句2022-05-06

文帝议佐百姓诏原文及赏析2022-07-06

史记穰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05-18

诗经关雎的意思介绍和注释2023-10-12

汉代儒学 说课稿2023-06-22

苏武传教学反思2023-10-10

孟子二章教案2022-05-24

《旧唐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2022-10-25

关雎诗经2022-10-10

诵读《诗经》个人观后感300字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