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2-06-16 05:33:39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论文(共30篇)由网友“陌筝漠峥”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论文

篇1:新课改下作文教学探讨论文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幼儿师范的学生都是初中升学上来的,众所周知,他们的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所以作文对于他们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课改不断的深入,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学素养,因此改善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幼儿师范;作文教学

幼儿师范生都是初中升学上来的,众所周知,他们的底子薄,学习兴趣不浓,所以作文对于他们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课改不断的深入,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文学素养,因此抓好语文作文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总结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提高作文教学的互动性

幼儿师范学校的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瓶颈,教学模式老化,不能与时俱进,加之学生底子薄,使得学生倍感作文的难度,其实是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写作技巧和教学的引领作用,忽略了作文是学生在写,所以一定要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不应该是按照老师的套路去写,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激发的写作兴趣,唤醒他们记忆,幼儿师范的学生并不是胸无点墨,只是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情感,没有写出灵性和血肉,所以新课改下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打破教师“一言堂”,激发学生围绕作文主题说想法和写作思路,要发掘他们写出有思想和灵性的好文章。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是我们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在制定作文题目和范围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阅历以及知识储备,作文题目一定要和他们的心灵有撞击,才能使得他们才思泉涌,才能激发他们的灵感,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学生看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一定会有话可说,比如我曾经让他们围绕“珍惜生命”进行过写作,这个话题立刻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激烈的讨论,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对自己的看法和一些事例侃侃而谈,落笔之时自然妙笔生花。把学生放在课堂正中央的作文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所以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第一要务,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一剂良药,激发学生提升写作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当主题命好之后,可以围绕主题用多媒体拓展思路,写《春》前,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先赏春,南北方的春景可以让他们赏心悦目;有些半命题作文可以搞座谈会、讨论会,然后再写作;学校搞野外素质拓展活动之后就可以随机让他们写作文,这些方法都可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在批阅和讲评的时候用些小技巧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写作欲望,比如:在批注的时候用一些激励语言,棒棒的、verygood、妙笔生花等等;也可以适时画上简单的简笔画,画出他们喜欢的图案。亦可以在讲评的时候读读他们的作品,和大家共同赏析。我们还可以在班级搞作文比赛,可以把学生的作文推介给一些教辅类期刊和报纸公开发表等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能高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引领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幼儿师范的学生写作,需要有深度和广度,这就需要学生有广博的知识,老师就要引领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增加他们的阅读的广度,然后多多积累,快速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避免在作文中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没有思想,缺乏新意。幼儿师范的课程没有高中那么紧张,课业负担不太重,所以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饱览群书,苦读诗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另外,我们在引领学生增加阅读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善于观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积累有用的素材。我们教师要做到的是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引导学生领悟写作的真谛,也可以在阅读教学后进行一些小练笔,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的领悟通过妙笔灵活的展现在自己的作文中。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好的文学作品给学生,并且要求他们积累一些精美的语言、精彩的片段、名言警句。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广为流传的歌曲、诗歌……阅读量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深厚,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四、作文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我们都知道,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学生在写作中一定要唤醒他们的记忆,要把写作和他们的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了解作文要想写好,一定要做到在内容上生活化,要表达真实的情感,要有感而发,在想象上要做到丰富化,生活应该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而发,真情流露,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的运用

要想写好作文,写作技巧是不可小觑的。我们教师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比如,阅读课文中开头有新意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开头的重要性,要在开篇就吸引阅读者的眼球。再如有一个漂亮的总结,如画龙点睛,为整篇文章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可以为整篇加分。再如恰到好处的写作手法的运用也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要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领略写作手法的精妙,然后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写作。总而言之,作文教学在幼儿师范的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下,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应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素材,并且传授学生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篇2: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论文

一、启发学生的观察技巧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关于景、人、物的写作内容还是不少的,传统的教学主要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布置,然后学生们就分头去行动了,教师只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考查,而不对学生的作文过程进行考核,所以,使得学生的观察效果大相径庭,并没有达到作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对于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切忌盲目布置写作。在准备过程中,我们主要的是强调学生们在观察上的技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同,新课程要求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在此,我们可以通过分组的方法来布置任务,让小组进行汇报,并形成观察的结果;同时,也可以利用各个小组的成果来展示观察事物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充分的丰富学生们对于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技巧,以便于其能够从多个角度来观察事物,从而完成作文教学的准备工作。

二、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积累

语文积累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也在进行,比如优美文章阅读,优美词藻积累等等。但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我们进行的是单个精英教育,所以,在进行美文积累时主要也是采用单独进行的形式,即教师在布置任务或建议学生做任务时,学生们大多是单个进行的,没有进行合作式和汇报式教学任务布置。在新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在布置日常积累时,除了按照传统的方式布置日常积累外,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汇报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不定期的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美文的欣赏和积累交流。也可以通过小组汇报的方式,定期的在班里利用课堂来展示各个个人或小组的优秀成果,来像其他小组和同学来展示。这样就可以使每个学生、每个小组的学生的积累,变成全体学生的积累,从而使全班的语文写作水平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新课程背景中,对于语文教学考查部分关于阅读的内容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传统的教学,为了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量,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通过课程标准和媒体来帮助学生们一起来阅读,并提供一定的阅读书目,以便于学生们阅读水平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这就像外语学习一样,一个学生接触一门新的语言,要想达到写作的要求,必须首先通过大量的阅读,给自己积累一定的词汇和句型,从而为写作做好准备。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对学生们的阅读进行指导;同时,也要对学生们的阅读提供一些好的阅读技巧,比如美文的模仿、结构的模仿以及文章效果的模仿等等,这些都可以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标准。

四、初步联系写随笔

练习写随笔是一种极好的作文训练。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求学生进行随笔训练,但大多停留在日记和读后感上,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大多数的日记和读后感都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结果随笔不但没有成为学生练习写作的极好手段,反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生不得不做的累赘,成为鸡肋,使学生和教师都不高兴。在新的课程改革下,随笔教学不在是学生和教师的累赘,而是成为了教师指导学生们练习写作的一个极好的方案。所以,我们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手段,为教学服务。在进行随笔练习时,教师一定要跳出传统教学的瓶颈,把快速阅读、阅读技巧与随笔结合起来,使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在积累阶段有一个很快的提高。

五、练习读后感写作

传统的读后感写作也和日记一样,只是一种文体教学或是一种作业任务,结果对于学生来说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尤其是传统的教学没有把握住读后感的妙处,为训练学生的写作而服务。这是很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思的。在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读后感写作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新课程背景在语文考查上要求加大阅读和写作的量的考查,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加大对学生进行读与写的训练。比如,我们在进行课文或范文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说出来,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写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双重的效果。

六、真正的大作文练习

根据以上的练习,我们这时候才进入到写作训练的时候,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只是根据课本的要求,进行写作讲解,并给予一定的范文,然后再对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这样下来之后,模仿能力高的学生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而对于模仿能力低的同学来说则相对较差,这使得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建议,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多多加入书信或电子邮件练习,主张学生与教师通过书信文字的方式来沟通,并定期的要求某个学生以“学生心里话”的形式来和教师沟通,这样,比起传统的写作来,可以使学生们自主表达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其自由表达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等等。而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也要不断的改进自己,通过新的方法的训练,使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同时发展,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们写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篇3:新课程下作文教学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没有离开学生主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语文知识。正是此种理解下,我把教师指导学生习作分为三部分:

1.大量的阅读、生动的生活实践和经验是作文的前提

阅读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就有“《文选》烂,秀才半”,“能读千赋则善赋”之说,形象地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从而道出了教会学生阅读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何等重要。

基于此种认识,我组织学生订阅了《小学生导读》、《少年博览》等,还组织学生从家中带来图书,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这样就有书可读,可以在读书中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的内涵。我还组织学生定期把自己读到的优美文章介绍给全班同学。同学们在阅读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学生作文的前提。

同时,我还注意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留心周围的一切。因为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在写作者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没有社会生活作基础,写作就失去了源头。让学生学会作文,一定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写作的源泉。

在课间,有时我与学生一同游戏,让学生注意观察同学们的表现,注意体会自己的心情:有时和学生一起,在学校的曲桥上走走,在湖心的亭子上坐坐,让学生感受那份自然、宁静、惬意。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操场边上大树的干、枝、叶的特点,让他们拍拍树干,说一说手上的感觉,说一说听到的声音,学生觉得十分有趣,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我力争让学生的认识语言化,这既是对学生思想、认识的整理过程也是提升的过程。

接着,我让学生把观察和描写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写一个片段,写的过程又促进了他们观察、思维的深入,培养学生一种“穿透”生活、“钻探”生活的本领,去发现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美。如:一次我和同学们欣赏了学校的湖心亭之后,有位学生就写出了这样生动的文字:这亭子建在湖的中心,亭子的北边有曲桥与岸相连。夏天里,我时常看到有三三两两的同学漫步在曲桥上,有时兴奋地指点着水,有时兴奋地指点着岸边的垂柳,那份惬意就别提了。

2.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入到题目设定的生活情境中去,指导学生布局谋篇、连缀成文

因为学生的经历和生活情景对于学生更具有主导性作用。只有学生熟悉生活、跟踪生活、深入生活,才能获得写作的源泉。(前文已作具体论述)因此我设计的作文训练题目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一看到题目,就会不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这样学生作文的激情有了,同时内容也有了。作起文来也就容易多了,甚至可能是一种需求。

如:春节后开学,我让学生写一写《我家过除夕》、《元宵节的晚上》等,并且我提前指导:下午放学后,你是不是已经向往着元宵节,你的心是不是已经沉浸在元宵节之中了?你走在路上,在大街上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回到家,你的父母做的什么饭?还做了哪些准备,搞了哪些活动?再后来,天黑下来了,又发生了什么事?……,这样通过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体会。

有些时候,我放开手,让学生白拟题目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当然也写得更好。“

做命题作文时,我时常让全班学生针对题目发表议论,回忆生活,谈论感受,把他们带入到题目设定的具体生活环境中去。如有一次写作文《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如果直接让学生写,许多学生的生活经验处于沉睡状态而难以被唤醒,这样学生的经验就是存在也并不能为他利用。甚至会有学生说,这个题目有什么写头,没有意思透了。我当然不责怪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让大家认识认识他(她)。”“你的爸爸是那么有趣的一个人,你却不愿意介绍给大家多么可惜。”教师这些具有启发性、鼓动性的话,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候一定会有学生勇敢地站出来,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位学生的介绍也一定会启发其他同学的回忆,唤起他们与爸爸、妈妈朝夕相处的情景,慢慢地就会有许多学生愿意说。在大家的相互激励相互启发下,写起来也就有话说了。我把这一环节作为指导学生作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次效果都很好。

3.鼓励学生勤于动笔,参与修改

古谚日:“读十篇不如做一篇。”我让学生在读书中形成认识的同时,也注重让学生勤写多练,方可熟能生巧。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学生抄写了作文交给教师,教师批改后再发给学生,学生能读一读,体会体会教师的用心就不错了,这样做学生所能收到的效益是微乎其微的。

我通常采取的做法是这样的:我把学生的作文批改完以后,挑选出优秀和问题突出的习作,让学生在班级里读,大家评议。学生听过以后都纷纷发表意见,谈自己的看法,指出作文何处可以作何修改。这是我们作文课最生动、活跃的时候,同学们都争执得面红耳赤。我一次又一次感到,学生中存在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有着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充满了天真的智慧,关键是教师如何放手点拨、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进行品评,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够好,为什么?都清清楚楚了。我再让学牛重写,学生的这次重写决不是小的修修补补,而是大刀阔斧,甚至是另起炉灶。学生通过品评、修改和重写,不论是对所写内容的休会还是对作文形式方而的认识都深刻很多,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让学生勤动手、勤动笔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开动脑筋,多思、多想、多悟。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引自《论语・为政》)苏轼说:“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只有边读、边写、边思考、边琢磨,才能领悟到写作规律的真谛,将写作的方法技巧化为己有,达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地步,进入写作领域中自然、娴熟和无技巧的最高境界。

[新课程下作文教学]

篇4: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研究论文

一、要想使作文教学走出传统教学的怪圈,就必须还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更新观念,构建多元化作文教学模式,多方位调动

1.弘扬写作个性,提高创新能力

诚然,由于学生的阅读视野、生活经历等的不同,对生活的感悟也各异,在文章中表现的思想、认识也千差万别。再者,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应看到这些个性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张扬每位学生的写作个性。切忌作文指导遵循一个模式,一条套路,学生的文章千人一腔,千篇 一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倡作文个性化,指导学生在作文题目、作文内容、作文选材、结构形式、语言等方面注意突出个性,尽情绘我所见、写我所闻、抒我所感。对于个性鲜明、有创新的文章,一经发现,就要倍加赞赏,多加鼓励,激发他的创新意识。只要倡导教学个性化,就必然会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2.构建多元化作文模式

(1)训练方式多元化多元化训练方式是指教学中克服单一模式,把作文教学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可围绕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话题、材料写作,可就某个现象拟题写作。也可把作文教学与演讲,辩论、课堂讨论、学习感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以上学习活动之前或之后,以作文的形式把活动时的感悟与理解或想法写出来。长期训练,就会避免学生作文时假、大、空现象的出现。

(2)批改方法多元化作文批改要改变“我写你改”的旧观念。传统的教学只把作文批改当作是老师的事,殊不知,老师背着学生改作文,费力不讨好,对提高作文水平收效不大。而真正的修改过程则是学习写作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懂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师生应合作尝试采用多种批改方式,比如可采用自我批改法、同伴批改法、小组批改法、教师批改法等方式。具体做法是好中差学生四人分成一组,先自批,再互批,再由小组长批,最后交老师处批阅。披阅时要明确要求,首先改语言:看有无错字、病句,标点是否准确,语句是否流畅。其次改内容:看选材、看中心。再次改结构,看开头结尾、看详略、看过渡衔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3)评价手段多元化写作中,学生的信心很重要,而评价方式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信心。我们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手段,不能只写一些模棱两可、冷冰冰的评语和一个不能说明问题的分数。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手段,从多方位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看到问题与进步,因为再差的作文也有优点,再好的作文也有瑕疵。我们可以尝试用整篇评价与局部评价结合,分数评价与等级评价并用的方法。多元的评价真正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

二、结语

总之,作文教学的出路,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就是要求学生去感悟生活,就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观念,传统的教法。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会把写作当成一件愉快的事。

篇5: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实施论文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实施论文

新课标要求学生主要的写作方向是记叙文、议论文,而这些文体往往需要大量的素材。如记叙文中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某种素材进行拓展,议论文中需要引用某些素材来证明论点。而素材的摄取前提条件之一是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首先,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记叙文、议论文进行讲解。可以选择近年的中高考作文,其中有大量的好素材。其次,在讲解典型文章后选择几个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生活。例如,笔者在讲授完朱自清的《春》之后,就结合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布置了一篇和季节相关的作文,让学生去描写这个季节的景色或者典型植物、动物,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在观察中锻炼自己的洞察力以及获取作文素材的能力。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详细的批改。学生写作的角度往往比较单一,如写景色时,往往写得非常宏观、宽泛,这就导致了文章特别空洞。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动和静、远和近等多个角度进行写作,以此来启发学生,也通过此种方式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角度。

二、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写作内容和素材积累受制于学生的认知局限。因此,提高学生感悟生活能力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学生的实践。学生自己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想到的自然也就多了,写作内容也就丰富起来。有鉴于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如带领学生去敬老院、带领学生去打扫学校周边的道路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教师也可以教育学生主动去实践,如帮助妈妈扫地、给爸爸洗脚、给家中老人捶背、帮助邻居老人买菜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增强了爱心,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培养了正确的三观。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培养自身的兴趣,如某些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则鼓励其在音乐方面进一步深造,对手工感兴趣则鼓励其多进行手工制作。

三、以典型文章为本,注重写作技巧

总体而言,初高中的.考场写作需要一定的写作模板,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模板来养成学生写作思维的逻辑性。首先,教师应当选取典型文章进行分析,如在讲解《失败是成功之母》这篇文章时,教师为学生详细分析本篇文章的框架,给学生提供议论文“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这个写作思路,从而指导学生在日后写作中参考一定的写作框架。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文章内容,选取典型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伊芙找海龟》这篇文章中,有一句经典的话语描写了伊芙的动作:“听了妈妈的话,伊芙双膝跪下,翻起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发现了小海龟。”在这些话语中,分别用“翻起”“拨开”等词,描写了伊芙找海龟的神态,体现了伊芙的仔细、认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加入一些形象的动词对主体动作进行描写,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四、目标明确,区分主次

在积累了大量素材之后,由于学生思维缺乏一定的逻辑性,从而导致这些素材不能熟练地被应用,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头脑中的素材。最常用的形成逻辑思维、对素材进行有效整合的方法是生活实践。例如,带领学生去公园游玩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问题:公园中最有特点的景色是什么?哪个景色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这个景色相比其他景色的突出特点在哪里?你对其他景色的感受如何?通过以上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主次”方面的思考,对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素材进行整合归类,使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来应用素材进行写作,从而避免了学生思考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五、理论结合实际

理论在写作教学中起着矫正思维、规范学习内容的作用,然而没有一定的实际生活作为支撑,学生也不能在深层次上理解教师讲解的写作理论,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实践。例如,在讲完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春游,真正体会春天的美丽;在学完科技类的说明文之后,带着学生去科技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科技的魅力。通过以上的实践,帮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描述的景物、事物,从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积累写作素材,加深对写作技巧的理解。

六、练笔循序渐进

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应当形成一种整体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教导学生在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进行周全的考虑。例如,在以长辈为题材的一次写作训练中,笔者分如下步骤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首先,选择自己要描写的写作对象;其次,考虑写作对象的典型事例;再次,选择一系列关键词反映写作对象的性格特点;最后,采取以叙述为主的形式,为以上思路填充内容。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对文章进行点评,融入更深层次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篇6:现代教育方式下作文教学的优化论文

现代教育方式下作文教学的优化论文

总结近几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笔者感到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作文教学优化整合,能激发习作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我爱游戏”———动画课件,架起兴趣之桥

如果细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不难发现:他们最热衷的莫过于上网、玩游戏和看动画片,为什么这些东西能牢牢吸引学生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也最能集中注意力。因此,笔者认为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的多媒体数码技术运用到作文教学中,能变静为动正符合儿童注意的活动性特点,课堂中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来传递写作素材,给作文课注入了充分的兴趣和活力,使虚幻的形象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技巧形象化,从而激活了教材内容,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写作兴趣。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本习作五《动物名片》时,试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描写小动物外形。传统的教学往往将“先整体后部分”,“从头到脚”等写作顺序直接告诉学生,并要求他们据此观察,模仿,显得比较生硬无趣。该教师用数码技术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拼图游戏:在碧绿的草地上有一只小兔轮廓,请学生把它画得更漂亮。教师先示范,同时一边有顺序地描述白兔外形,一边点击电脑,依次出现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前腿长,后腿短等局部画面组合成可爱的小白兔形象。鲜明的色彩与有趣的游戏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视线,潜移默化地将写作知识教给学生。接着,教师请了几位同学边玩拼图游戏边口述小兔外形,学生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在游戏进行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写小动物外形的一般顺序,再让学生以此方法学写其他小动物,难度降低了,学生兴趣自然浓厚了起来。

二、“精彩一刻”———数码成像,突破习作难点

为了解决学生不善抓住细节展开描写的问题,笔者想出了形象的比喻———“用你的眼睛拍照”,这样打比方比生搬硬套好得多,但是能领悟老师这种说法的学生依然不多。如果能有一些示范和引导就会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过去相机很少有一次成像,立刻观看的功能,即使有立可拍相机也必须到强光下暴晒,并且清晰程度较差,没有鲜明、生动的画面再现,很难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而数码相机的诞生却使即拍即看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描写的效果。

案例二:近年来提倡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走进生活,拓宽写作范围的机会。我们组织同学开展设计、制作“我的小天地”室内装饰活动,我用数码相机拍下同学们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场面,并转发到自己的网页上,使他们不仅能在第一时间观看到自己活动的情景,还能与家长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激发起他们表达的欲望,帮助他们再次入境。一两张照片并不一定能真正体现活动的全部,但无疑它有着星火燎原的作用,可以启发学生去回顾,去表达属于自己的精彩一刻。这次活动之后,学生开始善于留住精彩,每次有大活动他们会自已向电脑老师借数码相机,或者干脆自己带来数码相机拍摄。我想如果可以做好班级的网页,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传、发言、评论,使交流的时间更多、空间更大,将会更加提高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

三、“爱拍生活”———数字视频,丰富作文形式

随着数码产品的兴起,网络拍客的`盛行,很多学生尝试用数字视频记录自己或周围生活的小故事。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数字视频的形式新颖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应立足“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从“以自己为中心”逐步趋向参与校园生活,走进社会生活,关注家庭生活,使学生在丰富人格的同时学用语文。所以,笔者把数字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运用。

案例三: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习作:要求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在设计教学时,笔者就想到用数字视频的方式来进行。笔者挑选了两位同学分别拍摄朝霞和晚霞,在课堂上,因为它是由同学拍摄完成的,格外引起关注。笔者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和讨论这段视频的优点与不足,接着,启发他们:“如果你也来拍一段视频,你想怎么拍?”“在拍摄时,你要插入哪些解说?”学生兴致很高,发言积极,之后我让他们先写出剧本,再给老师修改,并鼓励他们:“如果剧本非常可行,我们可以给家长看,到那时他们一定会支持你们用DV来拍摄的。”这次活动,也只是一个开始,但是确实很受学生欢迎,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地开展。

纵观上述案例,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并茂的动态传播,激活作文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而为学生架起通向作文殿堂的桥梁,使学生畅游其中,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篇7: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和着眼点论文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和着眼点论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的大范围实施,使作文教学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新课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简称)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然而,新课标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人们都不陌生>:请记住我站域名/<: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这种以“师道尊严”为前提条件的教学模式,把生气勃勃、充满灵气的学生局限在一个很容易令人厌烦和麻木的条条框框之内,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的“高耗低效”现象.而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尊重和教学的民主氛围,要求教学应从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出发,强调语文的学习不是外加的灌输,更不是强迫.

那么摒弃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呢?笔者认为“激趣”是其突破口和着眼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文写作是一项需要持续开动脑筋的“智力方面的工作”,对于好动的当今学生来说,没有兴趣是无法吸引其注意力而让其独立行文的.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激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从动机上激趣.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着《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理论。从人的成长出发,人的需要有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种。从作文教学来看,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写作的需要,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吐不快,非写出来不可的写作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就是一种最佳境界的作文,作文的质量也必然不同平常。教师首先可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愿望.可以让学生谈谈社会对人的写作能力有哪些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对工作有何帮助等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写作在现实社会中的广泛用途.还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每学期开始教作文时,就可以对学生说,作文是自己的生活情景、自己的思想轨迹的真实记录,它还可以捕捉住你稍纵即逝的灵感.你如果把自己的习作保存下来,等你长大时,再翻开来看看,过去了的生活情景就会历历在目,过去的种种思想会令你惊奇,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回忆啊!只要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动机,作文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二是从情境上激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良好的写作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①用优美的故事营造良好的情境.如教学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写作──写童年故事”时,教师可配乐讲高尔基童年受尽生活磨难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深受故事情境的感染,同时询问学生:高尔基的童年故事我们怎么会知道的?是他自己写下来的,他写有自传体小说《童年》.那么我们能不能也把自己童年的故事生动地记下来呢?以此自然引入写《童年趣事》的作文.②用新颖的文章创设良好情境.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一单元“写作──写一件事”时,可给学生朗读《一件新鲜事》(八旬老太太学外语),让学生听后也不得不称奇.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生活中像这样的新鲜事有很多,你能不能也写一件出来,让我们大家感叹不已、回味无穷?③用奇特的材料创设情境. 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五单元“写作──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时,教师可首先编造一个湖南省常德市已被火星人占领,科学家奋力营救的故事材料,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以此引发出学生对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浓厚的兴趣.

三是从构思中激趣.

思路即思维的路线,或称脉络。文思泉涌,方能下笔有神。如果学生写作文时思路闭塞,那么再好的材料也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激发学生构思的兴趣同样重要.如何从构思中激趣?①借鉴课本佳作激趣。充分利用语文课本,让学生借鉴课文构思成文的方法.如教学七年级第一单元“写作──写一件事”,就可先让学生谈谈对本单元中的文章是否喜爱,为什么?在此前提下让学生细心领会冰心、鲁迅、丰子恺等名作家巧妙的行文思路,并要求学生在借鉴中有所创新.②学生相互启发激趣.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谈习作的行文思路,使他们在思维上相互启发诱导,教师再积极引导评价,这样能使学生作文的思维更开阔,思维更趋于完善,做到胸有成“文”,从而增强学生作文的趣味性和信心.③教师适时点拨激趣.在学生谈论自己思路的同时,教师可捕捉恰当的时机如在学生考虑欠周时、在学生想法有误时、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顺利掌握本次作文的.写作要领,充满信心地完成好作文的写作任务.

四是从评价上激趣.

①写激励性评语. 即根据学生好表扬的特点,采取写激励性评语的方法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可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等各个方面,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如“这句话写得恰到好处,说明你是个作文能力不一般的好学生!”“这几句话优美生动,可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能力!”等等.这些鼓励性的评语费时不多,但往往收效很好.学生从这些评语中可以品读出老师对他们不仅仅是作文的重视和关心。一个学生曾在日记中写道:“……读到您赞扬我作文写得好的批语,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以后,我会更认真作文,争取写得更好.”实践证明,老师常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写在学生作文本上,往往会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②互评互改激趣。每次作文后,教师可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全班简要讲评,接着让学生讨论评改应从何入手(根据不同要求而定),再统一评改标准,然后用一定时间,请同学

互相批改、评点。要求学生主要从作文中找优点,看谁的作文优点最多.从批改情况看,学生们非常认真,字斟句酌,精心推敲,不但有眉批,还有总评。一些学生在阅读同伴作文时找到了彼此的差距;一些同学,从中发现了不少对自己的有益之处,学会了真正向别人学习;更多的同学,则是在为他人评改作文的同时,自己又得到了一次写作的锻炼机会。学生评点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的检查验收工作。既要看学生的作文,又要看其同伴的评点,还要为写作者及评改者分别打上等级(分数),以便后面的表扬和加分. ③ 树立榜样激趣。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注意发现作文“尖子”和“尖子”作文,树立学生的写作楷模。

对学生的好作文,可让学生传阅,之后请学生谈阅读后的体会.这样的榜样,让学生可感、可信、可比、可学,对学生具有很大的鼓励作用.④尝试成功激趣。动员学生为学校和班级黑板报及校报投稿,号召学生向报刊杂志社投稿,或参与市、省乃至全国的作文比赛,品味作品发表、获奖后的快乐。同时,凡作品发表的,根据刊物等级,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倡导向他们学习.学期结束时,还可编印一本班级作文集。每位学生获“优”的作文,均可打印后送至教师处候选。编成的作文集将尽力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作文入选。

篇8:[作文教学论文]“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论文]“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首创者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注意学生情感的发展、情感的释放、情绪的表达,决不为任务而忽视情感,也决不为目标而压抑情感;二是注重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三是注重整体性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学;四是注重个性充分发展。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改革应用于中学作文教学,笔者的做法是:

第一是情感为上原则

以学生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者,这就要求教师,一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中学生活动的天地大多是学校和家庭,这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感知范围,要想让学生写出或写好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必须使他们有大量感知了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众多的表象。所以必须在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二是要出一些开放型的作文题目。例如,给出一个范围(不定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题目进行写作;教师给一个“母题”,如《马》,学生可以据此确定一个有关“子题”写作,如《马的说明》、《马的故事》、《马的构造》或《马的贡献》等。

第二是目标自定原则

要允许学生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定”所要达到的写作目标,诸如文体、材料选择、表达手法运用、表达技巧的借鉴等方面,不搞统一要求,也不提统一标准。一般地说学生“自定”的目标总是较切合他们的实际水平,而且正因为是“自定”的,若目标含有一定的挑战性,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征服心和自信心。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可让学生变换题目写。对于同一事件,学生从不同角度,拟出不同的题目进行写作。如“登山”,可按中心、时间、人物、事件、感受等方面进行写作。二是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写。从多角度认识和表达,如“校园”,可写校园的景色宜人、过去的校园、未来的校园、校园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老师的辛勤劳动等。三是可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技巧写。可按顺序写,也可用倒序写;可先总后分也可先分后总等。四是对课文进行补写、续写等。

第三是过程开放原则

在写作过程中允许学生自己完成,也可自由讨论;可以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写多篇。总之,只要学生在“写”,教师对“写”的方式、过程尽可能不加干预。只要学生“写”的目标达到了,手段由学生自由选择。这一原则下具体的做法有:一是让学生建立自由的创作交流组织。如笔友。写作小组:每4人为一组,可在课外就某个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开展调查、实验、查阅图书,然后再写作。“作者――编辑――读者”群体:组成3人小组,在课后一人任作者,一人任编辑,一人任读者。二是教师要有民主的指导方式,促进学生大胆准确地表达,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并容忍学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如《一件……的事》,学生一般都从正面写,其实还可从“反面”写,如后悔的事、伤心的事、想起来令我汗颜的事等等。又有学生写《我的母校》总是写校园如何吸引人,生活如何难忘

[1] [2]

篇9:“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论文

“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论文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首创者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注意学生情感的发展、情感的释放、情绪的表达,决不为任务而忽视情感,也决不为目标而压抑情感;二是注重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三是注重整体性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学;四是注重个性充分发展。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改革应用于中学作文教学,笔者的做法是:

第一是情感为上原则

以学生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者,这就要求教师,一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中学生活动的天地大多是学校和家庭,这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感知范围,要想让学生写出或写好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必须使他们有大量感知了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众多的表象。所以必须在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二是要出一些开放型的作文题目。例如,给出一个范围(不定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题目进行写作;教师给一个“母题”,如《马》,学生可以据此确定一个有关“子题”写作,如《马的说明》、《马的故事》、《马的构造》或《马的贡献》等。

第二是目标自定原则

要允许学生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定”所要达到的写作目标,诸如文体、材料选择、表达手法运用、表达技巧的借鉴等方面,不搞统一要求,也不提统一标准。一般地说学生“自定”的目标总是较切合他们的实际水平,而且正因为是“自定”的,若目标含有一定的挑战性,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征服心和自信心。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可让学生变换题目写。对于同一事件,学生从不同角度,拟出不同的题目进行写作。如“登山”,可按中心、时间、人物、事件、感受等方面进行写作。二是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写。从多角度认识和表达,如“校园”,可写校园的景色宜人、过去的校园、未来的校园、校园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老师的辛勤劳动等。三是可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技巧写。可按顺序写,也可用倒序写;可先总后分也可先分后总等。四是对课文进行补写、续写等。

第三是过程开放原则

在写作过程中允许学生自己完成,也可自由讨论;可以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写多篇。总之,只要学生在“写”,教师对“写”的方式、过程尽可能不加干预。只要学生“写”的目标达到了,手段由学生自由选择。这一原则下具体的做法有:一是让学生建立自由的创作交流组织。如笔友。写作小组:每4人为一组,可在课外就某个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开展调查、实验、查阅图书,然后再写作。“作者——编辑——读者”群体:组成3人小组,在课后一人任作者,一人任编辑,一人任读者。二是教师要有民主的指导方式,促进学生大胆准确地表达,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并容忍学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如《一件……的事》,学生一般都从正面写,其实还可从“反面”写,如后悔的事、伤心的事、想起来令我汗颜的事等等。又有学生写《我的母校》总是写校园如何吸引人,生活如何难忘,其实也可谈令自己伤心的事、令自己生气的事,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此,教师应予肯定。

第四是“因材施评”原则

在作文评价时,不要使用统一标准(正规考试除外),而应进行弹性的评价指导。就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指导;不同阶段同一学生的评价指标也不相同;评价指标只求反映学生的进步,而不只求反映水平。教师首先应是学生作文的忠实读者,对学生多加鼓励与批评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同等重要。评价时要恰当评分,分数有“客观评定”和“激发动机”的双重功能。只要是好文章,或者尽管还有某些问题但已很好地达到本次学习目标的文章都可给高分,甚至满分。而60—80分的分数,既无鼓励作用,又难以区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评语要具体,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及怎样修改。例如:传统评语中“写得欠具体”、“层次不清楚”、不如改为“对××我们都想知道得更多,对其再作一些描写好吗?”、“你写了许多令人感兴趣的内容,如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我们一定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你可否试着改改?”等。另外,要与学生共同评赏,对学生作文,每次可选出进步较快的1—2篇让全班学生找其中的优点。学生仔细阅读,发表意见,教师尽可能多吸收学生的意见。

篇10:新课标下作文教学呼唤以人为本,创新教育

新课标下作文教学呼唤以人为本,创新教育

作文教学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心智活动,而我们的教学却恰恰缺少智慧缺少思想,缺少人文关怀.课堂中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呆板单调的方法,重复无聊的.过程,抹杀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内心体验;学生人格的尊重,个性的张扬,生命价值的体验,情感的抒发都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当今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作为教育者应把”以人为本,创新教育“作为作文教学的常态,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作 者:李向文  作者单位:甘肃省西和县第一中学,742100 刊 名: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11:对思想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文化反思

对思想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文化反思

在一定程度上说,目前学生作文雷同化倾向是同质的、一元化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要求所致。这种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严格地规定了写作教学“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这就潜在地、隐蔽地把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异化为“千人一面”的社会规范的实施过程,也就必然导致作文的雷同。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雷同”。人们呼吁不要雷同的作文,也进行了各色各样的'作文教学改革,但是往往摸不到痒处,因此收效不大。作文教学为什么是今天这种局面,这种局面背后存在着怎样的失误,这是我多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

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作文的“雷同”与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任务有密切的关系。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任务在作文教学中历来占有很高地位,对作文以及作文教学影响也最大。然而,长期以来这一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另外一方面,也因为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对于写作教学的“教”和“学”的影响处在潜在的、隐蔽的状态,得到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不容易,所以,对于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影响作文以及作文教学的情形也就没有认识,抑或仅有的认识也停留在感性诉求阶段。下文我试图从文化现代化变迁的角度对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背景下作文教学进行反思和分析。

雷同的写作

写作是最具有个性的活动,因此也是最忌讳雷同的。但是目前学生写作出现的最突出的现象就是雷同,雷同“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 [1](p.234)翻开学生的作文簿,看看学生发表的习作,

[1] [2] [3] [4]

篇12:“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

“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首创者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注意学生情感的发展、情感的释放、情绪的表达,决不为任务而忽视情感,也决不为目标而压抑情感;二是注重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三是注重整体性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学;四是注重个性充分发展。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改革应用于中学作文教学,笔者的做法是:

第一是情感为上原则

以学生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者,这就要求教师,一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中学生活动的天地大多是学校和家庭,这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感知范围,要想让学生写出或写好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必须使他们有大量感知了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众多的表象。所以必须在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二是要出一些开放型的作文题目。例如,给出一个范围(不定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题目进行写作;教师给一个“母题”,如《马》,学生可以据此确定一个有关“子题”写作,如《马的说明》、《马的故事》、《马的构造》或《马的贡献》等。

第二是目标自定原则

要允许学生在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定”所要达到的写作目标,诸如文体、材料选择、表达手法运用、表达技巧的借鉴等方面,不搞统一要求,也不提统一标准。一般地说学生“自定”的目标总是较切合他们的实际水平,而且正因为是“自定”的,若目标含有一定的挑战性,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征服心和自信心。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可让学生变换题目写。对于同一事件,学生从不同角度,拟出不同的题目进行写作。如“登山”,可按中心、时间、人物、事件、感受等方面进行写作。二是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写。从多角度认识和表达,如“校园”,可写校园的景色宜人、过去的校园、未来的校园、校园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老师的辛勤劳动等。三是可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技巧写。可按顺序写,也可用倒序写;可先总后分也可先分后总等。四是对课文进行补写、续写等。

第三是过程开放原则

在写作过程中允许学生自己完成,也可自由讨论;可以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写多篇。总之,只要学生在“写”,教师对“写”的方式、过程尽可能不加干预。只要学生“写”的目标达到了,手段由学生自由选择。这一原则下具体的做法有:一是让学生建立自由的创作交流组织。如笔友。写作小组:每4人为一组,可在课外就某个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开展调查、实验、查阅图书,然后再写作。“作者――编辑――读者”群体:组成3人小组,在课后一人任作者,一人任编辑,一人任读者。二是教师要有民主的指导方式,促进学生大胆准确地表达,这就要求教师要鼓励并容忍学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如《一件……的事》,学生一般都从正面写,其实还可从“反面”写,如后悔的事、伤心的事、想起来令我汗颜的事等等。又有学生写《我的母校》总是写校园如何吸引人,生活如何难忘,其实也可谈令自己伤心的事、令自己生气的事,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此,教师应予肯定。

[1] [2]

篇13:非法学专业教学经济法论文

非法学专业教学经济法论文

一、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首先,非法律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达到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目标,重点应放在法律的应用上。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的行业在经济法的适用层面上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体现这种差异。由于课时限制不能将不同经济领域的经济法规都纳入教学内容,而统一教学,统一考试时又不可能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因此很难实现因材施教。其次,教学内容重复。大部分经济法规已经融合到专业课程或者其他课程当中。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系的《国际商法》,很多内容与经济法的内容有重复,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了经济法之后,在学习国际商法的时候就表现得不够认真;金融专业的由于学习了货币银行学,保险学,及专门学习了金融法律法规,而经济法课程里同样也涉及了证券法,保险法,造成了教学的重复。

(二)教学方法不完善,侧重实践,忽视理论非法学类经济法一般开设在大一或者大二。由于低年级的非法学专业学生缺乏基本的法学基础,不具备或鲜少具备法学基础知识,如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商法的基本理论等,没有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会使原本就属于法学门外汉的学生更加迷惘。有的财经院校甚至安排没有法学背景的教师来讲授经济法课程,有时竟把经济法讲成经济学,或者保险法讲成保险学。有些教师认为,既然是非法律专业,就不可能对经济法的理论有多高的造诣,课上讲一些案例就足够了。但是,法学的教育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更加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所以这样重实践,轻理论偏离了经济法的教学方向。

(三)考核方式有待合理化对于非法律专业经济法考试,大多数以闭卷考试作为主要的测评手段,考核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考试形式单一,考试题型简单。经济法课程考试多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目多为知识的再现,客观题较多,主观题较少,由于考试题型以客观为主,考生容易作弊的现象就很难避免;

二是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这种方式可能会造成学生考试前几天集中背题,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的。

二、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常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包括:经济法概述、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破产法、票据法、证券法、金融法、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等。综观全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或者商法,笔者认为,经济法内容的安排上应该遵循以下三点:

第一,课程的设置上,非法学专业对法律基础知识基本是缺乏的,而经济法的专业性比较强,课时有限,所以为了增强时效性,在其他课程方面应该做好衔接,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还有一些选修课可以在基础知识方面给予补充,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二,课程设置总体上还是必须坚持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寻找一个合适的经济法理论体系,该内容不仅包括经济法内容,也包括商法内容。比如关于公司法,一般财经院校都是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而法学专业这个是不讲的,是放在商法里来讲。所以,在讲公司法的时候,不能仅停留在法律法规的介绍上,而是要先讲一下商法中关于公司法的理论,包括公司的`产生发展,让学生了解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的逻辑性。

第三,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专业要有所不同,根据专业的特点做适当的增减,形成相互呼应的统一体。比如,会计专业,对于《税法》,《财经法规》就可以不讲,而市场营销专业,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合同法、担保法就要重点讲。

(二)强调理论传授与案例教学并重经济法虽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案例多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从周围的实际生活或者书刊报道中选取,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争辩及理沦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他们今后就业提供一个练兵场所。此外,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例如在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关于消费者维权,可以讲华硕笔记本高价索赔案件,案件的当事人也是学生,更能感同身受,要讲清楚以下三点:

一是这是一起消费者维权案件。

二是这个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

三是这个案件应由什么法律来管。

弄清这三个点基本上就能深刻理解经济法的重要作用。另外,经济法属于法学教育,应当安排到律师事务所,公司参与实践或到法院旁听,或模拟法庭,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致用。

(三)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采用多种方式高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的考试,不能完全照搬法学专业的考核方式,法学专业一般采用闭卷考试,题型一般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主观和客观题。而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一般涉及到十几个部门法,内容很多,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靠死记硬背掌握理解是难以想象的。一般应以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必须掌握的内容可以通过闭卷的方式,其他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形式对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察,以便达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吴金蓉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篇14: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论文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提出了以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内的应用为中心,系统地开展多层次的计算机教学。

并提出了如何确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以及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教学目标;专业应用

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专业技术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那么如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得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

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摆在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面前。

下面就以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中心,在突出计算机教学与相关专业的紧密结合上,提出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1.明确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目前计算机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即三个层次的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化、充实、扩展和提高。

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必须系统地开展计算机三个层次的教学。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教学,要继续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上。

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各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2.突出教学内容必须以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为中心

2.1设立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基础课

为了提高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可开设一些相关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选取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应用领域问题的一些典型示例,从原理、应用方法及实际效果上加以概括性的总结和介绍,使学生掌握一些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拓宽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面,培养在专业中广泛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2.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要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各系专业领域各异,因此计算机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也就各自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专业门类多,应用面广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各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2.3设立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实习课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必须穿插有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实习课。

有些内容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动手操作条件的,最好也要让学生参观具体使用的过程。

3.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考虑:

3.1可以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展一些教学工作,如

在一些课程教学课时较少时,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和影响的网上课堂。

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可以给考前复习或补考学生的复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2计算机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计算机教

学实践或实习内容;加强上机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上机操作能力。

3.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跟上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发展。

4.重视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本文讨论的是关于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教学问题,故不能就“科”、“教”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成果去指导教学,是没有生机活力的。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现状,掌握新发展起来的理论和最新专业知识,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做到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新思想和新成果。

从中总结整理出适合教学的新内容,充实到教材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所以,以科研促教学,走“科”、“教”结合之路,是提高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俊逸.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篇15: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论文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必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讲解式和灌输式被视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走上工作岗位难以胜任工作。

同时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兴趣不高,长次以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导致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日益低下。

如何培养一个岗位性的人才,本文仔细分析了本课程的特点和所授学生的困难,提出教学方法应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出发,划分知识单元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教学以教、学、练、战为指导思想,从工作岗位需要的角度研究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以点带面的教学;单元教学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自身的特点

计算机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该课程所面临的理论知识抽象,它与社会科学中的相关理论有不同的一面,即理论知识在计算机实践操作中的应用,如内存中ROM和RAM的理解,在计算机实际操作中体现BIOS的作用,应用程序打开后存放在哪里运行,内存、外存、高速缓冲区的读取速度比较,这些问题在概念的讲述中只能说学生明白不能说透彻理解,在实践中不知如何应用,例如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把要操作的大文件从U盘拷贝到电脑的硬盘中再做修改。

由此可见,在讲授中注意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致关重要,它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概念,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书本中理论的灌输。

其次,该课程面临的是办公软件OFFICE的学习,如何学好它,同时为以后软件的学习举一反三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该软件的作用是什么,其次是软件的产生是解决那些实际工作问题,教师应该有理论到实际,有浅入深的一一列举,也就是说该课程面临的是软件的操作与实际任务的关系的深刻理解。

由此总结该课程具有三个特点:一、概念的抽象性。

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三、上机操作与实际工作问题的关系。

二、大专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面临的困难

(一)、概念无法深刻理解。

教师如果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大专文科学生,在学习了文科科目后学习计算机知识思路的转变很重要。

篇16:指导汉语拼音教学语文论文

指导汉语拼音教学语文论文

元认知(metacognition)这一术语,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1976年在其《认知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元认知就是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简言之,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识。元认知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当代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当婴儿呱呱坠地时,他就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对适当强度的客观的事物如光、声等有所反映,但他却不会评价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只有到了小学一年级才开始有零星的、肤浅的元认知知识。此外弗拉维尔通过实验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自己认知活动的意识即元认知也逐步增强。可见,元认知不但可以通过培养加以提高,而且对元认知的训练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汉语拼音是汉字的注音符号,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因此,汉语拼音教学应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儿歌、游戏为主,重视听和说,在大量的听说活动中,重视培养儿童专注的态度和模仿、听音、辨音、发音的能力。用元认知理论来指导汉语拼音教学,无疑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课堂上我经常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的元认知体验,调动他们自主创编儿歌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拼

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学生创造的花蕾悄然催开。

一、传授元认知知识,明确该“学什么”

元认知知识是对个人因素、任务和目标因素及策略因素这三种主要因素的认识。具体地说,就是对自身及他人认知能力与特点的认识,对在完成认知任务或目标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的认识和对在完成认知过程中各种策略知识的认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幼儿园时没有多少明显的差异,运用表象进行思维的能力比较强,运用概念进行思维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加之拼音符号抽象枯燥,教师如果不为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起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动化。而儿歌是一种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字母发音,还是记忆字母的形式,我都运用了大量的儿歌,创设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如我在“dtnl”教学中,先有目的地组织复习,激活了学生相关已知。“前几天学声母bpmf时,我们编了几句儿歌,还记得吗?”生兴趣盎然:“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两扇门儿mmm,一根拐棍fff。”“那么,dtnl的儿歌怎么编呢?老师想让小朋友们开动脑筋,自己来编,愿意吗?”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认知材料是熟悉的简单的,但还须积极动脑,才能创编出诸如bpmf之类有趣的儿歌。学生在明确的学生动机支配下,自觉发展学习能力,根据自己的特点(个性特长)和任务特点(创编儿歌)选择学习策略。

二、丰富元认知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元认知体验是伴随认知活动的一种情绪体验,它可能发生在认知活动的任一时刻。其体验时间有长有短,体验内容有繁有简。既可以是对知也可以是对不知的体验,且在认知活动之前、之中、之后都有可能产生。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形成良性循环。

再如“dtnl”的教学,我引导学生看“ft”两个声母,“和f相比,t就好象......”边问边在黑板上做倒置手势。生争先发言“倒过来了!”我继而引导,“一根拐棍fff,你们怎么为‘t’也来编一句儿歌呢?”生各抒已见:“拐棍倒放ttt”,“一把伞柄ttt”,“衣钩加衣架ttt”......这里教师不局限于“唯一”、“统一”,注重弘扬适合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充分肯定,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有效动力。这里,学生每一步认知过程都伴随着百思不解的困惑、成功后的喜悦,兴奋、企盼、焦虑等体验交织在一起,直到整个认知过程的结束。同时,元认知体验又刺激了认知策略的产生,当学生意识到(元认知体验)自己尚未创编出类似“拐棍倒放ttt”的.儿歌时,便再一次在生活体验中搜寻与t类似的事物,从而通过它来直接达到增加有关知识的目的。

三、加强元认知监控,反思该“怎样学”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意识活动作为意识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中的有关信息,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指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最终将外在的矫正性指示转变成自己的矫正性机能。只有这样,元认知才能真正在儿童的头脑里扎根。

如在“dtnl”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省、内审,说说你们是怎么编出这几句儿歌的吗?引导学生提炼各自的方法:“我是想着b和dtf哪儿不一样,照着原先的儿歌编成的。”“我编一把伞柄ttt,是觉得t很象伞柄。”这是元认知能力的渗透培育。

在最后的环节中,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继续为“nl”创编儿歌,我尽力恪守引导者、资料员、合作伙伴之角色,力图体现出由维持性学习迈向自主创新之路这一理念形态,当师生合作创编出“一扇小门nnn;一根小棍lll”,学生创造的花蕾已悄然催开。

由此可见,正是通过元认知监控,认知过程才能形成控制回路,大脑才能不断获取和分析反馈信息并相应调节认知过程,从而完成认知的认知,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与成功的可能性。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

篇17:精读指导个性化教学论文

一、充分的个体预习

叶老说:“在指导以前,先得令学生预习。”强调“预习原很同行,但是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进行个性化教学探索以来,我个人总是弄不清楚预习到底要预习到什么程度,预习过于充分怕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也怕导致课堂上没有什么继续研究的空间了,不预习又总觉得课堂学习不能深入,浮于表面。预习的度拿捏不好,预习的内容就不知该如何限定,而对于预习后的考查更是彻底被忽略了。叶老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讨论要进行得有意义,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如果准备得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或是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却只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就此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由此看来,在个性化教学中,预习还是要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做到越充分越好,这样课堂的起点也随之升高,学习才更加有效。而且预习是自学能力的形成过程,通过自己细心咬嚼过来的,才是终身受用的。那么预习需要做些什么呢?叶老提出了三个方面。

1.通读全文,甚至可以去掉标点,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在那里停顿,在哪里划分段落。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够讲文章读通读顺,那么是真正对文章的字面意思做到了理解。而且在课堂检测的时候,也利于老师检测出孩子的预习水平和学习起点。

2.认识生字生语。

对于生字生词的预习,所有的小学生都在进行,但是小学教材每一课的生字量都在10个以上,孩子们逐个查阅字典,标注拼音、意思、词语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叶老认为,学生应该有专门的适合学习使用的字典以方便学生的预习,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一本通或教材全解,为了避免有的同学胡乱抄录应付了事,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且一无所获。叶老在《精读指导举隅》中指出“不妨由教师先行尽量提示,指明这一些字语是必须弄清楚的。这样,学生做预习工作才不至于是徒劳,写下来的笔记也不至于是循例的'具文。”考查预习情况时,可以看笔记,也可以看学生课堂上的口头表达。3.解答教师所提示的问题。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要培养学生从文章线索、时代背景、文字的匠心、客观的优点和疵病等方面自主学习,但是“学生应该知道而未必能自行解答的,却不妨预先提出,让他们去动一动天君,查一查可能查到的参考书。”学生的解答或深或浅、或对或错,但在自己独立思考后,再来听老师的指导,理解的成都才会比较深刻。以上是关于预习的目的和内容,但并不是直接这样去让学生预习就可以了的,《精读指导举隅》中强调:“参考要有路径,思索要有方法,这不单是知识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习惯方面的问题。习惯的养成在教师的训练与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参考、训练学生思索,最好给他们一种具体的提示。”例如读《泷冈阡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读《先妣事略》。我们再日常教学的预习中,也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参考阅读。

二、实效、简捷的课堂教学

叶老认为学习汉语和学习英语一样,都是语言类学科,不应该只是心与眼的学习,心、眼之外,还要加用口与耳才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吟诵是不可以忽视的。个性化学习的探索初期,我们对吟诵稍有忽视,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发表和交流个性化的观点。而个性化的吟诵,更应该被重视起来。关于教师的提问,叶老是非常谨慎的,他说:“不足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考问方法最好不要用。”既然要提问,就要问得有意义。对于教师的指导,叶老认为“有错误给予纠正、有疏漏给予补充,有疑难给予阐明,虽说全班学生都有份,但最后的责任还在教师方面。”而教师的点拨应尽量简短,滔滔不绝的三五十分钟,往往不如三五句更使学生印入得深切,“写在他们心上,而且要教它永不磨灭”。

三、时常温故。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时常温习和梳理学过的知识,寻求新生的了解与体会,有时甚至比继续学习的收获更大。叶老在书的例言中说:“事实上,能做到前言里所说各项的还不太多,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达到哪些标准。那些标准绝不只是理想的。”那些标准绝不只是理想的,因为叶老已经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那些标准”却变成了遥不可及的。个性化教学的呈现和探索,再次用实践告诉我们:那些标准绝不只是理想的,我们的研究方向绝不只是理想的。

篇18:文检课教学设计论文

文检课教学设计论文推荐

一、极域电子教室环境下文检课教学的特点

作为教师都知道,传统教学需要通过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来达到教学目的。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采用电子教室教学授课后,这种形式的限制可以进一步改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收看教学视频,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接收检索任务,教室在教室端进行数据库使用的讲解,学生在学生端同步接收,然后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利用完成检索任务来进行知识的内化,进而提高检索能力。通过这种教学过程的改革,教师与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环节都发生了变化。

(一)时效性高

利用电子教室进行文检课教学,可以利用屏幕广播功能将课件直接切换到学生机端,学生通过计算机同步观看课件及老师演示的内容。这样比用幻灯片投影仪方式的多媒体教学更加快速清晰的将课件送达到学生端。同时,教师可以在设计检索任务时,将学生进行分组,利用电子教室中的分组模块进行分组,进而各小组可以利用电子教室中“网络会话”模块,在组内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二)交互性强

文检课是门实践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文检课的授课效果。目前文检课再不是利用纸质检索工具进行检索,大量利用数字资源及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再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文检课教学中,通过电子教室将任务布施到学生终端,学生可以随时在学生端举手,并且电子教室文档传递功能,快速将文件送达到每位学生端,还可以利用演示功能提问某位学生进行检索演示。这种方法可以增强授课的互动性,使学生在进行检索任务的过程中随时可以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二、利用电子教室进行文检课教学设计的具体实现

(一)授课流程

1.根据课程安排设计教学任务,保存在word文档中。2.利用极域电子教室软件中的文件分发功能将任务文档及说明文字及时传送给学生机的指定路径下。3.学生根据任务进行文献的检索,先将word文档以“学号+姓名”的形式命名,直接将答案输入到word文档中。4.在下课之前,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将文档传送给教师机端,以供老师成绩评定之用。

(二)课程考核及改革

目前,传统文检课教学的考核呈现多样考核方式,有综述考试法、协同合作完成期末考核的考核方法、多元化考核和网上考核。这几种考核方式可以概括说为综合报告和上机考试。综合报告可以较全面的考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但由于是开卷考试,难以避免剽窃的问题,而且综合报告对老师评卷的要求比较高。上机考试可减低教师评卷工作量,但随机性很强,抽题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考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我校在申请了文检课题库建设教改课题,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此方法出现了上述问题,因此经过多年教学工作总结,目前我们利用电子教室进行授课,布施任务,并通过电子教室进行课上提问,演示,交流。

三、电子教室技术对文检课教学设计的改进

经过近几年的尝试,我们几位老师明显体验到了利用电子教室进行文检课教学的优势,这种方式既能克服传统文检课教学模式的枯燥,又能在网络环境下体验良好的人机交互,而且也为文检课重视实践的环节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一)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电子教室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实现交互,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所讲授的内容能够立即被学生接受,并且在课堂上加以模仿和体会。通过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能通过现场演练获得最生动的印象,电子教室提供的及时演练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知识的遗忘,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

(二)提高授课效果

电子教室环境下离不开电脑和网络,通过网络教师能将电脑操作演示过程同步广播到每位学生机的显示器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与教师机一致的视听效果,传统教学模式多是在利用投影仪将课件显示出来,这样的模式使得坐在后面的同学已经无法清晰的获取授课内容,而利用电子教室软件授课,能够保证学生获得一致的授课效果,用电子教室软件形象、直观的技术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三)教师管理高效

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和组织者,同时兼有“教”和“管”的任务,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电子教室软件可以帮助教师实现电子点名、分组教学、监控学生屏幕等操作,以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

(四)支持个性化教学

电子教室提供了分组教学和师生在线问答等功能,使得教师更容易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由单向变成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知识的学习者,其主体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利用学生机主动获取知识,并且能够与教师进行在线互动,每位同学都仿佛是单独与教师交流,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保证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个性化施教。

四、结束语

如今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的文检课,其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能够提高授课效果,提高学生上课热情,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文检课的改革与创新,真正实现文检课的“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掌握终身学习技能”的教学目的。

篇19:文题教学五法论文

文题教学五法论文

文题教学五法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文题教学五法。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目”,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

那么,怎样从文题入手,进行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呢?

一、因题设疑,以疑启思,激发兴趣

学过教育心理学的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之。利用文题设疑求答,就像机器添加了润滑油,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方向,一定的学习心理。在教《珍贵的教科书》时,我在解题时对学生说,教科书是同学们必备之物,就像我们吃饭时的碗筷一样。新学期开学,当你拿到新教科书时,你感到它的珍贵吗?可是题目却用了“珍贵”一词,这不是很奇怪吗?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请大家阅读课文。这样,学生阅读的兴趣大增,思维被调动起来了。读完之后,我让学生回答教科书“珍贵”所在,发言特别踊跃,教学效果很好。教《中国石》时,我诱导学生,石头是一种很普通的东西,你能说出一些石头的名称吗?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被边防战士称为“中国石”,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呢?它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呢?你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中国石》告诉了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通过这样设疑,题目有了一种神秘色彩,学生探求的欲望被激发起来,在此基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学生对小姑娘发现石头的形状像雄鸡,而“我”由形似雄鸡联想到祖国的版图,定名为“中国石”的经过,读得特别津津有味,对战士们以“中国石”寄托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思产生了共鸣。

二、理解文题,抓住线索,把握重点

一些文题或暗示文章的写作重点,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理解文题从而理清层次,明确文章重点。《一次科反活动》、《高大的皂荚树》、《参观刘家峡水电站》这类题目的写作重点较明确,只需提醒,学生可以明白了。而有的同比较含蓄、隐晦,只是文章的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辨析、思考理解。如《登山》,老师一般在解题时,只是说课文写列宁走过险路登山,让学生思考列宁为什么要走险路登山?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找出叙述列宁和巴果茨基登山的经过的段落,学生马上发现这些段落只是全文的一半内容。这样,学生有了疑惑。然后我又让学生在余下的段落归纳还写了什么内容?很快,学生概括出课文还写了日出景象和列宁毅然决然走险路下山的事,最后向学生点明题目《登山》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重点是列宁走险路自觉锻炼革命意志。接下来让学生找出描写列宁走险路的句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列宁的言行,体会小路的险,感受伟人的勇气和魄力,语文论文《文题教学五法》。

三、对比分析,明确中心,品味构思

对于题材、体裁、写作方法相同,而中心思想不同的文章,通过对题目的对比分析,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领悟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如学习《倔强的小红军》时,我让学生与《小珊迪》和《倔强的小红军》的题材、体裁和写作方法基本相同,注重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刻划描写,以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互交替铺展情节,甚至主人公的结局也以死告终。从题目看,《小珊迪》作题平淡、苍白,这与作者要表现小珊迪的悲惨遭遇,揭示资本主义罪恶制度有关;而《倔强的小红军》则明确揭示了人物的倔强性格。《小珊迪》歌颂了手足情深、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倔强的小红军》则歌颂了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小珊迪命运悲惨,可怜可悲,令人同情、心酸,他的死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我”同情之余,内心是无奈;而《倔强的小红军》中小红军行为悲壮,可歌可泣,令人感慨、激昂。作者(陈赓)悲痛之余,心中是悔恨的。这样通过文题的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确了这两篇课文虽然体裁、表现手法、人物类型都基本相同,但写作目的不同,中心思想自然有有差异,所以在构思、材料安排上要为中心思想服务。《小珊迪》的“我”先误认为“可能上当”再详细道出实情,死前的细节描写“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表现了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倔强的小红军》的小红军用极为机智的办法谢绝陈赓的帮助,后来陈赓从联想中醒悟到自己被小红军“假装”的样子“骗”过了,他回头找到“倒在地上”的小红军,掏出小红军的干粮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这个细节把情节一下子推向高潮,这样构思有力地深化了中心思想,这“牙印”刻下的是小红军赤诚的心,坚强的意志。

四、吟诵比较,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吟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反复诵读,能逐层剥开语言的外衣,进入知、情、意、思相互交融的阅读境界,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样,文题教学也需要而且必须吟诵。《劳动最有滋味》这个题目,我读了三种语气让学生比较。先读成一般的陈述语气很平淡,表现不出作者鲜明的`劳动观点,疑问语气也表达不出作者坚定的劳动信念,只有感叹语气才能准确地表现作者在劳动中获行的滋味和乐趣的感情。并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比较三种语气的差别,确定朗读课文的基调。然后进入对全文的朗读理解和诵读指导,同学们较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以题导写,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文题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思想,提高朗读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写作水平。有了课文作依照,学生在对具体的文题时如何审题、选材、构思、布局、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会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得到许多直接的感受,很好地发挥课文对作者文教学的范例作用。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效果就显而易见。主要方法有(一)仿写。学了某一篇课文,设计一个相似的题目,让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教了《高大的皂荚树》后,写《茂盛的榕树》;讲了《旅行家树》后,练写《四方竹》。(二)迁移。迁移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渗透、运用而获得新的知识的过程。将课文题目略作变化,成为作文题目。讲了《海滨小城》,换一个地点写西樵官山城区。因写作对象不同,学生模仿时必然进行必要的创作变化,从而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不改变题目原文的意思,将课文体裁改变,进行改写、扩写,也可以达到由读到写的迁移。教了古诗《寻隐者不遇》,要求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成记叙文,描写“我”与童子三番问答的情景和人物的神态、心理变化。因原诗以答代问,要改写成记叙文,必须展开想象,从而达到训练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目的。学生动起笔来有例文可依,因而言之有物,趣味盎然。

总之,我们重视文题的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注:本文所举的课文篇目,均源自人教版教材第七、八册。

篇20:地理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读图论文

地理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读图论文

摘要: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是地理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增强地理课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巩固记忆。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地图知识的讲解和地图的规范运用。

关键词:地理;教学;读图

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几种做法利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

一、组织学生学习关于地图的知识

七上地理第一章就是地球和地图,而七年级学生还很小,抽象思维能力很差,这就要求教师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并且学会阅读地图。首先,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抽象地图形象化,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地球仪,明确地球是不规则球体而不是圆形,形成立体思维,在学习地球仪时,对经线和纬线的描述要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描述经纬线定义和特点。而经纬度的划分还要结合板图,指导学生观察纬度和纬线在南北方向的变化,经度在东西方向的变化,从而能准确地描述给定地点的经纬度位置,两点之间的相对方向。对于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教师除了运用地球仪进行演示外还需要教师利用肢体语言进行诠释,尤其是在南北极确定方向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拳头演示,学生在正反两侧观察,得出北极逆时针向东、南极顺时针向东,化抽象为形象,同时明确地球自转方向永远是自西向东,但观察角度不同现象不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其次,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如一般情况下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经纬地图上确定方向是难点,教师要结合经纬线特点进行讲解。经线上接近南极向南,相反是向北;在纬线上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为东,相反为西。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教师要对学生明确指向标箭头指北,其左侧为西右侧为东。量算距离时要利用比例尺定义进行计算,强调计算结果单位换算为米或千米。再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地形图,地形图的基础是等高线地形图,而识别山体的不同部位是本节的难点,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教具,通过动手制作模型后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再组织学生观察归纳总结,得出等高线地形图不同部位的特点,如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出,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并且河流在山谷处形成,但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运用的几率大一些(教师一定要强调好地形图与卫星云图的不同之处。如地形图上绿色为平原而卫星云图上绿色是陆地)。最后教会学生看地图图例和注释,会看地图图例和注释,是看懂地图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识别一些图例并记住一些特殊的图例如:铁路、公路、洲界、国界等。

二、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地图

读图和从地图上归纳地理知识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方法。有些学生学习地理忽略了地图的运用,花费了很多时间可效果很差。那么教学中怎么运用地图呢?首先,指导学生看插图下面的图标。地图下面的图标注明了地图的属性,新教材中地图和图片很多,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会找地图,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不同。学生只有会看图标才能快速地找到需要阅读的地图,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其次,组织学生看地图要先看图例和注释。这是指导学生看图的基础,许多学生完成填图时,不是寻找代表该地理事物的图例,而是死记需要填注的地理事物在图中的位置,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有时还出现将纬线填注在国家上的问题。这种忽略图例的作用是教学的失败,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厌恶地理,所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图例。最后,教学生读教材中的`插图,提取需要的地理知识。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读图,要紧扣地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归纳,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归纳总结,还要组织学生描述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适时板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记图能力,并且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利用白板展示课本中插图,指导学生读图

初一学生注意力低,在课堂上有些时候就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进度,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白板展示书中插图,教师可以指图讲解。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地从缤纷的地图中提取需要的地理事物,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用图能力和记图能力。

四、利用板图锻炼学生记图能力

现代教学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很方便,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的话,这课堂就会过于五彩缤纷,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板图组织教学。板图的特点是化繁为简,有利于学生速记地图,降低了学习难度。但缺点是因为教师的板图能力弱或板图失真,就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这时我们可以板图和白板结合使用。最终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填图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记图能力

很多地理老师不重视地理填充图的运用,其实填图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在读图填图的活动中就会记住一些地理事物的位置,并且能够从地图上获取大量的地理知识。总之,地理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地图的运用。利用地图组织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篇21:[作文教学论文]作文指导要“对症下药”

[作文教学论文]作文指导要“对症下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主干”,指导好学生作文,尤为重要。而我们农村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每当作文时总表现出几种现象:一、没有写作兴趣;二、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三、不知怎么去写;四、不求质量,为作文而作文。针对这些情况,我试行了下列一些相应的指导方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因,我每接过初一新班,第一节课就是说话训练,我首先作自我介绍,用知心话语唤起学生的热情,然后再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说说心中理想的语文老师的形象,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乐意接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从而有利于教学。

平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获得系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例如,课前说话训练,初一阶段从简单的叙述练起,使学生“敢说”,初二进而练习说明和简单的议论,学会介绍事物和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爱说”。初三综合练习且要求逐步提高,使学生“会说”。也可根据国情、校情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演讲、辩论等,做到“风声雨声声声入耳,世事国事事事关心”。活动本身的.兴趣性自然会带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从而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

二、积蓄素材,变“无话可说”为“有话要说”。

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是缺乏写作素材,其实学生平时所接触的材料很多。关键是要注重积累,以便“厚积而薄发”,就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1.观察日记。写作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激发写作的愿望和动机,酝酿写作的情绪和感受,比感受一些纯粹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更重要,更有意义。对平时遇见的事,哪怕是蚂蚁搬家之类的小事,也要仔细观察,练习写作。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写观察日记的习惯,还可以同学生一起观察。并鼓励学生不要囿于常用的观察点,要调整角度去横看侧眺,用创造的眼光去审视素材,远思谋篇。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2、组织实践活动,有意识的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亲身体验。通过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写作对象之中,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写作境界。例如在春暖花开的

[1] [2]

篇22:体育教学的情感指导论文

体育教学的情感指导论文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而情感是人们的需要和主观态度、心理活动的中介。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那么,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完成教学,并使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感得到充分体现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继续学习、提高,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情感教育和培训,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科学和意识形态达到统一,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充实体育教学,让学生喜爱运动,形成终身体育的概念。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和教材,研究教科书的情感和教育因素,充分利用制订的情感教育目标以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要让学生弄懂、弄透。比如:通过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让学生认识到的锻炼身体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喜爱体育的情感。

一、情感投入的手段和方法

教师要给学生们树立良好形象 良好的教师形象,包括教师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形象,要求教师做到做语言优美、气质佳;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是把学生比喻成一杯水,那么老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甚至一缸水的水平。教师的知识体系越全面,在教学中投入的情感往往会越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就越大。对教师的外在形象,应该具备饱满的精神状态,教学态度要自然大方,示范动作要准确优美。教师的工作态度一定要认真,从而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学生享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应该正确运用自己的情感,把情感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去,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教师自身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创设情境,师生在情境游戏中共同欢乐、共同学习,即缩短了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又形成了良好的情感状态,让学生乐学、爱学,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穿越障碍”这种简单的体育游戏,如果教师不给学生们一定的情境启发,那他们就只能枯燥乏味地绕着障碍跑。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先给游戏起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比如“穿越森林”等,再配以一个小故事,如此一来,就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穿越障碍的动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

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享受学习注意力是心理活动的特征,它贯穿于整个心理活动的全过程。由于体育教学大多是在户外场地进行,因此受到的干扰因素往往较多,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将显示不同的关注特征。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注意力特点,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维持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享受学习。

二、利用学生特点,激发学习情感

发挥体优生的带头作用 体优生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可以很快地掌握所要学习的动作。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关键引领作用。对此,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合作时做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带动本组同学的练习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发体优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其声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而且还可以调动其他学生的争先向前的情感,使之更加认真努力地练习,还可以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和管理有很大帮助。

利用学生爱表现的情感欲望 现实中,比较顽皮的学生往往更善于体育运动。对此,可以让他们做示范,作为组长负责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本身不守纪律、扰乱课堂的恶习得以改正,同时还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外向型学生,往往精力充沛,易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但他们渴望成功。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引导,给他们一定的发挥空间,让他们通过更多的表现,展示他们的榜样作用,引导和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表现相对较弱,他们渴望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但始终被内向的心理所压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对他们多加关照,就会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这就要求教师循循善诱,使用有力的手势、坚定的神情,充分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潜在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赞扬、多肯定。对他们可以适当地降低要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找到他们的优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他们要有耐心,态度要真诚,教师可以运用热情活泼的语言、美丽标准的示范、丰富的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关爱学生,融入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让他们在欢乐中提高自己的成绩,在微笑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积极主动地去锻炼身体,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23:浅谈指导学生写字教学的论文

浅谈指导学生写字教学的论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有三个方面的写字要求:

一、有主动写字的愿望。

二、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定 的意志力。

关键词:主动 兴趣 规范习惯

一:多种方式引导,激发学生写字兴趣,使学生有主动写字的愿望。

相对来说,写字是枯燥的,想要提高学生写字方面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多种方式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书为心画”,强调一幅字是书写者心态的自然流露,书写时心态的好与差直接影响写的字好坏。只有当学生喜欢写字时才会用心去写出好字来。在实际教学中,我时常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1、 编顺口溜。把一些写字要领或握笔姿势编成顺口溜,让学生理解记忆。也可以学生发挥想象和老师一起创造性地编儿歌、字谜等。

2、 充分使用形象化语言,并通过示范进行指导,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写“撇”时,我就告诉学生,写撇就如梳理少女的'长发,最后轻轻收笔出尖,并边说边用手演示,很快化难为易。再如:教学生观察两种“竖”的形态时,告诉学生:“悬针竖”尾端呈针尖状,像一枚悬挂的针,所以叫悬针;而“垂露竖”尾端圆润饱满,像含着一滴将要落下的露珠,所以叫垂露。写字时,告诉学生每一个汉字都有色彩、声音、气味,如:“笑”令人欢快,“哭”让人想流泪,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方块字都是一个小小的精灵。

3、讲故事。少年儿童爱听故事,爱讲故事;他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如:让学生了解仓颉造字的传说,知道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学生可以从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中学到勤奋;从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中学到自强不息等等。

4、 批改因人而异。教师批改学生的写字时,总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批改学生写字总是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写得好的得“优秀”,并写上“你真棒,再加劲!”写得有进步的也给“优秀”并写上“有进步!相信你下次会写得更好!”等激励性评语。写得不好或写错的字,当面订正等。

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自主写字。写字时让学生用“心”去“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发现和体会,在关键时候教师适当点拨。例如:在学生描红或临摹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你哪些字写得好,是怎样写好的。教师要真诚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2)合作写字。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学习写字。组成合作小组时,要考虑到学生书写水平、性别不同、性格有别。以便互补。为满足同学们的需要,我们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沙土练字,让学生们高高兴兴地参与,开开心心地进行写字训练。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体验到合作写字的愉悦。

(3)探究写字。让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书写规律,尝试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一步把字写好。

6、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二、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字,不仅每一种笔画都有其书写要求,而且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结构形态,或高或低,或疏密或虚实,或宽紧,千变万化,各不相同。

1基本笔画;

练字,最基本的是各种基本笔画的练习,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因此,写好一个字,首先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基本笔画练好了,在写整个字时,也就容易多了,平时,我们除了做好以上几点工作外,还注重对字的各种基本笔画练习方法加以指导:如点:轻起重按回成点;横:轻起轻行重收笔;撇:重起斜下撇出尖;捺:轻起垂按角出尖。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我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比如,该笔画运笔的走向,在某个字中该笔画的长短、粗细、斜度等。我是这样教写“捺”的——起笔轻一点儿,向右下运笔,渐重,转方向,渐轻,这就是一波三折的捺!教写“竖折撇”,我让学生观察,这笔画像什么?——像一道闪电!这些基本笔画天天都练,每天都侧重于一两种,并指导学生练好,久而久之,学生练习时就成了一种习惯,也为写好字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2字的偏旁;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如,月字旁与月字底的写法,“青”下面的“月”第一笔不能稍息,上面有东西压着,必须立正才能支撑;“几”字与小几(朵的上半部分)的写法,几和小几是双胞胎,哥哥长了一点点尾巴。

3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把字写在田字格的中央,上下左右四方适当留空。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宽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感悟点画形态、结构布局、笔法特点、体验呼应、穿插、避让,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该字中哪些笔画和横中线、竖中线交朋友。指导要遵循先细后粗的原则,引导学生去感悟,教师适时点拨就行,将来学生才能自己读贴,临贴,这种能力是需要老师平时对他们加以生字有了整体上的认识,这样才能把字写好,最终练成一手具有个人特点的汉字。

三、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读贴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好习惯;

5、培养学生“提笔即练字”的习惯。

篇24:电子技术的实习教学指导的论文

电子技术的实习教学指导的论文

一、电子技术实习过程的把握

(一)电子技术实习内容的原理

原理是进行任何电子设计和设备组装的前提,只有保证原理的准确性与高效性才能保证完成实习的目的。因此,对于实习内容原理的讲述是实习环节的重中之重。对于简单的电子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电路原理进行设计,对于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说开始可能比较迷茫,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指导与帮助,使得学生可以完成准确的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温课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之中,高效的达到了学习目的,并可以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以简易半导体收音机实习为例,主要电路组成包括接收电路,调谐电路,检波电路,其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在原理简述过程中,首先应结合课本基础知识,明确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原理,调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效果,检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以及各个电路涉及的电子元件,每个电子元件的作用与连接方式。只有全面准确的使学生了解实习内容的原理才能确保高效的完成实习目的。

(二)电子技术实习内容的细节

在电子技术的实习过程中,为使学生有效的学习电子技术知识,掌握实用的操作方法,教师应当在实习过程中关注细节,适宜的穿插一些关于电子器材操作、电子元件知识等,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强实用操作技能。1)电子器材的操作:在实习过程中,肯定会涉及一些电压、电流的测量,电阻的选择和测量,电容的选择等。遇到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具体内容,安排学生使用电表。同时,可以引入一些复杂电子器材的使用,比如万能表等。掌握这些基本器材的使用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基本要求;2)电子元件知识:在实习过程中,肯定会涉及多种电子元件的使用,如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变压器等。这些电子元件是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实习过程中应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们的原理、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三)电子技术实习问题的解决

在电子技术的实习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一次性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故障。每当此时,学生不能一味依赖教师的指导,首先应该自己想办法判断故障,解决故障。此时,教师可以讲述判断解决故障的相关方法,让学生自己来操作。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从另一个角度巩固理论知识。

(四)电子技术实习的报告

在电子技术实习结束后,还要安排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实习过程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实习过程,巩固涉及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反思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因此,实习报告同样也是电子技术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规范全面的完成实习报告,同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习过程。在实习报告写作完毕后,教师要对实习报告进行仔细的审查,并及时反馈。

二、电子技术实习的要点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电子技术的`实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电子技术的实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体现在很多方法,包括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思维的关联性和敏捷性等等。因此,在电子技术实习过程中,教师应有效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在综合素质的教育中,教师从教授者的角色应慢慢转变为参与者,相比于具体的知识,应更加关注方法,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电子技术的实习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不能完成自己的讲授任务之后就不参与学生的实习了。对于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与合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于学生的提问要有效回答。师生间有效的沟通是保证实习顺利完成的重要方法。

三、结语

电子技术的实习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电子技术实习的内容选择,分析了电子技术实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讨论了电子技术实习的要点,为电子技术实习提出了详细的教学指导。

篇25:浅谈低年级朗读指导的教学论文

浅谈低年级朗读指导的教学论文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动用语音手段,辅之以体态动作和表情,在有书面标志的基础上,补齐无书面标志的全部信息,还要运用自己全部已有知识技能,调动一切人生体验同时作用于课文,投向课文的每一个闪光点,充分、形象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那么怎样上好低年级的朗读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呢?

一、融情范读,传染语感

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通过融情的'范读,把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再现课文的精神和生命,学生可以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柔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这不但对学生进行了语感训练,而且会不断地提高他们读书的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范读的准备,备课时充分注意课文的语言特点,自己先有较为准确的语感,然后才谈得上传递语感于学生。如《一株紫丁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崇敬之情。我在范读时,眉眼舒展,始终带着甜美的微笑。此时,我观察到孩子们的小脸蛋也露出舒心的笑容。当读到最后一句“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时,我提高了音调,脑袋也不经意地随着韵律晃动,脸上的笑容更为灿烂,眼睛也带着笑意。我的感情很快被学生所感应,当孩子们捧起课本朗读时,笑意已在眼中闪烁,崇敬之情已在脸上浮现。当然,有时候当学生的朗读停滞在一个高度不再进展时,播放一段录像,或展示其他课件,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观其境、临其景,就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刺激,重新燃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使朗读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二、利用相似效应,触景生情

利用相似效应,即是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使某些熟悉的具有相似性的记忆信息和组块得以自动而快捷的恢复,使课文语言信息与学生主体体验协调互动,从而达到美读的效果。国标版教材《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它颂扬了母爱,传达出怀念母亲的情感。指导朗读时,就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读出了感情。

三、重体态,增语感

体态也是一种不用声音,而用人体一部分形态变化来表露某种心情或思想的方式的语言。直观、形象的体态语言最易被小学生理解、接受。许多难以诉诸于语言的东西,往往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种表情,便可以让学生心领神会。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使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例如,《台湾的蝴蝶谷》,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蝴蝶的颜色美和形态美,我用手在空中轻柔地晃动,作蝴蝶“随风飘来,”“随风飘去”的样子,学生接收到这一体态信息,就知道了这句体态描写应读得轻些。

总之,成功的感情朗读能够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也是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值得我们去悉心研究与实践。

篇26:浅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教学论文

浅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教学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强调了英语听力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原因,提出自己在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建议

作为英语学习的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之一,英语听力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基础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入,中外交流的日益紧密,我国对大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听力水平却仍旧停留在低水平,影响到了大学英语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因而听力教学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教育部在下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方案,如增加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分值比重等,却仍然未能完全改善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老大难的问题。

一、分析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原因

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未经过系统的听力课程训练,听力在高考中的比例也相对较小,因此很多学生并未投入足够的重视。进入大学之后,其听力水平也提高不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语言环境因素的影响。刘润清教授曾说过:“大多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非母语的国家里学习,其语言环境实在可怜。

只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听到一点语言,而且不是为交际而进行的语言”。这一语道破了我们现阶段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听力方面面临的窘况。虽然与过去相比,无论是硬件的教学设备还是软件资源都相对以前充足了很多,但是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学生听说英语的意识很淡薄,只能依靠上课时间进行听力训练,虽然随着外文歌曲和影视的不断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接触原汁原味英语的机会,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多教师授课时主要用的汉语进行阐述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比较羞于开口说英文,即使在课堂上开展英语活动是,遇到不会的还是会直接用汉语想老师求助,与外籍人士接触的机会就更少。说的越少听的就越少,进而使听力更难以提高。

2、传统教学的影响。目前我们大部分中学还要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达到升学目的,大部分学生更注重语法分析和训练,而忽视听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很难有用英语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即使是进入大学之后,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占比例很小,也很难利用每周有限的四个学时进行有效的听力学习。

3、词汇记忆方式的影响。在中学阶段,由于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采用题海战术,在记忆单词时,只记其型而不记其音。这导致他们在记忆单词时直接将字母信号转化为信息输入大脑,而未在大脑中形成声音信号,这就导致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不能迅速地将听到的信号与大脑中储存的声音信息相结合,自然也就很难立刻反应出单词或句子的意思。

所以一定要将单词的发音与单词记忆有机结合,在记单词时念出声来,或者有条件的时候可以听着磁带或者语音材料反复记忆。

4、语言文化知识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同一句话往往会有不同的解读。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就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很多完全不同的风俗,而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埋头为了升学奋斗,没有时间补充相关国家的社会风俗以及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的话,那么即使听清了英文的原话,也很可能不明白其代表的含义。

二、关于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几点建议

1、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形成两人一组的学习搭档,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很多学生的自觉性不强,课堂上只是跟随大流学习,一下课就把英语扔到脑后。教师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搭档后,可以更方便地使学生参与到一些课堂活动中,如辩论,话剧等,当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时随时有搭档相住,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听力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2、利用英文原版电影辅助教学。电影有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美妙的背景音乐和精致的画面,比单纯的以声音为媒介的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淡然在放电影材料的同时,要结合提问,复述等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堂上享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同时课堂教学进度由教师把握,能有效地避免教学资源重复。

结语: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英语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英语交际能力的好坏。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科学地分析,有效地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设备,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听力入手切实的提高其综合水平。

篇27:幼儿园教学的非语言艺术探析论文

幼儿园教学的非语言艺术探析论文

摘要:

非语言艺术是指教师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语言等方式去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进而促进师生的情感沟通,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参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如何运用非语言艺术,助力幼儿快乐参与学习?本文从手势语言艺术的应用;面部表情语言艺术的应用;空间距离语言艺术的应用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

非语言艺术;手势语言;面部表情;语言;空间距离语言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教学部分。幼儿教育的水平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两种方式功能共存,共同促进教学的开展。幼儿园时期的幼儿年龄较小,对于教学环境不熟悉,产生排斥的心理,因此,非语言艺术在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非语言艺术主要是通过姿态、面部表情、手势以及空间距离等肢体语言对教学信息进行传递。在教学中借助非语言艺术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手势语言艺术的应用

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手势语言是一种常用的非语言艺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利用胳膊和手的配合传达教学的内容以及情感。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知识型的教学内容比较少,利用双手能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利用手指可以摆出多种小动物的影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对话或者故事内容时,教师可以传授幼儿如何利用手指摆出“小狗、小鸟以及小兔子”的影子,利用投影进行动物之间的对话,开展在教学,促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促使幼儿更加热爱学习,树立幼儿正确的学习意识,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另外,手势语言还能够向幼儿传达信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手势语言能够为幼儿起到指导的作用。如,幼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使用握拳加油的方式进行鼓励。在课堂教学中,会有个别幼儿喜欢接头接耳,不认真听讲,如果教师采取严厉斥责的方式,幼儿会产生畏惧的心理,长细以往,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会疏远,对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手势语言的应用。

二、面部表情语言艺术的应用

在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利用面部表情,向幼儿传达信息和情感,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幼儿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身上,特别是教师的面部,通过面部表情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学信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应当保持微笑,给幼儿亲切感,同时促使自身的心态随时调整,教师的情绪不能够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讲,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能够更加形象传递知识内容,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夸张的面部表情,促使故事更加生动,促使课堂教学充满乐趣,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丰富的面部表情,能够有利于幼儿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同时能够为幼儿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更加有利于教学的开展。面部表情语言应用的过程中,注意眼神语言的应用,是面部表情重要的内容。教师的眼神过于严厉,幼儿会产生畏惧,不敢直视,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教师亲切自然的眼神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幼儿注意力集中,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同时,教师的目光不能够集中在几个幼儿的`身上,应当覆盖到全部的幼儿,和幼儿进行眼神的交流,并善于从幼儿的眼神中捕捉到细微的变化,对幼儿的心理变化和内心世界进行了解,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对于幼儿困难、出现错误的幼儿给予鼓励的眼神;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给予提示性的眼神。

三、空间距离语言艺术的应用

幼儿园时期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大多数刚刚从父母的怀抱中脱离出来,内心世界非常的脆弱。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感到不适应,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情况。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耐心和爱心,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空间距离语言艺术是一种零距离的语言艺术形式,能够有效的安抚幼儿的内心。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空间语言艺术能够拉近和幼儿之间的距离,适当亲近幼儿,利用肢体语言安抚幼儿的内心。教师可以采取拥抱等方式,促使幼儿能够感觉到安全感,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状态。幼儿对于成年人的世界多少有些畏惧和排斥,因此,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幼儿的角度进行思考,满足幼儿的内心需求,一起游戏,陪伴幼儿成长,拉近和幼儿之间的距离,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对于一些比较幼小脆弱的幼儿,在发现不良的情绪时,应当及时的进行安抚,利用一些玩具或者糖果,同时对空间距离语言进行有效的利用,蹲下来给幼儿拥抱,促使幼儿的情绪能够稳定,然后开展一些游戏促使幼儿能够融入集体。对于犯错误的幼儿,引导幼儿对错误进行承认,亲近幼儿,避免幼儿产生排斥和畏惧心理,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信息,促使幼儿养成积极地学习心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总之,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非语言艺术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幼儿教师对非语言艺术进行合理的利用,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活跃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在幼儿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手势语言、面部语言以及空间距离语言等多个方面开展教学,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季燕。师幼体态语言交往研究【J】。教育评论,(04)

【2】李颂。幼儿教育中的非言语传播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篇28:大学物理在非物理专业教学论文

大学物理在非物理专业教学论文

[摘要] 当代大学物理在非物理专业教育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改进能够更好的教授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下文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大学物理教学教学的改进

[关键词] 大学物理非物理专业 现代化 科学思维

卢嘉锡院士指出:“当我们注意面向21世纪培养高等科技人才时,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就,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和宽厚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现代化。”大学物理属于理工科学生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的重要性源自于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对社会科学进步有主要作用。很多学生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不是物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学有什么用?言外之意很明显,似乎没用,那何必费那么多的精力去学这门相对较难的知识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如何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大学物理教学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改进:

一 、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大学物理教学

将传统得教学方式与现在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可以使传统的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它是以视听教学理论、现代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点主要有:比如在力学教学中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处理(1)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在万有引力知识点,做得更形象,利用多媒体将自然界的苹果落地形象再现,也可以将老师课前构思好的内容,用幻灯片展示给同学们看(2)可创设虚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做一个乘客在公交车惯性现象的一个视频片断,同学们将会更好的理解什么事惯性;(3)可使教学难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例如,在讲刚体的角动量时,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将非常复杂的知识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形象描述出来;(4)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想象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例如,播放一个小的光学片断给学生,让他们去从中提出问题,并且运用物理力学知识解释,为什么;(5)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可以将一些重要的内容,或者一些物理学学者的重要演讲播放给学生们听,形象具体,加深记忆。

二 、 大力推行大学物理教学网络化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全球化,网络资源无地域限制,利用计算机可以访问遍及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进入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将信息高速公路作为基本的平台,通过计算机实现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跨领域的语言交互、思想交互、情感交互、信息交互、文化交互。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内容之丰富,资料之完备,从所谓有。与传统教学媒介相比,教学网络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改变千人一面的、单向的、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网络化具有以下特点: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教学信息的综合性;教学方式的先进性;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络信息技术与物理力学教育的一体化.要求逐步打破传统物理课堂的封闭围墙.把物理教育带入到这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促使大学物理学习不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拓展.而且使课堂主体也得到拓展。物理课堂将成为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课堂时空的宽泛,时时是课堂.处处是课堂。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哪里都可以成为大学物理的课堂:只要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在线阅读、在线实验、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大学物理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活动。同时,通过网络,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和电子公告板,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他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物理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使学习者沉浸在虚拟环境和情节里.在极富真实感的状态下与电脑交互。运用这种技术可以构建起一个与现实物理课堂几乎一样的。甚至比现实物理课堂更具魅力。例如,可以重现物理实验、可以演绎物理发现等等的逼真的在线物理课堂。这虚拟课堂将是师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主阵地。

仅仅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培养学生在大学物理学习中科学思维。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除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这不仅对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逻辑基础,同时对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将起到深远的影响.主要应培养以下几个方面:

一 、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获得其理性认识的最普遍的科学思维方式.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利用辩证思维来认识各种物理现象,学习和理解各种物理规律几乎贯穿了整个普通物理教学过程.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都可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思维来加以理解.例如,在学习惯性的斜坡下滑问题时,学生一开始遇到惯性于什么相关时,很容易理解重力一种分解,事实上,还涉及反作用力在华东过程中的影响.伽利略关于摩擦力的实验。彼此相对安放两个斜面,当球从一个斜面的顶端滚下去后,即沿对面的血面向上滚,达到差不多原来的高度。他推论,只是因为摩擦力,求才没能严格地达到原来的高度。然后,他减少后一些面的斜率,球仍达到统一高度,但这是它要滚的远些。学率越小,球达到的统一高度需要滚得越远。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分析上述现象进一步认识理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本质特征。这样,学生就辩证地理解到理得作用力与反作用.

二、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意向、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具体运动规律的思维形式.在物理学中,利用形象思维来揭示物理规律的例子很多.例如,阿基米德从跨入浴盆洗澡发现水从浴盆中溢出而受到启发,从而发现了浮力定律。又如力学中的例子:在杂技表演中,演员平躺在沉重的钢板下,两个大力士用铁锤轮番敲击置于钢板上的砖块,结果砖碎,人却丝毫未受损伤。我们针对为什么重锤击不伤人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则可运用动量定理,揭示了杂技表演的秘密。教师在普通物理教学过程中,可借助上述一些物理问题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从而养成形象思维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大学物理在非物理专业中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有很好的作用,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的上述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多媒体和网络开始大量运用于非物理专业的学科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物理力学理论课程厦实验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与策略。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常同钦. 如何在工科物理教学中讲授物理学应用内容. 物理与工程,.

[2]赵凯华,罗蔚茵. 新概念物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3]陈 健. 普通物理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和网上教学系统的开发,.

[4]韩立新. 改进物理课堂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出版,.

篇29:高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对策论文

高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对策论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法律在经济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同时经济法同经济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我国各高校也逐渐将经济法学作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选课程,同时其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由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缺乏既定的授课形式,而且在教材选用、授课模式等上都是直接照搬法学专业的经济法学课程,但是两种课程在教学目标、方法以及专业学生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无法一概而论,所以必须要对高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学课程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适合非法学专业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优化策略。

一、经济法学课程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经济法学是一门有着极强应用性的课程,非法学专业之所以开设该门课程,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不管使用何种教学方式,必须要将经济法学所蕴含的理论知识能够让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掌握,不仅能够帮助非法学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市场经济中降低各类经济纠纷的产生,同时更加有利于高校非法专业学生对各种经济合同的了解。同法学专业学习经济法学课程不同,不能够运用法学专业学生填鸭式教学,让其自己消化,对于非法学专业学生在进行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时要考虑到其自身专业的课程,因此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掌握消化。只有通过案例教学法才能够吸引到非法学专业的兴趣,因此案例教学法对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吸引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非法学专业学生通常将经济法课程作为基础课对待,而且加上课时配置较少,教学内容繁杂,同时缺乏系统性的法学专业知识,并没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法课程上。因此,非法学专业学生在面对晦涩难懂的经济法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打破传统法学专业学生固定的授课模式,能够让缺乏系统性法学知识的非法学专业学生能够更加直接明白相关知识;尤其是对案例进行准备、谈论与总结时,能够让各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当中,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而且通过积极查阅资料,也学到许多新的知识。不仅是让非法学专业学生更好的经济法课程,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资料查阅方法,能够培养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尤其是对法学案例进行讨论时能够锻炼出多向思维,对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也有极大的帮助。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非法学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培养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法知识,同时为其专业所遭遇的经济学问题埋下伏笔,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去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通过案例教学法,非法学专业学生需要针对各个经济法案例,主动的进行资料的查询,同时通过相互讨论对案例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各个同学对于案例问题、教材理论知识以及经济法条文理解都有所差异,大家在谈论中提出各自不同想法,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每一次都会发现新的问题,通过讨论将其进行解决,如此一来非法学专业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能力上面都有极大的提升。其对学生之后的社会生活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

我国依法治国,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公众,在法律素质必须要有所提升。通过在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经济法课程,不仅能够增强其解决问题的问题,同时在查阅法律资料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法律条款有所了解,从而对基本法律知识有着一定的了解,最终将法律素质进行提升。而且在以后的社会工作、学习生活当中遇事将会保持冷静,从而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属于自己的权益;而不是通过违法方式进行权益的维护。我国依法治国,因此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代表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程度,只有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才是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而不是通过违反法律来获取利益。

二、当下高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基本概况

(一)专业设置与课时安排

目前许多高校非法学专业进行经济法课程开设的主要是在经济及管理类专业,主要专业涵盖经济学、金融、会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等,在上述专业中经济法课程多数都是专业必修课。此外,其余的诸如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等是将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在课时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在35到55课时之间。而且经济法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多数都是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经济法律的教授,希望大学生能够对经济法法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够运用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制度等解决简单的经济纠纷问题。

(二)教材选用

同高校法学专业注重理论性的经济法教材选用有所不同的是,对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更多的是偏向含有基础性与实践性内容的教材。而且在市场上有关经济法课程的教材繁冗复杂,对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材并没有进行官方指定,基本上都是由授课老师自行进行选取。而且对于经济法专业学生的经济法的马工程教材是基本不适用于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其更多的偏向于理论,根本不利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经济法知识。

(三)教学形式

对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多数运用的是教师教授的形式就是填鸭式的单一方式。经济法课程内容繁冗复杂,因为受到课时的制约,无法从课堂上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而且因为课时较少的关系,单一的教学形式较为枯燥,而且无法对非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系统性教学。

三、目前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时设置较少,前置法律基础知识缺乏

经济法教学课程的内容繁冗复杂,涵盖经济法总论、公司法、证券法等等各种法律,即便是进行粗略的讲解运用50个课时也是不够的,而且还需要缺乏法律基础知识的学生能够快速的了解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尽管高校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是更多的是偏向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对于法律的教授更多的介绍,然后一带而过,学生结束该课程后对法律的知识几乎为零。这也就没给非法学专业学生打下前置法律基础知识;造成经济法老师在教授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导,无法达到经济学的最终主旨。

(二)教材使用缺乏标准,针对性不够

目前的市场上,有关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经济法课程其教材十分多样,而且鱼龙混杂,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各出版社都积极推销自身的经济学教材,而教师在选择也是根据自身喜好,自主性较强,甚至会与出版社有所合作等等。所以,各个高校与专业在选用的经济法教材上都存在极大的不同,但是教材的混乱不利于构建非法学专业学生经济法课程教学标准,不利于提升整个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教材选择的随意性也造成教师随意的教学,根据不同的教材进行同样的课程教学,甚至是抛开教材直接进行教授,将所选的经济学教材作为摆设;学校在学习经济法课程时也没有办法将所学内容与教材进行接轨,不利于课后复习。

(三)教学形式单调化,缺乏实践性

由于经济法课程受到课时较少的局限性,许多教师为了能够及时的完成教学任务,对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授课形式基本上都是通过PPT进行填鸭式教学,而且学生在课堂上也缺少与教师讨论的环节,不利于对经济法知识的理解学习,接受起来十分困难。而且对于非专业性的课程,经济法课程根本无法吸引到学生的积极性,普遍缺课、玩手机等等,而且高校对于此类现象往往也是忽略。正是上述的教学形式,使得非法学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法课程上存在极大的难度。

四、提升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增加课时,根据不同专业设置教学目标,选择相应教学内容

从目前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设置课时,35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两种方案进行优化。一是直接提升经济法课程课时,直接将课程学时设置到五十学时以上;通过充裕的时间不仅能够在课堂授课时更加充裕,同时也能够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提问等各种课堂互动,提升枯燥经济法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将整个课堂质量进行提升。二是不增加经济法课程课时,通过增设法律概论等课程为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打下一定的法律基础,重点教授经济法课程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概述,从而为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展开打下一定基础,能够提升经济法教学效果。同时应该根据不同非法学专业学生的需求构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尤其是在会计专业则需要重点教授会计法、财税法等等,要根据非法学专业的特征进行经济法课程教授的重点教授,不能够囫囵吞枣,一股脑的全部教授给学生,这样学生也无法抓住重点,在消化学习方面也存在极大的难点。

(二)合理挑选教材

经济法教材的挑选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关系到教学质量高低,而且非法学专业学生缺乏系统性的法律基础知识,在学习经济法课程时教材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尽管课堂上教师会脱离相关教材,但是学生能够通过合适的教材进行课后的温习。只有合理挑选经济法教材,学生能够结合教材有计划的进行学习,而且通过教材上的经济法案例与习题,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许多高校在对非法学经济法课程教学时,自行组织教师进行经济法教材编写也是科学的方式。

(三)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趣味性

首先教师必定需要通过讲授,对于经济法的基础理论、法律基础等都需要通过教师讲授,但是不能够运用教条式的方式,通过问题设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复习,同时划分学习小组对相关法律案例进行课下讨论分析,总结其中的法律问题,带着疑问进行理论教学。其次,提升经济法课堂教学趣味性,多运用案例教学的形式,许多学生都需要故事性教学的方式,要让学生们能够主动融入到法律案例中,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同时进行讨论解决。整个案例教学的形式更加符合非法学专业学生的需求。总之,对于高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来说,必须要结合非法学专业学生不同专业的特点,提升经济法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强化非经济法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达到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为我国法制社会的健全做出一定贡献。希望本文的拙见能够对高校经济法课程开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文兴、洪芳芳.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思考.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1(1).

[2]吴昊.非法学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创新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7(22).

[3]罗瑞.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1).

篇30:医学非临床专业生理学教学探讨论文

医学非临床专业生理学教学探讨论文

1、将生理学与生活、临床实例相结合

生理学的理论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在理论课的课堂上,不允许教师以演示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需要到实验课中动手操作才能验证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课的课堂上多以实际案例让理论知识丰富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产生探究的兴趣[2]。

1.1 联系生活事件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在医学范畴内主要关注的是人体,研究内容是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因此日常生活中会随处涉及生理学知识。教师需要收集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例如,早晨起床时,人们,尤其是老年人,若是太快从仰卧位变成站立位,可能会感到头晕、站不稳,而这就是典型的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引入了这一现象之后,由于学生可能会有类似的经历,再跟他们解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会让学生印象深刻。又比如人们会根据经验和天气预报,提前准备增减衣物,这就是一种前馈调节。教师也可以将平常的新闻报道、时事热门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而介绍生理学知识点。比如说,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食用小龙虾事件,由于不良商贩用洗虾粉洗龙虾,导致人患上横纹肌溶解症的新闻。现在又有辟谣的新闻传出,认为是由于过量运动、肌肉挤压等原因,而非洗虾粉中的柠檬酸、草酸等物质所导致。联系鲜活的生活事件,可以将抽象的生理学知识用具体、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

1.2 融入科学发展历史

前人通过不断进行实验和实践,积累了大量数据,才凝练出生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讲解一门学科的历史发展,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理学理论是如何被发现并总结的,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热情,促进他们自主探索。例如,在消化和吸收章节中,讲到胃的损伤保护机制,需要学生掌握一种与胃炎、消化性溃疡乃至胃癌息息相关的重要细菌,即幽门螺杆菌。这种细菌的发现历史就十分传奇,它主要是由两名澳大利亚科学家:MarshallBJ与WarrenJR发现的。其中Mar-shallBJ为了提供更确切的证据,践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自己吞服该菌进行实验。这一发现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1.3 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动态

当今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书本上的知识时刻可能被最新的发现所更新。所以适当让学生了解生理学的前沿动态,有助于学生掌握最新知识。举例来说,现今生理学教材有关视觉的部分,普遍仅介绍视锥细胞、视杆细胞这两类感光细胞是如何感受光强和区分颜色的。但是在该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中,有一类称为ipRGC(自主感光神经节细胞)的细胞,能够通过视黑素,感受长时程的光照变化,虽然并不形成视觉,但却与视交叉上核连接,在调节昼夜节律中发挥重要作用。

1.4 结合临床教学

在临床专业的生理学教学中,教师大都倡导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教学,以使学生尽早地体验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知识应用,但是在医学相关非临床专业很容易忽视这一点。实际上,医学相关非临床专业的学生将来大都也要从事与临床相关的工作,有必要在理论学习阶段多接触病例。但是给他们所举的病例需要更有针对性,如护理学就需要列举比如人工呼吸或者严重肺气肿、肺心病的患者不可以吸入纯氧这样的例子。前者可以与呼吸运动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这一知识点相联系,因为人工呼吸就是人为制造这一动力的方式;后者可以通过氧分压升高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来解释。还有药学专业,也可以列举许多药物的药理作用,以此来拓展生理学部分的知识。例如,奥美拉唑是一种抑制胃酸的药物,它的作用靶点是壁细胞上的质子泵,而质子泵则通过主动运输,泵出H+到胃内,从而产生胃酸。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医学院校的课程大多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一定的逻辑性,需要学生不仅要下功夫记忆,而且还需要花精力融会贯通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但由于目前的生师比较大,仍以老师宣讲、学生被动学习为主,缺乏主动参与和双向交流,也就缺少对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比较式、问题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分析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性[3]。

2.1 启发式教学法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4]。学习活动便是由学习动机引起和推动的,具有激活、指向和强化的功能。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需要教师利用一定的诱因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教师既可以用设问的方式,也可以用作业的方式提出问题[5]。例如,生理学第二章中,介绍了五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因素。教师可以布置1-2个生活中的病例作为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找寻答案。例如有机磷农药中毒。

2.2 注重比较与总结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才能将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称为学习迁移[4]。作为教师需要合理编排、重组教学内容,将相近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对比授课,促进迁移的发生。列表是一种很好的比较和总结的方法。生理学中经常要讲解很多类似的功能活动,比如各种物质转运方式;比较相对概念,诸如“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将各种物质转运方式的跨膜运输方向、是否借助于蛋白、是否有能量消耗等一一列举在表格中,并加以实例,以便学生对比、记忆;对于“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这种拮抗效应,教师以上下箭头表示其增强和减弱效应,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3、引入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式教学方法

21世纪以来,互联网迅速发展并逐渐渗透各个行业,形成了互联网+的新业态。互联网+教育行业也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教育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这一背景下催生出的“网络三课”: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为传统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平台、新的资源,成为了时下的关注热点。将这些新模式引入生理学的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医学相关非临床专业学生学习生理学的热情,改善学习效果。

3.1 慕课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s)的中文简称。在生理学教学中使用慕课,有利于实现全部知识点的教学,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深入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缺陷[6]。尤其是医学相关非临床专业在开设生理学课程时,往往学校制定的学时数都要少于临床专业,使得原本按照临床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的血液、内分泌、生殖等章节的讲课时间被大大缩短,学生仅靠课堂内学习无法全面掌握。然而,现今大学校园的网络建设已然十分健全,网络覆盖广。甚至多数大学生已将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作为日常学习的必备工具。所以各学校生理学教研室可以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平台,将形象生动的视频、动画、图片,代替传统书本文字,展现在线上,对生理学中一些复杂的知识实现二维或三维的动态展示。

3.2 微课

微课,顾名思义是一种微型化课程,将知识点划分为10-15min左右的片段化视频,呈现课程的个别难点与重点[7]。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自由安排时间,有利于记忆的强化与注意力集中,并可以促进主动学习。生理学微课的制作内容可以分为指导型、理论型和实验型。指导型微课可介绍每一知识模块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理论型微课可举例介绍难点、重点,如细胞生物电现象、肌丝滑行机制等;实验型微课可拍摄生理学常规实验操作,如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蛙心起搏点观察等,使用录屏或拍摄授课场景等模式[8]。

3.3 翻转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先在课堂内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而后学生在课后练习巩固;而翻转课堂则是借助核心媒介教学视频,先由学生在课前完成对知识的收集,主动接收知识,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主动性完全由学生掌握[9]。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的教师在实验课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接受并且喜欢这种教学模式,称这一模式培养了学生各项综合能力,促进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参与性[10]。生理学的教学中还有许多可以运用的手段和方法,都可以达到提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枯燥的理论知识的目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得当。所以对于医学相关非临床专业的学生,就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本文仅仅选取了部分方法,结合举例,给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更多样、更切合实际的方案还有待挖掘。

参考文献:

[1]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2]印媛君,储利胜.生理与生活、临床的结合-生理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63-64.

[3]王瑜,梅仁彪.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12-14.

[4]姚本先,江立成,何更生,等.高等教学心理学[M].2版.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87-89.

[5]黄俊杰,王彩冰,赵善民,等.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J].当代医学,2010,16(28):163-164.

[6]李德恒,李文娟,李超彦.慕课在生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1(7):1-2.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论文

超越式模型学习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探究论文

如何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教学课题小组总结

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教师演讲稿

“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论文
《“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论文(共30篇)】相关文章:

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2023-02-05

识字教学开题报告2022-04-29

心与心的沟通优秀作文2022-09-27

对中专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2023-02-27

对当前课堂交流的几点思考教育论文2023-03-26

读议讲练四段一体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2022-09-26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时事述评课的教学模式2022-07-21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2-07-26

美术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论文2022-05-06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