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

时间:2022-04-30 12:49:03 经典美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年年等65人”为你分享16篇“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

篇1: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

1、文学作品的特殊性

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文体,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去表达一个现象,而是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语言,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景,是以作家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阅读英文原作既要阅读其内容,而且还要着力体会原作的感情和意境,所以,了解语境、做好语境分析是文学作品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具难度的问题之一。《阿拉比》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第三篇,属于乔伊斯的早期作品。笔者发现在教授这篇文章时,发现学生初略阅读之后,对其作为名篇质疑声一片。但在教师借助语境分析后,学生再次上交的短评有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2、语境补充的重要性

对语境的理解,不同语言学家观点各异。Lewis(1981)认为语境就是说话人与听话人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识对听话人理解说话人说出的具体一句话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Dijk把语境理解为语言环境,即上下文,发生言语行为时的实际情况,文化,社会和政治。(白解红,)。意义受语境的制约,同一个词语,同一个句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体现不同的意义。语境理论有助于我们有效地赏析复杂的文学作品。钱冠连指出语境是指言语行为赖以表现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他进一步指出,这个环境有语言上下文和非语言性环境两个大部分组成。前者为语言符号内因素,而后者是语言符号外因素,它可以包括语言之外的显性的,可见的现场,如地点,对象,场合,意外出现的人和物(意外符号)等等,也可以是隐性的,不可见的背景,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历史事件等等。如下图所示:上下文(可见)语言符号内上下语(可听)语境符号显性:地点,对象,场合,意外出现的人和物语言符号外隐性: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历史事件本文所讨论的“语境”都基于此,而不考虑认知是一种语境等看法。

2.1、语言符号内:通过上下文和上下语构建语境利用语言语境补足,就是利用上下文,前后语列信息,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把内部信息的提示线索,扩展成丰富的语用信息。《阿拉比》描写的是一个男孩青春期的爱情幻想曲,他经历了守候、希望到绝望的过程。看上去挺美,最终却是不堪一击。出于青春期的躁动,男孩迷上了曼根的姐姐,喜欢打量着她,Herdressswungasshemovedherbodyandthesoftropeofherhairtossedfromsidetoside.(她的裙子随着身体的移动来回的摇摆着,柔软的发辫也随之左右摆动)。Whenshecameout,myheartleaped.Ikeptherbrownfigurealwaysinmyeye.…Butmybodywaslikeaharpandherwordsandgestureswerelikefingersrunninguponthewires.…(当她出来走到台阶上,我的心就砰砰地跳。我总让她棕褐色的身影保留在我的视线里……但我的身体就像一架竖琴,她的话语和姿势就像在琴弦上拨弄的手指。)而后,男孩终于和曼根姐姐说上了话,女孩告诉他将有一个阿拉比集市,男孩答应去集市给她捎件礼物。周六晚上,男孩终于等到健忘的叔父回到家才拿到一点钱乘火车去阿拉比集市。到了阿拉比,集市已临近打烊,男孩忽然“发觉自己是受虚荣驱动又受虚荣愚弄的可怜虫;我的双眼中燃烧着痛苦和愤怒。”当语句零碎时,学生们的阅读体验远没有经过引导联系上下文,跟随着作品情节的`发展,时间推移和感情的加深而来得更强烈真挚。但如果教师的引导就此为止,而无视一个貌似简单的青春萌动背后的故事,那么世界名篇的魅力也会褪色不少。语境符号外的因素不可小觑。

2.2、语言符号外构建语境广义的语境是指社会文化语境,也就是语言形式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形态,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到价值观念等等。人们一旦接受了熏陶以后便潜移默化,成为某种内在的东西。由此,文学就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浓缩了那个时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有些英语水平相当高深的学者,感到要完全真正地理解作品也并非易事。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和他本人的生活背景这个广义语境,赏析无从谈起,兴致也不高。但当教师逐渐构建起爱尔兰当时宗教信仰逐渐世俗化、宗教势力逐渐衰微的现象,普通人在压抑的现实环境中理想幻灭,弥漫在整个爱尔兰的瘫痪气氛,人们的生存困境时,学生从现实世界出发,由自身经历出发,重写一篇《阿拉比》,效果显着提升。

3、结语

借助语境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一方面赏析了语言本身具有弹性美和意蕴美,另一方面,也开始逐渐窥见巨大文化背景后所蕴藏的广阔天地。这般优秀的作品不胜枚举。对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运用和开拓构建语境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它需要我们更广更好地探索并加以利用。

篇2: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论文【1】

摘 要:隐喻归属于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个分支,它是无处不在的。

隐喻性的语言是语言自身隐秘性的一种表达,它是语言自身重要的组成部分。

探索认知语言学的源头,会使人联想到传统的修辞术。

社会文化的背景对隐喻具有深层次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每个隐喻表征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共性塑造了汉、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共同的相似的性质。

学习理解隐喻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解读与诠释英美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背景,才能正确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意蕴,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英美文学;隐喻;文化背景

一、英美文学作品与隐喻概述

关于对英美文学的研究提倡一种多元化、开放性的视角,不宜以一种单一性的文化语境来研究英美文学。

源语文化语境与作者自身所具有的相关背景制约着相关文学作品的翻译,同时英美文学翻译也受译者文化背景的影响。

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来协调不同类型文化间的矛盾,深刻体现着译者自身的主体性的原则。

英美文学指的是以使用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学作品的一种概括。

它旨在培养学生一种阅读鉴赏的能力,通过阅读、鉴赏对增加原著的深层理解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使读者掌握文学批评的方法。

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也可以达到训练语言基本功、了解西方价值文化这一目的。

当然,学习英美文学并不仅只是为了了解外来文化的特点,也不是以此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内容以及相关的隐含在作品中的“隐喻”空间。

隐喻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它的身影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思维行为的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话语交流的行动中。

换句话说,那些支配我们行动的思想观念系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隐喻性的存在方式。

隐喻需要借助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类事物来说明或者理解某一类事物或者某一事物。

中国有句成语是“指桑骂槐”,其实跟这个隐喻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相类似的地方就是将一些熟悉的事物比拟那些抽象陌生的事物,从熟悉引渡到陌生从而达到认识陌生事物的目的效果。

本体(tenor)与喻体(vehicle)这两部分组成所谓的隐喻。

前者与后者根本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事物,如果是同一类型事物也就不叫隐喻。

虽然前者后者是一种属于不同类型的存在物,但他们并不是完全地没有任何相似性(similarity),二者之间在隐性中还是有相似的地方,正是这种隐含的相似性才能构成所谓的隐喻空间这一含义。

一般说来,本体显得较为抽象,相比于喻体,听话者与说话者就更容易理解一些,因为它更为具体。

因此,隐喻的使用可以达到增强文学语言生动性的效果。

二、英美文学作品视域下的隐喻研究

(一)英美文学中文化的渗透与隐喻研究

其实,隐喻结构同样蕴含于这一社会之中,这种认知结构构成了社会隐喻空间的表达。

毋庸置疑,我们所谈论的隐喻不只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的语言现象,而且它也不失为一种思维的“范式”或者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当然它在指示着文化结构的同时,也表征着思维的范式与语言的某种现象。

隐喻自身所形成的过程建构了思想与文化。

我们生活的文化坏境也为隐喻自身的改变而改变着,因此隐喻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类与坏境相互作用的方式。

虽然我们并不陌生于关于隐喻如何使用的问题,但是为了达到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隐喻现象这一目的,然而对隐喻的使用是脱离不了特定的文化坏境的,所以这就要求有更好地选择具体的隐喻的能力这一素质。

隐喻性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反映一个领域里的熟知程度,如何在两个不同领域间迂回而又达到理解的目的这才是重要的,通常在这个相互周转、抽象的过程中完成的。

隐喻与文化处以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隐喻自身的形成过程中,当然,隐喻也是文化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以往于对隐喻与文化的相关研究中,一些语言学者认为,在不同的文化模式里有着隐喻自身的痕迹在里面,也可以说隐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文化模式的一种折射,是文化模式的一面镜子。

文化模式包含着一种对文化概念共同理解的方式,它起着这样一种作用,它可以指导现实人们的行为或者可以纠正人们偏激的思想行为。

文化模式作用伴随着集体社会的形成而生成,当然这种文化模式作用对于个人而言还是有效的。

在集体社会的形成过程中,文化模式可以驱使人们相信什么和不相信什么,可以驾驭人们自身谈论世界的方式以及如何谈论自身个体性的经验。

隐喻自身的发展并不完全依靠其自身性的力量支撑,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域外”某种形式促使了其自身的“生产”,这种“域外”我门可以理解为与文化世界间的冲突与斗争。

隐喻自身的呈现方式与思维相关,它自身表达了一种思维与行动相互关联性的系统。

隐喻自身作为文学修辞术中的一种,无疑对作品的表达力有其渲染的作用;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来解释的话,可为相似性的联想所阐释。

有学者将隐喻看作为一种语言手段,此种语言手段表达的是重复性的意义内容。

然而柏拉图认为隐喻是一种大的机制,这种机制与人类的本质相关切,换一句话说,就是在柏拉图那里隐喻反映着人类本质的某种机制。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将隐喻的研究扩展到语义形式上,认为隐喻与语义共同具有一种同质性的结构。

后来认知语言学研究“蔚然成风”,隐喻也随之成为学者们议论的重点。

以认知角度作为切入点来研究隐喻,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著名学者:Johnson和Lakoff。

他们在书中对隐喻的认知作用有过深刻的揭示。

他们认为,隐喻自身的本质就在于一种相互转译的结构之中,通过转译来达到一种事物的理解。

隐喻自身也是一种认知性的机制,在此种机制中涉及到两个领域(具体的和需要被解释的抽象的事物),而隐喻的目的就是使其两个领域得到沟通。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关联隐喻研究

不同社区的话语形态为不同的文化形态所影响着,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形态为该形态下的社区话语所表征,它也同样表征着该社区世俗的生活方式,如社区的语言话语,不可低估他们的影响在其隐喻的使用中。

在确定文化的组成部分时,有必要对文化具体要素这一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

因此,对文化自身的差异性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它关系到隐喻理解的方式、视域等问题。

在这一部分,我们着重分析讨论隐喻如何为文化自身的差异性主导。

我们将文化因素主要定义在四个方面上:语言因素、思想因素、社会因素和生态、物理因素。

生态、物理要素是包含着像生态学、商品、生产方式这一类的总体性的概括。

虽然地理位置只是一种区域性上的划分而已,但它也显示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

毋庸置疑,语言作为一种镜像结构,它反映着客观的自然世界,也折射着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形象。

因此,话语方式与社会环境是关联着的,关于话语方式的产生与产生该话语的社会环境是有联系的。

比如,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其话语方式与航行相关切。

他们隐喻性的表达都与航行和海上的表现有关。

隐喻暗含着一种思维的方式,也许我们对隐喻的理解只限于它是一种文学的修辞方式而已,或者它只是一种表达抽象事物的工具。

隐喻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正确地诠释隐喻。

隐喻关乎着对自身周围世界的理解,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个隐喻其自身的结构都有着精细地研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一般性的隐喻了解、理解后,还是可以达到对自身周围世界的一些或多或少地认知的。

不少不能被别人所理解的,只为少数人所用的隐喻现象还是依然存在的。

因而,借助于文化自身的内涵还达到对其隐喻结构的理解是必要的。

隐喻自身的空间关联着社会制度、信仰、心理过程以及共同的地理条件等因素内容。

一言以蔽之,共同的文化背景构成了对隐喻形式的某种支撑。

为了说明一些隐喻文化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诠释之这一事实,本文借助了一些实例。

否则,人们之间的交流是荒诞的。

因此掌握好了对象国的知识背景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其对象国的隐喻。

然而,我们不能对隐喻的解释完全依附于对文化的理解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确实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采用有效的文化理论对我们理解或者解释一种隐喻结构在某种步骤上还是显得尤为必要的。

日常的生活也同样离不开隐喻,它根植于思维意识的结构之中,也存在于流动的文字作品。

隐喻承载着文化的承袭,并为语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奠基。

篇3:英美文学作品:Geoffrey Chaucer

British Literature

Geoffrey Chaucer

The Canterbury Tales

William Shakespeare

Francis Bacon John Milton Daniel Defoe Hamlet The Merchant of Venice King Lear Othello Macbeth The Midsummer Night’s Dream Sonnet 18 Sonnet 29 Sonnet 106 Of Truth Of Studies Paradise Lost (book I) Sonnet: On His Blindness Sonnet: On His Deceased Wife

Robinson Crusoe

Henry Fielding

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

Thomas Gray William Blake Robert Burns

William Wordsworth Byron Shelley

John Keats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London The Tiger The Chimney Sweeper A Red, Red Rose 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When We Two Parted She Walks in Beauty To a Sky-Lark

Ode to a Nightingale

To Autumn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Charles Dickens

Oliver Twist

David Copperfield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Vanity Fair

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

Wuthering Heights

Alfred Lord Tennyson

Break, Break, Break

Robert Brown

My Last Dutchess

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John Galsworthy

The Man of Property

Oscar Wilde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George Bernard Shaw

Mrs. Warren’s Profession

Joseph Conrad

Heart of Darkness

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Virginia Woolf

D. H. Lawrence

American literature Benjamin Franklin Philip Freneau

Nathaniel Hawthorne Henry David Thoreau Herman Melville Walt Whitman Mrs. Dalloway Sons and Lovers Poor Richard’s Almanack The Autobiography The Wild Honey Suckle The Scarlet letter Walden Moby-Dick

Song of Myself

Mark Twain Theodore Dreiser Jack London Robert Frost Ezra Pound

F.Scott Fitzgerald William Faulkner Ernest Hemingway John Steinbeck Toni Morrison The Adventure of Huckleberry Finn Sister Carrie The Call of the Wild The Road Not Taken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Great Gatsby A Rose for Emily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Of Mice and Men The Grapes of Wrath

[英美文学作品:Geoffrey Chaucer]

篇4:英美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的联系

英美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的联系

随着电影业的发展,其逐渐具备认识、教育和审美等其他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电影与文学作品的有机结合上,这种结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摘要:随着电影业的迅速发展,很多文学作品都逐渐被引用到电影剧本中。通过电影的拍摄来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立体化,这种行为使得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很多英美文学电影都是依照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拍的。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几部英美电影来探讨英美文学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影 文学 英美文学 文化

一、电影和文学作品存在紧密联系的原因分析

电影和小说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电影和小说作品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上。电影和文学作品存在联系的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存在许多共通点,这些共通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电影和文学作品都是以可以感觉到的形象来表现编剧或作家希望表达的感情。文学作品主要是以语言和文字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而电影则运用演员、布景和道具来塑造影视形象;2.两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四大因素;3.两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叙事即叙述故事,对故事进行描述,其是作者将不同的情节联合进行描述。文学作品和电影都包含四大因素,即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文学作品和电影都需要叙述,但是相比之下,电影艺术对故事和情节的要求更多;4.两者都具有假设性。假设性属于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其主要是指以假乱真的表现方式。艺术形象并不是直接复制生活中的自然形态,来源于生活又需要超越生活,这便是电影和文学作品的假设性。5.两者都属于时间艺术。时间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因素,是这两种艺术形式不可或缺的条件。

以上五种便是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共通点,这些共通点决定它们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英美文学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因此英美很多电影公司根据文学作品和电影之间的联系来拍摄优秀的电影作品。

二、文学作品为电影拍摄提供了经典素材

随着电影业的飞速发展,很多电影都开始引入十分经典的文学作品。随着这类电影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文学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目前,这两种联系在英美地区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下面笔者便从几部电影作品中来分析文学作品在电影中的运用。

1. 电影作品《黛洛维夫人》 电影《黛洛维夫人》是根据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同名小说《黛洛维夫人》来进行拍摄的。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伦敦文学界的中心人物,是布卢姆茨伯里派的成员之一。电影作品《黛洛维夫人》讲述的是在伦敦1923年的夏天,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年,主人翁Dalloway回想起1890年夏天十分年轻、美丽的自己。电影的成功是剧本、导演、演员、后期制作等方面来决定的,小说《黛洛维夫人》则为电影提供了十分优秀的剧本,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的成功。

2. 电影作品《三颗翼动的心》 著名导演伊恩·索弗特利拍摄的电影作品《三颗翼动的心》,是根据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威尼斯的爱情悲剧,小说中展现了令人难忘的浪漫情怀。通过英国演技派女演员海伦娜·博纳姆·卡特精湛的演技,来将小说中的人物鲜活化、情节立体化。小说《三颗翼动的心》出版之后便受到读者的喜爱,而将其选为电影剧本取材也是看中其经典所在。一方面将小说以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另一方面让更多人能够通过电影认识和理解小说,是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典型结合。

3. 电影作品《巴里·林登》 1975年,英国Hawk电影公司制作出了经典文学电影《巴里·林登》,这是根据著名作家萨克雷的小说《巴里·林登的记忆》改编拍摄而成的。通过电影让小说人物更加鲜活,将其坎坷的命运更加明了地展现给观众。小说《巴里·林登的记忆》将主人翁的经历描写得十分精彩,由于导演和演员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即使是3个小时的电影也不会觉得漫长。这部电影曾获得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奖、4项奥斯卡奖等14个奖项,是电影行业难得的完美作品。

以上三部电影作品的共同点在于将电影和文学作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转换艺术形式,让其能够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作家在编写小说时,注重的是故事情节、人物的动作、对话;而导演在拍摄时,注重的不仅仅是整个故事情节,还需要考虑到电影的拍摄效果、演员的演技及其整个拍摄团队的合作。通过将电影和文学作品这两种艺术形式有效地结合,将经典深入人心。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优秀的电影剧本,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影业的进步。

三、电影促进了文学作品的推广

1. 英美电影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高校促进了英美文学作品的推广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这项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我国学生能够有效地了解英美文化。目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主要是为学生介绍英美文学史上的很有影响力的作家的经典著作。但是由于英美名家名作资料繁多,教授起来会比较麻烦。加上很多学生对著作的学习兴趣并不大,自然也不能很好地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电影是一种兼具视觉、听觉、时间和空间为一体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演技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更加明了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播放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来辅助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也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和理解能力。由此可见,电影确实能够很好地促进英美文学作品的推广。

2. 电影能够有效地表现小说的各方面 大多文学作品都包含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和深刻的思想,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使得他们受到读者的青睐。随着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读者都渴望将电影和经典作品进行结合。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很多电影公司试图将两种艺术形式加以结合。事实证明,这种结合十分成功。文学作品的情节、思想都为电影提供了十分特别的素材。而电影则是更加立体地、具体地表现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特征和故事情节,通过演员加以演绎,让文学作品以传媒的形式展现给人们。这种有效地结合使得文学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逐渐紧密,通过电影的展现,让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有另一番韵味。

篇5: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

摘要 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方言,方言较之官方语言,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力,在翻译时如果技巧使用得当,对于还原其语言力量大有裨益。

本文谨从一些较为典型的例子入手,探讨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方言的翻译技巧所特有的语言力量。

关键词:英美文学 方言 翻译 表现力

一 引言

我们常常感叹于汉语的包容和多样,在这片地大物博的国土上,有着大量不同种类的方言。

它们多以地理为界,在人们反复的使用中发展演变,被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各地方言虽然使用着相同的文字,却有着大相径庭的表达技巧,用一个地方的方言所表达出来的语句,常常伴随着此地不可磨灭的风土人情,将其独特的风貌呈现人前。

或许这就是方言所特有的语言力量。

而在英语中,也有着多种不同的方言。

它们形成于英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并在时间的打磨和风浪的洗礼中存续演变至今,深深扎根在不同地区人民的灵魂之中,也正因此,它们至今仍带着强大的生命力活跃于英美文学作品之中。

方言辞藻朴实,却极富表现力,在翻译时如何尽可能地还原其自然风味,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语言力量,成为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二 英语中的方言

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大量优秀的方言文学作品,它们常与地理、历史和民族相连,天生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1 英语方言的语源

英语的方言因其复杂的语源而呈现出复杂多样。

方言在英美历史上一系列民族迁徙和民族政府的过程中分化派生而来。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授克拉克曾言:“语言有变化的趋势,语言在不同的地方倾向于发生不同的变化。英语方言作为英语的地方变体,就是英语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化、演变、发展的结果。”

最早的英语来自于那些从欧洲大陆渡海到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在那之后,随着早期移民者的繁衍与迁徙,他们的语言也经历了数百年漫长的分化和演变,最终发展成为现代的英式英语。

随着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大量的移民涌出,他们把英语像风媒种子一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英语在传播出不列颠群岛之后,迅速与殖民地的当地文化相融合,吸收了当地原有语言的特色,逐渐演变成了各具特色的英语方言。

2 美语方言的产生

美语是英语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起源于17-18世纪的英国英语,是英国移民扩张的产物。

美语如同美国的人种,是一个包容性和同化能力都非常强大的大熔炉。

现代美语不仅保留了英语正在渐渐丧失的某些特征,也丧失了许多英式英语中尚有保留的特征。

因此我们常常看到英国人责难美式英语对语言传统的颠覆,却也能见到英语中有些古老的语法在英式英语中式微,却又在美式英语中复活。

例如,英国人讥讽美国人将loan(贷款)一词用作及物动词,是一种对传统语法的颠覆,但实际上,这种用法却曾经出现于早在16世纪以前的英国,作“借出”意。

直至18世纪之后,英式英语中的这一用法已经湮没,美语中却保留了这一用法。

三 英美文学中方言文学作品的翻译及其语言力量

篇6: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

【摘要】阅读并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西方文化背景,还有利于学生发现中西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对部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有助于学生体会西方文学语言在人物刻画、主体结构和语言特色方面的独特魅力。

本文立足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阐述了帮助学生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7: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

【作者单位】马海艳,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在西方文学的发展史上,英美经典文学有极大的影响力。

阅读并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熟悉西方文化背景,还有利于学生发现中西文化的不同。

尤其是对部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有助于学生体会西方文学语言在人物刻画、主体结构和语言特色方面的独特魅力,学生可以通过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来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

现阶段高校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通过赏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立足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阐述了帮助学生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思想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

英美两国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时代背景和很多社会风俗都会被写入文学作品。

世界文坛不少知名作家都来自英美两国,他们的作品广为传颂。

如海明威、爱默生、莎士比亚以及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具有较为鲜明的语言风格,表现了特定的人文思想及独特的时代背景。

因此,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时的英美文化背景,才可能领会作品的精髓。

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读懂了西方文化,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审美能力。

通过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学生了解了英美两国的文化历史,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拓宽了知识面,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与此同时,在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具备了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记笔记或读后感的方式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加深印象,最终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式及阅读审美分析

1.多角度解读英美经典文学作品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其作品内容与时代背景及作者思想关系密切。

因此,在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分析,全面解读作品的语言特色、创作手法,从而正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主题。

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经典文学作品《牛虻》,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参与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

故事围绕牛虻、神父、教会展开,这三者相互联系,在作品中各有作用。

我们在鉴赏这部作品的时候,要站在不同角度去理解作品主题。

比如,对主人公牛虻的解读,我们主要围绕他理想与道德冲突的心理对话进行,站在这个角度剖析他心理的双重矛盾性。

2.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国家与民族思想

我们在对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系统地梳理整个作品的脉络,对文学作品的年代以及社会背景条分缕析,从而完成对文学作品的鉴赏。

在鉴赏的同时,我们要注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国家与民族思想,加强自身的阅读审美能力,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去理解这些文学作品。

比如,英国17世纪著名的诗人约翰・弥尔顿所著的《失乐园》,是他三部杰出诗篇之一。

在《失乐园》里,弥尔顿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诗人的革命热情和高远的想象使他塑造了十分雄伟的形象,如撒旦、罪恶、死亡等;描绘了壮阔的背景,如地狱、混沌、人间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他这部作品是在何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弥尔顿反对保王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参与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由于在资产阶级政府工作相对繁重,因此他视力开始下降。

弥尔顿没有听取医生的劝诫,继续投身到斗争中,直至1652年,他双目完全失明。

1660年,王政复辟,弥尔顿被捕入狱,他被释放之后才开始《失乐园》的创作。

在艰难的生活中,弥尔顿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难、勇于反抗的斗士形象,充分展现了坚决斗争、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

很多文学研究者认为,《失乐园》中的撒旦形象正是弥尔顿一生的真实写照。

3.形成对作品深层情感的共鸣

我们在阅读及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该明白不同读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在作品赏析过程中会存在差异性。

但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是不变的,我们通过深层阅读,可以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并且,我们在鉴赏作品及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交流,对文学作品形成新的认识,实现对作品主题更深层次的把握。

例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小说极具悲剧色彩,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将亲情与爱情的冲突作为情感冲突的源头。

小说缘起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终结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殉情。

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成功地将理想与现实进行了碰撞,充分体现了理想的美好以及现实的残酷。

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也是当时文化背景下现实生活的残酷缩影。

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自身的阅读审美观,充分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形成情感共鸣,才可能对文学作品做出客观评价。

4.实现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在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我们在阅读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避免盲目阅读的现象发生。

我们应该明白,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应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时代、文学形式,鉴赏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因此,鉴赏的角度非常重要,如对文学作品创作风格及叙事方式的研究。

德国小说家施笃姆所著的《茵梦湖》是描写感伤爱情的经典名篇,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顺序、倒叙的叙事方式在整部小说中穿插,这种叙事方式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小说以19世纪现实生活为主要的故事结构,将时间顺序打乱,贯穿现代与过去,体现了施笃姆鲜明、独特和优美动人的艺术风格。

这种叙事方式,将莱因哈德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悲剧展示得淋漓尽致,并启发了人们某些共同的`感情经历和人生感受,也许,这才是施笃姆的真正目的。

5.创作方式影响对作品的审美观感

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式常常会影响我们对作品的审美观感。

例如,美国诗人惠特曼所写的《Oh!Captain!My Captain!》充分展现了较强的文字韵律美。

惠特曼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每一段文字都是以Oh!Captain!My Captain!为开头,结尾都是Fallen cold and dead。

诗中间的长句以及短语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充分展现了诗歌变化的和谐性,同时也体现出诗歌的韵律美,在韵律变化中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很多英美诗歌的创作,都是头韵、行内韵、尾韵重复使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进行美式读音训练,带着感情的诵读会使学生充分感受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目前,学生还停留在被动地接受文学知识的层面,他们在教师主观教学中阅读和理解相关文学作品。

这导致他们对文学的理解是表面的,其阅读与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进而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是学生熟悉社会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们在鉴赏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研究文学作品丰富的历史背景及重要的艺术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1]周迪.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J]. 才智,(9):301.

[2]杨静. 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初探[J]. 语文建设,(36):35-36.

[3]李伟.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J]. 芒种,2015(8):25-26.

[4]欧华恩,潘利锋. 鉴赏英美文学作品,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10):70-73.

[5]雷彩. 英美文学作品成功阅读的新建构主义解读[J]. 芒种,2013(3).

篇8: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

英美文学中有大量优秀的方言作品传世,例如美国的黑人英语作品、爱尔兰的撒克逊人英语作品等。

由于方言的表现方式深富多样性,且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这些以方言为特色的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与标准语作品不同的翻译问题。

方言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鲜明而不可替代地存在,但是其书面语言的流传程度却远远不似口语那样广泛。

文学作品还是以标准语作品为主导,方言作品相对数量较少。

也正因此,方言作品的翻译实践不足,对于方言的翻译理论研究也相较艰难。

此外,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保留原有的语境和文学氛围,又不损害方言的典型特征,是一个难题。

方言作品中常常存在叙事与对白的风格反差,以此来烘托出语言气氛,然而在翻译中,若无一种明确对应的方言体系,那么两种不兼容的语言之间的生硬转换,势必要破坏掉这种微妙而又独特的语言表现力。

翻译史上最成功的方言翻译者是马丁・路德。

1522年,马丁・路德用中东部德语翻译了《新约》,1534又翻译了《旧约》。

对此,翻译学家杨平评价道:“路德的《圣经》翻译不仅促进了德国语言的标准化,而且还把《圣经》带到了千家万户和平民百姓手中,同时还对翻译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马丁・路德的翻译使得普通德国人的语言也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张力,清晰又强烈。

翻译理论家奈达对于方言的翻译深有研究,奈达认为,“如果一个文本是用非标准用法的方言写成的,译者就面临着在目标语中找到正确的对等语的困难。”

而翻译学家纽马克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方言文学作品翻译的三个要素:表明语言的俚语用法、强调社交的阶级约束、指明地域的文化特征。

本文谨就一个典型的英美方言文学作品为例,探讨一下方言翻译技巧中所蕴含的语言力量。

2 翻译实例研究――以《即将成人》为例

理查德・赖特曾被誉为美国第一位知名的黑人作家和非裔美国文学的先行者。

赖特之所以被人赞誉至此,不仅仅因为他所表现出的卓尔不群的文学天赋,更因为他一生不懈的奋斗。

非裔黑人的身份使他对于种族歧视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因此生发出反抗的斗志。

正如拉尔夫・埃里森说的那样:“赖特身体力行地把美国黑人自我消亡和‘走向地下’的趋势转化为勇于直面世界的意志;他的发现赤裸裸地拷问着美国社会的良知。”

赖特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即将成人》正是这样一部以种族压迫为主题的作品。

小说的男主人公戴维是个黑人少年,在青春期中,除了经历同龄人共有的烦恼之外,还因其肤色而备受苦恼。

这篇小说以种族和成长为主题,着重刻画了一个黑人少年成长时期的经历与心路历程。

其最大的语言特色在于大量使用了黑人英语方言。

整个叙事过程中交替运用黑人英语方言和标准英语。

在非裔美国文学领域,这种语言交替的叙事风格是场景的,黑人英语方言的运用使原文对于这位黑人少年的描述更加生动鲜活,黑人英语方言所内秉的阶层和社会地位特征在字里行间传达给读者,极大地还原了一个黑人少年的原貌。

正是这种生动活泼的描述,使得这篇小说成为美国当代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在翻译这篇小说时,如何尽量地保留原文中通过方言与标准语之间的转换来实现的那种语境的渲染,是一个难题。

在《即将成人》中,黑人英语方言和标准英语各自起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其中黑人英语方言重在表现戴维的内心,并刻画他与家人的互动。

因此,不能直接将方言内容用跟标准语相同的译文形式表达出来,因为这势必会破坏掉原文所营造出的对黑人内心世界的强烈感染力。

例如,在第一段赖特就使用了方言和标准语结合的表达方式:

Dave struck across the fields,looking homeward through paling light.Whut’s the use talkin widem niggers in the field?Anyhow,his mother was putting supper on the table.Them niggers can’t understand nothing.One of these days he was going to get a gun and practice shooting,then they couldn’t talk to him as though he were a little boy…

这段话中第一句使用标准英语:“戴维沿着田野走去,透过越来越黯淡的光线望向家的方向”,这句话直接翻译为汉语即可。

而第二句是戴维的心理活动,则使用了黑人方言,词汇的拼写跟语法的使用全都有悖标准语的规范,两句穿插间,黑人特有的泼辣发音和毫不在意语法规则的语言习惯一下子跳脱出文本,给读者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一下子便把一个对世俗有些蔑视、教养不是很好甚至略有些粗俗的黑人少年的心理状态呈现了出来。

这里,需在汉语文本中选择合适的对应语来替代英语中的方言。

例如将第二句译为:“跟他们这帮子黑鬼在地里说话有啥用?”

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将读者置身于标准语的语境中,而此时戴维内心活动中的方言与文雅得体的标准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令读者仿佛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亦即整个社会的非有色人种――与戴维之间的社会层次差异,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深入观察戴维的内心,将一个与白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黑人少年直接送进读者的心中。

这种强烈的语言渲染力就是依赖于方言的使用,因而译文想要完美地还原原文中的感情和文化背景,就必须要注意对这些方言进行特别处理,为其选择相对合适的汉语对应词汇和句式。

再如,戴维作为黑奴,与身为种植园主的白人吉姆的对话中,也存在标准语与黑人英语方言的穿插。

此处,吉姆拥有绝对居高临下的地位,完全没必要以黑人的语言习惯同戴维交流,因而他的台词全都是标准语;而戴维则早已深深习惯于黑人的语言和生活,也并未因同“白人老爷”的对话而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也或许,他根本就无法改变。

于是这段“土洋杂合”的对话,仿佛在无形中暗示了两人身份地位的天壤悬殊,也无形中透露出吉姆的不屑:

“What’re yuh doing here so early?”(你这么早在这里做什么呢?)

“Ah didn’t know Ah wuz gitting up so early,Mistah Hawkins.Ah wuz fixin t hitch up ol Jenny n take her t the fields.”

面对种植园主的询问,戴维的回答简直可以使刚入门的翻译者发疯――偌长的句子里连能看得懂的单词都没有几个!

而实际上,正是这种用词习惯,字里行间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黑人少年戴维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在说话的时候,压根不知道自己口里说出来的到底是哪些词,他的语言能力完全是自幼鹦鹉学舌地从父母口中传承而来。

此时,翻译这段对话时,就不得不注意如何将戴维的话用中文表达的问题了。

篇9:基于语义识别分析论文

基于语义识别分析论文

[摘要]“我是回民,我不会吃你的”,这句话中蕴涵着深刻的隐喻意义。本文从隐喻意义的识别和推断,对隐喻理解过程中意义的模糊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隐喻;语义推断;语义识别

一、隐喻的本质和发展

传统的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饰话语的手段,是一种范畴错位。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有力的认知工具”[1]。Lakoff和Johnson在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TheMetaphorWeLiveby)》一书中指出:人类的思维分类并非映照自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想象的过程(诸如隐喻,形象思维)决定的。隐喻的实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文化中最根本的价值观与表达文化中最根本概念的隐喻结构是相符的,因为文化的内在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就是带有隐喻性质的。这种以经验主义的隐喻认知理论,把隐喻上升到人类的认知高度认识,以此来解释人类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单纯是词或语言表达式的问题,而是一个概念问题,即用一个概念去思考另一个概念的问题,因此,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的,是有价值的认知工具。概念隐喻通常被解释为把一个源域的结构直接映射另一个目标域的隐喻。一个概念隐喻通常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始源域、目标域、经验基础和映射。源域中的某一概念在目标域映射的过程中,与从语言表达中想象的语义结合起来,并受隐喻概念的限制或影响成为有机的系统。因此,源域的隐喻映射实际上是从某个特定的基本层次范畴,或在该层次范畴之上或之下的范畴里挑选与目标域相匹配的属性。从认知的角度看,上述这种相匹配的属性是认知主体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的共同特征或关系。

二、隐喻语义推断

一般来说,隐喻的理解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二是对隐喻意义的推断。对隐喻的识别一方面可根据明确的隐喻信号,如一些信号词,另一方面可根据话语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性质。隐喻意义的推断主要根据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隐喻的理解不但受到语境信息数量的影响,而且还与语境信息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根据会话理论,隐喻是违反会话原则的结果,需要按照下述程序来确定隐喻性会话的“会话含义”:确定话语的字面意义——对照语境评估字面意义的适切性和真实性——推断出符合语境和合作原则的非字面意义。因此,比喻性语言的`理解需要额外的认知力。由此可以推论:第一,字面意义的理解是首要的,可以在理解隐含意义的条件下得到。话语的字面意义是通过语义识别,而隐含意义则是通过语用知识来获得的。第二,发现字面意义有缺陷是隐喻理解的前提。第三,符合语境的比喻意义要经过额外的推理才能获得。在“我是回民,我不会吃你的”这句话中,就要求说话人和听话人具有共同的文化知识背景,进而通过对字面意义的推敲﹑加工,提炼出话语中暗含的语义信息。

此外,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将喻体的显著语义特征转移到本体上。但喻体本身具有多种意义特征,隐喻真正含义的确认不但取决于说话者的意图,同时还取决于听话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喻体特征映射到本体上。由于隐喻的典型结构是“x是y”,而x和y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类别,因此隐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两种不应该等同的事物等同了起来,从而形成了语义上的不相容。所以在听到语义上异常的句子时,听话者往往并不放弃对其意义的理解,而是从其他角度来猜测其可能的意义,最通常的办法就是把它当作隐喻或其他的修辞手段来理解。如:(在汽车上)被挤者挖苦道:“猪年都过了,还一个劲地拱!”对方也不示弱:“敢情是狗年到了,汪汪叫。”这里,“拱”和“汪汪叫”分别是“猪”和“狗”的显著特征之一,说话者省略了本体,话语字面上好像与实际语境无关,但隐含的主语都是话语对方,因此构成了隐喻理解[2]。

由于话语理解中人们既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因此对话语的理解总可以在更大的语境中得到修正[3]。因此一个从经验和概念角度看来异常的话语意义,可能在语境范围扩大后获得与第一性意义相符的意义。而如果从第一性意义角度理解完全可以接受的句子在语境扩大后,反而可能需要作第二性意义的理解。譬如“我是回民,我不会吃你的”这句话在理解上就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但把它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若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当听到这句话时,明白其言外之意,就知道它是一句不带脏字的骂人的话语。然而现在猪在广大年轻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是龌龊,邋遢,肮脏的代名词了,而是可爱,傻乎乎的象征了。同学,好友之间,情侣之间的昵称,精品店里货架上的毛绒猪玩具,还有以猪为主题的歌曲,一时之间似乎给猪彻底正了名声。因此,从深层来理解,这句话只不过是用来博取大家开心一笑的玩笑话而已。在不同的语境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认识水平不同,对事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是完全有可能不同的,因而对隐喻中抽象事物概念也可能会有不同理解。

另外,由于一个词不仅有它的本意还有别的意思,因此,如何识别说话人在具体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塞尔提出,一旦确认应该从隐喻角度来理解某一句子,听话者有一套求解R值的可能值的原则,其中之一可以表述为:当你听到sisp时,要知道p的可能值,可以寻找s与p可能相似的方面;要确定s与p可能相似的方面,可以寻找p类事物明显的﹑众所周知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征,依此来筛选在语句中实际使用的词语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听话者可以调动和利用所有的经验知识,如在听到“我是回民,我不会吃你”时,听话者可能会立刻联想到回民不吃猪肉,肥胖﹑贪食﹑肮脏是猪的显著特征。这些联想就提供了R(relative)的可能值。

三、隐喻语义识别

卫柯、卢梭、尼采等人都说过:“整个语言都是隐喻性的(Alllanguageismetaphorical)。”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的语言具有模糊性的特点,由此类推,隐喻也应该是模糊性的。隐喻中的“相似”和“类似”也是模糊的概念。如某些民族认为是相似或类似的东西,在其他民族则不然,不同的民族色彩决定了隐喻表述的不同性。譬如在中国“龙”被认为是吉祥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在西方却把“龙”看做是邪恶力量的化身。可见,文化的差异会导致隐喻理解的差异。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红花是幸福﹑快乐”的象征,由此,在汉语中,还有“喜悦是心中的花”这样的隐喻。而在英语中却没有这种文化象征,因为在英语中红色被认为是“流血”和“死亡”的象征,因此英语中也就没有这样的隐喻表达。由以上讨论可见,民族文化特征对隐喻的产生、取向、发展及理解产生的影响是多面和多样的。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心理因素、宗教信仰、认知方式、思维定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式和价值尺度去赋予概念隐喻以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由此产生的隐喻表达也就存在差异。可见,在人类交流活动中,对隐喻意义的模糊理解是由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知识来进行补全的,而只有在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前提下,才能对隐喻的模糊意义有所理解。这就是说,在理解模糊隐喻时应拨开表面字义,深入发掘一些文化潜在信息。

四、结束语

“我是回民,我不会吃你的”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暗藏着弦外之义,在识别这一隐喻时,要考虑到以下特征:

(1)句子的表面意义;

(2)句子的深层意义。而要理解深层意义,不仅应该考虑民族之间的共性,也应该考虑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把握其差异性,这样才能正确地识别和理解隐喻。

[参考文献]

[1]Ungerer,Friedrich,HansJorgSchmid.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London[M].

Longman.:114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7

[3]Kittay,EF.Metaphor,itscognitiveforceandlinguisticstructure[M].Oxford:ClarendonPress1987:158

篇10:英美文学论文

【摘要】在认知语言学派中,隐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并且被广泛的使用。隐喻不仅融入了语言学的思想,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反映。隐喻性的语言是对语文自身进行隐秘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成为语言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与认知语言学派的源头,一般都会让想到在文章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在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隐喻具有很明显的文化特征,其不同的隐喻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思想和深刻内涵,但是文化所具有的共性使得在中文和英文学习中隐喻具有相似的功能,对于隐喻的作用及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英美文学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及其思想观点,对于提高学生英美文章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隐喻 语言文化 社会背景 文章内涵 英美文学作品

隐喻是历史最为悠久且使用范围也相当广泛的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人们在日常表达及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类型。只要我们留心注意就会发现,隐喻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才让许多语言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如此热衷,并对此一直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

一、隐喻的含义及其在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作用

在高校英美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原著有深层次的理解和鉴赏,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及价值醒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及鉴赏能力。而在一些英美文学评论的文章中,隐喻的运用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原著的把握和分析。

隐喻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中,存在于人们的思维行为中。换句而言,用中国的成句来解释就是人们常说的指桑骂槐。他们相似的地方都在于借助于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比拟那些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利用熟悉的物体过渡到陌生事物达到让人们更为形象了解的效果。

隐喻包含本体和喻体,但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完全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事或物,但二者之间存在的共性和相似之处则构成了“隐喻空间”。隐喻能够有效的增强文学作品语言的生动性。

二、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社会文化的渗透与隐喻的关系

隐喻不仅自身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语言现象,更是人们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或是范式,虽然我们对于隐喻的具体使用方法并不陌生,但是隐喻的使用来不开社会环境和文化知识的影响。在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隐喻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原作者对某一个领域的熟知和掌握程度,既能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之间进行迂回,同时又能让人去理解与明白作者的意思,足以可见作者的个人知识范围之广和写作技巧水平之高。

隐喻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但是同时与文化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隐喻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文化在隐喻的使用过程中发挥这引导的作用。在以往对历史文化和隐喻的相关研究中,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隐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了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所代表的文化模式。

同r,隐喻在文章中所呈现的方式与作者的思维形式紧密相关。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无疑能够增强文学作品的渲染力和感染力;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来阐述的话,可以解释为对具有相似性事物的联想;隐喻作为一种语言手段来看的话,那么隐喻所表达的就是重复性的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隐喻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议论。

三、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关联隐喻分析

在不同的文化形态背景下,有着其特定的话语模式,同时也表征着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交流方式。而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则会造成人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理解的方式和角度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因为语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折射出社会形态下的社会形象。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话语的方式具有直接的影响。如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那么在英美文学中作者运用隐喻时可能会与大海、航行等内容相关。

隐喻也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借助于隐喻来表达一些抽象陌生的事物。如何正确的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关系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与理解。

隐喻中包含了对社会制度的评判、对个人信仰的推崇、作者心理变化、社会文化背景灯各方面的内容。虽然,在理解隐喻时不能完全依赖于对于社会文化的理解,但是文化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促进了各国人们进行更好的交流。因此,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只有掌握了各国的知识背景,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文章中的隐喻,这样才能实现用英语与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从而达到高校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真正教学目标,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对语言的掌握能力。

当然,对于作品中的隐喻我们不可能去一一的深入且全面的了解与研究,但是采用有效的文化理论和基础知识去理解或是阐释文中的隐喻结构,对于当今大学生英语学习和其他语言的学习还是显得尤其必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隐喻反映了原作者的个人经验感受和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隐喻的生存空间已经变得相当广泛,并且不断的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为此,隐喻的使用离不开作者对事物的认知及渊博的学识,只有当人们真正的认识到隐喻的作用并且能够深入的理解其含义时,才能充分的体现隐喻使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殷兆武.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隐喻研究及启示[D].新疆大学,.

篇11: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论文

对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论文

一、引言

文化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要想成为杰出的翻译工作者,就必须掌握文化的差异,知道语句在特定文化中的含义,从而更好的进行翻译。然而,由于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难以做到等值的翻译标准,为了将意思准确的表达出来,必须进行不对等翻译。

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由于受到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不对等的情况,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概念意义上的不对等性。与中文词汇一样,英文词汇也有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概念意义是指词汇最基本的涵义,是词汇所表示的事物中最基本的特征。而内涵意义是隐含于概念意义之外的意义。在文学作品当中,词的内涵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因中西文化差异而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词的意义,都会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着作中,有以下几个句子尤其值得注意:“the milky way; the apple of my eye; the old man has just kicked the bucket.”在翻译的时候,如果不懂概念意义上的差异,根据以上句子的意思将其直接翻译为:“牛奶路;我眼中看到的苹果;那个老人刚才踢了一脚水桶。”这样的翻译在意思上是对等的,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翻译的话,读者根本就不懂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了忠实原文的含义,我们只能进行不对等翻译,将这些句子意译为“银河;亲爱的宝贝;翘辫子了。”此外,由于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就同一词汇来说,它所承载的意思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中国,“狼”这个词偏重于好色的意思;而在英语国家,wolf是凶残的意思。

2、文化背景上的不对等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如果不懂特定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必然难以译出文本原来的意思。并且,一旦表现自己文化的语言形成,他便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与其它语言也会形成难以跨越的障碍,这是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例如,朱生豪在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He made you a highway to my bed.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这是朱丽叶想要死去的前夜,她渴望爱人能够与她共渡难关。句中的“to my bed”直译为“上我的床”,但在翻译的过程中,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朱生豪将翻译做了一下改变,将其翻译为“她要借你做相似的.桥梁。”这里并不是朱生豪不懂原文的意思,而是综合考虑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的不对等翻译。因为在中国读者心目中,一个没有出嫁的女孩并不是一个轻浮的形象。

3、形象意义上的不对等性。形象意义指的是词语的比喻。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运用比喻不仅能够使语言变得更加生动,还能够增加语言的感染力,留读者以美感。在英汉文学作品中,如果对比二者之间的比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例如,都将狐狸看做是狡猾的象征,而将羊比喻温顺。但是,二者也存在着差异,都带有当地文化的特色,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不能单纯的追求对等性。例如,在《呼啸山庄》中有这么一句话,“as wise as a man of Gotham”,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而不懂中西文化的差异,将它翻译为“像戈丹人一样明智”就会让人很难理解。但是,如果知道 Gotham的形象意义,了解其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不对等翻译,就能够将意思准确的翻译出来。Gotham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传说那里的人是最愚笨的,因而整句话的意思是“愚蠢无比”。

三、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注意要点

中西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文学作品中翻译的可译性受到了限制。所以,今后在翻译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找到它们之间的融入点,从而更好的进行翻译。然而,融入点的找到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翻译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尽可能使两种文化接近,并根据翻译的具体情况作出恰当的调整。使得西方文化作品在翻译中能够得以再现,使得翻译文本能够更好的体现文学作品的原意。此外,语种的不同为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提供前提条件,但由于受到不同语种个性化语言的影响,在翻译中进行对等翻译难以实现,所以,我们还需要努力感受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跨文化翻译的目的。

篇12: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摘 要: 哥特,是英语单词“Goth”的音译,它最早是文艺复兴时期用于区别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

通过查阅文献,哥特式文学在文学史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换言之哥特式风格始终存在于英美文学中。

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必须抓住英美文学作品的哥特因素,才能够与文学作品的创作者进行精神交流,真正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文章分析了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主要从哥特式背景、哥特式人物及哥特式艺术效果三个方面着手分析。

关键词: 英美文学作品 哥特因素 人物 艺术效果 背景

哥特式艺术风格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一开始并不为人们所认可,但是哥特式小说对人类的情感进行了极度宣扬,赋予作品极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人们开始慢慢接受哥特式风格的文学作品。

“哥特式因素”在英美文学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它的定名与“哥特人”及“哥特式建筑”不无关系,它具体包括幽灵鬼怪、邪恶力量、古堡、修道院等因素;“哥特式小说”是由哥特式因素编织而成的复杂的文学样式,对英美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前英美文学作品中有不少都是哥特式风格的,只要认真分析定能找到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式因素,而要想真正理解文学作品,就必须抓住文学作品的哥特式因素。

下面,笔者从哥特式背景、哥特式人物及哥特式艺术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了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1.令人窒息的哥特式背景

哥特式风格的艺术作品最倾向于将一些阴森封闭的场所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将气氛宣扬得异常神秘和诡异。

如,在著作《呼啸山庄》中,虽然稍微改变了故事中“中世纪”的时代背景,但作品创作者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更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需求,仍旧在该作品中展现了一个具有“中世纪”风格的山庄。

通过欣赏《呼啸山庄》,作品中具有“中世纪”风格的山庄是故事发展的主要场所,同时将晦暗、荒原等哥特式因子渗透进来,使原本就阴森的山庄变得更昏暗。

欣赏者抓住该作品中的哥特式因素,能够很好地体会创作品的创作精神,但是如果没有抓住哥特式因素则必定不能够体会到作品的“晦暗”和“荒原”,就不可能真正地体会到作品的精髓,失去欣赏的意义。

2.善恶交织的哥特式人物

英美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哥特因子,既强调了理性,更赋予了文学创作以颠覆性。

英美文学作品具有哥特式风格,刻画的人物必定表现冲动和脆弱、残酷和敏感、邪魅和诱惑,将人性邪恶黑暗的一面生动形象地展现于眼前,让读者的内心产生恐惧心理,以实现读者和文本作品的共鸣。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加入哥特因素,能够使作品更具有戏剧性,激发读者阅读和欣赏的兴趣。

任何一部文学著作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创作者根据当时的生活背景采用各种描绘手法创作的,就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因此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不能够单纯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这不仅不利于提高欣赏者的文学素养,而且不利于提高欣赏者的欣赏能力,更不可能使欣赏者的内心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欣赏英美文学作品的兴趣。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抓住英美文学作品中刻画的善恶交织的哥特式人物,以满足欣赏者的内心需求,使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得到疏解,促使欣赏者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3.值得歌颂的哥特式艺术效果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因子表现出阴森恐怖的艺术效果,主要用以表达突破主流、深究灵魂真相的主题。

哥特式文学作品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善恶之间永恒不变的冲突。

哥特式风格的文学作品一开始不被人们接受,后来被人们接受的原因就在于哥特式文学作品体现的思想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欣赏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未来和外层空间表现了浓厚兴趣,同时内心的恐惧心理和认知愿望也在不断上涨,这类文学作品对社会表达了强烈批判,叛逆地不遵从主流思想。

从某种程度上讲,哥特式艺术就犹如一个好坏兼具的精灵,它表达了人们追求生命意义的狂热情绪,多重地给予欣赏者感官上的刺激,使欣赏者感受到对自我否定后产生的快感,同时使欣赏者反思人生后产生思想上的变化。

但是,这远远不是哥特式艺术的全部目标,哥特式艺术还要引领大众对生活伦理形成冲击,实现冲击伦理后的道德理性。

正是上述原因,为哥特式艺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争得了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因素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不可替代。

换言之,在欣赏英美作品时,只有抓住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因素,才能够真正领会创作者创作的意义,使欣赏者与创作者产生共鸣,抓住英美文学作品的主题,才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欣赏英美文学作品。

欣赏英美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高欣赏者的文学素养,促使欣赏者的思想得到升华,还能够使欣赏者的英语语言技能得到提高,更能够使欣赏者的英语语言掌握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英美文学作品欣赏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因素,且要综合考虑文学作品的哥特因素,从而准确理解文学作品表达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何俊芳.关于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因素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05).

[2]张云军.英国文学中的哥特式因素与哥特式小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3]张�r文.论哥特式小说的风格特征在《呼啸山庄》中的广泛体现[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02).

篇13:语义语法及语用的论文

关于语义语法及语用的论文

摘要:数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备原子概念的功能,体现一定的语法意义,并表现出模糊或清晰的语用化倾向。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表达数的概念的语言符号会在语义、语法及语用三个层面上获得意义。通过汉语和英法语言的对比分析,从认知角度探讨了数的概念在对立关系的确立、表现形式的异同,以及语境状态下的扩充、延伸和转移等诸多因素,描述了这一基本概念对语言使用者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数;语义;语法;语用

认知语用学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交叉学科,它在语言哲学、语言与思维等方面的研究上有了长足的进展。认知语用学所关注的是一个人脑中的基本概念,是怎样通过符号来“表现”交际意图,并达到某种预期的交际效果的。数是人类最早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任何语言中都有表达数的概念的符号,但这种符号表达形式并非都是通过语法手段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语言符号表现数的概念并不总是显性的。在不同语言系统中,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关系的体现会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数的概念在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的不同表现的分析,探讨如何在具体语境中推断出与目的意图相关的“数”。

一、数的概念与概念叠加

认知学认为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抽象概括。可以想象,人脑中数的概念的建立,一方面是因为外部世界大多数的事物是“可数的”,一方面也因为客观世界中至少存在着一种单复数的对立关系――即有些事物是可数的,而另一些事物则相反是不可数的。

在微观语言系统中,存在着三种不同形式表达数的概念:

①事物概念与数无关(或完全重合);

②事物概念表现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③事物概念与数的概念的有限对立。

既然事物的概念与数的概念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在语言符号中就会有所表现,或为词汇化(lexicalized),或为语法化(grammaticalized):要么以词汇形式,要么以语法形式来表现概念。john lyons曾举“that sheep”和“those sheep”为例,指出两个“sheep”在表达形式(word-form)上相同,但内容形式(word-expression)不同。这应属于概念词汇化的情况,即事物概念与数的概念没有(或已经)通过词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在英语中属于个例。而在缺乏词汇曲折形式变化的汉语中,表达事物概念时,核心概念得以“强化”,从属概念的“数”却被“忽略”,导致汉语名词通常只表现概念意义,不具有语法意义或可数不可数的范畴意义。也就是说,汉语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数的对立形式,事物的概念与数的概念无关或完全重合(overlapping)是普遍现象。总之,汉语是通过词汇和词序来表示各种语法范畴的,也就是说,还要增加一些数量词与名词连用才能表现名词的数。反观英语,普遍以可数和不可数的形式来表现数的对立:名词既具有词汇意义(明确的概念指称和系统意义),同时又具有语法意义(可数不可数或单复数的语法范畴)。这在综合性语言中并非个例,即语言的表达形式必须体现“数”的对立,要么是单数,要么是复数;要么取数的最大值,要么取数的最小值,并以词的形式把事物的概念和数的概念叠加(word-lapping)起来,表现为任意一个名词的双重性。当然,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了数的概念的有限对立形式:单音节的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可以带上语素“们”来表示复数,如“我们”、“孩子们”等等。

lakoff从认知角度看待英语中单复数的问题,认为单数是英语里数的形态范畴中的无标记成员,因此在认知上要简单一些。由此推论,认知上的简单性反映为形式上的简单性。在汉语中,名词都属于无标记成员,在语义和语法层面上表现了所谓的简单性。但是,这种简单性的形成源于汉语思维的概括性,并不由此进一步表现为语用层面的简单性。事实恰恰相反,这种形式上的简单性在语用层面上引起很多麻烦,需要更多的语境,甚至是文化因素的干预,才能使语言交流得以实现。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表现数的概念与事物的概念是重合还是叠加,都反映了两者间的密切关系,反映了语言与思维的紧密联系,反映了语言中文化的印迹,也反映了不同语言表达形式上的语用倾向性。

二、语法的“数”与语言表达倾向

数的概念与所指的概念在综合性语言中常常出现一种叠加,而这种概念叠加在语符编码时的直接表现,就是单复数概念的语法化――以固定的显性的标记“黏着”在表现事物概念的名词或代词上。在语法层面上,数的概念也要有所表现。以英语为例,有三种形式:

①单复数形式与概念一致;

②单数形式,复数概念;

③复数形式,单数概念。

第一种情况无疑是普遍的,有代表性的,而其他两种则是对一般功能的补充,即用人为的单复数的形式,使不可数的功能变成“可数”,或者相反。这种涉及语言使用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是一定量的交际功能因素语法化现象,仍然属于内化的、非语境化的语法范畴,或者也可称之为“习惯法”。请看例句:

(1)i have two news t。tell you.

(1’)l have two good news t。tell you.

(2)i’ve bought two shirts and two trousers.

(2’)i’vc bought two shirts and two pairs oftrousers.

句(1)中的“two news”不合语法,可句(1’)中“two good news”则语法正确;句(2)中的“twoshirts”合乎语法,“two trousers”却是错误的,只能说“two pairs of trousers”。一样的名词,不一样的表达,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一种人为的“约定俗成”。无论是概念的叠加,还是这种人为的“置放”,正是由于这种单复数概念上的对立关系,才在某种特定语言中建立了数的符号标记。这种符号标记,即语法上的数(grammatical number),又与实际所指(referential number)存在着一种对应或不对应的关系:有时是复数形式,单数概念,如英语的“trousers”和法语的“fiponsailles”;有时是单数形式,复数意义,如英语的“everybody”,法语的“tout le monde”。

语法化与词汇化、显性与隐性,是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形式之间关系的不同表现,是在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下长期形成的。“在语言表达中,涉及到数的概念时,无非有两个方向,一是要求表达准确,一是要求表现模糊。”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数的对立形式,表达倾向会模糊一些。以“昨天我和朋友约会去了”为例,相应的英语为:

(3)yesterday,i made a date with one of myfriends.(或yesterday,i madeappointments with my friends.)

就两种语言中涉及的两个名词“约会”和“朋友”而言,汉语无标记、无数的概念;而在英语中,则必须体现“date(appointment)”、“friend”的数:或为单数,或为复数,即约会和朋友的概念与数的概念必须叠加在一起,以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现内容。在这个层面上,英语的两种意义做到了高度的一致,而汉语则是分离的,模糊与清晰的表达倾向一目了然。

三、数的语用充实

根据morris的符号学原理,语言的内容形式和内容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三个层面上获得:

①在语义系统中获得系统价值;

②在语句层次上,从命题或句子中获得定义:

③在语用层次上,通过推理获得含义。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一旦涉及到数的问题,人们总是试图在语法结构(grammatical number)和实际所指(referential number)之间找到一种直接的联系,以便迅速、有效地“解码”,更好地在具体语境中推断出与目的意图相关的数的概念,进而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谈到语境,暂且不把它泛化或多元化,仅仅用来指语言语境,即上下文。这也是为了突出单复数概念在交际意图的影响下,与编码概念的区别。同其他词语的概念一样,数的概念也应在特定语境下得到充实,包括对原型意义的选择、调整、扩充或缩小。

请看以下例句:

(4)in many countries’woman lives longerthan the man.

(5)it’s hard to bc a scientist and it is evenharder to be a man.

(6)women like chatting,but men don’t.

句(4)是基于统计数字的表达,零冠词的单数形式,恰恰表达的是与数无关的概念,而重在表现性别的对立。而句(5)中的“a man”以数的最小值出现,除了与前面的a scientist的呼应意义之外,也远远超出了性别和数的概念,“扩充”到指任何人。句(6)的women/men取数的概念的最大值――复数,但对任何一个读者或听者来说,则会感受到个体的集合。

通过以上英语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数的表达形式与实际所指之间存在着某种约定俗成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意义至少要在语言语境下得以显现。然而在汉语中,绝大多数名词为零标记,缺乏“数”的符号信息,在语言语境的作用下会如何表现,请看以下例句:

(7)“老师来了!”

(8)“学生来了!”

仅仅根据语言形式和句子本身,显然不具备任何“数”的意义,使人无法判断老师或学生为几人。然而,当语境扩大到实际交际中时,根据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交际双方处在共享的社会文化及情景等语境中,发话人既会尽可能地省去不必要的信息,又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那么,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数的概念会不尽相同。即使没有其他的更现实的语境(地点、手势,能否见到所指人等),也可以推测老师通常是一个人,而学生则相反不止一个人。然而,对母语为英语的入学习汉语来说,他们常常会处于数的困惑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未提供客观的现实的符号表征,对数的选择和判断就无从做起。而对讲汉语的人来说,虽然离不开解读者的背景知识和认知程度,但仍属于一种常规意义的推断。包括语言符号本身的'语境因素越多,对交际意图的判断就会越加准确。那么语境化的潜在趋势是否会解决所有“数”的问题呢?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英语和汉语:

(9)明天一早,我要乘车去车站。

(9’)tomorrow morning,i’ll take the bus(es)to the station.

首先,我们假定英语发话人和汉语发话人处在相同的语境,也暂且不去考虑汉语“车”这个名词的抽象化问题,对应的英语给了一些既可以优先编码同时又可以“优先解读”(preferred reading)的概念,这其中就包含数的概念,“morning”、“i”、“station”为单数,“bus”或为单数或为复数。那么,对于英语句子(9’)可以依赖语境,选择、推理、具体化与充实从而形成以下的命题内容:

the day after the speaker’s speech,thespeaker will take the bus(es)to the station.

此时,它几乎包括了与目的和意图相关的所有信息内容,尤其是数的概念与意义。而对于汉语句子(9),通常会作以下解读:

说话的第二天早上,说话人要坐车(一般为公交车)去车站(一般为火车站)。括号内为通常情况下的推断,当然句子的含义仍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语境充实,可能涉及更多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但那并非我们所关注的。在汉语中,“数”的概念在充分体现交际目的和意图的话题中常常被忽略;如果(9’)句的听者不知说话人是否要倒车(该名词缺乏数的表现),就会为进一步获取此类的信息,而引起下一个话轮:

“用倒车吗?”

根据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人们首先假定话语是相关的,然后寻求相应的满足关联条件的语境,最后作出话语理解。名词的概念与数的概念的叠加,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两者之间联系越紧密,意图与概念就越清晰,话语就越“省力”,而这种清晰和“省力”又符合语言表达的基本倾向。

四、结 语

语言中都有数的概念,也都有相应的表达形式,但并非都是通过语法手段来表现。话语的非自然意义,可以在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反映出来。在语义层面上,数的概念与事物的概念会出现叠加或重合,体现两者的密不可分。反映在语法形式上,有的表现为较为严格的单复数对立,如英语、法语等;有的表现为缺乏或只具有不严格的对立形式,如汉语。而在语用层面上,语言使用者的目的、意图等语境因素的介入,会使“数”的概念清晰起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汉语“数”的概念模糊化的倾向,从而在尽可能的“省力”的情况下,实现交际的功能与目的。

篇14:英美文学的论文参考

浅析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开展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校教育中更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文学课程的比例不断增大,这对于学生自身修养及关注人文、热爱生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校英语专业对于学生英美文学的学习也较为重视,开设了英美文学课程,学生通过英美文学课程可能更好地对英美国家的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从而为自己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高校学生通过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在阅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对自身所养的不良英语使用习惯进行纠正。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为高校开展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的了解,从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到政治经济,从而为学习英语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英美文学课程的设置也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失去了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真正意义。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学模式不够完善,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学方式比较古板,因循守旧,毫无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导致英语教学水平不高。

在僵硬的教学模式下,有些学生认为以后不会从事英美文学的研究工作,所以对英美文学的学习自然不感兴趣,只是单纯地挑选自己认为有用的课程来学。

而部分为了以后的学业考虑的学生,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英美文学,但是由于学习的出发点以及教师授课方式限制,在英美文学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以应付考试的方式来学习,主要是对作家作品的死记硬背,而没有真正地了解英美文学的内涵。

英美文学课程的开展现状制约了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所以急需改进英美文学课程的授课方式,完善教学模式,为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采用以自主讲解为主、教材为辅的授课方式

各高校英语专业所采用的英美文学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无论是采用哪种教材,基本都是由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构成,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与实际授课时间之间存在冲突,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时间不够及分析不足等问题。

在实际的课程讲解过程中,由于教材设置的内容过多,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全部讲完,更不用说将知识点讲透。

所以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大部分内容都是采用一带而过的方式,不仅学生无法理解,并且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

文学史和文学选读二者之间本身就是互相映衬的关系,通过文学史的讲解,为学生了解英美文学打下理论基础,而通过文学选读可以加深对文学史的理解。

但是有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授课方式或者授课时间的限制,却将二者分开来讲,导致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无法体现出来,失去了教材布置的合理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自主讲解为主,教材为辅的授课方式。

这种授课方式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地了解,熟悉其中的知识点,然后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针对英美文学各个时期的特点整理出清晰的脉络,然后有重点、有层次、有目的向学生进行英美文学知识的介绍。

而针对授课时间不充足的问题,可以对时间分布进行调节,将文学成就较高及影响更大的文学时期重点讲解,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对一些成就不突出的时期则可以简要介绍或是不讲。

在英美文学的课程安排中,因为英国文学比美国文学的研究更加细致,研究内容以及时间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可以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时间比例进行调整,多分配一些时间在英国文学的讲解中。

对授课内容进行精简,做好取舍,将重点突出出来。

三、设计艺术的文学课堂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接触译文版的英美文学小说,但这对于研究英美文学是远远不够的,在英美文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由于文学时代的划分及文本的含义都具有庞杂及枯燥性,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记忆的难度,缺乏兴趣。

所以在教师系统和深刻的对文学知识进行讲授时需要对文学课堂进行设计,使其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一)打破单一教师的授课模式

英美文学课程内容较为庞杂,授课任务量较大,教师由于受制于课时的限制,很难深入、全面地进行讲解。

而且在课前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课堂的互动环节进行设计,所以在英美文学课程授课过程中较为单调,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

所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对传统的一个教师一授到底的授课模式进行改革,将英美文学课程由多名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研究的教师来进行分担授课,

根据各教师自己所擅长的内容来分别讲解不同的时间和不同风格的文学特点,这样教师不仅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前备课,课堂上讲解的深度也能够进一步深入,

同时还能够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较强的新鲜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二)加大“文学选读”的分量

正如在上文提到的,英美文学课程是“文学史”和“文学选读”的结合。

但这两方面却不可能完全对等。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史”轻“选读”,教师侧重于对文学发展历史的介绍,只留下极少的时间带领学生浏览文本。

学生只能从教师的讲解中记忆文学和文本的特点,没有时间在具体的文本中求得证实,所以笔者提倡相反的重“文本”轻“史”的方式。

根据现在教材的编排方式,文学史的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自主提炼某一特定时期文学作品所具备的共同特点,但让学生自己阅读具体文本是相当有难度。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加大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选读”的分量,扫除学生在理解文本语句上的困难,并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形象,欣赏独特的表达方式,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然地加入文学术语的讲解,将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

在给本科生讲授英美文学课程时,适当地引入简单的文学批评理论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通过加大“文本选读”的分量,可以让学生透过文本看到活生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个文学时期的特点,有益于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

(三)适当加入比较文学的学习方法

文学现象多种多样,互文现象时而有之。

比较文学是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学生对某一个文本的记忆可能很单薄,但通过与另外一个文本的对比学习就会加深印象。

学生可能对英美文学文本很陌生,但却对中国文学相对熟悉,因而可以通过比较文学的学习方法将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对应比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通过这种对比,能够拉近学生和陌生文本之间的距离,提高学习效率。

四、巩固教学效果,着重课后反馈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就是准确找到教学活动的切入口,而最好的学习活动切入口往往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

因此,教师迅速、恰当地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当堂课教学成败的关键。

根据反馈的信息,教师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难度、教学进度及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个人认为可以通过写读书心得和自我创作的方式进行反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一)要求学生写文学鉴赏心得体会

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究作家的遣词造句,诗歌的格律、压韵与体式;可以联系作家的生活背景,研究作家的写作思路和小说的整体结构;

或者对文学作品中的主要角色或作家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甚至还可以指出作家在其作品中所暴露的不足之处。

篇15:英美文学的论文

论英美文学作品鉴赏教学

摘 要: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培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阐述了英美文学鉴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素养、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索和改进文学教学方法,提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面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全新立体化教学思路。

关键词:英美文学 教学 跨文化 人文精神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困境。

在“实用主义”影响下,许多院校注重开设与市场关系较大的实用性课程,如外贸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和课时量都被大幅度地压缩,文学课程受到冷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文学语言具有艺术性、形象性,且精美凝练,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好的选择,忽视语言文化内涵的英语教学,只会导致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只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

高校英美文学鉴赏教学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增加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形成一门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人文素质、文学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意义

1.感受语言魅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人类文化中最璀璨的珍宝,是语言大师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学生可以接触到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传记等各种题材作品中最为丰富的语言现象。

英语表意功能强,或典雅深邃,或诙谐幽默;或含蓄婉约,或明快粗犷。

其凝练精美、形象生动的语言在英美作家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通过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英语音乐性的韵律美,品味作家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

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修辞手段、韵律等特征让读者感受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高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和对作品的鉴赏力,使读者感受艺术的熏陶。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以及多样的修辞手法,加深了学生对英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感悟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提高跨文化意识

阅读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机会,批判性地了解英美文化传统、社会政治、生活习惯和经济制度等文化背景知识。

如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描述了20世纪代美国“垮掉的一代”醉生梦死的生活,批判了金钱至上的人生观和盲目追求物质生活的社会怪象,深刻揭示了金钱和享乐掩盖下的道德堕落与精神空虚。

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一位农村姑娘的悲惨命运,抨击了道貌岸然的所谓社会名流的卑劣邪恶和冷酷暴戾,影射出道德和良知在当时美国上流社会被践踏得面目全非的真相。

文学作品欣赏为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提供了最鲜活、最丰富的材料,以文化视角对文学进行多元阐释,让学生理解异域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3.弘扬优秀人文精神

文学对于人们心灵的启迪与洗礼是毋庸置疑的。

外国文学的教学,不仅要介绍外国文学史、作家代表作品以及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担当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职责。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是语言的艺术,而且包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

外国文学史展现了各国作家的思想史和奋斗史,以及他们探索人类发展的艰辛之路,体现了艺术家的人生理想。

学生在批判性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感受着作品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与社会风貌,同时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如《老人与海》体现了主人公在艰难险阻中不屈不挠的意志与精神;《简・爱》塑造了一个敢于在各种磨难面前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诗人华兹华斯笔下则描绘了一副与世无争、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画卷。

学习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陶冶性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生命的意义,并使学生提高对人性的善恶美丑的评判能力。

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鉴赏与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而且可以接触到人间的市井百态,深刻地认识人生,了解人性,培养人文精神。

文学对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引领与洗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英美文学鉴赏教学特点

1.采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教师在课前要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去深入学习,查阅资料,收集与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学流派、创作风格、创作手法以及语言特色等,以备课堂讨论。

教师在授课时,引导学生展开有个性、有深度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名著。

努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质,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设计,理清思路,阐释要点,就作品写作特色、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发表独特的见解,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体验和感悟英美文学。

教师宜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互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能动性、独立性和团队精神。

这样,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也就自然而然营造出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和鉴赏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从中感悟人生,陶冶心灵。

营造外国文学学习环境,促进与推动文学教学。

教师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欣赏外国名著名片,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进行戏剧表演,尝试文学翻译,改编文学名著等多种活动,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突破固定思维,进行发散式、批判性思维,在审美体验中收获快乐,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使之在语音、词汇、语法、话语连贯、文化习惯等诸多方面的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学生在编、导、演的过程中,增加客观、鲜活与动态的艺术感受,有助于深刻理解英语经典文学作品,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材料,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校也可邀请国内外文学界的知名学者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之了解前沿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鼓励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思维,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英美文学教学的多样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提供了有力保证。

多媒体教学因其信息容量大、视觉效果好、教学图文结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极大地丰富英美文学课的课堂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受到广大师生青睐。

课堂上,教师还可让学生观看一些名家名作改编的英美原版电影,或有关英美国家背景知识的录像,感受文学作品。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注重课件的质量,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力求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营造活跃学习氛围,转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文学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文学欣赏、背景知识介绍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和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对于文学课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突显出别样的效果。

首先,直观的图片、视频、音频材料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文学作品望而却步的现象也会有很大改善;同时,原著作的内容与精髓也能直观生动且迅速准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如此一来,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增强,课堂信息输入丰富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篇16:英美文学论文发表

从性格的角度探析舞蹈创作

摘 要:舞蹈创作过程不仅是人们肢体语言的表达,更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传递,这也是舞蹈创作的生命所在。

因此,舞蹈创作需要性格,舞蹈你自己。

本文将从性格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性格对舞蹈创作的作用及表现。

关键词:性格;舞蹈创作;情感;创新思维

舞蹈来自于生活,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现,然后结合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创作出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我们会发现,同样的舞蹈动作给我传达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认知,这也印证了舞蹈创作过程不仅是人们肢体语言的表达,更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传递这一说法,可见舞蹈创作是有性格的。

著名舞蹈创作艺术家张继刚老师就要求自己“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这是他的创作原则,其实也是我们每个舞者的艺术准则。

因此,舞蹈创作需要性格,舞出你自己。

一、性格对舞蹈创作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

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

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感染力,不同的人跳同一种舞蹈所表现的感觉也不一样,因此艺术表现力对于舞蹈十分重要。

不同的人,性格也不同,不同的人跳出的舞蹈可能会相同,但是不同性格的人跳出的舞蹈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比如,所有舞者的性格都一样,当他们跳同一种舞蹈的时候自然没有差异,舞者跳不同舞蹈也是一样,只是换了一个形式,内涵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与此相反,对于不同性格的舞者,即使是同样的舞蹈,他们也会跳出超出舞蹈本身的内容,给人一种心灵不同的震撼。

世界上不需要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更不需要性格完全相同的舞者,只有各种不同性格的舞者才能创作出不同艺术表现力的舞蹈。

不过,优秀的舞者有着一个共同的性格特点,就是坚持、积极。

可见性格对舞蹈创作的重要性。

二、关于性格与舞蹈创作艺术表现力

(一)舞蹈创作艺术表现力的概念

舞蹈创作艺术表现力是指在创作舞蹈作品时,舞蹈表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染力。

是舞者通过舞蹈展现给观众的一种视觉和心灵的感受,是舞者将内在和外在的完美融合。

舞蹈来源于生活,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去实践去发现,它教会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

学习舞蹈最先要从学习舞蹈的基础知识开始,舞蹈是一门既注重形式又注重情感内涵的学科。

由于舞蹈是来自生活,所以舞蹈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容易理解。

如今的舞蹈,有音乐,有场景,有人物,有诗意,有各种不能形容的美,每一部舞蹈作品都融入了舞蹈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以及人体的美感等,它不仅仅只是对生活的简单模拟,而是将生活的内容高级升华融入到舞蹈中,它来自生活而又脱离生活,它是一种美化了的语言,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需要很强的技能。

只有跳舞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舞者,才能更好地体现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舞蹈分为内在表现力和外部形态,真正的舞者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将舞蹈的魅力发挥到极致,所以二者缺一不可。

这就是舞蹈创作艺术表现力的真正含义。

(二)性格对舞蹈创作的影响

我们一般将性格分为两大类,有外向型和内向型。

外向型的人性格开朗,喜欢与人沟通,生活积极乐观,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期待在朋友中有一个好的印象,希望朋友都喜欢自己,以别人为先。

这样的人太过看重别人的想法,有时候会忽视自己,久而久之就会迷惘,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甚至不了解自己的欲望和心理需要,以至于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只会跟着别人的步伐走。

性格内向型的人,感情比较封闭,喜欢将自己的情感压抑着,不会太高兴也不会太悲伤,对于人和事过于拘谨,做事优柔寡断,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没有激情,阴沉,但是这类人往往情感比较细腻,做事认真,对于生活善于发现,更容易将生活和舞蹈融会贯通,从而有利于舞蹈创作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三)性格在舞蹈创作艺术中的表现

情感是舞蹈艺术必须有的内容,不同性格不同人拥有不同的情感,因而在舞蹈创作中的表现也不一样。

性格在舞蹈创作艺术中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情感来表现的,而情感是通过创造具有审美价值和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的。

因此性格在舞蹈创作艺术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舞蹈通过创造一些具有审美价值的舞蹈艺术形象来表现情感和性格。

舞蹈里面的情景以及一些形象和场景都是由编导设计好的,只是一种简单的形式表现,没有生命力和灵魂,要想让这些舞蹈有感染人的力量,不是由编导来设计动作,而是由舞者给予灵魂的,如果他们用心去跳,将自己的情感和性格都通过舞蹈表现出来,观众自然会感受到不一样的舞蹈魅力,那些简单的动作自然会形成吸引人眼球的艺术。

三、性格对舞蹈创作艺术表现力的影响

(一)性格对舞蹈创作艺术表现力中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影响

想象是创作的前提,任何一部作品的完成都离不开想象,舞者的舞蹈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要有音乐的想象,还要有人物以及生活情境的想象。

不同性格的人,想象的内容和方向也不同,一个舞蹈艺术家,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方向创作属于自己味道和性格的舞蹈,外向型的会给人带来快乐的感觉,内向型的则会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细腻和感动。

任何精彩的舞蹈表演只能用艺术来形容,它的精彩都有非常巧妙的艺术构思,这就需要舞蹈者有很好的思维能力,逻辑性要强。

如果舞者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编制出来的舞蹈即使技巧再好,动作不衔接也只会成为一个舞蹈中的次品。

对于舞者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性格的培养开始,要加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分析能力,从而深化舞蹈的创作艺术表现力。

(二)舞蹈创作需要创新思维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离不了创造的过程,如果只是规行矩步,只会让自己停留在一个举步不前的地位,不论是自己还是事物都将是原地踏步。

因此,要前进要变革就必须要创造,必须拥有创新思维,一些简单的事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舞蹈这门逻辑思维非常强的学科。

在舞蹈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创新思维,而创新的思维是需要我们敢于冒险,从开始就要培养自己善于创新的性格。

(三)良好的性格能够将舞蹈创作艺术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一部好的舞蹈作品是编者和舞者的自我价值的体现,它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舞者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它有舞者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当于舞者的一个自我塑造的过程。

对于舞者来说,一定要认清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的性格是哪一类型的,根据自己的性格创作属于自己的舞蹈,这样就能够将自己的舞蹈创作艺术表现力发挥到极致了。

四、结束语

优秀的艺术创作都来源于生活,经典的舞蹈作品及舞蹈形象同样如此。

要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舞蹈作品,那么创作者就必须要善于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并切身体验生活所带给人们精神的力量。

舞蹈艺术结合了人的思维、情感、性格,不同的性格所展现的舞蹈灵魂也不一样,也就是舞蹈创作的艺术表现力,舞者应该认清自己的性格是属于哪一类的性格,弄清楚自己舞蹈的方向,充分发挥舞蹈创作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殷志强.初探舞蹈创作的创新思维方式[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2]蔡霞.试论舞蹈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表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9期.

国际商务非语言交际的分类与建议论文

浅析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

翻译学视角下的意义探讨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

翻译中的模糊语言

解构语境,再现文学翻译作品神韵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思考的社会实践报告

英语专业教学论文题目

医学论文中划分不规范现象分析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精选16篇)】相关文章:

浅谈语境中的词汇教学策略2023-01-17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推荐2022-11-10

四级英语考试题型技巧2022-05-06

龙的传人探源的论文2022-05-15

一篇期刊学术论文范文2022-10-15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的汉语言文学论文2023-06-03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2023-01-17

试论中英色彩文化的差异与翻译2023-10-16

十九世纪英美文学对农业经济的概况探索论文2023-07-29

文化差异英语作文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