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布施努策尔教学反思(共15篇)由网友“星球杯”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布布施努策尔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小不不施努策尔教学设计
小不不施努策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养成对事物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虚心求教的习惯。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调、决、难、别”的读音。
3.在句子中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4.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3——5段认识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不同特点。
2.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虚心求教的态度和习惯。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听写
3.什么叫“不合群”那只小蝌蚪“不合群”表现在什么地方?
二.导入新课
我和永明通过观察,发现这是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但它俩并不满足已有的结论,又进一步动起脑筋,他们想弄明白了没有?又是怎样弄明白的?
三.讲读第3段:
1.这段话有几句?各写什么?
2.“我”和永明觉得很奇怪。对什么觉得很奇怪?
3.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这支蝌蚪与其它蝌蚪有哪几方面不同?游动方式:独游——群游体形:略微大一点——小一点颜色:青灰色——黑色
4.看课文插图说说这两种蝌蚪的不同之处。
5.两种蝌蚪的这些不同之处容易看出来吗?根据课文及插图说说理由。理解“略微大一点”,说明体形大小相差不大。青灰色和黑色,颜色相近。他俩为什么能发现这些不同?
6.根据上述观察所得,对于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这个问题,我想到什么?“不是一家人”比喻什么?
7.“我们的答案到底正不正确呢”,他俩最后是怎样解决的?
四.讲读第4段
1.这只小蝌蚪不合群是因为它们不是一家人,我们的这个猜想到底对不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2.从老师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它们是怎样得“两家人”?
3.齐读。
五.讲读第5段
1.“原来是这样”,“这样”指什么?
2.“哦”是个语气词,你们知道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这段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3.试读,齐读。
六.总结:
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我”和永明这次春游收获真不小,他俩对上述蝌蚪的知识从不懂到懂,从了解较少到完全掌握,靠的是什么?具体表现在课文中哪些地方?
3.小结知识内容和本文说明的道理,对学生提出希望。
七.齐读全文
八.作业
抄写,背诵课文第4段。
篇2:小不不施努策尔续写
第二天,施努策尔正在睡觉,他妈妈普策尔叫他起来。“宝贝!起床了” 施努策尔没有按***惯说“不”,但也没有说“嗯”,他只是打了个滚,揉揉眼睛,他的.妈妈普策尔张大了嘴巴。
“施努策尔,我的小宝贝,你没烧糊涂吗?我是叫你起床!”
“对呀!起床!”施努策尔回第一文库网答。
“可是平常你不是应该说‘不’吗?”普策尔瞪大了眼睛。
“我想我应该乖一点!”施努策尔跑到外面拔草尖去了。
普策尔轻轻笑了起来,她这个宝贝儿子真是越变越乖了。她也跑到外面,去找佩匹塔,拿完草药回家。
“妈妈你要干什么去?”
“找你的佩匹塔姑妈呀!”普策尔说着,又想起了昨晚的事,“对了,宝贝,昨天晚上你为什么来接我,我叫你来接我是因为你总做相反的事,我想让你留在家里。”
“因为我怕狼吃掉你,我只有一个 妈妈。”施努策尔把草尖放下,跳到妈妈身边蹭了两下。
普策尔热泪盈眶,抱紧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哦,我的小宝贝,我不会离开你的,哦,我的宝贝。”
从此,大家不再叫施努策尔“小不不”了,而是叫“小乖乖”,施努策尔还总被老师夸奖,生活得非常幸福。
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小学部 李雨谦
篇3:小学五年级语文《“小不不”施努策尔》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只狼草原狼的后裔,原本从小被一个富农养来当看门狗,兔子普策尔(“小不不”的母亲)把他救了出来。他们一起旅行到了大草原上,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狼对普策尔的爱称是“月光的口水”但是恢复了凶猛本性的狼要在草原上生存,却必须以她那样的小动物为食物。虽然他还是很爱普策尔,甚至为她摘来草原上仅有的带刺的蓟来送给她,充当她故乡的花朵,结果却只是扎伤了她的胸口。有一天她想去抚摸他的耳朵时却发现他嘴边沾着血迹,也知道了他是怎样残酷地把她的兔子同胞撕成碎块来喂饱自己。终于有一天,她从他身边跑开了。兔子普策尔有了孩子,叫施努策尔,人们叫他“小不不”,在施努策尔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作家沃尔夫的《“小不不”施努策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读准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快速浏览文章,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这个通话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
三、通过具体语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1.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施努策尔,他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2自然段)
2.你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谈谈施努策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主人公施努策尔是一个不听话,性格倔强,可爱,幸运”的孩子。
(1)3自然段中的“不假思索”反映出他做什么事情都爱说“不”,人称“小不不”
(2)他是一个“难管教的孩子”:关黑屋也不认错;母亲让他拔嫩草,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像根木头,简直就像瘫了似的。
(3)他十分让父母亲头疼。第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点。
(4)“他心眼好”但是就是“跳不出自己的影子。”惹爸爸生气,他很难过,但是不表现出来。(6、10自然段)
(5)对于妈妈的锦囊妙计,激将法上当。
(6)有疼爱他的父母亲。
四、感受人物的变化
1.施努策尔难道事事都说“不”吗?他一直不配合父母吗?
妈妈想出了一个“锦囊妙计”——负负得正。(12自然段)
2.出现漏洞
(1)施努策尔的心里变化
20自然段“越来越不安静” “几乎啥也不吃” “不,我不去!”自言自语。充分体现了施努策尔的内心的挣扎,她想去接妈妈,但是倔强的本性又是他要做相反的事。
23自然段描写爸爸“正躺在散发出幽香的与草上打着呼噜。”与施努策尔24自然段为母亲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2)狼的表现
从31、33、35自然段中对狼恐怖的描写,都反衬出了“小不不”面对着极大的危险。
(3)关注景物描写对事件的推动作用。
景物由“月亮那只玉色的大圆盘,已经高高地挂爱天空,……有一只狼叫个不停”
“澄澈明亮的夜色……不过她还是高兴的。”到后来的紧张,扣人心弦,不禁让人为“小不不”捏了一把汗。
母亲表面似责备的话语,其实是对有这样一个关心自己的孩子的爱。
五、总结提升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从“小不不”身上,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总结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考查对生字的掌握
2.复述课文
二、读了这篇有趣的童话,你有什么感受?
1.小组交流
2.汇报所得
三、积累与运用
1.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并积累下来
2.童话《“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剧作家沃尔夫的代表作。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
篇4:小学五年级语文《“小不不”施努策尔》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2.默读课文,体会“施努策尔”的特点,感悟文章描写方法。
3.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培养学生想象和表达能力。
二、基础知识
区别字
搭( )恼( )
塔( )脑( )
正音字:掺(chan) 莽(mang) 澄(deng cheng)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作家沃尔夫的童话故事,塑造了一个倔强、逆反但很善良、勇敢的小兔子形象,这样的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也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2.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对小兔子施努策尔的描写,体会他的性格特点。
3.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描写,准确把握小兔子施努策尔的性格特点。
4.教学突破点:
以疑促思,把握凸现人物特点主线组织教学。
四、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理解“小不不”的含义。
2.简介作者沃尔夫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2.学习生字。
3.在初读的基础上,指名复述本篇童话的主要情节,同学之间互相点评。
三、作业 1.写生字,抄句子。2.继续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不不”施努策尔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白搭、掺和、苦恼、澄清、漏洞、莽撞、庞然大物、惊慌失措
2.指名复述本篇童话的主要情节。
(二)默读课文,体会小兔子的性格特点
1.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施努策尔”是一致什么样的小兔子?你喜欢这只小兔子吗?
2.学生相互补充。
(三)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这篇童话,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四)作业: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
五、板书设计
“小不不”施努策尔
倔孩子
难管教的孩子
心眼好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沃尔夫(Friedrich Wolf,1888—1953),德国剧作家,儿童文学家。青年时曾做过海员,后来学医,毕业后在船上做医生。1928年加入德国共产党。二战后,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波兰大使。沃尔夫是德国现代戏剧的重要代表,早期作品有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代表作品是《穆罕默德》、《黑色的太阳》等。1928年开始转向社会批判主义,创作了《氰化钾》、《泰扬觉醒了》等剧作。发表了文艺论文《艺术是武器》。沃尔夫最的戏剧作品是《马门教授》、《托尔斯•门采尔》。沃尔夫还为儿童写了许多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出版过《沃尔夫童话集》。
小学五年级语文《“小不不”施努策尔》备课资料
本课要求复述主要情节。我们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是进行复述的前提条件。
本文写的是“小不不”施努策尔总喜欢做那些别人不要他做的事情,因此吃了不少苦头,无奈妈妈只好利用他的倔脾气说反语让其做事,可有一次竟让他险些丧命的事。
一、(1~4自然段):写他名字的来历,概说他的难管教。
二、(5~12):具体事例说他吃软不吃硬,反语最奏效。
(这里写有三件事)
1写妈妈央求他去做事,他第二天去。
2写因为吃芦苇心叶与爸爸发生冲突。
3写为爸爸取拐杖的戏剧变化。
三、(13~15):写妈妈找到了对付“小不不”的好办法:反着说话让“小不不”做了些事,如捡玉米心叶。
(16~结尾):妈妈的锦囊妙计出错——月夜下 “小不不”独自冒险去接妈妈,遇狼又侥幸脱险。
故事的结局虽说是有惊无险,“小不不”侥幸狼口脱生。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一-已显而易见。
思想教育: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事理的明晰,“小不不”定会改变性格,做出真正让妈妈高兴的事。
“小不不”为没有及时帮妈妈做事而伤心、十分担心妈妈的安全等都说明他有爱心,最爱妈妈。夜里去接妈妈说明他很勇敢。
“小不不”总是不加思索的就“不!”或“管他那一套呢”和在与爸爸发生矛盾是“还击”,既是礼貌的缺失,又是做事不思后果。
字词:
读一读,写一写:(多音字)
血(xuè)统(tǒng) 强(qiǎng)迫(pò) 倔(jue )强(jiàng) 四声 嘴(zuǐ) (免得说他倔(juè)) 倔(juè)脾(pí)气(qì)
“不干这个就(jiù)得(déi)干那个” “得把他关起来二两顿饭才行。”
澄(dèng)清(qīng) :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掺(chān)和(huo)=搀活 62倒数死自然段应(yìng)和(hè)
澄清: chéng qīng:清亮:1湖水碧绿~2使浑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3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事实。
如有时间也可拓展一些象声词:狼嗥 虎啸 狮吼等
笔顺:澄 右上边是撇、撇、捺。
第二板块的主题是“希望”。所选的三篇课文分别讲了妈妈的希望、老师的希望、儿童(及全世界人民)的希望。
篇5:小学五年级语文《“小不不”施努策尔》教案及相关资料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2.默读课文,体会“施努策尔”的特点,感悟文章描写方法。
3.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培养学生想象和表达能力。
二、基础知识
区别字
搭( )恼( )
塔( )脑( )
正音字:掺(chan) 莽(mang) 澄(deng cheng)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作家沃尔夫的童话故事,塑造了一个倔强、逆反但很善良、勇敢的小兔子形象,这样的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也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2.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对小兔子施努策尔的描写,体会他的性格特点。
3.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描写,准确把握小兔子施努策尔的性格特点。
4.教学突破点:
以疑促思,把握凸现人物特点主线组织教学。
四、教法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理解“小不不”的含义。
2.简介作者沃尔夫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2.学习生字。
3.在初读的基础上,指名复述本篇童话的主要情节,同学之间互相点评。
三、作业 1.写生字,抄句子。2.继续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不不”施努策尔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白搭、掺和、苦恼、澄清、漏洞、莽撞、庞然大物、惊慌失措
2.指名复述本篇童话的主要情节。
(二)默读课文,体会小兔子的性格特点
1.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施努策尔”是一致什么样的小兔子?你喜欢这只小兔子吗?
2.学生相互补充。
(三)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这篇童话,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四)作业: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
五、板书设计
“小不不”施努策尔
倔孩子
难管教的孩子
心眼好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沃尔夫(Friedrich Wolf,1888—1953),德国剧作家,儿童文学家。青年时曾做过海员,后来学医,毕业后在船上做医生。1928年加入德国共产党。二战后,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驻波兰大使。沃尔夫是德国现代戏剧的重要代表,早期作品有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代表作品是《穆罕默德》、《黑色的太阳》等。1928年开始转向社会批判主义,创作了《氰化钾》、《泰扬觉醒了》等剧作。发表了文艺论文《艺术是武器》。沃尔夫最的戏剧作品是《马门教授》、《托尔斯•门采尔》。沃尔夫还为儿童写了许多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出版过《沃尔夫童话集》。
篇6:小学五年级语文《“小不不”施努策尔》教案及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只狼草原狼的后裔,原本从小被一个富农养来当看门狗,兔子普策尔(“小不不”的母亲)把他救了出来。他们一起旅行到了大草原上,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狼对普策尔的爱称是“月光的口水”但是恢复了凶猛本性的狼要在草原上生存,却必须以她那样的小动物为食物。虽然他还是很爱普策尔,甚至为她摘来草原上仅有的带刺的蓟来送给她,充当她故乡的花朵,结果却只是扎伤了她的胸口。有一天她想去抚摸他的耳朵时却发现他嘴边沾着血迹,也知道了他是怎样残酷地把她的兔子同胞撕成碎块来喂饱自己。终于有一天,她从他身边跑开了。兔子普策尔有了孩子,叫施努策尔,人们叫他“小不不”,在施努策尔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作家沃尔夫的《“小不不”施努策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读准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快速浏览文章,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这个通话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
三、通过具体语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1.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施努策尔,他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2自然段)
2.你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谈谈施努策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主人公施努策尔是一个不听话,性格倔强,可爱,幸运”的孩子。
(1)3自然段中的“不假思索”反映出他做什么事情都爱说“不”,人称“小不不”
(2)他是一个“难管教的孩子”:关黑屋也不认错;母亲让他拔嫩草,他“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像根木头,简直就像瘫了似的。
(3)他十分让父母亲头疼。第四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点。
(4)“他心眼好”但是就是“跳不出自己的影子。”惹爸爸生气,他很难过,但是不表现出来。(6、10自然段)
(5)对于妈妈的锦囊妙计,激将法上当。
(6)有疼爱他的父母亲。
四、感受人物的变化
1.施努策尔难道事事都说“不”吗?他一直不配合父母吗?
妈妈想出了一个“锦囊妙计”——负负得正。(12自然段)
2.出现漏洞
(1)施努策尔的心里变化
20自然段“越来越不安静” “几乎啥也不吃” “不,我不去!”自言自语。充分体现了施努策尔的内心的挣扎,她想去接妈妈,但是倔强的本性又是他要做相反的事。
23自然段描写爸爸“正躺在散发出幽香的与草上打着呼噜。”与施努策尔24自然段为母亲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2)狼的表现
从31、33、35自然段中对狼恐怖的描写,都反衬出了“小不不”面对着极大的危险。
(3)关注景物描写对事件的推动作用。
景物由“月亮那只玉色的大圆盘,已经高高地挂爱天空,……有一只狼叫个不停”
“澄澈明亮的夜色……不过她还是高兴的。”到后来的紧张,扣人心弦,不禁让人为“小不不”捏了一把汗。
母亲表面似责备的话语,其实是对有这样一个关心自己的孩子的爱。
五、总结提升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从“小不不”身上,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总结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
1.考查对生字的掌握
2.复述课文
二、读了这篇有趣的童话,你有什么感受?
1.小组交流
2.汇报所得
三、积累与运用
1.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并积累下来
2.童话《“小不不”施努策尔》是德国剧作家沃尔夫的代表作。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续写这个童话。
小学五年级语文《“小不不”施努策尔》相关资料
本课要求复述主要情节。我们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是进行复述的前提条件。
本文写的是“小不不”施努策尔总喜欢做那些别人不要他做的事情,因此吃了不少苦头,无奈妈妈只好利用他的倔脾气说反语让其做事,可有一次竟让他险些丧命的事。
一、(1~4自然段):写他名字的来历,概说他的难管教。
二、(5~12):具体事例说他吃软不吃硬,反语最奏效。
(这里写有三件事)
1写妈妈央求他去做事,他第二天去。
2写因为吃芦苇心叶与爸爸发生冲突。
3写为爸爸取拐杖的戏剧变化。
三、(13~15):写妈妈找到了对付“小不不”的好办法:反着说话让“小不不”做了些事,如捡玉米心叶。
(16~结尾):妈妈的锦囊妙计出错——月夜下 “小不不”独自冒险去接妈妈,遇狼又侥幸脱险。
故事的结局虽说是有惊无险,“小不不”侥幸狼口脱生。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一-已显而易见。
思想教育: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事理的明晰,“小不不”定会改变性格,做出真正让妈妈高兴的事。
“小不不”为没有及时帮妈妈做事而伤心、十分担心妈妈的安全等都说明他有爱心,最爱妈妈。夜里去接妈妈说明他很勇敢。
“小不不”总是不加思索的就“不!”或“管他那一套呢”和在与爸爸发生矛盾是“还击”,既是礼貌的缺失,又是做事不思后果。
字词:
读一读,写一写:(多音字)
血(xuè)统(tǒng) 强(qiǎng)迫(pò) 倔(jue )强(jiàng) 四声 嘴(zuǐ) (免得说他倔(juè)) 倔(juè)脾(pí)气(qì)
“不干这个就(jiù)得(déi)干那个” “得把他关起来二两顿饭才行。”
澄(dèng)清(qīng) :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掺(chān)和(huo)=搀活 62倒数死自然段应(yìng)和(hè)
澄清: chéng qīng:清亮:1湖水碧绿~2使浑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3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事实。
如有时间也可拓展一些象声词:狼嗥 虎啸 狮吼等
笔顺:澄 右上边是撇、撇、捺。
第二板块的主题是“希望”。所选的三篇课文分别讲了妈妈的希望、老师的希望、儿童(及全世界人民)的希望。
篇7:《投掷小布球》-学校教学拉练课课后反思
《投掷小布球》-学校教学拉练课课后反思
厉明宏
通过这节低年级的投掷体育教学课,我不难发现低年级小学生有一种天性,就是爱玩好动,精神不易集中,而且不太喜欢听从教师的细心讲解,不太喜欢按照老师所规定的练习方式和要求去做,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其实这就是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一个特性,他们对各种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投掷小布球》课后反思。因此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1、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2、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教学反思《投掷小布球》课后反思》。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投得准、掷得远、打活动目标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
做一名体育教师,在今后其他体育项目的教育中能更好的运用好“教学生会玩”,精心思考如何运用游戏、趣味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本课教学成功之处:
1、在操场上运用足球门架高度轻而易举的解决本课教学难点—学生投掷出球手角度过低的问题。
2、胯下传球结合钻圈趣味接力跑游戏,本课主教材是布球投远,发展学生的上肢及腰腹肌力量,提高学生投掷能力,辅助胯下传接球钻圈趣味接力跑游戏则是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团结合作,提高学生动作反应更加敏捷灵活、提高学生的快速跑的能力,使学生的上下肢力量都得到了锻炼,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
(二)本课教学中出现问题:
1、对学生的组织投掷次序要求和队伍的调动还不够到位,有时显得比较凌乱。
2、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学生听课习惯较差,注意力不集中、站姿不规范、随意讲话现象屡有发生。
篇8:《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语文第六册的独立阅读课文《小狮子爱尔莎》。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对小狮子爱尔莎的关爱,感受“我”和小狮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使学生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其次了解按动物成长过程为顺序的记叙方法。
这篇课文很长,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习兴趣。但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对这种类型课文应如何训练学生独立的理解、思考、体会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呢?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指名几名同学分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在学生阅读中我及时把读错的字音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让学生找出阅读提示中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在学生合作中,老师深入到小组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接着各小组进行汇报“文中哪几件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找出描写爱尔莎和“我”感情深厚的词句。”学生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谈,学生通过“整夜想着它”“莫大的痛苦”“恋恋不舍”等词体会到了文中的“我”和小狮子的难以割舍的情感。在交流中为引导学生感受到小狮子的可爱,我告诉学生课文中给老师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小爱尔莎在河里洗澡后与作者玩耍的情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到了小狮子的可爱,以及“作者”对小狮子的关爱之情。最后教师通过板书进行小结。
反思:
这节课我在体现师生互动方面配合的比较突出,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师过于紧张,由于有领导听课,再加上我想把这节课完美的展示给大家看,少出现错误。这样一来,压力很大,往往就会在课堂中出现口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没有及时纠正错误。另外,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为语文老师要说标准的普通话,注意放慢语速。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习,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篇9:《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多次让孩子站在爱尔莎的角度,让孩子们将自身的体验迁移到爱尔莎的身上,体会它的调皮,勇敢,乖巧,驯服,还有与作者深厚的感情。
在学习第三部分,爱尔莎回归到大自然的时候,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如:有好几次,它都饿着脖子回来了。我又高兴又难过地接待了它。这句话体现的是作者左右为难的心情,让孩子们说一说作者高兴些什么,又在难过些什么。从说中体会到作者对爱尔莎那种难舍的情怀。再如:我忘记了我是个人,爱尔莎是只狮子了。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的感情可以升华到忘我,同时也渗透给孩子一个思想: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篇10:《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笔者在《小狮子爱尔莎》的拓展环节时,展开班级辩论会--如果你是作者把爱尔莎放归大自然还是留在身边呢?全班分两个小组--正方和反方,一场激烈的辩论会开始了:
正方:我觉得应该和作者的想法一样把爱尔莎放归大自然,因为爱尔莎来自大自然,它应该回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才是它真正的家。
反方:如果我是作者,我觉得还是把它留在身边,小狮子爱尔莎多么可爱、勇敢,我喜欢和动物玩,而且它还会保护我,多好呀!
正方:你这么自私,只为自己着想,你想过吗?如果你整天跟在妈妈身边,不去上学,没有小伙伴和你玩,你受得了吗?小狮子也需要自己的兽类同伴呀。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
反方:小狮子不是和作者快乐生活了三年了吗?而且它和作者分手时那么难舍难分,小狮子也不愿意和作者分开呀,它还是愿意和我们人类生活在一起的。
正方:我们人类能照顾它一辈子吗?兽类终归有XX,把带着人的气味小狮子放回大自然,也是一种科学实验。
反方:它回到大自然安全吗?生病了,饿死了,怎么办?总不能为了实验,让它丢了命呀,还是留下更安全。
正方:爱就是给它自由,这才是真正的爱。正因为爱,作者才会不断地训练它生存的本领,它已掌握了生存的本领,应该让它回到自己的乐园--大自然吧!
这时一个学生见双方辨得不可开交,就说:“别争了,还是把它卖到动物园去,还可赚一大笔钱呢。”我没批驳这学生的想法,只摸了摸他的头,幽默地说:“你很有经济头脑!”全班一阵喧哗,这个学生在笑声认识了自己想法不妥,就这样一场没有结果的辩论会结束了,也许这场辩论会课后还在延续着。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的,展开想象的翼翅,推行创新教育,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在这一环节中,笔者始终没有给题下结论,而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他们理解、感受、评价等综合能力。为他们创造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台,因而才会引发出“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爱就是给它自由”这么成熟经典的见解。我们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灵光,激活他们的思维,敢于创新的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11:《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语文第七册的独立阅读课文《小狮子爱尔莎》。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对小狮子爱尔莎的关爱,感受“我”和小狮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使学生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其次了解按动物成长过程为顺序的记叙方法。
这篇课文很长,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习兴趣。但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对这种类型课文应如何训练学生独立的理解、思考、体会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呢?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指名几名同学分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用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在学生阅读中我及时把读错的字音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让学生找出阅读提示中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在学生合作中,老师深入到小组了解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接着各小组进行汇报“文中哪几件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找出描写爱尔莎和“我”感情深厚的词句。”学生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谈,学生通过“整夜想着它”“莫大的痛苦”“恋恋不舍”等词体会到了文中的“我”和小狮子的难以割舍的情感。在交流中为引导学生感受到小狮子的可爱,我告诉学生课文中给老师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小爱尔莎在河里洗澡后与作者玩耍的情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到了小狮子的可爱,以及“作者”对小狮子的关爱之情。最后教师通过板书进行小结。
反思:
这节课我在体现师生互动方面配合的比较突出,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教师过于紧张,由于有领导听课,再加上我想把这节课完美的展示给大家看,少出现错误。这样一来,压力很大,往往就会在课堂中出现口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没有及时纠正错误。另外,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为语文老师要说标准的普通话,注意放慢语速。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习,摸索出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篇12:《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学了第七课《小狮子爱尔莎》。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讲述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最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
课文语言朴实,描写生动,细腻的刻画了我和爱尔莎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我”对爱尔莎的真诚呵护以及爱尔莎对“我”的无限依恋,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上课时,首先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们被课文中的故事所吸引。每个人读的都非常认真。就连平时最调皮的刘志超也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认认真真得趴在 课桌上读课文。而且当我让学生们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的时候,刘志超第一个把手举得高高的。虽然说的有些吞吞吐吐,但还是说的比较正确。我抓住这个 机会,好好地表扬了他。致使他整节课都异常安静的听着课,真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课后的拓展练习,我让孩子们讲一讲自己所喜欢的动物,以及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孩子们说的都是和家里的小狗、小猫之间的故事,还说如何去关心和保护它们。孩子们说的非常的朴实、天真,但也能看出它们懂得与动物和谐相是一件美好而有意义的事情。
篇13:《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动物就是动物,它是自然界中的存在。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动物呢?让狮子这种“庞然大物”一下子可爱起来。本课讲述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最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女作家乔亚当逊用极其朴实平和的语言,细腻的刻画了“我”和爱尔莎在一起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我”对爱尔莎的真诚呵护以及爱尔莎对我的无限依恋。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本节课的学习,除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外,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足,在此感谢领导给我指出错误,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知识。
篇14:《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小狮子爱尔莎》是根据奥地利女作家乔伊亚当逊《野生的爱尔莎》改编的,文章讲述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最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全文共有九个自然段,线索是小狮子的出生——成长——回到大自然,是按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记叙的。作家用极其朴实平和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我”和爱尔莎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尤其是小爱尔莎的动作神情描写生动形象,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我”对爱尔莎的真诚呵护以及爱尔莎对“我”的无限依恋,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以爱尔莎成长中的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学生读起来兴趣十足,读懂课文不是很困难。本课教学设计立足四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以词语训练为主线:积累词语——理解词语——运用词语,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感悟小狮子顽皮可爱、勇敢、温顺等多种形象,同时学会制作阅读卡,习得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为今后的阅读积累打下基础。
本课教学以精读的形式呈现,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课文篇幅较长,有很多生字,学生读通课文理清叙述顺序比较费时,而且课文记录了很多小狮子成长中的.趣事,可以作为概括一件事情的训练点;二是本文描写小狮子动作神情的语句非常适合三年级孩子积累运用,通过摘抄积累词语体会小狮子的形象,内化表达运用词语进一步深化动物形象,为四年级写小动物的作文打下基础。
在具体教学中,着力做到以下几点:
1、依据年段目标,科学进行语言训练
崔峦老师提出阅读课“要吃准目标,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三年级下册正处于第二学段,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堂课围绕年段目标进行语言训练。
在训练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目标时,基于三年级学生学习实际,我把目标降低为能用简洁语言概括爱尔莎和我之间的小故事,方法上是抓住关键词概括,讲清楚时间、爱尔莎和“我”之间的事情,最后引导学生从事件的排列中发现课文的写作顺序。整个概括过程有效提升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有机融合
《小狮子爱尔莎》反映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在作者的笔下,无论是像小狗一样撒欢的爱尔莎,受罚后耷拉着脑袋的爱尔莎,还是撒娇的爱尔莎,都那么可爱,这和作者生动的描写分不开。因此我设计了摘抄词语做阅读卡这样的教学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学生在摘抄积累的过程中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甄别,关注到小动物的情绪变化是通过动作、表情的生动描写表现的,从而将这些词语内化积累,同时,在反复的朗读品味、表演赏析中,小狮子的可爱形象深入儿童内心。最后通过运用词语用“当( )时,爱尔莎( )”的句式介绍自己喜爱的爱尔莎形象,体会感悟“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达到了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的有机融合。
篇15:《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由学生生活入手,最后回到学生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感受生活的过程。把语文课融入学生生活,并在生活体验中渗透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读、说、演。
二、教学过程反思:
(1)好的方面:
(2)1、师生配合默契,能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提醒,相互补充。
2、精彩之处学生自然过渡:由分析小狮子性格自然转到人狮感情,中间没有教学设计的痕迹。
3、学生表演欲望,激发了我的表演欲望,学生使老师迅速进入状态。
4、有几处是即兴发挥。
(3)不足的方面:
1、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没有起到真正的共同进步的作用,
2、学生的发言没有畅快之时就被我拦住了,以至于下课后学生还围着我要发表意见。
3、最后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有学生举手要讲,应把机会让给学生,我不应再继续讲下去。
4、结尾处理有些拖沓,应从四个环节中选取1---2个为好,这样会显得重点突出。
三、学生反映:
大家一致觉得这节课轻松、有趣味性、喜欢这节课,大部分学生对爱尔莎留下了深厚良好的印象,以后要注意保护小动物,并希望老师再多讲些这样的故事。
★ 因户施策计划书
★ 善言作文
★ 教师的工作与心态
【小布布施努策尔教学反思(共15篇)】相关文章:
感应电动机2023-02-24
小伙伴来我家作文300字2023-08-24
挫折的记叙类作文2023-11-27
借镜子的教学反思2023-09-14
《化石吟》七年级语文说课稿2023-01-20
小班绘本反思2024-01-31
投掷练习课后教学反思2023-03-18
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一起玩儿》教案2023-06-19
读金刚经有感2022-05-06
弄年货作文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