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理论与实践(精选8篇)由网友“诃子”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金刚经》理论与实践,希望大家喜欢!
篇1: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金刚经》作为般若体系的经典之一,处处都表现出般若正观的作用。《金刚经》的感应一直被人们广为传播,就连史书中也有记载。
「星云大师很多年前就提出『同体共生』的意义;美国前总统柯林顿也说过:『the world is internet』,意思是这个世界的一切是互相依存的。」心定和尚表示,金刚经是佛陀为菩萨所说的法,以般若智慧完成六度波罗蜜。众生不明白因缘法,执着这个「我」,所有烦恼痛苦都是「我见」所造成,喜欢的拼命追,拼命保护不容破坏,但是世间,喜欢的偏偏得不到,讨厌的却天天见面,因为「我」带来许多痛苦,明白因缘法「我」一旦破除,则所附着的一切都破除,菩萨以空性知道世间身心变化都是缘起的。透过《金刚经》了解现象界大家都有关连「无缘大慈」,从理论而言大家都是同体的「同体大悲」。
「菩萨云何降伏其心?首先要住于菩提心,菩萨戒的根本戒是菩提心戒,『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于此苦;退失菩提心。』菩萨修行不能忘失菩提心。第二要安住空性而生大悲心,众生不明白空性的道理而痛苦,菩萨以大悲心先为其解决眼前痛苦故行布施,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空性也就是智慧,而生其心是大悲心就是慈悲,修行菩萨法和大众一起,行一切善法,有时会迷失计较比较,与空性相应就不比较不计较。」
心定和尚接着说:「菩萨离四相修六度,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布施,三轮体空;持戒,不骄慢而悲悯犯戒的人;忍辱,没有一个我谁被羞辱呢;精进,不会看不起不精进的人,如经文『我不做是念,我得须陀洹果』菩萨不自认证得果位,不比较不计较,抱持谦虚的心,感恩生活上父母师长一切因缘的成就。禅定~即使入定体性还是空性,不执着定境。前五度都须要般若『智慧』为引导,若没有般若,前五度所修就只是人天福报。」
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美德-大悲心「度众生离苦得乐」,菩提心-「帮助众生成就佛道」,空性慧「自省是否骄慢,是否退失菩提心」。《金刚经》从头到尾皆以布施为代表,不住相布施,外财布施以金钱物资等,内财布施以生命身体,做义工捐血器官等,法布施分内外,外法布施以专长倾囊相授,内法布施以由内思证通达佛理讲授。无畏布施如军警消防人员灾难救助等。佛教徒守五戒是最大的五种无畏布施。佛法以智慧为引导,成就正见正确的人生观,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信仰
佛法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整个佛法大纲,不外乎信解行证四个部分。《大智度论》曰:“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取。有信人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信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本经自称为难信之法,经中须菩提请问佛陀曰:“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这段经文提出了《金刚经》的信仰基础。从修学佛法的'过程来看,学佛首先要积聚资粮。资粮有二:一曰福德资粮,一曰智慧资粮。持戒修福是培植福德资粮;于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则属智慧资粮。有了这些资粮,才有可能对般若法门产生信仰。
又持戒修福乃至闻思经教,都可以摄入善根的范畴。善根是接受佛法的基础,从佛法看世间,万法各有因缘:所谓搞文学者要有文学的根基,搞哲学者要有哲学的根基,搞音乐者要有音乐的根基,搞书法者要有书法的根基。根基可以现生培养,也可以是过去生长期以来的积累。一个人倘若过去生中曾当过文学家,此生对文字就会产生偏爱;过去生是搞音乐的,此生对音乐则一学便知。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神童,苏东坡也说过:书到今生读已迟,也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修学佛法也存在根基问题。有些人你磨破嘴皮去同他谈佛法,他总是不感兴趣,这是因为没有善根;有些人一闻佛法,便欢喜顶受,相见恨晚,这种人一定有善根;有些人接受了佛法,但日后遇到逆缘又退失信仰,这是因为根浅的关系;有些人信心道念坚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很难使他改变信仰,这是根基深厚。那么,修学佛法者,惟有培植深厚的善根,才能在漫长的成佛之道中,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本经直显诸法实相,产生信仰尤为不易。何况经中所说的信仰,又不是一般的信仰,是指净信。净信的含义,如经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又曰:“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破除我相,通达无我,妙契实相,方能于般若法门生起净信。难怪般若法门深信功德如此之希有,信仰如此之不易。
篇2:《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金刚经》是大乘佛教最主要的经典。《金刚经》的经文紧扣般若性空的真理,是一切众生觉悟的根源。
「星云大师很多年前就提出『同体共生』的意义;美国前总统柯林顿也说过:『the world is internet』,意思是这个世界的一切是互相依存的。」心定和尚表示,金刚经是佛陀为菩萨所说的法,以般若智慧完成六度波罗蜜。众生不明白因缘法,执着这个「我」,所有烦恼痛苦都是「我见」所造成,喜欢的拼命追,拼命保护不容破坏,但是世间,喜欢的偏偏得不到,讨厌的却天天见面,因为「我」带来许多痛苦,明白因缘法「我」一旦破除,则所附着的一切都破除,菩萨以空性知道世间身心变化都是缘起的。透过《金刚经》了解现象界大家都有关连「无缘大慈」,从理论而言大家都是同体的「同体大悲」。
「菩萨云何降伏其心?首先要住于菩提心,菩萨戒的根本戒是菩提心戒,『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于此苦;退失菩提心。』菩萨修行不能忘失菩提心。第二要安住空性而生大悲心,众生不明白空性的道理而痛苦,菩萨以大悲心先为其解决眼前痛苦故行布施,云何降伏其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空性也就是智慧,而生其心是大悲心就是慈悲,修行菩萨法和大众一起,行一切善法,有时会迷失计较比较,与空性相应就不比较不计较。」
心定和尚接着说:「菩萨离四相修六度,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布施,三轮体空;持戒,不骄慢而悲悯犯戒的人;忍辱,没有一个我谁被羞辱呢;精进,不会看不起不精进的人,如经文『我不做是念,我得须陀洹果』菩萨不自认证得果位,不比较不计较,抱持谦虚的心,感恩生活上父母师长一切因缘的成就。禅定~即使入定体性还是空性,不执着定境。前五度都须要般若『智慧』为引导,若没有般若,前五度所修就只是人天福报。」
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美德-大悲心「度众生离苦得乐」,菩提心-「帮助众生成就佛道」,空性慧「自省是否骄慢,是否退失菩提心」。《金刚经》从头到尾皆以布施为代表,不住相布施,外财布施以金钱物资等,内财布施以生命身体,做义工捐血器官等,法布施分内外,外法布施以专长倾囊相授,内法布施以由内思证通达佛理讲授。无畏布施如军警消防人员灾难救助等。佛教徒守五戒是最大的五种无畏布施。佛法以智慧为引导,成就正见正确的人生观,是人生最幸福的事。
拓展阅读:金刚经灵异重重
唐中宗时代,四川梓州,即今之三台县,有一位杰出的大和尚,他的`法名叫清虚。为人‘立性刚决,桀黠难防’,但这是少年时代的释清虚。到了壮年不知为了什么感触,忽然回心转意地做起好人了。
这时,他的性情大变,朴实温醇,慈和柔让。从前人皆望而远之的,这时也欢喜和他亲近了。
最初,他见到同道的礼拜持诵,不是嗤之以鼻,即呼之为魔王,好像他与佛无缘似的。
但自经转变以后,他修持比任何人都精勤。
他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堪称‘三业齐偕,无有懈怠。’
他怕在寺里有人搅乱他的清净,特地跑到山林里去持诵,当他正念得一心不乱时,忽然来了七只鹿很温驯地围绕著他,倾耳听诵。
又一次,他的邻居不慎失火,房屋什物全部烧得精光,但他的那间茅屋却安然无恙。当风烈火炽时,烽焰飞过他的屋顶,连一点焦灼的痕迹都没有。
长安二年,他独游蓝田悟真寺上方北院,这个地方最感困难的是水,既没有天然的泉水,也没有人工的井水,吃水要跑到很远的山涧里去取,‘挈瓶荷瓮,运致极劳。’
悟真寺这时是庄严大师法藏和尚住锡之所,和尚早就听说过他持经的灵验,他既到了这里,特地为全寺的幸福请他诵经求一所天然的泉水,解决水的困难。
这事关系于全寺命脉,虚师以为无可推委,当即答允在弥勒阁内焚香诵经,昼夜不停,整整地诵了三日三夜。
在最后的一刻,好像见到三个玉女在弥勒阁西北山腹,用刀子掘地,随即便见水涌。他把那个玉女掘水地方记住,待经诵完后,即跑到那地方去敷掘,果然获得甘冽的清泉,从此悟真寺的水荒解决。
长安四年,他又到嵩山少林寺去坐夏。据说在嵩山山顶上有一所佛堂,非常宽敞,但人不敢到,因为有鬼居住的原故。
曾经有一位持戒的律师以为自己戒行高超,在一天深夜里跑去念律,忽见一巨人用长矛刺他,他吓得狼狈下山,逡巡气绝而死。
又有一位和尚持火头金刚咒,为当时的一般僧俗所敬重。很多人对他说:‘你的咒力无双,敢不敢在那里住一宿?’
火头僧说:‘这有什么可怕!’
于是带著香火,跑上去静坐持咒。俄而有一巨神出来,以两手提著他的脚,把他投入山涧,七日七夜不能言语,从此精神恍忽,似疯似颠。
清虚到嵩山以后,即听此项传说,他震怒地说:‘下趣鬼物竟敢如此大胆’。
于是自动上山诵经超怪。
当他正在诵经的时候,佛堂的东边特有一种凄厉的声音,听来令人毛发栗然。他一听到这种怪声,即加念十一面观音神咒。忽然又闻堂中好像有两牛打斗的声音,佛像都被打的震动起来。他觉得神咒既不能震慑鬼神‘还是继续持念金刚经吧!’
说来奇怪,经声一起,堂里堂外,忽然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从此那间佛堂也就太平无事了。
这时清虚和尚的大名是远播遐迩了,中宗神龙三年,自秋至冬,滴雨未降,人民苦旱。中宗乃诏请进朝祈雨,诵了两个七天的经,降下不太多雪,没有下雨,中宗以为未济时望,令住到寺里去再祈。
他在佛殿里精虔祈祷,兼炼一指供佛,经过一宵的工夫,全国大雨滂沱,君民大慰,而他烧去的一指也突然恢复如旧。
篇3:《金刚经》实践与层次
《金刚经》实践与层次
大家都知道《金刚经》的「X,即非X,是名X」句型,这个句型是有层次的,由浅而深分别是:文字的层次、理解的层次、体悟的层次,通常讲到体悟层次就差不多了;其实这样还不够,还有一个实践的层次。
我现在就以《金刚经》的句子「度尽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者」来说明。这里文字与理解的层次大家应该都懂,另外还有体悟与实践的层次。先讲体悟的层次:喔!这个就是「常心」,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那实践的层次是什么?实践的层次就是你真的去度尽无量无边众生,真的去做了──那当然是累世在做,菩萨就是一直这么做,度尽无量无边众生……后来才发觉:一个都没有度。这就是实践层次,不是嘴巴讲一讲,不是理解,也不是体悟,是真的这样做,这才是实践了《金刚经》。
我们现在再换一个例子:「成道,即非成道,是名成道」。文字上大家毫无问题,理解上也行,体悟上也可以感觉修行原来是一场梦,那实践层次是什么?精进的修行,修到极点发觉白做工,这才是实践层次,这才是真正做到「成道,即非成道,是名成道」。这个层次已经不是体悟而已,发觉南柯一梦原来是水月道场的体悟还不够,要真正累世努力精进修行,修到极点发觉「无佛可成」,这样子才是真正的「成道,即非成道,是名成道」。
我们就只管修行,至于「有没有修成?」那不是我们修行人的事,我们根本不必去计较,不必在乎,也不用去想,为什么?因为修成了,十方无量诸佛自然会来肯定你,而且肯定你的时候,你都不能说:我修成了。甚至连想都不能想,因为这么一想,就着魔了。为什么这样?因为如果你说:我修成了。那就是不懂,就表示你没有修成。所以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去管!
当我们说:「我修成了!」这时好像有一个target,很具体的,可以抓到它似的。这样就有得失,是错的!当这个修成的意念变成有得失的时候,就是执着,就是没有修成!那么一定要在什么状况才对呢?一定要在「修成即非修成」,没有东西可抓了,这样子的状态才是「是名修成」。
我这样子讲,大家若听懂了,这还是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但这样还不够,还要「体悟」;只是体悟也还不够,还要「实践」!实践是什么?就是这么修,很努力精进地修,修到什么?发觉:白做工,无佛可成。但是如果你一开始没有这样子修,你就说:「无佛可成!」那又不对。你要「修得非常精进,精进到极点」──这一段不能少,然后才可以「无佛可成,原来白做工」──这两个都不可以少,而且是要融成一体的。做到了这个状况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度尽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者」!这个才是!
《金刚经》的这段经文已经展现了实践的层次,《金刚经》还说了很多,譬如,佛问须菩提:罗汉可以说得罗汉果了吗?须菩提说:不,世尊。如果我说我得的话,佛就不会说我是乐阿兰那行者,就不是一个喜欢修清净行的行者了。《金刚经》又提到,佛问:我在燃灯佛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没有得!如果我说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燃灯佛就不给我授记:你将来会成佛。因为没有得,所以才给我授记。如果你说:成了,佛就不给你授记。由此可知这是多么空荡荡,又多么实在的一个状况!
大家一定要记住:《金刚经》里每出现一个新的名词,立刻就补上「即非……」的句子。所以,我们心里只要出现一个「……」的意念,立即就要做「……即非……」,这样就没有问题了。
《金刚经》「X,即非X,是名X」的句型有四个层次,一定要做到实践层次,问题才能彻底的解决。这样才不会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把自己拘束在那里。必须把所有的拘束都解开,才能真正的解脱自在!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宗趣
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第一、离一切相;第二、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是要有空慧(真空的智慧),就是性空无我。修一切善就是要有大悲心,包括五戒十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无量心、四摄六度。由性空生智慧,由缘起修善业,这就是悲智双运的菩萨行。
(一)离一切相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实叉难陀译本)中说:“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就是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真如,但是众生受妄想执著的缠缚而体证不到。妄想是第六意识的妄想,指因种种分别而生起的种种颠倒;执著是第七末那识,包括人我执、法我执,由人我执就生烦恼障,由法我执生所知障。必须以般若空慧,也叫金刚宝剑,才能斩断妄想执著。
金刚的.特性有三个字:第一、坚,金刚是很坚固的,不坏不灭;第二、利,很锋利;第三、明,金刚是透明体。所以金刚具足坚固、锋利、透明的特性。坚固就能不坏不灭,代表实相般若;利代表正智(正确的智慧),智由定生,叫观照般若,指能够观照一切;明就代表名言,以名言说教,也代表文字般若。
所以金刚就是般若的形容,形容般若能够斩断妄想执著,就是智慧。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由文字了解以后至观照,由观照而证实相,就可以离一切相。
《金刚经》讲的四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相就是执著有个我,我能够度众生,执著有个我体。人相,这个人是代表其他比比皆是的人,有种种差别,那个人是我所度的,执著差别。众生相,众生就很多,有能度的我,有所度的众生,属能所执,能度的执著,所度的执著。寿者相,就是以上“我、人、众生”都是真实不虚、相续不断的,有个实体,也包括执著长远的寿命,执著上帝常在等等。
法相,法相代表常有执,一切法常常都存在,永远都不坏。非法相,一切法现在存在,消灭了就没有了,还有人、一切物质都是这样。法相就是常见论,非法相就是断灭论。般若就可以消除众生的四相,也可以消除诸法的法相、非法相。
(二)修一切善
修一切善,就是从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到四摄六度。六度中特别以施为首,就是妙有,由妙有生大悲,不舍众生,不离众生,所以《金刚经》既明真空又明妙有。
篇4:《金刚经》实践
《金刚经》实践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研究《金刚经》中佛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上面我已经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逐渐在心中占了重要地位,可是好多年来,我总觉得这个观念对人类没有好处。我的疑问是:如果大家都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妄不真,没有永久性的存在和价值,那么人为什么要努力、要奋斗、要争取上进呢?不但生活变成了没有意义,而且人类也不会有进步。
真如本性的显现
那天,我突然发现,我的问题不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的问题是没有将接下去佛说的两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连起来一同思维或观想。因此,我一直将重心放在“虚妄”、“不真实”、空无所有的“空”上,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和我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个性发生了矛盾冲突。
这次的突破,不但明白必须将此四句连在一起,不能断章取义,而且在理论上统一了“虚妄”和“真实”的矛盾。
为使各位更容易明白我的思路,我想先讲一讲我对了解“则见如来”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关键。而后谈一谈这次突破前与突破后思想上的区别。
各位,要真真得到佛法的受用,一定要您自己亲身体悟,所以闻了要思,思了要修,我今天贡献给各位的,只能说是一个引子。
我在年轻的时候,常听人讲,如来即是佛,是佛的一种名号。所以初读《金刚经》的时候,我把“则见如来”解释成“就看见佛了”。后来看大德们的注解及懂得一些梵文之后,方才晓得这种解释并不确当。
“如来”是印度梵文 tathagata 的中文译名。tatha 是清净不动的本性。中国古代的译经大德找不出一个中国字可以完全和tatha的意义相同,很善巧的选用了一个“如”字,所以这清净不动本性也叫真如。agata 是来去的来。所以,“如来”的意义是说佛从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中所显现出来的一切功德,将这名词用来代表佛的性德,所以也可以用这个名词来称呼佛。
这样一来,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则见如来”并不是用肉眼看见佛,而是显现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所以,这个“则见如来”的“见”字,读作“现”,其意义也是显现的现。
什么叫做清净不动呢?《心经》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是清净不动的描写。换句话说,在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没有相对比较或对待的观念。
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觉到的一切相对比较的物质和观念,都是虚妄的;但如果我们了悟了这一切都是虚妄,不加执着,我们的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即时显现;这清净不动的本性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恒久长在的,如果用人的言语来表达,它是真实的`。所以,这四句要一气呵成。
有了理论上的建立,各位就不难看出我在突破前和突破后的区别。
虚妄、真实都是假名
简单的讲,在突破前我心中是充满着虚妄和真实的矛盾,突破后,是虚妄与真实的统一。
在突破前,虚妄和真实是对立的。是虚妄即非真实,是真实即非虚妄。在突破后,了解“虚妄”“真实”都是人定的名词。虚妄即是真实,因为万法(虚妄)都是本性(真实)的显现;真实即是虚妄,因为自性(真实)能生万法(虚妄)。
在突破前,以“我”为中心,以“希望”为心的形态。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欢喜这些,我的心就希望这些都是虚妄;如果我得意,我满意,我欢喜这些,我的心就产生贪恋,而希望这些都是真实。
在突破后,仍以“我”为中心。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欢喜这些,我明白这些都是我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因因果果,所以都是真实的,我一切承当。在佛法的术语中,就叫忍辱。如果我得意、我满意,我欢喜这些,我明白这一切也都是我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因因果果,它们是不真实的,虚妄的,我不再贪恋。在佛法的术语中,就叫持戒。
我不再烦心这是虚妄呢?还是真实呢?我只依照佛在《金刚经》中所说的“如所教住”。住什么“所教”呢?“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应无所住”在佛法的术语中,就是智慧或般若,“行于布施”即是修福。
各位,我这第二次的突破,还只能说是在理论上的深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如?还在尝试中,自知所差尚远,也不及前半篇向各位介绍的转变习气来得切实可行。总之,我和各位一样,虽都已经上了渡生死大海的船,但还在学习如何划船,还在摸索方向。几次的突破,只能说方向正确了一些,划船的技术纯熟了一些,但尚待努力精进,还希望各位多多给我指导启发。
拓展阅读:念诵《金刚经》的功德利益
一、增长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于福德。有福德才能处处须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刚经》能增长我们的福德。经中先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时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经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功德之大。因为财富的布施,身体的奉献,都只能给人以短暂的帮助。而受持或为他人讲说本经,却能令正法久住,启发人们的正知正见,引导他人向上增进以至解脱成佛,由此获得彻底的安乐。所以,它的功德远非财施所能及。
二、消除业障:我们这个世界是业的世界,由于过去生中所造善恶业的不同,构成了世界的千差万别。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使我们造下许多不善的业力。所以现实中总有许多缺陷及困扰,诸如天灾人祸,身体病弱,诸事不顺等等。而受持《金刚经》能够消除业障。经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没有受持《金刚经》之前平安无事,可受持本经之后反而遭到他人的轻视,不必担心,这正是重罪轻报的缘故。
三、开发智慧,通达实相:《金刚经》为般若系经典,首要在于开发智慧。《般若经》曰:“菩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本经处处教我们无住,而无住就是为了成就般若。经曰:“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又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乃是成就智慧,通达实相。
四、消除烦恼:《金刚经》中虽然不曾出现“烦恼”二字,但般若法门处处都在帮助我们解脱烦恼。经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乃烦恼生起的根本,消除四相,自然解脱烦恼。本经旨在成就智慧,而智慧能断除烦恼。住相是烦恼生起的根源,本经要我们不住一切相,烦恼自然不生。
五、成无上道:学佛是为了成佛,因为佛陀为觉者,代表着智慧的圆满成就。《心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经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成就般若,方能成就无上佛道。
称扬金刚经之功德
天上天下众经书 , 无有能比金刚经
金刚般若最殊胜 , 最尊最胜最第一
1.延寿:凡是希望长生延寿者,此经具足无量功德无量福德,能增福延寿。
2.愈病:凡是希望治愈疾病者,欲得康健者,此经有大威力,能助您治愈重病,得康健之体。
3.消灾:凡是希望得到平安者,受持此经有八大金刚,四大菩萨保佑,大灾化小,小灾化无,修行勇猛精进之成就者,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灾厄不临。
4.辟邪:凡遇一切妖魔鬼怪,之时立即,大声反覆念诵,金刚般若波罗密,此七字真言,能降服一切妖魔鬼怪。
5.超渡:凡欲超渡先亡祖先父母冤亲债主者,阴间地府最重视金刚经,此经有第一功德经之称,能渡一切先亡祖先父母冤亲债主,脱离三恶道之苦。
6.富贵:凡欲富贵者应当,常欢喜布施贫苦,供佛斋僧,布施不在钱多,贵在心诚,再加上常持念金刚经,此生一定富贵,唯除不善不至诚。
7.求愿:止恶行善之人于金刚经或读或诵或书写,并广为流通有愿必成,唯除发不善之愿及心行不真诚。
8.善终:止恶行善之人并常持金刚经,以经威神力故临终之时,无诸苦恼正念现前,安然而逝。
9.往生:止恶行善之人并常持金刚经,此经有无上的功德与无量福德,欲生天上者得生天上,为大威德天,欲生西方极乐净土者,得生西方极乐净土,不受众苦但受诸乐。
篇5:浅谈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
[摘 要]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不仅要精熟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工具,而且需要了解管理思想与管理文化的来龙去脉,提炼管理的“内功”,现就管理与实践谈四点看法。
[关键词]管理理论;实践;企业
1 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要坚持以人为中心
无论是公共管理还是企业管理,人都是决定因素,管理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对人的研究作为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学习许多不同学派的管理理论,主要是出于对人的本性认识不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比较重视管理者工作方面的技能和技术方面的技能,但对管理者思维方面的技能缺乏应有的重视,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者善于观察、推理,有很强的分析力、综合力和判断力,擅长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从全局出发,综合各种意见和各种因素,作出判断和决策的那种管理者却比较缺少,所以,管理实践中片面性、一哄而起、追浪潮、短期行为、走一步看一步、出了问题查不清原因、治标不治本等现象层出不穷,造成管理上的混乱,经济上的损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管理问题的高度重视。
2 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几点做法
第一,以义取利,不取利忘义,遵循管人比管事重要,强调员工的技能素质和个人修养。首先是尊重人格,其次是利益共享。在企业两种人受欢迎,有德有才、“本事大”的用于高层,有德无大才、“本事小”的留在一线,只要工作认真勤奋,努力培养,直至成才;最不受欢迎的是有才无德,心术不正;无才无德“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扛枪的人”。企业如果对少数人听之任之,放任迁就,不得罪,实际上就是得罪了大多数人,就是对扎实工作者的打击,就是牺牲了公司利益,就是对企业不负责任,就是对事业不忠诚。
第二,要务实心系公司的人,不要务虚心不在焉的人。看到地面脏了,迅速打扫,看到哪里不安全,赶快防护,不要等看,而要尽快干,少讲不能办,多想怎么办,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把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管理层要在一线工作,决策要在一线落实,问题要在一线解决,创新要在一线体现,成效要在一线检验,学会把自己当成员工参与进去,下车间帮忙锻炼自己,掌握生产流程,创新工作方法,外行要自下而上谈管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正视困难,重视决策。研究自己的对手,培养员工从不同的视觉全面系统地看问题,站在企业的立场想问题,在困难和灾难中保持清醒,分析问题、调动更多的人来帮助解决问题,妥善处理公共关系,在企业工作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团队要有互补性,稳健但要敢于超越,认可自己的缺陷,分层说话,分级放权,民主科学决策。
3 坚持学习管理理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者要加强自学能力修养。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企业领导在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一小部分来自学校的学习,其他知识需要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地积累和再学习,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企业管理者的学习,是成年人的继续教育,主要靠业余时间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有很大帮助。
4 理论联系实际,防止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管理咨询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从业人员阅历背景的复杂性,加上企业管理实践所面临的形势严峻和变幻莫测,管理理论的成就与企业管理实践脱节的现象日益突出,危害匪浅!如果仅停留于学术探讨、经验偶得层面,对于有心应用者而言,尚有选择性应用的可能;但企业出于管理队伍训练和水平提升的迫切需求,往往急于求成,盲目组织管理者规模化培训,忽视教材教案的甄别,容易造成对实际管理工作的干扰和破坏。
企业管理工作的提升,首要的是把握好问题分析和按重大、紧急性排序,然后对症找药、下药,绝不能有病乱投医或吃错药。对企业发展历史阶段、企业所处行业、企业竞争力、竞争对手、战略、团队合作、体制和机制、制度体系等分析、定位工作是管理实践中必要的基础性工作,“问题出在哪里?短板在何处?近中远期目标是什么?”等不用花钱的问题搞清后,再行动也不迟。先“谋划”后“化解”,才是正确的管理提升之道,也是符合逻辑的理性选择。
总之,管理理论指导实践,管理实践检验管理理论。
篇6:对话:理论与实践
对话:理论与实践
成人教育研究,一般区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领域。二者以问题的关注层面为分野:前者面向学术问题,旨在探求成人教育之“公理”,构建一个规范的知识体系;后者面向操作问题,谋求解决实践问题的合理方案,形成一个有效的经验体系。理论与实践本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双翅,但在现实的成人教育研究中,似乎存在着某些摩擦和隔阂,甚至是分歧和对立。因而,审视成人教育的理论误区,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确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对话关系。一、成人教育理论的误读与解读
分析教育哲学大师谢弗勒(I.Scheffler)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将教育的定义分为三种,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这为我们分析成人教育理论提供了一种思维路径。就规定性定义而言,所要回答的是研究者“认为”成人教育理论是什么,而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分别要回答的则是成人教育理论“实际”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必须首先明确成人教育理论存在哪些误读现象,并探讨其价值之所在。
(一)成人教育理论的误读
在现实的研究语境和话语系统中,成人教育理论常常表现出三种取向,即政策诠释、经验总结和理论演绎。尽管主观上研究者往往并非此意,但客观上的三种研究倾向,导出了有关成人教育理论自身存在的“价值性”问题。
1.成人教育理论即政策诠释
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是教育研究关注的两个命题,二者存在多方面的联系,政策研究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有助于澄清政策和实践面临的理论问题。但是政策诠释不能取代理论探求,因为二者存在着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区别。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过多的政策诠释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理论的政策化――偏离了理论的学术精神,不利于成人教育知识的积累;
其二,是理论的口号化――用各种政策口号取代学理探析,容易走向理论的俗化。
2.成人教育理论即经验总结
经验,是成人教育实践话语的一种归纳,蕴含着成人教育的实践智慧,但往往带有感性化和零散性的特点。在成人教育的研究文献中,经验总结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至于出现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经验化的倾向。理论来自于经验,但从经验升华为理论,有着复杂的理论抽象过程和精致的思维加工过程,简单地将理论研究视为经验总结,往往会导致理论的粗糙与板结,不利于成人教育学术话语的独立、发展和完善。
3.成人教育理论即教育理论的演绎
还有一种误读现象就是忽略成人教育的“个性”,而将普通教育理论直接拿来加以演绎的倾向,其目的在于希望由此获得类似于“成人教育学”的学术衣冠。这种做法乍看颇有几分“科学”的味道,似乎使成人教育理论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了。但是,应当明确,大部分的普通教育理论,以非成人的教育实践为蓝本,简单的话语移植并不能解决成人教育理论的贫瘠,更无法矗立起成人教育理论的脊梁。成人教育的立“命”之本,在于其教育对象的成年性;成人教育的立“学”之基,亦在于其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换而言之,成人教育理论必须确立它的无可替代性,而这种无可替代性的确立惟在成人世界中研讨成人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有所探获。回归成人,回到成人世界,永远是成人教育及其研究的根本。
(二)成人教育理论的解读
成人教育理论“应该”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困扰着成人教育研究者的永恒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往往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术观点,但同时这又是一个非确定性的问题。也许我们寻求的不只是“应该”,而是带有几分“规定”的色彩,是一种规定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兼而有之的东西。在中国成人教育的实践情景下,在当代我国成人教育知识的背景中,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理论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诉求。
1.探求成人教育知识
西方的哲学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知识论传统,也激发了学者们探寻真理的愿望,使得哲学成为“爱智慧”的别名,“认识你自己”,成为高高悬挂在理性天空的一面明镜。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首先是对成人教育哲学的研究,为自己的持续性发展奠定根基,解决困扰着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浑厚成就高远,在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初期,知识积累尤其重要。在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脆弱,极大程度上是其相关知识的匮乏,显然,构建和丰富成人教育知识及其体系是摆在未来几代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面前的无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2.完善成人教育学科
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领域,成人教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它终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地,是一块潜在的沃土,相信随着人的进一步解放,社会将更多地关注到成人群体的教育活动。完善的成人教育学科,需要一支专业化的研究者队伍,需要自己的理论空间和专业杂志,需要构建系统化的成人教育学课程体系,这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现实使命。
3.审视成人教育问题
如果说美国“成人教育学”之父诺尔斯(Malcom Knowles)“重新发现”了成人教育价值的话,那么保罗・朗格郎(Paul Legrand)的终身教育理论则在全世界宣扬和拓展了这一价值,而赫钦斯(Robot Hotchins)又在他的“学习化社会”中高高扬起了成人教育的大旗。但是,成人教育的进程总是伴随着种种问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给成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成人正在期待教育世界的热切关注,社会也正在关注成人世界的教育问题,只有发现并解决了制约成人教育实践的症结,才能走向和谐的成人教育。对问题的研究,不仅需要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同样需要理论工作者的投入。成人教育理论,应该植根于实践的土壤,在问题领域中汲取养分,为实践提出一种理论的审视与理论的导向。
二、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范式与分析
理论与实践,是成人教育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决定着成人教育研究的基本面貌。在成人教育的研究视界和日常的经验视界里,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三种基本范式,这三种关系范式背后存在着某种一致性的东西――二元论的哲学观。
(一)理论高于实践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经常听到“理论高于实践”的论调。倘若仅在知识形态的层面上谈的话,还有一些道理,然一旦延伸到理论者与实践者的层面,则容易导致误解。
“理论高于实践”,本意上是指理论在知识的抽象形态上高于实践中的经验性知识,它较多地表现为一套专业化的术语,从而与经验的情绪性话语有别。尽管存在抽象程度的差异,但丝毫不意味着两者之间的无关或隔离。理论知识源自于实践的土壤,而不是理论研究者闭门造车的产物。没有实践的根基,只能筑起“主义”的乌托邦,最终陷入“为理论而理论”的清谈,其结果及其价值必然遭受怀疑。同样,这也不意味着理论者与实践者之间存在“高”与“低”的关系,事实上,二者同是成人教育知识的创造者,理当互相尊重彼此的劳动。
(二)理论指导实践
> “理论指导实践”,或许是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话语。理论,尤其是哲学理论,对实践有着各个层面的影响作用。但是在知识越来越走向细化的当代和未来,应当分析: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同时理论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指导实践?
从应用的角度看成人教育研究,至少可以区分三种形式,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开发研究”。开发研究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在各种环境变量背景中对基础理论进行的一种应用设计和实践。开发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决定了这种“指导”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这种媒介性、中介性的设计和开发,理论的指导只能是宏观的和面向理念的,而不是实践者所真切需要的、面向问题的和情景的指导。也许,这也正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三)理论解释实践
理论解释实践,是又一种现存的关系范式。在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曾长期存在着解释论的取向,成人教育的研究者们将注意力置于实践的诠释方面,而缺少了一种研究的中立性和价值理性。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使命,不仅是解释,更重要的是批判;不仅是描述,更重要的是反思;不仅是讴歌,更重要的是比较。理论不仅要建构,理论还应当去解构。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中国的理论研究者们必须从书斋回归实践,从本土拥揽全球,在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在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世纪走向中去探索、去研究。“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也许是这个时代对成人教育研究者的新的诉求。
(四)对范式的反思
通过对成人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范式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有着一种共同的倾向――二元论的观点。它将理论研究视为一种知识的生产,因而研究者控制了知识,掌握了话语的霸权;它将实践视为一种知识的应用,因而实践者被排斥在“正统”的知识研究之外,而理论研究者也由此走向闭锁,成为一种“自言自语者”,其理论未有机会在实践中证实或证伪。这是一种研究的惯性,阻碍着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脆弱,与缺乏一种理性的研究范式存在一定关系。
我们不禁要追问,有没有走出藩篱的路?是否存在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在新的理念旗帜下重新关照理论与实践呢?
三、走向对话
(一)对话的价值
对话,意味着尊重,意味着参与,也意味着理解。这种尊重、参与与理解,正是这个召唤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时代所倡导的新的价值观。走向对话,是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重要选择,在重建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重建对话有助于消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张关系。传统的视野中,成人教育研究一分为二,于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研究者各执一端,许多人包括理论研究者自己,在潜意识中将自己归为某一群体,由此产生了一种观念上的鸿沟。重建对话,有助于消解这种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提升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的认同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
其次,重建对话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发展。理论的繁荣未必意味着实践的提高,实践的扩张也未必导致理论的发展,只有二者在“对话”的前提下相互参与,理论才能获致丰富的研究资源,实践也才能获得理性的关照。
说到底,对话关系要求理论与实践在“理解”的旗帜下建构一种理想的“沟通情景”,这就意味着二者应当走向一种崭新的关系范式――“行动研究”。
(二)对话的实现: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旨在提高具体社会活动的行动质量。其源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受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经历了由盛到衰又重新兴盛的历程,行动研究的侧重点也有所转移:从重视量化方法的运用,到偏重定性方法研究,再到强调“批判性”的探索。然而,紧密联结理论与实践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旨。行动研究是成人教育实现研究与实践的合一,缔结理论与实践对话关系的现实途径。
1.走向研究共同体
走向行动研究,从本质上要求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研究者建立一种新的存在关系,即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为此建立“研究共同体”成为一种必要。“共同体”(community)的思想发端于德国社会学者藤尼斯,其核心理念就是“分享”,而走向研究共同体,就是旨在树立起“学会分享”的新的研究精神,即理论界和实践界以对问题的关注为核心,相互分享彼此的经历和困惑,彼此的挑战与智慧。这种研究共同体可以确立起二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在对话的前提下共同面向实践中的问题情景。
研究共同体,既是一种合作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形式。为此,构建研究共同体要求确立起相关的合作机制。首先,应当有共同的研究愿景,各个层面和领域的理论者和实践者在共同愿景的前提下走到一起,形成一个充满“研究精神”的行动团队。其次,消除研究共同体中的组织智障,理论者与实践者相互尊重,重建起一种理解的关系,实践者不再只是理论者研究的对象,而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伙伴。再次,建立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实现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前提下分工相结合,以至在研究的每一具体问题上都能见到群体的智慧。
2.研究与行动过程合一
在行动研究中,专业研究人员参与到实践中去,与实践者一起面对问题情景,这种角色立场的趋同,使原来处于摩擦与隔阂的两类人员能够达成沟通与理解。倡导成人教育的行动研究,即是倡导行动过程与研究过程走向合一性。
一方面,实现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不是在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的书斋中完成的,也不是单纯的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而是研究者在“现场”的行动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研究过程以行动开始,在行动中进行,并以行动质量的提高与否作为检验其效果的标准,可以说行动推动着研究的进展。
另一方面,实现在研究中行动。行动研究不同于经验的“行动”,要求人们把关于成人教育的假设付诸检验与实证。为此,要记录、搜集和分析关于行动背景、事件、行为和结果的证据。行动研究中的行动具有系统程序,与研究过程密不可分,与理论密切联系,从而,研究的过程就成为直接改进操作或改善实践的过程。
3.关注问题情景和反思
行动研究,完全可以顾其名而思其意,其过程的最大特点即是“行动”,是一种面向问题情景的研究,在本质上体现着研究的“实践性”。行动研究没有固定的程式,强调视具体问题情境灵活对待问题,但一般来讲行动研究过程有着类似的步骤:计划――行动――考察――反思。计划、行动和考察,都是面对具体的实践问题情景,力求找准问题之所在,从而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课题,且由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工作者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和研究结束时,强调参与者的反思,要求实现“在反思中成长”。
成人教育研究兼具理论和实践两种品格,在中国成人教育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需要的是一种实践精神。在由事务性活动走向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解决许多困扰成人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如何探求实践的中国特色,如何构建本土化而又具有开放性的终身教育体系,如何实现成人教育的国际对话,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如
何解决成人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如何提高成人教育的决策与管理水平,如何提升成人教育教学的质量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理论界和实践界能够各自独立解决的问题,而需要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共同探索。为此,面向“问题”而不是局限“主义”,是成人教育现实对所有成人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期待。以问题为中心的行动研究,是成人教育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7:对话:理论与实践
对话:理论与实践
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一般区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领域。二者以问题的关注层面为分野:前者面向学术问题,旨在探求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之“公理”,构建一个规范的知识体系;后者面向操作问题,谋求解决实践问题的合理方案,形成一个有效的经验体系。理论与实践本是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的双翅,但在现实的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中,似乎存在着某些摩擦和隔阂,甚至是分歧和对立。因而,审视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理论误区,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确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范式:对话关系。一、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的误读与解读
分析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哲学大师谢弗勒(I.Scheffler)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语言》一书中,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定义分为三种,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这为我们分析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提供了一种思维路径。就规定性定义而言,所要回答的是研究者“认为”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是什么,而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分别要回答的则是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实际”是什么,以及“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寻求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必须首先明确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存在哪些误读现象,并探讨其价值之所在。
(一)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的误读
在现实的研究语境和话语系统中,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常常表现出三种取向,即政策诠释、经验总结和理论演绎。尽管主观上研究者往往并非此意,但客观上的三种研究倾向,导出了有关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自身存在的“价值性”问题。
1.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即政策诠释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政策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关注的两个命题,二者存在多方面的联系,政策研究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有助于澄清政策和实践面临的理论问题。但是政策诠释不能取代理论探求,因为二者存在着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区别。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研究中过多的政策诠释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理论的政策化――偏离了理论的.学术精神,不利于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知识的积累;
其二,是理论的口号化――用各种政策口号取代学理探析,容易走向理论的俗化。
2.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即经验总结
经验,是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践话语的一种归纳,蕴含着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实践智慧,但往往带有感性化和零散性的特点。在成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研究文献中,经验总结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至于出现了成人教育(w
[1] [2] [3]
篇8:《金刚经》的实践
《金刚经》的实践
《金刚经》是佛教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也是禅宗最根本的一部经。在《金刚经》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句型贯穿了整部经典。譬如说:「庄严佛土,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佛说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这个「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的句型,从头到尾贯穿了整部《金刚经》。也可以说:《金刚经》的内容,其实就是在讲这个句型。我今天要讲的不只这个句型,因为这还只是对《金刚经》的了解,今天既然把题目定为「《金刚经》的实践」,意思是要去实践这个句型,而不只是了解而已。
关于实践这个部分,唐朝的禅宗行者已经在身体力行了。《六祖坛经》最后的〈咐嘱品〉中,记载六祖曾经教他的弟子一个「三十六对」的方法,这三十六对是什么呢?就是大对小、长对短、黑对白……诸如此类的对法,总共举了三十六种。这三十六对就是《金刚经》的句型。像《金刚经》讲大即非大──非大是什么呢?就是小;长即非长──非长就是短;白即非白──非白就是黑。所以六祖的三十六对,事实上就是《金刚经》讲的「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就是把两个相反的东西、两个极端的相拿来对。这么一对,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呢?就好像阴电和阳电,两个合起来就没有电,对消了。对消了什么?就是对消了它的「相」──阴电这个「阴」的「相」,阳电这个「阳」的「相」;是把「阴」和「阳」这两个「相」对消了。所以我们讲到佛法的「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其中「庄严」是一个「相」,「非庄严」也是一个「相」,两个是完全相反的「相」,用一个「即」字把它连起来的时候,就是要这两个完全相反的「相」相等。既然说它们两个「相」是相反的,当然就不相等;但是现在又要强迫它们相等,这就是《金刚经》要做的事情。
※把相反的「相」拿掉,本质就显现了
至于在什么样的状况下,才可以相等呢?就是它们的「相」必须全部拿掉。所以「庄严」的「相」要拿掉,「非庄严」的「相」也要拿掉。就「相」而言,它们是不相等的;要让它们相等,只有一个办法,必须把两个相反的「相」拿掉。拿掉了之后是什么?它们的本质就显现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本质,也就是都有它的本性在里面。正如同康德这位德国哲学家所说的:大凡物体都有它的「物自体」,也就是都有它的本性。「物自体」我们没有办法接触到,所能接触到的都是物体的「相」,这是康德已经了解的事情。那么《金刚经》是在做什么呢?就是「庄严」这件事情有一个「相」,「非庄严」也有一个「相」,这两个「相」根本是相反的,现在要让它们相等,那只有在一种状况下可以达到,是什么状况呢?就是把它们的「相」全部拿掉──「庄严」的「相」拿掉,「非庄严」的「相」也拿掉,剩下「庄严的本性」和「非庄严的本性」,在本性这个层次就进入无分别,此时它们才是相等的,所以《金刚经》最后才说「是名庄严」。它讲「是名庄严」的时候,是讲它们的「本性」──这就是《金刚经》的句型在理论上的解释。
当我们不懂这个理论,读《金刚经》的句子时,心中会有什么反应?一读到「庄严即非庄严」(庄严就是不庄严),脑筋就打结了,不晓得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我们的「识心」一下子就停顿了,这个时候心就静下来,就「空」了。我们静下来的这个「心」、空了的这个「心」,感觉到空空的,什么形相也没有,于是一个「空无的心」出现了,这个「空无的心」就是「庄严的本性」,也是「非庄严的本性」,这个时候就已经自动地体验到「是名庄严」了。
※「不懂」就是代表你的心空了
我们学佛不就是希望能够把「心」静下来,希望修得禅定吗?禅定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不就是把「识心」、「妄心」歇下来吗?而我们念《金刚经》这些句子的时候,只要这么一念,心就静下来了,不是就已经收到禅定的效果,达到了禅定希望企及的境界?只是大部分的人都不认同这个事实,反而觉得「我就是不懂啊!」不懂就对啦!就是要体会这个「不懂」。「不懂」就是代表你的心「空」了、「无」了,修行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以上是我对《金刚经》的实践所做的解说。这样的实践其实还是一个浅层的实践,读《金刚经》时自动会有的反应;至于深刻的实践,是要更加努力的。我就讲一下自己在实践《金刚经》的时候,第一件能够真正做到的事情。我刚开始读《金刚经》时,无法了解经中的深意,那时候我一直想要了解「时间是什么?」我试着从物理学的角度去了解,虽然能够分析时间、运用时间、测量时间,可是就是不知道「时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读了很多有关时间的论文,没有一篇论文能够解答这个问题。那个时候我正好学佛,就想要用佛法的方式去了解。正好《金刚经》里面又讲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咦!这不就是在讲时间吗?所以我就想从这里面去了解。
※没有心念也就没有时间了
当然刚开始也是没有头绪,后来就开始静坐,在静坐的当中,就让我体会到「时间」的本质。因为静坐就是把心念静下来,当我静下来的时候,「杂念」就愈来愈少,少到一个程度,就可以数了。如果心念太多了,是无法数的。因为它像烟一样多,要怎么数?当心念少到可以察觉它一个一个出来时,你就可以数了。一旦可以数心念的时候,会发觉心念愈来愈少了。少到后来,一个心念起来了,要隔很久才能数到第二个心念,那中间就有一个空档没有心念,一个心念都没有。就在此时忽然间我就了解了:啊!原来「时间」就是指这个东西。
我了解了什么呢?了解「心念」完全没有了,「时间」就完全没有了。此时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我们这个世界什么都不动,什么心念都没有了,那还有没有「时间」?我这么一问以后,发现原来要有「时间」,一定要有变动。不管你是心念的变动也好,外面物体的变动也好,一定要有变动。如果所有的变动都没有了,也就是全部都静止不动,那就没有「时间」了。实际上的体会是在我心念静止下来的时候,发觉如果我的心念一直都不起来,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而心念一起来,「时间」就出来了。
为什么「时间」会出来呢?这也很容易了解:因为你的第一个心念起来了,过去了,就是「过去心」;现在又再起来一个心念,这就是「现在心」;还有一个心念将要出来,那就是「未来心」──过去、现在、未来,这几个心的次序一点都不会乱,一定是这样排列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时间」就是这个次序,心念或事情出现的先后次序。当有这个先后次序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时间。但是如果这些心念都没有了,没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哪来时间?同时所有的东西都不动了,人还会老吗?当然不会,因为不会变,你的面孔始终是停留在现在,所有的东西也都不会毁坏。不变就是不会坏。所以当事事物物静止不动的时候,我们会发觉没有时间了,这么一来,很自然的让我们有一个感觉:那不就是一个永恒的时间吗?所有的东西都不会坏,我们人也都不会老,这就是永恒!
※永恒是时间的本质
就在这个时候,我了解了《金刚经》。因为套用《金刚经》的句型,就是「时间,即非时间,是名时间」──这句话在平常是不可能成立的,只有在什么状况下会存在呢?就是在「永恒的时间」这样的条件下才可以成立,因为「永恒的时间」就是「没有时间」。这个时候我才了解,原来《金刚经》讲的「是名」这个状况,就时间这个例子而言,它就是永恒的时间。永恒的时间就代表了「是名时间」,也就代表着时间的本性、本质。所以原来「永恒」是时间的本质、本性。当懂到这里的时候,我才了解了《金刚经》。
当时我能够做到的只有「时间」这个例子,我觉得我了解了《金刚经》想要表达的状况。继明白「时间」的本质之后,慢慢地我也会解「空间」的问题,了解了它的本质。可是其他的例子我就没有办法了解──当然我所谓的了解是真正能够实践,而不是机械式地套用一个句型,那是不能实践《金刚经》的。
后来我又下功夫来了解「我相」,那时候做起来还不太困难,因为我所学的佛学里有一个「观想」的过程,其中有一步要做的是观想把自己放大,要放大到多大呢?要放大到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要放大到整个宇宙都是「我」。我真的照那样去实践的时候,发觉一件事情:当这个「我」放大到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时,所有的别人都不见了,都被「我」涵盖了。一旦真做到的时候,会发觉原先的「我」就破掉了,那个原本定义的「我」本身不复存在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别人,你这个「我」还能成立吗?当然不能成立了呀!要有所谓的「我」,必须还要有你、有他,才能对应出所谓的「我」;而当别人全都不存在了,都归于「我」了,大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原来的「我」就消失了,那个「我」的定义就不成立了。这个时候我才晓得:「我相,即非我相,是名我相」。原来那个「是名我相」,是整个宇宙都是「我」,已经没有别人了,因此原本的「我」也就不成立了──这是我了解的第三个例子。
※《金刚经》要在生活中实践
当我会解「时间」、「空间」和「我相」的问题后,就愈做愈会做,但每一个都是要很辛苦的,经过相当的努力才能够做到。而《金刚经》的句型是要实践的,不是照着念就算了的。因为照着念一念,并无法达到那个状况,想要达到那个状况,是要经过奋斗的。
后来有机会我再探讨,什么是「迷信」?什么是「一心净信」?在不断的探讨中,我又懂了一些事情,懂了什么呢?「信即非信,是名信」,这个「是名信」,要有什么条件呢?要做到「信」就是「不信」,这才是「一心净信」。这要怎么做呢?我举一个例子,事实上每一个人都会,比如说我姓「梁」,而且我相信自己姓「梁」,已经相信到不必去相信,这就是「信即非信」──这样子的「信」才叫做「一心净信」。如果对于我的「姓」,我还要相信,没有达到可以不必去相信,我还得告诉自己必须相信我姓「梁」,如果这个状况出现的话,是不是我有问题啦?什么问题呢?不是我的头壳坏了,就是我的身世有问题,对不对?所以《金刚经》所讲的「一心净信」,就是要信到不必要去相信。前面那两个例子各位听了以后,或许有些人还不知道我在讲什么,这个例子听来也许更加浅白而实用。我们可以说《金刚经》不只是一个理论,而是要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一个个努力去实践的。
当我了解这一点的'时候,就回想这些年来我们所做的一些事情:第一个是大家知道的,我们曾举办五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并出版了论文集;现在又发行了《佛学与科学》期刊,这是在做些什么事情呢?以《金刚经》的角度来看,佛学当然是佛法;科学则是外道,它不是佛法嘛!而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就是在做「佛学,即非佛学,是名佛学」,是不是?所以我们办这个期刊,其实就是在实践《金刚经》。我们让这两个极端相反、彼此原不认同的领域相互沟通,因而发觉它们之间其实是相通的,很多地方是一致的。现在我们所做的努力,有一部份已经有成果了;有一部份还在努力、还在进行中,这不就是在实践《金刚经》吗?
★ 《金刚经》的精髓
★ 反思剖析材料
【《金刚经》理论与实践(精选8篇)】相关文章:
寻根溯源党课2023-03-22
《金刚经》的文化意蕴2023-08-17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2022-05-07
研究内容怎么写 范例2022-09-25
初探逻辑真理的基本问题2022-10-07
也谈英语情感教学2023-02-23
浅谈英语语法的实际应用2023-07-30
耗散结构与园林艺术的逻辑行程2022-07-16
读书的三种境界作文2022-04-30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和译评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