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的探讨论文

时间:2022-06-03 01:44:16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的探讨论文(集锦14篇)由网友“dcrlee”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的探讨论文,希望您能喜欢!

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的探讨论文

篇1: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的探讨论文

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的探讨论文

一、光与力的伟大表达者――伦勃朗

在艺术生涯的第三时期伦勃朗创作出了绘画事业中被评为最成功的作品《夜巡》。这幅作品不仅在光与影的表达上完美之至,而且构图也十分精巧严谨,但却并未让定文秘站:件人满意。同时,伦勃朗的绘画风格渐渐产生了重大的转变,却不被世人接受,他的生活开始走下坡路。在艺术生涯的第四个时期,他在艺术道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从未有人逾越过的高度。《犹太新娘》《浪子回头》以及大量的自画像等作品中透露出一位愈近晚年的老人对坎坷一生的理解和回顾,极富有力度。欣赏这位绘画巨匠的作品时我们很容易发现,他最大的特色就是对光线的运用。画面中流淌的那些灿烂的光线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牢牢抓住观看者的眼睛,无人不为之叹服。

二、卓尔不群的艺术大师――维米尔

谈到古典绘画,谈到荷兰,谈到光线,我们不难想到的是另一位将光线运用到极致的大师――扬?维米尔。荷兰在几乎同一时期诞生了两位运用光线的绘画大师,实在令人惊叹。

维米尔是一位魔法师般的画家。他从没离开过荷兰,这令他一生都能按自己的方式绘画,并在这条路上臻至极境。他于1632年10月31日出生于荷兰,1653年12月被圣路克工会认可为手艺师傅;1675年去世,年仅43岁。

当伦勃朗26岁的时候,维米尔来到了这个世界,俩人在美术史上属于同一个时期。维米尔所描绘的主题一般是室内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画面里那些明亮而闪烁的光斑。光线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在画面中宁谧地流淌着。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作为他的传世名作,其艺术性曾打动了数不尽的艺术家。这幅画的画幅仅46×40cm,却精巧至极。少女面庞上流淌着明亮的光线,在眼睛、鼻子、嘴唇上形成恰到好处的高光。少女耳环上那颗珍珠被高光精心强调出来,高光点内有室内窗户的映像。然而最美妙的还是那颗珍珠反射在少女脸颊上的柔和的反光,光线的力量被精巧地描绘到了极致。光线被赋予了音乐般的律动感,巧妙地把人们引进了画面所描绘的气氛中。

《戴红帽的少女》是维米尔作品中特殊的一幅。女孩的面庞有大部分都隐藏在红帽的阴影中,只有左侧鼻子以下被光线照射,这些位置被画上了具有标志性的`闪耀的光点。红帽上的笔触清晰可见,眼神表达到位、简洁利落。这种放松的画面处理状态仿佛与维米尔之前的严谨有所不同,多了一些伦勃朗的大气。

三、光的歌颂

作为17世纪的两位画坛巨匠,伦勃朗和维米尔存在着一些微妙的相同点。伦勃朗用他充满力道的画笔和具有冲击力的构图为人们展现光线的大气磅礴,让人体味到生命的力量;维米尔用精致的色调和巧妙的光点为人们展现了光线的微妙流转,让人体会到生活的宁静甜美。

相对于伦勃朗,维米尔的选材趣味更为狭窄,家庭生活和女性的室内活动令他的创作如鱼得水,创作手法也更为朴实严谨。画面中透露出一种完美,但不缺乏大气。他对人物和色调的处理完整概括,浑然天成。而伦勃朗的创作则更为奔放、热烈而充满生命的力量。特别是他晚期的作品,笔触十分奔放,亮面颜色层有相当的厚度,后期的罩染又令作品笼罩上一层金黄色,画面效果十分震撼人心。

那些画面里穿越了时间的美好光线,定格了历史,定格了生活,最终闪耀出熠熠的光辉。我们应该铭记几个世纪前荷兰两位艺术巨匠对光的歌颂。

篇2:红外与蓝牙差异性探析论文

红外与蓝牙差异性探析论文

目前,蓝牙技术在进行无线通讯时是免费的,可以大大简化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终端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它采用低能耗的无线成功实现诸如视频、语音及数据等传输,可以实现同时发送与接收信号的双加工,传输距离范围一般在零点一到十米之间,假如采用功率放大器,传输的距离最大可以达到一百米。总的来说,蓝牙可以实现一点对多点的数据传输,同时还具有传输耗能低、传输速率较快、组网简单方便及安全性好等优点,此外,蓝牙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在一定的传输距离内穿透建筑物,且没有关于通讯方向与视角的要求。

目前,红外通讯技术不仅被广泛应用到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及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上,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电话、相机、游戏机、网络接入设备及医疗工业设备等方面。然而蓝牙虽然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但是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从某种方面来说,很多蓝牙设备目前仍然处在实验室试验的阶段,由于蓝牙具有红外通讯技术应有的特点,换句话来说,具有红外通讯功能的设备能够使用蓝牙来成功实现无线连接,此外,蓝牙具有红外通讯技术所没有的一些独具特色的功能,比如,蓝牙传输距离最大可以达到一百米,可以穿透建筑物,可以实现一点对多点的传输,可以传输语音与视频等数据。

红外通讯技术与蓝牙在消费者认可度和植入成本上的区别

1红外通讯技术与蓝牙在消费者认可度上的区别

目前,红外通讯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硬件与软件平台都支持这一技术,可以说,这一技术获得了许多软件与硬件厂商的青睐,现在这一技术不仅大量应用在移动通讯与计算等设备中,同时拥有巨大的用户群体。而蓝牙技术由于其独有的技术优势目前也获得了大量企业积极响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蓝牙拥有巨大的开发与生产潜力,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也会得到广大消费者与生产厂家的热烈追捧。

2红外通讯技术与蓝牙在植入成本上的区别

目前如果进行大批量的.生产,红外通讯技术的植入成本可以控制在二十元之内。而蓝牙在成长的早期,植入成本要高的多,即使批量化生产,植入的成本也会再二百元左右,譬如,蓝牙手机与蓝牙PC卡在市场的售价要比普通的手机高得多。然而随着蓝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其植入成本会呈下降趋势。

红外通讯技术与蓝牙的缺陷

红外通讯技术主要的不足是通讯距离较短,通讯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出现中断,此外通讯速率也较低,整体上功能单一,且扩展性较差。而蓝牙的缺陷表现在成本较高、安全性与通讯速率不高。

结束语

总之,红外通讯技术不仅成本低、技术成熟及兼容性较好等优点,同时很多软件与硬件平台都支持这一技术,蓝牙具有传输距离长、可以穿透障碍物及一点对多点的传输等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技术虽然目前植入成本较高,技术不成熟,但是它具有红外通讯技术所没有的特点,在未来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篇3:分析跆拳道与散打腿法的差异性论文

摘要:目前跆拳道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较快,自从流入到我国以后,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并喜爱,而对于散打来说,作为我国的一种特有搏斗对抗性运动,在实际运动中只讲究输赢,不重视套路,相比之下,由于跆拳道运动中的腿法技术形式多样,攻防动作优美,目前其传播发展速度已经逐渐超越散打,大多数人认为跆拳道要好于散打。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跆拳道腿法与散打腿法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以此来帮助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跆拳道与散打这两项运动,并为散打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跆拳道腿法;散发腿法;差异;

从跆拳道和散发运动的技术特点可以看出,这两项运动属于技能主导型的格斗对抗项目,其在运动过程中的相似点很多,但是两项运动的发展起源不同,所以在腿法技巧、运动精神目的和审评方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的最大相似点为以腿法技巧为主,跆拳道中的腿法占70%,散打运动中也拥有各种形式的腿法技巧,不同点在于两者比赛规则不同所导致的运动目的不同,相应的腿法技巧差异也会较大。[1]

1跆拳道与散打两项运动的概述

1.1跆拳道运动

跆拳道最早起源于xx半岛,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从字面意思看,跆拳道属于一种利用脚和拳头所形成的武术表现方式,其以腿法为主,包括24种套路,其主要技术特点包括这些方面:首先是腿法为主,在武术运动中,腿法的攻击力量、攻击范围和可变换方式,都要远远超过拳法,再加上相应的规则限制和竞赛需求,跆拳道运动中主要以腿法进攻,以拳法进行格挡或者招架;另外,跆拳道的各项动作追求速度和力量,以技击格斗为核心,讲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力量,形成最有效的攻击效果,所以说在检测功力过程中,通常都会以拳脚击碎木板来判定功力;以刚制刚,在跆拳道运动中,大多会采用直线进行攻击,以快速连贯的腿法击败对手,很少采用躲闪战术,以攻代守,体现出跆拳道的主要精神;最后,跆拳道是经过东亚文化洗礼过的一项韩国武术,以“礼”为武道精神,在运动进行前后,跆拳道运动员都要以礼相待,以此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2]

1.2散打运动

散打是中国武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散打又被称为散手,主要利用武术中的各种格斗技巧来制服对手,对于散打来说,在实际运动中讲究出其不意,见招拆招,依靠单招和组合来进行对抗,相关套路较少。作为中华武术的精髓,散打具有独特的中华民族风格,最早来源于先辈的劳动生产和生活争斗当中,所以在当前中国格斗体育中,散打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也较强,其主要特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体育性,散打体育刚开始只在民间进行传播流行,在进行研究、经验总结和推广这一系列运作之后,散打才成为现在的体育竞赛项目,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散打的理解深度不够,大部分人将散打理解为拳击加腿击的组合,甚至不认为散打属于中华武术中的一部分,现代散打的出发点为增强体质、武术交流,从传统武术技巧中进行动作取舍,保证散打既能够反映出武术的'本质,又不能致人伤残,体育特性体现的较为明显,基于这一特性,在进行散打运动的过程中,对其动作有着严格要求;另外是对抗性,散打的基本武术动作决定了散打的开展形式,在掌握基本技术动作之后,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技术较量,对抗性较强。[3]

篇4:分析跆拳道与散打腿法的差异性论文

2.1两者腿法动作数量和应用特点差异

与散打运动相比较,跆拳道腿法技术动作数量和应用方式要远超散打,就常见基础腿法中的腾空腿法、转身腿法和正面攻击腿法相比较,跆拳道在腾空腿法数量上要远超散打,跆拳道腾空腿法包括腾空后踢、双飞踢、腾空后旋踢等,散打的腾空腿法只有一个腾空后摆腿,这也是中国传统武术所决定的,对于两者转身腿法的艺术性来说,跆拳道的腿法艺术性也远超散打,跆拳道转身腿法包括、后旋踢、后踢和旋风踢,散打的转身腿法只有前后扫腿等。[4]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知道,跆拳道的腿法技术数量远超散打,所以说再正式比赛运动中,跆拳道正面攻击腿法之后命中对手头部和躯干才算有效,由于散打腿法数量较少,在正式比赛中,散打正面腿法攻击到对手任何部位都算有效,这也是一种比赛平衡机制。造成跆拳道腿法数量远超散打腿法数量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两者竞赛机制的不同,现代跆拳道比赛的主要格斗技巧为腿,在正式竞赛当中,包括肘击、摔跤和拳击等技巧是不能被使用的,大量拳法技法的限制,导致跆拳道运动中腿法技巧的多元化变化,相应的腿法技巧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另外,在散打竞赛过程中,一方倒地是会被判罚扣分的,为了尽量减少倒地次数,散打运动中的腾空腿法数量远远少于跆拳道腾空腿法数量。除了上述竞赛机制限制的原因之后,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跆拳道民族文化特点。

2.2两者腿法技术发力特点差异分析

跆拳道与散打腿法数量差异性,决定了其腿法技巧与应用形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两者腿法的发力特点差异也较为显著。首先对于正踢来说,作为武术腿法的基础,正踢的难度并不大,所以说跆拳道与散打正踢的技术发力与动作要领差异并不大。而跆拳道的横踢腿与散打的边腿差异则较为明显,对于跆拳道来说,在施展横踢腿动作的时候,其动作要领为身体左转,左脚随身体外展,右脚脚面崩平,随膝盖收至腰间,整个动作使身体上半身呈现侧倾,以左腿为轴进行发力,右脚由屈到伸,呈现弧形进行摆踢,这样的姿势能够使右脚足背成功攻击到对方头部,整个跆拳道摆腿动作要领在于右脚脚掌的蹬推,以膝关节为轴进行提膝前蹬,重心靠前,向正前方推力。[5]对于散打中常见的鞭腿来说,在整个动作实施当中,左脚为重心,身体左转90度,右脚蹬地,以身体的转身和右脚蹬地发力,带动大腿及小腿进行屈膝前摆,着力点在小腿下端和脚背。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两者腿法技巧与发力方式的差异,跆拳道的腿法技术发力相对较为细腻,首先需要保证提膝至腰,脚背伸平,力求扩大腿部的击打范围,在整个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得分效果,也要保持动作的迅速美观。而对于散打中的鞭腿来说,由于可击打范围较大,所以不必要考虑得分效果,力求获得最大的打击力度,动作发力过程中像人拿着鞭子攻击,通过身体的拧身、右脚蹬地,带动大腿与小腿的迅速发力,打击力度较大,所以被称为鞭腿。

2.3两者腿法技术应用特征差异分析

跆拳道和散打都属于格斗对抗类型的运动,但是由于竞赛规则的限制,两者的格斗技击风格截然不同,所以说,竞赛规则引导了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运动竞技所使用的技巧方式也由竞技规则所改变,像上文所讲的,跆拳道腾空腿法数量多于散打中的腾空腿法数量,其主要原因也是竞赛规则。根据跆拳道的比赛规定,其有效得分点位于对手臀部以上,只有击打到相应的部分,才能获得分数,而击打不同部分的得分情况也有差异,在击打到无效部位的时候则不予计分,在击打到腰部以下位置则视为犯规,这样的竞赛规则,使跆拳道竞赛中的腾空腿法较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击打到有效部位,跆拳道发力特点要求腿部放长击远,为的也是能够有效击中得分部分,其应用特点差异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对于散打来说,竞赛规则规定其得分部分包括头部、腿部和躯干,也就是说,散打竞赛中只要击中对手则视为得分,所以说在实际竞赛中,散打的腿法应用较少,跆拳道竞赛中为了有效击中得分部位而出现的双飞腿、旋风踢和腾空侧踢,在散打竞赛中的应用意义并不大,或者干脆就没有这样讲究招式的腿法。[6]

2.4两者腿法攻击范围及艺术性差异

就腿法艺术性来说,跆拳道可以说是一门腿的艺术,不但腿法形式多样化,而且姿势优美,使人在观赏过程中获得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就比如说跆拳道的横踢腿,提膝出脚过程中,脚部紧贴左腿内侧,一整套动作比较美观,再比如说跆拳道回旋踢,是跆拳道单一腿法中最难的一种,也是跆拳道中非常漂亮,踢起来像一阵旋风,非常高端的一种腿法,但是其施展范围不大,其中的双飞腿和旋风腿,都是属于追着对手打的腿法,近距离内很难施展开。对于散打腿法来说,由于散打主要理念是不讲究招式花哨,所以腿法较为单一,讲究实用性性,艺术性不强,比如说散打的后摆腿,在攻击过程中两腿分开幅度较大,不够美观,但是散打腿法在近距离和实战当中都比较实用,攻击范围根据实际竞赛情况能够灵活变化。[7]

3散打发展建议

当前大多数人认为跆拳道好于散打,一方面在于跆拳道的腿法多样性,一方面在于跆拳道腿法的美观程度,总体来看,由于两者竞赛机制与运动理念的不同,跆拳道腿法技术种类较多其美观,散打注重打击力度,竞赛当中腿法应用较少,尤其是腾空腿法更少,主要是为了防止倒地而扣分。

跆拳道与散打属于同一种形式的格斗对抗运动,在竞赛机制与运动发展思想的影响下,跆拳道与散打的腿部技法出现动作数量、应用特点、攻击范围、发力特点和美观性等等方面的差异,总体(下转第89页)(上接第82页)来看,当前跆拳道发展形式好于散打,由于传统武术思维的限制,太过重视格斗实效而忽略动作观赏性,违背了当前体育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在未来搏击对抗体育发展中,跆拳道需要从散打中学习提高腿法力度的方法,而散打也需要学习跆拳道腿法动作的美观性和整体性,从而保证散打运动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莉.基于新规则下竞技跆拳道腿法技术特点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15):59-60.

[2]张学成.跆拳道的腿法种类及其教学方式研究[J].运动,(17):90-91.

[3]简志海.跆拳道品势腿法的素质训练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6(12):49-50.

[4]田龙.论散打腿法技术及其实战运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4):114-115.

[5]刘德新.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运用辨析[J].当代体育科技,(4):23-24.

[6]陈晨,杜辉.跆拳道腿法与散打腿法技术的主要差异性[J].科技信息,(11):165-165.

[7]李志强.论散打腿法与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对比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4):79-79

篇5:新农合与城市医保差异性研讨论文

新农合与城市医保差异性研讨论文

6月,《关于建立北京市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京政发[]11号)文件的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这项制度所面对的非就业群体包含以下三个部分:“一老”———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城镇居民”;“一小”———北京市城镇没有医疗保障的学生、儿童,“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且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普通高等院校、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攻读学校的在册学生,以及非在校少年儿童”;城镇无业居民,“具有北京市非农业户籍、在劳动年龄内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男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50周岁的城镇居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北京市在开始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工作,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积累工作经验,在工作开展初期,并未直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开展,而是选择了大兴区作为此项工作的试点区县,以试点区试点工作为基础,逐步推进试点运行。在全国范围内,北京市是首先开展此项工作的城市,北京市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与运行的先期探索工作。6月27日,北京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北京市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具体政策文件形式得以颁布实施。自20开始,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市、区(县)、乡(镇)三级财政部门分别依据相关文件规定按照规定标准给予相应的补助金额。

城镇居民保险与“新农合”的比较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政策覆盖群体主要是城镇人口中没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和城镇人口中未就业人员、学生与儿童“;新农合”的制度覆盖对象是农村居民。以北京市统计年鉴(20)的统计数据为基准,当年的北京常住人口为1.4千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30万人。农业人口25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26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制度原则是“保当期保大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设计过程中确定的制度原则是“基本统筹”“、二次补偿”和“村级基本用药”。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管理职能,“新农合”则是由卫生部门负责具体的实施与管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保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支撑,归属与整个社会保险的研究范畴;而“新农合”并不能完整的被成为“社会保险”,而是一种在制度参与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互助共济制度,但是,“新农合”在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保险的性质。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当中,“一老”、“一小”、“无业居民”是其制度覆盖的三个组成群体。作为北京市医疗保险制度在社会范围内的人群扩展和政策制度的延伸,与北京市其他社会保险一样实行“市级统筹”,相对于外省市而言就是“省级统筹”的含义;“新农合”基金是制度参与者之间实现经济互助共济类型的一种制度模式,经济与发展水平相近的人群在负担能力上也比较接近,因此,“新农合”的资金筹集范围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特点,此外,由于受到相应财政管理与补贴支持因素的影响,统筹模式多采用了区级统筹的方式。比较特殊的还有朝阳和海淀两个行政区,这两个地域范围比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行政区还在区与乡镇两级之间实现资金统筹。综合各类情况,在北京市范围内的“新农合”总共形成了39个统筹单位。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归属与社会保险范畴,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办理的主管部门也是其他社会保险的主管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新农合”的经办职能由“新农合”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承担,提供服务人员也并非是专职国家工作人员,而是从乡镇和村里分别抽调出来的临时管理人员构成。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是按照制度覆盖人群分为“一老”、“一小”和“无业”三类,每类的筹资标准都不一样。“一老”、“一小”和“无业”的筹资标准分别是1800元、100元、700元。其中,个人分别是300元、50元、600元。总体筹资人均330元,个人人均缴纳97元。20“,新农合”筹资标准在11个区县是520元、朝阳区、海淀区最低筹资标准是720元和620元,最高筹资标准分别为900元和820元。个人缴费在35元-160元之间。全市总体人均筹资538元,个人人均缴费59元。

以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也是按照制度覆盖人群的三类划分的:老年人1500元、学生儿童50元、无业居民100元。财政补助人均是233元。201月,财政统一补助标准每人每年460元。“新农合”财政补贴,市、区县、乡镇三级财政每人补助在345元(丰台)-700元(海淀四季青)之间。在财政补助标准上,城镇居民与“新农合”的差别明显。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大病医疗保险为主,主要解决参保人员的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的费用报销问题。城镇老年人门诊待遇水平较低,学生儿童和无业居民没有门诊报销。“新农合”在保障待遇上分为住院和门诊,住院起付标准在0-1300元之间,报销比例在40%-95%,一级医院报销60%-95%,二级医院报销50%-85%,三级医院报销40%-85%之间,最高可报销25万元。门诊起付标准在0-元之间,报销比例在30%-95%之间,最高报销在200元-2万元之间。

建议

从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来看,当前的制度分割过于详细、人群划分过于精确,这样的过度分割方式,不仅容易从同一类保险制度上造成不同子类之间的不公平,也会导致制度运行成本的成倍增长和效率低下。从未来社会保险的发展趋势来看,医疗保险的覆盖已逐步实现了人群全覆盖,全部人群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就业与未就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现行制度所覆盖的群体分别是“一老”、“一小”、“无业居民”以及农民群体,这四类群体,相对于就业职工而言可以统称为未就业群体,如果可以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制度进行整合,合并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那么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制度原则、统筹级次、筹资标准、补助标准、经办管理等多方面的整合与统一,大幅度降低多制度并行的运行和管理成本,增进不同人群作为同一经济社会区域之内公民待遇的公平性。

篇6: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差异性研究论文

随着新课标改革制度的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为满足体育教育工作的需求,以下主要结合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给体育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并且在长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体育运动的优势,促进学生意志力的提高以及运动兴趣的提升。以下主要结合几点内容进行简要探究。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训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体育教学活动的对象是进行教育工作的教师和从中学习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负责完成教学活动并且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完成身体锻炼并让学生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道德思想观念,为满足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进行完成。根据体育运动训练的内容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运动训练的主体只在于满足运动员竞技和运动成绩提高的要求,在教练的指导中完成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运动员必须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完成高强度的运动训练,组织合理有效的教育活动。教练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因此必须负责在运动训练中各方面的具体内容,所以为满足体育训练的要求,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来一块制定设计合适的锻炼计划,组织体育锻炼方案。

从两者的概念上我们大致可以对其进行区分,这两者都在体育运动的范畴中并且都属于育人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教育场所和器材才能够完成。两者在完成运动锻炼并且承受运动负担的活动中都要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完成。但是究其根本,体育教学活动属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与体育运动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对于体育教学活动而言其教学方式和手段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计划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

(一)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异

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训练在教育活动上属于同样的体育教育范畴,但两者在实践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区别。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以身体锻炼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希望学生能够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逐渐适应努力培养自身的运动兴趣,并且形成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在不同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训练并且根据体育教学活动来树立良好的体育活动观念。相对来讲,体育运动训练的本质是给以后的竞技活动做出必要的准备,来确认体育运动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其根本目的在于让运动员不断超越自身,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具有严重的淘汰性,需要运动员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这对于运动训练活动而言非常重要,能够让运动员不断追求其本身的高素质,达到运动员的极限。

(二)在内容上的差异

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将不同种形式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达到教书育人目的。为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求,各级学校需要将体育教学的内容列入到教学大纲中,它们能够包含体育卫生环境观念以及教育基础知识理念,并且让教育教学活动通过锻炼的形式不断充实学生的身体。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运动训练活動的需求进行专门性的组织训练。为满足运动训练的需要,教练员需要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并且训练活动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在整个运动场地中所包含的训练内容也是有很多个角度的,包含身体、技能以及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所有的训练项目都需要为专项的训练项目所服务。为构建良好的体育运动训练活动,各组织单位需要在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完成运动员的针对性指导训练。

(三)在方法手段上的差异

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身体,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体育活动计划,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因此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学课程的标准较为低下。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进行繁重的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满足可操作性的教育活动要求,达到真正的体育活动的适应性发展。而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体育教学活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体育教育的方式多半要随着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变化,在进行运动性的教学时,要能够让教育方案适应普遍性的教育规律,并且在达到体育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基础教育素质。让体育教学能够真正简单易懂便于让学生们掌握。而运动训练则是符合普遍性的规律,训练必须要能够让运动训练具有更多的专一性,因此更多的将任务转向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为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方式,可以采用知识和运动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发展。并且对于体育教学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运动训练更加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运动训练的方法有语言法、练习法以及直观法。

例如在课前运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当进行跑圈运动训练,可以以两三圈为限。否则就会让学生在课堂运动中丧失斗志身体疲惫。因为学生如果承受太重的体育训练就会导致超出学生本身的负荷,难以进行以后课堂中的体育活动。而运动训练则不同,其需要教练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让运动员始终维持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够不让身体的肌肉松弛而失去其作为运动员应有大的身体素质。

(四)在运动负荷上的差异

对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而言,两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运动负荷。但是因为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训练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教师和教练员在制定任务时有着很大的不同,两者的运动负荷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身体素质,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本身所需求的运动负荷较低,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自身的身体状态并结合身体素质及时做出合适的计划,因此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相对比较低下,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的身体素质并安排适合的体育锻炼。而运动训练则不同,其目的在于促进运动员在体育锻炼中努力发挥自身素质,并按照运动训练的需求来达到高强度的运动负荷。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进行运动计划的制定时,必须要考虑到运动员本身的身体素质,并针对其实际情况做出高强度的运动训练。相对而言,运动训练的运动负荷是相对较大的,并且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量教练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运动计划做出更加高强度的运动。

五)在运动场馆和器材上的差异

体育教学活动对场馆和器材的要求和体育运动训练有着很大的区别。体育教学对场馆和器材的要求要更加偏向于安全性,因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重点在于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达到发展身心的重要目标。场馆和器材的数目不够充足,安全性不能够得到保证,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活动就会一直流于表面,这对于体育活动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活动中,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来增加运动场馆和器材。运动训练场对场馆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保证其场馆内的所有器械都能达到使用的.标准,不会因为器械本身的问题影响学生们的锻炼效果,更不会影响到学生们的身体健康。高校不单单对体育器材有极高的要求,对学生们运动的场地体育館也有相应的要求。运动训练在体育馆和使用器材都合格的前提下才能正常的开展体育活动,所参加体育活动的比赛规则也要严格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运动员在参加专业的体育运动时想要发挥更高的身体素质,就要依靠强有力的运动器材,运动器材要更加偏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训练以及身材的培养。而对于体育教学活动来讲,如果不能保证运动器材的安全性,那么将会很难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运动训练对场馆和器材的要求是高标准的,符合运动规则的比赛要求。

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体育器材多半是简单的单杠、双杠、篮球框等,没有太多的运动难度,能够让学生从中锻炼自身。学生通过简单的体育锻炼就可以获得更为强健的身体。而运动锻炼则需要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器材,其对运动员本身是一种很大的考验。运动员需要通过强力的锻炼来从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教练员也必须在其中通过详细计划的制定帮助他们提高专业的运动技能。

(六)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差异

体育运动训练更加注重技能的多样性,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承担者,教师必须能够掌握田径、篮球、排球以及足球等多个基础的体育项目,并且对于体育知识及技能的培养以及方法上有着不同的内容。体育教育工作者通常将目光投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提高上,并且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体育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同样要具备一项能够考验学生全面素质的体育运动。被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和接受水平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进行体育训练时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获取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相对来讲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则要培养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单一性,但是技能要更加多样化。运动训练的目的和方法 都要求教练能够采用专项的知识技能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并融合多种专项运动训练内容的方案进行训练,让运动员能够充分在体育训练活动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并且教练员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技能来培养运动员,促进他们专项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来获取相对完整的专项训练工作,并且在运动训练和运动器材的选取上更加注重专项训练。

体育教育本身是教育者承担教育工作的任务,而被教育者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方案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其重点放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促进学生整体运动素质的提升可以依靠体育教学进行完成。而运动训练则相反,其需要教练员帮助运动员来提高整体素质,并且在训练中提高专项运动的活动水平。两者之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差异无疑是很大的。

三、结束语

结合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训练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来明确两者之间相互独立的观念。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异性,并且体育教学活动要能够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多层次训练手段。改变体育教学的训练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晨玉.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06):163-164.

[2]张桐语.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J].智库时代,2017(15):124-125.

[3]张军.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及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世界(学术版),(09):155+157.

[4]董传升,孙夕鹭,赵宏雯,张麟寰.基于体育认知差异性的体育院校非体专业学生体育理论教学过程设计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09):94-100.

[5]闫慧民.体育运动训练原则及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世界(学术版), (09):135-137.

篇7: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学生期望值的差异性分析论文

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学生期望值的差异性分析论文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高校中,辅导员身兼管理者、指导者和服务者的多重角色,准确把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对实现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价值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辅导员 大学生 角色定位 多重性

辅导员作为高校的一线教师,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生离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会有所变化,通过分析其中的差异性,对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和不断调试将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做了明确定位: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根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规定》中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做了八项要求:(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根据《规定》中对辅导员的定位和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辅导员的角色是丰富而复杂的,涵盖了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等多重含义。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院艺术系专门以“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调查”为主题进行了调查问卷。

二、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望调查

为实事求是地考察学生对辅导员角色的期望要求,我系共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等份三份,分别发放给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进行调查,回收问卷共143份,其中有效问卷111份。

调查问卷中包含了三项主要内容:对辅导员的工作描述符合实际情况的等级、辅导员职责的描述重要等级、需要辅导员帮助的程度。

1.对辅导员工作的描述中,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等级。具体情况如下:

对以上表格中的辅导员实际工作描述,大一、大二和大三同学略有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因素,其一是所在年级不同对辅导员工作职业的需求不同,其二是不同的辅导员职业优势和工作方式方法不同。

在大一学生认为自己的辅导员最符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是表格中很合实际的比例是第6条:性格乐观、积极进取、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它所占的比例为79%;其次为第19条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很合实际的比例为76%;再次为第4条兴趣广泛,很合实际的比例为76%;另外排名比较靠前的还有第13条、第14条和第20条。而排名靠后的.三项分别为第8条建立健全了班级制度、第12条善于做职业辅导、第16条经常帮助学生协调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很合实际的比例分别为47%、53%、53%.

大二学生认为自己的辅导员最符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是第19条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很合实际的比例为78%;其次为第13条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很合实际的比例为71%;再次为第14条有爱心、关心学生生活,很合实际的比例为66%,排名比较靠前还有第7条、第15条、第17条和第18条。排名靠后的三项分别为第4条兴趣广泛、第2条社会经验丰富和第13条擅长学习辅导,比例分别为24%、31%、34%.

大三学生认为自己的辅导员最符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是第13条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很合实际的比例为69%;其次为第19条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很合实际的比例为67%;再次为第6条性格乐观、积极进取、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很实际的比例为68%,排名比较靠前的还有第9条、第5条、第17条和第16条。排名靠后的三项分别为兴趣广泛、学生管理知识扎实、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例分别为28%、33%、33%.

2.对于以下辅导员职责描述中,学生认为的重要程度,具体情况如下:

以上表格学生对辅导员职责重要等级的描述,主要反映了学生对辅导员职责的期望等级。

大一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前几项分别是:心理咨询、发展党员、党团社团组织工作和授课,有一半的同学认为以上四项很重要;而学生认为较次要的分别是生活辅导、联系家长和科研。

大二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前几项分别是:协调学生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实习指导、职业咨询和处理意外事件与应对危机,认为比较次要的是:生活辅导、学生宿舍管理、科研和处理日常杂务。

大三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前几项分别是:协调学生与任课老师的关系、职业咨询、实习指导、授课和培养管理学生干部;认为比较次要的是:学生宿舍管理、联系家长、科研和处理日常杂务。

三、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对辅导员角色的期望值

通过分析,第一个表格中的内容较全面的涵盖了辅导员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承担了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通过以上打分结果显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每个辅导员的自身特点不同,所以在工作中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每位辅导员所要做的就是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综合能力。

通过分析第二个表格可以看出不同的年级对辅导员角色的职责期望略有不同。研究其中的原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是不同的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方式方法和侧重点不同,有的辅导员比较务实,主抓学生日常工作,有的辅导员比较活泼,主抓学生活动和社团建设等,使学生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内因在于不同年级的学生随着大学生活的逐渐适应和认识,对待辅导员角色的期望需求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大一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第一条是心理咨询,这说明大一新生刚入校因为学校环境和学习形式的变化,对心理冲击比较大,急需辅导员解决心理上的迷茫、困惑;而大二、大三的学生心智比较成熟,经过辅导员的指导教育已经进入较平稳的大学生活阶段。大一学生重要程度第1条和第3条分别是:发展党员和党团社团组织工作,这说明大一学生刚入校是很有上进心的,对党员有很强的认同度,并希望能够在辅导员的帮助下成为党员,参加党团社团工作。大一学生重要程度第四条是组织班集体活动,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组成了一个班级,使大一学生渴望交流渴望参加一些班集体活动,来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辅导员职业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为协调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关系,说明大学生在经历过大一的初期阶段后到大二、大三阶段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并且在上课过程中与任课教师产生了一些问题,期望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放在协调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大二、大三学生一致认为实习指导和处理意外事件与应对危机很重要,实习指导是大二、大三学生马上就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一般大学生都远离父母,一旦出现应付不了的意外事件需要寻求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

在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较重要的等级中,共同的有:培养和管理学生干部、对用人单位的调研与交流、贯彻落实上级指示三项,这三项可以归纳为辅导员微观角色定位中的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说明辅导员还需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管理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指导、职业咨询等内容分别也出现在较重要的等级中,说明普遍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独立性都有所增强,不是特别需要辅导员的指导;但辅导员角色的重要职责中有一项是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润物细无声”的加入有关德育和思想政治的教育指导。

在较次要的等级中,大一学生选择的是实习指导、联系家长、处理意外事件与应对危机和对用人单位的调研与交流,说明大一学生进校不久,对实习或者实习单位等还缺乏关注,也缺乏应对意外事件能力指导的重视。大二、大三学生共同选择的较次要的事项是:学生宿舍管理和联系家长。而当前学院的工作重点包含了宿舍管理,所以需要辅导员加大管理力度。

在上述大学生普遍认为的最重要等级问题涉及的主要是辅导员宏观定位中的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定位,其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这一角色定位,而大学生对德育教师的角色定位意识是比较薄弱的,这需要各级部门和辅导员个人共同努力,准确把握好辅导员角色定位,辅导员要根据角色定位和学生的期望主动提高思想观念、提升工作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

四、辅导员角色的价值实现

在实际生活中,国家对辅导员的职责要求与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何实现不同层面的要求和需求,受主客观两大因素影响,客观因素比较复杂,包括国家政策、社会风气、教育观念、学校规章制度等,这种大背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对辅导员自身来讲,需要辅导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实现自己的角色价值。

首先,辅导员要注重个体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更新,不仅是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要走在时代的前端。良好的理论基础可以有效的指导实践活动。辅导员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辅导员理论知识的丰富性,既要具备教育学和管理学知识,还要具备心理学、德育知识等,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工作问题。比如在调查问卷中包含了“学生管理知识扎实、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等,还有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包括“心理咨询、职业咨询”等,这些内容主要靠辅导员自身理论知识的提升和积累才实现。大学生代表了时代的特色,所以作为辅导员一定要及时关注当前热点和知识点,走在时代的前端,这样才能与当代大学生无代沟,师生关系和谐,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人生导师角色。

其次,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与反思,学会“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的教育管理方式。辅导员角色的复杂性要求辅导员一定要具备足够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并且通过一次事件处理,总结出“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的经验教训,才能解决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学生在校园中可能遇到人际交往、恋爱、实习就业等各种困惑和问题,比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认为很重要的就包括”协调学生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处理意外事件与应对危机“等,有些问题是书本上找不到的,而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借鉴才能处理好,所以辅导员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要学会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使工作方式方法更灵活有效,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真正做到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

最后,通过丰富生活方式提升工作的热情与动力。辅导员角色的复杂性导致辅导员工作的压力感和倦怠感较强。坐班制度和对学生学业、生活和心理等多角度的管理,时间久了使辅导员容易产生疲劳、情绪低落,每一位辅导员都可能经历过这种状态,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逐渐消磨工作热情和动力。辅导员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开发兴趣爱好,充实周末生活,给自己一个身心的调节和放松,每周可以充满活力的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从而使辅导员角色不断充实和丰富,保持持久的工作热情与动力。

篇8:论文:浅谈对设计与绘画的认识

论文:浅谈对设计与绘画的认识

设计和绘画是视觉艺术范畴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设计和绘画虽然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却是用来满足人们不同的多层次的需求而存在的视觉语言。

设计的过程就犹如绘画创作一样,内在含有设计者的情感意识,外在具有物化的视觉艺术形态,即存在着表达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关系问题。另外,设计的功能不仅在于表达情感,更为重要的是传达有效地含有商业意味的信息。而绘画的过程严格地说也是一种图形设计的过程,但是绘画的形式是一种纯艺术性的、纯精神性上的语言形式,而设计更亲近于我们的物质生活。

两者的创作目的更是有着天壤之别,绘画作为一种纯精神层面上的创作,更注重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绘画的意义在于创新,而创新只有通过“个性化”才能够得以实现,重复的绘画没有生命力。回顾绘画发展史就会发现,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每一位杰出的大师都曾经创造过极端个性化的作品,每一位巨匠都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画家、设计师们,尤其是现代派大家,他们在创作时可以完全不用考虑其作品的社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正表现在个性化上,通过作者对美的形式法则的特殊理解而存在着。任何一个伟大的画家、设计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创作者必须把自己个人的主观意志潜能释放出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即使是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绘画的创作,虽然当时绘画作品多为宗教服务,但是那也是为了表达统治者或人民大众的信仰而创作。近现代的绘画艺术更注重个性的宣扬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所以说绘画更注重创作者自我的表现。

在设计中虽然强调创新性,但设计者更注重实用性。因为设计是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一种视觉语言,特别是工业革命带来机器大生产以后,依附性是现代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本质反映。设计作为商品在为市场服务时必须具备“包装”价值与“使用”价值。要想赢得客户的信任与满意、最终实现设计的价值,就必须通过市场竞争的考验。设计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能否通过美化产品而最终实现促销的目的。现实中几乎每一位设计师在为客户提供设计服务时,都会尽量去迎合和满足客户的需要。一方面,设计师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去体验消费者的心理,以使自己的设计作品得以通过;另一方面,客户可能对市场的把握、了解远胜过设计师,设计师不得不服从客户提出的要求。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绞尽脑汁去思考、去解释自己的作品,也许自己认为很满意了,但最终的评判者还是客户。设计对商品的依附性还体现在“市场”是设计的指挥棒,市场的强劲与疲软将直接影响设计行业的起伏。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要投入到市场的竞争中,对于产品的外观和图形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美观的产品竞争力势必要比粗陋的产品有市场。所以客户和商家对作品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设计者就必须要附和大众(消费者)的审美观点去进行设计。这势必在设计的创作中要考虑加入消费者的观点来设计,这样就阻碍了设计者个人情感的表达。所以说设计与绘画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商品的依附性存在上。

对美的追求是绘画艺术的本质体现,绘画与设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个性化”与“依附性”方面,还体现在对形式美规律追求的差异性上。“混沌”一词是“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中国人喜欢含蓄,认为“含蓄”就是美。“混沌”本身就体现着一种不确定的、耐人寻味的特征,这和中国的古老哲学及宗教有关。中国古典绘画所表现的“空灵”“气韵”,以及“墨分五色”,用有限的笔墨表现无限的意境等美学思想,都在于这种“混沌”之美。这些手法在设计中也偶尔能见到,但一般来说仅是借用绘画的表现手法,以增强设计的艺术性而已;但它们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我们从杉浦康平等大师的作品中就可以体会出这一点。具体来说,杉浦康平为敦煌设计的系列丛书,从表面上他是在追求中国画“空灵”“气韵”之境界,而更深刻的内涵是他把敦煌中的图形元素运用现代设计的基本构造原理加以组合了。这种“空灵”美的境界只是作为设计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希望最终能真正反映出这套系列丛书的内涵,这充分表现在大师的独具匠心和对绘画与设计关系的把握上。

绘画对“混沌美”的追求还体现在对材料肌理的选择上。何种题材、何种效果需要何种肌理,是绘画追求混沌美的表现之一。尤其是现代绘画,在一幅作品中选择综合材料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境地,多种材料的运用旨在加强画面的“混沌美”的效果,通过扑朔迷离不确定的材质肌理的运用,以达到变化多端的目的。所以在形式美的追求上两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综上所述,绘画与图形设计有着巨大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两个不同性质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功能区别;是多层次、多社会性的理性思考与情感宣泄的差异;是表现个性才气的与服从社会需求的关系;是体现工业化的生产技术水平与个体艺术者之手工技巧的关系。虽然在此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但并不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性。如早期绘画与设计的起源、艺术规律的相似性、图形设计必须具有绘画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等等。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们只有正确地把握绘画与图形设计的异同,掌握其中的奥秘,理解二者的共性与个性,才算对两者之间有了客观、深刻的科学认识,才能很好地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

篇9: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与发展的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与发展的论文

中国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国画的艺术创作和思想内容,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了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联系的政治、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纵观中国绘画史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创新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问题。对于这一点,画家们似乎没有太大的分岐。但关于中国画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怎样把握、如何去创新等问题倒是众说纷纭。什么是中国画的传统?对此,我们请教了易从字画商城李经理,他根据中国画发展的特点,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字画讲究气韵、追求意境。一个画家应具备“画得像”的功夫。但如果作品有形无神,那么即使画得再像也不是中国画所要达到的目的。有形无神的画是存在的,而有神无形的画是不存在的。写形是为了传神、为了畅神。形可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讲究笔法,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讲究骨法用笔。这些都是对笔墨内涵的要求。“骨法”又作“骨力”,指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它是构成点画与形体的支柱,也是表现神情的依凭。画家以挺劲的笔法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到形象中,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在造型过程中,画家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在一起。笔所到之处,留下的尽为画家感情活动的痕迹。

三、中国画在色彩上以墨为主。中国画虽也讲究随类赋彩,但最重要的是画面整体效果。为了整体的需要,对象的色彩可以做大的变动。在中国画中,墨是中国画必不可少的基本色。墨分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五种。每一种墨色若运用得巧妙、适当,则会呈现丰富的变化。

传统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人景融合,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意境。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当然,对传统绘画的继承并不是不加思考地继承,而是有选择地继承,且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李经理得出结论:“当代画家要创新,不能仅从传统的技法和表现形式出发,而是要结合中国的绘画理论,紧跟时代步伐,并融入自己的审美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篇10:建筑与绘画艺术的关系论文

建筑与绘画艺术的关系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布鲁涅列斯奇、马萨乔等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分析,探讨了佛罗伦萨的建筑与绘画艺术的关系,这些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后期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人们进一步认识西方绘画艺术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文艺复兴;佛罗伦萨;建筑与绘画艺术;关系

在整个西方文化史中,文艺复兴的艺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建筑艺术是时代风格的重要体现,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建筑与绘画一直都在尝试寻找结合点,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多伟大的建筑师都是画家或者雕塑家,而建筑借助设计师的修养将绘画、建筑结合在一起。因此,分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建筑与绘画艺术的关系,有助于增强对西方绘画艺术的认识。

1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

瓦萨利的艺术三阶段发展论对促进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指出意大利是艺术复兴的起源地,阐述了艺术复兴的实质是古罗马文化的复兴。他所创作的《艺术家列传》首次将艺术创作者的个性特征放在了中心地位,同时他还将从艺术家中脱颖而出的人称为“天才”。然而,在他的著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在他看来,只有建筑、雕刻以及绘画才能够作为艺术的高级形式,否定了其他艺术形式,这种带有偏见的艺术观点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与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展到15世纪,佛罗伦萨的建筑、绘画以及雕刻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并使得佛罗伦萨一跃成为15世纪艺术的中心。佛罗伦萨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艺术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是这座城市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创作环境。佛罗伦萨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制造商、贸易商以及银行家所组成的行会手中,这些富裕家族对艺术非常关注,在艺术赞助方面也非常大方,非常热爱古罗马文明,非常喜欢招揽一群专心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历史的学者。其中有三位较为卓越的艺术家,被称为早期艺术复兴的倡导者与引领者。布鲁涅列斯奇作为一位卓越的建筑师与雕刻家,他不仅会拉丁语而且精通算术,还当过金匠学徒。同时,他还随同多纳太罗举行了罗马之行,在旅途中通过参观罗马城以及周边乡村的优秀建筑并详细记载了相关数据,学习与掌握了古罗马优秀的古典柱式建筑风格。瓦萨利指出,正是布鲁涅列斯奇深入研究与学习,对他后期的建筑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文艺复兴时期除了在艺术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发展成就之外,在科学以及技术方面也迎来了新的突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4,布鲁涅列斯奇开始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而在此之前无人知道如何建设教堂的圆顶。其中,有人指出运用夹杂硬币的泥土直接填满圆顶的空间,按照这种做法后期当圆顶建成之后,存在着人们为了取出硬币而破坏圆顶的问题。他通过精确的科学计算发明了修建建筑的专用新机械,在圆顶的结构上采用了双层壳面的空心屋顶,通过钢铁环绕支撑。这就使得他所建造的教堂圆顶风格与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布鲁涅列斯奇所运用的技术也成为当时意大利文艺复兴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此外,他还发明了利用透视的方法如何在二维平面空间展现三维空间的做法。这种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手法也迎来了绘画史上的创新与革命,在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马萨乔的绘画作品中也可以看到透视艺术创作手法的运用。马萨乔通过在绘画作品中运用透视手法使他的作品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极具立体感与空间感。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而言,马萨乔的绘画创作不注重装饰性显得更加简洁,这也充分展现了他对于绘画作品所呈现的空间感与体积感的关注程度,而这也常常是其他艺术家在绘画创作时所忽略的问题。在他为佛罗伦萨圣母大教堂所创造的一系列湿壁画中,他通过透视的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展现了画面的空间感与延伸感。在此之后,这种透视的'艺术创作手法很快在佛罗伦萨的建筑界以及艺术界风靡并迅速扩散开来。阿尔伯蒂在他的《绘画论》中非常详细地讲述了如何在绘画中运用光和影帮助物体造型,而马萨乔的绘画作品为绘画史上的又一次创新与革命提供了典型的案例。通过运用透视手法能够让观者在观看艺术作品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绘画创作中通过运用透视法,极大地扩展了写实主义艺术的可能性。同时,相较于宗教艺术来说,通过运用透视实现了圣徒与中间人物同时出现,正如在他的艺术创作《三位一体》中所展示出的艺术效果一般。这些艺术创作先驱通过不断的艺术创作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艺术创作经验与理论对后世多米尼克、科斯塔洛以及乌切罗等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掀起了艺术的创新与革命。到了15世纪下半叶,透视的创作手法与新现实主义逐渐演变为诗意的宗教艺术。尤其是在贝尼尼的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与共鸣,贝尼尼通过利用多层透明颜色与油的混合来创作油画作品,使他的作品不仅色彩浓重鲜明同时又极具光感。

2结语

通过对15世纪早期佛罗伦萨在建筑、绘画以及雕刻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进行分析,当时的艺术家们都希望重塑古罗马艺术的辉煌。然而,唯有瓦萨利的记录与叙述才能为我们了解艺术复兴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少才.佛罗伦萨:文化之都与建筑艺术[J].防灾博览,(06):76-85.

[2]…刘思聪.佛罗伦萨“穹顶工程”中的困局与解决之道[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5(03):29-33.

[3]…蔡佳琳.浅析文艺复兴绘画光线的运用——再现“真实”之光[J].新丝路(下),2016(06):147.

[4]…李东.透视法对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D].天津美术学院,2016.

[5]…吴卫平.现实主义绘画的开拓者——马萨乔[J].美术大观,(08):54-55.

篇11:论文:浅谈绘画的时间与空间表现

论文:浅谈绘画的时间与空间表现

摘要 东西方绘画采用不同的画幅形式表现出不同的作品风格,西方绘画多用立方画框,而 中国 画则以立轴与长卷的形式为主描绘物象、绘制作品。这一特殊的描绘方式和中国古人特有的观看方式和时空观念紧密相连,蕴含了中国绘画特殊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 时空观 长卷 立轴 观看方式 移点透视

导言: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之渊源与基础》一文中说:“中画因系鸟瞰的远景,其仰眺俯视与物象之距离相等,故多爱写长方立轴以揽自上至下的全景。数层的明暗虚实构成全幅的气韵与节奏。西画因系对立的平视,故多用近立方形的横幅以幻现自近至远的真景。而光与影的互映构成全幅的氛韵流动[ 1 ]。”

这是论及中西绘画画幅形式 问题 较早的看法之一。

绘画的形式,常因习惯,代代相袭,而中西绘画采用画幅形式的不同是否便如宗白华所说是由于对于视觉空间认识不同所使?中国画常采用立轴和长卷的形式展开画面,这形式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美学意义呢?便是本文关心探索的主题。

一、中西时空观的 发展 对画幅形式的 影响

中国与西方对空间与时间的观念一开始就朝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不同的发展过程隐含着不同文化体系各自不同的思考方向。

西方人在客观的、 科学 的、逻辑的线索上构架他们理智的宇宙。文艺复兴以后,透视法成为西方绘画重要的基础。纯粹建立在视觉准确上的科学 方法 被提出,影响着西方绘画。西方绘画的形式,建立在客观的视觉基础上,要求人的眼睛与物象之间距离固定、视点固定,视线的上下左右便出现了一定的极限。例如,如果我们站定不动,眼睛视线投注在物象的一点作中心,我们视线所及,在上下左右各有一个极限的边界,把这四条边界线连接起来,大致就形成了一个画框的比例空间,而这个比例空间,也正是西方绘画形式构成的基础。在此一点透视的基础上,西方绘画以真实描摹再现 自然 为最高宗旨。以画框取景的形式,试图再现在固定视角所见的真实景象。

中国先哲却似乎有许多不安、矛盾,不时要提出更多的客观之外、科学之外、逻辑之外的询问。《楚辞,天问》便发出了这样的质疑:“邃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里有着对人类凭理智测定的时间与空间的彻底怀疑,“邃古之初”,是时间的开始吗?“上下未形”,空间的方向大小有如何测定呢?这是古人对无限宇宙发出的超科学、超逻辑的思考。它是彻底对人类分割、假设出来的时间与空间的怀疑与不满足,构成了中国此后 艺术 形式上一直对有限时空形式的叛逆,创建出完全不同于西方建立在透视法上的画框形式,发展出了世界美术上独一无二的长卷与立轴的形式。

二、移点透视的美学意义

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一点透视只提供一个从固定视角、单一视点看到的景象,这种透视法虽然可以满足西方人理性逻辑的头脑,对中国画家而言确是不够的。中国画家会问:为什么我们要这样限制自己,为什么我们不能描绘单一视点以外的世界?受玄禅思想影响致深的中国绘画,从来都是洋溢着逍遥游的浪漫气质,解衣般礴不拘距的创作激情,和禅宗参悟思辩精神。中国绘画构图的空间时间性 , 在于它突破经典科学的透视 规律 , 它可以画依照科学透视无法看到的东西 ; 同样也可以对看得见的东西熟视无睹 , 不把它描绘于画中 , 使空间更广阔自由。

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为得[ 2 ]。”这种“可居可游”的审美趣味,使中国的山水画不满足于固定在一个视角,而是近看、远看,移远就近。它不重视光线明暗,阴影色彩的变化。而是将画境平面化,追求一个稳定的,较为长久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地的真实再现,而不是一时一景的“可望可行”的片刻感受。只有在这个与自然界真正相通的'共同运动、变化的时空中,我们才能达到与宇宙合而为一。

郭熙提出构图的“三远” : “山有三远 , 自山下而仰山巅 , 谓之深远 ; 自山前而窥山后 , 谓之高远 ; 自近山而望远山 , 谓之平远[ 3 ]。”高远为仰视 , 深远为俯视 ;平远为平视 , 成为处理全景山水构图的基本程式。从这个原理出发的中国绘画技巧 , 就能具体地描述出真实的空间感。这种技巧和前面所说的“可居可游”审美趣味相交相合最终成就了中国绘画超时间的移点透视。

所谓移点透视是与西方物理基础之上的科学焦点透视相区别的独特创造,是中国画特有的空间表现形式。移点透视以绘者眼所看点为基点 , 在一个面中有多个聚点部分 , 从而形成了在一个面中有多个空间的感觉 , 意在要画出眼看不到但根据想象用笔写之这样一个给画家更大自由的绘画审美意识。上见峰突兀 , 下视谷幽深 , 画家的位置一定在峰谷之间 , 将仰视和俯视集于一画。这种将平视、仰视、俯视不同透视角度合于一图之中的中国绘画技巧 , 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大自然的风貌 , 使观者可上下 , 左右的观赏绘画。这种跨时间的 , 不被限止的表现方式 , 使中国绘画有了很大的空间性 , 如电影胶片一样 , 中国绘画不只是定格在一个画面中 , 而是跑动的胶片 , 给绘者和观者带来无限的空间,从而更大意义上满足了中国人对“可居可游”驰骋空间的追求。

移动视点的问题, 目前 中西绘画的论著中多有讨论,西方人也大致了解中国并非不懂“焦点透视法”,而是意图在视觉上开拓更大的可能性,故而创造出了“移动视点”的透视法。苏利文在他的著作中就曾特别谈到这个问题:“一般人一定会问,为什么中国人这样坚持忠于自然,却对西方人最基本的透视法则也一无所知?回答是:中国是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放弃了焦点透视,他们以同样的理由也放弃使用阴影的处理。科学式的透视法只提供一个从固定角度、单一视点看到的景象,这种透视法虽然可以满足西方人逻辑的头脑,对中国画家而言却是不够的[ 4 ]。”事实上,类似西方焦点透视的画法,在目前可见的唐代敦煌壁画中不乏先例,许多殿阁、步道、栏杆的处理,也有明显的移点透视造成三度空间景深幻觉的效果。因此,对于一点透视法中国的确是审慎思考过的,因为它的局限性违反了中国人传统对时空无限流展的基本观念,因此被放弃了。而采用了移点透视的画法。

篇12:浅谈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个性与共性论文

摘要:

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一种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一种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这两者虽然利用的感官不同,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渗透。本文从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个性与共性,特征来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

篇13:浅谈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个性与共性论文

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不论是在欣赏角度还是在创作角度上都会存在着差异,但这些艺术门类在艺术领域中又存在着联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以丰富的表现力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审美化,共同促进艺术门类的发展。

音乐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无形艺术,它以声音为表现手段,诉诸于人的听觉,是一种有情感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它的载体是声音和音响等媒介,借助于节奏、音响、旋律等以无形的艺术形式来传达精神。绘画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它通过运用各种艺术媒介如笔、墨、纸、砚等来将创作者大脑中的意象用点、线、面、光、色、影等媒介传达给观者,用一种平面的方式来传达创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情感。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同属于艺术范畴,两者之间存在着共性特征,但是在欣赏和创作角度上又有着各自的特点。

一、从欣赏和创作角度分析两者的内在特性

1.从欣赏角度来看,音乐是一种时间艺术,绘画是一种视觉空间艺术。

我们欣赏音乐,从细节、局部开始,直到最终演奏结束,我们才会从中体会到意味,它在时间里展开,在时间里运动,又在时间里结束,所以音乐艺术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而绘画是在平面的材料上描绘,用二度平面创造三度空间的艺术。我们观赏一部绘画作品,绘画作品会以最直接的方式给欣赏着留下整体印象,而后才会具体分析其作品的细节之处,绘画作品要求整体的和谐,具有很强的空间比例布局,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它运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在一个平面的空间里充分展现,所以绘画是视觉空间的艺术,此为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一个不同之处。

2.从创作角度分析,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而绘画则具有不可复制性。

音乐作品只能通过表演才能被听众接受,不论在创作之初,还是在创作之中,听众并不能很好地去领悟与了解这部作品,只有在创作结束之后才能被表演,才能让听众从乐谱、从演奏中发掘其妙处,这个演唱、演奏的表演过程也即“二度创作”的过程,可以无数次地进行,这种二度创作是积极的,可以加深作者对作品的领悟和技术上的修改与处理,使作品不断地向更优秀的方向发展。而绘画作品则侧重于它的不可复制性,创作一幅绘画作品,画者只有一气呵成地用笔将心中的意象用线条勾勒出来,才会具有浑如天然的意境。但是每个创作者的手法、风格、笔力以及色彩调和的浓度不同,创作出的作品也会不同,即使模仿技术再高超,也不能和原作一模一样,都会略有不同之处,这就是绘画作品的不可复制性,而在乐谱上音乐作品则不同,它可以反复修改直到创作者满意为止,这一点也是两者的不同之处。

二、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共性

1.两者都是对人的感官的刺激反映。

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都是通过对人们感官的刺激从而使人产生精神上愉悦的审美体验,音乐诉诸于听觉器官,绘画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虽然感官不同,但都是一种情感艺术,他们都能通过自身的特性来激发人们的情感,音乐艺术用高低快慢不同的节奏、调式来抒发情感,借助声音媒介将情感传达,而绘画作品则用色调、明暗、内容等形式将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传达与感染欣赏者,用一幅幅作品给欣赏者展示历史的、民间生活的、抽象的等不同艺术形式的风采,用这些绘画元素来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加深对艺术作品的审美理解。

可见,不论是音乐艺术还是绘画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尽管使用的媒介不同,但都可以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促进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审美情感的提升,透过不同的风格特色让欣赏者更好地领悟其作品的内容与情感,把握其作品的精髓。

2.两者都可以取材于客观事件或事物。

音乐与绘画艺术都可以取材客观事物的参照反应或取材于形象生动的民间故事的一部分,也可以取材于某一种艺术种类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精神特征。例如《拾穗者》就是受到人们在农场干活的这一实际生活场景的真实反映,《高山流水》《百鸟朝凤》又是对大自然真实美景的形象描写。一曲《梁祝》取材于一个民间爱情故事,用优美、舒缓、凄惨等不同的音色与节奏来抒发这一凄美故事的叙述。由德拉克洛瓦(1789―1863)所作的《希阿岛的屠杀》取材于史实,用昏迷呻吟的老人,病去的老妇,痛苦不堪寻乳的孩童,被绑在马背上的少女,再看入侵者那邪恶的面孔,残酷的掠夺枪杀,与受难者形成鲜明悲惨的对照,不得不令观众情感动容。 所以总的来说,二者虽然是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但都是取材于民间生活或大自然的客观事物或历史故事,再充分利用不同的形式来刺激听觉或视觉感官,将主题内容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联系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也不例外,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也存在着联系。

1.音乐艺术具有绘画艺术的色彩因素。

音乐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响来共同组合创作,就如同绘画中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一样,在绘画中的暖色系能给人带来一种有温度,暖洋洋,或者炽烈的感觉,而黑、白等冷色系则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而音乐中的高音低音,旋律音色的不同,同样和绘画中的色系一样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百鸟朝凤》用欢快的曲调,仿佛真的有百种鸟类在欢乐的鸣叫,用这种轻快优美的节奏来给人们展示高兴喜悦的情感。而《码头工人歌》中缓慢的节奏、沉重的.音调、反复强调的重音等等,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疲惫不堪的劳动工人辛苦劳作的场景,所以说音乐艺术中有着动态的绘画艺术色彩。

2.绘画艺术具有音乐艺术的动态性。

绘画艺术始终以色彩的浓度变化,线条排列的长短粗细形状等类似音乐艺术的节奏韵律一样占首要地位,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画是“气韵生动”。由于画家的风格不同,所以绘画作品的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用不同线条的运动趋势、色彩的自身表现力来展现,又如同音乐艺术中高低、快慢不同的节奏和韵律一样。只不过绘画艺术是用静态的表现形式表达了音乐艺术所包含的艺术特色。五代南唐顾闳中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从图画中我们可以看见轻歌艳舞、琵琶弹奏的热闹场面,在欣赏之中我们似乎是瞬间把这静态的图画转化为一种动态的有着曲子琵琶弹奏的音乐场面,从中营造出一种美的气氛,令人身临其境的奇妙感觉。所以说在绘画艺术中总是和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而这种联系又在彼此的相互联系,相互融通、促进。

四、结语

不同艺术门类均有各自的特点,音乐艺术的特征在于追求美妙的旋律、音色,以传达出不同艺术效果的作曲,绘画艺术的特征在于追求用点线、色彩、光影来塑造新的艺术角色形象来诠释对美的一种认识,是对现实生活的展现。在一定意义上,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又有着相似点和共同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音乐作品中融入丰富的色彩来赋予听觉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绘画艺术创作时舒缓的音乐也有助于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可以激发创作者的灵感,以更丰富的情感、更投入的状态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所以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有着个性的基础上渗透交融,更有助于艺术创作活动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更好的让不同门类的艺术相结合,共同来促进艺术的成长,丰富艺术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齐易张文川著,《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

[2]胡凌著,《绘画艺术教育》,人们出版社,2001。

[3]杨辛谢孟主编,《艺术欣赏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14: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的结合论文

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的结合论文

一、前言

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 现代艺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即艺术的发展逐步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范围束缚,各种文化艺术不断融合、重组,推动现代艺术的快速发展。 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国画艺术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就包括水墨画和陶瓷绘画, 大量的创作艺术家有效的将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总体来讲我国绘画艺术已经全面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 在中国的陶瓷之都---景德镇有许多的陶瓷艺术家在深厚功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在陶瓷绘画中开拓创新,有效的将水墨画的创造理念、创造形式深深的融入进了陶瓷绘画艺术中,这可以称得上是陶瓷绘画艺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与创新, 这一创新势必会把我国陶瓷艺术推向更高的艺术水平, 陶瓷艺术在新时代发展下势必会取得更好的成就。 对此,我们作为与之相关的研究者、工作者,应该将在传统陶瓷绘画艺术基础上与水墨艺术相结合,实现创新与发展, 使其与时代发展产生共鸣的问题真正重视起来,为我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陶瓷绘画艺术的概述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我国古代人民以其精湛的智慧在大量的实践生活中创造出了具有东方文化气息的中国画以及具有中华民族独特蕴含的陶瓷艺术, 二者可谓是同根同源,相生相伴,并且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取得了高超的艺术成就。 而从陶瓷艺术的角度来看,陶瓷绘画是陶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陶瓷的外表面进行美化,来提高陶瓷的艺术美感,而陶瓷绘画中最具影响的因素就是绘画所选取的图案,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将绘画中的线条、色彩搭配、水墨颜色等充分的应用到陶瓷绘画创作中,来讲陶瓷的艺术形象、艺术韵味以及中国独特的发展风貌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陶瓷工艺的发展,陶瓷绘画艺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载体,并且和中国画的发展水平不相上下,但是,陶瓷绘画与纯粹的国画相比又存在一定的不同,因为陶瓷绘画是陶瓷工艺与国画结合的产物,通过陶瓷的工艺生产过程将陶瓷绘画的艺术美展现出来,达到质地美、造型美和装饰美的协调与统一。

三、水墨语境下现代陶瓷绘画的发展

(1)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的艺术表现。 我们知道,水墨画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创造风格上、艺术造型上、创作工具上、表现技巧上都存在自身的特殊性。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下。第一,国画的创作是借助文房四宝等工具来完成的,即在纸上面通过笔墨、色彩等展现的一目了然的艺术形象,而陶瓷绘画艺术是在陶瓷工艺生产基础上形成的艺术,其是通过画笔、釉料的装饰装潢来完成的,并且陶瓷绘画需要高温的考验,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创作形式、创作理念截然不同。

其次, 中国画艺术是一种平面艺术, 而陶瓷绘画艺术是立体艺术,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与陶瓷的整体外形、质地相互联系,来形成立体的美感,同时,陶瓷绘画不能仅仅将中国画的艺术元素机械地移植,必须在融会贯通和领悟掌握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视觉层次的主体安排和空间表达,才能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2)水墨语境下陶瓷绘画艺术的表现技巧及表现手法 . 我们知道,陶瓷绘画艺术的形成是在充分借鉴中国画艺术的表现技巧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当代陶瓷绘画创作中,也只有将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相结合才能形成陶瓷绘画艺术的新风格、新风貌,推动陶瓷绘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其中在陶瓷绘画艺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水墨画中的青花分水,青花分水与中国画中的无色具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所指的就是通过对色彩浓淡变化规律的应用,将色彩表现成为由浅到深、由薄到厚、有简单到复杂,充分体现出色彩的层次感,来达到色彩艺术的独特效果。 而从空间的布局来看,其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具有明确的空间层次,将空间美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3)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水墨画精神所在。 我们知道,水墨画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山、水的艺术形象的创作,通过创作技巧、创作手法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以让人的精神愉快、放松,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技巧和手法传达作者的精神感悟、自身修养和内心情感,所以水墨之中皆是意蕴和精神的共同体现。 具有较高水平的`陶瓷艺术也是如此,首先, 陶瓷绘画艺术的素材和动力源泉都来源于真切实际的生活,在客观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家的情感加工、审美体悟、精神意识等主观因素的糅合和丰富,形成具有主观思想色彩的艺术形式,表现独特意蕴,提升作品价值。 其次,陶瓷绘画通过艺术家的知识积累、技巧训练、学识修养体现陶瓷作品的灵性和逸气,描绘作者的精神世界,表达身修养,从这个角度讲,陶瓷绘画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文化。

四、 水墨语境下陶瓷绘画创作对水墨的应用

(1)现代陶瓷绘画中“水墨”的 艺术性应用 . 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文明史中我们可以看出, 艺术总是反映时代风貌,展现时代特点,体现时代背景。 所以现代陶瓷绘画要借鉴水墨画的艺术表达,表现当代中国的地域风情、文化风貌、审美情趣和智慧思维。悠久的陶瓷绘画创作历史深深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风格和骨气,具有东方文化和民族气息的历史烙印,陶瓷的历史就是中华文明的发迹史,就是中华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长卷。 从这些角度都说明,陶瓷绘画和水墨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陶瓷绘画的艺术创作也要充分利用两者的历史渊源和艺术联系,广泛运用水墨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通过釉料、色彩和布局的合理运用,通过营造具有“水墨”特点的艺术情境和画面效果,充分表现中国画的水墨韵味,表达陶瓷素雅、宁静、沉着的美学价值。

(2)现代陶瓷绘画中“水墨”的 创新性应用 . 艺术来源于生活,陶瓷绘画也不例外,每个时代都有自身的生活特点、生活方式、生活规则,艺术发展的根源和动力在于其不断变化的艺术形式、不断创新的艺术表达和不断丰富的艺术境界。当今时代的特点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精神需求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陶瓷绘画也要不断创新艺术形式和艺术创作的观念,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 可以适当地加入时代元素和现代艺术创作的基本理念,形成具有独创性和反映时代发展、时代主题的艺术作品。 同时, 陶瓷绘画创作的根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陶瓷绘画创作的精髓还在于中国水墨画的艺术取向。作为一种现在还在流传的艺术形态, 陶瓷绘画的启示和方向是现代艺术元素和当代艺术特征的合理运用,所以,从事陶瓷绘画的艺术家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时代特点、合理汲取时代营养的基础上,才能将“水墨”的创新性应用在现代陶瓷绘画创作中。

(3)现代陶瓷绘画中“水墨”的科技性应用。 陶瓷绘画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必须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扬。但我们纵观当代的艺术传承现状,许多艺术形式都有青黄不接的危险,其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形式没有和当代科技进行有效结合, 传统的陶瓷绘画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没有得到创新,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 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新技术流程和新工艺材料的发展要求。 在目前的陶瓷绘画创作中往往不能将陶瓷的工艺流程和艺术设计很好地融会贯通, 也就难以产生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水墨陶瓷法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个矛盾的问题, 使当代陶瓷绘画的艺术创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不仅是技术工艺与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也说明了当代“ 水墨” 的科技性应用在陶瓷绘画中有很好的体现,陶瓷绘画的发展也没有放弃对水墨韵味的一贯追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水墨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虽然是两种艺术形式,但是在具体的艺术表达中、表现手法中、鉴赏方式上有着异曲同工的奇妙之处。 本文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绘画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上看法,希望给广大同行业者提供资料参考和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姜强 .论陶瓷绘画艺术语言[J]. 社会科学家,2011(08)。

[2]董小明 ,严善 ?,陈君,高千惠,邓海超。水墨空间--“第 七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对水墨艺术的探讨[J].美术,2011(04)。

红外与蓝牙差异性探析论文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优秀说课稿

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教案设计

谈油画艺术模仿自然的差异性论文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

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

科雷特加个人资料

坚守信念等于成功作文700字

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的探讨论文
《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的探讨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伦勃朗与维米尔绘画的差异性的探讨论文(集锦14篇)】相关文章: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缺失与重塑论文2023-11-09

十九世纪英美文学对农业经济的概况探索论文2023-07-29

付出努力后成功的故事2022-11-29

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初中美术教案2022-05-04

美术教案-初一上学期美术教案2022-12-13

美术教案-初二美术上学期教案2022-08-20

简爱读书笔记摘抄范本2023-02-09

初二美术上学期教案2023-08-02

《简爱》读书笔记300字摘抄2023-07-17

美术学习心得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