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论文(共13篇)由网友“Mitty”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论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论文
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论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类型学理论的形成背景、核心思想以及内涵的分析,并通过与其他建筑理论进行比较,总结出类型学建筑理论在城市历史方面的积极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城市建筑的历史问题进行再思考和更好的解决。
关键词:
类型学;原型;共时性;历时性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the central opinion and connotation of Typology as well as comparing it with the other theories of architecture revolved, the author draws the conclusion about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Typology in order to rethink and solve the history problem of urban architecture better.
Key words:
typology; arch-type; synchronic; diachronic
20世纪,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强调功能性、实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使建筑师摆脱了历史建筑式样的束缚,但同时也忽略了城市发展的连续性。而历史复古主义者们则热衷于历史片断的复原和仿效,以达到与历史的传承。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筑师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新的建筑发展方向,发展出了众多新的建筑理论,类型学理论便是其中之一。最富于代表性的则是罗西的类型学思想。
欧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历史内涵是类型学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古罗马时期建筑的类型法则及其所表达的建筑品格也一直是古典主义建筑师的创作源泉。身处意大利浓郁的传统氛围之中,罗西更是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类型学的理论
早在18世纪,“类型”的概念已被Q・德・昆西提出:“类型并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可见,所谓“类型”与样板的复制不同,而是通过揭示事物原初动因来寻求答案。罗西的类型学思想的形成深受Q・德・昆西建筑理论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类型学理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类型的意义
类型与“原型”(Arch-type)有着不解的渊源。荣格关于原型的概念指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经过世代传承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精神体验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历史性的内容;同时存在着一种以特殊手法对原型加以修改得到的“同类物”,它与原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关系。罗西的建筑类型“是按需要对美的渴望而发展的一种特定的类型,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是“原型”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变化,同原型一样试图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事物的内在的深层结构。它往往与代表着特定文化背景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固有形象有关,凝结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对其进行几何化和抽象化,最终可以赋予简洁的图形以丰富的历史意义。
建筑的创作就是以“类型”为依据的。建筑师在创造建筑时,只是在他的头脑中先存在建筑的类型,继而再将之变换。建筑师不可能去凭空创造一个建筑结构模式或一个与历史的建筑结构模式相违背的原则。我们的创作行为只是为建筑的变换实现提供了动力。
1.2形式对于类型的体现
每一种建筑都对应一种建筑类型,而任何一种建筑类型都通过一种或多种特定的建筑形式来表现。建筑内在的本质――文化传统的绝大部分则蕴含于类型之中。建筑的类型是从历史的建筑形式中提炼出来的核心的、本质的产物,在深层次上与历史相关联,具有历史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并且,类型与模型不同,并不是原型的复制或具象的样本,这就使建筑师在对类型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形式成为可能。构思这些构造物的思想的差异促使了形式独特性的形成。正如格雷夫斯所评价的:“无论是锥体、截锥、变截面圆柱体、还是传统坡屋顶,都是对发生在其中的行为活动的描述和说明。”用类型学的观点来考察建筑,我们不会专注于建筑的外在形式,而只关注其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问题。
1.3类似性城市
“城市中存在的现实形态凝聚了人类生存所具有的含义和特性,城市是他的聚合体、融合着意义和实体。”而城市类型其实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是由人们对城市中的空间和实体的记忆组成的。这种记忆反过来又影响对未来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作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它交织着历史的和个人的记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段所触发,过去的经历就与个人记忆和秘密一起呈现出来。”
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思想和弗洛伊德将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物并置思想的影响,罗西将城市分为实体和意象两个层面:实体的城市是短暂的、变化的、偶然的,依赖于意象城市,即“类似性城市”;意象城市则由场所感、街区、类型构成,是一种心理存在,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的场所。城市的实体――主要是城市建筑――可能发生变化,但意象是长久存在的、超越时空的,具有无时性(Timelessness)和永恒性(Permanence)。城市的历史感也在变化着的实体的比较中体现出来。
2类型学关于城市历史的独到见解
类型学的建筑理论思考了两个概念――历史的“共时性”(synchronic)和“历时性”(diachronic)。其中,“历时性”的概念,正是现代主义建筑所忽略的。现代主义强调技术、功能和材料,而这些只是共时的,不可延续,历史建筑对今天的影响并不是来自于此;而历时性的元素可以转化为共时性的城市,只有城市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等才是历时的因素,才对今天有意义。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的思考方法和设计方法,使我们对城市历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与城市的形式,而应建立在对城市场所中发生过的事件的记忆基础之上,达到“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
其次,类型学思想辩证地解决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把握住了“变”与“不变”关系。类型学注重历史,但与历史复古主义又不尽相同。正如艾森曼所说:“类型学的方法对于历史的使用与美国目前流行的对历史的掠夺是非常不一样的,美国是一种复兴主义的历史主义,而历史主义如果没有类型学的方法将流于摹仿。”罗西试图用历史元素取得人们的共鸣,但并不局限于具象的模仿,而是通过抽象的手段,理性地对待历史和传统,对其进行筛选,并从中提炼出本质的部分,以“类型”来传达历史信息,以达到“神似”的境界。
在理性和抽象的理论指导下,类型学设计出发点不是单纯的功能或式样,而是从城市结构中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入手,发掘类型和类型之间的结构关联。通过对历史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抽象的类型,并寻找类型与现实的对应,使我们认识到城市建筑不仅是空间的形式与功能组合,更是某种意义与精神的载体,历史问题的解决不只依靠形式的塑造更要依靠建筑元素之间、建筑与城市之间的有效关联来实现。这些都对城市建筑历史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应答,对于我们在城市空间与功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重新思考历史、延续城市的传统精神也是有益的启发和参照。
参考文献:
[1] [意]Aldo Rossi著.施植明译.城市建筑.台湾:尚林出版社,.
[2] 刘先觉著.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汪丽君,舒平著.类型学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4] 郭红,莫鑫著.解读建筑原型.新建筑,/01.
[5] 曹海峰著.荣格原型理论的现代生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6]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阿尔多・罗西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篇2:共时性的杂文随笔
共时性的杂文随笔
很久没有在周末的时间一口气完成3天的每日写作,想想过去坚持500日写作的时候,这样的写作安排对我来说比较轻松,但是这才恢复新的每日写作,要说真的能不能一口气写9篇文章,自己还是有些抵触,不仅仅是因为要写9篇文章,还要伪装出每天的想法和写作风格的不同,9篇文章也必须强调我在完成一篇之后必须给自己休息的时间,然后开始新的思考和写作。这种在写作以内的,但是又不属于每日写作的思考是过去坚持写作以来常常会出现的疑惑——似乎在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也思考过这样的事情,而那个时候似乎也预言了未来我会在某一个时间点会突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按照科学理论,这样的情形,被称之为“共时性”——荣格认为这是一种人类心理现象中的“预言”情况,最终以“平行关系”打破了人们认为的充满着仪式感和“佛性”的“因果关系”,认为只是人类的时空错觉导致了“共时性”的发生,事实上我们认为共时的东西其实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事件,只是我们认为进行了共同罢了;比起这个,我更喜欢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面的理论,他认为这是一种“Gift”(恩典),是一连串幸运事件之中某一个被暴露给人类的契机,人们应该珍惜和感谢这些“共时性”,将它们理解成是一种上天的恩典,是上天对我们行为和意识的引导,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或许就能收获背后一连串的“幸运”。
但是无论那种解释,都太过于抽象以至于人们至今都没有科学地解释“共时性”的存在,或者说,越来越“科学化”的解释让原本充满神秘感和仪式感的“共时性”披上了残忍的外衣,因为它总有一天会被科学所解释,而那些原本依托“共时性”进行预言、成就自己、自我突破的人,他们原本依靠“共时性”获得的成就是否也意味着会被崩解——仿佛就是一个掌管着幸运的神,最终它施与人们关于幸运的不确定性都被人类用复杂的计算法则所破解,人们能够预估每一件事情的幸运值,而这个神系会瞬间坍塌,而依靠着这个神信仰和做事的人又将怎么办?
所以在科学还没有办法毁掉“共时性”这个虚拟的“神”时,我珍惜着每一个“共时性”的发生,被我称之为“冥冥之中”,仿佛就是生命中的股有条件一般,它兀自地发展着,对我的'生活并没有决定性的改变作用,反而是我因为这些“共时性”做出的诸多选择,才有了我接下去的故事和生活,但是也是因为这种“冥冥之中”,你才会意识到人类多么的脆弱,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搭建自己可悲的安全感,但是除此之外又比无他法,因为这是一个人要强大自己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只能珍惜那些“共时性”的发生,然后当成是冥冥之中的约定,被我留存在故事的脉络之中。
如果可以,那个关于“共时性”的神,我倒觉得是每一个珍惜“共时性”的自己。
篇3:论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方法对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的启示
论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方法对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的启示
英语词汇总量巨大,外语学习者在扩大词汇量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困难.近几十年来,外语教学“重结构,轻词义”,“重形式,轻意义”的'倾向,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滞后.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方法给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以深刻的启迪.以词汇原型意义教学理论和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英语词汇教学共时性和历时性策略应该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和科研中予以强化.
作 者:冯德河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词汇 教学策略 共时性 历时性篇4: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性
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性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本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历时性的理解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性.
作 者:邱红 王雅芬 作者单位:辽宁工学院,社会科学部,辽宁,锦州,121001 刊 名: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7(2) 分类号:G02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化 共时态篇5: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性
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共时性
摘 要本文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後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本文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英文标题:The Synchronism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从十七世纪德国法学家普劳多夫初步确立文化的概念后,学者们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展开了诸多争论,形成了许多流派。本世纪中叶,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为大家公认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的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1』这样看来,文化是人自己的生存活动,也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正如兰德曼所说:“尽管文化只是源于人类,而且为了保存文化的生命力,人作为承担者使用文化,并用文化来充实自己。但文化并非附属于人,而是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事实上,文化可以与承担者分开,并可以由一个承担者向另一个承担者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与我们分离,如同自然先予的世界与我们分离一样。我们无法逃脱地站立在我们创造的文化世界中,也就象我们站在自然世界中一样。”『2』 个体的人一旦出生,就已经落入某种文化环境中了,这是他无从选择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文化中生存和活动并参与文化的创造的。“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人与动物不同,“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3』 支配人的行为的,表面上看是外在于人的事物及其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它们必须转化为知识、价值、意义才能内在地控制人的行为 。前人、他人的生存活动对自己的影响也是如此。这样看来,文化一方面是正在进行、不可停顿的生存活动,另一方面是寓蕴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并规范、调节、控制、影响着这些生存活动的知识、价值、意义。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麽,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4』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5』 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 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
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二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 [2]
篇6:工业设计性艺术性及科学性的统一论文
工业设计是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其设计区别于手工业时期单件制作的手工艺品以及艺术品,主要针对批量化生产的工业产品。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概念的理解和领悟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同样人们对于工业设计概念的理解也发生着多次的变化。
1工业设计定义的发展
“工业设计”最早由美国艺术家约瑟夫西奈尔于19提出,但真正的工业设计始于德国包豪斯。1959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公布了工业设计的定义,即工业设计指工业设计师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技术视觉敏感性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进行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处理等方面的设计,同时也关注产品的包装、广告、展示及市场营销。此时的工业设计定义从产品本身出发,更多的是关注产品外观上的设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设计的定义也在不断改进。1969年的定义由马尔多纳多提出,即工业设计是一种旨在确定工业产品形式属性的创造活动,从生产者和用户双方的角度解决产品的外部特征(外观)与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1,2]。定义中添加了对于生产者、用户,也就是对人的考量,开始以人为中心考虑工业设计的发展。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化为特色的知识社会迈进,,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进一步从创新的角度对工业设计给出了新的定义[3]:“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工业设计的范畴被大大的拓展,包括了对于服务和系统的创新,也使现在工业设计发展范畴十分广泛。现在的工业设计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工业设计单指产品设计,以有形产品为载体,主要指对工业产品本身的功能、外观设计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的产品工艺设计,其核心是产品对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匹配性。现阶段发展的工业设计注重其实用性、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的协调统一。
2迪特拉姆斯的好设计十项原则
无论在何种行业的发展中,从业者会将如何做“好”作为长足发展的目标,而在工业设计的发展长河中,迪特拉姆斯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以及思考中总结出了好设计的十项原则。此原则的总结基于拉姆斯对于工业设计的定义、发展领域以及特点的思考。他认为:(1)好的设计是革新的;(2)好的设计是实用的;(3)好的设计是美观的;(4)好的设计使产品易于理解;(5)好的.设计是谨慎克制的;(6)好的设计是诚实的;(7)好的设计是经久永恒的;(8)好的设计是在细枝末节处也维持一致的;(9)好的设计是环保的;(10)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减少的设计。长期以来,拉姆斯的十项原则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工业设计所具备的实用性、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特点。由于具有科学的数据与理论支持才能使设计更加的完善,新的材料、结构的创新,不过度添加不必要的功能,在理论的支撑下考虑方方面面的设计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打磨,留存下来。
3工业设计的特点
3.1工业设计的实用性
所谓实用即指其实际应用价值,能满足其基本使用功能。同时也可以从其概念中理解,单指实用其实与物品的外观并无太大关系[4]。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完全是“实用先于审美”、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5]。虽然这些工具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却帮助他们度过了艰苦的时代。在仅满足生存的年代,还并没有所谓“美”的意识的产生。在后来的工业设计的发展中,从包豪斯开始提出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产品,人们把重心转移到人后,更加注重人的使用,因此得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首要要满足其实用性,勺子就要具有盛食物的作用、坐椅就要能承载人坐的功能。实用性也是工业产品区别于艺术品的一大重要特点。
3.2工业设计的艺术性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不再单一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人的价值观念开始变得更为复杂、多变,同时人们开始借用产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在满足其实用性的基础上,追求其造型、色彩、线条、音响、语言、动作等具体特征为表现元素。以天鹅椅(如图2天鹅椅)为例,天鹅椅于1958年由雅各布森所设计,作为丹麦功能主义的倡导人,雅各布森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其实用性,也运用流畅的线条创造了具有雕塑般美感的造型,整个椅身完全看不到笔直的线条。造型上的围合为人们带来了良好的坐的体验,温暖、柔和。工业设计的艺术性除了表现在其物的外观之外,更是设计师的设计思维的转换。工业设计师开始通过对产品的美感的考量来优化产品,不断挖掘产品形式美的内涵。用户对于产品的第一感受从对其外观的观察获取,因此对于形、色、质的艺术性的考量至关重要。
3.3工业设计的科学性
由于工业设计基于“可批量化生产”这一重要特征,因此设计师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初期创意、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产品的使用这三个环节,才能形成完备的设计系统,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周期。设计发展至今是一种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对于产品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甚至是其科学原理进行部分或整体全方位的设计的过程。这种设计是多元又复杂的。工业设计的科学性要求设计者应充分依据物与人的关系、人机工程学、市场营销学甚至价值工程学等去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矛盾,科学理论的支撑使设计更加全面、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6]。
3.4工业设计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的统一
工业设计的范畴广泛,定义所涵盖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因此单单只考虑其实用性、艺术性或创新性,都是不足以概括其全部的,要将实用性、艺术性与创新性统一进行考量。前边提到,用户对于产品的第一感受从对其外观的观察获取,好的外观能使产品更加吸引人的注意,激起人的使用欲望。而工业设计的实用性体现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外观的艺术性为产品带来用户,良好的用户体验又是在实用的生理基础之上附加了好的心理感受,因此工业设计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是工业设计特点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实用性体现在适坐、宜居、易用等各个方面,那么就需要科学性的支撑,人机工程学、32毫米系统等等的科学依据成为了设计者的重要参考,以利用科学的研究完成对于实用性的设计。从科学性角度而言,产品的科学性存在于一定的造型、材料、色彩之中,既然提到了造型、材料、色彩就说明科学性与艺术性又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性引导着工业设计走向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道路,而艺术性的展现则是科学性的外化过程。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诞生,使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设计有了脚踏实地的可能,也正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才使设计师可以更加大胆的思考、创造。因此工业设计的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并不是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程序,而是同一过程中所要思考的不同方面。它们既是独立存在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每个方向都可以成为工业设计师很好的研究课题,但同时又不能绝对的将其分割开来。好的工业设计一定是充分考虑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的综合设计,才能为人们带来更加优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4总结与展望
工业设计发展至今,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艺术”,而是工程技术知识、人机工程学、人文社科知识、艺术美学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消费心理学等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工业设计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物,而是要为人们设计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如何简单、纯粹、美好的生活。迪特拉姆斯的好设计的十项原则在现阶段的设计中仍然具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反映着好设计对于工业设计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的阐释,但是在新时代的设计中好的设计也有其独特的阐述方式。随着工业设计的兴起,世界上逐渐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工业设计大赛以引导设计者更好的思考我们的生活究竟需要什么。从如红点奖、IF奖、G-Mark奖等世界性的大赛的评审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的工业设计要求设计师除实用、造型美观、科学严谨外,还要考虑其创新性与独特性。同时,好的设计是要有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的,不论是环保还是人文关怀都将是良好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重要原则。此外,好的设计要与文化相融合。每个设计师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不论是家庭环境还是民族地域都会对其设计产生影响,因此若能将设计与文化相关联,那么设计便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此为基础着眼世界,才能成为好的设计[7]。在工业设计不断发展的今天,工业设计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将工业设计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统一结合在设计中,以物的设计作为载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适宜的好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满足用户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使设计成为好的设计,使生活在具有好的产品的基础上成为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凌继尧.工业设计概念的衍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4):13-15.
[3]孙启玉,蒋晓.浅析工业设计的研究领域[J].智能制造,(5):25-27.
[4]张乾封,王森,尹中华.设计的实用性与艺术性[J].艺术设计,2014(1):93-93.
[5]李庆江.工业产品设计的艺术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140-140.
[6]戴勇.试论产品设计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依存关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108-110.
[7]王佳,高恩泽.从北欧设计谈好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37-39.
[8]张琪.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影响因素及措施[J].工业设计,(08).
[9]董其瑶.国内工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J].工业设计,(02).
[10]张明.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J].工业设计,2017(10).
[11]刘淑娴,彭华明,刘真,张腾飞.我国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工业设计,2017(10).
[12]魏靖野,焦宏伟.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工业设计,2017(10).
[13]葛岚翔.点、线、面——艺术的起点[J].工业设计[J],2017(10).
[14]李庆功.浅谈设计美学的特点及其人性化因素[J].工业设计,2016(05).
篇7:英语教育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论文
英语教育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论文
目前,大多数学校将毕业证、学位证等与英语等级证挂钩,这成了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动力。这种方式虽然让大部分学生拥有英语等级证书,却在无形中忽视了英语的人文性。有些专科类院校不要求学生考取英语等级证书,可是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却不敢恭维。如何使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成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高职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1)随着近年来高校日益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高考,检测的是各科目的总体成绩,并不只是英语一科成绩,这也导致了入校新生英语水平的高低不同。考虑到这种情况,任课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在浪费时间;内容过于复杂,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又听不懂。这也是导致英语教育难以改革,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
(2)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局限在课堂上,强调以老师为中心,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整堂课都在讲英语语法、单词、语句通顺等问题。例如讲解新的文章时,老师一般是介绍文章背景、领读单词、整篇文章翻译,然后讲评,做练习。而学生麻木地跟随老师听、说、读、写。最终导致学生出现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学习兴趣、缺少实践经验等问题。
(3)我国的英语教育大多数是以应付考试为重点,而校方也把这一手段作为考核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这种方式虽然总体上讲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大部分学生即便通过了专业技能考试,步入社会之后,其英语水平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技术、服务、生产等领域的需求。
二、如何加强高职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1)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整体素质的需求在不断提高,高校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加大了对学生英语教育的管理力度,采用各种方法和技能加强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比如:调整学生的思维模式,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记;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使其从教室中走出来;让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把人文性带入英语教育中。
(2)学校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寻找一定教学方法。例如,根据经济水平邀请外教加入到学生的`课堂,与学生互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和语调;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身份、职业设置不同的英语对话场景,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围绕欧美等国的发展历史和生活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从而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创办英语社团、英语角,让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全部使用英语交流,在愉快的氛围下提高英语水平。这些都是在工具性的基础上融入人文性的教育方法。
(3)老师不能一味推崇中国文化,中西结合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应该从一些老师身上入手,改变他们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不再单纯地讲、背、考,应该让他们深入学生的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把英语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介绍一些国外的社交、工作、生活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们能在离开课堂之后学以致用。这样从正面、侧面渗透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牢记于心,一改往届学生毕业后只会纸上谈兵的弊端,从而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语言是人类传达想法和互相交流的主要工具,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性语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习英语要全面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才可以学以致用。目前,大部分高校急于求成,其英语教学的办法是强硬的、错误的、低效的,所以高校应该本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理念,力求把英语渗透到学生的课堂和生活中。
篇8:互文性论文
互文性论文
大背景解说
作为对历史主义和新批评的一次反拨,互文性与前者一样,也是一种价值自由的批评实践。这种批评实践并不隶属于某个特定的批评团体,而与20世纪欧洲好几场重要的知识运动相关,例如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围绕它的阐释与讨论意见,大多出自法国思想家,主要有罗兰・巴特、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雅各・德里达、杰拉尔德・热奈特、迈克尔・瑞法特尔。
先驱者:渊源与影响
说到互文性,法国批评家克里斯蒂娃首先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文学批评。她说,当时法国文学批评深受俄国形式主义影响,尤其是巴赫金的对话概念与狂欢理论。令她最感兴趣的,则是巴赫金针对拉伯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我们知道,巴赫金提倡一种文本的互动理解。他把文本中的每一种表达,都看作是众多声音交叉、渗透与对话的结果。所以克里斯蒂娃说:互文性概念虽不由巴赫金直接提出,却可在他的著作中推导出来。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指出,独白式历史主义批评和文体学研究,仅仅把小说看成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或小说对于现实的同质性再现。这种独白批评因而无法解释人物语言的异质性与多样性。它不能说明小说中各种外文学文本(extra-literary texts)的存在,也不能充分展现小说语言的审美功能,即同一部小说中不同语言方式的共存交互作用,以及使用这种多元语言评价现实的不同方法的共存互动。巴赫金把这两种共存互动称之为小说的“多声部”或“复调”现实,并用“文学狂欢化”来支持他的对话理论。
狂欢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形式。它原指那种包括了庆典、仪式和游艺的民间狂欢节。欧洲中世纪的狂欢节,既是民众对人生的诙谐体验,对世界的嘻笑理解,也生动表现出百姓对于宗教黑暗统治的嘲讽态度。在此背景下,文学狂欢化专指那种产生于文化危机时期的复调作品或多声部小说,巴赫金认定其主要手法是戏仿(parody)。
这类小说实乃一种互文体。它倾向于把世界和人生看作一种共时结构,偏爱把文学置于文学之外的象征性语境中。此外,它还习惯用喧闹的方言俗语,进行各种形式的插科打诨,以便表现不同人群的意识形态差异,由此造就一个拥挤杂乱的互话语(interdiscursivity)空间,创造一个众声喧哗、却又内在和谐的弹性环境,从而赋予语言或意义一种不确定性。巴赫金提出上述理论时,并未预见到文学符号学的发展趋势。可他的狂欢化概念至少暗示了在文学批评、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间建立一种互文性理论的可能性。
从批评理论的角度看,对于文学文本的互动理解,其实在英美传统中久已有之。18世纪初,亚历山大・蒲伯曾在维吉尔作品中发现了荷马。蒲伯确信,诗人如能善于模仿古典作品,他便能更好地模仿自然。用今天的话说,一首诗在模仿自然方面的优劣,取决于它的互文性,或者说取决于它对前文本(pre-text)的模仿。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倡一种著名的“催化”作用。他认为,诗人精神是一种催化剂,它能改造经验与文学,使之变成一种新化合物。他又说,这种催化剂能消解作者和作品,促成互文性的多元化合反应,最终导致文学创作的非个性化。因此,就个人与传统关系而言,传统是一个同时共存的秩序。在这秩序中,先前的经典文本一律为今人共享。每一件新作品的诞生,无疑都受到以前全部经典的影响。也就是说,任何艺术作品都会融入过去与现在的系统,必然对过去和现在的互文本发生作用。在此前提下,它的意义也须依据它与整个现存秩序的关系加以评价。
创作实践方面,我们也可举出不少例证。譬如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中,人们一眼就能看出理查逊的《帕美拉》、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乃至《圣经》等前文本的痕迹。现代主义小说中,这种例子最明显莫过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后现代派作品里,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当然是约翰・巴思。由此推开去,我们还能举出阿多尼斯神话之于弥尔顿《利西达斯》,荷马《奥德赛》之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南方分离运动之于惠特曼1855年版的《自我之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之于华兹华斯的《序曲》,相对论之于托马斯・品钦的小说,热动力学之于左拉小说的影响,等等。如此奢谈互文性,是否有宣扬传统影响论之嫌?我们是否会在无意中抬高前文本价值,抹煞前后文本的多声部渗透呢?
《尤利西斯》中,乔伊斯利用荷马史诗的情节敷设他的 篇章,并在两个文本间确立一种肯定的(positive)互文关系。但这部小说不乏作者的自我指涉(autoreferentiality),例如《青年艺术家肖像》和《英雄史蒂芬》的影响,它因此形成了一种内文本关系(intratexuality)。在尤利西斯的塑造上,人们也不能看到乔伊斯对荷马人物的改造,以及他在改造这个人物时显露出来的天才灵感,于是又出现一种否定的(negative)互文关系。同样,巴思的作品不仅充斥着别人的前文本,如《堂吉诃德》,而且弥漫着自我引用和自我指涉,即大量引用自己以前的作品,从而把小说当作再现自身的世界,由此构成一种深藏的互文性,或称作“内文本性”,而这正是他的后现代主义元小说(meta-fiction)的主要特征。
以上分析不像传统影响论那样,仅仅把文本甲与文本乙简单联系起来。与之相反,它把多种文本当作一个互联网。它们也不像传统渊源研究那样,只把文本乙看作是文本甲直接影响的结果,而是把互文性当作文本得以产生的话语空间。但是我们看到,在这个空间里,无论是吸收还是破坏,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无论是自我引用还是自我指涉,文本总是与某个或某些前文本纠缠在一起。同时,读者或批评家总能在作品中识别出文本与其特定先驱文本的交织关系。而诗人与特定先驱诗人的关系,同样也脱离不了所谓的渊源或影响的干系。按照哈罗德・布鲁姆的说法,先驱的影响,无疑造就了后来者几乎无法克服的焦虑。
布鲁姆:影响的焦虑
布鲁姆在20世纪70年代集中研究“影响的焦虑”。在他看来,诗人有“强与弱”、“重要和不重要”之分。他的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是强力诗人或重要诗人。他认为,所谓强力诗人在开始创作时,必然和俄狄浦斯一样,身处先弑父后娶母的境遇。就是说,诗人之于前辈的关系,或诗歌文本之于前文本的关系,也是一种爱恨交织的俄狄浦斯情结。诗人总有一种迟到感觉:重要事物已经被人命名,重要话语早已有了表达。因此,当强力诗人面对前辈伟大传统时,他必须通过进入这个传统来解除它的武装,通过对前文本进行修正、位移和重构,来为自己的创造想象力开辟空间。布鲁姆把这些修正功夫称作“关系性事件”,它们可以用来衡量“两个或更多文本间关系的修正比”。总之,这些事件构成强力诗人创作时必然经历的6个心理阶段。布鲁姆从卢克莱修哲学中借用术语,分别指称这6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Clinamen(曲解或误读),诗人通过反讽,对前文本进行“反动-构成”和“故意误读”,即揭露其相对幼稚的幻想局限性,来逃避前文本“令人难以忍受的出现”。
第二阶段是Tessera(完成和对立),诗人通过提喻和“对抗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超越由于过分理想化而“被截短了的”幻想,就是说,诗人通过第一阶段的“曲解或误读”,揭示前文本的不足,并通过“恢复运动”复活前文本的超验含义,从而使前文本的幻想成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反之,他的作品也成了前文本的整体表达或“迟到的完成”。
第三阶段是Kenosis(突破和断裂),诗人通过换喻使用“破坏或倒退”的心理防御机制,把前文本的幻想消解到非幻想程度,造成前文本根本不存在的假象,从而产生一种创作幻觉,仿佛处于前俄狄浦斯或无竞争阶段,从而使诗歌体验成为一种纯粹快感。
第四阶段是Daemonization(魔鬼附身),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压抑前文本的崇高幻想,将前文本高级超验内涵变成“低级”的人类欲望,这样就能创造自己的“反崇高”幻想,并把想象力表现为独立、唯我、非人或恶魔的力量。实际操作中,诗人把自己的诗歌文本与某一先驱文本关联起来,但这个文本却不属于这个先驱,而属于超越这个先驱的另一个存在范畴,从而抹杀这个先驱文本的独特性。
第五阶段是Askesis(自我净化),诗人(及其所利用的前文本)此时发现:通过幻想无法改造我们生存的世界,因此要运用隐喻“从内部攻克外部”。就是说,诗人献身于诗歌创作的快乐原则,以对抗现实世界的现实原则。他通过转换、替代、位移前文本的影响,从而与前文本彻底脱离,最终达到自身的净化。
第六阶段是Apophrades(死者回归)。在这个极端完美阶段,诗人通过僭越(metalepsis)或超前提(transumption)容纳或吸收前文本,造成“哺育前辈”的幻觉,以此表达前文本渴望表达、却未能表达的幻想,使人感到前文本出自后来者之手,进而完成与前辈诗歌的认同。
布鲁姆的影响研究,实为弗洛伊德心理学、转义修辞理论、犹太教神秘哲学的混合产物。其中还渗透着尼采的权力意志、德曼的误读理论。不妨说,这本书就是影响焦虑的典型体现,它也是互文性理论的见证。在布鲁姆看来,诗歌文本不是众多符号在纸上的集合,而是诗人与其先辈进行心理战的场所。所有崇高诗人,都在这里与同样崇高的诗人反复进行殊死较量。布鲁姆的理论蕴涵了一种与罗兰・巴特文本理论截然相反的思想倾向:它从巴特那个由无数匿名引文组成的文本空间,转向由弗洛伊德家族档案组成的诗歌传统。可以说,互文性正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档案。诗歌文本原本是一种互文建构。在探讨特定文本时,你必须置身经典诗人的传统,必须了解该文本延伸、改造和升华了的其他文本。当你追问其他文本的来源时,你会发现它们大多来自同一个伟大先驱。
在布鲁姆这里,互文性不过是两个个体诗人之间的影响关系。其中一个是先驱、是渊源、是权威。可他同时也是后来诗人奋力抗争的先驱,是后者努力摆脱的渊源,是他要修正、位移和重构的权威。从狭义上说,这种互文性就是一首特定的诗与诗人努力要征服的一首先驱诗之间的关系。说到底,诗歌不过是一些指向其他词语的词语,而那些词语又指向另外一些词语。所有这些词语,共同构成一个稠密的文学语言世界。一首诗只能是互文诗(inter-poem),而对一首诗的阅读,也只能是一种“互读”(inter-reading)。因此布鲁姆认为,不存在独立的文本,而只有文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只有互文本。
互文性革命
所谓的“互文性革命”,指的是结构主义批评家在放弃历史主义和进化论模式之后,主动应用互文性理论,来看待和定位人文、社会乃至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关系的批评实践。这种批评的惊人之处在于它的双向作用:一方面,结构主义者可以用互文性概念支持符号科学,用它说明各种文本的结构功能,说明整体内的互文关系,进而揭示其中的交互性文化内涵,并在方法上替代线性影响和渊源研究;另一方面,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者利用互文性概念攻击符号科学,颠覆结构主义的中心关系网络,破解其二元对立系统,揭示众多文本中能指的自由嬉戏现象,进而突出意义的不确定性。
结构与解构:互文性的双向作用
结构主义阵营中,列维-斯特劳斯和罗兰・巴特在其人类学和神话研究中,都采用了互文性建构方法。他们依据符号学的任意性理论,从神话、艺术和社会发展中,看到了原始思维的异质性、多元性、封闭系统性。
在《野性的思维》(1962)中,列氏提出一个“修补术”概念,用它来区别现代人和原始人的不同思维。在列氏看来,现代人是工程师,他有设计好的方案,会使用专门的工具材料。原始人则是修补匠,他一无设计,只会使用手边参差不齐的家什。这些家什是“零件”,它们没有专门性能,却总归会有用处。这就是说,神话思想是由零件配置而成的。它们不是一个个完整事件,而是事件的残余碎片。神话思想就是由这些残余碎片拼凑起来的结构。修补匠的诗意创造,并不在于他完成了某项事业,而在于他永远完不成设计,在于他总把自身和与自身有关的东西置于设计之中,就是说,置于互文过程之中。
如果说列氏“修补术”为互文性理论谱写了前奏,那么他的《神话学》就是这部前奏的演奏。该书以跨学科方式研究北美和南美印第安人的神话系统,进而利用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性等文化范畴,建构起一个多元的互文本、互文化空间,其中囊括了视觉、语言、运动、听觉等异质符号材料,并使它们在几个不同层面上相互关联,决定相互的意义。在此含义上,列氏本人就是一个卓越的修补匠。
然而,列维-斯特劳斯的互文本建构还是有懈可击的。德里达以其敏锐的解构眼光看出:列氏的互文化建构暗藏了一个矛盾。在《生食与熟食》中,列氏认为土著神话是在一系列变化组合的压力下,像“星云”一样从中央扩散开来,构成一个多维集体。另一方面,神话系统又仿佛一个晶化过程,它构成一个稳定严密的结构。前者是开放多元的符号系统,后者则是一个复杂的静止系统。二者间的矛盾必然破解互文系统中心,从而使土著神话和《神话学》的意义变得不确定。德里达还看到:在西方哲学的认识论悖论中,关于再现、语言和现实的理论,总是通过提出矛盾前提来解构自身。列氏在对神话进行跨文化的共时比较时,曾断言神话是一个结构,一个互文空间,其中没有个体创造者,没有开头和结尾,只有无限分化的主题。这显然是一种互文的自由嬉戏。但列氏偏偏设置了一个封闭价值系统,设置了自然与文化、生食与熟食之间的对抗,进而在能指与所指、语言与真理之间,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最终消解了那种互文的自由嬉戏。
德里达对于互文性理论的贡献,并不在于他对列氏的批判,而在于他提出的“延异”说。延异乃是差异和延宕的综合,是一种针对逻各斯中心的取代。按照这一说法,意义永远屈从于差异,永远被符号本身的差异所推延。所以,能指和所指决不可能同时发生。意义永远不是孤立自在的东西。它也不是一种自我构成。它永远处于纷纭关系中。每一个文本,每一个句子或段落,都是众多能指的交织,并且由许许多多其它的话语所决定。因此,一切话语必然都具有互文性。此外,人们对于文本的所有批评、欣赏与阐释,都不过是对于前文本的尝试性增补。每一次增补,又必然受到前文本和其他相关文本的污染,必然携带前文本和其他文本的踪迹。因此,对于单个文本的形式分析,永远不足以描写文本的实际意指过程。用德里达的话说,每一特定语境的突破,都以绝对不可限制的方式,繁衍出无数新的语境。
结构与解构主义所展示的互文性双向作用,生动表明互文性对
于一切话语与思维的重要性。它的'广泛文化含义也引起不同学科学者的关注,只不过围绕意指性质、文本地位、文本间符号关系、以及互文性利用等问题上,他们仍有分歧。真正推动互文性革命、并从理论上系统建构起文本与互文性观念的,当推巴黎的两位著名批评家,巴特和克里斯蒂娃。
巴特与克里斯蒂娃:文本生产与语言革命
1973年,巴特在发表《文本的快感》的同时,发表著名论文《文本的理论》。文中他试图回答“文本是什么?”在他看来,文本不是作品,也不是客体,甚至不是一个概念。文本产生于读者与文字间的关系空间,它是一个生产场所。文本又是一种意指实践,其核心是以矛盾形式出现的多元性。文本作为生产活动,它生产出来的不是产品,而是作者与读者相遇、上演戏剧、进行语言游戏的场所。因此这不是生产的结束,而是生产的过程。它的生产资料是语言,一种人们赖以交流、再现、表达的语言。文本解构这些语言,重新构成另一种语言,如此循环往复。
巴特又说,文本是意指,而意指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文本的主体摆脱“我思故我在”的逻辑,转而服从能指的逻辑、矛盾的逻辑、解构的逻辑。意指不是意义,不是交流,不是再现,也不是表达。能指是在特定语言场所展开的无休止运作。它把写作和阅读的主体置于文本中,使之与享乐相认同,从而产生写作快感、阅读快感、文本快感。最后,文本也是互文本。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前文本,文化文本,可见与不可见的文本,无意识或自动的引文,都在互文本中出现,在互文本中再分配。因此,互文性在这里并不是有源可溯的影响或渊源。互文本具有社会性、整体性与生产性。它是一种播撒。
巴特的《S/Z》(1970)是他对于互文性理论的一次精彩展示。巴特在书中注重的不是文本,而是读者。不是文本结构,而是读者参与的意指实践。不是读者被动消费的“可读”经典文本,而是读者主动参与的“可写”文本生产。与列氏和德里达不同,巴特在这种重写中发现了制造文本“互联”的主体,即作者、读者和批评家。他们的写作、阅读、理解、分析和阐释的能力,取决于他们对于不同互文本的累积、将其置于特定文本中加以重组的能力。这种累积与重组的结果,必然是作者、读者、批评家本人的文本性,也是他们对于互文性的一种自恋式满足。最终,作者成为他自己累积与重组的另一组文本。
克里斯蒂娃也注意到进入互文空间的主体。她认为,一个文本断片、句子或段落,不单是直接或间接话语中两个声音的交叉,它是无数声音交叉、无数文本介入的结果。这些交叉介入不仅发生在语义层面上,而且发生在句法与语音层面上。所以文本的多元性质,涉及到语音、语义和句法的同时参与。而不同文本在不同层面的参与,则揭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为此,分析的任务不是简单识别出参与最后文本的其他特定文本。分析者应该明白,他所分析的是一个特定话语的主体,而这个主体恰恰由于互文性而超越了他自己的身份,超越了词源学意义上的个人。克里斯蒂娃在形式层面上发现互文性,这是一个心理或精神分析学发现,它关系到“创造者”的地位问题。这个创造者通过不同层面上多元文本的交叉,才生产出新的文本。这一创造性主体,就是巴赫金所说的“多声部”。克里斯蒂娃称之为“过程中的主体”:即在意指过程中,一个作者要接受对峙、分层、被简化为零的挑战,然后他被重新赋予一个新的多元身份(注意:他在后现代文本中往往是人物的碎片)。
一个创造性主体的分解,一个新的多元主体的产生。这便是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动力学。它不仅适于互文性作者,也适于互文性读者。依据这一理论,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身份置于意指过程之中。他不仅与特定文本中的不同互文本相认同,而且还必须被化简为零,被置于一种哑然失语的危机时刻。这是审美快感到来之前的准备阶段。然后,读者便可进入自由联想的过程,重构多元意义的过程,定义几乎无法定义的内涵的过程。总之,这也是诗歌文本的再创造过程。
对克里斯蒂娃来说,文本是一种行为,是批评和元语言行为。在这过程中,主体审查前文本和现在的文本,肯定一些文本并否定另一些文本。这就是主体所具有的解构所有话语的互文性功能。如此看来,互文性本是一个复杂的否定过程:它繁殖语言和主体位置,为创造新文本而破坏旧文本,并使意义在文本与文本无休止的交流中变得不确定。这个过程无疑是在酝酿一场互文性革命。在《诗歌语言的革命》中,克里斯蒂娃强调:这场互文性革命发生于génotexte与phénotexte之间的“零时刻”。此时,主体的无意识冲动爆发成语言,企图打破他人、尤其是父亲的互文本话语,从而把言语从这种压抑性话语中解放出来。
所谓phénotexte是在具体陈述的结构中自行呈现的言语现象。按照巴特的解释,无限的意义都是通过一种偶然性发生的,phénotexte就是与这种偶然性相对应的一个层面。它是陈述(statement)而非表述(enunciation)的层面,是适于语音、语义、句法等结构分析的层面,因此属于符号和交流理论的范畴。而génotexte则是构成表述主体的逻辑运作的基础,是构成phénotexte的场所,是意义发生的场所,因此是一个异质性领域。总而言之,phénotexte是语法和语义的表层结构,而génotexte是能指和言说主体的深层范式。意指过程包含着这两种文本,二者缺一不可,但每一种意指实践又不可能包含这个过程的全部,因为每一种意指实践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政治的制约,遭到这些制约的踪迹的涂抹,phénotexte就是这些涂抹的载体。克里斯蒂娃旨在说明,互文引语从来不是纯洁的、清白的、直接的,它总是被改变的、被曲解的、被位移的、被凝缩的,总是为了适应言说主体的价值体系而经过编辑的。也可以说,互文引语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倾向。
作为后现代文本策略的互文性
从上述例证与理论阐述看,无论互文性给语言学和文学批评带来了多么深刻的革命,它不过是古今文学的一种正常运作模式。它要么作为一种本能的文化实践,把读者无意识地引向自身的互文本(迈克尔・瑞法特尔),要么作为一个形式分类系统,让人们依据其阅读类型,对文学进行高度复杂的分类(杰拉尔德・热奈特)。就互文性自身的强烈反悖与戏仿特性看,它无疑能与后现代文本策略划等号。正因如此,人们往往会把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混为一谈。由此可见互文性对于理解后现代文学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本能的文化实践,互文性大致在两个层面上运作:一是语言内层面,二是文本生产层面。第一层面要求“语言能力”。就是说,读者必须熟悉文本的语言指涉“意义”。问题是,诗歌的意义并不存在于句法和词汇之中,而在于互文本的重新组合。因此在第二层面,即文本生产层面,要求读者具有“文学能力”。就是读者对于特定文化及其文本描写系统的相应了解,譬如引语和典故。作为转译文本、解释文本“意义”的符号,它们要求读者在破译文学文本意义时,至少熟悉一个以上的互文本。基于这种文化实践,热奈特把互文性分为3个亚范畴:第一是引语(citation),即明显或有清楚标记的互文性;第二是典故(allusion),即隐蔽或无清楚标记的互文性;第三是剽窃(plagiat),就是无标记、却完整照搬的部分。这种分类显然过于形式化,其中第三种或许不成立。
说到互
文性与后现代文学的关系,不妨说,它主要是作为一种文本策略,而与后现代文学的其他特征密切关联的。乌里奇・布洛赫把这些特征总结为如下几项:
作者之死:一部文学作品不再是原创,而是许多其他文本的混合,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作者不复存在了。作家不再进行原创造,他只是重组和回收前文本的材料。
读者的解放:既然一部作品是互文的混合,那么读者就要在文本中读入或读出自己的意义,即从众声喧哗中选择一些声音而抛弃另一些声音,同时加入自己的声音。
模仿的终结和自我指涉的开始:文学不再是给自然提供的镜子,而是给其他文本和自己的文本提供的镜子。
剽窃的文学:文学不过是对其他文本的重写或回收,它是寄生的。这一发现致使传统的原创与剽窃之间的界限消失了。
碎片与混合:文本不再是封闭、同质、统一的;它是开放、异质、破碎、多声部的、犹如马赛克一样的拼贴。这种混合建构的效果不在于和谐,而在于冲突。
无限的回归:使用暗示制造无限回归的悖论,取得了“套盒”(Chinese boxes)效应:它能在一部虚构作品中无限制地嵌入现实的不同层面。
顺便提及,互文性作为后现代文学的一个文本策略,渗透于多种后现代文学。它包括元小说、元诗歌、反叙事、纯小说、戏仿、拼贴等等。这些应该另当别论。
结束语:作为文学解读策略的互文性
综上所述,互文性就是写作与阅读共享的一个领域。按照乔纳森・卡勒的说法,互文性实指一个话语空间,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互文性关系到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的对话,同时它也是一种吸收、戏仿和批评活动。其次,互文性表明文学所依赖的特殊手法与阐释运作,都具有一定的人为性或欺骗性。它揭示出文学作品的特殊指涉性:当一部作品表面上指涉一个世界时,它实际上是在评论其他文本,并把实际指涉推延到另一时刻或另一层面,因而造成了一个无休止的意指过程。如此看来,它要比布鲁姆在分析“强力”诗人时所揭示的影响模式复杂得多。譬如它会涉及特定文类的专用手法,涉及有关已知与未知事物的特殊假设,涉及比较普遍的期待与阐释运作,乃至有关特定话语的先入之见、及其目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样一个难以定义、描述和使用的概念呢?卡勒提议使用语言学研究中的预设方法,这包括逻辑预设、修辞预设、语用预设。
逻辑预设(logical presupposition)是对一个句子的预设。比如:约翰娶了保罗的妹妹。这个陈述句预设保罗有个妹妹。预设能把一个句子与另一组句子关联起来。其重要性在于:一个句子的全部预设,就是能从句子中推导出来的全部命题,它也是这个句子所暗示的全部意识形态主张。在文学中,一个句子有无逻辑预设,对于读者和分析者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作品在表层结构上直接提出的命题,迥然有别于通过预设而在互文空间中提出的命题。前一种是直截陈述,是无需逻辑推断的直接交流。后一种则是含蓄的,它暗示互文本的存在,暗示某一诗歌传统的存在,因而也暗示某一话语环境的存在。这样,语言学上的逻辑预设就成了文学中的互文运作。
修辞或文学性预设(rhetorical or literary presupposition)是文学阅读的关键。卡勒举出两个例句,以示逻辑预设和文学性预设之间的鲜明对比。(1)那孩子站在怪东西跟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2)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生了个女儿。第一句暗示许多先在的句子,即前文本的存在。譬如那男孩是谁?那个怪东西是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第二句几乎没有逻辑预设,但却有丰富的文学预设。它从语用角度把将要讲的故事与一系列其它故事联系起来,与一种文类的写作手法联系起来,因此也要求读者对它采取某种态度(期待或理解)。这样,无逻辑预设的句子便成为一个有力的互文运作,而它打开的互文空间,也不同于逻辑预设打开的互文空间。
与修辞预设相关的是语用预设(pragmatic presupposition)。后者分析的不是句子间的关系,而是言谈与语境的关系。即是说,一个句子的说出,假定它必须适于特殊的语境。从语用学角度说,“打开门”这句话必须假定说话场合有一扇关闭的门,有一个能听懂这句话的人,而他和说话者正处于某种关系中,依据这种关系,他才可能把这句话理解为请求或命令。在类比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一种文学表达,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并使它脱离特定语境,进入一个特定文类的话语环境。譬如悲剧中的句子只适用于悲剧表达方式,而有别于喜剧表达方式。这样,读者便可以根据表达手法,把一部作品与运用相同手法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不是将它作为影响渊源,而是作为一个文类的组成部分。同样的分析也可用于人物、情节结构、主题综合、以及象征性凝缩与位移的生产和阐释。
如卡勒所说,不管从哪种预设入手,对文学的解读终将是一种互文性解读,而对互文性的阐释,终将有利于一种阅读诗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Louis A.Renza,“Influence,”in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Frank Lentricchia,&
Thomas McLaughlim,eds.(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2.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London:Holt,Rinehart & Winston,1988).
3.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
4.R.Barthes,“Theory of the Text,”in Image Music Text,trans.Stephen Heath(London:Fontana,1977).――S/Z,trans,Richard Miller(New York:Hill & Wang,1974).
5.Harold Bloom,The Anxiety of Influence:A &n
bsp;Theory of Poet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6.Jacques Derrida,Writing and Difference,trans.Alan Bass(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8).
7.Julia Kristeva,“The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in The Kristeva Reader(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6).
篇9:浅谈喜剧与喜剧性论文
浅谈喜剧与喜剧性论文
喜剧与喜剧性,是两个密切相关又各自具有不同内涵与外延的美学概念,陈孝英先生将这两个美学概念的内涵范围,通过“作为美学范畴的‘喜剧’”,一并作了两种含义的解释。他在该书中把喜剧的内涵界定为:“作为美学范畴的‘喜剧',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喜剧性现象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自然也包括作为艺术形式的喜剧。”对这一理论界定笔者并无异议,但为了下文的叙述方便,这里仍要将“喜剧”与“喜剧性”这两个美学概念,分别作以简要的介绍。
关于喜剧的具体内涵,我们可以沿用陈孝英先生的观点,即喜剧包含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美学的一种基本范畴,包括幽默、讽刺、滑稽、机智、怪诞等各种具体样式。二是指艺术的一种形式。而在作为艺术形式的“喜剧”之中,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喜剧,仅指戏剧艺术中的一种类型――喜剧;广义的喜剧,除戏剧艺术中的“喜剧”外,还包括带有喜剧性的其他艺术样式,诸如喜剧性的小说、喜剧电影、曲艺、音乐等等。我们这里探讨的喜剧含义,主要是指作为戏剧艺术当中的一种类型或样式的喜剧,也即狭义的喜剧。作为戏剧艺术中的喜剧,是戏剧艺术中的主要类型之一,一般以讽刺或嘲笑来否定丑恶落后现象,从而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为主要表现内容。当然,也有反映正面人和事的作品,这类作品往往通过友好和善意的笑声,使人们意识到自己或许也有某种相似的缺点或不足,从而产生对进步、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获得予以否定和改正自己缺点或不足的勇气。
一、喜剧的构成和主要表现方法
戏剧的表现方法是选择、调动和运用有利于情节表现和主题揭示的各类喜剧因素,依靠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和诙谐的台词,以及对人物喜剧性格的刻画等,并以此引起观众发出不同含义的笑声。喜剧的冲突解决一般较为轻快,往往以代表特定时代进步力量的主人公的胜利和如愿以偿为结局。作为戏剧艺术类型的“喜剧”艺术,一般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诙谐喜剧、幽默喜剧、闹剧和滑稽剧等多种样式。笑,是喜剧美感最基本的特征。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喜剧艺术无论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会有所变化、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二、喜剧的基本特征
喜剧性也是属于审美范畴的美学名词,与悲剧性相对,作为美学中一种重要的审美属性,主要是指喜剧艺术所独具的特性。笑是喜剧审美的基本特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引人发笑的现象,但能够引人发笑的事物或现象,并非都具有喜剧性。只有当这种事物或现象包含着先进、美好事物同落后、丑恶事物的冲突中,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时,才会具有喜剧性。笑,是喜剧性在欣赏者生理上的集中反映,是和喜悦的心理相联系的,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喜剧性常常建立在矛盾冲突之上,这些矛盾的实质是正在失去或已经失去存在根据的丑恶事物,或脱离生活常规的不合正常情理的事物,显现出荒唐和谬误的可笑。有表里不符、名实不副、以假乱真、当众出丑、以丑为美等,它们在人们因感到滑稽而发出的笑声中被鞭挞和否定。艺术中的喜剧性是客观现实中喜剧性的反映,是艺术家在对现实丑恶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生活喜剧性的艺术概括和形象反映。艺术家常常采用夸张的手法,把伪装美的外衣剥掉,暴露其可笑的实质,使人们得到具体生动的审美教育。其特殊的.社会作用在于通过笑声,肯定和歌颂先进与美好的人和事,否定和批判落后与丑恶的人和事,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但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对象都具有真正的喜剧性。诸如生活中偶然的、无意义的、低级趣味的笑,就不能与有社会意义的喜剧性相提并论。
在美学和喜剧理论上,理论家们对于喜剧性的表述都各有侧重。如在西方美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对民间滑稽表演发展起来的喜剧艺术从美学高度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喜剧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而哲学家、德国古典美学奠基人康德,则把喜剧性归结为一种情感效果,是感性的松弛和愉快。他认为“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感动人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背理的东西,对于这些东西自身,悟性是不会有何种愉快的”。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则认为喜剧性是感性形式压倒理性内容,表现了理性内容的空虚。
所以,喜剧(滑稽)的“真正领域,是在人、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生活”之中。也即喜剧性是丑的自我炫耀,只存在于人和社会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喜剧性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力量的历史性冲突,是新事物取得胜利后或即将取得胜利时对旧事物愉快的否定,是人类笑着“和自己的过去决别”。尽管上述理论家对喜剧性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喜剧性做出了他们的解释,都不同程度地认为喜剧性的产生,是由正与邪、真与假、美与丑、先进与落后等矛盾或反差的不协调而引发出的荒谬的笑、嘲讽的笑、滑稽的笑等。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喜剧性的内涵,无疑是有深刻意义的。
篇10:高职商务英语探讨性论文
高职商务英语探讨性论文
1现状与差距
(1)教师发展目标不明确跨学科的交叉培养是高职商务英语师资培养的关键和核心,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管理者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以开放的眼光来扶植和管理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向跨学科、复合型方向发展。
(2)教师的商务行业知识不强江春、丁崇文认为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首先是一名教师,他必须具备一个普通教师应有的师德师风、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等,作为一名外语语言教师,他必须要掌握听、说、读、写和译五项基本能力,丰富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掌握多元化的商务英语教学法。而作为商务英语教师,他还应该具备区别于其他英语教师的特色,主要指商务方面的专长和商务实践能力(江春、丁崇文,)。王关富、张海森认为商务英语教师的能力要素构成与传统意义上外语专业教师的能力要素构成不尽相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师不仅具备较高英语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还需要具备商科类专业收稿日期:—5—13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王关富、张海森,)
(3)教师的商务实践能力缺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教学和实践能力。而目前受到高职商务英语学科发展和制度的制约,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实践能力普遍低下。多数商务英语教师缺乏话语权,习惯按照学校制定的专业课堂理论教学,学校也缺乏有效的激励考评机制和体系来激励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实践。另外,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规章制定来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应该达到的技能标准和在一定时期内培训提高的要求。因此增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内驱力停留在学校层面上,由于学校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有限,加之高职院校对商务英语专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下企业难的现状。
(4)教师的培养保障机制有待完善高职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化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规模化扩张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矛盾;其次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学历水平偏低,不能满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也难以在科研上有所建树;再次是高职商务英语“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难以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最后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进修形式紧迫,专业教师素质亟待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任重道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专业化需要连续性的改革与建设,因此它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政策,高职院校制定措施来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
2专业化建设策略
(1)明确目标首先要明确商务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和商务专业素质;其次,商务英语教师还应该掌握相关的商务实践技能,并能够运用自身的商务实践能力和商务实践经验来指导学生进行商务实践。另外,教师还需具备对学生的行为、学习、交往和情感的指导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组织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最后,商务英语教师还需具有专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为学生营造商务英语专业学习的氛围。
(2)商务行业知识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师应掌握系统的商务基础知识,即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对外贸易等学科知识。宏观层面上,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本科院校(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商务学科知识和商务英语教学法的培训,也可制定计划安排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在国内外商务培训机构进修。中观层面上,高职院校要积极展开校企和校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校要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定期来校讲学,积极争取他们对专业教师的支持与指导;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兄弟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联系,采取定期参观和开展座谈的形式进行校际互动与交流。微观上来说,商务英语教师要具有专业教师发展意识,即多维度的立体化吸收商务英语专业学科知识。教师首先要服从学校的安排,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参观座谈、下企业锻炼等;其次,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阅读商务理论书籍,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相关导师的理论指导,努力提高专业教学理论素养;最后,商务英语专业理论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承担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是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必须具有拓宽精神,统筹规划,争取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捐赠与支持来不断建设和完善商务英语校内实训基地。其次商务英语系要以开放的心态办学,积极和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最后还要不断完善商务英语教师实训基地建设,疏通专业实训教师的来源和培训渠道,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步伐。
二是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愿意接纳商务英语教师下企事业单位锻炼,并积极配合高职院校搞好对商务英语教师的评估工作;高职院校需根据上级教育部门制定出商务英语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政策和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专业教师下企事业单位锻炼;专业教师则根据学校的要求在规定年限内获得“双师”资格后申请并通过企事业单位和高职院校的联合考核后方能重新走上讲台,否则不能在高职院校担任商务英语教师岗位工作。
三是学校应从制度上制约和管理商务英语教师的实践锻炼。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实效与教师的经济待遇挂钩的政策和制度,即经过企事业单位和高职院校联合考核之后,证明下企事业单位锻炼效果好的教师应该待遇从优,否则给予一定的惩罚。学院可成立专门的实训处,安排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的到企业走访,听取企业领导和职工对下企业锻炼教师的评价与意见,以形成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过程性评价。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之前,需要自身拟出锻炼计划书,并报学院实训处审批,以提高锻炼实效。要效仿国外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一样,做到学院和教师都要有计划,学校和企业都要严格考核其锻炼实效,并根据实效给予一定的待遇和奖励,或给予教师晋升的机会。四是企业(外经贸单位或涉外企业)要建立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管理制度。要像对自己公司的员工一样管理,诸如实行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奖罚制度等等,决不能搞特殊化。企业对锻炼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要指派专人指导,采取一帮一的指导,以确保锻炼实效。
3校企合作平台
一是政府应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扶持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培养。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建立校企合作的法律和制度来有效地指导政府、行业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教师培训基地,联合本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职业课程开发、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训实习等方面进行培训。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互派师资,夯实师资队伍素质。一方面,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涉外企业的专家、技术骨干到校任教,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另一方面,通过统筹安排,送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实践,接受社会和企业教育,增长见识,提高技能。三是高职院校和商务英语行业强化专业教师实践训练。通过与企业合作,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涉外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定期参与涉外企业的运作,或进行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向,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商务英语专业最新知识和发展方向,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此外,政府应建立加大对商务英语教师国培计划和商务英语专业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的广度和深度,着力培养一大批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教学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商务英语专业教师。
4国内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平台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已在天津、上海、深圳、宁波等建立了50多个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基地培训旨在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水平、专业基础理论、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但目前,在我国所有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培训基地或项目很少,根本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师队伍的需求。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出关于商务英语教师的师资培训项目,高职院校制定相关培训政策并提供必要的培训经费,分批派遣专业教师参加培训,不断丰富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锻炼专业实践能力。加强高职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是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具有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只有建设一支能够胜任英语语言教学、商务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才能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模式和规律的系统工程,应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有分类、有计划地进行。
篇11:创新性学习方法论文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那么,在农村,如何创新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方式呢?
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让学生自主学习。
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树立学生质疑意识。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也有的学者说“:最宽松的时候是创造性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微笑常带入课堂,富有情感地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趣味盎然地启发、感染,积极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课堂重鼓励多表扬,放下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的高架子,勇于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真诚喜欢每一个学生,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时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合作讨论,集思广益。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淘气、顽皮
和不受约束,所作所为不符合常规,常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教师就要善于正确引导,不要动辄指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尊重学生的独特的学习感受,使学生不会因错误而尴尬,语文课堂真真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树立质疑意识。因此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对老师、课本质疑,也允许学生说出错误的答案。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有完全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样,学生才敢于质疑,思维的火花才会溅起,才会自主学习。
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
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二、变单向互动为多向互动,激活课堂探究氛围。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
2、化静为动,以动促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凡是有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尽量不要用
讲解和演示来代替,而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叫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摆、拼、展、合、剪、折”等演练,让学生亲身感知,再通过思维的整合、归纳,从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来。力求做到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
3、注重学习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体验探究。
教师应当破除以自我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理解在探究中创新。教师在探究式课堂教学时要从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渐发现和不断完善适合自己适合学生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模式;要探究如何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给予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的目的是使学生会学、乐学。只有学生会学了,才能使学生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视小组间的合作。
(1)转变观念,迎接“合作”: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师而言,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潜能,对学生们参与未来社会竞争能力培养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做法。对学生而言需要其认识到交往合作的必要性及感知模式转变带来的学习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最大程度的投入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2)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六人一小组。这样,缩小了组际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3)不断丰富,激发“合作”:不但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而且经常利用一些活动,如指导组长帮助组内成员巩固当天学习内容、互查当天作业;同做一件好事,每周搞一次小组娱乐活动,实施组际对抗赛等等,通过这样相互之间的协作活动,使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帮助和提高,同时也对小组合作的认识趋于一致,兴趣激增,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合作意识。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思想。” 语文课堂要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因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个体差异,学生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有的甚至出现出乎人意料之外的。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给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交流讨论的机会,在学习互动中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知识新的更深层次的不同的理解,学生在互动、互助、讨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产生创造的火花。
篇12:创新性学习方法论文
《财务管理》作为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
必学的一门课,可学生学下来感到非常吃力,花了很多功夫也不能很好把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财务管理》教学的经验及指导学生的体会和认真分析,分析了学习困难的一些原因,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一、 学习困难的成因
通过广泛的调查与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学习《财务管理》困难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学生方面
底子薄。随着这几年普教的持续升温,职业教育陷入了困境,学生生源素质大幅度下降,中等以上的学生大部分进了高中,准备考大学,而只有中等以下的进不了高中或少部分中等以上的但没多大发展潜力的学生进了职校,这部分学生基础很差,学习能力远远达不到学习《财务管理》的要求。
松劲思想。不少学生认为过了中学三年的紧张学习,到了这儿用不着还象以前那样用功了,于是平时不愿花精力去学,不愿意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缺乏动力。大部分学生进这儿是因为想轻松、图快活,混个三年拿张文凭,甚至有少数学生是家长逼着来的,自己根本不想读书,他们根本没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得过且过,从
而缺乏学习动力。
心理障碍。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中学学习期间就形成了一种学习心理障碍,在那时他们基本是班级的“尾巴”,因此学不好对他们来说很正常也很习惯。
2、教师方面lang=“EN-US”>
没能体现因材施教。教师在上课是,对不同基础差异、个性差异、接受知识能力差异、学习目的差异等因素考虑不足,往往只提统一要求,而且要求过高,致使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更无法掌握所授知识。
教学要求过高。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核,为了取得好成绩,在布置作业、练习以及考试时把难度提得太高,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接受“失败”太多,没有学习成就感。 研究学生心理不够。平时只注重研究教材、研究上课,只考虑如何上好一节课,对学生的心理研究不够,只知一味责怪学生笨懒,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3、教材方面
教材的内容方面。目前所用财务管理教材与大学所用教材无论内容还是要求几乎一致,难度也不相上下,公式很多,而且许多公式运用到高等数学的知识,并且公式没有简单易懂的推导过程,学生很难理解并记忆;再者所授内容往往利用逻辑推理、逻辑思维的方法进行概括归纳,与学生的生活
和知识离得很远,学生很难看懂。
教材的编排方面。整本教材分为两部分:理论部分和实训题。理论部分采用陈述的方式列示了很多公式、观点,形式相对单调枯燥;而实训题则是对前述内容的简单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对策:
1、“逼诱”法培养学生预习惯和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听课重点,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一老师一直强调、学生也明白的道理在目前的学生中,几乎无人自觉去做。针对这一现状,我采用“逼诱”法促使他们预习: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在下课前提出来,下一次上课时提问,并认真为学生的回答打分(主要是加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有时也可以布置为书面作业,目的是“逼”学生预习;对一些重点的章节,也可以课上先让学生预习几分钟。这样可让学生体会到:如果课前花了时间预习,听起课来相当轻松易懂,收获更大,让其自己尝到预习的“甜头”。尝试后发现学生的学习劲头比以前大了,上课效果也比以前好多了,并且形式的自学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2 、讲课内容形象化、趣味化,讲课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教师应充分挖掘《财务管理》的学科优势,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用浅显、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讲解,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如在讲解资金的时间价值中复利的计算时,我就举黄世仁和杨白劳的例子,为什么杨白劳欠了黄世仁一点点地租才那么短的时间,就要还那么多,甚至要用女儿喜儿来抵债?黄世仁是怎么算的?这样一讲,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下面再讲内容,学生就容易接受。再如在讲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可以问学生:假如你现在投资10万元买一辆汽车,然后跑出租,假如该车可使用,那你每天要做多少生意才行?这样无疑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讲课效果。其实只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认真组织,精心备课,结合实际生活来讲解,就会使枯燥和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学生不仅喜爱听,而且容易接受,记得牢固。
3、抓住各种契机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一方面应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机会,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扬,特别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应注意他们的进步,对其进步应大肆表扬。教师能用好表扬对教学效果的改善将会大有帮助。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在考试时同一张试卷上有130分的题,其中100分为
基本题,30分为选做题,基本题所有学生都要做,而选做题则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选做,这样一次考试下来,学生都能得到其满意的成绩,学习信心也将越来越强。
4、关注每个学生,实施个别辅导
在教学中,教师虽然始终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都做不到,那教师应主动关心那部分学生,与他们交流内心的感受,听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然后针对他们的学习实际情况和学习心理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开展个别辅导,使他们从心里贴近你,这样无疑也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篇13:创新性学习方法论文
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创新性教学方法,是指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也有人称作现代教学方法或创造教学方法。虽然名称各异,但本质都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千百年教学发展的历史中,流传至今的教学方法是不计其数的。它不仅随时代而发展和更替,而且还因人而异。有的已总结为定法,但更多的还是装在各人的脑子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又不断产生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发展。在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以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便创造出更多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
1.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好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精神品格。
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建设,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人情淡化,导致高技术与高情感的不平衡。这一现象在学校的教育中也有反映,思想教育常为人们所忽视。情感教学的实施可以独立的进行,但大量的还是要贯穿到各门课程中去。从功能上来说,情感教学方法虽有传授知识的作用,但主要的还是培养创造性人才
的品格和个性心理品质。具体地说,情感教学的作用有:一是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二是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调节的心理素质;四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五是发挥爱的伟大力量。
2.发现式教学法——这是由美国“结构教育”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倡导的,至今已在全世界推行。发现教学法是一个总的概念,把它用于教师的教,称为发现式教法,把它用于学生的学,就叫做发现式的学习。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模拟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有效的。科学家并不是为了认识才去发现,而是为了发现才去认识。可是,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却被倒臵了。教师为什么而教?学生为什么而学?这个看来已为大家都明白的问题。在教学中却作出了错误的理解。长期以来,教师是为传授知识而教,学生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学。我们进一步再问,学习认识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认识还是为了发现呢?传统的教学方法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而发现教学法不仅可以回答而且还从实践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教育的作用是发之于“内”的。发现式教学法正是突出了这一点,按照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组织教学,设臵创新的情境,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创新状态之中。
3.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又叫课堂讨论法,有的叫专题讨论。在英文里叫Seminar,它是从拉丁语Semen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种子。用这个字来表示讨论式教学法很有意义,因为在讨论中提出的新观点犹如种子,而讨论的形式就起着播撒种子的作用。
这种教学方法,早在19世纪中期就在德国试行了。到了1869年,美国历史学家查理〃肯德尔〃亚当斯在密歇根大学引进了这种方法,接着传播到美国其他大学。但是,把课堂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方法,那还是哈佛大学于1904年确立的。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在国外也比较流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我国大学中,虽然讲授教学仍然占有统治地位,讨论式教学法已开始采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很受学生欢迎。
讨论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不同,它的特点是民主性和双向性。千百年以来,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完全是“一言堂”。即使学生产生了疑问,在课堂上是不能提的,对于教师讲错了的地方,学生也不敢问津。
开展讨论式的教学,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且要认真作好准备。一要选择适当的课程。一般说,理论课比实践课、推理性课比陈述性课、专业课比基础课更具有讨论性。二是选择适当的时机。课堂讨论与课堂提问是不同的,前者只能有计划地进行,而后者随时可在课堂上提出,也可以即席讨论。三是创造宽松的、民主的讨论气氛。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都是平等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许压制不同的意见。在讨论中,教师既要指导,但又不能包办代替。有条件的话,可由学生主持讨论会,由学生做出总结,以便使他们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课堂讨论的准备,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准备。这种准备是十分必要的,是达到培养创造思考能力的重要保证。从教师方面说,主要是作好选题的准备。选题的学问很大,其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一个好的论题就是一个研究题目,它应当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可讨论性。从学生方面说,主要是围绕着讨论题做准备,包括复习讲授过的教科书,查找有关的参考资料,提出自己的论点,写出发言提纲。每个学生要把准备发言的过程,当作深入思考的过程,也是自己钻研的过程。讨论时积极发言,把它看成是相互启发,产生新思想的过程。
4.疑问式教学法——每一门学科都是由一连串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所构成的。一项科学研究和探索,归根到底是要回答三个问题,即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样(how)?因此,教学中到处都是问题,以及由这些问题而引起的矛盾。难怪我国古代大学问家们都告诫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疑问式的教学是教师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新内容、新概念、新结论,并培养学生“生疑、质疑和释疑”的能力。善不善于提出问题,不仅仅是性格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思维能力问题。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开展疑问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目前,大学中的教学平铺直述者居多,这主要是教师还不善于在讲授过程中“设疑”。所谓设疑,就是教师在讲授前,自己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借题发挥,既引出所要讲解的要点,又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设疑要讲究艺术,设疑要得当。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真正把疑设在难点上,设在学生的真正疑点上。的题多次被画上符号,则一定要引起重视,必须在该题上好好研究。
★ 西方建筑的论文
【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论文(共13篇)】相关文章:
声声慢的翻译2024-04-10
博士论文答辩开场白2023-07-08
日常化认识与人工智能研究2024-05-19
靠制度重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2022-08-20
文雅的复杂性现代文阅读及答案2022-11-24
博士资助申请书范文2023-08-27
博士论文答辩技巧及注意事项2023-08-02
美学论文2023-11-06
大学美学论文2023-09-04
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论文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