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题多解角度浅谈创新思想的培养论文(整理16篇)由网友“风袖”投稿提供,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从一题多解角度浅谈创新思想的培养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从一题多解角度浅谈创新思想的培养论文
从一题多解角度浅谈创新思想的培养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存在的负面效应提出一些看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负面效应对策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辅助教学,能把难以用实验演示的内容展示出来,把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变成直观的“模拟实验”,它最大的优点是以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的视频效果,激发学生的情绪,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多媒体的运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由于有的教师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经验不足和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课堂教学一味追求使用多媒体,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多媒体对教与学的负面影响,以引发大家的关注和思考,使多媒体能够得到更恰当、更有效的应用。下面结合本人课堂教学的实际,谈谈自己对这方面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用多媒体代替实验
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而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过程的亲身体验,可以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然而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上课时不仅不做学生分组实验,连演示实验也不做,直接用多媒体来展示实验的过程。他们认为,准备实验太麻烦,课前花的时间太多,实验时的数据又不那么准确,课堂上不如投影一下既快又方便,省时省力。有的教师甚至连很简单的实验也不做,如刻度尺的使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认为,物理知识不是来源于生活,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我们知道,这不符合探索科学的客观规律。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并分析和处理各种可能和不可能预见的情况,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中应特别注重的。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做的实验,尽量不用多媒体课件去模拟,放手让学生去做。不仅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要做好,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后的小实验。让学生手、脑、眼并用,使学生真正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养成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优良品质。
二对思维的限制
科学探究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可是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科学探究时,早已把猜想和假设的内容设计在课件上了,实验的器材、步骤也全有。如果学生猜想和假设与课件上的不同,就想方设法引导到课件上来。实验的数据和结论是固定好的,如果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来进行科学探究,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一个人的思维发展中,后者要比前者重要得多。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时,要努力克服以上的不足,教师要少一点主观臆断,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放飞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三过大的课堂容量
使用多媒体,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加快了课堂的节奏。由于信息量大、速度过快,学生只能是走马观花地观看一个个画面,没有消化和理解的机会,这样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而学生学习每一个知识,都有一个认识、思考、消化吸收的过程,学习的内容过多,学生就会接受不了,昏头昏脑,这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没有什么两样。课件上的内容是课前设计好了的程序,而在课上运用课件时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耽误了时间,不能按时完成准备好了的任务,于是下面的内容就加快了速度,非要一堂课教完全部设定好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顾对学生的灌输,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纯粹的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根本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知道,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呈现的内容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要避免出现过分使用多媒体,防止学生由于视觉疲劳、精神高度集中而引起的身心疲惫,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运用多媒体要做到择机呈现、适度运用,还要注意内容呈现的速度和节奏,要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四用多媒体代替板书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减轻了教师的课堂负担,尤其是板书。有的教师课堂使用了多媒体,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什么痕迹都没有。老师板书逐渐的被多媒体的投影所代替。这样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不少的老师总是把一些物理规律、定理、公式、结论都事先设计在电脑里,上课时用课件呈现,投影的内容变化的很快,学生根本来不及记,即使记的快的学生也不够完全,甚至还会记错。如果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事先设计好了的内容,便可以减少学生整理知识的时间,学生容易记下来。通过板书,课堂的内容脉络清晰,有条有理,一目了然,易于记忆。一个老师优美的板书,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对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在黑板上设计好板书。
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把难以用实验进行的内容模拟出来,用一些生动的画面把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篇2:诱发一题多解 培养创新思维
诱发一题多解 培养创新思维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诱发一题多解的几种做法。
一.启发联想诱发一题多解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课堂上启发学生展开联想,进行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感官时空限制,扩大感知领域,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回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一题多解,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1:某厂有工人126人,男女工人之比是5∶4,男工有多少人?
读题后,引导学生根据“男女工人数之比是5∶4”展开联想:
①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
②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 ;
③男工人数占全厂工人的 ;
④女工人数占全厂工人的 ;
⑤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多 ;
⑥女工人数比男工人数少 ;
⑦男工人数占5份,女工人数占4份。
学生的联想越丰富,思路就越宽阔,解题方法也就越新颖、越多样:
解法1:126÷(1+ )× ;
解法2:126÷(1+ );
解法3:126× ;
解法4:126×(1- )或126-126× ;
解法5:126÷(1+1+ )×(1+ );
解法6:126÷(1+1- );
解法7:126÷(5+4)×5。
二.数形结合诱发一题多解
广泛地运用实物模型图、线段图、矩形图等等,直接地、形象地揭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捕捉一题多解的“影踪”,促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例2:水果店有一批水果,运出总数的 后,又运进700千克,现在水果店里的水果正好是原来的 。原来水果店的水果是多少千克?
运用线段图揭示数量关系:
原来?千克
运出5/8
运进700千克
现在占2/3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700千克在 与 相互重叠的地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线段图,就会发现以下几种解法:
解法1:从左往右看,700千克是 与1- 的差,解法为:700÷[ -(1- )]。
解法2:从右往左看,700千克是 与1- 的差,解法为:700÷[ -(1- )]。
解法3:从两端往中间看,700千克是夹在1- 与1- 中间的一段,解法为:700÷[1-(1- )-(1- )]。
解法4:从整体上看,700千克是 与 的重叠部分,解法为:700÷( + -1)。
三.巧设提问诱发一题多解
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在教师的启迪下自主探索建构的过程。解题时巧设问题,如“这题还有别的解法吗?” “如果……会怎样?”等势必扩大学生思考的范围,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视野,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更深入地思考,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
例3: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4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学生按常规用①50×4+40×4=360(千米) 、 ②(50+40)×4=360(千米)两种方法解答后,教师及时设问:“如果假设客车和货车速度相同会怎样?这道题还有其它的解法吗?”启迪学生思考,从而得出几种新颖奇特、富有思维价值的解法。
方法1:假设客车和货车每小时都行40千米,客车就少行4个10千米,于是可得:40×8+4×10=360(千米)。
方法2:假设客车和货车每小时都行50千米,货车就多行4个10千米,于是可得:50×8-4×10=360(千米)。
方法3:假设客车和货车都每小时行40千米,而客车多行的也正好是40千米,就可以得出解法:40×9=360(千米)。
四.引导操作诱发一题多解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心理学实验也证明:认知的'发生和发展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因此,解题时要结合题中情节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具体和有趣的操作情境中丰富感知,在身临其境中得到启发,激活思维,从而探求一题的多种解法。
例4:东风农机厂原来制造一台农业机器要用1.43吨钢材,技术革新后,每台节省0.13吨。原来制造300台机器的钢材,现在可以制造多少台?
解题时,我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来的空白纸张,装订算草本:先每本10张,装订16本。再把这些算草本改成每本少2张,装订成20本。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装订的。
生1:先每本10张,装订出16本。再把这16本的纸合在一起,每拿出10-2=8张,装订成1本,一共装订20本。
生2:先每本10张,装订出16本。再从每本中拿出2张,一共拿出2×16=32张,这32张又可以装订4本,这样一共装订4+16=20本。
真实、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思维情境,思维活动十分活跃,我及时引导:装订算草本的思路与要解答的问题有什么联系?不一会儿,学生们纷纷得到两种解法:
方法1:1.43×300÷(1.43-0.13)
方法2:0.13×300÷(1.43-0.13)+300
五、沟通知识诱发一题多解
学生随着年级的上升,逐步掌握了多方面的数学知识。解题时,可引导学生应用不同知识来剖析数量关系,让其上下沟通,左右交叉,这样就会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解题方法。
例5: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28千米。用同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启发学生用所学的归一、倍比、分数、比例、方程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沟通联系,可以得出以下几种解法:
归一解:128÷2×5 或5÷(2÷128)
倍比解:128×(5÷2)
分数解:128÷
比例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х千米: =
方程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х千米: х÷5×2=128
诱发一题多解的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适时加以点拨引导,促使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去解决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3:议一题多解与发散思维的培养的教学论文
议一题多解与发散思维的培养的教学论文
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 , 其特点就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相互关系去启发诱导同学 , 通过不同的思路去解答同一个问题,引导同学讲述各自解题思路和算理,沟通解与解之间的联系,促进思维发展,从而得出某一问题的大量答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同一道应用题,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各异。此时,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同学思维的发明性、灵活性,使同学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探索,为同学的思维发散提供情景、条件和机会。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同学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同学的变通能力与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能促进同学智能和思维的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所谓一题多解,主要体现在没有唯一的、固定的模式,而是以其多样化的答案为明显的特征。可以通过纵横发散、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是培养同学发散思维的好方法。解题时,教师引导同学从一个问题动身,根据所给条件,突破固有的解题思路和思维定势,去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才干达到预期效果。下面分别举出同学在练习中出现的几种解题思路。
例题:两箱茶叶共重 176 千克,已知甲箱比乙箱多 12 千克,两箱茶叶各多少千克?
[解法一]从疏理解题思路入手 , 善于抓住解题关键,根据问题,理解甲箱比乙箱多 12 千克 ,反之乙箱就比甲箱少 12 千克 。
甲箱:( 176 + 12 )÷ 2 = 94 (千克)
乙箱:( 176 - 12 )÷ 2 = 82 (千克)
[解法二]将总重量减去甲箱多的 12 千克 后求平均 , 得出乙箱重量 , 再加 12 千克 求出甲箱重量。
176 - 12 = 164 (千克)
乙箱: 164 ÷ 2 = 82 (千克)
甲箱: 82 + 12 = 94 (千克)
[解法三]对数量关系进行逆考虑:将总重量求出平均数,甲箱加 6 千克和乙箱减 6 千克后,得出甲箱比乙箱多 12 千克。
176 ÷ 2 = 88 (千克)
甲箱: 88 + 6 = 94 (千克)
乙箱: 88 - 6 = 82 (千克)
通过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化问题,可提高同学分析问题,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以上的解法,同学认识到:解应用题最关键是找出己知条件,要求的问题,弄清解题思路,对各步算式表示的意义准确地写出来,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多种考虑,就会找到不同的解法。在这些解法中,有的比较具体,有的比较笼统。凡遇到复杂应用题时,可应用假设法、分析法、逆转法、代换法进行转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生为熟,然后找出合理、简捷的解题途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同学解题的速度和能力。
可见发散思维是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的。它对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能提供多种多样的思路和方法。模糊的思维方式通过反复练习可以转变为清晰的有序的思维,分析能力就会加强。发散思维思路广阔,同学处在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体现了一种发明精神。
篇4:从心理测量的角度看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关于从心理测量的角度看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我国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时代的进步也使创造力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创造力的心理测量的角度,阐述了创造力的内涵,介绍了创造力的心理测量形式:基于发散思维、基于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及基于创造性个性的测量。同时,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创造力;创造力测量;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潜能的发挥,而潜能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潜能,即创造力。自吉尔福特于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会提出呼吁以来,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即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时至今日已有一些辉煌的成果,并且为教育和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创新已成为教育立足于21世纪的一项基本要求,成为衡量教育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因此,创造力的研究成为了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创造力的内涵
英文中,创造力即“creativity”一词,依韦氏大字典的解释,有“赋予存在”的意思,具“无中生有”或“首创”的性质。但是,不同学者、文献因对创造力的观察与说明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各家,大致可归纳分为下列四种:
(一)强调智力结构和心理测量的学者,把创造力作为一种发散式思考的能力,包括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和精密性等基本能力,可以透过量表测量出创造力的量化分数,以显示创造力的高低。
(二)以系统生态观点而言,创造力涉及创造者、创造过程及创造物,是个人依据原有欲求,运用原有记忆数据库的知识与技能,转换制作出新颖、独特、具有价值的装置或系统。
(三)创造力的表现是经专家评定为有创意的作品、反应或工作,创造产品的诞生至少有三个基本成份:领域有关的技能、创造力有关的技能和工作动机。在创造的变异与选择中,这三个成份将不断地交互对话与沟通。
(四)以信息处理理论方式研究创造力,认为创造力是心智信息处理的连续辩证,是将所接受外来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过程,重视注意、意识和自我调整后的认知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可看出,所谓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当今研究认为,创造力一般包含三个核心的成份,即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环境。只有综合考查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研究创造力,探讨创造力的思维机制,认识创造力的人格特征,创设合适的环境以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个综合的特征,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构成的,所以,我们要克服以前那种智力就等于创造力、创造力就是创造性成果、创造力培养就是思维的培养的错误观点,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去看待创造力的内涵。
二、创造力的心理测量
吉尔福特提议通过纸笔测验,使用日常事物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来突破创造力的研究。其中一种就是非常用途测验,即要求被测试者说出某种事物的尽可能多的用途。这种“发散思维”任务很快就成为了测量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根据,也是在一个标准量表中比较人们创造力水平的简便途径。
1.基于发散思维的测量
在众多创造力的测量方法中,以发散思维为指标而编制的测验是最常见的一种。发散思维的概念,最初是由武德沃斯于19提出来的,后来被吉尔福特纳入智力三维结构之中。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其重点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其所表现的潜能就是创造力。他提出了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即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并以这三种特性为指标,编制了发散产品测试(简称DPT)和非常用途测试(简称UUT)。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散思维测验是创造力测量的主导工具,大部分创造力研究使用的都是发散思维测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他参照吉尔福特的创造力测验,在一项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和促进儿童创造力的长期研究计划中,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测验,他以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细性为基本指标,编制了著名的“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TTCT)。这个测验不同于以答案的正确与否记分的智力测验,而是以上述四种特性为标准,根据反应观念的数量、类别数及比率给分,以判断其创造力的高低。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人。除此以外,采用发散思维思想编制的创造力测验还有很多,比如:葛德温和墨兰(Godwin,L.J&Moran,JD1986)编制的多维流畅性测验;布莱恩南(BrennanM.A.,1991)编制的舞蹈创造力测验。这些测验都遵循了吉尔福特的思想,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来测量创造力。
2.基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统一的测量
聚合性思维又称收敛思维、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聚合思维侧重的是准确地思考出某一问题的惟一正确答案的能力。随着研究的进展,不断有人提出以发散思维为基础测量创造力存在不足和局限。研究发现:在创造力的产生中,虽然发散思维起到主要的作用,但是聚合思维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一个人创造力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发散思维上,也体现在聚合思维上。因此,后来的研究者主张将聚合思维纳入创造力的测量范畴,把二者结合起来测查创造力。
在Heller领导的针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慕尼黑天才研究项目中,Facaoaru编制了一种发散―聚合测试,期望它在能力和综合性问题解决方面,能够比传统的智力测验或发散思维测验提供更好的预测信息。研究认为,只有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聚合和发散思维才能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且,在提出假设时,更多地使用发散思维;在检验和确认假设的阶段,则要求更多地使用聚合思维。关于发散和聚合思维的代表测验有Dow和Mayer的顿悟问题(InsightProblems)测验和Mednick的遥远联想测验(RAT)。Mednick认为,创造力就是把头脑中的观念按照不寻常的、新颖独特并且是有用的方式加以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联结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考察被试的概括能力,即从具体特征中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一个人的创造力可以通过训练其对同样刺激产生不同联结来提高,创造性过程是将互相关联的`元素进行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用于指定需求的新联结。遥远联想测验与吉尔福特的发散思维不同,其最大特点就是测量被试建立词之间新联结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考察被试的概括能力。因此,这一测验与发散思维角度的测验具有互补性。
3.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的评价工具
(1)发现才能团体问卷
该问卷是S.Rimm和G.Davis分别于1976年和1980年研究出来的一种测试方法。其使用和研究范围很广,涉及各种族、各国度的各种中小学生。它包括三个年级型,初级型用于一、二年级,基本型用于三、四年级,高级型用于五、六年级。问卷分别由32、34和33道是非题组成。该测验主要测量中小学生的独立性、坚持性、变通性、好奇心、兴趣广度、过去的创造活动及爱好等。 (2)你属于哪一类人
托兰斯在1965年编制了一个简便、易行、相对有效的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你属于哪一类人》。该量表包括66个从50项有关研究中收集来的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其中的项目均是自选形式,即二择一式,其目的是让受测者本人提供其创造性人格特征的报告,以了解他们的创造性水平。
(3)探究兴趣问卷
该问卷有两个版本,分别适用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该问卷包括60道自陈题目,分别测量创造性、独立性、冒险性、坚持性、好奇心、内省性、幽默感、艺术兴趣等特点以及创造性活动的个人背景、兴趣和爱好等。测验项目以五点量表的形式出现,其等级分别为:“否”、“有点”、“一般”、“较”、“是”。该问卷的信度、效度较为理想。
三、创造力的培养
1.结合实际条件和情况,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时也不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人们对创造力的研究,源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教师所关心的是训练学生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聚合性思维,学生的发散思维受到很大束缚,因此,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这说明,忽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会强烈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而把发散性思维当作创造性思维也是矫枉过正。发散性思维是求异思维,仅仅靠发散思维也难以产生创造性的产品。实际上,创造性活动是真正的、具有创新意义地去解决复杂的问题、产生有意义的产品的活动,这需要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高度协调,才能构成相辅相成的高水平创造性思维,才能保证创造性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度地追求发散思维效应,同时也不要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最好能够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2.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创造性动机、创造性个性、创造性情感等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高创造力者常具有如下一些人格特征:求知欲强烈,控制能力强,严谨,有责任感等;兴趣广泛,语言流畅,具有幽默感,反应敏捷,思辨严密,善于记忆,工作效率高,从众行为少,好独立行事,自信心强;喜欢研究抽象问题,生活范围较大,社交能力强,抱负水平高,态度直率、坦白,感情开放,不拘小节,给人以浪漫的印象。另外,聂衍刚等的研究表明,9~19岁中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5岁以前是第一个稳定期;15~18岁是突变期,16、17岁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水平显著降低;18岁以后又进入第二个稳定期,其水平与第一阶段相当。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
3.创造宽松的环境来培养创造力
研究发现,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创造力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家长的培养意识十分重要。作为家长,应该做到:(1)不要轻易地批评孩子的意见。(2)对孩子富有建设性的想法,要加以鼓励,并给予正确引导。(3)不要斥责孩子的错误和失败,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认识到如何总结教训,避免失误。(4)不要限制孩子太多的自由,要让他们有充分的想像天地。(5)不要因为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只有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创造有利的条件,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使孩子从小就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同时,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使孩子进一步摆脱幼稚的心理状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除了家庭外,学生生活的最重要场所就是学校。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设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学校应该不断引进新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增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另外,学校要注重教师在课堂中的内容的更新与创新。一些创新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创设供学生自由探索和思维自由表达的环境,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或者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以开放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创造活动和创造产品,有助于培养学生以自由的心态探索环境,发展其创造的自信心和对挑战性问题的兴趣。由此可见,学校应该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创新。
4.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对求知领域的探索,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点拨思想火花,激发创新灵感,通过授课引导、讲座报告、典型开导等方式让学生不断提高认识,激励创新动机,树立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民主宽容,要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创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创新型人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创新精神的传播。因此,只有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得到不断地锻炼和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篇5:从创新角度浅谈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发展论文
从创新角度浅谈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发展论文
【摘 要】影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否科学,将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学校的管理模式还被禁锢在旧的传统意识之中,因此教育管理创新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使命。本文从创新的角度为出发点,探究如何使教育管理向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教育管理 创新 科学化发展
从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现状看,无论是教育管理体制,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无论是管理队伍和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方法和手段都不能适应教育面临的挑战。在当今社会,管理渗透于教育领域的一切方面,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教育科学化的目标相适应,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育管理的创新科学发展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高校教育管理科学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理念的滞后
从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教育管理理念的滞后已成为教育落后众多因素的根源。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主动研究新情况,陈旧的管理理念保护了落后的管理方式。
(二)教育管理组织的不科学
当前实行的教育管理组织机构一般是以垂直控制的金字塔型为主,它容易造成组织结构分工过细,管理幅度过小,从而造成组织结构层次重叠,工作效率降低,同时还容易导致部门和人员之间的隔膜,不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教育管理创新精神的凸现,既不利于创新,也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管理制度的内在特性角度来说,一方面,管理制度应充分体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现实情况是管理制度往往是上级主管部门旨意的复制品。教育主管部门是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造厂”、“加工厂”,脱离各层级管理实体的实际。
(四)教育管理队伍素质的不完备
目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不完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人机制的不完善。在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管理主体往往能级不符,能人提不上来,庸人沉不下去,加上对管理队伍的重视不够,降格以求,导致了冗员堆积。严重制约了管理主体潜能的发挥。二是管理思维定势陈旧。由于长期以来,把教育管理单纯地作为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人员遵循“行政服从,执行照办”的工作方法,这从根本上扼制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二、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涵义
(一)教育管理创新是指教育管理主体实现的自我改造和变革,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活动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通过创造性活动,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扬弃并获得新的认识和创造新的发展的活动及过程。
(二)教育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创设一种新的观念、理论、体制、机制、技术和手段以激活人的创造力,为善于创新的人提供发挥其作用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求得新发展。当前教育管理创新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和健全教育管理创新体系,创造出良性教育创新管理机制和氛围,以促进教育创新,积极地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现代公民,不断地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三)在国家教育创新体系中,教育管理创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多种多样,它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观念的创新、教育管理组织的创新、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等几个方面。
三、高校教育管理向科学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1.教育管理者要尽所能地改善教师待遇
要把教师的疾苦放在心上,主动关心教职工,及时了解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所需所求,尽可能地帮助其解决诸如家庭住房、子女入学、两地分居、医疗保健等实际困难。教师如果没有了后顾之忧,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
所谓办公条件包括工作时所需要的设施和相应的设备,大到整个学校的建筑环境,小到教师办公室的大小、布置,以及所提供的办公用具、劳动工具和劳保。教育管理要舍得投入资金,重视校园内部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为教师创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
3.建立宽松灵活的制度环境
规章制度是保障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常规管理内容,是要求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规则。教育管理应该抛弃那些刻板僵化的管理制度,在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淡化刚性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空间。
(二)注重激励因素,满足教师精神需要,实现更长久、更浓厚、更强烈的管理实效
1.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经济分配的杠杆作用,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学校内部分配激励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原则,加大对有较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的奖励力度;根据各类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适当的拉开分配差距,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真正起到调动绝大多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制度
学校根据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合理地设置岗位、聘任职务,同时逐步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任、自然减员、合理流动、低聘解聘等办法,改变以往的“唯职称决定论”,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使能力强的教师能够低职高聘,不称职的教师也能高职低聘。
3.提供教师职位晋升的机会,拓展教师个体事业发展空间,激发其自我发展欲
“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认为,工资、福利待遇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自身发展更重要。
4.逐步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要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类别、层次岗位的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考评要坚持“民主、公开、公正、透明”原则,程序要规范。只有这样,才会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
5.要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诸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业务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自身素质高的教师,有高层次的追求,往往表现出高昂的士气和工作热情。自身素质低的则反之。因此,教育管理要积极疏通渠道、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接受高层次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才能的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高校教育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只有在高校中合理的科学发展教育管理,最大化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教育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具实效,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郭晓云.创新—教育管理的不竭动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
[3]陈晓虹.双因素理论与高校教师管理[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篇6:小学语文论文 从改革语文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论文 从改革语文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 、以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 、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
[1] [2]
篇7:论从复制能力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论从复制能力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通过推行项目教学、工学结合,高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承认,项目的复制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然而,要使高职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教育既要重视复制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复制能力的培养
所谓复制能力,学生所接触的产品、项目、工艺、技术、知识、方法在已经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剖析、经历过的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中通过模拟、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复制能力是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经验、方法应用于岗位需求的能力。复制能力强,学生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就强,胜任岗位的工作能力就强。
培养学生的复制能力,就是要充分发挥举一反三的功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模拟、类比的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电子产品制作项目收音机的装配为例,学生的复制能力体现在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共振电路、检波电路、负反馈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共扼电路等模块电路应用到收音机的装配电路中,从电路的构建、元件的选用、参数的选择、参数的检测、电路的功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并根据收音机装配中的故障来分析电路产生故障的原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复制应用模块电路的目的。通过电子产品的制作实习,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收音机的装配、耳机的装配、稳压电源的装配、门铃的装配等电子产品,复制能力和应用能力明显得到提升。
为了加强学生复制能力的培养,我们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从企业引进需要测绘或需要重新设计和改进的产品,组建项目组,以生产的真实要求进行训练,从产品的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改进、产品的机械结构的设计与改进、产品的传动方式的设计与改进、产品的生产能力的`设计与改进、产品的节能措施的设计与改进等方面,研究现有情况,测绘产品零件,运用类比法进行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加工精度的确定、技术要求的确定、加工工艺的确定、检验工序的确定;运用类比法进行电器元件的选择、电路参数的确定、电路的模拟;运用虚拟车间进行零件的加工、组装、调试;请企业技术人员对产品进行评价,由各项目组进行自评和互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运用个人或集体的知识、技能、经验去解决尚未尝试或经历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运用学生有限的知识、技能、经验去解决他们还没有接触过的问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例如,某液压机的工作压力为16Mpa,液压缸的工进速度为快进速度的20%,当液压缸处于工进的工作状态时,液压系统的溢流损失和节流损失导致液压系统的效率低下。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提出用变频器来控制液压泵的电机,用对电机的调速代替液压系统的节流调速,这样就可以提高效率,节省能量。该小组的同学沿着这条思路进行设计和制作,成功地将变频技术应用于液压系统的调速中,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又例如: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来改造注塑机的控制系统,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典型案例。一台普通的注塑机,有三个液压缸和一个液压马达,其继电器控制电路比较复杂,一旦产生电路故障,检修麻烦。有一个小组的同学用一个小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对注塑机的控制电路进行改造,使注塑机的可靠性得到提高,使检修更加方便、使用寿命延长。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学会做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解决自己从未碰到过的问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就是要不断地训练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去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此,我们特设置阶段性考核或课程结业考核,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从复制能力引伸到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需要用复制能力完成的项目和作业,学生提交的版本高度一致。需要用创新能力完成的项目和作业,学生就感到困难重重。例如:举办的CAD技能比赛,只要提供的题目是参赛的学生没有练习过或没有见过的,尽管题目难度系数不大,比赛成绩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又例如:在各个专业进行的工程实践训练,如果训练项目的进程主要是依靠复制能力,则老师的指导压力几乎为零,如果训练项目的进程主要是依靠创新能力,则老师的指导压力成倍增加。
为了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复制能力,用更多的具备真实性生产要素的项目来训练学生。然而,不可能将学生可能会接触到或应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全部用复制的方法实现,因此要从对学生复制能力引伸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做一些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多接触一些自己从未碰到过的问题,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创新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复制能力,同时具备了创新的能力和基础,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
篇8: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论文
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语言技能的要求。通过文献回顾,指出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薄弱现状,从语境角度出发,解析大学生语言技能影响因素,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创设真实、自然语境,促进学生语言技能提高。
论文关键词:英语语言技能;语境理论;语境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版)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逐渐从注重扎实语言基础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而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下的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十分薄弱,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文章从语境角度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语言技能培养问题,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自然的语境,以语境为切入点,从语境中学得技能,在语境中提高英语语言技能。
一、我国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现状
1.英语语言技能
所谓技能,是通过练习、实习、读、说、听、写等实践活动获得一种能完成外语工作的各种技能。语言学家将语言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即英语语言技能通常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
2.我国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已走过三十多年历程,取得长足发展,但也突显出诸多问题。
(1)教学理念欠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因经济、地区等差异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英语教学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适时调整发展方向,转变教学理念,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仍然笼罩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下,教学中依然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教师课堂上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教师鲜少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造成学生语言技能无法适时使用,进而造成语言技能薄弱,存在多年的聋哑英语仍未解决。
(2)“教”、“学”、“用”三者脱节。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很多院校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四、六级考试;就求职情况而言,有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看重应聘者的考试成绩或者各类证书。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另外,学生为了能通过四、六级考试,经常进行题海战术,研究应试技巧,忽视了对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大学英语教学没能将“教”、“学”、“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偏离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语境理论
语境(context)这一概念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来的。马林诺夫斯基对语境的关注始于词语和话语意义的理解(intelligible)问题,然后延伸到整个语言问题。包括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话语语境(contextofdiscourse)和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情景语境是指语篇产生的环境。话语语境是指字、词、句、段等的前后可帮助确定其意义的上下文。文化语境是指某种语言赖以根植的民族里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总和。[1]后来伦敦语言学派的创始人弗斯(J.R.Firth)接受并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这个术语,对语境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对于什么是语境至今尚没有明确的'定义。韩礼德(M.A.K.Halliday)就语境的含义和构成因素方面提出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他进一步将情景语境语域细划为三个变项,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2]而海姆斯将情景语境更加具体化,分为八项:即环境(setting)、角色(role)、功能(function)、概念(notion)、风格(style)、重读和语调(stressandintonation)、语法(grammar)、词汇(vocabulary)和语言帮助(languageaid)。这些构成因素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关联,并决定语言使用的形式。
我国最早的系统的语境理论是由我国的修辞学创始人陈望道先生创立的。他的理论包括情景适应论和情景论,核心是前者。情景适应论认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凡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应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进语言文字的可能性”。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王德春教授在《使用语言的环境》一文中给语境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言语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除了一定的上下文之外,主要因素有: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使用语言的人和使用语言时所表现的思想”。二十年后,王先生进一步补充了他的观点,把语境的诸因素区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他说:“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语境的理解国内外不同的学者给予不同的解释,但无论是对语境的语言描述还是对语境结构的分析,都可以肯定语境是发生在特定时空里的,所融入的一切主观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具体的、不可复制的语言片段。任何在其内的因素发生都会依据一定的组合建构成不同的语境,关键在于如何依据语境内的不同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建构出适时的、最佳语境。
三、语境理论与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培养
1.语境理论与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关系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更需要一种课外、无意识的语言习得氛围,然而在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而采用新理念、方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没有形成大气候,大多数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发挥语境的作用,创设语境,在语境中习得语言技能。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学基本环境发生在以教室、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为因素的课堂教学之中,较少有课堂之外的学习语境。作为大学英语教育的环境创造者,如何运用语境理论具体指导大学生语言技能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探索的问题。
2.语境教学与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培养
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应用是教学的目的,而语境理论对达到此目的具有指导作用。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应建立在从语境中习得逐步进入到在语境中应用,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共同融合于语境之中。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影响不仅涉及到语法层和语境层,而且还涉及到语义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了解本族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还要了解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干扰和负迁移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在进行语境教学时需遵守如下原则:即语境教学设计的真实性、明确性、相关性以及语境教学要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应用。 3.语境教学在培养语言技能中的实施
语境教学的实施是将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情景语境、话语语境和文化语境的理论寓于教学之中。教学要依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内容进行不同语境教学的创设,从而产生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提高语言技能。
(1)语境在听说教学中。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听说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技能。听说是任何一门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在听、说教学中应注重贯穿语境理论,听、说话语不同与书面语,具有很强的口语特点,且句型、俗语等不同于一般书面语,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技能时,以听力材料为文化背景,创设语境,实行先听后说的原则。首先,通过文本听力材料内容进行听力训练,然后口述听力内容。其次,依据听力内容创设听说语境。通过语境的创设利用听力材料的文本内容,创设不同的人物、时间、地点等不同的语境,可以用韩礼德情景语境的三要素来分析和描述每一个交际情景中的线索,如场景、人物、情节等,把握主题思想,领会言外之意,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懂得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加强语境感知力,学会在不同的语境里提高听力能力。
(2)语境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涉及到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涉猎广度,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仅深入到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扎实程度,同时更加关注的是在文本内容所创设的语境中理解文本所传达出的深层意义。学生个体差异性如学生间的文化差异、语言能力差异、感知能力差异等对阅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境构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提高课堂内阅读内容的创设建构,细致分析在这类语境中作者是如何建构他自己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对篇章语境的构建,借助阅读文本的题材、内容;交际方式,语言在具体语境里的作用;交际双方的身份以及他们的关系等对整篇文章的整体理解,在整篇文章创设的语境中理解,从中训练自身阅读技能。
(3)语境在写作教学中。写作涉及到不同的文体,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侧重文体教学以及在不同文体下所表述文化语境与会话语境。首先,教学中应渗透深厚的文化内涵背景,让学生理解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所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言语表达的各种不同语境使学生掌握在不同语境中写作的基本概要及特点,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适宜的语言方式,特别是一些不同文体表达方式,语言具有结构上的共同点,但因文体不同而不同,使学生理解语境的差异造成文章语言的风格的迥异。其次,学生通过对语篇的认知,了解篇章结构、文体风格、句式组合、词组搭配,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模仿文中语境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把握语境,积累语感。最后,分析作文,并对作文进行对比,发现其优劣点及影响写作的因素,针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与指导,以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语言学家Widdowson指出:“语言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死板的符号,而是处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因此,如何把英语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利用语境理论去指导实际教学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展开语境教学,创设语境,在语境中展开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培养,利用课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资源等,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语境以及学生周围生活的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话语语境,将其融入到语言技能培养中,以学生真实的语境为语境,将教与学同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达成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素质。
篇9:[中学地理论文]从信息传递角度看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地理论文]从信息传递角度看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因为只有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 ,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 成。
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阶段
课堂是地理思维的主要训练基地。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从控制论、信息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整个课堂主要由 控制系统(教师)、接收系统(学生)以及信息系统(教材)三部分组成,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传递的 过程,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是伴随着信息的传递而产生的(见图1)。
(附图 {图})
图1 信息传递与学生思维阶段示意
1.地理信息接收阶段的思维内涵
课堂教学中的地理信息是科学家经过取证、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学家根据学生心智发展特点确立的信息系统,它的背景是 整个地理物像系统,具有形象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依据地理信息的这些特点,信息接收阶段 的中心任务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其思维内涵主要包括:①形象思维,即通过各类景观图片和地理模型的观察, 再造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形成一定的感性思维能力;②抽象思维, 即通过文字信号和各种示意图、分布图等图像信号,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 具体化以及系统化的思维。
课堂地理信息主要贮存在教材中,以文字信号和图像信号两种形式出现。另外,作为控制系统的教师,也 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贮存者。教学的过程要求教师必须要把贮存状态的信息转化为输出状态。即利用语言、投影 片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如果地理信息是未经转化的,那么只能造成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只能是“ 填鸭式”、“注入式”的。如何使得地理信息转化为输出状态,这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的起点。不论是文字信息,还是图像信息,我们都可以按下列模式教学(见图2)。
(附图 {图})
图2 地理信息转化模式
2.地理信息贮存阶段的思维内涵
我们常说,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这里的“记”,就是地理信息在贮存阶段的主要思维方式。地理信 息的`识记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地理知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识记;二是对接收阶段的一些思维过程、思维方法 的识记。没有识记,理解就失去了意义。同时,理解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识记。因此,有关地理知识和地理技 能在识记方面的技巧,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
3.地理信息输出阶段的思维内涵
学生应用地理信息的阶段,就是地理信息的输出阶段,与之相伴随的思维活动形式主要是“忆”的过程, 并在“忆”的基础上促使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从教学过程来看,地理信息的输出阶段就是教师设计练习, 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检测的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层层递进,互为基础的,而且每个阶段对学生思维训练的侧重 点都不同。另外,在图1中还应解释清楚两个地方:一是箭头⑤所代表的含义是,一旦被识记的信息发生了遗忘 ,则可以进行再学习;二是箭头④指的是,在信息的运用中,对检测的结果应该及时进行反馈,一旦发现与存 贮系统中有不相符合的地方,则应立即予以纠正。
二、地理思维的途径和思维类型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主要是从性质上对思维所作的划分,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思维的途径上对思维进行简 单的分类,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科学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横向思维。是对于不同事物的相互比较的思维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例如 恒星和星云的比较。
2.纵向思维。指对于同一事物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对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 例如洋流的概念、类型、分布以及影响的学习。
3.聚合思维。即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例如做选择题。
4.发散思维。即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例如:“如何治理水土流失?”这 一思维过程即属发散思维
[1] [2]
篇10:从翻转课堂角度入手培养小学生互助合作的方法论文
从翻转课堂角度入手培养小学生互助合作的方法论文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探究需要学生在课前来完成,当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时要及时标记,然后再拿到课堂上询问教师,或展开集体性的探究活动;其次,课堂主要用来开展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圣人”变成了引导者和解惑者,是辅助学生自学,并与学生互动探究的好“战友”;最后,翻转课堂的核心区域离不开教学视频,这也是落实翻转课堂、实现翻转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家自行观看视频,学生可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犹如上课,同时还能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多次地观看。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受到综合能力的束缚,他们在参与翻转课堂时难免会遇到诸多障碍,教师如果能合理地鼓励他们展开合作互助,不但可以促进自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提升他们的互助合作能力。
一、调整教学流程,构建互助合作的平台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地吸收知识,这种机械性很强的教学模式,很难提高小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翻转课堂则全面扭转了这个局面,着重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翻转课堂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在课下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成为了集体探究问题的平台。这时问题便出现了:该如何提高、确保小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呢?毕竟小学生能力所限,单独自学难免会遇到许多麻烦和障碍。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在调整教学流程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合理的互助合作的机会。
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有关“算理的知识”为例,在开展翻转课堂学习期间,笔者首先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分组:以5名学生为一组,平均每组有优等生1名,中等生2名,“潜力生”2名。然后以其中某学生的家庭为聚集点,让其余4名学生到该生的家中开展互助合作自学。在自学过程中,除了要求他们了解算理的定义及功能,还可以要求他们将自己的新想法和新建议标注出来,并展开统一论述。当论述陷入僵局,则可以将这个问题留到课堂中与教师展开合理的互动,从而达到解惑的目的。如有的小组便总结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虽然完成了对许多习题的解答,并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在计算1.8×4.5= 时,有的学生将1.8比作2,将4.5比作5,结果大约是10。一开始他们都觉得这个是正确的,但是当他们反复检验,并看到第二层积时,却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为何会是错的呢?该小组思考许久都未能得出结论,于是做出了标记,并拿到了课堂之中进行讨论。
由上我们不难发现:在翻转课堂的背景下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能让他们快速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便于教师及时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化解学生心中的疑惑,让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领悟真谛,在提升自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合作能力。
二、激发探究意识,提高互助合作的实效
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彻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角。由此看来,这便与传统教学目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不但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的需求,同时还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其中,当学生在家中利用互助合作的方式完成了对知识点的复习,并挖掘出了诸多疑点和难点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他们再次利用互助合作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然后在教师的引导和解惑下完成对问题的解答,从而让翻转课堂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彰显出来,显著提高学生们的`互助合作能力。
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为例:当学生们在课下完成了自学,并初步了解了基础知识后,笔者在课堂中为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组探究问题:①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公式,思考这两个公式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以此让学生明白正方体就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②假如家中的鱼缸坏掉了,有多少种方法可以购买一个一样大小的鱼缸(以此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③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9分米,宽4分米,假如我们将鱼缸盛放6.5分米高的水,然后将一块礁石放入水中,水深变为8分米,那么这块礁石的体积是多是立方分米(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旨在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及应用能力)?在思考这三个问题时,还可以适当地渗透竞争机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竞争,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解答。
总之,问题意识的激发和翻转课堂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利用翻转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提问的机会,而问题意识的激发则可以增强翻转课堂的有效性。而在翻转的基础上渗透竞争机制,不但可以让小组内部更加团结,懂得何为荣辱与共,还能增强他们合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合作的同时勇于聆听他人的建议和想法。由此一来,必然可以全面增强小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
三、科学导入媒体,增强互助合作的意识
多媒体的普及与发展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及小学生互助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而且,对于翻转课堂来说,多媒体不但贯穿于课堂前后,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科学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来帮助学生互助自学,从而让他们知道该如何自学,如何合作,根据哪种流程去学,以免他们在自主探究时遇到瓶颈。此外,当学生第一次观看没有看懂时,还可以对视频资料进行回放和暂停,这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先进、便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图形与变换”的教学为例:由于小学生缺乏良好的空间思维和图形思维,所以在制作教学视频时,笔者还适当地导入了有趣的flash动画,从而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增强代入感。而在学生合作观赏的过程中,还可以在教学视频中融入一些具体的问题,或者是渗透一些互动性强的任务(这些任务和问题需要合作才能快速解决),以此让学生产生互动合作的想法,继而落实课题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各项能力方面都不相同,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看懂了视频,但是有的学生在观看时却存在许多的不解,那么这时是否需要对视频进行回放呢?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指导合作小组 :当问题相对简单时,可以暂停视频,然后由理解的学生对有困惑的学生进行讲解;当问题相对复杂时,可以多次回放视频,确保先前理解的学生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也确保先前困惑的学生可以茅塞顿开。
整体来看,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感到更加的自主和轻松。而且,由于教学视频是由教师亲手制作和录制的,所以还会带给学生一种如同在课堂中学习般的视感,在这个氛围的带动下,当他们展开合作自学时,必然会像正常上课那样针对某些问题争论不休,而这恰恰会促进思维火花的迸射,让学生们在探究和争论中领会知识,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
总之,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的启蒙阶段和成长阶段,虽然他们有着良好的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但是在自学的过程中,由于知识面狭窄,经验缺乏,难免会处处碰壁,这时,如果可以培养他们互动合作的良好习惯,不但可以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将问题解决,同时还能促进他们良好的学习意识。而在这个基础上导入翻转课堂,让学生一边实现自学,一边展开合作,不但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还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制订翻转策略,并以互助合作为导向,从而有效实现课题目标。
篇11: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论文
一、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初中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初中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老师在通过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候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深入分析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初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学生才能逐渐具备这样的能力,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属性不同,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难免会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因此,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是十分有利的。总体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老师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一直是初中《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此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同样也不例外。由于教师的教学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在理解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有的教师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在自然学科教学中进行,而文科类的学科,比如思想品德课,不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进行教学规划的过程中也没有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考虑到其中。
(二)传统的教学形式不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完全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因此学校也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之上,然而这种应试教育形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由于思想品德课也是一门主要的考试科目,因此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用简单的背诵代替理解,完全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形式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三)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想有效促进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遗憾的是,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绝大多数都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既缺乏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升级,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枯燥和乏味,并且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学生爱学习过程中一般都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老师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因此创新能力的发挥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教学方式传统等,因此,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该在充分意识到创新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改变传统教学形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一)立足教材基础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建立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无论处于哪个教育阶段,教材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材料,教师的教学计划以及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也都以教材为核心和参照,初中思想品德课同样也不例外。在新课程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教材仍然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前,老师应该首先深入研读教材内容,做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把握,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日常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除此之外,老师应该不能仅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应该在讲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立足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展和延伸,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演变过程和认知规律,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思想品德问题,而且长此以往,将会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教育过程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老师一般只关注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认为只要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了,相应的知识也就掌握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多弊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应的课堂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才是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关键。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大纲》也不止一次地强调,要将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贯穿在初中教育的始终,让学生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考试成绩自然就会提高,而且对于学生以后的深入学习也将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说,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引导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想品德课的课堂主人,解决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逐渐学会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办法,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养成独立自主的思考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主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之一,思想品德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这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这种相对较难的学科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顺利开展。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些思想品德知识相对枯燥,但是绝大多数的学习内容又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课堂知识的这一特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思想品德知识。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解一个全新的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利用一个或者几个生活中的常见例子来引出将要讲解的内容,并且在讲课过程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断联系生活实际,使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另外,运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知道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展现出思想品德学科的价值,也可以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培养质量。
(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提升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环境都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都会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师能够充分关注并有效利用学生的个性,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个性的有效发挥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动力,老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发挥空间,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展示个性,比如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开展研究,而不是千篇 一律地进行限制。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是当代初中教育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我个性的有效发挥,运用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创新,促进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蔡秋莲.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2-13.
[2]黄开琴.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9):38.
[3]杨旭.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74-75.
[4]练端宝.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读书文摘,2017(22):299.
篇12: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创新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论文
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创新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论文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负提质”的今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只有切实做到从细微处入手,精讲,多练,勤辅导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方法和良好的思维方式。如何从细微处入手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本人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切入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一节课的引入,时间很短然而确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引入是否恰当,能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能否为本节课盈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致关重要的。有经验的老师,在这一细节的处理上不惜花费时间精心设计,俗话说“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良好的情境导入,为一节课的学习创设良好的的开端,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十分重要。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利用感性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或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直观背景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这些学习内容取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往往跃跃欲试,积极探索,想学以致用。例如,“在平行线”的概念教学中,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观察下列实例:铁路上两条笔直的铁轨、直驶汽车的两道后轮印、黑板上、下边缘线等,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辨别比较后,可自然地引出平行线的概念。
利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学生误认为数学是脱离实际的;其严谨的逻辑性使学生缩手缩脚,不知如何下手。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多多观察,利用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过三点的圆”的教学中,可创设如下的教学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一弯新月,然后提出问题“有一小圆镜打破了,想要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这个数学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你认为可转化为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要重新画一个圆,必须知道什么?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环环相扣促使学生思考,学生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动手实践中产生的数学灵感,对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启迪。例如在“轴对称“的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体验轴对称的性质,可设计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扎纸”,将一张纸对折,用笔尖在纸上扎出一幅图案,再将纸打开铺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通过亲自实践,学生感受了图形的'美感,体会了活动的乐趣,对轴对称“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的本质特征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验。
二、设计问题,开发学生思维
从问题入手: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展数学思维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新课标关注问题的解决,但更关注问题的提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际上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怎样在学生有疑处去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例如:教师在学习三角形时可这样布疑启思:△ABC的两边,a=3,b=4,求c(疑问一)学生得出c=5(出现失误)教师:题中肯定了是直角三角形吗?(学生恍然大悟)教师:题中增加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c是多少?(疑问二)学生得c=5。(又一次失误)教师:题中说了∠C=90吗?不能自定一个假设。学生:又一次得到了教训。教师:你们求解一下吧。学生若∠C=90则c=5若∠B=90则c=4-3,c=教师:完整了吗?(疑问三)学生:不完整,还有∠A=90(学生再次出现失误)。这样学生在步步引发的问题中又逐项的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一方面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如果没有教师精心的设疑,学生是不会产生如此深刻的认识。
三、课后释疑,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后释疑一般难度应该大一点,使学生通过学习后又能够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正是这个道理。课程完毕,如果一个学生有问题,需要与老师沟通时,这样的学生的思维一定很特别,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老师需要府下身子倾听学生的想法,那怕是只有一点点的新意,我们老师都要对他(她)们给予鼓励,也许是我们的一句话,会让学生从此爱上数学,乐于钻研,将来会有所成就。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心细,能感觉到学生思维上闪烁的一点火花,捕捉有效的信息。例如:一个学生在学完商品打折问题时,提出问题“打m折就写成0.m行吗?对于一个七年级的小初中生来说,他能把这么抽象的问题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真是动了一番脑筋呢!尽管他说的不是很准确,数学上也没有这样表示的,但教师还要给予表扬。他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以后的数学课上他爱回答问题了。思维更加的活跃了。
数学课堂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对创新意识的开发,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优秀的思维品质学生,还需要教师课堂上扎扎实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来完成。
篇13: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论文
浅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论文
创新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是一种现代化的素质,是成功型人才的本质特征,也是学生需要获取的本质的动力系统。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所有学科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学说的创立者,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思维无一定的指向,在头脑中呈发散型。它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法,具有大胆独创、不受知识和传统观念局限和束缚的特征。其中独特性不仅代表了发散性思维的最高水平,更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因此,很有可能是已知导向未知,获得创造结果。如果教师一味地以培养收敛式的思维为主,无论讲课、考试都限定在一定的范围、统一的答案中去思考,这种思维定势将严重地束缚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资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可见,质疑是深思的结果。因而,要求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对知识的一般感受和现成的结论,而要有透视力,做到真正的理解,逐步培养质疑探疑的精神。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
教材中的“相关链接”栏目设计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而提出的,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和可延伸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用好这些问题,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昨天与今天》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讨论:(1)中小学学习方面的变化,包括课本多少、课程内容、老师讲课的特点及学习方式和作业等方面有什么变化?(2)你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发生变化了吗?(中学生与小学生的角色变化。)(3)你认为怎么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提出问题要找准切入口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就会发现,有些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有不一致的地方。这说明学生已经开始思考问题,这就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切入口”。在学习了《可持续发展》后,我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并列举现实生活中人们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事例。结果,许多同学开始质疑:“为什么农民明知秸秆还田有好处却焚烧秸秆?垃圾分类处理在农村如何实施?垃圾变废为宝的关键是什么?”教师提示学生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科技水平的现状及“十一五”规划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等方面去分析,从而使矛盾得以解决。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和关键时机,进一步巧妙点拨,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活力。
三、培养有助于自主创新的非智力因素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育教学的要求上,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统一。而非智力因素对于智力和创新思维的开发起着促进作用,所以培养可以开发和强化个人创新精神的非智力因素,对创新教育十分重要。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体会到,提高学生创新的心理素质,应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以下的人格品质:敏锐的观察力,对客观事物永远拥有兴趣;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可以很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尊自信,在任何不利的环境下都不动摇对正确理想和科学态度所持的观念;坚持不懈的性格,不因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放弃个人的理想和计划。对于这些人格因素的培养,我们既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还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实践的观察和体验来展开。因而,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篇14:浅析从社会管理创新角度看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的完善和发展论文
浅析从社会管理创新角度看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的完善和发展论文
一、当前我国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执法理念和观念滞后。有的地方重管理轻服务,有的地方只重经济增长不顾生态坏境平衡,有的地方只讲实体不讲程序,有的地方只讲权力不讲责任,有的地方只讲强权压制,不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实体权利、程序权利,简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认为只有强制手段才是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现在工作开展得不顺利,是因为力度还不够。有的地方执法中只强调单方行政,不讲合作协商,排斥行政相对人的参与,不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不依法实施听证,侵害公民合法权益。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缺乏中央层次的专门统一法律法规。目前,在中央层面,没有一部专门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有的同志认为,由于缺乏专门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只能依据国办发[]63号文件、国发[]17号文件等国务院文件以及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定,仍然感到底气不足,是“借法执法”,甚至是不合法的。近几年来,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学者多次就城管立法问题提出建议、提案。他们认为,在研究各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基础上,国家层面应当尽快就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制定单行法律、行政法规,就城管执法体制机制、执法主体和人员、执法程序、执法监督和保障等进行统一规定,以增强城管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协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目前,虽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但需要顺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的趋势是:
1。社会管理理念趋向强调人本理念、服务理念、法治理念。人本主义管理观念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社会管理理念,它的核心在于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正在由片面强调强制管理、单方管理等观念向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管理理念转变。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全党全国致力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牢固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立法、执法工作,使各项社会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社会管理方式趋向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关口前移、源头治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浪潮的兴起,“公共治理”、“善治”等理论产生,提出了多元的、民主的、参与的和合作的公共治理模式,强调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互动合作,其实质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传统的社会管理特征之一是简单地强调社会控制和政府单一地分配社会资源,现代社会管理发展过程中,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政府可以把更多的职能以多种形式下放给非政府、非盈利性组织承担。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随着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当前的社会问题大多属于利益诉求,必须统筹兼顾,尽可能通过平等的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管理。构建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新机制,最大限度地使社会矛盾不累积、不激化。
三、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看我国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改进
1。顺应时代潮流,倡导人本、服务、法治理念。坚持人本理念,就是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城管行政执法活动过程中,应当积极增进公民权益,尊重和保障城管行政相对人的实体权利、程序权利,扩大公众参与,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与城管行政相对人沟通与合作,采取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文明执法方式,侵害公民权益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赔偿。坚持法治理念,就是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依法城管行政、合理城管行政、程序正当、廉洁高效、诚实信用、权责一致,追求公平正义和社会效益,追求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统一。坚持服务理念,城管行政执法应当进行成本和效益核算,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城管行政执法效能,追求合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均衡,致力于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2。重新配置行政权力,科学设定城管职能。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为此,有必要重新科学合理划分城管职能。国发[2002]17号文件明确规定,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领域,原则上是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执法效率和政府形象的领域,这是确定城管职责范围的核心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就不要通过城管去解决。要综合考虑市场机制和社会自治的成熟程度,对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范围作动态调整,有序推进城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通过推行城管公共服务外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民营化等方式,提高城管效益。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的'作用,分担公共治理的职责。同时,要综合考虑城市管理的法定性、公共性、关联性和效率性等因素,遵循规划、建设和管理相互协调发展的原则,适应行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发展趋势,有加有减,合理确定城市管理执法范围。要上下协同,优化上下职能配置。有的地方市局在对区局的关系上提出用“两把刀加两把米”来协调,“两把刀”就是目标考核、人事安排。“两把米”就是专项经费、业务指导。
要统分结合,在强化高位协调的同时,下移城管执法重心。按照城市管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系要求,在强化市政府对城市管理高位协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格局,原则上层级较高的部门主要侧重于政策研究、监督指导和重大执法活动的协调,具体的执法活动主要由基层执法队伍承担。要优化建设、管理与执法的关系,从源头减少城管执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当前,许多地方城市管理公共设施投入不足,集贸市场、停车场、修车洗车点、废旧物品回收站、垃圾处理厂等公共设施的规划不尽合理,增加了城市管理工作难度,从源头上带来了城市社会管理的矛盾。另外,城市管理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信息联络不畅、资源不能共享,相关公安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城管执法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隐患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管执法装备常态更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对有关行政机关行使的审批权,该取消的未取消,该行使审批权的不积极履行职责等,都导致城管执法作为管理下游面临许多矛盾。此外,对于目前行政机关内设或者下设的各类技术检测、检验、检疫机构,要创造条件将这类机构从有关行政机关中逐步剥离出来,面向社会广泛提供技术服务。
篇15:从政策创新角度谈河北省保定市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论文
从政策创新角度谈河北省保定市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论文
摘 要: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涵义及分类出发,分析了河北省保定农村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并对保定市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政策提出几点建议,以更好地促进保定市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农村; 保定市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人们精神需求的升华的体现,它不仅使保定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得以继承,而且使文化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在经济体系中融入了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文化创意产业的涵义及分类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创造力,是个人或者团体通过智慧、技能等手段,并以现有文化为基础,借助高科技手段加以创新与发展的一种新兴行业。依据我国的行业标准可以将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4类: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传媒产业和软件及计算机服务。文化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和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
2 保定农村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为创造力,还需要结合高科技手段,但是目前保定农村暂时不能满足这样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思想认识制约着保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技知识信息,但目前,农村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在短时间内无法掌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具备的专业的科技知识;其次,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农民的思想认识比较保守,即便有创新能力的农民,受传统思想与创业风险的影响,也不会轻易尝试创新的想法;最后,农村很少对农民培训科技方面的知识,造成农民没有提高科技知识的途径,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制约着保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2 资金不足制约着保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在创业的过程中,资金不足就成了长期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再加上农村金融市场滞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农民在金融机构要求的条件苛刻,手续过于繁琐,影响农民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大了吸引投资的难度,不利于保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3 基础设备落后不能满足保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由于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村文化创意企业的相关科研知识及技术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设备落后,造成保定农村创意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
2.4 缺少特色文化底蕴 保定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受农民文化知识水平、经济基础、科技知识及基础设备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民生产的农村文化创意产品的内容过于单一,各个农村千篇 一律,都主要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其中所含的商业气息严重,缺少了特色文化底蕴,很难形成持久的吸引力。这也制约着保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 保定市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政策策略
保定市农村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并结合保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从实际情况出发,开辟符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同时,政府通过制定鼓励创新政策、金融担保政策、农民科技知识培训政策和龙头企业引领政策等来提高农村创意产业在市场竞争的优势,推动农村科技,农业创新产业的和谐发展。
3.1 产品创新政策 保定市是“戏剧之乡”,且农村环境优美,事宜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及文化艺术的'发展,对于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等属于弱势项目。因此,政府发挥主导优势,不断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创新的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构建农业生态观光园,集生态旅游观光,采摘与艺术表演于一身,使人们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领略到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
3.2 支持龙头企业政策 政府从政策上加大对农村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着力培植出一批具有规模大、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及带动力强的企业集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吸引外界投资,促进保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3 信贷政策支持 资金的投入是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除了政府对农村加大资金投入外,还应该放宽信贷业务政策。金融机构要优先支持符合授信条件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积极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和农民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而达到促进保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目的。
3.4 农民科技知识培训政策 保定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政府加大政策引导高科技人才下乡,并加大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培训,并不定期请专家来农村讲座,等借以提高农村农民的素质,并逐步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
篇16: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创造性思维,启迪学生去发明,去创新。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贡献的理性思维形式。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做人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社会教育课,是向学生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思想观点,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门学科。怎样认识事物的发展,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怎样用我们学到的观点去分析事实等这些都需要人的思维能力。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指出:“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其实这里的“点燃火把”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创造的过程。
为了把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习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做根据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由感性材料入手,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第二步是运用已学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的形成过程,是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的过程;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是毫无意义的,认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教学过程就是这两步的不断循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两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体现出来:
1.情境引入,启动探求欲望。从心理学角度讲,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客观世界,都有一种力求探索、研究、认识所有现象的需求,对周围的一切都企图问一个“为什么?”这种潜在需求,也正是学生头脑中潜在的创新能力。只要教师能适时“点燃火把”,它就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新课开始前坚持了“五分钟时政演讲”或“十分钟社会问题讨论”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就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时政热点或社会问题发表演讲或进行讨论。这些活动把学生带到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由此启动其探求知识的`欲望,诱发其创造性思维。
2.自学答疑。
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独立性,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无法代替的。学生是否能独立地进行学习活动,这是其主体地位是否充分体现的根本标志,也是其创新能力能否得到发展的前提。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诱导学生独立探索研究,以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环节一般分三步走:学生根据老师提示的知识点,先进行自学或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用问答卡反馈给老师;老师归类整理后予以集中解答。
3.归纳总结,构筑知识体系。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解答完毕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对本节或本课所学内容做归纳总结,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每一个单元结束之后,都要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分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个单元形成整体知识框架,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进而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以上的活动实质上就是一个自己创造的过程,这样学生才算是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4.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以巩固和检查本节所学内容。“课堂练习”在学生间相互交换批阅,相互启发、讨论,遇到有争议的问题,相互讨论解决,重点、难点由教师讲评。有时也让学生走上讲台,就教师拟定的问题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全班同学讲解、分析,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每个单元结束之后,学生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点及要求,每人编定一份检测题,然后交换答题,相互评定。学生编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本单元知识重新审视、巩固的过程,也是学生创造能力发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本单元知识有关的现实材料、时政热点、社会问题,基本上都能融进具体练习或试题中去。学生通过分析、解答,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培养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当然,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绝非仅仅是做练习题,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可采取演讲比赛、小记者招待会、时政小论文竞赛、大家谈、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学生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其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干涉。当然,突出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对教学活动失去控制,也不是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相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自由度越大,对教师的施教艺术要求就越高,越需要教师以更高超的施教艺术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其施教职能。教师重在指导,不包办代替;重在疏导,不任其自然;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这才是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真正得到了培养。
★ 发散思维教案
★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从一题多解角度浅谈创新思想的培养论文(整理16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秋季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2-08-23
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2023-01-01
高职数学教学中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教育论文2023-01-27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23-09-19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023-12-12
如何借助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2022-08-12
数学教学中渗透辩证思维教育2024-01-11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改进英语阅读教学2023-03-04
高中数学小论文2023-01-27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课时安全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