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20篇)由网友“lyy4089”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论文:创新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论文:创新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摘 要: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对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职业资格证书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件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既要注意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又要认真研究我国的具体国情,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更多职业道德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职业道德论文
制度创新与变迁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创业的资格凭证,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员工的主要依据。同时,又可以成为劳动者境外就业,以及办理劳务输出的有效证件。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由一个有机结构组成的系统,这一系统结构的组成部分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称为制度安排。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结构中,正式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管理制度、法律制度、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职业资格鉴定制度、证书发放与运行等等。
所谓制度创新或制度变迁是指在制度结构中,制度安排局部的变化、替代或整体的演变,或者是新的制度安排的创造。按照西奥多W舒尔茨的制度均衡理论模型,制度变迁是制度由初始均衡到非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演进过程。演进的激励或动力,来自创新主体对新的制度安排潜在收益的理性预期。
创新主体在预测了制度变迁的净收益之后,关键的步骤是选择创新的方式,不同的制度创新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创新方式可分为两种,即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是由“个人或一群(个)人”为“相应获利机会”而“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对“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制度的组织和个人创新主体,通常采用诱致性的制度创新方式。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DD国家,凭借法律、法规或行政命令的强制力量而实施的制度创新,称为强制性制度创新。
我国自1994年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初步建立起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法规和工作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已在许多行业的重要职业实施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到末,全国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总数为8517个,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总数为17.52万人。为了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一批新的职业资格考试将在全国陆续展开:心理咨询师、营销师、软件工程师职业资格联合认证、电子商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指导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公关员等资格证书也正在试点或推广的过程中。虽然如此,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创新步伐,由于种种原因,远远落后于经济制度创新步伐,但就起点而言,这两个过程几乎同步。
从建国初期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到全方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演变过程,都是国家行政以及立法机关,通过下达行政命令或者借助法律手段,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的。这一过程的发生具有强制性,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创新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速度快,从一种制度安排向另一种制度安排变迁的过程,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完成。颁布法律或出台规定之后,要求相关人员或组织遵照执行,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即可诞生。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步骤是确定新制度安排下的权力结构,以及一定结构中的权利配置方式。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将按照新的产权结构重新分布或组合。二是易于实现预期目标。预期目标由国家创新主体规划,充分反映国家意志。在规划新目标的过程中,通常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因而,预期目标能够在全面反映国家意志的同时,至少部分地表达微观主体(组织和个人)的意愿。
市场化意味着价格制度和竞争机制。那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市场化,就可以理解为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运行建立在价格制度起主导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在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中(这里主要指职业资格正式制度中的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引入竞争机制,适时调整人力资本的生产结构,优化生产效率,最大化人力资本产出。
市场化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决定人力资本需求的性质、种类、层次和结构。教育和培训制度是技能性人力资本的主要生产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提供及时、短期、专项性人力资本的生产服务,主要供给组织(企业)内部专用性或一般专用性人力资本。在培训中,生产主体与投资主体之间通常存在明确的供需关系,二者的行为决策主要以货币收益最大化的激励为依据。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制度的市场化具有自然性和必然性。
变迁方向: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生变迁的必然性,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但对于变迁的方向,仍有不同意见。笔者主张实行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即在国家的控制、指导、调节或准许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职业资格认证领域得到逐步发挥和全面贯彻。
第一、国家的主导作用具有必要性。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具有一致的利益追求和目标函数,这样内部交易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控制和主导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都是在国家的完全控制、指导、调节下发生的。职业资格制度的变迁,作为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工程的一部分,只有在国家的主导下,才可能顺利实现。
第二,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的方向具有决定作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社会系统中具有开放性的子系统,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生变迁。变迁过程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但变迁方向主要决定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变迁模式:宏观强制性与微观诱致性相结合
强制性制度创新具有制度供给速度快、易于实现既定目标和节约权利博弈成本的优点。诱致性制度创新,利益主体之间谈判时间长,权利配置的博弈过程比较充分,经过全体一致同意或多数人同意而实施创新过程,因此在新制度中,各利益主体之间通常会有更好的合作,主体之间的交易费用也较低,制度运行会比较平稳、更有效率。
宏观强制性与微观诱致性相结合的制度创新模式,是各取强制性模式与诱致性模式所长加以综合运用的新模式。
两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首先由国家主体确定创新目标,制定未来发展计划,并且选择实施创新的组织。然后,由国家委派代理人,主持成立各利益主体代表参加的“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的职能,包括监督、审议、表决通过由组织行政管理提出的制度创新方案,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查,并负责制度创新计划的实施。
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创新主体的作用,限于宏观层面,对创新活动进行指导、监督或调控,不干预具体创新过程。制度的具体创新过程,由微观创新主体完成。微观创新主体在“创新指导委员会”监督下,制定方案,组织谈判,提出权利配置初步意见,争取各利益主体一致同意或基本同意。然后,将方案提交“创新指导委员会”审议、表决,通过后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获准的创新计划由微观创新主体负责实施。
总之,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变迁,只有通过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创新活动才能够顺利实现。制度变迁的方向,与经济和社会变迁的方式具有一致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向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变迁,意味着国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改造职业资格制度,以达到规范劳动力市场,优化劳动力配置与使用的目的。
作者:安鸿章 田大洲
篇2: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而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更需要体制改革的.支持,而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手段就是创新制度.本文论述了制度创新与中国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指出中国证券市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发行制度、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做出努力.
作 者:黄德军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统计专业,辽宁大连,116025 刊 名:市场周刊 英文刊名:MARKET WEEKLY 年,卷(期): “”(5) 分类号:F8 关键词:制度创新 证券市场 市场化精神篇3:论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结合
【内容提要】文章论述了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结合问题提出的背景,论述了这两种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并指出了这两种制度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摘 要 题】事业改革与发展
【关 键 词】参考馆员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参考服务/专业馆员
1 问题的提出
图书馆参与馆员制度首创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被美国图书馆界誉为美国参考工作之父的塞缪尔-斯威特-格林(Samuel Swett Green)于1876年提出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倡仪。1876年正值美国独立100周年纪念日,在费城举行纪念盛典的同时,美国图书馆界举行了图书馆大会,正式成立了美国图书馆协会。时任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公共图书馆(Worcester Public Library)馆长的格林先生在会上提交了《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个人关系》一文,强调了对寻求信息的读者提供个人帮助的重要性。同年,由美国联邦教育局发表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特别报告《美国的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其中指出:“公共图书馆馆员,必须了解负有传播知识之主要责任,并须认知其具有教师之权义。”也就是说,图书馆员不仅是图书文献的保存者,更是知识传播的教育者。格林的倡仪在美国图书馆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美国图书馆协会首任理事长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馆长温莎(Justin Winsor,1831-1897)在此后的《美国公共图书馆》一书中对参考书籍作了专门论述。1883年,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开始设立了第一位全日制的参考馆员以及参考阅览室。1891年,美国图书馆杂志(American Library Journal)首次使用了“参考工作”(Referece Work)一词。这样,参考服务的理念和参考馆员制度在图书馆界开始逐步地建立了起来。20世纪代,中国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和国立北平图书馆也先后成立了参考部和参考组。参考咨询工作在各图书馆得到了很好的开展,而与之相适应的参考馆员制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尽管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建立起了学科馆员制度,上海图书馆推行了参考馆员制度,但参考馆员制度作为一项保证图书馆参考服务开展的制度而言,在中国图书馆界,无论就其广泛性、科学性、操作性以及新颖性而言,都需要进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
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源于英国。1880年,英国图书馆协会年会通过了对图书馆从业人员进行专业能力考试的决定。1885年,英国图书馆协会受国家委托,举行了第一次专业考试。申请图书馆职业资格的人员必须通过英国图书馆协会所组织的考试,才能获得“协会准会员”和“协会正式会员”的资格,并获得图书馆相应从业的资格。自20世纪初开始,这种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始在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国逐步建立起来。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中国图书馆界开始将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上了议事日程。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在第五部分“运作与管理”中指出:“必须有效地管理公共图书馆并保持运作的专业水准”。“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用户和馆藏资源之间的能动中介,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保证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当中国图书馆界按照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公共图书馆宣言》的要求开始建立参考馆员制度和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时候,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何有机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成为我们应当思考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2 参考馆员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和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两种不同的专业制度,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1 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区别
首先,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性质不同。参考馆员制度是图书馆参考服务专业岗位制度,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图书馆行业的执业资格制度。参考馆员制度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在进入图书馆工作后对参考咨询工作岗位的一种追求,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一般是社会各类人员在进入图书馆工作之前对图书馆职业的一种追求;前者体现了对专业岗位的管理,后者体现了对行业准入的管理。
其次,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不同。参考馆员制度是为了适应图书馆参考服务的发展,发挥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知识导航的作用而建立起来的;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为了对图书馆行业的从业者进行准入控制、对图书馆行业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而建立起来的。
第三,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容不同。参考馆员制度的出现源于对寻求信息的读者提供个别帮助的重要性的认识,即图书馆员从过去作为文献的保管者发展成为读者所需信息的主动提供者。美国图书馆协会参考及成人服务部曾经为参考馆员制定了一套准则,可以分为直接服务与间接服务两大类。其中直接服务包括参考服务或情报信息服务,即向需要情报信息的用户提供个别帮助;对如何使用图书馆及其文献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指导。间接服务包括帮助读者使用大量的情报资料、资料的选择、馆际互借等。这些准则显然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和要求有所不同。如英国当年曾经推行过申请图书馆员资格的三种考试,即初步考试、中间考试和最终考试。其中初步考试内容为英国文学史以及图书馆管理、分类编目、工具书使用法等;中间考试科目有图书馆的组织、行政、财务、法规、建筑、设备、目录、分类、书目、采购、文学史以及两门外语;最终考试内容有阐述图书馆的组织管理总论,撰写有关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或专业图书馆的组织管理问题的论文。最终考试科目还包括书目史、古文书学、高等分类法等。以上这些都是图书馆事业较为发达和图书馆制度较为成熟的英国和美国较早的一些标准和要求。随着21世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标准和要求都应该有一些新的变化。
2.2 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联系
首先,参考馆员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都体现了图书馆工作的专业化水准和专业化要求。由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工作小组编写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指南》中对合格的图书馆员提出了专业的要求:“合格馆员是指专业图书馆馆员,他们已经修完图书信息学本科或研究生课程。专业图书馆馆员应当能够设计、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并评估图书信息服务工作和制度,以便满足社区图书信息服务用户的需求。这些工作包括馆藏建设、馆藏
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为用户查找和利用信息提供辅导和帮助,以及系统开发,以方便使用图书馆资源。合格馆员应当定期联络本社区的成员。为了充分发挥作用,拥有特殊专业技能的合格馆员,如儿童馆员、信息专业人员和参考馆员等应成为专业队伍的一部分。”显然,要成为以上所谈到的合格馆员,必须经过图书馆专业的职业资格的考试;而参考馆员作为合格馆员的一部分必须拥有图书馆专业的特殊专业技能,如分析社区的资源与信息需求、使用适当的资料解答信息和参考咨询问题、建立和维护数据库,满足图书馆及其用户的需求、制定采购政策和馆藏体系、跟踪图书信息服务,包括相关技术的发展等。可见,无论是参考馆员制度,还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图书馆专业化水准方面有其共同和相联系的方面。
其次,参考馆员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都是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的有力助手。参考馆员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都是组织图书馆并保持其运作的专业水准的有效机制。通过这两种制度的实施,将逐渐改变图书馆工作缺乏专业要求的现状,也将逐渐改变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中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一般不加区分的管理模式。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尽管在内容上有所区别,但都将成为促进图书馆员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在专业生涯上进行自我设计的激励机制。由于中国众多图书馆都尚未建立起以上两项制度,所以这两项制度的施行,也将对现有全国至少数十万的图书馆工作者的创造力、潜力和学习力是一个很好的开发和推动。
第三,参考馆员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都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制度保证。图书馆服务质量离不开书(各类文献资源)、物(各类设施建筑)、人(馆长与馆员)三大要素,其中人起着核心的主导作用。在图书馆中要倡导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树立以图书馆员为本的`理念并加以实施。否则,以读者为本往往只是写在书上、挂在墙上、讲在嘴上的一句空洞的口号,而不能真正化为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使命感和价值观。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企业管理界提出的“员工第一”、“顾客第二”正是从这一视角提出的新颖管理理念,值得图书馆界加以学习和借鉴。如果一个图书馆能够将参考馆员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真正施行的话,可以肯定,这个馆的读者服务质量一定会有明显的改观并有长期的制度保证。因此,正是需要通过以图书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实现以读者为本的服务效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篇4:论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结合
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及今后图书馆管理中需要加以解决的一个实践问题。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与方法来加以有机地结合。
3.1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成为参考馆员制度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在论述到“人力资源”时,认为公共图书馆的员工可以分为4-5类,即合格馆员、图书馆助理、专业技术员工、辅助员工以及一些国家设立的图书馆技术人员或辅助专业人员。以上4-5类图书馆员工按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而言,主要是合格馆员、图书馆助理、图书馆技术人员或辅助专业人员这3类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资格考试;而这些资格考试为通过考试的图书馆员工成为参考馆员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如某位大学毕业生在进入图书馆工作时进行了职业资格考试,通过后成为图书馆的一名图书馆助理,从事日常的图书流通和业务工作,经过若干年的工作实践,他就可以竞争参考馆员的岗位,而此前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及以后的工作经验为其提供了很好的专业和实践的基础。
3.2 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应与参考馆员的要求建立内在的专业联系
参考馆员制度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制度,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功能的拓展,图书馆将成为以知识导航为核心的信息枢纽,而参考馆员的知识导航作用在服务中越来越重要。服务主导型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理念。因此,当我们建立起面向知识导航服务的复合型图书馆的参考馆员制度的时候,应当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为参考馆员制度的建立构建起内在的专业联系。图书馆的合格馆员为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其中包括参考馆员。作为参考馆员,需要具备承担许多具体的专业工作的能力。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中曾对合格馆员提出了19项职责:分析社区的资源与信息需求;制订和实施发展服务工作的政策;规划公众服务措施并参与提供服务;获取和提供信息;使用适当的资料解答信息和参考咨询问题;协助用户使用图书馆资源和信息;制订服务措施,满足如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建立和维护数据库,满足图书馆及其用户的需求;设计图书信息服务工作和制度,满足公众的需求;制订采购政策和馆藏体系;管理图书信息系统;分编图书馆资料;宣传图书馆的服务;评估图书馆的服务措施和制度并衡量其实际效果;选择、评估、管理以及培训员工;经费预算;制订工作规划;参与新图书馆、重新装修图书馆和流动图书馆的设计和布局;跟踪图书信息服务,包括相关技术的发展。以上19项内容虽然不是一个参考馆员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和业务工作,但在职业资格考试中可以将以上内容融入其中,以便让职业准入为参考馆员的培育建立某种专业联系。
3.3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与参考馆员制度实现部分的融合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虽然是一种职业的准入控制,但就准入的对象而言则是千差万别。如世界有的国家实行资格准入的学历制,即毕业于图书馆学专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学位的人员即可获得职业认证。如在中国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后直接进入助理参考馆员的行列。这样应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参考馆员制度实现一定程度的交叉,使两者实现部分的融合。这将使这两种原本有所区别而又有所联系的制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前后相续、互为补充、内在联系、有所融合的图书馆专业管理和人才资源建设的制度。
收稿日期:-04-13
【参考文献】
1 [美]W-A卡茨著、戴隆基等译.参考工作导论――基本参考工具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4
2 戚志芬.参考工作与参考工具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1-2
3 郑恒雄.中文参考资料序.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序三
4 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07-213
5王世伟.论中国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图书情报工作,2003,(1):7-10
6 菲利普吉尔领导的工作小组代表公共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编、林祖藻译.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篇5:推行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点在哪儿
推行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点在哪儿
畜牧兽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从业者实际能力水平的.证明,也是国家对证书持有人的专业学识、操作技能的认可.
作 者:张金良 张冠怀 雷章树 刘继承 作者单位:张金良,张冠怀(陕西省商洛市畜牧兽医局)雷章树,刘继承(陕西省商洛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站)
刊 名:中国牧业通讯 英文刊名:CHINA ANIMAL HUSBANDRY BULLETIN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篇6:论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结合
论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结合
【内容提要】文章论述了图书馆参考馆员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结合问题提出的背景,论述了这两种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并指出了这两种制度结合的途径与方法。【摘 要 题】事业改革与发展
【关 键 词】参考馆员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参考服务/专业馆员
1 问题的提出
图书馆参与馆员制度首创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被美国图书馆界誉为美国参考工作之父的塞缪尔-斯威特-格林(Samuel Swett Green)于1876年提出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倡仪。1876年正值美国独立100周年纪念日,在费城举行纪念盛典的同时,美国图书馆界举行了图书馆大会,正式成立了美国图书馆协会。时任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公共图书馆(Worcester Public Library)馆长的格林先生在会上提交了《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个人关系》一文,强调了对寻求信息的读者提供个人帮助的重要性。同年,由美国联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局发表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特别报告《美国的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其中指出:“公共图书馆馆员,必须了解负有传播知识之主要责任,并须认知其具有教师之权义。”也就是说,图书馆员不仅是图书文献的保存者,更是知识传播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格林的倡仪在美国图书馆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美国图书馆协会首任理事长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馆长温莎(Justin Winsor,1831-1897)在此后的《美国公共图书馆》一书中对参考书籍作了专门论述。1883年,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开始设立了第一位全日制的参考馆员以及参考阅览室。1891年,美国图书馆杂志(American Library Journal)首次使用了“参考工作”(Referece Work)一词。这样,参考服务的理念和参考馆员制度在图书馆界开始逐步地建立了起来。20世纪代,中国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和国立北平图书馆也先后成立了参考部和参考组。参考咨询工作在各图书馆得到了很好的开展,而与之相适应的参考馆员制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尽管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建立起了学科馆员制度,上海图书馆推行了参考馆员制度,但参考馆员制度作为一项保证图书馆参考服务开展的制度而言,在中国图书馆界,无论就其广泛性、科学性、操作性以及新颖性而言,都需要进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
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源于英国。1880年,英国图书馆协会年会通过了对图书馆从业人员进行专业能力考试的决定。1885年,英国图书馆协会受国家委托,举行了第一次专业考试。申请图书馆职业资格的人员必须通过英国图书馆协会所组织的考试,才能获得“协会准会员”和“协会正式会员”的资格,并获得图书馆相应从业的资格。自20世纪初开始,这种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始在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国逐步建立起来。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中国图书馆界开始将建立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上了议事日程。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在第五部分“运作与管理”中指出:“必须有效地管理公共图书馆并保持运作的专业水准”。“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用户和馆藏资源之间的能动中介,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对保证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当中国图书馆界按照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公共图书馆宣言》的要求开始建立参考馆员制度和图书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时候,如何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何有机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成为我们应当思考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2 参考馆员制度和职业
[1] [2] [3] [4]
篇7:中国科技创新论文
中国科技创新论文
摘要:对尤溪县科技创新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尤溪县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县域;科技创新;现状;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是体现国家实力最关键的因素。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要想具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引领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之,科技创新能力为当今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此,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是增强尤溪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尤溪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1.尤溪县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1.1强化政策保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尤溪县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尤溪县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科技经济政策。同时,在推广和应用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技术创新项目与新水平、专利申报、引进专业人才等方面,也制订一系列奖励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对经国家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事业单位奖励5万元,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完善、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和成果应用与转化等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
1.2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以首席专家为领头人的技术团队,承担重点技术研发项目,并为重要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首席专家在技术引领、研发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方面的重要作用。
1.3搭建科研平台
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组建研发队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专利技术的新产品。目前,尤溪县已有2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科技研发技术中心。尤溪县的林产加工企业通过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南京林业科技研究院、福建省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通过国家产权局登记注册的共有147项。,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R&D)投入达5000多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2435万元,占48.7%。有效促进了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能力的提高。
1.4发展高新企业集群
一方面,积极引进高新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和资金相对薄落的情况下,充分利用“618”“728”等平台,注重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七大新兴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产业。另一方面,重点培育高新企业分期、分批对自主研发、基础条件好的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如柏毅竹业技术开发公司;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研发体系,特别扶持有条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任务的企业,加强内部研发机构建设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如百营木业有限公司。
1.5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一方面,鼓励帮助企业创造知识产权,以来尤溪县共申请专利203件,其中发明45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23件,其中发明7件。另一方面,加快培育产品。重点扶持、发展、保护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群体,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1.6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一是实施项目带动策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项目为载体,依托“618”平台,先后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历大学等科研院校,围绕食品加工、化工、矿业、竹木深加工等开展科技合作,形成了科研项目从立项申请,立项评审、科研过程管理、成果验收等完整规范的科研管理程序。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引导鼓励企业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研发任务,三明市柏毅竹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国家创新项目“旋切竹薄片生产工艺关键技术设备”研究,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省域重大项目“抗腹泻大约克新品系种猪选育与开发应用”研究,这些项目突破制约行业发展技术瓶颈,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2.尤溪县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创新意识氛围有待增强
有相当部分企业法人对科技创新认识不到位,思想不够重视,小富即安,维持现有产品、工艺、装备多年不变,没有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部分企业生产所需的技术仍偏重以吸收、引进和模仿为主,从而忽视了自主创新。企业的创新意识淡薄,科技兴企的文化理念不强,缺乏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得尤溪县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严重阻碍了尤溪县的经济发展。
2.2科技创新投入有待提高
由于企业主体意识不强,科技创新理念淡薄,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风险投资的渠道也很不畅通,导致尤溪县大多数企业的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严重不足,与全县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另外当地政府虽然已出台一系列缓解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大明显。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核心技术或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只能停留在一些低端技术的研发和试生产阶段,一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因得不到及时的投资而难以形成产业化,一些原来属于高新技术的产品由于资金问题而无法紧跟升级的步伐,正逐步丧失其原有优势。
2.3科技创新人才有待加强
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等,工业企业中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与技能不匹配,中高级技术人员不多,更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国内技术领军人物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全县专业技术人员7000多人,中级职称2800多人,高级近600人,仅相当于一所大学的拥有量,企业中的人才尤为缺乏,如我县100多家纺织企业,没有一名高级纺织专业人才。
2.4科技创新环境有待完善
一是由于尤溪县企业用地紧张的局面没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大大制约了尤溪县注册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落户发展;二是国家、省、市、县出台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有待提高;三是在政策指导、信息咨询、人员培训、企业诊断、融资中介、人才引进,以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等科技综合服务方面有待进一步做深、做细、做透;四是自主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在专利保护、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宣传力度等有待加强。目前,全县市级研发中心仅1家,县级研发中心有4家。
3.尤溪县科技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3.1强化产学研结合
一是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运行机制。通过科研体制改革,促使在科研的各个环节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二是支持产学研各方建立更为紧密合作。鼓励产学研各方联办企业,共建研究开发机构,以扭转企业无适用的成果,科研成果无法转化的局面。
3.2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一是引导企业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加快引进吸收和消化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形成自己的品牌,尤其要加强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引导和扶持,支持科技企业增强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培育一批上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二是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机构,帮助企业落实国家、省、市科技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推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3.3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资。坚持不懈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产品、技术、管理和设备,走出一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捷径。另一方面主攻项目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高新技术项目,提升我县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尤其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医药、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放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
3.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科研人员开展专项培训,使其成为既懂得技术又懂得经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政府要制定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发挥院士及专家团队的高端智脑作用,做好各个院士工作站开展课题研究、项目实施等各项服务工作,积极促进新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3.5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鼓励企业进行科技投入,要促使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激励企业积极增加科技投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采取入股、合作、引资等多种方式广辟资金渠道,大力吸收民间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3.6注重科技载体建设
一是建设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科技创新网络;二是发挥特色基地集聚作用,以竹业、油茶等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集聚优势资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做好纺织服务平台,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
3.7大力改造传统产业
一是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尤其要开发节能降耗、升级换代、市场覆盖面广的新产品;二是引导企业才用新技术、新工艺,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三是引导企业改装设备,用一流的设备生产一流的产品。
结论
总之,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健康平稳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式下,尤溪县应当充分利用当前的市场空缺和空间,创新资源的重新配置,通过环境营造和政策激励,激发科技企业寻求机遇,趁势而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夺取创新“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强,霍丹.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及特征分析[J].德国研究,(04)86-104.
[2]朱深,曲绍卫.我国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行为差异研究[F].新疆财经,(03):38-43.
[3]万钢.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复苏必须要以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动力[F].中国科技产业,2012(06):20-21.
[4]刘玉栋.淄博市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探讨[F].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06):27-31.
[5]刘海凤.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支撑[F].经济视角,2012(02):10-11.
[6]王志强.以科技创新铸造项目管理核心竞争力[F].上海城市发展,2012(03):44-47.
[7]岳顺之.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3(06).
篇8:职业美术教育的创新论文
职业美术教育的创新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精神生活以丰富。在这种前提下,人们对于美术作品的要求逐渐提高。职业美术教育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也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对职业美术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在美术领域打造一片新的天地,如何培养美术专业综合人才是其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职业美术教育创新应强化基础,鼓励创新
职业美术与专业美术的主要差别在于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大部分职业美术学生并未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因此学校应针对职业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其设置更加集中的课程,强化其美术基础水平。对于美术来说,素描是其重要基本功,一些职业学生虽然作品丰富其具有一定水平,但毕竟未经过专业的训练,因此在素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同时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技术的进步,这样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创新,因此现代职业美术教育必须在强化学生美术基础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也不再限于手绘,计算机等软件的应用提高了素描效率。而善于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职业素描者则少之又少。职业美术也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合理的应用计算机素描这一高效的绘画手段。这对绘画技术在于动画以及其他科技领域的应用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职业教育中,关于美术的色彩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改革也应因此而进行。基于此的高校职业美术教学应坚持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程度,以及个性化色彩的应用为主要目的。并且在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对色彩的理解。从而活跃学生的绘画思维,达到高校职业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
二、将信息化作为职业美术教育创新的重要手段
科技的发达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职业美术教育创新中也要将信息化作为重要手段。计算机的出现帮助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有效的美术信息,学生的美术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对我国职业美术教学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并且计算机的出现也使得以往的立体手绘得以完成。信息化技术的出现也使得美术教育创新得以迅速发展。因此,我国职业美术教育都应重视信息科技的应用,大力发展美术教育有助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
三、转变美术教育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观念制约了我国美术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传统教育过分重视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存在很大的弊端。基于此的.美术教育改革应重视学生自身在美术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未经过专业教育的职业美术学生来说,更应从其实际出发,并且结合教育实践的目标,使学生能够深刻且灵活的理解美术教材,同时建立以能力培养和艺术设计为目标的美术教学方案,培养专业全面的美术人才。同时,对于美术教育的内容的选择,应致力于选择能够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内容。趣味教学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的最佳手段,这种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前提,不断的缩短职业学生与专业学生之间的差距。
四、重视美术的职业化与人性化
美术教育不但要实现创新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职业学生的能力差距较大,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和对美术的独特理解,因此美术教学在抓住学生共性的同时还应发现其个性特点,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与学生之间的探讨与交流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应是美学教育的核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起到了指导作用。因此在职业美术教育改革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发展方向。教师作为一个辅导者,不是帮助学生绘画,而是帮助其找到灵感,增强对美的认识,并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气氛,提高其创作兴趣。这也是我国职业美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同时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美术已经不再是绘画那么简单。只懂得技巧思维较为单一的学生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专业美术相比,我国的职业美术教育还具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点主要表现为美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较小,忽视了对学生灵感以及思维的培养。任由学生自由的发挥虽尊重了其个性发展,但对于一些思维偏差较大的学生则造成坏的影响。因此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成为职业美术教育中的重点。
篇9: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制度创新框架
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制度创新框架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orm and the mechanism of non-public forestry's institution obstacles by classical economics, institution economics, leg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theories of modern forestry. Regarding the proprietary institution as the core, and cost-income as the main clew£-it defines the concept and category of non-public forestry subsidy and compens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relaxed control and efficiency principle of market economy£-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et of institution that accor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n-public forestry, offers both theoretical supports and decision making references to remove institution obstacles of non-public forestry, and coordinates the policies of non-public forestry with those of the public-owned forestry.
作 者:姚顺波 Wang Bowen Liu Cang Yao Shunbo Wang Bowen Liu Cang 作者单位:姚顺波,Wang Bowen,Yao Shunbo,Wang Bowen(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P. R. China)Liu Cang,Liu Cang(Department of Marketing, Xi'an Economics and Trade Institute. 710071, P. R. China)
刊 名:生态经济(英文版) 英文刊名:ECOLOGICAL ECONOMY 年,卷(期): 1(4) 分类号:F3 关键词:non-public forestr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篇10:浅析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 论文
浅析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 论文
浅析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邹建辉1玉东平1谢文华2
(1.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中共南宁市委办综合处,广西南宁530012)
[摘要]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问题很多,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内变即与经营绩效分析角度出发,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绩效不理想的根本出路是合理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资本市场;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02―0028―04
上市公司的股权内变是指上市公司的股本总额所代表的资产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的改变。
一
1.总体上说,股权转让,资产置换,是上市公司各种资产重组方式中业绩提升最快的。上市公司各种方式的重组中,以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影响程度最大,,采取这种方式重组的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平均为30%和68.77%,远高于并购和投资参股的20.88%和22.09%。上海本地的14家股权转让,资产置换的上市公司利润增长超过100%。其业绩大幅度提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通过股权或资产的转让,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或大幅度降低公司负债;另一方面,被注入的新资产又往往给公司带来一笔丰厚的利润。
2.部分亏损企业负担沉重,只有通过资产置换,才能改变其状况。连续两年亏损或严重亏损的企业由于负担特别沉重,只有通过资产置换其状况才能有根本的改变,即通过劣质资产的剥离和优质资产的注入来增加业务收入,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却相应大幅度降低了。
3.股权转让中主业发生改变的业绩增长优于主业未发生改变的。股权转让后,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未发生重大的改变,如长城特钢、深特力、广西虎威、湘火炬、株州庆云等,这类公司的业绩变化不明显。另一类控制权转移后,新控股股东对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发展方向都作了重大调整或改变,这部分公司的业绩是明显的,如:山东兰陵集团成为环宇股份化的第一大绝对控股股东后,经过资产重组,将原来环宇股份化的鲁南大厦,人民商场和国贸公司以14512万元的价格出让给山东兰陵集团,同时分别以3631万元、3765万元、7116万元的价格获得兰陵集团下属二个酒厂及一个股份有限公司20.6%的股权,实现了主业由商业向酒业的彻底改变。19实际每股税后利润0.30元,而为0.01元。
二
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不应过分乐观。
1.关联交易多,公平交易规划受到破坏。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带来的业绩提升大部分是得到其控股股东的大力支持,这些控股股东把自己最优质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而把上市公司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包袱”背起来。对国有企业来说,被置换出来的不良资产是从一个“篮子”里被装到另一个“篮子”里,问题并没有解决,最后的负担还是国家承担,要么银行破产,要么国家出来核销呆帐、坏帐等等,这种关联交易短期是救活了上市公司,但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同样是国有企业,别的上市公司为什么就没有同等的待遇?
2.上市公司行为短期化,风险意识弱。既然股权转让,资产置换能带来效益,一些微利、亏损的上市公司几乎是年年在重组,有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一年之内可以变换三次,有的当年置换过来的所谓优质资产次年又被作为劣质资产转让出去,其经营业绩总是绩优变绩劣绩劣变绩优,这种大起大落式的所谓重组,助长了资本市场的投机气氛,我国证券主管部门对这种短期行为缺乏严格的制约措施和严厉的制裁。同时一些公司风险意识薄弱,盲目进行资产的买卖置换,不注意加强企业的主营业务,最后造成巨额的亏损。
3.突击性重组,“报表重组”现象严重。我国上市公司的重组,特别是资产剥离,资产置换有明显的“年末效应”,越到年末,频率越高,有明显的时间特征。这种年底的突击重组目的无非是为了达到配股资格或避免步入亏损行列,突击重组的极端表现形式是报表的重组。资产置换的原意是通过双方资产交换,重新聚集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对一些上市公司而言,资产置换往往成了编制年报会计报表时合并报表的问题,原来合并在控股股东下的,现在合并到上市公司中,以此来提升公司业绩,这方面我国对上市公司有事后审查制度,但处罚不严,因而也不构成太多的约束。
4.国有资产有流失之虞。上市公司不良资产的剥离和优质资产的注入对上市公司来说有积极的意义,但对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并没有增加,而目前资产却出现流失的问题,因为仅仅针对原来就存在的不同质的资产进行换位,一方利益的取得肯定会以损害另一方利润为前提。
三
面对我国资产市场自有的缺陷,以及由此产生的上市股权运作中的业绩低下的现实,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将成为必然。而这种制度创新目前只有由政府适度干预,实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才能实现。具体说这种制度变迁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权多元化和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责权的有限性和公司治理的法人性。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政权和财产权相结合的政府为产权主体。虽然经过企业化的改革,出资人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即明晰了产权,但是,由于这种产权明晰的基础不是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而是政府一元投资主体的国有独资企业,仍然达不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要从根本上实行政企分开,只有经过产权的多元化,国有资产从多数行业中退出所有者的角色,才能使政府的行政干预缩小到少数企业的范围内,也才能使政府真正从过多所有者角色的纠缠中摆脱出来,行使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职能,解决企业深层次的问题,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多元化包括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国有企业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这两个同时并进的战略选择。
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产业中退出,通过股权转让、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重组将国有资产从低效率的小型企业和一般竞争性部门中转移出来,集中到战略性的部门,这些部门包括:(1)关系国家安全的军事、航天、造币等工业;(2)大型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大江大河、森林保护、沙漠治理;(3)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开发。
国有企业的退出不会导致私有化,它的结果是推动了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形成,其依据是:(1)国有企业的退出是一种资产有偿转让行为,只改变国有资产的存在形态,不管是股份制、出售拍卖、联合与兼并、破产清算,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有偿方式。因此只是资本存在的不同形态之间相互转化;(2)国有企业退出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国有经济无所不在的地位,从表面上看似乎加强了国家的经济主体地位,但实际上这种状况极大地削弱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限制了国有经济优势的发挥,国家无力筹措、满足庞大数量的国有企业资金需求。因此公有制主导地位应体现在质上,体现在掌握国家经济的'命脉上;(3)国有企业的退出只意味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变。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内部职工持股(ESOP)等,特别是采取将国有企业转为职工内部持股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既降低了退出成本又较好地解决了职工的就业问题和所有者身份问题,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产权多元化的另一战略选择是要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就必须做到:(1)清除对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差别待遇,非国有经济在法律地位,以及价格、税收、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一律平等;(2)除极少数特殊行业以外,拆除种种行业进入的限制和壁垒,允许不同的企业自由进入,平等竞争;(3)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各个层次,鼓励支持多种非国有经济成份包括个体经济、合伙制经济和其他民营经济的发展。
2.重塑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谁对国有资产负债、如何负债、谁来监督。改革以来,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有了各种形式的改变,但仍未从根本上理顺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这已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的运营效率,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确保国有资产所有人负责,有人监督,行政职能及所有者职能分开的新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为垂直一体化的领导。目前,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局既是地方政府中的一个部门,受地方政府块块领导、又受国家国资局的条条管辖,为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需打破地方的块块分割。因此,建议建立全国垂直领导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即国家国资局行使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全国分设几大分部(如按大地区建制、分为九大或十大分部),由国家国资局派驻,任免分部国资局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国家国资局主要职责是:(1)拟定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政策、法规;(2)建立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国有资产运作状况的信息系统;(3)对国有控股公司进行巡查和评审;(4)对地方国资局人员业绩考核和奖惩、调配。各地区分部国资局的职责是贯彻落实国家国资局的政策、法规,对所辖区域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行监督、考核和人员任免。
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的机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实际上是国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其职能是:(1)国有资产的经营;(2)国有股股权代表的派出和管理;(3)对控股公司下属的合资、控股公司实行监管。各地方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对所在区域的国家国资局分部负责,后者对前者的考核依据是具有法定资格的中介机构的定期评估结果,其资产保值、增值的幅度是其业绩体现,它是企业化经营的法人。
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对国有控股企业的监管。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是国有股股权的直接代表,派出代表担任控股企业的董事,并通过董事会来掌握和控制企业的发展规划和重大经营决策。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作为财产所有权的代表进入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
3.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透析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现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国家证券主管机构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2)中央证券主管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3)政府监督机构与证券市场的关系;(4)政府监管与证券市场自律的关系。理想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应是中央集中管理下充分发挥证交所和行业自律组织的管理功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市场调节手段实行统一管理与市场自律相结合的体制。
处理好四种关系,涉及方方面面,主要有:(1)以《证券法》、《公司法》为主线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做到以法治市;(2)注重培育市场,避免行政过度干预――市场机制在微观资源配置方面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最有效的手段,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市场失效”的现象存在。这时,政府的干预就显得必要,但这种干预必须限制在市场失效的范围内,超过这一界限,政府的干预就可能是过度的,因而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3)加强证券市场的行业自律监管――完善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应是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的结合,政府管理重点是在政策法规制订或产业指导宏观等方面,而大量的具体事项应交由自律组织如证券业协会管理,它应有权制订和执行自律组织的规则并行使惩戒功能。
篇11: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创新研究论文
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制度创新为重要支撑。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推广员匮乏,农民交互机制缺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因此,必须把握好农民的需求与农业科技的需要,切实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表达机制,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员的培养工作,准确判断和分析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共同体机制,从根本上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创新;农业科技服务
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属于公共物品范畴的农业科技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供给的基础,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但是,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是依靠政府主导发挥作用来实现有效供给,导致农民需求表达缺乏,很难实现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因此,必须把握好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解决好农业科技在推广、服务与应用方面的难题,这需要“将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科技需求结合起来,以促进农业科技有效推广为导向,摸清农民对农业科技的真正需求,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转型,因为农业科技服务和应用的最终目标始终是农民,农业科技成果也是为农民服务的,只有农民接受,积极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发挥好农业科技推广员的作用,以政府推广为基本目标,深入农民与村庄进行调查,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中来,摸清农村农民的底细,以他们的利益诉求与思想动态为基础,以村情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方向等进行普遍调查和非正式访谈,并集中村集体一切可利用的力量,深入研究和分析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集中小组讨论,搜集整理出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料,就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出发探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理清思路把握好农业科技服务的真正意义,从评价、应用效果出发,以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中,并将信息反馈到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中,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汇总和整理各种信息,传递到农业科研部门,结合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动员高校科研人员、村里研究人员与农业科研部门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商品化、市场化为基础及时传递到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强化地方政府的作用,瞄准时机有效地整合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服务的推广资源。总之,农业科技推广需要以农民需求为基础,以农业科研、推广与应用为导向,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保障农业科技供给效率的基础上,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效率,从而切实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2建立健全表达机制
在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要把握好政府推广与农民农业生产活动的需求,从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出发,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以农民农业科技需求为基础建立健全表达机制,从而准确表达农业科技需求,强化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部门的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双向沟通机制。实际上,受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不高,农业农业科技需求缺乏一定的表达渠道。因此,必须建立畅通的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机制,确保农业科技部门和农民进行互动,在保证农民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分析农业科技的愿望和要求,积极培育相关组织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因为我国农民普遍呈现分散的、小规模的生活活动经营,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每位农民的需求。一方面,要积极培育与村情相符合的村民自治组织,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激发村民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以农民代表会议为基础动员农民和农村合作社等组织对农民科技需求进行摸底调查,深入研究、判断、整理、分析和整合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到达,再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员和推广部门,有针对性地向农民传达农业科技政策方针,形成良好的决策机制,将其与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机制结合,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另一方面,要拓宽农民需求表达和诉求的渠道,增强农民参与和表达意识,结合村情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培训,激发广大农民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与在科技需求表达机制中的作用。
3结语
要把握好农民需求,以政府推广为基础,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表达机制、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机制,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员承担起项目推广、下乡技术指导和培训的责任,并制定科学的考核激励制度来激励、约束和规范农业科技推广员的行为,从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出发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以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全面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制度创新。
篇12: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制度创新论文
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制度创新论文
摘要:城乡规划是城市运行及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通过研究,将市场经济视角下城乡规划的发展作为核心,对城乡规划内容进行了研究,核心目的是实现城乡规划的稳定、和谐发展,为城乡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良好支持。
关键词:市场经济;城乡规划;制度创新;问题分析
伴随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创新性发展,城乡规划制度体系的创新是在城乡规划、决策以及监督项目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制度项目机制,并通过规则、政策以及法律内容的完善,促进技术的规范创新,通过制度的稳定结合,为城市规划制度的项目协调提供良好支持。但是,在现阶段城乡规划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其制度创新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所以,相关的项目管理者需要在制度执行的背景下,认识到这些内容,通过对城乡规划制度的完善,促进城市的稳定运行。
一、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制度的现状
(一)过于依赖政府机制的主导性
在现阶段城乡规划项目设计的背景下,其项目作为政府的基本行为,是由政府所主导的项目内容。因此,对于制度创新内容而言,其项目主体既包括了中央政府,又包含了地方政府,其中地方政府主要是城市规划制度及革新中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限制,导致中央政府缺乏制度创新的基本来源,从而为制度的创新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以渐进迁移作为主体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新制度体系的构建会将经济学者的基本需求作为主导,并在制度缓慢变化的背景下,呈现出制度体系变迁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的创新为城乡规划工作的综合性及复杂性执行造成了影响,而且也是制度创新方式呈现出强制性及渐进性的发展模式,同时,由于委托代理中存在问题,也就会为制度的'创新效率带来制约[1]。
(三)统计项目缺乏统一规划空间
在城市规划制度构建的背景下,由于不同因素的限制,会导致空间规划体系缺乏系统性,出现了城乡规划工作的层次及种类存在问题,一些项目的规划类型、层次逐渐的主体、技术以及方法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城乡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中发生冲突,更为严重的会为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造成制约。
二、市场经济下城乡规划制度创新思考
(一)构建完善性的民主决策制度体系
在现阶段城乡规划制度构建及完善的背景下,政府部门作为工作中的制定者、审批者以及执行者,与科学决策的项目原则是相互违背的,而且,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不同参与机构缺乏完善性的监督机制,导致呈现规划的编制不能充分满足我国的基本需求,因此,在现阶段城乡规划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委员会制度执行机制,通过对城乡规划项目的推广及运用,可以促进制度的有效执行,从而提升项目决策工程的民主性。与此同时,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模式,通过民主决策制度的创新,明确政府的基本职能,广泛收集民众的意愿,了解民众对城乡规划的意见,从而实现政府部门与民众利益的稳定协调。
(二)构建科学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
在统一城市规划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传统的城乡规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现象,传统的城乡规划受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影响,造成了城乡规划编制制度较低、城乡规划无法顺利开展的现象,所以,在城乡规划制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性的编制方法,提升编制结果的可操作性。并在制度完善及策略优化的同时,促进城乡编制规划统称的合理性。通过现代通信系统的运用,进行项目流程编制的优化设计,从而提升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城乡规划工作设计的实效性及创新性。
(三)构建科学化的城市规划保障机制
第一,在程序性法律制度分析的过程中,城乡规划工作的完善需要建立正义性的制度机制合理完善城乡规划的程序内涵,将呈现规划的决策作为重点,保证制度执行的法制化,从而为城市规划保障机制的构建提供权威性的执行标准。第二,对于城市规划中的各个机关耳环,在具体管理制度执行以及管理流程责任确定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明晰性项目内容的划分。第三,构建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机制,通过法律制度的稳定执行,完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的配套措施,并通过对城乡规划的现状分析,进行各项管理制度的稳定完善,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也需要结合城市规划的基本项目,出台明晰化的土地、产权以及税收制度,从而满足市场经济背景下,城乡规划管理制度的稳定创新[2]。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构建的背景下,需要认识到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限制因素,构建创新性的规划管理机制。而且,在市场经济完善的同时,不同领域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进行稳定的创新,结合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满足城乡规划的基本相关理念,并在项目决策、执行的同时,完善规划规划工作的稳定创新,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城市化的发展给提供稳定支持。
参考文献:
[1]徐亚一.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分析[J].江西建材,,24:21-22.
[2]胡海龙,王波.县(市)级城乡规划的改革创新与体系构建———以浙江省富阳市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04:21-25.
篇13:中国股指期货制度创新的主体
中国股指期货制度创新的主体
● 姚兴涛
回顾中国期货市场试点的历程,市场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便是创新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政府既是期货市场的制度需求者,也是期货市场的制度供给者,政府替代厂商成为期货市场的创新主体,不同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创立是源于厂商强烈的制度需求而诱至的制度创新。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创新,一方面具有制度创新边际成本较低的优势,可节约组织成本、学习成本和实施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制度创新边际收益较低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协调问题上。影响制度创新效益的关键因素是,既要看政府的制度需求是否同样构成企业的制度需求,即企业回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偏好是否与政府同样强烈,又要看制度供给是否有效率,即制度供给是否高效,能够使企业实现回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偏好。
从股指期货创新的动力看,政府、证券公司等证券市场主体及期货市场主体均已预见到其潜在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制度创新便可获得潜在利益。从政府的角度,证券市场要实现其优化配置资源、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服务、降低金融风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一系列功能,培育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队伍逐步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方向转变,随着证券投资基金从品种到组织结构的进一步创新,保险资金及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入市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及各类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等)逐步会加入证券市场,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股票抵押贷款、发行金融债券等),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必定会有很大发展,而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包括股指期货作为避险工具。
梁定邦先生认为,除了股票,基金在资本市场也是不可或缺的成员,市场要扩容,需要一大批机构投资者。但目前证券市场仅有封闭型基金,经过“327事件”后,金融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被禁止了,但如果没有它们市场就很难扩容,因为开放式基金对它们的需求非常迫切。“我们现在还处于资本市场的初级阶段,下一步要仔细琢磨如何在充分管理风险的情况下,把衍生工具逐步引入市场”。市场扩容需要引入股指期货作为避险工具这种制度安排。
另外一种重要的考虑是中国证券市场累积的体制性风险对避险工具的需求,一定程度上,这种风险所带来的需求更迫切。所谓体制性风险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及整个经济体制的缺陷所形成的.股市风险。如为实现国企融资目的,必须使股市价值有一定的“泡沫”,而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使得这种“泡沫”得以维持,符合所谓“泡沫模型”的描述。但由于公司上市后体制性缺陷并未能完善,经营业绩也难以同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堪忧。对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统计可以发现,上市公司的每股平均利润一年比一年低,股东权益的回报率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上市时间越长的公司,业绩越差。
上市公司质量状况的不断恶化,使得股市价值回归的压力相当大,这种主要基于上市公司本身质量问题的风险,从根本上是一种体制性问题。尽管这一问题也可以从改变上市公司的构成和从体制上解决股权结构优化问题及完善治理结构(包括民营经济融资政策的放宽、高新技术板块的推出、国有股配售回购及一系列有关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法规的实施等)方面考虑解决,但经济体系应该提供分散风险或保险的制度安排,从现实的选择看,迫切需要股指期货交易提供这种功能。所以,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十分强烈。
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主体看,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行创新的动力同样大,不仅是机构投资者有规避风险的需求,迫切希望通过交易工具多样化带来收益同样产生创新需求。从加入WTO对证券公司的冲击看,境外券商(投资银行)的竞争表现为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创新机制、创新环境的竞争上,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同业竞争的加剧,传统市场或传统业务的利润大大下降,创新业务所占利润份额不断增加,尤其是衍生品的创新和交易。
混业经营带来的不仅是机构、业务上的融合,也必然地带来创新契机,制度变革是创新的根本动力。境内证券公司的创新业务几乎是空白,在市场、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能力不足是其面对境外投资银行竞争下的最大挑战,谁在这方面领先一步,就可能获取较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初期的超额利润,在中国证券业未来的格局变化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国内机构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创新所带来的潜在利益的预期很高,所进行的超前研究和准备也非常积极。大型证券公司几乎都在进行有关股指期货及股权类衍生产品或金融创新的项目研究,国泰君安在研究所下设有金融工程部,兴业证券推出了区域股价指数福建股指数和厦门股指数,中信证券的研究更系统,其在广泛研究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基础上,推出了针对我国股票市场设计而成的公司型指数体系中信指数体系,包括中信风格指数、中信成份股指数和中信特征指数。
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对股指期货同样抱有极高的期望,各期货交易所都在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希望能够推出该品种,期货经纪公司更是把推出股指期货作为发展的吸引力,寄期望于金融期货的发展能够使整个行业走出低谷,推动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迈入一个新阶段。
那么,谁能够成为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呢?从现行体制看,政府才能承担这一重任,因为在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下,期货交易所、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是一个行动集团,严格的监管和相应的法规安排决定了其它主体难以承担创新任务。第二行动集团是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助第一行动集团一臂之力的人或机构,与第一集团一道努力促成制度创新。由于利益的冲突以及股指期货面临设在证券交易所或期货交易所的选择,第二行动集团是证券业或是期货业呢?但这已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不断增加的股指期货需求和多方面的创新动力,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改变中国期货市场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不协调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中国期货市场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基础,推动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篇14:制度创新与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
制度创新与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坚持制度创新,让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消除限制私营经济发展的`所有制歧视,突破束缚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改革交易费用极高的现行政府管理制度,中国经济才可能有一个乐观的前景.
作 者:陈躬林 赵亚乔 作者单位:陈躬林(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赵亚乔(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编辑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年,卷(期): 24(2) 分类号:F120.2 关键词: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 私营企业 农业发展 政府管理篇15:中国的制度创新与城市变化
中国的制度创新与城市变化
中国的城市无论是在城市数量、城市规模还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管理体制方面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制度改革与创新是推进城市变化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科学发展观带来城市变化价值取向的变革.21世纪以来,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生态型城市建设、形象品牌塑造以及城市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城市变化,正在促进城市从关注自身发展变化到谋求区域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城市对区域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区域性城市群的崛起,将把制度创新推进到城市群或都市圈等新的变化领域中来.
作 者:汪宇明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刊 名:国外城市规划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URBAN PLANNING OVERSEAS 年,卷(期): 20(1) 分类号: 关键词:制度创新 城市变化 建制城市篇16:论中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论中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石,包括生态、经济、生产和社会等四个方面的.可持续性,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行为规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是整个工业化跨越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关键.
作 者:刘茂松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长沙,410081 刊 名: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年,卷(期): 6(2) 分类号:F32 X-01 关键词:可持续 农业 制度 规范篇17:中国制度优势论文1000字
“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而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要防止其“生锈”,就需要不断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作出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为一名干部,更要常抓常新,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制度自信,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实践探索,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用好制度“除锈剂”,严防制度笼子“生锈”。
坚持党的领导,在根本上“防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统领地位。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继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逐步确立并巩固了我们国家的国体、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各方面的重要制度。这其中,极为重要的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用好制度“除锈剂”,就需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形成党中央坐镇中军帐、“车马炮”各展所长、一盘棋大局分明的高效治理合力,奏响“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的时代最强音。
坚定制度自信,在基础上“防锈”。“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唯有坚定制度自信,我们才能在由大到强的历史性飞跃中,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战略定力,增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巩固和发展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基础上“防锈”,不仅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胆略、智慧和担当,为制度建设添活力,为有效治理强动力,更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构筑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切实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增强说服力感召力,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增强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提高执政能力,在核心上“防锈”。正所谓“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执行越有力,国家治理就越有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越兴旺发达。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必须把提高执行力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领导干部作为国家治理具体实施者,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作为制度铁笼的“防锈剂”。一方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带动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增强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另一方面,要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要求,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做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有力执行者,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在本职岗位上历练,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高执行制度的政治定力和能力水平。
加强实践探索,在实质上“防锈”。“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才是最可靠最管用的。要坚持治理一切工作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按照“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要求,在坚持和巩固的前提下,不断做好完善和发展的文章,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用好制度“除锈剂”,需要加强实践探索,不仅要坚持问题导向,鼓励改革创新,最大程度激发基层群众蕴藏的改革动力和治理智慧,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基层破解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的成功实践,并将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推动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进一步推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更要始终讲规制、守章法,遵循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国家法律制度规定,做到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促进如期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篇18:中国制度优势论文1000字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这篇文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历程,总结成就和经验。学习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坚持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有很强指导作用,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用奋斗不断坚持和完善制度建设,用制度优势奏响治理效能新乐章。
“伟大创造”和“显著优势”是我们制度自信的基础,制度优势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这个“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史经历无数次探索失败后发现的成功方案;是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经过了长期实践检验形成的美丽结晶;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当然,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个“伟大创造”惊艳世界。这个“显著优势”内涵丰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的优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优势,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等等。这些“显著优势”是改革开放40年谱写奇迹证明的;是新中国70年伟大成就见证的;是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诠释的。“伟大创造”“显著优势”激励我们的热情,昂扬我们的斗志,鼓舞我们在坚持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征程上奋斗拼搏。
用制度优势奏响治理效能新乐章,是我们的新时代担当。制度优势有目共睹,硕果累累,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好、实施好,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要坚持好、巩固好、实施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这是我们的根基,是我们保障,是我们的特色;我们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断完善现有制度,让现有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升华;我们要根据新发展,新变化,发展现有制度,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我们要强化制度执行力,“纵有良法美意,非其人而行之,反成弊政。”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唯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制度优势更加凸显,才能让我们的制度优势奏响治理效能的崭新乐章,乐章嘹亮,振奋国人,美丽发展,精彩时代。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是现在进行时,必然久久为功,谱写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治理效能奇迹。1949年,毛泽东同志说:“中共二十八年,再加二十九年、三十年两年,完成全国革命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工夫。”1992年,邓小平同志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笔者坚信,随着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落实,我们必然能够用制度优势为世界奏响一部中国治理效能的创新乐章,这部创新乐章幸福中国人民,为世界各国治理现代化提供伟大经验。
篇19:循环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研究的论文
循环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研究的论文
【内容摘要】可持续发展是西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制度障碍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西部循环经济制度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应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亦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所在。西部开发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和建设过程,也是经济发展过程,更是制度创新过程,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兼顾、法规建设与制度创新齐头并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所沿用的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非但投入和产出效率不尽人意,而且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使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累积性问题日益严峻,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制度障碍的长期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要解决西部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加大循环经济的发展力度,必须分析循环经济的制度因素,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问题,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是西部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基础
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调解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而自发形成或人为设计的社会交往行为规则。制度是经济发展中一项不可忽视的要素,甚至是最重要的要素,它决定了人类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利益分配形式。经济系统是一个包含制度的复杂系统,发展经济并不仅仅只需要考虑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更需要一系列制度支持。因此必须将制度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模型中,才能有效地解释各种经济现象。现在,人们研究任何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都必须分析与其相关的制度问题。而像发展循环经济这样一个实践性、政策性很强的经济发展问题,当然更不可能忽视对其进行制度层面地分析研究。
从根本上说,制度是为经济提供服务的。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旨在改变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而应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规范和引导经济运行的路径。因此制度因素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主要发挥以下功能:
第一,协调和整合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追求,必然会形成一定利益集团,如果不对不同的利益关系加以合理协调和平衡,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发展循环经济必然导致不同人群或团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变更,它要求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其中包括不同区域、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这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制度能在一定范围内将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比较合理的配置,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和平衡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把人们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控制在各方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二,规范和约束人的经济行为,使其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追求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不加以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就势必导致负外部性行为的泛滥,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必然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以往所熟悉和适应的经济行为模式,是在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制度下所形成的,这些行为模式有相当一部分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背道而驰。要改变这些行为模式,使其适应发展循环经济要求,需要利用制度作为一种律令产生强制力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第三,制度对人们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的行为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制度是一种持续性、规范化的激励机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制度的激励作用主要是通过将外部利益内部化来实现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社会收益率较高的社会活动,但在目前的制度下,发展循环经济的个人收益率却不高。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应该使循环经济中的个人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建立起了这样的制度,人们就会自觉选择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行为。
三、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
(一)有效制度供给不足
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西部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环境保护不力,而环境保护不力的重要根源就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从而难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保护环境。由于经济主体具有追求尽可能大的利益的内在特性,在无外力干预下,它总是会不顾社会利益而追求单个利益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西部越来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结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和东部相比,国家对西部地区在基础制度供给、产权制度供给等多方面无论在广度、密度或深度上都明显不足。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与区位劣势、经济基础薄弱、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投资软硬环境欠佳,通过自主需求创造供给的动力缺乏,再加上政府支持和政策供给上的不足,经济主体行为长期徘徊在国家严格划定的行为准则圈内。使得要素配置效率低下,核心制度和外围配套制度相互脱节,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制度变迁不均衡
制度供给不均衡会导致制度变迁不均衡,进而会对西部循环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个经济体中不合理的制度变迁会弱化对资金、技术、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西部地区变革长期在国家自下而上的强制推行下进行,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制度变迁不属于内生的、由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无法与市场经济充分融合,因而其变革具有更多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
西部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也是产生废物污染最多的阶段,因此为了发展本地经济,政府、企业很有可能选择急功近利的经济政策来解决政绩压力、经济增长、就业压力等,往往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环境问题被置于边缘地位,片面追求“集体”局部经济利益,很可能导致全局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结果,从而阻碍循环经济发展。并且政府自身利益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并未成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西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市场经济特性并不明显。
(三)制度效率比较低
微观经济主体的竞争力主要由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决定。西部尽管存在要素成本优势,但制度因素造成循环经济的交易成本过高,制度经济绩效比较低,制约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这主要源于不同制度演进格局所产生的制度本身。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稀缺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具有更高的经济绩效。虽然西部正朝着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迈进,但其演进的效率、速率以及配套的各种制度的建立、发展程度较东部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表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发展绩效上比较低。
(四)制度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弱化
现有的资源环境制度主要侧重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制度仍不健全,漏洞较多。首先,环境保护制度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弱不够,管理关系不顺,没有足够的权威,因而不能保证有效地贯彻实施,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次,政府依旧还存在着部门分割,如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就有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分部门的多头管理不仅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制度间缺乏协调、配套和整合,而且容易出现政出多门、政策冲突或政策盲区。再次,我国在法律中未能明确公民的环境权益,从而使得公民不能维护自身权益,导致政府在监督污染排放方面成本过大。在很大程度上起着纵容环境污染行为的负面作用。
(五)环境产权界定困难
为了使外部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成本与利益内部化,十分有必要明确界定环境产权。但是,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弥散性与流动性的特点,不具有明确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使得环境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如江河、大气等自然资源就十分难以界定产权。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关于环境产权的概念还未明确界定。使得环境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另外环境属于公共物品,环境产权的主体应是国家,所以要研究环境产权如何进行转让和交易、如何才能对厂商产生刺激等难题;由于环境产权交易是以排污权的需求与环境产权和排污权的供给为特征的,还要研究如何分配排污权、如何评价排污权的使用、对富余排污权如何处理等难题。
(六)现存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冲击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在西部更为明显。在这种二元制结构体系下,形成了城乡两大相互独立而又悬殊巨大的经济板块。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特有的城乡分割和城乡壁垒,给西部的循环经济制度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严重障碍,对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造成多种危害。
由于西部城乡企业自成系统,乡镇工业布局分散,同时对乡镇工业缺乏科学规划,使得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不少污染的项目从城市扩散到了乡村,乡村成了污染工业的避难所。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在经济结构、思想观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乡村中无法正常开展,这也成了建立循环经济制度不可回避而且难以逾越的障碍。
(七)非正式制度方面缺位严重。
非正式制度是人类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的总和。非正式制度通过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软约束,激发人们的内心理念来实施一定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西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经济模式以及较低经济生活水平,导致了整个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正式制度实施的文化环境。首先,西部长期以来存在两种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倾向:一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把发展单纯看成是一个经济问题,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二是片面地理解“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资源、环境问题就可随经济的增长而自然解决。其次,缺乏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往往把自然当作为生产所利用和支配的对象。这种片面的自然观是与循环经济思想格格不入的。自然界在人类无休止的的破坏下所呈现的报复性反应,已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的自然观,开始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但是要让人们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次,长期以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伦理观大行其道,其局限性就在于只考虑眼前的功利与实用,不顾及长远利益,和西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四、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
西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现有利益格局,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这种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是要将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规制管理,纳入市场运行机制之中。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这必将重新构造社会价格形成机制,从而重新调整社会利益分配关系。
(一)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安排
从长期来看,西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制度问题的重点,首先是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西部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产权不明晰和产权配置不当,只有明晰的产权才能对滥用资源和污染环境构成阻隔屏障。我国法律规定的资源绝大部分属国家所有,但由于政府管理能力的限制,国家对国有资源产权的实现难以完全落实。因此,西部资源产权制度创新的重点是,突出所有权管理和集中统一管理,强调国家的资源收益权,使国有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充分体现,以提高资源使用成本,遏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行为。
构建明晰的产权制度,就需要把经济活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使外部影响内部化,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在西部地区沙漠化的治理中采用拍卖土地使用权的做法,即明确规定谁购买、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可继承、可转让,在国家拥有最终所有权的同时,治理主体(经济个体)得到土地的占有权、经营权、受益权,从而调动其投资的积极性。
明确环境产权,实施环境容量的有偿使用。对产权难以界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如空气、河流,可以划分各地区一定的责任范围,如合理分摊环境治理费用和严格法制约束,制定出明确的奖惩规则。对无法避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可以通过政府作为维护生态环境的代表与污染者之间进行环境产权与排污权的付费许可污染的交易以及排污权的产权交易,充分运用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及由内部经济性行为导致的外部非经济性行为。
(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
缓解城乡差别愈来愈严重的趋势,实现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是西部当前面临的一大社会难题。这个问题不妥善解决,确立循环经济制度就将成为空谈。在努力消除城乡差别,建立循环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尽快进行循环经济立法,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鉴于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环境意识比较薄弱,一些地方政府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忽视环境保护,甚至对污染企业提供保护的现状,应改革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防范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创造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的环境保护机制,提高管理的权威性和环境管理的效率。
第二,要有预防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制度安排。乡镇企业在西部经济发展和加速城乡差别的缩小过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掠夺式经营引起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了西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不少地方单纯追求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恶化。要克服这个问题就必须有预防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制度安排。要坚决杜绝已为城市淘汰的污染型工业进入农村,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第三,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目前西部的环境保护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政府主导型模式。在推行循环经济,消除城乡差别过程中,政府仍然肩负着历史性的重任。为此,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转变。对于西部这样一个农业发展滞后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区域来说,发展生态农业,政府的政策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切实落实中央财政对西部的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这对改进西部生态与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应该尽快对西部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实行严格的控制;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进行补偿,坚定不移地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可考虑开征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税,并将征收范围限定在资源开发类企业或者污染企业,将税收的适当比例用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剩余的归中央统一调配。国家应该对现有的环境污染费、矿产资源使用费等地方性收费项目,以环境保护税的法定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扩大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并根据专款专用的原则,将环境保护税收入做为西部地方政府综合治理的专项基金。国家应该对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或治理,恢复生态环境的项目给予大力度的税收优惠,鼓励西部发展生态环境整治、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剔除现行税制规定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规定。同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应当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给予坚决制止。对于一些亏损或微利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产业,对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业,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在增加环境(污染排放)税、资源使用税的同时可以对于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实行税收抵扣。通过专门设立环境技术开发基金,重点支持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西部环境综合治理等公用性事业方面适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四)加强循环经济的监管机制。制定法律和政策是重要的,落实和监督执行更重要。西部应考虑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门领导和管理机构,赋予更大的执法权限,加大执法力度,使循环经济建设真正有组织保障。要改变过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方法,明确将循环经济纳入政府决策者政绩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应该层层签订循环经济建设目标责任制,督促其行使循环经济职能,抑制地方保护主义。要规定各级领导必须在任期内实现辖区内环境和资源的循环性“保值增值”,对未完成目标者要依法查处。同时积极发挥中介服务(技术咨询)组织的监督和服务作用,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及时提供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和服务;为政府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和企业制定环境管理策略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服务;协助督促政府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等,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和发展。
(五)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
发展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建设的目标,主要是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观、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以及由这些社会观念意识决定的风俗习惯。建立正确的发展观,首先需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发展的涵义,提高对统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就要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从而实现自然界与人的和谐共存。
建立正确的资源价值观对西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直以来西部缺乏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资源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基础和制度环境。现在虽然人们的经济价值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是强调物质资本的积累,强调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保值增值,仍然缺乏自然资本的概念。由于缺乏自然资本的概念,资源无价或价格很低,使人们认为自然资源是可以无限供给的,造成了资源的无偿占有、掠夺性开发和浪费性使用。因此要使人们从观念上彻底改变资源无价和资源可无限供给的想法。现阶段,西部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逐步使广大群众理解、认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通过改变自身一些落后的观念来配合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使公民明确自己具有的环境权益,使公民在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实践中,彻底转变环境行为,并树立牢固的循环经济意识。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本)》,中国发展出版社版
【2】任保平《制度演变、制度约束与可持续发展》,《经济评论》第4期
【3】冯之俊《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版
【4】陕西省榆林市国税局课题组《促进西部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9月10日
【5】《西部发展循环经济调查》新华*207月7日
【6】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光明日报》月3日
【7】李京晔,黄为《我国东西部资金流动的制度供给约束及其消除》《当代经济研究》2期
【8】张扬《循环经济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年8月
【9】《20中国循环经济报告》中国*新闻中心
篇20:电脑维修工程师证,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
如题,开电脑维修公司需要持有的电脑维修工程师证书,是OSTA证书还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
[电脑维修工程师证,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
★ 论文范文实行方案
【论文:创新中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20篇)】相关文章: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论文2022-04-30
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结合研究论文2022-11-15
浅析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论文2022-05-06
医院图书馆环境污染与馆员职业健康初探2024-02-03
学前教育论文健康范文2023-10-26
以师德构建推动素质教育论文2022-09-23
论文鉴定范文2023-10-24
探析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论文2023-12-06
阳光体育校本化的探索与实践论文2024-03-13
以就业为导向的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论文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