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论文(精选10篇)由网友“Monic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医学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医学毕业论文
医学毕业论文
病毒性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抗病毒治疗药物的进展近年来极大地改善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唯一公认有效的抗HCV治疗方案,即使是在美国批准用于丙型肝炎治疗的蛋白酶抑制剂,也仍须要与干扰素联合应用,因此对于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鉴于干扰素的副作用,肝移植是最佳选择。然而,患者肝移植术后普遍会发生HCV的再感染,移植后5 a内约有20%的患者仍会发生肝硬化,发生肝硬化的患者1 a内发生失代偿的比例约为40%。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能是加速HCV复发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何在减轻移植排斥反应的同时兼顾HCV感染的控制是目前本领域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1 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引起的肝脏改变特点
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复发引起的肝脏改变与血清HCVRNA水平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在移植手术期间,血清HCV RNA水平可能会有所降低,部分病例甚至可低于检测限,其下降程度与无肝期、冷缺血时间的长短以及术中失血的多少相关。但在移植肝开放血流再灌注后HCV即又开始复制,术后48 h就可以在血清中检测到HCV RNA的负链,4~7d后HCV RNA水平可达到或超过移植前水平。由于受体的免疫系统在接受移植物后即可激活,因此术后立即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可能与排异反应有关,只有当血中持续复制的病毒再次引发肝脏炎症才称为丙型肝炎复发。故丙型肝炎复发的诊断应依赖于组织学检查。
丙型肝炎复发常见于移植术后6个月,表现为AIJT逐渐增高,也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此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并与排斥反应相鉴别。病理上表现为急性肝炎组织学改变:肝细胞散在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点灶状肝细胞坏死以及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同时伴有轻重不等的肝小叶炎。病变继续发展可表现出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的组织学改变,肝小叶内及汇管区出现明显的淋巴细胞聚集,甚至形成淋巴滤泡,同时可出现肝脂肪变性、碎屑状坏死或界板炎、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如果在此基础上肝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加重,增生的纤维组织从汇管区向小叶内伸展,形成汇管区与汇管区之间以及汇管区与中央静脉之间的桥状连接,将肝小叶重新分割,逐步形成肝硬化。
有研究报道,丙型肝炎肝移植术后12个月约有80% 的患者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但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情况可能有很大差别,部分患者的组织学变化仅为轻到中度,而有些患者则快速进展为终末期肝硬化甚至出现移植肝的功能衰竭。术后5—10 a约有8% 一30% 的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因此,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有必要定期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以判定肝炎复发的情况及严重程度。
此外,少数患者(<10%)丙型肝炎复发后以黄疸为主要表现,可为丙型肝炎复发的首要症状,也可发生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常常与应用高水平的免疫抑制剂相关。组织学为胆汁淤积、肝小叶排列紊乱、肝细胞气球样变。多发生在移植术后1~3个月,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胆汁淤积和高胆红素血症(>102.6 umol/L),血清ALP和GGT高于正常上限值的5倍,典型的胆汁淤积组织学变化、HCV RNA水平明显升高,但无胆道系统改变 。
2 免疫调节剂对肝移植患者术后HCV载量和排斥反应的影响
2.1 类固醇激素尽管目前已经证实,大剂量应用类固醇激素可使HCV载量增加,但是否应用类固醇激素进行移植后的维持治疗目前尚有争议。类固醇激素治疗和移植后病毒复制之间密切的关联性令许多移植中心都倾向于停止使用类固醇激素。但这种方案的有效性目前尚有争议,有研究发现,类固醇激素快速减量也可能导致HCV复发。
Berenguer等。对—问采用CsA或Tac联合类固醇激素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90例HCV相关肝移植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并与之前(—间)未采用类似免疫抑制治疗的52例患者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未采用激素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出现疾病恶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200l一 年间的发生率(48% 和29%)。Vivarelli等” 进一步对比了类固醇激素快速减量的疗效,结果发现,肝移植后12个月肝脏进行性纤维化的发生率在快速减量组明显高于慢速减量组(42.1%和7.6%)。
Filipponi等 对比了采用类固醇激素维持治疗和未应用类固醇激素方案的HCV相关肝移植患者疗效,结果发现,肝移植术后12个月在肝纤维化程度和病毒载量方面2组并无显著不同。在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中,抗病毒治疗失败率明显升高,但肝活组织检查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则明显减少。1个最近的Meta分析研究了多个未对肝移植患者采用类固醇激素方案治疗的文献,对HCV复发率进行了评价,多元回归分析证实无类固醇激素方案中HCV复发更少见,(RR=0.90;95%CI:O.82—0.99,P=0.03)。然而,由于临床的异质性差异,对于纤维化进展情况以及类固醇激素剂量和减量的数据则没有进行报告。
2.2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已成为器官移植后的基础免疫抑制剂,CNI主要指CsA和Tac。
CsA在体外具有抑制HCV复制的作用。HCV亚基因组复制细胞培养系统证实,CsA在RNA复制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对HCV具有抑制作用。在HCV感染的人肝细胞株培养中也发现CsA可抑制HCV基因组的复制,且这种抗HCV活性与其免疫抑制和细胞毒性效应无关,因此很多针对肝移植术后药物应用的推荐意见中也主张对于术前有HCV感染的患者,应尽量选用CsA。
值得注意的是,CsA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是否具有体内抗HCV复制作用尚有争议。Firpi等 和lnoue等发现,采用CsA联合低剂量IFNc~治疗较单用CsA或IFNa对HCV复制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并可获得更高的SVR率。但在最近1项涵盖5个随机对照研究(1995—)的Meta分析中,Beren—guger等 对比了以Tac为基础和以CsA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在HCV相关肝移植患者中的疗效。结果发现患者病死率、移植物存活率、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皮质激素抵抗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或纤维化所致的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发生率在2种方案间均无明显差异。
Tac并不具有抑制HCV复制的作用。有队列研究表明,在HCV相关肝移植患者,以CsA为基础的方案较以Tac为基础的方案更具有优势 。Berengner等 发现,与CsA方案相比,Tac方案治疗的患者容易更早的出现肝脏炎症复发以及肝硬化。但Shenoy等 新近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Tac组复发的时间虽然相对较早[(72±42)d和(145±43)d,P=0.006),但HCV复发率较CsA—ME治疗组低(21%和61%,P=O.04)]。
因此,目前数据还难以得出CsA对于移植后HCV的复发有预防作用的结论。
2.3 硫唑嘌呤(Aza)和霉酚酸酯(MMF) 抗代谢免疫抑制剂Aza和MMF与利巴韦林有一些共同的作用机制,利巴韦林和MMF均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的作用,已在体外研究中证实对黄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利巴韦林和Aza的3种代谢产物还参与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相关的单磷酸核: 酸的产生过程。这些数据均提示此类免疫抑制剂都具有抑制HCV复制的可能性,然而,MMF和Aza在HCV复发中的有益效应还没有被文献证实。
—间的一些研究报道探讨了Aza对HCV复发严重性的影响 驯。大多数(70%)研究发现,应用Aza减少了HCV复发的严重程度,但也有研究显示,无论是否应用Aza,HCV复发的严重性并无差别 。没有研究显示Aza的应用与HCV复发的严重性增加相关。
Wiesner等 对HCV阳性肝移植患者进行了1个MMF和Aza治疗的直接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与Aza组相比,移植后6个月时急性移植物排斥反应或移植失败率在MMF组较低(30.6% 和41.4% ,P<0.04)。HCV RNA阳性率,以及组织学证实的HCV复发率在MMF组为18.9% ,Aza组为29.1% ,但尚无长期研究的数据。Kornber等 进行了1个移植后早期及晚期对照的前瞻性研究。21例接受以CsA为基础的4联诱导的免疫抑制方案,分别以MMF(n=12)或Aza(n=9)增强疗效,结果发现,MMF组较Aza组更早复发,但在确诊复发时,MMF组患者移植物的纤维化程度较轻(Ishak—Knodell评分比较分别为1.5±0.5和2.2±1.2),但与Aza组相比,其纤维化评分在半年后显著升高。
2.4 其他用于免疫调节的抗淋巴细胞制剂 抗淋巴细胞抗体制剂如OKT3在治疗类固醇激素抵抗的急性排斥反应同时也会对HCV的复发造成影响。高水平病毒载量及应用高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尤其是甲强龙冲击和/或OKT3治疗与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采用抗胸腺球蛋白(ATG)对免疫抑制状态进行诱导尚未在肝移植中作为常规方案,但因为其可以减少对采用CNI进行延迟诱导的需要,且本身还可被用于诱导耐受,目前已被用于肾功损害的患者。de Ruvo等 对采用ATG诱导联合Tac单一治疗(n=22)方案和无诱导的Tac联合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方案( =30)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患者的生存率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差异,HCV的复发率(54.5%和60%)和纤维化评分(Ishak评分)(0.85±0.8和1.54 4-1.3)在2组间也没有明显差异。
采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或兔抗胸腺球蛋白(RATG)均可提高患者及移植物的生存率。RATG治疗组急性排斥发生率为37.5% ,抗CD25治疗组的急性排斥发生率为20% 。根据生化指标、病毒学及组织学对HCV复发的定义标准,其发生率在抗CD25组为80%,在RATG组为26.25%,但关于复发的严重性或复发的时间特点尚没有具体报道。
Ramirez等 对采用抗IL一2受体抑制剂basiliximab进行诱导的研究方案与既往以Tac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n=46)进行比较,随访结果发现,在basiliximab诱导组,43例(93.4%)患者未出现排斥反应,且患者及移植物的2年生存率为93.5% ,组织学证实HCV复发率为24% 。与之对照的既往方案的排斥率是31% ,患者和移植物生存率较低(分别是71.7%和69.5%),组织学证实的HCV复发率较高(71%)。
3 HCV相关肝移植术后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进展
存在HCV感染的患者和移植物的生存期均较HCV阴性的患者短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可减少复发风险。移植前 抗病毒治疗对预防移植后HCV复发的安全.眭和有效性评价显示,治疗对超过16周的患者有效,但相关副作用的风险也更大。HCV肝移植术后肝炎的复发受很多因素影响,过度的免疫抑制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移植术后不包含免疫抑制剂的方案已被证实可能有益。基于干扰素联合/不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有很少的研究报道。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s,DAA)如蛋白酶抑制剂,多聚酶或其他非结构蛋白抑制剂的研发开创了丙型肝炎治疗的新纪元,但其在HCV相关肝移植术后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受限,其中之一是与CNI的相互作用。有研究认为,蛋白酶抑制剂可以用于移植后,但与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联合的三联用药方案安全性和耐受性更差,而且药物间相互作用也给治疗的安全性带来挑战 。
移植后立即给与HCV免疫球蛋白以避免HCV感染在多数病例已被证实无效。用抗体或小分子阻断细胞表面HCV受体以限制HCV进入细胞内可能有利于移植期间控制复发 。
尽管CsA可能具有抑制HCV复制的作用,但有关HCV相关肝移植术后应用CsA和Tac的患者HCV复发时是否应用IFN抗病毒治疗尚无统一意见。总体上认为,基于IFN的抗病毒治疗对于移植后复发更有效 。
daclatasvir(DVC也称为BMS一790052)是一种口服的NS5A抑制剂,有报道其与PEG—IFN和RBV联合用于肝移植后,并没有发现与钙调磷酸酶之间存在明显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
总之,如何在HCV相关肝硬化肝移植术后进行合理的免疫抑制和抗病毒治疗对于预防HCV复发、延长移植物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关免疫抑制方案在HCV相关肝移植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多数认为,突然改变免疫抑制方案,如快速撤药或改变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或类型(使用大剂量皮质醇和0K33)都有可能导致HCV的复发,类固醇激素缓慢进行性减量和Aza维持治疗也许有益。鉴于用药的安全性和副作用,有关抗HCV治疗方案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目前没有太多的经验和大样本的研究,抗病毒药物对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可能在降低肝内HCV水平的同时杀伤HCV感染的肝细胞而进一步导致广泛纤维化。因此,相关研究还在逐步探讨中。
篇2:医学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控制质量的具体措施,探究具体检验实行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12月~1月来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测的患者120例的具体检测结果,按照血液稀释比例的差异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55例。
观察组血液稀释比值为1:10000,对照组血液稀释比值为1:5000,对比并观察两组不同血液细胞的稀释配比的具体检测实验结果,及观察组放置时间段不同对于实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综合各种类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置在温度为37℃的情况下30min,对比各项血液细胞检测的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检测样本的放置时间长短与血液稀释的比值都会对血液细胞的具体检验结果与检出率造成一定影响,所以临床血液细胞的检验中应该加强具体影响因素的调控,加强对相关因素的管理,提高临床上对于血液细胞的检验的准确率。
【关键词】血液细胞;质量控制;检验结果;临床医学;策略
血液细胞检测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对患者本身所患有的血液疾病进行诊断和排除,具体的临床血液检测工作中,它的血液细胞的检测水平和指数的测定受到很多相关因素的干扰,这样就造成临床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1]。
目前的临床工作中大多数以1:5000的稀释比例与1:10000的稀释比例对患者的血液疾病进行判断和排除,为了更加了解1:5000稀释比例与1:10000稀释比例的实验检测结果的差别,研究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控制质量的具体措施,探究具体检验实行的临床意义。
我院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测的120例患者的具体检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月~201月来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55例。
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7.51±3.47)岁,血型:A型、B型、AB型及O型常见性血型。
观察男22例,女23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35.91±2.97)岁,血型:A型、B型、AB型及O型常见性血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血液稀释的比值为1:10000,对照组血液稀释的比值为1:5000,对比并观察两组不同血液细胞的稀释配比的具体检测实验结果,及观察组放置时间段不同对于实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均采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液,获得血液样本之后进行1:10000与1:5000的成比例的血液稀释,使用的血液抗凝物质为EDTA-K2,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血液细胞的检测。
具体实验检测措施为:将患者的静脉血液样本放置在22℃温度下,在放置时长为0.5h、3h及6h做血液样本的结果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综合各种类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放置在温度为37℃的情况下30min,对比各项血液细胞检测的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对于血液细胞检测的结果有这一些较为波动的因素,由于多种相关原因的影响,使得患者的血液的检测结果常常造成一定的差别,对于检测结果准确度不够完善会对血液相关疾病的判断造成较大的干扰,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造成误诊或判断成医疗出错。
如果患者的实验结果的血液稀释比值通常控制在1:10000,如果血液稀释对比的比值较低,会使得患者的血液的细胞出现重合会造成患者的实验结果的损失,但是如果血液稀释比例过高,也会造成血液内的细胞数量逐步降低。
因为使用的血液的抗凝剂对于白细胞与血小板具体现状干扰较小,收集患者的静脉血液样本后,应该马上给予患者抗凝剂进行血液的抗凝措施,并调控患者的血液稀释与抗凝药物的对比。
如果给予患者的抗凝剂的用量过少,造成患者血细胞内的微凝血块在身体里的血液中,从而引发机器受阻,并干扰患者的具体实验检验准确度。
另外如果稀释比值过低时,会造成血液中的白细胞形态出现较大的改变,从而对血液的检测比值造成干扰,白细胞数量检验产生较为困难,一般情况下进行血液的稀释后,稀释的比值不能太大[2-3],这种情况恶化后会造成白细胞数值的降低。
实验研究显示,室内检测试验的温度的改变也是造成血液实验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关键因素,对于实验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干扰,温度太低或是太高也能干扰实验的检测结果,所以对于血液细胞的相关指数进行检测时,要保证具体环境的温度不变进行实验,温度如果出现改变应该立即进行应急措施。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综合各种类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放置在温度为37℃的情况下30min,对比各项血液细胞检测的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显示,血液检测样本的放置时间长短与血液稀释的比值都会对血液细胞的具体检验结果与检出率造成一定影响,所以临床血液细胞的检验中应该加强具体影响因素的调控,加强对相关因素的管理,提高临床上对于血液细胞的检验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周冬梅.探究临床医学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中国卫生产业,,(29).
[2]朱学农.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当代医学,,(31).
篇3:医学毕业论文
【摘要】检验医学承载着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职责,医护人员掌握相关检验知识非常重要。
笔者分析了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医学检验质量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检验医学;检验现状;医护人员;检验质量
检验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在高层次上的结合。
医学检验是医生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检验检查方法不断增多、更新,极大地促进了医学检验水平的提高。
临床检验信息化发展,使临床检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
现代检验仪器的应用,完善和丰富了更多、更新的临床检验指标。
目前的检验项目已经达到二千多项,而且新的检验项目层出不穷。
由于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校学习有关检验质量的专业知识很少,而且新知识更新加快,所以临床医护人员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掌握不全,使得检验结果的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本文针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从检验项目的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输、标本接收处理保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基本处理对策。
1影响医院临床医学检验的因素分析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不良因素贯穿于患者标本检测全过程,常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临床医生因素;②患者准备因素;③护士采集标本因素。
1.1临床医生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医生作为检验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近68.5%的分析前误差中,临床医生的造成的误差占20%,其主要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忽视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等。
1.1.1检验项目的申请医生对检验项目选择的目的性、针对性不明确,完全按照套餐进行全套的检查,对项目之间影响因素缺乏了解。
医生应依据患者各种疾病不同阶段、不同病理生理表现,选择具有特异性的实验诊断项目。
检验科也应该协助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检验项目。
检验单的申请不规范。
规范的申请单应该包括:①患者姓名;②患者的性别;③科别;④唯一的住院号或门诊号;⑤申请的检验项目;⑥标本采集的时间;⑦标本的种类;⑧临床诊断。
临床医生必须认真对待检验申请单上的每一项信息,某一项信息的出错可能会造成临床检验结果与临床实际情况不相符。
篇4: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下面对两组献血者采用不同方法的穿刺和拔针进行可行性比较,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
1.对象 3月对在流动献血车上的初次献血者中的165人,其体检符合献血条件的初筛标准(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81例 实验组84例。
2.方法 选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一次性塑料采血袋,采用针头为16号进口针头,采血者均选择上肢肘窝静脉,每人次献血量为200-400ml(其中400ml居多)
2.1 实验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静脉穿刺的同时和献血者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以分散其注意力,左手拇指按住静脉下方,在所选静脉正上方,针头斜面向上呈30°角,直接快速刺入静脉,一旦感到手有落空感,即刻变换进针角度,<15°平行匀速进针1㎝。拔针时,用左手按住纱布块,压力以不牵动皮肤为限,右手持针头尾部保持进针时的角度、速度进行拔针,并告诉献血者用三指顺针眼处向下按压3~5分钟左右,切忌按揉,在静脉穿刺和拔针时尽量不告诉献血者。
2.2 对照组 采血前只做一般护理,不做心里护理。常规静脉穿刺,拔针时左手按住纱布进针穿刺点,右手用力拔出针头,按压针眼处不出血,穿刺前拔针后需要告诉献血者。(这一点与上有所不同)
2.3 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
操作结束后询问献血者疼痛的感觉,以判断疼痛的程度
无痛 :献血者接受操作时,面部表情无任何反应,局部无痛感;
微痛 : 献血者面部表情无改变,无任何反应,但在穿刺部位有短暂的刺痛感,疼痛时间<3s;
剧痛 : 献血者出现皱眉 咬紧牙关或张口甚至呻吟 头部抬起,主要告知护士穿刺点的疼痛,疼痛时间>12s.
结 果 :
对两组献血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穿刺和拔针,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见表1、2。
表1 两组献血者经不同穿刺操作后的疼痛比较
组别剧痛无痛和微痛合计实验组 176784对照组315081合计48117165
表2 两组献血者经不同拔针操作后的痛觉比较组别剧痛无痛或微痛合计实验组107484对照组285381合计38127165
讨 论:
护理工作是血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偿献血对现代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护理工作是一种服务性强,服务面广的工作,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护士的崇高职责,只有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护士才能自觉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等。为此,我们作为一名采血护士要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服务周到、亲切信任感;仪表端庄、整洁文雅、稳重大方;动作敏捷、利落、紧张有序;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服务技术。
如何让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以最佳的心里状态献血,使献血者感到安全和愉快,是采血护士的基本技能,只有掌握了与对方沟通的技巧,才能确保采血工作的顺利完成。1、语言是沟通的重要工具 (1)要有主动性;(2)要有针对性;(3)要有科学性、艺术性。2、善用非语言性沟通 (1)注意外在形象;(2)营造温馨环境;(3)保持眼神的交流。 3、加强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献血者看见采血针头较易产生紧张恐惧心里,并促使血管、肌肉收缩而造成穿刺阻力大,痛感增强。同时,心里因素对个体的痛域及耐痛域影响较大,而疼痛又加剧献血者血管痉挛、血管坍塌及心里紧张等,易促发献血反应。
因此,做好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是无偿献血工作中的重点部分。“良言一句三冬暖”工作人员的愉悦的心情,诚恳的态度,善意的谈吐,文明的问候,以及亲和的体态语言,与无偿献血者频频交流,使他们有一种宾至如归、如沐春风的感觉,和他们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有意识地转移其注意力,可以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增强其对疼痛耐受阈值,减少因紧张而带来的疼痛,使整个献血过程在献血者精神放松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常用的心里护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比较法 对身体素质较好而本人又担心的可以提示他看那些比较弱小者也能承受,让其增强信心顺利完成献血。(2)脱敏法 有些献血者认为献血很可怕,针对这种情况,可让其先观看别人献血,直到恐惧心里有所减轻再开始献血。(3)分散注意法 有些人从开始直到结束均处于紧张状态,此时必须特别注意应站在其身旁与之交谈,话题应尽量与献血无关,比如生活中的一些轻松话题,以转移其注意力,达到缓解紧张心里的目的(4)暗示法 有些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慌、四肢无力、叹息或打哈欠,可暗示献血者,你气质很好,脸色红润,采血马上就完成等安慰性语言,使献血者增强信心,尽快回复正常。
采血时的疼痛强度与外在刺激强度、时间和作用面积有关。采用锐利的进口针头可以减少进针阻力;选择正确的进针角度可以使针头以最短距离自皮肤进入血管,减少刺激时间,减轻疼痛;一般针头斜面向上呈30°角快速穿刺,对静脉表浅者可适当减少进针角度,肥胖者血管位置相对较深,进针时可适当加大角度;进针后,按血管走向固定针头,避免针头上翘或移位刺激血管壁而引起疼痛。
皮肤用碘伏消毒后应作用两分钟,待吸收后再进针,否则,消毒液会刺激穿刺点而引起疼痛。
进针的快慢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血管的位置、深浅度、滑动度有关。一般首选血管弹性好、充盈、粗大、不易滑动的血管,无论是何种血管,进针时要一手固定住血管的下方,对滑动度大的血管,要由助手在距穿刺点上方6㎝左右按压血管,距离不可太近,否则容易造成采血的同时血液喷出(压力大、进针慢)或触摸不到血管等。(2)与导管折叠位置有关。采血者为防止空气进入导管,应将导管折叠。在导管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处折叠,左手拿住折叠处的同时固定血管下方,右手持针灵活,可以控制进针速度。(3)与进针方式有关。采用两步进针法(先进皮再进血管),因皮内血管神经末梢丰富,会增加采血的疼痛,所以,进皮时速度要快,针头在皮下停留时间要短,不要来回穿刺。
拔针时,针头与皮肤保持进针角度,减少针头对皮肤、血管壁造成新的损伤而引起疼痛。拔针时按住纱布的力量以不牵动皮肤为限,压力过大可增加血管壁皮下组织及皮肤的张力而加大对针头的阻力,压力过小则局部易被牵拉,造成疼痛发生或加重。针尖完全拔出后可加大压力。
精湛的技术和全面的知识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娴熟的技能是取得对方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环节。所以,作为一名血站的护士应注意技术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的为献血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培华,主编.输血技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
2、洪炜,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7.12
篇5: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发展;课程设置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应用物理和化学、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的理论及技术、仪器等得到了快速更新,医学检验各项数据向临床医学各科广泛渗透,对疾病的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高科技促进了多功能、高度灵敏、全自动的仪器不断涌向各科研和卫生医疗单位,这些仪器的使用不但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而且实现了检验医学的微量化、快速化,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
医学检验专业承担着及时为临床提供有价值且准确的患者医疗数据信息,合理选择必要的检验项目以适应临床诊断的需要,把检验数据转变为有效的信息,做出正确解释,并为临床提供咨询的重要任务,这意味着检验医学正向着多学科结合的方向发展。
各发达国家实验室实现了检验仪器的全自动化,建立了多学科一体化的现代化检验科,各式各样的微型便携式分析仪器被广泛运用。
目前各医学高等学校均开设了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专业,但各卫生医疗机构仍把检验科室作为一个辅助性的技术部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检验科的工作应向更高层次发展,检验专业工作者不仅仅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应成为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
1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程的课时
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均是高中毕业统一招生的,许多基础知识都在高中的课程中学习过,检验专业应根据实际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理论课程,如电学、流体力学和应用物理学等,同时增加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特别强调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这类基础课设置以100学时左右为好,同时开设药理学、病理检验学等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
2开展临床医学概论课的临床实习
临床医学概论在高职医学院校课程中尚未被列入主干课,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应将其定为主干课,并应开展临床实习,让学生学会一般病史询问和查体操作。
在临床实习期间,安排两个月的内科临床实习,让学生学会查阅病史,根据临床表现开检验单,结合临床表现对检测结果做出科学解释和初步诊断,特别是学会如何将检验与临床结合。
3增设检验仪器维修和专业英语课
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检验仪器不断更新,手工操作逐步被仪器检验所取代。
在一般情况下,仪器检测不但可提供快速准确的结果,而且临床医师也逐步依赖仪器检测来诊治患者。
高等医学院校要突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如果不懂得自己使用的仪器,是难做好工作的。
有条件的院校还应开设检验仪器分析和检验仪器维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学生懂得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性能、操作和维护方法,当仪器出现问题时能自己动手及时解决,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这也利于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特别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实行医疗一体化,减少和控制相关费用的支出,更需要应用这门学科的知识,以便使学生具有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跨世纪人才。
现在检验医学已是自动化操作,许多进口仪器设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高职检验专业开设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更显得重要和必要,这不但可促进学生对自动仪器的学习和掌握,也是与世界接轨的需要。
随着分子水平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虽然不能抛弃手工操作,但由于自动化仪器的大量引进,增加医疗开支而造成的弊端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随之显现。
我们应该瞄准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使其打好多方面的基础,从而培养具有应变力和领导能力的21世纪实用型人才,促进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
篇6: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摘要:生物化学是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的学习能为后续的检验专业技术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培养适合检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课程从课程标准修订、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课程改革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医院检验科、疾病控制中心、检验仪器及试剂产销公司行业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血液检验、生化免疫等专业知识,具备标本采集、标本检查、结果分析等能力,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医院检验科、疾病控制中心、检验仪器及试剂产销公司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岗位等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通过调研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经同行和专家的分析讨论,对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依据高职教育的理念,
充分体现“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拓展专业思维,加强沟通、表达及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及医用生化中相关物质的代谢过程及产物;了解学科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为学习后续检验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生化代谢知识原理解释医学中常见的现象;能简单判断生化指标,对疾病进行诊断,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1重新修订课程标准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教育是能力本位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目的,我们在充分调研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以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空间结构为主线,结合医学检验同行和专家的意见,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对高职医学检验的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1.1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及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突出为《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和工作岗位服务的特性,删除与其他学科交叉及理论性较强的章节,
增加了检验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每个模块对应的岗位任务和执考点制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使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
1.2重视和优化实践教学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定位为胜任临床检验工作,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为此我们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会应用生化检测技术来进行分离提取、活性测定、含量测定及生化分析,使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得到切实加强,为其后续检验操作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遵循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目的,设计思路为基于职业分析进行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基于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设计,基于学生主体进行课程实施,基于实践技能进行课程考核。
3课程实施
本课程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以理清流程、强化实用、培养技能为原则,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及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在具体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内容等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抽象难懂部分(蛋白质的结构、核酸的结构、酶的结构与功能)借助网络图片、视频进行辅助教学,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接近生活的部分(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嘌呤代谢),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接近临床的部分(肝的生化、血液生化、电解质代谢与酸碱平衡),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如此有力保证了教学的有效实施,全面提升了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
4课程考核评价
为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改革了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平时测评成绩、实验教学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并举的开放式、多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开放化,
使得课程评价和考核真正面向素质、技能、知识“三位一体”,这种改进对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我们还通过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同行专家意见、学生对老师讲课评价、督导组听课意见等多方位的综合评价,保证了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我们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的高职教育理念,从课程标准修订、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凸显为医学专业技术岗位服务的特性,达到了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福玲.高职检验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医药,,01(25):102-103.
[2]凌伯勋,周希瑜,李庆华,兰栋.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6:32-33.
[3]黄川锋,尚喜雨,刘庆春,王挺,归改霞,全碧波.基于岗位任务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05(34):136-137.
篇7: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摘要】医学检验专业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习教学是培养检验专业学生实际操作的重要部分。
如何发现实习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加强实习教学,是培养合格和高素质检验人员的基础。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习;教学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方法、手段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其实践性很强。
医院的`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过渡阶段。
实习医院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步入正式岗位后的工作态度和能力。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飞速发展以及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实习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就目前检验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习单位的教学模式作一定的探讨。
1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现状
1.1学生
1.1.1学历
检验专业学历层次较复杂,其中检验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专科生理论知识欠缺,实践动手能力不突出。
专科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较差,学生在校的很多基本课程没有学习到位。
导致在实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对操作的理解较欠缺。
检验本科生较检验专科生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上稍显优势。
但由于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本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导致本科生的素质也没能挖掘出来。
1.1.2实习态度
第一,随着检验仪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多数实习同学认为实习很单调,觉得实习只是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大学学习的理论没有用上。
实习同学刚到某个专业组或者某个科室就想老师直接传授很多深入的知识。
而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如:标本签收、标本离心、信息录入)往往是简单而枯燥的。
这样导致学生对医院、对科室、对老师的抱怨,于是情绪低落、消极怠工。
第二,现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承担责任的意识。
也导致老师不愿意将一些重要工作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同学。
第三,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
很少有同学主动抽出休息时间去做专业组安排的基本工作之外的工作,也不会思考如何将日常工作做得更快、更好。
现代电子产品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习同学获取和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便利。
但实际上,大部分实习同学利用电子产品和网络来娱乐而不是学习,比如,打游戏、玩微信、微博、QQ等,极大地浪费了有利的学习资源。
1.1.3考试和就业
实习的最终目的是就业,大部分实习同学在医院实习的后半期就心神不定,一方面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如事业单位入职考试、研究生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
另一方面参加各种类型的双选会以及招聘会。
由于备战考试及考试时间均处于实习阶段,同学将会花上很多时间复习和参加各种辅导班,这些都耽误了大量的实习时间。
甚至根本就无心实习,严重影响了实习教学工作质量[1]。
1.2教师
1.2.1师资人员缺乏
由于全国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人数的剧增,导致临床实习资源匮乏。
实习医院有资质的带教老师较少,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
常常是同学带教同学,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及实习计划的顺利完成。
1.2.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在学历结构上参差不齐[2]。
医院检验科高学历人员较少,大部分人的学历是本科、专科,甚至中专或非检验专业毕业。
多数基地的带教老师一般不从事在校生的理论教学,带教老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就很难得到提升。
带教老师没接受过正规的教师资格培训,缺乏正确引导实习同学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缺乏激发实习同学学习热情的方法。
1.2.3教师的责任心
大部分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带教的意识非常薄弱,他们认为将常规检验工作完成是他们主要的职责。
他们只顾埋头工作,不注重传道、授业、解惑,把带教工作当成了一种负担,降低了教学质量。
带教老师没有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道理。
其实教师在带教的过程中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往往是讲得越多就懂得越多,懂得越多就有更多的东西给同学讲,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1.3实习生管理
实习同学进入实习单位应由实习单位主管部门(如医教科、教育培训部)、实习科室以及学校共同对实习过程进行管理。
但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实习同学一旦离开学校,学校对实习同学管理的责任似乎全部交给了实习单位,学校对实习同学的实习过程只是例行检查或不检查,平时几乎失去联系。
另一方面很多实习单位往往只重视医疗和科研,忽视了临床教学。
再者实习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一般的检验科没有配备专职的实习管理人员。
一般的管理人员都要参加临床工作,这样对实习生管理的各个环节肯定掌控不到位。
实习同学在每个专业组的实习时间较短,由于时间短,有些专业组认为实习同学对临床工作无帮助,可有可无就疏于管理,管理不严格就会呈现出实习同学的懒散、消极。
2教学探讨
2.1培养人文素质
实习期间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3]。
由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必须重视包括医学检验在内的一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增强同学对患者的服务意识,提高同学在实习期间就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基本医德[4]。
培养实习同学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同学正确认识检验科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感情和成绩。
医院或者科室层面可定期组织讲座培训实习同学的人文素养。
2.2提供就业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篇8: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摘要:通过调研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对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构建基于岗位任务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三段式”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教、学、做、拓”一体化,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岗位任务;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
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临床检验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检验工作在临床上的地位日趋重要。
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实践性很强。
现有的课程体系与岗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脱节、实验技能训练与临床差距较大、考核方式单一等,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因此,我们以岗位需求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基于岗位任务的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1]。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新课程标准构建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职业岗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
在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打破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充分体现“教、学、做、拓”一体化,对学生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着力打造适应岗位需求的医学检验技能型人才。
2课程体系构建内容
基于以上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构建“1243”课程体系,即1个课程标准、2本教材、课程实施“4个要素”一体化、教学评价三位一体。
2.1修订课程标准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教育属于能力本位、素质教育,以培养具有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医学检验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疾病控制中心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3]。
我们在充分调研岗位需求和查阅专业文献的基础上,以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空间结构为主线,结合医学检验类职业岗位需求,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临床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技能训练为突破口,对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1)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突出岗位需求。
删除了与其他课程重复或赘余内容,包括实验用纯水、化学试剂的配制、实验方法的选择与评价、室内质控基础知识、室间质量评价、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等。
增加了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如检验报告、生化检验质量管理、室内质控、化学发光技术、肿瘤标志物检验和生化分析仪参数设置范例等。
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根据每个模块对应的岗位任务和执考点制定课程内容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使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
(2)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侧重技能培养。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重在技能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定位为胜任临床检验工作,即熟练掌握各种常规生化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检验结果[4]。
我们进一步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理论和实验学时比例达到1∶1.5,实验课增加了医院见习学时。
除了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在教室讲授外,其余教学内容都在实验室进行,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理论内容“先做后学”,基本操作技能狠抓规范。
综合性实验主要采取小组讨论和技能比武方式进行,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使实验课教学实现课堂翻转,明显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2.2编写基于岗位任务的模块化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依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按照岗位任务模块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
将教材内容设计为五大模块,其中包括24个子模块,模块内容从基本知识、常用技术、检验项目到临床应用,每个子模块包含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与临床生化检验工作无缝对接,从而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
常见疾病的生化检验引入典型病例,将病例分析与生化检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综合操作能力。
编写与教材配套的实验讲义,加大综合性实验比例,实验项目选择临床常用的检验方法,附录中加入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试剂盒说明书,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每个实验项目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数字化实验资源正在建设中,用于教学和学生自学,着力提高学生规范操作水平。
2.3课程实施“4个要素”一体化
课程实施内容包括理论、实验、见习、实训、实习、课外拓展等,重在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充分利用我校“院校一体”办学模式在师资队伍和资源共享方面的优势,将教学和临床紧密结合。
临床一线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实习带教和考核。
采用PBL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和仿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
安排见习、综合实训、专题讲座等,帮助学生能够早临床、多临床。
通过“教、学、做、拓”一体化的实施,立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4教学效果评价三位一体
改革以期末试卷考核和实验考核为主的静态考核模式,重视教学过程的考核评价,将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第三方评价有机结合,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三位一体”考核评价方法[6]。
(1)理论考核。
分为平时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考核内容与资格考试考点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重点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考核重在平时,平时考核评价可以提问、小组比试、随堂测试、单元测试、调查问卷、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并不定期检查学生笔记和考勤情况,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动态检验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题型、题量参照资格考试,主观题以一个工作场景命题,如给出一个糖尿病检验报告单,包含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项目,让学生填写检测方法名称、基本原理、正常参考值以及在诊断中的作用,从而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
(2)实验考核。
实验课学时占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学时的一大半,重实验、轻考核已成为阻碍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
我们将实验教学分成基本技能训练、常规实验、综合性实验3个模块,实验考核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分为平时考核、模块考核和期末考核。
平时考核有逐人考核、小组考核、抽考等多种形式,模块考核和期末考核由医院检验科骨干人员对学生逐一进行考核。
实验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
此外,我们在实习前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实训,并将实训成绩单列,考核合格的学生才能进行实习。
(3)第三方评价。
我们在实验期末考核、实训考核、实习中期考核中邀请医院专业人员参与,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向实习医院、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第三方评价了解教学效果和质量,为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实施效果
自本方案在届普通专科检验班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
优化后的课程体系更加适合岗位需要,课程实施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专业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得到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
篇9: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浅析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对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患者采用贴敷治疗的效果。
方法:患者被分为四组:Ⅰ组,单纯乳腺小叶贴膜治疗组;Ⅱ组,乳腺小叶贴膜+药物治疗组;Ⅲ组,单纯药物治疗组;Ⅳ组,安慰组。
使用乳腺贴敷的患者每两天就需要更换一次贴膜,需要连续使用三个月的时间。
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随访,随访率高达100%,随访的时间为一年。
结果:Ⅱ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Ⅰ组和Ⅲ组高;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效果都明显比Ⅳ组高。
结论:当前还没有得到乳腺小叶贴面的禁忌,也没有观察到任何的副作用,如果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需要大量的病例观察得到结果。
【关键词】 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贴膜;治疗
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也可以叫做乳腺增生病,这种病的病因很复杂,一般情况下是与卵巢功能的病理有很大的关联。
雌激素促进乳腺导管与周围结缔组织的生长,孕激素促进乳腺小叶的发育[1]。
如果卵巢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导致了雌激素增加,孕激素减少,两者不协调,就会导致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发生。
当前临床上治疗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治疗方法很多,而且治疗方式不能统一,各种方式的治疗效果也不是很满意。
如果使用中国传统的通气活血的治疗理论,同时结合发达的现代科技的治疗方式,使用贴敷的治疗方式,能够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我院于10月到3月我院收治了45例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患者,对这些患者行乳腺小叶贴膜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收到了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月到203月我院收治了45例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
患者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3岁,平均年龄为43岁。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的检查后确诊为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患者。
1.2 方法:根据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全部确诊为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
所有患者都有乳腺无规律疼痛的情况,经过体检发现患者乳腺呈现片状或者是乳腺有增生的表现,经过B超、X线拍片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表面,所有患者已经有上述的症状最起码两个月的时间。
患者被分为四组:Ⅰ组,单纯乳腺小叶贴膜治疗组;Ⅱ组,乳腺小叶贴膜+药物治疗组;Ⅲ组,单纯药物治疗组;Ⅳ组,安慰组。
使用乳腺贴敷的患者每两天就需要更换一次贴膜,需要连续使用三个月的时间。
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随访,随访率高达100%,随访的时间为一年。
Ⅰ、Ⅱ组的乳腺贴膜选用上海南洋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乳腺小叶贴膜。
在使用的时候把乳腺小叶贴膜背面的胶带固定在胸罩里面,带上胸罩使得乳腺小叶贴膜贴敷在皮肤的表面。
每两天换一次,连续使用三个月的时间。
Ⅱ、Ⅲ组的药物主要选用目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物,连续服用3个月。
疗效的评定:显效:乳腺疼痛基本消失;片状或弥漫状增生性结节明显改善,退缩>60%;并有辅助检查证实。
有效:乳腺疼痛明显缓解;片状或弥漫状增生性结节变软,呈改善趋势,退缩>25~60%;并有辅助检查证实。
缓解:偶感乳腺疼痛,或触之轻痛;片状或弥漫状增生性结节变软,呈改善趋势,退缩<25%;并有辅助检查证实。
无效:症状、体征和检查均无有意义的变化。
2、结果
Ⅱ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Ⅰ组和Ⅲ组高;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效果都明显比Ⅳ组高。
Ⅱ组(乳腺小叶贴膜+药物治疗):Ⅰ组(单纯乳腺小叶贴膜治疗),差异有非常显著性;Ⅱ组(乳腺小叶贴膜+药物治疗):Ⅲ组(单纯药物治疗),差异有非常显著性;Ⅰ组(单纯乳腺小叶贴膜治疗):Ⅲ组(单纯药物治疗),差异无显著性。
Ⅳ组(安慰组)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3、讨论
应用物理因子作用 通过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病理基础和临床症状,已被证明是治疗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有效途径。
正常的人体组织结构细胞都带有排列有序的正负离子,如皮肤的表面带正电荷,真皮带负电荷等。
当发生疼痛或组织结构不良时,正常的电荷分布状态也被打乱[2]。
所以,通过静电物理贴敷剂改变皮肤表面及浅表组织结构的异常电荷分布,恢复组织结构的正常排序;或通过静电物理的贴敷,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脑垂体、卵巢功能,达到治疗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目的[3]。
乳腺小叶贴膜带静电阴极(负电荷),可恢复皮肤生理性带电状态,静电场产生的微电流能改善微循环,从而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
静电感应途径还可使静电(正电荷)直接作用于不良的乳腺组织结构,达到对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治疗目的[4];同时,小叶贴膜的静电作用对乳腺区的刺激本身尚可刺激内分泌反射途径,
从而刺激垂体调节功能,改善相对偏高的雌激素和相对偏低的孕激素,恢复内环境的稳定。
Ⅱ组的乳腺小叶贴膜+药物用于治疗各类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疗效最好,明显优于Ⅰ组单纯乳腺小叶贴膜组和Ⅲ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单纯乳腺小叶贴膜治疗的效果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外用性治疗方法相比,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维持时间长等特点[5]。
疗效与Ⅲ组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运用乳腺小叶贴膜更安全可靠、经济方便,避免了口服药物胃肠道副反应大、不易坚持服用等缺点。
通过研究发现,对临床症状轻中度,发病时间不长,已采用过其他治疗方法疗效不佳,口服药物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优先选用乳腺小叶贴膜治疗。
对临床症状相对较重[6],发病时间较长,单纯口服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可在调整口服药物的同时协同使用乳腺小叶贴膜治疗。
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包括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乳腺腺病及囊肿性乳腺上皮增生症。
乳腺小叶贴膜对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疗效区别需要更多的临床观察病例。
内分泌激素(雌、孕激素)水平与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的关系目前尚不十分清楚[7]。
乳腺小叶贴膜与内分泌激素、乳腺良性结构不良症三者之间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乳腺小叶贴膜的平均起效时间、疗效维持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有效及维持有效的标准有待进一步的细化。
目前尚未观察到乳腺小叶贴膜的临床禁忌及副作用,进一步的研究需大宗病例证明。
参考文献
[1] 李永健,陈红风,邸若虹,王剑.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评价[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2)
[2] 彭伟雄,梁荣芳,杨灶金,魏滔哲,王心吉,麦风莲.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不同疗程对疗效的影响及激素变化[J]. 检验医学与临床, ,(11)
[3] 许庭生,李文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抗小叶增生合剂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06)
[4] 曼尔丹・尼牙孜,阿娜古丽・马合木提,阿力木江・阿布力孜,艾尼瓦尔・塔力甫. 6种灭菌方法控制维药养心达瓦依米西克蜜膏药材微生物限度及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中华民族医药杂志, 2010,(06)
[5] 廖明娟,蒉纲,王永灵,周阿高.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10)
[6] 黎军强, 刘彪, 王丽娜, 毛建强, 郑进天, 马金芳, 郑菲, 莫家强. 胸内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CT诊断[J]. 医学影像学杂志, ,(06)
[7] 吴健兰,刘璐,高莉敏. 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03)
篇10: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试谈医学免疫的中医理论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人,中医药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同时,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崇尚回归自然潮流在全球范围的悄然兴起,中医药通过调整机体免疫状态而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所起的作用倍受人们关注。
★ 医学论文评语
【医学毕业论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医学教学论文投稿2022-10-25
医学论文发表多少钱2024-01-08
医学检验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论文2022-04-30
临床医学的人文素质论文2022-05-06
医学论文综述范文2022-11-04
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计划2023-04-27
医学检验的优秀毕业论文2023-07-30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改革构想及措施论文2023-03-01
CBE模式下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课程论文2022-05-07
医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