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式网络课程设计论文

时间:2024-03-04 07:16:41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响应式网络课程设计论文(精选9篇)由网友“月弯弯”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响应式网络课程设计论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响应式网络课程设计论文

篇1:响应式网络课程设计论文

响应式网络课程设计论文

1研究背景

响应式网页设计,是目前网页前端设计领域最前沿的话题.那么,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为什么把网页设计成响应式,我们的网络课程制作为什么要遵循这一设计思路是本文阐述的重点.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类型的网络技术及应用服务纷纷涌现.从静态网站到动态网站,从web1.0到web2.0,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和服务时刻在刷新我们的眼球.近些年,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快速崛起,基于移动终端的互联网访问已经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移动终端的网络访问量已超过基于普通电脑的访问量.因此要求网络课程不仅要在普通电脑的大尺寸屏幕上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学习体验,同时在各种不同分辨率的小尺寸移动终端上也应提供相对一致的学习体验.

2基本技术方案

显然,面对这一问题,原有的网络课程设计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一要求,那么,如何让网络课程也能实现响应式设计,并可以根据不同的终端设备给出不同的输出信息数据,我们根据现有的一些网站开发的技术手段和前端页面的设计模式,以及根据实际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实践方法,一般使用以下手段来实现,比如把固定的数值包括位置定位、长宽高、大小等变为相对的量,这其中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手段:流体式表格,液态图片,媒体选择器.

2.1流体式表格

在流体式表格出现之前的页面设计,一般会使用固定的网页宽度设定,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主流的电脑显示器的分辨率是基本相同的,固定的宽度可充分的使用显示器宽度,同时又不会使用户感觉页面过满.但随着电脑硬件的不断发展变化,屏幕尺寸和分辨率越变越大,自适应宽度的网页逐渐问世,这种设计方式可占据整个浏览器页面适度的宽度,同时随着页面宽度的变化进行重新排列布局.流体式表格的概念就是将网页页面进行栅格划分,使用相对单位代替绝对单位,使用相对单位来设置页面元素的位置偏移和大小等变量,这样可以使整个网页的布局模式和内容大小随着宽度的变化而改变,从而适应不同的显示需求.同时使用基于div的布局方式,例如要进行经典的三列式排布,我们可以将div设置为左浮动,并且宽度设置为33%,这样当宽度改变时,这三个div也一直会在自己所在的区块里排成三列.因为我们设定了浮动式布局,段落不会因为页面的变化而出现重叠或分离的情况.流体式表格保证了网页能够响应浏览器的宽度变化,同时保证不会出现横向滚动条.

2.2液态式图片

液态式图片也可以称为响应式的图片,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不仅要保持缩放图片时保持图片的宽高比,而且还要在移动终端上适当降低图片的分辨率.这个技术的实现需要使用网页脚本检测当前设备的屏幕分辨率,根据不同设备的情况,向网页中添加特定的web请求信息或标记,并将后续的网页html页面代码、页内图片、网页脚本和样式表等加载请求定向到网站虚拟路径上.当这些请求到达网站的服务器端时,网络服务器会根据发送来的请求信息来决定这些请求所需要网页中是插入的大尺寸的高分辨率图片还是小尺寸的低分辨率的图片,并向请求用户进行液态图片相应地反馈输出.对于小屏幕和低分辨率的移动设备,大尺寸图片则不会被用到.使用液态式图片可以有效降低移动端的网络数据流量并提高网页访问速度.

2.3css3媒体选择器

css中文名是层叠样式表,目前最新的版本是第三版也就是css3,它能实现网页内容与表现分离的一种技术.流体式表格为我们提供了响应式的页面布局方式,不过在某些较小的屏幕终端上,如果页面没有办法容纳四列显示,只能重新排列成三列或者两列显示,那么,该如何响应此设备,我们可以使用css3媒体选择器技术解决这个问题.css3兼容之前的css版本所支持的所有媒体类型,例如:screen,print,handheld等,并且css3又添加了很多涉及媒体类型的最新的功能和属性,包括最大宽度、设备宽度、屏幕定向,横屏或竖屏及颜色设定等.在css3发布之后出现的新的`移动终端,如苹果或安卓等设备,都可以相对完整的支持这些新属性.所以可以通过媒体选择器为新设备设置独特的样式,而忽略不支持css3的旧电脑中的老旧的浏览器;可以根据使用预先设想的使用目标创建多个不同类型的样式表,以适应不同宽度范围的设备类型.而目前最高效的解决方案,是将多个类型的选择器整合到一个css文件中.

3深入探讨

有了流体式表格、液态图片、css3媒体选择器,已经基本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不同屏幕尺寸及分辨率显示不同的课程页面变化,但响应式网页设计不仅如此,还应包含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我们列举出如下的响应式网页设计的主要包含的几个方面:(1)响应不同终端的屏幕尺寸及分辨率变化.当终端的屏幕尺寸及分辨率发生改变的时候,根据设备情况需要对页面菜单、文字、布局等做出动态调整,使用户仍然能够获得友好的使用体验;(2)响应设备操作行为变化.如鼠标拖拽(iPad上使用JavaScript事件模拟拖拽),触摸屏手势支持或其它移动设备上特有的输入方式;(3)网络状况自适应.用户在慢速网络或网络延迟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不下载一些消耗带宽的资源;(4)其他辅助功能响应.根据不同的终端,调用程序所需要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如GPS、陀螺仪、电话、短信等功能;(5)对使用场景做出响应.根据用户身处的不同使用环境,提供给用户不同网页体验;(6)响应用户偏好.因为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偏好,比如左右手,操作习惯,反映速度,眼睛辨别能力,色彩喜好,关注内容不同等,网站都可以考虑做出响应.上述讨论的三个重要手段,主要是针对第一条内容.针对第二条内容则主要依靠浏览器和设备传感器的状态检测,来实时动态调整课程页面表现或运行方式,相对于普通电脑上基于鼠标和键盘的人机交互,触摸屏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互动方式与新的设计需求;这两者又有各自所适用的领域.幸运的是,要想让网站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并非一件很难的事,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地方.比如:触屏设备无法对鼠标滑过或指针的一些行为做出响应,因为触屏设备中根本就没有鼠标指针的设定,我们用手指点击屏幕就是单击,因此设计时不要让触屏设备出现任何依赖于鼠标的状态的触发模式.而其他几个方面则可根据网络课程的实际情况来实现不同的需求,例如:视频或图片比较多的课程,就需要对网络状况进行检测,以根据不同的用户带宽显示不同的视频或图片质量,以提高用户访问速度,提升用户体验.而一门制作优良的网络课程,如果能根据不同的用户给出不同的用户体验,使课程的学习更加贴近用户的习惯,那么,这一课程的受欢迎程度肯定会大大提升.

4响应式网站制作流程

从页面设计到技术实现真格过程来说,设计并制作一个响应式网络课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过程:(1)网站美工,用户界面设计师,描绘出页面的风格和样式,并确定网页在最大分辨率的设备下应显示的全部内容,然后在页面尺寸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如何布局,什么样的页面元素比如文字、图片、内容等需要改变显示方式进行隐藏,缩放或裁剪等,再一一做出调整;(2)使用相对单位对页面元素进行定位和设定,设置长度、宽度、大小等;(3)针对不同显示终端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使用流体式表格和液体图片实现响应;(4)根据分辨率变化视情况加入适当的媒体选择器来调整元素.通过以上步骤,一个可以适应各种平台和终端的响应式网络课程基本实现,经过后期的各种优化调整,一个优秀的并保持一致的用户体验的网络课程就呈现在了各种终端用户面前,通过响应式网页设计,大大减低了针对同一课程开发多个系统的工作强度,实现了网络课程制作的效率化和通用性.响应式网页设计的优点:(1)网站制作的工作量相对较小,不需要注册多个域名,对于所有设备适用;(2)相对一致的用户体验,个性化的用户习惯响应,很贴近用户平时的上网习惯;(3)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终端,调用不同的终端工具,实现设备的有效合理利用.

5结语

通过实际应用检验,我们制作的响应式的网络课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应课程学习更方便、更人性化.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网络课程会逐渐的开始支持多平台的响应式设计方案.本文虽然只是探讨面向多平台的响应式网络课程实现技术,但也是对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抛砖引玉,希望通过本文使读者能够对网络课程的制作技术产生更多的好的想法和思路.

篇2:网络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

网络课程是“同各国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合或这样表述;网络课程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按照这个定义,网络课程包含四个要素: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和网络环境。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也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网络版或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可以由多个网络课件和数据库、资料库、试题库等组成,它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模型、文本、图形、图像等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依托的教学平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关键词】

网络 课程 教学活动 设计原则

一、网络课程的定义

在我们对网络课程下定义之前,先要搞清楚课程的概念,课程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所需的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总和,按照这个定义。教学中的全部教学内容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所涉及的内容,而且还应该包含于这些教材内容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网上资源:“教学计划”指预先为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哥哥教学环节拟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其中,教学内容是指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是指教与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和过程。

网络课程是“同各国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合或这样表述;网络课程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按照这个定义,网络课程包含四个要素: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和网络环境。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也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网络版或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可以由多个网络课件和数据库、资料库、试题库等组成,它不仅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模型、文本、图形、图像等反映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依托的教学平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从学习的工具和手段来分析,网络课程基于网络运行的课程,在网上通过WWW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从指导思想和理论来分析,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与学的理论的课程。从学习环境来分析,网络课程提供自主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情景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可以把网络课程作为一个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虚拟教室,它是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媒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一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由于网络课程需要发布在网络上,自身需具备一定的教学支撑环境,从而保障网络课程能够被正常使用。从学习过程的`特点分析,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

在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中,至少需要设计如下教学活动: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协作解决问题、探索式解决问题等。而这些学习活动的目的是支持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互动与交流。支持自主和和主动的学习,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异步的和实时参与活动和交流的各种机会,这种机会可以通过各种互动模式来达成,如专家、教师、咨询者与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互动,学习者与知识内容的互动、学习者与情境的互动等等。

二、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1、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原则,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它不仅是学习空间的开放、时间的开放、资源的开放、管理的开放、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主体的开放。作为网络教学的重要载体的网络课程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知识结构,适应社会需要。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原则是指网络课程在内容、空间、时间、资源等的开放性其中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是指课程内容的日益综合化和相互交叉,课程不再限于某一学科体系,而是处于开放的环境之中。课程空间的开放性指课程设计应汲取优秀课程的设计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建设。课程时间的开放性指学生使用网络课程的时间安排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满足人们学习的不同需求。

2、网络课程的系统性、整体性原则

网络课程的系统性体现在网络课程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要适应社会特点、科学知识的发展又要适应现代媒体技术的特点,既要考虑人才培养的目的,学科知识结构、课程学习方式,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网络课程的整体设计要注重课程的整体教学功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发挥。因此只有系统、整体的设计课程,才能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价值。

3、网络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网络课程设计要体现教学规律,既要在学科内容的传授上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符合教学规律。网络课程应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合理地安排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所起的作用。课程设计在体现教学规律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网络远程教育史开放式教育,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 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可以自主地选择时间、地点、内容来进行学习。而不需要一定按传统教学模式跟着老师按部就班的学习。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网络教育的这一特点,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对内容的选择的权利。

4、网络课程媒体多样化的原则

网络课程是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不同于文字教材、录音、录像等单一形式的教学资源,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不同媒体的表现特点进行一体化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围绕教学内容,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传达教学信息,使之有机配合达到教学要求。

建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具有较高学科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熟悉远程教育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设计与制作人员的通力合作,将现代教育理论与先进信息技术相融合,才能建设高水平的网络课程。

篇3:网络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

本文给出了《中小企业网络设计与构建》课程的全新课程设计,旨在解决目前网络课程学生学习兴趣低,解决问题能力差的问题。本文以实际的项目为背景,围绕思捷公司网络组建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布线与实施,直至最后的服务与管理展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针对岗位需求,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各个环节,通过学习情境设计与工作任务的训练,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

项目情景;课程设计;素质目标;考核

0引言

《中小企业网络设计与构建》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加课堂实验为主,按照原来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低,综合设计能力较差,解决问题能力差,理论与实验相分离,各实验结合性较差,学生接受困难。

目前在中职也有网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按照要求配置设备的能力;校外培训班有网络应用工程师的认证培训,旨在短期集中培训上岗,培养学生对单种设备的配置调试能力;普通高校的此类课程,关注底层原理,注重培养学生深层开发能力;笔者对本课程进行了全新的课程设计,使课程与中职、培训班、普通高校皆有不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多种设备的配置调试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设计规划能力,及综合排错能力。

1课程目标设计

1.1项目情景

思捷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一个电器公司,总公司位于中关村,随着公司业务的开展,公司在丰台区建立了研发生产中心,包括研发楼一栋,生产厂房两座。公司招标网络项目。要求在研发生产中心的研发楼建立网络中心,达到全网互通,研发生产中心要搭建自己的服务器,在研发成果保密的情况下与总公司连接。

本课程围绕思捷公司网络组建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布线与实施,直至最后的服务与管理展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针对岗位需求,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各个环节,通过学习情境设计与工作任务的训练,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

1.2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网络规划与设计项目,学生能够运用中小企业网络工程设计的方法与原理,了解用户需求分析,能够正确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熟练划分子网,书写简单的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学生能运用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规范,进行综合布线,并能够使用测线设备进行网络线路的测试。

通过完成办公室网络组建与管理项目,学生能够按照T568A/B标准,制作非屏蔽双绞线;能够正确配置Windows的TCP/IP协议;能够按照办公室网络的实际需求,设计规划Windows域网络,正确安装AD服务器,将成员计算机加入到域并实现域用户的基本管理;能够使用普通二层交换机连接网络,使用Windows工作组,实现办公室网络的资源共享。

通过完成网络组建与管理项目,学生能够正确连接、使用可网管交互机、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能够按照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运用Vlan、Trunk、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单臂路由、NAT、ACL等技术概念,根据网络拓扑设计与规划,组建、配置、管理企业内部网络;运用企业核心网络的构架及Internet接入的相关技术,能够将企业网络在可控状态下连接到Internet。

通过完成网络服务与管理项目,学生能运用Internet信息服务、文件服务、动态主机控制协议、域名服务等技术概念,能够在Windows下正确配置IIS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

通过完成无线局域网项目,学生能够运用WLAN的相关技术标准,按照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完成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的无缝连接,组建办公室、会议室类型的无线局域网;能够利用AP的WDS模式,组建无线干线,实现对大面积、多AP的企业WLAN组建与管理。

通过完成网络安全项目,能正确配置、使用Windows自带的防火墙、病毒防火墙、硬件防火墙等软硬件防火墙;能够按照中小企业实际需求,根据网络拓扑设计与规划,对企业内部网络进行网络访问控制。

1.3知识目标

掌握中小型企业网络工程设计的方法与原理;了解用户需求分析;了解常用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及技术规范;掌握T568A/B标准、TCP/IP协议、普通二层交换机的功能应用、网络资源共享;理解Windows工作组与域对网络共享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Windows域的架构及域用户管理;掌握可网管交换机、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应用及其IOS配置;理解VLAN、TRUNK、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单臂路由、NAT、ACL等技术概念及其应用实现;了解企业核心网络的架构及Internet接入的相关技术与方式;掌握Windows IIS、FTP、DHCP、DNS服务器的基本功能配置;理解Internet信息服务、文件服务、动态主机控制协议、域名服务等技术概念;掌握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无线AP的基本功能应用及其配置;理解WLAN的点对点、基础结构、多AP、无线网桥、无线中继器和AP Client客户端五种构建模式及其应用的实现;了解Wlan的相关标准;掌握Cisco、Netgear、Sonic Wall等品牌硬件防火墙的设置;了解企业内部网络对Internet访问及外部网络通过VPN方式访问企业内部网络的相关技术与方式。

1.4素质目标

能够认真阅读用户职责说明书, 能够积极地参与和跟进项目,使学生能够形成职业认同感。

通过与客户沟通,并不断参照用户需求进行工作调整,通过定期项目汇报,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并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用户负责的工作态度。

通过在绘制拓扑图时进行地址、端口、协议详细标注,提高拓扑图的阅读性;通过分组完成任务,不同学生担任不同任务分工,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根据用户需求和任务要求进行方案制定和实施,编写方案设计书;在连接网络设备时,用特定的电缆;配置过程中要边配置边测试;配置完成后有测试报告,能够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

通过网络规划设计;通过配置过程中的排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项目的推进、按时交付作品、项目阶段汇报与点评,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内容分两个项目,课内项目思捷公司网络组件项目和课外项目校园网改造同时进行,课内项目分为网络规划与设计、办公室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服务与管理、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六个项目。课外项目因为是校园网络改造和课内项目稍有不同,如下图所示:

3考核方案

本课程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的评定与管理。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考核。

总分为100分,共分为以下几部分:

1)考勤,考察学生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和上课表现(避免出勤睡觉、玩手机现象),由课程协调人协助打分。占总分的20%。

2)期末为闭卷书面考试,以客观题结合主观题的方式,考核学生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占总分的20%。

3)平时成绩,占总分的60%,按项目的子任务划分成6个评分模块,进行共16次打分(基本每次单元课后都有打分),按权重计算总分。打分主要依据平时课堂上和课后完成作业(不仅(下转第220页)(上接第175页)限于纸面作业)的情况,考核方式有小组评分、组内评分、个人作业评分等。

篇4:网络课程设计现状分析论文

网络课程设计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课程的抽样调查,掌握了目前远程网络课程设计的一些情况,分析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建议,为促进和提升现代远程教学实践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网络课程设计;学习;现代远程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育教学的目标、方法、形式、载体也随之不断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网络课程、数字课堂是互联网时代,快速获取有效知识不可或缺的新型学习手段。

一、网络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网络课程设计即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者、学习目标内容、环境条件等对课程呈现形式、结构模块、界面、导航进行具体计划的活动,该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线学习,满足其多元学习需求。目前国内高校的很多网络学院开发的网络课程不计其数,但真正体现人本主义学习理念,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的优质学习资源却并不见多。笔者通过对国内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网络课程进行采样、分析后发现目前网络课程设计在内容、结构、功能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网络课程设计缺乏教学理论的指导,“重技术、轻教育”的现象较为凸出。其次,未能提供有效的自主学习资源,信息更新率低。缺乏网络课程交互设计。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等。这些问题如不科学地看待和解决,势必影响到现代远程教育今后的发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优质网络课程设计的建议

针对目前网络课程设计现状与问题,本文对如何设计优质网络课程展开了深入地思考,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培养复合型的网络课程开发团队

一个完整的课程开发团队应由任课教师、教育心理学家、教育技术人员、网络技术员以及学习者组成。任课教师提供学习内容,知识重难点,以及相关学习资源;教育心理学家拟定所要达到的各类目标、制定课程设计方案;网络技术员搭建课程的网络技术平台,教育技术人员制作各种媒体元素以及课程的界面。由于网络课程内容、结构的开放性,在实施推广过程中,要不断收集学习者的建议,及时进行改进和更新。

2.提供丰富、有效的自主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影响着学习者知、情、意、行的变化。设计者在提供学习资源时,首先要针对课程内容及各类目标,详细考虑学习者要理解、吸收这个知识点或是解决相关问题需要辅助学习资源。其次,有效分析资源的学习活动支撑属性。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将人类学习活动结果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对应而来的,可将学习资源分为认知类、工具类、动作技能类、情感类四大类,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分秒更新,犹如浩瀚海洋,课程设计者必须及时筛选提炼出有效资源,去除冗余信息,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的不同阶段,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多类型学习资源,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3.开发功能完善的交互平台,进行网络课程交互活动设计

根据Moore的交互分类理论,可将网络远程交互划分为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三种类型。学习者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交互,即P2C(peopletocontent)的学习方式,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并不能反映e—learning的本质,学习或教学本质上仍然是人与人的交互,人与人的相互作用,P2P(peopletopeople)的学习方式才是e—learning最有价值的体现”。“学习就是对话:即是内部的,又是社会的协商。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社会对话过程。”可见,网络课程交互设计应该以P2C学习方式为基础,以P2P学习方式的设计为重点。根据学习任务的本质和学习者特征,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层次、结构、多媒体元素、界面布局,同时提供诸如电子词典、笔记本、在线搜索、在线问答等个性化学习工具,方便其与学习内容交互。搭建完善的交互平台,如电子邮件、BBS、聊天室、Blog、QQ、MSN等,利于师生、生生组建成学习共同体,使学习者在社会化的交互中,通过“协作”和“会话”建构意义。

4.多种评价方式的设计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学习过程的体验、分析和判断,借此可了解教学活动各方面的情况,判断在线学习的成效与问题,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反思。网络课程所包含的评价应根据课程自身性质和学习者个人特点,以动态评价为主,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对学习者评价为主,学习者评价与学习资源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对学生学习书面知识掌握、技能熟练程度、情感体验、实验实践、探究能力、协作精神等的多元评价。

5.重视网络设计课程导航设计

网络课程的信息组织是超媒体、非线性的,学习者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由浏览学习资源,具有最大的学习自由度。有效的导航设计可以让学习者避免偏离学习重点,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常见的导航策略有:模块导航、帮助导航、线索导航、导航图导航、检索导航等,网络课程导航设计视觉上要求清晰、明确、简单,避免增加认知负担。首先,使导航具备精确便捷的定位功能,学习者可随时到达目标知识点,并且能够判断自己的位置。其次,提供全文检索功能,让学习者快捷找到所需信息。最后,对一些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检索,使学习者快速找到与学习相关的多种辅助性资源,方便学习者寻找、理解和操作。

参考文献:

[1]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王映学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余胜泉,杨现民.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12):60-65.

[3]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冯涛,马如霞.基于网络资源的P2P学习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4):43-47.

篇5:访谈式培训课程设计开发论文

访谈式培训课程设计开发论文

为创新培训课程模式,丰富培训的形式,提升培训的效果,天津石化培训中心进行了访谈式课程模式的探索,并在“初入职场训练营”培训项目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访谈作为一种沟通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视类节目,以其紧贴需求、形式新颖、联系实际、引人入胜等特点受到观众的喜爱。如何将访谈这一形式应用于培训中,运用到培训课堂上,帮助学员做到实际行动的落地与转化,是颇有挑战性的工作。作为访谈式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践者,笔者将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进行提炼分享,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1访谈式课程的三要素

访谈式课程,一般由教师担任主持人,启发经过精心选择的访谈对象就特定主题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学员从主持人与访谈对象的交流谈话过程中获得启迪,引发思考。访谈式课程要求主持人与访谈对象、主持人与学员、访谈对象与学员之间是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之上,通过交流、沟通、协商、互动的良性循环,达到不同观点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碰撞。访谈式课程充分体现了“互动性”,在彼此互动间形成多方输入和输出,奏出“多言堂”和谐乐章。访谈式课程需具备“三要素”——主持人、访谈对象及学员,三者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访谈式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是灵活性。访谈式课程的灵活性体现在两个方向上,一方面是访谈主持人所要提出的问题,除在前期准备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随着学员的关注点进行及时的调整,改变了从访谈对象到学员的沟通效率;另一方面是学员就访谈过程中感兴趣的内容可随时提问,主持人根据学员反应及时调整访谈的内容和时间,改变了从学员到访谈对象的沟通效率。无论哪种情况,事实上都体现了访谈课程最本质的特点,即以学员为中心。二是互动性。访谈课程形式上比较开放,营造了互动交流的浓厚氛围;访谈对象现身说法,鲜活的事迹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无形中使得学员沟通交流的欲望得到提高,促进学员的深度思考和现场互动。三是操控性。访谈式课程从最终呈现形态看很轻松,对于培训师来说实则是个挑战,需要培训师即主持人精确把握访谈主题,深入全面地了解访谈对象的个性特点、工作状况、主要成绩与经验,对学员有可能关注的问题做出准确的预判和充分的准备,对课程目标与节点的设计和控制有正确的认识和清晰的把握。四是引导性。访谈式课程中培训师变成了主持人,既要引导被访谈者的思路,也要引导学员在倾听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使访谈过程的组织实施服务于培训目标。通过访谈建立起学员对访谈对象的信任,帮助学员在访谈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问题得到启示,或找到答案,最终回过头来结合自身谈感受、订计划。访谈对象的这种标杆示范,可借鉴、可推广的价值就产生了。

3访谈式课程设计的流程与关键控制点

结合天津石化“初入职场训练营”中“对话出彩石化人”访谈课程,梳理访谈式课程设计流程,

3.1明确目标

企业新员工在初入职场时都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难题,如何帮助新员工解决问题,尽快找到努力奋斗的目标,这是整个“初入职场训练营”的重要培训目标。经过前期调研,项目组聚焦新员工在成长路径、努力方向等方面的问题,希望能通过在入职初期帮助他们树立榜样的力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个人成长观和价值观。为此,项目组决定引入访谈形式,将课程目标确定为:通过典型人物访谈,为新员工树立榜样的力量,让新员工认识到只要踏下心来,努力学习,扎根一线,每个人都能成长成才;帮助新员工树立个人成长观和价值观,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未来计划。

3.2选准对象

访谈对象一定是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在企业有作为有业绩的优秀典型。项目组首先把访谈对象范围锁定在企业的劳动模范代表上。在选择访谈对象过程中,公司工会提供具体的帮助。项目组根据新入职员工的身心特点,按照“近两年的公司劳模、至今工作在生产一线、了解企业新员工培训、较善于表达”等条件初步确定了访谈人选。经过综合考虑,项目组以“3+1”的模式确定了最终人选。3位正式人选是:入职的青年代表,其年龄和成长环境都接近新员工;公司主要生产装置车间副主任,他也负责车间的新员工培训工作,更了解新员工在一线的培养;还有二级单位副经理,他爱国、爱企业、爱生活,几十年如一日,曾受到过时任总理吴邦国的接见。1名备用人选从培训中心教师中选定,要求表达能力、课程把控能力超强,最终培训中心委派了“金牌教练”作为备用人选。设置备用人选的目的,一来是可根据学员情况临时调整;二来如正式人选因紧急任务或其他原因不能到场,备用人选可以“救场”,做到万无一失。

3.3确定路径

围绕着课程目标,确定访谈课程实施路径。将访谈课程设计为八个环节:

(1)视频导入,播放由电视台按照课程需求提前为每位访谈嘉宾制作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学员对访谈嘉宾有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2)主持人抛出问题,引发学员思考,为什么视频中的主角会成为劳模,他们身上有哪些特质,他们在成为劳模的过程中获得过哪些帮助,有哪些地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等等;

(3)学员总结提炼,对视频和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并提炼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4)主持人与嘉宾访谈,主持人就前期沟通好、学员关注的问题与嘉宾进行访谈;

(5)学员与嘉宾互动,学员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嘉宾进行互动;

(6)嘉宾寄语,由嘉宾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寄语和祝福,学员代表献花并送上对劳模的祝福;

(7)课程点评总结,学员对课程进行总结,主持人做最后课程总结;

(8)学员个人计划输出,学员对照劳模的经历对自己进行分析,制定可实施的行动计划表。每个环节设计紧密连接,环环相扣。

3.4设计内容

一是目标向内容的转化。访谈式课程中,培训目标的达成不仅取决于培训师,访谈对象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访谈对象一定要认同培训目标的设置;培训师要了解被访谈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这点很重要,是后期愉快合作的基础。例如“对话出彩石化人”的课程目标是,树立榜样的力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访谈内容上需要呈现劳模的成长路线图,让学员发现劳模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成功、成长并非一帆风顺,都吃过很多苦,都有过困惑,他们是靠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整个访谈过程都应该以此为主题,突出该内容。二是内容向问题的转化。课程内容确定后,需要将内容进一步细化为访谈过程中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准确转化来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成。例如在“劳模的成长路线图”这个内容上,主持人设计了如下访谈问题:

(1)进入企业后发现大学所学的知识用不上了怎么办;

(2)一下子适应不了企业的倒班生活怎么办;

(3)车间关于新员工的导师带徒活动具体是什么形式和内容,对于新员工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4)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了,身边的领导、同事能给予哪些帮助;

(5)当问题来临时自己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

(6)当自己取得了些许成绩的'时候,会不会感觉不一样,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回答让学员了解劳模成长的同时也联系到自己未来的实际工作场景和工作情境,感同身受的同时引发思考。

3.5做足准备

一是背景准备。学员在正式访谈开始前应对被访谈对象有较全面的了解,这就需要项目组提前做一些工作,可以用PPT来介绍,也可以选择用视频来呈现,形式不限。“对话出彩石化人”课程最终确定用视频来做背景介绍。项目组结合每一位访谈嘉宾的劳模事迹,为每一位嘉宾开发了视频脚本,把每一位访谈嘉宾的精神个性和工作特点鲜活地呈现出来,给人以立体感。视频时长8分钟,有的以时间为轴、有的以业绩为轴、有的以变化为轴,但都围绕并诠释以下问题: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他干得怎么样?他怎么干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二是主持准备。培训师在访谈式课程中是以主持人的角色出现,在课程开发阶段,主持人要想尽办法更多了解访谈嘉宾。例如项目组在准备课程的时候正好赶上公司庆七一活动,举行劳模的事迹报告会,听劳模讲自己的故事是非常好的了解他们的机会;收集阅读劳模获得各种奖项时的评选报告,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他们的微信朋友圈更是了解近期生活的有效途径,主持人关注劳模转发的内容和近期状态,去了解他关心的问题和生活的态度。总之在访谈课程开始之前,课程主持人要与被访谈嘉宾建立起相互熟悉、相互信任的氛围,让课程的实施更顺畅,更自然。主持人对访谈中的问题也要有所准备。主持人采用结构化研讨的方式,引导学员展开讨论,并对此进行总结提炼,同时提出个人关注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对访谈环境做好准备。访谈课程实施的环境,区别于传统的授课教室。讲台换成沙发,茶几上摆上一盆鲜花和两个水杯,移走桌子,把椅子摆放整齐,教室灯光用暖色,这些准备都让人觉得更舒适、更放松、更快进入角色。

4访谈式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访谈式课程的应用丰富和创新了教学形式,但对培训师来说也有更高的要求。培训师要转换教学理念、清晰定位,才可能有全新的开发与设计。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培训师综合素质要高。访谈式课程中,培训师变成了主持人,由独唱变成了合唱,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还要调动嘉宾、学员的参与度和热情,同时还要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是驾驭全局、把控节奏的人。因此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文字整理归纳能力、统筹能力、临场反应能力以及专业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以学员为中心。在访谈式课程中,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这是课程成功的关键。围绕学员想要了解、急需解决的问题展开交流和提问,采取多方互动,才能促使学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访谈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推动每位学员最终问题解决的至关重要的手段。培训师要做好课前导入和课后输出,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三是注重内容的选择。没有内容的支持,形式就成了包装,无法使课程厚重起来。拒绝那些外表看上去很宏观、高大上的内容,一定要让访谈内容和问题的设置与学员的成长、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有方向性的引导,这样才能使学员坐得住、听得进、有收获。天津石化“初入职场训练营”项目的“对话出彩石化人”采用访谈方式,帮助新入职员工树立榜样,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成长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访谈课程是值得继续探索和完善的课程模式。当然,访谈式课程设计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需要与其他有效的培训形式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保障培训的实际效果。

篇6:分组式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论文

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性质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要求能掌握测量基本知识、正确使用和保养仪器、可以进行小范围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完成简单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施工放样、可以正确使用测绘资料。其课程安排大多是先讲解基础知识、测量原理、仪器构造与使用、外业施测方法与数据处理这些内容,然后将班级学生分组,根据所讲内容分组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本质上还是属于“集中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分组练习的时候许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与实物和实操联系不起来,很多时候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能够完成教师交付的任务,多数学生只能是“旁观者”。如何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授课者研究的热点。在此提出分组式课程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在原有分小组的基础上保障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鼓励其在讨论中学习,在验证中成长,在总结点评中掌握。

1分组式学习法概述

分组式学习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兴趣、背景等几个因素以及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等进行分组。分组时要注意组员构成的异同合理组合,尽量做到灵活掌握,合理分组。分组式学习关键是要确定好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切实能够参与进来,目标不能太多,要适量且明确,不能太难,要切实可行。分组式学习的优点是打破传统集中授课模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任务中,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工程测量课程可以按照测量操作技能和知识分成几大模块,现在的学习过程中已经采用分组实习的做法,但是其施行的模式是教师课堂集中讲授后,安排实习课程,在实习场地再演示一遍仪器,然后由学生分散自行练习,这种模式下许多学生出现不敢动手、不甚了解的情况。本文的分组式学习方式则是改进原来的分组功能,将单纯的自行练习更改为讨论学习、确定实习方案以及验证设计是否可行、进一步改进方案的自主学习模式,这样能够让每个学生充满探索感,都有任务,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篇7:分组式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论文

2.1分组依据

根据班级大小将学生进行分组,人数建议为5~6人,便于开展实习工作。分组过程中要考虑到小组成员间的性别比例、性格、学习掌握状况、兴趣等,尽量保证其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每个同学的学习要求。分组一旦确定,将选定组长一名,在分组式学习中负责协调、分配任务、保持与教师的流畅沟通,并且这种小组要一直保持到本门课程学习全部结束,不得中途随意拼凑或重组小组,以保证思维效果的连续性,便于总结经验,避免已出现过的错误。

2.2分组式课程设计思路

给学生讲解测量基础概念、测量基本原理、仪器构造与使用等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布置任务,即让学生参考课本的前提下分组讨论如何进行相应内容的外业施测和进行数据处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安排实习课,每个组按照讨论商定的设计方案进行测量实习,以验证本组的设计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方案是不是最佳,如果出现问题怎么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跟随学生,随时与学生保持沟通,为学生解答疑问。实习课堂最后,教师将全班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并给予点评,对出现的问题统一进行讲解与解答,尤其对好的`方面要进行表扬。

3案例设计

采用教材为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土木工程测量(第四版),胡伍生、潘庆林主编。本书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教学大纲及国家最新测量规范编写,内容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误差知识分析、地形图测绘及应用、小区域控制测量、建筑施工测量、路桥和隧道施工测量以及测绘新技术简介等。根据不同内容的性质和关系,可以适当将学习顺序进行调整,以便学生在进行分组学习时更顺利。首先根据学生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人左右,选定学习、协调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本小组在学习中的各种工作。本课程共48课时,16次课。前两次课讲授绪论部分测量基础知识(介绍如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铅垂线、参考椭球、高程等基础概念)以及误差基本知识和处理方法,将学生引领进一个新的知识领域,为其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从第三次课开始会涉及到实际操作内容,这些内容的讲授可以根据难易程度分成1~2次课进行。全部采取以下模式:首先教师集中讲授测量原理、仪器构造与使用并演示(同时将仪器分发给每组成员,边听教师讲解边可以在课桌上动手操作仪器,达到初步认识以及初步会使用仪器的目的)、线路布设的基本知识等;其次,给小组布置下次实习任务,明确要求。安排学生在理解教师讲授内容的基础上,参考教材进行讨论,如何进行布局与操作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将实习设计方案写成文字上交;在接下来的第二次课程中安排学生按照上节课中设计的实习方案(允许修改)按组进行实习,以验证本组的设计是否可行,在此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随时与讲师进行沟通。本次课堂结束之前,教师将全班集中起来,对出现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对亮点进行表扬。课后安排开放实验室相关设备,由学生自行决定是否对本次实习内容进行修正与加强练习。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可以发现,这种分组式学习方法与传统的集中讲授后学生分组练习的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授课、学习效果也就更好一些。

篇8:网络信息编辑实验课程设计论文

网络信息编辑实验课程设计论文

一、职业学校现阶段网络信息编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信息编辑基本知识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校内网络信息编辑教学实验内容较为单调,一般主要是围绕基本业务网络信息编辑核算等网络信息编辑的基本工作方面的设计,而对于现阶段企业或其他机构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网络信息收集、网络信息处理、网络信息编辑和网络信息检查等网络信息编辑管理内容方面的实验内容却很少涉及,造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工作内容不熟悉,对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造成有失全面的严重影响。

2、现阶段校外网络信息编辑实习收效不佳。

在网络信息编辑学习中,学校大多采用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的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但是,由于学校普遍对实习教学环节疏于管理,造成学生校外实习流于形式。

3、学生对网络信息编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网络信息编辑学生实习点多面广,学校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统一或集中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工作也无法得到学校老师的有效指导,影响其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与提高,实习效果差强人意。再次,学校的网络信息编辑教学偏重于理论传授,在实习的时间安排上较为有限,不能进行全面的实习指导,学生不能及时消化书本上的东西,也不能及时进行实践演练,长期下去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不利。

二、职业学校网络信息编辑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途径

1、网络信息编辑理论与实践教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应该在加强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网络信息编辑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于各个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例如在教学中,对于网络稿件和网络多媒体资源进行采集、筛选、整合、改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其重难点,做好信息资源文案策划和编写等工作,以提高网络信息编辑处理的效率。

2、网络信息编辑基本素质的培养。

首先,学校应该完善课程设计,针对网络信息编辑学年级和学生水平的不同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例如在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更有针对关于网络信息编辑理论和实验课程设计的研究性地进行基础网络信息编辑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帮助学生更多地掌握网络信息编辑基础知识。其次,还要适当增加其他学科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编辑应用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编辑处理知识,为学生的.网络信息编辑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网络信息编辑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学校应根据网络信息编辑的特点,积极整合现有的实验室资源,构建校级基础实验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实验平台,以保证的网络信息编辑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多与企业和其他机构合作,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联合办学等新路,开拓创新,解决职业学校自身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以满足专业教学的实践要求,为网络信息编辑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网络信息编辑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1、网络信息编辑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也需要有所不同。教师在课前将课上的知识进行梳理,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只有一些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才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同时,因为不同学校的教学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要有针对性和特殊性,不能仅仅从网上下载公共课件来作为教学手段使用。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方便学生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同时,教师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将一些机械、公式推导的知识例如数学中的定理推导解释用多媒体方式展现出来,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2、网络信息编辑教学要有互动性。

虽然先进的教学手段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让教师在课堂不用向以往那么辛苦。但是教师仍然不能忽略和学生的交流,要注意学生课上的动态,而不是点击PPT放映就可以了。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双向的知识获取和理解的过程。即便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还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有机会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在进行网络信息编辑教学的时候,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放了一段相关的视频,视频播放完毕之后要询问学生的想法和见解,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网络信息编辑的教学中,职业学校应该正视存在问题,积极面对不足,加大网络信息编辑资源整合力度,树立明确的目标定位,加强学生网络信息编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职业学校网络信息编辑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网络信息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篇9:讨论式教学法的修养教育课程设计论文

讨论式教学法的修养教育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作为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以讨论式教学法为典型代表,该种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还可有效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团结协助意识。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思政道德教育目标等因素,创新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丰富学生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高中;课程设计;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属于常用教学方式,但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通常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采取灌输式教学理念,极大程度上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求、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因素,科学应用讨论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浓厚的讨论氛围中掌握思政教学内容,提升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目的性。

1讨论教学法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讨论教学法诞生的时间较长,但一直未被明确其含义,如春秋战国时期兴办的私学,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大量运用提问、讨论等教学方式,这也就说明讨论教学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讨论教学法被定义为“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就某个教学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总结、归纳、探究等方式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具备互动性、开放性等多种特征,可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锻炼学生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将讨论教学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设计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缺乏教师的引导

讨论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敢于发言、勇于发言,基于此,导致部分教师对于讨论教学法存在一定的误解,而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如部分教师通常都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列出讨论问题后,直接让学生自主讨论,且不会主动参与到讨论过程,以旁观者的态度观察学生,而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得学生很容易失去讨论目标,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2讨论过于正式、形式化

高中的政治学习任务重,教师为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会限制讨论教学法的使用时间,如部分教师仅在公开课时运用讨论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主动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多会直接摆出2—3个问题,让学生讨论3min左右,导致讨论过于形式化,学生并没有深入讨论,而降低了讨论教学法的有效性。

1.3小组成员讨论缺乏合作

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学习小组成员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不高,甚至部分学生不愿意与其他同学分享自身想法,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

2讨论教学法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设计策略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应用于讨论教学法,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需求等因素,抓住讨论教学法的重点,创新其应用方式,具体策略分为以下几方面。

2.1增强教师综合素养,教授学生讨论技巧

教师在讨论式教学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科学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与爱好,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应不断丰富思政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涉及其他学科,如教育与心理、科学与人文等,如教师可多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日常表现、兴趣爱好,掌握学生基础情况,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其次,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教师应用自身渊博的学识帮助学生,冷静处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时,应教授学生良好的讨论、语言技巧,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仔细查阅高中生存在的不理性消费行为,并通过委婉的方式对其进行批评,以正确的消费理念为引导,促使学生朝着正确方向思考,坚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原则,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潮流的'价值观。

2.2营造浓厚讨论氛围,加强师生有效互动

讨论式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设计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利用合理的讨论方式,营造浓厚、轻松的讨论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此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具体讨论方式分为以下几方面:(1)自由讨论方式:如在学习“感受文化影响”时,教师可以在仔细讲解理论知识后,给予学生10min的自由讨论时间,要求学生讨论“不同民族的交往方式”,如藏族接待尊贵客人时会献上洁白的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时行“合十礼”等,同头脑风暴的方式,联想到更多文化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思考,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联系,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2)小组合作讨论方式:该种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方式的应用较为常见,如在学习“诚信”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几个短小的视频,包括“到商场买东西花了3元钱,老板却将10元钱错看成50元,多找了钱,请问同学们你们会不会归还?”、“老师在考试时强调不允许作弊,但你的好朋友却要求在考试过程中给他传答案,你该怎么办?”、“别人在公交车上都没有给老人让座,你要不要让座?”然后再将学生划分为平均的小组,要求学生就视频进行讨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道德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冲突。(3)辩论赛:辩论赛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调动自身已学知识,有利于锻炼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确定辩论赛主题时,应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选择有争议性话题,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通过此种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是非判断观念。

2.3合理安排讨论时间,科学丰富讨论内容

合理的安排学生讨论时间,丰富学生政治课堂讨论内容,是应用讨论式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教师应协调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常而言,教师可以先花15min左右的时间讲解理论知识,预留30min引导学生讨论,整个讨论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促使学生参与到讨论过程。丰富讨论内容时,可结合最新时事,如“四川凉山缉毒警察———贾巴伍个”,要求学生学习社会正能量,感受思想道德修养的力量,不断健全自身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4落实讨论教学评价,提升学生运用能力

落实讨论环节的教学评价,是提升讨论教学法教学质量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就传统讨论方式而言,大多是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及时转变自身评价方式,如要求学生选出总结人员,对讨论予以归整,教师应仔细聆听学生总结情况,对其进行中肯评价,如果学生提出较为创新的论点,须予以鼓励、表扬。

3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设计讨论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在设计讨论教学模式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方面:(1)引进先进教学理念;教师应合理运用互联网等途径,积极接受新型教学方式、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拓宽学生知识眼界,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2)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带领学生探索政治知识领域;(3)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在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在思想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从新角度认识自我,形成科学价值观念。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讨论教学法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过程中典型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还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协作意识。在以讨论教学法为基础设计思想道德修养课堂活动时,教师应协调好教学内容与讨论教学法之间的关系,科学安排课堂讨论时间,丰富课堂讨论方式,借助辩论赛、小组讨论等途径,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清玲,潘宗秋.高职院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法的困境与出路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6,23(5):74-77.

[2]欧海燕.热点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6):70-74.

[3]张子林.“诘辨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16,16(4):86-89.

[4]徐林林.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法应用探究———以武昌职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23):87-88.

网页设计论文

传感器论文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发展方向及作用论文

污水处理系统架构设计分析论文

电力变压器分析论文

锅炉毕业论文的致谢

数字信号处理心得体会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嵌入式系统低功耗软件技术分析论文

述职报告结构

响应式网络课程设计论文
《响应式网络课程设计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响应式网络课程设计论文(精选9篇)】相关文章:

电工技术教改分析论文2024-05-04

不对称信息博弈与供应链网络论文2022-07-22

多媒体制作与教学论文2023-10-10

电子商务本科毕业论文2023-12-21

锅炉毕业论文2023-03-21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论文2023-07-12

毕设演讲稿2023-09-26

纺设开题报告2022-12-24

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设计论文2023-07-01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