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的生成过程分析论文(精选12篇)由网友“灰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德性的生成过程分析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德性的生成过程分析论文
德性的生成过程分析论文
一、从伦理、道德到德性
王安石在《虔州学记》中说:“先王之道德,出于性命之理。”在这里,这种“道德”所体现的“理”,是人之理,也就是伦理道德。而“性命之理”,既具有整体性,又赋有个体性,它彰显了一种伦理价值。因而可以说,道德是伦理的具化,而伦理是道德上的本质属性。由此看来,伦理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依据,伦理既是道德的本质,又是道德的根本原则;而道德是伦理的表征和价值旨趣。然而伦理和道德的具体内容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伦理对道德有统摄和指导的作用,同样道德对伦理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伦理与道德是共生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伦理学意义上来看,德性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德性是一种道德力量。而广义上的德性是智慧和道德的统一。英国伦理学家亨利·西季威克说:“能被看作内在而确定的并且不会变的过分的`仅有德性就是智慧、普遍仁爱、公正这样一些品质。”
二、德性与实践理性
德性具有选择性,是人们自主选择的活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而德性则是某种选择,至少离不开选择。”在这里,德性是愿意为善,并有能力知善和行善。德性活动主要是通过对对象的善恶评价和选择使人形成正义感。实际上即是一种价值取向,它通过德性所孕育的善的价值观进行。康德认为,“人道德行为的善恶不在于他的教育程度,不在于他对知识的见解,而关键在于理性本身,在于实践理性”。实践是人在意志的控制和约束下所产生的一种行为,而道德是由理性决定的但不受一己私欲等影响因素的行为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意志”在道德实践理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西季威克在考察动机中的意向因素时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我们视为德性表现的是产生某些外在效果的意志。”
三、德性与行为
意志是一种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力量。作为德性的意志,就是实践理性本身。人们需要通过行动体现道德,没有意志的作用,就不可能把认识转化为行动。理性永存于意志之中,德性是按照道德理性来约束欲望的一种意志力。理性自身就有实践的能力,它构成意志的决定因素,因此意志就成为促使人们在选择时不完全受一己私欲的影响,选择那些正当和善的行为。在德性层面上的意志力,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理性认知能力,而是能够促成理性行为的一种道德力量。理性让我们区分前因后果,意志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善恶。按照康德的观点,对于有限理性的人来说,他的行为受到种种欲望、爱好、冲动的诱惑,德性必然以一种绝对命令的形式,强制人们去肩负起道德义务。这种道德的强制,必须由一种坚强的道德意志来完成。道德意志就是人在理性指导下,使自己的行为遵循道德规范,完成一定道德目标的能力。德性的意志力,无非就是人的品格力量的体现。意志不外乎是德性的显现。除了德性的力量外,没有别的东西能节制我们身上的欲望。意志只有与德性结合才是善的。
四、德性生成于德性的实现活动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首先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问题。德性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逐渐发现和积聚下来的一种行为方式。因此,德性首先是一个实践性的品质。从亚里士多德到麦金太尔,他们都主张把德性运用到实践中。他认为,最高善就是最完满的德性实现活动。麦金太尔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把个人的实践领域扩大到整个社会的交往领域。他所理解的“实践”就是,“通过任何一种连贯的、复杂的、有着社会稳定性的人类协作活动方式,在力图达到那些卓越的标准的过程中,这种活动方式的内在利益就可获得”。因此,德性生成于人的实现活动,人们要想培育德性这种品质,首先必须明确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紧接着,人们在践行德性的过程中就会遵从这个价值准则。可以说,人在实践活动中彰显了德性品质,同时又在实践活动实现了德性的终极目标。德性作为一种道德修养,它是人们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的内心指向与价值追求在实践活动中的表征。德性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作为实践活动中的人而言,德性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
篇2:价值生成过程初探
价值生成过程初探
“如何是”是对价值的`追问方式,“是什么”是对事实的追问方式,二者的差异深深植根于未来与过去的人学差异之中.价值指向未来.在价值哲学研究中,绝不能囿于实然世界的狭隘视域,而应以可能世界空间为其广阔视域,并以此引入应然世界范畴.应然世界基于但高于实然世界,当人们通过实际行动从实然世界迈向应然世界时,价值也就由此生成了.
作 者:曹飞 Cao Fei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哲学部,西安,710061 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年,卷(期): “”(3) 分类号:B01 关键词:实然世界 可能世界 应然世界 价值生成过程篇3:产业集群生成分析的论文
产业集群生成分析的论文
摘要:产业集群的形成固然是外部环境驱动的结果,但是产业集群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其生成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要进一步揭示产业集群形成的微观过程,就要深入研究集群形成的外在条件与内在逻辑。根据集群分工与内在制度的演进,可以认为集群本质上是由基于外在条件的“偶然事件”启动其内在逻辑而自发地生成的。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成机理;外在条件与内在逻辑
自20世纪80年代起,产业集群就陆续出现在世界各地,以其独特的组织形态赢得了原子式竞争中单个企业很难获取的诸多竞争优势,如市场议价优势、区域营销优势、融资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信息获得优势以及研发创新优势等。加之产业集群便于进行行政区划管理的区域性特征,各国各地政府无不对产业集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产业集群一时甚至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代名词。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纷纷设立工业园区,进出口加工基地等,尝试提供各种政策倾斜以培育产业集群。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政府行为卓有成效,但是也有不少政府最终徒劳无功,行为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产业集群的生成机理的理论研究显然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期望能够通过对集群生成机理的探索得出有益的政策启示,科学引导集群的生成与发展。
考察已有文献,国内外很多学者纷纷从外部经济、交易成本、创新空间、网络组织、弹性专精、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集群现象,但这些分析大多揭示了集群存在的合理性,说明了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发展动力,属于事后分析和静态分析,不能动态地说明一定区域内企业从零到有的集聚过程。有的文献试图从集群形成的初始状态探讨起,阐述了集群生成的外部条件,但却未曾深入研究基于外在条件的形成机理,将集群形成的前提条件认作形成机制;有的文献则用集群的发展机制代替形成机制。这种分析缺少对集群形成的全过程和动态性透析,且视角单一,往往把特殊当作一般,理论包容性不大,对产业集群形成的解释缺乏普遍性。还有一些文献对集群的成长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但大都是基于外部特征的描述,这有别于形成机制的讨论。
目前,对于驱动集群形成的动力存在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有些产业集群是依靠政府规划和引导而形成的;另一种则认为是由市场方式自发地形成的。由于政府推动性的集群最终是基于企业的行为选择,产业集群是由某些“偶然事件”(如新技术、新市场的发现、制度变革、其它集群或者大公司的生产转移等)通过外在条件触发其内在逻辑而自发地生成。
一、产业集群生成的外在条件
(一)外部环境的胁迫
归根到底,产业集群这样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态是由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所催生的。组织的生存是基于其承载内容的,在特定的环境下组织要完成其特定的历史使命。在过去经济技术环境比较稳定的年代,市场需求乏变,企业通常进行的是大批量的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因此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
大企业从内部整合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减少了与其他企业协调分工的交易成本,也便于控制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同时也避免了生产设施的重复建设,从而获得了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传播非常迅速,信息的获得壁垒越来越低,组织的发展更多依赖于信息资源以及知识资本,顾客需求偏好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且多变,产品生命周期普遍缩短。在这种环境下,企业需要采取柔性制造方式来响应环境变化,但是限于当前技术水平,企业尚不能通过实现技术上的柔性来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只能通过重构组织形态寻求组织上的柔性以实现柔性制造。
此外,物质资源的日益匮乏也改变着组织的竞争范式,当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和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突破自身能力约束时,企业不得不选择建立在资源依赖基础上的合作行为,跨越自身边界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获得1+1>2的效果。于是产业集群这种弹性专精的生产组织形式就应运而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合作行为可以及时根据生产需要灵活地与上下游的不同合作伙伴进行生产组合,这种介于市场与层级之间的新型的制度安排比缺乏弹性的垂直一体化和远距离的企业战略联盟更有效率。
从外部看,集群是一个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实现了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从内部看,在集群内部通过弹性的分工体系来组织生产,从而形成范围经济。这种有效率的交易结构和制度安排也解决了因分工内生演进所造成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选择,它没有市场制度较高的交易费用,但又保持着市场的灵活性;没有垂直一体化组织的高昂成本,但又具备企业配置资源的优越性,兼具了垂直一体化的科层组织与市场交易的制度优势[1]。
(二)区位指向的资源禀赋
为什么产业集群能够在一些区域萌生并发展,而在另一些区域即使政府有意给予政策扶持也很难培育起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呢?原因就在于产业集群的自发萌生是区位指向的[2]。区域在集群形成之前,通常已具备一定的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不但包括物质性资源禀赋,还包括市场特征、初始的制度存量以及本地的社会资本等非物质性资源等。主要有:(1)要素禀赋。由于交通运输及其他相关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在选址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资源的供应是否便利。因此,资源的稀缺性会使企业向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集聚,要素禀赋成为区位最初吸引企业进入的显性要素。(2)本地需求。本地需求直接决定了当地对集群初创企业产出的吸纳能力,也缩短了企业和客户的市场距离,节省了大量的流通费用。本地需求也深深影响着企业认知与诠释客户需求的能力。企业对周边需求状况最为敏感,产品在本地成功,所获得的肯定和掌声最大;文化与地缘的一致使沟通的误差降到最小;直接面对客户可充分掌握客户的处境与偏好,了解他们的精细需求,应对本地需求所需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更低[3]。这些都是区域内初创企业取得初步成功的关键。(3)政府在当地的制度供给。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之前的初始制度存量是区域内交易制度演进的起点。当地政府如果能提供优良的公共产品、有利的制度保障,创建安全法制、公平有信的.本地创业环境、就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那么区域内就会存在更多的获利机会,区域进入障碍较低,区域对初创企业将更有吸聚力。(4)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资源也是诱导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熊比特认为企业家在创造和引进新的生产方法、介绍新产品、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开辟新货源、新市场等方面作用巨大[4]。外部环境的胁迫会改变企业家的心智模式,从而影响企业家的决策行为,因此,企业家通常是响应环境变化的号召者,很多集群的形成始于企业家的某一成功决策,并且区域内初始创业者成功的“财富示范”效应也推动了创业行为在区域内的扩散,使区域内企业的数量得到迅速增加。(5)本地根植性的产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通常存在很浓厚的产业文化氛围,很多地区在形成集群之前,那里的家家户户就曾出现过大面积的作坊式生产,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非常了解和热爱,大人小孩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对产品的技术、市场信息津津乐道,行业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促使集群内部形成一种相互信赖关系,大大减少交易费用,使企业家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容易进行,企业之间的深度劳动分工得以执行。这些资源禀赋通常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它们都具有非竞争性特点和低流动性特点,难以通过要素市场公开获得,属于本地特有要素;二是这些低流动性要素因稀缺、难以模仿、不可替代而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吸引其他可移动的要素向该地聚集。因此,拥有这些资源禀赋的区域就有了区位“粘性”,进而获得区位要素优势落差,随着时间的累积,势必会首先形成企业的物理集聚现象。
(三)产业及产品本身的特性
区位禀赋的先天优势使空间在分布上并不是均质的,某些空间具有“粘性”,能够吸聚企业形成物理集中,但企业的集聚最终能否形成精细的分工协作网络,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还要取决于产业及产品本身的特性。
实践表明,日用消费品、配套产品、电子产品生产和商贸领域等产业容易形成集群。因为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资本的要求都不高,进入壁垒较低,容易形成中小企业集聚。此外,集群产品通常也要具备产品技术上的可分性,产品的实效性和与艺术性等特性[5]。只有当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被划分为明显的若干道程序时,才能够对其各道程序实行专业化分工,进而可以考虑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假如生产某一产品的各个工序在技术上联系过于紧密,那么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生产(而不是不同企业分工合作)将是最优选择,这一产业相对地不适合形成产业集群。产品的时装性和艺术性则要求企业采取柔性制造响应多变需求,在这种环境要求下,才存在形成集群的必要性。同时,产品也存在更多的差异化机会,避免集群发展过程中众多同类企业陷入恶性竞争。
二、产业集群生成的内在逻辑
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逻辑如图1所示,外在条件既促使当地企业家萌生创业的念头,也降低了区域进入障碍。区域内首先会出现生产某一产品的某一初创企业,企业可能会凭借区域条件获得低成本优势而取得不错的发展。在外部环境的胁迫与区位禀赋的诱发的共同作用下,由于地理接近更容易模仿成功企业,加上地缘、亲缘的因素,往往会出现个别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集中在狭小的范围内,几乎所有的企业提供基本相同的生产或服务,这一区域类似某种产品生产基地。但此时区内并没有分工和产业化联系,企业处于一种地理空间上集中、产业关联上离散的状态[6],这种物理集中状态可被视为集群的萌生期。
随着聚集企业数量的增加,集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外部经济性”,但是此时的外部经济不同于马歇尔所阐述的集群形成后所产生的内涵更为广泛的“外部经济”,此时的外部经济并不包括产业联系意义上的外部经济,只是集群萌生期的企业集聚效应。这些集聚效应主要包括:
1。基础设施外部经济。众多厂商的集聚,催生了维系集群的必要基础设施,企业能够共享交通、通讯、信息以及煤、水、电等基础设施,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同时也会引起政府的关注,促使当地政府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从而又吸引更多的相关活动到该区域。
2。原料外部经济。对集群外或本地的原料供应商来讲,产业集群实施同行业的大规模集体采购使企业形成集体力量,议价能力提高,可以获得成本更低的原料供应。
3。劳动力雇佣外部经济。行业规模扩大吸引大量各类人才来本地求职工作,从业人员的增多形成了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区域性市场,企业在长期雇佣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减少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另外,劳动力在区域内企业间自由流动,企业内部劳动力变换率也高,促进了信息、思想的传播和扩散。
4。知识溢出效应。集聚的初期,同行业企业的集聚使集群内充斥着大量的行业信息,使身处其中的企业可以更好地洞察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新市场开拓状况,也便于获取技术演变和革新的信息等。这大大降低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创业风险,创业成功率大大提高[7],也吸引更多的企业选择该区位。
5。营销的外部经济。生产同类产品的各企业便于共享销售渠道,节省了大量的客户搜寻成本。当有些企业开拓了国际市场时,其建立的渠道、积累的经验以及关于国外市场的信息,也有利于其他企业跟随进入国际市场。
这些外部经济的获得降低了企业的进入障碍,在集聚地区企业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资本、技术、投入和员工,有利于新企业的衍生,也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纷纷迁入[8]。在这个过程中,同类企业同居一地,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更容易使其互相成为竞争对象。因此,在集群的萌生期,区内企业的竞争也会很激烈,它们会竞相争夺要素资源以及顾客,这时会有部分企业由于竞争失利而退出该区域。剩下的企业起初通常会不可避免地由于偶然调剂产品余缺而产生初步的合作。起初企业间的合作是偶然的、少数的、非惯例的现象,合作的益处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区域内企业的实践会修正企业主体的认知,企业由偶然的合作发现更多的潜在获利机会,企业会在审视内部资源及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主动响应这种获利机会。
集聚使区内企业拥有了低成本优势,市场范围因而逐渐扩大,大量的需求使得区域内企业对中间产品形成了规模需求。区域吸引了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进入,大企业通过纵向裂解、非核心业务或职能外包等行为,不断衍生出中间产品供应商,企业间的合作就更为广泛和深入了。但是,分工必然会带来协调分工的成本,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共享公共设施、减少信息失真和不确定性风险等,企业出于自利会选择集聚一处进行更密切的合作,以此降低分工带来的交易费用。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交易效率继续提高,交易行为的种类和频率大大增加,各个分工单位之间的依赖性加强,从而产生更强的节约交易费用的欲望,由此进一步促使企业向同一区位的聚集[9]。
集群要获得自我持续成长能力,集群企业的数量必须达到某种最低临界规模(CriticalMass)。只有达到某种规模,集群的总产量足以挤占生产同类产品的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以压倒性的优势占领市场时,集群企业才能获取超额利润,以维持集群内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同时,企业在群内也可以搜寻到足够多的合作伙伴,既满足了柔性生产需要,也能够形成多元代理人结构,有效地抑制机会主义,群内各个企业之间才能出现协同效应、获得较高的效能。过了临界规模以后,新企业进入集群的速度将加快,集群分工更加精细,集群成长为柔性生产体,整体上获得了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集群的自增强机制才开始起作用。
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也是产业集群这一新的制度安排逐渐在群内扩散,传染给其他人接受,从而形成产生新制度所必需的临界多数的过程。人们偶然地响应潜在获利机会的行为,使他们发现通过这些规则体系能更好地满足其欲望,规则就会被自发地执行并被模仿。有用的规则如果被足够多的人采用,形成了一定数量(临界点)以上的大众,该规则就会变成一种传统被长期保持下去,最终会通行于整个共同体。企业在博弈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习俗、惯例、伦理准则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约定了商业交换的原则,促进了群内信任和互惠规范的形成,且自我实施,运行成本低,往往弥补了政府制度供给的不足,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经济行为弱嵌入社会关系的过程。
在对待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上,格兰诺维特提出了弱嵌入性概念,弱嵌入性一方面承认经济嵌入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则认可经济过程的自主性。基于地缘、亲缘的关系使群内交易主体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很多企业主彼此之间就是朋友甚至亲戚关系,区域内企业主体已经超越了“经济人”的范畴,更多地扮演着“经济—社会人”的角色,他们的经济行为不仅仅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动机,也满足了赞同、地位、归属感、权力等非经济需要,而这些动机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关系网络。因此,非正式制度的传播和复制成为企业集聚行为的“黏合剂”,巩固了企业的集聚行为,为企业间可能产生的合作扫除了制度障碍,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为集群的分工演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促使区域逐渐形成沿着价值链的分工体系。此时,集群内企业沿着价值链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交易方式,基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的初步形成,标志着集群的生成①。
三、结论和启示
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外在条件,应遵循集群生成的客观规律对其进行引导和培育,而不能不顾实际产业、区域条件而言必称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识别适宜发展产业集群的区位与产业,积极有效地提供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外部资源与制度环境,科学引导集群的生成。
篇4: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为了提升高校实验教学效率,降低实验经费投入成本,本文从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策略,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某高校为例具体进行改革效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教学中应用价值管理理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降低经费投入。
关键词:价值管理;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室教学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高等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教学过程实行科学管理、价值管理是促使实验设备充分合理利用,实验设备投资效益最大化最佳管理办法。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在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推行价值管理办法,并结合其它现代管理技术,发挥各自优势,以提高实验室教学效果,使高校实验室的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利用。将价值管理从企业走向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是市场经济化背景下高校管理体制与实验教学水平提升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高校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遵循价值的理念,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来探索价值创造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从而建立起连接实验教学管理的战略化长效机制,并应用于所有对实验教学有影响的各个因素和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决策和控制体系,以帮助高校实验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1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
实验教学是各大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深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深入,高校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教育部门对实验室的资源投入不断增长,专业课实验教学课程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实验室在运行管理期间,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实验设备经费紧张、实验设备利用率低下,实验室开放性较差等等问题日益显露,实验室教学并未达到高校开设实验室教学的主要目的。
2推进实验教学价值管理创新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
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采用价值管理理论进行分析,高校开设实验室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而价值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手段,它包含管理目标、管理结构和体系、管理战略和经营程序以及修补后的人力资源实践。推进高校实验教学价值管理,可以提高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效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率,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实验人才。价值管理理论的应用应强化高校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加强实验教学的科学管理,建立实验教学的新体系;同时应努力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力求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验室的环境建设也必须跟得上高等教学的改革形势。价值管理主要是将教学成果在实验设备生命周期内得到最大化成效,将实验教学过程管理用价值管理公式进行表达如下:价值管理的公式为:V=F/C在本文中,实验教学的效果、科研成果就是实验教学的效益,价值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实行价值管理主体的效益最大化,那么本文中的V就是教学、科研成果;实验室的规章管理制度、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师资配置就是实验室的主体行为功能;而设备和实验室的使用周期就是学校投入的成本。我们根据提升主体行为功能、降低成本来最终实现实验教学的利益最大化效果。那么推进实验教学价值管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本文总结如下:
2.1引入价值管理更新实验室管理理念
由于大学中的学科较多,因此,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实验室,并且对于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每个学期都会安排相应的课时,并且实验课一般在院系指定的实验室中完成,但是这些课时太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因此可以通过价值管理理论,更新实验室管理理念,要求研究生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本科实验进行指导。这样的实验室管理理念不仅锻炼了研究生的能力,也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指导人员和研究生的带领下进行体验式教学,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安全,同时也为实验室的开放教学提供了条件,实现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动手的机会增加了,也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着重体现以围绕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并配备实验室专业技术教学人员。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求要在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配备实验室专业技术教学人员,在系列上区别于教师系列、行政管理系列,从属于技术服务系列。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以实验初级阶段的准备调试工作和实验收尾阶段的整理工作为主,继续执行主讲教师必须指导一个批次的教学实验的制度。实验室的环境保护工作、仪器设备的整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等都是由实验人员负责的,这样可以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2科学全面建设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增设安全管理制度,延长实验室的使用寿命。高校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和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学期入学后,必须尽快完成一次实验室安全指导课程,实验室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介绍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理论,学生必须通过书面的安全测试来掌握一定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参与者必须熟悉《实验室紧急情况程序手册》,实验室的楼层管理员必须负责。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体制上,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灵活性。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上,实现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学术交流。
2.3将价值管理融入实验教学过程,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实施价值管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估标准,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方法上实现教学与科研双管齐下等措施以巩固多元化教学评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及时更新实验教材和指导书定期修改实验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对修改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及时制定与实验项目相配套的实验计划书、项目书。每两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确保实验内容的更新率在5%~10%;努力减少传统实验内容,增加现代实验方法;融入学科前沿知识,不断增大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比重;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推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努力改进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达到实验的最大效果,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受益。
2.4增加实验课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比例,颠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
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设适量的选作实验,以供优秀学生和有兴趣的学生独立选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设实验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在每位学生入学时发送一张可以随时查询自己实验评价信息的磁卡(该生的历次实验报告、实验成绩、出勤状况等信息)。实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磁卡查询该生的各项实验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校实验中心每年、院中心实验室每两年至少在省及省以上部门组织的实验教学、教改、课程建设、技能竞赛和自制实验仪器等活动中获一项以上课题或奖项。
2.5全面开放实验室进行体验式教学
学校内部实现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施实验预约开放体系,保证课内课外实验的正常有序的开展。实验室开放措施:为适应学生规模的扩大和学分制的要求,底前,各级实验室首先实现时间上的全天候开放。在实验教学内容上,20底前各实验室下属的每一实验模块至少开设一项开放性实验项目,底前每一实验课程至少开设一项开放性项目。在实验对象上,各实验室对博士生要完全开放,对硕士生要大部分开放,对本科生要尽力开放。底各实验室均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制度,实现对校外开放提供有偿服务。
篇5: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分析论文
3.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某大学年9月份-201月份实施价值管理之后,学生各项试验能力的提升及试验教学所花费的成本、学生的实验课满意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此处调查对该学校理学院、动物科学院及生命科学学院的250名学生、教师进行抽样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250分,回收试卷239份,其中有效问卷23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8%,本研究利用价值管理系数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价值系数越高说明高校实验教学培养方式的效率较高,培养价值系数越低说明高校的实验教学的培养方式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对培养方式进行探讨,改变培养方案。
3.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往的调查经验,以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为指导,将评价指标分为3部分,一是,学校教学实验成本的降低,二是学生在实验课中的表现及实验能力的提升,三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差的满意度。
3.3数据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知,在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实施价值管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及学校实验经费的降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学生的缺勤率降低了65.75%说明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是实验课时数的提升仅为29.13%,说明学生的学习课时较多,实验课的课时数增加有限,在今后的实验管理中还要对这一问题继续深化。
4总结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价值管理理论进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并采用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制定和实施教学过程价值管理方案,优化了实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深化了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了更切实的保证,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洪玲,于丽芬.高校扩招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20.
[2]朱妥红,贾昌萍,郭如良.新形势下大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3):156-161.
[3]金宏伟,李常香,杜才平.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与社会需求的差异[J].黑龙江高教研究,(4):98-100.
[4]陈华东.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12:18.
[5]孟淑娟,孙万虹,苏琼,王彦斌,罗亚玲,赵向飞.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4,05:63-65.
篇6:《旧约》和《论语》的德性观对比分析论文
《旧约》和《论语》的德性观对比分析论文
摘要:《论语》和《旧约》均立足于中西古代以畜牧农耕为主的传统社会, 其包含的契约精神与仁爱主张既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也是古代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对于中西当代社会的文明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体现了中西伦理价值观形成的悠久历史与传统。在《旧约》叙事中, 上帝给选民的应许之地意味着以畜牧业为主的古代以色列人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也意味着原始农业的开始。于是, 在这样一个生产力低下, 生产关系简单的原始农业社会, 上帝的言语行为无异于社会规范, 并代表着自然法则, 其与以色列人之间所立的契约也被等同于律书, 并影响了古代近东各民族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但《旧约》在强调社会规范及其约束力的同时, 却忽视了个人的内心修养和人性的塑造。与《旧约》同一时代的《论语》却恰恰相反地强调了个体修炼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 故而站在修身养性的角度提倡“克己复礼以为仁”, 强调了本心修炼对礼和道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论语》和《旧约》蕴含的不同德性观与传统社会的农业发展和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者的比较不但从根本上解释了中西传统道德价值观差异的历史文化根源, 更是引发了当代社会对德性问题的追溯与思考。
关键词:人性; 德性; 理性; 《论语》; 《旧约》;
德性, 即道德品性, 是一个对中西伦理学都颇具意义的概念。西方伦理学认为德性就是集各种美德于一身, 是智慧与理智的实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德性分为两类: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理智德性是对世界本能的思考与推理, 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 所以需要时间和经验。道德德性是通过习惯养成的”[1], 它体现为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和实践活动。《旧约》和《论语》产生于以农耕和畜牧业为主的传统古代, 但是对农耕却有不同态度和需求, 因而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各自伦理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旧约》的德性伦理观
以《旧约》为代表的以色列文化起源于洪水过后的农业文明。古代以色列人游牧四方, 寻找栖息之地的过程表面看来是他们为解读上帝旨意和构建理想社会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实际上却展现了在生产力低下、以畜牧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 以色列民族对和平宁静的追寻和对伦理道德的思索。所以, 《旧约》对西方伦理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社会的构建有着非凡的意义。《旧约》中, 上帝为了构建一个模范社会, 与以色列人立约, 只要以色列人保持对上帝的绝对信仰和忠诚, 就能得到救赎和眷顾, 这便是约的初衷。随后, 以色列人逐渐把约等同于法律, 并通过摩西五经对其进行完整地保存与记录, 使之成为古代近东各民族的社会规范。因此, 《旧约》的道德观体现在对契约的履行当中, 对道德品性的评价标准也是以履行契约的程度和结果为依据的。在以简单生产力为主的农业社会, 古代以色列人随时有可能食不果腹, 饥肠辘辘, 因而整部旧约的道德体系考察的不是个人的理性判断与内在修养, 而是人们能否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中对上帝言听计从, 忠实地履行契约。按照亚氏德性论, 如果道德德性是由群体的意志和习惯形成的社会规范, 那上帝与其选民所立的约, 以及对农耕和祭祀的严格规定则是确立了道德德性的神圣与不可违背。这是一种社会伦理凌驾于个人内心思考之上的德性伦理观, 是道德德性优位于理智德性的体现。这种德性观把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为一种不自觉的自由意志, 在此意志支配下, 选民对上帝的信仰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自觉的变为不自觉的。例如, 在《创世纪》里, 亚伯拉罕四处漂泊, 无儿无女, 但他一直都在想办法要一个孩子, 这时候的他并没有表现出对上帝的信任, 甚至还有诸多的疑惑。尔后上帝让亚伯拉罕早已过了生育年龄的妻子怀孕, 才使得亚伯拉罕后继有人, 这时的他终于相信了上帝的眷顾。后来, 上帝需要亚伯拉罕献祭一个儿子, 亚伯拉罕毫不犹豫地把唯一的孩子送上了祭坛。这一行为表明了亚伯拉罕对上帝的绝对忠诚和信仰, 而上帝也被其感动, 许给他一个大国, 从而结束了以色列人的游牧时代。亚伯拉罕用其一生告诉读者, 信任上帝, 按照上帝所立的规则行事, 一定会成为有福有德之人, 会到达“流奶与蜜之地”, 从而得到真正的安定与幸福。《旧约》是一部律书, 其蕴含的道德伦理与规范根本上体现了上帝的意志, 这种意志不可违背, 否则必受惩罚。比如《出埃及记》, 摩西奇迹般地出生与成长, 以及后来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都表现出上帝的无所不能和其意志的权威性。上帝要求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以免再继续受苦, 却遭到法老的阻挠。于是上帝引发一个一个的灾难, 并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这既是对上帝子民的拯救, 也是对违背了上帝意志的埃及人的惩罚。同时, 上帝对自然法则的掌控也是古代以色列人能够忠于信仰上帝的主要原因。因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地域环境, 一直以来古代人民对自然既有敬畏也有依赖, 故而当上帝示下一个个神谕, 创造一次次奇迹时, 便赢得了选民的绝对忠诚与信仰, 与选民所立的约也得到了一致的维护与遵从。试想一下, 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度低下, 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原始农业社会, 艰难求生的以色列人一旦发现跟随上帝, 便可使得风调雨顺, 可以拥有肥沃的土地, 他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或者违背呢?在这种情形下, 如果有人违约, 一定会被公认为无德, 即使他的本心与行为在世人眼中无可挑剔, 其也注定会成为上帝的弃儿, 进而遭受苦难与惩罚, 这一点在《约伯记》中表现的尤为透彻。
约伯有自己的信仰, 他按照本心行走在世间, 所以他逐渐从一个多子多福的富家翁变得一无所有。就在约伯失去农田与羊群, 失去亲人与朋友, 并开始诅咒自己的时候, 上帝在旋风中对一无所有的约伯说:
“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 你在哪里呢?是谁定地的尺度?地的根基安置在何处?角石是谁安放的?那时, 晨星一同歌唱, 神的众子也都欢呼。海水冲出, 如出胎胞, 那时谁将它关闭呢?是我用云彩当海的衣服, 用幽暗当包裹它的布, 为它定界线, 说:‘你只可到这里, 不可越过, 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你知道天的定例吗?你能向云彩扬起声来, 使倾盆的雨遮盖你吗?你能发出闪电, 叫它行去。谁将智慧放在怀中?谁将聪明赐予内心?......强辩的岂可与全能者争论吗?与神辩驳的可以会这些吧!’”......
约伯回答说:“我是卑贱的!我用什么回答你呢?只好用手捂口再不回答。”
耶和华从旋风中再次对约伯说:“你岂可废弃我所拟定的?岂可定我有罪, 好显自己为义吗?”[2]
上帝用这些问题质问约伯, 强调自己才是那个掌控万物, 为自然界定秩序的人, 从而启示约伯, 他忽略了神所定的秩序, 就意味着失去了德性。“为何善人要一生遭受苦难?”这个约伯苦思而不解的问题, 不但解释了许多诵读《旧约》的人都不能释然的信仰的力量, 更加体现出畜牧民族对生存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至于究竟为什么约伯要受如此苦难, 神对约伯的质问给了我们答案:追随上帝, 不仅是要内心信赖他, 更要按照他所制定的规则去行事才为善举, 遵从与神的约定的人才是道德的人。也正如《箴言》说:“你要专心信赖耶和华, 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 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为有智慧”[2]。个体内在的思考和道德判断必须以对上帝坚定不移的信仰为前提, 以以色列群体与上帝所立的契约为标准。以色列群体的意志就是上帝的意志, 它有着必然的约束力和超然的地位。“群体的自我认知, 决定了哪些个体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哪些是不被接受的。这当然才是《旧约》的运作方式”[3]。约伯的个体行为没有被群体接受, 故而受到惩罚, 后来他听了上帝的话, 表示愿意遵守约定, 按照群体的意志行为, 于是上帝恢复了对约伯的祝福。
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人与神的契约, 即社会规范, 对以色列群体具有不可违抗的、普遍的约束力。《旧约》贯彻始终地强调了外在行为重于内心理智。另外, 《旧约》中神的介入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渴望和追求, 而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德性观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西方农牧社会的原始人文面貌, 为当代社会人们道德修养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二、《论语》的德性伦理观
农业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相较于其他社会类型往往比较平和一些, 这或是由其既定的社会结构、产业特点与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中国由农业社会跨入文明时代, 以血缘群体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业社会衍生出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 在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中体察天地人的关系形成了和谐理念, 这与游牧、商业诸社会类型形成差别, 于是便有了有别于功利文化的中华礼乐文明。儒,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柔也”, 是诸子学说中相对比较中庸、平和的理论之一。儒家关于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的理论, 符合古代农业社会的实际状况。儒家主张规范农业社会运行模式,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然而, 孔子认为“耕也, 馁在其中, 君子忧道不忧贫”, 真正的君子应该谋道而不谋食。事农之人也一样免不了饿死, 既然如此, 为何不养性修仁以谋其道。在孔子眼里, 人性即德性, 修仁即修德。整部《论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德性”, 但仁与礼的主张反应了孔子对“人至诚至性”的赞美, 是对德性最深刻的思考。李泽厚先生说“孔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于塑造人性心理, 构建理性 (理智、理解) 与情感 (情绪、欲望) 的不同程度、不同关系、不同比例的结合”[4]。孔子认为仁与礼相互制约, 只有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心内修养与外在礼制一致时, 方能实现“仁”, 所以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为仁”。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道德德性体现为外在的实践活动, 即孔子提倡的“礼”, 而理智德性出于内心思考, 也就是“仁”, 则仁与礼的关系为“仁”治“礼”而又制于“礼”。这一点体现了儒家传统的中庸之道, 是儒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强调天地人关系而形成的和谐理念。但是就《论语》中的某些对话来看, 孔子显然更注重修“仁”, 克己复礼的原因也是为达“仁”, “仁”才是《论语》伦理道德观的集中体现, 是《论语》构建人性的终极目标。“仁”是不受外界干扰的内在情操, 是“我欲仁, 斯仁至矣”。正因为“仁”乃本心, 非外界所能达, 故而, 通过修“仁”来达到一种理智的德性即是对人性的塑造与自我完善, 是比遵从礼制更加难做到的。“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连尧舜都难以做到才更显“仁”心的弥足珍贵。个人修养与内心思考在两种德性的相互作用中永远占据主导地位。当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 首先考虑个人行为的失误, 因为任何一种道德德性的实现过程与结果都可以归根于理性的思考与选择, 是一种本性使然。《论语.阳货》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宰我问:“三年之丧, 期已久矣。” (三年的居丧守孝, 未免太久了吧?)
子曰:“食夫稻, 衣夫锦, 于女安乎?” (吃好粮食, 穿好衣服, 你安心吗?)
曰:“安。” (安心)
子曰:“汝安, 则为之” (既然你安心, 那就这么做好了)
古人重孝, 三年守丧体现的是儿女对父母的仁爱。孔子显然不赞成宰我的做法, 但依然对他说“汝安, 则为之”。在孔子看来, 心理情感是外在行为的根本原因。没有了“仁”心, 便失去了人性, 失去了理智德性, 那么“礼”的强制性约束也就没有了意义。亚氏理论认为“我们是怎样的就取决于我们实现活动的性质[1]。”也就是说, 当我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时, 活动实现的程度因实践者的本心而具有很大差别, 内在本心决定外在行为。宰我的行为违背了社会规范, 改变了守丧三年为“孝”的实践活动的性质, 究其原因是失了“仁”, 缺少了理智德性, 因此他得到孔子如此的评价: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真没有仁爱呀, 儿女生下三年之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这个三年丧制, 是大家都遵行的一般规则。宰我就难道没有得到父母三年的爱护吗?) 《论语・阳货》
理智德性是完美地实现道德德性的基础, 内心情感和理智的修炼永远是道德德性 (社会实践) 能够最大程度实现的保障。此评价体现了理智凌驾于伦理之上的德性观, 是孔子对人伦秩序和社会伦理道德的一种深沉的理性优位的思索。当然“耕也, 馁在其中”所蕴含的偏颇之意也反映了春秋末期的动荡社会和百姓疾苦, 这也是孔子选择修养自身, 无力规范外在行为的社会根源。
三、《旧约》与《论语》德性观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无论是《旧约》还是《论语》, 其主流思想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影响, 是农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在《旧约》叙事中, “德性”的概念被单纯地诠释为上帝的意志, 因为上帝影响农事, 决定祭祀的种类和规模。古代以色列人能否改善生存环境, 结束颠沛流离的游牧生活完全取决于上帝的神谕以及所定下的秩序。所以, 《旧约》注重社会规范的约束力, 强调道德德性的神圣与无条件遵守, 同时, 也体现了原始农业社会状态下, 人们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部旧约构建了神与人的关系, 强调众选民必行于上帝所定的秩序中, 内心思考并不具备主动性和自由性。所以, 从道德伦理角度看, 《旧约》的社会价值观核心应该是提倡社会实践, 促使人们积极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这样的意识形态使得西方社会从农业文明快速过渡到工业文明。同时, 人们对工业革命的改造和对科技进步的向往也带来了目的性极强的行动哲学。民主自由的传统观念甚至演变为西方社会后现代的思潮下的将生命与自由意志凌驾于理性之上的非理性哲学。可以说, 现代社会的工业发展不但牺牲了理性和德性, 也牺牲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农业社会为更先进的工业社会所替代, 简单生产变成了复杂生产的过程中, 道德伦理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同样的社会规范在不同的人性心理下有了不同的理解和选择, 有些人甚至失去了对错的标准, 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观迫切需要重塑。美国波士顿大学的William Kilpatrick在《Why Johnny Can't Tell Right From Wrong》一文中严肃地批评了这种自由意志支配下的社会实践, 认为其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对自身行为的道德判断。他提出个人修养是提高道德意识的一种更加现实的方法[5]。他的`观点强调个人修养及人性塑造对社会规范的实践和实现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高度的判断力。比如, 一个自我修养很差的人在不触犯律法的情况下, 确立了一个他自认为正确的目标, 这个目标在世人眼中可能是不道德的, 甚至是错误的, 他也会依然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考虑。这就是内心修养不够强大因而缺乏高度的判断力。此外, 《旧约》宣扬的契约精神要求一个人对上帝规则要无条件服从, 以此来证明自己是有德的。无疑, 这样的德性观忽视了个体差异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在西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道德伦理越发强调规范的约束力, 强调德性的实现活动, 反而个人修养存在淡化的趋势。因此, 西方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以麦金泰尔为代表掀起了复兴亚里士多德的思潮。他肯定了亚氏德性论德的价值, 认为重视道德德性, 强调实践活动是挽救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唯一途径。但他否认“实践活动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 认为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并非完全统一, 之所以强调道德德性, 只是因为外在的社会规则有着清晰的标准, 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他认为个人的美德修养和社会规范应该有效结合。此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儒家的德性思想, 也对我们现代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西方学者苦苦探索道德危机的解决途径的同时, 东方学界的许多学者为了解决中国现代社会面临的道德问题, 也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有人认为我们的社会处在一个道德败坏的危机时代, 失去了仁、礼、忠、义、信的同时也失去了幸福感, 因而呼吁回归经典, 重读《论语》, 从儒家精神里寻找德性的价值。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天地是农牧业生产与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 所以儒家讲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仁爱, 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博爱, 故而, 修仁养性是儒家的传统。虽然《论语》强调个人修养的同时也注重社会规范的约束力, 但它在体察天地人的关系中更看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决定作用。德性即人性, 善之德性是人类在伦理道德方面追求的最高目标, 可以保证更大范围的公正与幸福, 这就是论语的道德观。然而, 这种基于人性的修炼与自我完善的圣贤道德观现在看来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孔子当时所处的春秋末期, 封建制度已经开始萌芽, 社会处在纷扰动荡的过渡中。“仁礼兼并, 先仁后礼”的思想体现的是孔子对人性善的追求, 对文明和谐社会的向往。这一点对我们今天构建文明和谐的价值观, 创建道德社会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但是孔子对“礼”的构建完全建立在个人觉悟之上, 缺乏一定的强制性, 从而无法保证其约束力得到较高程度的实现。所以面对宰我明显失德的行为, 孔子也只能表示“汝安, 则为之”。可以说, 失去了规则的约束力, 道德就失去了保障。然而过多的规则, 就一定能提升社会群体的道德意识吗?我们看到现代社会制定了越来越多的规则, 意图加强社会群体在职业、婚姻、社交及行政等各方面的公共德性意识。由于这些规则明确, 并具有广泛的约束力, 因而导致许多人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前景抱有乐观的态度, 却不曾想“道不可离, 君子慎其独”, 一个人只有重私德, 才能守公德。从这一角度来说, 《论语》对人性自我完善的高标准要求不愧为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 于我们构建道德和谐社会有着相当的指导及创造意义。孔子的“仁”不仅指个人美德的修养, 更意味着代表人性的私德是所有道德行为的基础, 即:“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但是孔子所在的传统的封建社会与我们的现代社会有着全方位的区别, 这些区别不仅仅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及成员角色, 更多的是文化价值理念的转变。现代文化不再属于少数上层人员, 它已经成为面向全社会的大众文化, 这也造成了重私德的传统道德与重公德的现代道德之间的冲突。“传统道德是一种基于人性自我完善、高标准的圣贤道德, 而现代道德则是一种旨在调整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的普遍性的基本伦理规范”[6]。这一冲突成为道德的社会与违背道德的个人, 或者道德的个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之间的矛盾根源。因而, 肖群忠教授强调儒家传统德性与现代公共道德的融合, 他提出了传统美德教育和现代伦理精神教育的融合, 肯定两种教育同样重要[7]。
然而我们认为, 儒家德性传统与现代公共道德的融合关键在于对儒家德性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也就是修仁心, 弘博爱。现代公共道德的价值主要在于处理人与人, 主要是陌生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对公德的遵守和维护主要是为了调整公共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某种功利的目标[6], 一旦这种目标不存在, 那么公德的遵守就纯粹依赖于私德的修养。例如, 在有摄像头监控的时候, 人们往往小心驾车, 严格按照道标行驶或泊车, 但是在无人监控的环境下, 车辆的停放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方便与否, 很少顾及他人利益。这说明大多数人的德性意识是迫于环境的, 少了约束也就失了德性。所以, 人性的自我完善与个人的内在修养对于构建道德和谐的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看重私德才能守好公德。私德的培养是对人性的塑造和对人格的升华, 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及广大民众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 当我们强调传统美德教育和现代伦理精神教育的融合时, 需要反思整个社会对待传统德性观的态度, 让优秀的传统道德渗透社会的各个层面, 渗透所有人的内心。真正实现“道不可离, 君子慎其独”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 译.北京:商务印书局, :35.
[2]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圣经 (中英对照) [M].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 :《约伯记》38:8-11, 《箴言》3:1.
[3]莱特.基督教旧约伦理学[M].黄龙光,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412.
[4]李泽厚, 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9.
[5]William Kilpatrick.Why Johnny Can’t Tell Right From Wrong[M].[S.L.]Simon&Schuster, 1993.
[6]龚群.性与现代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63.
[7]肖群忠.儒家传统伦理与现代公共管理的殊异与融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 (1) :98-104.
篇7: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生成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生成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1:
一、中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主要的文献类型包括:[M]--专著,著作、[C]--会议论文、[N]-- 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 、[R]--报告、[S]-- 标准、[P]--专利、[Z]--其他。
通常来说, 参考文献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不同文献各对应一个序号;当文献题名相同而仅页码不同,作为一条文献,可将页码注在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后,如 [5]520。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均以“.”结束。
下面,对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期刊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始页~终止页.
2、专著: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
3、论文集中的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见:XXX, XXX,...,(等). 主编.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
4、学位论文:
研究生姓名. 论文完成年份. 论文题目[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 导师:导师姓名. 城市:学校或研究单位.
5、报纸文章:
作者.出版年.题目[N].报纸名,年-月-日(第?版).
报纸的文件类型[N]建议写明。
6、网上文献:
作者.出版年.题目[OL].(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网址.
按GB/T 7714—,更新日期可省,引用日期不可省!日期的格式必须是类似于:“-06-21”的形式。
且文献类型[OL]不可省略。
7、研究报告
作者. 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8、专利
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9、条例
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写参考文献时,经常有人会犯一些细节性错误,这些都是要避免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参考文献”用小4号黑体,加方括号居中,具体内容用小4号宋体;2)不要把期刊的总期数当做卷号;3)三位作者以上的,请列出前三位作者,后加“,等”;4)参考文献用自动插入尾注的形式;5)注释放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内容用小5号楷体,用①、②格式序号且在正文中为上标,数量不要超过十个,采用自动插入脚注的形式;6)参考文献中的标识符、标点采用英文半角格式。
二、英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与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基本相同,但写英文参考文献要注意一点,外文作者姓名的著录格式采用姓在前(全拼,首字母大写),名在后(缩写为首字母),中间用空格;著作类文献题名的实词首字母大写,期刊文献题名的首词首字母大写,期刊名称请用全称,勿用缩写。
具体如下:
1、单一作者著作的书籍
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如:Sheril, R. D.(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Halstead.
2、两位作者以上合著的书籍
姓,名字首字母., & 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
如:Smith, J., & Peter, Q. (1992).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
3、文集中的.文章
如:Mcdonalds, A.(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
4、期刊中的文章(非连续页码)
如:Crackton, P.(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Canadian Change, 64(7), 34–37.
5、期刊中的文章(连续页码):
姓,名字首字母.(年). 题目. 期刊名(斜体). 第几期,页码.
如:Rottweiler, F. T.,& Beauchemin, J. L. (1987). Detroit and Narnia: Two foes on the brink ofdestruction. Canadian/American Studies Journal, 54, 66–146.
6、月刊杂志中的文章
如:Henry, W. A., III.(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 schools. Time, 135, 28-31.
文献标注格式 2: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4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篇8:论文参考文献生成
论文参考文献生成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类型及格式是怎样子的,以下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相关文章,欢迎浏览。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1】
(1)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3)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注: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在引用文献类型代码标准时,其附录列表中将M解释为普通图书,这要么是列表是出了错要么是引用中的改变。如果是错误,则我们要清除这个错误;即使是有意的改变也因这种改变容易引起混乱,需要我们探索改进的办法。
参考文献代码【2】
考文献(WX)
一、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在本规范中采
用 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编排。
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 主要责任者 (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 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专著 (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 研究报告
S—— 标准
P—— 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折出的.文献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 (database) 、计算机程序 (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告 (electronic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
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客户关系管理参考文献【3】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彦,梁晓琳.走出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J].中国管理信息化,(3).
[2]佟婷,翁钢民.国内外客户关系管理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10).
[3]叶开.如何有效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战略[J].销售与管理,2005(2).
[4]周丽丽.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研究[J].商场现代化,(17).
[5]曾洪.CRM在物业管理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1).
[6]王伟琳,杨悰佁.浅谈物业管理部门的客户关系管理[J].活力,(3).
[7]荆宁宁.客户的分类与管理[J].中国质量,2002(8).
[8]季新梅.客户关系管理的价值及实施要点[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5).
[9]苏朝晖.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董金祥,陈刚,尹建伟.客户关系管理CRM[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1]张学军,吴潇,刘翠响.CRM实施宝典[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12]罗纳德.S.史威福特.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08
篇9:花椰菜制种过程分析的论文
花椰菜制种过程分析的论文
摘要:本文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从隔离区的选择、育苗、定植移栽、去杂、去花枝消毒、防虫、收获晾晒、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方面,详细介绍了花椰菜生产用种制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花椰菜制种关键技术
花椰菜又名菜花,属十字花科芸薹属。原产地中海及北海沿岸,1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但是,制种技术是确保种子质量的关键,现将花椰菜制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作以下探讨。
1花椰菜繁种的生物学基础特性
1.1植物学特征
1.1.1花椰菜为1年或2年蔬菜,它的根系较强大,须根发达,多集中于土壤表层中,根系受伤后不易恢复。茎较结球甘蓝长而粗。叶狭长,有蜡粉,在将现花球时,心叶自然向中心弯曲或扭转,可保护花球免受阳光而变色或免受霜害。花球是营养贮藏器官,由主花茎、肉质花梗及绒球状花枝顶端聚合而成。当温度等条件适宜时,花球逐渐松散,花茎、花梗迅速发育而伸长,花枝顶端继续分化形成正常花蕾,继而开花结实,由于花球是畸形发育,又加上组织致密,只有一部分花能正常开花。
1.1.2花椰菜的花为完全花,花萼4枚,绿色或黄绿色。花瓣4枚,黄色或乳黄色,“十”字形排列,雄蕊6枚,花丝4长2短,花丝顶端着生花药,成熟时纵裂散出花粉,雌蕊1枚,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子房有2个心室。
1.1.3果实为长角果,成熟后易爆裂,每个角果含种子10余粒,千粒重3~3.50g。
1.2阶段发育与开花授粉习性
1.2.1阶段发育特性。花椰菜属于低温长日照和绿体春化植物。完成春化阶段发育的植株大小以及对温度的要求,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早熟品种需6~7片叶,中熟品种需11片叶,晚熟品种需14片叶,才能感受低温影响而通过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是:极早熟品种为20~23℃、早熟品种为17~20℃、中熟品种为12~15℃、晚熟品种为25℃左右。在上述温度条件下,一般经15~30d可完成春化的阶段发育。春化阶段完成后植株才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花球形成后,在适温和长日照下,花枝开始伸长。
1.2.2开花授粉习性。花椰菜从花芽分化到花球充分长成,约需20~25d,从花球边缘松散到花茎伸长,约需10d左右;从花茎伸长到开花,在适温下需20d左右。复总状花序,各级花枝上的花由下而上陆续开放,整个花期大约1个月左右,从谢花到角果成熟,约需20~40d。
1.2.3花椰菜具有雌蕊先熟的特性,其雌蕊柱头在开花前4~5d至开花后2~3d都有接受花粉而受精的能力,开花前2d和开花后1d的花粉均有较强的生活力。
1.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3.1温度花椰菜喜冷凉,属半耐寒性蔬菜,怕热又不耐霜冻。生育适温范围比较窄,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比较严格。种子在2~3℃就能发芽,但以25℃发芽最快。营养生长适温为8~24℃,花球生育适温为15~18℃,低于8℃生长缓慢,高于25℃花球小而松散。在采种生产中导致发育不正常,花粉失去发芽力。适宜的开花结实温度为15~19℃。
1.3.2光照花椰菜对光照长短要求不太严格,但喜光,少耐阴。
1.3.3水分花椰菜喜湿润,耐旱,耐涝能力较差。在整个生育期中要求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叶片旺盛生长和花瓣形成期需水更多。如水分不足,导致叶片少而小,提前形成小花球,降低产量和品质。如土壤水过多,会造成花球松散,花枝霉烂。
1.3.4土壤花椰菜喜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壤土。全生育期都需要充足的氮肥,而在花球生长和抽薹开花期、结实期需要大量的磷钾元素。适宜的土壤pH为5.50~6.50。
2常规品种种子生产
一般采用日光温室播种育苗,露地定植、采种的方法。
2.1隔离区的选择因花椰菜是常异花作物,隔离应选择周围没有同科类作物(如芥蓝、甘蓝、甘蓝型白菜等作物)的地块。距离必须达到1000m以上。
2.2育苗在日光温室内进行。
2.2.1播种播种期一般1月5~10日。育苗地要选前茬没种过“十”字花科蔬菜及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播种前先把配制好的营养土(优质农家肥、磷酸二铵、细砂掺匀)施入苗床,将苗床整平,浇透水。2d后,用耙子将苗床耙壤,把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盖1cm厚的细土温度保持在15~25℃。
2.2.2分苗播种后根据气温的高低,25~30d后,即二叶一芯至三叶一芯时及时分苗。分苗时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苗距0.10m见方。尽量减少对根系的损伤,将杂苗、病苗、过弱的小苗及时拔除。分苗后立即浇水,并遮阴4~5d,湿度保持在80%,温度保持在18~25℃,5~7d后再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注意蹲苗。根据气温逐渐降低温度,加大通风量,温室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以提高幼苗的抗寒、抗旱及免疫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春化。
2.3定植移栽
2.3.1地块选择在隔离区内,应选择地力均匀、土层深厚、前茬没有种过“十”字花科的蔬菜作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灌良好、地势平坦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作为制种田,前茬作物以小麦或未种过蔬菜的地块为宜。
2.3.2整地整地时,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地施入优质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30kg,N、P、K复合肥15kg。深耕后,整平、耙耱、镇压,然后起垄:垄距1m,垄宽0.65m,垄高0.25~0.30m,平整垄面,拍实后铺农用地膜,一定要将地膜压实,以防止地膜被风吹掉。
2.3.3定植定植时间一般在4月1~10日。带土移栽要注意保护根系,尽量减少或避免机械损伤,对种株要进行严格选择,选用叶片厚而深绿,茎粗壮,根系发达的健壮苗,再次淘汰病苗、杂苗及弱苗。定植株距,根据不同品种,保持在0.60~0.70m。定植后立即灌水,3~4d后将倒伏的.幼苗扶正。缓苗6~7d后灌水,并进行中耕,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
2.4去杂、去花枝、消毒、防虫
2.4.1去杂在去花枝前,再次拔除僵苗、叶色、叶形、花球形状不同的和花球夹叶的植株。尽量做到逐株检查,确保种子纯度。
2.4.2去花枝去花枝时,花球大小掌握在适合商品性采收的3~5d后。必须用手先将花枝外围的5个花枝掰掉,留第2层的花枝,呈三角形状,中间留一小主枝,其余全部掰除,所留花球大小直径不得超过1.50cm。
2.4.3消毒去除花枝后,进行消毒。以农用链霉素为主,其它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也可使用。浓度掌握在50%~60%,一般用药量在10~15kg/亩左右。然后灌水,同时追施N、P、K复合肥15kg/亩。
2.4.4防虫花期要加强田间管理,防止蚜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的危害,一般每隔7d,喷施敌杀死、蚜虱净等防虫农药。盛花期适当降低用药浓度,以减少药剂对花粉的危害。
2.5收获晾晒
2.5.1收获收获期在9月15日左右,依蜡黄期的迟早分期采收。
2.5.2晾晒收获后,集中堆放5~7d再摊开晾晒,根据气温晾晒3~4d后,用木棍将种子敲落,筛选干净,用布袋装起来。放在通风干燥处,待收。
3杂交一代种子的生产
目前,花椰菜杂交制种,主要是通过自交不亲和系来进行繁育的。不同生态类型亲本系的种株培育及定植管理与常规种繁殖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
3.1如双亲亲和指数有较大差异时,可将亲和指数低的亲本系加大栽植比例,栽植行比为2:1,如双亲生长势有较大差异时,也可按2:1或2:2栽植。
3.2双亲的花期要相遇,如果双亲花期不一致,可通过分期播种、分期定植、控制水肥等措施,使双亲花期相遇。
3.3为提高制种田的产量及杂交率,花期要采用放蜂等昆虫进行传粉、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3.4要有良好的隔离条件。杂交制种田要与花椰菜不同品种的采种田及甘蓝、芥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种植田空间隔离m以上,以确保一代杂交种子的纯度。
3.5常用品种种子的提纯复壮。花椰菜是常异花作物,靠昆虫、风等媒介授粉,在制种过程中,一旦品种间互相杂交及采种方法不当,就会导致品种混杂退化。为保持品种的原有种性,既要保证不同品种间有良好的隔离条件,又要选择适宜的制种方法。对混杂退化的品种要进行提纯复壮,花椰菜提纯复壮主要采用混合选择法和改良混合选择法。
4病虫害的防治
危害花椰菜的主要病害有黑胫病、黑根病和霜霉病;主要虫害有菜青虫、蚜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等。
4.1黑胫病也叫根朽病。苗期受害后,子叶、真叶及幼茎上出现黑灰色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上散生很多小黑点,稍凹陷。严重时主侧根全部腐朽死亡,植株萎蔫,成株和种株受害后,多在较老的叶片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色病斑,种荚病斑多发生在荚的尖端。潮湿多雨或雨后高温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用50℃的温水浸种20min,其次收获种子时,选择无病的植株进行采种,从而减少病菌的传播。轮作倒茬在育苗和定植时,一定要选择好地块。前茬作物以带田、大田玉米或小麦为宜。一般情况下,不能重茬。药物防治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雾或进行灌根。
4.2黑根病苗期受害重,主要侵染幼苗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以加强苗床管理为主,药剂防治为辅。育苗床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选用无病新土做苗床;如用旧土做苗床,应进行土壤消毒,使用充分腐熟的肥料。
加强苗床管理根据天气情况保湿与放风,浇水后注意通风换气。在分苗、定苗时要严格淘汰病苗,定植后如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补栽健壮株。药物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0%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参考文献
[1]申书兴主编:蔬菜制种可学可做[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花椰菜制种技术
篇10:塔城地区大风天气过程分析论文
塔城地区大风天气过程分析论文
关键词:农业气象论文发表,发表气象观测论文,气象灾害论文投稿
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4月7日发生在塔城地区的一次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对大风天气的预警预报具有积极作用。
1 天气实况
受中亚低槽东移的影响,204月7日午后开始至夜间,塔城地区大部出现区域性偏西大风天气,特别是地区北部风力较大,其中额敏测站极大风速达23.7 m/s,并伴沙尘天气。据新疆塔城地区设立的区域自动站显示,共有18个测站出现大风,其中5个站瞬间极大风速超过30.0 m/s,最大风速出现在托里县铁厂沟,瞬间极大风速为35.8 m/s,达12级。
从自动站气温、气压变化显示18:00-24:00额敏站加压15.7 hPa,其中19:00-22:00加压最为明显12.0 hPa,气温骤降12.8 ℃。
2 高空环流形势分析
4月6日20:00,欧亚范围内以经向环流两脊一槽形势为主,黑海至斯坎迪纳维亚半岛为长波脊,乌拉尔地区为长波槽,低槽配合-35.0 ℃(500.0 hPa)的冷中心和-4.5 ℃的温度槽(850.0 hPa),巴湖南部至南疆地区为短波槽(南支槽),塔城地区至贝加尔湖为浅脊控制(图1);7日08:00,乌拉尔低槽在东移过程与南支槽汇合,不断加深加强,在30~60°E间大于20.0 m/s强北风带建立,其长度超过15个纬距,最密集处在10个经距内等高线有8条。槽底南伸至40°N南疆西部国境线附近,500.0 hPa冷中心减弱,但850.0 hPa温度槽加强为-8.0 ℃,引导强冷空气南下;7日20:00贝加尔湖高压脊的增强使得乌拉尔低槽东移北抬,低槽主体位于巴湖,区塔城地区受槽底西南气流影响,低槽配合-35.0 ℃(500.0 hPa)的冷中心,冷平流较强,低槽快速东移北上造成区塔城地区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图2)。
3 地面形势分析
3.1 地面实况分析 此次天气过程地面冷高压路径属西南路径。7日08:00冷高压中心出现在里海南部,中心值为1 034.1 hPa,乌拉尔地区一低值系统,中心为991.8 hPa,南压至巴湖地区。14:00高压中心加强为1 036.2 hPa;20:00冷高压快速东移北上,低压中心南压加深988.1 hPa,区塔城地区位于高压前部。巴湖及其以北地区等压线密集(10个纬距内有17 根等压线)(图3),南北气压梯度增大,锋区强。区塔城地区17:00-20:00加压9.0 hPa,塔城地区北部为朝西喇叭口地形,使得大风很容易灌入区塔城地区。
7日08:00,三小时正变压中心位于巴湖-咸海南部地区,11:00加强至9.2 hPa东移北上至巴湖西部地区,14:00继续加强北上移至巴湖西北部,20:00正变压中心快速东移南下移至西部国境线减弱为6.5 hPa,23:00三小时正变压中心强度为7.0 hPa,位于区塔城地区西部。8日02:00三小时强变压中心移出区塔城地区(图4)。
+ΔP3 与-ΔP3 差值在7日14:00高达16.6 hPa,17:00差值减弱到9.7 hPa,且正负三小时变压中心距离短,则风越大(图5)。
3.2 地面预告场分析 EC海平面气压场预报7日20:00高压中心1 032.0 hPa,前部压在伊犁西部国境线,乌拉尔低值中心为986.4 hPa。6日20:00起报的7日ΔP24 =0.6 hPa,8日ΔP24 =10.1 hPa。24 h变压不明显,未考虑区域性偏西大风的原因之一。
T639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可以看出7日11:00高压中心为1 034.8 hPa 位于里海南部,随后高压中心从西南方向不断东移北上进入塔城地区。7日05:00乌拉尔低值系统不断加强南压,08:00位于巴湖以北(55°N,70°E)中心为990.8 hPa的低值系统,不断加强北抬(图6),预报与实况较一致。
4 风场预报分析
EC粗网格风场预报起报时间4月6日20:00风场物理量可以看出,7日20:00,500.0 hPa巴湖至西部国境线有30.0~40.0 m/s的.西风带,700.0 hpa有大于20.0 m/s的西风,850.0 hpa有大于16.0 m/s的西风存在。
EC细网格风场预报时段间隔是3 h,所以对其分析可以比较明显看出大风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对预报意义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从起报时间6日20:00低层(850.0 hPa)风场物理量可以看出,7日17:00塔城西部国境线外出现大于16.0 m/s的大风区,20:00巴湖西部至塔城一线已有大于20.0 m/s的大风带,23:00大风带已完全进入塔城地区。
5 结语
500.0 hPa高度场上,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巴湖低槽南压并快速东移北上,槽后强北风带的建立,是此次区域性大风天气的主要环流形势。少见的西南方向冷高压东移北上,且中心强度不断增强,加之乌拉尔山地区的低值系统不断加强南落,致使巴湖附近等压线密集,南北气压梯度增大,是造成此次偏西大风的一个重要因素。中亚地区连续的正的三小时加压,且加压中心都在5个百帕以上时,对区塔城地区偏西大风的预报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正负三小时变压差值较大,且中心距离短,则以大风天气为主。EC细网格850.0 hPa风
篇11:建筑热过程随机分析论文
摘要:
本文分析了建筑热过程的随机特性的背景,提出一种研究室外随机气象条件和室内随机自由得热共同作用下的建筑热过程的随机分析的方法,并给出该方法在暖通空调中的几个应用领域,以及对该方法的理论和实测的验证过程。
关键词:建筑热过程随机分析供暖空调
1.背景
建筑热过程是研究建筑环境特性、分析评价节能建筑、设计建筑环境的控制系统(供热、通风、空调)的基础。建筑热过程是由于室外气象条件和室内各种热源(人、照明及设备)作用在建筑物上而造成的建筑室内环境的温湿度变化。因此它取决于室外气象状况、室内热源状况及建筑物结构的热性能参数。然而,由于室外气象参数与室内的各种热源均不是确定的过程,而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成分的随机过程,因此,这些随机因素作用于建筑物,使建筑内的热环境变化过程(理论变化过程)亦成为一随机过程。
长期以来,建筑热过程基本上都是按照确定性过程来研究,即在确定的气象参数和室内热源发热量的条件下,做建筑热过程的计算,设计热环境控制系统,分析建筑物能耗情况。这样,如何选取计算用气象参数和室内热源发热量,便出现很多问题。
在供热系统设计计算中,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概率分布,统计出在一定的不保证率下的室外最不利条件作为计算依据,来进行供暖负荷计算。但不同的建筑物结构对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具有不同响应(不同窗墙比,不同内外墙面积,轻、中、重结构等),再者外温的不保证率并非室内温度的不保证率,于是导致一些建筑计算负荷偏大,设备选择过多,造成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费的浪费。因此,应该追求的是要使室内温度在一定水平的不保证率下,供暖负荷应为多少?
在建筑物热性能评价中,按照当地的某一套标准气象数据(参考年TRY、典型年TMY、标准年SY等)进行分析。但实际上每一年的气象过程均会与此标准过程不同,而不同的气象过程将会使不同的建筑出现不同的热响应。例如:冬季日照时数多时窗墙比大可以减少供热负荷,而日照时数少时窗墙比大又会增加供热负荷。一个地区的日照时数每年不同,根据一组确定的数据得到的该地区最佳的窗墙比如何能适合于该地区实际上变化多端的气象环境呢?由于在随机的外界气象条件下,室内温度或供暖负荷亦为随机过程,因此,评价建筑物是否节能的标准应为室内温度低于某一给定值的时间的概率最小(不供暖时)或冬季累计供热量高于某一给定值的概率最小(供暖时)。
在空调系统设备选择、空调系统模拟分析等设计和研究工作中,亦存在这些问题。目前国内外空调设计都广泛存在比较大的设备富裕量。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国内或国外设计的北京、广州等地的一些饭店和宾馆的空调系统选用的制冷机,在一般季节只运行不到装机容量的一半,最热季节也不到三分之二,有三分之一的制冷机几乎不需要用到[1]。空调设计过程中往往对每个不确定环节乘以一个大于1的安全系数,如此层层加码设计出的系统不可避免会造成设备容量选择偏大。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实际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是随机变化的,因此应根据空调负荷这一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来选择空调设备,也就是在不同概率信度下确定不同的设备容量,而概率信度的确定则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业主的经济观念密切相关,体现了空调系统设计中功能与投资的辩证关系。尽管目前国内外在建筑能耗分析领域不断开发和研究出细致、准确和更完善的新方法,然而不解决这个随机性的问题,使用再准确的方法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室外气象条件和室内热源的随机性,也无法得出真正反映实际建筑物热过程状况的结果。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建筑热过程的分析与研究中,真正追求的不应该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建筑物室内温度变化或需要的冷、热量,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筑物室内温度变化的概率分布及所需冷热量的概率分布(由于建筑物的热惯性,此概率分布往往不同于室外气象参数的概率分布),将能比较完善地解决上述一些问题,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2.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计算上述概率分布的方法之一就是直接用当地实测的50年或1的气象数据,再通过现行的各种建筑物能耗分析程序进行模拟计算,得到这个建筑物50年或100年内的室内温度或所需冷热量的变化情况,然后再通过统计得到其概率分布。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可以妥善解决上述问题,但计算量非常大,同时也很难使每个实际工作者都掌握50年或100年的气象数据,这就使它很难被真正用来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再一条途径就是直接的随机的分析方法。建筑热过程的求解实际是求解一组微分方程组,而外界气象条件及室内热扰动就是此微分方程组的边界输入参数。如果这些边界输入参数均为随机过程,则此方程组成为随机微分方程组。直接求解这组微分方程组,找出作为解的随机过程的各种统计参数,即可以得到上述这种概率分布,从而有可能发展成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直接用来解决上述这些实际问题。
国内外学者从80年代初就开始探讨随机分析的方法。1981年泰国学者Tanthapanichakoon等人采用MonteCarlo法研究太阳房的随机特性[8],他们考虑到热平衡方程方程组边界条件和方程系数的随机性共,引进32个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规定它们的期望值、标准偏差和最大最小允许值,再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这32个随机变量的样本,然后求解太阳房的热平衡方程组,得到逐时室温和辅助热源功率。如此进行多次随机模拟,最后统计出室温和辅助热源功率的期望值和方差。这种方法效率极低,而且无法考虑随机因素在时间上的自相关和互相关关系。1985年加拿大学者Haghighat等人研究房间在室外气象等随机因素作用下的室温随机过程[9],他们同样把随机因素当成相互独立的变量,然后用It?随机积分方法求解房间的热平衡方程组,得到室温的期望值和二、三个阶矩。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无法考虑各种随机因素之间的相关性。1987年瑞士学者Sxartezzni等人采用有限MarkovChain方法研究被动式太阳房的能耗和热舒适性[10],他们把外温和太阳辐射离散成Markov状态转移矩阵,然后用显式差分求解状态空间法描述的房间的热平衡方程组,得到由各状态点温度的状态组成的转移矩阵,进一步求得室温或热舒适指标PMV处于某个状态的概率。这种方法也存在同样的不足。1990年日本学者Hokoi等人采用优化控制理论研究间歇空调热负荷的随机特性[11],他们建立了室外气象参数的ARMA模型,然后把气象模型代入状态空间描述的房间的热平衡方程组,再采用龙格库塔法(积分时间步长为0.01小时)求解得到的状态点温度的一、二阶矩方程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考虑到室外气象参数在时间上的自相关和互相关关系。但是由于要直接求解矩方程组,因此只能用少数的几个节点的温度来表达房间的热状态,否则计算量相当之大。所以这种方法求解的结果不适合于实际结构复杂的建筑物。
笔者在十几年的研究过程中,逐步提出一种新的随机分析方法--STOAN(Sto-chasticAnalysis)方法,这主要解决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2.1建立随机气象模型和室内热扰动模型
其目的是找到一种描述这两个随机过程的方法,从而做到进一步的分析。对于气象条件本研究建立了外温、绝对湿度、太阳直射和散射这四个参数的随机模型[2]。这个模型由逐日和逐时两个子模型构成。取日均外温、外温波幅、日均湿度、湿度波幅和水平日总辐射系数KT这五个参数作为逐日模型的基本量,通过平稳性变换将其变换为一个确定的时变过程和一个平稳的随机过程,利用多维时间序列方法建立ARMA模型来描述此平稳过程。在逐日参数的基础上,逐时模型则是用“型函数”的方法,直接由逐日参数表出:
(1)
其中φt,φw,φQd和φQf为根据大量实际气象数据统计出的型函数,tm,tp,Wm,Wp,KT则为上述五个逐日参数。这个模型通过大量统计方法检验,证明比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的气象变化过程。对于室内热源热扰动,可以看作一个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但不同场合下其均值与方差的随机变量,但不同场合下其均值和方差的变化范围还有待于大量的统计工作来确定。
2.2建筑热过程模型的建立
现行的一些方法不适合于这种随机分析,为此采用现代控制论中“状态空间”的概念,提出“状态空间法”[3]。此方法可以对具有多个区域(ZONE)的建筑物的热过程给出用热平衡法描述的细致过程。对域内各表面间的长波辐射、各域间的空气流动、内外遮阳等过程,均能细致描述。对于一个建筑物的动态热过程,此模型可以表述为
C·t=A·t+B·u(2)
t为包括建筑物各围护体表面及其内部节点和室内空气节点的温度构成的向量;u为外扰向量,由室外气象环境及室内热源发热量构成;A、B、C则为由建筑结构热特性构成的矩阵,上式的解可以写作
(3)
y(τ)为我们所关心的输出参数,如室温、围护体表面温度等。φi,λi则为由A、B和C导出的系数向量序列和系数序列。式(2)、式(3)的形式使我们能比较方便地进行下一步的随机分析。
2.3随机微分方程的求解
将随机气象模型作为u代入式(2)即得到反映建筑物随机热过程的随机微分方程。它的解可由一个确定部分与一个随机部分之和表出。这样,确定部分即是随机过程的期望过程,而通过计算随机部分的各阶矩即可得到解的各种统计特性,这一部分的详细内容见[4]。
2.4过门槛问题的求解
仅得到室温这一随机过程的概率分布,还不能直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分析问题是;对于一个随机过程,求此过程通过一给定上限或下限值的时间与总时间之比的概率。例如冬季供暖负荷计算,我们要求的是在已知设备容量下,在供暖期内室温低于一指定值(例如18℃)的时间占整个供暖期时间的百分比这一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由此才能真正得到在某一不保证率下所要求的供暖负荷。同样对于被动式太阳房的评价则是看此太阳房室温低于一指定值的时间占整个冬季时间之比的概率分布;对于评价建筑物夏季过热问题则是看此建筑夏季室温超过一指定值的时间占整个夏季时间的百分比这一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这一类问题都是典型的过门槛问题,当室温t是一随机过程时,对于给定温度t0,求概率
(4)
式中g(x)为单位阶跃函数,C0为过热比,(τ1,τ2)为夏季时间。
STOAN给出一种积分方法可直接求取此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二阶矩,基本上得到它的统计规律,并用来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6][7]。已开发出的STOAN软件可以在PC机上运行,在PC386/33上使用,对于一个2~3个域的建筑,可以用2~3分钟得到全部随机解。
3方法的检验
STOAN方法在真正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验证,证实其正确性。检验和验证按如下方法进行:
3.1随机气象模型的检验
检验包括对建模过程的检验和对比模型模拟产生的随机气象参数的检验,详细内容见[2]。建模过程的检验包括:
用已知的的实测气象数据,经过平衡性变换,检验其变换后的过程是否为平衡过程;
检验平稳性变换后的过程是否为正态过程;
用此平稳过程拟合成时间序列模型,再将原平稳过程代入,检查其残差过程是否为白噪声。上述三个检验均在95%的置信度上通过,因此模型的建立过程是正确的。
用此随机气象模型模拟出10年的气象参数,再将各月的温度、湿度和太阳辐射的概率分布与由10年的实测数据得到的结果相比较,亦表明模型的可靠性。
3.2状态空间法的建筑热过程模型的检验
通过IEA(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组织的annex21国际合作,对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十几个建筑模拟程序进行比较,BTP程序也被列为比较和检验的程序之一。检验的方法是对两个轻、重型标准建筑,使用丹麦哥本哈根的典型年气象数据进行模拟计算。计算无供热和空调时自然室温的全年变化情况和给定室内温度上下限,通过理想的加热器和冷却器,使房间温度处于此上下限之间,计算其加热器热量和冷却器冷量。各种程序的上述模拟计算结果被送到英国建筑研究中心(BRE)去进行统一的分析比较。从自然室温的变化、最大加热和冷却量、全年累计加热和冷却量等一系列指标上看,BTP软件均处于十几个被检验软件的模拟结果的平均值附近,从几个参数看均优于目前在欧洲浒的模拟软件ESP。由此证明了BTP亦即状态空间法的正确性,详细的比较验证文件见[5]。
3.3随机微分方程的求解与过槛问题的解的检验
这里检验的问题是,采用此种直接求解的方法所得到的各种统计参数是否就是实际随机过程的统计参数。也就是说,采用这种直接求解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直接利用50年或100年的气象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再通过统计所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由于气象模型与建筑热过程模型均已通过检验,因此可以直接利用随机气象模型产生50年的气象数据,再用这50年的气象数据通过BTP程序进行模拟,统计其模拟结果再与STOAN方法解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TOAN方法给出的解与模拟统计得到的解基本一致,因此STOAN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4.实际应用
作为初步尝试,利用STOAN方法解决了两个建筑热环境研究的实际问题。
4.1冬季供暖负荷计算(详见[6])
要求建筑物在一定的概率P0下(如97%)室温不保证率为C0(例如0.02)时的供暖负荷,也就是计算在此概率P0下供暖期的1-C0的时间内(98%的时间内)房间无供暖的自然室温的最下限t0,亦即求t0使
(5)
这样求得的t0即可以作为供暖室外综合计算温度按照稳定传热计算供暖负荷。这样确定的室外综合计算温度便与建筑结构有关,[6]以北京地区一典型结构的房间为例,求得不同概率信度下不同室温不保证率下的供暖室外综合计算温度。
在对建筑形式和围护结构类型进行分类后,有可能分别计算出北方各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概率信度下的不同不保证率时的供暖室外综合计算温度,从而使供热系统的设计与实际更相符,解决设备容量偏大,造成投资高和运行效率低的问题。
4.2夏季建筑物室内过热度(overheating)分析(详见[7])
什么样的建筑物能在夏季室内温度不太高或过高的时间较少,这是做建筑环境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合理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又与建筑物所在地的气象条件有关。采用随机分析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建筑形式与结构下夏季室温的概率分布,和室温超过某一设定值的时间所占夏季总时间之比这一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对北京市典型住宅建筑的过热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热源、阳面外窗墙比和房间的换气次数对夏季室温过热度影响大,外窗的遮阳情况(如带窗帘否)和房间的通风制度也有一定影响,而围护结构的轻、中、重型的影响较小。
5.今后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建筑热过程的随机分析在实际建筑物HVAC系统及太阳房设计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进一步的应用性研究将包括:
5.1供暖负荷计算用室外综合计算温度的简化算法
通过对建筑物分类和对我国各地区气象模型的建立,得到各地区不同形式不同结构的建筑物在不同概率信度下的不同不保证率所要求的供暖室外综合计算温度,通过简单的图表或PC机Database的形式给出,以供设计人员在做供暖工程设计时使用。
5.2空调设备的选择
由于建筑物空调负荷实际上是随机过程,新风负荷也是随机过程,因此空调系统设备负荷是随机过程,设备容量选择应以设备负荷的最大值的概率分布为依据,只有这样设计出的空调系统才能体现出功能与投资的辩证关系,根据不同的概率信度去选择不同容量的空调设备,即节省总投资,又保证空调设计要求。
5.3被动式太阳房的评价和优化分析
被动式太阳房的评价应以冬季室温低于某一给定值(如18℃)的时间占冬季总时间的百分比或为维持室温不低于18℃所需投入的冬季辅助热源总热量为依据,这两个指标均为随机变量,用STOAN方法可以求出它们的概率分布,从而才能合理地评价太阳房性能,并指导太阳房的设计。
篇12:力学相关课程教学过程分析论文
力学相关课程教学过程分析论文
【摘要】力学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以及弹性力学等内容,通过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解构重构不但可以提升其教学的效率与价值,同时对于推进学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力学课程解构与重构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力学课程的解构与重构,最后结合上述内容,提出了工程力学与工程实际建立联系的教学途径,以期能够提升力学课程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力学相关课程;教学;解构
近些年来,随着课程教学改革活动的不断深入,目前无论是从课程体系还是从教学手段的角度上来看,传统的模式都已经不适合学科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当前力学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其具有“内容多、计算难、学时少、难理解”的特征,再加上多种不同的力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架构不符合工程实际要求,也就出现了对于力学课程解构与重构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分析力学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就必须先来认识一下解构与重构的重要性。
一、力学课程解构与重构的重要性分析
任何课程在设计过程中都必须明确这两个问题,一个是选择什么内容,另外一个则是如何进行讲解。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回答,就可以实现力学课程的构筑。随着力学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以及人们在工程实践中获得经验不断完善,当前力学的结构体系、理论框架、重难点等内容的建构现状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就必须重视力学课程的解构与重构。从教学发展现状的角度上来看,尽管力学课程被分为不同的基础学科,包括弹性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等等不同的分支,但是在组成方式、研究特点等方面其中几个部分极为相似,仅仅依靠计算方法或者理论特征进行学科划分本身就会让人感觉有些突兀。另外一个方面,不同的课程教学尽管具有不同的节奏与方法,但是从教材的编排上来看,其多种力学理论教学之间并不具有良好的衔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掌握到衔接的技巧就会让学生感觉到十分的生硬。另外,一些教材编排中还存在不同教材重复教学的问题,这对于本就十分紧张的力学学时而言算不上是一个好消息。由此可见,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影响到其对于力学学科的基本判断。从原理上来看,任何力学科目的学习都是对于自然的探索与分析,其必须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才具有价值和意义,如果只是在教室里纸上谈兵,不但无法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印象,对于进一步提升其实践性也不具有好处。由此可见,实施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可谓迫在眉睫。
二、力学课程的解构过程
要相对力学课程进修解构,就必须了解力学知识的层次:记忆层次、思考质疑的问题与方法、实践创新的工程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保持材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力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基本问题、解决方式以及概念和原理都不得有任何问题,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尽管研究到深入的部分会有学术上的歧义或者偏差,但是在教学中也要传达出相应的信息,让学生了解的知识的真正面目,进而实现力学课程的解构。从知识点的角度上来看,力学本身需要大量的计算与分析才可以求得准确的答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进入一种误区,认为力学就是计算或者是分析,并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教学与工程价值没有联系紧密的情况。由于力学的原理与模型都具有较强的抽象化特点,所以在设置工程实际例题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设备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行业体系,让学生能够进入情境,进入到工程师的角色,用工程师的眼光看待每一道题目,这样才能够实现课程的解构。
三、力学课程的重构过程
在完成基本的解构工作后,力学课程还需要进行重构。在重构活动中,必须要明确课程的教学体系问题。比如在材料的力学杆件变形分析中,一些教材会分为杆件的拉压弯曲以及扭转等基本的形变,然后再对其内部的内力和应力进行分析,而一些教材会直接进行内力、外力以及应力的分析,然后再将其力学影响下的形变表现出来。所以在力学课程的构筑过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体系,只有更加符合教师教学风格以及符合学生的认知观念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1.耦合知识教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关联性的学科,力学与其他的工程学科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是常用的学科工具。针对这个特征对学科知识进行定向耦合也就成为了为了学科的发展趋势。从发展的知识脉络方面来看,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综合思维能力都是未来教学课程构筑的关键。比如在流体力学中经常会涉及到震动与分析力学的知识,而弹性力学中也会覆盖这样内容。相似的,材料力学中也会有弹性力学以及有限元的内容。这些不同分支学科之间的交互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耦合体系,如何区分不同的力学学科中的耦合价值,实现不同学科的串联教学体系也就成为了耦合知识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2.知识点补充与拓展。我们常把数学比作工科课程的学习工具与基础,其在力学理论中更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通过力学教学,不但能够深化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相关理论的学习与掌握,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点的拓展与补充,特别针对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而言,要注意变分法、偏微分以及线性代数和泛函等内容的拓展与复习,以此来提升和巩固学生的学科基础,为力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当前工科基础力学的课程教学部分进行了研究,包括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内容都进行了阐述与说明,同时也提出了不照搬教材实现对知识体系的解构与重构的教学思路,也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并创设良好的学术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旭,何尚文,苗同臣.《弹性力学》课程理论体系逻辑结构分析与教学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7,(49):1-2(2017-11-01).
[2]郑玉国.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应重视工程直觉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01):100-104.
[3]孟凡深.力学课程中工程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7):145-146.
★ 德育教育论文
★ 伦理学思考的论文
【德性的生成过程分析论文(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希沃白板教学论文2022-08-22
闽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相关的论文2024-04-27
试析幸福作为教育终极目的辨析论文2022-05-02
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提纲2023-11-08
论文四级标题格式2022-05-08
小议王延直逻辑哲学思想论文2022-05-08
大专毕业生论文题目2022-08-17
论文标题格式2022-05-05
浅论博弈学与中国哲学2022-04-30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书202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