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精选11篇)由网友“佳星”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新农村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新农村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
新农村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
1.引言
建设新农村的目的在于:实现城乡间经济、文化的均衡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提供保障。体育健身活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群体整体性健康素质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受长期存在的城乡间差别的影响,致使农村体育在资源、理念等诸多方面相比于城市体育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加强对农村体育发展的支持与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研究视角,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村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价值进行理性的定位,以便于为构建适应性与实效性并存的村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2.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群众性体育发展体系中,农村体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的农村地区极为广阔,农村人口数量的巨大,因此,在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普及与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农村体育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体育的发展极其缓慢,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体育甚至存在着发展停滞或者发展空白的现象。村屯的体育基础设施或者陈旧破损,或者根本没有配置。而村民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意识也极其淡薄,即使是进行一些体育健身活动,也会因为没有必要的设施保障,而只能够开展一些诸如跑步、举重、摔跤等活动,开展的场地或是农村的场院,或是农田。这种资源的严重匮乏,严重地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人居环境日益优化,村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已呈现出逐步建立并趋于丰富的态势。但是,从总体上讲,农村体育在公共服务供给上还存有严重的缺失,群体性体育健身活动缺乏组织性,体育设施的应用效率低下,体育健身技能辅导的提供严重缺失。这不仅有碍于农村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同时,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也会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造成如此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由此可见,制定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村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诉求。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社会价值
3.1满足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有效地缩小城乡差别、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给予广大农民充分的满足,用以切实提高农民的社会幸福感。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就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体育健身活动具有增进体质健康、改善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人际交往、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重要效能。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普及发展的背景下,广大农民对于体育健身的认知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日益高涨。但是,由于在农村体育在发展体系的建设上尚存有一定的缺失,因而,广大农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无法得到切实的满足。在此背景下,加强对村屯公共体育的服务供给,从设施、辅导、资源以及理念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就成为满足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或用需求、实现农村村屯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3.2推动村屯体育的组织化、规范化发展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动下,农村体育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体育的发展形式大多具有自主性与自发性的特征。无论是农村的广场舞活动,还是具有农村特色的秧歌、踩高跷等群体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以及农民个体体育健身活动进行,无不凸显出自发性的特点。这种缺乏必要组织性与规范性的体育健身互动的开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广大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但是,从发展的视角来看,组织性与规范性的缺失,会导致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推动力,因而会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能够从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形式的采用以及整体性活动规划的制定上,提供必要的支撑与保障。这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屯体育的常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3.3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村屯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步发展
新农村建设与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实现两者间的协调与同步发展,对于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受发展理念的影响,农村体育的发展相比于农村经济建设而言依然缓慢,村屯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通过制定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从多层面、多视角给予村屯体育必要的服务供给,实现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各村屯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促进与有效保障,改善村屯体育发展缓慢的现状,从而达成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光芹.云南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现状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05:298-300.
[2]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30(6):16.
[3]卢文云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30(2):11-19.
篇2: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
摘要: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通过多年发展已取得一定成就,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未来发展。为提高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必须加大农村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在资源整合基础上优化阵地建设,在加强宣传基础上提升健身意识。
关键词: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资金;健身意识
美国著名乡村社会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家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对农民问题进行研究。很多国家的规划发展失败其根本原因即是因为缺乏对农民的了解”[1]。公共体育服务可以为农民健康提供有效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体育需求也在逐年上升。之所以会产生此种情况,原因主要如下:
(1)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深入发展;
(2)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在农民体育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我国在公共体育的服务供给方面却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主要以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1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取得的成就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属于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基本组成部分[2]。近年来,江苏省始终致力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工作,在此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因此也取得很多成就,具体如下:
1.1打造品牌农民体育活动
江苏省通过多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打造出一大批品牌化农民体育活动,这些品牌农民体育活动的打造为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赋予了更多特色。以江阴市为例,江阴市近年来依据“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基本原则,坚持“一镇一品”农民体育活动品牌的打造。如,利港镇的龙狮活动、徐霞客镇的攀岩活动、新桥镇的海澜马术舞步活动、月城镇的中华龙舟大赛等农民体育活动均具有鲜明特色。
1.2体育设施建设初期取得的成效
通过多年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业已初步取得成效。仍以江阴市为例,20xx年江阴市65%以上的乡镇均建立体育馆,40%的自然村均建有灯光球类场地,在江苏省内率先完成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截止20xx年,江阴市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则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张家港市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也不甘落后。截止20xx年7月23日,张家港各乡镇积极实施新一轮的乡镇体育中心建设,下辖10个乡镇中的6个乡镇已经初步完成文体中心建设,并陆续投入使用。除此之外,还新建一干河生态廊道带状公园、农博园、梅花公园、运动公园及香山湖公园等五个体育公园。
1.3公共体育软件服务升级
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得到保障的同时,在农村公共体育的软件服务方面也不甘落后。以海门市为例,近年来海门市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在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比例方面取得了优秀成果。各乡镇均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及乡镇级体育总会等单项体育协会。除此之外,在各行政村还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截至目前为止,海门市农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大约为每万人配备3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涌入,为海门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为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海门市还积极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利用退役运动员的专业知识有效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升级。
2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未来发展。
2.1资金投入有限导致体育设施建设不足
依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农村标准体育场地的数量仅占据全部标准体育场地数量的4.2%。非标准体育场地数量占据全部体育场地的比例也未超过8.4%。由此可见,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建设投入欠账过多,严重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的服务质量。目前,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拨付,部分地区的农村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主要由村镇负责。用于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有很大部分来自各市体育局的彩票公益资金。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再加上无法有效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由此造成江苏省很多农村地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数量不足、不全,且环境不佳。这种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到目前为止常熟市下辖十个乡镇已经全部建有乡镇级体育中心,所属224个村业已建成500个左右的农民健身工程,室外健身器材的投放数量已达万件之多,晨晚连点的数量也高达700多个。虽然如此,常熟市目前的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仍无法有效满足当地农民的体育需求。
2.2部分体育活动阵地与设施被占用搁置
近年来,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在农村建设有大量体育设施,但令人遗憾的`是:江苏省部分农村体育活动阵地与设施却不同程度上存在被占用或搁置现象。以南通市为例,南通市相关部门在对部分乡镇、行政村的体育公共服务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部分乡镇、行政村的体育活动场地存在被占用情况。有的体育活动场所堆放有大量谷物和草垛,有的体育活动场所变成居民打牌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乡镇、行政村的体育活动场地无人管理,场地内杂草丛生,满目苍夷。
2.3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农民健身意识不强
虽然江苏省在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及其它方面做出很多努力,但农民的健身意识却并不强,究竟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的。20xx年11月笔者曾对290名农村居民实施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9。23%的农村居民均表示自身的健身意识不强。很多农村居民在空闲时大都会进行打牌、看电视等传统休闲娱乐活动,对体育锻炼并不“感冒”。基于此种情况,江苏省各地政府在未来必须继续加强宣传,让农村居民更多的了解体育锻炼的好处,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健身意识,提高农民的体育文化素质和体育健身意识[3]。
3促进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对策
为有效解决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上述问题,不断提高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特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3.1加大农村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
为满足江苏省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必须不断加大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各地方体育局及政府应不断加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出台相应辅助政策,积极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那些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村镇实施有效奖励。要求村委所在地必须建设至少一个全民健身工程,其它自然村必须建设至少一个体育活动场地,乡镇政府所在处必须建设至少一个体育中心。除此之外,江苏省各地还应不断加快农村健身器材的新一轮布局,使农村地区实现健身器材的全覆盖。在具体的体育公共设施资金投入方面,可采用市、县、镇、村同比例分摊的方式,即市政府出1/4,县政府出1/4,镇政府出1/4,各村出1/4。对于部分较为贫困的村镇,市政府和县政府应各出一半,有效减轻贫困地区镇政府及各村的资金压力。农村公共体育器材应由各市体育局统一进行采购,并实施统一安装。为防止部分体育局从中克扣经费,相关部门必须对其采购过程实施严密监督。
(2)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各乡镇财政投入的积极主导作用。各乡镇财政收入的同比例增长应有效投入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当中,具体资金可用于组织农村体育运动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维护及管理、公共体育设施的增添等方面。
(3)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应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的有效参与,让社会各界力量普遍参与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当中。为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融入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对投资建设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民营企业,政府可以对其企业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还可以将该工程以投资企业家的名字进行命名。
3.2在资源整合基础上优化阵地建设
为不断优化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防止部分体育活动设施被占用、搁置,建议将农村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与其它文化信息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打造一个多功能的文体活动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后,当地政府即可选派退休教师、部分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及其它志愿者等对活动中心实施专门化管理,从而对农村公共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施有序指导,有效确保农村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不被损坏、占用或搁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方面必须做好充分保障。唯有保障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他们方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中去。
3.3在加强宣传基础上提升健身意识为提高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必须不断加强宣传,让更多农村居民了解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做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定期举办一些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通过开展体育培训等方式,为农村培养一批体育爱好者,让这些体育爱好者逐步带动全体村民的体育锻炼热情,提高他们的健身意识。
(3)充分利用各大媒体及农村宣传栏等方式,向农村居民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引导农村居民从传统休闲娱乐活动转向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4结语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对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极为重要。江苏省通过多年努力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已取得很多成就,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良好服务。在未来发展之路上,江苏省各地政府应不断对自身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方能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赢得更多农村居民的满意。
参考文献:
[1]罗杰斯.乡村社会变迁[M].宁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20
[2]孙锋.江苏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31(04):402-407
[3]首洁.江苏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33(09):781-791
篇3:公共体育服务论文
公共体育服务论文
公共体育服务论文
一、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现实
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是公共体育服务事业重要内容。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报道已经多次见于报端,其结论是“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呈下降趋势,要求学校与社会从各方面进行基础性建设、教育工作”。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成部分,是保障、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所以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也制约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在1995年,国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面向全体公民,重点是青少年与儿童。尽管这样,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现状仍是很不乐观,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在指出:“从1985年至今,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普查,普查显示:近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导致普通青少年的体力劳动、活动减少[2];二是目前教育体制、就业观念、就业压力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活动时间。同时,各大、中、小学为了防范安全事故,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内的体育锻炼时间、空间、强度等,这些过度的保护与限制行为直接造成了广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公共体育服务改革的进展,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权利。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应将课内、校外、假期、家庭、社区、社会体育活动连接起来的交点,构建符合国情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这样才能保障青少年成为公共体育服务制度的受益者。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公共体育服务构建是,满足民生需求的表现,是国家综实力提高到一定阶段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基础性工程。
二、公共体育服务与学校体育互动的必然性
在现阶段,我国的基础公共体育设施主要都是由国家投入资金,各级学校建设并使用。随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系统的完善,劳动、生活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队伍中,致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凸显出来。
(一)除学校以外的公共体育资源相对匮乏,严重制约着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担心因群众在校内进行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情况,所以大都回避此类校园开放。学校设施作为国有资产,应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学校正常教学、训练等活动前提下,充分发挥其体育设施资源的优势,向社会开放体育资源,既满足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又避免因资源闲置产生的资源浪费,通过实实在在的公共体育服务基础工作,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做出贡献。
(二)通过学校体育资源把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整合
以学校体育资源为基础、家庭为单位、社会为组织,把学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社区体育依托学校体育资源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可以为促进全民体育健身起到重要意义[3]。第一,学校与社区相互协调、整合、发展,形成了公共体育服务最基础和广泛的发展模型。第二,丰富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形式、渠道。学校体育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兴趣活动等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社区主要是通过社区文体活动,小型竞赛等进行公共体育服务活动,如果将学校的体育场馆等硬件资源,体育教师等软件资源与社区的群众资源、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势必可以增加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形式、渠道。只要学校与社区之间相互支持、互动发展,必将构成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一元化供给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体育服务的蓬勃发展,因此,应丰富供给多元化格局,挖掘培养可承担公共体育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如学校中的学校体育,学校有着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健全的管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发展有偿或低偿服务,开拓公共体育服务新渠道、模式。学校还可配合体育俱乐部、企事业单位承办多种健身活动和体育赛事。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具有稳定、庞大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是支持公共体育服务走出困境的重要渠道。
(三)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服务存在共同的交集
在校学生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与公共体育服务的交集,所以,两者应该进行有效的合作、互动,是完成各自工作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学校体育对公共体育服务的依赖性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校体育工作者忽视了社区、家庭体育教育,特别是学生在校外体育活动,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的延续性,也影响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贯彻、实施。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不是仅凭学生在校的“每天一小时”,几节体育课就可以满足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要在公共体育的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一)公共体育服务便于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得到延续
公共体育服务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社会体育中,这与学校的体育活动有着明显的差异,学校体育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加注意过程中的安全性、激烈性、原则性等,公共体育在这些方面是相比逊色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各个时间,接纳各种社会人群,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所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的.灵活应变,同时在竞赛的过程中由于竞技水平参差不齐,激烈程度、安全风险有时会超出管理者的预想,不如学校体育教育执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整体竞技水平的了解,便于管控[4]。公共体育服务是在依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前提下,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各方面体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社会性、开放性、实战性的体育教育、教学。
(二)将公共体育服务引入监督机制,构建合理的育人环境
在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对其进行相关培训,深入了解体育教育的本质,了解学生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生活、学习、参与等情况,把体育教育落实到每个家庭中,同时家长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教育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并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家庭是社会的单元,家庭教育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公共体育,形成家庭与学校间的互动,将构成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和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服务互动构建
(一)基本原则
1.公益性原则。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服务都属于公益事业,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全民健身”五大公共事业的目标。这是满足、提高国民生活需求,满足国民基本体育权利的表现。公共体育服务是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共同享有国家发展成果为目的,和学校体育同属于非营利性行为,在服务收费上保证免费或是低廉的费用。
2.公平性原则。公共体育服务的目的是要将基础体育资源平均分配,是国民都能够享受到同样服务,公平性原则应包括三方面因素:一是公共体育服务受益者的机会均等、利益均等;二是享有基础性公共体育服务大致相当;三是提供公共体育的服务标准大致相同,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支出相对平衡。
3.以人为本原则。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目的是以保障国民生活,满足国民需求为根本目的,在现代社会以民主、法制、人文等价值为基础,通过社会监督有效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优质、高效、公平、合理的服务为目标的公共服务。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公共体育服务与学校体育的要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文明程度的体现,还是国民健康水平的体现。
4.功能对接原则。公共体育服务的优势在于组织活动、提供体育设施、检测体质健康等功能;学校体育的优势在于参与人力资源丰富,具有一定数量师资。将两者的优势项目对接,可以促进两者的良好发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互动模式构建
通过以下两种模式分析,公共体育服务可以将具体性的公共管理交与学校体育完成,这样既减轻了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压力,也使学校获得发展空间,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的良性互促发展。
1.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指通过公共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商,将部分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由学校体育来承担。这样既可以使学校体育与公共体育各自发挥优势,又通过密切的合作,提高两者的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例如:政府向学校提供资金及相关支持;然后,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估;最后,根据学校与社会的反馈信息进行相关工作调整。两者合作的前提保障是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法规、条文的形式规划出两者在合作过程中的权责,可以最大限度避免互相推卸责任等现象的发生。
2.授权模式。授权是指公共体育管理机构以授权的形式,将部分具体职能转交于学校体育负责。例如:首先,学校参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依照各项法规、制度开展相关活动;其次,学校接受政府的财政补贴及相关支持,也可向社会募集赞助,补充资金不足;再次,学校接受政府管理,相关机构、社会的监督;最后,学校要与政府、社会保持信息交流,接受监督,改进具体工作。
(三)互动协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场馆设施开放有限。首先,部分体育场馆的管理者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将国家投入财力兴建,为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场馆,进行其他的商业运营,这与国家的初衷明显背道而驰;其次,部分体育场馆的管理者由于其工作重心在其他方面,体育场馆仅仅作为其主要业务的配套设施,主管领导为了避免因群众在体育馆进行活动过程中,发生管理问题、意外伤害等,严格控制外部人员进入锻炼,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2.专业人员不足。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国民进行体育锻炼,享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服务、指导服务、科普宣传服务的前提。专业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机构较少,青少年远比成人更加需要专业匹配的服务指导人员。现在,主要承担青少年体育锻炼指导任务的是社区有锻炼经验的居民、离退休人员,其次才是聘请专业院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师,其中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体育教师比例不足10%,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5]。
3.互动环境受限。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机构是各级体育局,学校体育的主管是各级教育局。所以两者在合作过程中缺少共同的协调、监督、管理机构,出现了权力分散、管理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利用主管权力,追求利润最大化,致使部分体育服务错位;二是缺少监督制度,滋生Fu败现象;三是公共体育服务与学校体育在互动过程中权责不清,容易产生推诿或矛盾。
五、结论与建议
(一)制定完善可行性的公共体育决策执行体系
政府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最高权力机关,必须通过公共决策体系制定关于公共体育服务受益者利益均分的制度。确保在决定过程中,保证社会各阶层充分发表意见,最大限度地满足全部人群的需要,均等化享有国家福利。但部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依靠公共体育服务的个人或组织,与公共体育服务提供者进行协调和沟通来保证消费者利益的公共体育服务政策[6]。
(二)加强培养公共服务专业人才
对基层公共体育需要的专业公共体育人才,可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吸收满足青少年校外体育锻炼需要[7],同时要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使用,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评价机制、奖励机制,加强上岗后针对实际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培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人投入社会体育指导员行列[8]。
(三)体育场馆的布局、开发、建设、改建
首先,体育场馆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政府在设计规划阶段要着重考虑学生体育锻炼需要,需要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其次,开放所有体育场馆,以免费或低廉费用供给学生或学生社团的体育活动,增加学生的活动空间;最后,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改建、扩建体育场馆,为学生提高便捷、满意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四)提高家长参与意识
建立家长委员会,培养和提高家长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锻炼方法。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依托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的各自优势,保证为学生提供体育活动支持、体育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组织编写.医院财务与会计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篇4: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省人民政府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协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创建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积极参与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行动,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如下:
一、创建目标
以第一批创成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积极开展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在基本建立功能明确、网络健全、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努力做到便利化服务、制度化安排、长效化推进,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二、组织机构
县政府成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副主任、文体广新局局长为副组长,县编办、统计局、工商局、人社局、民政局、卫生局、房管局、住建局、财政局、教育局、残联、广电总台、新闻信息中心分管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体广新局,文体广新局分管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三、工作分工
(一)县级示范区创建工作由县文体广新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创建指标共有60条,其中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根据我县实际,现就各部门、单位整理、提供材料工作分工如下:
县政府办:县示范区建设工作机构成立的文件;政府出台的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文件。
县编办:体育系统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人数统计和证明材料。
县统计局:全县常住人口数;县行政村(社区)总数和最新名录;县乡镇总数和最新名录;20全县体育产业增加值数据;年全县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在体育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2014年全县体育产业营业收入统计数据;2014年全县体育产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数据。
县工商局:全县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企业数量及证明材料。
县人社局:全县参与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事业单位数量和证明材料。
县民政局:全县参与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体育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证明材料;全县2A级及以上体育社团数量、名录及证明文件;全县体育社团总数、名录及证明文件。
县卫生局:全县登记注册的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的运动康复机构数量及名录;2014年接受医院运动治疗的就诊人次统计数据。
县规划局、县房管局、县住建局:新建小区健身场地面积建设标准与办法等文件;健身步道资料:提供大道、北河公园、运河路运河绿化带、画川路河边绿化带、花庄小区健身主题公园的设计方案、公里数证明材料。
县财政局:县2014年财政总预算额和证明材料。
县教育局:全县学校总数和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学校数,及相关证明资料;全县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及以上标准的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比例。
县残联:20开展县级及以上特殊人群体育活动的通知、秩序册;全县登记注册的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的运动康复机构数量及名录;2014年全县接受运动疗法的特殊人群人次统计数据。
县广电总台、新闻信息中心:刊播本县公共体育服务宣传专栏资料证明,与体育部门的合作协议。
县文体广新局:健身步道图片;“新四个一工程”设计方案、竣工验收证明材料;具有“三室一场一路径”体育中心的乡镇名录和总数。名录中标明拥有场地类型;具有“两室一场一路径”的行政村(社区)名录和总数。名录中标明拥有场地类型;2014年承办省级及以上竞技体育赛事的.秩序册;2014年承办省级及以上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通知、秩序册;2014年开展的500人以上规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通知、秩序册;2014年度开展市级及以上特殊人群体育活动的通知、秩序册;晨晚练健身站点数量及名录。名录包括站点名称、活动地点、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站点人数;2014年接受体质测定并上传体质测试数据的人数。(体质测试数据管理网站数据上传截图);当地公共体育服务网站域名统计表、网站维护经费下拨凭据和网站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证明;开发的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应用软件证明材料;2014年规模超百人的健身讲座和培训的通知、方案和参加人员名单;2014年、20用于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资金预算文件和2014年公共体育服务经费决算数据;2014年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入公共体育服务的资金总量和证明材料;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企业单位数量及证明材料;负责县级体育类指标值的测算、数据整理和所有指标申报材料的汇总。
四、时间安排
1月10日-1月31日,相关部门按照创建任务分工,收集、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月31日前报县文体广新局群体科。
1月24日,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
2月3日,将县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材料报市体育局,市体育局进行审核。
2月10日,市体育局向省体育局申报创建市级和县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并报送相关材料。
3月,省命名第一批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
4月,参加市总结第一批创建成功县(市、区)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总结表彰工作。按照市体育局创建要求和步骤未创建成功的县(市、区)进行拾遗补缺,准备开展第二次创建工作。
五、其他事项
相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严格按照时间和工作要求完成创建任务,在1月23日前报专项工作负责人和具体联系人名单至县文体广新局群体科。
篇5:石油化工公共体育研究论文
石油化工公共体育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现状作为调查切入点,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出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符合石油化工院校行之有效的体育课程创新发展路径及改革策略,为石油化工特色型大学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育课程;石油化工特色型大学;改革策略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成为为社会供给人才资源的重要阵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高校,是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其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特点,根据每个专业特点的不同,对所培养的学生具备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公共体育基础课程是大学必修课之一,是发展大学生健康体质,锻炼大学生身体素质,培育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课程。笔者认为,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应从学生的专业身体素质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文通过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现行的公共体育教学满足不了石油化工特色型大学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发展目标,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课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个性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断地引进新的运动项目,并将轮滑、花样跳绳等项目列为学校特色体育课程。但是,就课程设置来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对公共体育的学生开设了4个学期的的体育必修课,第1学期是大学体育基础课(篮球和排球),从第2学期到第4学期是体育选项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运动项目),并且可以重复选择,有部分学生3个学期都选择相同的或是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课程。
但是,2年体育必修课程学时修满,学生选课内容很难与自己专业需求相匹配,与本专业职业所需的实用身体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而且,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三、大四的学生修满体育学分后就很少或是不再参与体育锻炼,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运动能力和职业体能的发展。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高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向应用技术性高校转型的背景之下,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同理,其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理应走进自己的职业特色,以专业特色为主要建构点、以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为主要的改革目标,真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石化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目标服务。总体来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课程的发展和建设,其特色本质仍显不足,实施的仍旧是传统的授课方式、评价机制,未能真正意义上与学校的学科特点、专业特色和职业发展相融合,从根本上并未实现体育课程改革质的飞跃,不能满足转型背景下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教育的发展需要。除此之外,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还面临着师资力量短缺、教学手段单一、创新不足等重要问题。
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课程创新发展路径及改革策略
2.1体育课程与“石油”相结合,打造院校特色专业。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开设的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共有20多个项目可供选择,近年来,学院还引入了定向越野、飞镖、飞盘等拓展训练内容。根据《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注重体育课程特色建设,到20,80%的学校体育课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精品,有条件的学校从“一校一品”向“一校多品”方向发展的要求,开设了轮滑、花样跳绳等体育特色课程。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来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学习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认识体育对提高就业和专业技能能力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石油化工类院校重点特色专业的特点,如石油炼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应构建以游泳救生、定向越野、攀岩等相关体育课程作为与专业结合的课程内容。加强体育与“石油”学科的交叉融合式发展。
2.2探索课程结构改革新途径,重构选课体系。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基于其体育课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把课程结构体系作为改革重点。行业特色型大学体育课程结构不要仅局限于体育这一类学科,应推进让多学科之间、专业之间进行交叉融合,将体育课程在内容、方法设计上满足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需要。
因此,针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可以将其分为基础体育课程、行业基础体育课程和行业体育素养课程。基础体育课程设置在第一年,以发展大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大学生运动兴趣为主要目的,能满足各专业大学生体育健康的基本要求,项目基本技能比较容易习得和理解,注重大学生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培养。行业基础体育课是第二学年开展的体育课程,它是依据各专业所培养的职业人才身体机能、素质及体育技能要求来特别设置的教学内容,具有特殊性、针对性等特点,是将体育课程和行业的有机结合。
第三学年开展行业体育素养课程,通过基础体育课程和行业基础体育课程的学习为行业体育素养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要学会2~3项体育基本技能,同时能学以致用,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积极参与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2.3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体育课教学现状,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运动技能基本都是来源于课堂教学,却忽视了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只局限于课堂教学的体育课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很难有所提高,应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着重推进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有利于课内课外有效的结合,共同作用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考核评价体系方面,可以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表现列为期末考核之一,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体育比赛等,最后制定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以此优化此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4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课程的建设和改革要结合学校发展特质及人才培养特定的目标,因此,对师资队伍的能力结构和水平提出新要求,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贯彻我国教育方针,顺应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创新发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1)学校要重视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邀请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做培训指导,为教师提供再学习及进修的机会,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
(2)学校要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列为学校师资队伍发展的重点,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相关奖励、激励机制;
(3)学校要为“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提供经费保障,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充分挖掘、利用社会力量,积极筹措资金,多渠道、多形式支持教师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北京: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
[2]邵玉玲,史曙生,顾渊彦.体育课程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3]王阜存等.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5(5)
[4]季克异.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学校体育,2002.61-2
[5]姜维强.对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39(3):10-11
[6]王章明.如何建构有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篇6:图书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论文
图书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了解县级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深入研究县级图书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县级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文化服务;对策
一、引言
国务院李总理在年4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会议中指出,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全民阅读,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传承和弘扬包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县级公共图书馆具有收集、保存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传承优秀文化,传递科学知识的功能,作为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承载和传递者,为读者获取信息和知识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图书馆是保障公民获取文化权利基础性公共设施,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知识资源,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县级公共图书馆定义及其职能概述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由县级地方政府资助、管理和出资建设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学习的场所。和专业性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范围更加广泛,从儿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公民可以在此学习,享受图书馆提供包括期刊杂志、通俗读本、参考书籍、公共信息等阅读服务,并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社会文化机构,储存着大量的知识资源,是我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它和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差异,学校教育是阶段性教育,而公共图书馆是公共和免费的无期限的继续教育,将同等的服务提供给所有的服务对象。因此,公共图书馆社会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县级公共图书馆属于文献信息服务行业,主要职能是将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给广大民众,传递资讯信息,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扩大经济效益。其主要工作目的是促进知识成果的转化,承担着传递科学知识信息、对人类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实施社会教育等社会职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总之,县级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学习、交流、传递知识的场所,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
三、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责任,图书馆承载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政府推行“文化惠民”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图书馆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
1.图书馆是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
在我国文化、科学、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因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包含了公共性、学术性、服务性、教育性、社会性等。具体来讲,社会大众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通过在图书馆内开展一系列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智力资源、社会教育开发与开展等功能。是政府实现公共文化职能的重要力量。
2.图书馆是社会教、文化信息以及文化活动的中心
图书馆的存在,使人们终身教育的理想得到了实现。因此,其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社会教育的开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之后,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图书馆中,图书馆活动场所日趋增多,如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展览厅等等,从环境与技术层面提升了文化活动的整体品味。
3.图书馆为文化服务提供文化知识
图书馆是保护地方人类文化遗产、收集文献资料的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往往保存着详实可靠的地方历史数据和官方资料,如风土人情、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目前,我国各级图书馆都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科学的收集和保存,形成丰富的馆藏,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中心,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有着独特的参考价值,从物质层面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
4.有利于保障信息资源共享体系顺利实施
信息时代,图书馆开始大规模建设惠及全民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随着乡村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一系列文化工程的实施,基层图书馆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的网络系统正在形成。极大的方便了读者,县级公共图书馆是保证终端用户与主干网络间有效联接的关键。在文献资源共享体系中,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有利于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真正做到惠及全民。
四、县级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图书馆内软、硬件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建设资金
公益性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属性,因此,政府的财政拨款是其经费主要来源。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图书馆的使用设施存在着严重老化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更新,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图书馆人员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具备了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人才,方可以有效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目前县级图书馆人员知识、专业配备结构存在不合理,业务能力较低,专业素质单一,并且,县级图书馆缺乏相应的高科技综合素质人才,无法高效应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无法为用户提供有关国外科技发展的信息咨询。
五、促进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对策
1.科学优化馆藏结构
县级图书馆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为馆藏图书建设,其建设成效会对图书馆其他功能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要想使馆藏结构更加的合理,就需要有足够的投入,及时购买相应的书籍。通过购买馆藏书籍,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读者。其次,要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经费资源,合理选择购买书籍,既需要考虑读者的专业阅读需求,又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休闲书籍。
2.拓展服务内容,建设特色资源
首先要结合县级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梳理现有的业务流程,改变图书馆馆员传统理念向服务型转变,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主动性,增强读者的满意度。其次,要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积极联系其它图书馆,构建互相合作的关系,将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同时,要把握自身特色,构建特色资源。要采取相应措施,对信息系统各个模块的服务性能、服务效率大力提升,促使信息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得到充分保障,将更加有竞争力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给读者。
3.将图书馆建设与科普工作结合
在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工作中,需要有机结合本县的科普工作,把握机会,开拓创新。考虑百姓需求和实际生活,经常举办一些公益讲座、阅读活动。这样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不仅可以得到提升,职能得到充分发挥,还可以有效促进文化的大发展。
4.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会直接体现本地区的文明程度,也会影响到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本地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需要积极参与进来,使图书馆事业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策资源的支持,充分利用这些资金、政策等,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5.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也离不开合理的人员结构,因此,就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工作实际对馆员进行培训学习、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应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具体可采取业务技能培训学习、馆内岗位之间人员互换学习、在职学历教育等方法,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胜任图书馆工作的知识型馆员,提升图书馆整体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叶素萍.浅议县级图书馆的发展与创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1).
[2]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喜萍、陈坚良.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阈下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与情报,,(6).
篇7:新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关于新农村公共文化论文
1完善新农村公共空间的物理环境
1)广场。广场相对于街道而言,主要的功能在于服务于人而不是交通,可以看做是村庄的公共客厅,是满足村民散步、休息、交流、集会、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把广场看做是街道的延伸和扩展。美国景观大师西蒙兹曾这样阐述广场:“我们规划的不是物质,不是空间,而是人的体验。”本地区很多农村都没有设置广场,即使设置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面积过大或过小,位置不够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活力和人气等。因此,广场的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当前村民的生活习惯出发,充分考虑村民的多重感觉和需要,设置集跳舞、健身、活动、散步、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广场。广场的设施也应该尽可能的细化,考虑到村民的最大化需求:设置座椅、路灯、预留电源插座等。在设计上,首先,广场的边界应该清晰明确,边界可以是建筑的外墙、绿化、陈设等,避免设计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让广场和外部空间具有一定的连通性和交流性,形成更为积极的外部空间,当活动进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其次,应该对广场的地面进行铺装,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铺设不同的材料,并尽可能和周边的街道区分开,在具体铺设时,视觉上应能够形成向心性和收敛性,让广场作为独立的领域凸显出来。每个社区因当地的环境、历史背景、人文文化产生的独特的社区广场文化,其功能侧重点也相对不同。
2)绿化。绿化是农村公共空间的重要元素。但金华目前的农村绿化存在以下问题:功能单一、缺少特色。原因可归为两点:第一,本地大多数村庄的绿化建设相对滞后,少有供村民开展公共活动的大型绿地空间,因此大大限制了农民的公共交往活动;第二,部分村庄出现了绿化建设一味追求城市化倾向,丢失了本地特色,忽略了村庄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具体设计时,可遵循以下原则:a.“自由性”。“自由性”主要指应充分考虑金华本地地形地貌,与原有的村庄空间形态一致,与原来的村庄建筑风格搭配,与村民的庭院规模协调;“自由”是设计自由,一方面绿化的品种选择、排列组合、颜色高低搭配要自由,应顺应本地山势水脉自然铺展,结合本地地形高低起伏自由变化。b.“多样性”。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村庄绿化品种的多样性,使之形成丰富的生物链,保证村庄绿化的自然、健康生长。结合金华地区常用的绿化品种,合理安排大小不同、颜色不同、高矮不同、观赏特点不同的各类植物,使之与村庄、街道、广场、建筑物等要素相适应,共同构成本地农村多样化、区域化的绿化特色。
2传承新农村公共空间的文化特色
1)延续和传承本地传统特色文化。金华又被称为“小邹鲁”,向来为文化礼仪之邦,历史上讲学群起,书院迭起。而且,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也众多。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村就有4个:义乌佛堂镇、永康厚吴村、武义俞源、郭洞,造就了金华独特的地域名村格局。农村的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村民们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共同的生活行为方式、文化习俗,是在一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共同传统。农村的传统文化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两种。物质形态主要指的是农村的建筑方面,非物质形态主要指的是民俗乡风方面,这里所指的延续和传承本地的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建筑形态方面。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本地很多农村的传统古建筑正在一步步走向消亡,传统的特色文化也正在一步步弱化,因此延续和传承本地传统物质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护农村的外部自然空间形态,包括山脉、河流、池塘等,以求人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第二,延续和传承本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对于原有的古建筑进行保留和修复,同时做到修旧如旧,对于新建建筑实行统一规划和自主设计相结合,以传袭本地的建筑文化,如:粉墙黛瓦、风火山墙、高耸的屋脊和起翘的屋面等。在街道方面:可以把围墙上各种形式的花窗作为重点元素设计,以起到框景、漏景、透景、借景和步移景异的神韵美;在广场方面:广场的形式、地砖的样式和铺贴方式、广场的'陈设等都可以汲取本地传统做法。
2)引进新元素,修补传统空间肌理,保证现代化、多元化的新农村需求。当前的新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应符合当前农民的需求、体现时代特征,应找出当前公共空间的不足、予以弥补,引进新元素、丰富公共文化空间。本地村民的公共活动主要集中在私人场所,如住宅的门楼、街道。一些稍具规模的社区性公共空间比较缺乏,因此,需要进一步规划和完善。其一,提炼金华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空间要素。本地农村拥有一些比较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如:集市、庙会、交流会等。对于这些空间主要以改良为主,加入一些现代要素让其成为本地传统文化空间的主要载体。可根据当前农民的生活需要,将农业技术培训、图书文化传播、广场舞等功能植入街道文化空间,让集市承担更多的现代功能,使集市转变成现代农民人际交往的新空间。其二,补充符合当前农村生活需要的公共文化空间要素。首先,补充增加农民知识文化的公共空间,如:图书室、文化站等,以提高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元化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其次,增加能提升农民审美品味的公共空间,如:剧院、影院、戏台等,从而让金华农村公共空间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
3结语
在完善金华新农村公共物理空间的基础上,应赋予其更多的实用功能,并进一步开拓公共空间的文化传承性,建立更有人性化、更有活力、更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让农民能更积极的参与到公共活动中去,增进农民之间的有益交往、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让农民在参与公共活动时有更高的认可度和自豪感。’
篇8:公共服务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
摘要: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发展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世界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现状与问题,最后给出了我国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公共服务;生活服务;比较研究;建设小康社会
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我国十三五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发展经济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为人民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对服务业以往的研究中,多从生产或服务,与生产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为视角进行研究[1];在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中,也多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为主[2],研究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较少。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折点上,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都是当前大家关注的热点。
一、分析与研究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将有利于学界和业界更深刻的认识存在问题,提出方案和措施
(一)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公共服务业的内涵。公共服务业是指政府或公共组织为服务社会大众而提供的非盈利为目的的产品或服务。公共服务具备公共物品的属性。首先,公共服务具有普惠性,共同产品或服务人人可享用,并不区分受众,不具备排他性。其次,公共服务具有共享性,一部分人消费共同品并不影响其他人消费,产品或服务可重复使用。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即是共同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外延。依据公共资源投入的不同领域,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表现形式可将公共服务分为四类:
(1)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如煤、电、水、气都属于此类。其主要是服务人们基础型性的生产、生活需要。
(2)经济公共服务,如技术推广、财务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主要是为协助个人或组织开展经济活动,便利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性服务。
(3)社会公共服务,主要指诸如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性服务。
(4)安全公共服务是指国防、治安等涉及国家、社会及个人安全相关的公共服务。
(二)生活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生活服务业的内涵。生活服务的考量标准就是让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生活服务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生活服务可两分为基于实物消费的物质生活消费和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消费服务。生活服务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当前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衡量指标。生活服务业的特征是:首先,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上升,生活服务支出的.收入弹性增大。其次,经济增长过程中,处于同水平的国家生活服务消费的结构趋同。第三,消费需求差异化,现代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提升。生活服务业外延。按照要素投入分类,生活服务业包括劳动密集、知识与信息密集和资本密集三种类型。劳动密集型生活服务业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服务业,其显著特点是一般劳动要素的密集投入。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活服务业如餐饮、零售业、物流业等行业。知识与信息密集型生活服务业以技术和市场创新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处理信息、分享知识的形式来服务大众生活。[3]例如58同城、淘宝网以及一些留学中介等都属于知识密集型生活服务业。资本密集型生活服务业很注重资本的整合与配置,密集投入的是金融资本,典型的例子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开发等行业。
二、世界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一)公共服务发展的趋势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较早,也相对成熟,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早期的有限提供阶段。资本主义早期公共服务有限。随着产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财富积累和社会生活的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显得愈发重要,19世纪晚期,欧美国家相继出现劳动保障相关的法规,政府出台改善社会公共福利的相关措施。
第二,公共服务发展阶段。上世纪代爆发的经济危机让西方国家的保障体系出现危机,愈发凸显公共服务的重要性。二战结束后的经济恢复期,各国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不断向广度和深度上努力,在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和公共服务品质上不断提升。到上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三,公共服务的优化阶段,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失业率不断上升,公共服务提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在政府的推动下,出现了依托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公共服务业建设,以改善就业和提升社会福利。国外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特征:1.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基于公平和效率两种不同的优先原则,可将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两分:一种是以美、德、日等国为代表的偏重效率原则公共服务体系,该体系采用个体自助与政府补助、商业保障相结合的办法,以个人自助为主的公共服务体系。另一种是以英、法等国为典型代表的北欧国家,这些国家偏重公平原则的公共服务体系。特点是该体系由国家主导,实施全民全覆盖保障,服务体系健全。2.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这部分服务体系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形成了以国家为主题的针对医疗、教育、住宅、基本收入四方面的保障体系。同时兼顾效率和共同。
(二)世界范围内生活服务业发展趋势1.消费是促进经济增加的新引擎。全球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增长数据说明,最终消费支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71-75%之间,而且有小幅上升的趋势。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2.生活服务业进入全面创新阶段。一是新业态层出不穷。以需求为导向,导致现代生活多元化,消费细分化;二是电子商务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逐步融合;三是注重构建长期增长引擎;四是加快实施体验式创新营销。3.生活服务业呈现高科技化和高智能化。高科技是生活服务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国外生活服务业借助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建立起强大的自动化处理系统,从而彻底改变了生活服务业的运作方式。4.生活服务业全球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区域分割被打破,生活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不断融入世界各地的经济中。
三、我国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我国公共服务业存在问题(1)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且存在城乡二元化、发生与欠发达地区二元化现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
(2)公共服务品投入不足,国家财政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并建立健全相关运行措施,科学投入,合理使用,提升公共服务业的建设效率和成果水平。
(3)各级政府的职能边界和行为边界尚需界定,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做好政府和市场的分工,以公平、公正、公开、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这样的原则作为政府推动公共服务业的准绳和抓手。
(4)总体来看,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为适应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需要“转型升级”,以服务者的身份和心态,在国家建设目标的统一驱动下开展服务工作。
2.我国生活服务业存在问题
(1)我国产业结构的制约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制约了消费需求增长。首先,原有的产业体系侧重总产值的增加,劳动者收入偏低,造成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其次,由于分配的不均衡,造成分配群体高、中、低比例不均,没有形成橄榄型的合理收入分配群体结构。第三,政府保障体系尚需完善,居民基于预防动机,降低了远期和大件商品的消费预期。
(2)生活服务行业的有效供给不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与产品、服务同质化的矛盾。消费可持续的基础有赖于供需平衡。然而,在我国,有效供给和需求这一矛盾长期存在。长期以来,市场分割、重复投资建设使给造成供给带来了低水平建设,有效需求长期得不到释放。
(3)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制约了消费潜能释放。我国传统上重生产,轻流通,致使流通环节效率低下,流通组织亟待优化,流通成本高居不下。这些因素造成流通环节上商品或服务被层层加价,渠道不畅造成一些商品难以在市场有效流通,不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
四、我国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1.打造扁平化公共服务的基层供给体系着力打造扁平化公共服务的基层供给体系。一方面,从执行人的角度看,要着眼于基层行政机构工作能力和效率的提升,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需求,强化基层组织的执行力,让政策与资源落实到位,让基础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从组织结构看,要重点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基层的配置力度和范围,让资源配置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2.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各级政府要从法律、制度、政策层面支持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创新。首先,对于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方法要借鉴吸收与摸索总结相结合,用于实践和创新。其次,政府要为支持企业和社会参与公共服务在软环境和硬环境上给与支持。第三,积极扶持参与公共服务的企业家成长,激励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企业家社会责任机制实施。第四,是让具备核心服务能力的企业参与公共服务,政府以外包的形式将非盈利性质的公共服务发包,提升服务效率。
3.通过创新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公共服务的持续投入,即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需求,也是消费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公共服务兼具双重使命。所以,公共服务的发展不仅起到为人民群众保障“兜底”的作用,还要引领经济的前行,这就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公共品、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创新包括机制创新和产业创新,机制创新就是要设计出创新的公共服务治理机制,发挥政策的指导和调节作用;产业创新是指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让市场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4.加快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制改革实施税制改革,对扩大消费和优化分配结构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今需求主导的社会中,优化流通效率,促进消费和生活服务业增长需要依靠加快结构性减税和合理的税制改革。实施税制改革要处理好四类关系。一是纳税人群体关系,降低种地收入群体的税负水平,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数量;二是企业关系,降低小微企业纳税,培养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双创拉动生活服务业发展;三是中央和地方关系,实现各级政府责、权、利关系明确,和施政的透明化,防止腐|败。
5.完善分配结构,促进生活服务业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依靠合理的分配格局,要实现兼顾公平和效益,不断完善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中等收入人口比例将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在收入分配环节的具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依靠分配制度的改革,要一次分配和二次分相配结合,推动创新创业对分配的贡献。6.城市化对提升生活服务业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推进城市化,具有促进消费、提升生活服务业的的正效应。研究证明,城市化率的提升过程也是居民消费化率上升的过程。城市化对生活服务业的促进来源于:
(1)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城市中集聚的居民。
(2)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聚集和产业的集聚会带来消费的集聚。(3)城市化会带来流通产业的优化和模式创新,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周丹,应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综述与展望[J].情报杂志,,(8):200-207.
[2]杨亚琴,.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1):61-66.
[3]魏江,王铜安,陆江平.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组织结构特征及其与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3):103-110.
篇9:公共服务相关论文
公共服务相关论文
一、逐步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当前,应继续贯彻执行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优先发展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积极落实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保险政策,解决农民工最急需的权益保障问题。这就是重点突破,即重点保障项目要突破、重点工作环节要突破、重点行业领域要突破。以农民工工伤保险为例,需要建立重点行业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示范工程,将工伤保险和风险防范有机结合,提高农民工安全保障意识,促进企业积极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降低和化解潜在安全风险。在农民工就业比例较大、风险较高的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涂装等重点行业,通过企业申请的方式,选取一些大型企业、大型工业园区、中小型企业聚集地等开展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示范工程。对于小矿山,小化工、手工作坊等小企业较为集中,农民工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引导有关培训机构或企业设立联合培训基地。在重点领域加强监管的同时,要制定灵活多样的参保办法,便于农民工参保。由于农民工群体具有复杂性和日渐分化的趋势,采取分层、分类的措施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是理性的选择,也是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到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要求,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过渡性制度安排的设计要坚持制度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匹配。
以农民工医疗保险为例,根据农民工职业特点、市民化意愿等特征,有的农民工在城镇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关系稳定并且市民化意愿较强,对于这样的农民工,由于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实现稳定就业,要求随单位参加“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尽管这类农民工可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关系不稳定,因此,对这类农民工应实行农民工医疗保险。按照国务院5号文件精神,通过实行低费率、保当期、保大病为主、雇主缴费,将农民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加上保门诊待遇,目的是提高政策的参保激励效果。
对于自雇或灵活就业农民工,可以由本人自愿选择参加务工所在地的'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办法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也可以自愿选择参加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要对社会保险管理方式进行创新,适应劳动力市场灵活性要求。针对农民工中许多人员收入相对不稳定、流动性强,经济承受能力低,难以按时交纳与城镇职工同额的个人缴费,企业缴费难处理等困难。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与城镇职工一个模式缴费,存在较大的困难。各级政府应当探索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缴费模式,创新管理方式,例如,针对建筑业社会保险的缴费问题,可以要求城乡建设部门给予配合,施工单位在招投标中,需要把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费纳入招投标预算,减轻施工单位资金压力。
二、建立适合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制度
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尚未涵盖进城务工人员,当出现经济困难或因大病、重病导致家庭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救治费用等情况时,农民工必然承担很大的生活或精神压力,会严重影响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因此,要在现有城市救助制度基础之上,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将农民工纳入到城市社会救助网络,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无缝连接,为保障处于困难阶段的农民工正常生活而构筑最后一道安全防线,这是输入地政府对农民工履行最基本民生保障责任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的建立和实施,一个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基础部分、同其他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网已初步成。这个保障网由一条经科学测定后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一个稳定的来自政府财政的资金渠道、一系列与之配套的保障手段、一整套规范的操作程序、一个相对严密的管理体制和以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为特征的运行机制构成。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逐步提高农民工社会救助的覆盖率。有步骤地推进农民工的社会救助,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基本生活救助范围,通过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以维持基本生活条件,帮助他们渡过困难期。除此之外,还要探索农民工医疗社会救助、失业社会救助和法律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新途径,完善农民工救助体系,加强整体推进。
三、强化农民工住房和子女教育保障机制
逐步将农民工家庭纳入到输入地廉租房范围。目前许多城市的廉租房的适用对象是城市的双困难家庭,覆盖面较小。而农民工群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符合所在地区廉租房的适用标准,有必要将其纳入到廉租房保障范围内。只要将农民工纳入到廉租房保障体系中去,农民工就会享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从一定程度可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因此,在完善农民工廉租房保障政策时可以参考当前城镇廉租房的相关规定,根据农民工的特点,进行相关细则的调整与修改,建立起一套符合所在地区实际情况的审查、进入、轮后及退出机制。城乡教育制度问题由于城市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水平远比农村高,很多转移就业劳动者都希望子女能够享受城市教育。然而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公平均等的教育机会。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统筹力度,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到城市公共教育体系。
篇10:建设苏北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的必要性研究论文
建设苏北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的必要性研究论文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放开了对原有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迅速。而在苏北农村,作为东部沿海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突出,“空心村” 现象越来越突出,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浪费严重,村庄的整体格局和秩序混乱,原来赖以生存的公共空间也处于无序状态,使用效率底下。而在11月,国务院颁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 “修订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 和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管机制” 则为新农村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苏北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大量青壮年农民进程务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日益增多,缺少亲人的情感呵护,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迷失,正常社交活动减少,精神生活极度匮乏。这就为建设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其必要性则显得尤为突出。
一、建设苏北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的重要意义
1、建设苏北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可以促进农民社会交往,丰富精神生活记忆中的三五成群,见面顿足小叙的温馨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复存在。现代农村已经逐渐打破传统村落格局,独立建房,分散居住,各自为营,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但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社会交往,这种交往会形成一种相互理解、信任、友爱、关怀的心理环境。缺乏良好的社会交往,会造成人际关系 “僵化” ,影响心理健康,生活乏味单调,精神上更是极度空虚,特别是以老人、孩子为主体的农村更是如此。如果有这么一个公共场所,可以引导村民为了某项活动共同聚集这个地方,或可以跳舞,或可以举办一场文艺演出,或可以交流培养孩子心得,亦或引导孩子在这里无拘无束地玩耍而流连忘返。他们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放松和满足,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而这个场所就是公共休闲场所,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认真去规划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2、建设苏北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可以极大丰富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心理治疗医生乔安娜·波平克说: “只要不离开房间,人们就会被电视所创造的虚幻感和人们自己的恐惧感所占据。” 公共文化生活的缺失导致人们不愿意走出家门,更加妄谈去参与公共文化生活。曾几何时,大街上、小商店、食品店门前,常常是人们搓麻将、下棋打牌、集聚聊天的地方,那一幕幕温馨欢乐的场面仿佛就在昨天,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场面都一去不复返了 。公共休闲空间的缺失,致使农民的闲暇活动的空间基本上在家里进行,家庭娱乐成为现阶段苏北农民娱乐的主要形式。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下乡活动,如送演出、送书籍、送科技等,但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被动式的帮助,这种帮助针对性不强,不能形成常态,很难与农民形成共鸣。当前,缺少群众参与性的文化组织及其相应的动员机制,无疑是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在缺陷,而大力建设公共休闲空间,可以极大丰富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苏北地区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的现状问题
1、公共休闲空间的地域特色渐失
在苏北农村地区,由于大量人口的流失,“空中村”现象愈发严重,他们的活动多数以群体或渴望以群体形式出现,这种人们自愿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场所就成了传统乡村聚落中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是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顺应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渐渐有机 “生长” 出来的,其空间的布局、形式和特征都深深根植于当地、顺应于当地,是一个自然生长发展的过程。村民长期生活在固定的社会环境中,其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价值观念、乡土文化都会在交往的公共空间中体现出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和工业化定制的各种看似很美观建筑构件,充斥各地的新农村建筑,文化同质现象愈发严重,原有的高低错落、曲径通幽的趣味空间已经消失殆尽,盲目的“风格城镇化”丧失了原来特有的地域特征,同时由于经济财力和设计规划能力的限制,让这种“风格”显得不伦不类。村庄地域特色的生命力正在慢慢萎缩、衰败。
中国美术学院李凯博士曾经说过: “乡村的存在,保佑着地方文化真正的根基以及我们与传统存在方式的现实关系。乡村生活一直在无形地建树一种文化的源始观念,乡村生活作为那种直接源自土地的存在方式,是地方性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生活基础。对于今天中国文化的本土性再造运动而言,乡村空间的存亡和兴盛,维系着我们现在仍然还能够依稀辨识的、仅存的传统线索之一。”
2、公共休闲空间规划无序、尺度不当由于传统村庄的公共空间基本都是根据村民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仅仅满足其生存和简单交往的需要,因此它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尺度较宜人,给人亲切的感觉。然而大多数村民交流范围和频率都较小,往往利用“串门” 以及 “走亲访友” 的形式传递信息,发生婚丧大事或者逢赶集、庙会的时候才会有大规模的聚集。而大量村民进城务工,“空心村” 现象愈发严重的情况下,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显得更为分散。同时,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村民的需要。而且在一些农村公共空间的建设中,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壮观,而建立大规模大尺度的空间,这种完全脱离实际不考虑使用者感觉的公共空间,显得特别的空旷 ,围合性也很差,根本无法支撑村民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使得其利用率很低,丧失了作为公共空间应有的功能。
3、邻里关系淡化
一个农村社区在经过长时间的交往发展必然会形成若干个关系较密切的成员组的小群体,这种具有相对亲密关系的小群体就是邻里。和谐邻里氛围的营造,能给人带来认同感与归属感。由于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单一性和均质性倾向,使得空间呈现特别单调的特征,缺乏了邻里应有的生活乐趣,违背了居住空间本应多元、丰富的内在需求。这显然不能提供给当地村民明确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很多空间设计中,往往出现举目四周房屋一式,空间极端单一的局面。各户与各户之间缺乏一种自然的、具有共识性的交汇点,这极易造成住户在精神上对环境的孤独和空虚感,不利于传统和谐的邻里氛围和关系得到正常的维系与延续。
三、建设苏北地区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的方向与建议
1、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构建人性化公共空间
规划空间的本质目的是更好服务于村民,必须充分研究村民的生活规律和行为规律,积极听取村民的合理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规划决策。绝不能照搬城市的规划套路,更不能试图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而盲目设计。每年农忙的时候,村民都是早出晚归,极少时间待在家里,多数都在田间度过一整天的生活。困了累了也在田间休憩一下。如果有这样一个空间专门供在田间劳作的人休息娱乐,这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劳作情趣。这种空间不能过于集中,体量面积不宜太大,与耕作的田地距离不能太远,可以根据田间分散情况灵活设计,让其成为田间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农闲的时候,多数村民都待在家里无处可去,没有固定的可以方便去的公共休闲场所。这就要求根据村舍的建设布局而人员活动规律合理布局公共休闲空间,此空间在布局上可以相对集中,要包含健身、娱乐、儿童、老人服务设施,兼顾晾晒功能。公共空间形态、规模、尺度的设计上,应该创造人性化的小型空间,宜人的尺度容易创造富有亲切感和人情味的空间形象。同时,结合村庄的地域特色,展现地域文化,营造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设计不同的交往空间。弱势人群因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和整个社会环境系统缺乏针对他们的考虑,而使他们的'自由行为受到限制。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身体不便带来的障碍,且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场所的群体的需要,同时也鼓励其他群体的使用,并确保群体之间的活动不相互影响。
2、尊重原有空间布局,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苏北传统农村,由于受本土文化特色的深远影响,大多数村民都具有地域特色的行为习惯和生活特点,从而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形成不同时期的历史印记和文化积淀,深深地植根于村庄的公共空间中,成为传统村庄历史文化的重要标识。因此在对苏北新农村社区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应该充分挖掘当地深厚的文化精华,在尊重原有历史文化和乡土特色的基础上,促进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发展,使农村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得以延续和传承。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空间布局,无视本地文化特色,简单复制所谓的 “现代化公共空间” ,形成千篇 一律、千村一面的不利局面。
3、提升环保意识,构建优美生态环境
在新村庄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现代化的理念和产品被引入到村庄空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相应的 “消化” 功能并没有同步发展起来,于是我们看到很多村庄公共空间满地狼藉,垃圾随处堆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村民在使用公共空间便利的同时,应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作为设计者应该合理分析其构成要素,运用生态性设计原则,保护山水等生态资源。
村庄的公共空间是自然和人工共同形成的系统,是空间主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交互运动组合而成。村庄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性体现在村庄道路、广场、建筑、山体、河流、绿化等协调共存,以及建筑造型、色彩、符号、绿化的种类及场地的材料色彩等的统一。在村庄公共空间的规划中,总体空间的环境布局是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空间的各种因素,并使这些因素能够取得协调一致、有机结合。对公共空间风格和氛围的营造,需要着眼于空间的整体空间组织、布局、环境和功能特点的考虑,对整体环境进行分析了解。
结语
在稳步推进苏北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公共休闲空间作为村庄 “客厅” 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它连接了整个村庄的精神和气场,是整个村庄的“眼” 。所以充分研究村民的公共精神,了解当前农村的公共空间现状和精神世界,建设苏北新农村公共休闲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篇11: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问题研究的论文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问题研究的论文
一、前言
比较为大众所接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定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是将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文化设施、服务等等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化的基础性建设工程,使其具有均等性、透明性、公平性、便利性等现代化特征,从而构建成公共文化生活人人共享的体系。本世纪以来,国家为这一目标做出了很多计划和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
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全国各地各级分割严重,没有统一的标准。通俗来讲,就是各地的条条块块的文化资源分割比较明显,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就容易造成对某些文化资源重复开发建设,进一步造成阻碍互联共享的后果。
2.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少且质量不高,这个不难理解,我国新时期的主要矛盾便有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文化建设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这一矛盾,所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调的同时有关于信息及时沟通与否或者服务方式的单一、缺乏互动及群众没有高的参与率等反应质量问题的现象也数见不鲜。
3.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只重服务,轻管理,这是明显不合理的,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建设本就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但是不配以科学的管理工作,就会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脱节,且管理方式跟不上时代,这必造成互相“拖后腿”的后果。
4.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换言之,整合文化资源力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不够;另一方面,对已经数字化的文化资源的开发率低,没有激发出文化市场的强大魅力,同时,对文化资源的不科学分类、不善利用新媒体,使得文化资源的优势开发差强人意。
5.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价值观鱼龙混杂。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统一的价值观,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文化资源的滥开发滥用,也会进而影响人民大众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对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不利的,严重了会造成社会道德感等的混乱,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造成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问题的原因
1.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缺乏统一调配和协同配合。因为没有协调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原作的机制和管理各级的相应政策法规,造成各级之间需要信息整合、协同合作的工作出现问题,进一步产生各自为政,各级重复建设文化资源这些现象。
2.科技建设无法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必须以先进的科技为基础,例如,大力建设文化资源数据库,各级之间由于缺乏统一的调配,加上标准规范不一致,各级政府整理、建设文化资源的能力不同,导致大数据建设文化资源这一工作无法高校运作,这些都直接制约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
3.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跟不上时代脚步。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必须需要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但是由于相应的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等原因,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形式不尽如人意。
4.管理工作不到位。在某些领域而言,管理是发展之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科学严谨的管理,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就如没有方向的飞机,高效的管理不仅仅能够会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其带来的效益是不可预估的'。
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遵循“统一统筹,统一整合”的原则,具体而言,负责公共文化服务的最高政府部门需要整合近年来各地的探索文化资源的成果,尽可能快地制定并且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当然要从总体出发,各级各地在这个大的政策法规下制定且完善适合当地的政策法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有序推进和正常运作。
2.因地制宜吸引民间投资和公众参与,当然,为了这个目的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激励政策,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很好的办法。但是,不论使用什么方式来吸引民间组织或者个人,都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且需要考虑要最大程度上促进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从而尽可能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另外,保证人民群众知情权,政府向人们定期作报告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的情况可以加深人们的信任,从而提高群众参与率。
3.建立一个高层次的管理平台。这个管理平台能够统揽工作全局、实现全国各级各地互相联动的局面。另外,这个管理平台需要高科技、先进人才来管理,因为这需要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管理工作到位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众所周知,监督往往是促进效果的最有效方式,所以,管理工作应当重视起来。另外,管理对于一些价值观等的意识形态的引导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许多低俗文化意图鱼目混珠,而科学的管理就像一道门槛,将这些公共文化拒之门外。
4.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培训相关专业技能,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建设力度,从而有效加强对文化资源的高效整合,提高公共文化鉴别力度。另外,国家应拨给全国各级各地的专项资金,以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大力推进的基本。
5.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应该“平民化”,换句话说,应该接地气,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应该面向大众,即寻常百姓,而不是少部分人或者一些艺术家,应该心系群众,以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为宗旨,这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重要方面。文化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现今,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已成主流之势,因此,想方设法促进数字化建设进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加强管理,实现各级各地统筹调度,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只有实现这些方法的有效综合,才能最快速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高效运作,这也需要全国各界人士的多方努力,为社会主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献言献策。
★ 公共服务的论文
★ 根据地区发展模式视角下社会工作学介入社区足球发展的研究论文
【新农村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地方高校的作用的论文2022-08-14
公共管理价值取向问题的审视论文2023-01-04
新农村建设中居民满意度的调查与评价论文2023-09-13
小康社会发展纲要(规划)2023-05-09
从多维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的论文2023-08-17
卫生工作自查报告2022-07-31
全民健身计划2022-12-12
农村幼儿园师资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2022-05-06
大众体育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论文2023-11-20
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重组与和谐乡村社区体育的构建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