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问题2(网友来稿)(精选5篇)由网友“沈植沈眉庄”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问题2(网友来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问题2(网友来稿)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问题(2)(网友来稿)
蒋晓辉
翟老师:你好!
很高兴见到你。读了你的文章,我觉得有必要再跟你探讨一下: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字用法问题,我是有困惑的,那就是“相”能不能直接看成代词?我也想这样理解的,但我苦于没有依据,我还不能否定前人做副词理解的老观点。读了你的文章,我很兴奋。但我的疑惑还是没有消除:
一、“相”由本义“相木”引申出“互相”的意义,而“互相”是副词,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互相”指的是双方,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如:会不相从许),偏指一方,错了吗?“相”有了指代作用,当然就翻译成“你”、“我”、“他”。。。。。。你说“相”是代词,是不是另立新说呢?而另立新说,你就有必要把旧说否定,你不能用一句“关于‘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要再三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就只有您列举的专家来回答了,他要说得模棱两可,谁知道他心里有准确答案没有,专家能说清楚吗?可他没有说清楚啊”(见你的《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的词性问题》)来打发吧。
二、“见”不同于“相”,但“见恕”、“见察”中的“见”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呢?如果可以的'话,那这个“见”是不是“代词”?
三、我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偏指一方,不是另立新说,是循例而已,所以,我没有必要做大量论证。你说“相”不是副词,才是另立新说,才是觉得哪样好说就哪样说啊。
四、我把“儿已薄禄相”说成"薄禄的福相”,那是因为你把“相”理解为“福相”的结果。我举出来是说那样理解是不通的。“俸禄少的命相”和“俸禄少的福相”意义相当吗?后者是病句啊!
五、我不能因为“相”放在动词前将它判定为副词,你怎么就可以因为“相”在动词前就判定它是代词呢?
六、我附带说《现代汉语词典》说“见”作助词,那是为了说明不能因为“见”可以理解为“我”,就把它当成代词。再说,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不是没有继承的。文中的例子就是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不是吗?
七、我从来没有说过“相”字只有一种词性,是你粗心了。
祝:寒假愉快! 作者邮箱: syxheiwei@21cn.com
篇2:《孔雀东南飞》中“相”的词性问题(网友来稿)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的词性问题(网友来稿)
西华师范大学遂宁初等教育学院 翟玉泉
蒋老师,您好!就您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01-24的文章,我想说几个问题,互相探讨吧。
一、关于“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要再三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就只有您列举的专家来回答了,他要说得模棱两可,谁知道他心里有准确答案没有,专家能说清楚吗?可他没有说清楚啊。您能够按照“相”做副词用而对那些句子作出语法分析吗?
二、“儿已薄禄相”之“相”是“福相”的意思,您说“好像是错误的”。您有根据吗?您能够也举几个专家的意见吗?要说找根据,我也可以找出来,记得我在“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一文中已经说了,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6页的注释“[儿已薄禄相]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陈治平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古诗文译析》将此句翻译为“儿已经是副穷命相”。中学语文网中网对此句的翻译是“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这些翻译者错了吗?
三、关于“会不相从许”的翻译,您文章说“可不可以翻译成‘(我)一定不答应’呢?我文中说的‘可以不译出’,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这样翻译比‘一定不答应你的要求’更好。”请问:古文翻译是否应该有最恰当的翻译呢?如果您承认“一定不答应你的要求”更好,那么“你的要求”与原文中的哪个词对应呢?是“相”字吗?请看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7页的注释:“[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我(对她)已经没有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很明显,“相”是“你的要求”,这能说“相”是副词吗?
四、您文章说“副词不翻译出来的情况是有的,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和‘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两句中的‘请’就是可以不翻出来的。而代词不翻译出来的怕是很少吧。四、如果这个‘相’作代词理解了,那么,与之近似的‘君既若见录’和‘府吏见叮咛’之‘见’也就要理解为代词了,‘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也需要改作代词,这样很多书就作废了。 ”“副词不翻译出来的情况是有的”实有其事。可是,“‘君既若见录’和‘府吏见叮咛’之‘见’也就要理解为代词了,‘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也需要改作代词,这样很多书就作废了。”这就需要商榷了,我觉得您的说法有对的,也有不恰当的。 “君既若见录”的“见”是“我”的意思,请看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9页的注释:“[君既若见录]既然蒙你记着我。录,记。”陈治平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古诗文译析》将此句翻译为“你既然记住了我”。中小学语文教育网把此句翻译为:“你既然这样记着我”。“府吏见叮咛”之“见”应当是副词,属于“见字用法”,如“见恕”“见察”。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9页的注释:“[府吏见丁宁]见字用法,如‘见察’‘见恕’”。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并且举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冀君实或见恕也”为例子。据此,我还认为“君既若见录”的“见”也与“府吏见叮咛”之“见”的用法相同。因为两句结构一样,而句法结构是判定词在句中的意义的主要依据。所以,人教社的教材也得修改才行。“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都属于“见字用法”。
唉,这本书这样说,那本书那样说,您说该相信谁的?一孔之见,仅供研究参考。
附蒋老师的文章:
再说“会不相从许”之“相”是“代词”还是“副词”?(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24
广东中山二中 蒋晓辉 (528429)
再读翟老师的文章,我还是不知道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要再三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直接说成代词不就完了吗?为什么既要说是副词,又要说有指代作用,从而导致这种尴尬局面产生?他们的说法是怎样产生的?如果按翟老师的观点,“会不相从许”是代词做宾语的'否定句,他们难道没有发现?他们发现了,而又为什么要坚持说是副词呢?笔者是中学教师,面对的是中学生,是高考试卷,说“相”是代词,肯定是方便一些、轻松一些。但讲过之后,要是有学生问起,我不可能就说一句“古人错了”吧?古人错了,那今人的教学参考书也错了?如果是高考题,作副词答,有依据;做代词答,依据在哪里?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一、我没有说过“儿已薄禄相”之“相”是副词,我只是说“《孔雀东南飞》中与‘会不相从许’之‘相’同类的‘相’到底是代词还是副词?”最后表明作副词好理解一些。倒是翟老师说 “儿已薄禄相”之“相”是“福相”的意思,我觉得好像是错误的,哪里有“薄禄”的“福相”?二、“会不相从许”可不可以翻译成“(我)一定不答应”呢?我文中说的“可以不译出”,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这样翻译比“一定不答应你的要求”更好。三、副词不翻译出来的情况是有的,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和“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两句中的“请”就是可以不翻出来的。而代词不翻译出来的怕是很少吧。四、如果这个“相”作代词理解了,那么,与之近似的“君既若见录”和“府吏见叮咛”之“见”也就要理解为代词了,“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也需要改作代词,这样很多书就作废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但大胆假设之后,小心求证总是有必要的啊。
作者邮箱: syxheiwei@21cn.com
作者邮箱: sncdjy@126.com
篇3:《孔雀东南飞》中“相”的词性问题(网友来稿)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的词性问题(网友来稿)
西华师范大学遂宁初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院 翟玉泉
蒋老师,您好!就您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24的文章,我想说几个问题,互相探讨吧。
一、关于“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要再三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就只有您列举的专家来回答了,他要说得模棱两可,谁知道他心里有准确答案没有,专家能说清楚吗?可他没有说清楚啊。您能够按照“相”做副词用而对那些句子作出语法分析吗?
二、“儿已薄禄相”之“相”是“福相”的意思,您说“好像是错误的”。您有根据吗?您能够也举几个专家的意见吗?要说找根据,我也可以找出来,记得我在“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一文中已经说了,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6页的注释“[儿已薄禄相]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陈治平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古诗文译析》将此句翻译为“儿已经是副穷命相”。中学语文网中网对此句的翻译是“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这些翻译者错了吗?
三、关于“会不相从许”的翻译,您文章说“可不可以翻译成‘(我)一定不答应’呢?我文中说的‘可以不译出’,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这样翻译比‘一定不答应你的要求’更好。”请问:古文翻译是否应该有最恰当的翻译呢?如果您承认“一定不答应你的要求”更好,那么“你的要求”与原文中的哪个词对应呢?是“相”字吗?请看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7页的注释:“[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我(对她)已经没有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很明显,“相”是“你的要求”,这能说“相”是副词吗?
四、您文章说“副词不翻译出来的情况是有的,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和‘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两句中的‘请’就是可以不翻出来的。而代词不翻译出来的怕是很少吧。四、如果这个‘相’作代词理解了,那么,与之近似的‘君既若见录’和‘府吏见叮咛’之‘见’也就要理解为代词了,‘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也需要改作代词,这样很多书就作废了。 ”“副词不翻译出来的情况是有的”实有其事。可是,“‘君既若见录’和‘府吏见叮咛’之‘见’也就要理解为代词了,‘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也需要改作代词,这样很多书就作废了。”这就需要商榷了,我觉得您的说法有对的,也有不恰当的。 “君既若见录”的“见”是“我”的意思,请看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9页的注释:“[君既若见录]既然蒙你记着我。录,记。”陈治平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古诗文译析》将此句翻译为“你既然记住了我”。中小学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网把此句翻译为:“你既然这样记着我”。“府吏见叮咛”之“见”应当是副词,属于“见字用法”,如“见恕”“见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9页的注释:“[府吏见丁宁]见字用法,如‘见察
[1] [2]
篇4: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信论文
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信论文
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有“乐赋双璧”之称的《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相”字出现的频率极高,量化统计可知,它共出现了十七次。理解好如此之多的“相”字,不仅有助于同学们较全面地掌握它的多个含义,也有利于对文句的准确把握。鉴此,笔者对其做了分类梳理,下面结合例句加以具体解释。
一、读xiāng,其词性有如下两类:
第一类,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如:
①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②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④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从意思上看,①②的“相见”显然涉及夫妻双方,因而当是互相见面。③中“相覆盖”的是“枝枝”,“相交通”的是“叶叶”,④中“相向鸣”的是“双飞鸟”,它们都涉及多方或双方的行为,因而“相覆盖”译为相互覆盖,“相交通”译为互相交接,“相向鸣”就是面对面哀鸣。
第二类,做人称代词,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不可解作“互相”。按照人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一是作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如:
⑤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⑥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⑦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上述三句的⑤⑥句是刘兰芝对焦仲卿说的话,第⑦句是刘兰芝对小姑之言。这里的“相”都不是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三个句子都表示说话者(刘兰芝)希望对方对待自己(即“相”)的某种态度和行为,“相”均指代说话人。“相遣归”就是把我休回娘家,“莫相忘”就是不要忘记我。
二是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如:
⑧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⑨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⑩誓不相隔卿
⑾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⑿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此处的⑧句是焦母回绝儿子求情时说的话,“会不相从许”就是(我)一定不会答应你。⑨⑩⑾句是焦仲卿对刘兰芝所讲的,“相迎取”就是迎接你,“誓不相隔卿”就是发誓不断绝(与)你(的恩情),“不相负”就是不辜负你。⑿句是焦母对媒人所言,“不得便相许”就是(我)不能就答应你。这些句子都表示说话者对待对方(即“相”)的某种态度,“相”都指代听话人。
三是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如:
⒀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⒁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⒃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上述四句中的“相”分别出现在对话句和叙述句中。⒀是兰芝叮咛小姑要好好侍奉婆母,所谓“相扶将”就是服侍她。⒁是兰芝对兄长的答语,让他赶快答应媒人的婚聘,“相许和”就是答应他(媒人)。⒂⒃是兰芝听到仲卿的马嘶后的反应,“蹑履相逢迎”就是穿好鞋子迎接他,“遥相望”就是远远地望他。
从语法角度分析,“相”作副词时一般在句中充当状语,作代词时一般充当句子的宾语,而且大多前置。作副词时,句子的主语(或隐或显)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作代词时,句子的主语多是单个人,主语与“相”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二、xiàng,名词,“相貌”之意,仅列例如次,不再赘述。
⒄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总之,对文中繁多的“相”要逐一辨识清楚,方不致误解文意。顺便提一句,教材对“相”作代词的用法未作注释,课外参考资料对此多采取回避态度,这些都造成了同学们理解上的不便。
篇5:《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信3(网友来稿)
《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信(3)(网友来稿)
翟玉泉
蒋晓辉 老师:您好!
很高兴见到你的文章《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通讯(2)》(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2-02),更高兴与您探讨这个问题。现向您推荐田宗昌 和王海军两位老师的.文章,以回答您的问题,供您参考。文章如下:
最好要识“相” ――《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解析(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3-11-09
陕西兴平华兴中学 田宗昌 王海军
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有“乐赋双璧”之称的《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相”字出现的频率极高,量化统计可知,它共出现了十七次。理解好如此之多的“相”字,不仅有助于同学们较全面地掌握它的多个含义,也有利于对文句的准确把握。鉴此,笔者对其做了分类梳理,下面结合例句加以具体解释。
一、读xiāng,其词性有如下两类:
第一类,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如:
①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②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④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从意思上看,①②的“相见”显然涉及夫妻双方,因而当是互相见面。③中“相覆盖”的是“枝枝”,“相交通”的是“叶叶”,④中“相向鸣”的是“双飞鸟”,它们都涉及多方或双方的行为,因而“相覆盖”译为相互覆盖,“相交通”译为互相交接,“相向鸣”就是面对面哀鸣。
第二类,做人称代词,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不可解作“互相”。按照人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一是作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如:
⑤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⑥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⑦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上述三句的⑤⑥句是刘兰芝对焦仲卿说的话,第⑦句是刘兰芝对小姑之言。这里的“相”都不是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三个句子都表示说话者(刘兰芝)希望对方对待自己(即“相”)的某种态度和行为,“相”均指代说话人。“相遣归”就是把我休回娘家,“莫相忘”就是不要忘记我。
二是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如:
⑧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1] [2]
★ 相字开头的诗句
★ 复合宾语结构摭谈
【《孔雀东南飞》中相字词性的问题2(网友来稿)(精选5篇)】相关文章:
“凤凰塔”征文活动启事2023-08-10
英语六级词汇极速记忆方法介绍2023-11-18
新课标下学生品质的培养2023-05-13
望洞庭古诗2022-12-23
青春如梦,岁月如歌的演讲稿多篇2022-07-31
六年级期末总复习计划2023-06-20
《在仙台》课堂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2-06-03
教学中对语感的一些思考(网友来稿)2023-05-11
千金市骨阅读答案2023-01-13
五年级集体备课中心发言材料-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习作能力202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