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

时间:2022-11-20 07:36:5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精选7篇)由网友“dudu”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

篇1: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

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文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从全球数字鸿沟和国内数字鸿沟两方面对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论述。

【摘  要  题】国际信息

【关  键  词】数字鸿沟/互联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对于数字鸿沟,在美国商务部Falling  hrough  the  net系列报告中作了如下定义:这是一种由于地域、种族、经济状况、性别和身体状况等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获取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这一定义极具概括性,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定义中便可看出我们所讨论的数字鸿沟问题存在于很多方面。它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还存在于国家内部各个地域、种族、不同经济背景或身体状况的人群之间。这些差异严重影响了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数字鸿沟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这种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

国外对于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全球数字鸿沟(Global  Digital  Divide)和国内数字鸿沟(Domestic  Digital  Divide)这两大方面的探讨。前者着重于对世界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以及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进行探讨,后者则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存在的数字鸿沟的方方面面以及数字鸿沟与其他焦点问题,比如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种族问题等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对于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策略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尝试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全球数字鸿沟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全球数字鸿沟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对于全球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问题上。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因特网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从在线人口的国际分布、网络主机的国际分布、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使用程度等方面来比较)、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国际代理机构(如世界银行、UNDP、国际电信联盟等机构)和非盈利组织(NGO)在解决全球数字鸿沟问题中所作的贡献等。

附图

全球互联网用户使用数对比图

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变得相当突出,从上面的图表中便可窥其一斑。

占世界人口12.9%的非洲,它的互联网使用人数只占世界的1.2%,而35.2%的互联网用户却集中在人口稀少的美洲。在收入最高的国家中互联网的用户总数占据了世界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的国家只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0.2%。这些数据都在提醒人们全球数字鸿沟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并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已有的经验表明,除了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以外,影响全球数字鸿沟问题的因素主要还有这样一些:(1)国家内部制定的公共政策所提供的机会构成,比如国家或组织、个人对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的积极举措、科学技术发明、用于ISP服务上的花费、电信事业建设等方面的措施。(2)对使用计算机的文化态度,这在解决存在于具有相似文化的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同样使用英语的国家。(3)资源,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发展水平、计算机使用技能等。这一因素的影响在目前看来尤为突出,而且在将来也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解决这种全球性的数字鸿沟问题,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努力。从联合国到各个区域组织再到各个国家政府,从世界组织到跨国集团再到各种非盈利组织和机构,人们在不断地探索着解决问题的途径。世界银行资助的“非洲虚拟大学(AVU)”计划、八国集团筹建的“DOTForce”工作组、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软件银行合作的“软件银行合作市场(SBEM)”项目以及第四届亚太经合组织电信和信息产业部长级会议提出的“坎昆宣言”、国际通信联盟和信息社会世界高层论坛所作的努力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在国家层面上,即使科技发展依然有着很大的空间,如果政府和各种非盈利组织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全球数字鸿沟也将可能会使得南北差距继续扩大。目前已有一些组织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如微软,它作为“数字化领导计划”的一分子,计划在印度、韩国、俄罗斯和哥伦比亚等地出资一百万美元,响应白宫对全球数字鸿沟采取行动的号召。

从收集到的现有资料来看,关于全球数字鸿沟问题方面的资料与研究国内数字鸿沟问题的资料相比稍嫌单薄,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清楚地了解这种数字差异,对各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策略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国家的数字鸿沟

如果将全球数字鸿沟作为数字鸿沟问题研究的宏观层次,那么对国家内部或地区内部的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则是从中观和微观的层面上来进行的。

2.1 数字鸿沟是否存在

有少数人认为数字鸿沟只不过是一些政客为了某些私人目的编造出来耸人听闻的。还有的认为数字鸿沟的存在与否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就像当初电话的使用一样它可以得到自然而然的解决。而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数字鸿沟在国家内部是确实存在的。在有着不同经济背景的地区之间、在不同的人群之间等等,都存在着严重的差异。近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日甚一日,各个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都在增加。而且也只有意识到它的客观存在性,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和制定解决方案。

2.2 数字鸿沟问题能否解决

比较悲观的看法认为数字鸿沟问题根本无法得到解决或者说它没有出现任何减小的趋势。客观的调查数据表明,并不是所有方面的数字鸿沟都是停滞不前、没有任何发展的。比如在美国,家庭拥有电脑量的差异正在减小,基本的网络访问量在性别上的差异已经发生了变化,男女比例十分接近。同时,种族上的差异也在不断拉近,教育和收入水平是随着种族曲线变化的主要变量,在高层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下,互联网接入的种族差距已经不再那么明显。我们还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进入互联网络世界,由于年龄因素而产生的数字鸿沟也开始出现减小的趋势。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在网络访问量上存在的数字鸿沟也将会有所减小。

从美国的这些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密切关注数字鸿沟问题,采取适当的积极举措,数字鸿沟问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的。

2.3 用于测评数字鸿沟的统计因素

用于对数字鸿沟进行统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美国商务部的统计为例,当前主要是从这样三个方面来对国内数字鸿沟进行测评的:家庭拥有电脑量和因特网接入量、个人使用网络的情况、残疾人使用电脑和因特网的情况。在考察每种参量时

,分别针对不同的统计对象和类目,如地域(农村、城镇和中心城市)、收入水平(低于1500O、高于75000、中间每隔10000作为一个层次)、教育程度(博士、硕士学位、本科学位、一般院校、高中、高中以下)、种族和民族(白人、黑人、亚裔及太平洋岛居民、西班牙人)、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工作情况等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同时还采用了三维甚至多因素分析方法。比如在研究家庭拥有电脑量时,同时将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作为变量来进行分析,形成的`就是一个三维的研究图表。

测评体系的确定在各个国家将会有所不同,可以结合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适合本国的测评体系,以便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和分析国家内部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测评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数字鸿沟是多方面差异的综合,随着某些方面的拉近,还可能会出现其他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测评体系中还应该适当地加入对个人使用因特网的能力、熟练程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一些机构开始做这些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的在线技能(如在线寻找特定内容的能力)基本上与年龄成反比,与技术经验成正比,与性别的关系则不是很大。

2.4 拉大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

由于数字鸿沟本身涉及很多方面以及它的复杂性,影响它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国家,因为经济背景和社会发展程度,有时甚至是文化的差异,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起来看主要的是以下这些方面:(1)不适当的政府干涉,不但不能很好的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2)电讯市场缺乏竞争机制,导致电讯设施价格昂贵,间接影响因特网的使用量。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得到改善。(3)经济落后的国家,由于经济规模的原因,想获得价廉的电讯设施的机会不是很大,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电脑和因特网的使用量。而且在那些基本需求都不能满足的地区,即使有数字化的通讯设施,对他们的帮助也不是很大。(4)有些国家教育水平低下,是拉大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在全球数字鸿沟问题中第三世界国家远远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5)缺乏适合残疾人使用的网络访问设计、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范围狭窄等,这些是拉大残疾人与正常人之间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

2.5 数字鸿沟问题产生的影响

数字鸿沟可以看作是当前正在增长的经济鸿沟的一部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数字鸿沟很可能会拉大现有的经济差距。还有的观点甚至认为解决了数字鸿沟问题,就是确保繁荣,进而确保和平。

数字鸿沟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当前多数研究的侧重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数字鸿沟对社会、文化、政治和个人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社会影响:使用计算机网络拉近数字鸿沟,人们可以获得有益的工作和职业信息、政治信息,发掘新的家庭和社会交流渠道,参与经济互动,融入各种不同的虚拟社区。这些是积极的影响。当然,也会有消极的影响:由于人们在网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相应地也就减少了很多与亲朋好友和其他人的交流时间,用在其他活动上的时间(如读书、看报、运动等)也在减少,这样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是破坏社会结构,导致数字隔离、社会分裂和关系弱化等现象的出现。

文化影响:文化内容的质量和效用本身就是有差异的,数字鸿沟的拉近有助于减小这种差异。消极影响则是可能会使类型多样的大众文化向单一化方向发展。这种单一化倾向极有可能使得大众文化走向庸俗化。

政治影响:数字鸿沟的拉近,使得各种政治信息更易获取,政治活动的动员也会有更多的渠道,更容易得到候选人的政策陈述,还可以扩展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民主参与。反面影响是可能导致政治分裂。心理影响:有可能导致计算机忧虑、各种计算机犯罪等现象的出现。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

2.6 已经采取的措施及经验

各个国家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面临的问题不同,因此解决数字鸿沟能采取的措施也就不尽相同。大体来讲,发达国家在数字鸿沟问题上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成效。归纳起来,这些措施和解决途径包括:

(1)政府适当的参与,如制订相关的法规政策,加强电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的建设)、法律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言论自由,这对提高因特网的使用是必需的);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私人部门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刺激网络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等,这些都可以部分的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2)加强教育和培训的力度,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训等方面。远程教育的发展也是一项积极举措。

(3)让市场自己寻找解决办法,提高竞争机制。电讯市场的缺乏竞争是各个国家都存在的普遍问题。改革这种近似垄断的机制,改变电讯产品价格昂贵的现状,可以直接影响到网络使用量。

(4)网络内容提供商(ICP)和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应该提供给人们他们所真正需要的内容和服务,即内容更好、自由使用的公开的资源和软件,提供能真正满足他们需要的技术支持。有关的研究表明,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本地信息,包括招聘信息、教育、商业信息等。同时,还需要可以为低文化层次的人轻易理解的信息以及多个语种的信息等等。简易的操作、方便的使用和丰富的内容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因特网使用者的行列。特别是对残疾人而言,适合他们的访问系统设计有助于减小他们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

美国克林顿政府采取的措施中包括:实行税收激励政策;鼓励私人部门捐赠电脑;资助社区技术中心的建设并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技术培训;在低收入群体中建设1000个社区技术中心等。

英国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分发再利用的计算机;将使用过的计算机经过改装和整修送到落后地区进行计算机普及教育;一些网络服务供应商还提供免费E-mail服务;某些公司计划推出网亭(Internet  Kiosks)设施,提供免费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服务;建立多媒体通讯密集群等。

对于落后的国家而言,比如非洲国家,因为经济基础的落后,解决数字鸿沟的措施也就很不相同。归纳来说,有以下这些建议和举措:

(1)建设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甚至包括电力设施的建设。如果能够获得价廉的通讯设施和信息技术,对他们将更为有利。

(2)加大教育的力度。比如在加纳,虽然近年来基础教育的程度大大提高,但是中学教育程度还是明显较低。学校更是很少向学生教授计算机知识,只有3.5%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这种情形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一大障碍。

(3)在学校创建信息技术中心,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知识和相关技术。建立ISP乡村技术中心和信息技术市民学校,向人们传授计算机知识。在课堂、图书馆、医疗中心、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推广使用计算机。加纳政府甚至要求所有的电讯公司必须将所得收入的1%用于这项推广计划。另外,还推行大学与普通中小学校的合作计划,一所大学辅助多所中小学校进行计算机知识教育,开展技术培训等。

(4)提高本国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加大R&D经费的投资。这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也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必要途径。

(5)跨国公司和非盈利组

织对落后国家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他们推行的技术培训和捐赠活动等都是对这些落后国家推广使用计算机的有力支持。

各个国家所作出的尝试综合来说就是提供基础设施、物理连接、培训项目,学校推行计算机教育和远程教育,丰富在线信息资源,开展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的运行,信息通讯技术在医疗保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发展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1  Thomas  P.Novak,  Donna  L.Hoffman.  Bridging  he  Digital  Di  vide:  The  Impact  of  Race  on  Computer  Access  and  Internet  Use.  [http:  //www.  ogsm.  vanderbilt.  edu/research/papers/html/  manuscripts/race/science.  html]

2 Digital Divide  Network  Staff,  Benton  Foundation  Digital  Divide  Basics  Fact  Sheet.  [http://www.  digitaldividenetwork.  org/con  tent/stories  index.cfm?  key=168]

3 Kevin  Taglang.  Benton Foundation.  Content  and  the  Digital  Di  vide:  What  Do  People  Want?  [http://www.  diggitaldividenetwork.  org/content/stories/index.  cfm?  key  =14]

4  John  A.  Daly.  Measuring  Impacts  of  the  Internet  in  the  Develop  ing  World.  [http://www.cisp.  org/imp/may-99/daty/05-99daly.

5  Cynthia  D.  Waddell,  J.D.  The  Crowing  Digital  Divide  in  Acces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Overcoming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http://www.aasa.  dshs.  wa.  gov/access/waddell.htm]

6  Eszter  Hargittai.  Second  -  Level  Digital  Divide:  Differences  in  People'  s  Online  Skills  [http://www.firstmonday.  dk/issues/  issue  7-4/hargittai/]

7  Andy  Carvin.  Beyond  access: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  [http://www.  benton.  org/Divide/thirdact/speech.  html]

8  The  digital  divide.  [http://www.noie.gov.au/projects/access/  community/digitaldivide/Digitaldivide.htm]

9  Clara  M.  Chu.  The  Digital  Divide:  A &

nbsp;Resource  List  [http://  www.  gseis.ucla.  edu/faculty/chu/digdiv/]

10  Gender  and  the  Digital  Divide  Seminar  Series  [http://www.  worldbank.org/gender/digitaldivide/]

11  Sonia  Arrison.  What  Digital  Divide?  [http://news.  com.  com/    -  1078  -  858537.  html  ]

12  ICT  can  bridge  the  rural/urban  divide[http://www.europemedia.  net/shownews.asp?ArticleID=10682]

13  Press  Release――  “Real  Access”  to  technology  needed  to  tackle  the  digital  divide,  states  report  [http://www.  bridges.org/media/  pressrelease/21-June-01.  html  ]

14  The  Digital  Divide  [http://ksghome.  harvard.edu/~.  pnorris.  shorenstein.  ksg/acrobat/digitalch1.  pdf]

15  Mick  Brady.  The  Digital  Divide  Myth  [http://www.ecommercetimes.  com/perl/story/3953.html]

16  Spanning  the  Digital  Divide:  Understanding  and  Tackling  the  Is  sues  [http://www.  bridges.org/spanning/pdf/Spanning  TheDigi  talDivide.  pdf]

篇2: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

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文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从全球数字鸿沟和国内数字鸿沟两方面对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论述。

【摘  要  题】国际信息

【关  键  词】数字鸿沟/互联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对于数字鸿沟,在美国商务部Falling  hrough  the  net系列报告中作了如下定义:这是一种由于地域、种族、经济状况、性别和身体状况等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获取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这一定义极具概括性,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定义中便可看出我们所讨论的数字鸿沟问题存在于很多方面。它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还存在于国家内部各个地域、种族、不同经济背景或身体状况的人群之间。这些差异严重影响了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数字鸿沟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这种差异表现得更加明显。

国外对于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全球数字鸿沟(Global  Digital  Divide)和国内数字鸿沟(Domestic  Digital  Divide)这两大方面的`探讨。前者着重于对世界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以及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进行探讨,后者则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存在的数字鸿沟的方方面面以及数字鸿沟与其他焦点问题,比如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种族问题等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对于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策略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尝试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全球数字鸿沟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全球数字鸿沟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对于全球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问题上。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因特网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从在线人口的国际分布、网络主机的国际分布、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使用程度等方面来比较)、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国际代理机构(如世界银行、UNDP、国际电信联盟等机构)和非盈利组织(NGO)在解决全球数字鸿沟问题中所作的贡献等。

附图

全球互联网用户使用数对比图

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变得相当突出,从上面的图表中便可窥其一斑。

占世界人口12.9%的非洲,它的互联网使用人数只占世界的1.2%,而35.2%的互联网用户却集中在人口稀少的美洲。在收入最高的国家中互联网的用户总数占据了世界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的国家只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0.2%。这些数据都在提醒人们全球数字鸿沟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并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已有的经验表明,除了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以外,影响全球数字鸿沟问题的因素主要还有这样一些:(1)国家内部制定的公共政策所提供的机会构成,比如国家或组织、个人对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培训的积极举措、科学技术发明、用于ISP服务上的花费、电信事业建设等方面的措施。(2)对使用计算机的文化态度,这在解决存在于具有相似文化的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同样使用英语的国家。(3)资源,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的文化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水平、计算机使用技能等。这一因素的影响在目前看来尤为突出,而且在将来也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解决这种全球性的数字鸿沟问题,需要各方面

[1] [2] [3] [4]

篇3:国外自尊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国外自尊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自尊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研究者发现自尊的实质是集动机、缓冲器、结果于一体的`.对自尊的稳定性的研究发现,自尊稳定性的发展呈“U”状.在童年时期,稳定性较低,随后有所发展,在中年达到顶峰即最稳定的时期后,又有所下降.

作 者:王丽红  作者单位: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 SHANDONG ECONOMIC MANAGEMENT PERSONNEL INSTITUTE 年,卷(期): “”(3) 分类号:B848.4 关键词:自尊   自尊的实质   自尊的稳定性  

篇4:国外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综述

公司治理目前已成为全球市场经济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一国公司治理系统的完善程度会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融资结构的完善、不同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表现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在国外(主要指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开始得较早。目前,公司治理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商业经济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极富实践指导意义的公司治理规则,呈现出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在本文中,笔者将这些研究成果按主题归为8大类,  并仅选取最具代表性且对现代公司治理问题研究有着重大影响的文献加以介绍,以期为该课题的深化研究有所裨益。

一、对于“谁应拥有公司治理主导地位”的争论

(一)股东在正常的状态下拥有企业,因此成为常态下公司治理的主体。这是因为公司的所有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股东只是“正常状态下的企业所有者”,在其他不同的状态下(比如陷入财务困境或破产),债权人等也可以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该观点的支持者认为:在正常状态下,股东对公司拥有所有权;经理人员以股东代理人的身份执行权力、承担责任;公司治理是一个对股东承担有效责任的问题;解决治理问题就是要使治理机制运行得更有效率。常态下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股票市值最大化)会导致经济效率的增加,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之外的目标会引起灾难性的道德风险问题。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利益的不兼容与信息的不对称,如何确定产权对于效率的高低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本必须以物质资本为基础才能发挥作用,物质资本应成为企业凝聚的核心,从而对物质资本的所有也就成了对人力资本控制的依据。

(二)利益相关者占据公司治理的主导地位。该观点认为,股东只是公司的众多利益相关者集团中的一员,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对公司享有权利,那么也就不会特别考虑为什么在利益方面股东比利益相关者享有优先权。因此,公司受其全体利害相关者的利益支配,而不仅是其股东的利益支配。他们认为,基于现代大公司的这一特殊本质,由利害相关者治理不仅在伦理上是完美的,在经济上也优越于股东治理。大公司涉及到许多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人员、普通职工等)的契约,需要减少监督执行这些合同的费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由于促进了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所以将更具效率性。比如,福山曾指出:“某些团体能够在实际上节约交易成本,是因为经济代理人之间在他们的相互交往中彼此信任,因而能够比那些低信任度社会更有效率。”[1](P73)

二、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的研究

(一)从股权特征的实证角度考察公司治理问题的焦点多集中于公司多样化战略的施行和引导管理者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的治理机制上。在对多样化战略的研究中,通常假定高级管理者在公司水平的(产品或地区)多样化中获取个人利益。集中的股权可以抵消公司多样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并增加股东价值。Amihud和Lev的研究发现,  由大股东控制的公司更少可能从事不相关(或导致企业价值减损)的购并活动。Hill和Snell,  Hoskisson等发现大股东持有的股权份额与产品多样化负相关。Denis等的研究指出,  代理问题能够有效地解释公司施行价值减损的多样化战略的行为。此外,对于股权结构和重组之间联系的研究也符合代理理论的预期。比如,Gibbs指出,公司重组可能由代理成本所引致。

在对引导

[1] [2] [3] [4] [5]

篇5:基于数字图书馆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基于数字图书馆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图书馆开展各种服务的工作过程中必然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这既有法律不够完善的因素,也有认识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可能发生侵权行为成因的基础上,从完善法规、平衡主客体利益关系、信息伦理教育以及信息行为规范等几个方面,对规避侵权的.解决途径进行了务实的探讨.

作 者:越桂杰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图书馆,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刊 名:黑龙江史志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HIZHI 年,卷(期): “”(7) 分类号:G25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知识产权   问题研究  

篇6: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

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简述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建设的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作者提出一些解决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信息建设 资源共享

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电子网络的广泛运行,使得数字图书馆逐步走进高校,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的趋势。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的日益频繁,高校的知识宝库也得到了丰富。

1 数字图书馆概述

1.1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图像、文字、语音、影像和软件等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传递和检索,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为文献查阅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检索服务,不再像传统图书馆主要是收藏书面文化资料。数字图书馆主要建立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基础上。 社会信息逐步增长,人们需要储存和传播的信息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因此,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最初的提出仅仅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可以体现一个单位的文化氛围,目前,,图书馆界形成了争先、优先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浪潮,有关图书馆数字化的研究课题相继启动。如:863计划、973规划、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中的有关课题,也有省部级研究项目等。国内各大型公共图书馆、院校图书馆均基本或逐步实现了图书馆数字化初步工作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例如,目前国家数字图书馆已经制作完成超过200TB的数字资源,全国各级图书馆同样实现了相当数量的数字资源的海量存储。根据欧盟委员会公报,欧盟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来自欧盟各成员国图书馆和文化机构的书籍、地图、绘画、照片、电影和报纸等信息和资料已达460万件,预计将增加到1000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32家合作机构共同启动的由全球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一一一美国国会图书馆建设的“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得到了包括中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图书馆和文化机构的大力支持,使许多珍贵的文化资料数字化,并放存互联网上共享。

由此可见,数字化图书馆正在逐步完善发展。

2 数字化图书馆的特点

2.1 管理方式计算机化。

数字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管理数字化信息资源,并且对全部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

2.2 信息存储数字化。

这是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其他特征都是建立在这一特征的基础之上。资源数字化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传统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其二是光盘等电子出版物的收藏;其三是网上信息资源包括网络传输的文字信息、图形、图像信息以及声音、视频、动画等数字式信息的组织管理。数字化技术不仅保护了文献特别是一些古籍珍善本和历史遗物,同时节约了存储空间,改进了信息的组织方式,提高信息检索速度,促进远程交流利用。总之,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采用数字化信息存储处理技术,对信息资源建立分布式的大型文献信息库及超文本检索系统。

2.3 查询手段便捷化。

通过网络等电子通信手段,连接数字图书馆和网上信息中心,提供各种信息数据库的联网查询服务,为信息检索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形式。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在实现了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之后,必然会出现信息利用的共享化问题。网上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各个高校的数字图书馆通过努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的话,只要是网上的用户,均可以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珍贵资料,不从而真正实现了跨地域、跨国界的资源共享。

3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以及对应策略信息资源建设

数字图书馆建设主要指的是信息资源的建设。而在本文中,提到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更多的是各高校自身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以及在网络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1 信息资源建设的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一个是对于所得资金的.合理分配。面对图书馆资源建设投资有限的情况,我们更多的是从合理运用在手经费来完成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对文献进行数字化,购买性价比高的数据库,还有联合其他高校图书馆共建数据资源等措施,达到经费的合理使用。

3.2 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问题。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本质是将资源电子化、数字化后建成各种类型数据库的过程。标准化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没有标准化,资源共享就失去了保障。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是良莠不齐的,而如果想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则需要各高校图书馆在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标准的制订和落实,在建库过程中,严格遵循和充分利用各种一致的标准,尽量避免不依规范和标准而随意建立“简易格式”库和非标准数据库,导致大量信息资源不能相互交换,出现不能实现共享和集中的现象。这里更应注意的是有关各校特色的数据库的建设。

3.3 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问题。

信息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信息资源共享的可实现性和有效性。因此,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必须注意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控制,在数据库建设时,应该加强数据著录准确性和格式的标准性、数据标引、检索语言的规范性,从而为提高信息资源的查全率、查准

率提供可靠保障。在这里我们提到的标准化、规范性是指标引规范是指要注意著录规则的通用性及描述语言、标引语言的标准化,提高数据库的可检索性、可获取性,在数据加工时要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相关规范,以确保信息交流与合作的顺利进行并为未来全面的资源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员培养问题。尽管我们强调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强调网络的发展迅速,但不应该忽略最基础的问题:计算机网络的具体操作还是需要图书馆的人员来完成。因此,培养优秀的图书馆人员尤为重要。首先,作为图书馆馆员,要时刻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不断的学习,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多方面知识;其次,主动地与读者进行沟通。了解读者的需要,积极得到实际信息反馈,不断帮助馆里完善信息资源管理建设。

4 总结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的一部分,它为学校培养人才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发展数字化图书馆正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图书馆的职能的一种手段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是高校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目前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由之路。搞好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图书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极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从而完成自己的新时代使命。

篇7:-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1997-2009年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对1997-2009年间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的`文献从发表年代、来源期刊、期刊类型、著者等几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方面研究的发展状况.

作 者:骆伊丽 LUO Yi-li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江苏南京,21009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310018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2010 20(6) 分类号:G350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知识产权   统计分析   期刊类型分布   著者情况  

鸿沟作文550字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述略

英美文学研究与网络文化

浅析语言经济学的定义争端论文

论文参考文献报告格式

财政学论文题目

网络道德研究综述的论文

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近三十年来东汉抒情赋研究的综述论文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学习心得精选

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
《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精选7篇)】相关文章:

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022-10-10

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相关调查报告2022-06-15

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观后感2023-04-23

训诂学论文2023-05-07

普通语言学的发展规律2022-06-10

天台山暨浙江区域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2022-09-14

师范生历史学习动机及其阻抗因素研究2023-02-19

略论苯教历史发展的特点2022-06-15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观后感心得精选2023-06-08

营销传播整合障碍分析的论文2023-09-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