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习题精选(集锦3篇)由网友“拾遗”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习题精选,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习题
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习题精选
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习题精选1.活的蛔虫呈现 ( )
A.白色或浅黄色 B.乳白色或粉红色
C.浅绿色 D.浅灰色
2.雌、雄蛔虫在形态上的区别是 ( )
A.雌虫较大,尾端向腹面卷曲
B.雄虫较小,尾端尖直
C.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
D.颜色不同
3.蛔虫生殖能力强大,雌虫每天可产卵约( )
A.5万粒 B.10万粒
C.20万粒 D.30万粒
4.蛔虫的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大约经过 ( )
A.两天 B.两周
C.两个月 D.两年
5.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 )
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 D.有肛门无口
6.寄生数量较多时,会引起肠梗阻的寄生虫是 ( )
A.蛲虫 B.钩虫
C.绦虫 D.蛔虫
7.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
A.早晚刷牙、洗脸
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不随地大便
8.蛔虫的身体呈_______形,中段_______,两端________。活的虫体_______色,也有的是________色。雌虫较________,尾端________。雄虫较________,尾端向________。
9.蛔虫的成虫在人的________里吸食________的食物,并且分泌________,引起人体精神不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生数量多时,还会阻塞___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蛔虫还可能钻进________或________,引起________蛔虫病或________炎。
10.有________性的蛔虫卵被人吞食后,在人体________内发育成成虫。雌雄蛔虫在人的________内进行交配,雌蛔虫产下________卵,它们随着________排出体外。人们使用含蛔虫卵的粪便作肥料,就容易使蛔虫卵广泛地散布在________上,________里,________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________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盘曲在卵壳里,这样的虫卵具有________性。
11.钩虫寄生在人的________里,能使人得________病。蛲虫寄生在人的.________里,可引起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
1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身体________;消化管的前端有________________,后端有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
参考答案
1.活的蛔虫呈现 (B)
A.白色或浅黄色 B.乳白色或粉红色
C.浅绿色 D.浅灰色
2.雌、雄蛔虫在形态上的区别是 (C)
A.雌虫较大,尾端向腹面卷曲
B.雄虫较小,尾端尖直
C.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
D.颜色不同
3.蛔虫生殖能力强大,雌虫每天可产卵约 (C)
A.5万粒 B.10万粒
C.20万粒 D.30万粒
4.蛔虫的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大约经过 (B)
A.两天 B.两周
C.两个月 D.两年
5.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绦虫的特点是 (C)
A.有口无肛门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D.有肛门无口
6.寄生数量较多时,会引起肠梗阻的寄生虫是 (D)
A.蛲虫 B.钩虫
C.绦虫 D.蛔虫
7.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A)
A.早晚刷牙、洗脸
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C.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D.不随地大便
8.蛔虫的身体呈圆柱形,中段较粗,两端逐渐变细。活的虫乳白色,也有粉红色。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
9.蛔虫的成虫在人的小肠里吸食半消化的食物,并且分泌毒素,引起人体精神不安,如失眠、烦燥、夜惊、磨牙等;寄生数量多时,还会阻塞肠道,引起肠梗阻;蛔虫还可能钻进胆管或阑尾,引起胆道蛔虫病或阑尾炎。
10.有感染性的蛔虫卵被人吞食后,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雌雄蛔虫在人的小肠内进行交配,雌蛔虫产下受精卵,它们随着人的粪便排出体外。人们使用含蛔虫卵的粪便作肥料,就容易使蛔虫卵广泛地散布在地面上,土壤里,蔬菜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二周发育成幼虫。幼虫盘曲在卵壳里,这样的虫卵具有感染性。
11.钩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能使人得钩虫病。蛲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可引起消化不良、阑尾炎等症状。
1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消化管的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篇2: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习题
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习题精选
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习题精选题1 生态系统是指( )。
A.一种生物的总和 B.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C.所有生物的总和 D.生物生存的环境
解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就叫生态系统。选项B正确。
题2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
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D.所有生物组成的
解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及它们生存的环境,即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A、B、D三项中都缺少无机环境这―成分,B项中还缺少分解者。选项C正确。
题3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草履虫 B.细菌 C. 蘑菇 D.草
解 生产者是指生态系统中能制造有机物的生物。供选项中,只有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选项D正确。
题4 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浮游植物 B.肉食鱼类 C.浮游动物 D.大型鱼类
解 某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海洋生态系统也不例外。从总体上看,生产者的数量最多,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浮游植物。选项A 正确。
题5 消费者是指( )。
A.生命活动中需要消耗能量的生物 B.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C.能分解有机物的生物 D.生命活动中需要分解有机物的生物
解 消费者不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因而叫消费者。而所有的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的时候都需要分解有机物、消耗能量,因此不能根据这一点来判断某一生物是否属于消费者。选项B正确。
题6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解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都来自生产者,消费者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才能存。因此,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才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选项B正确。
题7 生态平衡是一种( )。
A.绝对平衡 B.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
C.动态平衡 D.永久的平衡
解 解此题首先应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永久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会被破坏而失去平衡,动、植物的数量也不会相等,植物的数量总是多于草食动物的数量,草食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肉食动物的数量。选项C正确。
题8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属于消费者的是 。
(2)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3)写出四条最短的食物链。
解 (1)草;兔、鼠、狐、蛇、鹰。
(2) 5
(3)草→兔→狐 草→兔→鹰 草→鼠→狐 草→鼠→鹰
篇3:第四章 线形动物门
第四章 线形动物门
教学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比较蛔虫和猪肉绦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通过学习猪肉绦虫的形态和结构知识,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别于绦虫的蛔虫,在结构上、生理上又有哪些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呢?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认识蛔虫,让学生们一方面要找到二类生物的共同特点;另一方面要区别二类生物的不同点。通过比较和综合,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各自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最终目的是能更好地预防蛔虫对人类的感染所造成的危害。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因为:
虽然蛔虫也是寄生生活的种类,但它不同于猪肉绦虫的特点是:身体是细长的,消化道已有口和肛门的分化,身体表面有防止消化液浸蚀的角质层,这些特征有的是线形动物独特的特征,有的是进化的特征(与前类比)。可以说明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在进化的方向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引言的设计:
(1)教师可以根据上章所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上章我们学习了有关猪肉绦虫的知识,知道猪肉绦虫是一种能够寄生在猪体内和人体内的寄生虫。除了猪肉绦虫,人体内还有哪些寄生虫呢?――蛔虫、蛲虫、钩虫等。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给出本课课题。
(2)教师也可以用蛔虫的浸制标本,引出本课课题:首先让学生观察蛔虫的浸制标本(最好是雄、雄在一起)。然后提问:①大家认识这种动物吗?――蛔虫。②它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呢?――寄生在人体内。③它的形态和结构与猪肉绦虫是否一样呢?然后,再放一段录像片,示意蛔虫的生活环境、体色、体形、外部结构以及雌虫和雄虫的区别。最后,请学生说出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
2.关于蛔虫形态结构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结合录像片或挂图,由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①人体的消化道能够消化鱼、肉等食物,为什么不能将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消化呢?②蛔虫在结构上有哪些比猪肉绦虫进化的地方?③蛔虫与猪肉绦虫共有的特点是什么?教师要始终围绕着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引导学生思维,同时要有意识地与猪肉绦虫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归纳出: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有哪些,各自具备的特点有哪些,以及结构上比绦虫进化的地方有哪些。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蛔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同时也可说明线形动物在进化上的地位。(线形动物出现原体腔的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向学生说明。如果在扁形动物门中提到过三胚层,在这里介绍一下原体腔也可以。千万不能过多展开,避免喧宾夺主。)
3.关于感染的途径,可以这样安排:教师课前绘制出蛔虫卵、幼虫、成虫的剪贴图,边讲边按蛔虫的发育顺序依次贴到黑板上,并写出一定的文字说明,最后形成蛔虫生活史的图解。
也可以结合录像片,请学生看后,自己写出蛔虫的感染途径简图。同时请一个学生到前面,在黑板上贴出剪贴图的正确顺序。
4.关于蛔虫给人体造成的危害及预防的措施,可以请患过蛔虫病的学生现身说法,介绍一些症状。也可以结合录像或幻灯进行说明。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患蛔虫病的危害和症状,如蛔虫的幼虫在体内移动时,由于它的机械损伤作用、分泌物以及死后分解产物的毒素作用,能引起人的肠壁、肝脏和肺的病变,以及全身性的过敏反应。蛔虫的'成虫在人的小肠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并分泌毒素,可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引起精神不安,如失眠、烦躁、夜惊、磨牙、抽筋、神经痛、头痛等。蛔虫数量较多时,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
我国蛔虫病分布较广,受蛔虫感染的人较普遍,一般说,人群的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论讨:蛔虫病有哪些传播途径?预防蛔虫病可采取哪些措施?怎样克服不良的卫生习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总结。
5.关于其他线形动物,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向学生介绍1~2种。
(1)钩虫: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长约1厘米,乳白色,活时微红,略呈“C”形,成虫用口腔吸附在寄主的小肠壁上,以血液或组织液为营养。成虫可以不断更换人体小肠壁上咬附部位的习惯,造成肠壁新老伤口流血不止,使寄主长期严重贫血、浮肿、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
钩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我国南方比北方更为流行。人感染钩虫病是因为用未发酵的粪便施肥,使丝状幼虫(钩虫的幼虫)污染了土壤,后来人又赤足走过那块土地或用手在那里劳动,钩虫的丝状幼虫就钻入了皮肤。
(2)蛲虫:主要寄生在人的盲肠、阑尾、升结肠及回肠下段,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分布较广。蛲虫的成虫像白棉线头一样,雌、雄虫大小相差很大。雌虫长约10~12毫米,因尾部长而尖细,所以显得两头尖。雄虫长约2~5毫米,尾部向腹侧卷曲。雌虫成熟后,到了夜间爬到肛门四周产卵,产卵后即死去。产卵时刺激肛门,使患者失眠、疲劳。儿童感到痒时,用手搔摸肛门,手指和指甲内就会带有虫卵,饭前便后不洗手,就可能重新感染。蛲虫的虫卵也可以通过被褥、衣服、空气重新感染人体。蛲虫除影响睡眠外,还可引起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其他线形动物时,要有意识地点出钩虫和蛲虫与蛔虫相似的特点。为最后总结归纳出线形动物门的特征奠定基础。
6.关于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的教学,可以在教师讲课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不同于扁形动物门的特征,最后,可以说明一下线形动物在进化上的地位,有哪些比扁形动物高等,有哪些属于低等的特点,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们的进化观点。
★ 第十二章免疫习题

【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习题精选(集锦3篇)】相关文章: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2023-06-29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资料2022-07-21
康拉德洛伦茨动物的道德与武器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22-11-04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题人教版2023-05-10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题2022-05-07
精编七年级政治下第四单元习题测试2023-05-20
第七章第一节鲫鱼 习题2023-02-25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复习题2023-05-29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2023-04-29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