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第1课时学案(精选9篇)由网友“谁最爱吃香菜”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第1课时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登高》(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登高》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学习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3.能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预 习】
I.教材助读
一、新课导入:
由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导入。
二、重阳节的来历:
名称释义: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作者简介:杜甫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II.预习自测
杜甫,字 , 代现实主义诗人。他客居长安时曾住在少陵,所以世称 。又曾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充任节度使,所以又称 。
他的诗再现了“安史之乱”时唐朝的现实生活,所以他的诗被称为 ,能反应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是“三吏”(_____、 _____、 _____ )“三别”(_____ 、______、 _____)。杜甫被后世称为 。
2.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渚 ( ) 潦倒( )
3.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
(2)艰难苦恨繁霜鬓:
(3)潦倒新停浊酒杯:_______________
【探 究】
探究一:
《登高》的前四句描写了哪些事物?诗人分别用了哪些字词描绘它们?
探究二: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探究三: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
答:“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小结:
【当堂训练】
1.杜甫,____代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主义诗人,人称“_____”。他的诗被誉为“______”。他的《登高》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
B.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C.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
D.这首七律诗八句皆对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课后作业】
1.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律诗每首 句,共 联,依次为 、 、 、 。
2、杜甫,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字 ,有 之赞誉,他的诗歌被称为 ,他的诗歌总体的风格是 。我还知道杜甫
。
3、整体感知:本首诗前四句写 季节之景,给人总体感受是 。后四句直接抒情,能直接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是 。
批阅等次: 时间: 次数:
高彦娟
[《登高》(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篇2:《动画城》(第1课时)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
欣赏《一个师傅仨徒弟》。
二、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能用动作或打击乐器参与歌曲表现。
2.能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的前四个乐句。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听听老师对他的描述,大家一起来猜猜他是谁?
教师:他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占花果山为王,号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万年金丹,打败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学生:孙悟空……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孙悟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的人物。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讲一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
学生:……
教师: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首关于师徒四人的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引入课题)
(二)聆听歌曲
1.听录音《一个师傅仨徒弟》
(1)欣赏第一段
教师:同学们,这部动画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谁?
学生:白龙马……
教师:就是白龙马,你能用动作模仿一下白龙马是什么样的吗?
(2)欣赏第二段
教师:白龙马跑累了,要休息一下,小朋友和白龙马一起边休息边静静地听一听。(放第二段录音)
教师:歌曲在什么地方情绪突然高涨起来?听出来的小朋友随老师按节奏拍手告诉大家。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
2.完整听赏歌曲
演唱歌曲的时候,老师看到小朋友的表演兴趣还很高,有的小朋友一边唱一边情不自禁地动起来了,那咱们一起来表演好吗?(老师扮演唐僧,部分学生扮演三个徒弟,其余小朋友扮演白龙马,并让学生自由选择服装、道具等)
随录音边唱边表演白龙马的动作,高潮处即兴表演。
(三)哼唱歌曲(只学唱第一段)
刚才听录音的时候,老师发现大多数的小朋友都会唱这首歌曲,但个别地方唱得不太准,我们一起随琴来学唱好吗?
1.随钢琴伴奏唱第一段歌词(出示歌片)。
2.纠正演唱不准确的地方,随老师唱一唱。
3.随录音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体验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艰辛和快乐,我们应该向他们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的四十分钟过得可真快,我们该跟动画城说再见了。(播放动画城主题曲,生边听音乐边走出教室)
篇3:《采桑子重阳》(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 采桑子 重阳》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朗读并能背诵本诗。
2. 理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 感悟作者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预 习】
I.教材助读
一、 背景介绍
1927年大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在华矛盾随之尖锐,各派军阀之间的混战加剧,给共产党领 导的红色区域发生和坚持焉提供了条件。1929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第三次入闽,这次入闽,天高气爽,秋色烂漫,胜利在望。诗人的心头充满了喜悦畅抒胸臆,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饱含哲理脍炙人口的词作
二 、说重阳
重阳节 :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三、走近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省湘潭韶山人。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八岁时写过一首题为《咏蛙》的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露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19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后来发动秋收起义,上井冈山,领导工农红军与军阀展开斗争。
II.预习自测
1. 毛泽东,字 ,湖南湘潭山冲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主要著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诗词选》。
2.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寂寥( ) 春朝 ( )寥廓 ( )
3.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人生易老天难老:_______________
(2)战地黄花分外香:
(3)寥廓江天万里霜:_______________
_
【探 究】
探究一:《采桑子 重阳》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探究二:“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三:“辽阔江天万里霜”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
小结:
【当堂训练】
1. 《采桑子 重阳》的作者是______,“采桑子“是______,”“重阳”是______。其中与“秋日胜春朝”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采桑子重阳》中“采桑子”是曲牌名,“重阳”是题目。
B、词最早产生于魏晋,在唐代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到宋代发展到巅峰。
C、词最早又称为“曲子词”,是配合燕乐而演唱的一种歌词,此外,词又被称为“诗余”、“长短句”、“乐府”等。
D、《沁园春长沙》是现代诗
【课后作业】
1.课后背诵默写本词。
2.查找毛泽东的诗词,自主选背其中的一首。
3.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有关“重阳节”的诗词。
批阅等次: 时间: 次数:
高彦娟
[《采桑子重阳》(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篇4:《心声》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杜红伟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重难点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
黄蓓佳,1955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她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补考》。以后陆续在《钟山》、《文汇月刊》、《上海文学》、《安徽文学》、《收获》等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
四、预习交流
1、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
棱角( ) 纸捻子( ) 发窘( )
撇嘴( ) 祷告( ) 抽噎( )
2.、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哪位同学能结合场景把主要情节讲一下?
3、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4、本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李京京),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五、展示提升
六、当堂测评
1、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2、京京是个怎样的小孩?
3、《心声》一文中的程老师,她在上公开课过程中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
4、这篇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七、课后反思
杜红伟
[《心声》导学案第1课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篇5: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第1课时学案
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第1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谈论物品的位置请给出下面单词、词组和句子的汉语意思。1.单词:where , table , bed , bookcase , sofa , chair , under , head ,come , on ,desk ,think ,room ,their ,hat ,2.词组:u nder the bed , on the sofa , in the backpack 句子:where’s my back pack ? it’ s under the table . where are my books ? they’re on the sofa . 语法:方位介词in ,on , under, behind 的用法; where句型;表述物品的正确位置。【预习指导】自我预习1. 完成1a。(将答案写在课本上并翻译成汉语)2.完成1c对话,熟读、翻译成汉语;自己仿写对话。3.熟读2d中的单词并翻译成汉语。4. 翻译grammar focus并背诵。预习效果检查1.写出并读出下列单词。桌子_______ 床__________ 书橱;书柜_______ 沙发_______ 椅子________ (疑问副词)在哪里________ 在…下_____ 在…上_____ 在…里面__________ 在…后面__________ (她,它)们_____2. 完成下列短语。 在桌子下面__________ 在书橱里______________ 在沙发上____________ 在床下面___________ 在椅子后面____________【 课内学习】 一、教材处理:1. 检查1a 1b 1c 及grammar focus 的预习效果。朗读1a所列8个词并说出汉语意思。2.1c、2c的对话及仿写对话展示。3. 听力练习:听1b \2a \2b 完成课本上的内容。4. 听力练习:再听录音并跟读。二、组内探讨:1、以小组为单位,看1a图画,并分别理解图画中的对话: (1)a: where's my backpack ? b: it's under the table. (2)a: where are my books? b: they're on the sofa.2、小组为单位,两人合作,结合1a图画或实物,练习自己的对话并展示。运用方位介词in, on, under, behind 及 where's …?/where are …?及其答语,自由交际 ,表述物品的正确位置。3、读1a图画中对话,背诵并展示、竞赛。【结论】特殊疑 问句“where is /are …”用来询问物体的位置,意为“ ”【拓展】类似的疑问句what is /are…?是用来询问‘---是什么’,〖结论〗通过观察以上例句,我们可以判断:特殊疑问句是由一个疑问词开头的问句。 三、语法探究my backpack is under the table . my books are in my backpack .the basket is on the table .【结论】通过观察上面的例句我们发现:表示方位的方法是:表方位的 介词+------【提示】in , on , under , behind explanation1. where 引导疑问句及其答语 where 是疑问副词,以为“在哪里”,问人或事物所处的位置。提问时,where放在句首,后面用一般疑问句语序。回答这类问题时,一般要使用表示方位的介词短语。如:where’s the schoolbag? 书包在哪里? it’s under the table. 它在桌子底下。学习成果展示(满分50分)一、根据中文提示将所给的词排序,组成句子,注意标点和大小写。(15分)1.我的尺子在课桌上。on, desk, the, my, is, rul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只棒球在双肩背包里。 backpack, the, in the, baseball,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只钢笔在书的下面。under, pen, the, book, the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对划线部分提问(15分)1.they ar e under the chai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my clock is on the tab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 his keys are in the draw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tommy is at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anna’s books are on the bookca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转换句型。(5分)1. the baseball is under the chair. (改成一般疑问句) ____ ______ _____ under the chair? 2. the keys are on the table. (改成一般疑问句) ____ ____ ____ on the table?四、.翻译句子(15分)1)我的数学书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的棒球在哪里?在桌子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的电子游戏在梳妆台上吗? 不,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我的书在哪里?它们在沙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他的书在床上吗?不,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老王》(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抓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课文思路。
2、深入探究:揣摩语言,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目标达成: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激发同情心和爱心,联系身边的人,关注、关爱他人。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布置学生预习字词,熟读课文,搜集作家杨绛的有关资料。
思考:想想自己生活周围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
【创境激趣】
人心与人心就好比是一座山与你一样,当你对着高山喊--我爱你!高山的回音也是“我爱你”:决不可能你对着高山喊--“我恨你”,而高山的回音是“我爱你”。俗话说:“尊人者,人尊之。”所以,人与人之间都要讲求团结友爱、互相关心,诚挚待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绛的散文《老王》,看看我们会从作者与老王之间的关系中会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自学导航】
1、字音识记(给加点字注音)
塌败 ( ) 取缔 ( ) 伛 ( )
翳 ( ) 骷髅 ( ) 绷 ( )
滞笨 ( ) 愧怍 ( )
2、看课本P78的插图,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
以“从 看,他是一个 人”的句式说话。
【合作探究】
走近老王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小声读、放声读)速读全文,看看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2、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3、归纳总结:你能用两个字来概括老王的一生吗?并写出其具体表现在哪里。(提示:生活、为人 两方面考虑)
4、面对老王的“____”与“____”,作者及一家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呢?主要表现在哪儿?用一个字概括他们的品质:“____”。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强化训练】
1、在刚才同学们所概述的事件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请同学跳读全文,相互交流……
2、自由朗读感动你的语句或段落。
【归纳总结 】
读过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谈谈体会。
【板书设计】
老 王
杨 绛
字音识记(给加点字注音)
塌败 ( ) 取缔 ( ) 伛 ( )
翳 ( ) 骷髅 ( ) 绷 ( )
滞笨 ( ) 愧怍 ( )
宋发旺
[《老王》(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篇7: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内容:课本2、3页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并明白其中的算理。(重点、难点)
2、通过观察思考,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学法指导:自学法 尝试练习法
学习过程:
口算训练:
125×48 11×26+19×26 7.6+5+2.4 13×101
1.53-0.7 8.5-1.31-4.69 362-97 0.65+1.35
一、知识链接:
笔算下面各题:
124×7 23×12 250×8
二、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二页例1,先独立完成下列练习:
问题:(1)例1是用哪几种方法解答的?
(2)你能说出每种方法的算理吗?
(3)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
(4)初步理解算理。第三种方法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试做:你能独立用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来计算买5个风筝多少钱吗?
二、合作探究:
(1) 像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
(2)学生独立计算,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3)先把因数0.72( )变成72,积也随着扩大( )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 )100倍,小数末尾的0可以( )。
(4)试做:25×6 2.5×6
讨论: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训练
1.我会计算
2.0512.4 2.3
× 4 × 7 × 1 2
2.读一读,我会列式计算
(1)16个3.4的和是多少?
(2)3.18的15倍是多少?
(3)8个0.15相加的和是多少?
四、当堂检测:
我是计算小能手
30.7×25 1.23 ×8 13.6×13
0.75 ×14 15.8 ×12 0.375×22
五、课后练习,大显身手,我最棒!
(1)3.09 ×4 5.06×11 0.45×108
(2)一个长方形的长8.24米,宽是7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周长是多少?
(3)一个数的10倍比它的本身多7.2米,这个数是多少?
篇8:《背影》(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
2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目标达成:
1、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
2、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1.下列加点字注音
交卸( xiè )奔丧( sāng) 橘子(jú )
晶莹( yīng ) 迂腐( yú ) 琐屑(suǒxiè )
栅栏( zhà ) 差使( chāi )踌躇(chóu chú ) 蹒 跚(pánshān ) 颓唐(tuí )
举箸 ( zhù) 簌簌 (sù sù )
2.看意思说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
2.纷纷落下的样子。
3.凄惨暗淡,不景气。
4.失业在家。
5.短时间停留。
6.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7.衰颓败落。
8.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9.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10.细小而繁多(的事)。
【创境激趣】
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
世界上,有许多爱包围着我们,有些爱是细致的,有些爱是厚重的;有些爱和风细雨,有些爱轰轰烈烈。父爱、母爱、夫妻之间的爱、子女的爱、亲人的爱……爱,已经成了中华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们来真切的体会一下浓浓的父爱。
【自学导航】
1、作者介绍: 朱自清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年仅50岁的。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有散文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2 介绍写作背景:《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合作探究】
1默读、朗读课文。
2查字词典,为有关字词注音释义。
3画出文中疑难词句。
4文中最能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会感动你呢?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
1、请一同学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回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无私。
②文中儿子对父亲的理解。
【归纳总结 】
1、掌握本节课的文学常识和字词
2.了解课文大意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一、字注音
交卸( xiè )奔丧( sāng) 橘子(jú )
晶莹( yīng ) 迂腐( yú ) 琐屑(suǒxiè )
栅栏( zhà ) 差使( chāi )踌躇(chóu chú ) 蹒 跚(pánshān )
颓唐(tuí )举箸 ( zhù) 簌簌 (sù sù )
二、作者介绍
三、写作背景
【教学反思】
宋发旺
[《背影》(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篇9:《台阶》(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能力目标: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3、情感目标: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目标达成:
1、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2、仔细聆听、关心父母内心的声音。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看谁记的最牢
给划线的字注音:凹凼 门槛 涎水
尴尬 黏性 唿嗒
揩汗水 撬石板
【创境激趣】
谈谈你自己的父亲。表达对自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自学导航】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
2、父亲是怎样造起有高台阶的屋子的?
3、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
【合作探究】
1、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2、 “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3、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4、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
是多么大,后面写造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
后形成了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是年幼,而新
屋造好,“我已经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
后用了一二十年。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了父亲终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2、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3、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4、点击社会:这篇文章除了让我们了解父亲这个人物,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强化训练】
1、说说你对这位父亲形象的认识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2、 说说文中流露出“我”对父亲的感情。
流露出对父亲的热爱,敬仰而又同情的感情。
【归纳总结 】
1、请以“台阶是父亲的--”来谈谈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2、请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为话题: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板书设计】
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
父亲是一个要强的人
父亲是一个勇敢的人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父亲是一个朴实的人
宋发旺
[《台阶》(第1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Unit 4 Where is my backpack?第1课时学案(精选9篇)】相关文章:
秒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02-07
老人与海鸥 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024-01-28
《离太阳最近的树》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2024-01-02
《新闻》之三 导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2023-05-20
《短文》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2022-04-30
《蜡烛》(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2-11-17
火烧云 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023-09-01
1--5的认识 导学案(青岛版一年级上册)2022-06-23
《秋天》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2024-01-19
四年级美术上册《四季的色彩》导学案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