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性作品的特征和审美效果(共6篇)由网友“好吃大白菜”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悲剧性作品的特征和审美效果,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悲剧性作品的特征和审美效果
悲剧性作品的特征和审美效果
悲剧性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比较多,这些作品以其独特深刻的审美效果,激发起学生对道德、真理等的'思考,锻铸着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塑造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作 者:李文军 作者单位: 刊 名: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英文刊名:THE LANGUAGE TEACHER'S FRIEN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篇2: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教学探讨论文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教学探讨论文
内容摘要:悲剧性作品历来都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奇珍,以至真、至情、炽烈的悲情叩击着读者的心灵。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多部经典的悲剧性作品,正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最佳素材,以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鉴于此,本文从悲剧性作品教学的必要性谈起,就具体的教学开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必要性;教学开展
一、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1、语文学科性质的要求
语文是一门有着强烈人文性特征的学科,所以情感教育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也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针对当代中学生缺乏苦难意识和悲悯情怀的现象,悲剧性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正视人间的痛苦,直面惨淡的人生,真正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特征。
2、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使传统的道德观念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之中学生年纪和阅历有限,缺乏辨别能力,已经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比如缺少吃苦意识、情感脆弱、缺少承受痛苦的能力,一遇到挫折就会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等,甚至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都感到怀疑。鉴于这种状况,急需用悲剧性作品来帮助学生感受悲壮与崇高,磨砺意志,正视苦难,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生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1、认识悲剧类型
要想更好的学习悲剧作品,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清悲剧的类型,包含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等。如社会悲剧。这类作品多是发生在特定时代下的悲剧,表现出了人们在社会大环境下的无奈和抗争。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是一个美丽、勤劳的儿媳妇,与丈夫焦仲卿相敬如宾,但是受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思想的影响,蛮横无理的焦母硬要拆散这对恩爱的夫妻,最终相约赴死。这是何等令人心痛的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又如命运悲剧。这类作品的主人公多有着不幸和悲惨的人生,让人们不禁感叹造化弄人。《祝福》中的祥林嫂本是一个朴实勤劳的农家妇女,两次丧夫,儿子也被狼吃掉,最后流落街头。一生命运多舛,不仅让人心声叹息。再比如性格悲剧。这类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有着不同与常人的性格特征,也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悲剧的结果。如西楚霸王项羽,既雄才大略又儿女情长,既仁爱恻隐又残暴无情,既坚定果断又犹豫不决。最后自刎于乌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性格所致。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悲剧的'类型,从整体上把握作品。
2、分析悲剧人物
在明确了悲剧类型之后,则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作品的特点合理选择。比如从人物的语言中分析。正所谓言为心声,语言是作家塑造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先前比你们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明明是自己挨了打,偏偏要说成是“儿子打老子”,简单的几句话,就深刻揭示了孔乙己那种沉醉在虚幻中的悲剧人生。又比如从人物动作、神态上分析。杜十娘冷静的装扮好之后,文中写道:“十娘微窥公子,公子欣欣然似有喜色。”杜十娘试图通过自己的偷偷观察,看李甲是否有会悔改之意,但是李甲的欣欣然之色却毁灭了杜十娘最后的希望,既然爱情和希望已经毁灭,那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再比如从细节上进行分析。《祝福》中的“我”在遇到祥林嫂时,发现她拄着的竹竿下端已经开裂,篮子里有一个破碗。这说明她已经乞讨很长时间了,而且一天都没有要到吃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可怜,鲁镇的人又是多么的冷酷无情。通过以上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对作品,特别是作品的人物形象有更为深刻的了解,逐步感受到悲剧特有的震撼力。
3、思考悲剧原因
悲剧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人们对悲剧背后的思考,即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悲剧,这种对人的本质以及社会的深层思考,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祥林嫂和阿Q等,作为中国的底层知识分子、贫苦农民和农村妇女,他们悲剧的根源都是残酷的封建礼教。《项链》中的马蒂尔德则是因为自己的虚荣,看似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其实偶然中带有必然,如果不是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那么也不会有片刻风光,十年艰辛的结局。《福楼拜夫人》中的艾玛虽然有着浪漫的幻想,但是对现实的一无所知,使她的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通过对这些悲剧成因的分析,能够让我们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在悲痛之余得到深刻的哲理启示,让人勇于去追求真理,追求社会的进步。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和实施,中学语文教学已然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从技能教育向情感教育的转变,更体现出了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篇3:动画艺术的悲剧性审美价值
动画产业从初生之刻的标新立异到如今之时的方兴未艾,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逐渐稳定地呈现出组件化、阶层性、容量式的趋势导向,并以其巨大宏博的美学内涵吞吐量持续扩充关联产业的价值实体。而动画艺术的悲剧性美学价值则借助这一审美理念的物质基体自身的相对封闭、系统架构的相对单一以及人文内涵的相对纯粹,逐渐成为动画人文文化浪潮中鲜受磨蚀、岿然不移而卓尔不群、绝世独立的一枝奇葩。动画艺术的悲剧审美的官能冲击在于把喜放置在一种司空见惯而又可望不可及的位阶,然后再将悲上升至一种无法企及而又卑微扭曲的程度,最终将喜与悲彻底推翻、打碎,让其充分混合、无法分割,从而形成了痛彻心扉、欲罢不能的官能感触与精神冲击交互下的艺术感染力,最终形成骤然的社会群体化的情感共鸣的意识潮流。这也是笔者将在下文重点阐述的关键部分。
1 动画视角之下的悲剧美学的价值定义
从现阶段世界动画文化产业的格局目前状况来看,基本上形成了欧美系与日系两大派系两极抗礼的既成态势。欧美系动画多以娱乐消遣性作为创作核心与价值理念,通常都流于“全家人抱一桶爆米花边吃边笑边看”其乐融融的位阶层次,其对于悲剧性的动画创作并不特别青睐。而反观另一极点日本,其则尤为偏于进行悲剧性美学理念的动画形式转化,并频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动画作品问世,这其中尤以宫崎骏为旗帜标杆。
宫崎骏的悲剧性动画作品为数不多,而却通过“孩子般天真的意识诠释了什么是悲剧审美主义”,尤其是在对于悲与喜的定义层面,宫崎骏充分发挥了其对于动画故事这一受众群体较为固定的艺术载体的创新再造的天才才华,借助精致巧妙地故事构思、细腻动人的语言表述以及深邃纯真的情感流露,始终渗透出“让人无法抑制的喜爱与悲恨的复杂纠葛”,这是一种从表层官能刺激延伸至内在精神撞击的美学层面的“刻意摧残”,其追求的就是这种将人作为“破损精神的接纳容器”的畅快淋漓的心理突变、思维波动以及情绪迸发的“悲哀的美的结果”。而通过其对动画载体形式内容的奇绝独特的营造构筑,宫崎骏将自身对于悲剧审美主义的认知理解发挥至无以复加的程度,最终释放出的则在观影群体之间产生了的官能刺激以及无法散释的精神共鸣。
在其悲剧性的作品,诸如《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之中,宫崎骏集中宣扬了其对于悲剧审美主义的自我认知,那就是喜是美的浅层表现形式,悲是美的深层承载途径,喜与悲的破碎后的交融才是唯美主义的最终体现;悲是一种无谓而可恨的徒劳奉献,它是喜的最终归宿,而喜是一种无知而可怜的自私牺牲,必须通过奉献来实现价值获取。这使得其对于动画视角下的悲剧审美主义的归纳阐释重新回归到了该价值理念最初的定义,即其是一种在感性理性夹杂混合、艺术创造纯粹单一的美学导向下的唯心主义的思维意识。悲的奉献被其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在宫崎骏的动画世界之中,没有哪一样事物不是“含着泪在歌唱”,这也是其作为叔本华悲观主义信徒的哲学思维在美学层面以及文学领域的综合凸显。
2 动画载体悲剧审美内涵的.社会群体化效用
悲剧审美主义的精神基体来源于欧洲社会的精神殖体—— 人文主义价值理念,人文主义作为欧洲文明的精神家园,其所倡导追求的则是在个人主义思维导向之下的积极寻求抗争、平等追逐自由、公平参与竞争、实现博爱共存的具体实际的行为模式。而在人文主义精神理念的视域之下,命运悲剧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短期寄存的物质形态,是完全可以通过自我精神慰藉、自我精神剖析、自我精神警醒、自我精神再塑支配下的个人行为而转变消除的,而由于单元个人的生理机能、精神情感、思维心智的实效位阶不尽相同,所以最终的结果也并非尽然相同,不过经历的过程则最具备人性光辉的体现价值,这也是整个人文价值精神理念的核心内涵之一。喜的美本身的开端与结果都被局限在人性的本能意识的预料认知之内,这就使得其无法具备与悲的美的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多变的独特属性,于是悲的美就成了悲剧审美主义践行者群体,尤其是该类动漫作品创作的核心主题与原则基调。
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悲剧审美主义大师的动画作品立足于悲哀的美感的无谓与可恨,同时通过大量的无知而可怜的喜悦的美感作为对比烘托,从而产生了上文多次强调的悲剧主义所营造的极其强烈的官能刺激与精神冲击。这就不难理解诸如《天空之城》里的空城机器人在希达与巴鲁的童真感染下的平凡而又悲壮的自我殉道、《幽灵公主》之中狼孩姗姗对于悲哀宿命轨迹之下的对于自我灵魂徒劳而又执着的寻觅追逐、《萤火虫之墓》所揭示的命运悲剧笼罩之下的无法承受的苦难与困厄被人性融化后的幸福美满的最终慰藉以及令人叹息的缺憾结局等所营造的“刻意纯粹的悲哀美学”。
3 结语
在当代人文艺术渐入维谷的阶段背景之下,社会群体的精神土壤需要更为多元、纯粹的人文内涵的给养灌溉,而动画艺术这一载体的悲哀艺术的审美价值则协调交互地契合了当前社会群体精神内核的匮乏空洞,也为人文艺术的理念更新、模式优化、途径拓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进一步挖掘、开发动画艺术创作资源的悲剧价值,侧重进行悲剧动画创作的形式再造、艺术深化,从而有效凸显其助推人文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群体精神洗礼的良性调节的独特效用。
参考文献
[1]冯学勤.论动画艺术的身体创造论与身体本体论[J].美育学刊,(3):38-46.
[2]吴娜.动画艺术中线的特性研究[J].艺海,(12):163-164.
[3]李佳颖.论动画艺术形式与主题的关系[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3):144-146.
篇4:建筑艺术有哪些审美特征?
建筑艺术有哪些审美特征?
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通风不良、噪声震耳、光线幽暗的车间,打扮得再花哨,也不会引起工人的美感;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要倾倒,那么色彩无论怎么鲜艳,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相反,如果实用功能处理得好,住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即使是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比如展览馆、歌剧院、大会堂、高级酒店、园林,如果用起来让人别扭,也会被认为“华而不实”。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可以不听音乐,不看戏剧,不欣赏画展,不读小说,但却不可能不住住宅,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忘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遗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建筑与工艺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英文“建筑”一词本意为“巨大的工艺”。前面已经说过,建筑同工艺一样是从实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仅有实用又是不够的,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往往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给予加强,有的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绘画(主要是壁画)、园艺、工艺美术以至音乐都能融合到建筑艺术中去。比如欧洲古典建筑中的雕刻、壁画就是当时建筑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去掉了这些东西,那么这些建筑也就黯然失色了。再比如,中国的古代建筑是群体取胜,造成群体序列的性格和序列展开的效果,也往往要依靠这些附属的艺术,如华表、石狮、灯炉、屏障、碑碣等,单独的古建筑也常用壁画、匾联、碑刻、雕塑来加以说明。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综合性,具有鲜明的审美功能性。自古以来,人类花费在非实用方面的财富和这方面的创造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把建筑的美看重,有时甚至超过实用价值。
日本在爱知县甚至建造了一座别致的音乐桥。这是一条人行便桥,全长仅31 米,宽两米,桥两侧栏杆装有109 块不同规格的音响栏板。过桥的人,只要拿起木槌,轻击栏板,不管你懂不懂音乐,会不会唱歌,就能奏出一首法国民谣《在桥上》。回来时,敲击桥的另一侧,就会响起日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民歌《故乡》。人们称誉它是“石琴桥”、“声情并茂的建筑物”你大概想不到,这座小桥最初的设计提出者,竟是一个爱哼小曲的中学生呢!当然,建筑的实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可以各有偏重。有的审美功能比重大些,甚至占主要的地位,比如纪念碑、游乐园、陵墓等;有的比重大体相等,如商店、学校、医院等;有的比重小些,如仓库、厂房、桥梁等。但即使审美比重小的建筑在建设时也离不开一定审美观念的支配,建筑本身也要具有和谐的比例,角度、尺寸、序列、韵律,也要考虑周围的环境,比如前面所说的仓库、厂房、桥梁等,就要考虑合适的位置,适当的高度等,也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具有了审美功能性。
篇5: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
中国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立足于我们自身日常生活的审美实践,在文化生产工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呈现出感性愉悦性文化的倾向.它不以提供对世界的理性反思为目的,而主要倾向于创造娱乐大众的文化形式,达到“捕获”大量受众、获取商业利润的.目的,因此,感性层面上的快乐成为大众文化的运作核心.
作 者:周志强 作者单位:滨州师范专科学校,山东,滨州,256604 刊 名:滨州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IN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9(3) 分类号:B83-0 G02 关键词:大众文化 审美特征 感性愉悦篇6:审美视阈下中国西部电影的悲剧性情结
审美视阈下中国西部电影的悲剧性情结
[摘 要] 电影艺术作为文化的审美形态,是文化的精粹表征。中国西部电影是盛开在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西部电影融合了西部人的主体意识和西部的自然景物,使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西部电影的产生得益于深厚雄浑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尤以富含深沉悲剧性意识题材的作品在电影史上熠熠生辉。人与自然、传统文化和生命意识的碰撞铸就了中国西部电影的悲剧性。
[关键词] 审美视阈;西部电影;传统文化;生命意识;悲剧性
在中国电影史上,以反映西部生命情怀为题材的西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中国电影的新秀。这些电影讲述的故事不只属于贫穷,也不只属于荒凉,它也叙写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蕴藏中华民族几千年古老文明的《黄土地》,到为了生命而抗争的《老井》,再到怎样抗拒命运的《人生》等影片,它们既展示了西部人的情怀,也饱含着深刻的思考。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数千年古老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沧桑与历史中生命个体的沉湎。
一、西部电影及其悲剧性
1984年3月,影评家钟惦在西安电影制片厂提出了“立足大西北,开拓新型的‘西部片’”的理论倡导,一时间在电影创作界和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而成为西部电影真正诞生的理论源头。由此,中国的西部电影从萌芽中开始走向成熟,一些电影创作者和评论家开始对西部电影做内在的挖掘。在理论的指导和实践中,西部电影艺术趋向一种明朗化和自觉化。
《人生》《默默的小理河》等影片的出世,不仅给观众展示了西部乡土文化和当代生活的矛盾,也从新的角度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一次冲击。1985年,根据贾平凹的小说《鸡窝洼人家》改编的《野山》,田壮壮拍摄了《盗马贼》。1986年,拍摄了《盲流》《两对半》《黄河在这里转了个弯》等影片,不论从影片的创作水平看,还是主题意蕴来看,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显示出了新一代导演的叙事风格和电影表现手法。
综观这些影片,它们在题材、内容和风格技巧上都有深刻的主题和宽广的包容性,真实地反映了西部人民的生活。每部影片都有不同的创作背景和影像意义,大都以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冲突,表现了人在命运面前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里透出了几许悲凉、几许悲壮。
西部电影融合了西部人的主体意识和西部的自然景物,使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既来自于西部独特而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性格、民族习俗风情,同样还有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这里交揉着复杂的人类自我与社会本我的相互关联。正是这些元素的存在,才创造了中国电影艺术的美,也是成就西部电影的重要因素。
二、情结,解构的真实
电影艺术作为文化的审美形态,是文化的精粹表征。在西部电影里,首先感觉到的是西部自然环境给人的视觉冲击,再就是隐藏于主题中对传统文化、生命意识的赞美与批判。这样的架构组成了电影的悲剧性情结,也使它的艺术成分更加真实,悲剧气氛更加浓重而又符合情理。在这样的环境下,矛盾体的相互碰撞结出了果实。下面结合作品与主题倾向作深入的解构。
(一)人与自然
茫茫无际的大戈壁,万马奔腾的大草原,还有广袤的沙漠等,这些自然景物不仅表现出独有的雄浑、悲壮和崇高,也包孕了丰富的人的灵魂意象。这既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精神的冶炼。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割的,西部电影正是捕捉住了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致,创造了电影世界里视觉上的美感。
电影艺术家们正是借助了这种非常富有生命力的自然物像,节省了更多需要用影像画面要表现的东西,这种情景与人物性格的巧妙对称,显出了不一般的电影表现,也创造了视觉上的冲击和感染力。再加上局部景色的单调描写,电影整体的悲剧性成分更加真实自然。
影片《黄土地》中有个这样一个场景:深厚的黄土地占据了极大部分画面,上面只有一线天空,在高高的地平线上,三个种地人在默默地耕耘着。人在这个视觉大环境里,显得十分的渺小,而且被天和地挤压着,显得很压抑,也十分沉重。这是一个用客观的自然物景表现主观意识的一幕。客观上,它是一个简单的种田场面,而实际上则表现了我们民族与黄土地之间的历史性思考。一方面,人们生活在这块丰厚的土地上,感到了踏实,也有很强的依赖感,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同样,它也代表着一种硬朗、朴实、勤劳、勇敢的文化精神,正是由于这种民族气概的精神延伸着我们民族的文明。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袱,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在传统道德和文化羁绊的阴影下无法挣脱。
这些景物都以一种西部独有的`风姿特色和造型形象展现,它那不加雕琢的原生态的朴实、凝重、淳厚,它不仅创造了影片的视觉美,也承载了艺术家对影片中人物和情节的纵深发展。无怪乎导演陈凯歌说:“我认为西部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我们就是要溯本求源寻找自己民族的根。在经济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找出一个民族观念形态上的历史继承。”①这是一个记号的印证。
(二)传统文化的折射
1传统与反传统
传统就是指被保存在某一人、某一群体中,并为后代所运用的文化形式。传统不是通过生物学上的遗传来延续,而是通过社会历史所沟通的文化渠道来延续。
电影是表征文化的艺术手段,自然也离不开文化的土壤。作为80年代崛起的西部影片之所以能够引起市场极大反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对于电影的作用,自然就形成了电影的一个哲学问题。对于怎样去解构文化的传统,还是传统文化,这的确也是个十分沉重的问题。我觉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应该追本溯源,在今天看来,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西部电影正是借助于时代的意识要求,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之根的深刻反思。这里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褒扬,也穿插了浓重的批判意识。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张艺谋、陈凯歌,无疑是表现这种传统的高手。古老的信天游、麻木的脸庞、窑洞、木头鱼、唢呐、花轿,这些都是有形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影片《盗马贼》中关于藏族文化的展示也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是和导演有意识的创作联系在一起的,它既是传统文化的延伸物,也在一定层次上推动了影片的矛盾冲突。我们歌咏这种文化的灿烂,也不能忘却它摧残人性的文化郁结。 2代表影片中的悲剧性
西部电影中表现的传统文化都和我们的民族文化分不开,无论是表现还是批判,都有深刻的时代性。创作者试图以全新的艺术思维和全新的电影语言表达着自己对传统的反叛,它以宽阔的历史眼光和深刻的哲学意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评价。
《红高粱》:在张艺谋的电影创作序列中,《红高粱》里的“颠轿”和“酿酒”、《菊豆》里的“印染”和“挡棺”、《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捶脚”和“点灯”以及《英雄》里的“剑道”和“书法”等都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这些电影在表现反传统中都显出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感。
张艺谋的文化意识没有媚俗,却包含着深刻的民族性。张艺谋眼里的中国文化,与其说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的抽象载体,不如说是众多民俗和仪式的具体感知。尤其当这种具体感知跟导演的影像激情和商业策略相结合,便使张艺谋电影里的中国文化呈现为既令外国人神往又令中国人迷惑的奇异景观。
在电影的叙述中,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同样,《老井》在表现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也带着更多的现代批判意识,正是这些造就了影片的悲剧性情调,更成就了电影艺术的深沉内涵。
(三)人性与生命意识
在西方社会,表现人性,追求一种自由、平等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运动时的主题。表现一种鲜活的人性,也凝聚了西部电影的情结。同样,电影文化的主题是与人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人”蕴涵了生命意识的层面。由于西部背景文化的深厚,那么关注人应该是当时文学的表现形式。于是“寻根文学”“反思文学”开始关注人的命运,这无疑给刚刚从一段历史中走出并在寻觅方向的中国电影开启了一扇门。在与生命意识的直接对话中,人与命运的抗争表现得最为突出,也是构成西部电影整体悲剧的内在情结。
影片《红高粱》描写了一群“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人,恢复了人的本来面目,赞颂了生命意识,不压抑人的本性。张艺谋感到中国人活得太累了,中国人种的退化,他说:“你把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往脚下踩也罢,捧上天也罢,在批判继承中重新确立自我也罢,你的生命状态首先得热起来,活起来,旺盛起来,要敢爱敢恨。不能一肚子文化,自己却活得越来越疲软。”“《红高粱》实际上是我们创造的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②在这部影片中,患麻风病的李大头、土匪秃三炮和日本鬼子都成为一种象征,是压抑生命、压抑人性的力量,与他们的斗争实际是人性与兽性的搏斗,影片最后,这些普通老百姓与日本鬼子的拼搏,不是一般的复仇,而是“体现了生命本身的不屈的精神”③。
可见,对人生自我生命意识的讴歌与赞美是出自于创作者本身的,也折射出艺术家们对当时所处的环境的深刻反思。
悲剧渲染的是一种情调,而这种情调则是高亢的,如英雄的死。人与命运的抗争是造就悲剧的一个永恒的基调。生活是复杂的,它包容着我们的生与死,理想与现实。然而,正是这种不断的人的本体与命运的抗争,造就了英雄和电影艺术的悲剧性效果。尼采在论悲剧时有这样一段话:“人生是一个美丽的梦,是一种审美的陶醉。可是,科学却要戳穿这个梦,道德要禁止这种陶醉。所以审美的人生态度是与科学的人生态度、伦理的人生态度相对立的,人生审美的必要性,正出自人生的这种悲剧性。凡是深刻了解人生悲剧性的人,若要不是走向出世的超脱或玩世不恭的轻浮,就是向艺术求归宿。”
在影片《人生》中,探索人的生命存在与内在精神达到了一个高潮的境界。高加林充满青春的骚动与心灵的震颤,体现出现代人对世界发出的生命喧嚣。人的生命存在与自身精神渗透着哲学的、文化的意义。高加林渴望生存,不顾父辈的阅世劝诫,离开祖辈赖以生息的黄土高原,在小县城里与命运抗争着,但却受到旧的人情、习惯、习俗的挑战。在高加林不甘心命运安排的情况下,他依然不向命运低头。这里面蕴涵着生命意识和追求一种高质量的生活的希望,他对外界的抗争,也是自我内心争斗的结果。在《人生》里,吴天明导演用硬健的雄风从另一面体现了西部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追逐。
三、结 语
西部电影的开始得益于美国西部片的启迪,题材大都跟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这一系列的西部影片里,深深挖掘出民族文化主题的是从第五代导演开始的,它也开始了表现文化与反映现实的深入结合。电影艺术作为文化的审美形态,是文化的精粹表征。
无论是吴天明的《人生》《老井》、陈凯歌的《黄河谣》,还是张艺谋的《红高粱》等,这些影片都记录下了中国西部的生活状态。还有就是在《英雄》《关中刀客》《天地英雄》中,表现的英雄的壮美气概也折射出人的本体的美与电影艺术美的交相辉映。这里融合了各种各样的元素,有自然环境的影像造型产生的视觉冲击,还有点滴的传统文化象征,也有主人公的言语和命运的结局,等等,它是一种复杂的交集。就像导演张艺谋在谈到西部电影时,用爱、恨、强悍、脆弱、愚昧和善良中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说出了他的认识。总而言之,内在生活与现实世界的巧妙结合,在影像化的手法下成就了艺术的经典。
注释:
① 奚姗姗:《纵观新时期的电影创作》,《当代电影》,1986年第6期。
② 陈凯歌:《怀着深挚的赤子之爱》,《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84年第15期。
③ 郭青:《近年来关于电影民族化的探讨与争论》,《电影艺术》,1985年第11期。
[作者简介] 王坤(1979― ),男,陕西西安人,电影学硕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理论、影视文化与传播。
【悲剧性作品的特征和审美效果(共6篇)】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研究论文2022-08-21
学习文学鉴赏的个人总结2022-06-04
艺术的论文2024-01-17
九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023-03-08
艺术论文范文2023-02-15
领导艺术论文2023-01-29
从三个视角浅谈体育学习的论文2022-11-20
人教版窦娥冤教学设计2024-04-17
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2022-05-14
雷雨说课稿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