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精选20篇))由网友“鱼头”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作者] 肖北方
[内容]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之所以有别于其它学科,取决于它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即该学科的本质属性,它不仅在理论上制约着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而且在实践中也制约着该学科的教学原则、方法,以及最终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因此,任何一门学科的性质问题都是对该学科进行系统研究的首要问题。中小学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自1949年由“国文”、“国语”改称“语文”而独立设科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研究就随之展开,但一直存有争议。由此语文教学也走了一条并非坦直的路。在此,本人拟就语文学科性质作进一步探究。
首先,看一看语文的内涵:最早在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拟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明确地解释为:“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后来,有人从“语文”字面来解释:“语”即语言;“文”则为“文字”、或“文章”、或“文学”几说,对此,叶圣陶先生曾做过浅显易懂的解释:“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由此可见,这一解释与最早界定的语文内涵是吻合的,也与我们现今的语文教学内容相一致,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是字、词、句、篇,篇包括文章、文学,如语文课内选编的记叙文、诗歌、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节选等。语文教学过程即以这些内容为媒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这里,听说训练落实了口头语言的运用,读写训练落实了书面语言的运用,听说读写并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语文教学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可割裂或偏废,而且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带动前者,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学科的内涵决定了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而如何完成任务,完成质量如何,则首先取决于对学科性质的认识。
谈到语文学科的性质,真可谓众说纷纾有人曾统计,仅1980年-1989年间公开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法》专著中,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竟有十二种之多。此后,仍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如:工具性、知识性、科学性、基础性、技能性、实践性、社会性、社会实践性、社会应用性、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移情性、统一性、螺旋性、直线性等等。另外有人又进一步从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上加以区分和概括。到底哪种表达比较正确呢?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语文学科的质的规定性,其中“螺旋性”、“直线性”、“统一性”、“综合性”、“知识性”、“科学性”等,显然可以用以表述许多学科的特性,没有将语文学科在“质”上与其它学科区分开来;其次从逻辑角度看,有人将“基础性”和“工具性”、“综合性”和“统一性”、“知识性”和“科学性”等并列用于一种表述中,而这些概念本身界限模糊,有的'甚至是交叉和包含关系的概念,这里一并使用,在逻辑上是欠斟酌的;另外,“实践性”、“技能性”都应归之于语文教学操作原则与方法范畴,不是对语文学科的内质的界说。尽管如此,这些见解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文学科从内到外的纵横关系,包括语文内部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编排的前后关系,以及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与学习主体的关系等。各种关系无疑都是我们进一步探究语文学科性质所必须触及的立体界面。
我们以上探讨的语文的内涵,主要是指中小学的语文,它是区别于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同时也区别于高等学校教育中各类有关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系列专业课程;另外,它还是区别于社会大范围内应用的“大语文”的“小语文”。而且,后三者都以前者为基础,而中小学教育本身总体上为基础教育,那么,中小学语文就是基础的基础,这一地位决定了中小学语文必定是为人的各方面的发展打基础。按照教育总目标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的内涵,概括前人的语文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教育性、审美性。
(一)工具性
关于工具性,绝大多数人一直持肯定意见。建国以来多次制定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从未否定过工具性。直到1992年审定的《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中,仍然坚持语文的工具性,肯定“语文是一种工具,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工具,而是思想和感情的载体。”
其实,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取决于语言的工具性,正如导师列宁所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也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这表明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工具性还表现在,它是思维的主要工具。因为人的思维活动,即形成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都主要借助于词来完成,而且人的语言清晰度与其思维清晰度是密切相关的。概括来说,就外部语言而言,主要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就内部语言而言,主要是思维的工具。
当然,语文教学并不等于语言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工具。因为语文学科内容,包含了自然、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是我们从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始终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我们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理解,可以归结为现行《新大纲》中的概括:工具性,指语文是日常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学习各门功课、获取新知识和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的最基本工具。
然而,在历史上曾有过忽略工具性的教训,曾一度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因此,语文教学专家刘国盈在谈语文教学的性质时说:“语文是工具,这一口号在纠正语文教学的偏向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同时,刘先生提醒我们要防止另一 倾向的产生,即将语文纯工具化。他说,语文是工具,因为语言文字是装载思想的工具,但是语文毕竟不同于火车,火车是装载旅客的工具,火车和旅客可分为二物,二者分开其本质不变,且能独立存在,但语文这一工具却不可能与所装载的思想分开,“有谁见过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思想内容的语文呢”?这说明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它的特殊性在于内容与形式的密不可分。而且,不同的语言形式,孕含着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思想内容,给学习者以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坚持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语文的另一属性,那就是教育性。
篇2:毕业论文-论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向构建
毕业论文-论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向构建 - 语言文学论文
摘 要
新大纲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1的理念,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和升华,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符合语文教育改革的'要求。工具性是外壳,人文性是内核。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明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概念及其统1关系,在教学环节中具体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1是语文教学迈向成功的关键,也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统1性
ABSTRACT
New outline put forward tool and humanity unified idea, to summarize and sublimate to Chinese course history that property know, accord with the reality of Chinese course, accord with the demand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of Chinese. The tool is the outer cover, humanity is a kernel. Teaching of Chine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rasp of students ABC’S and the skill , as well as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e spirit . Define tool and concept and unified relation of humanity , implement tool and unity of humanity whether Chinese teaching march toward key to success specifically among teaching link, have a realistic meaning very much too.
Key words: Tool ; Humanities; Unity
篇3: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绵阳高新区火炬一小 蒲晓茹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一、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 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 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 砥砺品德,完美人格
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
[1] [2] 下一页
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你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2、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在。如《草原》、《五彩池》的自然景美,《威尼斯的小艇》的异国风情美,《在金色的海滩上》中小女孩的心灵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 ,在生活中创造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激起对生活美的追求,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还何愁学生语文学不好呢?
三、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多年以来,我国语文界一直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争论不休。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其后又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这都对当时语文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终达成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共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新课标”小组组长
宗祺教授对此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道理很简单,我们在使用语文工具性这一点若能注意方式方法,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能美化生活,丰富生活。如“穿衣”这一概念恐怕早已由原来的蔽体、御寒上升为一种装饰了吧。如果说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那么人文性便是一种升华、求美。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便无从谈起,离开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一面便会显得晦涩,干瘪,所以我们在谈语文课程时二者不可偏废。
总之,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语文课如能真正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便是我们向素质教育迈向了一大步。
上一页 [1] [2]
篇4: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绵阳高新区火炬一小 蒲晓茹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一、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 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
[1] [2]
篇5:莎士比亚悲剧的审美性特征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西方戏剧的顶峰,他的悲剧超越了传统,直接反映了社会、人类的现实斗争,带给人们的是生活的智慧。他的悲剧的独特之处在于心灵内在化的倾向通过这种方式揭示了资本积累时期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的四大悲剧彻底呈现了深刻的人性论。他的悲剧来源于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以及最后理想的破灭。莎士比亚的悲剧就是通过这种人物心灵内在化倾向表现社会异化的审美特征。
一、悲剧人物心灵的内在化
莎士比亚作为一个卓越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他超越传统的最显著特征便是对人物心灵内在化的揭示,从现代艺术角度来看,他的更多的关注了人类自身的心灵世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外在冲突只是一个契机,是内在冲突发生的背景。他用超人的天赋通过最自然的描写,使悲剧成为反映人生的典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莎士比亚戏剧演绎的是主人公自我主体意识的悲剧,通过这样的描述,强烈的控诉了当时的异化、非理性的社会,表达出对人性自身回归的热烈的期盼。
例如《麦克白》中,麦克白得到了想要的王权和富贵,但是他却一刻也不能安心。一点点声音响动都能对他造成极大的惊吓,他的内心独白“大海里所有的水,能够洗净我手上的血迹吗?”这就是他由于负罪感所产生的病态心理。当欲望已经满足,他觉得荣誉和美德都不复存在,人生失去了意义,剩下的只是无味的沉渣。这种心灵内在化和病态化的倾向就是莎士比亚悲剧所要表现的审美特征。
再以《哈姆雷特》来举例,哈姆雷特的性格缺陷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这正是由于社会的道德完美主义所造成的,这种性格如果在太平盛世,自然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但是在受到小人毒害的时候,这种道德就会变成影响自己决断力的绊脚石,甚至会让自己和无辜的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哈姆雷特早就对父亲的暴毙,母亲的改嫁以及叔叔继承王位产生了疑惑,可是,当他父亲的亡灵亲自告诉他这个事实的时候,面对着险恶的环境,强大的邪恶势力,他却开始在行动上犹豫不决。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是默默忍耐毒箭高贵?还是反抗不公平的苦难高贵?”,哈姆雷特希望自己的复仇具有正义性,满足道德的要求,但是复仇本身又会使人产生不安感,这时的他,徘徊在行动边缘,无法做出决断。这也是一种心灵内在化的倾向。
巨作评论家里维斯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是借助意象和象征来表现主题的,而意象和象征可以影响我们队故事情节和认为特征的理解,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象征来理解莎剧的内在奥妙。在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人物的悲剧性特点和其象征是相互融合的。悲剧是由于人物的超欲求产生的,而象征性就是表达这种欲求的一个媒介,是人物在超欲求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朦胧境界。例如哈姆雷特复仇过程中所表现的出的'犹豫,这当然和他的本性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他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观中,思考到了生存和毁灭这个问题。那么,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宗教蒙昧中超脱出来,并且开始思考人生存在价值的人。他不再只是普通的丹麦王子,而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崇高精神代表,他的口中道出了无数深刻的警世箴言。
再如奥赛罗,一个具有原始人气息的摩尔人,他具有强烈的嫉妒心理,其实嫉妒也是人类共有的性格缺陷。由于这种性格,使他在在精神恍惚中听信奸人谗言,把曾经狂热的爱转化成为狂热的嫉妒,从而杀死了自己无辜的妻子,毁灭了一个天使般的女性。当他清醒过来后,达到了灵魂和宇宙二合为一的境界,这也是莎剧中象征的境界。莎士比亚剧作中的这一类人物,都是地位极高和有思想缺陷的人,自身的缺陷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使他们都超越于自身性格之外,成为一类型的象征。
四、人物和环境刻画的神秘性
在古希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剧作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人与神的关系,从而,给悲剧人物笼罩了一层命运的神秘色彩。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也是如此,不过除此之外,莎剧中的神秘气氛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的搏击上,这样就显示了更多人的力量。
例如在《李尔王》中,李尔王流落荒野,在暴风雨中受尽命运的折磨,这是悲惨的命运,但实际上,这暴风雨有现实和象征的双重含义的,这既是自然界的暴风雨,也是李尔王内心的暴风雨。“这暴风雨中,李尔王发出这样的呼喊‘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去平了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种子遗留在世上!’”这是李尔王和暴风雨的对话,也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他在荒野之中意识到天地间的不公平,所以有了这种呐喊,这使得他的精神上升到了象征的境界。
结论:传统的悲剧模式往往是描写主人公受到恶势力的破坏再加之自身缺陷从而走向个人毁灭,而莎士比亚悲剧超越了对外在行动和动作的模仿,转向研究人的内心动机。这种心灵内在化倾向突破了所谓的第二块悲剧里程碑。另外,他的戏剧的象征性和神秘性都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意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他所描述的自然和超自然的神秘气氛通过象征,大大加强了悲剧的感情力度,也营造了极大魅力的舞台气氛。这也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林文思. 莎士比亚悲剧艺术的人性探索[D]. 安徽大学
2、濮爱武. 论莎士比亚悲剧的现代审美意义[J]. 文学教育(上). (09)
篇6:城市建筑审美性研讨论文
【摘要】在中国旧社会中,人的个体审美观遭受到社会伦理、宗法制度、儒家礼教的束缚与压迫,使当时的审美观趋向一致性。现代社会中审美感觉一直就应该是个体性的、属于自己的。所以更加的不可以让审美观点趋向单一性。现代审美感觉由于没有了依靠、终极价值以及礼法纲常的前设基础和约束,而转向身体,在此世寻找依靠。审美观就越来趋势于片面性、变化无常、新奇。所有一切都围绕着人们的感觉在生成。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不再需要以前那种对于审美客体的整体性掌握,没必要去理解他的结构,更加没必要在审美过程中去找寻他所代表的某种价值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建筑学审美感演变
在城市建筑学的范围内,一般研究如下问题:第一,本土建筑规划设计的冲击和影响;第二,有利于保持城市建筑的地方主义特色的方法和措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观点似乎有了转变,但使我们困扰的问题却没有改变,那就是建筑学仍旧不能明确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
现代城市主义思想强烈的人们宣称:现代主义建筑可以结束十九世纪以来城市建筑风格上的不规范性,并再次给建筑师们一种明确的方向感[1]。但仅仅到了一九六零年代,这群现代主义思想强烈的人们失望的发现,一切又回到了以前。而一九六零年代末期也正是“全球化”概念的启蒙阶段,让人们不得不深思两者间难道只是时间上的巧合。虽然人们对城市建筑一直都是各持己见没有相互一致的看法。但是大部分人只是将城市建筑看成是可以供人们居住的场所。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人们的审美观念不同。而审美性已经进入到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现代城市审美主义的起源
如果想对当代城市建筑学审美进行深入探悉,那么就需要追溯到它的发源时期,首先针对整个现代城市社会审美主义理论情况开始研究。西方的研究学界已经在这个区域有了显著的成果。而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把建筑学的疑问带到社会学的区域来解答,最后再次转回到城市建筑学。所以,对社会学理论考察的重点一直都应该是:审美性产生的基础结构和根本原因,能够使现代人审美观点发生改变的因素。
对这种疑问的讨论,古典社会理论学家总是从自己个体性的知识架构和设问进行探悉[2]。因此他们的结论也大不相同。自从基督教统治西方世界社会以来,基督教世界发展出一种制度化的抑制人感性欲求之正当性的生活形态。进化出一种道德论,对感性生存的正当性采取抑制和贬损的态度,这源于基督教对人自身的恐惧。审美性是一种可称之为心理主义或内在性的心性品质。
他形象的把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比喻成一件艺术品,因为在这个艺术品中,一切实体性的事物都消融在个体心理的.内心形式中。审美性的特点就在于人的心性和生活样式在审美体验中找到足够的生存理由与自我满足享受的感觉。综上所述,现代审美观已经从一开始就企图在社会形式中代替宗教和道德。
2现代城市审美观转变的社会背景
社会理论学家认为这种现代审美观转变的基础是货币经济支配的都市生活。他们用一种审美的方式去感觉来确定现代经济体制与现代社会文化体制的心性品质的内在联系。社会理论学家认为理性化一直都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结构因素,但是针对个人心性来说,理性是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生存武器,更加引起注意的是现代社会生活之结构性因素包括:个体与其个体之间的情感[3]。
由于货币经济是大都市社会生活稳定的基础,当货币经济和都市生活把个体存在从以前的亲情关系中抽离出来,个体生命仅靠工具性的理性心理,不足以维系自身。所以,其心性品质趋势一定会返回内心世界。
不得承认的是,以上所探悉的审美现代性的蜕变过程,有更多的展现在现代人日常对社会活动中的感悟。这种审美性有时与艺术并不有关联,而是表现为一种审美的生活质态。这种审美观也是走向现代性进程的一个有力标志。
现代社会中审美感觉一直就应该是个体性的、属于自己的。所以更加的不可以让审美观点趋向单一性。现代审美感觉由于没有了依靠、终极价值以及礼法纲常的前设基础和约束,而转向身体在此世寻找依靠。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不再需要以前那种对于审美客体的整体性掌握,没必要去理解他的结构,更加没必要在审美过程中去找寻他所代表的某种价值意义。唯一要做的仅仅是观看并且用心去体验体验。在这一个方面来说,当今社会中的审美观已经没有了专属于哪一文化价值理念系统的必要。而转向对身体、情感、新奇性的追求。
3现代社会城市建筑中审美特点
阅读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可以从里面发现建筑大师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建筑可以对人讲述真理,可以以一种方式来开启人们的思想,用建筑来建设社会在人们心中建立起属于人们自己家园。就拿柯布西耶的郎香教堂来举个例子吧。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针对柯布西耶建筑中的审美性得出以下结论:一、建筑的整体感觉很和谐。
大师们认为建筑中的每一个细节让看到的人都必须是一种美的享受并且使他们能感受到他们是建筑整体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二、结构规律清晰。在空间的营造上让人感觉是有规律的不是杂乱无章的,每个环节都有结构关系上的紧密性。三、统率人们的审美性让建筑“功能”突出起来。四、也是最突出的一点,审美要求有某种意义。从建筑物选择装饰的态度中就便可得出结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大部分认为:建筑艺术在其最高境界是能够赐予人们对建筑物的独特的思维洞察力;可以通过这个建筑物得到一种启示,不管无论这种启示是来自社会、文化还是你生活的现代理性社会。
4现代社会城市建筑中审美之后的发展
现代社会城市建筑中审美之后的发展[4],就正如箭镞大师矶崎新所说“二十世纪上半时期是宣言的连续,城市建筑就是向同时代展现下一个时代的世界。从一九六零年代开始,时间发生了逆转。以前一直不停向前的线性时间模型突然发生了逆转,城市建筑在过去与未来中发生了交叉。其实现代建筑史一直都是多条线平行发展的。
就如以前对现代人心理结构转变的社会学分析中所感悟到的。现代城市建筑学审美观的转变也大致沿着这条路在发展。而这一转变的象征就是Bilbao博物馆,它在一九九七年建成并且开放。主要建筑体量异常弯扭复杂。令人惊叹的是,建筑外表用100%钛合金板覆盖。由于建筑造型极端不规则,使得内部钢架中的构件没有两件的是等长的。
Bilbao博物馆自建立以来就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以至于一九九七年普利策奖得主评价说“这建筑太不可思议了”。说的也是,这座建筑从任意角度看来都更像是科幻影片中外星智慧的基地。以巨大的力量冲击了以往建筑审美常规。你不能用以往建筑审美的比例、尺度、均衡等原则去评价它的建筑美。它的存在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成功的建筑学审美突破,是人们只要看见了他就记住了他。这一切都会被单纯的思想与身体上的震撼迷醉、欢愉的情感所代替。你无需去想他代表的意义,只需要用心去感觉他。让他的存在在你心中变的永恒,这样变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秦现生。质量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孙兴民,董平。建筑企业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王正祥。建筑企业品牌经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张黎冰。谈提高建筑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J]。山西建筑,2002,(11)。
篇7:高职院校课程审美性大学语文论文
高职院校课程审美性大学语文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现状,对造成课程“审美性”与“实用性”功能并重的原因及目的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此情况的应对办法,最后对《大学语文》课程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审美性;实用性;应对;展望
《语文》课程,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在今天日新月异的教育教学发展面前,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许多改变和创新,特别是在教学意义和目的上,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性”外,“实用性”功能所占的地位在逐步加强,本文将从开设背景、课程设置、目的意义上对此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应对和对学科未来的展望。
一.语文课程教学的传统意义
《语文》课作为一门学生从小接触的基础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一直以来都以经典篇目的赏析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并兼顾文学写作能力的锻炼。而正是由于语文课突出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特征,在很多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中,语文课的地位是较为边缘化的,这可以说是“审美性”功能的传统弱势,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今天需要迫切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在语文课的传统意义上走出新路来。
二.高职院校中课程功能的转变
我们应该看到,近几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进下,特别是在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在不断的上升,以某建筑类高职院校为例,自9月起,《大学语文》课程从全院少数专业必修,大多数专业选修的境况下,变为了全院所有专业都要开设的必修课,其课程地位大大提升了。但也正因为开课面的增加,就开课内容上来说,与传统的《语文》课已有所不同:文学上的“审美性”在减弱,注重实践的“实用性”在增强。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现实原因的:1.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希望学到一些有实际功用的东西。这当然不是说以前的语文教育就是无用的,而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了这样的诉求:希望《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加接地气,除了文学、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外,能够讲授一些实用型的技巧,而这些知识在其他专业课的课堂上显然是不被包含的,只有《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包含相关内容。2.从学校层面来说:以前的《大学语文》课程是基本是针对管理类、艺术类等文科或文理兼收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课,更大范围内也只是为广大爱好文学的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其内容都是文学审美性质的,但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开课后,大量理工科学生学习时,由于个人基础,专业类别,目的功用等原因,其课程内容做出了相应调整,具有“实用性”功能的内容大大增强,以更切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3.从用人单位需求来说:建筑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其就业单位大多数是与建筑业有关的大中型企业、公司,这些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有其独有的共性,即看重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与人交流沟通、协同合作能力,并要求有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在这种背景要求下,《大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增加口语交际及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三.应对举措
笔者认为,我们对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实用性”功能的增加,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来看待,在教学内容设置与课堂设计中,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兼顾两方面的内容,使二者达到一个平衡,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1)做到与学生学习的其他课程相联系。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里,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在学生整体学习系中,基本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其教学内容自成一体,与其他课程处于一种割裂的状态,这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容易产生“断裂感”。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加强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联系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大学语文》不仅是在学课文,学写作,也与其他知识点有联系,可以有贯通,能够互相促进、印证的感觉。比如:前文所提的某建筑类高职院校,在《诗经》的讲授中,可以有意识地提到一些与建筑有关的篇目,在学习诗词之美的同时,可以借以谈到古人的风水地势、构造布局、外观设计等建筑观念、美学观点、实用功能等知识,增大语文课程的知识容量与范围,并与相关的专业课程产生连接、补充与对比,形成更好的相互融合与促进。(2)做到与学生的实际运用相联系。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里,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美学范畴的经典篇目欣赏和大作文写作,学生虽然有兴趣,但总感觉在今后的工作中用不到,影响学习热情。针对此种情况,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在前文为例的高职院校中,口语交际部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说话技巧、社交礼仪方面的一些基本的、有用的技巧,以帮助学生克服不敢说、不会说、说不好的不足,并训练学生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与不同身份的人群进行交流、协作时,所应采取的恰当的方式与分寸,规避错失与禁忌。这对于学生以后进入社会,面对身份的转变,减少人际交往中的隔阂与困惑,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而应用文写作部分的内容,这所建筑类高职院校则一方面聚焦于自荐信、个人简历、申请书、毕业论文等学生在大学时期会用到的应用文书,教授其写作格式与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另一方面则聚焦于行政公文的教授与相应文种的写作练习,这一部分的写作完全也不同于文学类的写作训练,其目的就是满足学生实际工作中,能根据自身情况,正确写出合乎规范的行政公文,对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写作任务,都能顺利地完成,所以教学内容设置包括有通知、请示、公函、计划、总结等,都是选取的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的“实用性”的公文文种,这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在某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这两种在“审美性”上薄弱,且极具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几乎达到了百分之四十,这个比重是相当之高的,这个部分的内容也是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授课,虽然就其教学目的而言,让学生感到“学之能用”,突出其“实用性”,是第一位的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美学化”的东西,比如如何别具一格的展示自己,突出自我的独特魅力;如何清晰流畅的进行工作流程梳理,如何突出重点,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计划和总结,都是一些在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内容。2.在课堂设计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1)在经典篇目的讲解中,除了课堂讲授,引导学生进行美学范畴的感受之外,也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情况,设置不同的授课重点或课外作业。比如《春江花月夜》一文,除了让学生共同领略诗作的壮阔奇幻之美外,可让艺术类的学生据此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江美景,让文科类的学生写出一篇描摹景致的小文,往往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另外课外的经典书籍阅读,无疑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很好补充,这亦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地引导。亦以前文提到的某建筑类高职院校为例,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进程中,采用了分小组阅读,并人人进行5分钟的读后感想交流的形式。具体来说,即教师将一个教学班级分为6个小组,每组6到8人,每个小组内所有成员经过讨论,共同选择一本书籍来进行读后推介,具体模式可以为大家在教师要求的时间段内完成阅读后,分工协作完成同一本书籍不同侧面的介绍,即可一人介绍书籍作者,一人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一人介绍大体情节、主要人物,一人谈艺术特色、写作技巧,一人谈主题思想、社会影响等等的形式,也可所有小组成员都谈自己各自阅读完书籍后的整体感受,由学生通过组内协商,自由选择练习模式,由此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权。另外,还鼓励学生采用制作PPT,配视频、歌曲,粘贴人物关系网等各种形式,更美更好的展现书籍魅力,以调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展示。可以说,在这一练习中,教师只是配角,不对书籍范围设限,不对模式固定,学生是唯一的主角。这种以课外自主阅读学习形式为主的模式,一方面要求了学生的阅读量,以阅读来感受美,欣赏美,是“审美性”教学在课堂外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团队分工、协作能力。要完成好这一练习,书籍的选择、阅读、熟悉、感悟是基础,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另外,小组间的讨论、合作也是并不可少的,如何消除成员间的分歧,统一认知,更好的分工合作,这也要求了学生在人际交往、团队意识中的用心;最后,要将心中所感、所悟,有条理性,有感染性的说出来,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关键。因此,这种形式的练习,无疑是综合性的,是“审美性”与“实用性”能力的结合运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四.未来展望
总之,以笔者浅见,《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设置一定要与当前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其教学目的中“实用性”的加大,“审美性”与“实用性”功能并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我们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学语文》课程所承担的职能可能还会出现新的变化,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在教学中为《大学语文》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好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学生的个人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篇8: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探究
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探究
初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探究作者/包丽婷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某个知识点到底应该体现工具性,还是应该体现人文性,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颇有争议。这样的争论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因为只有争论才能推动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也只有争论才能使人们对重要问题达成共识。
一、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直观理解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理解工具性,往往是从应用性角度来考虑的,通常认为,字词如何正确发音、语句如何才能通顺、言辞是否准确达意等均属工具性范畴。而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语文是一种工具”的说法。根据这一说法,我们可以认为,当人们利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时,语言(叶圣陶先生曾将口头语言定义为语文),就是语文工具性的一种体现。我们还可以认为,在初中古文学习中,对古文的一些基本用法的学习均是工具性的一种体现,如“焉”、“乎”可用作语气助词,“何也”表示疑问等。
人文性相对于工具性而言,至少在实际中体现得更晚一些。因为曾经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沉浸在语言发音、文字读写、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中,而包括新课程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传统教学中是极为少见的。事实上,尽管人们对“人文”这一词语的内涵与外延尚无绝对的共识,但取其基于人类文化本义而衍生的情感、精神、信仰等因子仍然是公认的要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作为人文学科的基本功能,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符合人类文化发展规律的熏陶。
二、初中语文工具性本义探究
语文的工具性具有双面性。对于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而言,他们一方面有语言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接受过小学六年的语文教育,形成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如果说小学语文因为应试压力不大,因而还能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渗透一定的文化素养的话,那初中语文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已经更多地倾向于工具性的教育了。这就造成了初中语文教育的趋利性――怎样教有利于应试,就怎样教。在不断重复训练中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越来越机械,从而丧失了对语义的理解。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对课文中古诗词的机械记忆,中考作文中的华丽词藻堆砌,类似于八股文式的绣花枕头文章等。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呢?不妨参照课程专家的一些观点,有学者指出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应当是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之后,能够熟练地将语言作为工具,顺利地与外界进行一些交际活动。对此,笔者以为,初中语文工具性的适当理解与适度把握,应该在于将人类文化知识以高质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训练应当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人格尊严为本,不能以机械传授、重复训练作为教学方式。
三、初中语文人文性本义探究
人文性相对于工具性而言具有一定的弥散性,用更贴近教学实际的话说,工具性的内容一般都有标准答案,可以直接判断正确与否,而人文性则不同,更多取决于判断者个体的感受,有时还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人文与非人文的东西有时区分得不那么清楚。有专家总结指出,当下初中语文甚至还存在一些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于是叶圣陶先生再次批判“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语文)肩上”,这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是有警示意义的。几年前,徐江教授的《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另外,有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语文教学并不必然担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这不属于人文。更为大家认同的是,语文教学直指人性中善良的部分,引领学生走向真善美,这才是人文性的本义。
结合相关研究来审视初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人们普遍认为,人文性应该体现为对初中学生生存意义的关怀,对生存价值的思考;体现为“以生为本”,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以学定教”;体现在实际教学中,要把语文看作一个鲜活灵动的对象,而不只是死的知识,要努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作为真正的生命个体进入到语文中来。新版“课标”依然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这段话中的“主体”、“身心发展”、“好奇心”、“求知欲”等,事实上均属于成长中的学生,做到这些,也是人文性的一种隐性体现。
总之,人文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两种存在领域,一是存在于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所教授的内容上,要让知识不再生硬,而是存在于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当中;一是存在于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中,借用一句话说,“语文具有的人文性,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的人文性中予以体现。”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和谐共生
在课程改革前一阶段(主要体现在版课程标准颁布前的),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有过相当多的争论,客观地讲,双方说得都有道理,但又摆脱不了为了证明自身观点而选择有利于自身依据的嫌疑。因此,有人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到底应该割裂还是融合的问题。
事实上,在众多争论当中,也有不少明智者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不应该是相互抵触的,甚至于也不是存在于两个同等水平但互相分离的个体。准确地说,两者应该是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没有人文性只有工具性的语文是不存在的,从语言诞生的那一刻起,语言就承载着传递情感的作用,当今的语文更是如此,同样只有人文性没有工具性的语文也是不存在的,如同营养不可能脱离食物而存在一样。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个隐喻来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工具性是发动机,人文性是方向盘!工具性决定了语文的力量,而人文性决定了如何使用这种力量。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课,其语句的对仗体现出的中国古文运用的技巧与特点,而文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力量更是让人千古传唱。
从上述分析来看,初中语文教学要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至少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在尊重当下评价机制的前提下,尊重初中语文工具性所体现出来的“唯一性标准答案”,培养学生理性看待当下评价的价值取向。其二,对当前的客观实际有所超越,让语文的人文性照亮学生的人性,以求培养敢于怀疑、追求真理的学生。当然,这样的引领并非让学生去自行领悟,而是需要教师脚踏实地,仰望语文教学的理想天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226002)
篇9: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开明宗义地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地于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够明白不过了。按照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京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发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因扰。理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首先,应是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主红,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为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第二,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凶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
[1] [2] [3]
篇10: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开明宗义地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段话,地于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够明白不过了。按照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京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发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因扰。理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首先,应是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主红,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为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第二,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凶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融,只能令学生讨厌,引导学生钻进死胡同。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有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 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 ,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生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大纲的要法语再细化更易操作,便有待同行的探讨。
第三,要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为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成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
第四,要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诘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众所周知,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籍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任何学科,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上。而内容的选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课的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个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中哪儿?一个“例子”应选取什么内容交给学生,这是我们认真对待的。因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使学生获得初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要本任务。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篇11:《〈论语〉选读》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高二选修)
《〈论语〉选读》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苏教版高二选修)
摘要:语文的工具性只有在人文性的观照下,才会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工具性与人文性才会达到和谐统一,“两性统一”的语文课,应该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因此在《〈论语〉选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秉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详尽剖析其字词章句,演绎工具性的基础上挖掘其传承文化健全人格尽显人文关怀的一面。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论语〉选读》 统一 人文素养 孔子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选修部分,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要求,我们在传统国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进而加强传统的人文素养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引导学生学习《〈论语〉选读》,就是从语言入手,让学生在学习、品味、欣赏语言文字的同时,形成对语文的热爱,对思维的扩张,对传统的追寻,对文化的传承。
当代中国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诸如道德滑坡、诚信危机、文化建设、素质教育等,我们需要去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求治本良方。正像上个世纪一句流传极广的话:“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在我们当前古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程序过于呆板,往往是对文章字词的解剖,一篇文章被肢解得七零八落,而疏于对文章整体架构的分析和把握。导致过于重视字词,文章所体现的人文性和作者从文章中传扬的人文精神却无形中被忽略了;也有的老师,过于重视传统文化的讲解,而忽略了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解剖,为了人文而人文,刻意提升甚者生拉硬扯人文精神,造成“泛人文化”。这两种情况,正是没有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关系,造成两者分离的结果。
因此,无论在是当代的中国,还是当前的教学中,我们都有必要一起来探讨下如何把握《〈论语〉选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弘扬孔子在其中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精神。“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才能更加盎然富有生命力。
一、《论语》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学科还要让学生逐渐形成尊崇母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这就是所谓的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或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系、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塑造,其目标是追求美和善,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应该离开文本,空谈人文,把人文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应该把正确、熟练、有效的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放在最根本的位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附着在字词句篇上的,而不是靠凭空的说教。在《论语》的教学中,应该牢牢把握主这一点。
二、《论语》的工具性体现
工具性是什么呢?一是鉴于语言文字是客观事物的符号而具有“客观性”;一是较为特殊的“主观色彩”。而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字词章句出发,以文本为基础,这是《论语》工具性的基础。
(一)、《论语》是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简练和生动
《论语》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浓缩了儒家的思想精华,而这都是以其简练生动的语言为基础的。《论语》的共同特点是篇幅短小,语言简约,微言大义,发人深思。而语言精辟、简短也便于引用,或是用在文章开头引人深思,或是用在文中增强说服力,或是用在结尾点明文章主旨,耐人寻味。
在《高山仰止》中,孔子评价闵子“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子贡“侃侃如也”,把闵子骞中和正直、子路刚强勇猛、子贡醇厚和乐的样子描绘出来,形成对比。语言着墨不多,但是三人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沂水春风》里,孔子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志向时,子路第一个站起来“率尔”对曰,孔子“哂”之,而对于他欣赏赞同的曾皙之志,孔子是“喟然谈曰”。 “哂”乃笑之义,而这个笑里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是笑子路的鲁莽呢,还是自大的,不得而知。但是笑中也包含了对子路大胆发言的鼓励吧。“喟然”,是长叹的意思。当曾皙描绘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幅暮春同乐的盛世缩影时,孔子忍不住发出长长的感叹“吾与点也”。一“哂”一“喟然”,两个细微简洁的动作,体现了一个老师的真性情,也体现了孔子与学生教学中和乐的气氛。
(二)、《论语》辩证严密并且富有力量
《论语》虽然是语录体对话,在散文发展史上输入第一阶段,但是其间已经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会思考的民族。春秋战国,新旧交替,礼崩乐坏,孔子作为一代思想家,有着对这个社会制度深刻的认识和批判。
尤其以《为政以德》这一章节的《季氏将伐颛顼》为代表。对于季氏的'阴谋,孔子先指出其不当伐--“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再引用名言和类比论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指出冉有季路的失职;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拿出自己自己的政治观点“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并指出鲁国的矛盾在“萧墙之内”。整篇对话不仅生动有力,而且论证过程严密,富有文才,让人心服口服,无从辩驳。
《高山仰止19.24》这节,当有人想要诋毁仲尼之时,子贡站出来为老师辩护,说了这样一段话“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见其不知量也”。此处把孔子的道德才华比作太阳,无论谁想要伤害太阳,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通过丘陵与日月的对比,显出孔子光耀千古的伟岸形象。子贡的驳斥,形象有力,维护了老师的尊严地位,使得那些侮辱毁谤孔子的人越显其卑微渺小。从中我们从看了《论语》充满力量的语言,严密的论证。
(三)、《论语》绚丽的词藻可提升语言素养
中华民族精神悠远,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而这些都可以从我们二千多年前的《论语》中去寻找踪迹。随意翻检,就能拾取许多连珠的妙语,这些经时间历练的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民族的血液中,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
《论语》的语言鲜活,充满灵动,富有音韵美,用词精当,修辞手法丰富,这些造就了《论语》绚丽的文采,精粹的语言,为世人所仰慕。这样的美句美段俯拾皆是,信手拈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告诉我们正己的重要性。“往者之可谏,来者犹可追”告诉我们要努力把握今天;又如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诲人不倦》)再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而不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等,这些美句美段举不胜举。
这些词语不仅用得精当,而且充满灵动,或长或短,一点也不呆板,还不乏音韵之美。试想,我们的学生高声诵读这些句段,将对其文学素养的奠定起到多大的作用啊。
三、《论语》的人文性体现
“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用“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容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人们掌握语言就是为了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尤其是文学作品,其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强。所以在工具性之上,应该有其人文性。就《论语》选修而言,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有着对天地人以及君亲师系统与深刻的理解。我们在咀嚼《论语》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可以挖掘更深层次的思想和人文价值。
(一)、在《论语》学习中以人为本,完善人格,建全学生道德体系。
《论语》是古代典籍的精华,儒家思想道德体系贯穿其间,尤其以“仁义、周礼、孝悌、德治、忠信”等为代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用这些传统道德来传播真、善、美,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文以载道”,在研读文字的基础上,品味出其中蕴涵的道理。
《克己复礼》这节集中体现了孔子的礼治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都体现了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礼至高无上的地方,每个人的行为都应该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由此可知孝顺父母友爱兄长是仁道的根本。在学习这节中,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对此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合乎规范的品行,尊敬师长,理解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和基础的,并使学生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
在《仁者爱人》中,再次集中阐述了仁者的核心就是“孝悌”与“忠恕”,而要做到仁者有两个途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并且举了一些孔子具体的仁的行为,如“厩焚,子退朝,伤人乎,不问马”、“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等,体现了孔子的仁者情怀。
通过《论语》的研读,我相信,同学们会理解为什么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为何屹立五千年不倒的原因,并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道德体系,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在《论语》学习中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的文学性还体现它的陶冶功能上。如果说《〈论语〉选读》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那么学生进入其中就可以领略到无穷情趣。教师应该着重讲述《论语》所传达的以德治国、克己复礼的主张,仁者情怀、君子之风的价值观,诲人不倦、高山仰止的谦虚风格以及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的和谐之道。
《为政以德》告诉我们“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的品德好比风,小人的品德好比草,草受风吹拂,一定会倒伏。因此,君子的感召作用是强大的,在君子的伟岸前,小人也会自惭形秽为之感化。
《中庸之道》的所阐述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观点,深刻的蕴涵了天地人三者的一种相处之道,那就是和谐,与今天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而和谐的最高统一,就是真善美的统一。
通过对《〈论语〉选读》的学习,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建立高尚的审美趣味,以高尚道德、积极向善为人生的目标。
(三)、在《论语》学习培养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
《〈论语〉选读》中体现了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象杜甫、范仲淹等关注现实,“心忧天下苍生”的精神,正是这种儒家精神的延续。
孔子在《待贾而沽》中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痛恨死后名声不传扬于后世。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应该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正如一块美玉,是放在匣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到商人卖掉呢?孔子的回答是“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所以,面对黑暗的社会,孔子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做隐士,而做一个投身洪流的弄潮儿。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清明政治已不在,但是对于百姓的苦难,却始终萦绕在孔子的心中,尽管他这一生是看不到美好的世界了,孔子却永不放弃,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源于对黎民苍生的一种责任感,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仁者爱人》中也体现了这种人文内核和悲悯情怀。孔子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看作圣的境界,怀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同情弱者,推己及人,遇到穿丧服的人、戴礼帽的人以及瞎了眼睛的人,必定肃然起敬,评价管仲有大义而非匹夫匹妇的小义。可见孔子心中不仅有一颗同情他人苦难的心,更有一颗宽容博大,以人类幸福为己任的心。
正因为孔子有着这种感天动地的悲悯情怀,所以他执著,所以他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动荡前,宽广有容,和平慈悲,并非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己之身,而是与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情怀超越了贫富与阶级、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使人们关注那些苦难的同类,关怀同情弱者,是真善美的结晶。孔子正是这种至善的体现。
《〈论语〉选读》在新一轮课改中,选入我们中学课本,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挖掘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并在教学中以工具性为基础,将人文性是附着其上,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古典文化的春风化雨的熏陶中,以仁为内核,德为高标,义礼智信为准则,健全人格体系。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正确、熟练、有效的分析文字作为基础,精研字词句章,品读《论语》充满哲理的绚丽语言,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而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感情和旨趣,对人生社会的关注,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 徐时芳 .谈谈教学《〈论语〉选读》理解和感悟.
[3]《〈论语〉选读》课文 语文出版社出版 6月
[4]《〈论语〉选读》教师用书 语文出版社出版 月
[5] 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J].语文建设,.(7-8),4.
[6] 于丹.〈论语〉心得》.出版社:中华书局
[7] 方智范.谈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语文性”[J].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7-8)
[8]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 网文
[9] 王尚文.新课程的当务之急[J].语文建设, 2006.(3),5.
篇12:幼儿审美性观察指导的初探教育论文
幼儿审美性观察指导的初探教育论文
陈鹤琴先生认为观察是开启幼儿智慧的一把钥匙,同时,他还认为爱美是幼儿的天性,所以,他非常重视在观察指导中发展幼儿欣赏美的能力。观察与审美结合的意义何在?在幼儿观察活动中又如何进行审美性指导呢?我们试图从审美性观察与幼儿心理素质的关系、审美性观察与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在自然、社会和美术欣赏中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一、审美性观察指导是提高幼儿心理素质的有效策略
审美性观察指导是指在幼儿对自然、社会和艺术作品等进行审美感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观察指导。普通心理学认为:一般性观察是指受思维影响的观察活动,人们称之为“思维的知觉”。而审美心理学发现有另一种受情感影响的观察活动,把它称为“情感的知觉”,又称为审美性观察。这种审美性观察是指情感参与的观察,带有移情性、愉悦性、选择性等情感色彩的审美知觉活动。对幼儿来讲,这年龄阶段在认知活动方面具有特别强烈的情绪性和异乎寻常的情境性,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童心、童真、童趣和好奇、好问、好探究的心理投入到观察活动中,这是幼儿审美的特点,对此,我们需要加以爱护和引导。然而在幼儿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目前存在着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智育轻美育;在观察指导中重科学性轻审美性培养;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重艺术技能与知识传授,轻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的陶冶。这似乎成为顽症,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根治。
审美教育,可以为幼儿完满型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幼儿的审美性观察力培养,可以使幼儿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得到和谐协调发展,可以使幼儿的知觉过程更有整体性、直觉性、生动性和丰富性,还可以使幼儿的认识更具有形象性、想象性、情绪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征。从小进行审美性的观察训练,是一种新颖的“心灵体操”,它有助于幼儿心灵美的发展。
艺术智慧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它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如果在幼儿时期,缺乏恰当的审美教育,那未幼儿早期的艺术潜能就会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和认识世界方式与学习任务的改变而削弱、委缩、消退以至消失。儿童审美心理学研究证明:2岁以后,特别是3岁左右的儿童是审美欣赏发生的敏感期。幼儿期是进行审美性观察能力培养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幼儿拥有审美的眼睛的关键期。
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是培育幼儿审美眼睛的有效方法
幼儿的审美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审美感知能力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审美心理结构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从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培养开始。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去感受自然万物中的生命形象,去了解自然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幼儿生活在自然中,能从四季的变换中,感受到生命的有序结构和空间行星的旋转轨迹等有关现象。我们就要善于利用这一心理机制,增强幼儿审美感受的敏感性,引导幼儿亲身感受现实世界的运动状态和富有节奏感、和谐感的美感特征,使他们从小具有较为敏锐的感知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文秘站:]们不仅让幼儿以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的变化和美景,而且,还要关注父母、老师、小伙伴中的各种亲切的行为表现,去感受其乐融融的温暖生活,从中得到美的感受,乐的愉悦,爱的体验。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要充分发挥它的审美功能,让幼儿的智慧和情趣,在观察周围事物中得到启迪,为他们心灵美的成长提供源泉和活水。
三、审美性观察指导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
幼儿认识世界主要是通过对自然、对社会以及对艺术的观察来获得美的感受。为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审美性观察指导和操作性研究。
1、运用精密观察法来培养幼儿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变化,具有特有的观察兴趣。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捕捉幼儿的观察兴趣,引导幼儿对自然界中美好的事、物、景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够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在平常中发现美景。
自然界中蕴含着无与伦比的美景,变幻无穷,美轮美奂,这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学会感受自然给予我们的享受。我们在开展亲近自然、拥抱大地的活动中,带领孩子去欣赏野外美不胜收的景色,感受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幼儿观察着花草树木变美的过程;倾听着树枝上小鸟的鸣叫声;观看着眼前飞过美丽的蝴蝶和勤劳采花的蜜蜂;觅寻着刚从泥土中钻出的'小草……我们还适时为带有照相机的孩子选择适切的取景视角和拍摄距离,使视觉中心把注意点、趣味点和明亮点结合到聚焦点上,让美景美物的观聚度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幼儿在自然界中寻寻觅觅,心灵萌动,发现着周围世界的可亲可爱可赏,在内心深处涌现出说不完的美的童话,舒展着自由与欢乐。
2、运用观察性学习指导法来培养幼儿欣赏品质美的能力
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培养,常常是在社会交往中与同伴游戏时得到发展的。他们进入幼儿园之后拥有了同伴世界,获得了许多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养成合群性、纪律性、谦让性、互助性和共享等品质。正如社会认知论倡导者班杜拉所说: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幼儿获得对榜样的观察性学习,需要老师引起幼儿的观察注意,引导观察身边榜样人物的行为和结果,从而提高幼儿欣赏品质美的能力。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在观察他人行为时常找别人的差错,见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喜欢在老师面前频繁地“告状”。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大班内,几乎每天有60%的幼儿要向老师“告状”,有的幼儿每天“告状”次数多达5次之多,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和品质美的培养。为了改正这弊病,我们引导幼儿去寻找小朋友之间的“闪光点”,还要求他们看得仔细,讲出道理,做出行动。
审美性观察指导,不仅要孩子看到同伴中的良好行为,还要引导他们感受到行为内在的优良品质。有一次,孩子们学游泳结束忙着洗澡和穿衣时。一个小朋友换洗的裤子找不到了,坐在旁边的成成主动关切地说:“我帮你来找一找!”周围小朋友看着成成的一举一动,从开始想帮助他人找裤子到要将自己的裤子借给他,再到想办法帮助他人拿裤子的童心善举,深受感动,纷纷参加到了关心的行列中。成成设身处地关心他人的好品质,使周围小朋友从观察中得到了教育。
在幼儿个性发展中,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要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重要的教育策略,就是要引导幼儿通过审美性的观察,让他们从观察小动物和关心周围弱者人群中获得一种同情心。
3、运用鉴赏指导教学法来培养幼儿欣赏艺术美的能力
幼儿美术教学是通过造型艺术活动,在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中进行的。让孩子们在对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工艺美术作品、建筑艺术、幼儿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等欣赏中,提高其对艺术美的欣赏感知能力。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要求教师引导幼儿以鉴赏的眼光去观察、感受美术作品的塑造、色彩、构图,去观察周
围环境中事物的结构、特征,运动模式,并通过引导幼儿运用多种语言描述来感受艺术作品的造型之美,从而提高审美感知水平。
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不仅关注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增长,而且更加重视让让幼儿通过对环境和艺术作品的仔细观察,来加深和提高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审美感受。例如:我们在引导幼儿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时,与他们一起搜集无锡艺人制作的泥娃娃和金山的农民画,让他们从形象生动,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大阿福和欢快的农家乐中,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独创美,从中获得强烈的美感体验。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要提高幼儿视觉审美水平,就要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视觉资源,发挥幼儿视觉感知潜能,使他们获得和积累丰富而又宝贵的视觉经验,形成敏锐的审美能力,达到“发扬光大”的审美教育功能。名家名作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可以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题材、表现手法为幼儿所理解的作品。让幼儿欣赏,使他们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境界提高。我们还可以开展“与大师对话”活动,引导孩子们感受美、升华美。我们选择当今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丁绍光的妇女画像,让幼儿感受他的造型美特征之。孩子们把赏画中的感受转化为对审美的体验,他们按照对艺术作品美的观感和理解,来表现自己心中妈妈的美丽形象,在画妈妈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
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需要引发表意能力,有赖于手眼并用和绘画水平的提高。在审美观察指导中,先要让幼儿观察所画对象,引起观察兴趣,如画“高楼”之前,利用环境优势,带领幼儿有目的地去观察周围林立的高楼大厦,观察各种形状,风格迥异的建筑,引导幼儿把每座高楼看作一个个艺术品来欣赏、来赞美。作画时。作画时,我们指导他们表现出观察到的美景,使每一幅画都呈现出童心、童真和童趣,使之情趣盎然,各有特色。
四、教师审美水平的提升是培育幼儿审美眼睛的关键
在幼儿审美性观察指导中,教师犹如一位美的使者,除了发挥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之外,其本身应是美的化身,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是美的偶像。要给幼儿一双审美的眼睛,我们教师要拥有一颗超乎寻常、特别敏锐、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当美景、美慧、美德出现和闪射时,我们就能在第一时间敏锐地觉察,并及时地捕捉,使之成为审美教育的资源和教材。
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努力朝着这一方向铸炼自己的目光和眼力。学习从常景中发现美景,从平常中发现异常,从平凡中发现非凡。
在与幼儿相处之中,我还要求自己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发现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智慧之真、道德之善、心灵之美。学会从幼儿的稚拙中看到天真,从玩耍中看到才能,从好奇中看到睿智,欣赏他们成长中的童心、童真和童趣,鼓励他们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总之,我们在进行幼儿审美性观察指导中,除了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与策略外,还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美德素养,用我们传情的眼神和美的心灵去培育幼儿爱美、审美、创美的眼睛。
篇13: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内容提要】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心。但既往研究却过于分散。从体系化、分层次的角度,可将经济法价值目标体系界分为两个层次:工具性价值包含结果公平、经济安全和体制效率,目的性价值包含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支持、相互弥补,构成一个完备的经济法价值体系。【关 键 词】经济法/价值体系/工具性价值/目的性价值/可持续发展……
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一直是经济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经济法学者们基于自身的理念与价值观,阐释、构建出各自不同的观点。概言之,可将它们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一元论。 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经济法只应具备唯一的代表经济法根本特点与基本精神的价值目标,这一目标或者是“整体效益”,(注:参见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 《法商研究》第1期。)或者是“权力与权利交融的系统化秩序”。(注:参见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第5 期。)(2 )二元论。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经济法具有相辅相成的双重价值目标,或者是“社会整体效益、公平”,(注:参见莫俊:《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第3期。)或者是“社会公平、经济民主”,(注:参见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法学研究》第3期。)或者是“公平、效率”。 (注:参见徐士英等:《经济法的价值问题》,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 方正出版社19版,第33~38页。)(3)多元论。 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仅仅将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概括为单一的或双重的价值目标,不足以适应经济法规范与制度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多元化的价值目标或者是“发展、安全、公平”,(注:参见程信和:《发展、公平、安全三位一体》,《华东政法学院学报》年第1期。)或者是“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民主与经济秩序的统一”,(注:参见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158页。)或者是“存在价值、法权价值、资源价值、社会价值”。(注:参见单飞跃:《经济法的法价值范畴研究》,《现代法学》第1期。)毋庸讳言,上述观点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反映出经济法的某种价值属性,但它们却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问题:沿用哲学、法理学通用的概念却不曾赋予其有别于哲学、法理学的特别意义与属性;价值目标十分零散未能体系化,致使经济法的价值目标范围任意扩张或收缩;各种观点纷繁但论证不足,未免说服力不够。鉴于上述种种缺陷,本文将在对经济法价值作出基本分层的基础上,着重阐释经济法独特而个性化的价值目标,力求反思、整合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一、经济法价值目标的分层
法律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价值系统中的子系统,一般包括公平、自由、平等、安全、效益和秩序等内容。然而,由于各个部门法固有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自身功能的差异,使得各部门法在具体体现各自主要的价值取向时有所侧重。作为晚近发展而来的新兴法律部门――经济法必然具有不同于传统法律部门的价值目标内容与体系,因此,研究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反映经济法律制度、规范所追求的应然状态,有助于经济法治的理性运作,也有助于使经济法的研究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而免于浅薄,实现经济法律体系的内在和谐统一。
价值一般可理解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作用或积极意义。在法理学中,“法的价值”这一概念主要在三种含义上使用,可分别称为法的“目的性价值”、“评价标准”和“形式价值”。(注: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版,第281~282页。)借助于此种分类,我们大体可以把经济法的价值目标界分为两类:“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其中,目的性价值居于主导地位,反映经济法所追求的社会目的与理想;(注:某些经济法学者用“根本价值取向”来表达与“目的性价值”相同的含义。参见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19第5期; 颜运秋:《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法商研究》1999年第4期。 )工具性价值,是经济法为实现其目的性价值(法的理想)应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共性价值。可见,经济法所蕴含并实现的法律价值是一个由多层次价值构成的有机系统,体现着目的与工具的统一:目的性价值统率、整合着经济法的动态运作,反映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它只能有一个,不能将其他的一些工具性价值归入其中;反之,经济法要实现其目的性价值,必须依靠工具性价值的支持与具体实施,处于第一位阶的工具性价值无疑是目的性价值的手段与实现方式。(注:参见孔德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系统科学应用初探》,《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通过此种分类,我们可以初步构建出体系化的、具有层次性的经济法价值目标,摆脱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界对于价值目标研究过于零散、徘徊不前的局面。
其实,法律目的性价值或法律行为的目的性研究是现代法学研究中的一种适应法制变革要求的重要内容,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改变传统法学方法论上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二元对立局面、赋予国家制度以自我修正精神的一种法律变革模式。其意义在于使法律不拘泥于形式主义和仪式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探究法律、政策中所蕴含的社会公认准则(价值)。“如果法律强调原则和目的,那么就有了一种丰富的资源可用于批判具体规则的权威。……虽然一项规则可能带有官方权威的烙印――即通过了法律效力的‘血统检验’――但它却被认为是可以按照它对那些利害悠关的价值的影响重新评估的。”(注:[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学者们主张,现代法制应该是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缓解法律的完整性与开放性矛盾的“回应型法”模式。(注:美国的伯克利学派从法制改造的目的出发,对传统法律和现代法律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社会上存在的法律现象分为三种类型:“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和“回应型法”。其中,“回应型法”是法制进化的最高阶段,是符合社会变革需要的规范性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思是使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统合在一定制度之内,通过缩减中间环节和扩大参与机会的方式,在维护普遍性规范和公共秩序的同时,按照法的固有逻辑去实现人的可变的价值期望。我们以为,这一研究方式与基本思路是属于应该借鉴也可以借鉴的新的研究方法。)在这种模式下,“制度有必要由目的来引导。目的能够设立批判既存的规章制度的基准,并据此开拓出变革之路。同时,如果真心实意地贯彻目的,那么目的也自然可以制约行政裁量,从而也可以缓和制度屈服(于社会压力)的危险。”(注:[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
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代译序)第7页。)
目的性价值是法律根本属性的体现,其研究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一,提高法律推理的合理性,通过法律目的性价值的研究,使人们可以将看似杂乱无章、毫无逻辑关系的各类法律规则条分缕析,使法律规则形成系统性网络;其二,减少对法律规则执行的恣意或法律执行者的越权行事,以保证法律的正常实施。在社会变革的情况下,法律的理解经常要求离开规则而求助于目的,要求对变革中的行为模式选择在“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法性”之间根据目的进行;其三,目的性价值研究更便于对整个法律系统的把握和基本理论的建立,这种研究是以结果为指导的,它将法律的价值目标普遍化,并将其与法律判断的逻辑与道德判断和实际判断的逻辑变得紧密和谐起来,要求法律特别注重在法律规则与原则的相互作用、注重在法律的变革中公众参与的意义,这样,就为建立一个开放性的法律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经济法作为法律系统的组成部分,展开目的性价值研究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理论研究重视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将经济法简单地看作是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工具,而对其目的性价值或主观目的研究不足,这种现象对于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经济法是不能适应的:工具性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目的性价值,否则经济法的实施就无所适从;经济法的理论体系是对同质性规范的归纳和总结,也必须以一定的目的为导向,将具有相同目的和功能的规范进行分类;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更需要有明确的目的作为指导,具体法律法规的适用也需要明确的法律目的,在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或由于情况的变化法律不敷使用的时候,法律目的更要发挥决定性作用,而由于经济法作用的对象是复杂、纷繁的社会经济生活,是公共权力向市场机制领域的渗透,这种情况更会经常发生。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研究意义昭然,简单将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形式化为“促进经济增长”或“保障经济发展”也是不够的。经济法作为法律的一个部门,要求明白无误地判断人们有关的行为是否合法,而且,在法治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要求从国家的非人格权力中获得保护和保障。经济法作为建立经济法律秩序的运行机制,其合理与否以及合理性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法治的有无及实现的程度。经济法目的性价值则是整个法律具有合理性的前提和基础。这样,就必然要求经济法目的性价值的合理性研究对经济法实践产生影响,并且将其法律渊源化,赋予经济法以现实性与生命力;必然要求对经济法目的性价值的研究能使经济法趋于普遍化和深入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一立法的条文形式解释之上。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研究与工具性价值研究又是相互联系的。前者认为通过法律形式对传统的个人意志自由和绝对权利进行限制,建立经济法的正义标准――可持续发展是正当的;后者则认为经济法是对经济法律秩序的维护,因而建立经济法的`公平、安全和效率观是合理的。在此意义上,经济法应蕴涵并实现的法律价值是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经济法价值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而主体的需要又只有通过法律客观存在的功能而得到满足,这正是人们在实践中经常交互使用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原因之所在。“法律的价值是其主观作用,法律的作用则是其客观价值。”(注: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255页。)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法的主观价值,实质公平、经济安全与体制效率是经济法的客观价值。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正是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的体现。因此,对于经济法目的性价值的解释也必须从分析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入手,研究其合理性。
二、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
我们认为,公平、效率与安全作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在相同的概念下体现着由经济法赋予的特殊含义,共同作用于经济法的动态运作之中。
(一)结果公平(注:在经济学中,对于公平一词有一种最为基本的分类:机会公平(水平公平)与结果公平(垂直公平),这两种观念分别体现于不同的法律部门与制度规定之中。)
公平是最古老而又持久的法律价值之一,作为一个含义颇丰、使用含混的范畴,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有不同的领悟和阐释。因此,建立于不同公平观上的法律及其所保障的公平或追求公平的取向是大相径庭的。传统民商法的公平是以个人主义为指导,以抽象的人格平等为假设条件,以等价有偿为原则建立的公平体系,它对社会的贫富差距、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协调发展等问题无能为力。而经济法却赋予公平以更丰富的含义,对公平的关怀更趋实质,使其在经济生活中得以更有效地实现,亦使结果公平成为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相互之间在能力、禀赋、财富等方面的差别愈加显著,如果法律对这些先天性不平等的现象视而不见,依然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只能使“不平等变得天经地义,甚至加剧这种不平等。”(注:[美]彼德・斯坦等:《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 王献平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因而,导源于人道主义的现代思潮以及社会福利的理念,经济法将结果公平引入自己的价值目标中,在认同分配差距所具有的经济意义上的合理性的同时,更兼顾社会意义上的合理性。(注:参见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7~29页。)体现出法律不同于经济学的人文关怀特性。具体而言,经济法帮助经济弱者恢复因财产、收入和天赋、能力不平等所导致经济机会的不平等,强调以形式的不平等达到实质的平等,更新与拓宽了公平的传统含义。例如经济法表现出对经济弱者具体人格的特殊倾向性保护,要求国家通过经济法律规范对不平等的收入和财产实行直接干预,利用社会财富的目标再分配和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予以一定补偿或救济,即是对结果公平这一工具性价值目标的生动写照。
从理论上讲,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经济法所追求的结果公平,应该是更深刻和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平。它除了包括以上所述的个体意义或一般人际关系意义上的公平外,还要关注以下两方面的公平:
1.代内公平。(注:参见蔡守秋:《环境政策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代内公平即“在任何时候的地球居民之间的公平”,(注:Ronnie harding et al. ,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for the Fenner Conference on the Environment: Sustainability ―― Principles to practice 1(Unisearch,Unive
rsity of New South Wals,1994).)它是指处于同一代的人们和其它生命形式对来自资源开发以及享受可持续的生存条件这两方面的利益都有同样的权利,它可以体现在国家层次和国际社会层次:在一个国家内,代内公平是指同一代的人公平地获得当地的对于生存和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共有的环境资源;同时,也要为公平的目的对私有财产进行限制,不允许以破坏环境资源的形式使用自己的财产。在国际社会,代内公平是指公平地分配国际间共有的环境资源。代内公平意味着所有人都有权得到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基本满足。这一目的实现的基本方式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法及其相应的法律制度。
2.代际公平。(注:代际公平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国际环境法学家伊迪丝・布朗・魏伊丝女士于1989年在《为了未来世代的公平:国际法、共同遗产、时代间衡平》一书中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在任何时候,每一代既是受后代委托而保管地球的保管人或受托人,也是这种行为结果的受益人。这就赋予我们保护地球的责任,以及某种利用地球的权利。拟议中的代际公平理论假定,所有国家对后代都有代际责任。”在实践中,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环境立法中,如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就有“为当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保护环境的条文。后来,这一含义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使用,许多国家的宪法均有类似表述,法国还专门成立了后代人委员会,以保证将后代人的利益与政府决策相联系。在国际法文件中也有多方面的支持,许多文件都明确表示人类对保护全球环境资源的共同利益、共同关心,以及充分考虑代际利益、后代人利益的观念。有关专家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个《后代人权利法案》。我们认为:虽然这一观念主要是从环境资源保护的角度提出来的,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基础之上,并且,在事实上,任何国家或政府的经济决策都将对环境资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经济法应该对这一理论高度关注。但中国国内立法目前并无这方面的内容,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的要求相差甚远。)全人类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共同拥有这个星球的资源,当代人和后代人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有相同的选择机会和相同的获取利益的机会;不要求当代人为后代人作出巨大的牺牲,也不允许当代人的消费给后代人造成高昂的代价;当代人有权使用资源并从中受益,也有责任为后代保护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一代人都有相同的地位,没有理由偏袒当代人而忽视后代人;人类所有的成员都具有平等的权利,每一代人都希望能继承至少与他们之前的任何一代人一样良好的地球,并能同上代人一样获得地球资源;由于无法准确地预测后代人的喜好与能力,当代人应提供健康的资源以供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代际公平应该与各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可见,代际公平的目的主要是体现当代人为后代人代为保管、保存地球资源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观,现在还没有直接进入经济法的研究视野,这是不太正常的现象。
(二)经济安全
在法律价值目标体系中,安全是其他法律价值的前提。但是不同背景下不同性质的法律部门所追求的是不同意义的安全。与民法促进微观的、个体的市场交易安全不同,经济法侧重于国民经济整体安全的维护与追求,我们将这种安全简称为经济安全。
所谓经济安全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利益或行为的保障程度及其遭受损害的可能性,(注:参见何文龙:《经济法的安全论》,《法商研究》19第6期。)即一国国内经济整体上基础巩固、有序运行、 稳健增长、持续发展的程度,同时在国际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自主性、自卫力、竞争力。基础巩固、有序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就能够自主稳定,就不会自己打倒自己;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竞争力,就能够防御和化解来自国外的不利影响,就不会被他人所打倒。相反,所谓国家经济不安全,主要是指国内的经济基础不稳、秩序混乱、大起大落,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缺乏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以致损失过多的国民经济利益,甚至出现经济危机,整个经济趋于或近乎崩溃或被打倒。与经济运行在社会生活中日趋显著的影响相适应,保障经济安全正凸现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安全主旨,内含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在积极意义上,表现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在消极意义上,表现为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与力量,控制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经济状态。 (注:参见何文龙:《经济法的安全论》, 《法商研究》年第6期。)
经济法上的经济安全至少有以下三个重要特性:
1.整体性。它强调的是一国经济整体上的安全性,而不是某一部分或局部的安全性。客观上,一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可以分之为粮食安全、战略资源安全(含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制造业安全、金融安全、财政安全、货币安全等等。一国经济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是安全的,但不一定在全局的整体上都是安全的。而经济安全恰恰强调的是全局的整体上的经济安全。换言之,局部经济安全并不一定能保证整体经济安全。在某些情况下,过分强调某一局部的安全,可能反而会损害整体经济安全。这就要求使各局部安全处在某个均衡域上,以确保整体经济安全达到更高程度。
2.界限模糊性。经济安全与不安全并无严格的界限,只能用界限模糊的多维空间来描述。只要一国经济在“经济基础、运行秩序、增长与发展、自主性、自卫力、竞争力”等组成的多维空间的某个区域内,国家和纳税人不会损失过多的经济利益,就可以认为整个经济是安全的。相反,如果前述某“一维”或“多维”出现了较大问题,以致国家和纳税人目前或今后要损失较大的经济利益,就可以认为整个经济是不安全的。
3.本土性。对于不同国家来说,经济安全具有不同的涵义和特征。因为一国经济能否在整体上处于基础巩固、有序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的状态,能否不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损失过多的国民经济利益,与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市场机制、产业结构、国际环境等是紧密相关的。各国之间恰恰在这些方面有极大的差别,从而也使经济安全在不同国家有了不同的涵义和特征。如果再考虑到政治制度的分歧,人们对它的理解就会产生更大的差异。
中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能否实现理想的经济发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安全状态。“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互为因果,在此意义上,“经济安全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同等重要。假若失去了经济安全,不可能实现稳健的经济增长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更是如此。世纪末前后是我国改革、开放、调整、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比发达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心我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不利于经济安全的任何问题,都可能波及到21世纪上半期的国家经济安全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更为清楚地分析和认识究竟有哪些问题已经或即将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大的负面影响,据此来有效地安排和实施维护经济安全的行动
。
(三)体制效率
词源意义上效率是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投入与产出即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其实质在于表明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可分为个体效率和整体效率、局部效率和全局效率、短期效率和长期效率。一般认为,民法的私法性质与个人利益本位决定了它追求的是个别的、微观的效率,而经济法的社会法属性与社会利益本位决定了它将致力于促进社会整体效率。(注:参见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 《法商研究》年第1期;莫俊:《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3 期。)我们以为,社会整体效率一词本身含义模糊不清,且多由经济法的“社会性”特性论证而来,难免说明力不足。而将经济法所追求的效率价值解说为经济体制效率,将更符合经济法的本质特征。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承担了激励、配置、保险和约束四种分类功能的一组经济制度安排,(注:参见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应用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4~50页。)是对一国经济组织形式的整体概括。在将政府与市场纳入到经济法的研究视野时,可以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不同的组合设计,二者不同程度的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制。事实上,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制,具有不同的构造性特征,四种分类功能的效率优劣分布也不同。无论何种经济体制都不可能达到四种分类效率的最佳状态,但同时都在某些方面具有自己的效率优劣。正是由于各分类功能的效率优劣分布不一,才导致了各类型经济体制整体效率的高下之分。换言之,经济体制的整体效率体现在它拥有的四种功能的分类效率上,并在度量各分类效率的同时得到衡量。(注:参见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应用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4~50页。)
将经济法置放到政府与市场的对比、组合关系中去考察,可以发现,其实际上是作为政府干预、调控市场运行的具体规则而存在的。经济法对效率的关怀应立足于整个经济体制资源配置的优化与绩效。政府能够通过调控、干预作出制度创新,降低既存体制的运行成本,提高、增进体制效率。(注:参见徐士英等:《经济法的价值问题》,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 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8页。)具体而言,在宏观意义上,经济法能够促进政府与市场这两种不同性质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效结合,实现政府对市场的有效干预与指导;在微观意义上,经济法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内生变量,通过制度创新,影响、塑造经济主体的利益偏好与追求,以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促进体制效率。
三、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是一个能涵盖工具性价值目标,集中反映、体现经济法自身特质与精神的范畴。由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根本任务决定,我们认为,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应该是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且具有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属性的概念。目前尽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多有分歧,但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两个国际性文件的阐述,我们可以用最简洁的方式将可持续发展概括为: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环境,不仅需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该为后代人的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和可能性。(注:参见李康:《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应当包含以下基本点:一是人类应坚持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价值导向的工业文明发展方式转向以“人是自然的成员”为价值导向的新兴发展方式;二是强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都要注意代际平等、代内平等。当代人在制造与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时,应当承认和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绝不能剥夺和破坏后代人(或相邻地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权利;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等。实现社会与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多元目标相互协调的新型战略。(注:参见袁亚愚等:《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概念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使人们摆脱了传统发展思想的束缚,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看待人类的发展史与文明史,构成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而且为人类谋求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从而形成新的发展观奠定了基础。(注:参见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页。)事实上,可持续发展目标已经给政府经济决策乃至整个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了全面而且深刻的影响。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就是要将环境与发展问题纳入决策过程,改善管理体制与制度,有效地使用经济手段与其他鼓励措施,将国家经济发展引向持续发展的方向。历史经验证明,人类过去实行的许多非持续发展性政策,正是导致今天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过去的许多政策,从一时一地的角度来看也许是正确的,但从历史的观点或更大的范围来看,却有很多缺陷甚至错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今历史时期和面临许多重大的甚至全球性问题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新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新的角度、从更大范围、更长远的未来利益考虑经济决策的取向、决策的重点、决策的实施手段和评价政策的可能后果。所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政府经济决策应包含以下要求:其一,超前性,即它是一种始于今日、延伸至未来的决策,要从现实问题着手,从未来目标着眼。其二,综合性,即从更大范围、更广的领域来考虑问题和制定政策,作出具有长远的和最宏观效益的综合规划和决策。其三,协调性,即克服目前人与人、人与自然不协调这一矛盾。(注:参见毛文永、李世涛:《中国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 ~280页。)在我们看来, 政府经济决策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内化为优先的政策取向与选择,在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价值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经济决策必须具备正确的政策取向。为获取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就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开发及其运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增加效益,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使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致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经济决策不同于传统政策的显著之点,即在于它不仅仅处理经济问题,而且要全面协调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总的政策取向是实现人与人(包括代与代)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发展的全新发展方式,是一次全方位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会对各国的法治环境产生影响。目前,可持续发展对传统法学
和法律制度的影响,已得到包括发达国家政界人士和法学家在内的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研究;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基于对“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的反省正在兴起一场对法学和法律制度的审查和批判。为实施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21世纪议程》,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中国也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简称《中国21世纪议程》)。该议程承认,中国过去所采用的生产方式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因此,与联合国《21世纪议程》相呼应,《中国21世纪议程》立足中国国情,广泛归纳集中了各部门正在组织或行将实施的各类计划。该议程于1994年3月得到国务院批准, 成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重大行动”中明确表示,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其首项行动是“开展对现行政策和法规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通过法规约束、政策引导和控制,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相对应,《中国21世纪议程》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62个项目的首位项目即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定和实施》。其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立法的系统化,要按照“全面评价、制定体系、突出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完成制定新法、修订原法、国际条约配套立法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行动,并要完成现状调研、公众教育、监督制度、实施措施、司法与行政制度改革等5 项实施保障任务。 在评价中,凡发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条款都要抓紧修改,法规约束、政策引导和调控措施则要及时补充,国际配套立法也刻不容缓。从国际国内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方案不难看出其对整个法律制度体系的冲击和影响,并且可以预见这种影响的广度、深度、规模、前景和后果都是空前的。当然这种影响也包括了对具有更多现代因素的经济法学的影响,可以认为: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根本性的、整体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大致包含以下两点:第一,对经济法公平观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公平性法则”的冲击下,法的灵魂正受到审查和谴责,法的“真正的正义性、公平性”正在受到审查。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法则揭示,可持续发展只能建立在社会公平及社会正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基础上。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当今世界由法律维护的不公平、不正义、不平等现象相当多,主要表现为:发展条件(基础)不平等;发展获利(结果)不平等;历史发展上的不公平(时间生态序不公平),如代际间的不公平,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遗产和欠帐不公平等等;地域发展上的不公平,如一些地区和行政区享有政治的、经济的、政策的种种特权,而另一些地区和行政区却受到种种歧视、压制或限制;社会制度上的不公平,包括体制、阶层、行业间的不公平及部门行业内部的不公平;种族和性别之间的不公平;法律政策方面的不公平,包括政策制定和实施、法律制定和实施方面的不公平。这些都将对经济法过去赖以存在的公平观产生冲击,要求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公平观。第二,对经济法效益和价值观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的“高效性原则”的冲击下,法的作用、效益和价值正在被重新评估。在经济法治建设领域,无论是立法、执法还是司法,都一直存在着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眼前效益和长远效益、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与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一些法律在某些方面加以保护的只是眼前的、局部的和直接的利益,或单项的、非综合性的利益。由于经济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资源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其效益和价值观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就更为重要。在经济法治建设中,树立新的效益观和价值观也就更为必要。
2.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实践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实际运作与实践的影响相当广泛、全面和实在。首先表现在对经济法律行为决策制度、机制的影响上。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出发,才能更进一步改进和健全经济法律行为的决策机制,例如,如何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决策责任制度、决策影响评价和效果评估制度等。其次,可持续发展也极大地影响着经济法律行为的实施,要求从新的角度,从更大范围、更长远的未来利益考虑经济法律行为的取向、行为的重点、行为的实施手段和评价行为的可能后果。现阶段经济法律行为以发展经济、摆脱贫穷为核心,以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必然要求在摆脱贫穷、促进科技发展、发展教育以及谋求人口、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等领域有所侧重,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确立可持续发展价值目标的意义
1.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互为支持,相互补充协调,构成了一个完备的经济法价值体系。一般认为,工具性价值代表了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得以正常、协调运行所需要的基本价值目标:经济安全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前提基础而存在,结果公平表现为社会共同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体制效率成为衡量经济体制效率优劣的制度性目标。可见,具有不同功能取向的工具性价值目标共同作用,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在工具性价值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作为目的性价值存在的可持续发展,代表了人类未来的发展模式与方向,亦代表了中国经济法所追求的法制理想。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至攻坚阶段,众多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问题、前景与后景的矛盾层出不穷,错综复杂。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加之行为失当,则可能引发各种矛盾,相互纠缠,延缓甚至扭转目前中国良好的发展趋势。只有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才可能赋予中国经济法更为深刻、长远的使命,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良性协调发展。
篇14:英语教育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论文
英语教育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论文
目前,大多数学校将毕业证、学位证等与英语等级证挂钩,这成了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动力。这种方式虽然让大部分学生拥有英语等级证书,却在无形中忽视了英语的人文性。有些专科类院校不要求学生考取英语等级证书,可是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却不敢恭维。如何使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成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高职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1)随着近年来高校日益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深造。高考,检测的是各科目的总体成绩,并不只是英语一科成绩,这也导致了入校新生英语水平的高低不同。考虑到这种情况,任课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在浪费时间;内容过于复杂,英语水平低的学生又听不懂。这也是导致英语教育难以改革,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
(2)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局限在课堂上,强调以老师为中心,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整堂课都在讲英语语法、单词、语句通顺等问题。例如讲解新的文章时,老师一般是介绍文章背景、领读单词、整篇文章翻译,然后讲评,做练习。而学生麻木地跟随老师听、说、读、写。最终导致学生出现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学习兴趣、缺少实践经验等问题。
(3)我国的英语教育大多数是以应付考试为重点,而校方也把这一手段作为考核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这种方式虽然总体上讲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大部分学生即便通过了专业技能考试,步入社会之后,其英语水平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技术、服务、生产等领域的需求。
二、如何加强高职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1)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整体素质的需求在不断提高,高校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加大了对学生英语教育的管理力度,采用各种方法和技能加强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比如:调整学生的思维模式,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不再是老师讲、学生记;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使其从教室中走出来;让教师定期参加培训,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把人文性带入英语教育中。
(2)学校应该根据自身需求寻找一定教学方法。例如,根据经济水平邀请外教加入到学生的`课堂,与学生互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和语调;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身份、职业设置不同的英语对话场景,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围绕欧美等国的发展历史和生活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从而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创办英语社团、英语角,让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全部使用英语交流,在愉快的氛围下提高英语水平。这些都是在工具性的基础上融入人文性的教育方法。
(3)老师不能一味推崇中国文化,中西结合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应该从一些老师身上入手,改变他们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不再单纯地讲、背、考,应该让他们深入学生的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把英语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介绍一些国外的社交、工作、生活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们能在离开课堂之后学以致用。这样从正面、侧面渗透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牢记于心,一改往届学生毕业后只会纸上谈兵的弊端,从而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语言是人类传达想法和互相交流的主要工具,英语作为国际交流性语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习英语要全面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才可以学以致用。目前,大部分高校急于求成,其英语教学的办法是强硬的、错误的、低效的,所以高校应该本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理念,力求把英语渗透到学生的课堂和生活中。
篇15:论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工具性地位
长沙市第十二中学艺术组彭序星
信息教育课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向前发展对相关人才需要的必然,是使学校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众多课程中,基础工具性课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基础工具性课程的学习,对学习者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颇大。仓颉发明了文字,使得前人能够把日常生活的许多事情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后代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必须学习语文,因而语文课就显得格外重要,理所当然成了大家都必须学,而且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工具课。同理,计算机的发明,延伸了人的大脑,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掌握信息技术是我们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开设信息技术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教育部在1月9日修改颁布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教育部以文件的形式指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重要性,我们应该以此为指南,在教学中认真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
[1] [2] [3] [4] [5]
篇16: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工具性的特质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工具性的特质
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理解不能失之偏颇,重人文轻工具。要在语文实践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掌握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的特质。阅读教学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载体,合理的阅读教学应遵循:由语言文字到理解内容,从理解内容再到如何表达,体会表达的技巧、妙处等,从中学会了如何写,学习到语言。显然,内容是显见的.,而表达需认真琢磨的,长期实践的。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读正确、读流利,读懂内容,读出感情后,再来反问如何让我们受到感情的熏陶的,体会布局谋篇、句式句法、用词用句的准确、精当,同时,可以适当运用,举一反三。长期坚持下去,三维目标会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语文水平定会提高的。
篇17:论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工具性地位
论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工具性地位
论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工具性地位
长沙市第十二中学艺术组 彭序星
信息教育课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向前发展对相关人才需要的必然,是使学校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众多课程中,基础工具性课程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基础工具性课程的学习,对学习者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颇大。仓颉发明了文字,使得前人能够把日常生活的许多事情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后代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必须学习语文,因而语文课就显得格外重要,理所当然成了大家都必须学,而且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工具课。同理,计算机的发明,延伸了人的大脑,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掌握信息技术是我们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开设信息技术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教育部在
1.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关键
每们学科都有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的九九口诀表是基本知识,笔算、心算是基本技能,语文的字、词、句、篇是基本知识,查字典、遣词、造句、谋篇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也如此,也有自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那么究竟哪些知识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呢?一是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原理;二是操作系统的有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编程语言。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易变化,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有关知识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哪些属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技能呢?一是计算机外设的连接,正确的开、关机程序,外设的调节与使用,如:显示器的调节、打印机、光驱、音箱等的使用。二是常用应用软件如: WPS、Word、画笔、书写器等的熟练使用和常用工具软件如kill、winzip等的安装和使用。三是熟悉键盘,掌握正确的指法,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方法。这些是正确操作计算机处理信息所必需的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实用的技能,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我们的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2.注重应用和与其它学科联系,是落实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重点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在争论中,即只侧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育,以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系统,为将来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打好基础,还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方面的教育,把计算机看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呢?现在争论有了结果,大家趋向于后者。因为大多
[1] [2] 下一页
数学生将来不会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学习计算机只是为了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能对将来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一个较快的适应。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体现在计算机是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一种工具。学会运用计算机能为学好当前的课程及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础,正如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它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计算机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在教学中要落实信息技术的基础工具性地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尽量选择相关学科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实例,使计算机成为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乐趣和事半功倍的效率。这些联系不仅仅只发生在计算机与语、数、外之间,我们还应与其他更多的学科联系,有多种途径的联系,如:利用计算机谱曲,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片等,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学习软件,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把计算机知识融汇到各科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确实与语文数学课一样,是一们重要的基础工具性学科,不掌握信息技术就要被动、就要落后,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3.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的着力点
传统的语文、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按照培养数学家和作家的要求教授学生,可结果是事与愿违,不仅没有造就几个大家,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写作水平很低,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极差,信息技术作为一们新兴课程,在教学方面应反省这些,不能重踏传统学科教学的覆撤,培养出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上下功夫。
(1)在任务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源泉,选用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作为任务。任务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或是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绘制奥运五环旗、设计环境监测表等。
(2)在练习中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道练习题,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能引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途径进行思考和大胆地创新。
(3)在教学中渗透一种让学生敢想、敢做,鼓励学生想、鼓励学生做的思想。从dos到 windows,是操作系统一次大的革命,为什么别人能想到并努力实现它,而我们却不能。要让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也要告诉他们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就操作系统而言,还在不断地发展中,我们可以努力学习,发展现有的操作系统或另辟途径,发明一种全新概念的操作系统。这些思想应该成为教学设计中思考得最多的一个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是落实其基础工具性地位的重要途径,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教给学生,鼓励他们运用计算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只有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才能把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使教、学、用突破以前计算机教学和应用的误区,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上一页 [1] [2]
篇18: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凸显语文的工具性论文
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凸显语文的工具性论文
语文既是语言文字,又是工具。语文教学,知识目标是进行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在语言文字教学上,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成绩上。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以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广大教育同仁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首先,真正转变、更新教学观念。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完成语文教学的“特有任务”,也要完成学科教学的'“共有任务”,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成绩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目标,着力于构建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其次,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孤立、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反之,只能令学生讨厌,引导学生钻进死胡同。
语言文字教学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
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又会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新课标提出了大方向,但如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课标的要求详细化更易操作,有待同行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第三,要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是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学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文字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
第四,要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语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众所周知,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借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使学生获得初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这应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基本任务。
篇19: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论文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工具性和人文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淡化工具性而过于强调人文性,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意义,以及阐述了高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工具性;人文性
在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人文性滋养着工具性,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强化和承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积极的策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和关系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主要是指学生对文学的句式、词类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人文性是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人文环境,主要是借助语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并逐步趋于完善。因此,教师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关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和“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对文学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1.人文性滋养着工具性。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是离不开人文性的,如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很多词汇、句式与内容的理解都离不开文章的相关背景和相对应的人文环境。所以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借助丰富的文章背景资料,能更加方便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再增强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的理解,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工具性承载着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一般是抽象的,它的内容都包括在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如果脱离了语文的文字基础,学生就无法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所以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这样才更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人文性。例如,在了解文言文《过秦论》的主要思想内容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认识了文章中的.词、句式等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文章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语文的人文性是需要在不断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培养的,只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接受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高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一)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措施,如故事导入、类比导入以及问题引入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强化他们知识的积累。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赤壁的景色或是关于赤壁的纪录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赤壁的风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机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诵读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诵读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诵读文章,熟练掌握文章中的语文知识,并通过诵读来感悟文章中的人文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情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最终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鉴赏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最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莉.论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25-27.
[2]张玉凤.浅论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4):47-48.
[3]蒋恒.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探究[J].中学时代,2013(23):15-19.
篇20: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论文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学案”教学法应运而生。“学案”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教案”教学而提出的,根据“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对“学案”教学模式进行粗浅的探究。
1. “学案”教学的意义与特点
1.1意义 “学案”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辅助学生根据“学案”和教材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案”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问题情境和背景材料:问题的提出,有关知识概念产生的背景材料和思想意义,知识的逻辑顺序。
(2)自主学习和疑难信息反馈: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学生在自学中的疑难、错误,问题的新发现、新猜想、新论证。
(3)阅读、思考、合作:有关概念的意义,在可能提出问题的地方设置提示。
(4)学法指导:知识的学习方法、问题的处理策略指导。
(5)小结,交流:概括学习重点、难点,构建知识的结构图。 所以,“学案”不是教材的翻版,不是练习册,也不是教案,而是侧重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学案”教学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1.2主要特点。
(1)改变了知识的传递方式、弥补了教材的不足。 “学案”教学则建立起教材、教师、“学案”和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其中,教材主要传递陈述性知识,“学案”主要传递策略性知识,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意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可以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宝藏,从而弥补教材的不足。
(2)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知识的呈现方式提出自己的创设性设计,使“学案”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规律,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工具和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树立自学信心,有效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2. “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2.1组织准备。 教师要制定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是“学案”教学的前提和出发点。编写出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启发性的高质量的“学案”;准备好课堂必需的教具、模型和多媒体软件等。
2.2自学与交流。 自学中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采用启发学生思路、针对重难点精讲、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三种方式处理。教师了解收集学生自学的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3总结达标。学生根据“学案”,总结所学的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归纳易错、易漏的知识薄弱点。“达标”就是设计一份检测题(既包括对知识、能力的检测,也包括思想情感提升),检测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个内化整理的机会。
3. “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3.1编写好导学方案。导学方案的编写可采用要点提示、网络纲要、问题思考等形式,从而提示学习的难点、重点、学法及技能要求等。指导学生进行目的性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2导思及导练的实施策略。 通过导思及导练使学生明确并掌握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要遵循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突出“导”的作用和效果。
(1)创设情景,设计问题,保证教学协调。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完成旧知识的迁移过渡,进入新课题的学习。要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放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上,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习惯和方法去体验,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从高的悬念向低的悬念过渡,逐步找到接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力求保证教学双方思维活动能够达到同步协调。
(2)信息交流,深化规律,提高学习效果。在以上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有关的知识和规律。可由小组采用登台表演、画图讲解等汇报形式向全班汇报本组研讨情况,其余小组做补充、辩论,可促使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地掌握知识和规律,从而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总之, “学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各个环节的设计还具有防止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
【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精选20篇)】相关文章:
浅论体育老师的能力结构论文2022-12-24
关于古代文学的论文范文2022-11-23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1-24
从残存文化论泰勒残存法2023-06-03
有关语文教学论文范文2022-07-21
浅谈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论文2023-05-21
论文学2023-08-16
大学美学论文2023-09-04
论当前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改革论文2022-05-08
大学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论文202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