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

时间:2023-04-05 07:33:4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通用10篇)由网友“少吃零食多吃菜”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

篇1: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

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表现手法是文学理论界广为关注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本文把它和翻译的“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方法加以区别.针对文学翻译界存在的语言使用过于随意的现象,提出要在正确处理好“陌生化”和可接受性问题的`基础上,客观忠实地再现原文的“陌生化”表现形式,维护文学作品的文学性.

作 者:汤水辉 TANG Shui-hui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刊 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9(3) 分类号:H059 关键词:陌生化   异化   文学性   可接受性  

篇2:修辞与语言陌生化

修辞与语言陌生化

修辞是一种语言艺术,其目的就是通过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修辞讲究在语言运用中,变习见为新异,化腐朽为神奇,传递鲜活的感受,制造令人震惊的效果,这是修辞艺术中的普遍现象与基本规律.为了达到预期的.修辞效果,人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其实,修辞学中讲究的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其本质是语言的陌生化.

作 者:俞允海 Yu Yunhai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刊 名:修辞学习  PKU英文刊名:RHETORIC LEARNING 年,卷(期): “”(6) 分类号:H1 关键词: 

篇3:“陌生化”理论与文学研究论文

“陌生化”理论与文学研究论文

“陌生化”理论不仅指艺术作品的创作,也包含艺术作品的接受,这就为能够将它运用到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前提。本文将“陌生化”理论引入文学研究视域,结合文学研究中的实例与感悟,阐述它对文学研究的启示及意义。

一、“陌生化”理论对问题意识的催生作用

(一)“陌生化”视角对原有知识结构的反拨作用

“陌生化”的特征是以熟悉为前提,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理解”,通过“不理解”达到“理解”。“陌生化”(又译为“非习见化”)对文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研究主体对研究对象引起最充分的注意,保持最积极最兴奋的探究状态,以期对研究对象做更深入的分析与认知,从而发现问题。

(二)陌生化对“前理解”瓦解又重构的悖论关系是新问题产生的动力

“陌生化”的过程是一种变形破坏的过程,而这种陌生又是以熟悉为参照的,这就决定了“陌生化”对“前理解”的破坏与“重构”紧密相连,“陌生化”是破除“前理解”又不可避免地依赖“前理解”的基础上的二元统一。关于这一点的意义,笔者想引用下面一段话予以说明:“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一种二元性奠定了世界的复杂性,复杂意味着给予非逻辑性以合理性,承认事物具有一种‘既一又二’‘亦此亦彼’的现象……只有通过二元论的思想架构我们才能进入一个以复杂性为基本特征的真实世界之中:”前理解并非没有意义,它恰恰是我们产生新见的前提。它的概念包含它可以具有肯定的和否定的价值。”

基于以上论述,对于文学史上的人物,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过程,尽可能全面认识历史人物。如阮籍、嵇康,多数史料文章都认为他们是反礼教的代表。可见,我们对古人进行研究时,常常需要超越最表层的大众化的理解,以期达到更深入全面的理解。

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与现实之中,这决定我们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前理解”;而那些文学研究上有影响的创见,常常是在打破思维定势、用“陌生化”视角审视以主流文化形式存在的“前理解”基础上得出的新结论,人类的文化就是在这种悖论的张力中获得了前进的动力。什么样的“前理解”是必须依赖的,什么样的“前理解”是需要破除的,也就是如何去确定上文提到的概念的“肯定与否定的价值”,是需要我们在深入研究中独具慧眼的。

二、“陌生化”理论对文学研究的启示

“陌生化”理论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对创作主体的重视给文学研究以启示:研究者要有较强的文学审美感受力。“陌生化”间离的理论启示文学研究应达到既要“入乎其内”,又要“超乎其外”的境界。

(一)“陌生化”重视创作主体文学审美感悟力给人的启示

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说过:“艺术知识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示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为文学摆脱神学与历史学的婢女地位获得自身独立而提出的,使得文学获得文学性的本体意义。对这种审美体验,童庆炳先生这样概括道:“在陌生化言语背后是准确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里’,言语是‘表,,表里契合,方为上乘”。作者虽是从文学创作角度谈审美体验的重要性,但对文学研究也不无启发意义。“陌生化”唤起对事物的感觉的诉求启示我们:作为文学研究者,我们必须对所研究的对象有感觉,要有敏锐的文学审美感受力,这是文学研究者最基本的素养。

(二)“陌生化”对“入乎其内,超乎其外”的治学境界的启示

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是针对演员在演出中的“共鸣”提出的,他要求演员要与角色有一定的“间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超越人物,强调用“陌生化”的手段赋予作品不寻常的特征,诱使欣赏者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思考,达到更深的认识。这一点对研究者应该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努力把握自己的主体地位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对所作的研究不仅能够沉浸其中,更要能够高屋建瓴。研究者往往会对自己所研究的对象产生某种偏爱。这似乎不难理解:因为我们对自己研究的对象或者是感兴趣,才产生研究探索的冲动,这是产生创造的前提;或者是对自己研究的东西投入很多,让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产生“生产之爱”;或者是沉浸其中,以致进得去、出不来。这就使得研究者对所研究的对象予以间离性观照显得很重要。“陌生化”理论给我们治学的启示是:要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身份,使我们的治学达到“入乎其内,超乎其外”的境界。

三、“陌生化”理论的运用对文学研究主体素养的要求

“陌生化”理论在治学上对文学研究者的学养有怎样的要求?下面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予以论述。

(一)研究主体的博学多思是运用“陌生化”理论发现问题的前提

“陌生化”并不是让我们异想天开,作毫无根据的推测,而是要以多读多思为前提。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够扩大学术视野,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产生学术联想,发现问题;只有进行深度阅读,潜心研究,“入乎其中”,才可能增强自己的洞察力,而洞察力的增强又有助于充分使用材料,有利于最终由现象而本质去解决问题。因为随着思考与研究的深入,思维状态才会摆脱“无意识”与“自动化”的状态,先前由于司空见惯而不视为问题的问题,才有可能重新引起我们注意。这种灵感一现的感觉及对研究对象在“建构”基础上重新认识、发现新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过程就是“陌生化”。这时的“陌生化”不仅是以审美目的为旨归,而且是一种哲学认识过程。它通常是以布莱希特所说的“理解一不理解一理解”为特征。关于这一点,下面用实际例子来作具体诠释。

地名人名直译的规则常常以先人为主的思维定势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对诗中的人名地名或搁置不问或一带而过地简单处理。这种在方法论上自认为掌握了规律其实恰恰产生了对问题习惯性的忽略。这时,将“石头还原为石头”“使石头显示出石头的质感”就显得尤为必要。打破惯性思维,恢复地名人名所蕴涵的鲜活的故事,感受历史的厚重,好学勤思的学者们在这方面有范例可供学习。让那些被历史风尘掩盖、在我们的头脑中早已沦为干巴巴的空洞概念、引不起审美快感的一个个地名,重新还原了它鲜活的过去,变得切实可感,深沉厚重。这样的思考与积累为我们提供了看问题、用材料的新视角,是对“陌生化”理论的很好运用。再有任文京教授的《论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一文(《河北学刊》第3期),就是他在做“唐代边塞诗”研究的课题时,发现了唐代边塞诗中多次出现汉代地名、人名、官名的现象,这又引发了作者对“汉唐”总是相连的提法的深层文化原因的思考,最后将上述现象放到汉唐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结构成篇,得出了“汉代情结作为一种时代文化心理,恰恰是盛唐气象的重要因素””’的结论。对于“汉唐”相连这一提法.我们对其司空见惯到忘记去想“为什么”,是熟悉得引不起我们的注意,以至让我们对其产生了视觉上的盲点,思维上的麻木。而任文京教授正是在阅读了大量的唐代边塞诗、题跋、地理历史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由偶然发现了唐代边塞诗大量使用汉代人名地名这一现象,到深入思考这一现象的必然性,然后再与“汉唐”相连的知识背景相联系,再去考量它的必然的文化成因,从而触发了作者对“唐代边塞诗汉代情结”这一问题的思考。

(二)研究主体丰富的阅历有助于“陌生化”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当我们对一些知识或者观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又经历一些人生阅历的触动,回过头来再看这些观点,可能就会对之前的表层理解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这也就是詹福瑞先生在《不求甚解》一书中提到的“回到生活本身的逻辑”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回过头来看与“回到生活本身的逻辑”其实就是一种“陌生化”。

“读万卷书”,时时温习,自有所得;“行万里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再回过头来看我们曾经熟悉的理论知识,会重新产生惊奇与新鲜感(也就是“陌生化”),这时我们的认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到实地去,寻求对古人“了解之同情”,会让我们对古人及作品产生更切近的理解。这一不断循环的过程会让我们头脑中那些原有的概念性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让认识从更深的层面产生理性的升华。这对于做学问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们胸中具点墨,头脑有所思,身上禀悟性。当我们的头脑中不时弥漫着思考,生活中的某个场景引起的灵感的火花会不期而至,一旦与我们的思考暗相契合,就会产生问题的端倪。

由以上论述可知:无论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注重唤醒艺术感觉、寻求艺术审美力量的追求,还是德国现实主义戏剧家布莱希特的祛除异化、重返理性的哲学认识论的诉求,都对文学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启示及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岱.批评美学--艺术诠释的逻辑范式[M].上海:学林出版社,:43.

[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347.

[3][俄]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4]童庆炳,陌生化与审美体验[J].文学自由谈,1995(03).

[5]任文京,论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J].河北学刊,2003(03).

[6]詹福瑞,不求甚解[M],北京:中华书局,:37.

[作者简介]

受志敏(1970—)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篇4: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维度

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维度

文学语言陌生化并非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是为了增加感觉的阻力,延长感觉的时间,恰恰相反,它通过“否定”日常语言的指称习惯来“否定”习常的世界,进而引领人进入与现实异在的.审美世界,一个豁然敞开的新世界,从而赋予人以自由的存在方式.

作 者:马大康  作者单位: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浙江,温州,325000 刊 名:文艺理论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年,卷(期): “”(2) 分类号:H0 关键词:诗性语言   陌生化   感觉方式   存在方式  

篇5:文学作品中意象的翻译

文学作品中意象的翻译

本文阐释了何为意象,论证了文学作品中意象的'民族色彩,并就意象的传递和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译者应提高跨文化意识,结合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传真.

作 者:张雅卿 ZHANG Ya-qing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ON UNIVERSITY 年,卷(期): 27(9)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意象   翻译   异化   归化  

篇6:文学作品与美术征文

文学作品与美术征文

对于任何一种艺术而言,也许“艺术”一语其本身所传达给人们的理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对于艺术而言,其的载体以及表现手法有着千万种差别,但是毫无疑问,几乎所有的“艺术”的诞生,都是源自于表达者本身受到了一种表达上的欲望而进行着创作的,这样子说来的话,我们或者还可以对于那一些拥有着纯粹只是为了自身的表达欲望而进行着涂鸦以及无意识写作者的作品持以了一种肃然起敬的态度。毕竟在所有的艺术所诞生的源头之上,我们的祖先们在创造出种种艺术之前,他们全都没有太多关于艺术的理念以及表现手法,更甚至可以说是连“艺术”一语以及“艺术”一意都没有,他们所有的“艺术”除了被自身的表现欲望所驱使之外,恐怕也就再也没有第二种思考的方式了。

我们无意于在此讨论着一系列的有关于“艺术”的诞生的问题,当然,如果有一天会有人因为着自身的艺术创作仅仅只是为了与我们的祖先们、那一些处在于文明初萌芽的状态的古人们的创作理念保持一致的人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并且也理所当然地将一大叠的电话费清单去交给他们来当做“艺术”创作的理念来研究。

我们在今天这里想要讨论的一个话题其实就是:“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的差别”。也许,我们在这里使用上了“差别”二字的时候,实在是有一点不妥当,毕竟对于艺术而言,不管其所要表现给人们的是一种什么样子的理念,始终都是一种能够予人感受到美以及感到感动的作品,尽管其在表现自身的时候所使用的体裁也有着千万种不同,但是对于那些好的作品而言,不论其的载体到底是文学还是美术,都始终地能够使人感受到创作者本身所表达出来的艺术理念。

这也就正如我们身为凡人的眼中所观察到的这一个世界一样,我们既可以使用我们手中的文笔来对其进行描述,也同样地可以使用我们手中的那一支画笔在画板上进行涂抹。是的,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发现了无论是我们手中的那一支文笔还是画笔,都同样地能够将我们眼中的世界一一地描绘于纸上的时候,那么,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所使用的艺术的`载体是文学还是美术,都已经不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至少我们都尽到了同一个样子的目的,那就是:我们已经将我们自身所要传达给人们的艺术理念以及我们自身的思想、感受都给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了。我们已经竭尽了我们的全部精力,在所有欣赏我们的作品的人们的眼中以及脑海里面,构建出了一幅又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以及在所有欣赏我们的人匀的心灵里面留下了一丝丝的感动以及美好。

也许,在某一天的清晨里面,或者是在晚霞满天的时候,身为阅读者的您翻开了我们所写的一部作品或者是一本画集,在您的心里面会产生出这样子地一种想法:这是一幅多么逼真的画面呀!这将会是我们这一世人当中所受到的,最高的赞美。

篇7:与马的文学作品

与马有关的文学作品「汇总」

马的文学形象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前206—公元2)即出现《小雅·车攻》,是描写周宣王与诸侯会猎的诗,其中有句:“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说的是我的车多坚固,我的马齐整又威武,四匹公马强有力,驾车向前迅速。

马的文学形象在《楚辞》中也不罕见。屈原的《离骚》中有“乘骐骥以驰兮,来吾道夫先路”,“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骏马在诗人的笔下是象征,也是比喻,有深刻的寓意与寄托。

在秦末古乐诗有《爱妾换马》一题。爱马比妾还亲,把人与动物等量齐观。

汉武帝刘彻作有 《天马歌》与《西极天马歌》二首,是专门咏马的作品。汉武帝得宝于后土祠旁,秋马渥洼(传说中产神马之处)水中,于是写下 《天马歌》:“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蹄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三国魏曹植的《白马篇》,以白马陪衬,着意写“视死忽如归”的“幽并游侠儿”,气韵生动。

唐李白 《紫骝马》本为乐府歌辞,也是以马喻人描写征儿豪气之作。“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宋元明清,诗人咏马之作很多,难以列举。

在散文中,借马抒怀者也有不少名作,如唐代韩愈的《马说》,清代方苞的《辕马说》等,也有脍炙人口之作。至于民间文学中有关马的传说就更多了。在《三国演义》中,有刘备马跃檀溪的故事。蒙古族有关马头琴的'传说,具有深深的感人魅力。满族的民间故事《花莫利》,写一匹名叫莫利的骏马立下赫赫战功的故事,也生动感人。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马的地位是崇高的。

篇8:俄罗斯文学作品标题翻译当议

张建国吴海波(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基础部语言教研室,河北张家口075100内容摘要:从俄罗斯文学作品标题结构特点出发,结合俄汉翻译理论,探讨了俄罗斯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基本标准与方法。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标题翻译;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3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80451-0149-02

标题是一部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著名学者娜・尼阔林娜指出:‘标题的使命不仅仅是与读者建立联系,而且还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给予读者情感上的影响,因此标题中可以使用各种语言表达手段”。标题的译文具有源语的某些特征,同时又与源语在语言形式上存在差异,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较高的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对两种不同的文化及其背景有深刻全面的了解。

一、俄罗斯文学作品标题结构特点(一)由表示时间、地点、人名的单词或词组作标题文学作品标题提供的语义信息通常包括作品中主人公、背景、剧情或主题的传达。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作品是以表示时间、地点、人名等的单词或词组作为标题的,以此传达作品的时间、地点、人物、主题和故事情节等信息。例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TerepaH・1943 r oAa } } THxH}oH》。另外还有一些引自典籍的人、时、地、语录等作为书名,如杜金采夫的小说《Be}teoRexcp}》引自约翰启示录,翻译成《白衣)o(二)使用带有感情评价色彩的词汇作标题在俄文学作品标题中,使用特有的带有主观评价后缀感情色彩的词汇,使得标题随着文学作品语境的不断变化衍生出新的意义,从而赋予标题双重或多重意义。带有感情评价色彩的`词汇是作者情感的符号,作者通过表白自己的情感、态度、观点、意志等主观因素,去感染读者,并指导读者理解作品的内容。用带有主观评价色彩的词汇充当文学作品标题也正是俄文学作品标题的艺术特点所在。例如俄文学作品中带有强烈感情评价色彩词汇的标题有:伽aqb,}nax, rcna}b!》妞anHTaxcxaxAoqxa}《,I}o6p}'csxaxo}}t》。

(三)套用现有诗文语句或引用理语、谚语、成语、格言等作标题在俄文学作品中有些标题浓缩了丰厚的俄罗斯民族文化底蕴,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俄罗斯民族文化和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作品标题中包含着富有本民族文化色彩的词汇和理语、谚语、成语、神话典故等,有部分作品的标题是引用或套用现有的诗文语句。如卡・瓦・彼得罗维奇在其长篇四部曲《iriJIIHb1}CpHOI'OMOpfi黑海波涛)中的第一部小说《beneeTnapyco,uHHOxH}c}(白色孤帆),这一标题便是援引M. IIepMOHTOs的诗歌中的一句话:TeneeTnapycouHHOxHfiBTyMaxeMOpxrony6oM!…在标题中引用或改用“他人”词语,援引一些谚语和成语可使标题内涵更加丰富,可以起到言简意赅,深化标题寓意的效果,使得标题语义更加丰厚化、通俗化,提高标题的交际程度与功能。

二、俄罗斯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

标准与方法(一)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基本标准1.等值性。所谓等值,就是译文与原文相比,要求意思上的等值,而不强求表达方式上的对等。其目的是求得原语与译语趋于最大限度的等值。为实现标题翻译的等值,应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结构等值,即在译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影响实现跨文化交流,使标题结构、语法形式与原文一致;二是语义等值,即不拘泥于原语的表面意义,使蕴含在译文标题形式中的意思与原文等值,根据标题的意义,选择适当的译语说法,做到“达意而不失真”。

2.准确性。一般文学作品标题主要是以单词、词组或一句话的结构形式为主,要正确理解它们的 意思,必须根据全文才能准确地把握标题的实际内 涵。离开上下文的独立单词或词组是很难翻译的,所 以,要正确分析标题在作品特定语境下的意义,使翻译充分体现原文的内涵和神韵。如卡维林的《,I}sax a}TaHa》一书。KaIIHTaH一词可解释为‘船长”,也 可解释为“大尉”。实际上该书讲的是一个大尉和一个船长的故事,因此,应该翻译成《大尉和船长》。

3.审美性。文学审美是用语言创造一种美的意境,传达一种含蓄的审美语义信息,体现文学的艺术性。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不应该是简单的模仿和复制。汉语文学作品标题通常使用一些古、近代的词语和句式,具有文言色彩,简洁庄重。在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标题时,我们可以适当运用汉语传统的句式结构。例如用四字格或七字格等,使标题显得抑扬顿挫,结构工整,能让作品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如将柯罗连科的《besscsaaca》翻译成《哑口无言》,冈察尔的《BcerAaconAaxac))翻译成《永不掉队》。

4.严肃性。在翻译俄文学作品标题时,既要做到不拘泥于原文字句,避免译文生涩难懂,又要做到不歪曲原文,避免标题语的不严肃性。例如:有人把《BocxpeceHae》(《复活》)翻译成《孽海花》,把《MeTxcxa }《混血姑娘》)翻译成《西方艳遇》,这些都是哗众取宠、不忠实标题原文背景的极不严肃的表现。

(二)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方法

1.对译法。对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能够跨越两国的语言文化障碍,不改变原标题的词与句,实现结构对等翻译。凡专有名词、专业术语等一般都采用此方法,因不涉及到一词多义的问题,比较好处理,例如:《Bonra MaTyBUCa一pexa》(伏尔加母亲河)。

运用对译法能够使译文既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又参考 保留原文的表达方式,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统 一。另外,由于俄汉语言系统的巨大差异性,在翻译 过程中为了保证读者阅读的流畅性,通常在部分对 译法中在原标题语义上加注一个说明性词语,这样 既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又不会影响读者阅读原文的 流畅性,还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原标题含义。如我 们所熟悉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nxa》,翻译成《新 年圣诞树》。

2.意译法。意译指的是不拘泥于原作的个别词 汇和个别修辞手段,就整体而言,做到意义准确、风 格一致即可。在翻译俄文学作品标题时,对部分不 能对译的内容,需要译者的重新解构和再建。在解 构过程中,要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交际场景及推 理习惯来理解原文意义;在再建过程中,则要结合 汉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认知语境和读者的思维推理 来展现原作者的意图。如果不考虑俄汉两种语言在 表达形式上的巨大差异性,不考虑文化语境对不同 民族读者在认知上的影响,把原文的一切信息都直 译到译文之中,那么必然会导致原文含义的丧失或 者衍生出其他多余的含义,造成读者对原作思想内 容的不解或曲解。

3.替换法。替换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考虑不受原文用词和语法的限制,用译者、读者熟悉的现象或意境替换原文的现象和意境,选择适合于译语读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出原标题的内容、主题或文化内涵。在翻译实践中我们注意到,由于语言材料、语意信息的接收者发生了变化,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对有的作品内容造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因此原文标题所蕴含的美学意义也就可能被掩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替换法来实现译文的最佳功能。例如,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qRb6a qenosexa》,翻译成《一个人的遭遇》。

参考文献

[1]尹世超.标题语法网.北京:商务印书馆,.

[2]李利群.俄罗斯文学作品的标题艺术[[J].俄罗斯文艺,(2)

篇9: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

摘要 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方言,方言较之官方语言,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力,在翻译时如果技巧使用得当,对于还原其语言力量大有裨益。

本文谨从一些较为典型的例子入手,探讨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方言的翻译技巧所特有的语言力量。

关键词:英美文学 方言 翻译 表现力

一 引言

我们常常感叹于汉语的包容和多样,在这片地大物博的国土上,有着大量不同种类的方言。

它们多以地理为界,在人们反复的使用中发展演变,被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各地方言虽然使用着相同的文字,却有着大相径庭的表达技巧,用一个地方的方言所表达出来的语句,常常伴随着此地不可磨灭的风土人情,将其独特的风貌呈现人前。

或许这就是方言所特有的语言力量。

而在英语中,也有着多种不同的方言。

它们形成于英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并在时间的打磨和风浪的洗礼中存续演变至今,深深扎根在不同地区人民的灵魂之中,也正因此,它们至今仍带着强大的生命力活跃于英美文学作品之中。

方言辞藻朴实,却极富表现力,在翻译时如何尽可能地还原其自然风味,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语言力量,成为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二 英语中的方言

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大量优秀的方言文学作品,它们常与地理、历史和民族相连,天生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1 英语方言的语源

英语的方言因其复杂的语源而呈现出复杂多样。

方言在英美历史上一系列民族迁徙和民族政府的过程中分化派生而来。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授克拉克曾言:“语言有变化的趋势,语言在不同的地方倾向于发生不同的变化。英语方言作为英语的地方变体,就是英语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化、演变、发展的结果。”

最早的英语来自于那些从欧洲大陆渡海到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在那之后,随着早期移民者的繁衍与迁徙,他们的语言也经历了数百年漫长的分化和演变,最终发展成为现代的英式英语。

随着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大量的移民涌出,他们把英语像风媒种子一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英语在传播出不列颠群岛之后,迅速与殖民地的当地文化相融合,吸收了当地原有语言的特色,逐渐演变成了各具特色的英语方言。

2 美语方言的产生

美语是英语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起源于17-18世纪的英国英语,是英国移民扩张的产物。

美语如同美国的人种,是一个包容性和同化能力都非常强大的大熔炉。

现代美语不仅保留了英语正在渐渐丧失的某些特征,也丧失了许多英式英语中尚有保留的特征。

因此我们常常看到英国人责难美式英语对语言传统的颠覆,却也能见到英语中有些古老的语法在英式英语中式微,却又在美式英语中复活。

例如,英国人讥讽美国人将loan(贷款)一词用作及物动词,是一种对传统语法的颠覆,但实际上,这种用法却曾经出现于早在16世纪以前的英国,作“借出”意。

直至18世纪之后,英式英语中的这一用法已经湮没,美语中却保留了这一用法。

三 英美文学中方言文学作品的翻译及其语言力量

篇10: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

英美文学中有大量优秀的方言作品传世,例如美国的黑人英语作品、爱尔兰的撒克逊人英语作品等。

由于方言的表现方式深富多样性,且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这些以方言为特色的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与标准语作品不同的翻译问题。

方言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鲜明而不可替代地存在,但是其书面语言的流传程度却远远不似口语那样广泛。

文学作品还是以标准语作品为主导,方言作品相对数量较少。

也正因此,方言作品的翻译实践不足,对于方言的翻译理论研究也相较艰难。

此外,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保留原有的语境和文学氛围,又不损害方言的典型特征,是一个难题。

方言作品中常常存在叙事与对白的风格反差,以此来烘托出语言气氛,然而在翻译中,若无一种明确对应的方言体系,那么两种不兼容的语言之间的生硬转换,势必要破坏掉这种微妙而又独特的语言表现力。

翻译史上最成功的方言翻译者是马丁・路德。

1522年,马丁・路德用中东部德语翻译了《新约》,1534又翻译了《旧约》。

对此,翻译学家杨平评价道:“路德的《圣经》翻译不仅促进了德国语言的标准化,而且还把《圣经》带到了千家万户和平民百姓手中,同时还对翻译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马丁・路德的翻译使得普通德国人的语言也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张力,清晰又强烈。

翻译理论家奈达对于方言的翻译深有研究,奈达认为,“如果一个文本是用非标准用法的方言写成的,译者就面临着在目标语中找到正确的对等语的困难。”

而翻译学家纽马克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方言文学作品翻译的三个要素:表明语言的俚语用法、强调社交的阶级约束、指明地域的文化特征。

本文谨就一个典型的英美方言文学作品为例,探讨一下方言翻译技巧中所蕴含的语言力量。

2 翻译实例研究――以《即将成人》为例

理查德・赖特曾被誉为美国第一位知名的黑人作家和非裔美国文学的先行者。

赖特之所以被人赞誉至此,不仅仅因为他所表现出的卓尔不群的文学天赋,更因为他一生不懈的奋斗。

非裔黑人的身份使他对于种族歧视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因此生发出反抗的斗志。

正如拉尔夫・埃里森说的那样:“赖特身体力行地把美国黑人自我消亡和‘走向地下’的趋势转化为勇于直面世界的意志;他的发现赤裸裸地拷问着美国社会的良知。”

赖特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即将成人》正是这样一部以种族压迫为主题的作品。

小说的男主人公戴维是个黑人少年,在青春期中,除了经历同龄人共有的烦恼之外,还因其肤色而备受苦恼。

这篇小说以种族和成长为主题,着重刻画了一个黑人少年成长时期的经历与心路历程。

其最大的语言特色在于大量使用了黑人英语方言。

整个叙事过程中交替运用黑人英语方言和标准英语。

在非裔美国文学领域,这种语言交替的叙事风格是场景的,黑人英语方言的运用使原文对于这位黑人少年的描述更加生动鲜活,黑人英语方言所内秉的阶层和社会地位特征在字里行间传达给读者,极大地还原了一个黑人少年的原貌。

正是这种生动活泼的描述,使得这篇小说成为美国当代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在翻译这篇小说时,如何尽量地保留原文中通过方言与标准语之间的转换来实现的那种语境的渲染,是一个难题。

在《即将成人》中,黑人英语方言和标准英语各自起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其中黑人英语方言重在表现戴维的内心,并刻画他与家人的互动。

因此,不能直接将方言内容用跟标准语相同的译文形式表达出来,因为这势必会破坏掉原文所营造出的对黑人内心世界的强烈感染力。

例如,在第一段赖特就使用了方言和标准语结合的表达方式:

Dave struck across the fields,looking homeward through paling light.Whut’s the use talkin widem niggers in the field?Anyhow,his mother was putting supper on the table.Them niggers can’t understand nothing.One of these days he was going to get a gun and practice shooting,then they couldn’t talk to him as though he were a little boy…

这段话中第一句使用标准英语:“戴维沿着田野走去,透过越来越黯淡的光线望向家的方向”,这句话直接翻译为汉语即可。

而第二句是戴维的心理活动,则使用了黑人方言,词汇的拼写跟语法的使用全都有悖标准语的规范,两句穿插间,黑人特有的泼辣发音和毫不在意语法规则的语言习惯一下子跳脱出文本,给读者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一下子便把一个对世俗有些蔑视、教养不是很好甚至略有些粗俗的黑人少年的心理状态呈现了出来。

这里,需在汉语文本中选择合适的对应语来替代英语中的方言。

例如将第二句译为:“跟他们这帮子黑鬼在地里说话有啥用?”

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将读者置身于标准语的语境中,而此时戴维内心活动中的方言与文雅得体的标准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令读者仿佛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亦即整个社会的非有色人种――与戴维之间的社会层次差异,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深入观察戴维的内心,将一个与白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黑人少年直接送进读者的心中。

这种强烈的语言渲染力就是依赖于方言的使用,因而译文想要完美地还原原文中的感情和文化背景,就必须要注意对这些方言进行特别处理,为其选择相对合适的汉语对应词汇和句式。

再如,戴维作为黑奴,与身为种植园主的白人吉姆的对话中,也存在标准语与黑人英语方言的穿插。

此处,吉姆拥有绝对居高临下的地位,完全没必要以黑人的语言习惯同戴维交流,因而他的台词全都是标准语;而戴维则早已深深习惯于黑人的语言和生活,也并未因同“白人老爷”的对话而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也或许,他根本就无法改变。

于是这段“土洋杂合”的对话,仿佛在无形中暗示了两人身份地位的天壤悬殊,也无形中透露出吉姆的不屑:

“What’re yuh doing here so early?”(你这么早在这里做什么呢?)

“Ah didn’t know Ah wuz gitting up so early,Mistah Hawkins.Ah wuz fixin t hitch up ol Jenny n take her t the fields.”

面对种植园主的询问,戴维的回答简直可以使刚入门的翻译者发疯――偌长的句子里连能看得懂的单词都没有几个!

而实际上,正是这种用词习惯,字里行间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黑人少年戴维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在说话的时候,压根不知道自己口里说出来的到底是哪些词,他的语言能力完全是自幼鹦鹉学舌地从父母口中传承而来。

此时,翻译这段对话时,就不得不注意如何将戴维的话用中文表达的问题了。

解构语境,再现文学翻译作品神韵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浅析论文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义论文

高一语文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从三本著作看西方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文化视角下广告的撰写及翻译

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论文

艺术专业实践总结

跨文化视角下西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语文翻译

《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
《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通用10篇)】相关文章:

英语专业实习报告2022-12-04

浅谈归化和异化的认识论文2023-06-12

初中文言文怎么学好2023-10-27

工作实习日语的报告2023-03-01

关于张海迪的感人故事作文2023-01-14

新闻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2023-09-04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翻译赏析2022-08-31

翻译实习总结2023-11-01

年终总结英语翻译2022-08-10

李清照的武陵春诗词翻译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