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念必有回响”为你分享12篇“解构语境,再现文学翻译作品神韵”,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解构语境,再现文学翻译作品神韵
解构语境,再现文学翻译作品神韵
语境是决定文学作品翻译成功的基础因素.笔者从解构文学作品中的'话境入手,运用对比分析法探析语境的来源、分类及各种语境对翻译文学作品的影响.
作 者:吴春梅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武汉,430023 刊 名: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N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年,卷(期): 26(3) 分类号:H059 关键词:解构 文学作品 言语境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篇2:文学作品的神韵
文学作品的神韵
1
每每品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都会有一种参透不尽的感觉:爱,为什么悲;悲,为什么去爱,而且刻骨铭心?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郁达夫为什么悲?而我为什么强作悲伤去领略郁达夫的“悲凉”却又读不到“悲凉”的感伤?
带着这种疑惑,我曾经引导学生和我一起去探究: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大家找出具体描述“清”“静”“悲凉”的表述来。结果是“清”“静”的表述学生找到了很多,也很准确。关于“悲凉”的表述学生却找不到蛛丝马迹。
带着这种疑惑,我反复阅读了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书中有这样一种理解:“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神韵”,这种神韵肯定不是达官贵人的神韵,似乎是老百姓的神韵,后来又说是一个普通文化人独特的感受,“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交融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事物特点的总结,又是作者的独特感受;而‘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
于是,便有了以下的问题追问:
郁达夫的独特感受到底是普通人的感受还是士大夫的感受?作者究竟说的是哪一种感受?
郁达夫这个普通文化人独特的感受究竟独特在哪里?
“悲凉”的感受是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还是直抒胸臆?
如果是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作者是借助哪些“景”与“情”相交融的?
如果是直抒胸臆,文中有哪些直抒胸臆的句子?
“悲凉”的奇妙神韵到底有哪些内涵?
我问原著,原著没有回答我,我问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也没有有理有据的答案。
2
我们还是回到文本倾听郁达夫先生的诉说吧。
文章开宗明义,郁达夫先生不远千里到北平的理由,不过是想饱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十足的秋味,这在南方找不到的秋味,这“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秋味。
既然是秋味,那肯定就是来自秋天本身,而不是来自作者的主观感受。这里,我们暂时忽略一个“悲”字,那么,“清”“ 静”“凉”这三个词的含义就豁然明朗了:这是作者对北平的秋味的客观描述和高度概括。于是,围绕这三个词展开了细腻的描述:
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衬托着静谧,牵牛花的蓝朵描绘着清幽,坐在槐树下品一品清茶,细数槐荫漏下的一丝一丝日光,流露着清雅惬意。
清晨,踏着槐树落蕊漫步,声音也没有,那是多么清静,气味也没有,那是多么清纯,柔软的触觉唤起柔软的心境,那该是多么清闲,潜意识下闪烁着落寞,遥想里品味着凋零,这清,这静,就越发显得深沉。
秋蝉在衰弱地嘶叫、啼唱,那是北平人家虫的叫声,叫得那样随意,放纵,洒脱,丝毫读不出悲凉的感觉,反倒让人感到爽快。息列索落的秋雨来得快,去得急,毫不缠绵,让人感到的`是淋漓酣畅!
“唉,天可真凉了――”那高而又长的北平乡音强调着“凉”字,把凉意张扬得那么高远。那不经意的问问答答里重复着“凉”字,那“凉”,凉得亲切,凉得痛快,凉得爽朗,那叫“正好”,那叫过瘾,那“悲凉”里,让人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忧伤,却让人不经意地想到了天津人的乡音:倍儿凉!这秋,凉得透彻,凉得痛快。
于是这“悲凉”便引发了古今中外的有情趣的文人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甚至是囚犯也会产生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是无阶级无国家的区别的,只是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这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北平的秋凉才是饱含深味的秋凉!
于是,我们暂时忽略的“悲”字,就应该十分注意了,它不应该理解为悲伤的“悲”, “悲”应该是对“凉”的强调,悲凉,就是非常凉,特别凉,相当凉!只因为有了这个“悲”字的特殊强调,北平的秋,才是比“黄酒”更能让人酣醉的“白干”,才是比“稀饭”更能饱人饥腹的馍馍,才是比“鲈鱼”更鲜美十足的“大蟹”,才是比“黄犬”更肥壮的“骆驼”!
只因为这样的北平凉秋,才引起了郁达夫先生的无限眷恋,千里追寻,尽情赞美,以命相兑。
于是,我们就会理解: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赞秋,而绝不是悲秋。而“悲凉”是借助方言对北平的秋味进行亲切、幽默、酣畅的表述,是直接表述北平的秋的突出特点,而不是直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3
如果对郁达夫先生《故都的秋》的情感表述理解得没有背离作者的初衷,那么,对“悲凉”中的“悲”字就不能仅仅从语义角度做解读了。而应该从语音的角度进行解读。
在交际生活中,发生语言交流时,对谈话对象的承认和尊重,首先是对谈话对象的语言尊重,用对方的惯用语言进行交流,才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是谈话人的智慧和惯例。郁达夫先生在写《故都的秋》时,就刻意使追求者达到这样的语言效果。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里,仅在关于秋雨的描写里就用了下列北方方言土语:“息列索落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着着很厚的单衣或夹袄”,“一层秋雨一层凉”,“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念层字”,等等。(加点字属于典型的北方人常用的字眼)郁达夫先生不是北方人,对北方方言并不如北方人那样了如指掌,甚至他武断地认为“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念层字”(那是老北京方言,不是普遍的北方方言),他有可能借助天津人脱口而出的“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儿香”中的“倍”字,对故都的秋味进行亲切、幽默、酣畅、尽情的赞美!
为了了解郁达夫先生的语言习惯,笔者就能够看到的郁达夫先生的原著进行了尽可能的方言解读,结果是用北方方言进行表达的几乎是凤毛麟角。
在《故都的秋》里,用北方方言的独特韵味,盛赞故都独特的秋味。这或许就是他的深意,他的独特的心灵追寻,因为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北方的秋)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或许就是郁达夫先生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神韵吧。
篇3:神韵难求-论文学作品翻译的局限性
神韵难求-论文学作品翻译的局限性
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各有个性,使得文学作品在被翻译的过程中神韵难以传译.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学作品翻译的局限性,即原文语言独具的特点和地方色彩、含有独特感染力的`词语、通过语音和独有形式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以及原作的独特风格等.
作 者:邓桂东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 22(12)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神韵 翻译的局限性 传译篇4: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再现
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再现
要成功地再现原作,体现原作的精神风貌,尽可能地传译作品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原文中的风格标记进行系统的分析,译者便可以感知原作风格,进而运用对应式、重构式和淡化式风格转换方法尽可能地将其再现于译作当中,从而实现译作风格与原作风格的.无限接近.
作 者:高晓琦 张军益 GAO Xiao-qi ZHANG Jun-yi 作者单位:江苏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刊 名: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9(3)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文学翻译 风格再现 表现方法篇5: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习语的翻译
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习语的翻译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的成功依赖于交际双方互相显映的认知语境.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具有异语读者认知语境中缺少的信息.翻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原作者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差异,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原作中习语的交际意图.
作 者:陆荣荣 LU Rong-Rong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29 刊 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9(2) 分类号:H059 关键词:关联 认知语境 习语 翻译篇6:社会文化语境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
摘要: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各方面问题。要译得恰到好处,译者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源语和目的语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即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将从几个部分阐述社会文化语境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境,翻译
1 文学作品的特征
文学作品不同于政论文、科技文、应用文,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去表达一个现象,而是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语言,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景,能使读者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是以作家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这样的特征决定了文学翻译不同于其它文体的翻译,它不仅要传达原作叙述的内容,而且还要着力传达原作的感情和意境,所以,了解语境、做好语境分析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具难度的问题之一。一些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使译文难以完整地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甚至出现粗制滥造之作。所以,对语境的了解、把握程度有时是决定译文优劣成败的关键。
2 语境分析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语境分析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语境的了解、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优劣。语境分析应从大处着眼,把握文学作品的整体框架和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从小处着手,重点解决作品局部的逻辑、语法和关键词语诸问题。只有在准确把握原文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才能够真实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进行文学翻译的二次刨作。
语境在交际活动中对意义的理解起着决定作用,在翻译过程中也是如此。语境不但对词义的取向起着决定作用,而且还影响到译文对原文风格和人物性格的再现。译者应根据原文风格和人物身份等因素构成的语境,充分理解原文并把握原文特点,以图准确再现原文风格。
社会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知及社会心理等反映和决定某一语言系统的所有内容。“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景语境则来自于文化语境”(胡壮麟)。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反映社会文化;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社会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语义,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各异。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解。例如,英语单词individualism,有相当一部分英语学习者将之视为“个人主义”的最佳对等词汇,有很多译者在翻译“我们要坚决反对个人主义”等类似汉语时,将其视为具有贬义的词项。这样的译文是西方读者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因为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普遍把individualism视为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当作是拼搏进取的同义词。在西方文化中,在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对人类自我价值的追求—直是西方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确切来说,individualism不应译为“个人主义”,而应译作“个体主义”。个体主义是英美等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二百年来,西方诸国把尊重各人的权利、个人的价值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思想也深受其影响。因此,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是不能互译的。由此可以看出,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反映。因此,在具体的文学翻译过程中,不仅翻译语言的表层信息,更要翻译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含义。
在文学翻译实践过程中,—方面要考虑原作风貌及原文体式,密切注意风格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译者还要考虑接收者因素。如下面一段文字的英译文: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鲁迅)
杨宪益、戴乃迭译文:Kong Yiji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who used tO drink his wine standing。
原文一个“而”字表示站着喝酒和穿长衫是相矛盾的。在旧中国,只有那些享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或知识分子才“穿长衫”,坐在座位上慢慢的饮酒。在那个时代,而站着喝酒的人是下层劳动人民,一般情况下他们不穿长衫,站着喝碗酒就要马上去劳动。因此,文中“站着喝酒”与“穿长衫”代表着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两种阶层。因为译文文化读者理解语境的文化内涵很吃力,所以要加注释。因此,转换为译文文化背景理解的方式是解决语境文化差别的另一方式。
3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任何一种语言,其本身就是各种语体的总合。语体要适合语境及社会场合。我们掌握一种语言,也就意味着掌握该语言的共核及其语体。翻译涉及到原语和译语两种语言,我们强调译者对两种语言要有深厚的功底,也就意味着在翻译中要善于对语境进行适当的把握。对文学翻译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文学翻译既要做到信息内容的再现,又要做到风格的再现。因此,只有注意到语境与文学翻译这种密切关系,我们才能达到文学翻译这种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萃田:语境、语体与语域[J],现代外语,1990,(1)
[2]轩然从语体的角度看风格的翻译[J],翻译通讯,1985,(10)
[3]张英进:从现代文体学看文学风格与翻译[J],外国语,1986,(1)
[4]杨宪益、戴乃迭译:Dream of Red Mansion咖,北京:外文出版社,1978
[5]郭著章:语域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9,(6)
[6]萧立明:语言变体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2,(1)
[7]李伟:文学翻译中文化语境的功能及作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9)
篇7:文化语境顺应与文学翻译批评
文化语境顺应与文学翻译批评
Jef 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它包括语言使用的诸多方面,特别是必须顺应交际的环境和交际的对象,而这种顺应主要是文化顺应.本文以“顺应论”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翻译中的文化语境顺应问题,文章认为,翻译是一个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作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同时认为,将顺应论的概念应用到翻译批评中,可以为翻译批评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依据,从新的视角观察评价译作,推进翻译批评的研究.
作 者:王小凤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年,卷(期): “”(8)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文化语境:顺应理论 功能翻译 翻译批评篇8: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中词语翻译的研究
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中词语翻译的研究
摘要: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各方面问题。要译得恰到好处,译者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源语和目的语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即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将从几个部分阐述社会文化语境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境,翻译
1 文学作品的特征
文学作品不同于政论文、科技文、应用文,不是通过逻辑推理去表达一个现象,而是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语言,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景,能使读者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身临其境,是以作家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这样的特征决定了文学翻译不同于其它文体的翻译,它不仅要传达原作叙述的内容,而且还要着力传达原作的感情和意境,所以,了解语境、做好语境分析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具难度的问题之一。一些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使译文难以完整地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甚至出现粗制滥造之作。所以,对语境的了解、把握程度有时是决定译文优劣成败的关键。
2 语境分析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语境分析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语境的了解、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优劣。语境分析应从大处着眼,把握文学作品的整体框架和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从小处着手,重点解决作品局部的'逻辑、语法和关键词语诸问题。只有在准确把握原文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才能够真实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进行文学翻译的二次刨作。
语境在交际活动中对意义的理解起着决定作用,在翻译过程中也是如此。语境不但对词义的取向起着决定作用,而且还影响到译文对原文风格和人物性格的再现。译者应根据原文风格和人物身份等因素构成的语境,充分理解原文并把握原文特点,以图准确再现原文风格。
社会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知及社会心理等反映和决定某一语言系统的所有内容。“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具体的情景语境则来自于文化语境”(胡壮麟)。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反映社会文化;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社会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语义,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各异。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解。例如,英语单词individualism,有相当一部分英语学习者将之视为“个人主义”的最佳对等词汇,有很多译者在翻译“我们要坚决反对个人主义”等类似汉语时,将其视为具有贬义的词项。这样的译文是西方读者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因为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普遍把individualism视为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当作是拼搏进取的同义词。在西方文化中,在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对人类自我价值的追求—直是西方人文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确切来说,individualism不应译为“个人主义”,而应译作“个体主义”。个体主义是英美等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二百年来,西方诸国把尊重各人的权利、个人的价值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思想也深受其影响。因此,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是不能互译的。由此可以看出,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反映。因此,在具体的文学翻译过程中,不仅翻译语言的表层信息,更要翻译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含义。
篇9:文学作品中意象的翻译
文学作品中意象的翻译
本文阐释了何为意象,论证了文学作品中意象的'民族色彩,并就意象的传递和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译者应提高跨文化意识,结合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传真.
作 者:张雅卿 ZHANG Ya-qing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ON UNIVERSITY 年,卷(期): 27(9) 分类号:H059 关键词:意象 翻译 异化 归化篇10: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
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翻译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表现手法是文学理论界广为关注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本文把它和翻译的“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方法加以区别.针对文学翻译界存在的语言使用过于随意的现象,提出要在正确处理好“陌生化”和可接受性问题的`基础上,客观忠实地再现原文的“陌生化”表现形式,维护文学作品的文学性.
作 者:汤水辉 TANG Shui-hui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刊 名: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9(3) 分类号:H059 关键词:陌生化 异化 文学性 可接受性篇11: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
摘要 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方言,方言较之官方语言,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力,在翻译时如果技巧使用得当,对于还原其语言力量大有裨益。
本文谨从一些较为典型的例子入手,探讨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方言的翻译技巧所特有的语言力量。
关键词:英美文学 方言 翻译 表现力
一 引言
我们常常感叹于汉语的包容和多样,在这片地大物博的国土上,有着大量不同种类的方言。
它们多以地理为界,在人们反复的使用中发展演变,被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各地方言虽然使用着相同的文字,却有着大相径庭的表达技巧,用一个地方的方言所表达出来的语句,常常伴随着此地不可磨灭的风土人情,将其独特的风貌呈现人前。
或许这就是方言所特有的语言力量。
而在英语中,也有着多种不同的方言。
它们形成于英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并在时间的打磨和风浪的洗礼中存续演变至今,深深扎根在不同地区人民的灵魂之中,也正因此,它们至今仍带着强大的生命力活跃于英美文学作品之中。
方言辞藻朴实,却极富表现力,在翻译时如何尽可能地还原其自然风味,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语言力量,成为英美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二 英语中的方言
英美文学作品中有大量优秀的方言文学作品,它们常与地理、历史和民族相连,天生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情。
1 英语方言的语源
英语的方言因其复杂的语源而呈现出复杂多样。
方言在英美历史上一系列民族迁徙和民族政府的过程中分化派生而来。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教授克拉克曾言:“语言有变化的趋势,语言在不同的地方倾向于发生不同的变化。英语方言作为英语的地方变体,就是英语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化、演变、发展的结果。”
最早的英语来自于那些从欧洲大陆渡海到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在那之后,随着早期移民者的繁衍与迁徙,他们的语言也经历了数百年漫长的分化和演变,最终发展成为现代的英式英语。
随着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大量的移民涌出,他们把英语像风媒种子一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英语在传播出不列颠群岛之后,迅速与殖民地的当地文化相融合,吸收了当地原有语言的特色,逐渐演变成了各具特色的英语方言。
2 美语方言的产生
美语是英语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起源于17-18世纪的英国英语,是英国移民扩张的产物。
美语如同美国的人种,是一个包容性和同化能力都非常强大的大熔炉。
现代美语不仅保留了英语正在渐渐丧失的某些特征,也丧失了许多英式英语中尚有保留的特征。
因此我们常常看到英国人责难美式英语对语言传统的颠覆,却也能见到英语中有些古老的语法在英式英语中式微,却又在美式英语中复活。
例如,英国人讥讽美国人将loan(贷款)一词用作及物动词,是一种对传统语法的颠覆,但实际上,这种用法却曾经出现于早在16世纪以前的英国,作“借出”意。
直至18世纪之后,英式英语中的这一用法已经湮没,美语中却保留了这一用法。
三 英美文学中方言文学作品的翻译及其语言力量
篇12:英美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
英美文学中有大量优秀的方言作品传世,例如美国的黑人英语作品、爱尔兰的撒克逊人英语作品等。
由于方言的表现方式深富多样性,且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这些以方言为特色的作品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与标准语作品不同的翻译问题。
方言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鲜明而不可替代地存在,但是其书面语言的流传程度却远远不似口语那样广泛。
文学作品还是以标准语作品为主导,方言作品相对数量较少。
也正因此,方言作品的翻译实践不足,对于方言的翻译理论研究也相较艰难。
此外,如何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保留原有的语境和文学氛围,又不损害方言的典型特征,是一个难题。
方言作品中常常存在叙事与对白的风格反差,以此来烘托出语言气氛,然而在翻译中,若无一种明确对应的方言体系,那么两种不兼容的语言之间的生硬转换,势必要破坏掉这种微妙而又独特的语言表现力。
翻译史上最成功的方言翻译者是马丁・路德。
1522年,马丁・路德用中东部德语翻译了《新约》,1534又翻译了《旧约》。
对此,翻译学家杨平评价道:“路德的《圣经》翻译不仅促进了德国语言的标准化,而且还把《圣经》带到了千家万户和平民百姓手中,同时还对翻译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马丁・路德的翻译使得普通德国人的语言也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张力,清晰又强烈。
翻译理论家奈达对于方言的翻译深有研究,奈达认为,“如果一个文本是用非标准用法的方言写成的,译者就面临着在目标语中找到正确的对等语的困难。”
而翻译学家纽马克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方言文学作品翻译的三个要素:表明语言的俚语用法、强调社交的阶级约束、指明地域的文化特征。
本文谨就一个典型的英美方言文学作品为例,探讨一下方言翻译技巧中所蕴含的语言力量。
2 翻译实例研究――以《即将成人》为例
理查德・赖特曾被誉为美国第一位知名的黑人作家和非裔美国文学的先行者。
赖特之所以被人赞誉至此,不仅仅因为他所表现出的卓尔不群的文学天赋,更因为他一生不懈的奋斗。
非裔黑人的身份使他对于种族歧视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因此生发出反抗的斗志。
正如拉尔夫・埃里森说的那样:“赖特身体力行地把美国黑人自我消亡和‘走向地下’的趋势转化为勇于直面世界的意志;他的发现赤裸裸地拷问着美国社会的良知。”
赖特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即将成人》正是这样一部以种族压迫为主题的作品。
小说的男主人公戴维是个黑人少年,在青春期中,除了经历同龄人共有的烦恼之外,还因其肤色而备受苦恼。
这篇小说以种族和成长为主题,着重刻画了一个黑人少年成长时期的经历与心路历程。
其最大的语言特色在于大量使用了黑人英语方言。
整个叙事过程中交替运用黑人英语方言和标准英语。
在非裔美国文学领域,这种语言交替的叙事风格是场景的,黑人英语方言的运用使原文对于这位黑人少年的描述更加生动鲜活,黑人英语方言所内秉的阶层和社会地位特征在字里行间传达给读者,极大地还原了一个黑人少年的原貌。
正是这种生动活泼的描述,使得这篇小说成为美国当代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在翻译这篇小说时,如何尽量地保留原文中通过方言与标准语之间的转换来实现的那种语境的渲染,是一个难题。
在《即将成人》中,黑人英语方言和标准英语各自起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其中黑人英语方言重在表现戴维的内心,并刻画他与家人的互动。
因此,不能直接将方言内容用跟标准语相同的译文形式表达出来,因为这势必会破坏掉原文所营造出的对黑人内心世界的强烈感染力。
例如,在第一段赖特就使用了方言和标准语结合的表达方式:
Dave struck across the fields,looking homeward through paling light.Whut’s the use talkin widem niggers in the field?Anyhow,his mother was putting supper on the table.Them niggers can’t understand nothing.One of these days he was going to get a gun and practice shooting,then they couldn’t talk to him as though he were a little boy…
这段话中第一句使用标准英语:“戴维沿着田野走去,透过越来越黯淡的光线望向家的方向”,这句话直接翻译为汉语即可。
而第二句是戴维的心理活动,则使用了黑人方言,词汇的拼写跟语法的使用全都有悖标准语的规范,两句穿插间,黑人特有的泼辣发音和毫不在意语法规则的语言习惯一下子跳脱出文本,给读者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一下子便把一个对世俗有些蔑视、教养不是很好甚至略有些粗俗的黑人少年的心理状态呈现了出来。
这里,需在汉语文本中选择合适的对应语来替代英语中的方言。
例如将第二句译为:“跟他们这帮子黑鬼在地里说话有啥用?”
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将读者置身于标准语的语境中,而此时戴维内心活动中的方言与文雅得体的标准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令读者仿佛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亦即整个社会的非有色人种――与戴维之间的社会层次差异,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深入观察戴维的内心,将一个与白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黑人少年直接送进读者的心中。
这种强烈的语言渲染力就是依赖于方言的使用,因而译文想要完美地还原原文中的感情和文化背景,就必须要注意对这些方言进行特别处理,为其选择相对合适的汉语对应词汇和句式。
再如,戴维作为黑奴,与身为种植园主的白人吉姆的对话中,也存在标准语与黑人英语方言的穿插。
此处,吉姆拥有绝对居高临下的地位,完全没必要以黑人的语言习惯同戴维交流,因而他的台词全都是标准语;而戴维则早已深深习惯于黑人的语言和生活,也并未因同“白人老爷”的对话而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也或许,他根本就无法改变。
于是这段“土洋杂合”的对话,仿佛在无形中暗示了两人身份地位的天壤悬殊,也无形中透露出吉姆的不屑:
“What’re yuh doing here so early?”(你这么早在这里做什么呢?)
“Ah didn’t know Ah wuz gitting up so early,Mistah Hawkins.Ah wuz fixin t hitch up ol Jenny n take her t the fields.”
面对种植园主的询问,戴维的回答简直可以使刚入门的翻译者发疯――偌长的句子里连能看得懂的单词都没有几个!
而实际上,正是这种用词习惯,字里行间向我们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黑人少年戴维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他在说话的时候,压根不知道自己口里说出来的到底是哪些词,他的语言能力完全是自幼鹦鹉学舌地从父母口中传承而来。
此时,翻译这段对话时,就不得不注意如何将戴维的话用中文表达的问题了。
★ 初中历史论文
★ 历史论文的参考
【解构语境,再现文学翻译作品神韵(共12篇)】相关文章:
浅谈归化和异化的认识论文2023-06-12
浅析后现代视域下打工诗歌现象论文2023-03-07
浅谈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论文2023-05-21
译者主体性的翻译美学视角2023-02-25
内风性的论文2022-05-06
历史论文范文2022-04-30
学科素养视域下的现代文学论文2022-12-15
浅析文化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文学价值研究2023-06-27
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论文2022-07-31
图式加工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过程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