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整理9篇)由网友“柏邦妮的小书架”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较高的',农村地域辽阔广大,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乃至受其牵连或影响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 者:朱凯 作者单位:泾县环境保护局,安徽,泾县,242500 期 刊:科技致富向导 Journal:KEJI ZHIFU XIANGDAO 年,卷(期):, “”(13) 分类号:X3 关键词:农村 环境保护篇2:农村环境保护研究
农村环境保护研究
摘要:农村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农村经济不断进步的今天,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与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与学术界所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环境法治;农村;环境保护;实施体制;执法者素质;健全立法
1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体制
首先,相关政府要合理地将强制实施和行政指导结合起来,在促进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工作水平提高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针对一些违法法律要求的行为就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从而使得环保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但与此同时,在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政府可以针对一些具体的环保工作给予行政性指导,在强制实施与行政指导的基础上为农村环保法治建设提供应有的帮助;其次,在治理环境的科学理念下,农村环境法治需要农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要通过进村宣传、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得农民群众对环保法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关注与重视;另外一方面要注重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环保法治的进程中来,以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鼓励的手段,通过成立农民群众环保委员会等形式,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的热情和主动积极性,为多元化的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体制的构建提供活力,也拉近了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便于今后其他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
2注重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执法者的综合素质
(1)要定期对执法者开展一些教育与培训活动,通过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题会议、主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推荐优秀执法者外出深造、邀请外界专家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等途径,全方位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从容、自如地应对执法工作中的新挑战与新任务;
(2)为了进一步让执法者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要注重加强对执法者的考核,考核的内容要涵盖工作能力、工作态度、执法手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水平等因素,并将考核的结果与他们所获得的薪酬、福利待遇相挂钩,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他们对农村环保执法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地加强执法水平;
(3)要注重增强执法者的心理素质,因为在具体的执法工作中,面对当事人的谩骂、责难、围攻等行为,若是执法者的心理素质不大,就很容易出现一些执法不力或者不文明执法等现象。
3提高相关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能力
(1)要尝试发展生态型农业,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生态有机农业、高效农业,实行有效的生态防治技术以及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并征收面源污染税,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促进环境法治工作的进步;
(2)要注重加强乡镇企业的污染治理,政府与相关部门要综合治理、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加快乡镇企业的改造升级,促进乡镇企业的集约化与规模化,对威胁城乡水源地的企业,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其关、转、停、并等,根据乡镇企业的区域布局以及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做好县级和乡镇级的环境保护工作;
(3)促使环境防治工作和扶贫工作的完美结合,有些地区的环境之所以恶化,是由于当地农民群众为了生存而对环境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变防护性、单向性的污染防治为开发性的环境保护,变救济性的扶贫为开发性的扶贫,比如可以考虑在农村发展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从而逐步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
4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并且形成以宪法为主要依据的《环境保护法》,并且在法律规范的引导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获得了不少卓越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完善,尤其是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方面。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针对现实发展情况,对立法思想进行适当的调整,要贯彻绿色农业的生产理念,在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与指导下,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对立法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生活环境以及自然资源有机协调起来,真正获得环境立法工作的实效性;还有,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现农村环境法治的相关要求,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完善,比如,要进一步明确农村环境保护中主要的权利义务主体,尤其是对农村居民的环境权进行落实,要明确相关行政部门在执法工作中的主要行政责任,从而使得立法执法工作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再者,要对外来的污染转嫁行为加大惩罚力度,提升违法成本,以便有效地防止一些城市污染流入农村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环境污染,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工作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5结语
农村环境的日益恶化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等都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注重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深化农村环境法治改革与完善工作。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有利于促进环境法治获得实效性的良好途径与方式,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佑海.运用环境法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环境保护,(08).
[2]蔡守秋,吴贤静.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改进.当代法学,(01)
作者:师露文 单位: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街道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
篇3:我国环境保护形势研究
我国环境保护形势研究
1当前我国的环境状况分析
1.1大气污染
我国的大气污染是十分严重的,其形成主要由于企业生产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形成灰尘或者是酸雨,尤其是酸雨污染逐渐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酸雨污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的排放,目前,我国还没有找到治理其的有效方法,造成了我国大面积酸雨污染。我国现在正在面临较为严重的雾霾,造成其原因也主要是因为微尘颗粒的排放,尤其在北京等城市是较为严重的,这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1.2水污染
我国的水污染也是较为严重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或者是有机物,很多企业对于垃圾废物没有能够较好的处理,而是排放到江河里,造成了大面积的水污染。就我国来讲,水污染曾经得到过治理,但是并没有控制住,这几年来,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湖泊污染比较严重,这也是人们的生活用水较比以前有所减少,地区的水污染严重,能够作为生活用水的水资源很多指标不合格,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治理。
1.3植被破坏
众所周知,森林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生态系统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森林覆盖率。但是,我国由于政策的原因,曾经一度的采伐森林植被,造成森林植被大面积的减少。人们逐渐认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些政策,要求当地居民恢复植被区,对于用材林的.采伐也有了一定的限制。但是退耕还林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森林植被,草原等地方严重退化,加大了风沙和水土流失的危害。
2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以防止生产建设活动,自然环境的恶化,并寻求控制的过程,要管理和各种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因素消除,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地满足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换句话说,环境保护是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使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理解的原因和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污染控制,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的材料来源,可以使经济繁荣。如果地球没有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不可能生存和茁壮成长。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及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以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许多资源的日益减少,而面临枯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社会发展,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3就当前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治理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要加快煤的洗选速度,降低产品中硫的含量。要加强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要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要根据当前的环境状况,制定防止酸雨污染以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合理治理规划燃煤电厂氮氧化物,严格控制其粉尘颗粒的治理力度,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此外,可以发展其他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等资源),有效利用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3.2有效治理水污染
人们生活用水安全,控制重点流域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控制,应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调整,加强生活用水源保护,建设城市备用水源,以解决我国饮水安全问题。要坚决控制直接排污口水源保护区,防止养殖业污染源,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水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人们饮用水安全。要尽快改善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的环境质量,增加“三条河流和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及沿线水污染防治和控制工作。要着眼于渤海海岸河口地区为重点,加强环境保护。要禁止直接向河流和湖泊超过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3.3加强植被恢复,建立有效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并进行治理,对于不合理的资源开发采伐活动进行控制或禁止。对于森林植被资源进行保护,因地制宜,在注重天然恢复的同时要进行治理。加强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加强荒漠化,水土保持和岩石荒漠化防治工程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草原的控制。加强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生态功能,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环境监理。做好沿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群岛等离岸,近岸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要及时并长期有效的进行治理。了解并实施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方面出台的政策,同时,个人也要从自身出发,从小做起,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
作者:赵钢 单位:黑龙江兴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篇4: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探究
摘要: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阐述新形式下存在的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入手,对于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环境保护;保护方法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副作用开始影响到整个国家。这在我国广大农村中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就有着很高的必要性了。
篇5: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探究
新形势下存在的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是多方面的问题,以下从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现象严重、水资源浪费与污染、水土流失难以控制等方面出发,对于新形势下存在的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1农村环境污染加剧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带来的影响是整体性的。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际上还伴随着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问题。在现今我国许多农村中都存在着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的现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环境的破坏还会非常严重的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因此深入的分析农村环境问题时,应当从早晨污染的根源入手,只有以此为前提才能够真正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且还能够有效的解决农业发展瓶颈的关键问题所在。
1.2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生态破坏现象严重非常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通常来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出现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会从基本对于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侵蚀,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导致农业生产下降和农产品质量的降低,并且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此外,生态破坏现象的严重化还会使得我国农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食品安全等收到很大的影响。举例来说,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粮食生产的发展,并且还会基础上导致各种疾病,最终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国内的贫困人口。与此同时,长时期的生态破坏现象还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疾病在我国农村爆发,因此其带来的有害影响必将是长远的。
1.3水资源浪费与污染
水资源浪费与污染还非常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根据的资料显示,我国27个主要湖泊和水库,湖泊和水库的水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这一现象在农村与城市交界的地区尤为严峻。举例来说,在我国许多城市的郊区,蔬菜种子密集种植的地方,地下水硝酸盐带来的污染都非常的严重。此外,在我国超过20个省份都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缺乏,但是正是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仍旧屡禁不止,从导致了水污染和水浪费成为了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
1.4水土流失难以控制
水土流失难以控制的结果必然是土壤污染越来越严峻。水土流失难以控制首先体现在了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地表土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都受到了由于化肥所带来的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这一前提下土壤污染对于农作物实际上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举例来说,江苏高邮的水稻在经过调查后就发现了存在汞超标的问题。而广东生产的蔬菜则必然查出农药超标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导致了我国粮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受损,其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完全无法估计。此外,在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着的生态功能下降和生态承载力下降仍旧没有得到根治,因此在新形势下采取全新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篇6: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探究
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对策需要着眼于不同的方面,以下从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完善环保政策体系、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等方面出发,对于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2.1增强群众环保意识
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的第一步就是增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我国在增强群众环保意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进一步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环境宣传工作。此外,我国在增强群众环保意识的过程中应当在农村地区,从政策体系和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环境保护等角度出发,对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大力的阐述与宣传,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和农民具有更加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此同时,我国在增强群众环保意识的过程中应当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并且以此为基础来引导农民采取环境有益的行为。例如我国可以通过加强对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宣传来进一步的引导消费市场的需求,最终可而已促使农民采取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贯彻与执行。
2.2完善环保政策体系
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还需要建立在完善环保政策体系的基础上。我国在完善环保政策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努力的加强农村环境政策的制度创新工作。例如我国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当前的环境政策和工业污染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预防措施和控制手段。此外,我国在完善环保政策体系的.过程中还应当对于现行的环境政策体系进行进一步的革新,例如我国可以选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且通过规划、立法、市场手段来进一步的促进下游地区与上游地区的环保联动,然后在此基础上将生态补偿与城乡之间的补偿上升到整个区域,最终能够促进我国环保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与全面。
2.3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还能够起到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效果。我国在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深刻的了解到城市化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此外,我国在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将城镇化视为以土地为核心的自然生态系统改良,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减少农村环境超载现象的出现,并且对于加剧生态环境破坏的因素进行必要的处理。与此同时,我国在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的发展非农产业。例如可以合理的引导农村人口向二、三的产业和空间转移,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切实的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最终起到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破坏的目标。
3结束语
农村环境保护是当今环境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将新形势下大的环境背景带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农村发展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张胜.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02(90):23-25.
作者:杜丽 周闽锐 单位:泌阳县环境监察大队
篇7: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
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
摘要:以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例证等方法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危害、产生根源、解决措施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稳定,阐明了农村环境问题的危害,指出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涵.从滥伐、滥牧、粗放式农业生产、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及乡村企业污染加剧等方面剖析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农村环境政策体系创新、城镇化、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多途径有效控制乡村企业污染等.作 者:陆新元 熊跃辉 曹立平 张胜 LU Xin-yuan XIONG Yue-hui CAO Li-ping ZHANG Sheng 作者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局,北京,100035 期 刊:环境科学研究 ISTICPKU Journal: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 19(2) 分类号:X24 关键词:农村环境 “三农”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篇8:浅谈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问题研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篇9:浅谈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问题研究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3]张宝文,4.2 亿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初中以下[EB/OL]. ( 2006 11 15)[2007 06 01]http: //news.sina.com.cn.
[4] 张亚男 张晓梅,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J]. 水利天地, 2010(06):44-45.
【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整理9篇)】相关文章:
会计综述范文2022-04-29
农业食用菌发展分析论文2023-06-12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论文2022-08-17
城市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2023-10-31
对于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教育论文2022-05-14
农林经济的管理论文2024-01-22
电子商务发展论文2022-08-18
新农村环境信息公开问题及对策研究2023-02-11
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经济学论文2023-02-22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