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论文

时间:2022-05-06 10:46:59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建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论文((共13篇))由网友“愈发”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建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论文,希望您能喜欢!

建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论文

篇1:建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论文

关于建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论文

双轨制的职业教育理念源于德国,该理念将企业与学校交互变换作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训练职业技能的场所,力求构建不同于传统的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职业技能的研究性实用人才培养制度。

初等教育专业注重培养掌握中小学学科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教学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中小学教师。本专业学生除了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外,还要重视实践性的锻炼和训练,以适应岗位的要求。本文将以初等教育(普师方向)和初等教育(英语教学)为例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岗位标准与问题现状

近些年来,在大规模的招生和就业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思考初等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却还存在着不够完善或者相对滞后的诸多方面。目前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国有公立小学(包括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私立教育培训机构。毕业生应具备:

(一)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一方面,基础知识是指所担任教学任务的相关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指职业道德和素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L.霍兰德提出的著名的“人工互择理论”列出的六大类职业中,教育事业属于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类型——“社会型职业”。这个职业类型要求其从业人员具备“合作、友好、慷慨、乐于助人、有责任感、举止得体”等特质或者素养。

(二)教学知识和技能

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驾驭不同教学内容的能力。包括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作文和第二课堂等的教学基本功。小学英语教学侧重于听说训练,而语音是听说的基础。此外,还要求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具备教学常规管理能力,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三)教师自身发展意识和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建立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更新理念的意识,以便更好地实施和组织教学。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具备公民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教育回馈社会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二、通过双轨制建立高职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根据双轨制职业教育特点确立高职初等教育专业教学理念

双轨制的核心是工学结合。以此核心为出发点,创立Trainee-oriented(立足学生)、Task-based(基于任务)、Training-phased(阶段训练)的教学理念。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即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另一半时间在公立小学或者私立培训机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技能训练,以教学观察、教学记录或模拟教学作为实训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获得直观感受和直接经验,提高了学习和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和针对性,在校期间就承担了学生和工作者两种角色,毕业之后顺利上岗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二)根据双轨制职业教育特点确立高职初等教肓专业岗位标准

双轨制培训方的参与者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学校负责把关学生的知识世界的构建,引领学生进入系统并前沿的知识领域。而用人单位负责把关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反应速度以及在限定标准内的灵活程度以及工作效率。

以小学语文教师岗位标准总体要求为例:了解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准确把握理解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采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鼓励学生开发个性化学习方案;善于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用美好的情操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善于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发现中华文字和语言的美;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以小学英语教师岗位标准总体要求为例: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掌握或者精通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具备较高水平的英语听、说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读、写技能;语音语调纯正标准、英语口语表达流畅自如;英语水平应达到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标准;自如运用英语口语组织课堂教学,实现和学生的全英交流和互动;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注重趣味性、教学实施环节完整、课堂活动安排合理效果明显、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具、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课件;能创设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能运用简笔画或者英文儿歌活跃课堂气氛;性格活泼,有创新意识;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根据双轨制职业教育特点确立高职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双轨制有严格统一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根据双轨制确立的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学校和公立小学、私立培训机构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后,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例如,将原有的普师、英师三年制第五学期教育见习提前到第一和第二学期进行,将原有的第六学期教育实习提前到第三和第四学期进行。在此期间,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安排学生在相应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学习,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四)根据双轨制职业教育特点确立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双轨制将原有的学科学习变为课程体系。这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的变革,也就是针对工作岗位核心能力,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来设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基于双轨制的课程体系建立学科衔接方案。此方案推行理论实践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同时融入初等教育教师的职业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知识技能与专业课内容优化组合、合理衔接创设学习情境及各情境的达标标准。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五)根据双轨制职业教育特点确立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评价体系

双轨制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由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专家和教师组成考试委员会,以形成性评价考核成绩和“资格证书”组合构成评价体系。

双轨制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将形成性考核和实习实训表现、顶岗实习心得反思和毕业综合技能成果汇报、全国教师资格证书纳入考核范围,丰富毕业生评价体系内容,增加毕业生考核角度,拓宽毕业生考核领域。使考核的效果反作用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训指导。

三、关于建立双轨制高职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双轨制应是一种办学模式

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相互合作、共赢共济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从中寻求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方向,用人单位可以向学校提出用工的实际需求。这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合作办学的趋势。如果可以将这个思路或者趋势制度化、规范化,那么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都将从中获取最大利益,实现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

(二)应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初等教育专业不仅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加大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实践教学时间比例,还应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例如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交互白板等。在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指导与测评,丰富学校教师的教学经验,掌握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和走向。

(三)鼓励双师型教师参与教学并编写校本教材

双师型教师既有前沿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高职类教材铺天盖地,但是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同时又适合合作办学用人单位的标准的教材是需要量身定做的。鼓励学校经过研修、具有在用人单位实践学习的双师型教师,根据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编写教材,既可以促进教师团队开展教研科研,经营教学团队,又可以让双轨制合作办学更加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在不断丰富校本教材的同时,就是专业建设、合作办学成果的体现。

篇2:浅析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思考论文

3.1专业课程设计贯彻培养创新能力的理念

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专业岗位的设置、会计处理的方法等在会计法规和制度中有明确列示,学生在既定范围内要有所创新,对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专业课程如何在设计的过程中贯彻培养创新能力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不拘一格;再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对同一门课程,如企业经济业务核算,选择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同一学习情境设计不同的项目,对不同的项目按实际工作流程以提问或划分阶段性任务目标的方式来实现问题及阶段任务中涵盖教学内容,由学生分组自主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应当把握“度”,这个“度”应当依据教学经验来判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自主完成,绝不让他们产生应付或依赖的思想。

3.2校企深度合作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载体

学校应当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政府的支持、企业的要求、已毕业学生和教师的社会关系等资源,在当地或周边地区选择合适的企业为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真实的、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要真正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双方的市场需求非常重要,一方面,企业对专业人才有培养与录用的意愿,并具备提供实践环境的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和人才供应。在这个过程中,前者处于关键地位。由于会计专业的特点是每个用人单位对会计的用人数量很少,对会计人才的社会实践经验要求非常高,企业中的会计岗位设置有限,会计工作内容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利用某几个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大规模实践培训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学校在选择校企合作单位时,应当选择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会计服务与培训机构,才能实现大批量的会计专业学生同时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进行课程实践。

3.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人的发展,而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的传授。一方面,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在讲述教学项目分组实施的过程中,包括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成果的考评都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在分组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才能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创新。

3.4资源有力保障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基础

资源的保障有软硬件两个方面,软件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每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经济法律尤其是税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师对新政策、新制度要深入研究,不断拓展知识面,在专业理论研究上有所造诣;其次,教师应当提高教材编写与研究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在研究与设计过程中始终重视与落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硬件是指真实会计实训基地的建立,学校如何建立完全真实地实训环境,一是将实践课程与实训在深度合作的企业中实施,如果学生人数较多,可以分批轮换进行;二是建立完全真实的财务部门处理流程实训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可以模仿一家或几家典型的工业企业财务部门,实训资料的来源可以从合作企业获得。

篇3:浅析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结合我院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注重教学设计、校企深度合作、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供资源保障四个方面的工作。

论文关键词:创新人才;高职;资源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强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实施结构必须通过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我院会计专业从开始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利用前两年的时间在校集中学习会计基本理论,理论课主要包括实用英语、经济数学、军事理论等共17门公共基础课,其他均是会计专业或跨专业课程,共1624个学时;实践课共45.5周,其中32.5周毕业综合实践在实习单位完成,论文设计在校完成。现在,级会计专业学生已经顺利毕业,我专业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结合社会调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2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分析

2.1专业课程没有突显创新能力

当前,会计专业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教学改革,核心专业课程都进行了整合和重组,教学大纲重新按照岗位设计了教学情境,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有了直接的感知。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如会计基础、企业经济业务核算等都配套有1~3周实践课程,这些课程的实践都是结合理论课程内容设置,一般在教室或实训中心完成。这样的课程安排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在理论讲解和课程实践过程中,对会计工作的每个环节如何操作,主要还是由教师指导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一种主体惰性,有问题总是依赖于教师或其他已完成任务的学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普遍的锻炼和提高。学生毕业以后,面对千变万化的岗位工作,无法迅速应对,并且无法体现会计的管理职能。

2.2校企合作没有深度合作

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要求能够在毕业以后直接上岗操作,并且利用所学的最新专业知识对企业中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创新,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与企业一线接触,真实地进行岗位锻炼。所以,校企实现深度合作对高职毕业生尤其重要。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只有在真实岗位实践过程中把握当前行业会计处理的特点,对单位的财务制度了解和熟悉,才能提出企业管理制度的改进意见,尤其是对会计核算方法、内部控制等的创新意见和做法。但是当前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浅层合作,包括行业专家来校的讲座、学生去企业短期的认识实习、教师为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等。会计专业的特点是学生在企业中必须要经过三个月至两三年的锻炼,才能对企业的生产步骤、工艺流程、管理要求熟悉和精通,校企如果没有实现深度合作,停留在参观、讲解等层次,无法达到这种要求,学生也不可能发现企业中的深层次问题,更无法提出解决的方案。

2.3学生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基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学生的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学生个性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文化修养的培养等。高职教育注重技术培养,往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校生在这些方面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大学生社团和院系举办的各种活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般表现为班干部工作能力的提高、性格的外向发展、与同班同学之间关系的和谐等,但是在主要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体现,没有形成明确的培养体系,所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仅限于小部分有机会、乐于参加团体活动的学生,而大部分的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学生在校期间这些能力得不到提高,会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为创新能力是基于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尖端能力。 2.4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力保障

要在专业教学模式中贯彻和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有力的资源保障体系与之相匹配。一方面,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全面提高,目前我院会计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已经取得“双师”资格,但是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没有全面化,教师与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教师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不够广泛和深入;另一方面,创新能力的提高应当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大部分高职会计专业已经配备了相关的电子财务软件实训室、手工记账模拟实验室等,但是这些软硬件资源的利用主要还是进行模拟和仿真训练,而企业全真的财务部门处理流程实训实验室很少配备。

篇4: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的论文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的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在校高年级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基于学生自身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问题,涉及人才培养素质要求、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择业方向等,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问卷调查;学生反馈

一、概述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快速推进,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愈来愈广泛,愈来愈深入。无论是传统企业的“触网”工程还是完全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壮大,都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1]。高校作为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最近几年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本该容易找到合适的电子商务相关工作,可事实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一方面企业急需大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应届电子商务毕业的学生就业对口率并不是特别高[2]。为了探索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电子商务培养质量,实现高校电商人才培养和企业需要良好对接,特此设计问卷进行调研分析。

二、问卷设计和回收

问卷围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相关的10个核心问题,涉及培养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问卷设计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核心问题。调查对象为已毕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和在校电子商务专业的高年级(大三和大四)学生,主要涉及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等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通过问卷星和现场发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211份,其中已毕业学生的问卷136份,在校高年级学生填写问卷75份。通过对比分析各个群体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了解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情况及存在问题,为更加合理设置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

三、问卷分析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素质要求

问卷分析结果显示,62%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很重要,29%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重要,认为其他综合素质重要的不到10%。其中已毕业的学生中,认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很重要的占比90%以上。这说明总体上,大部分学生均认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很重要。在校大学生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更多来源于理论知识,而毕业大学生已经有了工作经验,思想更加成熟,更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才是企业所需。电子商务是计算机技术、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跨界”行业,在要求专业技术的同时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要求也很高,这就要求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技能全面发展。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问卷中围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是否设立专业方向展开了调研,其中91%的学生赞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设立专业方向(比如电商系统开发技术,电商营销,电子商务策划等)以强化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有不到10%的同学认为设立专业方向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这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很希望明确专业方向,以强化所学专业方向相关知识,突出专业能力。33%的学生首选强化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技术,31%的学生首选强化电子商业运营管理的能力,11%的学生首选了要加强电子商务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有较少部分同学首选了电子商务研究能力或物流、网络营销能力的强化。从这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主要倾向于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运营两大类的能力,其中对于创业能力也表现出较强的渴求。

(三)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问卷列出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运筹学、统计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站美工设计基础、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原理、网络营销、现代物流技术、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管理经济学(双语)、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企业运营管理、财务分析与决策、物联网技术与实践、电子商务法规与伦理、现代广告策划与创意、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专业英语等38门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课程,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最重要的5门课程为是网络美工设计基础、电商网站设计与开发、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客户关系管理和管理学原理,几乎每一门课都超过了40%的同学认可。认可度较高的其他课程还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供应链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Java语言程序设计、电子商务安全、运筹学、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等课程。说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偏技术类的课程看的较重,同时客户关系管理和管理学原理也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将专业技术和营销管理类知识合理融合,力争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女生对网络美工、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广告策划较感兴趣,而男生则在企业资源规划、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方面较为感兴趣。

(四)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择业意向

问卷显示,如果让学生(包括已毕业的)重新选择电子商务的专业方向,近70%的学生选择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等技术类方向,而已毕业同学从事电子商务偏技术类工作的占比却低于40%。这一结果和学生对偏技术类和管理类工作的认识有很大关系,近70%的学生认为电子商务偏技术类的工作门槛高(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较辛苦,待遇好,发展前景好,而相反认为偏管理类的工作门槛低,轻松一些,待遇低,前景一般。电子商务技术类工作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较为系统的技术知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实践练习才能掌握,这导致了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关于就业范围方面,80%的学生选择电子商务对口的工作或直接相关的工作。这说明一方面学生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比较看好,另外一方面选择电子商务对口工作更能发挥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关于创业意向方面,4.8%的学生选择创业,这远高于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9%。这和电子商务专业本身创业的形式多样(淘宝网店、技术服务等)和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热潮有很大关系。

四、结束语

本次问卷调研旨在通过学生自身反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虽然问卷涉及面不十分广,但也能管中窥豹,对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上述分析,建议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电子商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培养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2.建议适当引导学生强化一项技能,通过电子商务能力模块划分,组织学生结合兴趣,参加兴趣方向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一专多能”,能够和社会和企业需求实现良好对接。

3.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抓好核心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要有完整的体系,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努力提高师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跟踪新技术的发展。

4.要注重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培训,推动电子商务创客空间建设。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引领下,电子商务具有交叉学科的背景,该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专业自身的优势,同时国家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和推动,也将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庄道远,等.地方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应用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1:93-96

[2]卢淑静,周欢怀.基于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情报杂志,,01:189-191.

篇5:高职教育双轨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关于高职教育双轨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迅速,为社会经济发展及就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需注意到目前的职业教育没有完全适应社会就业的需要。

一、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的偏见和歧视

在中国,一般家庭把职业教育作为备选,由于高考分数没有达到理想水平而无奈选择的一条道路。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职业教育是国家战略,高级蓝领受到人们的尊敬。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配合度不高

在以往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之后的出路问题,同时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减轻其培训的成本。但是,在中国企业参与教学的配合度不高,多方面的原因是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层。

二、国际上经验借鉴

(一)德国

德国的职业教育最开始是由企业运作的,由于企业的需求而成立一些“培训班”,然后“培训班”慢慢发展成为学校,再后来国家出台一些法律保障。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双元”的含义是指职业教育的地点,在企业和学校两个地方进行的。德国是很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合作,学校主要以企业对人才需求来开展教学和培训使得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毕业以后很快能够胜任工作。在时间的分配上德国的学生基本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在企业实习,其余的时间是在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德国的“双轨制”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校、政府、社会三个层面缺一不可中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的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德国的校企合作是有制度保障的。但是在中国职业教育和企业的合作并不是十分自然,2.师资力量的准入制度明确且统一在德国要成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老师不仅需要专业学位,还需要在实践领域的工作经验。同时与职业学校合作的企业里还要为学生专门的培训老师,这种培训老师也需要先通过由行业统一举办考试,然后取得资格证书。

(二)其他国家

加拿大、美国是CBE(CompepencyBasedEducatin)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学生有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只是作为管理者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在澳大利亚主要是以TAFE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非常的灵活,可以在职也可以脱产,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最后,主要学生完成了评估,获得了所需要的学分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在澳洲TAFE的教学模式有完善的校内实习以及校外的实训基地。综合以上几个国家,虽然教学的模式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中国的高职教育

(一)现阶段中国高职会计专业交运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

主要的高职教育还是停留在教学在主导地位上,老师只是机械式的传授书本上的内容,导致学生只知道应该这样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即使是在实训环节,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要求完成从填制记账凭证到报表编制一整套会计循环,很多学生也只是一味的追求答案并不真正理解每一个环节的意义所在,这种设计先不说是不是与实际脱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丧失了一种积极思考的能动性。

2.实践教学环境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注重会计实训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完善。也意识到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但是由于提供岗位的限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到企业学习。

3.实践教材设计

现阶段我国会计实践教材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各个院校自行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往往都强调会计核算,由于编写者实践经验的缺乏,使得教材和实际工作中的账务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会计实训教材大部分都是采用工业企业的业务来模拟,对金融、物流、税务、保险、房地产、海关等其他行业的活动涉及很少。在会计的实务操作中,很多没有标准答案,需要依靠学生自己的职业判断去解决问题,但是这些都么有在教材的设计中体现出来。

4.高职院校的师资问题

从目前的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看,主要是从高校毕业生直接选拔,选拔主要看中毕业学校以及学历是否符合招聘条件,而对是否有实践经验往往不太看中。而高职教师更重要的是职业技能的培训,尤其是会计专业,所以导致在整个学校的会计教师队伍中,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非常匮乏。现在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比重很大,一方面体现出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经验的缺乏。

(二)解决对策

1.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观念转变

在德国,从小学后,教育开始划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到底是接受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决定。职业教育并不是作为一种备选而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并且如果如果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职业教育又有多种方式可是实现两种教育之间的转换。(职业性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研究)

2.教学内容设计

高职的会计教育是理论和实践并存,更需要的是突出实践。对于高职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是三方面的:一方面是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会计的实践教学;三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其中素质教育是贯穿其中的,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教学都需要对会计专业学生本身的素质教育加以强调。高职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而实操能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实践教学。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一定要以实务操作能力为核心,通过实际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

3.创新教学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学生通过小组作业、案例研究、模拟实训等方式互动学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具体岗位,比如让学生分别来担任纯爱、审计和税务人员来进行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这些岗位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办事流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例如在《财务管理》中的筹资资金这一章节设计:

1)设计任务题目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的方式“如果大家现在合伙办一个企业,你们要如何让企业维持并盈利呢?”通过小组提问的方式让同学都参与到思考的环节当中来。

2)项目分析

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们需要自己分析应该创办什么样的公司,主营的业务是什么。收集资料信息要了解到如何注册以及需要的启动资金是多少,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筹集。老师利用书本和自身的知识帮助引导学生们完成这个任务。

3)完成项目

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需要给小组制定一个“经理”来负责整个小组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也需要老师从中给出指导方法及思路。

4)项目评价

完成项目之后,学生对自己的项目进行评价,教师提出可以改进的方法。

4.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可以从几方面来加强会计教师的时间技能,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为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创造条件,定期或不定期的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去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务能力。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

(1)调研。教师可以去企业对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流程有更具体的了解并反馈到教学过程中来。

(2)咨询。当遇到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定期可以向企业中有经验的会计人员请教,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

(3)见习。具体到企业的会计岗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相关工作。

(4)访谈。与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的会计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会计实操。二是聘请更有经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等到学校向老师授课。(借鉴“双元制”教育构建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同行业人才多交流进一步提升会计教师的知识结构。四是鼓励教师多接触实务操作。让教师参与到实训基地的设计和建造之中,并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兼职创办企业或担任会计工作。

5.实训基地的建设(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新探)

在建设实训基地的时候要按照下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建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针对会计岗位不同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操作方法等进行教学。在教学选材上尽量采用接近真实账务处理的材料。是学生在实训中能够有真实的直观的感受,达到实训的目的。

6.校企合作的切入点

一方面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出更加“实用”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和学校却有效的沟通导致人才输出时并不有效。所以现行的校企合作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校企合作的基本的形式、双方的职责以及评价的标准。应该找准校企合作的互利互惠点,一种双赢的机制,使得校企合作转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在合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效仿德国“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各个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实操性更强的会计人才。通过借鉴德国“双元制”的高职教育,为我们国家高职教育中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思路。在高职教育的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学校和企业的配合之外,政府的参与也是非常必要的。政府可以通过效仿德国制定一些法规政策保障“双元制”的实施同时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总之,想要真正达到企业和学校“双元”的目的,社会各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篇6: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论文

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模与结构,包括构建三位一体高校学科专业调控新体系,注重综合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开辟跨专业选修课程。

论文关键词:高校 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专业结构 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转型,社会对人才质量、结构等方面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院校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1、高校人才供给的滞后性

高等教育是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箱丧置专业的,按现行的学制,一般需要2--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因此,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到培养人才的滞后性。

2.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综合性

新世纪经济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其超前性。另外,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仅要适应毕业时就业的需要,而且还要适应毕业后更远时期科技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

3.学科专业人才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经济结构和学科专业人才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总的说,经济结构决定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不同专业人才的数量构成,学科专业结构必须同经济结构相适应;另一方面,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合理与否,又会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促进和阻碍作用。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然性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缘于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

1.高校人才供给的适应性差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研究开发新的科学技术的重任,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供给者。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过窄的.专业教育。譬如,高等工程教育只注重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稍一涉及其他学科的工作,就感到隔行如隔山,束手无策。

2高校课程体系调整滞后

高校课程体系调整的一般程序是:先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初步调整方案,然后报有关部门审批,待审批通过后再着手调整。这使课程体系调整客观上存在滞后性。

上述现状导致过窄的专业人才供给,使理工科学生缺少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甚至难以完成专业技术任务。为此,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三、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1.构建“三位一体”高校学科专业调控新体系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此引发了有关高等教育认识上的差异。二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张,大学毕业生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我们既不能沿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也不能放弃政府对大学学科专业进行宏观调控的管理职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运用行政手段直接调控转向运用法律手段间接调控。高校要充分运用好《高等教育法》赋予的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权利。因此,需要构建政府、大学和市场三位一体的高校学科专业调控新体系。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规格和多样化,从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人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阔、创造能力强的人才,以此构建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现代教育意识,包括:社会进步要求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市场经济要求人才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科技发展要求人才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其次,要进一步改革、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由于现代科学学科相互交叉、渗透,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专业与专业方向的分界线逐步淡化,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已成为人才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科建设应注重加深基础和向高新技术领域的扩展。第三,要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此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高校必须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能力

拓宽专业口径应从制定教学计划人手。要大力调减、合并与职业不对口的狭窄专业,扩大专业口径,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通过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程进行培养;要注重拓宽基础;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此外,学生还必须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即所谓养成教育。为此,需要压缩课内学时,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科学、艺术社团活动,以便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化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从而增强毕业生对新时代人才需求的适应性。

4.学科相互渗透,跨专业选修课程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叫做课程综合化。尽管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放宽了眼界,在综合化问题上考虑了众多因素,但其改革的指导思想始终未摆脱传统工业时代的思维模式。因此,只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综合化。

从具体的实施策略来看,各高校因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很难在短期内普及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切实可行的做法只能是随条件的改善而逐步推进。首先,在系部内可跨专业选修课程,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推行跨系部、跨学科以及在更大范围内的跨专业选修课程。

高等院校是高层次人才的供给者,在市场经济下,这种供给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采取行之有效、切切实实的手段,及时调整高层次人才供给的质和量,实现全社会高层次人才供给基本平衡。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各高等院校转变观念,根据自身特点确定改革目标和措施,而且需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作保证。

可以预见,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人才供给机制的运行,必然会给高校带来生机和活力。

篇7: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广告学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30来年广告学随着广告业的迅猛发展而发展,并直接推进了广告教育的发展。目前,全国有300多所大专院校陆续开办广告学专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为广告行业提供了有效的专业理论支撑,但这远远跟不上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要求,多层次、综合型广告人才匮乏日显突出。高校广告学专业重视理论忽视操作性,广告行业带动专业发展效果不明显,这都要求广告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要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所区别,明确广告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宽口径、创新性、长远性、多层次等。

一、广告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从对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的广告学专业进行了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毕业学生反馈等方面发现的几点共性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特色不突出、综合应用能力较差。中国很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大多是被社会淘汰的专业转型到广告学上来的,学科背景与该专业联系不大,导致广告学基础不稳固、专业特色很难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趋同。

(二)广告专业教育重理论轻操作。侧重理论方面的梳理,能够有效的提炼理论知识,但缺乏创新的理论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应用到执行方面学生却往往找不到依据,缺乏处理实践中出现问题的灵活性。

(三)缺乏行业引领。广告行业引领的方式较为单一,深入不够。大多以大赛形式为主,周期较长,参加后为什么获奖不明确,不能够承上启下,学生很难从中得到提高。广告讲座衔接不够,因为时间限制以及针对大赛的较多。商业目的较强,缺乏稳定连续性,导致行业培养作用不明显、广告协会作用不明显,相关培训提高不大。

(四)师资队伍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项目的能力较差。二是教师实践性较差,大多是刚出校门,原来的学校就缺乏实践。三是复合型教师较少,中文出身较多,综合能力弱,看待问题较为片面。

(五)课程设置。忽视学科之间的交叉,应用性较差。

二、广告学人才培养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

(一)人才培养定位明确,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利用原有学科的优势,结合行业长远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的,选择适合的生源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1.课堂讲授方式。沿用传统教学的规范性,调整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法,多方法使创意再现。掌握头脑风暴的方法,限定命题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多以汇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表达能力。多互动、注重传播性隐密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度,使教学内容有效的贯穿其中。

2.加强实践活动的深度。一是建立创新园可以容纳学生实习创业的广告公司。二是参加不同层次的广告大赛,赛后要跟踪,总结不足。三是找有规模的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培养综合能力。

3.多形式的活动。一是开展较高层次国内外最新的广告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的'眼界。二是开展前沿的广告讲座,可以以多形式的。三是有深度的辩论赛,要有较高的理论支撑来完成的,不能流于形式。四是参加不同形式的发布会,了解市场行情。

(三)广告行业多方面的引领。国内广告行业应发挥行业组织的纽带作用,使学界和业界保持及时的沟通与联系,使教学和业界需求不致脱节。组织的广告赛事要有针对性,重点突出。不同层次的赛事周期要有所不同。获奖点评要梳理,使学生在参加比赛的同时既得到了锻炼,又能得到提高。

(四)师资队伍培训的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度不仅关乎学生切身的利益,同样关乎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教师在上岗前不仅需要通识教育理论方面的培训,更需要眼界的开阔,才能增强教师在课堂上主导地位。广告专业的时尚性、潮流性、独创性要求教师:_是多与国际广告行业接触,保持紧密联系,可通过订阅国际广告杂志、参加国际活动提高眼界。二是与广告公司建立联系,经常可以学习国内外制作角度。从而带令学生模拟项目,共同完成。三是复合型教师的培养,在有较好的中文基础上,向时尚语言转型,以适应社会语言。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多开设教学平台,利用综合学科资源,不断满足日益需求的市场化、职业化、技能化的教育体系。

三、结语

尽管目前办学速度较快,但教学模式趋同化较重。为了广告教育更好的发展,快速找准定位,这些都需要学界和业界给予更多的探讨与支持,配合学习。毕竟,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实践中,国际国内的广告业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国外的广告历史提供了广告发展的脉络,但要符合中国的发展借鉴保留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篇8: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一、采矿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校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中有明显不足,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基础课程学分比较多,涵盖的范围比较窄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实行“5+3”课程体系。前5个学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程和《测量学》、《矿山岩体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3个学期学生按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方向分别学习《采矿学》和《边坡稳定》等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共103.5学分,占总学分197学分的52.5%。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测量学》、《地质学》、《矿山岩体力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共29学分,占总学分197学分的14.7%。但是基础课覆盖人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管理、地质、测量、力学等学科,较国外矿业高等学府比如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较窄。

1.1.2缺乏采矿工程专业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

由于我校和神华集团等用人单位把CET-4和计算机二级通过与否来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采矿工程学生注重通用英语和VisualBasic的学习,而忽视专业英语、通用软件和专业科研软件的学习。专业英语采用林在康、杜计平等编著的.《TheCoalMiningMethod》,学时只有32学时,而且在《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等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没有全部学完时学习,加上课本艰涩难懂,只是简单地把《采煤概论》翻译过来,没有在课本标注解释其中的重点采矿专业单词,大多学生上课时不知所云,难以保证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VisualBasic》、《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学时较少,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学习知识面过于狭窄,造成学生计算机能力不足。

1.1.3缺乏采矿工程师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教育

采矿工程学科注重理工基础课程的学习,而没有开设人与自然、工业卫生、健康和安全、道德与法律等课程,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只能在课外培养,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够在学校形成,难以培养爱岗爱矿的敬业精神。

1.2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许多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有明显不足,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实践教学设备不足,教学时间少

虽然本专业拥有矿业工程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但是教学软件陈旧,教学模型落后,数量偏少,学生的模型观摩课所学知识不多,实践教学设备严重不足。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学分低,很多实验融入其归属科目中算成平时成绩进行考察,比如采矿学实验6学时,采掘机械实验4学时,矿山电工学实验4学时,非煤开采技术实验4学时、课采矿学课程设计3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8学时,另外矿井认识实习3周,生产实习4周,毕业实习4周,这些实践环节学时的安排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相应地影响了本科教学效果。

1.2.2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学水平不足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有1200余人,而任课教师不足60人,师生比低于1:20。与此同时,教师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下未能与时俱进提高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1.2.3实习流于形式,缺乏完整的考核体系

由于很多实习老师考虑到矿山学生安全问题,不愿意让学生下井实习,因此很多学生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直至毕业实习,下井次数不足3次,现场跟班见习整个采掘工艺过程的实践机会几乎没有,因此学生对矿井现场的了解有限。目前的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只通过实验报告来考核学生,实习只通过实习报告来考核学生,设计最终由设计报告来考核学生,除非学生缺课严重等,极少有学生在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课程上不及格或影响其毕业,从而使学生不重视实践课程,不把实践环节当一回事,学生的实践效果普遍不高。

二、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框架

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矿区开发规划、固体矿床开采、设计、施工、科研、经营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毕业后担任矿业领域骨干、煤矿总工程师或专业矿长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围绕如何培养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针对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的培养目标,建立了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阶段人才培养框架。这个人才培养框架的特点是三模块、三层次。这个人才培养框架将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培养归纳为三个方面:(1)理论学习。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理论学习包括公共基础课程、采矿专业基础课程、采矿核心课程。(2)科研创新。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包括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采矿工程实践作品大赛等学科竞赛、学科前沿讲座等创新讲座。(3)工程实践。卓越采矿工程师本科生的工程实践包括采矿实验、采矿实习、采矿设计。

篇9: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浅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论文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分析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是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步骤。通过对高职院校所处外部环境的研究,可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效思路。

关键词:PEST;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面临宏观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

所谓的宏观环境,即一般的社会环境。指的是对所有组织与行业有影响的各种宏观的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环境: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与文化以及技术,取其英文的首字母,即PEST。

第一,关于政治和法律环境[1]。高职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国家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如:1993年颁布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不再包分配高职毕业生、学费根据教育成本收取、派遣报到证不再以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名义发放等,在一定时期内对高职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教育部出台了一份与高职院校相关的文件――《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该文件就当时高职学校的日常管理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第二,有关经济因素[2]。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主要表现在行业、产业部门,其技术结构的变化,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对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高职毕业生需求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在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与设置专业时,应该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并对设计的课程与人才培养的计划进行不断的更新;强化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进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增加就业机会。

第三,有关社会文化因素[3]。从开始,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促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加大。但公众对高职认识的偏见仍存在,比如:机构调整与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下岗或者待业的以一线工人为主;许多企业招聘也逐步以本科学历为主。这一现象不仅由于高职生不符合招聘条件所致,同时也受到中国目前毕业生的待遇、用工的制度以及人事管理的体制等影响。总之,由于受到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几方面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目前仍面临着由于经费不足造成的办学资源不足问题,或是由于转型或中职升格造成的办学理念落后、办学特色不突出、“双师型”教师短缺、专业设置不对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不同层面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专业开发、设置的市场化。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以市场、以社会为导向,积极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与现代服务业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因此,在专业设置之前,需要进行深入和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包括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并经过专家论证,从而进行新专业的设置与开发、已有专业的调整,真正实现按需培养人才。没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就没有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

第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内涵岗位化。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因此,高职院校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活动,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教育特点为依据,选择与学校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与用人单位合作的基础上,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其职业岗位在能力与素养方面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其人格与能力培养的规格指标进行分解,以岗位的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为依据,对岗位在能力内涵及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进行分化,从而使其产生的能力与素养培养规格指标可以用于检测,最终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岗位化、定量化、检测指标定性化的规格要求得以实现。

第三,引进优质的办学资源。办学资源的质量可以通过软件与硬件两方面来提高。就软件而言,第一要确保的是高职教师的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高职教师企业化,教师类型“双师化”。在加大力度对师资力量进行优化的同时,要深化教学改革,确保学制安排、课程教材、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都能与社会需求及企业需求相适应,重点关注于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加以重视,建立各类课程互补、互融、互渗的培养体系,并以培养体系为依照对各类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设置,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并改革。就硬件而言,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济投入,尤其是对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较为稳定的基地用于学生的实习,从而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相关的课程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可通过适当开展第二课堂与人文社科类课程教育等活动来实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思维方式得到提升与改进,在对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锻炼予以加强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要进行逐步的加深,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培养,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从技术劳动者提升为技术人文者,进而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使学校教学特色与师生之间凝聚力得到增强。

三、结束语。

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但是,人们必须清楚地看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与不足,需要进行理性的探索和实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11)。

[2]杜晓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01)。

[3]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6―09―15。

篇10: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

关键词:教育管理论文发表,发表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投稿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

一、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许多高校开展了“3+1”“3+1+2”“4+2”等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在这些培养机制中,各类工程专业都增加了工程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如校企联合培养、创新计划等,借以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最终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程人才。

建筑学作为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5年制本科专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加入半年设计院工程实践环节、每年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授课等,这些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较其他工程类专业提早近20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基于卓越工程师创新培养要求的大环境,建筑学仍然有必要对其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以满足建筑类工程人才需求。

二、建筑学专业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目前,中国工科专业多以4年为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尽管也属于工科,但由于其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学制由4年改为5年,同时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建筑院校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而未通过专业评估的建筑院校则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外,住建部评估委员会对于硕士阶段达到建筑学培养目标的建筑院校还批准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总体而言,不同的学制、不同的培养标准反映在建筑学中,就可分为工学学士、建筑学学士以及建筑学硕士等三个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建筑学人才培养可以采用“4+X”模式。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或者家庭有一定工程背景(如施工、建材等)的学生,可允许此部分学生采用“4+0”的模式,按照4年制培养模式,授予工科学士学位,使其尽早投入相关工程领域参与实践工作。而对于通过5年学习(即“4+1”)的大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则可授予5年制建筑学学士学位,此类学生的最初工作岗位往往以建筑设计为主。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少数学生,还可以对其进行专业提升,即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根据其学分修习的进度,最终决定采用“4+2”或“4+2.5”或“4+3”模式,使其既能提高专业水平,又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按照一般模式,建筑学硕士读完需8年时间,而采用此模式则可缩短1年~1.5年时间)。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率先采用了此模式。这对国内同类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大亮点。传统教学一般以专业大类课、核心课及选修课三个层次为主,尽管通过选修课或通识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其眼界始终局限于专业设计或社会生活的某一部分,对于设计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双语系列课程,聘请国内或国外专家学者采用双语教学,借鉴、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设计资源,提高设计课程的国际通用程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教学模式,如邀请国内外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为期一月或数月的交流、学习和实践,对同一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校际交流与协作,为学生打开设计新视野。目前,此模式在国内知名建筑院校中已普遍采用。如东南大学与ETH联合教学已持续了数年,中国矿业大学与德国波恩大学也对此模式进行了多次尝试。

此外,定期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工程项目专题讲座,介绍大型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组织与施工经验,这也是进行国际化联合培养的一种简便模式。

3. “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既是工程教育理论上的学者,也应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家。然而,国内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高校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校内教授工作室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导师”教育模式。

建筑学专业培养中,前3年往往偏重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课程设计从单一空间向复杂、综合性空间转变,进入高年级后则会结合真实课题进行设计。

高年级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对学生设计水平与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部分建筑类高校大多采用“教授工作室”模式,该模式不仅使教授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工程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可以吸纳年轻教师融入教授工作室,担当助手,在工程实践中吸收经验,提高个人能力与设计水平。

强化校企联盟,建立校企合作工程实践基地或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实习培养方案,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对学生校外实习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带着经验和疑问回到学校,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热情更高、创造欲望更强。

此外,高校和企业还可以不断深化合作,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平台。企业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先进的设计理念恰好与高校形成互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为企业输送大量社会紧缺的设计人才,两者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共赢。

三、构建实践、

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建筑学教学体系

当前许多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仍然脱离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背景要求高校在教学课程的体系与教学内容上,必须大力进行改革,推行符合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型与研究型模式,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目前,建筑类高校正大力提倡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实践性教学

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中,教学仍然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成为“演员”,而教学的场地和环境可以根据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性”特点。以建筑制图为例,以往仅在课堂内讲授书本中的制图要领、原则与方法,学生只需学会求解,但当遇到实际课题时,则会碰到很多不解之处。在实践性教学理念下,将部分建筑制图课堂转到室外,对校园内部的小型建筑进行实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现场测绘,完成现场考察之后再回到教室,制作相应比例的建筑模型,通过对实体建筑模型的切割与分析,最终完成图纸绘制。通过亲身实地感受、了解现场,以及分析、切割实体模型,学生不仅对基本制图原理的认识有所加深,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性教学中,通过“课堂原理——实践认知——动手操作——原理加强”这一教学过程,使原本仅停留在课堂、书本上的原理,变成了一个个实际存在的鲜活案例,学生对原理的认识也呈现出质的飞跃。

2.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工程类人才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式获取性学习,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主要负责讲解设计原理及其重要知识点与研究方法,设立合适的研究专题,分析研究方法的合理切入点,同时安排合理的研究进度、计划以及最终的研究成果要求。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应组成研究小组,选择教师所提供的某一个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在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提高素养。

对于建筑学专业研究性学习,应以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为主。学生应以课程设计的某个专题为核心,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及运行,同时运用已具备的专业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案和设计手段,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教师所提供的设计课题应为真实课题,学生在研究中也应从课题的社会性、整体性及实践性等多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最终设计才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与社会接轨。

3. 创新性设计

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仅局限在数字计算、设计模仿与形式堆砌上,而要在各个方面对工程设计有所创新,建筑学人才培养尤其要关注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中国建筑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印记。巴黎的“鲍扎”教育转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此后的美国学院派、德国包豪斯等建筑教育则超越了之前的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建筑设计与社会环境、技术等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化建筑设计的教育思想。而日本则通过在建筑空间、形态、思想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形成了一种体现本土思想、别具一格的日本现代建筑风格,这一思维的创新性设计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四、结束语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建筑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尤其以“4+X”、国际化联合教学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为代表,同时应在建筑院校中强化“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实践性好、研究性优、创新性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设计师。

应该说,高校中的工程教育没有实际项目中所限定的各类条件,因此也就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而高校的建筑教育与时代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主流和先锋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往往对社会的流行趋势起到一种主导作用,并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在创新性设计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表层的适应社会的创新,而要挖掘学生的深层创造潜力,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和发展高校工程教育的设计创新,使得创新性设计教育不断突破,开创新的创新格局。

篇11: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论文

关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论文

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对普通高等院校提出了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管理学门类可以举办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五个一级学科支撑的30余个本科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理念、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以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为例,探讨和回答我国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新课题和挑战,力求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是与学术型人才相对应的概念,把应用型人才作为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指的是学生毕业后不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工作,而是创造性地应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社会组织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简单地说,应用型人才不是培养科学家和学者,而是培养“运用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改革开放前,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不严格区分学术型和应用型。而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已经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型专业,按学科设立专业,如哲学专业,培养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型本科专业,按行业或职业岗位设置专业,如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985”、“211”、地方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的都是应用型人才,区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上。以管理类的代表性学科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本培养目标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但是顶尖高校如北大、清华的本科生培养目标可能定位于跨国公司和大中型央企的领军人才;“985”、“211”院校则有可能定位于大中型企业管理者;地方本科院校适合定位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新建本科院校则宜定位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应用型专业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但不应完全取消其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资格,应允许有实力有条件的应用型高校或学科培养学术型人才。这样,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利于推进我国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任务,但两者的社会分工或培养目标有所区别。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工程师、医师、律师、会计师、企业经理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应当以培养不同行业的技能型操作人员如技师、护师等为培养目标。如应用型工科院校培养工程师,其工作任务是根据科学原理和工作原理进行产品设计,而应用型的职业技术院校培养技师,其工作内容是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制造出实物产品,即完成操作任务。

二、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设计

应用型人才因为将来要在社会不同行业和领域从事具体工作,所以需要分专业培养。所谓专业,既可以理解为高校根据学科和社会职业区别所设立的不同学业门类和人才培养体系,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分工所形成的特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而专业培养目标则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它是确定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前提和依据。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考虑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需要,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要求。广东培正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其管理学院目前设有三类共七个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行政管理。七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共性要求是“思想品德好、外语应用能力强”,强调外语应用能力是为了体现该校的办学特色。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三个专业属于工商管理学科所属专业,其培养目标的专业要求是:专业基础扎实、应用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专业基础扎实是应用创新能力强的基础,应用创新型企业管理人才,就是应用现有的企业管理理论和专业技能,创造性的去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这三个专业的专业教育基本要求有:第一是学生要掌握扎实系统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积累专业素质和发展后劲;第二是要培养学生应用企业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创造性的把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与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实现管理创新。第一个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课堂理论教学,而第二个任务则要求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来保障。物流、电商、酒店管理专业,为专业管理类,其基本的培养目标是专门企业(如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公司、星级酒店)或企业经营中的专门业务的管理者(如物流、电商、餐饮管理、客房管理),即专门业务管理人才。其培养目标的专业要求是:专业知识扎实系统、应用创新能力强的专业管理人才。其中“专业知识扎实系统”要求毕业生既要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这就对实训课程和专业实习数量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其培养目标的专业要求是:专业基础扎实、应用创新能力强的社会和组织内部的行政管理人才。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应划分不同的层级。如工商管理类专业基本的培养目标都是企业管理者,但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其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是有区别的。在现有的企业管理者教育体系中,EMBA教育是培养企业高管的(总经理、副总经理),MBA教育是培养企业中层管理者如销售部部长的,而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则是培养企业初级管理者如销售主管或品牌经理。事实上,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到企业也只能从初级管理职位做起。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把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层级适当上浮,规定为企业初中级管理者,一是有必要。按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毕业生如是中小企业管理者,今后能够接受MBA和EMBA教育的.可能是少数或极少数,很多人当上副总甚至总经理时仍只有本科学历,如在本科教育时只按初级管理者所需的知识结构来培养将不利于其未来发展。适当上浮层级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增强其发展后劲。二是有可能。企业初中级管理者,如财务主管或财务部经理,是需要专业水平和能力的,现在工商管理高等教育普遍是分专业进行的,适当提高具备可行性。

三、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是高校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原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国际性、层次性特征。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理念应该强调以下几点。

1.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社会文明公民,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思想品德教育;二是现代普通高等教育,如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大学文史哲外语课程等内容,这些课程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长远发展潜力;三是音体美等方面课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社会分工形成了不同行业和不同工作岗位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像医生、会计师、律师、工程师、企业经理等专业技术和重要管理岗位,从业者必须受过高等专业教育,以掌握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工作技能。

2.宽口径+复合型。宽口径培养理念是为了消弭应用型本科专业划分过细的倾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行业不断重新组合,人们的工作岗位变动和流动性明显提高,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也应该采用宽口径培养理念,以拓宽毕业生就业时的岗位选择性和后来的社会适应性。对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三个专业可以淡化其专业区分,实行企业管理通才+职能管理专才的培养模式;对行政管理专业实行行政管理通才培养模式;对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专业,考虑到其较强的专门业务色彩,可以考虑采用企业管理基础+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社会上的很多工作岗位是需要复合型人才的,例如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既懂金融又懂营销,因此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应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在自身资源之外,也应该努力开拓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享网络课程等途径,扩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资源。

3.学生学习自主。这是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学生有的在入校之前并不真正了解所学专业,有的入校后有了新的专业兴趣,因此应用型高校也应该更新管理理念,尽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不论是实行全校统一招生、学生任选专业,还是实行按大类招生、学生任选专业,亦或是按专业招生、但为学生提供转专业机会,都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四、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课程设计

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特定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具体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设计模块当中。首先是专业课程的总量及占总学分的比重。,北京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总学分为137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约为73学分,占4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总学分为170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约为50学分,占42%。广东培正学院管理学院学生毕业必须获得163学分,专业必修课51学分和专业选修课29学分,共80学分,约占49%。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课:①管理学院必修课10门,包括经济数学、经济学、会计、管理学、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共33学分,完成企业管理通才培养任务;②各专业分别规定6门专业必修课共18学分,完成职能管理专才培养任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①学院必修课6门,包括经济数学、经济学、会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共21学分,任务是奠定企业管理基础,为“专业知识扎实系统”预留出较大专业必修课空间。②10门专业必修课共30个学分,完成“专业知识扎实系统”教学任务。学生修完上述课程即完成专业教育,有资格获得专业毕业证书。此外,各专业还有10门左右的专业选修课,包括3门双语课。

专业选修课模块的任务主要是在29学分之内完成深化拓展专业知识任务,或让学生选择通识教育课程。五、实践教学规划实践教学可简单地定义为“Teaching and Learningby Doing”,即做中教、做中学。广东培正学院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主要有:认知企业和社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实际,印证、理解专业理论和知识,掌握基本专业技能,培养管理决策和执行能力。应用型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到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管理实际过程;印证、理解专业理论和知识;通过设立专业实训课程如物流报关、酒店餐饮客房管理实训、鸡尾酒调制实训等让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环节锻炼其应用专业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软件决策模拟课程培养学生的管理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所有这些,都应该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得到明确和落实。

篇12: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学前艺术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体现之一,同样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发展走向,直接影响着艺术人才的健康成长以及牵扯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并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途。我们要以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前艺术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同为依据背景,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向及创新的定位,实现“一专多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789年开始,法国已经选择在显要的工业中心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学校,延续到1830年的时候,法国已经拥有着八十多所类似的艺术院校,这些院校的建立肩负着法国为了改造丝绸产品的质量,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版画系等等。可以这样说,这就是最早出现的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样是培养艺术类人才的模式之一。另外,这也满足着工业发展的需求,满足着适应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高等教育模式。追溯到我国最早的艺术学校约为1977年创建的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一、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现状

第一,我国现存更多的专业艺术学校,逐渐靠拢与其它高校合并的想法及行动。

第二,合作后未升格的艺术学校,也并未放弃整合的想法,为了可以加入到职业培训的行列中,努力的发掘着自身优势。

第三,在更多的高等学校中也都存在着向国家教育部审批职业培训的意愿及想法,利用手头更多的资源,重新建立创办与职业培训相关的专业机构,以此获得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准入证。

第四,民办的职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建立艺术类的教育机构。总的来说,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职业艺术教育机构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来适应教育人才培养的使命感。

二、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第一,就业教育模式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的情况下,校方基本是采纳合作一方的要求进行着教学体系,并以此围绕运转。教学的实践中,企事业单位会为此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践演出也就意味着学生步入社会的专业训练过程已经开始。学生也因为企事业单位的'标准而学习准备,因为这正是他们面对职业被挑选的演练,或者是说评估。学习时间短、内容较为单一,并且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进度、学习成果、教学的质量等等,有些时候学校一方并没有确切的跟进落实。如此,如何具有发展的眼光进行预测,并以此贴合市场、迎合社会,就应连续不断的将职业艺术教育进行全面把控及策划;对于教学的成果应做好跟进,对于学校方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进行严格规范的定位及监督,是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第二,师生关系虽然体艺术类院校平行志愿计划并不缺少,但是跟据2009年招生汇总信息来看,真正有此意愿的考生很少很少。事实上职业艺术类的学校分数录取线很低,可并未被看好,其生源与其它高等艺术教育学校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以此可见大家对于职业类艺术学校不认可,认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职业艺术教育的师资要求,以及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艺术教育特点的。在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并且具有较高的艺术素质。同样在更多的职业艺术教育学校中,教师多出于艺术团体,有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清楚的知道能在社会立足的要求,也因此教师都是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身兼数职,担任好几门功课。综上所述,职业艺术学校存在着师资不全的现状,不具备稳定性,临时请聘、外聘或者是退休教师反聘情况比较多。

第三,教材依据调查显示,更多的职业艺术教育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很多艺术类本科院校在普遍使用的书本教材。因此职业艺术教育学校就存在着教材不适用的的问题(必须和就业渠道、社会文化时尚联系),而对于学生也相对不公平,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却要在时间内学习本科内容,这也导致原本并不优秀的学生排斥教材,降低学习兴趣。

第四,教学方式高等艺术院校的很多专业基本都是一对一的小课教学,而更多的职业艺术教育实践的多为大课形式。不过相对来说也是有一定特色课堂的,比如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学校也将更多的教学内容转变为舞台上或者是讲台上,利用书本及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本能的学习主动性及自主的创造性。为学生树立目标的基础上,利用更多的实践经验释放自身想象力。并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实现达到最好的实践教学成果。另外,为了更好的将实践效果范围扩大化,还将艺术实践进行分块学习,形成系统、规范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有别于高等院校的最大特色之一。关于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挖掘、更细致入微的思考及实践,对于此本人的研究能力以及手中所查阅的资料有限,所以研究暂时相对不够深入,所提出的理论也比较浅显,并没有达到此研究课题预期的研究目标。只能说,结果虽然未达到,但是勇于尝试的决心促使着研究课题的又一次进步,也正是因为此次研究,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学前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为我今后更广泛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此研究课题的建设及推广中,让此在未来可以发展的更好,为学前教育艺术人才培养提供着丰富、饱满的理论依据及指导。

【参考文献】

[1]方梅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黄慧君,陈丽娟,谢坤。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探析—基于我校三年制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46-47.

[3]张勇.我国高职院校幼儿师资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3):230.

[4]祁海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4(3):74-75.

篇13: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1】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章分析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目标、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等方面对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当今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于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由数量和规模向质量和内涵转变的诉求前所未有地强烈。

如何创新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成为众多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一初步探讨。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培养目标是对人才培养的质的规定。

我国大多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工商管理类高级应用型人才。

然而,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以及研究生教育的迅猛发展,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流向更多是公司的中层或基层,而非高层部门,再将本科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管理人才,显然定位偏高。

而且,各高校专业培养目标趋同化比较严重,缺少个性和特色,难以有效满足当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1)课程和课时量偏高

在本科课程和课时的设置上,我国明显高于国外。

部分高校设置了40多门课程,课时则达3500以上,经过近几年的压缩,目前大多高校的课时总量已压缩到2600左右,这主要是通过减少各门课程的课时实现的,课程总量并没有降低多少。

而从国外来看,美国、日本一般设置30门左右的课程、2000左右的课时,英国、意大利甚至更少。

(2)课程结构不合理

在通识教育的全校公共课模块,“两课”、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所占学分、课时较多,尤其是外语,甚至还占据了学生四年的大部分课余时间。

因此,事实上留给学生选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课程的余地并不大。

另外,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是学分制的精髓所在,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须。

但是,很多高校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根据教师资源、而非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部分高校开设的选修课程过少,几乎等同于必修,因为学生不选的话,总学分将不够。

在实践教学模块,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多强调验证性和演示性,以便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对应,虽然方便了教学和管理,但是,造成了实验课程之间的分割;在实习方面,同样缺乏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系统设计和统筹规划。

3.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

国外的管理专业教授,比较重视从事相关社会经济活动,丰富实战经历,学校也常常聘请实业界人士为学生授课。

我国高校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教学上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却不管理论是否与实践脱节。

二、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培养目标的定位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呈现出一种趋势,即本科阶段锻造“毛坯”,研究生教育雕琢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高校尤其是众多地方性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由培养面向行业、部门经济发展的窄专业口径高级人才向培养面向社会各行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型(通识型)人才转变,而且,应该考虑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提出某些个性化的具体要求,以体现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特色。

2.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形成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综合课程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

(1)突出通识教育课。

通识课程由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基本工具与技能系列、社会科学与行为学系列、自然科学系列、文化艺术系列等课程构成。

降低必修课比例,增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选修课程的比例。

(2)强化专业基础课,提供工商管理类本科生所必备的学科专业知识的基本训练。

(3)精选专业方向课。

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很可能造成学生大学四年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因此,应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围绕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

(4)扩展综合课。

借鉴发达国家教育教学的经验,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如拓展课程、融通课程等。

另外,理论课程在授课方式上必须进行改革,改变传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广泛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方式,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实验教学安排上,应增加有利于相关专业知识融合的综合性实验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创新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从不同方面多角度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方面要逐步形成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实习体系。

另外,要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并将最新的业界信息和应用成果纳入课堂教学中。

4.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

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

素质拓展活动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社团活动(各种文艺、体育团体和学术团体的活动)、文体活动(文化节、艺术节及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展开的各种公益活动)等。

丰富多彩的活动带给学生的是课堂外自我展示的舞台和提高素质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加社会责任感。

同时要鼓励学生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国家举行的针对大学生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各种竞赛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如通过参与英语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综合性竞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模拟沙盘比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专业比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协作精神等等。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中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之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陈启杰.中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之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朱柏青.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4] 曹景萍.浅谈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8,(12).

[5] 史润玲.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不断膨胀。

但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一直被社会诟病。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很快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招生规模扩张最快的学科之一。

近年来,大量此类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就业难的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暴露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只有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1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我国绝大部分本科院校均将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各类单位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一定位明显偏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有1000余所(包括独立学院),基本上每所学校都有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每年本科毕业生100多万人,但最终能够走上高层管理岗位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长期在公司中层或基层工作。

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显然不一样,高层管理人才需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决策能力,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目标定位必然影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选择,这种偏高的定位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对执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大部分高校不具备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办学实力,结果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管理人才的需要。

1.2 缺乏自然科学素质教育

自然科学是认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的科学。

建立ESP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

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实践体会论文

儿科学理论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论文

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理论发展与人格心理学教学方式探索论文

对口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论文

数控车床职业教育教学

国际职业教育教学理论论文

基于差异化视角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

电子政务系统数字化档案管理问题论文

建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论文
《建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建立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论文(共13篇)】相关文章:

高校大学生班级管理研究论文2024-04-24

山西省学前教育专业现状调查报告2022-05-19

论文:中职的职业素养2023-09-25

消防执法行政自由论文2022-11-25

实行大学体育通识教育分析2022-06-28

大学生毕业论文总结2022-05-22

体育教学改革方案2023-04-09

经济体制下电力综合计划管理的思考论文2022-08-01

笔畅作文教学模式2022-08-17

保险法律制度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