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心境和思想杂文随笔(共5篇)由网友“sandness”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提笔,心境和思想杂文随笔,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提笔,心境和思想杂文随笔
提笔,心境和思想杂文随笔
有时候会想,为什么作家们的作品会那么优秀向上,而我却做不到呢。
这可能就是差距——各种方面的。也许是努力,也许是天赋,或者种种。
我记得曹文轩先生在他写给一本书的序言里提到过,调遣文字的千军万马可以获得快乐,我当时觉得这很简单,但是转念,我连调遣文字的资本都没有啊。
提笔尽是人事愁情。快乐,希望,未来,望而却步。
想想倒也可笑。
自然,花开花落,落日熔金,这些都是万物瑰丽的奇迹,抬笔却不知怎么表达。
人生,轻尘栖弱草,或尔虞我诈,这些都是难得的匆匆时光,端笔却不知怎么言述。
品人生在世,人道:“朝暮岁辰伴,凡年换酒柴。”
品人生在世,我却道:“蹉跎叹浮生,朝露悲若梦。”
我多见悲观,却不常言希望和未来。
也许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我就不会在一个地方徘徊,也许敞开了心胸,我就不会在一个死路寻觅出处。
我一直很佩服萧红,最喜欢的.是她在《呼兰河传》里的一句话:“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这句话平平淡淡,但是体现了萧红内心极度渴望的爱与自由。
她没有抱怨生不逢时,没有抱怨那时候不公的世道。她没有把极度的绝望和悲观投诉到《呼兰河传》里,而是让温暖在其中,自由生长。
也许单从心境和思想上比起来,我就需要努力了吧。
完。
篇2:说心境杂文随笔
说心境杂文随笔
这里先举个小例。
前些年,我做房子。上梁那天,我因为心慌,手发抖,鞭炮总也点不燃。父亲见了,劝慰:“慢点慢点。”有了父亲的劝慰,我的心境平静了下来,从而也就点燃了鞭。
这个事例,讲的是做事的心境。
那么打仗呢?我没有打过仗,也就无从感同深受。但我们却可以从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事例。任何一级的指挥员,都是在不慌不忙中完成的作战部署和方案。象“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说的固然是胆识,但它同时何尝又不是在说一个人的心境呢?
回到写作上来,写作要不要讲心境呢?从中外古今的诸多事例中,也可得知心境的重要性。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曾坦言,他要不是过于痴迷写作,他的儿子就不会死。因为有天夫人有事外出,要他照顾生病的儿子,儿子睡着后,他把儿子安放在摇篮里,专心去写作。这时,又起了风,儿子被冻醒,哭声不绝。可他因沉浸写作,竟忘记了这茬。等他醒悟过来,儿子已受了风寒,病上加病,也就一命呜呼了。
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家中已到碗米无存,他却依然不顾稼穑,依然沉浸在写作中。
中国古代,类似的事例也是比比皆是。如司马史,纵然受了刖刑,也完成了《史记》;曹雪芹都到冻饿交加了,还是坚持写作《红楼梦》;吴敬梓为了写作完《儒林外史》,每晚都与夫人一起,围城墙跑完一圈,待身体燥热后,再坐下来写作。
以上事例说明什么?说明要想为文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心境,而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记得我的`《一对冤家》发表后,编辑除了指出我的标点符号有问题外,还奉劝我要静心写作。我当时见了这类话语,一方面佩服编辑的敬业精神外,同时,也叹服编辑的心理学学得好,不然,他怎么知道我没专心写作呢?而反观我在写作这则小文时,心神是有那么一阵的恍惚过。此后,我再也不敢三心二意去为文了。
还有一次,我和儿子同桌吃饭,话题中涉及到了禅。儿子举了个事例。说有个居士问个高僧,说您是如何修炼到这深的佛理?高僧答,我吃饭时专心吃饭,喝水时专心喝水。
这说的固然是专心,同时,也说明了一种心境。
修佛法如此,修文也如此。
只有有了好的心境,才能修出好的文来。
篇3:论思想杂文随笔
论思想杂文随笔
思想应该是人们对一切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的结果,它们可大可小,直接反映在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可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也可能只是片言只语。思想的包容性极大,而思想的灵活性极强。
思想有过去的思想,有现在的思想,有将来的思想。过去的思想是现在思想的火把,现在思想是将来思想的阶梯。思想演进性的进步决定社会的进步。但思想的演进,并不是彻底抹杀过去的思想。过去好的思想精髓应该照样继承和发扬发挥。(至少有它们的影子)。思想的演进是过去思想经验与现实中的客观事物相结合后而产生的新的思维知识与指导实践的思想理论。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实践,什么样的实践就产生什么样的.新的思想结果。思想与实践是辩证的统一。也只有它们的统一,才是完美的思想与实践。思想如同水,只要给它造成了外界条件,它就无处不能去。思想的演进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它们因地,因时,因事,因人的变化而变化,由此产生因势利导的指导思想。而这种思想的演进,只有不僵化,不停滞,不固陋的人才可以永远的活跃,灵活,才可以实现空前的思想演进,才可以使演进的思想成果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绝对离开过去,离开现实,那只是一种空想。演进也是一步一步的,绝不可能一步登天。它们离不开客观条件。它们告诉我们不可以做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不可以做一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也不可以做一个极端的现实主义者。正确的思想演进应该是在相对完美主义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更先进一步,更科学一步,更合理一步,更实用一步,更管用一步的思维结果与思想经验。
我们提倡解放思想,就是要求人的思想不僵化,不停滞,不固随,不偏见,不傲慢,不自以为是,不固步自封,不是不听取意见。思想解放,也不是让我们做一个绝对理想主义者,成天想入非非,完全脱离历史,完全脱离现实条件与时机。解放思想也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外历史上一切先进思想基础上的解放。它们的结果是让我们演进的思想较历史更先进,更科学,更合理,更具可操作性。它们的目标是让我们追求和开创更先进的制度,更优越的社会,更富裕的生活。解放思想,并不等于把过去的一切思想统统视为陈旧,而是要批评地接受前人的东西,客观,辩证,正确地,哲理地面对一切,而由此演进成现在的与将来的更进一步的思想。
解放思想,也是思想演进的过程,它同样要求我们为了演进也要坚持过去正确的思想,同时产生新的思想,因而延续正确的思想。
思想的包容性很大,是因为它们包含伟人的思想,群众的思想与个体的思想。伟人的思想具有代表性,科学性,系统性。它们是代表群众集体思想的系统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充分体现人们的愿望。群众中的每个成员的思想具有单一性,更具现实性,它们体现个人对现实生活中吃住行的一些简单粗糙的看法。但伟人的思想来自每个群众的思想,是对群众思想的归纳与总结,而每个群众的单一思想也是伟大思想理论形成的基础。伟大的思想能指导群众的实践,群众的实践又是形成伟大思想理论的原始根据和材料。
解放思想,务必使自己的思想永远地活跃灵活。在活跃中灵活,在灵活中活跃。在讲原则中讲灵活,在灵活中讲原则,即是在讲原则下地变通。只有变通的思想,才能更好地演进思想。
篇4: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杂文随笔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杂文随笔
1.“The Revolution of 1911 之后大约十多年时间里,封(建王(朝大一统的思想统治局面已经瓦解,走马灯似的军!阀!政!权一时又无力实施严密的思×想×控制,这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统治比较松动、相对比较自由的一段时期。既混乱而又比较自由的氛围,有利于突破常规的独立思想,有利于容纳多元的外来思潮,有利于对传统大胆的反省。”
【批注:政治上的宽松与思想的繁荣有一定的关联,此外这一阶段中国尚未统一,各种思潮相互冲击、诘难,却没有像诸子百家时期那样相互融合,这也许与历史时代不同、文学家所持的见解存在根本分歧有关(个人认为,这种见解在文学上体现为新旧思潮之争,实际上就是政治上的'新旧体×制之争,而诸子百家时期并没有涉及到根本体,制,诸子百家之前是分封制,之后是封建统治,但本质上依然是人治)。】
2.“此后,《新青年》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这几个领域至今,尚未拨云见月啊。虽说任何领域都有黑与白,但面对黑暗时我们应该有一个反映、疏通解决的渠道,可事实是……oppression.
德先生和赛先生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法先生。纯粹独立的法制。】
3.“陈独秀、吴虞等揭露了三纲五常对人性的扼杀,指出从封×建纲常派生的旧道德本质上是以己属人的‘奴隶道德’,封?建?礼?教把中国弄成了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其实,如果我们把“三纲五常”以及封建礼教换成另外一些文字和词组,就会发现我们现在也是工厂里的顺民。我们安分,愚昧。民智已开?未也,民智的发展现如今大约也是地区发展悬殊,最聪明的人都闷声发大财去了。】
4.“由于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新旧思潮在北大讲坛竞争的结果,大大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的发展……”
【北大,北大!元培先生的这一主张,后来人可有贯彻到底?终于还是废忘了吧。
我常常在想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做什么,我们这一代青年能够给后来人留下什么。
当女性性骚扰案频发,校园暴力事件常见,甚至连普通人自身的安危都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这一代青年,都在干什么?
美国有metoo,韩国有对江南站随意的抗议,我们呢?北大的木田无心,可还安好?陶崇园,高岩,还有许多没有出来又或是被死按下来的受害者,他们也是青年,皆我同袍,皆我同侪。而我们做了什么?
人们善良但是健忘,热情但是麻木。】
我也不知道,这条消息能不能发得出去。尽管我为它做了一些预防。
篇5:心境的突破往往就是一刹那的事杂文随笔
上个礼拜的时候,忧虑,焦躁,不安,恐惧,被负面情绪挤压太久,孤立无援,山穷水尽。感觉所有负面的词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悲惨。一切好像都到了瓶颈,进不得,同时退不得。
每个上班猪估计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进单位大门就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就是觉得心累,心很累,不是一般的累。
今天天气又好了,下了几天雨,人都迷糊了,又有点跑题了,继续说心境啊,这个词一般人听着悬,看不见,摸不着,究竟什么鬼?就跟武林高手似的,内功多高,他不动,你永远都不知道。
其实就是突然的一种感觉,以前担忧的,害怕的,恐惧的好像突然消失不见了,换句话来说,对自己不在造成困扰,现在,我在树荫下,听着风吹过树叶沙沙的声音,内心却觉得无比愉悦与宁静。
那些流言,议论,那些眼光,以前是真害怕啊,现在想想,哑然失笑,你若不在乎,你若放开了,它们能把你怎么着,世间有趣的事那么多,值得注意的人无其数,何必纠结。何必把自己活成别人在乎的样子。这些话听着像废话,但是,领悟到的人,深切理解其真谛。因为,他们实在是受益了。
心情突然就很好了。
越是在乎付出,则越会纠结于回报,我们的目光总是放在自己以为重要的东西上,女人囿于家长里短,男人耽于利益得失。格局渐失,日益狭隘,那些看着金光灿烂的东西,争过来又如何呢,争不过来又徒添烦恼,你以为你在乎的,是不是真的是你真实需要的,你以为你捡到了西瓜,可是你丢的真的是芝麻?不一定吧。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
你看到的道理一千遍,也抵不过只言片语的真切顿悟,这种机遇,可遇不可求。只有不停的学习与理解,才能真正的愉悦自己,真正的.把自己从生活的繁琐中解脱出来,不会真的被移了性情,最后活的面目全非。
一切有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能让你疼的,往往是戳中你内心的东西,你越是在乎,戳的越疼。尖锐的现实往往会把一个人最在乎的东西扎的血肉模糊。就好像人身上都有一块痒痒肉,挠到了,就会痒。你要做的,是真正看破这层虚妄,真正的不在乎,看似轻飘飘的一句,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由此看来,佛家所言的四大皆空,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小人也好,灾厄也罢,它不会因为你恐惧害怕就不来侵害你,你的忧虑只是增加了自己的煎熬罢了,何必和自己过不去。
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有些时候,看山不一定是山,看水不一定是水。你看见的,只是现实想让你看见的,或者说,是你内心那个“自己”想让你看见的,真相如何,也许根本不是那样。你能洞穿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少受多少苦楚。这个,看个人修行。别人帮不得。也阻碍不得。
天确实是越来越热了,知了叫声该起了。
★ 你好成熟随笔
★ 一只书箱杂文随笔
★ 爱情谎言杂文随笔
★ 晚安即释怀随笔
★ 访书思书随笔
【提笔,心境和思想杂文随笔(共5篇)】相关文章:
水随笔作文2022-09-23
也曾想作山中鸟啊杂文随笔2023-02-19
读《守望教育》有感2023-07-07
培根随笔2022-05-17
培根随笔每节主要内容2022-06-03
精神的后花园杂文随笔2023-10-25
关于作文精选随笔2022-05-07
也说过年杂文随笔2022-08-09
生活的精彩随笔2022-11-19
青春从什么时候开始杂文随笔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