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时间:2024-01-02 07:29:5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讨(锦集14篇)由网友“绝地风声”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讨,供大家阅读参考。

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篇1: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内科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目前中医院校各临床专业教育均开设有西医内科学.结合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

作 者:彭贵军 吴耀松  作者单位:彭贵军(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吴耀松(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7(12) 分类号:G424.1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法   中医院校   西医内科学教学  

篇2:情景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的特殊性论文

情景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的特殊性论文

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为了缩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我们引入了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有一些特殊性,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中医情景教学法需要凸显的关键;需要丰富情景创设,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将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沟通理论和临床;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角,以教师为主导。

情景教学产生于二战时期的美军课堂,当时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亦称听说法。它以语言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强调在环境中教学,利用一种强化了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与目的语的接触面,通过全境化教学,加强了学生接触和运用目的语的学习机会,收效良好。情景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模拟某种情景或景象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其最重要的手段是案例教学,目前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受到教育者的青睐,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在各级学校的英语、语文、体育、生物等课程中应用。各类医学教育也在逐步尝试采用情景教学法。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搭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的课程,传统课堂讲授方式适宜于基本知识的学习,但对于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明显力量不足。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引入了情景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临床思维决策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收效良好。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认识到,情景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其特殊性,值得深入研究,现介绍如下:

1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中医情景教学法的关键

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情景设置,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一点,就在于需要体现出中医的特色。中医的特色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如何能体现出整体观念,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演示天时、地域等相关因素,或借助于教师的情景描述,来虚拟情景,例如可以在寒湿腰痛的病例演示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阴雨天、潮湿的居住环境等场景,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一个主要特点,中医学的情景教学法一定不要脱离了中医的精髓。采用案例模拟的情景教学法,可以在教室中安置诊桌、椅子、脉枕、血压计等来布置诊室的环境,由学生扮演医生,教师扮演患者,来模拟诊疗情景。各种病史、症状的询问,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动作形态、语言声息都可以通过表演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但是虚拟病人无法把舌苔、脉象表现出来。这是中医辨证论治情景教学法面临的一个问题。有的教师直接通过语言描述告诉学生相应的舌苔、脉象,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是还有欠缺。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使用智能舌象仪、脉象仪来部分弥补这种不足。

在模拟诊治患者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注重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整个诊疗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望、闻、问、切,要望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等,注意听患者的声息,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注意切脉的动作要领等,然后就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处方用药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情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模拟医生诊治患者,给他们以真实、具体的情感感受,锻炼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

2丰富情景创设 提高教学效果。

情景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教学需要的情景。创设情景就是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组织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教学中的认知内驱力。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其所包含的阴阳、五行、天地人统一等思想抽象难懂,对于初涉中医的学生来说,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疾病有一定难度。因此,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就要想方设法创设丰富的情景,用直观感性的情景表达晦涩难懂的内容,以“激活”学生的悟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情景设置可以包括图片、多媒体资料引入、创设问题情景、虚拟环境、临床病例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牛彩琴等将情景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在中医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包括:创设背景图形,激发学习兴趣;引入生活情景,化解教学难度;再现历史画面,丰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动力;虚拟自然环境,增强教学效果;引入临床病例,培育思维能力;引人实验情景,提高动手能力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设置各种情景,以景触情,启迪学生思维。例如在“癃闭”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告诉学生朱丹溪提出了治疗癃闭的“提壶揭盖”法,就是开肺气、利小便的方法,但是学生往往还是不太明白,因此在教学中预先准备了一把紫砂壶,在紫砂壶中装上水,但是事先把壶盖和上面的小孔都用胶带封住了,这时给学生演示倒水,水并不能倒出来。把胶带撕掉,再往外倒水,水可以很顺利的流出。这就是气压的缘故。这时学生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重温了水壶倒水的情景。人体也是如此,它和自然界很多原理是一样的,肺主气,气行则水行,开提上焦肺气,可以通利下焦膀胱,故上窍开则下窍自通。通过这种情景设置,把医学的'原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印象,掌握了知识,启迪了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3将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 沟通理论和临床

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两者并重,缺一不可。传统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情景教学偏重临床技能的提高。以情景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为例,案例教学一定要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只有通过传统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开展案例教学。如果学生尚不明白什么是水肿、淋证,什么是癃闭、关格,何谈其临床特点,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呢?因此,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深入理解,才能在情景教学中进行成功的案例模拟、病例讨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还是以传统课堂讲授为好,临床辨证论治,适合灵活地采用情景教学法。只有将传统教学和情景教学相得益彰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沟通理论和临床,使学生听完课,多思考,会看病。

4以学生为主角以教师为主导

在中医内科学情景教学中,学生扮演医生是案例模拟的主角,教师可以扮演患者,起到主导证候的作用。以淋证为例,患者可以说出排尿痛这种主症,但是医生能否问出病程、相关症状、既往史等,则需要看学生对这种病的掌握程度,这也可以起到一个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引导出不同的证候,例如尿痛伴有尿血,就是血淋;尿痛伴有砂石,就是石淋;尿痛伴有病情反复,劳则犯病,则是劳淋。可以判断出学生对这种病各种证候的掌握情况。

教师在情景教学中的作用还包括引导学生抓主证,明诊断,掌握类证鉴别。主证是辨证论治的关键依据,它是患者感觉最痛苦的症状。主证决定了诊断、处方、用药等一系列后续工作。例如胃痛,患者感觉胃脘部疼痛就是主证,明确疼痛部位就可以做出诊断,它和心前区闷痛的心痛、两侧胁肋部疼痛的胁痛,显然不同。教师可以在情景模拟中进行引导,以使学生明确诊疗的程序。在情景教学结束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表现中的优点予以肯定、表扬,同时指出问题和不足。

总之,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拉近理论与临床的距离,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但其具体应用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一定特殊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篇3: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论文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与中医理论体系有相对应的一面,本文就西医院校中医教学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探索其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寻求中医教学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中医教学;教学实践

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课程在我国西医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其目的在于使西医的学生通过中医学理论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精神,初步掌握中医学理、法、方、药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能够进行辨证论治,为今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和创新打下一定的基础。由于中西医院校的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兴趣等客观差异,中医教学受到内容过多和学时有限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所有执教者面临的困惑和难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末期教育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认知理论的重要分支。其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本文对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中医教学进行探讨供同道参考。

1现行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不足

由于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院校学生入学后首先接受的是西医系统理论的熏陶,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与他们先人为主的现代西方的自然科学、数理化不相一致。因此,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中医理论“玄奥”、“难学”。同时,两种医学在认知模式上迥然不同,现代医学具有构造自然观、结构中心论与解剖观察法的认知特点;而中医学的认知特点是有机自然观、功能中心论和司外揣内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对西医细胞结构、细菌病毒的认识转到对中医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六淫的理解,学科跨度大,学习方法不适应,从而感到学习内容抽象、枯燥乏味。

中医教学内容繁多,但课时偏少,且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理论脱离实践。近几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西医院校的中医课学时逐年减少,中山医科大学中医学由原来的90个学时减到现在的72个学时。中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落后,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影响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近年来选用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学,由中医药院校主编,虽然内容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形式编排上作了很好的尝试,但是忽略了西医院校学生课时紧,西医思维先人为主的特点,同时缺乏中医吸收现代医学在微观研究和试验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以及这些成就对于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还有中医教学大多数仍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以填鸭式的满堂灌输为主,这显然与当今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不相适应。由此可以看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落后,不仅仅是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还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求知欲。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之后学习理论的又一场变革,它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认知过程的认识。建构主义主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关注个体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的.学习论中,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从学生角度而言,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者。从教学情境而言,建构主义教学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启发、激发学生思维。

3建构主义理论符合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特点

中医理论比较抽象深奥,学生难以理解掌握,但中医理论的形成又具有源于生活的特点,如生活中“水能灭火”,中医五行相克中就有“水克火”一说。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因此,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通过中医学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学生的知识,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医理论。

4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医教学的实践

4.1改变“教”与“学”的主次关系

当前的中医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依然是课堂、教师、书本三中心。教学分离现象严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型、塑造型等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要方式。由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课堂完全由教师来主导与控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压制,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发生内因是“学”,外因是“教”,外因“教”通过内因“学”而起作用。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但中医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教与学的矛盾地位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某些情况下,学是主要矛盾,在另一些情况下,教可能成为主要矛盾。所以,要反对绝对的“以学为中心”,或绝对的“以教为中心”的观点,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认知风格、知识水平、态度以及动机等因素)结合教学的内容特点动态适时调整。

4.2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创设的情境应与当前的学习主题相关,并尽可能真实,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践,应包含许多不同种情况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发现、主动探索问题,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但“协作学习”在中医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组织松散、效率较低、形式化的情况。巩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案例式教学将知识点、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归纳至中医临床思路中,教学线索清晰,学生易于接受,可触类旁通,将理论、技能、临床实践综合思考,加深印象。实行该教学法后,学生理论课成绩逐年稳步提高。总之,通过创造情境、联系比较和学生的主动探索,结合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认识和理解中医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西医院校中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知识的掌握,并不是被动地形成上位与下位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层次网络,在教学中把知识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有意义的建构教给学生,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层次网络结构是非常有意义的。纸质教材中“病因病机”部分,只是采用了文字叙述的方式,逻辑性不是很强。在临床教学中,加入病案探索,体现自上而下的原则。自上而下的原则是指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最好是由整体向具体展开,即将学习者带人一个较为完整的实例或问题情境之中,使学习者了解到要学习的内容和结构,这样学习者就有了对课件整体性情境的认识,就有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将在临床上收集到的病案录像编辑后放入网页中,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抛锚式”的教学方法,先将病案的录像展现给学生,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相关新知识,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主动学习新知识,形成了知识的构建。

4.4教学考核设计多元化

传统的中医教学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践能力的指导,忽视教学中探索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考核内容、考察记忆知识的内容较多。目前,我们将基本知识掌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均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将平时的课堂表现、主动参与和探索精神、期末考试三者结合共同考核。在期末笔试中,用病案考核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同时,尝试设立分析试题内容或求证内容,以期反映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论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中医教学活动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现象,比较符合中医教学的实际。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总之,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对医学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主动性和兴趣,对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良好实践能力的现代高等医学人才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4: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医英语翻译课程中应用论文

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医英语翻译课程中应用论文

摘要: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其拥有璀璨的历史, 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和接受, 当前, 世界有30多亿人都使用过中草药, 占据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 英语翻译课程成为了中医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中医英语翻译课程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院校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医; 英语翻译课程; 任务型教学法; 应用;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和艺术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 中医学也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获得世界人民的认可和欢迎。为了实现中医国际化, 将中医知识正确和全面的向世界人民推广, 我国急需大量懂英语翻译、懂中医知识的专业翻译人才。通过相关调查统计显示, 当前我国人才市场上, 艺术、法律、经贸领域的翻译人才较多, 中医翻译人才严重匮乏。在“一带一路”的实施中, 中医院校要给予英语翻译课程以高度重视, 通过任务型教学法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为我国输送更多的中医翻译人才。

1.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作为教学核心, 在80年代引入我国教育界, 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与以往的教学方法不同, 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强调通过明确的任务开展教学, 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和兴趣, 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 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2.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2.1 激发学生兴趣

该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通过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教学形式更加灵活, 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医翻译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有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

2.2 树立学习信心

该教学法以结果和任务为核心, 突破了以往翻译教学的固化模式, 通过任务探究和合作互动, 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 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树立学生对中医翻译的信心。

2.3 培养翻译意识

该教学法遵循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原则, 在组织学生开展翻译实践的同时, 巩固其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翻译意识, 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医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在此环节下, 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保证教学效率和质量。首先, 设计任务, 教师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中医翻译的教材和资料, 保证任务贴近工作实际, 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 避免由于任务过难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其次, 导入任务, 教师在完成任务设计后, 要利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导入任务, 帮助学生掌握翻译技巧和任务背景, 在剖析任务中, 教师需要对中医术语、关键词以及翻译技巧进行重点讲解, 为学生探究和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或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任务提示;最后, 学生分组, 任务型教学法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 在准备环节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分组, 每个小组的人数保证在5人左右, 避免由于人数少而负担过重。引导小组学生明晰角色分工, 在任务执行中教师还要进行全程监督, 保证所有组员都参与到任务探究中, 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实现相互补充、互相学习。

3.2 任务阶段

任务阶段是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应用环节, 教师需要引导各个小组做好任务探究, 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将探究空间完整的交给学生, 促使学生在任务探究中掌握中医翻译的能力和技巧。首先, 分工设计, 在任务探究之前, 各个小组要民主选出组长, 在组长的带领下, 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制定科学的分工计划, 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各行其是、各司其职, 在分配任务中要做到平均;其次, 执行任务, 在各个小组进行执行中医翻译任务中,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同时, 教师还要对整个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最后, 总结汇报, 当各个小组完成任务后, 要选出代表在所有同学面前展示翻译成果, 在讨论和交流中进行翻译版本修正, 最后进行成果汇报。

3.3 聚焦阶段

聚焦阶段包括任务评价和任务练习, 中医翻译课程与其他专业的翻译课程存在一定的区别, 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但是很多中医术语如果不统一, 对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会形成阻碍, 因此,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聚焦阶段对学生进行任务指导。首先, 在指导过程中, 教师要规范学生的翻译术语, 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翻译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共识性译语;其次, 在聚焦阶段,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遵循规定性、回译性、民族性、简洁性以及自然性原则进行中医翻译, 加强与学生的讨论交流, 评价方式要以互评为主、自评为辅, 鼓励学生发表与其他学生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评价, 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最后, 在练习阶段, 教师要以第二课堂和课外作业的方式, 保证学生将在任务探究中获得的知识, 灵活运用到练习中, 巩固掌握的知识。

4. 结语

总而言之, 在中医英语翻译课程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 可以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帮助学生克服实践锻炼和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调动学生对中医翻译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翻译能力的均衡发展, 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婧.试论“预制语块”对中医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10) :192+190

[2]晏丽, 杜雪琴.浅谈“慕课”平台下的中医英语翻译教学[J]新西部 (理论版) , (24) :162+164

[3]陈宁, 张晓枚, 李晓莉.语料库技术在中医翻译人才培养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8 (05) :570-571

[4]陈宁, 陈苏, 李晓莉, 张晓枚.英语网络教学的中医英译人才培养[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2, 20 (03) :139-141

篇5:案例式教学法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内科学教学中的论文

案例式教学法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内科学教学中的论文

内科学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前的重要课程,要求 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更要具有扎实的临 床思维能力。在多年的内科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传 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单向的讲授知识, 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不能在课堂中发挥主体地位, 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虽然考试成绩尚可,但临床思 维综合能力明显不足。加之中医附属医院临床科室 不健全,各科病人病种单一,学生在学习内科学理 论课程后,无法正常开展临床见习,这使得内科学 的学习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兴趣不 高,掌握不好。如何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是任课教 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案例式教学(case teaching method,CTM)是米 用以问题为基础,使学生通过对特殊事例的分析, 掌握一般分析原理,并借助这一原理独立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教学方法ra。这种教学模式集多种教学法 为一体,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提高临床思维 和分析能力具有明显优势。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中医 院校内科学教学缺陷的良好补充,尤其适合我校学 生对内科常见疾病的掌握。我们近年来对本课程进 行了案例式课堂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收到较好 的教学效果。其优势逐渐得到认可,值得在医学教 学中推广应用。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媒体案例式教学,共100 人。教学总课时10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90学时, 实践见习18学时。根据课程大纲对每种疾病选取 1~2个典型案例,共选取典型案例52个,教材统一 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内科学。

1.2组织过程

(1)案例的收集与多媒体课件制作。由教研室 主任牵头,各位老师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及讲授 内容对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难点及常见疾病,分系 统、分病种收集案例,力争做到真实、典型,由教学 秘书统一收集修订大纲,制作多媒体课件,教研室 主任把关、审核。

(2)学生分组。将100名学生按班级分组,每组 8人左右(尽量以宿舍为单位),每组以舍长为组长, 负责组织本组成员预习课程,学习病例、查阅资料、组织分组讨论等。

(3)教学方法。各位老师在本节课下课前将下 节课讲授的内容以书面病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 前对下节所讲课程预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病例, 并对照预习内容分析病例,对所拿到的病例形成初 步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课堂上讲授首先由各组成员 (尽量让每名同学均得到发言机会)对上节课所提 供典型病例进行汇报分析,给予诊断,并提供临床 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及简单治疗原则,教师按照大 纲要求利用较少的时间进行重点知识讲解,由组长 负责记录本组病例分析的错误和不足,最后由教师 对各组的病例进行逐一的分析和点评,并指出存在 的问题。

(4)成绩评定。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时的语言表 达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结论的准确性等作为平时成绩。学期结束后组织学生期末考试,严 格批改试卷。平时成绩(占40%)加期末考试卷面成 绩(占60%)为总评成绩。

1.3教学效果

案例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交流观点、交换意 见、反复讨论,实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生的注意力从漫不经心地听讲转移到积极地思 考、认真地分析;从欣赏漂亮的多媒体课件转移到 讲授和讨论的主题上。案例式教学力求在得出正确 答案的同时,更加注重得出结论的思维和推理过 程。通过案例式教学法的尝试,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学习成绩较未实行案例式教学的班级提高4.63分, 更为重要的是案例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讨论活跃了课堂气 氛,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置于医生的位置,激发了 学生的兴趣和责任感。

2讨论

(1)临床思维水平。高等中医药院校由于受自 身条件的限制,中医类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普 遍较低,学生的课后科室见习不能充分展开,传统 的课程讲授方式对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水平帮助 不大。案例式教学法应用在内科学教学后,对建立 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较好的帮助,以往的`教学一般 以教师根据课本手把手的利用“填鸭式”教学方式 传授给学生,学生仅能认症,不能很好的形成临床 思维方式,而案例式教学法让学生可以由一个实际 的临床病例为起点,学生可以自己通过查阅相关的 参考资料,寻找答案,并从中发现诊断要点及临床 诊断技巧,参与讨论,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良好的 互动。此举为学生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供良 好环境,使其早日接触临床病例,建立了良好的临 床思维模式。

(2)自主分析问题能力。案例式教学法使学生 脱离了古老的听课及考试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对各种问题可以不受拘束地进行多种角度 的探讨,并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对案例的 分析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启发、引导学生的作用,教 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培养其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创造 性。通过这种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主动掌握知识, 开阔眼界,提高了自主分析问题及独立处理临床病 例的能力。

(3)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整合。案例式教学法 根据中医类专业课程特点及附属中医院病种相对 单一的不足,改变传统的内科学见习模式,采用临 床见习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有效浓 缩学生见习时间,丰富学生的见习内容,提高学生 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

案例式教学法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师 生互动,使学生有机会与老师一起讨论病例,交流 思想。达到了教学相长,上下互动,提高了总体教学 水平。案例式教学法的实施,初步达到了在中医院 校内科学教学中开展一项新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 内科学常见疾病理论、见习教学平台的目的。作为 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还有待进一步修 正和完善,并需要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评价。案例 式教学法经进一步充实和整合后,将会在今后教学 科研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篇6:病案在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病案在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从病案的选择,病案教学的时机和形式两个方面阐述了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病案的应用可以激发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弥补临床见习的不足,缩短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病案教学;西医内科学;应用

病案教学(case-based teaching,CBT)是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是指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选择常见病的典型病例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围绕病例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出诊断、治疗意见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实际病例密切联系,教学方法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为主,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完成。病案教学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它关注的是复杂的病人,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育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我校是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由于条件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临床见习需求,而内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同学们分析,综合判断逻辑思维及推理的能力并提高教学质量,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除了尽可能让学生在课间多一些临床见习机会外,利用病案教学,不失为为缓解、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下面就如好搞好西医内科学病案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病案的选择

教学中病案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病案的内容、质量直接影响本次教学的成功与否。好的病案可以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及判断推理的能力,并教给同学们学习西医内科学方法。否则将一无收获或收获甚少,因此就病案的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1 以教材为中心

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及同学们基础知识扎实的程度选择合适病案。对每个病案中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精心设计,并尽可能指出病案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诊断治疗与教材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1.2 精心筛选病案,选取一些覆盖面广的优秀病案

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查阅各种书籍和临床资料,从主诉、现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等方面认真分析判断精心挑选或自己编写有讨论价值的病案[2]。即要注意主诉的格式、内容、字数是否正确,现病史是否从主诉写起、起病的情况、主要症状与伴随症状、病情的发展和演变,外院的诊断病名及所用过的药物、病程中的一般情况之间的层次逻辑关系、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的项目结果书写是否正确,是否具有代表性。

1.3 病案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并能反映某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病案的选择在深度、广度和难度上要恰到好处。每一个系统开始教学时,可选择一些简单的病例,即并发症和合并症少,病理变化过程较简单,一看一目了然。例如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等。后期教学中要反映除本病发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病例,让同学们了解到肺心病发展过程。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病案教学时机和形式

2.1 不同时期的病案教学

2.1.1 以病案导入新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首先给同学们一个病例,让同学们试着写出诊断、诊断依据、进一步检查项目和可能出现的结果、治疗措施及所用药物。然后个别提问,根据学生所作情况分析、判断、指出正误,导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维,继而认真听课。

2.1.2 以病案结束一节课:到一节课后半部分,学生往往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这时通过病案结束一堂课,不仅可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以病案为线索,对本堂课进行归纳总结,还可以测试掌握情况并纠正错误。

2.1.3 把病案贯穿于一堂课中:教师一边授课,一边要观察学生神态,在学生感到疑惑或讲课中遇到重点、难点时适当穿插病例,达到解说难点,强调重点的目的。

2.1.4 把病案作为课外作业:一个系统讲完之后,可精选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辩证思维的能力的病例,课外完成后上交老师批改,之后在课堂上集中讲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加深对本系统知识的理解记忆。

2.2 以教师为主进行病案教学

此法适用于开课不久,病案教学初期或开课虽久,但病案难度较大,一般放在一个系统学习之后,可举出2—3份病例,例如心肌梗死,风心病。以教师为主、引导学生逐层分析,注意疾病本身与并发症合并症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诊断,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2.3 以学生为主体

讲完一个系统之后给学生2—3份病例,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就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治疗等问题展开演讲,一开始的发言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的口才和演讲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主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了基础。

3.总结

病案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没有压力”的临床学习环境,有助于增强学生在接触真正病人时的自信心。案例教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应用和发展,实践证明是一种应用价值很高的教学方法[3]。病案教学法通过对一个个病例的解析,完成了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可缩短与临床见习的距离,成为理论认识到临床感性认识的桥梁[3]。但值得注意的是,病案只是完成教材讲授的辅助手段,是教材内容的补充,离开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指导和支持,病案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病案教学法也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只有在教师积极、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其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病案教学不可过滥,否则把课堂教学变成了故事片,病案讨论引起学生反感。因此我们要认真备课,精心筛选病例,恰当安排好病案教学的时机和形式,可以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并弥补临床见习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振华,杨潮萍,韩雪.分类病案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9):115-116.

[2]梁海心,何志红,黄建中.PBL与传统教学法集中教学实习效果的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1):41-56.

[3]雷红,张颖,卢金萍等.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10):44-45.

篇7:推衍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推衍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推衍教学法是根据新课程所共有的规律性,由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究,从而逐步推衍出新的知识点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主要从内科病中共有的'含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这几大方面着手,应用推衍教学法逐步对内科病证进行系统地推衍性的讲解,既体现出了中医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整体特点,又加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及学生分析病证的能力和治疗用药的技巧,同时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体现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教学效果.

作 者:王玉红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卫生学校,辽宁朝阳,12 刊 名:中国当代医药 英文刊名:CHINA MODERN MEDICINE 年,卷(期):2010 17(8) 分类号:G642 关键词:推衍教学法   中医内科教学   整合教学效果  

篇8:PBL教学法在法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理由。

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理由为驱动,以讨论和启发、诱导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教学效果有良好作用,在医学教学方面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把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法律课程的教学是有积极作用的,文章对PBL教学法及如何应用到法律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PBL,理由驱动,应用

一、PBL教学法引入法律课堂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教学改革就是要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新模式。

对于法律教师而言,他们一般是法律专业毕业,对专业知识比较熟悉,但他们不是师范类专业,对教学缺乏系统专业的训练,对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认识。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在课堂认真听课的学生并不多,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玩手机。

大学生中,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进行突击复习的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缺乏生活体验和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在每年司法考试中,法律专业的考生成绩不如非法律专业考生的情形不乏其例。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如何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由,PBL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有帮助,许多高校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并取得积极效果,在法律课堂上引入PBL教学法很有必要。

二、PBL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PBL教学法概述。

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意思是“基于理由的学习”。

一般认为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的教学策略。

关于PBL教学法的概念,目前尚未达成共识,Barrows 本人及其同事给PBL教学法的定义是: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

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选择和设计的理由,而解决这些理由要求学习者获取关键的知识,具备熟练的理由解决技能,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参与小组活动的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使用系统的策略去解决理由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拉格尔认为,基于理由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质询为导向,以综合化课程为内容,并且通过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

PBL作为一种教学思路与当前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学生也不是简单被动的信息接收者。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教学环境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对来自外部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

“情境”、“协作”、“会话”和“作用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和四大属性。

(二)PBL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1.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书是为了育人,就是要把学生培育成具有时代创新精神,能够面对复杂环境,能够解决实际理由的实用性人才,教学工作理应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学生当作理由的认知者,解题的探索者,平等的交流者。

2.学生形成小组,通过协商合作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依靠人的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于人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各异,对现实世界有自己的解释,不同的学习者对现有知识的理解不会完全一样,获得的知识信息可能与真实世界产生差异,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磨合才可能达成共识。

学习小组成员相互吸纳对方的倡议从而形成了学习者共同体。

协商合作、共同学习是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3.教师在教学中是推动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活动中不能以权威自居,只能是解决理由的推动者和引导者。

打破教师的“师道尊严”,转变“呈现式”教学活动,倡导“探索式”教学模式,把课堂上的“独角戏”变为“大合唱”,“一言堂”变为“众言堂”,把教师由“独奏者”变为“评赏者”。

4.具有刺激性的焦点理由。

学生的学习内容以理由为驱动来展开,将学习和任务与理由挂钩,使学习者投入理由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性的思维。

理由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条件:(1)理由能够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和原理,也就是说,所设计的理由要与要掌握的概念、原理相联系,不能与所学知识风马牛不相及,否则就是侃大山。

(2)理由应该是不良结构的`、开放的、真实的。

(3)该理由对学生应具有相当的刺激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

三、PBL教学法在法律教学中的具体设计

根据学者的总结,PBL教学法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体验的情境;第二、在给出的情境内产生一个真实的理由,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学生要占有必要的知识资料来处理应对给出的理由;第四、学生一步步展开解决理由的策略;第六、检验解决理由的策略是否有效。

下面以保险法中的人身保险合同一章教学为例,对PBL教学法在法律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加以探讨:

第一步:制定教案。

包括本章应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第二步:选取或设计情境案例,比如我们选取以下情境案例:(案例数量根据所学内容多少决定)

第一例:某人半夜去偷他人之鹅,被主人发现,慌乱中逃跑,结果被东西绊倒造成颅内出血死亡,其家属整理其遗物时发现其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其家属向某保险公司索赔,但保险公司认为,根据保险合同被保险人从事违法犯罪行为造成的人身伤害属于除外责任,不予理赔。

其家属诉至法院,提出该条款显失公平,应当无效。

若你是法官,会如何裁决?

第二例:张某为其未成年的儿子向某保险公司投保平安险。

在签订合同时,保险公司告知张某在人寿保险的格式合同上,载有“合同以被保险人身体检查合理为生效要件”的条款。

张某在合同文本上签了字,并缴纳了合同约定的保险费。

但是,在张某带其子去医院体检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其子不幸身亡。

张某向保险公司请求支付保险金,被保险公司拒绝。

张某诉至法院,法院应如何裁决?

篇9:PBL教学法在藏医专业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PBL教学法在藏医专业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面对藏医专业西医外科学教学中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现实,提出PBL教学法在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现就PBL教学法在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目的 、应用优势、应用策略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作 者:黄俊福  作者单位:甘南州卫生学校,甘肃合作,747000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8(6) 分类号:G424.1 关键词:PBL教学法   藏医专业   西医外科学  

篇10: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论文

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论文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探究式教学法;中医教育

《中医内科学》教学任务主要是建立和培养学生中医内科临床的思维能力。鉴于《中医内科学》教材部分内容陈旧,加上长期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也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改革《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是目前《中医内科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为重点的一整套教学方法。笔者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本校级和级中西医结合班《中医内科学》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同行探讨。

1 激趣引题,深入探究

《中医内科学》的历史沿革部分,主要阐述对疾病认识的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指导性材料,因而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沿革内容枯燥,部分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因此,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激趣引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对病证认识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让学生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观点。如在“中风”一节中,笔者提出“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病证及治疗方面是如何认识的?你们认为最具影响的认识在哪方面?今天看来还有哪些局限性?需要做哪些补充?”等问题。学生积极阅读教材,讨论热烈,大部分学生给出了各自的答案,最后笔者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历代医家对中风病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认识的提高,各时期对中风病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入和完善,如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多,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主;唐宋以后,中风主要以“内风”立论,成为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对现代治疗中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最后,学生讨论热烈,提出了“内风和外风能否兼夹导致中风病?风为六淫之一,除了大家熟知的中风、中暑之外,是否还有中寒、中湿、中燥和中火?现代医学对中风是如何认识和研究的?”等问题,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创新的探索热情,为进一步学习、研究中风病打下了基础。

2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病因病机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牵涉到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等相关内容,掌握好这些知识,才有利于从根本上理解病因病机,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打下基础。笔者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该部分的教学中,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其自主性。在探究中把学、思、疑、问结合起来,做到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促进学习。对于普遍性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合作探究,留到下一节

课解决。如在讲解“咳嗽”一节时,部分学生对咳嗽与肝、脾及肾有关不好理解。笔者提醒学生,“能否找出四脏相关的共同物质基础?肺与肝、脾及肾是否存在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经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联系到“气”,气使得四脏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互相影响,气的病理变化是四脏与咳嗽相联系的共同物质基础,咳嗽是四脏气病理变化的一个方面。通过讲述气的生理及病理特点,结合脏腑与气的关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了咳嗽的病机要领,对病因病机的分析能力提高了。

3 辨识比较,强化探究

证治分类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对证型的辨识及方药的选择方面,由于症状交叉、重叠较多,要抓住要点,辨识清楚,并不容易。笔者首先对某病证相关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作简要归纳、概括。以病为纲、病证相为目,理清疾病证候主次,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要点。既避免了主次不分,又不至于遗漏主证。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学会举一反三,分析较复杂的兼夹证型或变证。例如,在讲授“腹痛”的证治分类时,笔者提出:“如何辨识‘寒邪内阻证’和‘中虚脏寒证’引起的腹痛?选方用药上有什么区别?”大部分学生从腹痛的病史、疼痛性质、持续的时间、缓解的方式以及疼痛时伴随的症状等方面加以区分,掌握了这两个证型的辨识要点和处方用药的异同。有同学进一步提出“寒邪内阻和中虚脏寒证能否转化?若既有中虚脏寒又兼有寒邪内阻,可能出现什么症状?又如何治疗?”等问题。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证治分类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深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简化了教学难点,学生从探究中也获得了乐趣。

4 实践评价,探究反思

《中医内科学》的病案教学是学生去医院实习之前的“模拟”课,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大量病案分析与研究,能更好地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拓展了学生独立思维空间,巩固和扩大了知识面,吸收、内化知识的能力也增强了。笔者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灵活地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到医案的教学中,营造一个学生亲身临床的环境。如在感冒病案教学中,首先选用较典型的风寒、风热病案,先要求学生分析病案记录,各自写出病名、证型、治法和处方用药,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各自的治疗方案和依据,之后与名医治疗方法对照,找出自己的差距,这样学生对病案的理解加深了,也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把“死”的医案学“活”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气虚感冒、血虚感冒等兼证病案,使学生知常达变,了解临床疾病变化的复杂多变性。笔者体会到,病案的讨论、分析和横向比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还锻炼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基础知识与实际运用融会贯通,为尽早建立起正确的临床思维打下了基础。

5 小结

探究式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施瓦布等首创的,目前已成为国际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该教学法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创设出特定的问题环境,启发和诱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去收集资料,主动思考、观察、分析,在讨论中寻找答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需要,是目前众多教学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同时,探究式课堂教学突破了常规教学在内容、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延伸了课堂的职能。促使学生借助课外书籍、网络资源等方式,到课外进一步深化课堂内容,不断巩固和丰富所学。

笔者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大胆尝试了探究式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时,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设问要新颖、切题,问题的难易程度应符合学生实际,避免过难过偏,切忌将问题弄成简单的问答或对话形式;

②教师要客观、准确地评估问题的价值,避免探讨那些意义不大的问题;

③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做到既要使探究达到一定深度,又要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因讨论时间过多导致教学进度落后的现象。

篇11: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一般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时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首先,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硬件组成等内容进行介绍;其次,介绍TCP/IP 协议、OSI 七层模型、各种网络的功能;最后,介绍一下网络的应用与网络安全的防范等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看起来教师已经把计算机网络知识全部传授给了学生,但实际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只是学会了如何上网,至于如何管理和维护一个网络仍无从下手。

因此,为了让学生接受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笔者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以自身为中心,教师以帮助者角色,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针对中职学生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并架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案例。

项目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一个具体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根据网络课程特点,我们结合实际综合布线系统项目建设流程来确立综合布线技术知识体系结构,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使各个知识模块涵盖学生应掌握的工程知识,再通过项目教学法来体现这些知识模块的实际应用。

学生通过参观样板工程和对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5 个知识模块的学习,切实地掌握从设计到测试验收所必须的技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探索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强化。

1.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操作教学环节。

采用四级教学法:

(1)准备。在此阶段首先应确定课题和明确教学目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选择劳动工具与材料,并唤起学生兴趣。

(2)示范。由实践指导教师慢慢地演示操作步骤,同时阐明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指出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强调重点,提示劳动安全。

(3)仿做。学生按工作步骤操作,指导教师在一旁作解释,巡视并纠正大的错误,同时给予帮助,表扬能正确掌握要领的学生,鼓励后进学生。

(4)应用。由指导教师给出应用练习题,学生独自解决问题,要求不仅要正确,而且要能较快较熟练地解决问题。指导教师边指导边纠正错误,表扬鼓励进步学生,通过与学生谈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出成绩。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职业(岗位)专业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包括守时、准时及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行为规范的训练,与人合作、协调、交往的能力,独立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2:项目任务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任务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电子技术这门理工类必修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讲练结合的.项目任务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由项目引出任务,引导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 者:张甜  作者单位: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陕西,咸阳,71 刊 名: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IGHE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U463 关键词:项目任务教学法   电子技术   课程改革  

篇13: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污染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环境污染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案例教学法涵义及其在<环境污染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过程.实最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 者:邹洪涛 杨宇 虞娜 党秀丽 刘鸣达 李军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16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6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环境污染化学   能力培养  

篇14:试论互动式教学在波谱分析课程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试论互动式教学在波谱分析课程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波谱分析”课程教学中如何科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法。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分阶进行设计,通过创设各种有利的教学环境,使师生在平等和谐的交流与探讨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将将专业知识的教师单方讲授模式与专业知识应用、专业技能培养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对大幅提高“波谱分析”理论性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具郁民好的适用性。

论文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波谱分析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首先是一个认识过程,确切地说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随着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单一的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模式进步化与灵活化的需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和课程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互动式教学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法,它强调的是教学活动主体一一教师与教学活动受体一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地位的平等性,把教学活动看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

笔者近几年来在‘波谱分析”课程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抓住该课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做到在彼此平等、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互动,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仅较好地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提高了教学成效。

一、在“波谱分析”课程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波谱分析”主要是以光学理论为基础,以物质与光相互作用为条件,建立物质分子结构与电磁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行物质分子几何异构、立体异构、构象异构和分子结构分析和鉴定的方法。波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和质谱分析法。波谱分析的理论不仅对化合物结构分析和鉴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必不可少的分析手段,熟练应用波谱分析技术是化学专业人士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专业技能。

“波谱分析”专业课专业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学方法不科学,那么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会比较难。过去由于课堂上普遍采用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冗长单调的口授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倦怠,以至于有的学生对该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就能够掌握这门有用的理课专业知识,尸直是近年来我们认真探索研究的问题。在“波谱分析”课程的教学中引人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老师不再是纯粹讲授,还要启发、引导、组织,学生也不再是纯粹当听众,而是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体。将专业理论讲授和专业知识应用、专业技能培养贯通起来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对“波谱分析”专业课的厌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掌握波谱分析技术的专业知识,对大幅提高“波谱分析”理论性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二、互动式教学法在“波谱分析”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1第一阶段一专业理论知识讲授

在每个章节授课的初期,借助于形象化的多媒体教学,教师首先对各项波谱分析的原理、分析方法与仪器构造进行系统的讲授。如在核磁共振技术相关章节中,介绍核磁共振谱的由来及原理,核磁共振谱图的类型,各类核磁共振谱图的谱图特征及其与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联等(包括各类不同类型的质子或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区段、相邻的质子间互相的藕合情况如何反映在谱图中谱峰的裂分情况中,以及各类取代基对化学位移的影响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够提供鲜明清晰的画面,便于把动态的文字、图像、画面进行分解、移动、组合的演示。就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理论性较强的“波谱分析”专业知识的兴趣,把学生引人到生动的知识讲授的情境中去,通感性认识的强化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第二阶段一应用专业知识进行波语分析实例解析示范

在每个章节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之后,教师亲自示范典型的图谱解析过程,在一张原始谱图的基础上,逐步进行谱图的解析,在每个步骤中将相关的理论解析知识加以应用与详细讲解。以核磁共振氢谱的谱图解析为例,首先通过各个核磁峰的峰位置也即化学位移所处的范围来大致确定各类质子的种类,l如归属为饱和烷基氢,还是烯氢,还是芳香氢,抑或是醛基氢或竣基氢;然后根据封面积的积分判断各类质子的个数或相对比例;根据各个谱峰的裂分情况(是单峰,双重峰,还是三重峰,抑或是多重峰)以及各组峰之间藕合常数的大小判断各组质子之间相互祸合的情况,即不同的质子基团之间的相邻情况;最后综合化合物其他信息,综合推断出化合物的结构式。在谱图的整个解析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强化感性认识,深化上一阶段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而掌握该章节相关谱图解析技术。 3.第三阶段―学生自主进行波谱分析实例解析,教师辅助才旨导

在每个章节的最后阶段,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主选择一些谱图实例,经过小组讨论共同提出解析谱图的方案以后,由其中一个学生作为代表走上讲台,模仿教师的解析过程,逐步解析谱图并讲解每个解析步骤中所用到的专业知识,最终得到相关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实时做出点评,同时进行纠正与补充,台下学生也可以实时提问,负责讲授的学生予以相应回答,不能解答之处或不足之处由老师进行解答与补充。对每组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记人平时成绩中,并在期终考试成绩中占据一定比重,通过类似于绩效考评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互动式教学法在“波谱分析”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分析

在结合“波谱分析”基础知识的前期传授的基础上,引人互动性实践环节,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对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在谱图解析的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的技能。互动性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课堂中反馈以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等,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互动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不单是组织者、主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的助学者,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主导者变成了与学生地位平等的助学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尽可能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极富个人特色的个人展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时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来及时完善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

以掌握关键知识点的问题为支撑,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使台上的学生进一步掌握“波谱分析”课程理论知识在实际谱图解析中的应用,强化谱图解析技能,同时使讲台下的学生能够及时解决疑惑,也在反复的范例演示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互动式教学通过“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结合学生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手,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渐改变为被动接受知识与主动应用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新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将抽象乏味的理论知识讲授转化为具体有趣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形成良险互动。

这种互动模式最终要求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自主探究,自主参与,自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专业技能融会贯通,通过“提出问题一自主探究一解决问题”的链式实践互动过程,学生经历了一次“波谱分析”专业知识的“再发现”,有利于墙养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专业技能。

四、结语

“波谱分析”的教学应将专业知识的讲授模式与专业知识应用、专业技能培养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先了解课程的重难点,再由浅人深,在平等和谐的交流与探讨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对“波谱分析”这样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运用互动式教学法能够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专业理论教学也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创设各种有利的教学环境,改变“一家言”、“一言堂”的局面,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转变。这其实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针对课程特点,当好设计者、授业者、引导者、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互动式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互动式教学模式也尚有不足之处,比如不能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不利于全面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有效知识与技能传授。针对这些不足,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并完善。互动式教学正逐渐成为一门新型教学方式,期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开拓创新。

结合实际对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如何学习中医内科学论文

改进日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师化学专业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调查及分析

初中英语特点与教学的改革论文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秘书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

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方法的探讨

高职数学教学中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教育论文

儿科学课程见习教学方式的探讨论文

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探讨(锦集14篇)】相关文章:

网络学习中文化传统的缺失2022-06-11

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究2022-07-23

关于英语中医论文范文2023-01-10

留学生儿科学见习课教学方法探索论文2022-05-04

关于中医的论文2023-10-03

试析对皖西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思考论文2022-05-06

能力建设提升年工作总结2023-04-04

对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应对策略2023-02-02

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论文2022-12-11

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教育论文2022-11-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