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共6篇)由网友“啊乐”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供大家参考。
篇1: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
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
中学化学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一、学习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介绍“酸雨”
成分:硫酸(H2SO4),硝酸(HNO3),有机酸等。
形成:含硫、氮燃料的燃烧,化工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
事实及危害:40年代英国工业城市伦敦的“酸雨”,50年代美国某工业城市的“酸雨”。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庆市连续的四嘲黑雨”。
“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消除措施:①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②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的开发利用。③优化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益。
二、学习了“氧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
成份:氮的氧化物(NOX),硫的氧化物(SOX),以及作为冰箱致冷剂的“氟氯代烷”等。
形成:氧化物的来源同“酸雨”部分,氟氯代烷来自于人类致冷剂的大量使用。这些物质与臭氧之间的反应是:
NO+O3=NO2+O2O3光光O2+OCl・+O3=ClO+O2ClO+O=Cl・+O2即:2O3=3O2
我们可以看出氮的氧化物及氟氯代烷分解产生的原子氯在臭氧的分解中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臭氧的分解,使臭氧层中臭氧减少,从而形成了臭氧层“空洞”。氮、硫的氧化物在人类生活的空气中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经过光化学反应,便形成光化学“烟雾”。
事实及危害:1952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世界上首次“光化学烟雾”,称为“洛杉矶烟雾”,有500余人在此事件中丧生。1995年6月2日,我国上海市也发生了“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能严重地刺伤人的眼、鼻、喉,严重时可使人呛出眼泪,引起呼吸道感染而发玻这是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
地球上空离地面25千米――50千米处存在着一层含臭氧90%左右的臭氧层,太阳辐射的光经过臭氧层时,其波长为200――300微米范围的,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害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吸收,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穿过“空洞”直射到地球,从而祸及寰球生灵。近几年来人类癌症、眼科疾并皮肤病及一些无名病不断地发生,一些植物不明原因的枯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紫外线辐射。
消除措施:氧化物的消除方法除前述“酸雨”部分的方法外,限制超高速飞机的飞行是非常重要的。超高速飞机的飞行高度在20千米以上,它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尤其严重。氟氯代烷是致冷剂的主要成份,限制使用氟氯代烷,寻找新的无污染的致冷剂,是当今制冷工业发展的方向。据报道,新型的无卤制冷剂已经合成,并开始用于工业生产。
三、学习了“烃、石油、煤”的知识后,重点介绍“温室效应”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我们称为“温室气体”。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氟氯代烷。
形成:含碳燃料(如石油煤)的燃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工业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更重要的是森林的大面积毁坏,绿色植物的减少,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平衡,导致二氧化碳过剩并不断增加。
事实及危害:由于“温室气体”阻碍了地球上能量的扩散,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气温变暖,水的蒸发速度加快,大气环流紊乱,造成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温室环境使害虫、老鼠的繁殖速度加快,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有资料报道,由于地表温度的升高,极地及高山的冰川和冰冠开始融化,加之温度的升高引起海水体积的膨胀,可能导致海平面水位上升,使一些沿海平原和三角洲淹没,土地减少,引起世界性的人口流动,增大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消除措施:最简单、最实在的措施首先是大力发展绿色植物,植树造林,还地球山青水秀的本来面目,恢复生态系统之间的固有平衡。其次,控制污染源,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寻找新的、无污染的燃料,开辟新能源。
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应该成为环境污染的祸首,而应该是美化环境的先导。为此,中学化学教育应该把环境保护的知识贯穿于始终,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指导工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美化地球。
篇2: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
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
中学化学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学习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介绍“酸雨”
成分:硫酸(H2SO4),硝酸(HNO3),有机酸等。
形成:含硫、氮燃料的燃烧,化工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
事实及危害:40年代英国工业城市伦敦的“酸雨”,50年代美国某工业城市的“酸雨”。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庆市连续的四嘲黑雨”。
“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消除措施:①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②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的开发利用。③优化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益。
二、学习了“氧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
成份:氮的氧化物(NOX),硫的氧化物(SOX),以及作为冰箱致冷剂的“氟氯代烷”等。
形成:氧化物的来源同“酸雨”部分,氟氯代烷来自于人类致冷剂的大量使用。这些物质与臭氧之间的反应是:
NO+O3=NO2+O2O3光光O2+OCl・+O3=ClO+O2ClO+O=Cl・+O2即:2O3=3O2
我们可以看出氮的氧化物及氟氯代烷分解产生的原子氯在臭氧的分解中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臭氧的分解,使臭氧层中臭氧减少,从而形成了臭氧层“空洞”。氮、硫的氧化物在人类生活的空气中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经过光化学反应,便形成光化学“烟雾”。
事实及危害:1952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世界上首次“光化学烟雾”,称为“洛杉矶烟雾”,有500余人在此事件中丧生。1995年6月2日,我国上海市也发生了“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能严重地刺伤人的眼、鼻、喉,严重时可使人呛出眼泪,引起呼吸道感染而发玻这是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
地球上空离地面25千米――50千米处存在着一层含臭氧90%左右的臭氧层,太阳辐射的光经过臭氧层时,其波长为200――300微米范围的,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害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吸收,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穿过“空洞”直射到地球,从而祸及寰球生灵。近几年来人类癌症、眼科疾并皮肤病及一
[1] [2]
篇3:[中学化学]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
[中学化学]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
中学化学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学习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介绍“酸雨”
成分:硫酸(H2SO4),硝酸(HNO3),有机酸等。
形成:含硫、氮燃料的燃烧,化工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
事实及危害:40年代英国工业城市伦敦的“酸雨”,50年代美国某工业城市的“酸雨”。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庆市连续的四嘲黑雨”。
“酸雨”可以使工业机械锈蚀,寿命缩短;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积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化合物溶出,从而进入鱼、贝体中,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可以使一些价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蚀。消除措施:①减少污染源,采用低硫的煤,或者对含硫燃料进行加工脱硫。②开辟新能源,如太阳能、原子能的开发利用。③优化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进行综合处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化害为益。
二、学习了“氧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后重点介绍“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
成份:氮的氧化物(NOX),硫的氧化物(SOX),以及作为冰箱致冷剂的“氟氯代烷”等。
形成:氧化物的来源同“酸雨”部分,氟氯代烷来自于人类致冷剂的大量使用。这些物质与臭氧之间的反应是:
NO+O3=NO2+O2O3光光O2+OCl・+O3=ClO+O2ClO+O=Cl・+O2即:2O3=3O2
我们可以看出氮的氧化物及氟氯代烷分解产生的原子氯在臭氧的分解中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臭氧的分解,使臭氧层中臭氧减少,从而形成了臭氧层“空洞”。氮、硫的氧化物在人类生活的空气中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经过光化学反应,便形成光化学“烟雾”。
事实及危害:1952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世界上首次“光化学烟雾”,称为“洛杉矶烟雾”,有500余人在此事件中丧生。1995年6月2日,我国上海市也发生了“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能严重地刺伤人的眼、鼻、喉,严重时可使人呛出眼泪,引起呼吸道感染而发玻这是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
地球上空离地面25千米――50千米处存在着一层含臭氧90%左右的臭氧层,太阳辐射的光经过臭氧层时,其波长为200――300微米范围的,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害的紫外线大部分被吸收,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延续。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穿过“空洞”直射到地球,从而祸及寰球生灵。近几年来人类癌症、眼科疾并皮肤病及一些无名病不断地发生,一些植物不明原因的枯死,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紫外线辐射。
消除措施:氧化物的消除方法除前述“酸雨”部分的方法外,限制超高速飞机的飞行是非常重要的。超高速飞机的飞行高度在20千米以上,它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尤其严重。氟氯代烷是致冷剂的主要成份,限制使用氟氯代烷,寻找新的'无污染的致冷剂,是当今制冷工业发展的方向。据报道,新型的无卤制冷剂已经合成,并开始用于工业生产。
三、学习了“烃、石油、煤”的知识后,重点介绍“温室效应”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我们称为“温室气体”。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氟氯代烷。
形成:含碳燃料(如石油煤)的燃烧,动物的呼吸,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工业生产中废气的任意排放。更重要的是森林的大面积毁坏,绿色植物的减少,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及生态系统之
[1] [2]
篇4:化学教学应渗透环保教育论文
化学教学应渗透环保教育论文
环境问题是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环境保护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普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环境教育,体现“环境保护从娃娃抓起”的原则,提高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是教育为本战略思想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必要性
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同环境科学的结合点多、相容性大,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不但能增强学生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1.渗透环保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环保教育有着丰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如:初中化学课本介绍了我国淡水的人均拥有量居世界第127位,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分布严重不均,让学生认识到淡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讲氢气的性质时,让学生认识到氢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理想能源,分析至今未被广泛使用的原因,鼓励学生努力学好科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将来攻破这些技术难关,为人类研发出更好更多的`新能源。
中学化学教材中某些环保教育内容充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结合二氧化碳的产生讲述“温室效应”;结合钢铁的冶炼讲述“发展生产与环境污染”,这些知识充满着“从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认识到,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各种垃圾和污染正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要努力掌握知识,预防和消除污染,树立起治理好环境的信心,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环境污染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造成的。教师在教给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生活习惯,树立保护环境高尚,破坏、污染环境可耻的社会风尚。
2.渗透环保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在讲“水”这一节课时,老师往往觉得内容很简单,没什么可讲,学生也感到枯燥无味。将环境知识渗透进去以后,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讲“甲烷”时,让学生了解到甲烷俗称沼气,是由农业废弃物经发酵产生的,建沼气池不但为农民提供了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还可避免因焚烧秸杆而污染空气,使学生感到知识就是资源,知识就是财富。
3.渗透环保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可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环境污染物,象含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等的教学与相关的环境知识结合,就可获得环境污染的监测方法,管理手段等知识。结合二氧化碳的学习,分析酸雨的成因、危害,学会其治理方法。结合中和反应的学习,学会酸性或碱性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等等。
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途径
1.立足教材,结合实际,渗透环保教育
要完成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任务,其中很关键的一环就是要熟悉化学学科知识和环境科学知识的“结合部”、“结合点”,牢牢抓住这些“结合部”、“结合点”,通过每章每节化学知识的传授,恰如其分地渗透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1)在讲授课中渗透环境教育。在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节课时,带领学生充分认识水的重要性之后,及时指出水资源是有限的,水的污染带有普遍性。通过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2)在实验课中渗透环保教育。在实验技能的训练中,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某些污染物的测试原理及治理方法。如在学习有毒药品的取用,有毒气体尾气的吸收,易造成污染的实验的改进等内容时可以渗透环保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在习题课中渗透环保教育。在化学知识的应用中渗透环保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2.开展化学课外活动,激发环保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延续、扩展和补充,又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1)组织学生参观工厂。结合学生所学的课堂知识,带领学生参观化工厂,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实际的生产流程,其中对废水、废渣、废料的处理应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工厂中对“三废”的处理实质上就是保护环境。通过学生参观,实地观察,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组织学生实地考查。让学生独立分析水的质量、土壤的成分。如,测定河水、土壤溶液的酸碱度、查找污染原因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用心分析,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兴趣。
(3)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本地区的污染问题。让学生学会处理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知识讲座,补充有关环保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化学和环境保护的兴趣。如在校内黑板报开辟专栏,介绍“臭氧空调”、二氧化碳引发“温室效应”等,还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在大街上去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为减少或消除污染贡献一份力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型社会的今天,环境污染影响到每们公民的生存质量,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全民族提高环保意识,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化学教师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化学教学应成为宣传、学习环保知识的前沿阵地。
篇5:初中化学教学怎样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怎样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业、农业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众所周知的是,20世纪初,工业的发展伴随着大量的污染,因为人类的通性是先顾及眼前的利益,在这种发展形势及人类思想的影响下社会的环境在后的今天环境意料之中的恶化了,所以绿色化学理念应运而生。如何从源头上治理污染?如何将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到初中化学教学?本文将对绿色化学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渗透途径进行综述。
关键词:环境污染;治理;绿色化学;渗透途径
一、绿色化学的产生背景
20多年前,传统的化学化工作为生产主力,秉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发展了多年以后,随之而来的问题终于一发不可收拾,传统的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已无法承受沉重的环保费用,这需要国家大力研发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的工具。因此环境保护和治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人类的健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人类创新出新的理论和技术手段。绿色化学作为环境友好化学,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这种大背景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对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绿色化学理念的形成,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特点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使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者消除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按照绿色生产的原则,具有的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反应物;(2)操作反应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的反应物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料利用率,使所有原料在反应中都被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对环境有保护作用、对社区安全的和对人体健康的产品。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途径
绿色化学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绿色化学的特点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有哪些途径?在化学课程中绿色化学理念怎样得到渗透?针对现阶段我国绿色化学教育的现状,在本文中,将从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化学实验课程的.布置安排及课下习题等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渗透绿色化学理念、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何种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结合课本内容,开展绿色化学教学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化学也是,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精确把握,在课堂上将绿色化学理念穿插到每个知识点中。课上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现在大气、土壤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让他们对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问题有更生活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观察的能力,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环保问题,并将社会问题与日常知识点集合起来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二)以“课上常提问,课下勤思考”的方式开展教学
为了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的认识,课上对学生提出化学相关的、生活化的问题,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解决,无论是通过查阅资料还是求助亲友的方式,目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和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课上出题,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购买无磷洗衣粉?为什么农业部禁止使用敌敌畏,BBT等仿效优越的农药?日常生活中的废电池该如何让处理?第二节课再公布答案。这些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基本可以解决,这样一方面可以学习到许多前言东西,熟练掌握查阅技术;另一方面,又可以从生活琐事中获得化学知识,了解使用无毒无害制剂,平常注意节约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用所学知识来为保护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三)在实验课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日常实验课程必不可少,实验的重要性包括(1)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印象深刻,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扎实掌握化学知识。(2)反应物是实验必需品,教导学生选择过程中必须注意无毒无污染,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3)反应过程可能会产生废气或者废料,进而造成的较严重的污染,这时候可对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进行更为环保的实验设计,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甚至是并未环境改造做出努力(4)实验尽量避免大型实验,一方面可节约实验药品,另一方面又可减少污染。
四、总结
环境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绿色化学的蓬勃发展作为最有效的方法,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才能够取得持久进步。学校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及课外时间中将绿色化学的观念慢慢渗透,可以通过组织绿色化学知识点答题赛、绿色化学主题征文或者传统工业利与弊的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走在时代前沿为祖国的花朵引导方向,掌握更多的绿色化学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为我国环境改善竭尽全力。
参考文献:
[1]田淑珍.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15(4):36-38
[2]戴明.教学仪器与实验,,9:21
篇6:专业技术教学应渗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
专业技术教学应渗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和个性特色明显,但在学习、实践和活动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品味通俗单一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他们的人文社会科学底子薄弱造成的.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特色,文章提出在专业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比较切合职业教育的规律.
作 者:何亚非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 刊 名:教育与职业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 年,卷(期):2007 “”(21) 分类号:G712 关键词:专业技术教学 人文社科知识教育★ 教育环境论文
【化学教学应怎样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共6篇)】相关文章:
也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2023-02-23
化学教育教学论文微课2023-10-03
“做中学”科学教育理论在自然教学中的运用2023-01-15
将人文精神的培养寓于语文教学中2023-02-19
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教育论文2023-01-09
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论文2022-11-17
试论以体育教学为载体的人文教育渗透2023-02-19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五策略的论文2023-06-24
化学教学中如何知识建构论述的论文2022-06-15
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育论文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