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微博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题答案(锦集12篇)由网友“klsdf8”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医家微博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题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医家微博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题答案
《医家微博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题答案
于老师,曾有朋友说,如果媳妇要从医生和护士里选,选医生不选护士,您怎么看?
选对的女人,不选对的职业。
这个于老师不是于丹,而是于莺,北京协和医院一名普通急诊科医生,但如今关注她的人,不仅爱问她养生之道、医学常识,还会向她讨教人生哲学。
于莺走红网络并非孤例。这一年,微博势力不断壮大,成为拥有3亿多用户、日发2亿多条信息的新型传播平台。期间,一批医生开通微博,并很快成为微博红人。强大的网络热情,与现实中略显紧张的医患关系反差强烈。
开微博自说自话
这一年,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微博大军,起初他们就是自说自话,评论、转发者也多是同事、同学。渐渐地,这些记录医院工作轶事的微博,点击量开始飙升。
一日,于莺所在的急诊科讨论分诊制度,她在微博上记录道: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分诊,在系统界面上显示为红,黄,绿。病情危重的小红人马上进抢救室,没生命危险的小绿人,比如感冒、发烧、肚子疼的排队等着看,病情较重的小黄人由护士领着优先插队看。护士代表说了:万一遇上个特别不讲理的小绿人,直接把我打成小红人,我倒先进抢救室了!
微博发出数小时后,收获800多条评论。有同行评论:分诊是件头疼的事情,每个来急诊的人都觉得自己急,实际上有多半跟急诊无关;也有网友担心,如果小绿人排队,一直有小黄人插队,那么几天下来,小绿人是不是会变成小红人啊?这样还算合理,只希望不要有太多的关系户由绿人变成红人在就医问题上,大家似乎都有很多话要说,医患双方在一个新平台上开始了新的互动。
打假派与科普派
杰西是一本国外健康杂志的编辑,平日喜欢搜集养生之道,又苦于无处求证,如今她只要搜到吃不准的健康咨询就会@咄咄劈人李清晨(@,微博用语,即转发)。根据微博信息介绍,身为外科医生的咄咄劈人李清晨言辞犀利,属于医生微博中的打假派。
12月24日,他写的`是:小儿生长痛的发生可能与钙、磷代谢、骨密度、肢体过度使用、痛阈值减低、骨骼生长及精神因素等等有关总之还没搞清楚,毫不意外的,这个病也是中医药的重灾区我在门诊遇到这类患儿,不给任何处置,直接打发回家。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迷信任何专家。多给孩子一点儿关爱,告诉孩子屁事没有就行了。
根据日常接诊,医生会敏锐地发现某个时期集中的流行病,上微博消除病人和家属的相关就诊误区,是许多医生微博的特点,也是他们受到老百姓追捧的原因。杰西说。
相比李清晨,以语言幽默著称的于莺也时不时会发送科普信息。她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在微博中发些科普消息,实为工作中接触太多比较震撼的案例,能够避免的意外还是有必要科普的。
注意到网络民意,目前有更多的医生抢滩微博。这是抢占舆论阵地,医生不发言,倒让马悦凌、张悟本之流有了可乘之机。沪上一个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生告诉记者。
恕不接受网上看病
在医生看来,微博140字的空间拉近了医患间的距离。目前,许多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中,科室里医生集体开微博的不在少数,他们互相关注,形成一个强大的信息交互圈,并由此形成一群忠实的粉丝。
记者从沪上三甲医院了解到,医院对医生开微博的总体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有部分科室是鼓励医生开微博的。一种新的担心出现了,有人分析,医生微博有几个阶段:从一开始医生自娱自乐,到之后的科普与打假,到现在网络到一定人气后,许多病人纷纷在网上向医生求诊。仅凭病人几句话描述,医生就此做一番指点,是很危险的!
目前,一些医生表示恕不接受网上看病。11月25日,于莺在微博上申明:任何疾病的咨询、问诊,甚至挂号的要求,一律拒绝。临床是需要看患者的,否则就是骗人!她的同事、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张羽在简介中直言:微博科普不看病。
1.文章用网友请教于莺医生如何选媳妇作为开头,请谈谈此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
2.根据文意,医生微博中的打假派与科普派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3.根据文意,探究本报道的写作意图。请分点简要回答。(6分)
参考答案:
1.①话题切近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吸引读者兴趣。
②反映医家微博红的程度,引出下文的内容。
2.①民众爱了解养生之道、医学常识。注意到网络民意,有更多的医生抢滩微博,抢占舆论阵地。医生发言,才不易让马悦凌、张悟本之流有可乘之机来宣传伪医学知识,实现医学上的打假。
②根据日常接诊,医生会敏锐地发现某个时期集中的流行病,上微博消除病人和家属的相关就诊误区。有必要科普,以避免能够避免的意外。
3.①客观(真实)反映医家微博红的状况。
②提倡有良知有专业素养的医生写微博打假、作科普,满足民众的需求。
③消除民众对医生的一些误解,缓解现实中的医患紧张关系。
篇2:微博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理解及答案
萧尧
如今网络上,微博大行其道。那么微博大热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就内部条件而言:微博,顾名思义,即微型博客。在博客之前,网络交流模式经历了从邮件、聊天室和IM(即QQ、MSN、UC等聊天工具)的历程。发展到微博这一步,网络聊天模式到达了一个顶峰,满足所有展示、社交和信息需要,集日志、状态、分享、回复等功能于一炉,既精简又全面地诠释了最现代的网络交流,有了迅速被接受、推广的内部条件。
至于外因——人的需求,则指人对信息交换、社交的需要。如果说微博现象的内部条件是一个变量,是微博技术、形式从无到有,从粗糙到完善的一个变化过程,那么外因——人的需求则既是常量,又是变量。说它是常量,是因为人总是有交流的需要和欲望。但人们需求又有其变化的一面。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商业社会,对信息交流的需求大大增加,网络出现、普及,网民社会形成,人们交流的欲望大大增长,这也是微博出现的重要原因。
但有人指出,QQ、博客等等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不需要依赖微博。那么话题又转回到了微博的内部条件上来了。微博之有别于QQ、博客等,是因为它最简要地抓住并融合了这种需求最主要的两个核心:展现和交流。聊天室、QQ重于交流,博客重于展现,唯有微博能够精简地抓住并融合着两点。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微博在QQ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网络的一个特点:迅捷。“微型”的概念使内容制作和阅读时间较博客大为缩短;传袭于校内的“分享”概念在快捷的基础上丰富了信息量。就这样,信息量和互动速度得到了很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使得微博吸引了大量的博客用户,而回复功能也让QQ用户渐渐适应微博。内部条件和外部需求的'融合,信息量和速度的平衡,很好地解释了微博现象的原因。
微博火起来了,作为用户,我们的生活自然也受到影响和改变。我们会感觉自己的需求被更好地满足了。比起玩游戏、聊QQ、写博客和逛校内,我们感觉更加充实、丰富和精彩。充实源自于自我展现和被关注,丰富源自于 ,精彩源自于 ,还有经过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挑选过的分享的信息。
和读书、阅读比起来,微博更刺激、收获效果感觉更明显(信息量大、快捷、新鲜);和现实社交比起来,虚拟社交更轻松、更没有压力,不用在意外貌表情,反正隔着电脑;不用察言观色,只需根据平面符号进行反应;不用语言能力,有文字格式、标点、表情可以掩盖内容的空虚,甚至可以用分享来代替表达;不要求临场应变能力,断网、没上线、网络故障、临时有事……各种可以不予反应的理由已被网络默认。总而言之,微博给我们带来了轻松的生活。
反之,微博也使我们少了学习、阅读的时间。此消彼长之下,我们用在现实提升自我(休息、学习、阅读、运动,甚至现实交往)上的时间就被逐渐侵占。用敲打的字符取代现实社交,使我们少了锻炼现实社交能力的机会。在虚拟世界还没充分取代现实世界的时代,现实社交能力的缺失对我们大部分人的成长和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此外,虚拟社交无法给我们对社交对象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只能是平面的、单薄的,它只能发展出网络交往、网恋和网络婚姻,却无力支撑现实友谊、现实爱情和现实婚姻。
微博影响、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好有坏,有利有弊。微博现象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人类对虚拟文化、虚拟生活的一次选择和投票。(摘自/12/22北京青年报)
10.根据文章内容,请给“微博”下一个定义。(3分)
11.“微博”区别于QQ、博客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
12. 请结合上下文,给下列句子填空。(4分)
充实源自于自我展现和被关注,丰富源自于 ,精彩源自于 ,还有经过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挑选过的分享的信息。
13. 作者在给我们分析“微博”红火的原因时,又强调“微博”“有好有坏,有利有弊。”就此那你认为其“坏”与“弊”的一面是什么?(4分)
14.作者在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方法?(5分)
参考答案:
10.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种既精简又全面的最现代的网络交流工具和方式。
11.微博有别于QQ、博客等,是因为它最简要地抓住并融合了这种需求最主要的两个核心:展现和交流。聊天室、QQ重于交流,博客重于展现,唯有微博能够精简地抓住并融合着两点。
12.丰富源自于信息的多样,精彩源自于社交过程的互动。
13.提示:可根据文章的内容从某一个方面来回答;也可结合实际从几个方面来回答。例如,(1)微博使我们少了学习、阅读的时间。(2)在虚拟世界还没充分取代现实世界的时代,现实社交能力的缺失对我们大部分人的成长和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14.主要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对“微博”红火的原因进行探讨时,采取正反对比论证,则更客观、更全面、更公正。
篇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题含答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题含答案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③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④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⑤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⑥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小题1: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句中“它”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1)第②句中的“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句中的“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从这段文字的内容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红”是指“红色”,还是指“多彩”?
为什么?(3分)
答:
小题3: 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小题4: 选段文字的层次关系是(2分) ( )
A.并列B.正反对比C.逐层推进D.先总说后分说
小题5: 第③句指出红光波“热效应大”,第⑤句说明红花“反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以保护自己,但第⑥句却说蓝花“吸收”“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看法。(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⑴花儿⑵蓝花
小题1:指“多彩”。因为这段文字中说到了多种颜色的花,所以这里的“红”是指“多彩”。
小题1:分类别 小题1:D
小题1:前后不矛盾。第⑤句说“反射”,是因为“红、橙、黄花”生长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第⑥句说蓝花“吸收”,则是因为它生长“在树林、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而且在这些地方,即使是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也变得“微弱”了,惟其如此,才能对蓝花的“生理作用有利”。
1、从文章的第一句“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可以看出“它”指的是花儿。文章第6句主要是写蓝花,所以“它”指的是蓝花。
2、从文章中的③④⑤⑥句中可以看出写了红、橙、黄、蓝等多重颜色的花,故文章第一句中的“红花”指的是多彩。原因可以结合文章中后面几句作答。
3、因为这段文字条理清晰的写出了“花儿为什么红”的这个特点,故选段运用的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4、文章第一二句是总的说明的花儿为什么红的原因是因为生理上的需要,接着是分条理说明的了各种颜色的花的需求。
5、不矛盾,从文章第⑤句中可以看出,红花反射的前提条件是因为“红、橙、黄花”生长在“阳光强烈的地方”,而第⑥句中蓝花吸收也有前提条件是“阳光微弱的地方”故阳光的强烈对花的颜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不矛盾。
篇4:《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答案
事理说明文
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文章。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这个“理”,就要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1、本段的说明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全都是风媒花。
B、随着昆虫的繁生,裸子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的花瓣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香味。这样可以吸引昆虫。
D、裸子植物依靠风力传粉受精,被子植物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3、文段最后引用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句诗,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昆虫在自然选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B(昆虫的繁生并不是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的原因。而且“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这种表述本身也不准确。)
3、在这里引用这句诗,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昆虫的传粉受精在花色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增加了语言的生动,使读者在明白事理时,又能获得美的感受。
篇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答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十一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又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再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个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这是一首非常动人并且流传很广的歌曲,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一直流传至今。你听大人们唱过没有?作者用它做标题,你觉得有什么好处?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2、课文是一篇________说明文,按由主到_______ 、由_____到____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这段文字的逻辑顺序是由________到具体。
3、语段中举牡丹、大丽花、虞美人的例子,目的是什么?
4、概括本段的说明重点。
5、本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具体说明本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各举一例),并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7、选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作用如何?(2分)
8、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分)
9、“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结果”中的“更”改成“也”,好不好?
为什么?(3分)
10、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人工栽培的历史虽短,却成就非凡 B、自然选择没有人工选择好
C、人工选择能使花的颜色更红 D、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变化进程
参考答案:
1、
①课文的标题借用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名,可以更加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同时标题也是一个问句,这不由得使读者在阅读时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更能吸引读者往下读,去探讨问题的答案。
③从题目本身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概括了文章的说明范围,浓缩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④纵观全文,由于使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作者在每介绍一个原因时,都会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领起,使读者能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要说明的内容。它可以突出文章中心,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
2、事理 次 内因 外因 概括
3、突出人工选择的作用优于自然选择。
4、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进程快、作用明显。
5、从概括到具体。
6、举例子,作用:以牡丹在人工选择下的变化为例,具体的说明了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的进程快而且成果显著;作比较,作用:将自然生长与人工培育的牡丹花在生长时间长短、花的外形及品种的多少优劣等方面做了比较,突出了人工选择的显著成就。
作比较:把牡丹自然选择时花费“亿万年”尚只有“粉红一种”和人工栽种“几十年工夫”就创造出多种姿态,各种不同结果相比较,突出人工选择的进程快,作用明显。列数字:大丽花,“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具体说明人工选择进程快、作用显著(注意:说明方法的作用最终都是为了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但具体作用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一般要使用不同的词)。
7、举例子、作比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8、人工栽培技术的成功运用,使自然界中花朵的色彩、品种日益丰富起来,大大加快了花朵自然进化的过程。
9、不好。因为“更”表示递进,进一步突出了人工培育的巨大作用;而“也”表示并列,与上文意思不符。
10、B
篇6: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及答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间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这样可以固定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有一种植物,花色微红,由于其中红色比较显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色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色、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所作的科学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人工选择相比,自然选择在培育花卉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卉的颜色,并作了分类(见下表)。从这一统计表中你能发现什么现象?请结合选文介绍的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开放颜色白黄红蓝紫绿橙茶黑
花卉种数11939519235943071535018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选文的写法,在下面材料前再补写一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金鱼草,它的花平时闭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即开放了。别的小昆虫来“叩门”,它理也不理。待宵草,它的花到夜间才张开笑脸,专门等着一种白天躲在阴暗的地方的小蛾飞来帮它传送花粉。
参考答案:
1.例:这是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工选择取得的`显著成果。(意对即可)
2.进程缓慢;花色、形态(或品种)单一。
3.从统计表中可看出,白色、黄色和红色的花最多,而橙色、茶色和黑色的花最少。或开白色、黄色和红色的花卉种数远远超过橙色、茶色和黑色的花卉数;或花儿开放的颜色由白色、黄色到黑色,数量逐渐减少。白色、黄色、红色(配着绿叶)比较显眼,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造成这几种颜色的花卉增多。反之,橙色、茶色和黑色的花不夺目,不易引起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少,这些颜色的花卉品种就少了。
4.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是花儿选择昆虫的结果。
篇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及答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原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题目:
1、本段的说明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全都是风媒花。
B.随着昆虫的繁生,裸子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的花瓣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香味。这样可以吸引昆虫。
D.裸子植物依靠风力传粉受精,被子植物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3、文段最后引用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句诗,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答案:
1.昆虫在自然选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B(昆虫的繁生并不是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的原因。而且“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这种表述本身也不准确。)
3.在这里引用这句诗,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昆虫的传粉受精在花色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增加了语言的生动,使读者在明白事理时,又能获得美的感受。
篇8:《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答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1.本段的说明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全都是风媒花。
B.随着昆虫的繁生,裸子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的花瓣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香味。这样可以吸引昆虫。
D.裸子植物依靠风力传粉受精,被子植物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3.文段最后引用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句诗,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昆虫在自然选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B(昆虫的繁生并不是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的原因。而且“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这种表述本身也不准确。)
3.在这里引用这句诗,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昆虫的传粉受精在花色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增加了语言的生动,使读者在明白事理时,又能获得美的感受。
篇9:《微博粉丝的兴起》阅读题及答案
《微博粉丝的兴起》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偶像的身上体现了从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和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身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6.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 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和“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8.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微博天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试题答案:
6.C 7.B 8.D
篇10: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部分文字,回答8―13题。(15分)
①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红紫烂漫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气蓬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它是酸性的时候,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性的时候,呈现蓝色,碱性较强,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是。而当它是中性的时候,则是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③除了红花以外,还有黄色、橙色的花。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色彩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萝卜,所以表现这种色彩的色素,就被称为胡萝卜素。
④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染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白色,中午淡红,下午深红,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又如八仙花,初开白色微绿,经过几天,变成淡红,或带微蓝,它不像添色木芙蓉那样朝开暮落。至于一般的花,大都初
开时浓艳,后渐淡褪。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分)
万紫千红:
9.用“//,,线在下面的序号中把这几段文字分为两部分。(2分)
① ② ③ ④
10.概括第①段文字的大意:(3分)
11.第②段文字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了
(3分)
12.第③④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照应了前面的哪一句话?(2分)
答:
13.读下面一句话,分析加点词语在说明中的作用。(4分)
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染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①有些:②萎谢之前:
③微:④少量:
答案:
8.这里形容花的颜色丰富。(1分)
9.①∥ ② ③ ④。(2分)
10.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并由此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3分,文字不拘,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11.花儿之所以能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色彩,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作用下的不同反应。(3分)
1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2分)
13.①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变色;②在时间上作了限制;③是对程度的限制;④是数量上的限制。(4分,一空1分)
篇1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说明文阅读答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说明文阅读答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2.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全都是风媒花。
B.随着昆虫的繁生,裸子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的花瓣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香味。这样可以吸引昆虫。
D.裸子植物依靠风力传粉受精,被子植物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3.文段最后引用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句诗,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2.B(昆虫的繁生并不是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的原因。而且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这种表述本身也不准确。)
3.在这里引用这句诗,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昆虫的传粉受精在花色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增加了语言的生动,使读者在明白事理时,又能获得美的感受。
篇1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练习及答案
事理说明文
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文章。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这个“理”,就要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1.本段的说明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全都是风媒花。
B.随着昆虫的繁生,裸子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的花瓣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香味。这样可以吸引昆虫。
D.裸子植物依靠风力传粉受精,被子植物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3.文段最后引用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一句诗,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昆虫在自然选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B(昆虫的繁生并不是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的原因。而且“裸子植物变成被子植物”,这种表述本身也不准确。)
3.在这里引用这句诗,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昆虫的传粉受精在花色的演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增加了语言的生动,使读者在明白事理时,又能获得美的感受。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十一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又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再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个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这是一首非常动人并且流传很广的歌曲,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一直流传至今。你听大人们唱过没有?作者用它做标题,你觉得有什么好处?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2.课文是一篇________说明文,按由主到_______ 、由_____到____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这段文字的逻辑顺序是由________到具体。
3.语段中举牡丹、大丽花、虞美人的例子,目的是什么?
4.概括本段的说明重点。
5.本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具体说明本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各举一例),并分析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7、选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作用如何?(2分)
8、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分)
9、“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结果”中的“更”改成“也”,好不好?
为什么?(3分)
10.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人工栽培的历史虽短,却成就非凡 B.自然选择没有人工选择好
C.人工选择能使花的颜色更红 D.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的变化进程
参考答案:
1.①课文的标题借用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名,可以更加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同时标题也是一个问句,这不由得使读者在阅读时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更能吸引读者往下读,去探讨问题的答案。
③从题目本身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概括了文章的说明范围,浓缩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④纵观全文,由于使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作者在每介绍一个原因时,都会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领起,使读者能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要说明的内容。它可以突出文章中心,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
2.事理 次 内因 外因 概括
3.突出人工选择的作用优于自然选择。
4.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进程快、作用明显。
5.从概括到具体。
6.举例子,作用:以牡丹在人工选择下的变化为例,具体的说明了人工选择比自然选择的进程快而且成果显著;作比较,作用:将自然生长与人工培育的牡丹花在生长时间长短、花的外形及品种的多少优劣等方面做了比较,突出了人工选择的显著成就。
作比较:把牡丹自然选择时花费“亿万年”尚只有“粉红一种”和人工栽种“几十年工夫”就创造出多种姿态,各种不同结果相比较,突出人工选择的进程快,作用明显。列数字:大丽花,“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具体说明人工选择进程快、作用显著(注意:说明方法的作用最终都是为了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但具体作用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一般要使用不同的词)。
7.举例子、作比较。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8.人工栽培技术的成功运用,使自然界中花朵的`色彩、品种日益丰富起来,大大加快了花朵自然进化的过程。
9.不好。因为“更”表示递进,进一步突出了人工培育的巨大作用;而“也”表示并列,与上文意思不符。
10.B
★ 如梦令试题与答案
★ 内风性的论文
★ 图书读后感
★ 伤寒卒病论原文

【《医家微博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题答案(锦集12篇)】相关文章:
闽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相关的论文2024-04-27
励志图书读后感2023-03-31
疏通阅读答案2023-05-01
水浒论杂800字作文2022-05-04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现代文阅读答案2023-01-30
金华戴元礼阅读训练题与答案2023-11-29
学中医心得体会2022-09-18
最新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2023-12-14
伊尹的传说故事2023-07-14
端午节各地习俗说明文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