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陈瑄传的阅读答案附翻译(精选12篇)由网友“彼得兔彼得帕克”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明史·陈瑄传的阅读答案附翻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明史·陈瑄传的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父闻,以义兵千户归太祖,累官都指挥同知。瑄代父职。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屡从征南番,又征越嶲,讨建昌叛番月鲁帖木儿,逾梁山,平天星寨,破宁番诸蛮。复征盐井,进攻卜木瓦寨。贼炽甚。瑄将中军,贼围之数重。瑄下马射,伤足,裹创战。自巳至酉,全师还。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 建文末,迁右军都督佥事。燕兵逼,命总舟师防江上。燕兵至浦口,瑄以舟师迎降,成祖遂渡江。既即位,封平江伯,食禄一千石,赐诰券,世袭指挥使。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万石,国用以饶。永乐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 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 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仁宗即位之九月,瑄上疏陈七事。一曰重国本,二曰择贤良 。三曰苏民力。四曰兴学校。五曰整卫所。六曰谨边防。七曰专漕运。帝览奏曰:“瑄言皆当。”令所司速行。遂降敕奖谕,寻赐铁券,世袭平江伯。宣宗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节选自《明史·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
B.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
C.又从征贾哈刺/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
D.又从征贾哈刺/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A.巳时指上午10时至12时。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是古人独创的计时方法。
B.漕运指古代王朝将田赋中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C.铁券,是中国封建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 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
D.谥号是古代君臣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瑄出身武职,勇猛过人。在征讨盐井中,虽身陷重围,足部受伤,但他裹伤迎敌,连续作战,最终全师而还。
B.陈瑄明辨是非,改弦更张。在建文末年,身为南军水师统帅,镇守江防,迫于战败,迎降燕军,使朱棣顺利称帝。
C.陈瑄督理漕运,关注民生。通过凿渠、筑闸、置仓、置卒等方式整改漕运;又沿河堤凿井种植树木,方便行人。
D.陈瑄关心国事,积极建言。仁宗年间,提出七条主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多方面,受到皇帝褒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坐事戍辽阳,瑄伏 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5分)
(2)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5分)
答案:
(一)(19分)
10.(3分)D
11.(3分)A
12.(3分)B
13.(10分)
(1)(5分)父亲因事获罪被贬戍辽阳,陈瑄上奏请求代罪,皇帝下诏一并赦免
了他们父子。
(2)(5分)凡是他筹划安排的事情,都精心严密、眼光长远。他亲自治理漕河
三十年,全没有失策过。
篇2:《明史陈瑄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陈瑄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屡从征南番,又征越巂,破宁番诸蛮。复征盐井,贼炽甚。瑄将中军,贼围之数重。瑄下马射,伤足,裹创战。自巳至酉,全师还。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迁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遂建百万仓于直沽,城天津卫。先是,漕舟行海上,岛人畏漕卒,多闭匿。瑄招令互市,平其直,人交便之。九年命与丰城侯李彬统浙、闽兵捕海寇。海溢堤圮,自海门至盐城凡百三十里。命瑄以四十万卒筑治之,为捍潮堤万八千余丈。明年,瑄言:“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既成,赐名宝山,帝亲为文记之。会痛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浚徐州至济宁河。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宣宗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初,瑄以浚河有得于民,民立祠清河县,正统中,命有司春秋致祭。(节选自《明史 陈瑄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B.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C.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D.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巳、午、戌、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表示时间,自巳至酉,指从上午九时到下午七时。
B.蛮是先秦时期我国的华夏统治者对周边民族的称谓。同类的还有“夷”、“狄”、“戎”等。
C.永乐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首创者是汉武帝刘彻。
D.漕运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民间运送粮食的专业运输方式,分为河运、陆运和海运等形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瑄骁勇智慧,创下辉煌战绩。几次远征,均重创敌军。攻打盐井,脚部受伤依然带伤作战;征讨贾哈刺,用破釜沉舟的勇气激励属下。
B.陈瑄总督海运,运筹处理得当。运送粮食,解决北京、辽东粮饷;在直沽建造大型粮仓,守卫天津城;设立互市,公平交易,让民众得到便利。
C.陈瑄离漕治河,举措科学精密,建造浅船,逐渐增加运送量,使得国库充实;修建长堤导引,使漕船能直达黄河,节省了大量钱财。
D.陈瑄功及百姓,深受百姓尊敬。在生前,因浚河有功老百姓立祠纪念他;在他死后,皇帝还命令相关部门在春秋时节治礼祭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5分)
(2)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5分)
参考答案
10、A
11、D
12、D
13、(1)父亲犯罪被遣戍辽阳,陈瑄拜伏在宫门请求替父戍守,诏令一并原谅了他们父子。
(2)他又担心漕船搁浅,便从淮安到通州沿途设置了五百六十八个居住点,配给士卒,引导船只避开浅滩。
参考译文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父亲犯罪被遣戍辽阳,陈瑄拜伏在宫门请求替父戍守,诏令一并原谅了他们父子。陈瑄少年时随从大将军幕府,以善射雁见称。他屡次随军远征南番,又征讨越巂,攻破宁番诸蛮人。又征讨盐井,而攻打卜水瓦寨。贼人势力很盛,陈瑄率领中军,贼人把他们围了数层。陈瑄下马射敌,足部受伤,他裹伤再战。从上午十点战到下午五六点,全师而还。他又从征贾哈剌,以奇兵趟过打冲河,找到近道,做浮桥渡部队。部队过完后,他拆掉浮桥,向士兵们表示不再回头,接连作战击败了贼人。他又会同云南兵征讨百夷有功,升为四川都司都指挥同知。
建文末年,他升为右军都督佥事。燕王部队进逼时,他受命总管舟师防卫长江。燕王兵到浦口,陈瑄以舟师迎接并归降,成祖于是渡过了长江。成祖即位后,封陈瑄为平江伯,食禄一千石,赐给诰券,世袭指挥使。
永乐元年(1403),命陈瑄充任总兵官,总督海运,将四十九万多石粮食输运到北京和辽东,遂在直沽修建可容一百万石粮食的仓库,筑天津卫城。在此之前,运粮船航行海上,岛上居民害怕运粮兵,多躲藏起来。陈瑄招他们出来,令互相贸易,给价公平,人民都很方便。
九年(1411),命他与丰城侯李彬统领浙江、福建之兵捕捉海寇。海水上涨,海堤毁坏,从海门到盐城达一百三十里。陈瑄受命以四十万士卒修筑,修建了捍潮堤一万八千余丈。第二年,陈瑄说:“嘉定滨海之地,江河会流,海船停泊在这里,没有高山大陵可依。请在青浦筑一座土山,周长百丈,高三十余丈,在上面建..望楼,作为标志。”建成之后,皇上赐名为宝山,还亲自写文章以记其事。
治理好会通河后,朝廷建议罢海运,仍以陈瑄总管漕运。他建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开始时运二百万石,以后逐渐增加到五百万石,国家用度因此富足。当时江南漕船到达淮安后,都是陆运过坝,过淮河到达清河,所费劳力和财物很大。十三年(1415),陈瑄采用故老的意见,从淮安城西的管家湖,开凿二十里长的水渠,叫清江浦,引导湖水入淮河,修筑四座闸门,依时放水。又沿湖十里筑堤来引船,这样漕船可以直达黄河,节省费用不少。后来又疏浚徐州到济宁的河道。又因吕梁洪险恶,在它的西面另开一条渠道,设置两座闸门,蓄水以开通漕运。还修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连通大江。又修筑高邮湖堤,在堤内凿渠四十里,以避免险恶的风涛。他还从淮安到临清,根据水势设置了四十七座闸门,在淮上建造常盈仓四十区,在徐州、临清、通州也都设置了仓库,以便于转输。他又担心漕船搁浅,便从淮安到通州沿途设置了五百六十八个居住点,配给士卒,引导船只避开浅滩。又沿河堤凿井种树,以方便行人。他的规划,都精密而有远见。他身任漕河事务三十年,殚精竭虑提出了许多建议。
八年(1433)十月他在任上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当初,陈瑄因疏浚河道有德于民,百姓在清河县为他立祠。正统年间,朝廷命有关官员春秋时致祭。
篇3:《陈瑄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陈瑄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瑄少从大将军幕,以射雁见称。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
宋礼既治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其后复浚徐州至济宁河。又以吕梁洪险恶,于西别凿一渠,置二闸,蓄水通漕。又筑沛县刁阳湖、济宁南旺湖长堤,开泰州白塔河通大江。又筑高邮湖堤,于堤内凿渠四十里,避风涛之险。又自淮至临清,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及徐州、临清、通州皆置仓,便转输。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宣宗即位,命守淮安,督漕运如故。宣德四年言:“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淤塞,计用十二万人疏浚,半月可成。”帝念瑄久劳,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六年,瑄言:“岁运粮用军十二万人,频年劳苦。乞于苏、松诸郡及江西、浙江、湖广别佥民丁,又于军多卫所佥军,通为二十四万人,分番迭运。又江南之民,运粮赴临清、淮安、徐州,往返一年,失误农业,而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安庆军士,每岁以空舟赴淮安载粮。若令江南民拔粮与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量给耗米及道里费,则军民交便。”帝命黄福及侍郎王佐议行之。更民运为兑运,自此始也。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追封平江侯,赠太保,谥恭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仍以瑄董漕运/董:督察
B.相水势置闸四十有七/相:省视,察看
C.命尚书黄福往同经理/经理:处理,料理
D.往返一年,失误农业/失误:疏忽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陈瑄治理漕运的具体做法的一组是( )
①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入淮
②作常盈仓四十区于淮上
③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
④缘湖十里筑堤引舟
⑤更民运为兑运
⑥浚河有德于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瑄总督海运时,成效卓著;后来管理漕运,更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业。为便利漕运,先后开凿了会通河、清江浦、白塔河等。
B.为了节省漕运的费用,陈瑄采纳年高而见识广的人的建议,开凿了二十里长的清江浦,引湖水进入淮河,并修闸筑堤,从此,漕运船只可以直达黄河。
C.陈瑄治理漕运,筹划周密:设置水闸,利于船只通行;建造粮仓,用于转运粮食;设馆置卒,避免船只搁浅;凿井植树,方便行路之人。
D.陈瑄镇守淮安期间,向宣宗皇帝进言,建议变民运为兑运,认为这样可节省人力财力,既方便军士,也便利百姓。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
(2)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年,举无遗策。
参考答案
1.D 失误:耽误
2.C ⑤是陈瑄建议,⑥是评价,不是做法。
3.A 会通河是宋礼开凿的,而非陈瑄。
4.(1)当时江南漕运的船只到达淮安,都是通过陆路运输翻过大坝,越过淮河到达清河,耗费的人力财力很大。
(2)凡是他筹划安排的事情,都体现了他的精心严密、眼光长远,他亲自治理漕河三十年,从没有失策过。
参考译文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陈瑄年轻时跟随大将军,凭着射雁的本领为人称道。永乐元年(皇帝)任命陈瑄担任总兵官,统辖海运事务,运送粮食四十九万多石,供给北京和辽东地区。
宋礼疏浚会通河以后,朝廷商议打算停止海运,但仍然让陈瑄监管漕运。商量制造二千多艘浅船,开始时运粮二百万石,逐渐增至五百万石,国家的经费就能富足。当时江南漕运的船只到达淮安,都是通过陆路运输翻过大坝,越过淮河到达清河,耗费的'人力财力很大。永乐十三年,陈瑄采纳年高而见识广的人的建议,从淮安城西的管家湖开凿二十里长的水渠,命名为清江浦,引湖水进入淮河,筑起四道闸按时排放湖水。又沿着湖岸筑起十里长的湖堤供拉船用,从此,漕运船只可直达黄河,节省的费用不可计数。在这之后,又疏浚了徐州到济宁的运河。又因吕粱洪险恶,在西面另外修筑一条水渠,设置两道水闸,蓄水开通漕运。又修筑了沛县刁阳湖和济宁南旺湖的长堤,开凿泰州白塔河以接通长江。又筑起高邮湖的湖堤,在堤内开凿了四十里的长渠,躲避风浪造成的凶险。又从淮河到临清考察水势,设置了四十七处水闸。在淮河岸上建造了常盈仓(用于储存漕运的粮食),共有四十个区。等徐州、临清、通州都设置了粮仓,就方便转运了。担心漕运的船只会搁浅,就从淮安到通州设置了五百六十八所馆舍,馆舍里安置士卒,引导漕运的船只避开浅水区。又沿着河堤开凿水井,种植树木,以方便路人。凡是他筹划安排的事情,都体现了他的精心严密、眼光长远。他亲自治理漕河三十年,从没有失策过。
宣宗即位以后,命令他镇守淮安,让他仍像先前一样监管漕运。宣德四年(他上书)说:“济宁以北,从长沟到枣林运河河道淤塞,打算用十二万人疏浚,半个月就能完工。”皇帝考虑到陈瑄长久辛劳,就派尚书黄福前往和他一起治理。宣德六年,陈瑄(上书)说:“每年运送粮食调用军队十二万人,连年劳累辛苦。请求从苏、松各郡以及江西、浙江、湖广另外签派民丁,再从军士多的卫所签派军士,总共有二十四万人,分次轮流运送。再说,江南的老百姓,运粮到临清、淮安、徐州,来回要一年时间,耽误农业生产。而湖广、江西、浙江以及苏、松、安庆的军士,每年带着空船前往淮安装载粮食。如果让江南的老百姓调拨粮食给附近的卫所,官军把粮食运载到京城,衡量粮食的多少及路程的远近支付给官军费用,那么军士和老百姓都很便利。”皇帝派黄福和侍郎王佐商议去做这件事。变民运为兑运,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宣德八年十月陈瑄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九岁。(皇帝)追封他为平江侯,并追赠太保,谥号恭襄。
当初,陈瑄因为疏浚河道给老百姓带来恩惠,老百姓在清河县为他建造了祠堂。正统年间,皇帝命令有司每年春秋举行祭祀活动。
篇4:《明史·陈有年传》阅读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陈有年,字登之,余姚人。有年举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吏部,历验封郎中。万历元年,成国公朱希忠卒,其弟锦衣都督希孝贿中官冯保援张懋例乞赠王,大学士张居正主之。有年持不可,草奏言:“令典:功臣殁,公赠王,侯赠公,子孙袭者,生死止本爵。懋赠王,廷议不可,即希忠父辅亦言之。后竟赠,非制。且希忠无勋伐,岂当滥宠。”左侍郎刘光济署部事,受指居正为删易其稿。有年力争,竟以原奏上。居正不怿,有年即日谢病去。十二年起稽勋郎中,历考功、文选,谢绝请寄。除目下,中外皆服。迁太常少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尚方所需陶器,多奇巧难成,后有诏许量减,既而如故。有年引诏旨请,不从。内阁申时行等固争,乃免十之三。南畿、浙江大祲,诏禁邻境闭籴,商舟皆集江西,徽人尤众。而江西亦岁俭,群乞有年禁遏。有年疏陈济急六事,中请稍弛前禁,令江西民得自救。南京御史方万山劾有年违诏。帝怒,夺职归。荐起督操江,累迁吏部右侍郎。改兵部,又改吏部。尚书孙鑨、左侍郎罗万化皆乡里,有年力引避,朝议不许。二十一年与吏部尚书温纯共典京察,所黜咸当。未几,遂代纯位。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明年,有年自是累疏称疾乞罢。帝犹慰留,赉食物、羊酒。有年请益力。最后,以身虽退,遗贤不可不录,力请帝起废。帝报闻。有年遂杜门不出。数月中,疏十四上。乃予告,乘传归。归装,书一箧,衣一笥而已。二十六年正月卒,年六十有八。赠太子太保,谥恭介。有年风节高天下。两世朊仕①,无宅居其妻孥,至以油幙障漏。其归自江西,故庐火,乃僦一楼居妻孥,而身栖僧舍。
篇5:《明史·陈有年传》阅读答案
【注】①朊仕:高官厚禄。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希忠无勋伐,岂当滥宠 伐:夸耀
B.左侍郎刘光济署部事 署:代理
C.有年引诏旨请 引:援引
D.帝犹慰留,赉食物、羊酒 赉:赏赐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B.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C.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D.其秋/鑨谢事/召拜吏部尚书/止宿公署中/见宾则于待漏/所引用僚属/极一时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有年遵从法令,不畏权要。在朱希孝为兄请赠王号一事上,他不曲从张居正意见,依据法令规定,坚持自己观点,最终将原奏章呈给皇帝。
B.陈有年恪尽职守,考核公允。担任考功等职时,拒绝请托,公布的官员任命名单,获得一致认可;考核京官时,贬黜官员的意见十分得当。
C.陈有年关心民生,为民请命。江西歉收时,身为巡抚的他,为了让江西百姓自救,顺应民意,开放边境,允许粮食流通,触怒皇帝被罢职。
D.陈永年为人耿介,清廉自守。第二次改任吏部时,因吏部尚书等官员是其同乡,他极力回避;父子两人均为高官,但有年无住所安置妻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最后,以身虽退,遗贤不可不录,力请帝起废。
(2)其归自江西,故庐火,乃僦一楼居妻孥,而身栖僧舍。
试题答案:
(一)(19分)
10.(3分)A
11.(3分)B
12.(3分)C
13.(10分)
(1)(5分)最后,(陈有年)认为自己虽然退职,遗漏的贤才却不可不录用,(于是)竭力请求皇帝起用废置的人。
(2)(5分)他从江西回来,原住房被火烧了,就租了一处房子安置妻子儿女,自己栖居僧人房舍。
篇6:明史·山云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山云,徐人。貌魁梧,多智略。数从出塞,有功。时柳、庆蛮韦朝烈等掠临桂诸县,公侯大臣举云。帝命佩征蛮将军印,充总兵官往镇。云至,讨朝烈。贼保山巅,山峻险,挂木于藤,垒石其上。官军至,亟断藤,下木石,无敢近者。云夜半束火牛羊角,以金鼓随其后,驱向贼。贱谓官军至,亟断藤。比明,木石且尽,众噪而登,遂尽破之。南安、广源诸蛮悉下。是夏,忻城蛮谭团作乱,云讨擒之。四年春,讨平柳、浔诸蛮。其秋,雒容蛮出掠,遣指挥王纶破之。云上纶劝,并劾其杀良民罪,帝宥纶而心重云。庆远、郁林贼乱,云以羸兵诱敌,分道剿捕,擒斩甚众。复遣指挥田真攻大藤峡贼,破之。
云谋勇深沉,而端洁不苟取,公赏罚,严号令,与士卒同甘苦。临机应变,战无不捷。广西镇帅初至,土官率馈献为故事。帅受之,即为所持。云始至,闻府吏郑牢刚直,召问曰:“馈可受乎?”牢曰:“洁衣被体,一污不可湔,将军新洁衣也。”云曰:“不受,彼且生疑,奈何?”牢曰:“黩货,法当死。将军不畏天子法,乃畏土夷乎?”云曰:“善。”尽却馈献,严驭之。由是土官畏服,调发无敢后者。云所至,询问里老,抚善良,察诬枉,土人皆爱之。
英宗即位。云坠马伤股,帝遣医驰视。以病请代,优诏不许,进右都督。正统二年上言:“浔州与大藤峡诸山相错,瑶寇出没,占耕旁近田。左右两江土官,所属人多田少。其狼兵素勇,为贼所畏。若量拨田州土兵于近山屯种,分界耕守,断贼出入,不过数年,贼必坐困。”报可。嗣后东南有急,辄调用狼兵,自此始也。明年冬,卒于镇。赠怀远伯,谥忠毅。广西人思云,立祠肖像祀焉。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四》,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从出塞,有功数:多次。
B.帝宥纶而心重云宥:批评,
C.土官率馈献为故事故事:定例。
D.其狼兵索勇索:一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山云“多智略”的一组是(3分)
①云夜半束火牛羊角,以金鼓随其盾,驱向贼
②雒容蛮出掠,遣指挥王纶破之
③云以羸兵诱敌,分道剿捕,擒斩甚众
④尽却馈献,严驭之
⑤询问里老,抚善良,察诬枉
⑥量拨田州土兵于近山屯种,分界耕守,断贼出入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云善于剿贼,皇帝任命他为征蛮将军,他连战连胜。韦胡烈叛军占据险要,他用计谋打败了他们,其后又连续平息了各地蛮人的'叛乱。
B.山云善于用人并接受属下的好建议。王纶和田真都有才略,他派遣他们攻破了大藤峡的贼人;他听从郑牢的建议,退回了土官的馈赠。
C.山云关心当地百姓,赢得了百姓爱戴。他每到一处,都询问百姓,安抚善良,明察被诬枉的人;他死后,广西百姓思念他,立祠祭祀。
D.山云的才干和品行赢得了皇帝认可。他摔伤,英宗派医生骑快马前往医治;他提出的平瑶寇建议,被采纳;他死后,皇帝给予了褒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谓官军至,亟断藤。比明,木石且尽,众噪而登,遂尽破之。(5分)
(2)黩货,法当死。将军不畏天子法,乃畏土夷乎?(5分)
答案:
4、B(宥:宽恕)
5、A(2句写山云派部下剿敌;4句写山云退掉馈赠,严格要求士官;5句关心当地百姓,清查案件。)
6、B(“他派遣王纶和田真攻破了大藤峡贼人”错。王纶打败的是“雒容蛮”,田真攻破的是“大藤峡贼人。)
7、(1)贼人认为官军到了,急忙砍断藤条。等到天亮,木头石头将要用尽,官军呼喊着登上崖壁,最终全部消灭了叛军。
(2)贪求财货,按法律要判处死罪,将军不畏,惧天子的法律,却畏惧当地的夷人吗?
篇7:明史徐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徐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徐谓传
徐谓,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遇。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麴櫱,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妇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屡试辄蹶 蹶:挫折,失败
B.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 属:通“嘱”,嘱托,吩咐
C.文长皆叱而奴之, 奴: 奴役
D.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牢骚:抑郁不平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文长“数奇”的一组是( )
①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 ②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麴櫱 ③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 ④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 ⑤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⑥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薛蕙认为徐文长有奇才,胡宗宪延请他为幕府宾客;所作表文受到皇帝青睐;喜好谋划奇计,谈论兵法深得要领。
B.徐文长广博的阅历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而胸中又有怀才不遇的悲愤,所作诗歌匠心独出,文章见解独到,文气深沉去度严整;所画花鸟苍劲中透出姿媚,超逸有致。
C.徐文长傲视官场和权贵,官场中不拘礼节,葛衣乌巾,高谈阔论;权贵登门,有的拒不接纳;佯狂自虐,抱愤而死。
D.作者对徐文长的才华和人格大为赞赏,认为“无之而不奇”;对其不幸命运深表同情,说“斯无之而不奇也”。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督数边兵,威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2)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3)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参考答案
9.C.“文长皆叱而奴之”是意动个用法,翻译为“把某某看做奴仆”
10.C.①⑥表明人奇;③表明诗奇。
11.B.该项中,苍劲中透出姿媚指的是书法而不是绘画。
12.(1)胡宗宪统领多处防区的军队,威震东南,(在他面前)全副武装的将士,(都)跪着说话匍匐前行,不敢抬头。
(2)不是那些像女人一样伺候人的人所能企及的。
(3)先生命运一直不好,因此就得了疯病,疯病没有痊愈,于是身陷监狱。
参考译文
徐渭,字文长,是山阴诸生(明清已入学的生员),名声很大。薛蕙主持越 中考试,认为他是奇才,把他看作国士(旧称一国中的杰出人才)。可是命运不好,屡 次应试都失败。中丞胡宗宪听说了,延请他为幕府宾客。徐文长拜见时,常常穿粗布衣服,戴黑色头巾,纵谈天下大事,胡宗宪非常高兴。这时,胡宗宪统领多方军队,威震东南,(在他面前)军队将士,跪着说话匍匐前行,不敢抬头,而徐文长凭着 一个诸生的身份傲视他,议论的人把他比作刘真长和杜甫。适逢(胡宗宪)得到白鹿, 吩咐他作表文。表文送上,嘉靖皇帝很高兴。胡宗宪更加欣赏他的才能,(此后)一切 奏疏表记,都出自他手。徐文长以才略自负,喜好谋划奇计,谈论兵法深得要领,认为是当世国士,无与伦比。可是没有机遇。
徐文长已经不被考官赏识,就放浪饮酒,纵情山水,奔走于齐、鲁、燕、赵之地,尽览北方沙漠。他所看到的山崩海啸,沙起云飞,风鸣树倒,深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的行状,都一一用诗抒写出来。他的胸中又有不可磨灭的`豪气,英雄无路、寄身无门的悲伤,所以他作诗,如怒,如笑,如水鸣峡谷,如种子出土,如寡妇夜哭,旅人寒起。虽然他的诗作体式时常有低下的,可是匠心独出,有王者气度,不是那些像女人一样伺候人的人所能企及的。文章有卓识,文气沉郁而法度严整,不因为模拟而损失才华,不因为议论而伤格调,是韩愈、曾巩一类的人物。徐文长既然高雅不与流行风气相合,当世所谓文坛主盟的人,徐文长都大声呵斥,视为奴婢,所以他的名气没有超出越地。可悲啊!(他)喜欢写书法,笔意奔放,风格和他的诗作一样,苍劲中跳跃出姿媚,正是欧阳修所说的“妖韶女老自有余态”。(书法作品)留有空白,旁边点缀花鸟,都超脱放纵有致。
最终因为疑忌,杀了自己的继室,关押到监狱被判死刑。太史张元汴极力解救,才得以出狱。晚年悲愤更深,装疯更甚。显贵登门,有的拒不接纳;时常带钱到酒店,招呼差役和(他)同饮;有时自己拿斧子打破头,血流覆面,头骨都折断,揉骨折处有声音;有时用锋利的锥子扎自己两耳,深入一寸多,竟然不能死去。可是徐文长最终因为在当时社会不得志,抱愤而死。
石公说:“先生命运一直不好,于是装疯,装疯不止,于是身陷监狱。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像先生那样的。虽然如此,胡宗宪,是一世豪杰;嘉靖皇帝,是英明君主。幕府中(给他)与身份不相称的礼节,这表明胡宗宪赏识先生;《献白鹿表》呈上,皇帝高兴,这表明皇帝赏识先生。唯独自身未能显贵罢了。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的风气,百年之后,自有定论。为什么怀才不遇啊!梅客生曾经寄信给我说:‘徐文长是我老友,怨恨比人奇特,人比诗奇特。’我认为徐文长无处不奇特。无处不奇特,这就无处不命运坎坷,可悲啊!”
篇8:明史·熊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孤,随母适胡氏 适:嫁给B.寇至无捍御 捍御:抵御C.岁以丰稔闻 丰稔:丰收D.命概以御史署刑部 署:衙门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C.熊概执法不畏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5分)(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5分)
参考答案
4. C(署:代理。)
5. D
6. D(“以布政使的身份”错,原官是“按察使”。)
阅读练习二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 岁、女15 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文中有许多有关官员任免的词,“权”、“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则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 “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5分)
(2)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5分)
参考答案
4.C
5、B(“权”表示暂代官职)
6.B(“以布政使的身份”错,原官是“按察使”)
7.(1)(熊概)又把几十个罪大恶极的豪强全部逮捕,加刑具押送至京城,依法论罪。(械:用刑具押送;论:定罪;如法:按照法律,状语后置。各1分,句意2分)
(2)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便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赡:供给。闻:上报。各1 分;句意2分。)
译文:
熊概,字元节,是丰城人。他幼年成了孤儿,随母亲改嫁至胡家,于是假托姓胡。永乐九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的官职。十六年,升为广西按察使。峒溪蛮人大规模出动劫掠 ,布政使谋划请靖江王的军队来阻止他们。熊概不同意,他说:“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而烦劳王爷吗?况且贼寇肯定不来,只需警戒而已。”后来果然贼寇没来。不久,他调任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他以原官的身份和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当初,夏原吉在江南治水回京后,朝廷让左通政赵居任代替他,且兼管农业方面的事务。赵居任不体恤百姓,每年都上报说丰收。成祖也知道他欺骗。他死后,左通政由岳福继任,岳福平庸懦弱,不做事情。仁宗代理国政时,曾命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因此有这个任命。这年八月,周干回京,说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宣宗召回岳福,升熊概为大理寺卿,与叶春一同前往巡视安抚。南畿、浙江设巡抚之职自此而始。
浙西豪强握有郡县官员的短处,长期做不法之事。海盐县百姓平康非常残暴,御史要逮捕他,他逃掉了。正赶上大赦,他又回来了,还聚众八百余人。熊概将他逮捕诛杀。过后,又把几十个罪大恶极的豪强全部逮捕,加刑具押送至京城,于是奸民驯服。各卫所的运粮不能为继,军队缺粮。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皇上很高兴,传谕户部不要给熊概治以擅作主张之罪。
熊概执法严厉,奸民很害怕他,便将诽毁他的书上传朝廷。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弹劾熊概与叶春所到之处擅用威权,独断专横,放纵士兵骚扰百姓。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第二年七月赐玺书奖励他。熊概也很自信,应当兴废的事他都列出上奏。当时朝廷屡次派出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熊概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这种行动。
宣德五年,他回到朝廷,才改回原姓。不久,他升为右都御史,掌管南都察院事务。行在都御史顾佐有病,朝廷通过驿传召熊概代管他的职务,兼代理刑部。宣德九年十月,省察记录犯囚的案卷,熊概从早到晚,都没有空闲吃饭食。突然他感到晕眩,然后便去世了。皇上令使者前往祭奠,派船送他归葬。
篇9:明史·李侃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李侃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明史
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正统七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景帝监国,陈简将才、募民壮、用战车三事。也先逼京师,议者欲焚城外马草。侃言敌轻剽,无持久心,乞勿焚,免复敛为民累。皆报许。时父母在容城,侃晓夜悲泣,乞假,冒险迎之。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忤旨,被诘,尚书胡濙为解,乃已。
再迁都给事中。军兴,减天下学校师儒俸廪。侃奏复之。户部尚书金濂违诏征租,侃论濂,下之吏。石亨从子彪侵民业,侃请置重典,并严禁勋戚、中官不得豪夺细民,有司隐者同罪。帝宥亨、彪,余如其请。时给事中敢言者,林聪称首,侃亦矫抗有直声。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侃泣言东宫无失德,聪与御史硃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擢詹事府丞。
天顺元年改太常丞,进太仆卿。明年复设山西巡抚,迁侃右佥都御史任之。奏言:“塞北之地,与穷荒无异。非生长其间者,未有能宁居而狎敌者也。今南人戍西北边,怯风寒,闻寇股栗。而北人戍南,亦不耐暑,多潜逃。宜令南北清勾之军,各就本土补伍,人情交便,戎备得修。”时不能用。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按杰事有验,除名。侃无赃罪,获宥。六年考察属吏,奏罢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百六十人。因言:“诸臣年与臣若、不堪任事者,臣悉退之,臣亦当罢。”诏不许。侃性刚方,力振风纪,贪墨者屏迹。其年冬以母丧归,军民拥泣,至不得行。服除,遂不出,家居十余年卒。
侃事亲孝,好学安贫,殁几不能殓。弘治初,国子生江纪等言,前祭酒胡俨,都御史高明、李侃学行事功,彰著耳目,并乞赐谥。寝不行。侃二子:德恢,严州知府;德仁,河东盐运使。(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B.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C.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D.景泰初/议录扈从死事诸臣后/侃因言避难偷生者/宜严谴以厉臣节/上皇将还/与同官刘福等言礼宜从厚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等 。
C.天顺是庙号名,庙号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用以表示年份。
D.祭酒是古代学官名,为太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是古代主管教育的最高官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帝代理朝政,李侃曾上书建议选拔将才、招募士兵、使用战车等三事件。当蒙古部落首领也先逼近京师,朝中议事者想焚毁城外粮草,李侃独持己见,最终得到批准。
B.户部尚书金濂、石亨的侄子石彪违反诏令,征收租税,侵占百姓产业,李侃上书请用重法处治。皇上宽宥了石亨和石彪,严惩了金濂。
C.天顺六年,李侃上奏罢免了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等一百六十人,并请求皇帝将自己罢免。当他因母亲去世归家服丧,军民围着他哭泣,以至于难以走动。
D.李侃安贫乐道,死后几乎无法装殓。到弘治初年,国子监生江纪等人上书,认为应该赐给像他这样的人谥号。但这种建议被压下,最终也没有执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廷议易储,诸大臣唯唯。侃泣言东宫无失德,聪与御史硃英亦言不可,时议壮之。(5分)
(2)奏发巡按李杰罪,杰亦讦侃。按杰事有验,除名。侃无赃罪,获宥。(5分)
答案:
4、解析:选D。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有时可借助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本题中的“初”和“者”。
5、选C。天顺是年号名。
6、选B。B项中不能将“户部尚书金濂”与“石亨的侄子石彪”所做的事糅合在一起。
7、(1)朝廷讨论更换太子,大臣们唯唯诺诺。李侃哭着说东宫太子没有失德,林聪和御史硃英也说不可,当时人们谈论此事时都非常赞赏他们。
(2)(李侃)上奏揭发巡按李杰的.罪行,李杰也揭发他。查李杰的罪行得到验证,他被除名。李侃没有赃罪,得到宽宥。
【解析】:(1)译出大意2分,重点词语“易储”“唯唯”“壮”各1分。(2)译出大意1分,重点词语“发”“讦”“按”“宥”各1分。
【参考译文】
李侃,字希正,东安人。正统七年考中进士,被授予户科给事中。景帝代理朝政时,他上书建议挑选将才、招募民壮、使用战车三件事。也先逼近京师,朝中议论者想焚掉城外的马草。李侃说敌人轻装剽劫,没有持久之心,请不要焚掉,以免再次征敛,苦及百姓。都得到批准。当时他父母在容城,李侃日夜悲泣,请假去冒险迎接回来。景泰初年,计划登记扈从英宗出征的死难大臣的后代。李侃因而说避难偷生的人,应该严加谴责以励臣节。上皇将回来时,他与同官刘福等人说礼仪应该从厚。这建议忤逆了皇上,遭到斥问,尚书胡濙为他们解释,才罢了。
李侃再升为都给事中。当时正用兵,减少天下学校师儒的俸禄。李侃上奏恢复原额。户部尚书金濂违犯诏令征取租税,李侃弹劾他,使他受到司法官员审问。石亨的侄子石彪侵占百姓产业,李侃请用重法处治他,并严禁勋戚、宦官不得强夺小民,有关官员隐瞒不报的与之同罪。皇上宽宥了石亨和石彪,其他的都批准了他的请求。当时给事中敢于说话的,林聪可说是第一个,李侃倔强而有正直的名声。朝廷讨论更换太子,大臣们唯唯诺诺。李侃哭着说东宫太子没有失德,林聪和御史硃英也说不可,当时人们谈论此事都赞赏他们。升为詹事府丞。
天顺元年改任太常寺丞,进升为太仆寺卿。第二年重设山西巡抚,升李侃为右佥都御史担任该职。他上奏说:“塞北之地,与穷荒无异。不是生长其间的人,没有能够安居而对敌的。现在南方人戍守北部边疆,他们害怕风寒,一听说敌人来便发抖。而北方人戍守南疆,也不耐暑热,多潜逃回来。应令南北清勾军各就本土补入军队,这样人情两便,而军备也得到修整。”他的建议当时没被采用。他上奏揭发巡按李杰的罪行,李杰也揭发他。查李杰的罪行得到验证,他被除名。李侃没有赃罪,得到宽宥。六年,他考察属吏,上奏罢免了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等一百六十人。他顺便说道:“那些年龄与臣相当,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臣都把他们罢免了,臣也请求罢免。”诏令不许。李侃性格刚直,力整风纪,贪赃者因此敛迹。这年冬,他因母亲去世回家,军民围着他哭泣,以至于难以走动。守孝期满后,他不再出来为官,家居十余年后去世。
李侃事奉亲人至孝,喜欢学习,安于贫穷,他死后家里几乎不能装殓。弘治初年,国子监生江纪等人说,从前的祭酒胡俨、都御史高明、李侃,无论是学者的品行还是事功,都昭然著于耳目,并请求赐给他们谥号。这建议被压下,没有执行。李侃有两个儿子,李德恢担任严州知府,李德仁担任河东盐运使。
篇10:明史·舒化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衡州推官。隆庆初,三迁刑科给事中。帝任宦官,旨多从中下。化言:“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若竟自敕行,则喜怒未必当,而法司与臣等俱虚设。”诏是其言。冬至郊天,闻帝咳声,推论阴阳姤复之渐,请法天养微阳,词甚切直。有诏言灾眚洊至,由部院政事不修,令厂卫密察。化偕同列言:“厂卫徼巡辇下,惟诘奸宄、禁盗贼耳。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御史刘思贤等亦极陈其害。帝并不从。时高拱当国,路楷、杨顺以构杀沈炼论死。拱欲为楷地,谓顺首祸,顺死,楷可勿坐。化取狱牍示拱曰:“狱故无炼名。有之,自楷始。楷诚罪首。”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化言:“此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忤拱,出为陕西参政。万历初,累擢太仆少卿。由南京大理卿召拜刑部左侍郎。云南缅贼平,帝御午门楼受俘。化读奏词,音吐洪亮,进止有仪,帝目属之。会刑部缺尚书,手诏用化。化言:“陛下仁心出天性。请饬大小臣僚各遵律例,毋淫刑。《大明律》一书,高皇帝揭之两庑,手加更定。今未经详断者或命从重拟议,已经定议者又诏加等处斩,是谓律不足用也。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十四年,应诏陈言。请信诏令,清狱讼,速讯谳,严检验,禁冤滥,而以格天安民归本圣心。帝嘉纳焉。帝虑群下欺罔,间有讦发,辄遣官逮捕,牵引证佐,文案累积。化言:“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得缘以饰非。”遂三疏乞归。帝不许。寻称病笃,乃听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八》)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B. 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C. 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D. 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气,在古代,有在冬至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的习俗,谓之“冬至郊天”。
B.辇,秦以后特指天子所乘车辆;辇下,常常成为天子所居的宫廷、京师等的代称。
C.赠,指在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对朝廷的贡献。
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舒化坚持原则,敢于据理力争。皇帝信任宦官与厂卫,处理罪犯、纠察百官等重要事务要跳过相关部门交付其直接办理,舒化等表示反对,皇帝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
B.舒化刚正不阿。执掌大权的高拱想为路楷开脱罪责,而后又想加罪于王金,舒化都进言反驳并出示相关证据,由此得罪高拱,被外放任陕西参政。
C.舒化崇尚法治。他任刑部尚书,向皇帝进言,建议皇帝命令大臣各自遵从法律,不滥用刑法,得到了皇帝的首肯。
D.舒化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他应皇帝要求陈列多项刑律措施,以感动上天,安定百姓为宗旨,皇帝都高兴地采纳了,他多次请求退休,皇帝都极力挽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
(2)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
答案:
4.D(驾驭百官是天子的权力,而纠察非法的人和事,则是御史的职责,岂能由厂卫处置?陛下不相信大臣,反而相信此类人吗?)
5.C(赠,是指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6.B(“想加罪于王金”有误,原文是“拱又议宥方士王金”意为“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的罪过”。)
7.(1)法律是天下的公理,大小罪犯应该全部交付给法律部门。不恰当的.地方,则由我们论告弹劾。(判断句、“公”、“悉”“劾”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去年冬天不按时节下雨下雪,灾异频繁出现,过错就在此处。皇帝下褒扬的诏书答复他。(“雨雪”、“不时”、“咎”“优诏”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衡州推官。隆庆初年,三次调任至刑科给事中。皇帝任用宦官,旨令多从宫中发出。舒化称:“法律是天下的公理,大小罪犯应该全部交付给法司。不恰当的地方,则由我们论告弹劾。如果全然由敕令直接执行,则或喜或怒之事未必恰当,而法司与我们都形同虚设。”皇帝下诏肯定了他的说法。冬天到郊外祭天,他听到皇帝的咳嗽声,推断阴阳相遇次数又增加了,请皇帝效法上天培养藏匿的阳气,话语很真切、耿直。有诏书称灾祸又来临了,是因为部院不处理政事,让厂卫秘密监察的缘故。舒化与同僚上奏称:“厂卫在京城巡察,希望查办犯法作乱的人、禁锢盗贼。驾驭百官是天子的权力,而纠察非法的人和事,则是御史的职责,岂能由厂卫处置?陛下不相信大臣,反而相信此类人吗?”御史刘思贤等人也极力陈述它的危害。皇帝都不听从。
当时高拱执政,路楷、杨顺因为诬陷并杀害了沈炼而判死罪。高拱想改变路楷的处境,称杨顺是祸首,杨顺处死,路楷可以不处死。舒化将狱案文件向高拱展示说:“案狱中本来没有沈炼的姓名。他的姓名被加入,从路楷开始。路楷的确是祸首。”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的罪过,舒化说:“这是先帝的遗诏的指示,假如想免罪,应该怎么解释?”与高拱相抵触,被贬出京城任陕西参政。
万历初年,晋升为太仆少卿。后由南京大理卿召至京都担任刑部左侍郎。平定了云南、缅甸的乱贼,皇帝驾临于午门楼察看俘虏。舒化宣读奏词,声音洪亮,抑扬顿挫,皇帝的目光盯着他。遇上刑部尚书空缺,皇帝亲拟诏令录用舒化。舒化上奏称:“陛下的仁慈出自天性。请求申命大小臣僚,让他们各自遵守律法条例,不要滥施酷刑。《大明律》一书,高皇帝在两厢房中阅览,亲手更改、审定。现在还没有经过详细审议的案子就命令从重治罪,已经审定了的案子又下诏指令加罪而后斩杀,这就是说律法不值得为根据。去年冬天不按时节下雨下雪,灾异频繁出现,过错就在此处。”皇帝下褒扬的诏书答复他。
万历十四年(1586)他响应诏令上奏陈述。请求皇帝讲求诏令的信用,使狱案诉讼清廉,迅速审讯定罪,严格检验,禁止冤屈和滥施刑罚,而以恪守天条、安抚百姓、回归本源的圣心。皇帝接纳并嘉奖了他。皇帝顾虑手下的大臣进行欺骗,间或有人揭发,就派遣官吏去加以逮捕,搜取证据,文书累叠积压。舒化称:“主上治政法则贵在抓住纲要,不应当侵扰相关部门;徒然使人将过失归咎于皇上,而下属反而借机掩饰过失。”于是他多次上疏请求回乡,皇帝不同意。不久他称病重,于是回到家乡。去世后,赠封为太子少保,谥号庄僖。
篇11:明史吴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吴宽,字原博,长洲人。以文行有声诸生间。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东宫,秩满进右谕德。孝宗即位,以旧学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弘治八年擢吏部右侍郎。丁继母忧,吏部员缺,命虚位待之。服满还任,转左,改掌詹事府,入东阁,专典诰敕,仍侍武宗东宫。宦竖多不欲太子近儒臣,数移事间讲读。宽率其僚上疏曰:“东宫讲学寒暑风雨则止朔望令节则止一年不过数月一月不过数日一日不过数刻是进讲之时少辍讲之日多岂容复以他事妨诵读。古人八岁就傅,即居宿于外,欲离近习,亲正人耳。庶民且然,矧太子天下本哉?”帝嘉纳之。
十六年进礼部尚书,余如故。先是,孝庄钱太后崩,廷议孝肃周太后万岁后,并葬裕陵,祔睿庙,礼皆如适。至是,孝肃崩,将祔太庙,帝终以并祔为疑,下礼官集议。宽言《鲁颂閟宫》、《春秋》考仲子之宫皆别庙,汉、唐亦然。会大臣亦多主别庙,帝乃从之。时词臣望重者,宽为最,谢迁次之。迁既入阁,尝为刘健言,欲引宽共政,健固不从。他日又曰:“吴公科第、年齿、闻望皆先于迁,迁实自愧,岂有私于吴公耶?”及迁引退,举宽自代,亦不果用。中外皆为之惜,而宽甚安之,曰:“吾初望不及此也。”年七十,数引疾,辄慰留,竟卒于官。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授长子奭中书舍人,补次子奂国子生,异数也。
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于书无不读,诗文有典则,兼工书法。有田数顷,尝以周亲故之贫者。友人贺恩疾,迁至邸,旦夕视之。恩死,为衣素一月。
(选自《明史吴宽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东宫讲学/寒暑风雨则止/朔望令节则止/一年不过数月/一月不过数日/一日不过数刻/是进讲之时少/辍讲之日多/岂容复以他事妨诵读
B.东宫讲学/寒暑风雨/则止朔望/令节则止一年/不过数月/一月不过数日/一日不过数刻/是进讲之时少/辍讲之日多/岂容复以他事妨诵读
C.东宫讲学/寒暑风雨/则止朔望/令节则止一年/不过数月/一月不过/数日一日/不过数刻/是进讲之时少/辍讲之日多/岂容复以他事妨诵读
D.东宫讲学/寒暑风雨则止/朔望令节则止/一年不过数月/一月不过数日/一日不过数刻/是进讲之时/少辍讲之日多岂容/复以他事妨诵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B.诰敕,亦作“诰勅”,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诰是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敕是帝王的诏书、命令。
C.廷议,即廷臣会议,具体方式多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的形式进行,结果须上奏皇帝,意见不一致时,应摘要奏闻皇帝作裁决。
D.太庙泛指古人祭祀祖先的宗庙,也包括皇帝的宗庙。祔庙指将神牌(牌位)放入供奉祖先牌位的庙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吴宽品德高尚,才华出众,擅长书法,会试、廷试都是第一,但最终不能入阁,朝廷内外都为他惋惜。
B.弘治八年吴宽擢升为吏部右侍郎。继母去世吴宽丁忧辞职,当时吏部官职空缺,皇帝命令将空缺职位留着等待吴宽服孝满。结果吴宽却被任命为吏部左侍郎。
C.吴宽学问渊博。在礼部尚书任上,引经据典解答了皇帝对孝肃周太后祔庙的疑义,其他大臣们也多主张另外立庙,皇帝最终听从了建议。
D.吴宽坚持自守正道,能周济贫困的亲朋故旧。皇帝不允许他退休,直到他死在官任上;在他死后授予他两个儿子为官,这些都体现了朝廷对他道德品行及政治才华的肯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宦竖多不欲太子近儒臣,数移事间讲读。(5 分)
(2)中外皆为之惜,而宽甚安之,曰:“吾初望不及此也。”(5 分)
参考答案
10、A
11.D(太庙指皇帝的宗庙。)
12、B。吴宽是先回原任后(礼部右侍郎)再被被任命为吏部左侍郎。
13、(1)宦官多不愿太子亲近儒臣,屡次借口有事情来间断讲读。(得分要点:宦竖、移、间每点 1 分,全部语句通顺 2 分。)
(2)朝廷内外都为他惋惜,而吴宽很安然,说:“我当初的希望就没有想到入阁。”(得分要点:中外、安、及,全部语句通顺 2 分。)
篇12:明史吴宽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吴宽,字原博,长洲人。以文章品行在诸生间有声望。成化八年(1472)时,会试、廷试都是第一,被授予修撰。侍奉做太子时的孝宗,年限满了进位右谕德。孝宗即位后,凭以前孝宗跟随他学习的功劳迁任为左庶子,参预修订《宪宗实录》,进位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弘治八年(1495)擢升为吏部右侍郎。继母去世丁忧,吏部官职空缺,皇帝命令虚位以待。服孝满后还任原职,转任吏部左侍郎,改任掌管詹事府,进入东阁,专门掌管诰敕,仍然侍奉作太子的武宗。宦官阉竖多不愿太子亲近儒臣,屡次以有事情来间断讲读。吴宽率领他的同僚上疏说:“在东宫讲学,一到寒暑风雨时节就停止,初一十五节令节日就停止,一年不过几个月,一月不过几天,一天不过几刻。这样讲学的时间少,停讲的日子多,岂能再用其他的事情妨碍诵读。古人八岁跟从保傅,就居住寄宿于外面,是想让孩子离开身边小人,亲近正人。百姓都是这样,何况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呢?”皇帝嘉许了。弘治十六年(1503)吴宽进位礼部尚书,其余像以前一样。早先,孝庄钱太后驾崩,廷议孝肃周太后是万岁爷的皇后,一并葬在裕陵,祔在睿庙中祭祀,礼仪上都适宜。到这时,孝肃驾崩,将祔在宗庙中,皇帝始终以一并祔庙有疑义,下旨礼官集体讨论。吴宽说《鲁颂閟宫》、《春秋》考仲子的宫都另立庙,汉代、唐代也是这样。恰好大臣们也多主张别立庙,皇帝于是听从了。当时词臣名望厚重的,吴宽为最高,谢迁次之。谢迁已经入阁了,曾经对刘健说,想援引吴宽共同举政,刘健坚持不从。过些日子又说:“吴公科第、年齿、闻望都比谢迁我强,我确实自己很惭愧,难道是对吴公有私心吗?”待到谢迁引退后,举荐吴宽代替自己,也不能用他。朝廷内外都为他惋惜,而吴宽很安然,说:“我当初的希望就没有想到入阁。”七十岁后,数次称病,皇帝都安慰挽留,竟然死在官任上。赠授太子太保,谥号文定。授予长子吴奭为中书舍人,补授次子吴奂为国子生,这是很少见的。
吴宽品行高洁,不作激烈矫厉的举动,而以正道自守。无书不读,诗歌文章有典范准则,再加上擅长书法。家有几顷田,曾用它周济亲朋故旧中的贫困的人。友人贺恩患病,他将他搬到自己家中,早晚看视。贺恩死了,吴宽为他穿了一个月丧服纪念他。
★ 《河渠书》测试题
★ 方孝孺翻译
★ 郝浴传原文及答案
【明史·陈瑄传的阅读答案附翻译(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归有光《归氏二贤传》原文及译文2022-05-08
《智囊明智部狄仁杰》文言文2024-02-22
《旧唐书·王忠嗣传》阅读附答案2022-05-08
郭舒的阅读答案及翻译2023-10-27
明史?郭子兴传阅读答案2022-12-30
《鲁云谷传》阅读答案及翻译2023-11-16
五人墓碑记 教案教学设计2022-06-30
徐文长传原文及赏析2024-01-01
《青文胜为民请命》阅读答案及原文2024-02-26
徐文贞宽厚文言文翻译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