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的作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29 07:45:21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职的作文教学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昱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高职的作文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职的作文教学论文

篇1:高职化学教学论文

高职化学教学论文推荐

1对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

1.1化学实验大多数是服务于理论教学

其实化学实验教学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特性,它并不从属和依附于其它教学内容,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设计能力、思维能力是其它教学过程不可替代的。

1.2化学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较少

如实验的原理、步骤、现象、结论在教材中均已写明。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告知”的被动、消极的学习地位,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严重束傅和压抑,显然这种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即使学生实验,一切都是“照方抓药”,学生实验时,只须单纯地进行观察或模仿。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降低到最低程度,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通过实验教学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就成了空话。

2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身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原理和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实验基础上进行较多的思考和讨论。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提出课题,从设计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或由学生提出课题,自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观察、阅读、分析、讨论、课外实践等多种活动,“发现”化学规律,完成教学任务。强调教学的探究性,是针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而言的,传统的教学往往是由教师讲授知识,大量地灌输“权威性”的事实,脱离学生实际构筑“知识结构”,通过验证性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从而达到理解和印证知识之目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按其适用的场合和活动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新课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师生协同,边讲边实验为主;二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综合性研究课题。第一类探究性实验可依据教学内容,对演示实验进行整合或更新,其基本模式为:引发问题→提出假说→实验探究→总结规律→迁移创新这类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未知的问题气氛中,依循“问题—假设—实验—观察—再假设—再实验—分析、综合—结论”的思路贯策始终,教师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把课堂搬到实验室,把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有机结合起来。例:往滴有酚酞的水中投入一定量Na2O2,观察到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红,过一会儿,溶液又变为无色。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溶液出现褪色?Na2O2与H2O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呢?引导分析:有色物褪色有以下几类:(a)强氧化性物质氧化有色物而褪色;(b)化合成无色物而褪色;(c)物理吸附而褪色;(d)萃取而褪色等。Na2O2本身有强氧化性,与H2O反应产生O2和NaOH,NaOH使酚酞变红。变红后又褪色,对于这一现象,提出两种猜测。猜测1:O2为常见氧化剂,可能是O2把有色物氧化了。猜测2:Na2O2在组成形式上与H2O2相似,Na2O2与H2O反应可能生成H2O2的强氧化性使有色物褪色。假设和推理:⑴假设猜测1正确,则往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通O2,溶液应褪色。⑵假设猜测2正确,则往滴有酚酞的NaOH的溶液中加H2O2,溶液应褪色,或者在Na2O2与H2O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MnO2固体让H2O2分解,然后再滴酚酞,溶液应现红色。验证假设:学生分组设计以下实验验证:实验发现,A溶液不褪色,B中溶液褪色,C中溶液显红色。结论:Na2O2与H2O反应应有H2O2产生,Na2O2与H2O反应的原理有:2Na2O2+2H2O=4NaOH+O2↑(主)Na2O2+2H2O=2NaOH+H2O2(次)第二类探究性实验融合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表现出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可作为优生课外活动的素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启发学生按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探究。其基本模式为:明确探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总结实验成果———提炼方法规律。例如:研究Al与CuCl2溶液的.反应过程。在小烧杯中配制1mol/LCuCl2溶液插入铝片(过量)。⑴铝片表面析出红色的固体,反应激烈,放大量的热,烧杯内溶液温度上升。结论:2Al+3CuCl2=2AlCl3+3Cu(主)⑵在Al片上的Cu周围有很多气泡生成,收集气体点燃,有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该气体为H2。⑶烧杯底部生成夹有白色沉淀的淡蓝色沉淀。推测:Cu2++2OH-=Cu(OH)2↓(蓝),Al3++6H2O=2Al(OH)3(白)↓+6H+分析:查阅资料表明,在较高温度下,促进了Al3+的水解,生成了白色的Al(OH)3沉淀。⑷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在Al冒出气体的速度加快,淡蓝色沉淀逐渐溶解。分析:生成的Al3+不断水解,溶液的酸度提高,Cu(OH)2跟酸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铜盐。2Al+6H+=2Al3++3H2↑(副)Cu(OH)2+2H+=Cu2++2H2O2Al+3CuCl2=2AlCl3+3Cu结论:Al片插入CuCl2溶液并非发生简单的置换反应,还有其它许多副反应,如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对特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须根据实验现象作具体的分析和推理。

3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须遵循的几条原则

⑴民主性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和首创精神,教师不要草率地运用自己的观察或课本上的叙述给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下定论,不用实验结论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提倡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设计、操作、现象、结果提出各自的看法,允许学生对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提出异议。⑵探索性原则。科学知识强调的是确定性,而科学精神强调的却是不确定性,强调科学精神就是强调怀疑的、批判的和创新的精神,就是要善于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对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多设疑质,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和思考,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让他们通过抽象和逻辑思维,自己概括和归纳得出结论,达到理性认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⑶创造性原则。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老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鼓励学生在实验时大胆设想,大胆选择,大胆创新,使其不拘泥于一种实验方法和步骤,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自由,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争论、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即使学生提出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也要对其精神加以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思考的能力。

篇2:高职语文教学论文相关

一、高职语文教学新思路构建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审视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 年以前,高职语文教学普遍采用大学本科大学语文教材,沿用经典文学作品讲读的方式教学。

以笔者所在学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笔者带领学生做过“对语文课程学习看法”的问卷调查,下发问卷500份到本校11个系部,问卷回收率为91.2%。

当年,本校文科及理科专业几乎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从问卷呈现的结果来看,学生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选用和教学方式都存在审美疲劳,认为该课程从内容到形象过于传统,没有新意,缺乏兴趣点。

“整体感觉不太好”的占了64.5%,文科生选择“整体感觉不太好”的比例更高。

表现出高职语文教学内容老生常谈,教学授课方式单一和知识本位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之后,笔者所在学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替代了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形式,重新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法和模式等进行定位,各专业课程也重新划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3大类。

“大学语文”课程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和“应用写作”3门通识课程,共同完成全校各专业“语言与文化”教学任务。

5年来,此3门课程各自为政,各有侧重,各行其道,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课程教学方法,运行正常有序。

但是,总体来说,在职业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被边缘化,因为其不能直接表现为一种技能。

高职语文教学为了迎合职业教育特色,也逐渐表现出功利性态势:普通话课程教学,为的是让学生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侧重演讲技巧教学;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直接以学生学习书写公文和应用文为目的。

高职语文教学缺乏文化精神教育,缺乏人文知识的传承和人文精神责任感及道德感的熏陶。

(二)正视高职语文教学在促进高职职业性

和人文性和谐发展方面的价值与任务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最核心目的之一: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社会职业适应性,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劳动者这个目的性越来越凸显。

但是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人终究是人,不仅需要劳动技能,服务社会,养活自身,更重要的是单个的个体人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价值取向,他们的精神追求,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更重要的在于精神文明的进化。

5月《尚技人民》第一季12集微记录片,用形象的方式推出了一个概念“尚技”,提出了一个问题:“尚技,为了什么”。

其预告片简洁明了地给予了回答:“为了生存,他们需要希望;为了生活,他们需要梦想;为了生命,他们需要传承。”这也给予高等职业教育一个清醒思考的触发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的劳动者,而这些劳动者仅仅只有职业劳动技能肯定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乐业敬业,有良好的生活情操和人文品质。

语言文化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文学、哲学、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流变。

语言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应用能力,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础能力,也是重要的人生智慧。

所以,高职语文教学不能弱化,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语言文化内容,与时俱进,在拓展学生知识的和信息视野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沟通与交流能力,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成为具有健康生活情趣和较高道德素养的劳动者,从而充实当代和谐社会内容,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随着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不断推进,高职语言文化越来越多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人文教育的重任。

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同时,必然要加强人文关怀,传达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

职业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劳动者,这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高职语文教学新思路的构建

(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构建

高职语文教学新思路的启示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是社会发展需要技能型人才的结果,是时代对中国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加强和改进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较新形态的大学教育方式,高职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授祖国语言文化的任务,承担着通过祖国语言文字传播中国优秀文化道德的责任,承担着培养身心健康、能快乐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

它必须也必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构建教学新思路。

(二)网络社会网络语言发展特点对高职语文教学新思路的启示

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网络时代具有鲜明特点,在网络空间中,中国人逐渐建立起了一套语言表达方式,呈现出了特殊的语言表达态势。

它们记录了时代发展和感知着公众情绪。

其中,网络流行语无疑最具有代表性。

互动百科联合中国文化促进会、《咬文嚼字》杂志社等机构,每年都会评选出年度互联网热词。

网络流行语是纯民间创作的,诠释了各社会阶层的认知态度和情感面貌。

鲜活的流行语都代表着独特的故事和独特的世界。

中国人集体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创造或复活某种词语或语句来恰如其分地表达,突显中国特色和想象空间的网络语言正浸润着国民的生活,反映着国民生活的点滴变化和感受。

冷静分析网络语言流行快捷的原因,首先在于网络世界推崇个性、追求创新的特点,其次在于网络语言没有现实的规范约束,具有鲜明的新奇性和轻松幽默的风格,迎合了紧张忙碌的现代人放松身心和宣泄感情的需要。

这正是高职语文教学应该吸纳的内容。

高职学生来源比本科院校更加多元,他们的学习目的,更多的不在于理论研究的深入,而在于运用技能、适应社会能力的高低,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容易接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

高职语文教学,不论是保留单门课程进行,还是分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应该坚持眼观八方,耳听四路,要关注网络语言发展的轨迹,追溯其繁荣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借鉴其繁荣发展的经验,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健康生活情趣和道德素养的未来劳动者。

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认为,我们大可不必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但也不应对其听之任之。

首先,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好办法,重视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的结构美、节奏美和音韵美的兴趣;其次,老师们应主动知晓网络语言,在鱼龙混杂的网络词汇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甄别,以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网络语言。

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自然会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毕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个网络时代的反映。

[1]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与流变。

语文教学是青少年认识社会生活的主要工具,必须慎重对待。

对于网络语言这种新生的语言现象,语文教师更是要有充分的耐心和充足的智慧。

(三)明确高职语文教学新思路构建的具体方法

高职语文教学具有明确的传承与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和优质价值观劳动者的任务。

[2]在信息传送和交流如此便捷、各种文化影响如此畅达的新时代,语文教学也必须因势利导,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焕发新的吸引力。

不同地方区域与不同学科背景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创建新模式,采取新方法。

笔者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语文教学模式为例,提供构建高职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作者:余芳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篇3:高职语文教学论文相关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需要注重将人文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让学生具备专业的语文素质教育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高职教学实现创新意识。

一、高职院校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独特性,相比较其他院校学生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普遍的优势,但是在素质教育和人文性上存在不足,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以总的来说文化教育学习成绩偏低,所以这给高职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课程教授,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专业性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就造成学生对素质道德的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偏差认知,

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在思想道德上以及心理素质上都达不到应有的标准要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消极影响并且也阻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

高职语文学科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可以在教学中加强文学类的教学内容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语文学科学生属于高职院校内的文科学生,

对于文科学生院校可以对自然以及科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巩固与培养,给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需要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基础要素,也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与保障,概括而言学好语文学科所体现出的素质教育意义正是每个学生所应当具备的素质,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最欠缺的就是学生的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素质教育,

只有具备文化素养的学生才能体现出自身素质教育的意义所在,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加强语文教学是重心并且也是提高人文性与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对高职院校语文学科所做的一个重大考验。

二、加强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教育举措

(一)将语文教育扩展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语文素质和语文学习的能力你是反映一个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不同语文素质是体现一个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所以说对语文课程进行教学时除了有限的课堂时间需要加以利用之外还需要将其拓展到学生的课外学习以及生活中去,让高职院校内的学生能够感受到院校中的浓郁的教学氛围并且肯定校园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通常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时可以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在此基础上将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让课堂内的语文知识与课堂外的语文知识相补充,

通常教师可以开展主题讲座以这种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艺术能力得到拓展丰富,甚至还可以开展演讲竞赛或者辩论赛等活动来让学生参加,在参加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对阅读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严谨。

在这些活动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踊跃参加,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培养起管理能力以及建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精神,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并且应当赞扬的人文精神内涵。

将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不仅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还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升华以及精神上的启示作用,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人文精神。

(二)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进行人文性教育,因为语文学科中有丰富的文学作品内容,相比较其他的学科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存在,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各种内在思想情感,这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高职院校中的语文教学在文学的艺术下以情感取胜,利用情感给学生进行深刻的教育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以及素质教育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好语文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前提条件与保障,要想学好语文学科首先需要将其中所包含的人文性色彩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优点发挥出来,希望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篇4:浅析高职语文教学论文

浅析高职语文教学论文

在现在的社会中,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人群对于生命意识的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不断下降。 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的学生生命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这是因为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将会迅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成为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生命教育的内涵及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联系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生命,只要有生命。一切发展皆有可能。 所以生存意识是生命教育的重点。高职院校须将生存意识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并尊重和爱护自己的生命。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校园的集体生活陪伴其度过整个学习生涯,学生学习的课程由少变多。而语文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科目,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一门语言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将学生的内在潜能挖掘出来。提高其生命的质量。让其生命更有意义。 教育――首先是人学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中说到的。 从这句话中看出。 生命的价值是教育关注的重点。

2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生存意识的教育还相对薄弱。并且缺少如何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的经验。 现在的高职院校大部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课程。在谈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抽象知识时只是匆匆带过。并没有详细解说。明显与现在的时代不相符。 导致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太过深奥。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其讲述的真正含义。 学院在生命教育方面也相对重视。 经常为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讲座。但是。所谓讲座也只是将某些道理讲述出来,并没有将生命价值体现出来。

3何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3.1学植入生命教育

语文是一门充满感情与生命的学科。 语文是每个学生的启蒙课程。在生活中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 语文能将生命教育转化成一系列有形的案例。 让学生避免犯错误而导致其家长及朋友伤心, 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中。大部分教材还没能将生命教育完全融合进去。 教育局也没有将生命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而体现在教科书里。 因此,大部分教师不知道教材的哪些内容可以作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也不大清楚所谓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由此。学校必须认识到想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首先是要将语文教材作为生命教育的载体。 通过语文语言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个学生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并将有限的生命变成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 若将一些生命教育的理念植入语文课程。如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则会激发学生对生命!尊重。 让学生树立起生命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的理念。 同时对某些生命意识薄弱的学生做出的不正常举动的制止有一定作用。

3.2透生命教育

语文之所以能让误入歧途的学生悬崖勒马。 是因为其内容具有丰富性以及感染力。 所以增加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阅读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多阅读语文课程。这样不仅能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生命的价值。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将自身带入其故事情节。去感受生命的'珍贵。 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中。一位父亲跪在废墟前。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抱着一定要找到儿子的坚定信念。在长达 38个小时的努力之下。终于救出来儿子。 从这篇文章中不仅看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更体现了生命的珍贵和生命信念的强大。如果父亲放弃挖掘。那么其儿子必死无疑。 由此可见。生命的存在非常重要。生命的信念更可以支撑人类完成其不能完成的事。 再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中。海伦用自身的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即使命运再坎坷。海伦依然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并克服了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由此可以看出海伦的生命意识非常强大。很值得学生的学习。 同时。海伦也通过自己与命运作斗争的实例告诉了我们,不管有多艰难坎坷。只要不放弃。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只要生命还存在。一切都有可能实现。

3.3学融入生命教育

学生也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表达生命教育。 然而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切身引导学生抒写生命话题。 指导其自身对生命的感悟。进而培养出学生积极乐观的生命价值观和精神。这是语文教师应尽之职责所在。

4结语

从以前轻视生命到如今珍惜生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但现实生活中。令人痛心的是轻视生命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所以作为神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义不容辞。 坚定不移地去引导学生认清生命、赞美生命、珍惜生命、把握生命。寻找自身的生命价值。

篇5:高职语文教学论文

高职语文教学论文

合理利用积极情感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果

语文,简单的说是语言和文字,即语言文字能力和语言文化知识的统称。作为学生而言,具有扎实的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重要基础。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教材,通常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做到了与初中文化课程的衔接,适当降低了起点和难度,淡化理论指导,力求学以致用,可以说既重视了基础,又突出了应用。很多语文教师都在想法设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情感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众多教师的重视。对于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合理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将会对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目前,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来源,是成绩不够高中分数线的中考毕业生,没有经历过高中的磨练和高考的洗礼,很多学生的语文功底都非常的薄弱。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年和未成年之间,叛逆期还没有顺利度过的他们,正是情感上比较敏感、狂躁、自我的时期,同时也是渴望得到尊重、自由、公平和关爱的时期。另外,由于中考的失利,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很多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无法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点和长处,再加上入学之前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更是强化了这种心理的存在。除此之外,家庭因素譬如家庭和谐情况、家长关爱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等也给这些学生带来了很多影响。而目前社会的大环境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当我们了解了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后,教师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在课堂上将积极的情感贯穿始终,如果“勤能补拙”的话,那么“爱能补心”。

二、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

要了解教师的情感,让我们首先看一下什么叫“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对事物产生的喜、怒、哀、乐的心理表现。而我们这里要谈到的是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即教师对待学生和事物的乐观、豁达、诚恳、善良、公平的工作态度,课堂上精神饱满、激情昂扬、幽默风趣、不拘一格的教学态度。最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学会“真爱”,真心热爱自己的学生,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一位充满爱的正能量的老师,会真正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让学生先爱上语文老师,再爱上语文课堂,师生的这种真实的情感可以弥补很多教和学上的不足,这种“爱屋及乌”似乎从表面上看起来有些片面,但是如果教师能真正运用好这个“光环效应”,会对语文教学效果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

三、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积极的情感是师生有效交流的重要手段

一位教师如果能以积极的情感的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的话,学生能迅速感觉到老师的精神和态度,并能很快受到积极的'影响,当师生情感达到统一之后,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也就随之更加自然,交流也会变得更加顺畅,这种有效交流,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更会为课堂教学效果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教师的积极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同类型的文章都会具有不同的情感特点,有的是抒发对祖国的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有的是源自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之情,有的是表达对朋友的友谊之情等,因此语文的课堂更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教师的积极情感随着不同篇目的有效运用,并伴随着抑扬顿挫的语调、动作得体的手势、饱含情感的眼神和适时对学生的互动与鼓励会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调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承担着课堂气氛的调节者的重要作用,教师在上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带领学生进行情感的抒发,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进行灵活调整,改变教学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意境和氛围,让课堂始终保持着适宜的状态,以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课堂上承担着重要的引领者作用。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没精打采、精神不振、有气无力的话,势必会让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学生也会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当然一位教师如果带着愤怒、不满的情绪上课,并将其迁怒于学生和课堂,那么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厌恶。另外,教师如果不积极认真备课,不能领会课文的深层意义,同样也不能驾驭好课堂,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然也就谈不上积极的情感了。相反,一位精神饱满、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老师,更能运用好积极情感控制好课堂教学。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积极的情感因素具体的说,有如下几点:

(一)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人类对教育活动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并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正确的教育思想可以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并产生好的影响,而一位教育思想不端正的教师是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的。正确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教师从教育现实出发,认清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勾画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让教育工作更加出色。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教育思想,强化自身的思想素质,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以此作为自己教育工作的指导。

(二)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教科研能力。

语文教材在情感上有着巨大的感染力,怎样将教材中作者表达的真实情感很好的传达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教科研能力,教师应该认真备课,潜心钻研教材,用心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善于运用教材的情感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配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建立轻松、自由、公平的教学环境

轻松、自由、公平的教学环境对良好的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积极的情感因素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试想一个紧张、沉闷、敌对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情感都不能和谐的统一,那么何来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呢?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学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的和蔼、善良、尊重、信任、赞美、宽容,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才会喜爱和尊重教师。在这样的基础下,轻松、自由、公平的教学环境才容易得到顺利创建。

(四)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更将知识教学转化为“做人、做事”的教育。

学习知识,不仅仅要学会怎样使用知识,同时还应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师在课堂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将书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对象,更应该将其涉及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传授给学生,并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一来,书本更加立体,学生学习涉及的面也广了,对老师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形成情感上的良性循环,巩固和加深了知识的学习和师生的情感。

篇6:高职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高职计算机教育现状与困境

1.1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

我国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高职生的水平相对于高中生、大学生总有理念上的差距,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缺少会导致高职生的思维认识、基础修养的不均衡现象,然而计算机的专业比较枯燥难懂,在学生潜意识里便会生成难懂难学的惧怕心理。因此,高职院校对高职生的教育培养很难统筹兼顾,因材施教。

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与基础积累,因此多半在高学龄才能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在高职之前的学龄阶段,多半以语数外文化课为主体,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也仅限于课余聊天、玩游戏,而专业的计算机能力接触锻炼是比较欠缺的。而当学生步入高职的高等教育大门,接触的是专业深入的计算机知识,这会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形成无形的挑战,另外部分高职院校忽视针对新生的心理接受程度,盲目地安排课程计划,由此造成在教育管理方面的紊乱与困难。

1.2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欠缺

造成动力欠缺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来源于中国的教育考试体制,因为应试教育的因素,中国奉行根据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升学的优劣,而高职生多半来源于考试分数不如意的层级,久而久之,在人们心里会形成对高职学生的蔑视,认为高职的学生都是学习不好的差生;另外是高职学生的自身心理反应,他们在外界有色眼光的压力下,会形成一种自暴自弃的姿态,对自身的目标追求以及管控规划不是很明确,许多人进入高职的原因是没有选择的余地,进入院校不是为了好好学习技术,而是积累学龄学分获得毕业文凭而已。高职学生的负面姿态与心理对院校和老师的教育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院校教学方式偏差

高职院校为了抓标准抓体制荣誉,开设了很多不符合高职学生发展的课程专业,有些院校为了追求领先,新潮,不经验证实践盲目开设新技术专业,只图其名,一昧追求热门行业、新兴行业,从而忽视教育质量的提高,校方的老师也会因此跟不上稳固教育的步伐,大量精力用探究新兴技术,其教育质量也会因此下降,过于超前的技术理念对于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一种负担,形成反感厌学心态也是自然的。

我们的确是按照当初确定的方针积极开展工作,围绕高职高专院校IT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产学结合等中心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学会的工作方向正确,内容精彩,成绩丰硕。归纳起来,分会主要在组织校际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企业合作、技能竞赛、课题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上做出显著成绩。

二、突破教学困境途径

2.1以学生为本,注重特色化培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实施对象,因此对高职学生实施教育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规律与习惯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不同的学生阶层实行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在打好基础理论的同时,更应重视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2教育内容从实际出发

高职院校多是以技术培养为主的院校,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兴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部分院校为了追求热门、追求高生源,专门设置新兴技术专业,然后在教育培养方面达不到配套的技术要求,教育内容换汤不换药,使得许多专业经不起时间的磨砺,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最终落寞收场。

2.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计算机网络专业始终走在时代的风尖浪头上,从事该行业的人需要有灵活的头脑,准确的判断以及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在工作能力之外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因此高职院校在抓基础课程的同时,需要为学生开设特色化的课程,激发培育学生全面成长的环境氛围。

2.4鼓励创新,动手实践

计算机行业最大的特点便是实践性动手性很强,高职院校帮助学生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实践创新,创造出富有自己思维的作品,学生在创新研发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思考、判断、规划,对于人格的塑造有益无害,下这样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更容易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

三、结语

目前,高职高专IT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基本上沿袭着本科相近专业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模式显然是对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模式和科目改革应遵循的策略认识不清,因此致使计算机行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教育的预期目的与社会就业环境存在偏差,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或者掌握技能单一浅薄,不能很好适用于实践为主的公司单位,从而有缺口大却无对口人才的尴尬局面。

高职计算机教育要突破当今的尴尬局面,应该以社会需求为主,结合实践能力培养,力图“锻造”全面全能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在抓住学生学习、技能的基础上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对于毕业面临择业的学生很有必要,因此高职学校以市场需求为方向,培养全能型的学生是最为宏远的目标宗旨。

篇7:高职的作文教学论文

1、高职院校作文教学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谈论最多的就是职业和技术,而对于作文很少有人把它作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想成为作家几乎就是梦想。尽管你的作文如何优秀,最终要找到好工作还得依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这种想法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却不符合客观实际。问题还是出在教学本身,高职的作文课没有自己的特点,脱离职业教育的本质,只是为作文而作文的纸上谈兵,和学生将来的求职需求相去甚远。

篇8:高职的作文教学论文

显然,高职作文教学的难点很多,有的陷入了困境,有必要对教学思路进行大幅度的创新。

2.1高职作文教学理念的创新

传统的作文教学观把作文教学定格在课堂,所以它对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就会大为降低,才会产生似乎和高职教育格格不入的感觉,这就需要一个创新的理念取而代之。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全新”课堂的理念,这个课堂拓展了原有的框架和空间,紧密地和高职的其它课程联系起来,把作文的应用和技能的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有用的力求精炼,少用的选择扬弃,用教学理念的创新带动教学方式的创新。

2.2使作文教学充满情趣

写作是理科生最为头疼的科目,高职生也往往把写作当做负担,这就是教学方式出了问题,教师和学生不在一个频率上。其实,作为最为开放的教学科目,教学方式的创新具有相当的空间。要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活是写作的最好老师,随时随地都可成为学习和训练的课堂,只要能想到,可以说出来,便能写出好文章。写文章不是苦差事,那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会在独立的思考中领会人生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样,就可以消除他们对于写作的恐惧心理,鼓励他们拿起笔来多看、多想、多写,不怕天南地北,不怕标新立异,只要自己有兴趣尽管写出来,在写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技巧。

2.3课堂教学和写作实践相结合

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写好作文的基础知识及方法,而通过实践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一是,课堂教学与课外写作活动相结合。为了节省课时,学生要在各类的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教师应该深入其中进行指导,比如:发现意义深刻、题材新颖、构思巧妙的主题,怎样根据主题搜集写作所需的原始材料,以及立意的灵感、切入的角度、层次的设计、修辞的运用等等方法和技巧应用,使丰富多彩生活场景在实践教学的引导下成为精彩的文章。二是,改变作文教学的程序化方式。教师在学生写作前设定一定的场景、人物、事件,不设定写作采用的形式和步骤,由学生应用写作知识自由发挥。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实践环节,在其中发现有意义的思想主题,选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应用所给的素材进行写作,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历练见景生情,提笔成章的快速作文能力。三是,作文教学紧密联系高职学生的专业训练。经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写作的最佳途径,在用于实践需要时就会得心应手。在专业技能的操作实训中会遇到许多和语文写作相关的问题,这正是锻炼和培养他们写作能力的最佳时机。比如写实训总结、实习报告、革新建议、调查报告等等,都在考验学生的写作功底。这时,教师不再具体地指导,要交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学生对每篇文章进行讨论、交流、评价、修改,成为合格的写作作业。这样,使学生在就职后需要作文时,对程序不再陌生,轻车熟路,水到渠成。

2.4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差别化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一是针对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重点是基础教学,使之掌握写作所需的.知识,尽快跟上全班的节奏;二是对于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主要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文章写得规范、漂亮;三是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的作文尖子生,要鼓励他们进行文学性的作品写作,比如散文、小说、诗歌等等。同时,差别化教学还体现作文时的扬长避短上,按照学生擅长的写作形式,或写作手法,专攻一种类型作文的写作,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

2.5结合将来就职岗位进行作文演练

当学生临近毕业时,作文课要多多选取最实用的作文内容进行模拟锻炼。比如,求职所需的个人简历,面试所用的计划书,展示自己技能的演讲稿等等,以及就职后经常接触到的产品说明书、述职报告、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等。同时,作文写作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优秀气质的重要方式,举止言行透露出文人的优雅从容,接人待物文质彬彬,语言优美简练,与人沟通轻捷顺畅等等,都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受益。这样,学生自走出校门,将要用到的作文写作都在校内演练一遍,更利于求职的成功率和就职后的工作衔接,有文化、有水平、有气质更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综述

如何在高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写作能力,是写作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只有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实践,理清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写作课程真正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为实现高职人才的高素质做出我们作文教师的努力。

篇9:高职语文教学性探讨论文

摘要:

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高职院校也凭借自身独特优势蓬勃发展。与高等大学不同,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术型实用人才,提高高职生的社会竞争力及就业率,在社会中形成高职生的独特竞争优势。故高职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不应偏颇太大。本文从高职语文教学的特点与目的出发,阐述高职教学实用性的必要性。

关键词:

篇10:高职语文教学性探讨论文

一、引言

近年来,改革开放成果显著,经济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也在进步发展,但同时一些问题也不容我们忽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主要就是为了获取一门技术手艺,而中国学生多是经过应试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多年的语文学习使他们进入新阶段中丧失了对高职语文的学习热情。但是学习终究是离不开语文的,因此,加强高职语文教学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语文教学的的特点及目的

第一,高职语文教学特点方面。语文教学是我们各科教学与学习的`基础,是为了与人更好地沟通交流,明确自我想法与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等。高职语文也同样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与高等院校无差,其目的基本是一致的。可能在很多高职学生眼里,语文教学与他们的专业课学习毫无联系,何必浪费时间在语文学习上,但是我们要清楚语文学习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专业技术。

第二,高职语文教学目的方面。高职语文教学又应做到与一般高等大学语文教学有所不同,注重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相结合,从而吸引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对高职学生而言,语文教学的实际运用方面内容才是其真正感兴趣的方面,是对其步入社会真正有用的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对诗词歌赋的欣赏与鉴别,对小说散文的深刻理解,更要有所侧重,建立有自己风格带有实用性色彩的高职语文教学道路。

三、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实践

第一,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外实践活动教学中同样也是对语文的一种学习。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分配小组进行课题研究与讨论,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感悟,更重要的是获得一般课堂上没有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既提高了学生们的交际合作水平,也提高了动手实践水平。那么如此,何乐而不为。学生们也真正做到了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第二,提升普通话及语言表达水平。高职生进入社会会比本科生要早,除了自身过硬的技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决策者考虑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普通话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基本语言,是我们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有效途径,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教师应做到在日常课堂上对学生普通话口语的训练,通过自身感染学生提升普通话及语言表达水平。

第三,增强实用性——应用文写作。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热情是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那么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眼光看问题,要做到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步入社会后,无论人们在办公亦或是社交上都会经常使用到应用文,例如公文、请假条、说明书、启示等等。如果到时候你不会,那么可就不仅仅是尴尬了。课堂上教师必须对此有所重视,培养高职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的的综合方面能力,然而应用文写作仅仅是一个方面。

第四,积极展示自我提升语文认知。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和提升自我。学生有了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提升了自信心。语文学习其实就在我们生活点滴之处,这样无疑不是一种语文学习的好方法。在这过程里可以将专业知识与语文学习相互结合,彼此融合,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成长。

四、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转变

显然墨守成规的旧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高职院校日新月异的发展,那么就需要我们转变思维,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变为增强其实用性。在这个转变中教师势必首当其中要改变其教学方式。中国的课堂教育多是一个教师很多个学生,教师在上面“夸夸其谈”,学生在下面“各行其是”。营造出一个温馨向上的课堂坏境,鼓励学生多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观念,无论对错,教师都应给予支持与鼓励,让学生适应新的课堂模式。创新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的实用性,让学生不再仅仅面对枯燥的“你说我听”教学模式,学生们学到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更是在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首要是技术,在技术层次融入实用性语文,大大提高了高职生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做到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同样极具竞争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工作是不可忽视的,试想像缺少实用性的语文教学的学生在社会中一定是不接地气的,是缺乏竞争力的,长此以往的话势必会与本科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越来越低。加深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实用性,它需要教学者投入更多的的心力,需要真正做到对高职生有用,这样高职语文教学才会被更多人心悦诚服接受。长此发展下去,获利者不仅仅是学生一方,社会也是更需要这些既有技术水平又有文化素养的好求职者。尽管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也遇到了一定困难,但需要时刻谨记紧抓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一点是其发展进步更古不变的好道理。

参考文献:

[1]汪艳.加强高职语文教学实用性的探讨[J].企业导报,(22):169+171.

[2]刘润平.加强中职语文教学实用性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164-165.

[3]陆丽娜.从实用性的角度创新高职语文教学[J].科教导刊(中旬刊),,(07):48-49.

[4]刘江华.加强高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功能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10):79-81.

[5]吕照端.高职语文教学实用性初探[J].职业技术,2011(09):110.

篇11:高职钢琴教学培养目标探讨论文

高职钢琴教学培养目标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钢琴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钢琴教学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不断扩大。新形势下,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钢琴课,并大多沿用了专业院校的培养体系,这就使得高职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对于高职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没有良好的界定。因此,设定明确的高职钢琴教学培养目标、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目前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钢琴教学;培养目标

一、新时期高职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不完善。首先,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与一般本科院校的同学有着较大的差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根本没有接触过钢琴教育,即使有,程度也不高;其次,高职的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大多数同学只知其然却不能灵活使用,使得学科教学的难度大大增加。虽然一些学生能够顺利地弹奏部分钢琴曲,但他们也只是在技法上一味地进行模仿,对于节奏和速度的把握都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作曲中思想的表达也不够完整,对作曲家相关的时代背景也知之甚少,这些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效率。

(二)学生对钢琴曲的弹奏选择比较盲目。在钢琴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盲目追求难度较大的曲目,对于乐曲的表现力往往容易忽略。弹奏过程中,学生更多地集中在钢琴的指法及句法练习上,忽略了钢琴的艺术表达效果。一些学生在钢琴的练习过程中,不考虑自身的水平和能力,选择高难度的曲调,造成理论教学和实际的严重脱离,对于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弊端。

(三)高职钢琴教育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高职钢琴教学大多沿用专业院校的培养体系,没有形成一套较为明确的针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这就使得高职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师对于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教学中技能展示、知识结合以及文化思想的发挥都是随性而为,缺乏严谨性,严重影响了钢琴教学的效果,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高职钢琴教学培养目标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结合高职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高职钢琴教学应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形式上,可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将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先从集体课开始打基础,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将学习情况相似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授课,一些接受能力强、学习进度快的同学可以在个别课上进行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也能够有的放矢地培养尖子生,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个人的悟性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效地学习钢琴技能及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思想进行指导,让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很好地克服困难,不断提高钢琴学习的有效性。此外,还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实践演出,培养学生钢琴技能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弹奏时的心理素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建立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系。钢琴的综合能力,指的是学生对钢琴曲的正确理解以及深入探究能力,这些能力对于钢琴教学中情感的表达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高职院校需建立起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学会聆听,通过聆听别人演奏的曲目,找出差异及自身问题所在,对整个演奏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为今后在实践中展现出更高的演奏水平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查阅更多的钢琴知识,从欣赏室内乐、合唱以及声乐等不同形式的作品中体会到钢琴演奏的效果,通过融合多种演奏作品于钢琴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了解钢琴艺术,提升自身的综合表达及思考能力。

(三)建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高职钢琴教学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质量及教学培养目标的构成上,高职院校需建立起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考虑教师教学和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以教学活动是否将学生作为主体来开展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本质。

三、结束语

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综合院校,教学培养目标的制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让学生未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职院校应该将教育视线凝结在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上,以能力培养和素质锻炼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谈静 单位: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潇.试论职业院校钢琴学生学习目标与高职培养目标的关联——以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音乐系为例[J].大众文艺,2012,(14):238-239.

篇12:高职数学教学探索论文

高职数学教学探索论文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培养符合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包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不同于普通的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特征,旨在培养符合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一直以来,高职教育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数学教育的特殊性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1]。由于高职数学教育改革已迈向深水区,如果不加快改革步伐,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接下来,笔者谈谈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的简单,在能力方面缺少具体要求。现阶段,很多高校数学教学目标很简单,大部分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很少有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二)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高校数学课堂以“满堂灌”“填鸭式”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必要的实践课程,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其次,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PPT展示理论知识为主,这种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用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三)对于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综合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得出最终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核。面对这种考核方式,大部分学生都是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考前突击去应付考试,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四)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现阶段,很多大学数学课堂仍是教师的舞台,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非常少。如此一来,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高等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不科学、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不足;教师没有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等。都影响着高职数学教学的开展,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数学素质的提升。

二、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别,导致教学理念也应具有针对性。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都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去证明那些公式、定理,而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3]。因此,教师应明确高职数学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从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最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传统的高职数学采用“灌输式”理论教学,课堂上,教师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很容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从而大大降低教学有效性。所以,在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来运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二,开展分层教学,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性。高职学生在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等方面都不如普通本科生,且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采用同一标准、同一要求,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开展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教学前,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讲课时,大部分时间应针对中等生讲解,最后几分钟针对优等生进行拔高,在课后安排一定时间来帮助困难生,如此一来,能有效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质量,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4]。同时,教师应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一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时,应采取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一直以来,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都涉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图形,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讲解、学习的难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如在讲解“极限”“定积分”“导数”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向学生进行动画演示,让知识点更加直观,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角,因为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如学生过分关注屏幕而忽视自我思考、忽视做笔记等;并且有些数学解题方法的训练只能通过板书才更加有效、更加突出、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把握好这个度,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规避其中的弊端。

(三)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考核多侧重中理论知识的记忆,以期末笔试为主,且题目大多以书本原题为主,导致学生平时不努力,在临近考试时突击背诵,对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毫无帮助,甚至有些学生对于书中的题目换个数字就不会了。所以,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形势下,随着高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数学教师可尝试开卷考试,出一些书本之外的、学生必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全掌握相关知识才能解答的题目,从而全面考核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另一方面,可通过布置一些作业、试验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践证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不理想,因此,在今后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变化。对于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创新评价方式。

三、结语

实践证明,加快高职数学教育改革能有效提高高等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对于实现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高等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让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更彻底、更成功。

参考文献:

[1]赖展翅.基于专业服务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王海龙,韩田君,徐爱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J].教育与职业,(21):117-118.

[3]龚雅玲.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材中的渗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0(3):4-8.

[4]施宁清,李荣秋,颜筱红.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高职数学的试验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9):116-118.

[5]王瑾.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2):36-37.

篇13:高职语文教学相关的论文

高职语文教学正处于高等教育体系中很尴尬的位置,其中有很多影响因素,教学手段的单一,教学目标的模糊,教学内容的不完善都对高职语文教学产生着负面影响,因此,对于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尤其是教学内容上的选择,更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对教学内容的系统科学的配置,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学活动的成功实施。

一、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更注重贴近实际需要

目前,全国出版的大学语文类教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但每种教材的内容和体例都不同,大致有纯文选型、纯作文型,以及综合型三类。

这种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的混乱,反映了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及课程目标认识的模糊不清,同时,也反映了各级高校对于语文教材选择上遇到了困境,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自身特色的语文教材。

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应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客观选择,切勿盲目跟风。

高职院校在选择语文教学内容时,必须认识到,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及总体的学业水平较本科生有较大差距,甚至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都没有,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教材。

合适的内容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通过内容能展现和检验出教师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现场的实践操作,因此,在注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对于应用文等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语文知识应着重训练,教师通过设置情景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思维创造力,使语文学习不再只是其他学科的附属,还应为其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语文教学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除了能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人文景观。”而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越来越缺失,主要原因有:初高中教育对这方面的不重视,以及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更偏重实践操作,较少有人文类的课程和讲座。

这些外部因素较大的影响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建立。

而学生自己也很难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据调查,一些经典书籍让他们莫名的反感,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使得一些调侃、幽默、搞笑的书籍成为他们的首先。

现实情况表明,大学语文教育要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首先,通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获得与社会和谐相处,增强人际关系的能力。

可以有意识的选择实作效果好、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如生活中常用的易错词汇,语法的集中训练,常用应用文的模拟练习;模拟职场有关“说”的训练,通过演讲、辩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等。

其次,选择人文精神丰富的经典阅读,尤其是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体会民族写作的精髓,将传统的人文理念深入思想,从而受到经典作品的熏陶和感染。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潜移默化的传输审美价值,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经典中,得到美的感受,提高多角度、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审美价值,构建正确的“三观”,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效果。

三、高职教育语文学习,应更注重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20世纪的西方哲学发生了一场“语言的转向”,即哲学的研究对象开始从理性思维转向语言。

哲学家们普遍认同,语言比以往更多的影响到人类的思维,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思想是无声的语言。

要想提高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很重要。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尽量做到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最大化的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四、多媒体的普遍应用,对语文教学内容有积极意义

相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死板,课堂氛围的沉闷,多媒体工具的普遍应用,对于改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作用。

学习兴趣和需要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广泛使用最直接的就是激发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不同于传统书本知识的固化,多媒体上呈现出的五彩斑斓的图画和视频更直观的展现了所学知识,有益于学生理解语文相对抽象的内容。

高职语文内容中很重要的阅读经典部分,在多媒体设备的配合下,学生更能体会文学作品的诗意与情怀;相对枯燥的语言文字部分,如诗歌、演讲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播放声影效果,可以更直观的展示优美的发音和抑扬顿挫的节奏;

互联网社会下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提供给教师与学生广阔的求知空间,知识储备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属,学生能轻易的通过网络查询到如作家背景、社会背景等信息,学生通过自己查询信息,再结合老师课堂讲授,能更全面、清晰的掌握语文教学内容。

作者:董娜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篇14:高职语文教学相关的论文

一、研究背景

“少教多学”,从字面理解,也就是老师教的少,学生学的多。

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这一重要教学理念,他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少教’,就是教师要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多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于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教改以来,高职语文教学也大力提倡“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

二、现实意义

和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在校学生语文课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少数学生成绩很低,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倦怠心理。

在学习上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自卑心理比较强。

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考不上本科院校的学生,选择高职,只是他们一种无奈之举,在同龄人当中,他们有很强的'自卑感。

另一方面,矛盾心理比较强烈。

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着强烈的矛盾色彩,他们的各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比较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挫败感和自卑心,主要体现在,强烈的孤独感与渴望交流的矛盾心理,多变的情绪与理智思考的矛盾,强烈的自尊与缺乏自信心的矛盾。

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解他们的矛盾心理,耐心帮助他们解决矛盾,明白付出与收获的道理,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摆脱心理阴影。

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实践教学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而“少教多学”的教学手段正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上积极发挥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三、方法途径

(一)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倾听者”

教师应当成为“倾听者”而非“演说者”,是实施“少教多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已经成为自主学习的一种共识。

因此教师必须由“演说者”变为“倾听者”,尊重学生的学习潜能,释放学生的思想压力,耐心启发,让学生勇敢钻研,极力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加强引导,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合作交流等探索活动,遵循规律,内化知识,强化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认真聆听,适当评价,多做鼓励,这样就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也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倾听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会了解到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的信息,只有对学生所学的情况有所掌握,教师才能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二)教师应当成为课程内容的“创造者”

要体现“少教多学”的实质与精神,就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情感上和思维上都能积极投入,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中。

“学习者能够批判性的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课程内容过程中,去除那些超出学生接受范围的无效内容,精简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深刻分析,以利于学生能够更容易将新知识纳入知识结构,提升思维方式,真正实现个体的知识再生产。

(三)教师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管理者”

“少教多学”,还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智,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比如,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高效有趣的互动环节。

随着多元化活动越来越多地走入课堂,学生也可以针对教师的要求进行各种各样的课堂互动。

比如:专题研究、调查报告、问题抢答、分组讨论、舞台表演、微电影比赛等等。

丰富多彩的活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展现自我的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活动的“评价者”

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记住知识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情感的激发、良好习惯的养成、科学方法的掌握等,所以,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反馈与激励。

比如,可以采取老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师生互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总而言之“,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更为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对过去“填鸭式”教学的一大变革,它更多地关注学生独立个体的体验成长,对高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信这一理论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必将给语文课程带来新的生命活力,也必将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收获。

作者:顾雪 单位:连云港开放大学

篇15:高职体育德育教学论文

高职体育德育教学论文

1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通过讲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教学空间活动大,教学环境复杂,干扰因素多;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交往频繁,一些突发事件增多;运动项目的竞争性强,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行为特征容易凸显,各种思想随时都可以表现出来,体育教师结合这些特点,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体育作风;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主动进取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的心理素质,从而完成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2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进行德育教育

2.1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一,在进行武术项目学习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机智、敏捷、灵活、果断、沉着的品质。第二,在进行队列练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养成遵守纪律,行动一致,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的品质。第三,在学习田径项目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较优越,许多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吃苦的比较多,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第四,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由于教材内容较简单,而有个别学生只是满足于完成动作,对于动作的质量没有更高的标准要求。根据这些问题,教师要重点要求学生从健美的角度出发,强调高质量完成动作,有意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思想品质。第五,在进行球类项目学习和球类比赛、团体操训练等集体项目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要反对个人主义,强调全局观念,强调集体力量,强调集体配合,使学生意识到在集体活动中不顾集体,不与他人配合,一味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集体和他人带来损害。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培养学生养成尊重队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的良好品德。

2.2利用学生对教材难易程度的掌握情况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上学习较易掌握的内容时,要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品质,要求简单动作要做到标准正确,规范优美,为今后较难动作打下基础;学习较难内容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战胜困难、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

3利用练习时的保护和帮助进行德育教育

利用练习时的保护和互相帮助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学习中建立深厚的友谊。使体育骨干有用武之地,找到自身的价值的同时,也让“弱”生能够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尽快赶上来,从而增长自信心。

4利用体育课上偶发事件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上偶发事件有时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把握具体情况,妥善处理。如遇刮风下雨、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场地设施出现意外变化等,教师要从容处理,以借机对学生的应变能力,克服、排除困难的能力进行培养;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5通过讲解我国体育发展史进行德育教育

我国有着悠久的体育发展史,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体育教学中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体育教育,使他们了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懂得什么是屈辱,什么是自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也可以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境界,塑造一个具有健康人格和体魄的人。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才不会受到侮辱和歧视,我们的体育事业才会蓬勃发展。

6通过展现教师自身素质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通过注重自己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体育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养成严谨、文明的好习惯。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做到热情、公正、严格、求实。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成长,也可以说尊重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对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或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学生,作为教师要耐心教育、帮助,切不可用冷言冷语来刺激嘲讽,更不能侮辱、谩骂,以一颗热诚的心去感染他们。相反,对体育较强的骨干生,也不能放松要求,更不能偏袒他们,通过自身的热情、公正、严格,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俄]乌申斯基к说:“教育者个人对青年心灵起影响的那种教育力量,是不可能用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意向、任何处分或鼓励方法来代替的。”知识是教师宝贵的财富,是科学赋予的力量,它直接影响着个人才能的发挥,又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因此,一方面,体育教师应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用新的教育方法、体育思想、知识技能、教学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在运动场上,体育教师身教的特殊魅力,他(她)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专注、人道精神,理解学生的心灵,诚挚、善良、良好的道德情操,勇敢的拼搏精神,也能更直接地影响和传授给学生,起到不可忽视的德育教育作用。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精选

听说教学高中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论高中语文应用文如何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doc

篮球教学对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作用论文

高职生物理学教学现状与对策论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教育论文

高职的作文教学论文
《高职的作文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职的作文教学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高职应用写作教育教学改革论析2022-06-03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发展思路与对策论文2022-06-04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高初中衔接2023-06-26

谈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语文教学评价观教育论文2023-12-10

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究2022-07-23

对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论文2022-09-09

小班教师教育教学论文2023-02-07

高职语文应凸显语言的功能本质2023-07-31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谈小学生的作文指导论文2023-05-02

一年级教育教学论文202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