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式课堂教学法论文

时间:2022-08-02 08:04:02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师式课堂教学法论文(合集12篇)由网友“亚瑟”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导师式课堂教学法论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导师式课堂教学法论文

篇1:导师式课堂教学法论文

导师式课堂教学法论文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胆放手,给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究中,从而使他们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导师式 学生 教学模式

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成为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督促者。而教师角色的转变也必然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发挥学生作为学生主体的作用,这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在这样的教育新理念的指导下,我本学期在教学中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上台讲课完成教学,其他同学补充点评,我当学生听课并完善课堂教学。我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为“导师式”课堂教学法,简言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做老师。

一、“导师式”课堂教学法的具体步骤

1、点燃自信,让学生想当老师、敢上讲台

教育其实并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且要把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给诱导出来,将学生的生命力和自身价值感给唤醒,点燃学生的自信。记得当我在班级宣布由学生自己来讲课时,学生先是一脸惊愕,继而都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情,但是就是没有学生主动担当第一人。为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找到学习一直比较踏实的孙进同学,跟他说明情况,他说:“真的啊,老师,我行吗?”我知道,这个同学特别有激情,爱表现,又是班长,在班级很有威信,由他开头,一定能打响。

2、独立选题,精心备课,让学生能讲课

“导师式”课堂教学给了学生胆气和勇气,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发现了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少数学生被老师逼着学的消极心理,减少了学生心理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得相当出色,完全超出了预期效果。学生在各自进行“备课”时,主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独立选题。一般情况下,我要求学生必须紧扣教学内容,注重突出题目特色,设计出10个左右的问题在课堂上供教学使用,确保教学有成效。

3、“学生老师”上课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之后,学生教课开始了,课堂已完全属于学生。学生老师的课讲得是那么有板有眼、象模象样,台下的同学带着无比兴奋、好奇的心情和巨大的热情去全力配合好学生老师的讲课,一问一答,轻松流畅,有时对学生老师的问题,有意反问,善意搞笑,课堂气氛和谐、诙谐、热烈,其程度是我们教师上课所难以达到的。 4、学生补充

学生补充,是指在所有“学生老师”讲完后,补充一些“学生老师”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或者是遗漏的问题。进行补充的学生,先是由老师来引导补充,如果问题比较难则由老师来补充;后来发展到“学生老师”讲完课后,其他学生只要还有问题要问或者是觉得自己编了个比较好的问题,都可以直接举手进行提问。

5、学生点评

学生点评,是对所有“学生老师”的上课风格、上课内容、提出问题的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价。这一般是先由成绩好的学生来点评,时间长了,可以发展到全班学生,只要愿意出来进行点评的都可以报名或者是直接上讲台进行点评。目的是对“学生老师”进行鼓励和善意的建议,也能训练学生综合评价的能力和口才。

6、教师完善

一般情况下,“学生老师”和学生点评活动时间不超过35分钟,留有10分钟的时间由我来简单小结、鼓励和适当地补充。这要看具体课堂的教学情况,有时是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有时是“画龙点睛”击中要点,有时是以知识与实际的灵活运用为主的活化知识等,视课堂的教学情况、教学的内容等来进行。

二、“导师式”课堂教学法的好处

1、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完成指定的任务,往往要查资料、做试验、动员同伴帮助,无形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会设计出多种方案,联想到更多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学习的顺利进行,学生管学生的效果更好。

3、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为了把问题讲清楚,学生会反复练习教学语言,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由于学生之间不存在“代沟”问题,语言沟通得更好,由学生来当教师,更懂得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因此,学生更易接受。

“导师式”课堂教学法实施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给了学生大显身手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扮演小老师,来做老师的许多工作,就能真正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目的,是“做中学”的完美体现,并能真正体会出“三维目标”技能的要求和内涵,为终身学习夯下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让学生们扮演小老师必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全新亮点。

篇2:高职体育课堂探究式教学法探究论文

高职体育课堂探究式教学法探究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之一,高职体育教学对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一直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创新性和主动性。经过多年的教学的探讨和研究,也是积累了众多的教学实践,教育家认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学生一个或多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探究,自己去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基于此,本文就探究式教学法在高职体育课堂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中教师的地位为削弱了,由传统的主导地位降低为引导的地位。而整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依靠学生自己的探索和不断的试错。这种体育的教学方法貌似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却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探索过程中获得体育本该带来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共同的健康发展,也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1.探究式体育教学的基本内涵及重要作用

1.1探究式体育教学的基本内涵

将探究式体育教学的方法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了解决体育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必须积极的思考,主动的去试验,还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交流来获取解决问题的必要的条件,这也会让学生明白团队的重要性,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探究式的体育教学,学生会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必要的成就感,也会在体育探究的过程中越来越自信,也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2高职体育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学习并不是十分的感兴趣,也不太愿意主动的去思考问题,为了解决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这种特点,开展探究式的体育教学方法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在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是为学生精心的准备了一个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所有的时间就都交给了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方法来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没有固定的答案,这就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做。充分给了学生自己探究的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特点的平台,也为学生不同的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是的学生的身心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和锻炼。

2.探究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探究情境,挖掘探究动机

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是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必须创设一个设计精良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顺利的下去。对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在了解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来安排体育教学的探究情境,并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来让探究教学的情境更易进行。

2.2引导实践探究,提高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学的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显著不同之处就在于探究式教学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查阅相关的资料,设计合理的实验过程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同时还要将自己的结论在小组内或者是小组间进行交流和探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的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自己的观点,也更加容易记住相应的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和体育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2.3关注课堂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探究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堂评价。课堂评价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探究式教学的成败。在高职院校中也会出现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的情况,学生的能力不同所能胜任和擅长的领域就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且不同性格的学生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同样的任务不同的学生也会完成的不一样,甚至得出的结论是截然相反的。所以在探究的环节结束之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及时的把学生的探究结论收集上来并进行评价。课堂的评价也可以是多样性的,根据探究活动的内容和完成的情况,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评,小组间或者是小组的互评,也可以是体育教师的总体评价。不论是哪种的评价模式,体育教师都要注意要不断的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来继续完成探究的任务,帮助学生总结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下次探究的时候可以避免再次发生,帮助学生建立探究的自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个进步,哪怕是小小的进步。另外,在课后体育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是手段继续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动态,又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其遇到的问题。

3.高职体育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3.1探究式教学虽然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对探究情境的设计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善于设计学生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又充满新奇的环境下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可以很容易的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的热情,有助于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然探究情境的设计也不能仅仅关注情境的外在,也要与学习的内容相互关联。

3.2探究的过程不是一个个体独立思考的过程,也不可能一个学生来单独完成,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注意安排好课堂上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一般来说,探究活动都会将学生按照各自的能力和水平来划分在不同的小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注意在划分小组时即要考虑到小组成员的能力是差不多的,也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性格是可以融洽相处的,并且分配好小组成员的各自的任务,让其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探究任务。而且体育教师也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否是有效的交流,不能进行其他的闲谈来浪费时间,要避免探究过程的形式化。

3.3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安排。探究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授课,传统的授课体育教师是主导,可以完全的掌控课堂的时间和课程进度的安排。但是探究活动是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来掌控课程的进度和时间安排。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体育教师要在考虑课堂时间的基础上适时的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引导。

3.4要注意发挥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虽然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的主导权交给了学生,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控制,只是这种控制由完全的掌控转变成了对学生的引导。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其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更高些,也更加容易在探究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出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情况,体育教师要及时发现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出合适的处理,以便探究活动可以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取得探究教学的效果。有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体育教师要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带回到正确的探究轨道上来。而且学生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师也要及时的帮助解决。

4.结语

总之,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安排上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求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探究式的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并且将这些技能转化为其自身的知识,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的形式,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

参考文献:

[1]刘晨亮.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体育科研能力的教学设计及其实践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4(07).

[2]郭艳艳.探究式教学法在运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9).

[3]林长青.探究式教学法在高校蛙泳教学的实施―――以闽江学院为实证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09).

[4]陶丽华,潘宁敏,莫冬丽,张锦,吴鹏,韦巍.探究式教学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02).

篇3:论文:探讨讨论式教学法

论文:探讨讨论式教学法

探讨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既是知识碰撞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尊重、民主的意识都在加强,而且由于要比传统教学更投入于学习,进而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更具有挑战性也将有利于学生的成就动机、求知欲、好胜心及为克服困难而需要的意志力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养成。

1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1.1多向交往性。

从信息论角度看,课堂教学是一种信息间的交流即“教师——知识媒体——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过程”。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反馈结构,它的表现形态是一种思考水平的教学。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进行独立钻研、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讨论式教学法要求通过师生、生生间的讨论来解决问题,实现多向的交流,在此过程中需要师生要较好的发挥好主体或主导的作用,由此形成了一种多向交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向交往性是讨论式教学法最基本的特征。

1.2知识主动建构性。

奥苏伯尔认为建构知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接受、二是发现。两者各有优劣,都不可偏废。

学生学习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二是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三是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分强调了接受知识。而讨论式教学法的知识建构是一种发现式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它要求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靠自主地获得,或通过运用知识而获得新知识。

1.3竞争与合作的并存性。

竞争与合作是两种基本课堂互动方式,课堂教学往往就是通过课堂互动来实现的,分为竞争式互动、合作式互动、竞争——合作式互动三种基本模式。讨论式教学法属于第三种模式,它要求教学多向交往、信息多向交流,因此互动性较强。(教学管理论文 )但并不片面强调竞争或合作,而是体现竞争与合作并存性的特点。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不同见解或质疑对方的观点,体现竞争性,同时为了更好解决这一问题,往往又需要讨论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略,力求达成一致结论或选择最佳方案,体现了合作性。

2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意义

2.1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认真听讲、动手操作、积极发言等主动参与的外在行为,不断内化教学内容。思维的参与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关键。在主体参与教学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使学生大脑积极运思的气氛,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中,智能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在群体思考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2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好的教学气氛的前提是互动、民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少不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会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这是课堂气氛活跃的前提。

2.3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人际关系。

只有当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融为一体时,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够实现。主动参与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他们在与教师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设计教学方法等活动中会感受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对他们无私的爱,从而增强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主体参与还可以使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更加广泛,使彼此之间的认识更加深刻,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会得到升华。

总之,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强烈的参与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才能使外部的教学活动逐步内化,成为自身内部的努力活动,从而获得扎实的知识,发展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实施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3.1讨论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讨论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讨论需要的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起解时进行讨论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讨论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宣布 “下面开始讨论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解决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讨论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讨论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3.2培养学生良好的讨论学习习惯。

小组讨论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讨论精神。

3.3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讨论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3.4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的习惯。

知识是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往往会出现操作后仍不能正确解答问题的现象。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必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要解决的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讨论能力。

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适应了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要求,适应了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实践证明它可以成为教学中一种主导性的教学法,可以成为一种与讲授式教学法相辅相成的教学法。我们只有更好的研究它,使它更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它必将对教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至于讨论式教学法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上运用以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总结。

篇4:生物化学渗透式教学法初探论文

生物化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基础医学学科。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在整个医学课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生物化学虽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独立学科,但与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交汇与联系。正因如此,生物化学教学面临着“三多三难”的实际性问题即课程内容多、抽象概念多和作用机制多,理论知识理解难、记忆难和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难。传统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以多媒体、板书等形式传递知识信息,常常显得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课后即使花很多功夫思考却思考不得,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生物化学知识,并且能学以致用,成为一名大学生物化学教师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面对新形式新情况,教育工作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做出努力,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近年来,“渗透式”教育逐步进入了大家的视线[3]。

1“渗透式”教育的内涵

“渗透式”教育最早是由杨振宁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1]。所谓“渗透式”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的生发出教育者所倡导的观点,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行在感染和陶冶中得到优化[2]。我们常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以作为对“渗透式”教育的形象概括。

篇5:生物化学渗透式教学法初探论文

生物化学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基础医学课程中重要的领头学科之一。生物化学不仅研究正常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及化学变化,甚至研究疾病状态下,生物体的病理性变化和病理过程中特异化学标志物或体内成分的改变。因此,生物化学虽是一门基础医学学科却与临床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医学生只有在学懂了生物化学中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和异常的病理状态下生物内各项指标的变化,才能在今后走向临床工作中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为患者更好了判断和治疗疾病。医学生学好生物化学,在整个医学生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医学内容繁杂与学时数少;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临床知识的实际性之间的矛盾,加之传统医学教学方法上的单一,使得生物化学学习陷入了一定困境。此时,把新的教学方法引入生物化学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4]。“渗透式”教学法是借助一定的载体,如临床实例、生活情境,把教育内容附于其中,通过这些载体传递教育信息,实现教育目的。在利用“渗透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强调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老师主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教学内容,针对生物化学各篇章内容,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当中的内在联系,精心编排和设计临床和生活中的案例,并且巧妙“渗透”到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中。

篇6:生物化学渗透式教学法初探论文

在实践生物化学“渗透式”教学法时,首先要遵循一个原则:以基础医学理论教学为主。在融入临床实例时,仍然是以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做主导,切不可喧宾夺主,不能把过多精力和学时花在介绍医学案例,而忽略了生物化学内容的讲解,从而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借助临床实例的桥梁作用对知识点进行层层剖析、对学生循循善诱,将错综复杂的知识点梳理清楚,用具象化的例子代替抽象化的概念,在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的内在联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掌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培养实用型人才也有着实际的意义。从学生接触生物化学的第一堂课,当他们还对生物化学是什么、生物化学学什么都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我们一改传统教学法即按照绪论内容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我们将临床上的一张化验单带入生物化学课堂,以这张化验单作为一个载体,传递教育信息,达到教育目的。化验单中有血糖、血脂的检查项目。其中血糖就是生物化学中所谓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属于糖代谢中的内容,在生物化学理论课中就会介绍正常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人体血糖水平之所以能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就因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保持着动态平衡。当这样的平衡被打破既而出现了血糖水平的异常即高血糖或低血糖,由此带来相应的疾病。另外血脂,从化验单上便可看出血脂不是血浆中的某一种成分,而是血浆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的总称,对应化验单上TG(甘油三酯)、Ch(胆固醇),既教会了同学认识临床上的化验单,也讲临床对应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贯穿其中。将临床上的化验单渗透到生物化学理论课堂中,一方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另一面,把枯燥苍白的文字内容变得生动鲜活,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且在不知不觉便掌握了生物化学和临床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在具体的各章节学习中,再将临床病例“渗透”到生物化学理论课程中,如临床上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酪氨酸酶所致的。生物化学理论课氨基酸代谢中介绍,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下,首先转变成多巴,进而合成多巴胺,最后转变成吲哚醌聚合而成黑色素。一系列反应繁杂而枯燥,当引入病例,缺乏酪氨酸酶时,导致体内酪氨酸无法合成黑色素,进而皮肤、毛发呈现白色,故称白化病。用具体的例子呼应理论知识,无形中便建立了理论和临床的联系。除了临床病例,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也可进行“渗透”。如生活中每个人喝了酒之后的表现都有不同,这就与每个人代谢酒精的能力不同有关,在生物化学非营养物质代谢这章就会介绍。课堂上让同学回顾自己的经历或者观察身边人喝酒之后有何不同状态,通过同学热火朝天的讨论之后,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一杯就倒”;第二类是“千杯不醉”;第三类是“喝酒脸红”。此时,我们介绍酒精(即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为:乙醇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乙醛,乙醛在醛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乙酸,乙酸可进一步代谢或排除体外。在调动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介绍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使他们印象深刻,当掌握了酒精代谢的一系列生化过程后,再联系生活中的不同情况来具体分析。“一杯就倒”的人是因为体内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的活性都很低,故身体很难代谢乙醇,所以稍喝一点酒就醉了;反之,那对应“千杯不醉”的就是这两种酶活性比较高,利于乙醇的代谢。还有的人喝酒脸就红,是因为体内醇脱氢酶活性正常而醛脱氢酶活性比较低,以致乙醇可以转变成乙醛,乙醛却不能转变成乙酸,造成了体内乙醛的堆积,由于乙醛会使得毛细血管扩张,所以表现出脸红的现象。生活实例的“渗透”,让生物化学知识不再显得高深莫测,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一些现象。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调动起来,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收获了知识。

4结论

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形成立体性的知识结构,优化课堂教学体系。通过“渗透式”教学法教学,增加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发散性思维,最后,“渗透式”教学模式,不仅包括知识的渗透还包含能力的渗透,更有利于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再延,论德育灌输与德育渗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2]杨振宁,杨振宁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39.408.

[3]王祚桥,试论高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9.

[4]刘素芬,国外渗透式教育对我国学校教学与的有益启示[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1.

篇7:学导式教学法医学教育论文

学导式教学法医学教育论文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常见疾病的基本概念。

(2)了解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

(3)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2.能力教学目标:

(1)能运用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病史的收集和体格检查。

(2)能对常见疾病做出初步诊断和处理。

(3)能应用临床医学知识和人际交流与咨询技巧,开展社区卫生保健工作。

3.思想教育目标:

(1)初步具备辩论唯物主义观点和临床思维能力。

(2)具有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

(3)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二、学导式教学法

主要是指将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或自由讨论,有问题可提出,通过相互讨论或由教师答疑来解决。再由学生代表集中发言,最后教师归纳确认。具体步骤如下。

2.1预习准备

在讨论课之前,先把课前针对教学内容选择的真实的临床病例印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对病例进行独立思考,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自己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

2.2分组讨论

在讨论课教学时,将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要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以集思广益,参加讨论的人,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是否恰当,讨论不由教师支配,也不是少数几个学生唱主角,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进去。在讨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事先选好小组长,对病例讨论中的疑难问题作好相应记录。

2.3集中讨论

在分组讨论的前提下,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全班进行集中讨论。由各小组长汇报本小组讨论的情况:一是对问题进行讨论的结果;二是对某些问题存在的不同见解。讨论中,各小组还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争论,如有些问题不能讨论出统一结果,由班长或学习委员记录在案。

2.4教师归纳总结

在小组讨论、全班集中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对每一个讨论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正确结论。教师在总结中,要对学生们在病例讨论中做出的正确分析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讨论中出现本质上的错误,要从各个角度,详细、全面地分析阐述,对各种模糊认识,要进行彻底地纠正,把学生的认识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学生对有关的概念、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等有深入的理解。

2.5学生自我总结在教师系统总结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学生对每一个病例讨论题进行自我总结,做出准确、全面的`诊断及分析。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讨论的问题。

三、对象与方法

3.1对象

我院护理学专业级一、二班学生共120名。

3.2方法

从招生录取档案中取出护理学专业2008级一、二班学生高考录取成绩。一班平均分数为523.14-76.3;--.班为522.5-t-75.8(t=0.045,P>005)。选择《疾病概要》教材中“生物氧化”和“氨基酸代谢”两章,对一、二班分别采用“学导式”与“讲授式”教学法授课。“学导式”教学法授课用于实验班(一班)教学,其教学步骤如下:第一引导阶段,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总体介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轮廓,同时指出自学提纲、自学要求、布置任务,提出相关问题,并介绍学习方法。第二学生自学,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和要求,按照教材规定内容,自学相关内容的知识要点、重点与难点,书面回答相关问题,并记下疑问之处。第三教师精讲,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讲知识要点、重点与难点。第四辅导与总结,由学生提出疑问、集体讨论,教师针对学生自学提出的疑问作分析解释,并且归纳总结。“讲授式”教学法用于对照班(二班)教学,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系统讲解授课。完成上述教学内容后,进行事先不通知的考试,内容即“生物氧化”和“氨基酸代谢”两章,以便对以上两种教学法所教内容进行考核比较。

四、结果

两次考试成绩比较“生物氧化”内容,对照班平均(82.44-14.6)分成绩高于实验班成绩(70.5±16.1)分(t=2.033,P<0.05)。“氨基酸代谢”内容,实验班平均成绩(80.34-17.6)分,高于对照班成绩(73.44-11.5)分(t=2.435,P<0.02)。

五、讨论

分别采用“讲授式”和“学导式”两种教学方法对同一内容教学,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检验式的考核,通过学生考核成绩来观察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讲授式”教学法对“生物氧化”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学导式”;而“学导式”教学法对“氨基酸代谢”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讲授式”。由此可见,一种教学方法,虽然具有独特的功能,但是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只能适应于特定的教学内容。“讲授式”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其优点是教师备课讲授容易,能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程序清楚省力,其主要弊端是单纯强调知识的把握与再现,忽视了知识创新,课堂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对教学缺乏主动参与,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容易使学生死啃书本,往往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导式”教学法的优点是注意了心理品质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去获取新知识,去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但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高,自主学习积极性高,并且还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明显提高,需要教师具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水平,更宽广的知识面,更灵活而坚实的教学技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双向教学活动方式。“生物氧化”一章内容较为深奥抽象,理论性很强,与临床应用联系较少,加上学生对涉及到本章内容的基础知识较缺乏,感到自学困难,难以理解,故“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不如“讲授式”。相反,“氨基酸代谢”一章所学内容,涉及前面学过的某些化学、物质代谢及生理学机能等内容,学生的基础知识面较广,相对易于启发与理解,便于自学,所以“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要优于“讲授式”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深奥的、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需要教师详尽细致的讲解,采用“讲授式”教学法为宜。而对于形象直观的、实用性较强的、容易理解的内容,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较好。

六、结语

总之,教学内容和学科性质对教学方法选择有制约作用,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组合、综合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努力使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篇8:项目式教学法室内设计论文

项目式教学法室内设计论文

1.将虚拟式转为实战型

传统的项目式教学法应该由虚拟型向实战型发展,实战型的项目来源可以多样化,但最有效的方式是应该走工学结合的方式。利用公司拥有大量实体项目资源,可以将传统的虚拟项目有效的转化成实体项目。学生在对实体项目的构思过程中,有大量的实例可以借鉴和学习,并且可以紧跟时代潮流,第一时间掌握当前室内设计行业的流行资讯,让学生的设计作品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实际经验不足所带来的弊端。但实体项目也有不足之处,实体项目有来自装修客户的干扰,会抑制学生的创新理念,而创新又是室内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所以项目式教学法不能仅仅依赖与工学结合,学生参与实体项目还是有空挡期的,在没有实体项目的情况下,教师还应当搜集国内外所有的有创意性的优秀实体项目,要求学生对项目做出合理的分析,并参考实体项目的流程,做出符合项目实际的文本说明和构想,教师再在此基础上给与恰当的指导,将学生最新鲜的构思完整合理的保留下来。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项目,都应该将学生的作品大量的储备起来,在比赛时或进行真实项目竞标时可以随时调用学生已经做好的项目,让学生时刻准备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2.课程的改革

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实体项目的引进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实训实践时间,原有专业课程比较分散,不够集中,不能有效的利用时间,所以传统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而课程的设置又是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请行业企业专家,公司设计总监入校,听取他们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让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全过程。经过反复的论证和研讨交流,严格确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总体方向,并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教学活动方案和课程标准。由此,职业院校传统的课程设置要做出大的修改,学生出去第一学期,基本每个学期都要下公司实训实习,这也就意味着需要空出大量时间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要想加大实训课的时间,让时间集中起来,就要将课程改成模块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后期,基本上每个学期都能保证一个月的时间下公司实习,这样才能满足实训课在时间上的分配。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让室内设计课程中的项目式教学充分围绕实战实训来进行,尽可能的让现有课程与市场需求、学生兴趣相结合,比如,有的学生对室内设计本身并不是很感兴趣,但与室内设计行业相关的专业感兴趣,如:营销,预算等。在不变室内设计专业课的情况下,适当的加入其他行业相关的辅助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思维能力、灵活多变的能力,让学生能将所学的软件和理论知识充分的利用起来,能够快速有效的投入到室内设计实战项目之中。

3.师资力量的投入

在项目式教学的改革中,不能将眼光只投入在学生身上,教师也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对自身的业务素质提出学习的要求。师资来源分为4类: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艺术设计教育,他们一般有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从事过艺术工作的专门技术人员,具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技术;既有学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在艺术领域具有一定声望和特定技艺的艺术家。前3类师资在高校中比较常见,第4类师资比较紧缺。而针对室内设计行业更新较快的特点,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校可定期将前2类教师放到公司进行蹲点式培养,让教师根据市场的改变来调整课程内容,让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时代不落伍,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的`目的。第3类和第4类教师,可以采取聘请和讲座的方式进入学校教学,让新鲜的血液不断的更新,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工作热情。

4.实训项目基地和工作室的建立

以上几点都要源于一个基础,就是有没有公司愿意协同学校来办学。经过市场调查,有80%的正规公司愿意给学生提供实训的舞台,原因是室内设计人在在市场上的稀缺。培养一个好的设计人才至少要3年的时间,而公司是没有时间给新人培训的,往往公司带出来的设计师实践经验很足,但在个人修养和理论知识水平上有所欠缺,加上室内设计人才流动大,设计行业又随时需要新鲜血液来补充,有专业素养的设计人才是市场的抢手货。而学校恰恰满足了这个条件,学生在学校已经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和绘图技巧,仅仅是欠缺了实战经验,学校与公司的联合能把相互的不足之处弥合的恰到好处,公司能从众多的优秀学生中进行挑选,以得到更为优秀和满意的设计师。当然,与公司联合是一方面,但从培养角度来说,这样的渠道还是过于单一了,我们实行的是学生教师两步走的政策,当学生与教师都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以后,专业工作室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工作室是由学校牵头,教师带队,学生为设计成员的自主经营的室内设计工作室。工作室进行对外业务,由学生进行设计,教师指导,实现自主盈利,为学生的实验实训打下更牢固的基础,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快就能在社会上独挡椅面。

5.科研手段

在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后,我们还要小心的求证,对室内设计项目式教学法与工学结合的创新与研究不断的进行完善和修改,让行业企业专家来进行监督。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手法,加大与装饰行业的交流与沟通,邀请各大装饰公司来校讲学,并定期参观装饰公司,并与多个装饰公司对室内设计项目式教学法与工学结合的创新与研究展开探讨。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利用实训点的便利,对公司的实战项目实地调查研究与到第一线实践锻炼相结合,充分了解室内设计项目式教学法与工学结合的创新与研究方法探寻。学校还应该敏锐的抓住市场的脚步,让教师多出去参观已有成效的学校和培训班,让教师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回学校,为室内设计项目式教学法吸取更多的灵气和经验,借用其他院校的成功经历来避免创新和研究过程中的阻碍。室内设计项目式教学法与工学结合的创新与研究,为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就业问题,使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在严格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现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在实现这些能力的基础上,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好的设计师队伍。

篇9:中学体育课堂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论文

中学体育课堂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论文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本文简要梳理探究式教学的概念,指出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不足,阐述体育教学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必要性,旨在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供指导。

【关键词】:体育教学探究式教学法运用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概念内涵

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调查等途径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就这个概念本身而言,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引导,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景,适时点拨,激发学生自由探究的兴趣;二是学生的地位,通过探究问题和问题的解决辅助教师设计课堂;三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

二、当前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很多学校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智”的方面,而忽视了“体”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偏差,体育课程不受尊重。体育课程被一些学校与学生家长冠上了“玩世不恭“的错名,他们对体育课所持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体育课没有被摆上“必修课”的位置上。这也导致了很多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时间不足,而且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传统强势课程所占用,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内容枯燥,教学方式落后。很多中学体育老师缺乏创新能力,教学沿用老一套,更甚者以自由活动充当正常课堂,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较低,教学效果很差。在教学方式上,“邯郸学步”的方法是很多教师的惯用手法,让学生一味地模仿,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在教学内容上,高低年级不分学习级别,内容单一,没有渐进性,通常都是重复着一些基本的运动项目,学生很难学到新东西。

(三)设施短缺,设备利用率不高。很多贫困地区的中学缺乏必备的体育运动工具,学生的兴趣被扼杀。而一些经济水平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出于“唯成绩论”和安全性的考虑,压缩体育课程数量、时间和频次,学生体育兴趣较低,体育设备不能获得有效利用。

三、体育课堂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探究式体育教学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学习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问题的解决为主攻。具体而言,探究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经过如下几个环节:如图1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是提出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处于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发问、踊跃质疑。例如,在第一堂排球课上,学生初次接触软式排球,又软又轻的球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好奇。教师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让学生充分接触软排的同时,安排一些游戏让他们接触“硬排”。这时候,学生就会在游戏中激发出诸如“软硬排球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用”“什么样的动作更合理”等一些疑问,质疑引发了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并将驱动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

(二)开放课堂,提出假设

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要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踊跃思考,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式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能力,采用独立的或者小组式的方式,对所质疑的问题进行各种假设,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并将自己的或者小组的结论清楚的表达出来。

(三)自主探究,适时点拨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要素是自主探究,它要求学生针对问题设计探究方案,进行问题的探究,得出探究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在探究式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或必要的资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或者查阅,提出解决问题的计划,并将计划付诸体验,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例如,在原地投掷铅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两脚平行站立正面投掷铅球”和“两脚开立侧身转体投掷铅球”两个不同的场景,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或者以其他方式(如观察他人)去探究哪一种方式更能将铅球投掷得更远这一问题。学生将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得出投掷铅球的正确方式,领悟原地投掷铅球技术动作的要领。

(四)归纳总结,应用创新

在探究式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自主体验探究外,还可以采用合作探究,通过互助协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补充,整合归纳结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如:“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对他的回答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等等,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学生间观点相互补充,激发对自己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修正,使得结论更加完备、合理,也可以运用体育专业术语、图表等系统而又简明的形式加以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把探究得到的问题提升到实际生活或者其他领域中。

四、小结

探究式体育教学法不仅关注学生“学什么”,更关注学生“怎么样才能真正学懂”,在“让学生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上下功夫,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互助协作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中学体育教师应该进一步探索此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而有效的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林.高校体育课程探究式教学刍议[J].体育与科学,,24(3):77―78.

[2]唐智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5):13一16.

篇10: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 (人教版)

魏书生教学经验-------“学导式”教学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4.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示范演示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15分钟。如果加上在上课的开头阶段教师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示范操作,提出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所用的3~5分钟。“学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面向全体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大体为四比五,也就是说,主要由学生进行独立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主要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示范的时间。同时,在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的时间里,也要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记忆,想象的智力活动和简易的模拟动作,教师也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尽量饱满的情绪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智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情感、意志等相应能力的发展。

5.教师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掉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记忆、巩固和熟练的目的(一般可用5~10分钟时间)。

“学导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领域和适应性能,而且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灵活变通的发挥效能。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作为僵化的模式套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变式”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

追忆

篇11:翻转课堂教学法研究论文

目前,我校第二外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一些调整,由原来三个学期教学调整为两个学期,以周课时四课时计算,二外日语总教学课时数仅为144个。怎样在如此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我校二外日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显然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更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达到上课内容生动、学生积极性强,就要求教师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这一现实情况,翻转课堂教学法就比较适合于我校的二外日语教学。

2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地在接受知识,但是在翻转课堂中,角色刚好发生了互变,学生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并参与课堂活动,教师的作用则是课堂学习的设计者,是学生疑难的指导者。所以教师对学习的设计部分的作用就显得相当重要。如何让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归根结底要解决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线学习,二是面对面的探究性活动。而要设计好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

(1)多种教学方法并存

在教师对二外日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中,应明确哪些教学内容适合翻转教学,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传统教学。例如在日语二外教学中,语音基础部分的学习更适合传统教学,因为教师可实时纠正学生语音或书写等的错误,而一些知识点清晰,结构性强的语法知识等,就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法。针对这类结构性强的知识,教师可通过制作相应板块的教学视频来讲授知识点,学生通过课外时间的自主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部分试题的检验可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继而有针对性的去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可对一些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

(2)前端学习视频的创建

首先,在制作视频以前需要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学习知识目标,以及通过视频学习后最终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在视频的制作中注意知识应相对独立成块。其次,在收集和制作视频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能尽量适应不同学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用视频学习时,能体现其较强的交互性和可选择性。

(3)在线学习和交流

利用视频的在线学习,可实现因材施教。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接受程度、学习习惯来控制节奏进行自主学习。懂的部分可快进,不懂的可反复看视频,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这样可以保证学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如有强大的软件支持,学生在在线学习时还能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可实时向教师提出疑问,还可与同学进行讨论,及时解决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面对面的课堂活动

翻转课堂的面对面课堂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例如在二外日语教学中,教学活动就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二外日语教学的面对面课堂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单词游戏对学生的单词记忆进行检测;二是通过句型练习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法知识的掌握进行检验;三是多设计一些探究式的课堂活动,可通过设定的`模拟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对话、表演等,检测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学生表现出的发展变化作出及时的审视和有效的反馈。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教学部分是教师在课前设计好的,是静态的,而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部分更具动态性,因为学生通过视频自主学习的效果不同,课堂的不确定因素就会增多,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需要教师有足够应对课堂变化的能力,需要教师有更高的实践智慧。

3对翻转课堂的展望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优点颇多,它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能让学生得到个性化教育。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实际环境中,全面推行则行不通,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用于制作教学视频的软件支撑,以及学生及家长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接受理解程度,还有翻转后的课堂对教师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等等。我们在借鉴国外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根据国内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不能盲目跟风,一味地想创新而不考虑现实情况,完全地用翻转课堂代替传统课堂,那样只能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甚至使课堂教学混乱。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构建出真正充满对话、自主和协助的课堂,才能真正有益于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12:讨论式教学法的研究论文

讨论式教学法的研究

吕桂丹 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吉林松原(138000)

讨论式教学既是知识碰撞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尊重、民主的意识都在加强,而且由于要比传统教学更投入于学习,进而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更具有挑战性也将有利于学生的成就动机、求知欲、好胜心及为克服困难而需要的意志力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养成。

物流专业研究生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高素质语文教师的培养论文

高职下慕课项目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独立学院与工商管理论文

油画设计实践过程体验与反省论文

独立学院线性代数教学点滴论文

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医学本科生素质培养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南京一中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导师式课堂教学法论文
《导师式课堂教学法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导师式课堂教学法论文(合集12篇)】相关文章:

改革电工学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2022-05-02

本科生科研训练自立项目监评机制探讨论文2023-07-12

如何独立认读英语单词论文2023-01-06

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探析论文2023-06-07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2022-10-11

教育学研究生开题报告2022-06-22

家族企业内外部传承模式选择研究论文2022-07-21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023-09-29

传统文言文的教学模式论文2022-07-26

研讨式教学与教师适应性研究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