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的假象”为你分享20篇“改革电工学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改革电工学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改革电工学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电工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电工学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电工学教师可以通过实施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课堂演示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 者:高波 作者单位:郑州市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06 刊 名:河南教育(高校版) 英文刊名:HENAN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电工学 高素质人才 教学改革篇2: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朱健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朱健
CHINAHIGHEREDUCATION
集思广益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朱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健/刘巨钦
人
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
培养方案改革中,坚持既吸收母体高校的有益经验,又努力体现独立学院自身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和学生特征,从而培养出第一文库网独具规格的应用型人才。
立足本科教育的基本框架,以理论够用为标准,既关注学科、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有别于母体院校的教学计划,同时借鉴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具体而言,在知识结构方面,适当扩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适当减少原理性知识。在知识类型方面,更多地选择过程性知识(技能知识),让学生掌握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在知识编排方面,努力在基础知识传授阶段就体现应用性知识内容,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删减一部分旧知识,使反映现代工程工艺发展的新知识充实到课程中来,以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培养操作性技能。在外语教学方面,强化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培养,为每个专业都增设专门由外籍教师任教的《英语口语》课程。在信息化知识教学方面,切实加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大力推进教学内容的人文化、个性化。学院倡导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当作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要求各专业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关心学生的内心体验,注重发挥其主体性;要求教师善于把课程知识与教学情景融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课程不再是固定的经验,而是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学院还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交叉化、实用化。因为现代知识发展呈现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在大学中体现为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迅猛发展,这种趋势要求现代应用型人才不能局限于过去狭隘的专业知识面,而是要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前沿性的新知识。同时,学院强调要主动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传授实用性的知识,这种知识既不偏重基础学科,亦不偏重操作技能,而是偏重应用学科,这种知识对系统性和深刻性的要求有所降低,而对新颖性与应用性要求较高,能为实际生产生活所用。为了确保教学内容改革
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和主体。独立学院作为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的机制、新的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创办时间不长,办学模式不够完善,办学经验不够成熟,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便是“照搬母体高校”,没有很好地构建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移植母体高校的课程体系,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与母体高校相同,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培养的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教学内容陈旧,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应用;教学方法不够科学,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不利于独立学院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沿袭传统的理论知识教育模式,实践教学不突出,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和知识应用能力不强。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根据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与办学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探索构建了具有自身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内容
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形势与要求,着力培养重实践、强能力、专业化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坚持以下原则:科学化。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运用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前沿理论,并充分吸收相关理论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中,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论证,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在科学性论证的基础上。具体化。组织各专业的教师代表,深入学生、教师、企业和社会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各个利益主体对于人才培养过程的现实期望与具体诉求,从而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应用化。强调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是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或是技能型人才。特色化。在新的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5
59
集思广益
CHINAHIGHEREDUCATION
目标的实现,学院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工作,使得教材更加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现在:大部分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习过程十分刻苦,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学习欲望;大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基于家庭背景等原因使得信息接收渠道比较多,见识比较广;很多学生知识面比较宽;小部分学生特长比较突出。其不足之处表现在:整体的知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极少数学生缺乏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内心世界比较空虚,对自己的认识、定位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比较迷茫;少数学生缺乏刻苦精神,没有很强的进取意识。
通过教学研讨会、教学比武等方式,学院引导广大教师根据独立学院的学生特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打破单一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讲授结论性知识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主导,鼓励教师在课堂开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推行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实践精神和操作能力。学院在教学质量评价中,重点考察教师是否深刻地把握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质,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对于学生思想品质的养成、习惯的形成、能力的提升、人格的'塑造等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院在新的培养方案改革中,强调了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并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建设。大力营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注重营造“能力至上、动手光荣”的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加强实践与操作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在精神上给予积极鼓励,在时间、经费、条件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特征,全方位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外活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高层次、高品位的人文素质讲座、各类科技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等活动,使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价值取向、乐观向上的心理性格、良好的团队意识。定期开展职业能力竞赛和职业生涯竞赛,促进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近5年来,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较高、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学生喜获多个奖项,社会反响良好。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刘巨钦为院长】
(责任编辑:吴绍芬)
2.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载体,学院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力求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有机结合。打破传统“老三段”的明显界线,使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紧密衔接起来,将理论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紧密结合起来。适当降低必修课程比例,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并且每个专业都设置一门讨论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方式。完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学院每学期至少为学生开设50门以上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程,且规定每位学生至少完成10个学分的文化素质选修课程方可以毕业,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强调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同时,大量开设综合性课程和学科交叉课程,让学生学习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以扩大学生学术视野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积极利用母体高校多学科和学科发展比较好的优势,克服自身缺乏较为成熟的学科组织的劣势,努力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打破以单一学科课程为主导的局面,设置较多的学科交叉课程和学科综合课程,使课程知识呈现关联性、综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院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大量增加实践课时,每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增加
50节课以上的实践教学课时。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课程中,专门设置了12个实践课时,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和应用。积极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产学研结合,优化实践教学的社会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批教学质量优秀、合作关系稳定的实习基地。认真设计参观学习、市场调研、社会调查、实战训练、课余兼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及相应的运行机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努力打造一支能够同时胜任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双重职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实验实习课程与各门课程练习相结合、课程实习与综合实习相结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各种实践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出较为全面扎实的实践应用能力。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过程,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确保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3.根据学生特质创新教学方式
独立学院学生具有比较鲜明的群体性特质。其优势表
60
中国高等教育2014.5
篇3: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许丽丽
(山西省祁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摘 要:计算机本身就是人们获取和接收信息的可操作的媒介,它的操作性本身其实毫无意义,学习计算机更多地要学习它的思路和理念,要真正树立的是创新思路并且寻求突破,而绝不是应用“创新步骤”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理念的革新;计算机的创新思路;项目任务;学习情境
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要以实用性为主以外,更要扎扎实实地深入理论本身,并且要简化原有(演示、讲解、练习、展示)的计算机教育方法,更新原有教育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只保留演示、练习,真正达到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加强实际操作,使理论和实际操作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如在premiere Pro CS5的实际教学中,我不会让学生先去看书,我会给他们创设项目和任务让他们马上去完成,让他们主动带着问题去看书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最后我再演示,让他们去练习,就这样往往他们学到的东西更多!
在教学内容上,一般职业高中的计算机课以实用为主,非常重视实际操作,对于理论学习往往不够,鉴于此我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理论,因为计算机本身就是人们获取和接收信息的可操作的媒介,它的操作性本身其实毫无意义,学习计算机更多地要学习它的思路和理念,要真正树立的是创新思路并且寻求突破,而绝不是应用“创新步骤”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如我在premiere Pro CS5的实际教学中会重点讲授一些电影剪辑的发展和脉络,讲一些与剪辑相关的蒙太奇理论,真正让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一次知识的满足和心灵的“愉悦”和“净化”,让他们真正懂得学习的理念其实比学习本身(知识和方法)更重要。
在教学手段上我要主动为讲授创设优质的学习情境,因为它本身就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越来越活起来。多媒体技术以数字通信技术、传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能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统一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又能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如在讲授premiere Pro CS5时,我先制作一两部优美的微电影,然后用不同的水平剪辑出来,学生看见不同剪辑层次的“作品”,他们都想知道那个较高水平的电影是如何剪辑出来的,于是我再把如何正确剪辑告诉他们,达到预设优质学习情境的目的!
一、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而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学生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其他同学的羡慕,这会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完成某一实例后,抽取某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适当使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被表扬的'学生的成绩得到教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趣盎然,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设置项目任务,提高其主动性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现实的、针对性很强的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学习、思考、探究。譬如在教Word 时,可事先发给学生一份教学样稿:处理一份文稿。首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整理样稿,再有针对性地讲授样稿的处理方法与步骤,并强调实效的重要性。一般的,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新知,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讲解Word的表格制作时,可先将座次表、课表以及成绩统计表等样本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带着学习任务去学习,效果会更好。这种方法要求教师细研教材,精心设置任务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
当今社会是一个急需综合性技能人才的社会,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中高级计算机技能型人才,需要我们及时革新教育理念,强化计算机创新思路的培养,及时改进教法,确保计算机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万森。计算机专业还有几分天下[J].计算机教育,(02)。
[2]刘继雄。“项目教学法”在Visual FoxPro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32)。
[3]谭仁杰。做研究型教师[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孙宏安。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潘怀。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信息与电脑,(09)。
[6]宋军营。职业学校计算机实践性教学之我见[J].职业教育,2009(08)。
篇4:论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论文
论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论文
一、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1.加强临床能力的训练。按照卫生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所规定的统一培养目标,要求临床医学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和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领域内常见病,达到卫生部下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2]。由此可见,临床医学研究生不能仅仅是技能熟练的“处方师”或“手术匠”,临床能力也绝不只是临床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应是知识结构、逻辑分析、综合推理、诊断治疗、决策能力及实践操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3]。因此,医院科教科和研究生导师要根据培养目标联合制定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计划,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计划内容包括:(1)在导师和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研究生参与管理病人,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临床操作技能;(2)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科室的疑难病例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分析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3)研究生应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创新活动;(4)研究生应轮转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拓宽全科领域的知识面。
2.临床实践考核。为了提高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质量,应进行临床能力考核。考核可分为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和毕业前考核。一是出科考核。各临床科室成立科室考核小组,负责出科考核工作,以保证研究生在各科室轮转的质量。出科考核的内容包括3部分:(1)平时表现;(2)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和病历质量的考核;(3)医德医风考核。对于出科考核不合格者,继续留在本科室学习,直至考核合格为止。二是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附属医院组织进行。附属医院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小组,由小组选择一名病人,考核研究生的临床诊治能力。考核内容包括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诊断和治疗水平、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等。三是毕业前考核。毕业前考核由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处组织进行,主要考核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处理常见病的能力。
二、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是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完成科研活动所需的能力,包括科研的洞察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4]。科研工作主要按照以下3个步骤来实施。
1.选择课题。选择课题是科研工作的核心,也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选择课题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依据,因此,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和资料,了解本学科最新进展,找出专业发展的空白与不足之处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写出课题设计报告。通过选择课题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临床研究生的课题选择应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尽量涉及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样才有临床意义。反过来,可以通过临床实践检验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发现其不足之处,有助于课题的完善与提高。研究生选择课题后,举行开题报告会,邀请本领域的专家参加,对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使得课题的设计进一步完善。
2.课题的实施。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研究生不仅要动手做实验,还经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研究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在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中,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题研究开始以后,研究生往往需要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同学、病人及其家属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了研究生的沟通能力。总而言之,通过课题的实施,锻炼了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生应定期汇报研究工作,使导师及时了解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完成。同时,导师也要随时检查研究生的工作,防止弄虚作假。
3.撰写论文。论文写作能力非常重要,研究生多年的学习成果最终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得以体现,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能够充分证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对其学习和科研成果的总结[5]。在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之前,邀请一些专家就如何写好论文进行辅导,传授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提高研究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导师也应检查和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论文质量不高者,不得参加答辩。
三、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理论知识
1.优化课程体系。高等医学院校传统的课程体系明显落后于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知识面过窄等问题。因此,要强化跨学科、开放性的课程设置,体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前沿知识的统一[6]。跨学科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跨学科知识,研究生的视野就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更新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内容比较陈旧,即使是最新版的教科书,从编写到审稿、出书一般需3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7]。经过如此长的出书周期,教科书的内容明显落后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用这种陈旧的书本知识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生。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给研究生,使研究生了解这些成果,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进行科学研究。
3.改革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法,即教师讲,研究生听,研究生被动接受知识,造成研究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应当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竞赛式、案例式等教学法,变研究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陈至立在第一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水平的导师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他们一般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有创造性工作的经验,他们治学严谨,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鼓励研究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8]。”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的理论水平、临床能力、科研素质、医德医风等都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导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主要原因如下:(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师的学历层次整体偏低;(2)由于扩招,有的导师带的研究生过多,或因为兼职太多,工作量过重,无暇指导研究生;(3)有的导师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生,缺乏指导经验;(4)相当数量的导师研究经费不充足,具有国际学术研究背景和经验的导师比例偏低、国际交流能力偏弱,这些都会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9]。因此,必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导师的遴选和淘汰制度,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学校应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定导师选拔的标准和条件,将承担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裕、科研成果突出、教学能力强、道德品质优秀、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员纳入导师队伍。对新增的研究生导师进行上岗前培训,让他们聆听老专家、老教授介绍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使他们了解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过程和自己的职责。定期考核导师的学术业绩(如科研项目及学术论著)、工作态度、培养能力等,督促导师履行职责。对于连续几年没有科研项目、经费和成果的导师,或者因导师失责而出现研究生毕不了业的,则取消其导师资格。
2.研究生导师需要不断学习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3.坚持执行导师每年招收研究生不超过3名的规定,以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每一位研究生。同时,要求导师在社会上的兼职不能太多,否则会减少对研究生的指导,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聘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家来校担任兼职导师,介绍新知识、新技术和国外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从而加强学校的导师队伍建设。
5.建立小组导师制度。目前,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单一导师制,即每一位研究生师从一位导师,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学习、临床工作和科学实验。由于单个导师知识面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级医学人才。小组导师制,也称一主多辅的导师制,该导师制度源自美国,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最先采用了这种导师制,是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模式[10]。目前,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医学院校在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中采用了小组导师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小组导师制的导师组成员由不同专业的指导教师组成,例如,培养一名泌尿外科的研究生,就组织由泌尿外科导师牵头,普外科、肾内科、医学影像科、泌尿疾病相关的基础学科等专业的指导教师参加的导师组,让不同学术背景的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只有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培养,抓好导师队伍建设,才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5: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演讲稿1000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兴旺的衡量标准。大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在我们中国已经是闹的沸沸扬扬,但是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却是一路坎坷,很不乐观。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另外,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影响也仍然存在,这些都必然影响青少年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导致素质教育难以实施。
我校为改革教育模式,倡导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了“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创建‘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思路。谭院长在与学生干部座谈会上对“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区别做了阐述。知识是直接得到的,能力则需要转化,而素质要靠内化。后两者需经过长期的培养、熏陶和内化才能获取。并且,在会上还阐述了有关怀化学院“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基本内涵――人才培养规格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人才培养内容融学生“公共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为一体;人才培养途径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为推进“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有效推进,怀化学院还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的长效机制。同时改革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绩效分配方案,建立“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激励机制等。
通过对我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与学习,使我明白了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不仅需要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还要积极关注民生,关注时事政治,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心与历史使命感。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把握在大学学习的宝贵机会,还要树立科学合理的理想信念。
大学时期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对于我们今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刚入大学不久,很大部分同学都未能完全从中学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能够做到自主规划学习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人都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育。一方面由于尚存中学计划应试教育束缚的惯性思维,另一方面,能够树立崇高远大理想的学生亦在少数。因而,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规划,对于我们许多还处于迷茫状态的大学生,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大学是十分宝贵的学习时期。我们一旦进入社会,就很难再有这样系统专门的学习机会。因而,努力把握大学的学习机会,就等于为今后进入社会提供了基础保障。大学一年级,由于我们刚刚入校,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我们都需要时间调整适应。
作为新生,一方面由于对于未来满怀着憧憬,我们就会认真学习。另一方面,进入新的环境,我们又需要重新对自己定位,因而热衷于展现自我。在这个特殊阶段,我强烈建议,同学们积极加入学生组织。学生会是学校为我们学生提供的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各方面才能也可以得到充分展示,还能够很快熟悉大学的学生工作与学习。此外,通过新鲜血液的注入,学生组织的精神面貌定会焕然一新,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篇6: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演讲稿1000字
加快发展,就必须要建设一支强硬的人才队伍,而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就必须解放思想,这就需要经营决策者一手狠抓经济建设,一手狠抓人才队伍的建设,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人才,简单的说就是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才能或专业技能的人,可分为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和初级人才。人才是一个国家实现奋斗目标,加速经济发展,促进各项事业快速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唯一依靠,也是一个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加速企业不断壮大,最终实现奋斗目标的骨干和顶梁柱,尤其在技术密集的电力行业来说,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是我们立足藏乡,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和坚强依靠。
当前,我局的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截止目前,毕业于专业院校具有大中专学历职工149人,占全局的54.8,其中中级及以上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的18人。这些技术人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绝大部分为我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专业涉及领域和技术领域比较密集的电力企业来说,仅此而已是远远满足不了企业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更何况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和名不副实者也有人在。所以,注重着力培养和选拔使用有能力、懂技术且又愿意为我局发展乐于奉献、敢于吃苦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局发展的充分且必要条件,也是企业发展的需求,时代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中层领导和重要岗位选拔使用人才时,不仅要注重专业对标,还要注重德、才、能兼并。
当今社会,尖端科技循序渐进,一般科技突飞猛进,企业发展你追我赶。对此,我们不容乐观,要想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能够中流砥柱,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现阶段完善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选拔使用制度以及未来人才培养和选拔使用的远景目标,特别是要及时发现和培养具有可塑性和可用性的初级人才,对这些人舍得投资进行深化培训和培养、敢于让其挂职得到更具体的学习和锻炼、乐于鼓励激发使其具有更大的创造力,以此,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又能激励和带动其他员工积极学习、塌实工作、奋发进取。
企业的发展,必须要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又不是一时两刻就能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传统、旧观念和旧意识,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钻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新知识新思路、新观念和新意识,树立起新理念。只有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了旧的东西,我们才能站在发展的战略平台上,认识人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培养具有可塑性人才的重要性,所以,解放思想、促进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
篇7: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演讲稿1000字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在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鲜活而强大的现实价值。只有有了文化认知,才会有文化认同,也才会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成长。纵横古今中外,任何国家或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文化萎靡、精神空虚。
中华文化,作为世界历史上唯一不曾中断过的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近一百多年以来与各种外来文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交流、碰撞、渗透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惊讶与从容、冲击与接纳、困惑与洗礼、焦虑与欣慰。一百多年来的文明变迁,无论是思想价值、精神学理,还是道德实践、日常修为,既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也造成过令人痛心的精神损伤。
就前者而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下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能力得到了持续的焕发与彰显,其最大的现实成就就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飞跃式发展,民族复兴已经具备了非有不可的物质技术基础;就后者而言,受外来文化当中负面价值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被片面地、无理地、极端地贬斥,导致了社会的精神价值滑落、道德底线下移、榜样力量式微、人际关系疏离。
众所周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经济和科技作为“硬实力”,讲的是共性;发展硬实力,追求的不是地方特色,而是世界水平。在这一点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已经做得非常成功。而精神和文化作为“软实力”,讲的则是个性,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与别的国家、别的民族、别的社会相区别的特点。这个特点,正是文化特色,即:为什么一个国家或民族提倡的、推行的、习惯的,是这样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审美趣味、生活态度、人际关系,而不是别的?显然,这些属于“文化的特色”的东西,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或一个人最稳定、最深刻、最恒久的精神价值,构成了人们得以按自己的想法和照自己的方式来生存、来发展、来传承、来繁衍的文化基因。
与政治、社会等相比,文化,尤其是文化当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是最具有“韧性”的一种意识形态,能够对经济体制、政治态度、社会生活产生最大、最持久的制约和影响。这种制约和影响,正是“软实力”的集中体现。由于文化能够彰显国家的个性、民族的特性、社会的差异性,它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往往能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来势迅猛的情况下,保持文化的特性和独立性,对于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睦,可以发挥基石、导航和矫正的作用,其意义是无论怎么估价都不会过高的。反之,如果对自己的文化没有自信,对自己民族世世代代遵循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不以为然,那就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国家、民族得以独立生存、个性发展的基本理由。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与国家硬实力取得巨大成就相同步,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和负面现象;在令社会上上下下普遍感到痛心、担忧的同时,大众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的关切与呼唤,日甚一日。失范问题、良知问题、诚信问题、冷漠问题、欲念问题、得失问题、小节问题、公平问题、腐败问题等等所引发的热烈讨论,无不反映出人们对道德回归的焦灼,对良性社会规则的期盼,对构建文明社会、营造踏实幸福感的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规范,这既是众望所归,也是大势所趋。
在中华文化的源流当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在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鲜活而强大的现实价值。只有有了文化认知,才会有文化认同,也才会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这就要求,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有清晰的了解,对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有准确的理解。一方面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涵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整合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特别是那些在市场经济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正确合理、行之有效的文化理念,如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契约意识、禁忌意识等等。这样,民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便具有了科学的内涵和大众化的普及形式;反过来,科学内涵和大众普及形式又巩固和强化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使我们的文化更加鲜明、更有影响力。
篇8: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演讲稿1000字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高素质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大家知道,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里,从“女蜗补天”到“嫦娥奔月”,从敦煌精美的“飞天”壁画,到李白“欲上青天揽月”的壮美诗句,寄托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梦。
0月 5日和 6日,在这两个载入史册的日子里,“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成功进行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国自己的飞船,自己的航天员,终于圆了中国人自己的千年飞天梦。
回眸这一历史的瞬间,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都不得不说杨利伟是一个高素质人才。飞船落地,舱门打开,面带倦容的杨利伟成为中华飞天第一人后的第一句话是“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此后,在各种场合,杨利伟的一举一动,言行举止,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英雄的形象,更是一个高素质人才的范本。
杨利伟的高素质从何而来呢?有人羡慕他的先天禀赋。选拔航天员时的医学临床检査,涉及人体几十个器官:航天生理功能检査,包括各种耐力测试。无疑,能有近乎完美的身体素质,顺利通过如此“严酷”的检査,赖于爹娘给予的一副好身体。
有人说他是一个幸运儿。培养一个宇航员国家投入了多少?价值连城的仪器设备,多次修正的训练方案,无数人的倾力投入。能够被选中,并被精心培养,是一种机遇,能脱颖而出进入“首发阵容”,亦是一种幸运,继而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更是一种荣耀。诚然,杨利伟的成长经历确实充满了幸运。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幸运的光环下面,杨利伟个人的巨大付出。
在短时间内,他学习了天文学、天体力学、空气动力学、航天医学、心理学、外语以及载人航天等七大系统,涉及30多个学科、 0多个门类的知识;为打造特殊的身体素质,他接受了严格的特殊训练,并毅然向自己的极限能力挑战;在太空中,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体验太空飞行,他只睡了半小时……如此付出的动力在哪里?杨利伟的回答是:为民族争光,为航天事业奉献理想和信念!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发现,而是一个被实践一再重复的真理。遗憾的是,这条真理虽然一再重复,却又一再被忽视。这种忽视,在校园里表现更甚;每到招生季节,多少父母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一个进人某学校的机会而挖空心思,把每一种针对学生的营养品,每一本针对学生的参考书籍都一一记在心里,争相购买;家长多半不会为大投人而惋惜,却多半会为没能收到好效果而遗憾。其原因大半是由于把精力放在了条件的创设和知识的灌输上,偏偏忽视了对学生动机的激发,意志的磨硕;作为当事人的学生,更缺乏强力的上进性和吃苦耐劳精神。
从杨利伟这个高素质人才的范本上,无疑再次证明了高素质人才必须是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前提条件的。为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注重其意志的锤炼,才是立人之本,强国之路。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的你有同感吗?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培养和造就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有意志、有毅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人民的福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大家!
篇9: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论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论文
一、概述
21世纪是全球化时代,资本、商品、技术、人员的跨国流动程度超越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要加强国际法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国际法人才,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立法和国际司法活动的质量。”因为“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直接关系到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肩负重要国际责任的大国,有众多复杂的国际法律事务需要国际法专业人才去处理或提出法律建议。国际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作为国家间交往的行为规范,其对谈判、缔结、签署、批准、解释、实施等诸多环节的规范都会存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研究、这需要更多的专家型、复合型国际法律人才。
要成为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既要懂国内法,又要懂国际法;既要具备一定的法学理论素养,又要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既要精通母语,又要熟练掌握国际法专业外语,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然而,国内的国际法教学尚不能较好地满足培育更多高素质法律人才的现实需要。因此,明确国际法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探讨如何通过国际法教学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目标,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制约我国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教学因素及成因
知识化、国际化、通才化将是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全球化对国际法人才培养带来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中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律人才,另一方面现行培养机制难以在质量方面满足社会需求。“纵观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现状,面临两个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是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究竟应该走职业化道路还是专业化道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第二是法律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从各国法学教育的传统及现实看,法学教育具有三个可能的目标,即培养法律学者,培养法律工作者,培养有修养的人。”就本科阶段而言,学生的毕业去向差异很大:进公司、做公务员、读研、出国深造、进律所等。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对自身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准备重点也往往会存在差异。比如,要出国的学生特别重视外语,要参加司法考试的学生和要考研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高校本身在培养机制方面的诸多弊端,如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目标、对师生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多局限性的叠加形成消极合力,妨碍了培养更多适应全球化和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国际法法律英语运用能力有待加强,国际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有待提升,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也需提高。应当“改变那些束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三、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路径
跨国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至少包括本国法、外国法、国际法、法律英语等,此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除了国家、学校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建立合理有效的对学生、教师和高校进行考核的机制外,国际法专业教师本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教学理念和方法都会深刻、长远地影响上述目标的实现。教师应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及对国际法专业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强调和应用。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法学专业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应兼顾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需要。
(一)重视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融合
对许多法学专业本科生来说,即使其所在学校法学院、法律系与律师事务所或当地法院等单位有合作关系,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但往往与国际法课程不相关,与法律英语不相关。因此,难以将国际法理论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弥补该缺陷的方法有重视时事新闻、教学视频、专业外语、案例分析方法在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方面的作用。德国法学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层次的法律职业教育和培训教学安排中,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至少在一半以上,而且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交替进行”。
1.时事新闻、视频资料在培养国际法律人才中的作用
国际法与国内法不同,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联系密切,不重视媒体中涉及国际法学的新闻报道,就不利于学生对国际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就会脱节。“活的国际法不仅仅体现在案例中,也体现在作为国际法主要主体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因此要体现国际法是活的法,还必须关注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活动。”相关新闻报道或时事评论是国际法学理论与国际关系实践相结合或服务于实践的最好诠释。“学习国际法要对当代国际事件及时跟踪掌握,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国际政治形势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通过对近年发生的国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和思考。”教师和学生都应关注这些相关信息,进行资料收集及分类工作,将最新的相关时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既可减少课程的`枯燥性,又可温故知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4月3日《联合早报》网刊登了《九段线不在联合国海洋法框架内》一文,可就此引导学生讨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成就与局限性及中国在该公约谈判中的认识误区及后果。
国际法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的原则和规则本身,不能只教“纯粹的法律”,要讲国际法背后和之上的东西,讲国际法与国家间力量的关系,讲国家利益与国际法的关系,讲意识形态与国际法的关系,讲文化传统与国际法的关系,讲国际法所追求和实现的目的。视频资料所具有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将难以用语言来充分诠释的内容具体化,减少学生理解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可与教师课堂教学形成优势互补,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味。
2.重视案例分析在培养高素质国际法人才中的作用
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应对国际法律争端的能力。“对国际经济法这样实践性很强但又离日常生活较远的学科,案例教学法更是意义重大。例如,WTO中的轮胎特保案、汽车零部件案等,既是新闻热点又是理论热点。案例是当事双方具体争端的体现,相比于国内法案例,国际法领域的案例往往更加复杂。通过将所学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应用于具体案例,不仅能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与框架,而且有助于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合理引入复杂的国际法案例并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对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3.法律外语水平与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
跨国型高素质法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要“能够熟练使用外语从事法律工作,包括谈判、起草文书、参与跨国诉讼和仲裁、设计跨国法律问题解决方案等。对跨国法律人的首要要求就是多语言应用能力,避免由于语言不熟造成的理解错误”。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两千人左右,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北京的近一万名律师中仅有三百名具备从事涉外法律工作的能力,上海五千多名律师中只有五十名左右的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其他省区的缺口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衡,具有较强的经贸、管理、新闻、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缺乏、”在国际法学教学中,适当借助外语词语、句子,有助于澄清教材中介绍条约条款时的模糊表达,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在学习国际法课程中学习法律英语,以弥补公共英语课程的不足。例如,通过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due regard to”一语的分析,可初步了解军舰、机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军事测量、侦察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的原因、现行国际法规定及中美实践。此外,有权部门、个人的双语翻译可能成为它国在诸如WTO之类的国际争端解决机构起诉中国的证据。翻译中存在分歧的实质就是条约解释方面的分歧。“巴西影响干可可措施”案专家组报告中对此有所涉及。“中国入世谈判经历了巧年多,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签订的一些文件中确实存在不少谈判者自己都不一定弄清楚其确切含义的措辞……有些则可能受到语言的影响。”可见,国际法中的外语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工作是否顺利、国家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等问题。
(二)建立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与高素质国际法人才的培养
“三国法”间存在密切联系。国际经济法孕育于国际公法,但至今也尚未厘清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间的边界。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应能建立知识与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减少“见术不见林”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兼顾深度和广度。国际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法律,既包括国际法,又包括国内法。为此必须注重采用比较法找出国际法和国内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比较法的角度去开拓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解,增加教学内容上的广度”,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网络化、体系化。“在讲授条约法时,紧密联系学生己学过的合同法,运用合同法的原理诸如合同生效的条件、合同对第三方的效力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条约法。”例如,在学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其他国际法有关规则’,的含义时,可联系《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国际法的体系化与碎片化、开放性与自足性问题及成因、WTO相关案例。
通过教师对知识间联系的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视角会变得多元。
(三)教师应当具备的高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法人才。教师除应当具备敬业的职业精神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高超的教学方法、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创新型教师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有:1、新型的师生观,建立平等、民主型的师生关系;2、新型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对‘奴化’学生思想,鼓励其大胆质疑与创新;3、新型的质量观,反对仅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论学生学业的好坏,建立以创造能力的高低考核学生质量的标准;4、新型的人才观,反对‘唯书是从’、‘唯师是从’的好学生标准,建立情商、智商和谐共融和人格完美、健全的人才观;5、新型的价值观,树立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全面展现的价值观。”
四、结语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其中软实力的竞争更具决定性意义,这就包括了人才培养的竞争。没有创新型的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落后.国内诸多难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创新及各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不断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变革现行教育制度中不能适应高素质国际法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革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拓宽教育视野,真正有效地以市场规律、国家间竞争标准来衡量、考核人才培养的效果,使得国际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和标准,避免国际法人才培养的低效率及培养工作的自目性。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国际法人才的全球化,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跨国法律人才,学生和法学教育界都应对此做出努力。
篇10:加强实验室开放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论文
加强实验室开放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论文
摘要:从分析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入手,结合目前社会发展情况和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式,强调了加强实验室开放:能够有效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教学质量;综合素质;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
物理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由于物理实验具有直观形象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实验教学不论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引起兴趣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所以高校要特别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室是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场所。
但是目前很多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先由老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再按老师或教材所讲步骤重复实验,测量数据,验证结果。在实验的选题方面是以传统经典的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模式最大的缺陷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重复实验步骤,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加强实验室的开放,实现个性化、开放式的教学,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实验内容,实现学生自己研究、自己设计方案完成实验,打破目前多数学校实行的封闭式、固定式的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涌现[1],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1加强实验室开放,能够有效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多数实验课都是两个小时。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实验,但往往是被动模仿,没有时间深入地去理解实验的原理,而且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实验的理解、反应速度等都不同,所以每个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因人而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原理难理解,用到的仪器设备较多,问题就更为突出了。如果实验室开放了,课前学生进实验室对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内容进行必要的熟悉和了解,那么上课时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的重点上,思路明确效果就会好多了。这样学生成为了主体,自主进行学习,教师为主导。
从形式上来讲[2]这种开放型的教学模式是指实验时间、实验教室、实验设备的开放。从深层次来讲,是指提供学生选择实验题目和实验方案的空间。实验内容一般有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部分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内容,对于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做一些相关的、感兴趣的其它实验,课堂实验完成质量不好的同学也可利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温故知新,既提高了实验技能,又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2加强实验室开放,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
跨入21世纪,我们的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历史对现代化的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人才的培养应是全新的、高层次的。物理实验是研究和发展物理科学的基本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目的。而培养学生的能力[3],不仅表现在会用仪器设备、会做实验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造能力。面临大学生就业难度大的社会形式,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各高校的专业培养方向在不断调整,实验课时仍然显得紧张,不够用。学生在课堂没有时间去做较多的实验,在很有限的时间内,要培养出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是不可能的。所以,为解决这一矛盾,加强实验室开放势在必行。
开放的实验室使所有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实验,另外要保证开放的效果和质量,实验教师既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钻研的环境,又要做到结合专业实际,积极引导,妥善管理,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能够灵活运用;通过大量的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把理论应用于实际,从而提高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为自己进入社会增加了一份竞争力。
3加强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但也贯穿着素质教育。因为人才的内涵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复合,而不仅仅是知识量的迭加,所以高等教育的重点由传授知识转入提高素质是历史的必然。实验室的开放保证了学生对研究性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4]。
设计性实验课题一般是由实验老师根据学生已用过的实验仪器综合自己掌握的实验测量方法来出题,也可学生自己立题,从实验准备到实验结束的全过程,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只作必要的咨询和检查指导。遇到问题时,需要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因此设计性实验过程既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锤炼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手段。
综合性实验是学生知识的拓展以及难度的`提升,注重现代科技知识、技术的融入,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启思设疑,引导学生对各种现象进行思考讨论,促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既巩固了基础性实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了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具有优势。而实验室开放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长时间接受这方面培养和锻炼的场所。
实验室开放既不限制实验内容,也不限制实验次数,满足了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它消除了传统实验教学让全班学生按规定的内容,在限定的时间内“齐步走”带来的弊端,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收获。因此,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优势,做好实验室的开放工作,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高等教育特色办学的理念,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邹进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J].大学物理实验,,17(3):89-90.
[2]贺水燕.大学物理实验分层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探究[M]..
[3]史贵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变革历史及其启示[J].大学物理,20(2):28-30.
[4]杨水其.大学物理实验的研究性教学[J].创造教育,(4):24.
篇11: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山东 莒南 ●聂昌玉
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以历史知识和技能为载体,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情操为目的,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挖掘历史教材,渗透德育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有的直接在历史课教学内容中体现,有的则是通过间接形式表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如在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时,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处于前列地位。我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雕版印刷术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建筑、天文、医学等科学技术中有许多成就名列前茅,而且诗歌、书法和石窟艺术,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懂得人民群众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行为品德教育。这方面的教育更是经常的、潜移默化的。一方面,教学内容本身就是这方面的题材,在这一点上,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有很多事学生是自己去学习的。历史学习内容浩繁,每一段历史都涉及到一些生动的感人的事例、典故,我们可以提取出来,精心设计,作为好的素材为我所用。比如通过学习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修养,医学家孙思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那高尚的医德,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些实例比起空洞的说教来,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另一方面,我们教师要结合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品德,认真加以纠正。比如有的学生表现出的自私、懒惰、纪律性差等,我们可以结合教学来帮助他们纠正这些缺点。
(3)个性心理素质教育。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是人生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面临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要成为未来中国的优秀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一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表现出的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受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等现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并结合历史上的优秀人物进行切实细致的教育。比如通过学习贝多芬扼住命运之喉的豪迈誓言,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老一辈革命家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二、发挥学科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1)树立全面发展、突出德育的教书育人观念。《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其中知识教学是基础,思想教育是灵魂,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特色和内容,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不同时期的人和事,寻找思想教育与教材、学生的最佳结合点,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德育纳入历史教学中。
(2)充分利用历史课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中国古代史上,我们通过让学生学习了解古代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阶段,而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不断发展、不断改革、不断进步的观念。而我们对于历史事件或人物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进行具体分析时,又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比如我们在评价秦始皇这个人物时,既对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作出肯定,又要指出他统治时期赋税、徭役繁重,且广建宫殿园林,刑法残酷,指出其历史局限性,既使学生受到了教育,又培养了能力。
(3)历史课的教学方式多样化更有利于德育渗透。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历史地图、图画、图表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使历史教学声画并茂,再现“历史”,自由、灵活、形象地向学生提供感性资料。动态多媒体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进入历史的角色,这对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有独特作用。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课时,当画面上出现清军炮击英舰时,同学们便神情激动;当出现关天培孤军作战,决心以死报国时,有的同学眼中溢满了泪水;当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时,同学们情绪都振奋起来。可见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能使学生在正确理解历史的同时,激发出他们对真善美的爱,对丑恶的恨,其思想教育作用明显优于传统的讲授。
教师要将统编教材与乡土教材相结合,搞好第二课堂的历史教学,更进一步地进行德育渗透,使某些历史知识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在前者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使学生如临其境。这样,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篇12: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论文
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论文
【摘 要】中俄经贸的迅速发展态势下,我国商务俄语人才的培养不尽人意,目前各高校的商务俄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完善,以便为社会培养出懂经贸、语言能力高的应用型商务俄语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俄语人才;商务俄语课程问题;教学改革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统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潘懋元先生认为,一般将人才类型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是指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则是运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季诚钧认为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揭示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法》第16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基本标准定义为:“合理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必要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要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要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综合前人观点,笔者认为学术型人才是以掌握科学知识、研究客观规律、揭示技术原理为主,人才按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以掌握技术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为主,人才按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合格的基本素质和具有一定特长,一是按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要求进行培养,使其具备现代工程师的综合素质;二是不苛求学生成为全才,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条件,在某一方面形成明显优势,形成特长。所以应用型人才特色是具有本科底蕴,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特长突出。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别于学术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是相对于科学知识,更注重技术知识;相对于理论研究,更注重应用创新;相对于某学科知识纵向精深,更注重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相对于实践验证理论,更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相对于升学深造,更注重就业导向。所以衡量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质量标准应是基本标准与类型标准的有机统一。
二、中俄贸易发展推动应用型俄语人才的培养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巩固和俄罗斯经济的复苏,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要又多起来。和,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把中俄合作推向高潮(,中俄互办语言年)。正如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王铭玉所说的那样,伴随着(中俄)两国经贸、科技往来的逐渐正规化,以及双向需求的旺盛,第三次俄语热潮正在到来。这次俄语热是一次理智的回归,它不会像上个世纪90年代那样几年即逝,而将是长期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中俄两国确定:“前中俄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到两国贸易额提升到亿美元”的目标的确定意味着双边关系在未来将有一个稳定向上、加深和拓宽的过程,对俄语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培养既通晓俄语又精通经贸业务人才是市场所需。中俄经贸往来的增多,社会对经贸人才的需求也承之加大。但是不同以往的是现在的中俄合作在领域和深度方面都有了变化,中俄合作从农业、林业、纺织业、食品业等领域深人到文化、科技、旅游、会展等各个层面,合作的多领域、深层次对新时期俄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而外贸行业目前是吸纳俄语毕业生最多的。一般毕业生进入公司以后,要兼做业务员、跟单等,除了俄语外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一定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
所以从整体上说,俄语的社会需求较好,但是高校俄语毕业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首先从数量上说,我们每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有五、六千人,加上留学回来的和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也不超过万人。这有点跟不上日渐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俄语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学校由于资金、课程设置等原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以至于学生掌握的是“哑巴俄语”,一到实际场合就表达不好,有些学生虽然上过经贸课程,但却不能在实际贸易环境中很好地运用出来,这样质量的“人才”即便岗位再多,也会面临就业危机。
《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复合专业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不同院校培养人才的不同规格,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从总体上我们至少可以把俄语的复合专业划分几个大方向,比如综合性大学可朝向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理工科院校可朝向某一科技专业,外语院校可以朝向俄英双语、语言、文学等。各地区院校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走出自己的路子。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地处政治与文化中心为背景,在复合型专业与方向课程上多以外交、外事管理、高级译员和文化交流为主;上海外国语大学则以上海建成为经济、金融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复合型专业和方向课上多以经济、金融、贸易、管理、广告经济法等方向为主;这样我们可以为国家输送各种专业的复合俄语人才,也会减少因俄语办学口径窄引起的人才拥挤现象。
为了满足市场对俄语人才的需要,发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语和经济学的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我们创办了商务方向的俄语专业,从开始招收俄语专业本科生,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至今现已有135名俄语学生,专职教师5人,俄语外教2人,特聘教师3人。专职教师中有两人是博士学位,硕士三人。副教授职称2人。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除了专业基础课外在专业核心课方面我们围绕商务、经贸知识开设了经贸俄语、俄语函电、商务谈判、国际贸易课程。这些经贸俄语类课程,使学生学为所用,学能所用,缩短学与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
三、应用型俄语人才的现状
首先,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属于哪种类型是由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观念所决定的。虽然在学校和人才方面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但目前我国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混淆不清。很久以来我国俄语人才培养的主要是语言文学研究型的人才,注重语法和文学教学,这与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国内的初、高中已基本取消了俄语基础教学,所以俄语专业毕业生到中学担任教学工作的机会几乎为零,有些虽然进到地方中学任教,但基本已改科教其它课程了。所以传统的俄语教学以传授语言知识为目的,这无形中就导致俄语教学按知识类学科的方向发展,这脱离了学生目前就业所需,这也是俄语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按照课程理论外语为工具学科的分类,我们应把俄语教学界定为以培养俄语运用能力为目的的技能课,侧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四、商务俄语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高校“经贸俄语”课程的开设存在以下难点:
1)是无章可循,此课程虽然已经在高校中开设有,但至今在全国性的专业俄语教学大纲中并没有设置有关该课程的内容,并且大纲也是多少年前制定的,各校只是按照“地方性法规”行事。
2)缺乏课外实践平台。“经贸俄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是离不开课外的实践活动。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只有在黑龙江、吉林、新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俄语学生这种机会相对多一些,其它地区俄语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学生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感觉,不知道课上的内容在何时、何地能用上。
3)“经贸俄语”课程学时偏少甚至致使课程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4)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方法不能完全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现有的经贸俄语专业的教师可以分为3类,即纯俄语语言类教师、经贸俄语类教师、经济贸易类教师。俄语专业教学在我国有着很久的历史和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对于经贸俄语专业来说,有充足的师资来完成俄语语言教学。绝大多数的经贸俄语专业教学也都是由从事俄语语言教学的教师来完成的,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俄语语言知识,但国际贸易知识却相对薄弱,因此造成重俄语轻经贸的现象。这些教师通常只是进修相关的几门经贸课程,并不具备系统的国际贸易知识。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的俄语教学方法一样,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机械地讲解,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课堂上仍采用大量讲解、填鸭式灌输的老方法,过分强调单词讲解和语法分析,而忽略了经贸俄语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还有有些教师并不清楚学生的未来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往往具有盲目性。其结果是使得经贸俄语专业的毕业生俄语的基本功底较好,对国际贸易理论方面也有了解,但在经贸实践方面却很欠缺,毕业后不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掌握了不少经贸知识,但是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出真正的高级经贸俄语的复合人才,必须引进专业的经贸课程的教师,这样才能拥有一支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商务俄语教学改革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改革目标,要贴近实际、建立校企共建的培养环境;实施学校主导,多方合作的培养方式;突出项目载体,做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能力导向,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
2.课程体系要涵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应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技术方法,实践课程应包括基础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理论来指导实践。课程之间要优化整合、避免重复,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着重向商务俄语方向发展。
3.在实践条件建设方面广泛利用社会有效教育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校级合作、国际合作来借力发展。设计出“社会实践+校外实践+校内实践”的三类项目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在师资方面构建实践教学指导队伍,强化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师资队伍多元化。
4.学习评价多样化:考试考核方法多样;打破以往单一“闭卷笔试”模式,注重学生俄语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口语考试、口语表述”可以在第一学期就进行,可将基础俄语课程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平时课堂上也应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避免“哑巴外语”,避免学生“语法知识”与“口语能力”不同步,避免学生再次走上应试教育的道路,让学生们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应本着考试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原则。
【参考文献】
连娟,兰宜生。中俄贸易发展的新问题及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国进入贸易大国行列后对中俄贸易的透视.西伯利亚研究,,32(1)。
孙丽珍。中俄联合办学条件下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思路.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
唐光彤,胡守信。外贸俄语强化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孙玉华,刘宏。新时期高校俄语专业现状调查及专业改革发展方向.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
篇13:班级文化建设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摘 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当前一段时期内,就是要培养一支有益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四化建设的人才队伍。而高职教育的“末位生源制”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和当地政府部门也在开动脑筋去扭转这一局面(比如订单办学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全国来看,高职学生整体素质仍然相对偏低。因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角的文化管理理念就逐渐被高职院校领导和老师们重视起来,而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真正能够承载“文化育人”功能并能实现“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素质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 班级文化 高职教育 文化育人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其核心是班级发展理念和社会贡献能力。在“生源层次”相对较低的高职院校着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把文化育人落实到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方方面面,使教书育人与文化育人双管齐下,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势在必行。
1 学情分析――有忧也有喜
众所周知,高职学生的生源除了政府订单培养、企业合作办学等途径外,通常都属于第五批次(注:一本、二本、三本、高专、高职),因此,由于高职教育低门槛,导致生源素质整体不高,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有待加强,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脆弱,能力素质差。①目光浅短、功利性强;意志薄弱、怕苦畏难;心胸狭窄,妄自尊大;感情用事,缺乏理智;弄虚作假,诚信缺失等。②这些都是高职院校管理者和老师们必须面对、而且必须妥善解决的棘手问题,这也是高职教育从一诞生至今就扛起来的责任和使命。幸运的是,高职学生可塑性很强,每一个活动都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对他们而言是极好的锻炼提高机会。③所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能够展示个人才华的班级文化活动,着力推进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其意义不容轻视。
篇14:班级文化建设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大致途径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建设。无论如何,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象当然是学生。对于刚入校的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讲,思想上十分放松,纪律上惯于自由,行为上难以自觉,管理上难度较大。因此,新生入学后,辅导员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是很必要也很重要的。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袁贵仁部长曾说过:大学是通过文化培养人、“创造”人的。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教育是全社会的事,大学里的素质教育是整个大学的事,是和校园文化分不开的。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班级文化建设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促成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感,为职业发展固牢基础
职业价值感是指对自己将要从事职业的价值的自我判断,对可能取得的成就的估计,对社会回报的满意程度。现代职业价值包括个人认同、自我价值、个人成长和成就感、人际交往、经济价值、安全价值、伦理价值等方面。高职学生在内心深处极其需要外界对他们有一个平等、客观、尊重的认同和评价,他们畏惧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低门槛”的事实,或者说他们内心不够自信。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视觉(环境文化之类)、听觉(语言文化之类)、行动(班级活动与社会实践之类)、心理感化(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之类)等诸多方面帮助高职新生隐藏高考的失落感和对理想大学的落差的调适,从而较快形成职业认同感和职业价值感。因而,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对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恰当的评价,要正确看待职业的地位,正确看待职业的待遇,正确看待职业的苦乐,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身到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环境中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学习力,为职业发展提供精神食粮
班级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班级的发展理念④和学风上,而体现专业特征的班级建设理念和学习风貌,无疑是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标志。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学习动力是自觉的内在驱动力(如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学习毅力是学习行为的保持因素,学习能力是由前两者直接驱动而产生的学习新知识并付诸实践的智力。先进的班级发展理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造就优秀的学习风气,优秀的学风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力,从而磨炼成锋利的“宝剑”,凝聚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内涵。班级规章制度既可约束学生行为规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障大学生学习力;班级文化氛围以一种柔性的、内在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凝聚大学生学习力,⑤有组织、有特色、有朝气的班级文化活动是提高学习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诚然,学习力的提升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职业能力的夯实和职业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积累“资本”,从而达到构筑大学精神高地,冲出生源门槛洼地。
2.3 有利于磨炼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为实现“后发赶超”提供正能量
开展一系列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活动,对于建设具有特色文化氛围的班集体,营造一个催人奋进、促人成长的育人环境,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重视的主旋律。没有特色的班级不叫有文化,没有文化熏染的班级不叫大学生班级。班级作为大学 的重要组织,就像家庭一样,孕育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种子。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展示大学生个性才华和主人翁意识,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成才。⑥紧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不同专业自身特点,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让学生一开始就对专业概况有所认识,增强职业方向感;举办职业问题辩论赛(如艾滋病是社会问题还是医学问题?)或演讲赛,让学生在熟悉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增强了沟通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开展个人作品设计挑战赛、墙体文化创作赛(如教室、寝室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各种主题班会、参观革命先烈陈列馆等等,如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活动开展,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文化中熏陶,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成长,在趣味性竞技性知识文化中成熟,在技能性职业文化中成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身心得到锻炼,个人才华得到施展,视野得到拓展,认识得到升华,胆量得到壮大,表现能力得到增强,从而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铺平道路,为高职学生实现“后发赶超”式发展积累正能量。 2.4 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个人未来发展力。就业竞争力一方面表现在就业率这个“数量”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和对口率这个“质量”上。只有当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有兴趣、有热情、有毅力、有恒心,并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能够创造出自身满意的、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成绩,这就是个人未来发展力。通过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以及上述一系列活动,学生选择性参与,不仅可以发挥个人特长,还可以在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大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当然这些活动的开展,还离不开学校宽松的大环境和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更离不开具有创新才华的班级辅导员。没有学校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和全力支持,没有学校大环境文化氛围的衬托,班级文化建设也缺乏后劲和活力;没有善于创新和思考的辅导员,班级建设就失去了导航,更谈不上什么文化;没有善于管理和纳才用贤的辅导员,就不可能组建一支优秀的班级管理队伍,不可能形成特色的制度文化,不可能组织开展有系列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文化活动。
2.5 有助于推动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和建构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鲁昕副部长曾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须分三步走,大约到形成“适应需求、内部衔接、外部对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多年来,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无疑在技能方面成绩显著,连老百姓都明白“在本科学知识、在职院学技术”的道理。而且也有不少职业院校学生成为社会佼佼者,比如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赵鹏,7月成为全球首位考取H3CIE证书者。届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张阳作为全国唯一一名专科毕业生入选“首届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等等,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骄傲和自豪。不过,职业教育已是大众化教育,全国1288所高职(专科)院校,在校生近1000万人,职业院校硬件、软件(如师资力量和实训设备)条件又能否满足教与学的需要呢?当然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做的不错,那毕竟只有200所。然而有些高职院校已经连续几年出现高考生投档人数远远低于招生计划,甚至“零投档”的困境。不少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满足于“不出事”,学生安全第一、发展第二,结果天天强调安全,安全问题却屡现不止;“文字功底很高”各种创新提得很响,实际工作却做得很差或者说实际工作做得很多但不切实际;校园活动开展不少,学生却是被动或被迫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很少,学生为应付检查使然……
如此看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再不能关在笼子里,必须面向学生主体不能(由管理者)一厢情愿、必须面向学生实际不能高调空谈、必须面向学生未来发展力不能急功近利。基于高职教育办学主体(学生)自身特点,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在专任教师队伍(从学科型向应用型)转型问题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造就一大批学生心灵健康发展的引导者,用深厚实用的专业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孕育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就必须在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前提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不折不扣地付诸行动;就必须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学生自觉、科学评价和信息反馈渠道通畅的发展与监督共存体制,形成“事有人做、善始善终;事有人管、科学高效;人事共管、重在管事”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把学生的职业价值感、学习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远期发展潜力作为教育与学习全过程的着力点,突破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管理、结构性紊乱和功能性错位,构建科学和谐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满足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L芑鹣钅浚?0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班级文化建设与高职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相关性研究”(编号:12QN001)
注释
① 周春丽,李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提高于对策.世纪桥,.11:90-91.
② 田茉云.人文精神・人格魅力・人格化管理――高职院校班级主体文化建构的思考与探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1(1):21-24.
③ 冯丽.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校园文化.辽宁高职学报,.14(4):96-97.
④ 肖文冲.用先进理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44-45.
⑤ 张光玲,吴惠.基于大学生学习力提升的班级文化建设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17:79-80.
⑥ 肖文冲,简燕进.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提升途径及机制研究.考试周刊,2012.26:161-162.
篇15:实验室开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实验室开放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验室开放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校在进行创新教 育基地建设的同�r认真组织实施实验室开放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 者:李振键 金军 邓慧云 彭绍春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设备处,北京,100081 刊 名:实验技术与管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4 21(2) 分类号:G642.1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 创新人才 途径篇16: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
深化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论文
摘 要:高等学校在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以西南大学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切入点,探讨了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
西南大学以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为目标,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实现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其经验值得探讨。
一、认真修订培养方案,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它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培养措施和培养途径。从级开始,各专业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突出研究性课堂教学、创新性自主学习两个重点,加强专业与强调通识有机结合、加强理论与突出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学习与强化研究有机结合、加强课内与注重课外有机结合,强调分级设计、分类指导、分流培养,全面修定了培养方案。
1、调整学分、学时,建构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
为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培养方案的毕业学分设定为150—180,不同专业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具体设定。其中,为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要求所有学生至少选修12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含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强化学科基础知识、拓宽专业面,要求各专业学生至少选修20学分以上的专业选修课程;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低于25%,并将过去每学分20学时的对应关系调整为每学分18学时,减少了课堂教学时数,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2、整合五类课程模块,构筑新的课程体系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将全校课程整合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创新学习五大课程模块,构成新的课程体系。要求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在科学的设置基础上,同属一级学科的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相同,同一学科群专业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修读相同的学科基础课程,以夯实和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逐步实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通识培养。此外,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课程除必修课程外,还开设定量的选修课程,保证四年教学不断线。
3、设立创新实践学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将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六大建设内容之一,足见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则明确强调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们除了在培养方案总学分内对实践教学环节作了学分比例要求外,还在总学分外另设10学分的创新实践学分,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创新性学习。创新实践学分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构成,可替代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其中,科研学分和技能学分可以替代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创新实践学分的获得由学校根据《西南大学本科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统一认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坚持个性化与综合化培养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坚持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通过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光炯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实习支农”计划,形成以创新实验班教学、实习支教、实习支农等教育教学模式为一体的基础型、应用型、复合型多层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开设创新实验班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如何培养精英人才的问题,学校从2006级开始在化学化工、历史文化、数学与统计和物理科学与技术4个学院试点开设了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是以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侯光炯教授命名的人才培养“光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班在使用同一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通过集中优质教学资源,以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计划和实验教学改革计划为重点,强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精练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能;创新实验班试行学业导师制,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创业计划、申报“本科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参与教师研究课题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学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向创新实验班学生开放,以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实行滚动竞争机制,通过动态的考核与评价,部分学生会被淘汰进入普通班学习,普通班优秀学生也有机会通过导师推荐和考核进入创新实验班学习。
2、实施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
针对我国农村尤其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普遍存在师资队伍不稳、质量不高的问题,我校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以顶岗实习为基本模式,积极探索培育教师人才模式的改革创新。学校在师资问题比较突出的农村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派高年级师范专业学生定点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顶岗实习,全面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让农村中小学被顶岗出来的教师参加我校组织的系统培训,以此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这项改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贫乏问题,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了我校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这项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社会反响强烈,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3、探索实习支农计划
在党和国家更加密切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教育的传统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率先在重庆石柱县取得了明显实效,也被称作“石柱模式”。一方面,学校将石柱县作为科研和教学实习基地,把部分科研项目和科研课题带到石柱地方开展,并将研究成果就地转化,极大地支持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石柱县也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场地,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平台。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也是科技支农的一个成功典范。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课题调研和研究之中,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实践能力。“石柱模式”极大地密切了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人才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既要有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目标规格,更要有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来加以推动。
1、实施课程精品化战略,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按照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近年来,配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抓住建设各级精品课程的`机会,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实施课程的多样化、精品化与专题化改革,实现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持续不断地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构建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达标课程为骨架的、覆盖本科教学基本环节的三级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大力推进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分级分类教学,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公共课和基础课程多是大学生进校后首先学习的课程,对刚刚进校、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低年级大学生做好中学阶段所学知识和大学专业发展的衔接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为切实解决大众化教育阶段部分学生“吃不饱、吃不好”和部分学生“吃不消”的两难问题,我们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先导,在大学计算机、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植物学等公共课、基础课程群中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进基础课程分级分类教学改革。通过制定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的课程级别,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量体裁衣,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课程教学,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厚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同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效能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能。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学习讨论会等形式引导师生对研究性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鼓励教师在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展启发式、研讨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改革,切实转变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互动研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真正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通过体制创新和教学过程监控,创设宽严适度的成才环境
良好的环境对人才培养具有熏陶和感染的作用。近年来,学校在严格教学过程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推进教学体制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成长发展创设了更宽阔的空间和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1、严格教学过程监控,规范教与学双边行为
为了维护教学正常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切实维护学生学习的权益,我们通过调动各方面力量,构建了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专家评课、教学事故处理等诸多环节构成的,包含一系列科学指标体系的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强化教学过程监控,我们在国内高校率先设立了教学质量监控电话(教学110),并派专人职守,确保信息反馈的准确、及时,保证了教学过程监控信息渠道的畅通,有利于规范教师学与学的双边行为。
2、积极实施“2+1”学期制改革,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必然面对资源不足尤其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为了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更加宽阔的平台,我校创设并实施了“2+1”学期改革,在原来的春秋两个学期之间增设一个短学期,构成“19周+19周+6周”的“2+1”学期模式。“2+1”学期制的实施,为资源的调配和利用增加空间,为资源的释放和丰富提供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拓宽平台。经过一年的试行,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一体制改革的可行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正在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开展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中国高等教育第13、14期.
<2>郭霄鹏.整体优化 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国高等教育期.
<3>陈羽白,罗锡文等.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教探索4期.
<4>张国圣.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西南大学为在校生提供“大师文化”与“基层实践”两道大餐 光明日报 201月4日.
<5>梁宏,武高辉.实施创新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等理科教育第1期.
篇17:改革中职会计教学,培养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的论文
改革中职会计教学,培养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的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地达到一个岗位的目标、胜任一个岗位的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改革课题。
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正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应该走实用化的道路。我们的目标是就业,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我们的目标是适用,那我们就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现在大多中职学校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把实践看得很重,却多是在表面或者说是纸面上做文章,并没有把真正的实用当成目标,甚至有的学校还把学生考会计师证作为目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2、会计教学方法缺乏实用性。实践性教学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我们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凭心而论,现在进行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还停留在纸面上,没有质的改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运用,使得教与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学习与就业的距离也就越拉越大。
3、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把所有的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没有摆脱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实施的课程不是高职课程模式的照搬,就是大学本科课程的翻版,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会计人才“一专多能”、“一专多用”的多样化需求。这样的教学计划势必使得会计教育仅注重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会计实训操作的教学,导致课程体系内容达不到会计教育目标的要求,很难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会计教学改革方案
1、适应时代需求,重新定位会计教学培养目标。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走实用性的道路,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经验放在首位,以“强化实践模块教学,突出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在校内实训方面,除了进行珠算操作技能、点钞操作技能、商务书写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基本技能训练之外,还要通过从会计兑证的填制、帐簿的登记、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核算流程的.模拟实训,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有机结合的训练,掌握核心技能,如会计核算技能、会计分析技能、财务管理技能、会计电算化技能、纳税会计技能、通用财务软件应用技能等。
2、加强会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会计教学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案例教学或者项目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和社会实践零距离接触,让他们知道社会需要什么知识、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怎么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要时时把实用放在主导地位。在教学手段上,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大面积引进多媒体教学,把实际财务操作移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如临其境,真正懂得会计操作、会计方法、会计手段。
3、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彻底改进原来的教材,采用适用模块式教学的新型教材;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大量使用校本教材,把社会案例、生产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多一些实操训练。教学计划是教学的主导文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把突出社会实践作为核心、作为纲领,不能脱离这个问题,也决不能走纸面上的形式主义,既要有新意,又要有可操作性。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一定要做到突出实践,要大于1∶1。
4、全面提高教师水平。第一,走出去。教师必须参加社会实践,进入企业。如果我们的教师都没有社会实践经验,那学生的经验从哪来?教师如果不懂得社会需要什么,那又怎么来教学生?只有我们的教师通晓企业会计流程,懂得企业所需,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才能教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学生。第二,请进来。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企业的会计师、出纳员等人员请到学校来给教师和学生做讲座、做指导;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进项目,召开业界交流会,和外界接口,掌握最前沿的会计理论和法律法规。这样我们的知识不落后,才能在参与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加强会计实习。在前两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设计一定时间的阶段实习,让学生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了解社会、掌握社会,懂得会计的适用流程和操作手段。在第三年的顶岗实习阶段,不忙于让学生就业,要真正把学生送到账务相关的岗位上,让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锻练和提高。
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会计教学改革,我们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会计教学,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会计人才,把中国的会计教育事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定位就在于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学生的实践活动充足与否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实践型会计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对学生合理的、有序的实践培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满足学生自身与社会相适应,并推动职业学校实践型会计专业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
篇18:改革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改革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全面分析了基础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办法和措施.
作 者:贾金亮 朱丽 周武艺 王瑞芳 Jia Jinliang Zhu Li Zhou Wuyi Wang Ruifang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刊 名:广东化工 英文刊名: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 36(12) 分类号:G4 关键词:肇础物理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篇19:坚持就业导向 着力培养高素质银领人才论文
坚持就业导向 着力培养高素质银领人才论文
论文摘要:指出“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文教学与技术教育的融合等方面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银领人才进行了阐述,指出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产学合作,职业素质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1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把高等职业院校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希望之路。
1“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属于第5级(高等教育)B类(职业耖育)教育。5B学制一般为2年--8年,“是面向实际的、适应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行业或某类职业、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有一技之长、能胜任技术应用和智能操作等高技能职业岗位的“银领”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接受完高等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学生要直接进入劳动市场就业,而不是升学或毕业后再进行培训、再教育才能胜任工作。
所以,就业教育或“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学校的声誉和生命力,归根结底是要靠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与实力,要靠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后做出的成绩”。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就是要看“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和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就其核心内容而言,就是看毕业生的质量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需求的程度。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在当前高校新生录取工作仍实行按分数段、分批次进行的前提下,尽管作为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有各种抱怨学生“基本素质”不够“好”的理由,但人们至少在理念上要端正两点认识:
1)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以“社会本位”为基础,兼顾“学生本位”的现代教育价值观。
2)每个毕业生都要求达到教育质量标准,但教育目的却不一定,没有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个人并不能说他没达到教育质量标准。
2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部门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以产学合作教育形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能更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并能更进一步促进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在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观念、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实现。
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在专业开发、教学改革、学术研究、人才资源共享、毕业生供需、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校企联合办学体制和机制。已建立了涵盖多数专业教学计划、教材规定的实验项目和实训条件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工场),能接纳近80个实验项目训练和100余个实训项目训练。并依托优势专业兴办产业成立了“建筑规划设计院”等6个融教学、实习、实训、技术开发服务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产业实体。还先后与56个大中型建筑、建材工业企业、房地产经营企业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体系,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推行了“双证”制度,逐步完善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3 促进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单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的专业业务素质,而应着眼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素质。深刻认识: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英国教育家纽曼)。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黄炎培)。综合职业素质是指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思想品德素质、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专业业务素质则是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素质,包括职业精神与态度、职业知识与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就是要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技术素质教育的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行为能力;具有自信心、责任感、竞争力、合作情、创新劲等意志品质;能够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使他们“对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法律等有足够的认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和谐社会的建构和精神的追求有充分的`了解;对不断出现的社会现象和新兴事物有客观分析的习惯和正确敏锐的审辨能力;有一定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的修养。”
技术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事。深化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应够用、适度,以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为目标;教学方法、手段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强调新技术的运用,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并重来制定考试制度,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来综合地评价学生。考核标准要客观、公正,考核办法要科学、多样,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既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发现学生的应变、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该学院在实践中初步构建了突出专业能力、兼顾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量身打造,并明确规定职业道德、专业伦理和节能降耗、善待环境等要求。在专业(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让学生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提倡技术中的人文精神,懂得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在技术服务中要渗透对人的关怀。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及生产实践、课余科技和文化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扩展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育的作用是培养人,人的素质反映了教育的成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无疑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某种职业的职业人,更要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新人,关键是能否创立起技术与人文兼融的高职教育文化,培养的人才能否真正在职业技能、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业能力、人文修养等方面体现出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促进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篇20:分析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策略论文
分析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策略论文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农问题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我国一直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进而在国内众多学科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研究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始终经久不衰,成果丰硕,并且这种态势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期。该学科以三农问题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紧紧围绕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20世纪50年代,我国全面照搬前苏联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人才培养表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经经济管理专业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业学科的特点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由“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的专门人才”调整为“向培养实际应用型、通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近期看,传统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的萎缩是不可阻挡的,新的农业宏观经济管理人才市场仍在发育中,同时农业的微观管理人才市场尚在萌芽之中,短期市场的变动给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呕心沥血,不断在培养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笔者作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许多院校存在着“轻基础,厚应用”的现象,偏重宏观管理知识,忽略微观经济活动的目标层次,不重视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片面强调它的应用部分。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分成基础理论与应用部分,农业经济学科亦然。在实践中许多高校没有重视经济学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本科阶段,经济学课程虽作为专业基础课设置,但学时明显不足,在有限的学时里,很难对经济学系统学习,更别谈深层次的理解及运用了。硕士阶段的教育也显现出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掌握不深的现象。因此,学生很难用经济学的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的
学位论文
相关信息
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
上,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主要集中在宏观农业经济问题方面,很少涉及微观农业经济问题;论文中技术分析较少,空洞的文字论述过多,不符合农业经济学研究的主导方向,即核心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型研究。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一)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决定了它在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经济学包含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而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则被当作这一专业的理论的应用部分,也就是说,经济学与我们探讨的农业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抛开基础,只谈应用,无疑是空中楼阁。基础打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去应用,就写不出什么具有实际意义的好论文,也不会在科研领域里取得卓越的成果。泛泛的空谈,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个学科来讲,是很难获得纵深发展的。作为培养农业经济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扎实的经济学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还是西方经济学者,对于经济基本理论都非常重视。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里所指的理论当然包括经济理论。西方著名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有一段被广为引用的话:“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思想,不论是在对的时候,还是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他们统治着”。他的看法固然并不完全正确,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他对经济理论的重视。
(二)经济学是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及其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与西方的交往日益频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情况更是如此。而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在论述经济情况的专门著作均含有大量的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即使在一般新闻传媒对经济情况的报道中,经济学的术语和理论也会经常出现。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部分一农业经济学是不可能脱离经济学而单独存在。要想学好农业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不懂经济学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就不可能在农业经济方面有所成就。其中与基础理论关系较大的的学科和课程,如:市场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司财政、货币银行学、有价证券分析等等。即使以技术型比较独特的学科和课程而论,它也不能脱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在会计学中,初等的会计学可以与经济学无关,但是在高层次的会计著作中,技术分析仍然建立在经济学的基础上。没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根本无法学习更高层次的会计学知识;即使最基本的财务管理,都很难学懂,直至真正掌握和运用。因此,为了给其他相关经济学科和课程的学习、研究铺设道路,以及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整个经济学学科中所占的位置,也必须学习经济学,这是必由之路,不可跨越。
(三)加强经济学学习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需要
21世纪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和问题,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针对农业经济管理知识更新和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尤其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即应用型、通用型、研究型和创新型的的人才需求动向。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及时调整为: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通用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实践教育与教学中,就必须努力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掌握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类农业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教学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这也是这一专业总体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的学生要想真正成为专业目标所培养的人才,无疑学好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础理论是最重要的。而实际上,由于经济学的难教,学生难懂,造成在某些农业类院校学生经济学基础知识较差。学不好经济学,也就很难学好其他相关的经济学课程,在实践中也就谈不上运用经济学知识去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就实现不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加强经济学学习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需要。
【改革电工学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合集20篇)】相关文章:
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论文2022-04-30
大物实验2-2课程论文 范文2023-02-06
工学结合模式下电气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2022-06-13
浅析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论文2022-05-06
皮革制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论文2023-06-06
高职旅游管理论文2023-02-01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2022-09-1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论文2023-04-21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的探索2023-10-11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