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教师常见的非爱行为分析的论文

时间:2022-05-02 22:09:27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蛋蛋蛋”为你分享10篇“浅谈中职教师常见的非爱行为分析的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浅谈中职教师常见的非爱行为分析的论文

篇1:浅谈中职教师常见的非爱行为分析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师 师爱 中职学校 非爱行为

论文摘要:师爱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教育的灵魂和本质,师爱是一门艺术。非爱行为是对爱的对象进行强制性束缚、限制和控制。中职学校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以爱的名义对中职生实施的非爱行为很多,常见的有贴标签、自以为是、过多的给予与过于严格的控制、千篇 一律、教育不公正和惩罚与放弃等等。

什么是非爱行为

师爱在教育理论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被视为教育的灵魂和本质。夏丐尊认为,“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自由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热爱儿童。’,

爱是什么?雅斯贝尔斯认为,爱是对人不自由的束缚的解脱。安东尼・华尔士认为,爱意味着主动地关心他人的幸福。弗洛姆认为,爱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重和了解。

非爱行为是打着爱的旗号让爱的对象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是以爱的名义对爱的对象进行强制性束缚、限制和控制,是进行爱的掠夺,是毁灭而不是促进人的生命力,是扼杀和窒息人,使人变得麻木。

所谓“打是亲,骂是爱”,就是典型的非爱行为。生活中,非爱行为十分常见。比如,父母对孩子说,“听话!爸妈爱听话的孩子!”,“这次考不好,看怎么收拾你!”,“再跟他交往,就打断你的腿!”。还有,妻子为了成就老公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的发展,最后替他人作了嫁衣;母亲为了儿女辞去工作,一心扑在家庭,身心俱疲等等。

剥开伪装,这些所谓爱的行为并不是真爱,是占有,是对爱的掠夺。派克认为,衡量真爱有两把尺子:第一,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第二,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师爱是教师主动关心学生的幸福,是承认、喜欢、给予、关心、尊重、接受和赏识学生,是对学生的不限制、不束缚与不控制,是对学生不自由的束缚的解脱。师爱可以唤起与增强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师爱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师爱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

篇2:浅谈中职教师常见的非爱行为分析的论文

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中职教师以爱的名义对中职生实施的非爱行为太多太多。

(一)贴标签

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社会对其接受度和认可度远未达到理想状态、。甚至中职教师自身视中职教育为“非主流教育”、“二流教育’,,视中职学校为“末流学校”,视中职生为“弱势群体”、“问题学生”。

贴标签其实是对中职生做“恶’,的判断,是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塑造”、“被改造”的对象。高尔基在《让爱流人孩子心田》中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斯宾塞指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礼记・学记》中言“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肯定、鼓励与信任是通向学生信任教师的桥梁。学生只有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打开心扉,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一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告诉教师,不愿意与教师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

最近的一项关于师生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81%的教师真心真意地愿意与学生交朋友,但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12.3%的人首先想到找教师帮忙,“心里有话要说的时候”只有4.8%的人最想找教师说。学生说:“老师对我们不了解,不知道我们的想法,大多只是关心我们的成绩。”看来,作为中职教师,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给予学生的爱是怎样的“爱”,什么样的爱是中职教师应有的?

(二)自以为是

有些中职教师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规范学生的言行,片面地用自己的习惯性思维;错误地揣摩学生的心思,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学生身上。如有教师说“像你这样的学生,将来肯定没出息!”,“你这个样子还想上大学?做梦去吧!’,,“你要再这样,以后就别来学校了!”,“没人会喜欢你,大家都讨厌你!”。有个女生人际关系好,经常和本班外的学生交往,她的班主任却很不客气地对她说:“你是想谈恋爱吧?不用遮遮掩掩的,你们这些手段我还不清楚?”

自以为是的教师会倾尽全力为中职生设计他们认为好的人生而要求学生遵从,总是不停地告诫学生他们认为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并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爱你。于是,听话与否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导致学生忽视自己的个人体验和自己评价人生和社会的标准。但真正走上社会后,面对失败开始迷茫,不懂得勇敢地去选择和承担,甚至不懂得体恤穷苦、感恩生活。

职校学生自尊心强、独立性强、敏感、叛逆,应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言语伤害。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或是说话时的语气流露出对学生的不够尊重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分析教师对学生言语伤害的原因,一是很多教师都“恨铁不成钢”;二是教师把生活中的个人情绪带到了工作中,把坏情绪转移发泄到了学生身上。这种情况在女教师中比较多见。

(三)过多的给予与过于严格的控制

一般在开学初和学期结束,遇到学生有情绪波动,或学校有重大事情发生时,为防止学生“不老实”、“出意外”,职业学校常实行所谓的“强化管理”。强化管理的时间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强化管理期间,要求学生管理人员、班主任在学生未起床就到校,学生就寝后才能离校,搞得师生怨声载道。其目的就是看管学生,“不能出事”。过于严格地对学生进行控制也是职业学校的常见现象。有一位女教师,平时对学生管理非常严格,她在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可她不在,教室里却“大闹天宫”。

爱不是简简单单的给予,而是明智审慎的给予和不予。除了给予抚慰之外,还要辩论、斗争、面质、敦促、推动和牵引。爱意味着引领。一味的给予和破坏性的教育背后的动机有很多种,但是一成不变地有这样一个共性:给予者以爱为名义,仅仅是在回应和满足白己的需要,而无视对方心灵成长的需要。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有些封建专制思想或行为依然存在。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总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以命令式和控制的口气与学生沟通。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树立民主作风,实现教学民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人格和创新思维品质得到良好的发展。叶澜有句名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里的“还”,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呼唤有思想、有能力、有创造、有追求、主动发展的主体;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体,自己是自己实践的主体,自己是自己事业的主体。只有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他们才能迸发出全部的生命潜力。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在“还”字上用足力气。

(四)千篇 一律

有的中职教师,多年如一日,为职教事业奉献了青春和生命,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少,方法简单、机械,“一刀切”,千篇 一律。职校学生具有学习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精神空虚,把过剩的精力放在“人际交往’,上,表现欲望强烈,价值观偏向模糊、摇摆、模棱两可,自我意识不够健全等特点。职业学校的学生给社会的印象就是不爱学习,成绩差,违纪现象司空见惯。这一群体,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文化成绩不是很好。这对于职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而言,在工作上有很大的难度。然而,只要我们理清思路,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了解学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个“特殊”群体是完全可以步人正轨的,将来是完全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

每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有生成性的,师爱能否得到学生的认可取决于教师的爱和教育能否与学生的生成性相吻合。师爱要实现对学生的创造性之爱.首先应使学生的内心是自由的.以利于学生独特个性的实现与发挥。换句话说,师爱就是对学生不自由的束缚的`解脱,就是使学生的个性尽可能地发展。“个性重于知识”,这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意识到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为,要尊重成才的规律促成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教育不公正

我们常会把听话、聪明、文静娴雅、在活动中有魄力……列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先决条件,这一现象在职业学校较普通学校更为明显。其实这是一种偏爱。如果有了这种偏爱,就会对一部分学生放松要求,而对其他学生冷漠、歧视,导致各种不良后果。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你的皮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爱学生,不仅要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爱那些所谓的“双差生”。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就是用心做朋友。虽然,爱不能代替教育,但教育不能没有爱。北京市119中学优秀班主任任小艾曾说:“如果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学生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高尔基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六)惩罚,甚至放弃

中职生是中考的失败者,自尊心曾受到极大影响,他们的问题行为相对较多,中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各类惩罚和变相惩罚也较多。在职业学校,常会看到有学生在教师办公室、课堂等场所被罚站、被讥讽甚至辱骂;常会看到盖着大红印章的处分决定在张贴;更严厉的责罚还很多,如动辄叫家长来校。打学生在职业学校也并不鲜见。有严重攻击行为或违纪行为的学生,往往会被按校纪校规严厉处罚,或者回家反省直至勒令退学。

苏霍姆林斯基毕生提倡爱孩子,他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第一准则。教育并不是不要惩罚,但惩罚应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为前提,否则,“惩罚是为了教育学生’,的谎话犹如空中楼阁一般不可信。勒令退学永远是惩罚学生的最恶手段。

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自尊心强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上的显著特点。他们对周围人和事物极为关切,特别是对同伴关于自己的评论非常敏感。徐力杀母,马加爵事件,都是年轻人自尊心强烈受挫,攻击性情绪高度膨胀,以至在无法自控的情况下消极情绪变质种下的恶果。学生的自尊心,往往是促使他们改正缺点,积极前进的动力。当学生受到教师的恰当评价和真诚的信任时,就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受到一种激励。反之,不合理的评价,尤其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会伤透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带来一辈子痛苦的伤疤或“逆反心理”。台湾作家琼瑶一辈子恨数学,永远都记得中学教师在她脸上画的两个大“鸭蛋”。

有人说,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尽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他离得越早你的教育就越成功。其实,师爱也是以分离为目的的爱。教师真正崇高的爱,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尽早作为合格的社会人走向社会,走向未来,而且,这种分离越早,我们的教育就越高效、越成功

篇3:中职学生实习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

中职学生实习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处于相对劣势的就业弱势群体的中职毕业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复杂的就业心理,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

关键词:中职学生实习认知心理分析与策约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常见的心理类型及问题

就业常见心理主要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如何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毕业生们就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中职毕业生就业常见的心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十种问题:

(一)认知心理类型

1.自负心理

自负是个体对自己估价过高,不切合实际,自视清高的心理状态。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中职生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踩几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就业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产生心理失衡。

2.自卑心理

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中职生认为自己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是无能的、是失败的,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学历上比不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而有些单位对中职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职生在高薪岗位的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从此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缺乏自尊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3.观望心理

也叫矛盾心理,是中职生就业时瞻前顾后,左右彷徨的心理。这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例如,他们总是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稳定,风险较小,但又嫌收入不高;而自己创业收入较高,但又觉得太辛苦。于是他们总是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最终往往会使这些中职生失去了太多的时间与机遇。

(二)情绪心理类型

1.悲观心理也说是冷漠心理,当一些中职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会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情绪低落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决定听天由命任凭发落。冷漠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是逃避,他们不再想主动争取择业机会,不再去努力,认为去什么单位都无所谓,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2.不满心理视中职生具体的个人的关注点及实际情况而不同。不满的对象可以是周围的任何事物和人群。如对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就业推荐制度不满;对现行的国家就业政策不满;对家庭成员、家庭状况不满;对周围同学不满(如嫉妒);对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不满等等。不满情绪的产生导致中职生的消极心理和不健康行为,从而影响正常就业和顺利择业的实施。

3.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是中职生期望值过高和社会就业压力大。部分学生不顾自身条件与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市场定位,过分看重初次就业对一生的重要性,往往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过于紧张,一旦条件达不到,挫折感就会导致就业焦虑。部分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等特点,硬是把自己的职业理想间接地强加于子女,从而将焦虑的气氛传染给了学生。当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愤世嫉妒的心理,这对于中职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近几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社会各种媒体的不断渲染,在客观上加重了中职生对就业前途的焦虑,社会大氛围对学生思想上造成的压力使学生发生分化,部分学生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学习知识技能,以求就业顺利;部分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随波逐流;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会出现情绪低落、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等消极现象。

(三)社会心理类型

1.从众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2.依赖心理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少点依赖,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3、攀比心理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职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时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4.实惠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中职生非常多,他们往往在企业招聘时,说不上三句话就问“能给多少钱,工资多少,奖金多少,福利多少”。他们的眼睛只盯在外资、金融、保险、电信类企业,错过许多很好的机会。他们往往“宁要大企业一张床,不要小企业一套房。”孰不知大企业的待遇虽高,大城市的发展机会虽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专业都适合在大城市发展,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也是同学们建功立业的地方。

鉴于上述种种不良就业心理状态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造成了实质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二、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帮助中职生更新就业观念

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我国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但是,我们仍有许多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却往往跟不上就业制度改革的步伐。他们留恋过去“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害怕人才的竞争;他们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才是就业,而对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有国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显然,持这种过时的就业观念,是不可能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上被择优录用的。因此,我们要帮助毕业生调整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摒弃干部身份、国企身份的概念,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不求对口先就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思想,用新观念去指导就业实践。树立大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使毕业生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二)重视中职生就业心理疏导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中职学校首先应从职教的特点出发,应从中职生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中职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职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中职学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中职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人—职匹配及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三)鼓励毕业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一种积极评价,中职毕业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但自信是以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的,即正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这就要求中职毕业生一定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即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职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竞争强度如何;自己的理想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弥补;将要去求职的单位对求职者有何具体要求等等,综合加以考虑,确立就业目标。当然中职毕业生还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就业意向,经常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前景、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不断修正就业意向,不断寻找就业信息以及求职材料准备等等,但自信心并非短时间内所能树立。树立自信的最根本途径还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中职毕业生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

(四)指导中职学生正确对待挫折,迎接挑战

有的毕业生择业失败后,就无颜面对他人,不敢与用人单位接触,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甚至精神崩溃、行为失常。其实人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的,关键是遇到挫折后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战胜或适应挫折。找出问题的根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去战胜它。虽然失败和挫折是伴随人生的事情,但它也是磨练人的最好机会,一帆风顺并不利于锻炼人的意志能力。择业是人生的第一步,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百折不挠,有利于积累社会经验,走向成熟,为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通力协作,正确引导中职学生就业

家庭成员要关心和引导自己的子女求职择业,注意减轻他们的求职压力,与孩子们做到心理沟通,并与学校相互配合。同时,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求职择业环境与氛围。国家已经制订和颁布了《就业促进法》等相应的就业法规,就业市场逐步得以规范和完善,使毕业生依法求职,有法可依。

总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解决好中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必将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对中职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为使同学们就业时少走弯路,及早适应社会、适应岗位,提出以下建议:

1.正视自我

常言道:“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人不易,知己更难!”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要全面认识自己(能力、特长、习惯、性格和气质类型)、认识专业、认识社会,知足常乐。首先应该客观寻找自身优势。中职生与大学生相比,工作态度比较踏实,动手能力强,对用人单位的薪酬要求不高;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好。其次,要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了解自己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与心理特点,不夸大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实事求是地做出自己的职业定位。第三,树立就业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源泉,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斯洛说:“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

2.正确定位

目前的社会就业形势是我国劳动力过剩→就业岗位紧张→就业压力大,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中职毕业生,要抢抓机遇,有岗位则上,无岗位要挤,不要等待观望,坐失良机,要有在岗位上学习、进步、锻炼、发展的意识,将自己正确定位为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即“中初级劳动者”。把握角色转换:学校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独立个体→社会人。学会正视社会,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开拓意识和求职能力、推销能力、合作能力,做好“不怕转岗、不怕改行、不怕失业”的心理和能力准备,尽快适应新的职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勇于克服困难,经得起挫折、打击,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3.更新观念

中职学生既看到我国就业的严峻形势,同时应看到我国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个社会正常的人才需求应是正金字塔形,基层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中间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上面是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基层和中层的劳动者大都来自职校生,这就为职校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另外,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近年来,各地高薪招聘紧缺技术人才就是一个明证。所以,职校生要改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职业理念,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职业,哪怕辛苦一些,薪酬少一点,条件差一点,地方远一点也在所不惜。要有先站稳脚跟,充实和打造自己,再展翅飞翔,谋划未来的战略目光。

4.调整心态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就业心理受到冲击,“端铁饭碗,拿铁工资,坐铁交椅”已变得不太可能,人们都面临着择业、就业、失业、再就业的问题,因此具有健康成熟的就业心理,保持奋发向上的心态,克服浮躁情绪,避免速成心理,养成务实作风是职校生应该倡导的心态。切莫“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自己不努力,事事怨他人”,瞻前顾后,互相攀比,心存侥幸,坐失良机。为此,建议中职毕业生要进行职前“心理充电”,做好心理调试。“心理充电”最大的好处是,能让毕业生尽早了解自己,找工作时能沉稳应对,使自己明白在当前就业严峻的形势下,想轻而易举地找到满意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必须有良好的心态,有“好事多磨”的耐心,有不等不靠不抱怨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在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

篇4:中职学生行为方式研究论文

中职学生行为方式研究论文

摘 要:中职学生一般综合素质比较低,年纪也较小,很多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致使情绪不够稳定,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经常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现象,要矫正中职学生的行为方式必须提高中职学校的管理水平,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端正其行为方式。

关键词:中职学生;行为方式;管理方法

由于初中学生普遍追求普通高中致使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大萎缩,只有部分在初中阶段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这些学生的思想及学习都比较落后,中职学校必须承担起教育及管理的职责,积极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方式,使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起来。

一、中职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方式的主要原因

1.学生接受的各方面教育不够科学

首先是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不够科学。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其升学率,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法治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思想教育,致使学生缺乏人生理想,对各种消极的社会现象也没有一定的识别力及免疫力。其次是学生接受的社会教育比较混乱。中学生处在心理与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也极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现象的诱惑,中职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堕落、沉沦,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再次就是溺爱式的家庭教育。中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主要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受到了来自家庭各个成员的关爱,从小形成了好逸恶劳、专横霸道以及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如果他们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或受到外部环境的约束,他们就会无视社会准则或者用暴力来应对,如果不加矫正与管理,对中职生的发展将会有很大影响。

2.受逆反心理的影响

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通过损害学生自尊心、无效刺激以及过度教育等不合理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学生受这些刺激的影响,再加上其原有价值观及偏见的作用而出现某些不良的行为倾向,例如,部分中职生对所学的枯燥的课程、冗长的报告以及单调的会议等极其抵触。如果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疏导与沟通,将会使学生暂时性的逆反心理逐渐转化为较强的逆反心理,从而慢慢对各种学习性的实物失去兴趣,并按照与教育要求相反的方向发展,这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3.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我国中职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成绩不理想、缺乏学习信心以及学习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多中职生都热衷于阅读课外书籍或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这就说明中职学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由于其智力因素,而是其没有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很多中职生在生活中都过分依赖父母或者亲戚朋友,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形成节约意识,虚荣心及攀比心极强,过分地追求物质生活,没有能够激发起学习热情的精神依托,更没有形成远大的人生理想及抱负,学习比较懒惰、散漫,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4.学生的挫败感促使其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中职学生主要是学习一些职业性较强的专业技术,他们更期望能够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更加看重自己的成败,对自己、社会以及国家的前途都非常敏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如果他们发现生活现实和自己的主观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或者是面对各种挫折与困难而无能为力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如果不能对学生的这种挫败情绪进行及时的疏导与排解,可能会导致其产生消沉、自卑以及冷漠情绪。这种学生对社会中以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因此不能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或者人生目标。在长期的这种心理影响之下,学生会感觉自己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自暴自弃,对生活与学习都失去了信心,逐渐沾染一些理想之外的恶习,形成不良的行为方式,使自己逐渐堕落与消沉下去,最后不能自拔。学生的这种心理不仅会影响自己,甚至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地发现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二、矫正中职生不良行为方式的主要方法

1.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提升其自信心

要矫正中职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方式,首先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思想认识,走出中职学生智力低下这一思想误区,充分了解与尊重学生,通过开展赏识教育来掌握学生的各种思想认识,从他们的生活与学习中积极发现他们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为出发点来鼓励学生增加其自信心。其次,要帮助与鼓励中职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样才能给他们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不断唤起他们向目标奋进的学习热情,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2.通过调整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国的中职学校一般是以向学生传授各种专业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再辅以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中职学生一般是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毫无兴趣,而对各种实践性操作技能的学习则比较感兴趣。在开设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要把握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技能操作科目,在技能操作课程中渗入基础文化理论知识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其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以及思想道德认识,使学生更加健康积极地成长起来。

3.中职学校要举办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力与热情

中职学校要积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沟通和交流来提高自己,同时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赢得别人的认可,进而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活力与热情。另外,组织各种丰富的校园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别人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不仅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挫折感与孤独感,培养学生的归属感以及自豪感,有效预防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

4.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要矫正中职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方式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虽然很多中职学生的意志比较薄弱,各种不良行为方式也较多,但他们的内心依然渴望得到教师的赞扬、肯定与关心。因此,教师要抓住中职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抓住教育技巧,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教师在对待问题学生时应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抓住学生跃跃欲试以及争取进步的心理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这样才能使他们懂得老师是真的关心他们的,从而使学生向老师敞开心扉,并配合老师来解决自身的一些问题。

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引导与鼓励,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敏,槐文谦。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变革趋向探微[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黄日强。战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变革[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3]向斌。浅谈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J]。华章,.

[4]高瑞萍。学校教育与学生性格塑造[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5]练富家。浅谈职业教育观念与方式变革[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

篇5:中职教师师德论文

中职教师师德论文

摘 要:中职院校是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为自己的主要目标的技术类院校。基于此种教学目的,我们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要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让他们在社会竞争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老师不仅要在自己文化以及专业上可以独当一面,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在课堂上可以表现出来的师风师德,以身作则,给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模本.

关键词:中职学校 师德 师风 培养

一、现阶段中职学校师风师德建设中的误区

现阶段我们在学生的培养方面,过分单一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性格塑造重视不够。因此也就造成了老师在自己的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对于学生技术知识的传授。学生重视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老师的教学任务也以此为依归,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则变成了一种无足轻重的奢侈品,在师风师德的日常表现上也出现了缺失,很多老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价值观的传达也出现了偏差。[1]

1.理想教育缺失的误区

面对着社会上“物质观念”,“金钱观念”为上的风行,很多老师也不免手气影响,在教学活动中过分强调学生将来就业趋势,但是对学生品质的塑造没有给与相应的重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则主要重视自己的教学成绩,功利心很重。在教师自己身上首先就缺少了一种“理想”观念的`缺失,而理想观念可以说是师风师德建设中的基石,缺少了这块基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缺少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的中职教育也就缺失了重要一层内容。因此,理想教育的缺失是师风师德建设中重要误区之一。[2]

2.敬业精神的缺失

很多中职学校的老师,满足于现状,在专业发展上缺少进取心。由于上述已经提过的理想观念的缺失,很多教师太过于看重自己的利益所得,对于教学工作不积极,自己本职工作之外的学生工作重视不够,甚至很多人花更多的心思在自己的课外职业上,怠慢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3]

3.忽视学生发展的误区

俗话说,教学相长,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多的是体现一种互动性。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体现在对学生专业和知识的积累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行为方式的影响。老师如果只顾忙着赚取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忽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缺少对学生日常学习或者生活中困难的关注,那么与教师之间就会无形中形成一种代沟,无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这种做法割裂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准则,这也是造成当前师风师德建设缺失的重要误区之一。

二、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的相关举措

师风师德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面子工程,他需要教师以及学校双方的共同关注和持续的努力。完善建设机制,健全考核体制,从上到下形成有效联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格局。

1.完善评价体系

制度是行为规范得以确立的重要保障,在建设师德师风的过程中,学校相关的行政组织部门首先就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确立师德评估的相关指标,在教师员工中形成一种民主监督体系,对于违反师德师风规范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将学生的评价引入到评价体系当中,通过教师以及学生的综合评价,确立当年度的师德模范先锋,给予表扬和物质上的奖励,形成激励体制,刺激教师向这些先进榜样学习。

2.健全师德培训体系

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首先就是接受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发挥的就是教育者作为受教育主体的这一特殊性质。首先,我们要对从教者进行教育理念的培训,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进行师德建设重要环节,先进教学理念的掌握,是我们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关键一步,也是提升教师责任感的重要方式。 其次,要将从教者的岗前培训与上岗后的定期培训进行有效地衔接。现阶段,我们在新教师培训中对于岗前职业素养的培训占有极大比重,但是相对忽略了入职教师的再培训工作,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入职教师的范围中也要定期开展师德培训工作,发现具体工作中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师德建设的内容。[4]

3.为教师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

正如我们上面论述的一样,当前阶段师德师风出现误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花费较大精力投身于第二职业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因此,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要想改变目前师德作风不正的重要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生活问题,改善教师的待遇,完善教师的福利待遇,特别是对于青年优秀教师的住房问题我们要给予积极关注,用有我的条件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中职教育事业中来,从根本上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5]

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发挥学校相关部门的组织评价功能,同时也要注意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培训,使青年教师正确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安身立命,更重要的是育人育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加强责任意识。同时学校的相关部门还要对教师福利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于高素质人才要提供其良好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更好的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 郭瑜佳.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 2010(21)

[2] 黄莉. 浅析高职院校师德建设[J]. 文教资料. 2008(03)

[3] 郑辉. 当前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04)

[4] 申华.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10)

[5] 黄小露. 论构建高职示范院校的师德建设机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篇6:中职课堂行为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职课堂行为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中职学生课堂行为问题表现 目前中职生的课堂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外向型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相互争吵、骂人、打架、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打手机、给老师拍照、随意走动、唱歌、打扑克、下棋、起哄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做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二是内向型行为问题.

作 者:魏荣先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农业学校 刊 名:河南农业 英文刊名:HENAN NONGYE 年,卷(期): “”(7) 分类号:G71 关键词: 

篇7:中职计算机教育分析论文

中职计算机教育分析有关论文

一、当前对计算机课程一些教学的看法

在前文中,本人从计算机在中职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出发并探讨了一些当前计算机教育的新特点,现在立足本人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对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应当加强学习、努力创新、提高教学效率

在任何情况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出路在科研。面对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下,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教学,不断学习研究解决新问题,在教材的基础上与老师们一起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提高科研质量使教学工作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的方法的研究过程。经常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与老师们的交流使我们对当前中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运算能力差,学习习惯差等等不良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时,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去听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很多教学经验。为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探索出适合职专学生特点的教学规律,做好铺垫。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职教师在继承与借鉴前人或者他人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情况下,还应当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总结和创造具有自身教学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是他们学习的第一动力,而当前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会操作电脑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因此如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成为当前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新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入教学内容,不断的创造新的教学、学习氛围,从新课的引入到新课的进行,从教学手段的使用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在美国流行的网上互动教学,就是以一方面通过学生个人在该学科的测试,其成绩依据程序由计算机统计分析,教学者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分析结果,设计不同的教学步骤和考核内容进行培训,同时又不断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共同讨论,解决问题,从而一步步向既定教学目标迈进。同时,我们应当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能力,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确定课程目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加强对学校特色专业的计算机整合运用,比如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可以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加大对相关软件的学习,做到计算机为所学专业的合理整合,从而推动该门学科的新发展新运用。

(三)树立创新意识、探索教学模式

转变学生观,教学面向所有的学生,并促进每一个个体的发展,注意个体的差异,进行层次教学,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并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将知识内化的过程,这个内化要使学生在一种平等、民主、合作的氛围下进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老师给学生提问题,而且可以学生给老师提问题,学生给学生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资源有限的学校计算机教学,就应充分在开发易用的计算教学软件上下功夫,试想撇开计算机硬件的复杂结构不说,软件难使用,难掌握,学生又如何有兴趣去接受,这方面全球软件开发商作了不少努力,如使软件界面图形化,可视化,采用鼠标按钮式方便操作等,提供大量的多媒体开发工具,大大增强软件的易用性,这在我们设计多媒体教案,教学软件过程中也应注意从易用性入手,特别是某些对学生进行测试的教学软件或用于浏览的电子读物的设计,易用性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当前对计算机课程一些教学的建议

(一)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

多媒体技术教学,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丰富学生想象力。尤其在计算机教学中,在配合案例教学时,多媒体教学所体现出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更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注意,诱发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进行。学生的想象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能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形象,通过一些动画形象,如有趣的数字娃娃、聪明活泼的小动物等,以游戏、智慧老人讲故事、游乐晚会等形式,将枯燥抽象的教学寓于游乐情景之中,使科学性与趣味性高度统一,学习内容也变得生动有趣。这时由于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教学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激励作用

学生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有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解决日常问题的需求以外,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同时也是激励措施就是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美国积极心理学发起者之一西斯赞特米哈依发现了一种精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并提出了“心流理论”的概念,他发现在目标清晰,反馈及时,同时每个动作的成败都能立即得到反馈的情况下,活动能使我们全身心投入,负面情绪会在活动过程中消失,而计算机等级考试就犹如学生在电脑游戏世界中的打怪与升级一样充满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计算机技能考核的概念,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进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复习与准备。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中职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要意识到计算机教育教学领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企业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必将要求我们在中职教育的计算机教学中密切紧跟时代的步伐,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篇8:中职德育工作模式分析论文

中职德育工作模式分析论文

一、确定德育工作核心,更新德育工作模式

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爱”,方法也是“爱”。学校深知培养幼儿教师责任重大,因此,学校紧紧围绕“合格幼儿教师的‘德’要社会认可;‘爱’要孩子认可;‘能’要家长认可”的教育目标培养幼儿教师。中职学生基础薄弱,但可塑性大、乐于接受新事物,热衷集体活动,发展空间大。因此,学校结合学生的特点,以“爱”为基础,制定了“尊重个性、关爱生活、挖掘闪光点、因材施教”的德育工作模式,把立德树人与学生的潜能挖掘、职业成长、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以“爱”为突破口,深入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改变、自我成长。

二、更新德育工作理念,提升育人质量

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新突破,学校针对学生流失率高和思想道德滑坡等问题,制定并实施了《班级控掇保学奖惩制度》《学生德育工作评价方案》。过去,班主任管理班级时,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并不积极,如今学校要求班主任转变观念,树立“为一切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管理理念。为提升学校德育队伍管理水平,学校除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机构组织的相关培训外,每学期利用假期组织优秀班主任到教育先进省市参加德育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德育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

三、以爱育人,以情感人

学校在加强德育工作管理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更注重营造“爱、善、美、真”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体会到同学之间纯真、友善的情谊和家一般的温暖。学校党委成立的“爱心帮扶”制度搭建了教师关爱学生的桥梁,学校领导、党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都积极加入爱心帮扶队伍,通过“结对帮扶”与近百名学生结成对子,对他们进行实时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帮助。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学校以爱育人,以情感人,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学生从被关心、被关爱、被温暖中,逐步学会了关心别人、关爱别人、温暖别人,满怀热情地参与到学校各种教学活动中去,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如今,我校学生招进来、留得住,并能认真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四、创新制度,激活机制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

积淀和历史底蕴的'体现,是一所学校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而且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御消极文化对学生思想意识的侵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建立积极、健康、乐观、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几年来,学校连续开展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以“细、小、实”即“细节、小事、聚焦”为突破口,在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教育上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提高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两条主线”―――校园环境硬件建设、学生活动软件方案建设,“三种载体”―――环境教育、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四个转变”―――校园洁、教室雅、寝室静、学生文明,“五种特色”―――用文化传递文明、用活动承载文明、用行为展现文明、用制度规范文明、用数字评价文明的管理模式。

五、加强科研探索,推进学校德育健康持续发展

,学校完成了省级科研课题《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模式创新初探》。,完成了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课题《中职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编印了校本教材《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读本》。我校现正在开展教育部特色教育课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提升学生文明素质的研究》。目前,学校已是国家级《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实验基地。科研课题的开展为学校文明素质教育提供了持续的动力。“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做好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篇9: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分析论文

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目的是培养专业型和技术型的新型计算机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的课堂教学满足了当下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既能够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又能够促进社会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的培养,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中职;就业;计算机课堂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当前市场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人才的支持。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学校都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计算机课堂进行教学体系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改革。使中职计算机课堂对人才的培养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适应了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中职计算机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堂的实践性,重视对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以更好的解决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引入就业问题,有利于增强课堂的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熟练的操作,达到当今社会对计算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1]。

二、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达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与此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不达标,造成了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各种问题的出现。教师们应该不断进行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达到培养专业型计算机人才的目的。

2.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目的是培养专业型的计算机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中等职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过多的把精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以至于对人才的培养不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我国中职计算机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不仅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困难,而且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关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3.教学模式陈旧,考核体制不完善

很多中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陈旧,考核体制不完善,造成了计算机专业型人才的缺失。中等职业学校的考核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对计算机的相关操作不熟练。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与考核[2]。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分析

1.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改革工资体制,采用竞聘上岗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培养教师的创新理念,完善教师的教学思维,引导教师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2.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的计算机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改变以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促进中职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增加就业机会。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型都很强的课程。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根据主次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课堂形式的变更,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计算机方面的综合素质,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日常的课堂实践中[3]。

4.完善计算机考核体制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对计算机考核体制进行改革,以达到教学目的。首先,学校可以对考核内容进行改革,使考核内容不再依托于书本,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真正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对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再以传统的理论考试为主,增加计算机考试中的实践性和企业参与性。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关企业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让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不再囿于传统的教学理念,而是适应了当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专业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吴 珩 单位: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廷栋.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12):230.

[2]江卫胜.探究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J].信息与电脑,,(05):108-110.

[3]江利.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05):161.

篇10:中职英语教学合作分析论文

中职英语教学合作分析论文

一、中职英语教学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

1.合作教学实现了现代教学的新领域。

合作教学模式从国外教学理念引入我国并试验后,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合作教学模式的引入,有效的优化了竞争环境,塑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我国的教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的绿野。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更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中职英语教学中,也必定会对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性作用。

2.合作学习探索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多的表现为班级集体学习状态下的个体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也无法体现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无法促进学生个体感知、价值观与情感的全面发展。所以,中职英语教学的弊端并非在于学习的集体性,而在于忽略了同伴交流在课堂上所具有的功能。合作学习就是作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得中职学生在集体教育的状态下,最大限度的达到同伴间互动的学习交流,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也使中职英语教学的教学效率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合作学习丰富了我国教育生态理论与教学互动理论。

从目前我国教育、特别是中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来看,教育生态理论和教学互动理论都缺乏有效的`载体和运行机制,使其不能够付诸行动和实施。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和教学互动论与教学生态论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工作中引入合作学习教学理念,对于我国教学理论的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生态论和教学互动理论。

二、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就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能够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在中职英语教学工作中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的必要前提。在组内成员的分配层面,要有一定的规则,可根据中职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语言能力,知识技能和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搭配,形成一个不仅有差异而且有共同目标的小集体,使得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发挥的余地,通过彼此间的信息交流,来达到共同的进步。

2.培养合作技能与交流用语。

对于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而言,合作技能与交流用语是合作学习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中职学生如果缺乏合作技能,同时口语交流又很薄弱,这将严重的制约合作学习教学效果的发挥与实现。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必须将合作技能的培养和口语交流用语的培训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3.角色定位的把握和科学调控的评价。

在中职英语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中职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只是充当着一个设计、协调、组织和引导的角色,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必须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指导合作学习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同时教师也要认清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只有这样中职教师才能对合作学习这一新模式新方法进行适度适时地调控。

三、小结

合作学习使教学的主体不再是授课教师,而是学生,它所强调的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也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作为一名中职英语教师,寻得一种适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实现学生素质和语言技能的全面提高,就要不断的探索与学习,促进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保证其作用得到全面的发挥。

简析钢琴学习中的若干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绪论范文

临床医学岗位实践技能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试析烹饪与营养教学初探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钢琴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呢

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浅谈社区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

本科毕业论文模板

钢琴教学论文选题有哪些

浅谈中职教师常见的非爱行为分析的论文
《浅谈中职教师常见的非爱行为分析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中职教师常见的非爱行为分析的论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体育游戏在高职田径教学的创新论文2022-08-09

手机百度地图软件技术的侦查应用论文2023-06-10

浅谈中职数学教育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论文2023-12-14

英语教育教学论文2023-01-17

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2024-05-16

齐桓晋文之事重点句子翻译2022-04-30

论文:英语作文教学中教材资源的开发2024-05-07

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格式2023-06-29

音乐本科毕业论文范文2022-09-06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论文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