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政治教案

时间:2023-06-20 08:28:33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政治教案(共12篇)由网友“GeoGeo迷弟”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政治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政治教案

篇1:《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政治教案

知识方面:

理解: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②怎样从主观方面入手,力求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能力方面:

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能够对一种认识进行判断,指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观原因,继续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学会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

觉悟方面:

⑴通过立场不同会影响认识正确与否这一观点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觉悟,以人民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⑵能够知道“不可知论(教材未出现这个名词)”不利于人们改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

【重点解决办法】

1、在第二节中“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重点。因为:第一,明确该问题就容易明确 “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观点。第二,有思想教育意义,对于学俺自觉提出要求,使由己意识得以正确具有重要意义。讲解这一问题时,一-“通过一些例予,运用比喻说明,二是按课本讲解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的客观原阂稠垒溯痰迟,着重从主观上分析三方面的原因和怎样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难点解决办法】

1、”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难点。突破难点,第一,要利用教材强调这早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既然人类在实践中能够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就说明原有的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规律的,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第二,适当作一些理论补充:一是客观事物有相对稳定的一面,这给人正确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二是从认识主体看,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逐渐完善的大脑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三是从认识能力看,人有抽象思维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复习提问

(l)意识和人脑的关系表现为 ( A)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意识依赖于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源于人脑

D.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2)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若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这段话说明了 ( C)

A.上帝的观念完全是人主观幻想虚构出来的

B.上帝的观念是不存在的,因为上帝是不存在的

C.上帝观念是对客观世界的某种原型的虚幻反映

D.上帝的观念是存在的,因为上帝是存在的

(3)什么是意识?正确和错误的意识是否反映的都是客观存在呢?

导入新课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但无论正确与否,意识都是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那么,意识为什么会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呢?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节第二框题。

二、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板书)

(学生粗读课文。)提问:课文 l、2段(第16页最后两段)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板书)

世界上还有一种观点是:“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这种观点对人们的行动会有什么影响呢?”想一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它会使人们放弃认识世界的主观努力,从而使改造世界的活动失去正确的指导。我们青年学生将来都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要参加改造世界的实践。为了正确有效地进行实践,我们必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l)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板书),举例说明。(提高学生对人们有能力正确认识世界,通过实践和努力学习可以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性的认识。)

(2)人们的意识是有差别的。(板书)

①虽然都是正确的意识,但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②人们的意识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其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2.产生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主观原因(板书)

(学生粗读课文找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立场不同;第二,世界观不同;第三,知识构成不同。)

(l)立场不同。(教书)

为什么立场不同,产生的意识不同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①从观察自然界事物看,位置不同,视觉反映不同。

②从阶级社会中人们认识事物看,阶级立场不同,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引导学生分析,马克思语录“穷人和商人意识:为什么不同?(教师最后归纳。)强调人们的利益不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举例:物价调整。

看“漫画”,“议一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漫画”从表面上看,四个“伯乐”以自己的胖瘦高矮为标准来评价马的胖瘦高矮,但从深层次来看:人们一旦以个人利益为立足点)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形成正确意识呢?”议一议“,举一些实际例子,例如:关于当前国有企业”下岗“问题;依法”纳税“问题;见义勇为问题;”插队“现象问题;遵守交通规则等,让学生讨论回答,其中有正确和错误的意识。立场问题是利益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问题。由于人们的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导致了正确与错误的反映。那么,我们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o) ,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人们的具体利益是有差别的。如果离开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把各自的具体利益作为立足点,观察问题时就不可能获得正确认识。因此,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

(2)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板书)

“想一想”为什么孔繁森等先进模范人物受到人人称赞,一些损人利己的人和行为遭到大家的唾弃。但也有相反的评价。

(教师归纳。)

世界观不同,观察与思考的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否正确。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而且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3)知识构成不同。(板书)

提问: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正确与否,对他认识问题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一个人原有知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新的认识对象的理解。一般说来,原有知识正确会有助于正确理解新的认识对象;原有知识错误,则可能导致新的错误。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同时,每个人在以往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同样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s

“议一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或提问回答,教师归纳。)

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新的问题正确认识的可能性越大;一个人对知识规律性的联系理解和掌握的越深刻,就越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3.我们应当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板书)

(学生自学第20页第7自然段,重点阅读黑字。)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课文着重从主观方面分析了产生正确与错误意识的原因。我们要使自己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端正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巩固新课

篇2:《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政治教案

(2)要做到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从主观方面,我们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

板书设计:

意识能够地反映客观事物: ⑴、为什么? ①、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③、客观事物有相对的稳定性,人有高度发达逐渐完善的大脑

⑵、造成正确与否的主观原因: ①、立场不同

②、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

③、知识构成

⑶、怎样获得正确认识

篇3:高二政治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案设计

1.4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②怎样从主观方面入手,力求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运用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能够对一种认识进行判断,指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观原因,继续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学会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

①通过立场不同会影响认识正确与否这一观点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觉悟,以人民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能够知道“不可知论”不利于人们改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难点

篇4:高二政治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案设计

教学方法

1.对在能否获得正确反映的主观原因的论述中,主要采用分析的方法进行叙述,即提出观点后运用具体材料进行分析论证。

2.采取对比分析、讲清道理的方法。立场对比、世界观对比、人生观对比、思维方法对比、知识构成对比,它们的不同带来了认识的不同。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意识?正确和错误的意识是否反映的都是客观存在呢?

导入新课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但无论正确与否,意识都是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那么,意识为什么会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呢?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这些问题。

篇5:高二政治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教案设计

提问:教材第19页2、3两段说明了什么问题?

多媒体显示:

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自选图片。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后,教师讲解。)

1.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这个问题是教学难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突破:第一,要利用教材强调这早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既然人类在实践中能够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就说明原有的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规律的,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第二,适当作一些理论补充:一是客观事物有相对稳定的一面,这给人正确认识事物提供了可能;二是从认识主体看,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逐渐完善的大脑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三是从认识能力看,人有抽象思维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设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对人们的行动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它会使人们放弃认识世界的主观努力,从而使改造世界的活动失去正确的指导。我们青年学生将来都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要参加改造世界的实践。为了正确有效地进行实践,我们必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l)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可以举抗击“非典”等例子来说明,以提高学生对人们有能力正确认识世界,通过实践

和努力学习可以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性的认识。

全国防治非典攻关组副组长李学勇广东抗非典专家钟南山

广州将千余份非典病历特级保护锁进保险箱北京举行高考防非演习应付潜在的突发事件

6月24日下午,我国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禁令和北京从疫区名单中除名。

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表示,对北京的“双解除”,意味着北京防治非典的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标志着我国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全部被解除了旅行限制,并从疫区的名单中删除;标志着我国将恢复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到我国任何地方旅行,开展正常的经济贸易往来都将是安全的;标志着我国防治非典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副组长、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先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先生和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黄培堂先生,向大会介绍了我国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科技攻关工作方面取得的进展。第一,一批重要科技攻关成果已经在防治SARS的实战中得到有效利用。第二,在目前世界尚未取得突破的一些领域,比如疫苗、药物、早期诊断方面也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三,初步建立了防治SARS的研究平台。第四,加强了防治SARS研究生物安全管理。第五,积极开展了有效的国际合作。

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207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场斗争的胜利,进一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这再一次充分说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引,有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风险。

(2)人们的意识是有差别的

①虽然都是正确的意识,但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②人们的意识有正确和错误的差别。其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2.产生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主观原因

讲解这一问题时,一是通过一些例子,运用比喻说明;二是按课本讲解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的客观原因,着重从主观上分析三方面的原因和怎样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l)立场不同

提问:为什么立场不同产生的意识不同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①从观察自然界事物看,位置不同,视觉反映不同。

②从阶级社会中人们认识事物看,阶级立场不同,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引导学生分析,穷人和商人意识为什么不同?(教师最后归纳。)强调人们的利益不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举例:四“伯乐”相马。

多媒体显示:

四“伯乐”相马

四“伯乐”相马:高个子“伯乐”说马太矮了;矮个子“伯乐”说马太高了;瘦个子“伯乐”说马太肥了:胖个子“伯乐”说马太瘦了。

看上面的漫画,并联系当前生活中的事例,议一议端正立足点的重要性。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漫画”从表面上看,四个“伯乐”以自己的胖瘦高矮为标准来评价马的胖瘦高矮,但从深层次来看:人们一旦以个人利益为立足点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这说明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看问题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形成正确意识呢?

举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例如,关于“下岗”问题,依法“纳税”问题,见义勇为问题,遵守交通规则等,让学生讨论回答,其中有正确和错误的意识。立场问题是利益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利益问题。由于人们的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导致了正确与错误的反映。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人们的具体利益是有差别的。如果离开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把各自的具体利益作为立足点,观察问题时就不可能获得正确认识。因此,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应当永远坚持的立足点。

(2)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据《中国青年报》年7月25日报道,一个新规定让湖北省今年高考的`文科状元周迅“落榜”。这个消息让许多人深感意外。湖北省仙桃市考生周迅以638分的高分居湖北省文科考生榜首,成为家喻户晓的文科状元。落榜的原因是,根据湖北省招办《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被高等院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不满一年者(从被处分之日起,到报名开始之日止)”不得报名参加高考。周迅因成绩优秀,16岁即被保送入中国科技大学,就读期间,他做了一件让自己后悔终生的事情。有一天,他的书包放在学校图书馆里不翼而飞,他干脆也偷偷拿了别人的书包,结果被当场抓住,这个书包里有价值数千元的物品。学校依照校纪校规对他作出了勒令退学的处分。退学后的周迅再次参加高考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大学。可是,省招办在审查周迅的报名资格时发现,中国科技大学对周迅的处分决定是今年3月份才作出的。也就是说,周迅不符合湖北省招办今年规定的高考报名条件。省招办决定不予投档,周迅提前“落榜”了。

对此却看法不一。周迅偷走别人的东西,理应受到惩罚;这种惩罚的限度不恰当,它的期限(有没有必要延续一年之久)和程度(有没有必要取消高考报名权利)不得当;学校处罚以后,所在地的招生部门没有必要再强令其一年之内不得报考大学;一个年轻人,犯了错误,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不应该剥夺他重新参加高考的权利;周迅所争取的,只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并不是要抹去曾经的错误和过失;难道一个人犯了错误,就要没完没了地受处罚;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人而不是毁灭人,对于跌倒了又重新站起来的周迅,应该做的是扶他一把而不是推他一掌。

教师提问:为什么孔繁森等先进模范人物受到人人称赞,一些损人利己的人和行为遭到大家的唾弃。但也有相反的评价。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世界观不同,观察与思考的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否正确。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是否正确,不仅影响着他的人生道路,而且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3)知识构成不同

提问:教材第23页2、3两段楷体字材料说明一个什么共同问题?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正确与否,对他认识问题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首先,一个人原有知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他对新的认识对象的理解。一般说来,原有知识正确会有助于正确理解新的认识对象;原有知识错误,则可能导致新的错误。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掌握科学理论知识。

其次,每个人在以往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同样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议一议: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怎样影响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或提问回答,教师归纳。)

一个人掌握的科学知识越多,对新的问题正确认识的可能性越大;一个人对知识规律性的联系理解和掌握的越深刻,就越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总之,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方面的原因,人们的意识未必都是正确的。尽管如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这一能动作用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着重从主观方面努力,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3.我们应当尽力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学生自学第23页最后一段,重点阅读黑体字。)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课文着重从主观方面分析了产生正确与错误意识的原因。我们要使自己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端正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多媒体显示)

1.2003年4月2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不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就不可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这一论断说明 ( )

A.办事情能否成功取决于人们的立场是否正确

B.只有立场正确,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的规律

C.人民大众是历史的主人

D. 只有立场正确,就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2.人们对燃烧现象曾有两种相反的解释,燃素说认为,燃烧是可燃物质释放燃素的过程;氧化说认为,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化合的剧烈的氧化反映过程。以上两种解释 ( )

A.二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二者是对客观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的正确反映

C.由于各自的知识构成不同,形成了对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反映

D.由于阶级立场不同,形成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

3.“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唐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要是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4.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 )

A.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篇6:《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说课稿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依据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二是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前一节课“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强调的是意识来源于物质, 表明意识是第二性的东西, 是属于哲学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而本课“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则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正确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让学生弄清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帮助学生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历史和现实条件为基础,做出积极的主观努力,尽可能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3)怎样从主观方面着手,力求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4)“知识不可知论”不利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

2、过程和方法:

(1)帮助学生继续体会学哲学的思维要求,主要是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对一种认识进行判断,指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观原因。培养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立场不同”会影响认识正确与否这一观点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觉悟,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通过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从中体会基因的神奇之美,并从人类的意识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来体会思维(意识)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3)通过欣赏课本第21页的唐诗和第22页的漫画:四“伯乐”相马,从中体会唐诗和漫画的艺术美和思辨美,要求人们看问题要端正立场。

(三)教学重点:

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四)教学难点:

(1)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2)让学生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分析问题。

(五)教学手段

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 展示古诗朗诵、漫画展示, 录像幻灯应用等,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也使课堂气氛活跃, 有利于良好教学氛围形成。

二、说教法:

为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结合学生实际,本课教学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法、讨论法、归纳法

1、案例法。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将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本课的内容虽然重要,但学生在理解上难度不高。同时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必须很好的结合起来,单纯的哲学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案例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之感受到哲学原理就在我们生活周围,每时每刻都在发挥作用,在本课案例的选择上我主要选用的事例有:科研工作者对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人们对基因的认识;不同的人对猪的不同认识等。

2 、讨论法。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能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深刻领会知识的内涵,提高比较、鉴别、分析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讨论法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归纳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三、说学法:

学生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观念,自觉外化成为自己的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行动,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比较、分析、归纳等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出示案例―― 阅读教材――热烈讨论――分析案例――归纳总结,以达到深刻领会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

四、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难点的突破

出示材料: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

提出问题:人类为什么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进行讨论。

学生列举事例(如:克隆技术、对“非典”病毒的研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

概括总结:

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有其固有的属性和规律

认识的主体:人的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

认识的基础:人们的实践在不断发展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提问:这句话又给我们什么启示?

知识要创新 ,要正确地认识世界,人们就必须参加实践,努力学习以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创新意识。

通过以上教学,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1和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2。

(二)教学重点的突出

1、教师出示小猪图片,问:猪有什么用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家的答案虽各不相同,却都可以看做是正确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知识要求同,更要求异,需要不断创新。

2、教师设问: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不是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如果有正误之分,是受那些因素的制约?

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

(学生总结)只有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到此,我们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2和3,并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和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过程和方法目标1和2。

五、说板书设计:略。

篇7:高二教案 1.4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1.4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②怎样从主观方面入手,力求使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能力方面

运用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能够对一种认识进行判断,指出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观原因,继续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学会对比分析的思维方法。

觉悟方面

①通过立场不同会影响认识正确与否这一观点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觉悟,以人民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能够知道“不可知论”不利于人们改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教育学生要相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区别。

篇8:高二教案 1.5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5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②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运用:运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

本框题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依照意识反作用的领域为顺序,在每一领域中再依照意识反作用的性质来安排叙述的次序。先讲不同性质的意识对自然界的两种不同的反作用,再讲不同性质的意识对社会的两种不同的反作用,由此概括出不同性质的意识起着不同的反作用,再进而概括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观点。教学中要注意这一思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

觉悟方面: 提高学生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⑴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⑵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意义。

教学难点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教学方法

(1)基本理论观点的教学可采用讲述的方法。

(2)联系实际的问题,比如重视精神的力量,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组织参观、调查、座谈、讨论等教学实践性活动,以加深对理论和观点的理解与把握,提高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l)什么是意识?意识为什么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其主观原因是什么?

(2)意识怎样才能正确反映事物?

(设计上述提问,意在通过复习前两框题的内容为学习新课打基础。)

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二框题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个反映有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因而意识有正确反映和错误反映之分。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原因是:

第一,立场不同。第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第三,知识构成不同。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这里我们已经知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那么,意识对物质有没有反作用呢?意识是怎样反作用于物质呢?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现在请同学们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我们不用手写,而是只用脑“想”,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吗?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为解决这类问题,学习第三框。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现象。书上说的“蓝图”属于什么现象?(意识)“新型建筑物”属于什么现象?(物质)新型的建筑物为什么和蓝图一样呢?蓝图起了什么作用?(指导什用)蓝图又是怎样变成新建筑物的呢?(指导并通过工人的劳动)

意识能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呢?(不能)意识是怎样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呢?

1.意识对客观事物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为了使学生理解并记住课本文字定义的表述,可通过建筑材料变成建筑物来具体形象地说明:“在实践中,意识指挥工人使用劳动工具这种物质力量,作用于建筑材料从而使零散的建筑材料这种物质具体形态变成建筑物这种物质具体形态,这就叫做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讲解时要突出:意识存在于人的头脑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东西只能用物质的东西去直接改变,但意识能起“指挥”作用,告诉人们“做什么”和“怎样做”。最后,准确完整地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划下这一定义。

教师讲解: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但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正如不能把“一”字“想”到黑板上去一样,蓝图也不能直接变成新型建筑物。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该去做什么,怎样去做。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议一议:蓝图为什么不能直接变成建筑物呢?

(请同学们讨论,结果可在第24页第1、2、3自然段找,但只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教师归纳。)

物质的东西只能用物质的东西去直接改变。

(l)意识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

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人类世代都在发挥着、并不断积累下来。其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它们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学生回答)事实表明,正确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积极作用,错误的意识在人们改造自然界中起着消极作用。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有意识能思维,意识的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意识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形成“超前反映”,在观念中构筑客观上尚未出现的事物,并经这一观念为指导进行实践活动,使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制造成新的东西。动物虽然也会经自己的活动作用于它周围的事物,引起周围事物的变化,但都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以建筑活动来说,先有蓝图,后有实际建筑物,因为头脑中的蓝图是根据客观实际设计的,仍然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先在“头脑中建成”蓝图,然后才有建筑活动,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意识对自然界反作用的积极表现和消极表现。)

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蓄水成功

“火星探测漫步者”之一

上图:北京出现扬沙天气午后街头一片昏黄

6月16日,三峡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成功

既然意识对自然界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对自然界有不同的反作用。那么,意识对人类社会有没有反作用呢?如果有反作用,其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2)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阻碍作用

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曾长期处于盲目状态中,但意识的指导作用仍然是存在的,改造社会就是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但由于人们基于不同的利益关系有着不同的思想,因而社会关系的改变就表现为不同意识的冲突。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都以各自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行动,并试图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阶级的意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动阶级的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淮海战役

 

伊拉克战争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议一议:某一社会历史时期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是怎样冲突的?正确反映和歪曲反映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多媒体显示:

正确――→促进

错误――→阻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两种性质的意识为什么是相反的?产生两种不同性质意识的原因是什么?(阶级利益对抗--―两种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不同) 科学理论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意识,科学的理论学说,对客观世界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总之,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l)要重视和调动人的精神能量

多媒体显示: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毛泽东

教师讲解:毛泽东语录说明,调动人的精神能量就会有力地推动社会和人自身进步。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这是教学的重点。可采取讲解、讨论、辩论相结合的`方法。在结论上步步推进:第一步,从意识反作用的两种情形,说明方法论的要求――重视精神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第二步,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步,启发学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提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看教材第26页最后一段内容回答。)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行的。人类进行活动,不但需要物质资源,而且需要精神资源。杜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经济搞上去了,要不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社会风气坏下去,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社会也会变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经济上去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第24页第4自然段楷体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提问: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是什么呢?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越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否则,欺诈一旦横行无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遭殃。

(3)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多媒体显示: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讲话

青年学生应该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义务。我们应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讨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有什么影响?如何对待网络时代?

(请同学们联系本校和自己的实际,分组讨论,回答时应运用理论说明问题,教师归纳。)

总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删去:“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该内容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不利于学生掌握意识的能动作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财物质的反作用,明确了意识是怎样反作用于物质的。因此,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应注意做到言行一致。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多媒体显示)

1.“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说明                                 (   )

A. 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反映物质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 意识决定物质

2.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哲学上说是因为                               (   )

篇9:高二教案 1.5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只要是正确的意识就能改造客观事物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决定客观事物

D.只有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才起促进作用

3.近年来,淮河流域 由于缺乏环保意识,为了一时一地的经济利益,小化工厂、小造纸厂纷纷开张上马,给淮海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这一事实表明                   (   )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障碍事物的发展

C.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人们只有在失败后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

A.舆论导向对事物的发展有决定作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形成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取得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的明显成效。现在,这一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这主要说明                (   )

A.只要是正确的意识就能对党的建设起到有力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B.“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正确意识

C.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十六大精神是正确意识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篇10:高二教案1.3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3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理解:①意识的概念。

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能力方面:

通过对意识的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对其进行的概括,让学生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

⑴通过关于宗教本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

⑵通过对“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分析,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

教学重点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学难点

⑴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篇11:高二教案1.3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学方法

①主要采用归纳法进行叙述。

②运用启发式教学,设疑造成悬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为什么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是物质?

导入新课

从自然界的产生来看:自然界既不是“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创造的,而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首先,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其次,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以人类社会来看: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客观的,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所以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上除了物质现象以外,还有一类现象即意识现象。那么,什么是意识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又是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这些内容。

第二节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课程标准》从高中学生的教育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仅限定为“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教材有所扩展,在教学中要注意讲清三点::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③抓住重点,进行对比,透彻分析不同类型的意识为什么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教材列举了三组有差异的材料,每组的材料也是有差异的。

设问: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不是从来就有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有了人才有了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的产生,劳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古猿就进化不成人,也就不会有人的意识。因此,意识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提问:人脑与动物的大脑有什么不同?人脑有什么特殊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脑有着极为复杂的结构和非常特殊的生理活动。人脑与高等动物的大脑相比,二者有质的区别,它们的物质基础不同,形成的机制不同。这就决定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没有高度发达的高度完善的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为基础,是不可能产生意识的。

提问:既然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否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呢?为什么?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例:

20世纪代,美国社会家曾报告,有一个叫安娜的私生女,被她的外祖父惨无人道地关在楼顶的一件房里,不让她见人,不让她接触社会,每天只给她送一些食物和水。当人们发现安娜时,她已经6岁了,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更不会使用餐具吃食物。科学家们为了使安娜适应社会生活,付出了不少努力,但收效甚微。4年半后,安娜不幸早逝。但在她死前仅学会了很少词语,但从未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更谈不上有正常人的意识。

提问: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人脑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所以,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客观事物在人的实践中作用于人脑,而人脑又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它们,成为不同的意识现象。

多媒体显示: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各种意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提问:如何区分正确思想意识和错误思想意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状态、性质、变化规律等)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反之,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思想意识。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想一想:为什么在平面镜前很美的人,而在哈哈镜前变丑了?

教师进一步点明: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同实际相一致的计划和方案,都是正确的思想意识;以主观想象作出判断,作出脱离实际的决策,以及宗教中的鬼神观念等,都是错误的思想意识。

宗教观念中的上帝鬼神,是不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呢?假如这是一种反映,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反映?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宗教观念仍然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但这种反映是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为,第一,它是理解本框题中心观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障碍。由于学生易把 “反映”理解为“直观”的等同,因此,从直观上找 “鬼神”、“抽象思维”和“未来”等同的客观事物,这当然找不到。第二,认清宗教的本质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克服有神论。讲解时,可通过课本书第15页的最下面一段文字,以学生已有的体验为基础,说明“宗教”可抓住“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像西方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从而理解“反映”的含义。应主要分析为什么是 “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揭示宗教本质。

多媒体显示: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

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恩格斯

解释恩格斯语录“外部力量”和“幻想的反映”。外部力量有两种,一种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一种是统治人们的社会力量。当人们能自觉地认识和利用它时,就不会具有神秘感。当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它时,就会采取“超人间的形式”,成为盲目信仰的对象。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和宗教的本质。表明宗教的荒唐观念在人间有它的原型,它是客观事物的“幻想的反映”。

提问:是否可以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上帝鬼神,客观世界中也一定有上帝鬼神呢?为什么?

(请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某种原型,因为宗教观念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但宗教观念对“某种原型”的反映是不真实的。从本质上看,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决不能认为宗教观念中有什么就意味着客观世界中也有什么。

(2)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意识包括感觉和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思维。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反映。

想一想:为什么说货币概念是商品经济的最深刻的反映?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作为具体的货币,形象各异,在不同情况下货币的职能也不同。而货币概念舍弃了具体货币的差异,抓住了货币的本质。它是通过人的思维来把握的,是人对货币的深刻反映。商品经济离不开货币,要从整体上、本质上把握商品经济,必须使用货币概念,在更大的范围内货币概念是商品经济实际的深刻反映。

(3)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提问: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是根源于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对现状的一切感受与认识,都根源于现阶段的各种各样的客观事物,根源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

历史是客观事物已经发生过的事实,那么,人们是依据什么对历史进行思考和总结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历史不是空白,自然史遗留下许多痕迹,社会历史则保存下许多历史资料,如实物器件、文字记载、口头传说、图画作品、近现代科技兴起后遗留下声像记录等。这些历史资料作用于人脑,经过加工分析形成了人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发展规律的反映。所以,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其内容归根到底还是来自当时的客观事物。

例举近现代史中一些事实来说明,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井冈山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和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都可以依据客观事物现状和史料记载作出反映。但未来是还未出现的客观事物,人们只是有想象中的未来事物的状态,就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预见,并对自己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计划方案,这也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吗?

(引导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都是根据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不管是对自然现象还是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都是如此。

教师强调:正确思想意识的科学预见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反映形式。

多媒体显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宣言》

提问:这个例子用在这里是为了说明什么?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要求畅所欲言,教师用历史知识归纳。)

(l)原来的预计,是对过去客观事物当时的现状作出的反映。

(2)现在看来,是对1948年解放战争这个客观事物现状的反映。

(3)再有一年左右时间,根据解放战争这个客观事物现状及其发展规律,对未来作出的正确判断和科学预见。

总之,《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的理论,它的预言,依据了社会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规律。这说明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教师设疑:“电脑也能思维。”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释疑。)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第一,“电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脑。第二,“电脑思维”的过程是机构的、物理的过程,人脑思维的过程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第三,“电脑思维”没有自觉能动性,没有创造性,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人脑思维是人自觉进行的,有独特的创造性。第四,“电脑思维”没有社会性,不会去探求模拟的社会意义;人类智慧具有社会性,注重思维的社会效果。第五,“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 (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可见,“电脑思维”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思维,思维、意识只是人脑才有的机能。

综上所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些观点不仅直接表明了意识的起源与本质,而且还深刻地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世界的本原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多媒体显示)

1.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意识是客观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③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③意识的内容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人脑    ④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A.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2.从本质上说,意识是                                                  (   )

A.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实践的产物

C.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人脑特有的机能

3.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下列各项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篇12:高二政治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古今中外的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明白意识不光来源于物质还能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意识反作用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现代化建设中不光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积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思想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意识的三组类型

1、意识的第一组类型: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可由学生举例说明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教师要着力分析错误的思想意识为什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尤其要重点分析宗教观念。讲述时,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议论与讲解中明确认识。要注意,教材仅限于从认识论的一个角度去分析宗教,不是从认识论根源上全面讲述宗教的产生,更不是专门分析宗教,必须注意控制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切不可展开论述。当然,在有神论影响教大的地区,如何展开论述,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2、意识的第二组类型: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这里首先涉及到第一组类型和第二组类型的关系问题。必须明确,无论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它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都有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的区别。反过来说,具体感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抽象思维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教材偏重于对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说明,两个事例都是属于正确思想意识的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这一理解,教师要心中有数,课堂教学不要向学生主动讲解,否则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重点要抓住抽象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深刻的反映。讲解这个观点,应以基本事实为依据,多分析事实,把理论渗透于对事实的分析之中,无须讲述过多的理论。

3、意识的第三组类型: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认识,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教材仍然偏重于对正确的思想意识的说明,事例全属于正确的思想意识。要重点讲解对未来的正确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在分析时请注意,一是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过去和现状。二是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虽然哲学上的`规律概念尚未学习,但学生学过的具体规律是不少的,使用规律概念可以接受要阐释的观点。从加强思想教育性来说,要特别重视第25段的教学。这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难点,在此处应给予理论上的回答。应该教育学生认识到,既然人们能够做出关于自然界的科学预见,同样人们也能够做出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预见;既然我们相信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预见,也就应该相信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预见。

二、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第一,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相对于意识对社会的反作用而言,较易理解,可在自学基础上稍加讲解。只要求用事实表明这种反作用是什么,不必展开论述为什么起这样的作用。

第二,意识对社会的反作用相对于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而言,这是重点,应多用些时间讲述。讲述中应充分利用历史知识,启发学生用历史事实进行议论,自己得出结论。应联系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实际,突出讲解第11段,以加强思想教育性。

要注意进行鲜明的对比。要抓住同一件事情,看看不同性质的意识各起了什么作用。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高中政治《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说课稿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高二政治教案

意识的本质 教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高中政治教案

高三复习教案.§第38讲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组织原则

高中政治教案合集

高中政治教案

世界观的学说政治教案

高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政治教案

情绪奇妙的窗口政治教案设计

《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政治教案
《《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政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政治教案(共12篇)】相关文章:

高三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及其实现的教案2022-11-09

体育教案- 篮球运动概论2022-05-07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说课稿2022-10-07

泰安市高三政治复习意见-政治试题2023-12-02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2022-09-18

高校教学评估对教师教学基本文件建设的启示论文2023-01-13

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 教案2023-05-27

高一政治民主选举教案设计2023-08-11

九年级第四单元读后感600字2022-10-13

初中生的政治教案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