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110教学设计(集锦19篇)由网友“煎妮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心中的110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篇1:《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字新词,积累好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4、学习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以谈话的形式直接导入新课,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顾,激发其对于课文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3、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用心品读,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同时引导学生由“我”的动作和语言体会“我”的心情,感受“我”对父亲的情。
4、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赞美父爱;进行写作训练,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父爱,并唤起自己对父亲的爱。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8课。请齐读课题。(出示课件1:课题)
二、回顾1-4自然段内容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使我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深入学习了1-4自然段,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课文录音,默读课文。(出示录音课件2)课文读得美吗?那我们分角色读一读1-4自然段,边读边回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角色读1-4自然段。(齐读旁白,指名读父亲和我的话)
3、师:谁能说说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你说的既准确又简明,说明你上节课学得很认真。
4、师:那么这部分写了父亲答应给儿子做一个灯笼。(板书:父亲→儿子)
5、师:当我要父亲给我做灯笼时,父亲怎么回答的?(行)
6、师:从父亲的回答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
7、师:当时家里很贫穷,但是为了让儿子过个愉快的春节,父亲不假思索的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儿子要做个什么样的灯笼?(要亮的')父亲给儿子做了个什么灯?
(板书:父亲
→
儿子)
冰灯
过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自学方法,请大家自学课文的第二部分,请看自学提示。(出示课件3:自学提示)
三、学习第5-13自然段
1、指名读提示:
(1)默读5-1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用心体会:“我”为什么说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
2、师:同学们可以开始做了。
3、学生默读5-13自然段,画句子,体会句子。
4、师:画完了的同学自由读一读。看来同学们都画完了,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注意抓住重点词语来谈感受。谁来读你画的句子,说体会。
5、全班交流句子。
生:我抓住“打磨”这个词体会到打磨一块冰不容易,会受伤。
生: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体会到父亲不想吵醒儿子。也体会到父亲担心冰会被热炕熔化。
师:同学们,你们谁摸过冰?这么多人摸过,今天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块冰,你们想不想摸,感受感受。(想)
师:摸了冰的同学,来给我们说说是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冰太凉了,麻死了。
师:请你结合课文说说父亲的手在打磨冰时,他感受到手(肯定冻僵了)。
6、师:同学们,父亲为了给儿子做冰灯忍受着寒冷。从这细微之处,我们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那就把我们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
师:都愿意读。先自己读自己的。(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通过你的读我们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
7、师:还有画其它地方的吗?
(1)指名读9自然段。
(2)在这段话的旁边有个小伙伴说了一句话,他说什么?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4:从父亲“尴尬”的样子,我看出……)
A、指名读。
B、理解尴尬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不自然?从父亲尴尬的样子,又看出了什么?谁来说?
生:看出父亲担心儿子不高兴,没给他做玻璃灯笼,觉得对不起儿子。
师:你说得真好!父亲是多么想给儿子买一个灯笼,但是没有钱,从这尴尬的样子中,不正表现出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出示课件4:父爱)
8、师:父亲的话语虽少,但是真挚而又朴实。谁来读读这真挚的话语。(出示课件5:我也想给你做个……我正给你做着呢!)
①试着把父亲的话读一读。
②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③师:这句话读得很好,再读一读。(出示课件5:“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可哪有玻璃呢?”)
④师:听了这句话听出了什么?
生:无耐,想给儿子做玻璃灯却没有玻璃。
⑤师:谁还有跟他不同的读法?
听出来了,读得低,为什么这样读?(指名再读,2、3个同学读)
师:我听出了父亲的无耐。
9、师:还有谁画了其它句子?
(1)指名读句子。
生:在10自然段
(2)师:我有个问题不明白,想问一下大家:为什么父亲先有点尴尬,后来又笑了笑。前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
生:笑了笑是一种歉意.
生:父亲认为做一个冰灯也不错,达到了要求,欣慰地笑了!
师:也可以。不同的感受。
10、师:还有哪些语句?
(1)指名说句子谈体会。
生:在第11自然段第一句话:我体会到父亲手很冷,把手放在脖子上暖和一下继续打磨冰。
(2)师:随即,我撩起了被子,父亲怎么做的?
生:“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我体会到父亲宁可自己冻着也不让儿子冻。
(3)师:我也找了一个语句与这个句子相近,大家看一看(出示课件6:12自然段)
A、一、二组读第一句,三、四组读第二句。
B、说说哪句好?读一读蓝色字体的词语谈体会。
(4)此时父亲冷不冷?可父亲说不冷,说明父亲心里还惦记着谁?
(5)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和老师一样已被这深深的父爱感动了,那就让我们带着丝丝的感动分角色去读读父子间的对话吧!(小组内分角色读、指小组读、分男女生读,师读旁白)
(6)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插图(出示课件7),父亲坐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打磨着一块冰,看着他那冻得发红的双手,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里滚了出来,看,他的手真凉啊!这就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
爱
(板书:
父亲
→
儿子)
冰灯
(7)师:你们能回答小伙伴的话吗?(出示课件8: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泪了呢?)
师:小伙伴问了一句,一起读。
生:父亲的爱让我流泪了。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师:谁来说说:我为什么说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用爱心做的)
2、下面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14自然段,正如同学们所说,这冰灯蕴含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虽然冰灯化了,但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它。
五、课外拓展
1、师:我从同学们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你们此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请你们回忆一下父亲最令你感动的事。(出示课件9:音乐《感恩的心》)想好了的同学请举手。
2、小结:你们的故事感动了我,我感受到父亲和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我希望你们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也把父亲对你的爱珍藏在心里,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把课题再读一遍。(出示课件10:歌曲《我有一个好爸爸》)
板书设计:
爱
板书:
父亲
→
儿子
冰灯
篇2:《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情:
课件出示各种灯笼图片: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分别出现不同的灯笼图片)
在过去的年代里,过春节的时候,农村的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就是夜晚打着灯笼在漆黑的小路上行走、玩耍。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关于灯笼的故事。
[现在的孩子的生活与课文的时代背景相差甚远,因此适当进行点拨铺垫,以拉进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课件出现课题:心中的那盏灯
指名(2~3人)读课题。
引导质疑:你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主动思考,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学生可能会问:
1、心中的那盏灯是什么?
2、为什么说心中的灯?
3、这盏灯什么样?
4、什么留在了心中?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标出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认读生字。
2、检查认字情况。
(1)课件出示有关词语,反复、多种形式认读。
(2)课件出示生字:认读并指导书写(略)
重点指导“盏”、“巷”、“夸”
[重视书写指导,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默读课文,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4)回答部分问题:心中的灯是什么?
三、整体感知课文。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建立起文字与心灵的沟通,为下面的品读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并提示相关词义,区分同音字。
2、出示生字卡片,巩固重要笔画或易错笔顺。
二、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使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语句?用曲线画出。
[抓住重点问题,全文阅读,尊重学生感受,从情感入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件出示学生说到的语句,进行感悟朗读:
(1)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重点引导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感受父亲的感觉:
○“停”、“擦”、“捂”。说明一直摸着冰,冰在不同地融化,太冷了,擦掉冰水,用脖子的热度使手暖过来,以便能灵活打磨。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爸爸这样做要干什么?(继续打磨冰灯龙。)
○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前面的做灯笼的原因理解家境和爸爸的态度,感受爸爸的爱。
(2)父亲疾步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引导学生通过“疾步”、“连连”、“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感受爸爸当时的心情。
(3)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
此处以读代讲:评议“分明”、“真凉”该如何读。
[抓住重点语句,结合课文中相关的语句来理解、感悟。在感悟、朗读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发现、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能力。]
3、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在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小组讨论。
(3)交流:理解:
为什么痛快?
想象:夸奖什么?
心理珍藏的是什么?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延伸:
你生活中有这样的感人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生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实践活动:
1、分角色自愿组合朗读课文。
2、对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专题采访,请父母讲一讲对自己感人的爱的故事。
篇3: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并学习通过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写人的方法。
1、教学中交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2、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教学重点。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来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通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情,并学会回报亲情。
4、有意识地将书中的导学系统“泡泡图”及课后问题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进入文本
1、猜谜游戏导入。你周围有这样一个人。你小的时候喜欢把你高高举起,你长大些会陪你看电影、玩游戏,他的眼神慈爱又严厉,他的怀抱温暖又有力,他是谁呢?
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篇描写父爱的课文。
(二)忆一忆,走近文本
1、齐读课题。复习字词。
2、回忆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借鉴老师出示的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是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三)品一品,感悟文本
1、默读课文5-1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用心体会,试着把想法、感受写在旁边。
2、学习第5自然段
(1)这一段写的就是父亲做冰灯的(过程)。请学生找到父亲做冰灯时的关键词。(托着、打磨、擦擦、捂)
(2)大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就起来做冰灯了。此时,父亲心里在想什么呢?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谈一谈。
(3)透过父亲做冰灯的动作,我们能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
(4)父亲长时间用双手打磨这块冰,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呢?
(5)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父亲开始做冰灯了,刚做一会手就冻红了,他却只捂一会儿手就又开始打磨了。来,你读。
好不容易,冰灯完成一半了,父亲的手早已冻得又麻又红,可他一想到儿子提着灯笼的快乐身影,就又开始打磨了。你再读。
终于,冰灯要做成了,父亲的手简直冻得失去了知觉,但为了满足儿子小小的心愿,他仍不肯休息。我们一起读。
3、父亲就这样忍受着寒冷,打磨着冰灯,透过父亲做冰灯的动作,我们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板书:父爱子
4、除了父亲的动作,在5——13段中,你还画了哪些让你感触深的句子?
5、学习第9自然段
(1)刚才我们学习的时候,抓住了人物动作的关键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用这种方法谈谈你对这段的体会。
(2)父亲那么爱儿子,不畏寒冷给儿子做冰灯,为什么还尴尬呢?
(3)其实文字的背后还隐藏着作者这样的生活经历。配图介绍:这就是本文的作者马德,他出生在河北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全靠种地为生,他小时候的生活非常的贫穷。
(4)指导读第9自然段。
6、谁还能再谈谈自己画得那些感触深的句子?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学习其它自然段内容。
7、父亲的爱就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我们透过文中对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感到了父亲对儿子那份浓浓的爱。
8、出示文中对话描写,师生合作读。
9、学习13自然段
(1)从儿子关切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文中不仅有父亲对儿子那份无私的爱,也有儿子对父亲的爱。(板书:子爱父)
(2)引读13自然段。看到这此情此景,只有8岁的马德流泪了,他为什么流泪呢?
(3)指名读,练习评价。
10、学习14自然段
(1)这样不易保存的灯,为什么是一盏最美的灯呢?
(2)这是一盏凝聚着父爱子、子爱父的浓浓父子深情(板书:深情)的灯,所以我说(“那是一盏最美的灯”)。正因为这样,这盏冰灯永远珍藏在了作者心中。
(四)说一说,升华文本
1、多年以后,作者仍然铭记着这盏灯,铭记着这份爱。也许就是在父爱的激励下,他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写下许多让人感动的文字,有《把自己亮在暗处》、有《住在爱的温暖里》等。这一本本散文集都是我们精神上的朋友。
2、父爱有时是一个拥抱,有时是一个微笑,有时是……把你眼中的父爱化作一首小诗珍藏起来吧。
3、父爱同样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最不需要回报的,因为父爱就是儿女心中那盏最美的灯!
篇4: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0个生字及相关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多层次的朗读中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情,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爱。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情,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导入课题
教师: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位平凡的父亲,一盏没过几天就化了的并不华丽贵重的灯,却带给了一个八岁孩子难得的幸福和快乐,而这盏灯也成了孩子心中永不熄灭的灯。这该是怎样一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啊!同学们,想了解这个故事吗?
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交流,感知意境
1、学生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检查学生生字、词语认读。
享受 走街串巷 炕沿 扭头 夸
冰冻 勾画 木质 细碎 腊月
重点指导“炕”的字义。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在旁边打个问号。
组织学生交流。质疑预设:
(1)“尴尬”怎么理解?
(2)文中说“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里滚了出来”,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泪?
(3)为什么说父亲做的灯是一盏最美的灯?
教师抓重点梳理板书。
三、研读感悟,体会父子深情
(一)品读父亲的动作
师引导:课文主要讲了父亲为我做灯的事。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到描写父亲为我做灯的句子?
生说,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这段话,标出描写父亲为我做灯的动作的词语。细细品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住“托”“打磨”“擦”“捂”,体会父亲制作冰灯的精心和不容易。理解“一会儿”“一阵”表达的不同含义。指导学生朗读。
3、师:父亲在寒冬腊月,手托冰块,不停地打磨,这是为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1——4自然段理解。
4、师引读:为了满足孩子的一个小小的愿望,父亲不顾双手刺骨的凉,精心的打磨着冰灯。多么可亲可敬的父亲哪!让我们把父亲做灯的身影记在心中吧。指名读。
或许父亲起得很早,或许父亲一夜未睡,在这严寒之夜,只见父亲——生齐读。
(二)品读父亲的语言
师:父亲做灯的行为引发了父子间的对话,屏幕出示6——9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学生结合父亲的话想想:父亲深夜起来做灯,为什么还感到尴尬呢?
2、组织交流。师:是啊,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神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3、此刻,如果你就是这个孩子,听了父亲的这番话,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生说。
4、师:可是,父亲笑了笑,又拿过那块冰,洗碗似的打磨起来,只见父亲——引读(屏幕出示: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5、师:父亲的手多凉啊!可是,当我撩起被子,想要父亲过来暖和暖和时,父亲是怎么做的?
生说,屏幕出示两段话:
①父亲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②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学生自读,比较两句话哪个更好,为什么?
指导朗读,体会父亲的爱。
(三)学习13自然段
(屏幕出示13自然段)
师:听了父亲的话,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豆大的泪珠滚落下来。同学们想想,我的泪水中包含了什么?
生说,师引导:感动、心疼、自责、愧疚,此时的我真是百感交集,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齐读这段话,品味这父子深情。
(四)学习14自然段,屏幕出示:但是,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1、同学们,为什么说父亲做的灯是一盏最美的灯?
组织学生交流。
2、师引导:
因为这盏冰做的灯是父亲用心打磨出的,所以我觉得——(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因为这盏冰做的灯凝聚了父子间的浓浓真情,所以我觉得——(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因为这盏冰做的灯不仅照亮了黑夜,还照亮了我的心,所以我觉得——(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四、拓展升华,感悟父爱
1、多年以后,作者心中依然铭记着这盏灯、这份爱,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出示,师配乐朗读)
对于您——我的父亲,我有太多的感激,那如山的父爱将是我此生都无以回报的。有太多的话、太多的爱我想对父亲倾诉,然而此刻我只想说:“父亲,您是我永远的骄傲!”
2、师:每个父亲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生活中,你的父亲关心疼爱你的事一定不少吧。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你有什么话想对父亲说吗?拿起笔,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学生写后交流。
师:此刻,我们正被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包围着。记得回家后,把你的心里话说给父亲听好吗?
最后,让我们共同对父亲道一声:(屏幕出示,师生齐读)
父亲,您好!
父爱,一盏最美的灯!
篇5:《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因题设疑。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课文《难忘的八个字》今天让我们来认真学习课文《心中那盏灯》,体会下父子间的那种亲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读中勾划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主要人物是谁?
2、读后你有什么想法?
四、再读课文,粗知词意
1、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利用工具书,联系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结合课题,寻找重点,找出关键句。
2、可让学生找出父亲做冰灯的语句
3、引导学生读你子的对话特别是父亲说的话,体会其中的感情。
二、逆向阅读,共同探究。
1、课文使用的一些动词,如托捂掖等词语,可让学生模仿动作,加以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父亲的话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它赞美了什么?
三、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四、拓展延伸:
你生活中有这样的感人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实践活动:
1、分角色自愿组合朗读课文。
2、对爸爸妈妈进行一次专题采访,请父母讲一讲对自己感人的爱的故事。
篇6:《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父爱,体会父爱。
2、抓重点句,在多层次的感悟中唤起学生对父亲爱。
3、通过拓展激起学生对父亲的爱。
教学重、难点:
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情感,体会父爱。
教学方法:
引读法,感悟法,质疑法,情境法,表演法,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回忆快乐。
1、(播放课件)师:请看大屏幕,人们是在庆祝我国的哪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孩子们可以放鞭炮、穿新衣、吃团圆饭。北方的春节还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熬年夜的习俗。有一位叫马德的人,最难忘八岁那年的春节。因为那一年,他的心中也一直留着父亲做灯的那一幕。
2、过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心中那盏灯》
二、读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根据学生的提问,重点板书以下两个问题:
(1)心中那盏灯指的是什么?
(2)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
3、过渡: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72页,默读课文,找一找父亲做冰灯的句子,并用“——”画出来。
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一)品读父亲的动作
1、指名汇报所画的句子。
2、课件出示:
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在里面打磨着。我发现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象洗碗。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3、指名读这几句话,其他学生思考:哪些词语描写了父亲做冰灯时的动作?(托着、打磨、擦、捂)
4、(师边演示动作边问):你见过别人打磨东西吗?什么叫打磨?
5、父亲打磨这块冰用的是什么?(手)
用手打磨这块冰会有什么感觉?
这样寒冷,为什么用手来打磨呢?
6、难怪,父亲每打磨一阵,(引读):就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7、想象父亲做冰灯的那一幕,并请一生来演一演。
评一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8、:作者就是抓住这些动作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写得多传神呀!
9、齐读这几句话。
10、(解决问题,体验快乐)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解决了心中的一个疑问,大家高兴吗?让我们为自己鼓掌吧!
(二)品读父亲的语言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父子间的三次对话,并与同桌分角色练读。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请两生读。
(2)体会父亲为什么答非所问。
3、学习第二次对话。
(1)请两生读。
(2)比较两次“爹,你干啥呢?”的语气有何不同,并练习朗读。
4、理解“尴尬”,并说说从父亲“尴尬”的样子,我看出了什么?
理解“寻思”,你看出这是个怎样的父亲?
5、学习第三次对话
(1)男、女生分角色读。
(2)问:父亲真的不冷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四、体会父爱,深化主题。
1、创设情境,多次引读“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
2、谈谈是什么原因使“我”流泪了呢?
3、为什么说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
五、课外拓展、快乐练笔。
1、齐读马德在另一文章中赞美父亲的一段话。
2、欣赏《父与子》,练写“父爱就是——”。
3、孩子们,父爱如山,父爱如水。从你们稚嫩的笔迹中,我看到了浓浓的亲情。
篇7: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并学习通过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写人的方法。
【设计理念及教学策略】
1、教学中交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内心。
2、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教学重点。所以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来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通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亲情,并学会回报亲情。
4、有意识地将书中的导学系统“泡泡图”及课后问题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进入文本
1、猜谜游戏导入。你周围有这样一个人。你小的时候喜欢把你高高举起,你长大些会陪你看电影、玩游戏,他的眼神慈爱又严厉,他的怀抱温暖又有力,他是谁呢?
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篇描写父爱的课文。
[设计意图:以谜底为父亲的猜谜游戏步入文本,一方面自然引出课题,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忆一忆,走近文本
1、齐读课题。复习字词。
2、回忆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借鉴老师出示的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是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所以开课直接切入重点,让学生重温课文主要内容。但三年级的孩子直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较难,通过复习词语的环节交给学生概括的方法。]
(三)品一品,感悟文本
1、默读课文5-1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用心体会,试着把想法、感受写在旁边。
2、学习第5自然段
(1)这一段写的就是父亲做冰灯的(过程)。请学生找到父亲做冰灯时的关键词。(托着、打磨、擦擦、捂)
(2)大年三十的早上,父亲就起来做冰灯了。此时,父亲心里在想什么呢?抓住这些词语,展开想象谈一谈。
(3)透过父亲做冰灯的动作,我们能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
(4)父亲长时间用双手打磨这块冰,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呢?
(5)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父亲开始做冰灯了,刚做一会手就冻红了,他却只捂一会儿手就又开始打磨了。来,你读。
好不容易,冰灯完成一半了,父亲的.手早已冻得又麻又红,可他一想到儿子提着灯笼的快乐身影,就又开始打磨了。你再读。
终于,冰灯要做成了,父亲的手简直冻得失去了知觉,但为了满足儿子小小的心愿,他仍不肯休息。我们一起读。
[设计意图: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增强语感,以声传情。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培养他们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3、父亲就这样忍受着寒冷,打磨着冰灯,透过父亲做冰灯的动作,我们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板书:父爱子
4、除了父亲的动作,在5——13段中,你还画了哪些让你感触深的句子?
5、学习第9自然段
(1)刚才我们学习的时候,抓住了人物动作的关键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用这种方法谈谈你对这段的体会。
(2)父亲那么爱儿子,不畏寒冷给儿子做冰灯,为什么还尴尬呢?
(3)其实文字的背后还隐藏着作者这样的生活经历。配图介绍:这就是的作者马德,他出生在河北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全靠种地为生,他小时候的生活非常的贫穷。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生活背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
(4)指导读第9自然段。
6、谁还能再谈谈自己画得那些感触深的句子?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学习其它自然段内容。
7、父亲的爱就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我们透过文中对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感到了父亲对儿子那份浓浓的爱。(泡泡图)
[设计意图:总结学法,并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让他们了解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鼓励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进行尝试。]
8、出示文中对话描写,师生合作读。
9、学习13自然段
(1)从儿子关切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文中不仅有父亲对儿子那份无私的爱,也有儿子对父亲的爱。(板书:子爱父)
(2)引读13自然段。看到这此情此景,只有8岁的马德流泪了,他为什么流泪呢?
(3)指名读,练习评价。
10、学习14自然段
(1)这样不易保存的灯,为什么是一盏最美的灯呢?
(2)这是一盏凝聚着父爱子、子爱父的浓浓父子深情(板书:深情)的灯,所以我说(“那是一盏最美的灯”)。正因为这样,这盏冰灯永远珍藏在了作者心中。
[设计意图:本单元重点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本课内容时,以“感动”为切入点,抓住感受深的句子统领全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从而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说一说,升华文本
1、多年以后,作者仍然铭记着这盏灯,铭记着这份爱。也许就是在父爱的激励下,他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写下许多让人感动的文字,有《把自己亮在暗处》、有《住在爱的温暖里》等。这一本本散文集都是我们精神上的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者的成就,再次感受父爱的激励作用,体会亲情的温暖,从而完成情感上的教学目标。]
2、父爱有时是一个拥抱,有时是一个微笑,有时是……把你眼中的父爱化作一首小诗珍藏起来吧。
[设计意图:创编诗歌,将父爱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父爱同样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最不需要回报的,因为父爱就是儿女心中那盏最美的灯!
篇8: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温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孩子们,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亲人无微不至地的爱,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心中那盏灯》,去体会浓浓的父爱。
2、昨天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里的人物有谁?(板书:父亲我)讲了父亲为我做的一件什么事?(板书:灯画图)
过渡:是的,课文详细讲述了父亲为我做冰灯,让我感动这件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5___12自然段,勾画出让你最感动的语句,批注你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二、同桌交流,汇报学习情况(学生说到哪学到哪,着重理解)
1、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在里边打磨着。我发现父亲正在打磨一块冰,姿势很像洗碗。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1)说说自己的体会。
(2)找出父亲做冰灯时动作的词语。(托着、打磨、擦、捂)
重点理解“打磨”(用一个东西摩擦另一个东西,使它光滑)。一般都有专门的打磨工具,如沙纸、挫刀等。而父亲打磨这块冰用的是什么呢?我说父亲真傻,为什么不用工具捶打呢?
是的,工具容易弄坏冰块,不容易制成冰灯,所以必须用手。(边演示边讲解打磨过程)先用手握成拳头放在中间,身上的热量通过手传递到冰上,使它融化,就这样反反复复,慢慢变成一个洞,然后再用手掌捂住周围,使周围的冰融化后变平整、光滑。要使一块不规则的冰就这样变成一盏灯,那需要多长时间的打磨呀!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夜里握过冰吗?那是什么感受?
你看,我们握一会儿都受不了,更不要说长时间地捏着一块冰,那种刺骨的冷是叫人难以忍受的。而父亲之所以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完全是出自于对儿子深深的爱。父亲实在冷得不行了,双手已经麻木了,只有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体会“捂”。谁有没有在冬天被向皮火儿的经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过渡:即使难受,父亲仍然坚持着,让自己麻木的双手变得灵活一点,好快些给儿子做好冰灯,父亲确实太爱我了,我都被深深感动,谁来感动地读读。再齐读。
2.出示第二次对话(我又说:“爹,你干啥呢?”
父亲把脸扭过来,有点尴尬地说:“我也想给你做个玻璃灯笼,可哪有玻璃呢?后来我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晚上,我正给你做着呢!”)
理解“尴尬”(不好意思、神态不自然、没面子),理解父亲为什么尴尬?(无奈、歉疚、安慰)
(3)出示第三次对话(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取暖。我说:“爹,你冷不冷?来这儿暖和暖和吧!”随即,我撩起了盖在身上的被子。
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自由练读,说体会。抓住“急忙”“掖”“连连”等体会父亲对我的爱。说话时非常着急,谁来读读。说说父亲真的不冷吗?从哪些地方看出他很冷。(找句子读)父亲其实很冷,但他时刻关心的是儿子的冷暖,根本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表现了父亲温暖的爱。分角色表演读。
过渡:假如此时,你就是那个深切感受父爱的孩子,你心里是什么感受?(感动、后悔、伤心、理解、爱)
作者也是这样的感受。请齐读13段第一句,用朗读告诉大家你这种复杂心情。
过渡:那盏灯让我感动,它还给我带来了什么呢?自读14段一二句,引申学生说夸奖的语言。
2、总结:孩子们,你认为那是一盏怎样的灯?生练说。
综上所述,那是一盏父亲在寒夜里为我打磨凝结着浓浓父爱的灯(板书:爱),所以说那是我心中的一盏最美的灯,我要永远珍藏它(板书:珍藏)。深情朗读最后一句。我要永远珍藏那份情,那份爱。多年以后,
每当我想起那盏灯,就好像听到了父亲;
每当我想起那盏灯,就好像看到了父亲();
每当我想起那盏灯,()。
三、拓展延伸
2、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是否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父亲对你的爱?说说父亲为你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事。生练说。
3、总结语:父爱就是孩子们刚才所说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爱就是无私的奉献。父亲的爱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深情地说一声:谢谢您,父亲!歌中也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请听(播放歌曲《父亲》。
过渡:感谢老爸,您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相信同学们还有很多话想说,那么回家
四、作业
对爸妈进行一次专题采访,请父母讲讲对自己感人的爱的故事,把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心中那盏灯
父亲—————爱之灯—————我
珍藏
篇9:《写出心中的计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格式刷的使用。
2、学会根据主题进入计划构思。
3、理解生活中计划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让学生熟悉制作计划的具体过程。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养成节约、注重环境保护的好习惯和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格式刷”工具的使用;制作计划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计划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表达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间:
20xx/11/5――20xx/11/9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展示作品,引入新课
1、展示收集废弃饮料瓶的计划,请同学们欣赏。
师:通过上网浏览新闻,方轻舟同学知道了国家在号召全民节约。放学的时候,在学校门口他看到了许多饮料瓶,灵机一动,准备做个收集饮料瓶的计划,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节约资源,卖的钱还能帮助困难的同学。于是方轻舟同学写出了这样的计划。
2、分析写计划的流程
①学生讨论:一份计划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制定?
②学生讨论后回答,师生共同确定制定计划的流程:
确定主题――计划构思――书写计划――修改错误文字――美化计划文字――修饰计划段落――保存计划。
二、新课部分
(一)确定主题
1、师:写计划之前,首先要确定计划的主题,只有主题确定了,才能围绕主题写出每条具体计划。
2、教师展示一些网页,向同学们展示关于环保方面的网页,请同学们欣赏,
3、请同学们从中选出一个内容确定计划的主题,并分组进行讨论,根据内容确定主题。
(二)计划构思
1、分组讨论:根据计划的主题,你的计划目的是什么?
2、确定计划的'目的。
(三)书写计划(上机操作)
1、将计划输入电脑。
2、上机操作:对自己的计划进行检查、修改并进行修饰,最后进行保存。
篇10:《写出心中的计划》教学设计
一、本课说明
本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是一节综合活动课,是对本单元前五课知识的复习和总结。本课除详细介绍格式刷这个知识点外,没什么新的知识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着重以活动为主线,通过介绍计划的规划过程,并通突出信息的获取、加工和表达过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加式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并通过计划主题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知
使学生熟练掌握格式刷的使用。
2、技能性目标
让学生熟悉制定计划的具体过程。
3、情感性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养成节约、注重环保的好习惯和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格式刷”工具的使用;
(2)制定计划的一般过程。
2、教学重点
(1)计划主题的选择;
(2)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表达信息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本课的最终作品。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方轻舟同学“收集废弃饮料计划”设计的非常好,我也知道我们的同学心中也都有自己的计划,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写出来和方轻舟同学比一比呢?
2、学习新课。
A:指导学生了解制作计划的流程;
看书P35页“跟着做”,思考如何确定计划主题,然后根据主题来构思计划内容。
学生看书、,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评判。
教师小结学生汇报,指出制作计划的一般步骤为:确定主题――构思计划――书写计划――修改错误文字――美化计划文字――修改计划段落――保存计划。
B:指导学生书写“收集废弃饮料计划”;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方轻舟同学“收集废弃饮料计划”用“wps文字”软件输入收集废弃饮料计划的内容。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全班同学检查计划中的文字错误和顺序是否合理,并加以修改调整。
下面在请同学们看书P37―41页“修饰计划”内容,然后修饰这个计划,看谁做的更好,小组交流后选派最好的作品上来交流。
学生练习,小组讨论。
分组展示作品,全班同学评判最好的作品。(注意评判标准的指导)
3、讨论:有没有更快捷方法修饰相同设置的段落和文字。
交流汇报,并演示方法。
教师纠正,并指导学生了解“格式刷”工具的使用方法。
4、学生自由创作。
请同学们根据本课的“试一试”要求进行创作:
A、完成自选主题的作品;
B、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讲述自己心中的计划,要讲清楚计划的目的、实施的方法,然后选择其中最好的、能够实施的项目集体写出计划,并实施它。
5、小结评价
教师总结后,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完成书中的“评一评”,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作品进行评价。
篇11:母爱永驻心中-《嘱咐》教学设计
浙江省仙居县外语学校:赵永攀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歌颂母爱的散文,回忆母亲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递给我的,而无声的嘱咐又是母亲用眼睛传递的。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提出了三点学习方法:①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②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那写事例,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③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了我们什么启发。根据这一要求,本课可做设计如下:
一、小组合作,理清层次。
“直奔重点”是当前语言教学较为提倡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保持阅读教学的整体性,也可以避开分析那些肤浅的毫无意义的问题。因此,在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回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三点方法。然后结合这一内容出示两道小组学习题:①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并理解意思;②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那些事例。由四人小组齐读课文,合作解疑。当学生很快的找出中心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和“我跟母亲下地种菜”,“我欺负小伙伴”,“妈妈因助人而病倒”三件事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分析母亲对“我”的嘱咐是通过眼睛传递的。方法如下:1、指名解释课题“嘱咐”;2、请说一说这篇课文是谁嘱咐谁?3、请再说一说母亲对我的嘱咐,“我”是怎么知道的?当学生从文中找到了母亲的三次目光之后,教师第二次出示小组学习题:①母亲的三次目光各表示什么意思?②怎样朗读?③想象母亲嘱咐“我”的话。对于母亲嘱咐“我”的话要求各小组有不同的答案。如:当“我”帮妈妈给菜苗浇水、锄草、捉虫时,妈妈的眼睛闪着光芒,妈妈可能在嘱咐“我”:①孩子,你真乖,长大了也要多干活;②孩子,记住,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⑶孩子,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④孩子,只有劳动才会得到幸福。
二、质疑问难,品读感悟。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此,质疑问难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进入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我三个问题想问大家,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会提那些问题?设计这一环节除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来,全面的理解课文,扫清障碍。学生质疑问难,互相讨论的时候,教师要作好引导,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抛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解决,形成热烈的课堂氛围。相机点拨,指导朗读。然后,出示以下三个问题:①母亲粗壮的手臂高高举起,为什么手掌落在“我”身上却一点也不疼?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我”的疼爱。②母亲疲倦了,目光应该是暗淡的,为什么回有亮光?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母亲的优秀品质。③母亲为什么不用语言嘱咐“我”,而用眼睛嘱咐“我”?设计这一问题是让学生了解到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读书不多,不善言辞,说不出多少道理,但心地好,勤劳而纯朴,虽平凡,但伟大。在解决这三个问题时,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激烈的.讨论中品尝到快乐。
三、关注人文,拓展延伸
这是一篇歌颂母亲的散文,就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母亲的伟大,从中受到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渗透人文内涵,单凭本文的教学还不够,可再采取以下方法:
1、请同学门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会想到什么?(母亲)这时教师可谈谈母亲对自己的爱。
2、学生齐背孟郊的的《游子吟》。教师简述:孟郊只选择了他远行之前母亲给他密密的缝衣服这么一件小事来表达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这种母爱虽小但却伟大。
3、请同学们欣赏阎维文的歌曲《母亲》。教师简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也许你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感受到母亲对你那种无微不至的爱,也许你认为母亲对你做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其实,母亲为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都体现着母亲对我们的爱。现在让我们想一想,母亲为我们做了哪些看来是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母爱的事呢?
4、学生讲述有关母爱的事例,从中受到感染。
5、结束语:同学们,母亲对我们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让我们轻轻的说一声:“妈妈,我爱你!”让我们大声的喊一声:“妈妈,我爱你!”
附:板书设计
6 嘱咐
重点句 事例 眼睛 表示的意思 嘱咐我的话
勿勿 (举例)
以以 “我”帮妈妈种菜 黑亮的眸子闪着光芒 赞许 孩子,你真乖,长大要多干活
善恶
小小 妈妈帮助别人而病倒 疲倦而闪着亮光 责备 孩子,要多帮助别人哪怕是很小的事
而而
不为 “我”以大欺小 闪着泪花,严厉逼人 希望 你以大欺小,太不应该了
为之
篇12:我心中的老师教学设计
我心中的老师教学设计
课 题:我心中的老师
课 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欢迎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重的人。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对社会建设者们的热爱和尊重之情。
重点难点:人物的刻画。
教具学具:
课件、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活动,和老师在一起,你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位老师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喜欢什么地方?谁还能愿意说一说?
Like where?Who can still would like to say on saying?
你们这么喜欢自己的老师,也了解了自己的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自己心中的老师。
出示课件:出示课题。Teacher in my heart.
三、讲授新课:
1、画之前,先做个游戏,看大屏幕,看看自己心目中的老师是谁?看你能猜出来吗?
看图片,学生猜老师。See the diagram slice, student to guess the teacher.
每出现一位老师,请学生一起来说一说这位老师的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回答。
同学们果然都很喜欢自己的老师,也特别想画好心中的老师,现在让我们先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画。
学生欣赏,教师讲解。
2、喜欢这些画吗?那让你来画,你想画那位老师呢?你想怎么画?喜欢把老师画成什么样子呢?
我们一起看,所有老师的表情是什么样子?(微笑)
为什么呢?why?生答。
小结:因为每个老师都热爱你们,热爱生活,所以笑对人生,,我们老师也希望你们每个人也能天天有张笑脸,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3、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想画的老师,请把你心中的`老师画出来吧!let’s began now.
四、学生作画,巡回辅导。
五、展评作业,教师引导。
你画的真棒,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把他画成这样?你们可以把自己的画送给你心目中的老师,相信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
六、想不想欣赏艺术大师们的人物画?
请学生欣赏艺术大师的画。Enjoy the painting of the art master.
七、课后反思:
总体上看,这堂课的实际效果基本上体现出了预先设计的意图:整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不错,回答问题积极,思想活跃,精力集中。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并进行了情感教育,效果不错。
我对以下几点还是比较满意的:
1、教材的整体化处理效果比较理想。
2、倡导了自主参与、思考创造的学习方式。
3、课堂气氛活跃,和学生配合默契。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小孩子们身上更是蕴含了许多成人想象不到的能力,只是平时我们成人包办、代替的太多,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学生,很多时候不是他们真的“不行”,而是我们“不认为”他们行。让孩子们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他们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舒展自己的枝叶,展开想象、创造的翅膀,这样他们才能快乐地成长。
篇13:《我心中的门》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我心中的门》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设计一个有趣的门。
教学难点: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文化含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教师准备好关于门的设计参考图。
二、复习导入
门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三、讲授新课
1、分组交流、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推选优秀作业全班展示。
2、课堂活动:
分组设计一个有趣的门,画出草图并写出设计说明,要求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文化含义。(校门、家门、书柜门、园林门等种类和形式不限)
注:可以参考教师的图片资料进行改造和创新。
四、小结
习作展示,相互评价,完成课本第33页的评价表。
五、资料库(补充课本第9页资料库)
1、汉字中的“门”
2、补充图片
(1)凯旋门
凯旋门(见课本第33页)地处宽阔的星星戴高乐广场。这里是乡赛丽寨大街的尽头,又是沙佑山丘的最高点。从戴高乐广场向四面八方延伸,有12条大道。宏伟、壮丽的凯旋门就耸立在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这座拱门是在拿破仑时期18由夏尔格兰负责动工建筑的。根据拿破仑的命令,它被用来纪念法国大军。凯旋门建成于1836年。它只有一个拱洞,上为桶形穹窿,其规模超过了罗马的康斯坦丁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凯旋门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的一幅就是位于面向乡塞丽寨大街一面右下侧的那幅浮雕,上面描绘了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这一名作取名《马赛曲》。拿破仑大捷庆祝仪式的场面则被刻在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顶端的盾形饰物上刻有每场战役的名称。19在拱洞下建了一处“无名战士墓”,每到傍晚,这里便燃起不灭的火焰。建筑物里还有一座小开支的'纪念馆,馆内记载着这座纪念性建筑物的历史,在那里,游人可以看到558位将军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划着线,那是因这些人都是在战斗中阵亡的。卡鲁塞尔凯旋门是为了庆祝18拿破仑·波拿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而在1806至18由皮埃尔·弗朗索瓦·封丹那和沙尔勒·拜尔西耶设计、建造的。可以说它是对罗马的塞蒂米奥·塞韦罗凯旋门的模仿,括仿造了塞韦罗凯旋门的纪念性建筑结构及其上面的雕塑饰物。红色和白色的大理石圆柱之间是三个圆拱门。拱门的上方布满了纪念拿破仑皇帝战绩的浅浮雕。凯旋门顶端摆放了四匹镀金的奔马。这些马是根据拿破仑命令从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移来的,原物于18归还给了意大利,现在上面是换上去的复制品,同时还添了一辆马车和和平女神像。
(2)校门
北京大学校门清华大学二校门武汉大学校门
东南大学校门西安交大校门湘潭大学校门
(3)寺庙山门
河南嵩山少林寺湖北归元寺新疆乌鲁木齐清泉寺云南鸡足山祝寿寺
4、关于门的成语
挨门逐户、白屋寒门、拜倒辕门、班门弄斧、傍人门户、闭门羹、闭门酣歌、闭门觅句、闭门却扫、闭门思过、闭门投辖、闭门造车、筚门闺窦、不二法门、不讳之门、布鼓雷门、车马盈门
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门有各种各样。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利、小心翼翼的仆投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是个男孩!”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饬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门轻轻地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往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一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六、教学反思
人文、环境、创新的综合体现
美术文化是根植于丰富的人文背景之中的,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类的理想、情感智慧等人文特征蕴含于美术作品之中,美术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美术教材的每一课都从不同的侧面渗透和反映了人文特性。《门》这一课就是最典型的体现人文教育的课例,门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认识和感受门的文化含义是贯穿本文的中心主线,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人文性特点,突破美术教学的界限,将主题放到广阔的文学、历史、音乐、民俗等环境中去,增强学生的综合感受力。教师在教课之前要深深的挖掘本课的人文知识,并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本课在人文性的基础上还渗透了环境教育这个主题,门是生活、工作、娱乐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门的关注就是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在美术教育中,渗入环境意识才能培养具有现代感的人。本课的编排将环境教育作为一条暗线,隐含于人文教育之中,让学生在体会门的人文性含义之后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环境意识。在分析了很多的教案和教学课例之后,发现环境教育这个知识点是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容易忽略的地方。
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各科教学的重要任务,美术学科是培养人才创新性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学生每一件作品都从不同程度体现了创新性。《门》这一课创新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学生在受到丰富的人文、环境知识的启发下,通过自已的观察、调查之后,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渴求表现。因此,在本课中教师应该在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表,同时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
通过本课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努力的传播美术文化,而且同样要注意在自已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新能力、人文意识、环境意识。
篇14:音乐就在你心中 教案教学设计
第8课《音乐就在你心中》讲课提纲
杭州余杭退休教师 葛杰
一、解题: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乐谱是世界共同的文字。欣赏音乐就是接受文化的董陶,就是继承
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与古今中外音乐的心灵沟通。音乐的表现力是无限丰富的。本文从“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三个角度向我们介绍了音乐的艺术世界。
二、课文的总体分析:
1、课文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1、2)总体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音乐就在你的心中。”
第二部分是(3至5)分论从三个角度论述了音乐的艺术世界。
2、第1自然段的两个设问句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两个设问句的含义。
(1)作用是:吸引读者的视线,引出文章的中心。
(2)第一问 “音乐是什么?”是全文的总起。与后面的3至5段,构成总分关系。
(3)第二问 “我--懂吗?”借助这一设问,批评了某些理论家对音乐的错误分析。
这里,使作者感到困惑的是什么?--是他们把音乐变得僵硬、枯干和不可亲近了。这完全是违
背了音乐的基本规律。
在否定之后,引出了作者自己对音乐的正确理解:“音乐就在你的心中。”
3、为什么说“乐为心声”“这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论证说明这一点
的?
(1)因为音乐是发自人们内心的声音,是人们的心里话,是人们真情实感的表露。情感是人类共有的,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最容易沁入人们的内心深处,从而引起情感的强烈共呜。作为表情艺术的音乐,表情性是它的最主要的特征。“乐为心声”说出了音乐的最主要特征。托尔斯泰曾经这样说过:“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引起某种感情并表达某种感情的工具。”音乐的表情性在生活中是经常可以体会到的,如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泪湿清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感动得泪流满面,等等。
(2)课文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证“乐为心声”“这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这一观点的:
A、比喻:说音乐“像雷电一样”可以“劈开”心扉,让人心“颤抖”、“翻腾”,心花恕放。形象地说明了音乐对听众的深远影响。因为音乐是表达音乐家真情的艺术,而为种情感是人类所共有的,所以最能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
B、引用:引用朱俊在《仰视音乐》中形容的:音乐可以“捕捉到”、“听到”、“嗅到”的,具有非凡的魅力。
C、引申:先解释“情动于中而形于声”--“中”指内心;“声”指音乐。这句话的意思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就成为动人的音乐。此句出自《礼记乐记》此文论述了音乐的本系。同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有了真情,才有音乐。”也就是说,发自内心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就成为动人的声乐或器乐。这是解开音乐之谜的钥匙。“有了真情,才有音乐”这个结论也照应了本段的开头的“乐为心声”这个分论点。
4、为什么说“乐为多声”,要用三只耳朵听音乐?
A、因为目前音乐的流派众多,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听众群,所以作者说要用三只耳朵吸不
同的音乐,以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
B、因为音乐“缤纷多彩”,“宽容”,“包涵量特别大”,所以现代人应该用三只耳朵去听三种不同的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
C、还因为人的性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多面体的现代人,会同时爱好多种音乐,会用“三耳朵去听音乐”。
“百货中的百客”,用在文章中,是指什么?其原意是什么?句子中的“中”应该怎么样读?--是指不同层次不同口味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其原意是指百种货物合乎百种顾客的胃口。“中”应该读为( zhòng )。
5、作者是如何阐述“乐为多声”这个艺术观点的?
A、先用“阐述”:指出音乐“缤纷多彩”、“宽容”、“包涵量特别大”,所以现代人应该用三只耳朵去吸三种不同的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和流行音乐。
B、次用“举例”:例举在纽约,不同的音乐流派有不同的听众。
C、最后“归纳”:人们性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选择,既可以走进“崇高”,也可以享受“美妙”。
多面体的现代人会同时爱好多种音乐,会用“三只耳朵吸音乐”。
6、课文是如何论证“乐为无声”“无限是音乐又一神奇的魅力”这一观点的?
A、先解释“无言之声”这个暗喻。此语出自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意是说巨
大的声响反而听不见,庞大的东西反而看不清,正如“超声波”反而人们听不见,乐山大睡佛人们看不清楚一样)。这里的“无中生有”的“无”是指万物本源的那个混沌未开的鸿蒙世界;万物都起源于这个“无”,音乐也是从这个“无”中生出来的。它生出一个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生出一串无边无际的奇思妙想。“大千世界”也是暗引,原是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这里的“大千世界”是指音乐世界的广阔无边。
B、接着引用孙薇的话,一再强调“无限”和“无穷”,进而生发出作者的观点:“无限,是音乐世界又一神奇的魅力。”
C、最后,再引用意大利诗人的诗句“我用无垠/把我照亮”作为印证,从而推出了全文的结论:“无限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并照应标题“音乐就在你心中”。
三、重点句段的分析理解:
1、“音乐,它可以像雷电一样,一闪间劈开你的心扉,让你的心颤抖,让你的心翻腾,让你的心苞绽开朵朵鲜花。”
(1)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喻、排比、拟物,形象地表达了音乐对听众的影响。
(2)指出这句的本体和喻体。--运用雷电在人们心中引起民的反应来比喻音乐对人的影响。本体是“人们心目中反应,如颤抖、翻腾、绽开鲜花似心花恕放的美好心情,等等”,喻体是“雷电”。形象地说明美好的音乐能激起人们的美好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情动于中而形于声”一句应该如何理解?
(1) 中,指内心;
(2) 声,指音乐;
(3) 这句话的含义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就成为动人的音乐。
(4) 此句出自《礼记乐记》,论述的是音乐的本系。
(5) 作者用这句话提出自己的观点是:有了真情,才有美乐。不仅仅揭示了“音乐是什
么”的答案,而且照应了本段开头的“乐为心声”的分论点。
3、音乐,可以“捕捉到一些快乐的影子、悲伤的痕迹;听到严酷的命运之门被沉
重地敲响;嗅到从绿色田野上飘来的幽香……”
(1) 这个句子出自朱俊的《仰视音乐》;
(2) 用上面的句子的好处是:音乐作品可以叙述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事件;也可以反映
风俗生活;可以描绘自然风光;也可以抒发人们的多种感受和思想情感。作者运用这个语句,运用“通感移觉”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音乐作品表现内容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4、“音乐是一个缤纷多彩的音响万花筒”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1) 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趋向。
(2) 这个句子形象地说明音乐的“缤纷多彩”“宽容”和“包涵量特别大”,体现了音乐
风格、类型和题材多元化的发展趋向。
5、怎么样理解“无限是音乐又一神奇的魅力”?
(1)是说音乐可以流入人们的内心,激发起惊人的感情,产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生出一串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
(2)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限”。这个境界要人们通过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去感受。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有无限的伸展的空间,魅力无穷。
6、“我用无垠/把我照亮”中的“无垠”指什么?
(1)“无垠”在这里是指“无限”。即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2)作者用意大利诗人加雷蒂的诗句来印证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无限”。音乐欣赏一般包括三个
阶段:感管的欣赏、感情的欣赏、理智的欣赏。此处的“无限”指理智欣赏的阶段。也是音乐欣赏的最高阶段。
四、写作方法归纳:
1、这是一篇文艺论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音乐是什么”的论题,然后提
出分论点;下设三个分论点,即“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最后得出结论,即“音乐就在你的心中”,回应标题。
2、语言形象生动,议论中充满激情。文章多用贴切的比喻,并引用名人名言论证。说说下列比喻或论证,比喻或引申引用论证说明什么:
(1)“音乐像雷电一样”“劈开你的心扉”--比喻音乐在人们心中产生的共鸣;
(2)“音乐是一个缤纷多彩的音响万花筒”--比喻音乐包涵量特别大;
(3)用意大利诗人的诗句“我用无限/把我照亮”--印证“无限是音乐又一神奇的魅力。”
(4)文中的比喻和引用引申论证,充满激情的语言,不仅仅有力地支撑着三个分论点,使读者
获得理性的认识,更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
五、练习:
1、解释词义:心扉--扉,门;正襟危坐--襟,端正;遐想--遐,远;
温馨--馨,香气;如痴如狂--痴,极度迷恋。
2、注意:朦胧 金碧辉煌 无垠 钥匙
3、填空:
(1)《音乐就在你心中》出自《三只耳朵听音乐》。作者是 陈刚。
(2)本文的作者与何占豪共同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
(3)文中提到的三种不同的音乐是: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流行音乐。
(4)文章从“乐为心声”“乐为多声”“乐为无声”三个角度介绍了音乐艺术的境界。
(5)本文论述的中心是:音乐就在你的心中。
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格:
(1)莫扎特、贝多芬的交响曲都像空气、水流那样轻轻地渗进了商店、办公室和人们的心
中,显示出它们无限的生命力。(比喻,排比)
(2)音乐是一个缤纷多彩的音响万花筒。(比喻)
(3)音乐,它可以像雷电一样,一闪间劈开你的心扉,让你颤抖,让你翻腾,让你的心苞
绽开朵朵鲜花。(排比,比喻 ,拟物)
(4)意大利现代诗人翁加雷蒂有一句有名的短诗:“我用无垠/把我照亮”(引用)
(5)当当千百万青年如痴如狂地迷醉在杰克逊的歌声中时,莫扎特、贝多芬的交响乐却像空气、
水流那样,轻轻地渗进了商店、办公室和人们的心中。(比喻)
(6)我们既可走近崇高,:抛弃一切烦恼的思绪,得到一份超脱与来自内心深处的协和“(《仰视音乐》);又可以随着克莱德曼的演奏《飘》的琴声,“飘到郝嘉的身旁”(胡欣华:《美妙的享受》)得到一种美妙的享受。(引用)
(7)纽约就是这样一个音乐万花筒。当衣着讲究、正襟危危坐的听众在金碧辉煌的大都会歌剧院欣赏普契尼的正歌剧时,雀跃的人流也正涌进百老汇的歌剧院里为那些新上演的轻歌剧喝彩……(比喻和举例)
5、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乐为心声。这是音乐最神奇的魅力。音乐,它可以像雷电一样,一闪间劈开你的心扉,让你的心颤抖,生你的心翻腾,让你的心苞绽开朵朵鲜花。音乐,它可以“捕捉到一些快乐的影子、悲伤的痕迹;听到严酷的命运之门被沉重地敲响;嗅到从绿色田野上飘来的幽香……
(1) 这段文字通过形象的描写,说明了什么?--音乐具有神奇的魅力。
(2) 这段文字使用了许多的修辞格,其中“快乐的影子”“悲伤的痕迹”两个短
语中的加点词语采用了什么修辞格?--移就。就是将适用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
(3) 文中的几个分句是按照什么关系排列的?--递进。
(4) 第4句中的几个分句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的?--不同感管的不同感
觉来描写的。
[音乐就在你心中 教案教学设计]
篇15: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孩子们,都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其实还有一种比母爱更深沉更宽广的爱时刻陪伴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种什么爱。(出示父子温馨组图)
孩子们,这些面孔虽然陌生,但是他们所传递的爱却是那样熟悉。这种爱就是---父爱。父爱如山,稳重、厚实而威严,父爱如水,舒缓、平静而绵长,父爱如天,宽广、蔚蓝而又博大。父爱,就是心中那盏灯。出示课件。孩子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
二、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父亲那伟大、深沉的爱!哪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把课文读给同学听?
(三位学生)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回顾前四小节写了什么内容?
2、哪一段写的是父亲做灯的过程?
倾听了三位同学动情的朗读,谁来说一说前四小节写了什么内容?“要一盏亮亮的灯”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父亲答应了孩子,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父亲准备为孩子做一盏---冰灯。
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一)品读父亲的动作
哪一段写的是父亲做灯的过程?你能读给大家听吗?
请同学们默读本段,找出父亲做灯的时间、地点、动词,细细品味,古人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孩子们把你的感受批注到旁边。
分析并指导朗读:
是啊,大年三十的早上,人们都还在睡梦中,父亲为了能让孩子在新年到来之际拿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灯笼,起得那么早,这充分表现出父亲对孩子的爱。
父亲的手冷,父亲在打磨的是一块冰,同学们触摸过冰吗?谈谈你的感受。
同学们说的很对,而此时的父亲是在寒冬腊月的早上,用手不停地打磨冰。
同学们想象一下父亲的这双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粗糙、红肿、长满老茧、)是呀,就是这双粗糙的手在寒冷的冬夜长时间的忍受着刺骨的冰冷,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从这,你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父亲的手冻红了,冻僵了,就在脖子上暖一会儿,还要接着做,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除此之外你还读懂了什么?一阵、一会儿说明?父亲多冷呀,孩子读出这种感觉。)
这段话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每一字每一句都透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这种情感吗?
也许父亲起得很早,也许父亲一夜都没有睡觉,在这严寒之夜,只见父亲--引读
(二)品读父亲的语言
过渡语:孩子这时候知道父亲在为自己做灯吗?或父亲做灯的行为引发了父子间的对话,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 6--9自然段。)
谁来读父亲的话?谁来读儿子的话?旁白不用读,直接读对话部分
其中有一个描写父亲神态的词,大家发现了吗?是什么?“尴尬”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尴尬?
此时,孩子得知父亲忍受着刺骨的寒冷就是为了为自己做一盏能透出亮的冰灯,他会对孩子说些什么?
可是父亲却没有停下来:父亲笑了笑引10-11段,出示:
父亲的手多冷呀,可父亲----课件出示:
急忙走过来-----“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父亲急忙走过来,连连说,父亲的心里只想着孩子的冷暖,让我们把父亲的关切之情读得更强烈些吧!
(三)品读我深受感动的句子,感悟父子挚爱之情.
父亲的这种挚爱之情,孩子体会到了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个正在深切感受父爱的孩子,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流泪吗?
此时的孩子百感交集,让我们读出孩子的感动、后悔、心疼。
就是这双手,牵着我走过春夏秋冬,就是这双手,把我高高举起,就是这双手撑起了我童年的一片天。那一年春节,让我骄傲,那一年春节--引读14段。(还是让一个学生读?)
(四)解读14段,点明中心
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作者怎样的心情?可是没过几天冰灯就化---------孩子们,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正是因为这盏灯里融入了父亲深深的爱,平凡而伟大的爱,(板书:父爱)
所以作者一直把它珍藏在了心中,成为作者心中最美的灯。
(五)拓展升华,总结全文。
师:多年以后,作者依然铭记着这盏灯,铭记着这份爱。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配乐)“对于您我的父亲,我有太多的'感激,那如山的父爱将是我此生都无以回报的。有太多的话、太多的爱我想对父亲倾诉,然而此时此刻我只想说:父亲,您是我永远的骄傲!“
师:孩子们,你们都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你们的父母都深切的关爱着你们,我们来聆听几位父亲的心声:来自-------孩子此时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
师:其实不只这几位父亲,每一位父亲都有很多话要对他的孩子说,只是他们总是把这些话藏在心底,把他们的爱藏在心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父亲写给孩子的信。(欣赏《给孩子的一封信》。)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大声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
孩子能告诉我你问为什么眼里含着泪花吗?父亲做的什么事让你感受到了他的爱?刚才老师听到你喊得最动情,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还有谁想说一说,
是呀!父爱无声,父爱无痕,父爱无处不在。还有谁想说一说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过的让你感动,让你难忘的事?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虽然只是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但是它们同样表现出了人世间最深沉、最伟大的爱。
四、布置作业
师:我们要感谢文章的作者写出了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本文通过刻画人物动作和语言来表现父爱,请同学们也仿照这种写法把我们刚才所说的父亲关爱之事写一写。同时,把爸爸我爱你或爸爸你是我的骄傲这句话带回家里。
1、仿照本文,写一写父亲关爱之事
2、回家告诉爸爸你很爱他,爸爸是你的骄傲。
课外阅读:最后向大家推荐两篇真情讲述父爱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地震中的父与子》。
篇16:《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学设计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在人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纯真的刻骨的热爱之情,培养对大自然的感受力以及美好情感。
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感受生活与自然的方法。
4.正确书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独特感受。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下面我们 来欣赏几幅图片。
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美景图,学生欣赏。
师:大自然总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饱眼福,甚至会让我们浮想联翩。所以有一个人面对大自然发出这样的感叹——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板书课题,生书空)
不改变原意,文题中的逗号可以用哪些文字代替?(是我)这里的我具体指的是谁呢?(宗白华)
多媒体展示宗白华资料,学生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以美学家的眼光,哲学家的思想,诗人的笔触结合而成的文章。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读。
二、检查上节课内容
1、上板听写四字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找出作者在每个时间段,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所产生的特殊感受。 时间 景物感受
小时候 云、湖山 幼稚幻想
少年时奇异的梦
青年时 海、万山小城 诗情画意
明确:所见之景是实写,所生之感是虚写。(渗透写作方法)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童年时代
1.作者见到云联想到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教师指点学生朗读,要读出层次感,读出想象的美感。)
指三名同学读。师生共评。
师:小时候的作者除了喜欢一个人躺在石头上看云,还喜欢和小伙伴们出去郊游,尤其是到了夜晚,大自然又让他有了特殊的想象。
2.在风烟清寂的郊外和萧笛声声的夜晚,作者的心情又怎样?
(师范读,小组之间比赛读。)
3.你也曾有过作者的这样的感受吗?说一说。(练说)
四、合作交流,深入品读
(一)少年时代:
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的对大自然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当作者到了少年时期,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作者有了哪些奇异情感呢?
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第3自然段内,有时间,也有作者的感受,但没有具体写出所见到的大自然的美景,结合你现在的年龄,替作者添补上他所见到的景物。说说你的奇异的幻想。(练写)
师示范
(二)青年时代:
每组板前展示一个问题,每组派一生读,一生汇报。
1、作者为什么喜欢海?为什么说“海风吹醒了我的'心灵”?
(大海浩瀚无垠、气势不凡,大海是生命的发源地,与世界和生命之间关联紧密,面对有这样特征与内涵的事物,他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与情感得到陶冶,升华出一种理性认识: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壮阔的。作者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海风吹醒了我的心灵”。)
2、“一个长期的微妙的音符”是什么意思?
(热爱和美在我生命中结成音符.)
3、华灯一成梦,明月百年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作者引用朋友的诗句,体现出他爱诗,写诗,读诗,因此作者“心中涌起诗意”)
师小结:无论是对大自然的朦胧之爱,还是诗化的情感,我们都看到了作者对自然感受不断发展的心灵进程。但是从始至终,有一种情感始终未变,那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五、检测
(一)给画线的字注音 酷爱( )幼稚( ) 抒情( )搅动( ) 蒸发( )灵犀( )
(二)用句中带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1、我小时候虽然贪玩,不爱念书,但对山水风景画的酷爱是发乎自然的。
2、天上的流云,一会儿变成海岛沙洲,一会儿变成峰峦湖沼。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在他小时候,( )和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2、作者分别从哪几个时期写出了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
小练笔:观察自然中的一景,写写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时间 景物 (实) 感受(虚)
小时候 云、湖山幼稚幻想 少年时 __________奇异的梦热爱、赞美
青年时 海、万山小城诗情画意
篇17:《我心中的老师》优秀教学设计
《我心中的老师》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线条、色彩、等绘画造型手法表现自己心目中的老师。
2、通过平时的观察能抓住老师的特征。
3、通过绘画,形成对老师们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在表现的过程中抓住人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大胆、自如地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仪、绘画材料、橡皮泥、彩卡等手工材料、示范作品两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重点。
1、画像导入。
老师今天想画一个人,这个人小朋友们一定见过。他就在我们学校工作。小朋友们认出他是谁了吗?老师画得像不像?你觉得哪里画得最像?(指名说)他有一头卷卷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圆鼓鼓的,他戴着眼镜,鼻子挺大。这些都是他的特点,老师把他的特点都画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们才觉得这么像。
2、拼图画、找特点
您们看看包老师的.头部有什么特点啊?我们先一起来拼个图吧,相信通过拼图,你们一定能找到我的特点。
出示几组图片:各种脸型、发型、眼睛、鼻子、嘴巴。你能照着包老师的样子从这几组图片中各挑选一张,把我的头部特写拼出来吗?谁来试一试?学生一边拼师一边描述并板书:包老师的脸是圆圆的(板书:脸型),包老师的头发是短发(板书:发型),我长着一双圆圆的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板书:五官)。圆脸、小鼻子、短发、大眼睛,这些都是我的特点。他拼得像不像?给他鼓鼓掌!
2、揭示课题。
你们的老师又是什么样,他们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画画心中的老师。(揭示课题:我心中的老师)
二、讲授新知,尝试练习。
1、回忆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你最喜欢哪一位老师啊?你为什么喜欢他?他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从脸型、头发、五官、身材这些角度去回忆。他的脸形是什么样子的?头发怎么样?五官又是什么样子的?
看来小朋友们都很善于观察,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篇18:《表达我心中的英雄》的教学设计
《表达我心中的英雄》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选择一位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搜集他(她)的相关资料,从中选择一两件能反映人物英雄气概的具体事例,再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表达提示
1.所说的英雄人物可以是众人皆知的,也可以是你身边能称为“英雄”的'人物。
2.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迹,从中选择最能反映人物坚强、正直、勇敢等品质的事例进行具体的描述。
3.要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敬佩和赞扬之情。
授课时间:累计节数:
习作指导
一、选择人物
要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英雄”人物进行记叙。
二、选择材料
从人物的主要事迹中选择最能突出其坚强、正直、勇敢等品质的事例进行具体的描述。
三、先说再写
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特别是要好好写一写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突出人物的高尚品质,同时要抒发自己的敬佩和赞扬之情。
四、互评草稿
五、修改草稿
六、认真抄写
教学反思:
篇19:《我心中的未来2》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尤其是环境方面,想象未来生活的变化,激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未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构图,造型等综合美术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环保和热爱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造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
能表现出新颖独特的保护环境未来机器的画面
教学准备:
彩色水彩笔,油画棒,课件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准备上课,检查用具
二、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我有一个愿望》。(配有歌词及愿望的图片)
同学们,在你们的心里一定有一个对未来的愿望和幻想?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愿望进入《我心中的未来2》这节课。(板书:我心中的未来)
你们幻想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给大家听一听?
生:未来的许多事都是由机器人做,未来的.生态环境比现在好等。
师: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想象,幻想出与众不同的未来。
三、学习新课
师:我们心中的未来,机器人可以帮我们工作;我们可以将城市建在空中。未来给我们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科技下,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定会非常美丽。
师:那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有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呢?看看我们的生活,我们周围的环境,怎么样?想一想,谈谈你的说法。(5)
生:环境很差,垃圾很多
师:你们说的这些我非常赞成,现在的环境污染严重。针对这样一种情况,看看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来幻想的。(这里可以让学生谈谈作者的想法和创意)
学生欣赏作品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他的作品,可以从色彩,构图等方面来谈(板书:色彩,构图,画面内容)
生:画面色彩搭配很好,构图饱满
师:你分析的真到位,鼓励一下
生:学生鼓掌
师:从他这张画中你还能看到小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现实情况,从而画出这样一张画的?
生:现实中环境的污染
师:你有什么好的创意哪?
生:……
师:的确是这样的,你们想好了自己想通过怎样的现实来表现想象的未来了吗?
生:想好了
师:很好,其实我们未来的生活是与科学密切联系在一块的,就像这张画一样。
四、布置作业
师:为了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下面我们就来画一画心中的未来世界,用你们的画笔来进行幻想吧!(可以用你喜欢一种工具来画或者结合着画,同学们要大胆去想象。)
1、注意构图的主体和画面的饱满。
2、主义色彩的搭配。
五、巡视辅导
师:针对共同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做其他孩子的榜样,对个别孩子进行技法指导
六、展评作业
1.、自述、生评、师评
师:我已经看到了很多有创意的的作品诞生了,小组里选一幅最好的作品来把你的作品和我们分享一下?
生:我画的未来的美好家园
生:他的画很有环保意识,很好,画面色彩也不错
师:进行总结
2.互评
师:你们自己看看小组中的作品,给他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的他的构图和饱满)……
七、拓展:
师:未来的世界属于你们,我希望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能够创造出科技发达的机器,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心中的110教学设计(集锦19篇)】相关文章:
电子电工简历2023-10-27
教师幸福感的量表编制的论文2022-07-22
房地产广播稿2023-03-27
WinZip解压缩之操作教学2023-06-29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2022-09-30
精选人生演讲稿:塑造闪光的人生2022-09-14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022-06-22
基尔霍夫定律的说课稿2022-12-14
小学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的教案2023-10-15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计划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