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

时间:2023-05-28 07:40:44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合集11篇)由网友“CheckCheck”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

篇1: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

关于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对本次金融危机进行若干思考。认为这次财政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具体原因是信用过度扩张和虚拟资本背离实体经济摆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我国的国际金融竞争力、毫不动摇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是我们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保证。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较多的是从感性和直觉的角度来危机发生的原因。诸如:“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弊端等因素,这些都是从技术操作层面和政策性弊端层面对危机做出的解释,没有揭示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分析金融危机还是要回到马克思。研究中外学者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对于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和冲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下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一)根本原因: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个界限一旦被突破,就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问题。这是因为“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 随之而来的就是商品市场价格和利润的下降,当它们都降低到某个临界点时,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便会绝对化、公开化。这时,货币就会突然直接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变成坚硬的货币,“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在一个接一个的社会支付链条断裂之后,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便由此崩溃,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同时爆发。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对应着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意味着群众的购买力不足,其原因在于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危机发生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这个逻辑包括以下要点: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群众的购买力不足;群众购买力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

按照马克思经济危机发生的逻辑,此次危机,表象上是银行将贷款发放给了信用不佳、还贷能力差的借款人,导致违约率不断上升,而实质却是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透视近年美国经济,可以发现如下事实,“9·11”后,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繁荣,次贷机构为了获取利益,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当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借款人无法正常还贷,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这种透支消费,正是由于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而资本家要获取高利益,所以低估风险,盲目发放贷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所以,透支消费,只不过是将危机从当时推迟到了未来。这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就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

(二)直接原因:信用的过度扩张和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马克思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这种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运动,是虚拟经济。19世纪中期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资本家为了加速资本的运动,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创造了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如资本主义的金融行业通过发行股票、汇票、债券、土地所有证等有价证券或所有权证等虚拟资本,再生产出了一整套投机和欺诈活动,这些虚拟资本被商品化后,因其市场价值主要由资本市场上的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的供求决定而变动不定,导致其在交易过程中具有极大的预期成分和投机性质。“正是在虚拟资本背离实体经济的自循环过程中,货币与虚拟资本商品、与信用货币的对立显露出来,货币作为一般价值形式同虚拟资本的市场价值和信用货币的面额价值的矛盾积累起来,等待着一次强制性的统一和重合,必然会爆发货币金融危机”。

从美国经济的本质来看,本身是一种实际需求不足的经济。为了解决实际需求不足,美国政府常常默认、鼓励、纵容社会创造虚假需求以弥补实际需求的不足。正是这种“需求过度”造成违约率不断上升,最后造成信用崩溃。进入21世纪,由于周期性经济规律的作用,再加上IT产业泡沫经济破裂和 “9.11”事件的影响,美国出现了经济衰退的征兆。正如马克思所说,所有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国家都会陷入周期性的“试图饶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金融业为了自身的`利润进行“金融创新”竞争,生产了花样翻新的金融产品,客观上加速了经济整体的虚拟化过程。因此投机盛行,金融衍生品泛滥,房价节节攀升,人们手中的财富不断增加,美国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我国一些学者也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论断已经“过时”,今后不会再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了。但事实胜于雄辩,虚假的繁荣不可能持久,泡沫总要破裂,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酿成更大的灾难。当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借款人无法正常还贷,经济信用最低端的客户无法正常支付按揭贷款,从而引起了次级贷款证券价格的下跌和抛售风潮的出现,最后终于酿成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

第一,最重要的是要摆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使金融业服从、服务于物质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去发展金融业。第二,关键是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提高我国的国际金融竞争力。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第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精华,同时又批判的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命运问题时,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解释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篇2:金融危机视野下财务管理策略论文

金融危机视野下财务管理策略论文

一、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巨浪般席卷全球,这场危机给全球的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各国政府都相继采取了各项措施来应对危机,比如加强自身的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等,但是世界经济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中国拥有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因此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并且这影响也在逐步的扩大并凸显出来,中国对外贸易进程中,绝大多数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例如服饰、纺织品、生活用品等一系列加工用品等。我们曾是欧美国家最大的商品进口户,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之后的订单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劳动力。再加上美元贬值,人民币上涨,导致国内很多企业没有低成本的生产优势,最终只能关门大吉,长久下去将严重威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建设。

二、中国企业财务状况及发展要求

我国企业在发展初期,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客户的订单需求。在生产过程中,过于追求利益化,只看重表面的生产规模,而忽视在生产经营中对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要求,这种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了企业长远的发展效益,因此当金融危机来临时,这些企业便会立刻进入困难的处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公司在这场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中国公司警戒。所以企业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改进生产技术,调整战略方向,加强对财务的运作管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好地确定在市场中的位置。在外向经济受创时,我们可以根据国家出台的新政策积极发展对内市场。扩大内需,加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场定位,加强融资政策,优化财务结构,运用科学的`统筹方法,合理规范企业发展方向。

三、金融危机下的财务管理策略

1.成本控制管理

就是节约生产成本,直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成本进行控制,企业要找出能控制的实际内容,例如资金成本、产品成本、人力成本等。分析各项工作内容的构成要素,重点加大对成本的控制力度,对直接生产费用、劳动成本、管理成本等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可压缩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症下药,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2.资金效率管理

就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企业可以在采购环节尽可能的多用现金结算的方式,减少现金流失,增强对现金的控制力度,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在提高销售的同时也加强对收款项目的管理,加大催款的工作力度,促进企业在资金周转方面的顺畅性,通过一系列对资金的管理措施,保证企业资金链在平衡状态中,保障企业能有稳定的发展前景。这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利方案,也是维护企业在时代中稳步前行的一剂良药。

3.购进材料与设备实行比价管理

原材料价格的高低对企业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采购合>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理价位的材料,降低采购资金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关键环节。但是企业不可盲目的追求价格优势而忽视了对质量的保证,我们要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通过比较,压价等方式筛选出适合的供应商,然后进行网上调查、市场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再谈价,压价,最后确认价格审批单。比较这种方式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4.加强货款回笼,减少费用支出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着应收账款逐年增加的问题,使企业资金失去灵活性。企业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首先可以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清欠工作,加大催款力度,对重点用户列出账目清单,集中进行处理。其次,在收缴遇到困能时积极寻找债务链中的核心环节,采用实物抵账或是多家抹账等方式找到脱债途径,避免坏账的发生。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挽回企业的损失。企业还要建立一套约束与激励机制,建立公司职员的经营责任制,明确账款问题中相关的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对重要人员实行考核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同时,销售人员的工作岗位应该实行“末位淘汰制”。

篇3:国际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探讨论文

国际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探讨论文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减少了大量的工作岗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受到了具大的冲击。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采取各种方法,开拓新的就业方式,尽最大可能的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成为各个高校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渠道;探讨

引言

如果将高校比作一个工厂,那么毕业生就是产品。作为工厂,产品的销售关系到企业的存亡,而毕业生的就业同样决定着高校的命运。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而开始于的这场经济危机更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雪上加霜。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让每个毕业生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高高兴兴的走出校门已经成为了各个高校的重要任务。

1 就业危机的原因

1)观念问题

家庭方面,现行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种消费教育,学费一般都是学生家庭支付。这就导致大多数家庭在培养子女方面投入很高,高投入自然期望较高的回报。学生方面,学生还没适应社会身份的转变,没有意识找工作即是由“精英分子”向“普通劳动者”转变,对自己的社会定位仍然较高,加之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经历较为平坦,所以对工作的期望也教高。家庭与学生两者的观念高度统一时,就会表现为眼高手低,甚至“有业不就”。

2)高校扩招

自以来,高校逐年扩招,人数幅度较大,因此每年的毕业生也逐渐增加,学校和市场存在着明显的供大于求。各个用人单位也随之提高了用人要求,高学历、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占有大部分人才市场,而普通院校的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就显得相当困难。

3)学校培养方式滞后社会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行业在不断更新,技术也日新月异。高校作为一个行政机构,自主行为能力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例如专业设置、培养方案修改等都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经过很多部门的审批,这严重滞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一般需要可以立即上岗的人才,现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是学校学的知识很少能用于工作中,而且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所以企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对毕业生进行岗位培训,有些甚至要从最基本的教起,这就是用人单位一般只招聘有经验人员而非应届毕业生的原因。

4)国家政策与社会设置种种障碍

有的省市和部门给毕业生的就业设置了各种障碍。例如有的城市必须要求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等才能落户口,而有的单位盲目跟风,严格要求各种证书才签约,实际上这些证书对所招聘岗位毫无用处。即使有些单位对各种证书没有硬性规定,但是在工资、福利上也会比有证书的低一个等级。这些政策给那些有能

力胜任岗位的毕业生带来了种种障碍,一方面单位无人可用,另一方面毕业生无处就业。

5)经济危机雪上加霜

这场经济危机使很多企业都破产了,工作岗位也就相应减少,同时释放了许多在岗人员,毕业生相对这些人员来说,经验欠缺,没有什么竞争力,这使毕业生的就业更为困难。

6)就业渠道不畅通

我国很多高校都是在内陆省份或者经济不大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就业岗位不多,很多毕业生的就业都依靠沿海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观念和招聘成本的原因,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企业很少愿意到内陆、经济不发达地区院校进行招聘。而对于学生来说,到院校之外的地方求职,成本是相当大的,这种情况就导致沿海有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而内陆高校里的人才却又就不到业。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措施、渠道的探讨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就业就如产品的销售环节,这一环节决定了所有前期工作的成败。在现在的这种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让自己培养的毕业生顺利的就业,是各个高校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顺利就业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在新生入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就业思想观教育,帮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知道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这样学生会明确学习目标,有方向性的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我国现在的高校教育已经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而是大众化教育,在很多行业,大学生的身份并不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所以要指导学生主动降低就业期望值。在转变学生基业观念的同时,就业方式、就业措施又是关键。只有尽力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发掘就业渠道,才能使更多的学生走上自己满意的岗位。就业措施、渠道有很多种,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依托合法就业中介

就业中介掌握毕业生生源信息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招聘标准、就业政策等。就业中介将招聘单位、毕业生有机会统一起来,进行最有效的匹配,同时从成功的案例中收取一定的费用。其实网络招聘也是中介,只是高校将中介引进来,可以对整个学校的毕业生进行捆绑推荐,这比学生自己单个出击的成功率更高。

2)充分调动校友资源

每个高校都有很多的校友,而且每个校友在他的环境里都有他的人脉和各种关系,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庞大的关系体,对毕业生的就业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校友自己的公司或者校友是公司高管,一般来说都会优先考虑自己母校的学弟学妹。所以高校在毕业生毕业后要注意有目的进行联系,相隔一段时间就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3)开展校企合作的就业新模式

高校在为学生寻找实习单位时,应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求职期望相应的安排实习单位,打破以往的一个专业或这个班级在相同的单位实习的方式。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和单位都可以相互考察。经过一个实习期,两者彼此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两者相互满意的就可以在实习完后签定劳动合同,彼此都有利。

4)开展定向培养

地方院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当地的龙头企业签定协议,定向培养。定向培养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班级、专业。对于班级、专业定向培养的,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添加些与企业相对应的知识,在实习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到该企业去,让企业进行实践培养,具体落实个人的岗位,使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省略了熟悉企业和岗位的过程。

5)坚持“走出去”战略,设立“就业推荐窗口”

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内陆,若让学生自己走出去找工作,成本较大,所以高校应该尽量联系就业单位,将就业单位吸引到学校来招聘,或者高校统一推荐,力求将学生就业成本降低,又提高就业率。

6)积极推进高校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现有高校的培养方式主要是自学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大学生上课的时间不是很多,学生有很多空余时间。高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余的时候学习些实践性和专业性教强的东西,例如考取各种资格证书。有的领域不但认文凭,还认资格证。这些领域的单位在招收人才时,对有相应资格证的学生一般会优先考虑,甚至有的单位更看中资格证而非文凭。这就是重能力轻文凭的表现,所以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考取一种或两种资格证。

7)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

对于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的这些毕业生,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例如反还一定的学费,给一定的就业的补贴等。

8)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对于那些不想就业或者是一时就不了业的学生,可以鼓励其自主创业。学校可以提供一定的无息贷款,同时利用学校资源帮助自主创业,给学生小有所成时,提取一定的利润。

3 结束语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但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在学校和毕业生努力就业的同时,国家也应该出台些有利于就业的政策。例如对与自主创业的毕业(下转167页)(上接165页)生,各级地方政府及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要提供创业方便,给予优惠政策。同时, 国家还应早打破户口政策,让所有毕业生,不分生源地、不分学校的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利。使毕业生就业时没有后顾之忧,也使他们不会有外来人员的感觉,可以安心的为当地服务。总之,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却关键的问题,各个高校应该尽一切所能的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资料

[1] 周先蓉.如何解决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159).

[2] 黄卫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自然辩证法研究,.6

[3] 郭潜深.高校就业指导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7(2).

[4] 张帆.大学生就业营销策略[J].科教文汇.2007.7

[5] 周波.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14).

篇4:浅谈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应对策略研究论文

浅谈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应对策略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渐明显,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与之相伴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趋利避害是摆在中国金融界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成因和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跃,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手段受到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波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如果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chainreaction)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如果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波及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荡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如果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允许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允许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如果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中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有在管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发达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若干历程。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基础和市场规范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准备,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

参考资料: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August,.

2.胡祖六(FredHu),“刺激经济增长与结构改革并行不悖”,亚洲华尔街日报,198月5日.

3.胡祖六(FredHu),“中国——亚洲的避风港”,《布隆帕格金融杂志》,年9月.

篇5:儿童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生本意识“弱化”、课堂教学“伪化”、目标定位“失当”等突出问题,提出应对性思考:利用插图激发儿童想象,融合儿童生活激发兴趣,选择适合儿童的游戏法,角色扮演深化儿童体验等。

关键词:儿童;小学;语文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奠基阶段,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终身语文学习。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较为低下,教师的教学视角是一个重要因素。不少语文教师教学中缺乏“生本”意识,不能从儿童的视角设计教学。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从儿童视角审视小学语文教学,从儿童的学情实际出发,激发儿童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1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儿童视野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生本意识弱化、儿童主体虚化、目标定位失当等突出问题,亟待小学语文教师正视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1.1生本意识“弱化”:基于儿童视野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突出儿童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不少语文教师教学思想与理念滞后,教学惯性依然严重,突出地表现在生本意识弱化,不能在语文教学中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站在教师的角度,脱离儿童学情实际,忽视儿童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与学习基础等,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

1.2课堂教学“伪化”:基于儿童视野的语文教学需要全面树立“儿童”意识,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重视突出儿童“主体”,但是并不能真正做到围绕“儿童”展开设计,突出地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伪儿童化”,教师往往留给儿童思考、体验的时间不足,儿童课堂学习体验不深刻,缺乏展示的平台,导致语文课堂的`“伪儿童化”。

1.3目标定位“失当”: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目标定位存在严重失当的现象,功利主义色彩严重,教师教学理念上存在的“短视”现象导致了教师过于拔高语文教学目标,忽视“小学”这一特殊学段特点,教师过于注重儿童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忽视儿童学习品质发展与提升,导致儿童语文学习兴趣不浓,主体意识不强烈,需要语文教师基于儿童学情实际合理定位语文教学目标。

篇6:儿童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思考论文

教师必须要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加强实践思考,探寻基于儿童视野的语文教学实施路径。

2.1利用插图激发儿童想象:小学语文教材凝聚着编写者的智慧,突出了儿童视野,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例如教材中的插图资源,抓住儿童的认知特点激发儿童想象力,使儿童借助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深化语文阅读教学。例如《苹果落地》一课,教材穿插了两幅图画:一幅是苹果落地图,一幅是牛顿静思图。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儿童观察两幅图画,结合文本内容给两幅图画起一个名称,再发挥想象,再现当时牛顿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从而不断地将儿童引向深入,激活儿童思维。

2.2融合儿童生活激发兴趣:儿童阅历较少,缺乏足够的语文积累,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内容时,要善于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儿童借助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迁移,从而弥补儿童不足,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例如《我必须去》这篇文章,本文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激发儿童守信意识,培养守信美德,我就结合角色翻转法引导儿童进行理解,假如你是敬老院的老人你会怎样想,再利用生活中守信的事例,促进儿童理解。

2.3选择适合儿童的游戏法:儿童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学法,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贴近儿童学情实际,例如游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游戏教学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寓教于乐,注重儿童参与,使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之趣,从而培养儿童语文学习的热情,使儿童爱上语文。例如《想飞的乌龟》一课,对于乌龟的做法儿童容易产生意见分歧,我就引导儿童展开辩论赛,将儿童分为两组,组织儿童根据文本、结合自己的体验展开辩论,在辩论游戏活动中初步培养儿童辩证思维。

2.4角色扮演深化儿童体验: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参与欲望强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参与角色扮演,使儿童在角色扮演中获得真切体验,侵入到角色中,透过语言去触摸角色,增强儿童感性认识,发挥儿童感性思维丰富的优势。例如《丑小鸭》这篇童话,这篇童话故事性强,深受儿童喜爱,但是要使儿童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需要教师基于儿童实际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先引导儿童梳理文章中涉及到的角色,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为了激发儿童的参与愿望与好胜心,我采用角色竞赛法,儿童需要对自己选择的角色进行解说,谁出喜欢这一角色的原因,谁的原因最棒,就由谁扮演这一角色。这一教学设计,正是基于儿童视野,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给儿童足够的时间自主解读文本,激发儿童自主意识,儿童的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3结语

总之,儿童视野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共识。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明确的生本观,将儿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切出发点,基于儿童语文学习需求、认知特点、学习兴趣与能力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唤醒儿童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儿童主体意识,全面提升儿童综合素质,为儿童终身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吉银.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09):78-79

[2]林金微.构建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06):35-36

篇7:全球金融危机视野下的自我伦理问题及其化解路径的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视野下的自我伦理问题及其化解路径的论文

笔者在《从全球金融危机看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伦理之维》中论证了“研究特定经济运行环境中的人”[1]已经成为从根本上化解金融危机的“历史与逻辑的双重必然选择。”因为,“任何经济发展模式本质都是由一定的人与社会关系所支撑的”,[1]而在现时代的中国,“人”则以更加不可替代的身份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因而,现时代中国经济运行体系中人的问题的消解路径选择框架,必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一、全球金融危机与自我伦理危机

当下的全球金融危机以空前的破坏力涤荡着人类的物质生活世界,经济滑坡、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通货膨胀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物质生活世界,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金融危机所危及到的不仅仅是这些看起来纷繁芜杂的物质生活世界,它还以一种更严重的破坏力危及到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世界,一场空前的自我的伦理危机正在不期而至。问题在于,是什么导致了现代社会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并没有自然带动现代人的精神境界得以相应提升呢?在马克思或福柯看来,殖民主义性质的财富增长或科技进步方式不但不可能带来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相反则有可能使人与自身之间的鸿沟愈陷愈深,进而将人类卷入一场空前人与自身极度分裂的自我的伦理危机。所谓自我伦理危机指的是由于人类自我主体价值的被剥夺或重构,所造成的人与自身(灵与肉、身与心、主体性与客体性)内部伦理秩序的混乱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由于人类自我权利驾驭失控造成的精神折磨或肉体纷扰。由此可见,自我伦理危机一方面表现为理性屈从于欲望、经验所造成的人对自身主体价值缺席的焦虑,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被欲望、经验重新塑铸的人对自身客体价值有限性的焦虑。事实上,所有焦虑的实质并不在于获得、占有或经验多少“最为丰富的外在善和过度”才能获得人类自我的满足感,而在于人类应如何在道德层面摆脱由于自我权利驾驭失控造成的精神或肉体困扰,进而达致“灵魂的宁静与肉体的无纷扰”,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这些问题构成了现代人进行自我伦理规划所要解决的核心议题。可以说,当下日益加剧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于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人类自我的伦理危机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当下,自私、虚荣、嫉妒、贪婪、背信弃义、股市非理性繁荣等现象的流行难道不是最有力的明证吗?最困难的问题在于,其消解路径应该如何构建。

二、自我公正:自我伦理危机的道德化解路径

就自我伦理危机的产生原因而言,自我伦理危机的化解是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方面的合力共同应对方可奏效,但就作为人类终极自我关怀的伦理规划视角而言,自我伦理危机的化解则需要诉诸于人的内在德性力量。那么,怎样的德性才能起到化解自我伦理危机的功效呢?纵观人类伦理思想史,在自我权利驾驭方面的德性是什么问题上,各种伦理学派莫衷一是,各有千秋。笔者在综合美德论、功利论两大伦理学派关于自我权利驾驭方面的道德理论基础之上,认为消解自我伦理危机的德性应该是自我公正。虽然美德论与功利主义论伦理学体系中都没有直接提及自我公正这一概念,但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代表作品《尼个马可伦理学》关于公正的“总体德性”与“具体意义上的”[2]区分;穆勒的伦理学代表作品《功利主义》对作为“作为正义的一项义务”的公正研究中间,关于这一概念的思想已经初见端倪。

实际上,美德伦理学派中的自我公正指的是“在比喻和类比意义上”相对于“总体德性”的“具体意义上的”公正。那么,什么是“具体意义上的”公正,它与“总体德性”的关系怎样,“在比喻和类比意义上”的自我公正又是什么呢?美德伦理学派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指出:“‘公正的’就是守法的和平等的,‘不公正的’就是违法的和不平等的。”[2]“事实上,这种守法的公正是总体的德性,但它不是总体的德性本身,而是对于他人关系上的总体的德性。由于这一原因,公正通常被看做德性之首”。[2]“然而,公正在这个意义上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德性的总体。不公正不是恶的一部分,而是恶的总体。”[2]

由此看来,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总体的德性”实质是一种相对于人与自身关系相对的“对于他人关系上的”德性,但亚里士多德也指出,研究“总体的德性”只是为研究“具体意义上的”德性提供一种理论铺垫,后者才是他的真正研究目标。那么“作为德性的一部分”或者“具体意义上”的“公正”是什么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德性”或“道德品质”就是“一个人在积极和他人之间分配时如果对于那些有益的事物,不是自己获得较多的一份、使他人得到较少的一份,而对于那些有害的事物,不使自己受损害过少,使别人受损害过大,而是使彼此达到比例的平等;如果在其他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时也这样做,他表现出来的品质就是公正。”[3]因此,美德伦理学派的自我公正实质上应该是保持作为体现人类自我主体价值的理性对于自身非理性部分相对优势或优先地位的一种道德张力。

在功利主义学派理论体系中,自我公正指的是“个体正义”的“一项义务”,即每个人保持其所得与“应得”之间平衡的一种道德行为品质。问题在于,公正为什么是“正义”的“一项义务”,自我公正又是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个体正义”的“一项义务”呢?

在功利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穆勒看来,公正是正义美德的题中应有之意,因为“在涉及权利时,保持公正毫无疑问是义不容辞的,但其中体现的只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赋予每个人权利的义务。”穆勒进一步指出,正是由于“公正”具有“坚持给予每个人应得之物的原则,即以善报善和以恶治恶”的特征,因而“司法的第一美德,公正,作为一种正义义务成为履行其他正义义务的必要条件,部分原因便是基于上述内容。”[4]但穆勒也指出,公正之所以是正义美德一项义务,最根本的原因还不在于上述理由,而在于公正是功利原理的最高道德原则的体现,即每个人的幸福与所有人的幸福都具有同等价值。因为,“倘若根据‘应得’信条以善报善和以恶治恶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那么必然意味着我们对所有应当得到我们同等待遇的人都一视同仁(当没有更高层次的义务来禁止这种行为时),同样社会也对所有应得到它的平等对待的人(即应当得到绝对平等对待的人)一视同仁。这是个体正义和社会正义的最高抽象标准。一切社会制度、所有有德公民都应尽最大努力向这一标准靠拢。然而,事实上这种伟大的道德义务基于的是一种更深的基础,即它直接源于道德的基本原理,而不是某些从属或衍生教义的逻辑推理。由此涉及的便是‘功利原理’或‘最大幸福原理’的确切含义。功利原理之所以成为具有理性意义的原理,最根本的一点是承认一个人的幸福与其他人的幸福拥有完全平等的价值(在程度上被视为是同等的,种类上允许有所差别)。”[4]综上所述,在穆勒看来,公正能够成为正义的一项义务,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体现了每个人的道德价值的同等性或不可通约性。那么,自我公正何以成为了“个体正义”的一项义务呢?穆勒认为,“个体正义”的“最高抽象标准”在于整体意义上的即“所有应当得到我们同等待遇的人”的公正,但是其逻辑起点在于每个人对自我的公正。也正是在这一层面,笔者以为,自我公正被赋予了“个体正义”的一项义务的含义。

从笔者对美德论与功利论两大伦理学派在自我公正概念思想史层面的梳理当中不难看出,在这一概念应该成为自我权利驾驭方面的道德的认识层面,两者保持了高度一致性。但我们在研究当中也发现,在对这一概念理解方式方面,前者带有明显的动机论色彩,而后者则带有明显的效果论倾向。因为,在亚里士多德所著《尼个马可伦理学》整个理论体系来看,作为一种德性的自我公正实质上只是“灵魂”的“合乎理性的”“实现活动”,即精神领域的。因而,美德伦理学派的自我公正不像功利主义学派一样具有鲜明的强制性;而在穆勒所著《功利主义》一书整个理论体系中间,作为“个体正义”的“一项义务”的自我公正,也只是在个体行为效果层面才具有合理性依据。因而,与美德伦理学派相比较而言,功利主义的自我公正缺少了含情脉脉的道德情怀。正因为如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的合理性依据应该是动机与效果的有机统一。正是在这一层面,笔者以为,所谓自我公正,就是人类自我在驾驭权利时保持的自身主、客体价值之间内在平衡方面的一种张力,这种平衡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优势地位的保持,而是一种主客双方的和谐状态。就是说,自我公正德性对自我的伦理危机的化解需要社会公平正义呵护,更需要人类自我内心信念坚守,因为这种坚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社会秩序的和谐,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使深陷于现代社会泥淖中的自我为自身更好地构建起美好精神家园的现实路径。

综上所述,就作为经济发展根本动因、目的的人而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人类精神生活世界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消解,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对驾驭自我权利失控所需要的自我公正德性涵养,其可能性在于它是人性需要。

参考文献:

[1]齐小军.从全球金融危机看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伦理之维[J].改革与战略,,(7).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王旭凤,陈晓旭译.尼个马可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英]查尔斯·库利,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

[4][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叶建新译.功利主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

篇8:青少年亚文化视野下的日本动漫思考的论文

青少年亚文化视野下的日本动漫思考的论文

摘 要:日本动漫已经超出了当年美国所定义的“卡通”内涵,不单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手段,而是形成了自有的、独特的文化。尤其对于青少年亚文化来说,动漫文化已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青少年亚文化这个独特的角度来思考日本动漫为何如此受青少年追捧,它是如何通过对多种亚文化符号的应用,构建自身以及与青少年亚文化契合。

关键词:日本动漫;青少年亚文化;认同

1 文化、亚文化与青少年亚文化

在不同的语境下,文化总是折射出不同的光芒。关于文化的定义,角度有关于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心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的、生态学的和生物学的,多达九种的基本概念。正因为文化一词如此“色彩斑斓”,我们才有必要申明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

对于青少年亚文化的产生,英国著名的文化研究学派——伯明翰学派认为我们对于青少年亚文化是如何产生的解释并不采纳其来自于阶级抵抗的观点。因为当代青少年群体中所形成的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阶级的沟壑,在全球化浪潮中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与相似性。青少年亚文化,即处于同一年龄层的青少年为了满足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发展出的一套适合自己生活的独特文化,包含了生活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及心理特征等等。

2 日本动漫对青少年身份的认同

回顾现代日本动漫发展的历史,一定会把漫画神手冢治虫奉为坐标。日本动漫今日的成就,正是沿着他二战后所确立的路线发展并步入轨道的。后人评价手冢治虫对日本漫画“有着革命性的贡献”。其中一大贡献就是对于漫画内涵的强调和提升。手冢治虫的创作奠定了日本动漫文化精神的基础——为年轻一代所创作的,关于未来与希望,传播纯真与感动。动漫在日本承载更多的是人文内涵而非形式。

如今,日本动漫已步入了受众多元化的发展轨道。但无论从创作题材还是发行量来看,少年漫画仍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儿童期结束到青春期完成,这个现实中充满阵痛和磨难的时期,是日本动漫最常选取表现的题材。在青少年追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联系纽带:社会与同伴关系。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渴望更多的融入社会,渴望进入并改变成人的世界,去实现社会的承认。但他们处于社会过渡的阶段,一方面想从孩童时期成长,另一方面却又无法迅速融入成人的社会,在这个阶段性的过程中,产生了特属于自我的横断性文化。这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成为日本动漫建立基础之一。日本动漫中出现的诸如“自我”、“认可”、“友谊”、“梦想”这样强烈的概念正是迎合青少年所期望的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3 日本动漫中的青少年亚文化符号

曾有人这样对比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美国动画片每一部都很好看,看过之后娱乐了,也就忘了。当你说起的时候,是喜欢而不是入迷。日本动画可能会反感很多部,但总有一部能融入生命,为它痴迷。这是一个感性但不失准确地概括。如今在美国日式动画风格的支持者甚至比许多东方国家还要多。

日本动漫比起广泛意义面向青少年的动画片或是漫画更具青少年亚文化的意味。日式动漫极其鲜明的特质让它几乎成为所有青少年亚文化形式的载体。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日式漫画在感官层面上一层华美的外衣已经吸引了青少年的目光。对青少年亚文化特征的准确把握和与年轻一代所特有的狂热相互呼应,造就了如今独特的文化现象,体现出诸多青少年亚文化符号。

3.1 幻想世界

青少年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了解现实与幻想的区别,但对幻想仍抱有莫大的兴趣,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沉溺于架空的幻想世界。

日本动漫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故事发生在现实与异世界的交叉,或是在完全的`架空世界中。这既让作品能够容纳很多现实题材无法表现的元素和理念,也让故事变得更为有趣。日式动漫丰富的幻想色彩是它吸引众多青少年的法宝之一。但它并非单纯的想象,往往是现实与虚幻的结合。 3.2 前卫科技概念

从七十年代的《宇宙战舰大和号》与《机动战士高达》开始,科幻一直是主流的动画题材,符合喜好新事物的年轻人口味。《攻壳机动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的主题从对未来世界人的一体化、电脑化延伸到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影片主题前卫,虽出现了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科技观念设定,但并不妨碍它的流行。事实上严密深奥的背景设定并非制作者最终的目的,它终究回到了“人”这个主题上来。科幻题材的界定是期许读者在新的背景下思考人的意义,前卫的科技概念也在这样的界定下变得有价值而不单纯是作者知识的卖弄。前卫科技概念已是吸引青少年受众的一大亮点,而对于“人”的主题的讨论,又暗合了青少年寻求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因而,产生许多为之着迷的青少年也不足为奇了。

3.3 热血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不满足的追寻及其精力充沛最普遍的表现是对运动的渴求。这种心理在日本动漫中的最好体现就是少年漫画。在中国取得广泛影响力的三部作品《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和《火影忍者》,都是连载于《少年周刊Jump》上典型的热血漫画。这些作品的主人公们似乎永远都在为梦想与友情热血的战斗着,这个主题延续了30年。日本式的热血是动漫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但它并不能完全被理解为暴力。这个要素在美国、香港的动漫之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日本动漫在处理上则显得与众不同。

3.4 时尚元素

后工业时代,流行与时尚是年轻人追逐的焦点,日本作为全亚洲甚至世界流行文化的中心之一,将动漫作为其表现形式,用另一种形式诠释了流行文化,同时也反过来影响时尚。红遍亚洲的少女漫画《NANA》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从故事里的朋克摇滚,烟熏妆与小花裙,到电影版中流行元素的集合,《NANA》早已是全方位的时尚代名词。引发无数青少年的追捧。

4 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电视剧、流行音乐、好莱坞电影这样传播广泛的流行文化,日本动漫不仅充分尊重年轻人的思考能力,而且将青少年的内心需求作为创作的根基,在轻松、明快的图像中,在看似简洁的对白中,以日本民族特有的敏锐触觉,隐埋下对社会、人性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辨,为年轻人引路。而年轻一代比成人更渴望进步,在动漫这种他们热爱的形式中,年轻人得到认知上的提高,获得极大的充实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世界的认知,在由此带来的对生命深切的感触与深入灵魂的感动中,获得自我完美的认同。两者天衣无缝的契合,让无数年轻人把动漫作为了自己无法或缺的精神食粮。

对于青少年动漫文化带来的影响,评论界的声音一直褒贬不一。但这的确是属于年轻人自己创造、选择并接纳的文化。正视这一强大而充满活力的文化,试着理解它,分析它,这样的态度无疑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也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张莉霞.日本动漫产业:出口额超钢铁 动画片渗世界[N].环球时报,.

[2]@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6,(4).

篇9:技术批判与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

技术批判与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

由于“时代诊断”的差异,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发展出一套技术批判理论,但马克思的现代实践哲学视野本身已经包含了建构一种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的可能性.这种可能的技术批判不同于以往技术批判家对马克思的理解.哈贝马斯和阿伦特等人由于未能真正立足于生活世界来理解技术,所以造成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之间的虚假对立.而事实上,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的存在视野才能为理解技术的本质提供可能.海德格尔未意识到马克思对主体形而上学的超越,所以认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现代技术本质相同.但事实是,唯有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才能提供一种对技术本质的`现实理解,并为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现实的途径.

作 者:谢永康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 刊 名:江海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5) 分类号: 关键词:技术批判   技术   实践哲学   马克思  

篇10: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国际金融法源自于国际经济生活,而且能够对国际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当前,金融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一大显著特征,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生活等产生了十分广泛、深刻的影响。在当前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国际金融法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并在有关各领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进展。当前,在金融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之下,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发展路径。笔者就此对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提出了国际金融法在金融全球化体系下的发展新动向。当然,这一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压力或是一种需求。把握好这种压力或者需求,就能更好地把握国际金融法的发展脉搏。

一、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法的关系

当前,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发展动向与鲜明特征,突出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全面而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作为全球化浪潮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是以商品、服务、技术与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再加上各类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与重组为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全面延伸与必然要求,可以说是充分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依存度在逐渐加强、加深。经济全球化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是生产全球化,二是贸易全球化,三是投资全球化,四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与高级发展层次,是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大特点——经济领域中的金融化所引发的。经济金融化,主要是指实物经济已经被金融经济所代替,社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程度在逐渐加深,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已经日益深入地表现在国际金融关系上,比如,国际债权与债务关系、国际股权及股利关系及国际风险保险关系等。在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十分突出地表现出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所谓国际金融法,是指国际金融关系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应当说,不同时期的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金融因为其自身更加适合数字化与终极市场,因而已经成为经济生活当中一个核心性、主导性与战略性的重要因素,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渗透与影响在不断加强。伴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经济全球化十分突出地表现为金融领域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就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及金融政策、金融法律等方面跨越了国界,从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逐步出现了融合的趋向,主要可表现为货币体系、资金流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各个要素的全球化及金融政策、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等。金融全球化不仅是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应有之义,而且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投资全球化发展的合理要求与必然结果,并且和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投资全球化之间交互发生作用,并交互影响。与此同时,金融全球化又因为金融的特殊属性与发展状况,因此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与运行规律。

在经济全球下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的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已显著加快,在国际金融法律制度上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同时,随着国际金融竞争的日趋激烈,全球性和地区性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当前的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以上这一切,自然将对国际金融法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从而推动国际金融法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对于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国际社会与各国的立法当局也进行了十分积极的回应,由此,将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法律体系的快速发展。

二、金融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发展途径

(一)不断完善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

要在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查漏补缺,使之更为完善。应当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巴塞尔委员会等全球最为重要国际金融机构为核心,全面利用与发展其各自的资源优势,并促进各大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加强相互之间的金融信息、金融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来促进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法制化、统一化进程,建立起包括跨国资本流动监督机制等在内的,具有相当大约束力的国际性金融安全机制。比如,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与其下属成员的普遍性、基金协定所具有的约束性、组织机制所具有的健全性、金融分析所具有的全局性、金融监管信息所具有的易得性、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所具有的便利性等。巴塞尔委员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资源主要包括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灵活性、发达国家银行监管信息所具有的易得性、银行监管规则修订所具有的便利性、金融监管标准所具有的市场亲善性等等。假如着重从宏观的角度来关注国际金融形式稳定,为避免再次发生重大金融危机而忧虑的国际性基金组织,和重在从微观角度来关注各国银行日常监管的有效性,为避免发生银行业金融危机而十分忙碌的巴塞尔委员会,如果能够进行携手合作,以共同防范全球性金融危机,那么,其效果自然是十分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危机治理中的实践当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利用资源与整合资源的重要意义,开始将成员国银行业所具有的有效监管纳入到金融监督的安排之中,因而提出了介入银行业监管所需要的若干任务及原则。巴塞尔委员会自身也期望借助于货币基金组织之权威地位,以推行其有效的银行监管标准,所以在实践中,十分积极地与货币基金组织进行配合。

(二)围绕当代全球金融危机之特点进行制度设计

根据当代国际金融危机所具有的复合性特点,应当着重加强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协调性建设,主要包括国际货币法制建设、国际银行监管法制建设、国际证券监管法制建设等国际金融法制内部的相互协调,并与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国际刑事法律制度等开展外部协调,使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联盟等各类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制度实施形成正向的叠加效应,而不是反向的抵消效应。根据当代金融危机的区域性特点,要建立与发展区域性的金融监管与协调机制,不断探索与逐步推进区域危机联防的法律合作,比如货币互换和汇率协调;各国监管当局与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借鉴和交流经验;建立起反应灵敏的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及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条件,建设具有危机救援特点的绿色通道;针对当代金融危机所具有的系统性,应当开发与利用国际金融法制所具有的救济功能,赋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金融危机的救助职能,并赋予其相应的制裁能力,根据权利与义务一致原则,建立起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与危机救助当中的责任制度,通过完善危机处理的国际纪律与程序,研究与发展存款保险制度及国家债务重组制度等各项危机处理制度,从而有效地避免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升级。

(三)明确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所具有的独立性

国外学者在对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长期存在的高通胀现象开展了大量的计量分析,有以下两点发现。一是发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二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则不存在相关的关系。这就说明了一个趋向,即一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那么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会越高。与此相反,一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大,那么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也就越低。但是,不管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大小,其对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并不存在明确的影响。所以,为实现物价与宏观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营的独立性十分重要,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显得尤为突出。从当前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就连一部分以往最为保守的,其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差的发达国家或东亚国家,比如英国、日本、韩国等,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之后,都纷纷加大了金融改革的力度,这些国家在金融改革当中一致将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放在首位来抓。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往一直相对比较小,实际上是置身于其大藏省的严格管控之下。但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那次泡沫经济所带来的惨痛教训,以及随后出现的大量银行呆坏账困扰,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政府不得不推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体制改革及相关的行政体制的改革,其率先推出的,并取得重要进展的举措,就是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明确要求日本银行的独立性不应当低于国际水平。

(四)不断拓宽国际金融法研究的范围

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造成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等跨国经济活动的相互联系变得日益频繁,对国际金融法律的协调性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这就为国际金融法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更大的空间。当前,国际贸易组织的管辖与控制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领域全面扩展到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投资及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之中。由此而来,国际金融法当中的一些课题,不但可以与国际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贸易法问题及国际投资法问题开始连通,而且也在国际贸易组织的制度框架内实现形成、解决与发展。国际金融法和其他各类国际经济法制度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与协调关系,在法学研究领域也有反映,比如,我国学者提出的将国际金融法分解为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贸易金融法与国际投资金融法三个组成部分,这样就能建立起不仅能反映学科之间内在发展规律,而且又能解决当前国际资金融通中的复杂问题的全新国际金融法学体系。还有学者对传统的国际惯例理论提出了新的质疑,并在进行不断地突破。以上诸如此类的众多学术创新,不仅来源于金融学者们对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对国际金融法领域的实际影响与作用所作出的深刻洞察与分析,而且也反映了学者们在金融全球化视野下,对国际金融法之于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所作出的反向影响与作用的认识及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对国际金融形式的变化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应当给予密切的关注。题,比如,国内金融业的开放和安全问题、如果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国内金融立法如何向国际接轨等问题。在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新兴国家代表的中国,应当全力以赴,积极参加到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相关规则的制定中,从而在推动国际金融法律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阮翠霞.浅析金融全球化成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

[2]何焰.国际金融法晚近发展的若干特点.法学.2005(4).

[3]刘丰.论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5).

[4]李仁真.当代国际金融法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走势.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篇11:语文教学论文:课程论视野下的语文知识教学思考

语文教学论文:课程论视野下的语文知识教学思考

语文教学论文:课程论视野下的语文知识教学思考

作者/方红康

(浙江省东阳中学,浙江东阳322100)

语文教育的现状,历来为人所诟病。如今的语文教育在评论者的笔下,近乎到了严重侵害下一代身心健康的程度,这不禁令处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汗颜不止。汗颜过后是深深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该如何寻求突破?

应该说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病得不轻,但更严重的是身在其中的语文教师们却毫不知情,还自我感觉良好地以为“寡人无疾”,因为这场论争是由语文教育界的外围发起的。至于问题的症结,笔者以为并不在语文教学技术层面的落后,因为其他学科诸如数理化政史地等,它们同样是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但并没有遭受发难,何况我们语文教师已经在尝试各种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的突破。如果把教学行为理解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机组合的话,我们并没在教学形式上出大问题(所谓“训诲型”“传授型”“对话型”,笔者以为这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而非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弊端的症结所在,因为内容决定形式),那么问题只能是出在教学内容上了。

语文的教学内容出了什么问题?笔者为此特意将语文和其他学科进行了一番比较后发现,从课程论角度来打量语文的话,语文其实不符合课程论的理论界定。因为其他学科都有其明确的知识内容指向,其教材中的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堂课都可以找到学习内容的具体落实,而语文则不然。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似乎也导致了我们对语文教学内容指向的模棱两可。我们一直习惯性地以为语文教学就是教教材,教教材就是教教育部门指定的语文课本,而教语文课本当然就是教一篇篇的选文。于是,教语文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被置换为教选文。逻辑推导似乎无懈可击,但问题是:选文就等于教师要教、学生要学的语文知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一、关于语文知识的几个重要概念

皮连生把知识定义为“个人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学习及其组织。被储存于个人内,即为个人知识。通过书本或其他媒介储存于个人外,即为人类知识。广义的知识观已将(狭义的)知识、技能与策略融为一体了”。在前人的基础上,王荣生在其论文中,把语文知识的主体界定为“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并且结合阿普尔的说法,将纳入语文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称为学校语文知识,或者“(狭义)语文知识”,即所谓的“语文基础知识”。韩雪屏在《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一文中,曾将知识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又称为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于对办事的实际操作,因此也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而策略性知识是指获得知识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这种从性质角度来划分知识的方法,将为本文论述时所采用。

二、语文知识的现状

我们现在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基本都是陈述性知识,即陈述一些客观事实,然后让学生去记忆、背诵,这样的语文课堂难免就会变成“一言堂”之下的“满堂灌”了。通过对语文知识现状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发现现在的学校语文知识呈现以下特征。

(一)知识内容的无序与泛化

1.语文知识如语音、词汇、修辞等,从小学讲到初中,从初中讲到高中,翻来覆去地折腾,美其名日“螺旋式上升”。其实,就是无意义、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而字词句篇的知识积累一直是处于杂乱无序状态,小学、初中、高中没有明确的梯级分工,尤其缺乏量的积累和质的规定性。

2.没有将语法和修辞等课程知识教学化,只是直接照搬现代汉语知识。

3.新课程标准中没有将知识点细化和具体化,这意味着经验、体验、方法、态度、过程、能力等都可以是知识,这其实是对学校语文知识概念的'模糊不清所致,都是知识其实就是没知识。

(二)知识类型的有限与虚化

1.将语文知识等同于语文基础知识,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上只是“字词句篇语修逻常”知识的堆砌,而这些知识主要是静态的封闭的陈述性知识。

2.课程大纲中的语文知识是为课程教材服务的,如“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课本是否能涉及所有应该掌握和识记的经典名家名作?

3.语文知识如“语修逻常”等都只是统领在文法之下,为读文和作文服务,而能够帮助欣赏文章的最新的文学理论知识和如何作文、如何修改的策略性知识一直没有很好地进入语文课程。

4.听说读写的策略性知识缺乏。

三、语文知识的建构

问题的症结已经找到,那么如何突破重围?我的回答是在课程论基础上加快对语文知识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建构。

1.课程内容的建设,首先要有科学的课程目标作为指引,“课程目标不应模糊和笼统,而应具有具体化和标准化的特性。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这需要教育部门能够在多元视野下,在对别**语知识教学的规律总结下,制订出适合汉语语言规律与特点的课程目标。

2.语文知识的附着载体可以尝试打破当前单一的选文模式,让选文统属于语文知识,选文无非只是个例子,只要发挥其对语文知识的体现功能即可,让教师从海量的选文中真正得以解放出来。

3.将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课程化。课程内容,课程论研究中一般称为“课程要素”,指特定形态的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故而所设计的语文知识应该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者不可偏废。

4.语文教育要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先贤们建构的涵括语言学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字学知识;文学的文学史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章学中的各种体裁的知识;文艺学知识和美学知识等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故而,语文知识的构建需要多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与默契配合。要把文学或者语言学等学界最新的理论与知识,及时转化为学校语文知识。

四、结语

毋庸讳言,当今的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还在严格遵循着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字词句篇,语修逻常”,亦步亦趋地充当肢解课文的凶手。所谓的语文知识,不外乎是修辞知识,文体知识,以及已经被淡化处理的语法知识,这些东西我们从小学讲到初中,又从初中讲到高中,以不变应万变,学生能不厌烦吗?而数理化的知识学习难度会随着学年的递增而明显递增,从而不断挑战学生接受、理解和消化知识的能力极限,在挑战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智力优越感和智慧充实感。借用马克思的话,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使得自身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对应物的确证。而这种确证后所带来的成功感,语文课堂却不能给予。因为没有系统的学理性的语文知识可以传授,所以,语文教师只好扮演着政治教师或者历史教师的角色:因为没有明确的知识内容传授,所以只好在教学技术层面开动脑筋,形式花样层出不穷,要么借助炫目的课件,要么把影视作品引进课堂刺激学生视听感官,要么把讲台当舞台超男超女式地一展自己动人的歌喉,但我们折腾了这么久,收获依然甚微,学生对我们乏善可陈的语文课依然没有多少好感,他们的语文素养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高。

“‘语文教师太难当’,这是不少教师的呼声。难在哪里?一是无‘抓手’。低年级还好,因为有识字教学、写字教学,到高年级尤其是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就大多数教师而言,除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名词解释、段落划分、归纳大意、写作方法之外,几乎无从下手,抱着一本《教参》打天下”。这里的“抓手”说的就是语文知识,对它的建构过程必然是艰辛的,它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实践者做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建构的同时,其实也就是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让我们每个人都做语文知识建构的实践者,因为这是历史赐给我们这代人的一个重大机遇。

技术批判与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

试析马克思人力资本思想的多维透视论文

21世纪资本论读后感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

关于读名著的好处的议论文作文

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经济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西方公平观的历史追溯哲学论文

浅析政治经济学对企业财务管理学的意义论文

教学内容改革总结

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
《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马克思《资本论》视野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的论文(合集11篇)】相关文章: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探讨人才的价值论文2023-10-18

通俗易懂的经济学书籍推荐2022-08-03

社会学论文选题2023-01-05

改革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023-08-15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2023-02-10

经济全球化中管理心理学研究新方向论文2022-12-06

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论文3000字2023-10-07

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论文2024-01-26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论文2022-05-15

环境伦理学中的元伦理难题论文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