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合集12篇)由网友“Evelynne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逐渐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系,与制造业成为融合发展态势。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进行了理论探讨。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动因及作用机理,并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融合互动的途径及政策启示。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动因;作用机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始终无法彻底摆脱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等问题。我国制造业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外延式向内涵式的转变,将发展建立在知识投入和创新驱动上,获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质量提升和结构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制造业的创新与升级不仅要靠自身,同时还要依赖于相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等特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了极强的辐射效应,并通过研发、生产、销售、咨询等价值链关键环节与制造业进行融合和互动,发挥“推进器”的作用。
1、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动因
1.1基于分工视角。社会分工是目前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效率、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最重要推动因素。现代服务业的产生也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着激烈的外部竞争,企业往往选择专业化生产而非规模经济,专注于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开来,并且这种转移和剥离都以外包的形式进行。专业化的产业分工使得传统制造业企业将内部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剥离出原有的产业链结构,原先由制造企业来满足越来越丰富的专业化需求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并且需要考虑技术限制、风险、是否经常性需要等问题,现在改为由服务业来满足企业的专业化需求则可以降低成本,减低风险。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良性互动,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内分工的融合,二者也会出现新的融合态势。1.2基于迂回生产视角。杨格(Yong,1928)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迂回生产的概念。他认为市场容量与分工水平是相互作用的,分工水平依赖于市场的扩大,反过来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又取决于分工的继续深化。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是最重要的分工形式,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是分工经济、生产迂回的结果。产业间的分工使得迂回生产链条加长,从而扩大了市场规模,而扩大的市场会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深化。分工的作用也就在于为了造成越来越迂回、越来越间接的生产方式,从而不断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引入到生产过程中来,其结果是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从根本上而言,当前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的格局其实就是制造业分工深化、分工细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迂回生产的结果。1.3基于价值链视角。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制造业企业将其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如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外包给专业的服务企业,将这些服务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能有效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投入到制造业的中间服务的成本。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使制造业企业获得差异化竞争力,促使其优化升级。迈克尔波特认为在企业的价值链上,只有特定的环节才能够创造价值,不同企业之间价值链的差异奠定了产品差异化的基础。如今制造业企业将重点从微笑曲线中间的加工制造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而微笑曲线两端的服务大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联,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渗透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等多环节中,是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来源。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强化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实现产出的服务功能,从而增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高附加价值,打造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产业价值进而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2、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制造业升级是从生产性服务部门中吸收技术、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要素,从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的内生增长模式转变,使制造业边际收益呈递增趋势。制造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业来完成自身増长方式转变和升级从而使生产力得到提高;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而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在制造业的投入,能够使制造业成为依靠技术进步作为其发展的内生因素。对于制造业本身来说,复杂的中间投入种类越多,生产力就会越高,越有利于其向更高层次深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形成,为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升级的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分工和专业化顺利开展、迂回化生产不断深化的关键在于完善制度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在这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交易方式和交易技术的变革,不断减少市场交易中的费用。商业、交通、通信等流通服务业通过建立市场网络,在集中固定的生产与分散变动的需求之间架起桥梁,将空间和时间上分割的市场联结起来,扩大了交易网络的延伸范围,扩大了市场规模。金融业所主导的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流动,也是规模不断扩大的商品生产得以流畅循环的重要中间环节。商务服务业中的广告等,为搜索交易对象、获取可靠的交易信息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交易的搜寻成本。在市场经济制度日益规范和复杂化的环境下,会计、审计、法律、税务等逐渐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专业化发展,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降低了交易的执行成本。成本降低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对原有的核心产业链进行生产拓展和延伸,通过深加工等形式调整产业链结构,有效提升整体生产效率。而制造业企业所需的生产性服务通过企业外部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通过市场化条件下的资源配置体系能够使得制造业企业在获取优质生产性服务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简化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2.2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地满足制造业的服务要求。在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构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在制造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中起着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根据微笑曲线原理,参与分工合作的企业,由生产最终产品转变为依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只完成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工作。最终产品的生产,经过市场调研、创意形成、技术研发、模块制造与组装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中间的制造环节的比重越来越小,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的设计与销售环节,服务业特别是物流、营销、4研发、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大。2.3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生产者服务业作为高级要素投入,其发展降低了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了制造业的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张促进了制造业的整体效率提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为明显;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效率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受金融保险业发展的影响;科学研究对制造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它与当年制造业的效率呈负相关,但可以提升次年制造业的竞争力,并且对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最大。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其中以金融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冯泰文研究得出,交易成本是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中介变量,但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2.4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制造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多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出中伴随大量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被引入生产过程。企业通过生产性服务,引进了新技术和新知识,促进了技术服务和研发活动,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微笑曲线”两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上端的研发、设计、材料采购,下端的品牌、营销渠道、销售、制造服务等)附加价值和盈利率高,而中端的生产加工、组装等传统制造行业附加价值和盈利率低。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能提高制造业的附加价值和盈利能力,获得差异化竞争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是制造业升级的本质要求和关键步骤。
3、我国制造业升级亟待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从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动因和作用机理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制造业升级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从我国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二者的互动融合并不乐观。由于制度和历史的原因,造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制造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3.1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渠道。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使得产业的发展缺少源动力,制约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发展。由于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的不到位,在企业中还普遍缺乏进行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缺少自觉从事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激励机制。在市场运行规则、价格体系和调节机制、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等方面还远没有形成,法律保证制度明显不足。自主创新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没有一个以知识产权保护法为核心的支持企业创新的法律体系,任何创新活动都是难以进行和持久的。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意识还比较薄弱,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偏低、创新人才不足,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产品比重低,尤其缺乏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同时,国际经济中的产业壁垒和技术封锁仍然存在,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继续寻求在竞争中的垄断地位,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加之某些行业和技术领域因为存在严重的垄断而导致竞争不足等创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最重要的问题。此外,与产品相关的品牌、营销渠道也被跨国公司牢牢掌控,无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中国制造”难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3.2制造业盈利能力不强:以加工贸易为主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对于我国的制造业来说,在实现经济结构快速转型的同时,“大而不强”的情况十分突出,增加值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面临着长期处于低端的尴尬局面。但是,我国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却远超发达国家,许多行业还存在着“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在参与全球国际分工过程中,低成本劳动优势加大了现阶段低技术生产性服务出口密度,迫使我国在过度追求“量”增的同时,表现出“质”劣的贸易条件恶化格局,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获利能力不断缩小。从全球生产供应链布局来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优化的生产布局,将产业链延伸到各个角落,这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制造企业只是构成跨国公司整体运营过程中相对比较封闭、单一的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产品的研发、服务、营销等高增值环节都在外,跨国企业利用当地的低成本制造优势,进行加工组装。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动力使得我国制造业很难与服务业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3.3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够。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为制造业服务的金融、物流、研发、信息等项目的发展,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不充分,现有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和知识技术含量低,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服务能力;同时由于服务规模小,服务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制造业企业专业化的需求,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4、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互动融合的途径及政策启示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现状的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4.1建设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建设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升级的关键纽带。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中国已经进入可以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自主创新已成为提高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以及制造业升级的动力。加快建设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制造业升级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相互结合的关键纽带在于加快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4.2适时进行产业政策调整,使企业由过去的做大转变为做大与做强并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专业化分工水平低,各生产性服务环节内化在企业里面,发展水平和专业化程度难以提高。同时,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质量和数量相对制造业来说存在潜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需求和供给的低效均衡状态,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本应对制造业企业发展升级所起的战略性引领和支撑作用。首先,要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开始,进一步构建国家价值链,努力培育和构造中国的跨国公司。构建基于本土市场的国家价值链的领导型企业,就是要求我们努力培育和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培育跨国公司的同时,还要从深化改革、改变市场环境、优化税收入手,做活做强中小型企业;从强化政府的产业标准执行和完善市场机制入手,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建立产业升级正常机制。其次,调整外资外贸政策,提高制造业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放宽外资外贸管制,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引导FDI流向,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改革出口退税政策,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不断降低“两高一资”行业产品出口退税率,甚至取消这些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另外,要充分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鼓励工业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大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投入和外包的比例,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业FDI,提高内资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4.3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服务功能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深化体制改革,改变部分生产性服务行业垄断经营,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较低的状况;进一步加大垄断性生产性服务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分离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加快实行企业化经营。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会事业改革进程,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具体来说,一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手续,将政府职能从市场准入规则的制定者和审批者转变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二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降低门槛、鼓励竞争。三是推进关键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如水、煤、油、电、气、环境补偿等,为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制定鼓励企业进行服务和产品创新的财税、政府采购等政策,为制造业的服务增强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服务化发展。4.4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移转型进展,规划引导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协同定位。交易成本(要素成本和商务成本)的变化决定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协同性。我国政府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方面要发挥指导性作用,通过制度安排,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定位提供高效的制度框架;建立公共研究机构,完善公共知识的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提供丰富的公共知识;基于社会文化背景,积极引导社会网络向有利于空间布局上的二、三产业融合方向发展。要素成本的提高决定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生态环境恶化,传统要素成本依赖型产业增长日益陷入高成本困境。在此背景下,我国要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做好服务内地制造业发展的准备工作。在服务业管理体制领域大胆探索,可以在沿海城市设立若干新的特区,吸引外资制造业落地,通过开辟新特区,创新体制,吸引内外资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学习和探索发展制造业的新路径。降低交易成本是城市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中国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大部分是存在进入管制以及垄断的行业,如金融、电信、铁路运输、信息等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同时,进入壁垒的存在也抑制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导致服务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中,应重点对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改革,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及其他相关政策性措施的功能,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实现集聚式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支持。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组织,制定并完善服务业的行业规范和相关标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与组织平台。
参考文献:
[1]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J].世界经济,(8)。
[2]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
[3]邓丽姝.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探讨[J].经济论坛,(2)。
[4]赵玉林,徐娟娟.武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5]刘书瀚,席芳沁,刘立霞.价值链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3)。
[6]沈家文.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关系的量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2月第1版。
篇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理论分析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理论分析论文
摘要: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外延及其与制造业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综述,并从不同角度重点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作用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交互作用;机理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部门,其发达程度在一定层面上决定了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尤其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主体,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2014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之路。在此背景下,深入了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发展的内在机理,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1概述
1.1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消费性服务业相对应的概念,国外学者一般称其为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Serv-ice)。Machlup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即知识产出的产业[1];Hubbard&Nutter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涵盖广告咨询、法律、会计与审计、研发、建筑服务等面向生产者的服务活动[2;Coffey认为,广义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公司与组织的运用中被用作普通性消费的功能性服务[3];对外经贸大学课题组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与生产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多环节,如物流、研发、金融保险及咨询、会计等专业服务[4]。以上学者大多从生产性服务业指向的对象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此外,也有学者从中间需求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Goodman&Steadman根据美国2000年投入产出表,将服务业中间需求率高于60%的部门界定为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低于40%的部门界定为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将40%~60%之间的部门界定为混合服务业[5];尚于力、申玉铭和邱灵利用1997-200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将中间需求率大于50%的行业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通讯服务、批发零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计算机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服务[6]。国内外学者虽未对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统一明确的定义,但在其内涵及外延界定上存在共通点,即多从生产性服务业指向的对象、活动内容(如Hubbard&Nutter等)或中间需求、内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如Goodman&Steadman、尚于力等),运输仓储、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法律会计、市场销售等管理咨询活动均被纳入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综合各学者及各经济体对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及外延的阐述,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即主要面向消费者以外的生产企业、并直接或间接为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需求的产业部门,包括流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五大类。
1.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互发展
相关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有四种不同观点:供给推动论、需求引导论、交互发展论和融合发展论。供给推动论认为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提高生产率及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前者的发达程度决定后者的发达程度;需求引导论认为制造业为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提供需求基础,前者是后者发展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支持;融合发展论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二者出现融合趋势。交互发展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相互作用和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Francois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7];刘书瀚、张瑞、刘立霞以中国1997-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且后者对前者的拉动作用大于前者对后者的促进作用[8];高觉民、李晓慧从产业视角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模型,认为二者互相推动彼此发展,且前者内部各部门与制造业均呈现互动发展关系[9];焦爱丽根据我国31省市2003-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模型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每上升1%,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将上升15.51%,两者正相关[10];陈光和张超基于我国不同省市或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对二者相关指标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交互发展的特征,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变动指标与制造业升级系数存在协整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11]。现有文献多从不同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对二者作用的内在机理的研究尚待深入,因此,本文从以下视角对二者交互作用的机理进行简要说明。
2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2.1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首先,服务收入成为制造业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制造业产品中的服务含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服务作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并因此提高了企业自身的服务化水平。从典型制造企业来看,国外大型制造企业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已成为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如2011年宝马、GE、施乐公司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0%、51.16%和53%,IBM服务收入占比为82.1%,与2005年的51.9%年相比增长了108.42%[12]。其次,制造业服务化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一方面,制造业内从事服务活动的劳动者占较大比重,2002年,OECD13个国家中约有40%的制造企业员工从事与服务相关的岗位,如科技人员、会计师、律师、管理人员或其他服务岗位[13];另一方面,制造业内从事服务活动的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对从事制造业服务活动的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业企业间的竞争也使得企业对于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2.2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制造业的资源配置
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节能降耗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生产性服务业是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信息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制造业节能降耗的一大动力。企业生产设备的改进、生产工艺的优化(如ERP、能源管理系统等)加强了对能源消耗的监测预警,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推动产业向低消耗、高利用率方向发展。2014年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指出,信息业较发达的北上广、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的工业应用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份,这些省份的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较发达,信息技术推进工业节能减排的力度较大,支撑本地企业节能降耗的成效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低;而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信息产业弱省,应用效益指数较低,信息技术支撑企业节能降耗的能力普遍不足[14]。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及科研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内含的人力、技术及知识资本能够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2.3生产性服务业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利用规模经济、制度创新等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及交易成本。首先,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效应会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分工的深化,制造业内部的低附加值生产环节逐渐外部化并最终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并能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其规模会随着制造业外部化的需求的增加而扩大,最终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这相较于制造业企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来说,会大大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其次,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产品的市场配置中起到简化交易方式的作用,从而降低制造业服务产品的交易成本。例如,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商业、交通、通信等流通服务业通过建立市场网络,在集中固定的生产与分散变动的需求之间搭建桥梁,将时空上分割的市场联结起来,扩大了交易网络的延伸范围和市场规模,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实现了交易成本的节约[15];再如,在市场经济制度日益规范和复杂的环境下,会计、法律、税务等逐渐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专业化的发展有效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降低交易的执行成本[16],如安永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FESCO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
3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3.1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
分工深化下制造业生产环节的外部化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坚实的市场和需求基础。在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考虑,会越来越多的将生产环节中的低附加值部分如研发设计等生产经营环节外包出去,“内部化”的“非市场活动”逐渐变为“外部化”的“市场活动”。此时,随着制造业企业对外剥离的非核心业务环节的增多,其对外部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即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便会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这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和坚实的市场基础。此外,制造业的发展会对服务外包的种类和数量产生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不断完善服务类型以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和高质量,这也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自1995年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加值的绝对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5.9%左右。根据对我国2002-2010年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得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中间投入率在0.26左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有较强的依赖性,且这种依赖性在商务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及信息服务业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即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支撑主要是通过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及信息服务业等细分行业实现的。
3.2信息技术加速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工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分工深化、产业模式创新,促进传统制造业向以知识和技术为主要投入要素的现代制造业转变,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并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首先,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中间投入活动,其服务对象是提供终端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性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进而有效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并能改变传统的物流渠道以提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如广告和银行业的现代化程度;此外,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衍生出新的服务领域,如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其产生大量需求,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易性大大增加[17]。其次,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升级进而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带来远程教育和医疗的国际化,为供应链上的物流企业提供一个中立和可靠的数码平台,并能够实现产业集群的区域内迁移和合理的产业分布。此外,信息技术及相应的通讯、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正逐渐成为服务业发展和升级的支撑平台,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物流运输等行业对区域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依存度越来越明显。在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有效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4小结
在理论层面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具有累积性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内生性过程,两者因相互需求进一步推动彼此的交互发展和升级,其交互作用过程即彼此发展和升级的互动过程[18]。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制造业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增强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并促进其转型升级;制造业的加速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大量需求,并对服务质量要求渐高,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同时也直接促进其发展,两者如此循环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双向互动、高度关联的正反馈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11):16-19,25.
[2]HUBBARDPKB,NUTTERDS.Servicesectoremploy-mentinmerseyside[J].Geoforum,1982,13(3):209-235.
[3]COFFEYWJ.TheGeographiesofProducerServices[J].Ur-banGeography,2000,21(2):170-183.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题组.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发展路径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4.
[5]GOODMANB,STEADMANR.Services:businessdemandrivalsconsumerdemandindrivingjobgrowth[J].MonthlyLaborReview,2002,125(4):3.
[6]尚于力,申玉铭,邱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及其行业分类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3):87-94.
[7]FRANCOISJ.Tradeinproducerservicesandreturnsduetospecializationundermonopolisticcompetition[J].CanadianJournalofEconomics,1990,23(1):109-124.
[8]刘书瀚,张瑞,刘立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6):65-74.
[9]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51-160.
[10]焦爱丽.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4(17):123-124.
[11]陈光,张超.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2):18-24.
[12]于清笈,董伟龙.2014中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创新调查[R].北京:德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4.
[13]郭怀英.制造业服务化:国际趋势及其启示[J].全球化,2013(9):100-108,128.
[1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R].北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5.
[15]沈家文.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关系的量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154.
[16]邓丽姝.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探讨[J].经济论坛,2010(2):209-211.
[17]祝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2):108-109,205.
[18]郭怀英.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与升级[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6.
篇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制造业也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代的制造业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生产性服务业要素。基于地区差异,各国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以及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也是各不相同,本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协作互动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之初基本都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带来产品附加值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整合优化程度也对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和产业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引起社会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各国的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范围界定、与制造业的关系、产业布局、区域产业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较为繁杂,本文就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综合评述。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生产性服务业,也称为生产者服务业,是伴随着制造业发展起来的,本质上还是一种服务业。诸如金融、猎头、培训、研发、设计、咨询、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行业,涵盖企业的产品设计、流通、生产组织、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格鲁伯、沃克(1993)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那些被其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行业。[1]李江帆、毕斗斗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并非面向最终消费和个人消费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制造企业、商业企业的中间需求的行业。也有学者试图通过服务资本品率大于50%这一具体数值来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比如江静、刘志彪等。还有学者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存在产业内化和产业外化两种形态,内化是企业相关专职部门,外化是从事具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的集合,但不管形态如何,本质上都是为生产或商业而服务的。根据学者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具备了如下特征: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润滑剂;制造业的成本表现;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从传统的辅助与补充转变为提升产业价值的间接投入,从润滑剂作用转变为催化剂的功能,成为类似某种资源禀赋的投入,尤其是知识的投入。所以,不管对生产性服务业定义如何具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基本形成,具备中间特性,具备知识特性,具备服务特性。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中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具有很大差异,同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或产业结构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从服务业中衍生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分类业各不相同。我国在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也是从粗糙到具体细化的过程,而且由于分类无法统一,以及数据的不完整,OECD把商业与专业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房地产行业统一规定为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英国标准产业分类中,包含批发配送业、废弃物处理业、货运业、法律服务、金融保险、协会组织及其它专业服务业。随着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的越来越明显,我国也开始着手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进行界定,近年来,一些地区如北京、上海等统一出台了比较明确的分类标准,虽然在大类上大同小异,但是一些小类还是具有很大差异,这就造成了统计和研究的困难。6月,国家统计局出台了《生产性服务业分类()》,范围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3]这为界定生产性服务业范围,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监测体系提供了依据。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综述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1.制造业主导观点。该观点认为,制造业在二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支配权,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从属地位,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前提和基础。陈宪()认为服务业就是附属于制造业发展起来的,处于从属地位。张世贤()认为由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且具备一定的规模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才能形成市场和需求,获得更多的要素投入和回报。江小娟(2004)通过对我国在20多年的经济发展研究发现,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并没有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负面影响,由此说明服务业市场还没有发展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刘培林、宋湛()从机会成本角度研究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成本要高于制造业的投入成本。
2.生产性服务业主导观点。该观点认为高度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打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Pappas&Sheehan()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部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江小娟、李辉(2004)也在研究中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因素,对制造业创新和突破发展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这种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了各行业的运行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推动力量。
3.互动观点。“互动论”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无所谓主次,不分是否从属地位,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随着制造业的高度发展,对运输、金融、贸易等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扩大,极大提高了制造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制造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要素投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自身发展。一些学者也认为,在经济高度发达阶段,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处于相互卷入,高度相关、高度补充的关系。顾乃华()在对我国经济转型期研究中,认为除了应该关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外溢生产效应”外,还应关注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外溢改革效应”。[4]尤其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推动力量,不仅为制造业的效率提升发挥作用,也要为制造业企业的改革发挥作用。
4.融合观点。“融合观点”主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没有明确的边界划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学者认为,两者融合发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综合各种文献来看,普遍比较能够接受的是“互动论”的观点比较实际和研究价值,制造业主导观点与生产性服务业主导论都过于片面,只看到单一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没有全面的分析;而融合论反映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缺乏数据和实证,目前难以进行研究。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内在互动机制论述。
1.分工理论。Riddle(1986)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在其它行业部门发展中充当了“推动剂”的作用,降低了经济交易成本,提高了产品生产、流通等效率。郑吉昌、夏晴(2005)在研究中引用了Riddle的经济交互模型阐述了,服务业在采掘业和制造业中发挥的黏合剂的作用。格鲁伯、沃克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智力资本,为制造业的发展传送了资本、人才等资源,增加了制造业各部门的中间投入,这符合奥地利学派生产迂回学说关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观点,更多的生产迂回活动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力和智力要素。薛立敏(1993)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更像一个行业专家的集群,这个专家集合体为其它产业提供专业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传统观点认为生产效率取决于自身的活动效率,而现在,产业活动的相互关联度和迂回度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根据社会分工的观点,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会分工不断的细化和深化,原来属于企业生产、运输、营销甚至管理的企业内部职能,将由更加专业的社会部门所承担,企业效率将会大为提升。
2.基于竞争策略理论的机制研究。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从企业分散风险和集中资源以提升效率出发,从竞争策略理论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外购、分包等方式在企业界中的应用。美国的服务业在经过业务外包给更专业厂商,提升了企业的自身竞争力,使得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与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郑吉昌(2005)研究指出,既然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基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生产性服务业在企业价值链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产品价值和企业差异化战略的.主要来源。格罗鲁斯从服务营销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策略和途径来自于顾客关系的长久维系,而要取得顾客的忠诚度更多是依靠于更多的具有生产性服务业特征的服务项目。
四、结语
关于论证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方法,主要从投入产出的观点来研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生和依赖关系。李冠霖()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效应,尤其在运输业、通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中,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具有高度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台湾学者薛立敏(1993)比较台湾制造业与服务业后发现,在台湾制造业快速发展并且向外输出的过程中,那些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具有服务性质的部门和行业,发展成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第三方厂商来提供,并积聚成行业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制造业向外输出,扩大了区域范围。[5]20我国经济迎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能够带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优化发展,对一国的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创新,质量和品质提升都是非常有益的。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应当更加着眼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融合的研究,着眼于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全面的衡量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和影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2]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5~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Z].2015,6
[4]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12:9~13
[5]薛立敏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之研究[D].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993
篇4:新形势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和理论探讨论文
新形势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和理论探讨论文
一、引言
近来,随着对外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化,中国很多产业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扩张的态势,由此引发的市场结构变化及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也成为政府竞争政策关注的一个热点。
对于需求扩张的市场结构效应,现有研究一直存在争议。早期的观点认为市场需求的扩张会导致产业趋向于集中,如Pryor(1972)对12个国家20个不同行业的集中度和市场规模进行比较,得出行业的市场规模越大其集中度也越高的结论。近期的研究则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市场需求的扩张会降低产业的集中度,以中国的汽车行业、钢铁行业和银行业为样本的很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余小华、魏晓宁,;杜立辉等,;贺小海、刘修岩,2008);二是认为需求扩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当一个产业的需求增大时,市场集中度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Neumann et al.()指出,扩大产出规模往往需要企业付出额外的固定成本,增加的固定成本只有产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才能承受,这就使得市场在需求扩张的过程中企业数量会逐渐减少,集中度上升。另外,即使存在上述固定成本,如果一个产业不存在进入壁垒或者进入成本较低时,扩张的市场仍然可以容纳越来越多的企业,市场集中度也有可能下降。侯毅男、纪成君()也认为,快速增长的需求可能会提高产业的竞争水平,但也可能随着需求扩张,大企业更容易扩张而占有市场,使产业的垄断水平提高。严帅(2009)则将需求的扩张与供给能力的增长结合在一起,认为如果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超过产出的增长速度,则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吸引新的企业进入市场,从而降低市场集中度;若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则会导致企业数目减少,市场集中度上升。在上述研究中,Neumann et al.(2001)没有进行实证检验,侯毅男、纪成君(2009)和严帅(2009)则分别利用我国钢铁行业2000-的数据和汽车产业1995-的数据,发现市场需求增长率与产业集中度之间只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
不难看出,现有研究对需求扩张影响产业市场结构的机理还缺乏深入分析,难以解释以不同产业,甚至同一产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在结论上的差异。事实上,需求的增长之所以对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产生的影响不同,很可能是因为某些系统性因素的调节作用。本文认为,产业的进入壁垒就是这样一个影响因素,因为其直接决定了在需求扩张的过程中新企业进入的难易程度。接下来,我们将首先分析需求扩张对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机制;其次将需求扩张分为横向扩张和纵向扩张两类,构建模型考察当行业的进入壁垒高低水平不一样时,需求扩张引起的市场集中度变动,并分析这种变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最后我们将以2004-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中1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
二、需求扩张对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机制
产业的市场结构主要受外部环境和企业行为的影响,市场需求既是产业外部环境的一部分,又与企业的行为有关,因此,产业需求扩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也比较复杂。
从需求的变化对潜在进入者的影响来看,需求扩张通常会导致产业当中的新企业数量增加。这是因为,当需求出现增长时,潜在进入者更容易调高对进入产业的赢利预期,进入的动机将增强。并且,市场规模越大,一个行业能够容纳的达到最小有效规模的企业数量越多(于良春、郭恺,2005),新企业进入之后也更容易存活下来。更多新企业的进入会加剧产业的'竞争,使市场集中度下降,市场结构趋于分散。
不过,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影响新企业的进入,同时还影响产业当中原有企业的行为。需求的增加会刺激市场内的原有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企业会有扩大产量的动力,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在这一过程中,大企业由于自身的技术及规模经济等优势更容易进行规模扩张,因此有能力不断排挤中小企业。如果产业内的中小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最终极有可能会被逐出市场,从而导致产业的集中度提高。另外,即使由于最佳规模区域的限制,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自身的规模,但只要它的扩张速度大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那么即使没有企业被挤出市场,少数大企业规模的扩张仍能导致市场集中度的上升。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需求扩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之所以在现实当中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根源在于当需求增加时,潜在进入者的进入使市场结构趋于分散,而在位企业的扩张产量行为则使得市场结构趋于集中,两种不同方向的力量孰强孰弱,似乎无法预先判断。但事实上,产业进入壁垒水平的高低与此直接相关,因为需求增加虽然会使潜在进入者有进入市场的动机,新企业是否有能力成功进入市场,很大程度上却取决于进入壁垒的高低。当进入壁垒较高时,需求增加带来的好处会更多被在位的大企业分享,新企业很难进入,使市场结构趋向于集中的力量会更明显。而当进入壁垒较低时,需求增加引起的企业数量增长幅度通常较大,如果这种增长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位的大企业很可能无暇扩张产量,使产业的集中度下降的力量就会更突出。
因此,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考察需求扩张过程中,当进入壁垒不同时,新企业的进入对市场集中度负向影响作用的强弱。并且探讨当需求的扩张模式不同时,这种影响机制是否会有所不同。
三、进入壁垒不同时需求扩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理论模型
为了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我们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假设一个产业中有n家企业,每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则市场的反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响系数H的值,我们结合式(13a)和式(13c)再将上式转化为:
上文已经分析过β≥1,则由式(15)可知,0<H<1,即市场需求横向扩张导致产业的集中度下降,而且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小于需求增加的速度,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进入壁垒在需求扩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它是否也会影响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呢?
这说明,如果一个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需求的横向扩张会加大社会总福利的损失,而纵向扩张则不会。
经过对比可以看出,与进入壁垒水平较高时相比,产业进入壁垒水平较低时需求扩张引起的产业集中度下降幅度更大。而且,在需求扩张的过程中,横向扩张比纵向扩张更能导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引起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使得社会总福利损失幅度加大。由于受数据可获性的限制,在实际经济活动中,难以将需求纵向扩张和横向扩张明确地区分开来,因此,文章第四部分的实证研究将仅检验上述理论假说的前半部分,即进入壁垒水平较低时需求扩张引起的产业集中度下降幅度较大。
四、实证检验
(一)样本选取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业,是出于提高专业化程度和效率的需要而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独立服务业部门。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压力日益加大,其对研发、设计、物流、广告等中间投入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而随着新一轮产业跨国转移的重点逐渐转向生产性服务业,我国以信息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会计等服务为代表的离岸外包服务市场也在不断膨胀。制造业的中间需求增加和外包服务国际市场的开拓都促使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幅度需求扩张,其中制造业中间需求增长主要导致的是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纵向扩张,而外包服务的国际市场恰恰是需求横向扩张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符合需求大规模扩张的典型特征,因此,本文选择该行业的数据做实证检验。
由于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统计,因此本文选取了2004-20我国第三产业中具有生产性服务业性质的1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均来源于《第三产业统计年鉴》。这12个行业为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
(二)变量与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市场集中度。受数据可获性的限制,我们无法获得能够直接衡量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集中度变化的数据。不过,由市场集中度的主要衡量指标——赫芬达尔指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发现,在企业规模比较均等的产业中,集中度等于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倒数。因此,我们采用我国生产性服务行业各细分行业的企业数量N作为被解释变量,企业数量增多即表示市场集中度下降。
2.解释变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是市场需求I,一般以总产值或者销售收入来衡量(严帅,2009)。但由于样本包括的5个运输行业的收入数据难以收集,因此这些运输业的收入采用营运里程衡量,邮政业和电信业以业务总收入衡量,银行业以主要银行现金收入衡量,证券业以股票成交量衡量,保险业以保险公司保费衡量,研究与试验发展以科技经费筹集额衡量,专业技术服务业以技术市场成交额衡量。
3.控制变量
为检验进入壁垒的高低对需求扩张导致的市场结构变化的影响,本文选取进入壁垒F作为控制变量,并以新企业进入产业的资本要求来衡量,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除以企业数量。由于未能收集到部分年份的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本文考虑到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城镇(查贵勇,2009),故用2004-2008年城镇服务业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替代全国服务业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来计算。
(三)实证方法与结果
基于以上的假设和分析,本文将用两个模型来检验理论假说,具体如下。
首先,根据上文的分析,需求扩张会引起新企业的进入,然而一个行业本身的进入壁垒高低又会影响企业数量的增幅,即高进入壁垒会抑制企业数量增加的幅度,因此,建立以下模型:
其中,ΔN表示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每年的企业数量增长率,F表示固定资产投资额。
由于使用的是面板数据,我们采用Hausman检验来判定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哪个更有效。表1为模型(17)的固定模型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lnF的估计系数为-0.372,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要求会对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这也可以说明,行业的进入壁垒越高,需求扩张引起的企业数量增长幅度越小,产业集中度下降的幅度越小。
其次,为了检验需求扩张过程中,当进入壁垒不同时,新企业的进入对市场集中度的负向影响作用孰强孰弱,我们建立两个模型来进行比较。
一是总体样本模型,即将12个行业的数据全都用于一个模型中:
二是我们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这12个行业划分为进入壁垒较低和较高两组进行比较。查贵勇(2009)根据服务业总体平均开放度——FDI流入额占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比例,将我国服务业分为进入壁垒较低和较高两组,但本文认为,用开放度来衡量进入壁垒只适用于针对外商投资的进入壁垒情况,而对于本国企业进入行业时面临的进入壁垒衡量不准确。从资本要求来看,交通运输和电信业的资本要求较高;而从政府管制的角度来看,银行业和除了道路运输以外的四个运输业受政府管制的程度很高。因此,结合各行业的资本要求和政府管制情况,以及数据的可比性,我们将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电信业和银行业作为进入壁垒较高的一组,道路运输业、邮政、证券业、保险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作为进入壁垒较低的一组。
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估计模型:
其中,N表示一个产业中的企业数量,I代表市场需求,F表示进入壁垒。根据相应的Hausman检验和估计方法的调整,最终得出的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的回归结果可知,α>0,即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扩张导致了行业内的企业数量增长,使得产业集中度下降。在文章开始的分析中,我们讨论过需求扩张可能会提升产业集中度,也可能会降低集中度。但是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进入壁垒普遍不属于极高的水平,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需求扩张都会使得产业更加趋向于竞争。另外,,这说明对于等量的需求增加,在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中,其最终导致的企业数量增长幅度小于进入壁垒较低的行业,即产业集中度的下降幅度较小,验证了上文的理论假说。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将行业的进入壁垒作为需求扩张对市场结构影响机制中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在进入壁垒水平不同的情况下,需求扩张对市场结构的不同影响。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发现较低的产业进入壁垒会加大需求扩张引起的产业集中度下降幅度,而且,在需求扩张的过程中,横向扩张会比纵向扩张更能导致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引起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以2004-2008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12个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也部分证明了上述结论。
目前,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政府在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刺激需求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政策目标,尤其是很多地方政府纷纷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不过,本文的研究表明,需求的扩大在直接促进产业增长的同时,还会改变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而在长期当中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福利。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这种拉动生产性服务业需求横向扩张的政策手段相比,政府更应当下大力气刺激我国本土制造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以获得产业需求的纵向扩张。这更有利于保持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水平,使市场运行更有效率。
本文的不足是,在衡量各行业的进入壁垒时,由于数据比较难以获得,故采用各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实际上,这只是进入壁垒的一个方面,较好的方式是综合各因素加以衡量。另外,目前文章还未能找到区分需求的横向扩张和纵向扩张的方法,因而未能验证理论模型中提出的部分假说,这些都是今后研究有待加强的地方。
篇5: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模式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模式论文
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可用“双中高”来表述,一是中高速增长,二是中高端水平。只有“减”到中高速增长而没有“增”到中高端水平,其实不是真正的新常态。依此来看,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所谓新常态就是要求上水平、攀高峰,探索切合实际的新发展模式。
在新常态下,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大量涌现,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创新涌动势头,许多企业勇于探索并实践多种发展模式。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业态创新型发展模式。全面深化改革催生着经济发展中的“新元素”异军突起,带动原有的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升级,在业态层面纷纷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攀升。例如常见的货物运输企业发展成为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企业,单纯做代理记账的发展成为综合型财务顾问公司,原先拥有一般性人力资源信息的发展成为人才猎头公司等。“浙江制造”近年来加快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转型升级趋势向好,其动力支撑之一也是重视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投资等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研发设计向“中高端水平”大幅度创新提升,仅就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已达到150家,大大改变了原先低端而又散弱的业态面貌。
二是“互联网+”型发展模式。依靠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一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率先布局,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化企业。例如伴随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顺丰、圆通、申通等快递企业完成全国布局后,已开始向全球输出服务;一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则构建和扩展服务框架,高效整合内外资源,将市场价值最大化。例如第四方物流,就是凭借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向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物流提供规划、咨询、信息咨询、供应链管理等服务,而自己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
三是外包定制型发展模式。有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制造企业研发设计外包、信息管理外包、人力资源培训外包、产品销售外包等,根据制造企业的需要提供各种定制化服务。例如上文提及的华为集团,随着企业的业务增多、规模扩大、员工增加,便委托IBM研究提出信息化解决方案,由此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时还找到了新的商机。
四是园区配套型发展模式。在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发展被定义为软件建设而日益获得重视,例如科技研发服务、金融服务、创业孵化服务、工业设计与创意设计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软件和信息化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商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已建立“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工业园”新兴产业孵化培育发展体系,利用“退二进三”、“退三优三”政策收储厂房,或新建办公楼宇,建立众创空间,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为搞好园区建设提供良好服务。
五是专门区域型发展模式。一些地区政府直接以发展某一类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专业化色彩浓郁,例如建立以港口为中心的临港物流园,以机场为中心的`空港物流园、金融商务区、企业总部基地等,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上海陆家嘴金融商务服务区和洋山港物流园区、北京中央商务区等。这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区域,有的被国家批准建设自由贸易园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新窗口;更多的则为市场需求内生形成,在政府规划引导下发展成为某一类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园区。
这些模式探索,目前虽未形成大格局大规模,但足以表明一个令人期待的趋势正在展现,即资本的力量、治理的力量、知识和智慧的力量,已经开始向生产性服务业加速汇聚。
篇6: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随着社会化生产需求变化,生产化的快速发展, 工业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逐年扩大,社会现代化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工业化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生产服务业逐渐成为独立行业,而且通过企业内部分工或外包等形式,与社会的各个行业的交集已经日益紧密,并逐步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对发展生产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并让其进入加快发展阶段,我们就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科学运用政策、经济调节手段,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调整区域实体经济结构,从而有效促进和壮大区域实体经济实力,拨高区域经济实体发展质量。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经济实体结构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新兴、独立的行业,它不单独的,而是与其他行业并存在且息息相关的,也是重要实体经济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对实体经济的有益补充,它能够依托实体经济主体为基础,凭借其创新的高度性,渗透的广泛性,产业的深层次关联性和效率倍增性的优势,达到促进优化实体经济的升级。
2、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实体经济整体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并能够增加实体经济的知识水平,扩大实体经济的赢利能力,为实体经济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会促进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的地位。在世界国际产业链条中我国一直都处在一个中低端层次,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落后,没有高水平的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生产性服务业不能在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取得了支配权,从而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直接获益。
4、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可以得到全方面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升产品出口能力,优化区域整体生产供给和出口产品结构,增加生产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在产品非价格竞争力,使我国的`经济实体彻底摆脱依靠价格竞争的不利局面。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偏低。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太高, 新兴服务业比例偏小、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狭窄,使得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后劲不足,发展势态受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与总体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还有很大差距。
2、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不足,发展缓慢。从表中可以看出, 金融业比重在历年的表现中不升反降。租赁、商务、信息传输、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等产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还比较低。
3、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度还较低。从生产性服务业绝对值来看,其创造的生产总值实现了逐年增长,但体现到整个第三产业中,在第三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却上升缓慢,甚至在个别年份不升反降,对于整个经济的贡献力量还不突出。
4、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作用还不够明显。如今第三产业中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动力还是传统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仍不明显,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还较低。虽然近年来,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行业等行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但其他的金融、科研等行业就业人数增减反复。
三、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应分析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实体经济的科技含量,推动实体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提升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改进实体经济的生产迂回度,从而使实体经济实现生产专业化,最大限度提高劳动和其它要素的生产率。
3、提升企业生产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在为企业提供紧缺的资金和技术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规避生产风险,激发生产者新的投资信心,带动产业整体就业率的增长。
4、加快优化城市结构。因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生产服务业发展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影响作用非常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提升城市整体能力,并能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各产业之间的信息和交易成本,进一步健全完善和促使城市功能。
四、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应措施
1、要实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一方面要大力深化服务领域市场化和服务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彻底放开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给其营造宽松、积极、公平的发展氛围。
2、要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要紧密结合经济实体发展共性需求,全方位为其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还要生产性服务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结合当前实际需要完善服务的流程和环节,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化程度。
3、要紧密结合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结合区域实际,大力吸引海外服务业人才,吸引国外中高端服务企业经验,在技术法规、标准、认证体系上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从而在当地培育一批具备国际化水平的龙头服务供应商,实现经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实现当地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升级。
4、要提升生产性服务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就要积极利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搭建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各种政策引导,对生产性服务业中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国家给予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区域性聚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体化的发展,提升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实力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并要求其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作用,就必需要结合人才战略实施更多的措施, 面向国内外广泛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中高端人才能的发挥, 积极服务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安云飞。服务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J] 。经济研究。, (12) 。
[2]常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J]人文 地理。 , ( 2)。
[3]高大海。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中国统计[J] 。2010,(5)。
[4]顾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经济学家, , ( 6) 。
[5]姚守俭。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点关系研究。华东经济管理,, (9)。
篇7: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的分析,试图构建出生产性服务业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的空间结构模式,并基于此探讨预测佛山顺德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顺德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空间结构关系
1.1 概念界定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性服务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业类型,是一种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其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其中间功能提高了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
主要包括金融保险业、会展、科学研发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创意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设计)、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等。它们与生产紧密结合,贯穿于生产链的始末。
图1: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
(1)人力资源的吸引
高素质人力资源是生产性服务业区位选择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因此,人力资源的可获得性是一个重要的区位因子。这也意味着作为服务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的知识、技能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2)接近目标客户
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而发展并直接影响未来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另外,其强调面对面接触和交流、信息传输速度、稳定的联系。因此,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区位与大型制造业和服务企业发展紧密相连。
(3)交通和通信通达性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拥有最好的交通通达性以及区位知名度的地方,能够获得最大的外部效益;其次能够降低面对面交流的费用,进而更快更好地获取信息。
1.3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部门间存在互补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了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制造业生产率和竞争力,影响了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着一定影响。
第一,城市功能区发生空间置换,导致城市地域范围扩大和用地结构的优化;
第二,促进中心商务区(CBD)的形成和形态转变与中心城市结构的形成。
第三,促进了城市新增长点的形成。
总之,信息密集和高技术密集两种功能在地域上的结合将使该地域成为现代产业集中区,引导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导致城市空间的集聚式发展。
2、生产性服务业分布的空间层次构建
不同发展阶段的的制造业对应不同的服务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这些结构模式构成服务中心的等级体系。各级服务中心服务内容不同,影响范围大小也不同。
2.1层次1:生产管理中心
最常见的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中心。每个生产企业都需要为其生产制造环节进行原料采购,市场开发研究,产品销售以及器材维修等服务性工作,这些服务与生产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制造业企业,一般会设置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生产性服务的部门,以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我们统称这类型的部门为生产管理中心。
就具体表现形式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为企业自身服务的管理、市场开发、采购、销售、维修配套服务等部门。其布局可以归纳为:一般作为企业的一个或几个部门,与企业布局紧密结合,总体上呈分散式布局。
图2:层次1――生产管理中心技术的进步
2.2层次2:研发创新中心和总部经济区
和个性化需求的增长,企业的市场竞争已经转变为产品设计、研发和更新能力以及品牌的竞争。在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发现应将资源集中在价值链中企业最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并通过外包可分散风险。因此,这个阶段,原来属于生产辅助部门的产品设计、营销、可行性研究、包装运输等生产服务活动普遍开始外包。促成研发设计以及创新中心出现。
另外,也会出现部分企业选择将产品生产过程从企业分离出去,自身只从事设计研发、品牌建设以及核心部件的生产,从而实现了企业由制造向具有生产服务性质的公司总部转型。
就具体表现形式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工业设计中心,创意园区、研发机构。其布局要点可以归纳为:在交通条件较好、企业总部和技术人才集中的地方布局,为周边的企业提供及时的服务。
图3:层次2――研发创新中心
2.3层次3:商务中心(CBD)
随着生产性服务企业及具有生产服务性质的公司总部在城市区域大量集聚,生产性服务业的类型不断完善,一些为基本生产服务而服务的行业产生,例如金融保险,法律、电子信息技术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使得生产性服务在空间上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集聚,其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展。此时,区域性的商贸中心形成,可称为城市的CBD(中央商贸区)。
就具体表现形式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为区域提供金融保险,广告策划、咨询服务、客户关系管理、信息服务的商务中心。其布局可以归纳为:高度集中于地区中心地带,拥有高效的运输系统和健全的基础设施,以及较为广阔的腹地范围。
图4:层次3――商务中心
2.4小结
综上所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及对应的空间结构可以用下图表达。
图5: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关系及对应的空间结构
3、顺德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趋势判读
3.1基于现状要素分布的判读
通过上述理论的分析,下面通过顺德企业总部、研发设计中心以及会展物流中心等的现状空间分布,来判断出顺德生产性服务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空间层次结构。
(2)研发设计中心分布
顺德主要有5大研发设计中心,均靠近主要的企业聚集区而布局,主要分布在容桂、大良、北蚝土江。这些研发设计中心为该区域内的企业提供外包式的产品概念的设计、研发,技术创新等专业的生产性服务。容桂―大良依托家电制造企业,设有华南家电研究院和顺德精密模具研究院。龙江依托家具生产企业,于325国道旁设有顺德家具研究中心北蛞悦赖奈核心的工业区内设有顺德工业设计园均安分布有牛仔服装创新中心
(3)会展物流中心的分布
会展和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类型,其分布一定程度反映该地区的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和配套环境。顺德的物流中心主要分布在龙江的乐从和陈村、北颍均依托于交通干道而布局。会展中心主要有4个,分别为大良的顺德展览中心、龙江前进汇展中心、陈村顺联国际机械城和花卉世界,它们托顺德的支柱和特色产业,每年举办各种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展览会、交易会、订货会等多种活动。
3.2顺德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发展趋势――三级的服务中心
(1)顺德全区商务中心:大良―容桂、乐从-东平新城
作为未来顺德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德新城是伦教、大良和容桂三大镇的连接桥梁,承担顺德的政治、文化、金融、商业、信息和科研中心等重要服务职能。大良和容桂的整合将是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应两镇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图6:顺德生产性服务业要素分布图
大良―容桂有着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和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加上作为顺德区的政府所在地,服务机构高度聚集。随着城际轨道的建设,区域交通条件大为改善,新城的建设又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可以预见,本地区的产业空间将出现较大程度重组,最终形成以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重要发展地区,打造集多种类型商务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商务中心,辐射区内外。重点服务业类型包括创意设计研发、会展博览、广告传媒、信息咨询等。
东平新城定位为佛山市的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发展区,其南片(东平水道以南)涵盖了乐从、北蚝统麓迦镇。可以预见,三镇与东平新城将一体化发展,最终形成顺德北部的商贸中心,辐射本地区以及佛山禅城地区。服务功能上,新城可依托乐从的家具销售和陈村的花卉销售的产业基础,带动区域物流和金融服务的发展,打造佛山南片的金融服务中心。重点服务业类型包括金融保险、研发设计、会展博览,物流运输等。
(2)总部经济区和研发创新中心:北颉⒗执印⑷莨稹⑿犹
北蛟诠家级顺德工业设计园的带动下,北虻於了顺德北部工业设计和创意基地的地位。随着人才环境、投资环境和配套条件不断改善,必将吸引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资、财务和营销总部入驻,成为面向广州的高品质生产服务区。重点放在工业设计研发上。
东平新城南片主要在乐从镇范围内。可以预见,乐从将依托家具销售的产业基础,形成家具研发设计中心和商贸总部经济区,并做强家具博览这一块,打响国际家具采购中心。重点放在工业设计研发和会展博览上。
容桂作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已形成众多知名企业的总部聚集地,未来应重点放在工业设计研发上,通过技术和服务的升级提示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东海协调区的启动必将把杏坛和均安整合在一起,随着原有产业的置换以及高科技产业的引入,杏坛-均安将成为顺德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形成新的研发创新中心,杏坛可担当新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信息发布职能。
篇8: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3)生产管理中心:其它镇街
各镇街层面上,以本镇企业集群为主形成小分散大集中的生产管理中心,起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与管理能力的作用,不断优化企业自身的管理、法律、市场开发、采购、销售功能。可考虑依托伦教门户地位的优势,在该镇设会展博览中心。
篇9:服务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研究论文
服务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研究论文
[摘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促进一国服务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有着重要影响。对承接国来说,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通过推动国内服务业技术进步、优化国内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发展国内现代服务业,推动着国内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在探讨了服务外包对承接国服务业升级影响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通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促进服务业升级的措施。
[关键词]国际服务外包;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结构;服务贸易结构;服务业升级
全球经济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一国要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崛起,势必要实现服务经济领域的绝对优势。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优化的关键时期,而服务业的升级则是整体产业升级优化的战略重点。服务外包属于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业态,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对促进我国改进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优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国内外众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研究,Jabbour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发达国家服务外包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徐建敏、任荣明()指出承接服务外包可以从直接(服务贸易额的增长等)和间接(优化投资环境等)两方面来对承接国的服务贸易产生影响。张扬()经过实证研究指出国际服务外包能够促进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但是,对于国际服务外包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促进承接国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主要从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承接方服务业技术进步、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优化和改善服务贸易结构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服务外包推动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
一、服务外包对承接国服务业技术水平、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和服务贸易结构的影响
(一)服务外包引起技术溢出,促进承接国服务业技术进步
服务外包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种是发包方自愿或主动提供的技术转移,另一种是发包方在非主动或非自愿的情况下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1.服务外包引起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是发包方自愿或主动提供的技术支持,可以通过直接投资等形式实现,这种主动提供的技术支持主要是为了促进承接方能通过吸纳直接转移的技术知识以顺利完成外包业务。由于发包方和承接方之间在技术上会有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方的技术能力一般有较高要求,只有符合技术水平要求的企业才能突破重围、脱颖而出。对于承接方来说,在加强对发包方转移的技术知识的吸收以提高自身外包业务能力的同时,为了能持续获得外包业务,更要通过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业务能力,而且发包方的技术进步也会迫使承接方不断跟进技术改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通常,与发包方转移的技术知识伴随流入的还有相应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同时承接方的管理水平也会相应提高。2.服务外包引起技术扩散技术扩散效应大多是发包方非自愿的,主要是承接方在承接服务外包的过程中通过“干中学”等途径促进了技术水平的提升。假定对于国际服务外包发包方和承接方来说,中间投入品是双方的贸易联系,中间品质量固定时,由于技术扩散效应的激励以及新进入供应商的竞争,原承接方会通过降低中间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来抢占市场,技术扩散效应会激励现承接商技术努力,在降低中间投入品单位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质量的提高。中间品质量提高,相应市场对其需求也会增加。这样,承接方在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其外包业务量也会得到增长。而从发包方来看,与无技术扩散相比,在技术扩散条件下,由于承接方花费更少的技术努力就可以实现降低中间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同时其质量也能得到提高,由于中间投入品的“物美价廉”,最终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单位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市场对最终产品需求也会增加,发包方的边际收益增加。这样会促使发包方更愿意对承接方直接的技术转移,更会直接有利于承接方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技术扩散效应对双方来说都会带来收益。承接方通过承接发包方的国际外包业务获得技术扩散效应主要通过两个渠道:示范和人力资本流动。示范效应是指通过服务外包,承接方或多或少都会学习到服务产品中包含的发包方的设计思路、技术以及一些隐形知识等,此外,承接方也会吸纳发包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则是由外包企业的人员流动尤其是技术人员的流动带来的技术外溢。国际服务外包给承接国带来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效应,促进了承接国的服务业技术进步。
(二)服务外包促进承接国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优化
由于国际服务外包属于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业态,业务环节多属技术领域,故而承接方会增加对技术劳动人员的需求,促使从业人员流向服务外包业务技术环节,这样服务业人力资本从量上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同时,由于技术外溢和技术转移效应,进入这些环节的技术劳动人员在接包的过程中由于发包方的技术培训以及通过“干中学”学习到发包方的技术知识和经营理念,此外,由于技术溢出效应,相关企业在承接国内外包业务的时候,也会促进整体行业的技术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这样服务业人力资本又在质上得到了进一步的积累。服务业人力资本积累增强,承接国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得到优化。
(三)服务外包促进承接国服务贸易结构得到改善
一国服务贸易的构成本身就包含国际服务外包,服务外包的过程客观地就实现了服务贸易。由于服务外包多涉及高技术环节,一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额的不断增长体现了该国现代服务部门出口占比的不断增加,一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水平的不断增强体现的是该国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促进承接国服务贸易结构得到改善,推动服务贸易健康发展。此外,国际服务外包可以促进承接国有效规避发包国的贸易壁垒,进一步促进了承接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服务外包促进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分析
(一)服务外包促进承接国服务业技术进步,推动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
服务外包带来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效应,对于这些高新技术知识,承接国经过学习、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由此促进了国内服务业技术进步,提高了服务业生产率,实现了对传统服务产品的改进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产品,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国际服务外包带来承接国的技术进步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传统服务业角度来看,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改造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商品,使得产品质量得以改进,逐渐转变低附加值模式,逐步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水平,服务业结构得到优化。另一方面,从现代服务业角度来看,由于服务外包带来的技术进步推动了现代服务行业或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并且由于创新而实现的新产品开发,直接扩大其现代服务产品的供给,增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促进了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尤其目前主要的ITO(InformationTechnologyOutSourcing)和BPO(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服务外包多以技术密集型为主,KPO(KnowledgeProcessOutsourcing)更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它们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承接国服务业的结构升级。综上,承接服务外包带来的技术进步对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起着积极推动作用,技术进步越强,作用就越明显。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承接国服务业技术进步,进而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如下:国际服务外包→发包方主动的技术转移和非主动的技术扩散效应→承接国服务业技术进步→传统服务业得到改进、现代服务业得到发展→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
(二)服务外包促进承接国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优化,推动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会促进国内技术人员流向服务业技术环节,承接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甚至国内相关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从量和质上促进了承接国服务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推动承接国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优化。ITO、BPO和KPO这三类服务外包对承接方的技术水平要求依次越来越强,对承接方来说,接包方层次越高,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也相应越强,承接国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优化效应也越明显。生产要素结构的不断优化,一方面,可以促进传统服务业的改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要素结构的优化正符合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由此,促进了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综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承接国生产要素结构优化,进而推动国内服务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如下:国际服务外包→增加流向服务业技术环节的就业人员以及在接包过程中学习到发包方的技术知识→服务业人力资本从量和质上得到积累→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得到优化→传统服务业得到改进、现代服务业得到发展→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
(三)服务外包促进承接国服务贸易结构改善,推动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两者之间历来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贸易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另一方面,贸易结构又会通过进口推动效应和出口拉动效应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口推动是指由于进口带来国内已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空白产业的开拓,而出口拉动则是指由于出口带来关联产业的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促进了承接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改善,由于进口推动和出口拉动效应,会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提升了整体行业素质,促进了国内服务业发展,也促使发包方愿意转移更高技术要求的外包业务,承接方可以参与到更高附加值的环节中,吸引更多的资源流向高技术外包产业,这样又进一步促进了承接国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和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在这个良性发展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占比得到提升,实现了传统服务业的改进和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成长,由此促进了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综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承接国服务贸易结构得到改善,进而推动国内服务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如下: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国服务贸易规模得到扩大以及吸纳发达国家转移的成熟产业→促进现代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的成长→服务贸易结构得到改善→出口拉动和进口推动效应→传统服务业得到改进、现代服务业得到发展→承接国服务业结构升级。
三、结论
综上分析,国际服务外包可以通过促进承接国服务业技术进步、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优化和服务贸易结构改善实现对承接国国内传统服务业的改进和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推动承接国国内服务业结构升级。我国是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大国,我国服务外包合同额达1472.3亿美元,其中离岸金额达952.6亿美元,与相比分别增长12.45%、9.14%;服务外包执行额达1064.6亿美元,其中离岸执行额达704.1亿美元,与20相比分别增长10.11%、8.94%。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来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对此,在促进服务外包规模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服务外包质的提升,加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尤其是中、高层次的外包人才,加强自主创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高服务外包技术水平,增强服务外包竞争力。在服务业技术方面,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要密切和发包方的合作,在学习和吸收发包方外溢的技术与经营管理理念基础上,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进而通过承接国内外包业务带动国内相关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逐步承接更高技术的外包业务,带动国内服务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方面,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要不断优化服务业生产要素结构,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加强国内服务业人力资本积累。在服务贸易方面,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加强出口拉动和进口推动效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在加快服务贸易结构升级的同时促进国内服务业发展。总之,通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从多方着力,加快对传统服务业的改进,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促进国内服务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徐建敏,任荣明.外包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及承接服务外包的策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
[2]谭建芬.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我国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3]赵鸿.国际服务外包:运行机制与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4]张玉山.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国服务业的促进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
[5]张婷婷.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
[6]张扬.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
[7]Jabbour,Liza.DeterminantsofInternationalVerticalSpecializationandImplicationsonTechnologySpillovers[R].Presentedatthe4thEuropaeumEconomicWorkshop,2005.
篇10:信息通信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论文
1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和领域
生产性服务指的是在消费的最后环节还能够提供服务,而且,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中间的投入,商品在生产的过程中投入的是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所以,在产品产出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以知识资本为主的服务,所以,生产性服务能够使生产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使生产的资本扩大,提高生产的效率。通常情况下,生产性服务是采用中间投入品的方式实现生产服务的,在生产性服务完成的时候,能够实现知识的交换,这些知识是在生产者在生产的过程中积累的,其具有递增效应。生产性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定制化的特点,由于购买者的问题都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服务的时候要实现个性化的服务,而且要尊重差异性。生产性服务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由于生产性服务都是在国际贸易中实现的,所以,其会受到不同国家的制度和环境直接或者间接的限制。生产性服务与其他的服务行业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这类服务是以技术为核心的,其具有可贸易性特点。生产性服务的领域比较广阔,其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行业、物流行业和金融服务行业等。
篇11:信息通信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论文
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在突飞猛进,所以,在市场上各类分工也更加得细致,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改进。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大工业生产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温特尔主义,尤其是在后工业时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使各个行业发生了转型,信息技术对生产业服务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企业价值链基础上的信息技术运用产生的效果。在对欧洲的服务型经济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无疑对其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且,能够在服务型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发挥作用,其不仅仅是实现了对产品的组合和生产,而且,能够分析在不同的环境下,生产性服务应该如何调整生产,从而能够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促进产品的销售,使服务具有可贸易性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中间服务深入,使生产性服务行业更加得完善。
(2)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企业服务外包的机理。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一些创新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分析信息技术对生产产生的作用,由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使劳动分工更加得明确,而且,能够将生产和服务整合在一起。信息通信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在产品购买后还能够提供相应的外包服务。
(3)信息通信技术的完善促进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通过分析企业经营的范围,可以发现,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传输的效率更高,通信能够得到改善,所以,使各类工业部门都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在对全球化的产业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产生的贸易问题,在规模不是很大的市场中,制造企业一般都会进行生产性服务,而且,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实现生产型服务,从而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和价格空间,现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完善,实现了生产性服务的定制化,所以,在全球范围内都实现了生产新服务。
(4)信息通信技术促进了生产性服务的创新。从产品组合的角度去分析,现在,信息通信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结合,人们在订购机票的时候也支持退订的功能,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服务行业的发展,实现了ICT行业的发展,在ICT行业中能够获得更大的比例。
(5)生产性服务行业中的相关经验。在生产性服务行业中,几乎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行业,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使这些行业加强联系,从而扩大市场的空间,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效能得以完善,从而能够使产品开发朝着更加实际化的方向发展,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能够降低风险,而且,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信息通信技术的水平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发展,使这些企业的产业结构更加得完善。也有相关的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产业发展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分析信息通信技术对生产性服务产生的影响,都证明信息通信技术能够提高服务行业的效率,促进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
3信息化推动生产性服务发展的机理分析
(1)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完善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对西方国家服务业发展研究的同时,对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分析,从而分析出信息通信技术的特点,由于信息通信技术具有可复制的特点,所以其成本是比较低的,当信息形成后,其传播的成本比较低,呈现出明显的优势。通过对美国相关的数据分析,与通讯行业相关的,又对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效率进行了考虑,从而能够分析信息技术的效果。通过对相关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在美国的相关行业研究中,运用了信息通信技术的行业都实现了发展。
(2)信息通信技术促进了生产性服务行业与制造业的结合。现在工业的发展朝着柔性的方向发展,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度确定生产规模,而不仅仅是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传统的大工业生产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在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中,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完善,对生产性服务的要求更高,生产性服务能够促进制造业的水平,信息技术能够将生产和服务整合在一起。信息技术能够完善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已经将大规模生产的弊病消除,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促进生产结构的完善,而且能够使单一的生产模式改进,实现多元化的生产模式,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仅仅采用人工劳动力,实现了信息化和自动化的高效率生产,在生产线上,人工生产的形式不再常用,大多数使用的是CAD自动化的技术。知识型和信息化的产品比较常见,柔性的制造方式,能够使各类的产品能够充分利用,从而也能够满足产品的个性化特点,针对消费者的差异性,制造有特色的产品。现在,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信息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很多国家在生产一些精密仪器的过程中必须采用自动化技术才能达到规定的精度,所以,在生产高端产品的过程中,就必须采用技术型的生产。在信息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企业的生产朝着柔性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了企业不再是固化的发展,而是能够形成一种主导性的生产模式。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设计实现了创新,能够针对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在产品供应链完善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提供产品和服务,使产品的交货周期更加得短暂,而且能够减少库存产生的成本,从而能够使企业的生产成本更低。与此同时,上游和下游的企业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在这种共享机制下,实现共同发展。
篇12: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升级模式与对策论文
1引言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依托自身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为跨国公司代工等途径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已嵌入到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然而,伴随周边国家快速崛起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中国原有的人口红利和要素低成本优势日益趋弱,并面临环境约束、产能过剩和需求放缓等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挑战[1]。
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很难再依靠向发达国家引进高端技术设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来实现真正的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改变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方式和区域产业联动来推动产业经济增长与价值链升级。
2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构成与地位分析
2.1全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构成与分析
一般来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是按照不同工序或者零部件进行的,与之对应的环节及其价值链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至于企业具体承担产业链上的哪一环节,通常是由其具有的核心能力与资源优势来决定,并由此导致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不同。综合张亚明[3]、卢明华W等人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全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按照本国企业所处产业链的不同位置,整体上又可细分为上、中、下游三类产业。
2.2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及分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日趋成熟的区域集聚协同发展网络已在全球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形成,每个相关区域分工备责产业链中的特定环节[5]。然而,受产业链地位和固有增长模式影响,跨国公司往往在研发、设计等核心环节给国内企业设定很高的技术壁垒,而且市场失灵和路径依赖等问题延长了企业在制造环节上的学习与升级过程[6],导致国内产业整体上被俘获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处于被动地位,Bair也曾指出参与全球价值链并不能确保产业升级,除非出口导向活动能根植于区域并促进内生增长[7]。因此,单纯依靠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以及为跨国公司做代工这种模式,国内企业能够从中习得的核心能力以及在产业价值链上的攀升变得非常有限,难以占有绝大部分创造价值。
在全球范围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价值链整体上可划分为高、中、低端三个档次,分别对应相应的国家及其产品。处于产业价值链最顶端的是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其所负责的内容是品牌创建、标准制定以及新产品研发[8];由于掌握良好的自主创新与技术研发能力,日本成为当今全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强国;位于产业价值链中端的是部分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和台湾地区等,其在制造水平、生产工艺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占据一席之地;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底端的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优势,承担着产业分工中的组装、加工等环节。'深入来看,由于跨国公司核心技术封锁,本国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能力不足,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高端产品研发、国际品牌创建以及参与产业链更高层次分工等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
3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构成与动力分析
通常来说,一个国家(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除了与其资源禀赋、起步基础和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外,还受区域产业市场及发展环境的重要影响W。
3.1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构成分析
总体来看,内资企业、国有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四大市场主体通过持续的外部扩张以及相互间的竞争与合作,逐渐形成了目前国内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环境。
3.2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动力分析
区域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与升级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一是产业层面,包括产业市场主体构成以及外部升级环境要素的诱导;二是本土企业的自我强化与学习创新。从产业层面看,结合上文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主体构成的分析,不难看出东南沿海地区该产业呈现出显著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即港澳台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整个产业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其整体规模、产出水平与市场竞争力更具优势,成为该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相反,由于受先天产业基础及政策、体制等方面因素影响,靠近内陆地区的内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发展相对较好,尤其是内资企业在产业创收和人员吸纳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基于此,文章认为造成中国不同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升级能力存在巨大差异的关键原因就是产业市场主体结构;同时,产业政策、区域地理位置及其经济开放程度也是构成中国产业升级环境的重要因素,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与升级过程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
企业层面动力分析。全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可被看成一个大的整体,在其发展过程中,通常会自然选择链上的主体以及链条之间的关系,实行优胜劣汰,从而达到其契约目标或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产业链整合机制的作用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将不断地自我强化,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地位以及分工层次;此外,企业通过协作行动、承担主导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自愿放弃的功能以及通过集群的治理模式转变等途径也能实现升级[1°]。从现实情况来看,受跨国公司低端锁定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影响,国内企业沿着全球价值链向产业高端攀升的发展路径已经被阻断,在整个代工过程中,依旧未能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与树立自主品牌。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内资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摆脱被跨国公司低端锁定的状态,就应不断提升国内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突出体现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新产品和专利产出等各方面能力的增强。
★ 论文:产业结构
★ 物流专业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理论探讨论文(合集12篇)】相关文章:
信息工程技术在现代化建设的作用论文2023-10-29
服务贸易水平衡量现代化论文2022-04-30
基于区位商的定西中药材产业集群论文2023-09-18
创业教育下的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建设论文2023-09-14
人力资源管理学论文2023-07-17
大数据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论文2023-07-02
绿色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探讨的论文2022-04-3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论文2022-05-06
老新村改造环境设计研究论文2024-02-21
大学生产业经济论文提纲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