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对策论文

时间:2023-10-28 07:59:55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对策论文(锦集11篇)由网友“chen_g”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对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劳动与社会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对策论文

篇1:劳动与社会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对策论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对策论文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迅速提高,社会公共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关键期,在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基础上,也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我国在开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如保障资源与需求的矛盾、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内容的矛盾、行政管理模式与服务的矛盾等。如何妥善解决好这些矛盾是我国各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急需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中存在的矛盾

1、保障资源与实际需求的矛盾。

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们对劳动保障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而传统的劳动保障很难满足当前人们多样化的保障需求。我国发放养老金实施统账融合的方针,就使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可以交叉使用。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出老龄化特征,为了缓解这一现状,发放养老个人账户基金,用来满足退休职工的需求,但却出现了“空账”情况,这表明个人需要缴纳的那部分养老基金并未进行长期积累,需要筹集专项资金来补充缺口的社会统筹基金。此外,在就业和再就业中也有这样的情况,虽然政府加大了就业再就业的补助额度,但财政用于这方面的专项资金并没有很大增幅,逐年增加了无业和失业的外来人员,而所设置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与有限的资金补助的冲突也不断增大。

2、传统管理方式与新服务模式的矛盾。

大多数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模式依然使用以前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过于传统和落后,显然与新时代的保障服务要求不相符,工作质量低,影响了服务质量的强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能有了新的变化,已经从过去企业劳动管理转变为新时代的社会劳动保障服务,注重综合服务水平,以确保社会分配的公平。想要做到这一点,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势必要大力整合社会力量,运用形式多样的管理方式,强化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真正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确保社会整体经济效益。

3、保障内容与基础能力建设的矛盾。

当前,我国已经逐渐扩大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范围,也增加了服务对象的数量,但劳动保障系统人员总体人数却没有增加。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县市并未构建起社会保障一体化服务场所,已经建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需要重新装修,办公地点没有集中在同一个地方,没有专门针对人们群众办事的指南,加大了群众办事的难度。无论是监察人员,还是公务用车,都十分缺乏,装备不完善,基础建设功能与服务内容二者有明显的冲突。

二、引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矛盾出现的几点原因

1、宏观经济政策提高了GDP,但劳动保障事业却没有得到发展。

我国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后,充分使用了国债基金,对基础产业与设施加大了投入力度,对经济结构进行了有效调整,推动了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部分省份在发展基础设施与产业中使用了这些资金。同时,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都过度追求GDP的增长速度,造成很多社会事业发展项目被搁置。劳动保障事业效率太低,虽然短期内GDP提高了,但劳动保障事业却较为落后。社会保障能力降低,矛盾必须加大,宏观经济政策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却未因地制宜地结合各地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情况,导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水平跟不上宏观经济政策的增长速度。

2、社会转型中多项社会矛盾释放是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涌现出很多社会问题,如改革前的人们生活质量低、改革同期的剩余劳动力、改革后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等,都在这一关键时期涌现。在逐渐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企业不但要抓生产,也要转变仅仅追求经济利润的模式。因此,企业要尽可能地从之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中解脱出来,单位保障制度不完善体现出原有劳动与社会保障水平的低下。我国实施渐进式改革,先是改革经济体制,然后才是改革政治体制,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改革被放在整个社会改革进程的最后,在这样的计划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必然会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当前的制度难以满足保障城乡所有居民的实际需求,难以发挥社会收入分配调节效用。一个没有年龄界限、城乡界限、性别界限、职业界限的社会保障制度很难达到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三、解决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矛盾的思路

1、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在确保公共经济稳定运作基础上,有效调整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尽可能降低经济建设支出,对行政管理支出加以控制,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提供力度,尽可能从多方面对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构建起经济社会的新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政二者的权责,避免权责不清。对于有助于巩固与稳定全国性的公共产业,以及有助于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区域性产品,必须要参照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条例,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提出政策,而中央财政起主要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补助、价格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大力鼓励和支持更多民间资本流入社会事业中,鼓励更多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到建设社会发展事业的过程中。

2、促进社会事业稳定发展。

结合每个省的实际情况,快速构建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起分层次、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改革前和改革后期的矛盾,以尊重历史为原则,构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减少城乡贫困现象。对于在改革同期出现的冲突,使用分类对待的基本原则,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有效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转移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改革之前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好国有企业员工下岗失业的问题,真正做好每一件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各项工作。

四、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对策

1、完善基本标准与制度。

要结合具体状况,有效强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公共服务水平,处理好冲突,从健全基本标准与制度入手,确保本地区GDP增长率与社保支出增长率相符,明确社会保障支出各项费用的比例,确保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情况跟得上本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此外,加大力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上,尤其是在二次分配与调控中应重点调控,结合我国国务院要求,构建完善的法制体系,保证不断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2、转变政府职能。

从强化全民法律意识入手,培养他们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政府需要转变自身职能,从单一管理职能的政府转变成为综合型政府,并积极转变发展思维,不断向前推进审批改革制度。尽可能简化多余环节,从各方面强化工作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还要建设一支素养高、执行能力强的监察队伍,构建起三位一体执法监察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好监察、督察、行政等各大机构的作用,保证维护好执法的公信力、权威性。

3、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社会服务水平和理念。以最新的服务方式来服务好每位群众,切实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与环境,简化办事程序。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窗口服务”的重视,完善基础设备与电子设施,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热情的服务,切实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工作中服务态度好、工作表现优异的工作者及时给予奖励,奖励形式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物质奖励为主,进而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对于表现差、态度不和善的工作者应及时给予处罚,以便给其他工作人员敲响警钟,营造出良好、和谐的工作气氛,本着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的原则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

4、大力建设基础设施。

要想达到全面覆盖乡镇居民社会保障这一目的,就需要全面建设乡镇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可使用分级负责的方法,全方面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基础体系,强化建设基础能力。大力改善县级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的现有条件,为普通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业务办理条件。在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条件,大力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网络服务,形成城乡覆盖与资源共享的劳动保障信息体系。

五、结语

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做好这项工作,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服务。在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水平,建立起相应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从整体上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俞贺楠,蔡泽昊。转型期我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障研究述评——以制度内外的公平效率关系为线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9):74—79。

[2]王延中。构建三位一体中国老年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想[J]。社会保障研究,(3):3—13。

[3]柴瑞娟。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构建困境与求解之道——基于国家责任的视角[J]。社会科学家,(5):79—83。

篇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1

第1章导论 12-17

1.1研究背景 12-14

1.2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4-15

1.3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5

1.4创新点及不足 15-17

第2章相关文献综述 17-32

2.1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综述 17-22

2.1.1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模式和相关研究 17-19

2.1.2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主要方法 19-20

2.1.3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成绩、问题及相关研究热点 20-21

2.1.4小结 21-22

2.2劳动供给问题的研究综述 22-28

2.2.1关于劳动供给数量的研究综述 22-23

2.2.2关于劳动供给地点的研究综述 23-27

2.2.3关于劳动供给质量的研究综述 27-28

2.2.4小结 28

2.3社会保障制度与劳动力供给的实证研究模型 28-29

2.4本章小结 29-32

2.4.1关于国内外研究的总结 29-30

2.4.2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及相关内容界定 30-32

第3章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供给影响机制分析 32-45

3.1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劳动供给地点的影响 32-36

3.1.1不存在社会保障制度时劳动力的流动 32-33

3.1.2现收现付制度下劳动力的流动 33-34

3.1.3基金积累制度下劳动力的流动 34-36

3.2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劳动供给质量的影响 36-41

3.2.1现收现付制度对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36-37

3.2.2基金积累制度对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37-38

3.2.3现收现付制度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 38-40

3.2.4基金积累制度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 40-41

3.3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劳动供给的影响 41-44

3.3.1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运行机制 41-42

3.3.2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劳动供给地点的影响 42-43

3.3.3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劳动供给质量的影响 43-44

3.4本章小结 44-45

第4章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45-58

4.1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45-52

4.1.1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45-47

4.1.2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劳动供给的影响:供给地点方面 47-50

4.1.3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劳动供给的影响:供给质量方面 50-52

4.2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52-57

4.2.1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 52-54

4.2.2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劳动供给的影响:供给地点方面 54-56

4.2.3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劳动供给的影响:供给质量方面 56-57

4.3本章小结 57-58

第5章结论和政策建议 58-61

5.1社会保障制度应打破劳动力流动障碍 58-59

5.2社会保障制度应促进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59

5.3社会保障制度应实现权益明确以优化劳动供给 59-61

参考文献 61-66

致谢 66-67

篇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现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对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进步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解决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系列相关的问题。针对当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相关问题,大部分的院校都开设了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有关的专业,并且逐渐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科学的理论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要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工作还需要不断努力,这样才能够紧跟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步伐,及时地适应新的社会现状的要求。这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才能够真正地发挥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建设策略;实际实施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目的是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护。为了进一步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不少高校都主动地建立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此为基础积极地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一般来说,目前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来源有这样3个方面:首先,不少学校会从原本的经济管理学科中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分离出来,而后进行整体处理以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次,有的学校会选择从社会学中分离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般来说这种做法普遍被各种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所选择。最后,有一部分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也会从理工类专业中分离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这三种情况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起源。要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首先就必须要仔细地了解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际情况,找到可以改进与提升的部分,通过采用科学的办法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篇4: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论文

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都必须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这样才能够根据总体目标进行细节的计划设定,才能够找到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因此,为了建设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首先,就教育部的标准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身是一个二级学科。而就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历史来看,其历史比较短,相关研究开展的也比较少。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综合性比较强。换言之,其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现,其涉及到法学、社会学还有管理学甚至还有其他一些专业知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庞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就比较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现代大学生。因此,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当前国家的经济、政治还有社会现状和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到知识,才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比较高的目标,那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经济、管理还有社会学等多方面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其必须要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对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正确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人才。

篇5: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研究论文

为了更好地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好学生,真正地促进学科的专业建设。

2.1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工作需要重视基础教学,利用高质量的基础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学科内容包含有多个学科不同的知识点,因此,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以外,关于社会学、管理学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也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找到最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2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样化

在实际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样化,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能力单一的学生往往没有办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庞杂,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2.3重视对学生素质的提升

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用现代教育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专业教学工作。为了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公共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有价值观人,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了解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到社会中亲自实践,通过时间让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理解,这对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保证专业教学的科学性,以此为基础更好进行专业教学。而在相关资源的投入方面,学校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倾斜。毕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比较新的专业,学校和社会应该有意识地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促进其发展。3结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学校和教师应该有足够耐心,通过持续的投入与建设,最终真正的建设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作者:田雨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春光.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121-126.

[2]邱莉.辽宁省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矛盾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321.

[3]王先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特区经济,(5):157-158.

[4]邵文娟,马u,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6):143-144.

[5]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再思考――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1):80.

[6]段美枝.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学理论,(29):277-278.

[7]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79):175-176.

[8]张军.走出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之路――重庆理工大学社保专业的建设与探索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6).

[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Z].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篇6: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一、研究背景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在新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随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截止12月,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57所。从培养院校来看,不仅有综合类院校,还有财经类、理工类、农学类、师范类、医药及政法类院校,其中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药类院校为15所。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本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以某校为例或基于院校的优势学科背景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但关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15所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异同点,总结医学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

我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学院校大多以培养从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背景突出与医学相关的特色。总结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医疗保险特色、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以及健康管理特色。也有医学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综合类院校相近,没有明显的特色。

(二)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方面

与上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医学院校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均以公共管理学为核心,又分别设置与人才培养特色对应的主干学科,如医疗保险学、金融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管理类课程、社会保障学课程群、经济类课程以及与特色学科对应的课程。其中医学相关课程是该专业在医学院校发展的一大特色。大多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开设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完成该专业学生医学背景知识的培养。也有部分院校开设了详细的医学课程,如生理、生化、内外妇儿等医学课程。

(三)实践教学体系方面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践、专业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其中少数医学院校在学生学完医学相关课程后安排学生到医院临床科室实习。大多数院校的学生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主要分布在医院医保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机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

(四)讨论

通过比较分析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均依托医学背景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为主。同时各所院校的培养目标、主干学科、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知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特色不突出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力求突出医学背景特色,但是从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分析,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工作的毕业生凤毛麟角。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人才培养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医院医保部门招聘医疗保险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少,而且医疗保险岗位对医学的要求又较高,用人单位一般选择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从事该岗位,对非医学专业的社保人才拒之门外。二是学生医学知识不足。由于学制有限决定了该专业不能开设全面的医学课程,大多数院校以医学概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而本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在学习医学相关课程时普遍存在较大困难,往往丧失信心,只是应付考试,这就直接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的医学知识严重不足。

(二)课程设置缺乏标准

比较各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同类院校之间差异大。各医学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但各院校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设置数量和课程内容差异非常大。二是课程设置思路不清晰。很多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管理类、社会保障类、医学类、保险学类、经济学类等等课程构成,但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主线逻辑,主要课程都有涉及,但各门课程之间融合性较低。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少。很多医学院校仅以毕业论文和毕业见习实习作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部分;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但大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二是实践教学设备少。该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往往以课程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大部分学校没有该专业的独立式实验室,更没有实验设备和软件。三是实践教师缺乏。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大部分教师仅仅完成理论授课,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少。同时专业教师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社会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推进,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这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创造了契机。医学院校在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调研各级社会保障机构、医疗保险机构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科学确定本专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二)基于统一规范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为依据,首先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医学背景优势,围绕国家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以服务健康中国的建设为目标,突出医疗保险特色。

(三)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为了进一步增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和融合性,通识教育课根据学校实际进行系统安排。专业课应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提炼社会保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依此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四)基于行业需求设计多元化课程

由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存在与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不同行业中,因此针对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多元化设计。多元化设计可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课中体现。根据专业特色可自主设置社会医疗保险方向、商业健康保险方向、健康管理方向、老年社会保障方向等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既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由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鉴于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医学院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是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强化校内实验。通过开设《社会保险经办实务》、《综合管理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强校外实践。通关系统指导和培训,要求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到基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保险公司或医院医疗保险部门开展实践与调查活动,计入必修学分。三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求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等。四是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环节。综合实践除包括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外,还应强化低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环节,通过课程实习的形式安排学生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等部门进行见习实习,强化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实践认知。

参考文献:

[1]李长远.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基于对六所高校的调研,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12):59-63.

[2]王玉枚,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实践,中国大学教学,(1):84-86.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财经类院校为例,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04):30-33.

[4]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高教论坛,2014(10):57-60.

[5]闻岚,于彩霞.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6):133-134.

[6]吴传俭,丁元林.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1(34):266-268.

篇7:节能住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前言

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住宅作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有资料统计: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住宅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中消耗;住宅建设耗用的钢材占全国用钢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因此,在我国提倡节能住宅,推广节能技术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也已经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提出了65%的强制性节能标准,其它冬冷夏热地区提出了50%的强制性节能标准,我国政府把建筑节能列入“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建筑节能远景规划目标”.节能环保意识已渐进入人心,节能住宅已成潮流。近年来,在国家技术政策和节能标准的推动下,节能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但目前所使用的节能技术与我国节能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有好多在建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上达不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目前好多在建的住宅小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大多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及造型上的独特和别具一格,重视绿化景观设计和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不注重对该地区地理环境资料的调查,住宅的方位往往简直地要求与周围的有关参照物相一致(如道路),不能保证房屋的最佳方位,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

1.2 有的小区规划设计方案未考虑自然通风要求,小区道路不采用渗透性混凝土或地砖,而大多采用花岗岩道板,这样一来很容易“热岛效应”。

1.3 有的小区单体设计时未进行热工计算,或在设计时选用一些不成熟技术。

2、有些节能技术匆忙上马,存在隐患。

节能住宅外表朴实无华,但内部构造非常精致,尤其是在墙体结构、门窗玻璃、低耗能采暖制冷方式,屋面保温、遮阳系统等方面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节能在我国还属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套通用的体系,有些不成熟的节能技术匆忙上马,往往会造成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房屋的耐久性,不利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损坏建筑结构主体,缩短房屋的寿命,例如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夹芯保温等做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正加剧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产生的速度。

3、节能材料供应不足,创新能力差。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节能材料品种简直,而且大多使用一次性能源,例如外墙保温大多采用聚苯板、聚氨脂,而每生产1T聚苯板大约需要消耗2T的原油,每生产1T聚氨脂大约需要消耗2T的石油化工原料,采暖、制冷、通风所需要的能源也大多为煤碳或石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相对滞后,目前所使用的技术大多从国外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主流产品与技术的骨干企业不多,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4、节能住宅的检测和验收方法不完善。

目前,国内外评价建筑节能是否达标,大多采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 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现场测量的内容包括热流密度,室内外气温,保温建筑墙体的室内外表面温度以及热流计的两表面温度.所用的仪表主要是热流计和热电偶。此测试方法存在以测试单元墙体热工性能代表整栋楼的墙体墙体热工性能,测试时代表性的测点难以确定,难以迅速和全面地确定建筑小区内所有建筑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值,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急需具有测温速度快、灵敏度高、形象直观等优点的测试方法,以提高现场测试水平。

从保温工程施工技术看,保温工程作为一项分项工程,目前仍缺少相应检查验收标准,国家建筑安装统一验收标准中也未列入相应的内容,施工质量难以提到很好的保证,需要进一步完善。

节能住宅必须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和城市总体布局出发,按住宅的全生命周期来规划设计建设。

篇8: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 要: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是对人才定义中的应有之意。解决当下高校人文素质薄弱的问题应着眼于在理念层面加深认识, 在实践层面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现实路径, 在评价机制上淡化功利, 注重内涵予以保障。

关键词:高校; 人文素质; 培养途径;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人文素质教育也应是新形势下对人才定义的应有之意。高等教育绝不是仅仅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 而是必须要承担社会职能全面的人, 即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并存,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兼具。落实到实践层面, 高校旨在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也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人才。

1、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得益于历史文化传统, 西方的人文素质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 重视教育特别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想就已经在亚里士多德的《论政治》当中鲜明地提了出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 国外教育发达国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例如美国作为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最多的国家, 人文精神已经根植于其教育文化传统中, 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与灵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学术上, 倡导自由中立;在办学上, 讲求兼容并包;在学生培养上, 注重学生服务社会的精神培育和个体对生命高度的尊重。

国内人文素质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历经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 我国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上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指导体系, 在实践层面尚未凝结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 人文素质教育比较薄弱, 亟待解决。归结到现实层面:即重理轻文。正如学者们形成的共识:“人文危机首先表现在人文学术活动‘不景气’, 人文学术的内在生命力正在枯竭。工具理性泛滥无归, 消费主义甚嚣尘上, 人文学术也渐渐失去了给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终极价值的作用, 而不得不应付要它自身实用化的压力”。有学者指出[2]:“现代大学的知识结构在科学的大力渗透下, 越来越变成一种知性的混合体, 讲学统不讲人统。大学里面已出现知识排他性倾向, 即只有科学才是知识, 其他不是知识。”随着科技昌明带给人类辉煌进步的同时, 社会上出现道德缺失、道德心冷漠、世风日下, 大学生道德滑坡、生命意识淡漠、理想信念弱化等问题为中国道德建设提出新课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提升公民人文素养至关重要。

2、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

时下,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症结在于:教育理念上的重理轻文思想犹存, 教育实践层面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难以平衡, 教育评价上的功利因素诱导弱化了人文。因而理念层面对人文教育足够重视, 实践层面形成科学和人文精神在教育上的优势互补, 评价层面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统一还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因此,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具有内在的理论根据。“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科学文化既具工具价值又有人文价值,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实质上是相通的, 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薛天祥教授指出, 科学精神中内涵了人文关怀, 而人文精神中体现了科学理性基础, 科学与人文是相互交融的。人文文化尊重探索客观规律, 与科学的“真”是相通的。人是科学探索科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科学中也应包含人文情怀。而科学不但求真, 还以臻善、达美做为其目标追求。科学文化既具有工具价值又内涵目的价值即人文价值。因此,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文化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们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上是相融通的。”在高等教育中[3], 致力于完整人的发展, 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不仅具有理论依据。同时, 作为人文素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是内在统一的。丰厚的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确立的前提, 而人文精神的确立是获取更多人文知识的内在驱力。只有确立了人文精神, 才能外化为个体的人文行为。而人文行为的实践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引。由此可见, 人文素养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个体实践活动。而科学精神揭示的本质、规律最终是人类社会生活服务的, 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价值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最终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

3、人文素质培养路径

当前的社会历史形势下,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着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社会公德的培育、社会责任感提升和对生命的敬畏意识。

3.1、破除重专业轻人文的执念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在理念上正确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 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阵地。就宏观而言, 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着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 是一个国家软实力重要体现和良性持久发展的保障。就微观而言, 人文素质是个体综合素养高低的体现, 是人才的重要指标。因而,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该在理念上破除重专业轻人文的观念。具体实施层面应该首先从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入手。理论课程学习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它承载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知识, 具有系统性和逻辑严密的特点, 便于个体集中完整地掌握文史哲等人文知识的精华, 可以有效地奠定个体人文素质教育的知识性基础。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 有所谓文理分科的问题。分科的初衷是发挥个体的兴趣特长, 因势利导, 以使个体在专长上获得深入的长足的发展。但是文理分科培养专业人才并不意味着放弃人文素质教育或将其边缘化。恰恰相反, 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通识知识是专业人才定义中的应有之意。所谓有才无德, 其行不远, 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社会用人标准体现了“德”的重要意义。

3.2、贯穿于个体学习生活

人文素质的培养不限于“课堂、教材、教师”, 应该贯彻于个体的学习生活中。人文素质教育目的地在于人文精神自觉地转化个体的行动。因而, 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在实践中形成个人的感知、体悟、经验, 将之固化为个体特有的人文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修养, 从而塑造和完善自我, 发展和培养个体的人文素养。因此, 人文素质的培养不限于“课堂、教材、教师”, 应该纳入个体的学校学习生活之中, 成为个体生命生活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其次, 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过程, 因而人文素质应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功能, 应以引导、启发、体悟来引领大学生积极主动“塑造自我”。大学生自身能动性的调动始终是其人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所在。任何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发力者是受教育者自身。因此, 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 以其自我完善、主动发展是一切教育教学措施实现机制。

3.3、轻功利重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缺失、弱化问题受到功利目标的驱使。我们在教学评价上习惯于量化的有形的可视的可操作的, 对于抽象的无形的无法直接量化直接比较的不接受不认同。而科学主义恰合了这种需求。科学精神遵循严密逻辑的思维方式, 建立严密的逻辑的框架, 重视形成演绎推理系统,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化, 强调过程的严密性计划性。科学主义的结果具体有形, 可量化, 可分析, 可比较, 从而对教育产生极大诱惑。体现在学校教育层面, 理科学习因其教育效果清晰可见, 便于量化进而评价, 人文学科其教育效果难以量化不利于比较, 加之教育历程漫长从而使得重理轻文思想尤甚。

因而, 培育人文素质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 即促进人的发展。在课程设计上彰显人本化和个性化, 在课程文化上强调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在教育目标上淡化功利思想, 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重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 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追求个体的人格建树等重要的对人发展更为根本性的东西。在评价体系上应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育评价不仅仅看成绩和分数, 而而强调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实现对人的评价的多元化。

4、结语

康德曾说过: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人文素养无论对于社会发展抑或人的发展都具有核心的地位和长远的意义。加强高校人文素质的培育首先应在教育理念上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对于社会、个体发展的长远意义, 从而一以贯之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 应把人文素养培养纳入个体学习生活中, 纳入人的自然成长过程中, 切实有效将人文素质培养落到实处;在评价体系上, 应给予人文素质培育创造条件, 注重形成性评价, 注重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 为人文素质的实施给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

[2]张汝伦, 王晓明, 朱学勤, 等.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J].读书, 1994 (3) :3-13.

[3]潘宗华.高等教育中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 .

篇9:高校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论文

高校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保卫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好新时期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给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坚持综合治理、重视技防设施建设、完善校卫队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校;安全保卫;现状;对策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高校的安全稳定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高校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归纳并提出相关对策。

1 当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问题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校扩招,学生防范意识淡薄,加重了安全保卫工作的任务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的扩大,使高校的人员成倍增加;办学层次增多,使学生的组成更加复杂。以广东医学院为例, 在未扩招前, 全日制在校生只有2 600多人, 而目前已发展到近2万人, 有本专科生、研究生,还有成人教育等多种层次。加之近年来, 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学生的个人贵重物品相应增多。但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较弱,防范意识淡薄,贵重物品随处放,出入不锁门的现象时有发生,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1.2 校内工作人员结构的复杂化增大了保卫工作的压力

国务院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从而全面揭开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序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过去封闭的校园环境增加了几分社会化的色彩,增加了高校与社会接触的窗口,一些原属学校内部的服务性单位转为企业化管理。同时,随着高校的扩建,基本上每所高校的校园内都有相当数量的建筑修缮工、临时工、合同工、季节工。这些“四工”人员成份复杂, 这使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挑战,增大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压力。

1.3 复杂的校园周边环境增加了保卫工作的难度

高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单位转变为初具规模的开放型社区,校园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一些目光敏锐的经营者瞄准了高校这个市场,纷纷在校园里及其周边地区开设饮食摊点、小超市、网吧、影吧、碟吧、出租屋、旅社等,且违法经营行为较为严重。

1.4 学校高、精、尖设备逐年增加,给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技水平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 高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学校贵重的教学设备、科研仪器及重点安全部位越来越多。这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既要防火又要防盗,给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5 保卫人员整体素质和技术装备不能适应保卫工作的需要

一是由于各种的原因,目前大部分保卫干部年龄偏大,文化低,谈起工作、学习虽有热情,但毕竟力不从心。二是知识老化,部分保卫干部喜欢凭老办法、***惯办事。在当今违法犯罪手段向智能化发展的特殊时期,这样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显然不能胜任。犯罪分子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作案的事件越来越多,而高校保卫部门在装备、手段以及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方面还很不够。有的高校至今没有专用交通工具,有的保卫干部因条件限制尚未掌握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方面的现代科技知识,这些现实的问题,都给保卫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很大障碍。

总的来说,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旧体制遗留下的问题,有些是当前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没有解决和处理好的问题。对这些现实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 解决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2.1 领导重视是搞好高校保卫工作的关键因素

一个单位的领导对保卫工作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个单位的安全与稳定。虽然保卫工作本身不会直接出什么成果、效益,但它对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的学习生活秩序、安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高校领导要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科教兴国的高度,把保卫工作放在高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从全局的高度来重视和统筹保卫工作。

2.2 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并使之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识别能力差,容易上当受骗。因此,高校要把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学生安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用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防范技能。保卫部门作为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要善于利用自身的工作特点,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和板报、图片、标语和校园网等宣传工具,利用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案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2.3 坚持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校内外治安环境

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各部门要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全员参与,群防群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综合治理的目标,才能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另外,高校要充分依托地方政府,善于借助社会执法部门,如公安、消防、城管、工商等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为学校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近几年来,我校先后在湛江、东莞两个校区分别与属地派出所联合组建了校区警务室,筑起了学校与辖区派出所治安联防的战线,特别是对一些突发性的事件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4 重视技防设施建设,做到人防与物防、技防相结合

高校应增加科技防范设施的必要经费投入,配置必要的现代化设备,发挥现代高科技的作用,加大技防力度,实行人防、物防与技防相结合。建议学校在走廊、教室、学生公寓、办公室等部位安装闭路监控系统;在实验室、机房、贵重器材室等安装防盗网,配备防盗防火自动报警器;建立“巡更系统”,加强值班值勤跟踪督促;在窃贼有可能潜逃的.路线上布下电子眼,随时记录逃窜时间及路线,便于截获或为事后破案提供有利证据[1]。我校于在湛江校区投入几十万资金安装了校园安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并派专人值班监控,保持所录资料保存15d时间。从实际效果看,起到了非常好的预防和震慑作用,作案分子看到有监控装置,不敢轻易藐然作案,校园内发案率大大降低。

2.5 重视保卫专职干部的选拔与培训

为改变保卫专职干部青黄不接、在岗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既要重视选配政治与身体条件好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青年干部到保卫部门工作,又要注意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可选送在职青年保卫干部到警校进修,也可举办短训班。

2.6 加强校卫队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效能

“建设一支团结上进、勇于创新的保卫队伍,是做好保卫工作的重要前提。”[2]高校的校卫队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高校校卫队一般由各高校保卫处直接领导,校卫队人员构成主要以临时工为主,配以少量的干部和正式职工为管理人员。目前高校校卫队的文化层次和业务素质偏低,出问题的较多,每年因违纪辞退或自动辞职的人约占录用人员的四分之一。

首先是校卫队员要严格招聘,加强培训。高校校卫队员从事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保卫工作的骨干应该由专门从事该行业的人才来担任,既要精通社会科学,又要懂得自然科学,还要学习高校的有关学科知识,掌握高校的教育规律。此外,相应的政治文化素质一定要高,以我国现有的国情标准,校卫队员文化水平一般不得低于高中,再从道德品质、业务素质等方面考察校卫队员是否能胜任保卫工作。目前提高保卫队伍业务素质的最好途径就是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高校安全保卫队伍了解高校自身情况,熟悉保卫对象的特点规律;会做师生思想工作、民事调解工作;会安全检查,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熟练掌握多种业务技能。

其次是在校卫队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设立不同的工资档次。每个校卫队员工作得好坏直接与劳动报酬挂钩。现在有些高校已经对校卫队员实行“百分考核制”,将校卫队员的工作总量按各项指标(考勤、记录、完成工作质量好坏等)进行量化打分,然后套入相应的工资档次获取薪酬。与此同时,实行“末位淘汰制”,即在每年年终的量化考核中,排名最后的一名淘汰更换。

再次是加强保卫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校卫队员要定期进行培训 ,培训以授课为主 ,辅以岗位训练和实战演练。经常考察校卫队员的考勤以及校卫队员的工作业绩,具体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思想修养和业务素质;二要不断增强是非辨别能力,时刻保持保卫人员应有的敏锐性;三要不断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熟悉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刚正不阿,严格执法;四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群众的监督,虚心采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总之,保卫干部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业务素质,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洪建场,闫璐.创建“平安校园”的几点见解[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1(3):175.

[2]戴岷峰.浅谈高校安全管理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178.

篇10: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概述,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解决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为从事相关会计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解决对策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这几年来也加速了改革的步伐,这样的环境给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形式大部分都是依靠财政拨款,而如今资金来源形式多渠道。这样的变化给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带了重要的影响,从简单化的经费收支核算向企业化核算的方向前进,这样的状况使得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难以符合其需要。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事业单位之前所实施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对于这样的状况,为了符合当前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要求,势必要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推动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实施,使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概述

会计制度是实施会计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办法、条例以及程序。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我国财政部于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会计制度。12月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修订并颁布,自1月1日起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实施中与其他企业和社会组织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主要包含了下述几个层面:首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对于企业而言是比较单一的,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是财政拨款、记账、算账、报账等活动,并且在资金流通上亦是具有唯一性的;其次,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在核算层面上是有着相应的独立性;最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不然容易导致会计数据信息失真。

三、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收付实现制核算所带来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是采取收付实现制进行的,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对比,通常会把事业单位中的所有收入当作是核算期的收入,把事业单位中所有的现金支出当作是核算期的支出,这样就会直接导致核算期内事业单位收支的配比出现问题,使得有关会计数据信息无法正确地反馈出目前事业单位的收支余额以及预算的实施状况,无法准确、完整地核算和反馈出事业单位中全部的资产以及负债。这样就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降低了绩效评估层次,进而在一定水平上降低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价值作用。

(二)资产核算部分所面临的问题

作为会计管理系统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内容,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常常在会计操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所以,对于资产核算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1.固定资产核算数据信息正确率有待加强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在取得固定资产时,是按照实际的成本价值进行入账处理,与此同时,相应比例的固定资产基金也要入账,以便未来的创新以及维护。然而,固定资产后期的运用或转移时,无法计算出磨损的价值与转移的价值,也不用计提折旧,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净值没有紧跟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改变,进而虚增了事业单位中的资产总额。因为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费用没有涵盖固定资产中的折旧费用,所以,这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形式不能反馈出事业单位中完善的成本数据构成,导致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不够彻底和真实,无法体现出资产中的具体价值。

2.无形资产的核算所面临的问题

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存在一定问题,不够健全的无形资产核算系统,不科学的无形资产的会计监管机制,致使无形资产的价值常常没法获得较为科学的评估。对无形资产账面的忽略,致使无法正确的对无形资产价值和日后的效益进行评估。实际上,在日后的生产和运营管理中,无形资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事业单位会计对无形资产的忽略,通常会致使其价值白白的损失,减少了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三)会计报表反馈的`数据信息不够具体和到位

1.资产负债表有待改进

事业单位所实施的会计核算,其资产负债表需要根据“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这个公式进行制定,部门单位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需要进行独立列示和比较。而事业单位把收入与支出这两项纳进资产负债表,把静态要素中的资产、负债以及净资产这三个指标和动态要素中的收入和支出这两项汇集在同一张资产负债表中加以反馈,这样资产负债表实际上成为了一张科目余额表,这样不仅减少了资产负债表中呈现财务情况的价值,也不满足实际需要。

2.现金流量数据信息反馈不及时

根据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制度,单位有权利选用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的根基。就现在来说,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对运营管理业务事项都是采取权责发生制。在权责发生制的影响作用下,收支表中的收入与支出这两个事项不能全部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现金和等价物的涨幅状况。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业务具有收支结余的状况,这同样无法正确的反映出运营管理中现金的净流量。

3.表外数据信息披露不够

事业单位中表外披露的形式主要包含了报表的附注与财务状况说明书这两种。然而,就现实状况而言,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表外所披露的信息量是非常不足的。与企业单位相比,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缺乏实质性的附注内容,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应用也远远比不上企业单位。

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权责发生制逐渐替代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重要方向,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需要有选择性地、逐渐地进行引入。采取权责发生制,要做好全面的调节和预备工作,为逐渐形成完整的权责发生制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改善固定资产中的计量形式

对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核算形式的改善,我们能够参考现在企业所实施的会计制度,设定“累计折旧”科目,取消“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这个科目。对固定资产实施计提折旧,把折旧资本当作固定资产原值中的减项纳入资产负债表当中,充分表明固定资产的净值,反映固定资产中的新旧层次。在进行计提折旧中,需要在固定资产的预计运用期限内,把固定资产原值去除其预计净残值中的余额,选用合适的折旧办法计算出折旧金额实施摊销。与此同时,计入相关成本或者支出当中。而事业单位能够较好运用在建工程这个科目,如果采购需要建立固定资产或需要建设工程辅助的固定资产时,要把相关的成本以及支出归入这个科目,等到建设完成或竣工后实现预计可运用的状况,再依据企业单位中的会计制度进行解决,把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到固定资产这个账户当中。

(三)健全无形资产的核算方式

为确保无形资产的价值在受益期限内能够获到相应的补偿,依据无形资产的计价方式,需要分别对无形资产实施计价以及摊销。与此同时,需要记录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而可以充分发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在下述几个层面的关键作用:首先,如果有侵权行为发生时,能够正确计算索赔的依据,来科学评估其索赔金额;其次,身为无形资产评估计价的依据,一般状况下,因为无形资产将来效益具有不稳定性,无形资产的价值作用难以利用其日后的效益进行评估。所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是能够当作评估无形资产的基本依据;最后,有利于财务部门或有关责任单位对无形资产实施盘点、核查与建档管理。

(四)健全会计报表系统,健全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对于事业单位中所存在的财务会计报告缺陷,可以参考企业的财务报告,使得资产负债表能够真正反映出事业单位静态的财务状况。第二,需要增加现金流量表,全方位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现状,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的惯例,亦是和企业会计制度相统一的需要。与此同时,需要关注会计报表中附注的影响作用,对核心项目做出相应的说明,强化会计报表表外信息的披露,重点关注财务状况说明书的填写和申报。第三,事业单位需要增强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公平度,并逐渐强化社会与舆论的监管。

五、总结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社会服务。尽管这样,也需要有严格的会计制度实施约束以及管控,进行政务公开,虚心接受监督。通过权责发生制逐渐替代收付实现制,改善固定资产中的计量形式,健全无形资产的核算方式,健全会计报表系统,健全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从而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路兆申,李杰.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贸,(04).

[2]李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时代,(10).

[3]王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18).

[4]胥夏.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6).

[5]石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33).

篇11:西北矿业开发与水资源矛盾分析及其对策论文

西北矿业开发与水资源矛盾分析及其对策论文

摘要:该文分析西北的矿产资源优势和水资源劣势,以及西北矿产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从区域地理、环境容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西北矿业开发与水资源保护的对策,指出了西北矿业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中亟待攻关的若干关键问题。

关键词:矿业开发水资源对策

1西北矿产资源优势

截止1997年底,我国已发现的171种矿产中有90%以上分布在西北五省(区),其中,陕西已发现137种,甘肃145种,新疆138种。西北五省(区)人均潜在矿产资源价值达38.7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5倍,其中,青海、宁夏、新疆、陕西和甘肃分别位居全国第1、第4、第5、第6和第13位。

西北五省(区)能源矿产储量丰富。在已探明储量中,煤、陆上石油和陆上天然气分别占全国的29.9%、22.7%和58.5%。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0.5%,预测储量占全国的51.8%。尤其以陕西和新疆两省区资源丰富,它们集中了全国煤炭资源中保有储量的25.5%,还有22.2%的石油储量集中在鄂尔多斯、准噶尔、吐哈、塔里木和柴达木五大盆地,近43.3%的天然气储量集中在颚尔多斯和塔里木两大盆地内。陕西榆神府矿区已探明煤炭储量1339亿t,而且是号称“三高一低”的“环保煤”。

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也是西北五省(区)的优势矿产资源。其中,铜储量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4%、铅占18.3%、锌占14.8%、镍占76.7%、铂族金属占58.1%、金矿储量占14.2%、银矿占10.9%,仅甘肃就集中了全国61.8%的镍和57.0%的铂族金属储量。黑色金属中铬铁矿保有储量的27.8%集中在新疆、甘肃和青海3省区,其中新疆占15.9%。西北五省(区)还是全国化工原料的重要产地。全国97.1%的钾盐、80.9%的钠盐均分布在该区。另外,硫铁矿占1.8%、磷矿占9%、水泥石灰岩占16.0%。

此外,西北地区比较有前景的成矿区(带)尚有:鄂尔多斯能源富集区、陕甘川接壤地带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富集区、柴达木矿产资源富集区、塔里木油气富集区和阿尔泰有色金属富集区等。若能加大西北地区的地质勘查力度,西北地区还具有发现新矿种、寻找与评价大型、超大型矿产地的良好前景。但迄今为止,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仍然很低,已占用资源量仅占西北地区探明储量的14.6%,约相当于西北总资源量的1.7%。因此,西北地区具有进行矿业大开发的资源优势和远景保障。

2西北水资源劣势

西北五省(区)约占全国面积的1/3,水资源占有量却不足全国的8%(约2254亿m3)。干旱缺水是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也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典型表现有三:1)沙漠众多且继续扩展。西北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腾格里沙漠、巴单吉林沙漠和毛乌素沙漠。沙漠总面积约250万km2,占我国沙地总面积的96%。目前,沙漠化面积还在以每年2460km2速度继续扩展。若这一速度得不到遏制,预计400年后,整个西北地区将全部变成茫茫大漠。2)湖泊萎缩,冰川退缩。近几年的卫星遥感调查表明,西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破坏的重灾区:青藏高原大量的湖泊萎缩已使30%以上的湖泊干化成盐湖;新疆全区湖泊面积比50年代缩小了近5000km2;储有大量淡水资源的冰川1979—1988年缩小了1.1%;祁连山冰川1956—1976年平均退缩速度为16.8m/a;我国最大的内陆河——达里木河已成为永久性断流河。由此造成,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每年入海断流天数已达330d,接近成为内陆河。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如新疆西北部50%国土面积的水资源量占全疆水资源总量的93%,而其东南部分50%国土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7%;在时间分布上,需水量大的春季降水只占全年降水的20%。

3尖锐的矿业开发与水资源矛盾

通过西北大开发,改善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山川秀美工程,这不仅是西北人民,也是中华民族整体的共同家园理想。西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决定了矿业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独特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业应该是西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最具优势的工业项目,是西北经济腾飞的最主要资源。然而,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与宏观调控机制来看,矿业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改善是相悖的。

首先,矿业开发会对矿区及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损耗。矿区的水资源主要以地表水(河流、池塘、水库)和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为主。采矿对水资源的损耗在于两个阶段:其一为开采之前,为保证安全采矿,需要预先进行矿井排水,包括对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重力作用下地下水可在其中运动的储水岩层)、岩溶水等进行人工疏干;其二为开采过程中,采动沉陷影响及采动裂隙带会对上覆含水层产生自然疏干。因此,矿业开发需要损耗大量的水资源,据统计,全国平均采煤耗水比为10m3水/吨煤。事实上,一方面西北地区严重短缺的水资源本身难以保证矿业大开发的大规模用水需求(如准格尔、神府、东胜、河保偏兴及榆林矿区均严重缺水);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的十分珍贵的含水层(如毛乌素沙漠前沿的陕北榆、神、府地区煤系地层上覆第四系的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又会因地下开采而遭受严重损耗和污染,两者矛盾十分尖锐。例如:神府东胜矿区范围内虽有4个长期的水源地,开采量为6.9万m3/d,但实际上该矿区水资源缺口近8万m3/d;准格尔矿区已查明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2.2万m3/d,若按10m3水/吨煤计,日产原煤能力为1.22万t,相当于年产原煤445万t,离设计能力2000t/年相差甚远。可以预见,西北矿业开发势比与西北农业发展和其它工业项目开发争水,若整体规划不妥,极有可能造成西北大开发过程中顾此失彼。

其次,矿业开发会加快土地荒漠化趋势。理论上讲,水环境是处在不断运动交替过程中,可以从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等得到平衡和补给。但违背客观规律的超强度疏降和破坏,尤其是由于矿山露天开挖和井工开采沉陷,会引起含水层水位下降、地表喀斯特塌陷和井泉干涸,进而改变地表土壤的灌溉性、持水性和水土平衡,致使表土疏松、裸岩面积扩大,加剧矿区水土流失,使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快。近年的卫星遥感资料查明,受矿业开发影响,地处陕北毛乌素沙漠前缘的榆神府矿区的沙生植物已大面积枯死、植被覆盖率减少、起沙风速显著降低、土地风蚀率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快。目前,该地区的沙化土地正以每年0.5%的速度递进向东南扩展。尤其令人焦虑的是:该矿区煤系上部分布有第四系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含水层,水量丰富,矿化度小于0.5g/L,是陕北沙漠草滩地前缘地区居民生活和工业优质用水水源,也是矿区唯一的'含水层;但由于煤层顶板基岩一般较薄,随着矿区大规模开发,采动裂隙带将直接影响和波及到该含水层,造成水源地的直接破坏,并导致原来接受该含水层补给的井泉、河流和水库干涸,区域生态环境将面临严重危险。

此外,矿业开发还会对矿区及流域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矿区水污染主要来自矿山外排的酸性矿井水、洗(选)矿水、炸药厂废水、焦化厂废水和矿区生活污水。由于矿井污水处理费用很高,所以大部分矿井污水未加处理就直接被就近排掉。进而导致地表水体严重污染,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污浊并富含有毒有害元素。如陕北榆林地区的11条河流有9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神木、府谷等6县的饮用水源的水质已严重超标准。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西北地区地处我国各主要河流的上游和发源地,是中华传统与自然地理中的“上风上水”地区。因此西北地区水污染的源头效应还将贻害下游,给下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西北矿产资源大开发,

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破坏水资源为代价,必须施行宏观调控、严格管制,决不能出现滥采、滥挖现象。否则,不仅将造成西北矿产资源的极大破坏,而且将给西北乃至中国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是土地环境和水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和深远影响。

4对策与建议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西北的现实需要和必由之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矿业已经而且必将继续成为西北的支柱产业;而西北的水资源条件又必须限制高耗水、高污染矿业的发展。一方面,若因水资源制约,西北矿业得不到充分发展,就不能充分发挥西北的矿产资源优势,西北地区经济大发展必将受阻;另一方面,西北作为中国的上风上水地区,其环境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宏伟计划的实现,而且也将间接影响到东、中部地区的生态质量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因此,矿产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是西北大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首要课题。

水资源作为西北地区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环境容量乃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在矿业开发过程中必须妥善保护、合理利用,实现矿产资源与水资源的“协同进化”。笔者认为,可以在西北大开发过程中,围绕矿产资源大开发与水资源保护采取以下对策:

(1)要将矿井水视同矿产资源,从政策上要求实现矿井水的资源化,提高矿井水的综合利用率,而不能仅仅作为矿井水害、水灾、污染水加以防治和任意排放。

(2)要大力推进矿区水污染的治理,对一些不重视环境、严重污染流域水的矿山坚决予以关闭,对一些大型缺水矿区,应在政策上予以引导、支持其对矿井水污染的治理和有效利用。

(3)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矿区要坚持以保水为主、采矿为辅的原则安排采掘计划,如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煤矿开采时就要不惜留设保水煤柱,在不破坏关键水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矿山资源的适度开发。

(4)要加强矿山开采沉陷控制新理论、新技术和“绿色采矿”工艺的研究力度,以新型采矿理论、技术和工艺来开发西北的矿产资源,同时又保护好西北地区有限的水资源。

为此建议:国家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财政拨专款、立专项,组织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矿业部门联合,围绕以下内容进行科技攻关:1)西北五省(区)环境容量和矿区生态环境指数综合评价;2)采矿对矿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影响及其联合调度;3)矿井水处理、弥散控制及其资源化利用;4)保水采煤技术研究及其工业性试验;5)采矿与生态的互惠研究和生态矿山设计;6)选择若干代表性的矿区实施“绿色矿区”示范工程,探索中国特色的“绿色矿区”模式。

5结语

综上分析,认为:1)西北大开发应理解为西北经济大开发加西北环境大改良;2)西北大开发应以不超出西北水资源承载能力和西北环境容量为前提;3)要以“绿色矿区”模式发展西北采矿工业,合理、适度地发挥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使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进入良性循环;4)西北的矿业开发切不可自由泛滥,国家要施行宏观控制,从流域着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进行,方能“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使西北乃至整个中国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朱 训.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0,9(1):1-6.

[2] 刘培哲.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J].地学前沿,1996,3(1-2):1-9.

[3] 王淑玲.我国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00,9(2):1-3.

[4] 张云飞.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83-177.

[5] 汤万金,吴刚.矿区生态规划的思考[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637-640.

[6] 吴立新,洪开榆,程海峰,等.论我国煤矿区的水资源状况及科学保护[J].煤矿环境保护,1998,(2):16-18.

[7] 吴立新,王金庄,梁越.中国煤矿环境挑战及战略对策[J].中国煤炭,1996,(10):4-8.

[8] 吴立新,侯恩科.西北五省(区)矿产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对策[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0,20(增):63-67.

库车县城市节水工作的现状和对策论文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论文

论对华反倾销投诉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浅论乡村债务现状成因及化解对策论文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论文

简析钢琴学习中的若干心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就业问题论文

90后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和应对的方论文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

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对策论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对策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劳动与社会保障存在的矛盾与对策论文(锦集11篇)】相关文章:

优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对策论文2022-08-14

浅析私立幼儿园中青年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论文2022-08-17

大学生就业论文2023-11-17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2022-04-29

试析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策略论文2024-04-18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2023-02-27

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2022-04-30

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我们的对策2023-03-30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解决对策分析论文2023-07-16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