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论:解决异地高考必须触动既得利益(精选7篇)由网友“可以改名字啦”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高考评论:解决异地高考必须触动既得利益,希望大家喜欢!
篇1:高考评论:解决异地高考必须触动既得利益
高考评论:解决异地高考必须触动既得利益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既要想到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新京报》3月5日)。倘若身处局外,以公允的眼光去看,解决异地高考,无疑对打破目前高考中存在的户籍壁垒等不公平现象有破冰意义,是顺应社会进步潮流的,也是顺应民心的。所以,那些对此充满期待的人们,在看到这则消息时,怕是如同被浇了一桶冷水,不可避免地要失望了:不影响京沪考生的所谓“权益”,又如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异地高考,从而彰显教育公平?
恕我直言,所谓京沪考生的“权益”,实在经不起推敲,相当令非京沪籍的国人“羡慕嫉妒恨”。我有一同学的同学,其成绩中等偏上,若在本省,也不过能考上普通本科而已,然而人家“拼爹”给力,得以“移民”京城,堂而皇之步入一名牌大学,令旧日同窗望尘莫及,大有“恨爹不成刚”之憾。相信诸如此类的事情十几年来大家已经司空见惯。其中是非曲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享受着最好的教育资源,又要享有最少的.竞争压力,这就是他们的“权益”,只是剖开来一看,不过是“特权的好处”罢了,其实质与“高干病房”等一切“特供”无异,均非基于“人生而平等”理念下的正当权益。保护这样的权益,就是在保护既得利益者的特权,就是在蔑视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文明社会里令人深感荒诞和悲催的黑色幽默。
其实,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未必非要纠结于户籍壁垒。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这个壁垒太过顽强,若是等待下去,怕是要等到花儿也要谢了。熊丙奇先生所呼吁的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变高考为社会化考试,实现高校完全自主招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另外一种途径。并且,如果后者得以实现,对于进一步打破户籍限制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许这会引起更强烈的教育不公之忧虑,然而,我们不要忘了,乱糟糟的民国尚且可以这样做,并且在那样的教育体制里也涌现了群星灿烂的人才,我们今天又有什么理由裹足不前呢?
自然,纸上谈兵易,实践起来难,但无论如何,一个改革者,最重要的莫过于首先要坚持理想、坚守原则。如果在教育改革中回避社会公正,不敢触动既得利益群体的“奶酪”,乃至要维护这“奶酪”的合法性,又如何能让人看到希望呢?
(来源:中国商报)
篇2:科举时代如何解决“异地高考”问题?
科举时代如何解决“异地高考”问题?
古代科举考试图【核心提示】高考洼地、异地高考、高考移民,近些年对于国人来说不算陌生,近来“名校属地扩招”的消息又将北大、清华推上了地域歧视的风口浪尖。这些都说明了教育公平牵动民心。而在古代也有类似情况,当时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近日,“异地高考”改革进入快车道。一方面这是为了解决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学障碍;另一方面,“异地高考”还指向高考录取公平问题。一些“高考大省”的考生,对以京沪为代表的发达城市,以及边疆教育落后地区的低分录取,一直难以认同。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突然间冒出来的;中国作为幅员辽阔、发展不均衡的大国,科举历史上一直有“异地高考”、“高考移民”等问题;科举制度从来与户籍、录取名额地域分配、歧视反歧视联系在一起。下面从国家考试-地方考试、地域公平-考试公平这两组维度,来分析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的'分配。
科举制起于隋唐,以考试论英雄,取代被门阀贵族所垄断的察举制,给了平民更多上升的机会。在唐代,国家级考试不分地区录取;地方考试按州的大小选拔考生,不过京兆府(长安)分配的名额远超其他地区;一般州的名额为两三人,而长安每次都多达数十人,甚至有时超过百人。所以,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
这就有了第一个问题首都录取名额畸高。
宋代也有这个问题。通过地方考试选拔参加国家考试考生的名额,叫“解额”。以嘉v五年(1060年)为例,首都开封府的解额是266人,而陕西只有123人,广东只有84人;而且,国子监108人的解额,并不算在开封府内。国子监加开封府的考生,在国考中登科的人数,占到全部考生的一半左右。无怪司马光称:“盖由每次科场及第进士,大率皆是国子监、开封府解送之人。”
到清朝,顺天府(北京)的举人名额也一直是全国最高的,同治元年(1862年)顺天府的名额是185人,文化大省浙江只有152人,广东省为102人。
篇3:高考评论:“异地高考”是谁的奶酪;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各地要在年底前出台有关允许异地高考的时间表。异地高考这一备受瞩目的话题又一次被推上了桌面。
分析杜玉波的话语,我们可以读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杜副部长称,有关异地高考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其他省的问题都不是很大。
同时,杜副部长分析到,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既要解决随迁子女的考试问题,又不能影响北京、上海当地考生的权益。
鲁迅先生说过,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几乎也要血。在异地高考问题上,问题最严重的两个市,却是不能被影响的,这已经充分说明了改革的力度和难度。
当然,这个提法还是有很多积极意义的,如果制定、贯彻的合理的话,对教育资源的有序流动将产生很多积极影响。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这盘奶酪,应该如何切。
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是,北京、上海和享有降分政策的地区,将更加成为异地高考的热点地区,其热闹的程度取决于政策的尺度和家长的活动能力,而河南、山东等考生数量巨大,竞争激烈的省份,也许面临着新的机会。
据悉,前些日子重庆巴蜀中学一个班全部放弃高考,并全部被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录取。面对中国考生过剩的胃口,国外名校也加入奶酪提供者的行列。
考生们,请围上餐巾,准备饕餮。
篇4:海南异地高考
喊了多年的“异地高考”政策终于在各地陆续解冻,有人欢欣,也有人担心。对于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海南来说,想必担心的家长还有不少。
其实,“异地高考”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考招录的地域差异在国内普遍存在。
对于北上广这些发达地区来说,这种差异更像是一种保障既得利益的地域特权;而对于海南这个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来说,这种差异更多的是一种政策倾斜,以维护相对弱势群体的应有权益。这样一说,海南“异地高考”政策的松动似乎更让人担心了。
然而,需要海南的师生家长正视的是,内地学习、工作竞争激烈,孩子们从小便具备竞争意识。而海南高考录取率相对较高,学生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不是太强,这对他们的成长未必是好事。
海南的“异地高考”政策设置了合理的门槛,既堵住了“高考移民”的空子,又惠及了那些为海南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外省籍务工人员的子女。对海南学生来说,不是“狼”来了,而是“鲇鱼”来了。这些外省籍务工人员子女带来了压力,但也将唤起本省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异地高考”将促进海南教育更加积极地“补课”,迈开更大的步伐前行。
因此,对异地高考政策,与其抵触,不如宽容,勇敢面对,迎接挑战。
篇5:海南异地高考
海南省异地高考方案出台,引起外来务工家庭的高度关注,对于方案中社保、学籍、居住等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
社保:有劳动合同可补交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一些外省务工人员反映,他们在我省居住超过6年,其子女能够满足6年学籍,但由于他们有的是灵活就业人员,有的工作变动大,缴纳社保的时间不到6年,能否补缴社保?
对此,省人社厅社会保险一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灵活就业人员只参加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两项保险,省政府文件规定,这部分人不能向前追补社会保险,只能向后延交。至于用人单位的从业人员,如果出现单位漏保的情况,可以持单位原始的会计工资凭证和劳动合同书等材料,通过单位补缴各项社会保险。
没有签定劳动合同怎么办?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有关负责人说,只要和单位有实际的劳动关系,比如说有领工资的凭证,就可以补签劳动合同。
还有家长问,如何理解方案中提及的有合法稳定职业,对此,社保一处负责人说,稳定,当然是指每月有固定收入。合法,是指收入来源是合法的。
还有外来务工人员非常关心6年社保和3年社保的具体截止时间,是按高考报名之时起算,还是按高考开考之日起算。对此,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韩小雨说,我省还将就异地高考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学籍:两个管道管理防作假
对于我省异地高考政策中涉及的.学籍认定问题,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学生的学籍管理实行纸质和网络两个管道管理,防止弄虚作假。省教育厅要求初中和高中学校在学生就读期间,建立完整的档案材料,包括考勤、考试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日常表现等内容。
学生进入初一年级就读,学校就要将学生名单报给市县教育局审批备案,随后为学生办理学籍卡。
认定高中学籍相对较严格,具体要求是:学生至少在我省初三年级就读满一年参加我省的中考考试,并被高中学校录取就读。录取学生经过市县教育局审批,报给省教育厅备案统一确认学籍。同时,省考试局获得学生名单从高一年级开始为学生建立考籍。
省考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3个3和3个有规定中的学籍和就读经历,均要求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意味着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均符合条件,同时3个有规定本人在我省有高级中等教育就读经历,并取得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证书中没有限定毕业证书一定要是我省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
居住:申报暂住户口登记
对于异地高考政策中涉及的户籍不在我省的常住人口居住证明问题,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海南省流动人口管理规定》,非本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属于流动人口,应当到所在市县人口管理部门申报暂住户口登记并办理《暂住证》,其随迁子女信息也将会同时登记。这可以作为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居住证明的有关依据。
同时,我省已经将陵水、琼中作为试点实施人口居住证制度,这是对流动人口实施新的管理制度,明年将在全省逐步实施。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符合有关条件的流动人口将到居住地办登记和办理《居住证》,其随迁子女信息也将被录入,也可作为居住证明的有关依据。
篇6:海南异地高考
海南异地高考方案即将于今年年底出台的消息见报后,社会反响热烈。众多非海南户籍家长近日致电称,因为不曾在海南参加社会保险,担忧因此影响孩子在琼高考。
意见一:外省籍考生能否招考分离?
孩子能否在不占用国内高校招生资源的情况下,在海南参加高考?读者程先生提出招考分离的建议,现在部分国外大学已经承认中国高考的成绩。如果一个在海南求学却没有海南户籍的考生,在事先声明不填报高考志愿、不参加海南高考录取的情况下,能不能在海南参加高考,以高考成绩去申请国外大学呢?这种不占用海南本地高考资源,只想对自己做一个评价的要求,希望异地高考新政能够允许。
意见二:能否别把社保当条件?
全家在三亚住10多年了,最近在海南买了房子,只是户口没从辽宁迁过来。读者方女士说,她的女儿从小在三亚长大,目前在三亚一中读高一,成绩不错。去年我在报纸上看到异地高考面临破冰的消息时,非常激动,心想女儿终于有希望留在海南参加高考了。
从此,方女士一直密切关注着与异地高考相关的新闻。不久前看到有报道称:教育部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办法。
这下子我又发愁了。因为,全家在三亚开店做生意,属于自主创业人员,没有主动去参加社会保险。方女士说,希望海南考虑这些实际情况。我们一直在纳税,能不能以房产证、缴税票据来证明我们在海南有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呢?
与方女士面临同样烦恼的家长相当普遍。据了解,一些私企出于成本考虑,并不会给所有职工缴纳社保,导致很多流动人口未留社保记录。有家长称,如果把子女的高考与父母的参保相挂钩,有可能使新政带上了另一种拼爹的味道。
篇7:海南异地高考
20xx年海南省合并原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为本科A批,把原本科第三批改为本科B批。考生提交报名材料、领取报名卡和现场采集照片的时间为20xx年12月26日8时至12月29日17时30分,艺术高考报名同步,网上填报报名信息的截止时间为20xx年12月30日17点30分,网上缴费截止时间为20xx年1月8日17时30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无需缴纳各项考试费用。
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省教育厅要求各市县务必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成立高考报名工作资格审查小组,统一协调和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实行“谁主管、谁审查、谁确认、谁负责”的审查办法。
各市县教育(教科)局要成立学籍审查小组,负责审查考生的学历、学籍和实际就读经历情况,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到班点名、查阅资料、座谈调查等方式开展学籍审查工作,重点审查高一录取的学校与当前就读学校不一致、从省外转学来我省就读、“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考生实际在校就读情况,坚决打击学籍、学历造假行为,严把普通高考报名学籍审查关。
异地高考报名条件
不受报考批次限制
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并连续居住满6年;本人初一到高三年级在我省学校有学籍并连续在我省就读6年,同时在我省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其法定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并按规定参加我省从业人员各项社会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从业人员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两项社会保险)满6年,可以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
考生本人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在我省学校有学籍并连续在我省就读满12年,同时在我省普通高中学校毕业,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且就读期间连续居住满12年,其法定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可以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
只能报考本科B批及高职专科学校
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并连续居住3年以上(含3年)不满6年;本人初中阶段在我省学校就读并毕业,参加我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取得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籍并连续在我省就读满3年,同时在我省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其法定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 并按规定参加我省从业人员各项社会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从业人员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两项社会保险) 3年以上(含3年)不满6年,可以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
只能报考本省的高职专科学校
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本人在我省有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经历,并取得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证书,其法定监护人在我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可以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
“异地高考”的考生及法定监护人在我省的居住时间和考生在我省的就读时间,从20xx年8月31日往前推算;考生法定监护人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的时间,从20xx年12月31日往前推算。
【高考评论:解决异地高考必须触动既得利益(精选7篇)】相关文章:
福建将率先放开“异地高考”2022-11-16
超九成网友赞成取消高考户籍限制 打工者热盼2022-12-02
如何看待“跨地区监督”?:以广东报纸的监督性报道为例2023-04-06
高考新闻稿范文2022-10-19
广东省异地高考的政策2023-09-13
参加高考的责任范文2023-09-09
时事热点演讲稿2023-10-16
实现异地高考须破除“利益壁垒”2023-05-16
异地高考的历史演说2022-09-15
教育部:异地高考要防高考移民 将设准入条件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