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通用9篇)由网友“冲冲冲”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内容提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不良社会性行为,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与纠正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移情作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同时对攻击性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探讨利用移情减少攻击性以及培养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对儿童的良性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摘 要 题】理论研究
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通常被定义为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如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国外引起广泛关注的有关学校情景中儿童之间的欺侮行为就是一种典型的攻击行为[1]。在过去一个多世纪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中,人们认识到儿童攻击性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80年代以前的研究者强调生物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象弗洛以德的攻击本能理论,道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80年代以后,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引发点,有关个体认知对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影响日趋受到重视。众多心理学家如Dodge,Frame,Parke,Slaby等,纷纷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归因理论以及决策理论等对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发展及维持机制诸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取是了丰硕成果。
一、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取向
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尝试建构更为完善的社会认知模型以推动攻击性研究的发展。攻击的社会认知模型有如下几项重要任务:(1)鉴别儿童攻击行为的.内部中介因素(如内隐的结构原则、社会判断、归因);(2)解释认知中介过程是如何调节、制约个体的攻击反应的(如社会线索的编码和解释,信息匹配,寻找反应,执行行为反应);(3)说明儿童攻击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与特定的起中介作用的认知模式和认知能力间的关系(如对他人行为动机的选择判断,不同情境下对他人行为动机的稳定归因);(4)说明特定的中介模式是如何导致个体攻击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相对一致性和不同时间里的相对稳定性的(如目标确定,自我调整策略等)。
社会认知模型的建构得益于多种研究领域的早期工作,包括Bandura的自我调节机制,Flavell的认知发展理论,Goldfried和d'zurilla的问题解决模型,Mefall的社会技能规划,Walter和Parke的社会判断观等。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应属K.A.Dodge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和K.H.Rubin的社会问题解决模型。前者将儿童从面临某一社会线索到做出攻击性反应的加工过程分为“评价―解释―寻找反应―决定反应―做出反应”五个步骤[7];后者将儿童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分为个体行为水平、社会效果水平和行为序列水平三个层次,试图从认知能力或信息加工能力方面探讨儿童攻击发生的原因。其基本观点是:高攻击性儿童之所以攻击他人或采用攻击的方式来处理人际问题,是因为他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存在偏差,或者是由于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的低下造成的。Dodge[8]等人的研究也表明,高攻击性儿童更多地倾向于
[1] [2] [3] [4] [5] [6]
篇2: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矫正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和矫正
大脑、性激素等生理层面,个体认知层面,家庭、同伴关系、大众传媒、社会层面等有关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移情训练、榜样示范、适时奖惩、创设适宜的环境、运用干预技术等方法对预防和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重要作用.社会、父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正确的做法,也是不容忽视的.
作 者:魏晓娟 岳慧兰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重庆,北碚,400715 刊 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年,卷(期): 15(4) 分类号:B844.1 关键词:儿童 攻击性行为 影响因素 预防和矫正篇3: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对策
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对策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严重地危害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启蒙性与终生性的家庭教育该怎样来预防与制止这种行为发生,最终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及其特点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阻碍了儿童个体的健康成长,那么什么是儿童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意通过攻击、威胁、辱骂等行为伤害他人的心理、肌体,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任何行为。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打、抓、撞、骂、责备、威胁等。
其次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其独特的特点。
第一,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婴儿时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由物品或空间争夺引起。进入学龄期,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如游戏规则、行为方式等)引起儿童间的攻击逐渐增多。从攻击的表现形式来看,儿童倾向于使用身体上的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多的使用言语攻击而非身体上的攻击。
第二,攻击性行为存在稳定性。在童年时期被同伴评定为攻击性的孩子,到成年期更倾向于有更多的犯罪记录。
第三,攻击性行为还存在性别差异。与女孩相比,男孩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二、攻击性行为对儿童成长的危害
攻击性行为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很不利,不仅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而且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每一个人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社会规范,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
有西方学者指出,对于儿童来讲,大部分知识和交往技能,都源于同伴。同伴关系不仅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同时也使他们在同伴关系中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
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同伴关系较差,不能融入到正常的儿童生活中并导致人格倒退。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反社会行为,这严重阻碍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据资料表明,在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当中,很多的暴力少年犯在其早年的儿童期被认定为有攻击性行为。
三、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教育对策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过“教育,我们或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在一个人的教育中人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在家庭中儿童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其父母亲,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这种角色是多重的。家庭教育该怎么来预防和制止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呢?
1、成人的榜样作用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塑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问题很感兴趣,并由班杜拉提出一套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有专家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接受了不良的家庭教育。如果儿童长期生长在暴力专制的家庭,其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几率很高。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对儿童实施暴力,无形中是在教儿童使用暴力,让孩子觉得“暴力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儿童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采用简单的反射形式——攻击性行为来对付。常靠体罚来教育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家庭外往往也是强侵犯性的,而且这样的孩子认为打斗是合法化的。
中国的教育受儒家文化、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在一些家庭教育理念中许多的父母总是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一贯用压制、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他们向儿童提供了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其后果,不但达不到教育儿童的目的,反而变相的暗示了孩子——“当别人让你不满意时你就这样对待他”。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外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的目标和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是多么伟大,当一个人将另外一个人视为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教育的基本准则就是尊重儿童,将他置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2、提高儿童道德水平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其自我控制水平有关,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又与自我控制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与其行为方式有密切的联系。
有研究表明,个人的道德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他人的痛苦、利益和幸福;而道德水平越高,儿童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正好与攻击性相反的亲社会方向。
由此看来,提高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人与生命、幸福与人际和谐的可贵,能有效的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儿童的道德培养可通过其特殊的方式,如游戏和故事来完成。皮亚杰的游戏理论阐明了游戏之德性养成功能。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认知机能、解决情感冲突、补偿未满足需要、最终发展社会性、形成优良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儿童被要求遵守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才是能享受游戏快乐的人。在游戏中儿童懂得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通过游戏儿童也明白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学习了判断善恶、美丑、是非、好坏等道德行为规则,提高道德的认知水平。
故事也是提高儿童道德水平的另一种方式。故事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的宝贵价值告诉儿童,儿童在听故事或读故事时会在无意识层面获得这些教益,这些教益将深深地埋藏在儿童的心灵深处。这些无意识层面的教益很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识的前提。
儿童总是无比热情的重复体验这些故事,将他们自己的愿望投射和融合在故事的主人公身上。故事帮助他们宣泄情感,帮助他们习得美德,也帮助他们看到希望。
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家长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压制这种行为,正确认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并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才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篇4: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文/乌 兰
宋庆龄曾经说过:“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家长不会和学校老师一样对学生规定一定的教育内容,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进行一定的教学检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自子女呱呱坠地就已开始,在随后的相处过程中家长每时每刻都以自己日常的言谈和行动影响着子女。尽管家长的言谈和行动有时是无意的,但都会对子女起到一定的影响,而有时它的影响往往更大。言传身教作为一个教育过程,也不同于学校课堂的教育过程。后者是规定时间内通过教师有重点的专门讲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前者则贯穿在子女的日常生活中,由家长通过自己的言谈和行动有意无意地影响子女的思想,这种影响点点滴滴、不知不觉地融入子女的心灵,为子女指引基本的人生道路。
在许多调查研究中都发现,有些家长,为了使孩子早日成才,也督促孩子学习,提出严格要求,购买一些书籍报纸,可自己却很少读书看报;有些家长要孩子学习,自己却热衷于看电视、打牌、搓麻将、跳舞;有些家长对孩子不尊敬自己很生气,自己对老人却不敬不孝。这样的家庭生活难免使孩子在认识上发生偏差。教育家马卡连柯谆谆告诫做父母的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说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或怎样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在孩子渴求了解世界时,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也是常任教师,应该珍视自己的责任。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作为家长应利用这一点帮助孩子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帘。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独生子女已成为中国的一个社会现象。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当代的独生子女既是“小皇帝”,又是“小奴隶”.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上他们像一个皇帝,而在精神、心理、创造力发展等方面,他们更像一个奴隶。从小到大,思想、学习、行为都是照大人制订好的一套刻板去走,淹没了自己的个性,对父母的依赖更高。这样,家庭中父母教养的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形成了孩子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的性格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该为孩子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快乐有趣、宽松自主的家庭学习氛围。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家庭主要成员在这个群体中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分享成功喜悦的过程。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的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促进孩子智能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有利于孩子与父母相互教育影响的发挥,有利于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直属机关蒙古族幼儿园)
篇5: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素质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素质影响
家庭环境影响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家庭美德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之间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这样在合作、谅解和氛围下,不但使儿童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和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如同陌路人,处事自私,争吵不休,这样家庭的儿童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互相关系,形成良好规范。要相处和睦,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洽气氛,父母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样教人,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这才有助于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专横的封建旧规家庭教育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因此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类父母持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缺乏自信和独立性,或者另一方面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并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过分娇庞的教养态度,有求必应,家长只想为儿童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由于父母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品性。放任自流的教养态度,儿童就会因得不到关心得不到父爱与母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表现为能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教育儿童。家庭中能互相爱护、关心、随和谅解,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自尊、自立,对别人热情友好。能接受批评,经受压力,有独立处事的能力。
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良好心理素质严重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随着发生变化。一些家庭结构的稳定正在动摇,家庭的解体与重构,单亲家庭不断出现。首当其冲使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家庭的破裂使儿童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从而使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癖性格,也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这都严重影响着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并努力克服家庭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篇6:父母离婚对儿童的影响
美国每两对婚姻关系中的一对都以离婚结束,中国社会的离婚率也在呈上升趋势,许多离婚家庭都有处于儿童期的孩子。
正准备离婚的父母通常担心的就是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在这样的艰难时期,父母也许被他们自己的问题所困扰,心事重重,但他们仍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人物。
父母也许会因为离婚而一蹶不振,也许会感到轻松,孩子则无一例外地感到害怕并对他们的安全感到担心。一些父母受离婚的伤害很大,不知所措,他们可能转向孩子寻求安慰和方向。离婚也可能被孩子误解,除非父母告诉他们正发生的事情,什么事情与他们有关,什么事情与他们无关,他们的将来会怎样。
孩子常常认为,是他们造成了父母间的冲突。许多孩子相信,他们有责任使自己的父母和好,有时甚至牺牲自己。由于离婚,孩子可能失去一方亲人,这会给他们的生理与精神造成损伤。然而,只要有关爱和注意,离婚期间也可以动员家庭的力量,帮助孩子积极地处理父母间的冲突。
父母应该警惕他们的孩子出现的忧郁、悲伤的情绪。因为父母离婚,小孩子可能变得更好斗,更不合作,或更不合群。他们的功课会变糟,行为也成问题。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处理他们与同伴的关系以及自尊心方面都会存在问题。小孩子如果知道父亲母亲仍然是他们的父母,仍然与他们相关联,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婚姻已经结束,父母也不再住在一起。长时间的监护权之争以及给孩子施加“站在哪一方”的压力,对孩子的伤害特别大,使离婚造成的伤害增加。
研究表明,当父母能为了孩子的利益而合作时,孩子做得最好。父母对孩子健康的一如既往的关注是关键。如果孩子表现出忧郁的迹象,父母应求助于家庭医生或儿科医生,配合诊断和治疗。此外,青少年精神专家也可以与父母见面,帮助他们学习如何缓解离婚对整个家庭的压力。离异家庭孩子和父母的心理治疗也是有帮助的。(jennie jin 编译)
篇7:儿童的自卑心理及对人格的影响
儿童的自卑心理及对人格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一些儿童往往由于不能满足家长、学校的要求而形成自卑心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帮助儿童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将会影响儿童的个性成长,最终导致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
作 者:崔光慧 CUI Guang-hui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刊 名: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B844 关键词:儿童 自卑心理 人格篇8:色彩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色彩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维尔纳的实验证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可见色彩在儿童的视觉空间上以及引起儿童心理注意的倾向上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孩子对颜色的偏好与执著并非与生俱来,它是在成长中受到家庭、环境、教育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形成的。所以家长应重视色彩在孩子心理发展中的影响,在为孩子选择家具、衣服、玩具、图书时都应仔细考虑颜色因素,为孩子搭配出一个缤纷且健康的彩色环境。
心理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颜色对人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一般说来,红色容易使人兴奋,蓝色容易使人安静,绿色容易使人具有活力。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进行过为期一年的儿童色彩调查研究。他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说,色彩有其固定的意义。一般说来,酷爱黄色的孩子依赖性较强,宁愿一辈子扮演小孩子角色;爱好蓝色的孩子则具有老大或自私的倾向;红色意味着性格较为刚烈,调皮而感情丰富;粉色除了象征着充满爱心以外,也意味着具有高度的审美观,优雅,温柔,体贴;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词,个性上较为随和,没有什么心机,具有宽容的胸怀以及极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喜欢橙色的孩子个性较为活泼外向,人缘很好,但有点自我中心,不懂得体谅别人,有点粗枝大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孩子酷爱紫、黑、墨蓝等颜色时,就要探究其心理背景了。当然,阿尔修勒博士的这些结论对于我们观察孩子的个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并不能绝对化。更何况,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多种喜欢的色彩,他们的性格也不能简单地归属于某一种类型。所以我们要让他们自由地畅游在多彩的世界,健康活泼地成长。
[色彩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篇9:手机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手机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看手机15分钟相当于看电视1小时
一些家长为了图省事,或者让孩子不哭不闹,就将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给孩子玩。很多孩子的近视是因为长时间电子产品的刺激,眼睛又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导致。对儿童视力影响最大的是手机,其次是电脑、电视等。用电子产品玩游戏,很容易造成视疲劳,尤其是手机,看手机15分钟差不多相当于看半小时iPad、看1小时电视。游戏中快速移动的有趣视标,会吸引眼球长时间不停地追随注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肌性视疲劳”,而且目标色彩大小不同,眼球也要快速不断地调整,引起“调节性视疲劳”。而游戏中刺激的画面、精彩惊险的内容,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紧张,从而造成“精神性视疲劳”。视疲劳产生后,如果未得到及时缓解,就会造成假性近视,长此以往就会变成真性近视。 儿童近视:
“对儿童视力影响最大的是手机,其次是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这主要由于手机本身屏幕比较小,距离眼睛较近。有时,孩子为了躲避父母,通常喜欢躲在被窝里玩手机,这些都会导致视力的下降。”魏素琴教授指出,人们在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时,阅读距离往往要比看书时的阅读距离更近,这样会使眼睛聚焦时的角度增大,造成眼睛的睫状肌收缩的幅度增大,时间一长,睫状肌自然容易感到疲劳。
★ 情商读后感
★ 交往能力的作文
★ 个案报告范文
★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通用9篇)】相关文章:
分析受众心理,创新新闻报道2022-04-29
学前儿童感恩意识缺失的问题探究2022-08-04
艺术能力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论文2023-01-18
第三选择读后感2023-08-17
爱生气的朋友作文2022-09-17
论幼儿情绪智力的培养2022-05-06
打架之后的检讨书2022-09-08
儿童移情指向性的发展及不同语言提示的作用2022-05-06
沟通面谈范文2023-08-18
浅谈女性教育之人口和谐之“族”论文2023-05-26